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38:36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1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   侯新颖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两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学习这两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 读文找出神奇之处,体会神话特点,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4.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设想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通过以文带文的形式,学习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看图画猜故事。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

2.读故事名字,发现其特点。总结,题目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题目就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揭示《女娲补天》的课题。

4.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从题目中感受神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品读故事  感受神奇

1.故事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学生默读课文标画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

3.全班交流。

预设:(1)交流天塌地陷、水深火热的相关语句。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神奇、可怕。从女娲造船救人、求神灭火的行为中感受女娲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2)交流炼石补天的相关语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女娲动作的字词体会神奇,感受女娲不畏艰险、一心为人类的品质。

4. 女娲虽然是天神,但在补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女娲寻石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做的呢?

5.品读寻石的相关语句,感受女娲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

6.方法总结。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形象。

三、以文带文  学法迁移

1.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夸父追日》。

(1)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可以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想法。

(3)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夸父。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四、对比阅读  感悟特点

1.刚才我们一起读了《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这两篇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预设: 

(1)都很神奇——这是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

(2)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们要通过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都是英雄——每个神话故事中都会有一个让我们敬佩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力量。

2.总结神话特点。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2

神话教学中,文本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点、教师的关注点无一不指向“趣味性”和“想象力”,这两点是神话教学的支撑点。那么,神话教学中,如何能做到“趣味性”和“想象力”共得呢?笔者认为,文本细读是一条挖掘神话文本,寻找想象切点,设计想象练习的有效途径。

神话教学中,“文本细读”怎么读?

1.关注文题,开启神奇的想象。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笔者对文章题目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看得见的内容,如《夸父追日》一文,有老师就提了这样两个问题:同学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事?先不谈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必要,也不要计较教师这样提问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单就这篇神话故事来说,对于文题这样的探讨,显然是不够的。能不能紧扣神话故事文体的特点,打开思路,围绕题目另做思考呢?实践研究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大家想象一下,“夸父”的形象是怎样的?因为他竟然敢追赶太阳。学生反应热烈:夸父的身躯像一座山;夸父的眼睛像湖泊;夸父的耳朵像盆地;夸父的鼻子像山洞;夸父的头发像森林……夸父的鼾声像隆隆的雷声;夸父流出的眼泪像河流;夸父的手臂能举起一座小山……课堂教学之初来自题目的第一次思考,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想象之门就此打开,学生对夸父的形象在想象中清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梳理情节,串起神奇的想象。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神话教学中,对于故事情节的梳理都会关注到的,但大多数情况下,落点集中在故事的内容上,而对于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想象”的关注度不高,挖掘不够。以《女娲补天》一文为例,关于故事情节的设计可以分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第一种关于内容的设计:《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学生阅读反馈的内容一般为:天塌地裂——人类遭难——女娲补天——补天成功。第二种关于情节中的“想象”设计:《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中,有哪些有趣的想象?这个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的想象,神话故事的情节如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在学生面前展现:天塌地裂时,想象到了大火封山和洪水困人的场景,为了拯救人类,想象到了求雨神赐雨灭火,想象到了造船渡水;天空洞开,喷火肆虐,想象到了补天;为补天想象到了寻找五彩石,为补天想象到了挖坑炼石;补天成功,神话结尾,甚至想象到了“五彩云霞”。相对于第一种的设计,这个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开启和语言能力锻炼的价值更大,学生反馈的内容更具体,更有意思。可见,进行神话教学,梳理故事情节时,落点于“想象”之上,的确可以给教学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挖掘细节,丰富神奇的想象。如果说,神话故事的情节串起了想象,那么,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细节”则起到了丰富想象的作用。这些细节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语、几个核心句子、几处触动人心的情感、几处形象的修辞、几处激发人心智的智慧等。无论那一个点,设计的思路都要努力指向“想象”。如《夸父追日》一文中“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两句,就是夸张修辞的妙用。教学设计时,去掉关键词语“霎时间”,削弱修辞(夸张)的作用,与原句比较想象的效果。在比较中,“霎时间”让学生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出现了夸父张开巨口让波澜壮阔的黄河、渭河瞬间消失的场景。教学中,去掉了拟声词“咕嘟咕嘟”与原句比较想象效果。结果,“咕嘟咕嘟”拟声词在这里的效果就体现出来——学生透过想象,似乎看到了夸父那巨大的喉结“蠕动”的情形,非常有趣。可见,神话教学挖掘细节,可以丰富神奇的想象。

4.欣赏结局,美丽神奇的想象。一般情况下,神话教学的重心落在故事发展过程的中间,即高潮部分,而开头和结尾(结局)往往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和探究,其实,神话故事的结局不仅仅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也起着升华神话的作用。也就是说,结局中仍然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如《女娲补天》一文的结局(结尾):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的五彩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单就“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的地方”想联系来说,想象合理而又美丽,“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中的“五彩石”相契相合,天衣无缝。教学时,以欣赏的眼光看结局(结尾),不但可以美丽神奇的想象,也可以美丽笔者的语文课堂。

5.理解主题,升华神奇的想象。神话故事教学中,对于主题的理解和挖掘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感受美好,明白道理,受到启发,而要进一步延伸到对想象的理解和把握。如,以《女娲补天》为例,其主题为: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可以从中提出三个问题:女娲补天的目的是什么?她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她的身上有什么美好的品质?研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发现有趣之处。原来神话故事的源头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为人类排忧解难;原来神话的过程充满着曲折——历经千辛万苦;原来神话故事的本身闪耀着美丽的光芒———善良、勇敢、智慧。发现了神话的秘密之后,笔者学生自己不就比较容易地走近了神话故事的创作。

6.探究未知,扩展神奇的想象。神话故事中,本身展现出来的详细叙述的“想象”是教学的重点,而那些蜻蜓点水般提到的内容,其实也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敢于挖掘这部分资源,勇于扩展“神奇的想象”。 如教学《女娲补天》时,抓住了“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一句中“炼了五天五夜”这个细节,设疑:第一天炼成什么样子了?第二天炼成什么样子了?……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象成果展示出来。有同学说:第一天,只炼化了红色的石头,其他四种石头浸在红色的背景中,像一幅由黄、蓝、白、青做成的水彩画;第二天,又炼化了黄色的石头,大盆里,黄色液体环绕在盆边,给红色的液体镶上了金色的边,像初升的太阳;第三天……教学设计在这个地方的设疑,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7.引入同类,厚实神奇的想象。教学中,可以试着将同类的神话故事引进课堂,丰富教学,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厚度,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将《后羿射日》引进课堂,与《女娲补天》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不错。比“目的”:《女娲补天》中女娲“为了不让人类受灾受难,决定补天”;《后羿射日》中后羿看到十个太阳让人类陷入火海之中,他为了帮助人类脱离苦海,射掉了九个太阳。比“情节”:《女娲补天》中,女娲为了补天,先是寻找五彩石,结果只找到了四种,后来又费尽辛苦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接着,女娲挖坑炼石,泼“五彩石液”补天;《后羿射日》中,后羿先射两箭,射掉了两个太阳,觉得还热,第三箭用力一射,一下子射掉了四个太阳,后来,剩下的一个太阳吓坏了,躲进大海里去了,结果大地一片黑暗,人们又去请求天帝,呼唤最后一个太阳出来,结果,第二天,最后一个太阳羞羞答答地从海面上升起来了;比“结局”:女娲补过的天空,印上了美丽的五彩云霞;后羿后来被赐为天将,与嫦娥结为夫妻,幸福生活。在比较中,收获了趣味,也厚实了神奇的想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3

一、“教什么”――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走向“本体性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结构

左荣:《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1课。我确定《女娲补天》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 复习词句,积累语言,运用重点词句练习复述故事;

2. 重点品读“找石补天”部分,想象“找石”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想象“补天”的神奇,感受女娲的了不起;

3. 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类,分别出示三组词句,在复习词句的基础上,练习复述故事;

2. 走进故事起因,品读重点词句“围困、挣扎”,感受灾难深重;

3. 概括故事经过,想象“找石补天”的不易与神奇,对女娲“找石”的细节展开想象并进行小练笔;

4. 由女娲补天的结果,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其他神话故事。

李学伟:有专家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正确而言的。语文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的熏陶、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来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神话最大的特点是“口耳相传”――传故事内容、传人物形象、传精神象征。复述故事的过程,既是加深感知故事形象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学会复述,是这一课的重点;感受女娲的了不起,是这一课的难点。你围绕“感受灾难的严重、想象找石补天的不易与神奇、引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阅读兴趣”,进行“初读――精读――总结”,主要还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而“复述、品读、写话”等本体性教学内容都是依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需要而随机添加的,呈碎片化的点缀。

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展开教学,一般按照“认知――实践――迁移”组织教学,凸显的是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女娲补天》应以“学会复述神话故事”为教学主线,教学目标要体现本体性教学内容:

1. 从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中,发现各自的表达顺序,积累生动的词句,学习积累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2.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女娲为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而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形象以及神话的神奇魅力。

为此,我们可以对课文进行语言的“类结构化”处理:

1. 把“原因部分”处理成学习复述、感受神奇的样板,学会“找到顺序、运用词句、展开想象”的复述方法,复述“天哪,太可怕了”的场景;

2. 在“经过部分”,尝试运用“找到顺序、运用词句、展开想象”的复述方法,复述女娲找石的经过、补天的过程,感受女娲的了不起;

3. 在“结果部分”独立运用找到顺序、运用词句、展开想象”的复述方法,对“天补好后的情景”进行创造性复述。

三个板块,每个板块的结构虽然一样,但功能不同,依次体现了“认知、实践、迁移”的过程,是从“学结构”到“用结构”的过程,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二、“怎么教”――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改善教学关系

左荣:通过试教,我有两个发现。一是课文看似一读就懂,其实学生未必真懂。开课问“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所有孩子都认为是“天塌了一个大窟窿”,“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孩子认为是“天补好了”。后来,通过学习,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原因是“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结果是“女娲拯救了人类”。二是全班孩子表现都很积极,每个问题抛出去,基本都有90%以上的孩子举手,但是我抽问学生的范围却较窄,不少孩子没有表达的机会。

李学伟:虽然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并不等于说“怎么教”不重要。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语文能力,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己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流程要充分满足学生“学”的需要,要增加交流、讨论、展示的时间,要加大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在课堂时间安排中的比例。就《女娲补天》来说,我们需要再梳理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看看哪些适合独学(自主学习)、哪些适合对学(同桌讨论)、哪些适合群学(小组合作)。

左荣:由复述练习,我想到一个游戏,名字叫“滚雪球”,前一个同学说一句,后一个同学重复前一个同学的话再自己说一句……我会把一个小组的孩子编号(1个小组的4个同学分别是1、2、3、4号),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作如下改进。

1.小组游戏:用滚雪球游戏的方式,说说《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为了游戏成功,每人尽量简短,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2. 哪些地点可怕?重点品味“围困”“挣扎”两词,发现“找到顺序、运用词语、展开想象”的复述方法,滚雪球式复述“起因”。

3.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几件事?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女娲“了不起”?小组分工合作,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女娲补天“了不起”的细节。

4.以“天哪,太美好了!”为中心句,迁移“天哪,太可怕了!”的段式,创造性复述女娲补天的“结果”。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完整复述《女娲补天》。

三、“为谁教”――从“发现儿童”走向“发展儿童”,深化教学意义

左荣:再次施教,我发现小组合作有了明确任务和分工后,学生兴趣浓厚了,气氛活跃了,学习投入了。但是,有的听课老师提出了两点质疑:一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活动展开了,“语文味”“神话味”却淡了;二是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是否每个孩子都学会了复述。

李学伟: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个“为什么而教”,可以指向教学目标,也可以指向教学主体。老师们认为的“语文味和神话味”,应该是“对文本解读的演绎”。我们是教“教师的文本解读”,还是教“儿童的学会发展”?我们“为谁教”?答案是肯定的――为儿童发展而教,以“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使学生形成能力、发展思想、培养精神。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4

马克思曾说,要认识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文化真正的本性,最好从他的神话开始[1]。因为,任何神话都是一个民族作为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只有神话才是最深厚、最本源的东西,民族文化的根在这里埋得最深、最远。同样,要认识汉水流域人民和汉水文化真正的本性,就必须深入到汉水神话,从汉水神话开始。汉水流域最早的神话人物应该追溯到伏羲和女娲,尤其是圣母女娲在汉水流域竹山县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存。

一、女娲形象的形成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的。也就是伏羲、女娲、神农—炎帝为三皇;五帝呢?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女娲时代属史前时期,是我国上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七千八百年的历史。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女娲形象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屈原《天问》和《山海经》为代表,主要强化女娲的造化功能:“女娲有体,谁制匠之?”[2]即追问女娲的身体是谁造的,说明在先秦战国时代女娲造人的故事就在流传了。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女娲之肠”化作十个神人的记载,已经显示出女娲造化万物之神力。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注道:“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许慎《说文解字》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在《太平御览》中说她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羊,四日造猪,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造人。可见在汉代民间传说中,女娲已明确具有了化生万物的始母神神格。

第二个阶段以《淮南子·览冥训》为代表,强调女娲造化万物之外的历史业绩。对女娲形象作了轮廓的勾勒和内容的丰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不灭,水浩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青、黄、赤、黑、白)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3]——炼石、补天、斩杀猛兽、治理洪水。

第三个阶段以《风俗通义》中进一步具体化、世俗化(阶级化):“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绠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绠人也。”女娲形象被赋予浓重的阶级色彩[4]。

第四阶段以南阳汉画砖、唐帛画和明清仕女画为代表,对女娲形象进行修复。由人首蛇身赤发到清雅秀丽的窈窕淑女。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刻和四川新津汉石棺画像均如此(与伏羲在一起,女娲手托月),在明代肖云的《离骚图》中为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中又画为楚楚动人的仕女。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复杂、由同体、险恶陌生到神人同体、亲切熟悉的过程。这是一个对女娲逐渐认识、丰富,逐渐圣化、美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也是女娲形象逐渐强化普及、深入人心的过程。

二、女娲作为文化英雄的历史业绩

女娲的崇高地位取决于她所建立的齐天盖地的丰功伟绩。对此,《淮南子·览冥篇》云:“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考察她的伟业和影响,上冲云天,下入九泉,比天高,比地深;名声可以覆盖千秋百代,光辉可以普照宇宙万物。这个评价简直是无以复加了,有如曾经有过的对伟大领袖的迷信和崇拜:最最最最,伟大伟大,万岁万岁。但是对女娲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女娲的功业在于:一是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三是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制定了婚姻制度,教化了人类;五是创造了笙簧音乐,娱乐了人类。这五大功劳,旷古烁今,无一神一仙可比,无一皇一帝可比,都是空前绝后的创造、空前绝后的义举、空前绝后的功德,都有空前绝后的影响。正因此,她得到了中华民族广泛而长久的崇拜和尊敬,被炎黄子孙公认为创世神和始祖[5]。

三、女娲圣地命名权的当代之争

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最普及、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杨利慧博士统计,在全国各民族、各省份中,明确有女娲出现的神话和故事有247个,女娲文化遗存1439个,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和各个民族,甚至世界各个民族对她都有认识和了解。可以说,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制度,什么政治观点的人都对她充满了钦佩和仰慕之情,给予了普遍而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时至今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全国各地都在争抢对女娲圣地的所有权,都想将女娲圣地据为己有。争得最凶、喊得声音最高的是六家:一是陕西平利,平利县应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个县的女娲山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治所”。二是河南周口女娲城。文物部门根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经过长期勘探,发掘了该古城址。该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层,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挖掘出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壮伟,居民殷盛。这一珍贵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山西省,认为女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是在山西太行山上的黄土高原,因此,太行山又以“女娲”或“皇母”命名。据《地理通释》记载: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为天下之脊,一名“皇母”,一名“女娲”。经笔者实地考察发现,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已发现的女娲活动的著名遗迹就有八处:长治市东南天台山,有女娲“炼石补天”处“望儿台”;晋城市东南的浮山北谷,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娲皇窟”;长子县西发鸠山,有女娲氏所化“精卫填海”的遗迹;黎城县西南广志山,有女娲足迹所至的“娲皇庙”;平定县东南40里东浮化山,有女娲补天的“补天台”;平定县西70里“西浮化山”亦有女娲“炼石补天”遗迹;临汾地区吉县西60里清水河畔的柿子滩,更发现了距今一万多年以前的中石器时期的“女娲补天、造人”岩画……四是女娲陵在山西赵诚侯村。他们有3000—5000年历史的猴头柏作证的女娲陵庙。五是甘肃天水女娲庙。地处天水秦安县城北45公里的陇城镇,相传为女娲出生地,“女娲,风姓,生于城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据《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北有女娲洞,此地有以风姓命名的风沟、风谷、风台、风茔等地名,还有娲皇、凤尾、龙泉等,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城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也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捏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画栋雕梁的女娲庙,大殿正中有女娲氏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情景。现陇城女娲庙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访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六是山西晋城泽州: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已由一种软性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硬性战略资源而已。较之从前,文化名人的资源价值已身价百倍。一则可以借重,使地方成为名人的家属、亲属和乡邻,抬高地方的门第、血统,神化地方的文化出身,二则可以张显,创造名人效应,带来丰厚惊人的广告价值。三则可以贵卖,既然高贵闻名,就要贵货贵卖,就能够、就可以、就应该卖出高价。广元市一张邓小平纪念陵园的门票卖到80元,面积小,建筑少,投入不大,每年门票收入几个亿,一个贫困小县很快因此升格为地级中型城市。陕西黄陵县凭着一个黄帝陵,每年净得10亿元以上的门票收益,等于十堰市所有县区税收的总和。四则可以长利。历史人物是姓历史的,历史延续到什么时候,历史人物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而且,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利益只会有增无减。一年两个亿,十年、百年呢,再加上利上滚利,简直不可想象!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全国各地争夺名人、名胜之战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假乱真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见缝插针、以斑代豹者有之,明抢暗夺、巧取豪夺者有之,总之,荒唐滑稽,不一而足。这种带有很强政府色彩的见利忘义、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不仅是对学术历史的亵渎,更是对诚信和社会风气的污染,值得文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警惕和深思。但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对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并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各地对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热潮,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说,既是一种不妨一试的策略,也是历史学术所面临的不幸中的大幸[6]。

四、女娲在汉水的文化历史遗存及女娲圣地冠名权属汉水流域的依据

都想给女娲定位归宗,都想使女娲圣地落地生根、归为己有,但女娲究竟应该花落谁家呢?由于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因此有女娲传说的地方有很多——这也说明女娲得到广泛的认同、爱戴和崇拜,但神话和传说往往有中心和发源地,要确定这个中心和发源地,必须要有王国维所主张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互参证)和当今的三因素法(即典籍记载、物质历史遗存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佐证。

1.从古代典籍文献看,支持女娲炼石补天在竹山的证据有十:一是唐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二是五代蜀杜光庭著《录异记》中:“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民之所,古迹存焉”。按上庸即今湖北竹山县,与陕西平利相接,以上诸说实指一地。907年-97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北方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南方及山西则有吴、南唐等十国。本书作者为五代蜀人,无论是前蜀还是后蜀,都在十世纪上半叶,因此可以说这是最早记录女娲庙的文字之一。三是《郧阳府志》明正德版称:“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即此,山下有女娲庙”。四是清陈梦雷、蒋廷锡著《古今图书集成》的有关记载为证:“女娲山,去县(竹山)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娲庙”。五是清人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六是明徐道的《神仙全传》,其中涉及炼石补天细节:“共工头触天柱,倒倾缺坏,山南一带行人不能周匝,故曰不周山。其旁百姓为共工怨气结滞,阳和不达,一望空黑,常有凄风惨雨,难以存活,乃奔告女皇。女皇因想郁华有言正气亏缺,炼石可补,即同众往竹山中,仍见巨石累累。令人运至山顶,按色分五方排列,聚本植于旁,候东风起,纵火烧之。令童女、男各一,持巨扇鼓扇,不时添木助火。炼一七日,气成五色缕,随风散布空中,西北不和之气,得阳气冲去,阴翳消灭,依然覆帱无垠(今郧阳竹山县有女娲山,其上最平,故秦曰上庸)”。七是“竹山是传说女娲造人、补天圣地”之说也得到当代女娲研究权威杨利慧、康丽、吕微等专家的认同。八是清代的《康熙字典》以及现代神话学权威袁珂的《中国神话大辞典》,特别是《康熙字典》(可信度最高和最严肃的国家典籍),都明确标明了女娲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的地方是竹山宝丰的女娲山(《康熙字典》丑集下·女部·娲字条下曰: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又女娲始制笙簧。《史记·五帝纪》:“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九是《郧阳府志》(康熙版)、《竹山县志》(同治版)均有记载,“娲山青锁”为竹山县的八景之一。十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公元354年)“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而平利与竹山仅只50公里之遥。

2.从物质形态看,女娲神话在竹山有其广泛的物质历史遗存形态流传,它所依托的物质形态极具代表性的有八:一是竹山县女娲山地处古老的汉江流域。生命缘水而生,文明缘水而兴。汉水早于长江和黄河七亿年诞生,也是最古老的生命诞生地,这里考古发现有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有距今18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从逻辑上讲,最早产生生命的地方,应该是最先关注生命、最先追溯和回答生命起源的地方,当然,也应该是最适宜女娲造人神话产生的地方。二是竹山县地处古地质青峰断裂带,四周断壁冲天、山高谷深,群峰连绵,是地壳剧烈运动、火山爆发过的突出特征。而在女娲山附近四周则是赭红色的火成岩构成的丘陵和略显赭色的黄土。这些地质地貌特征与女娲造人补天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一对应。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剧烈的火山爆发,引发强烈的地壳运动,一时间,天昏地暗,山摇地动,天塌地陷,给人世界末日的感觉。巨大的地质地理变化,也打断了自然界的生物链条,长期蛰伏在深山密林中的老虎野猪、巨蟒老鹰因为惊恐,四处奔腾而出,为害生灵。三是以竹山宝丰的女娲山为中心的一系列女娲自然社会文物遗存。这些遗存既有实地和实物,又有后来的建筑,如双龙井:双龙协助女娲造人处、高望山:女娲遥望伏羲归来的山岗、打儿窝:当地人们投石入穴向女娲求子处、打儿庙:当地人们虔诚献祭向女娲求子处、圣母山:圣母女娲显圣处与藏宝处、花栗树是当年女娲砍木燃炉的木材场、凤凰堰是女娲为炼石补天的同盟军凤凰吹笙奏簧的地方、摇钱树是女娲上天之前为防儿孙冻饿而植下的可以摇下铜钱的宝树等[7]。四是有建于晋代的女娲庙遗址和保存至今的“女娲炼石天真”古碑。五是在竹山县武陵峡里发现了尚待坐实年代的伏羲传经洞和伏羲女娲双修摩崖石刻。六是在女娲山及其周围存有大量被传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绿松石,这种宝石晶莹玉润,玲珑剔透,荧光闪烁,真像是经过了冶炼一般,被称为东方圣玉[8]。七是与绿松石矿毗邻,发现有大量米黄玉矿石,其晶莹剔透也堪比天边的云霞。八是在同是汉水流域、据竹山县女娲山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的陕西省平利县也发现了女娲山和伏羲山,而且有碑、有殿、有庙。据传据证,无论是在包括夏商的史前时代或先秦时代,还是在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汉六朝,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竹山和平利都隶属于上庸古国和上庸郡,而上庸古国和上庸郡的国都、郡治都在今日的竹山县。

3.从女娲神话流传的精神形态看,竹山有大量的关于女娲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以及对女娲娘娘的祭祀活动。一是发源于堵河流域,流布于鄂西北各地的,被誉为汉民族创世史诗的民间丧鼓歌《黑暗传》。在其第四部分“人祖创世”中,唱女娲的诗有500多行。从女娲出生到逝去一一铺叙,几乎包括古代典籍中有关女娲神话的所有内容。“抟土造人”叙述得精细传神:“女娲出世一美女,身高一丈有余零。出世学会观天象,又察地理手段能。……九山九海无人住,需要传衍子子孙孙。起个念头心中喜,不如挖泥做泥人。比着自己一般样,泥人泥手泥眼睛。有牙齿,有眼睛,有腿有脚无灵性。……女娲要用自己血,一点一滴做成人,有血有肉有灵性。比自己,画人形,先画眉毛并七孔,五脏六腑画完成,画上三百六十人骨节,又画血脉身上存。九十画得四肢出,汗毛十万八千根,顶头额角都画尽,十指连肺手连心。”《黑暗传》对女娲伏羲兄妹合婚诞育人类也有铺叙:“说起女娲哪一个?她是伏羲妹妹身,洪水泡天结为婚。之后她为尊,兄妹二人已成婚。统天统地统三光,包天包地包乾坤……阴阳会合真造化,造化天地产贤能。结胎原是卦爻定,胎漏产出众黎民。”女娲炼石补天,在《黑暗传》中写得尤为精彩动情:“共工撞倒不周山,上方倒了擎天柱,下方袭了地与井,洪水泛滥又混沌。好个女娲有手段,忙炼彩石去补天。一把彩石手中拿,口水喷在彩石上,一把一把补天漏,又吹冷气冰固凝。……哪里天穿哪里补,哪里缺了哪修整,彩石片片随心意,北边天地才补成。彩石补天止天漏,止住天河往下淋,天柱折了来接住,昆仑山高作磉礅。多亏女娲易变化,一双巧手补天庭,时化大鹏飞上下,时化巨龙绕昆仑……造土造人多辛勤,劳累而殖民多地平。女娲逝后化地母,后土载物养黎民。土生万物也生人,世代不忘地母恩。”[9]对女娲神话的完整保存和广泛普及,说明女娲神话和女娲神话传统在此流传既是古老久远的,又是深入人心的。

二是在竹山,由女娲神话派生出来的风俗就特别丰富、普及、持久。风俗是文化传统深厚与否的突出表征。风俗稳固顽强是某一文化传统深远强大的表现。比如,在竹山民间婚嫁的婚俗中,新娘子的脸面在早年都要搭上红盖头。而盖头的起源,在竹山是有与女娲相关的来历,也即女娲在与哥哥成婚之际,非常害羞,临时由太白金星想了个遮羞的办法,伸手在天上拽下一片红云搭盖在女娲的头上,遂称之为盖头。而后世所有新娘子在成婚时都有害羞的感觉,也都自然而然用上了盖头,形成了一项固定的民俗。再比如新婚新人的新房,称作洞房,这是因为女娲成婚的时候,还没有现成的房屋,只能够在山洞里成婚,于是就形成了“洞房”这一专用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进,在竹山虽然不用盖头了,但是把新人新房叫做洞房的称谓至今没变。再如在丧俗中,某一个家庭中做丈夫的去世了,在竹山做妻子的哭诉有专门的腔调,开腔哭诉的第一句话类似于戏曲中的叫板:“我的姊妹呀,我的哥呀,我的人呢……”这个叫板以后,各人再哭诉她们各自不同的境况。从这一风情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女娲伏羲是兄妹成婚,而女娲作为妹子和妻子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情分,于既是哥哥又是丈夫去世的悲痛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中,确实不好称呼对方,而最妥帖的就是姊妹称呼。所以,竹山民间哭丈夫亡灵也就沿用了女娲的哭诉称呼方式。从竹山这一民间风俗来看,既说明了女娲为繁衍人类,兄妹成婚已经深入人心;也说明了女娲兄妹是在竹山成婚后对本地人的深刻影响,以至形成妻子哭亡夫为姊妹的习俗,至今没有变更,也无从变更[7]。

三是在民间文化中,女娲神话也在竹山留下了深重的痕迹。如,在竹山民间有吹打《皇祖点子》的习俗,凡是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乔迁祝寿都以吹打《皇祖点子》为荣为乐。关于《皇祖点子》的来历是这样的,天地人有三皇,女娲是公认的人皇,是人类的始祖,竹山人合二为一,称女娲为皇祖。竹山人的祖先对女娲的感情特深厚,在女娲补天献身以后,竹山人为怀念和纪念女娲,编创了以竹山民间锣鼓敲打点子为主,并辅以笙箫丝竹形成套曲,专门用于祭祀女娲的活动,是专门献给皇祖的点子,所以称为《皇祖点子》。由于竹山人对这个点子的特别喜爱,后来则逐渐扩大了演奏范围。《皇祖点子》听起来,既有宫廷音乐的韵味,又有道家音乐的遗风,最鲜明的则是民间特色。年节时候演奏《皇祖点子》,还辅以一大四小一组花灯相伴,大灯是莲花座灯,小灯是四条鱼灯,而这鱼灯则是固定下来的鲢鱼、鲶鱼、鲫鱼、青鱼,象征着和和美美,连年吉庆。这种对乐队的装饰实属罕见,它充分证明了竹山人对女娲的特殊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女娲民本思想的光环,为民祈福、造福正是女娲的意愿[10]。

从以上有关女娲的遗迹和民间风俗的例证来看,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密切的,与女娲的感情是独特的。女娲神话及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化者,融合普及也;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上述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8.

[2]屈原.楚辞.天问[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9.

[3]左鹏.汉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5.

[4]匡裕丛.再说女娲[EB/OL].今日竹山网,2007:05-29.

[5]袁林.论汉水流域的女娲文化遗存[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24.

[6]潘世东.论《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和诗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27.

[7]陈心鸣.炼石补天话竹山[M].竹山县文化体育局(内),2002:156.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5

伏羲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周口市的淮阳县。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世界混沌初开,伏羲带着他统一了的东方夷族部落,为了繁衍生息,从干旱、荒芜的成纪(今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终于来到了一个水美土肥、树茂林密、水中有鱼、林有禽兽的地方——宛丘(古称陈州,今周口市的淮阳县)。这里的湖泊一万六千多亩,比杭州西湖还大一倍,她象一条盘旋的巨龙,紧紧地包围着陈州城。?

伏羲和他部落的子民缘湖居住下来,宛丘成为伏羲的都城,他以龙纪官建制,自号龙师,宛丘就成了龙都,他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数千年之后演变成如今的中华民族。至今周口一带的群众仍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绩:一发明了网,开创了中国的远古畜牧时代,结束了狩猎采集时代。二创画了八卦,八方有序,以卦治天下,结束了千古结绳记事,创立了天、地、人三才共构的宇宙大科学观。三通媒约,制嫁娶,开创了“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乱婚。四以龙纪官,统一了天下“部落万国”,创立了龙天下原始宗教崇拜。五始养六畜,创始熟食,结束了千古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六正姓氏,自姓为风,命姓氏。七作甲历,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八造书契,中国方块字开始萌芽。九治屋庐,去巢穴。十斫桐为琴,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发明音乐。

特别是八卦作为伏羲氏的主要发明创造(淮阳县的画卦台至今游人如织),揭示了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即四面八方,八卦的符号只分阳爻、阴爻,即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表示矛盾对立的概念。应当说,八卦是以二进制数理为基础的一门哲学。伏羲氏发明八卦之后,按照传统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成书。也就是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所谓“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即所谓人更三圣)完成了《周易》,从此,一门伟大的科学诞生了。

中国和国外学者认为,做为一切学科的母源,易学确实是一种经得起历史考验并畅扬不衰的文化学术,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国,易学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都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数千年来,注释、阐发、评议《易经》的著作,就有三千多种,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参加研究,数千年不衰。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对此种文化现象有过这样评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今天,易学文化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为经济界、艺术界、建筑文化界等各个社会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易学文化是融象数与义理于一体的独特思想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富有开拓未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外,黑格尔自己就公开宣称,他所创立的辩证法,就来源于中国的易学文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详细论述。他在研究了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说:“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这一点莱布尼兹本人也从来不否认。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经要求政府把授予他的爵士徽章设计成太极图样式,因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正是深受易学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对此,物理学家李政道是这样解释的:“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和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伏羲创画八卦而衍生的易学文化,跨越历史,跨越时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辩方式和具体方法。?????

总之,在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时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基础,即使站在21世纪的今天看待伏羲文化,她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

伏羲氏在宛丘完成了他的大业后,寿终正寝,享年196岁。后人在宛丘建陵寝以祭之,曰太昊陵,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朱熔基等人均在此题词,朱镕基的题词为“羲皇故都”。为弘扬伏羲主要功绩之一“定姓氏”,凝聚全球华人的寻根情,2004年在周口市的淮阳县举办了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正在筹建国内最大的姓氏文化广场。

中华民族创世说的代表——女娲文化

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

影响5000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朽学说——道家文化

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出生和讲学的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王珏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地下出土文物和实地田野调查三种资料考证了老子故里,指出: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楚”即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太清宫镇。古代“相县”亦即春秋以后的“苦县”,二说虽异、其地则一。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后仕周任守藏史,并被封为“柱下史”。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王子朝携带守藏史典籍逃奔楚国,老子因而被免职归居故里。随后他到了鲁国,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并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孔子。公元前505年老子隐居沛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老子晚年返回陈国故里居住,孔子曾亲赴曲仁里第三次见老子。公元前478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弃家骑牛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其著述,遂命笔写出了他对宇宙、社会、人生具有独特看法的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赴秦隐居,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东汉时期,黄老之学开始逐渐演变为道教,老子遂正式成了道教教祖。至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境地。由于唐王室姓李,太宗自认为李耳之后,于是在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帝亲至老子出生地鹿邑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在老君庙建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玄宗李隆基又亲躬紫极宫拜竭先祖李耳,易紫极宫为太清宫,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立碑祭祀(现此碑仍立于太清宫,号为唐碑,被专家称为国宝)。天宝十三年(公元755年),玄宗再次拜竭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宋、明两代也崇奉道教,宋徽宗和明太祖都亲注《道德经》。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为李母立“先天太后赞”碑并序,御制御书并纂额(现在此碑仍屹立于太清宫,号为宋碑)。

老子终生著述只有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以来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近代以来,老子的影响遍布世界各地,老子思想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指出,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天下、治乱世的理念主要导源于两个基本观念:

一、君民都要无为无欲;

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这些见解对现代社会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教授指出:道学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也必将成为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吉林大学哲学系刘国梁教授指出: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是《老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第

一、按规律办事,不造假作秀;第

二、把握复杂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第

三、谦逊待人,以常人之心处事,切不可傲气横溢;第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以下笔者以伏羲文化、女娲文化、老子文化为个案对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的文化科学精神进行研究探析。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周口市的淮阳县。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世界混沌初开,伏羲带着他统一了的东方夷族部落,为了繁衍生息,从干旱、荒芜的成纪(今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终于来到了一个水美土肥、树茂林密、水中有鱼、林有禽兽的地方——宛丘(古称陈州,今周口市的淮阳县)。这里的湖泊一万六千多亩,比杭州西湖还大一倍,她象一条盘旋的巨龙,紧紧地包围着陈州城。?

伏羲和他部落的子民缘湖居住下来,宛丘成为伏羲的都城,他以龙纪官建制,自号龙师,宛丘就成了龙都,他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数千年之后演变成如今的中华民族。至今周口一带的群众仍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绩:一发明了网,开创了中国的远古畜牧时代,结束了狩猎采集时代。二创画了八卦,八方有序,以卦治天下,结束了千古结绳记事,创立了天、地、人三才共构的宇宙大科学观。三通媒约,制嫁娶,开创了“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乱婚。四以龙纪官,统一了天下“部落万国”,创立了龙天下原始宗教崇拜。五始养六畜,创始熟食,结束了千古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六正姓氏,自姓为风,命姓氏。七作甲历,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八造书契,中国方块字开始萌芽。九治屋庐,去巢穴。十斫桐为琴,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发明音乐。

特别是八卦作为伏羲氏的主要发明创造(淮阳县的画卦台至今游人如织),揭示了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即四面八方,八卦的符号只分阳爻、阴爻,即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表示矛盾对立的概念。应当说,八卦是以二进制数理为基础的一门哲学。伏羲氏发明八卦之后,按照传统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成书。也就是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所谓“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即所谓人更三圣)完成了《周易》,从此,一门伟大的科学诞生了。

中国和国外学者认为,做为一切学科的母源,易学确实是一种经得起历史考验并畅扬不衰的文化学术,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国,易学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都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数千年来,注释、阐发、评议《易经》的著作,就有三千多种,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参加研究,数千年不衰。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对此种文化现象有过这样评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今天,易学文化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为经济界、艺术界、建筑文化界等各个社会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易学文化是融象数与义理于一体的独特思想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富有开拓未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外,黑格尔自己就公开宣称,他所创立的辩证法,就来源于中国的易学文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详细论述。他在研究了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说:“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这一点莱布尼兹本人也从来不否认。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经要求政府把授予他的爵士徽章设计成太极图样式,因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正是深受易学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对此,物理学家李政道是这样解释的:“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和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伏羲创画八卦而衍生的易学文化,跨越历史,跨越时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辩方式和具体方法。?????

总之,在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时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基础,即使站在21世纪的今天看待伏羲文化,她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

伏羲氏在宛丘完成了他的大业后,寿终正寝,享年196岁。后人在宛丘建陵寝以祭之,曰太昊陵,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朱熔基等人均在此题词,朱镕基的题词为“羲皇故都”。为弘扬伏羲主要功绩之一“定姓氏”,凝聚全球华人的寻根情,2004年在周口市的淮阳县举办了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正在筹建国内最大的姓氏文化广场。

中华民族创世说的代表——女娲文化

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

影响5000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朽学说——道家文化

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出生和讲学的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王珏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地下出土文物和实地田野调查三种资料考证了老子故里,指出: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楚”即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太清宫镇。古代“相县”亦即春秋以后的“苦县”,二说虽异、其地则一。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后仕周任守藏史,并被封为“柱下史”。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王子朝携带守藏史典籍逃奔楚国,老子因而被免职归居故里。随后他到了鲁国,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并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孔子。公元前505年老子隐居沛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老子晚年返回陈国故里居住,孔子曾亲赴曲仁里第三次见老子。公元前478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弃家骑牛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其著述,遂命笔写出了他对宇宙、社会、人生具有独特看法的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赴秦隐居,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东汉时期,黄老之学开始逐渐演变为道教,老子遂正式成了道教教祖。至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境地。由于唐王室姓李,太宗自认为李耳之后,于是在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帝亲至老子出生地鹿邑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在老君庙建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玄宗李隆基又亲躬紫极宫拜竭先祖李耳,易紫极宫为太清宫,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立碑祭祀(现此碑仍立于太清宫,号为唐碑,被专家称为国宝)。天宝十三年(公元755年),玄宗再次拜竭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宋、明两代也崇奉道教,宋徽宗和明太祖都亲注《道德经》。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为李母立“先天太后赞”碑并序,御制御书并纂额(现在此碑仍屹立于太清宫,号为宋碑)。

老子终生著述只有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以来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近代以来,老子的影响遍布世界各地,老子思想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指出,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天下、治乱世的理念主要导源于两个基本观念:一、君民都要无为无欲;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这些见解对现代社会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教授指出:道学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也必将成为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吉林大学哲学系刘国梁教授指出: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是《老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第一、按规律办事,不造假作秀;第二、把握复杂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三、谦逊待人,以常人之心处事,切不可傲气横溢;第四、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可劳民、愚民;第五、实践第一,切莫浮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参考书目: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7

筢子:也叫“篪子”或“劈子”。劈子,长约35-60厘米,宽约1-1.5厘米。也有的地方用有柄的长约30厘米若字母“T”形的筢子。烙的时候手持劈子或手持“T”形的筢子来推动面糊,使面糊均匀的涂抹在鏊子上。用手拖曳筢子涂抹面糊的过程称为“摊”。摊煎饼时先抹四周,最后补抹中央。铲子:山东有些地方称“抢子”,用来沿鏊子边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架设鏊子的过程可简可繁。简单的架设方法直接用三块砖把鏊子撑起来就可;复杂的做法是用草泥糊成一个像剖开葫芦的瓢做鏊墙。鏊子架设好后即可生火,农村一般采用玉米秸或麦秸作为柴禾。有的还用风箱鼓风。生火与摊制煎饼往往是一个人,也可两人合作。鏊子烧热后,就可以摊制煎饼或滚制煎饼了。

二笔者以为,煎饼制作的这个实物活动与“女娲补天”神话思想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鏊子”这个烙制煎饼的专用器物即可充分传达这种思想内涵。人类的造物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使是造一件实际应用的物品,也往往同其他的更大理想联系在一起。在“鏊”的器型上也表现出模仿的、自然的、更强的精神色彩。虽然“鏊”的器型的设计仍然是以功能要素为主导,但礼仪的、神话的、社会的等诸方面的功能,都被注入到设计和技术中。在“鏊子”的器型设计中,首先是将形象归纳,寻找一种具有共性的部分形象来统一。运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的造型手法,使器物的空间造型具有自我内心信仰同体的形式。原始初民通过这一器物形象来影射内心的神话世界。从身边自然界寻求造设的器型,这一手段已明显运用于古代器物和平面造型上,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内心的精神世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努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絙土中,举以为人。”①《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②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得知,女娲是我们的始母女神,是母体崇拜和自然崇拜结合的产物。她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人类和文化。作为一个先民的主神,必然要在民众信仰生活中有所体现。

“鏊”字的读音与“鳌”同音。在河南省荥阳市青台遗址曾出土属于仰韶文化的“夹砂褐陶鏊”,足见这类器物的起源甚早。但在《说文解字》中没有“鏊”字的专门解释条款,可见此称谓在汉晋时期还未确立。唐人有“熟鏊上猢狲”语,《康熙字典》中也有“鏊”字条,可见“鏊”字在唐时已经较为通用。“鏊”为圆形器物,与海龟(鳌)有点相似,神话中女娲砍鳌足,以补天柱,鳌鱼四足,断一剩三,所以作为“鳌”的象征实物的“鏊子”都是三条腿,这里也可以看出由“鳌”与“鏊”的造字之间的关联。尤其是鏊墙,形象酷似海龟,都应是对“鳌”的形象的模仿与象征。“鏊”的形象具有“鳌(龟)”象征,鏊形象地所指,加上作者的主观愿望,完成了对传统的神灵形象的升华和再创造。器物的物质形象强化其主观表现性,或者寄托某种特定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形象上必须对客观形象或参照物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鏊”底的火焰与“鏊”之“龟(水)”的象征,产生阴阳交接,万物升腾之意境。在这单纯、简化、条理、抽象化和符号化的器物之中注入强烈的思想情感,表达了阴阳交合,天地相会的精神理想,赞颂了母神的伟大功绩,从而希望自身的生活和平安康。在煎饼的制作中,我们也看到糊状的原料,是从圆形鏊子的周围,抹向中间,有着补好中间窟窿之感,这与现实操作中,“鏊子”中间火旺易熟有关,但却形象地模仿了女娲补天的过程。而且,煎饼的制作人员几乎全为女性,这也与补天的女娲是女神有着巧妙的深层联系,在这里“鏊子摊饼”过程更像是古代女娲补天过程的再现,充满着对女娲主神祭祀演示的内在涵义。宋代李观有诗句云:“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并序:“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③在这里讲述了天穿日的时间,煎饼的功用。可以看出宋代社会中煎饼与女娲补天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再元代脱脱等著《辽史•礼志六•嘉仪下》载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④。唐代大诗人杜甫《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⑤“人日”即“人日节”。“人日节”是农历正月初七日,又称为“人胜节”、“人节”等,传说是人的诞生日。“人日节”是古人对始祖神女娲崇拜的反映。而在“人日节”里煎饼无疑都是祭祀行为的一个主要的物品。

“鏊”为圆形的器物,这样的设计达到增加底部的受热面积合理要求。烙出来的煎饼折叠的时候,早期是一定折成方形的,这形式也同时是继承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周易•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⑥人们在制造器物时,总是联系着天与地,以及自然间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们希望在自然之间,相互依附,和谐协调,企求找到一种永恒的关系。“鏊”作为补天的象征,圆形的设计就显得自然而然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造型传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矩”是测量方形物的工具,“规”是用以画圆的工具。传说伏羲发明了“矩”。从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常能见到伏羲与女娲相生相缠的形象,作为同时期,甚至有论一神两名的观点的两个主神,经常是一个手持“矩”,一个手持“规”,既然“矩”为伏羲神发明,那相对而言,很容易认为“规”是女娲神的产物。圆形的“鏊”可以说是对“女娲”与“天”之间关系的一种直观表现。“鏊”的器型为三足。民间有谜语:四条腿会拉磨(驴),三条腿会打座(鏊)。还有古代的计算题:桌子鏊子三十三,一百条腿往上翻,桌子、鏊子各几分?常识明白地告诉人们桌子是四条腿,鏊子是三条腿。在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个位数就是3及其倍数或乘积。《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⑦《素问》云:“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九则为九。”⑧这都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⑨是几乎相同的。《史记•律书》也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⑩《说文解字》曰:“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瑏瑡?从这些记载可见,“三”是宇宙的创始的单元,是事物起源的基数,都与“天”以及“女娲”这个创造人类的主神有着极其密切关联,也体现古人在数字学说上的物化形式。当然也要看到三足更容易寻找平衡点,这是古代器型设计中为了适应技术的特定要求。以上这些文献中我们都可以理解到“鏊子”与“女娲”之间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8

一、伏羲氏的传说遗迹

我国的母系氏族社会,约于一万年以前进入渔猎经济为主的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自然条件较好或氏族文化比较进步的地区,已出现原始农业(稻、粟等)、手工业(陶器)、记事符号(陶器刻划符号)等。一般认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可以追溯至这个时期,如氏后的华胥、有巢、燧人、有娇、有熊氏等,皆为一万至七八千年前的传说人物,而燧人氏还被列为“三皇”之首。

1.老祖母华胥氏的故乡

《三坟》云:“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帝王世纪》云:“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风俗通义》日:“女娲,伏羲之妹。”这里的燧人、华胥氏,自然非第一代人,只能说是他们的后裔,二者通婚,生伏羲、女娲。亦可理解为是燧人、华胥氏两个部落派生出了两个氏族。《纲鉴易知录》云:“太吴之母居于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县),生帝于成纪。”今蓝田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故里,有华胥镇、华胥渚等地名,还有三皇祠。陕西秦岭南面称华阳,东支余脉处有华山(又名太华山)。《尚书・武成》云:“归马于华山之阳”《周礼・夏官・职方氏》云:“河南豫州,其山镇日华山。”太华山之旁又有少华山。北魏于山北置华山郡,西魏改华州,民国置华县。汉代在华山北置华阴县,今县城南有掌华山,山南有华阳乡。大荔县有华原,西安市临潼区有华清池、华清宫,铜川市耀州区古称华原等,均因华胥氏族居住而得名。《白虎通》云:“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日华山。”《华山记》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因日华山。”以花多而得名,正合华胥氏以华为图腾之义。《仙佛奇踪》载:五代时道士“陈抟居华山,有一客过访,适值其睡。旁有一异人,听其息声,以墨笔记之。客怪而问之,其人日:此先生华胥调、混沌谱也”。那个“异人”把华山看作为华胥之地。可见华山乃因华胥氏而得名。商州称华阳,也是如此。

2.伏羲氏的徙都地

《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今甘肃秦安县),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水经》云:“渭水过陈仓西。”注云:“姚睦日:黄陈,言在此。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也。”又注云:“成纪水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吴庖牺所生处也。”何光岳释曰“陈,为伏牺、神农、黄帝所都,他们起源于甘青高原,这个陈应是陕西宝鸡县之陈仓(今为宝鸡市),不是河南淮阳县的陈国,淮阳之陈乃太吴氏由陈仓东迁后所居地(何光岳著《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这就是说,太吴伏羲氏(含女娲氏)氏族部落从成纪向东迁徙中,曾在陈仓居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可称为是其部落的第二个邑地(聚落地)。

3.羲皇助禹凿龙门

《史记・夏本纪》云:“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汉书・地理云志》:“梁山在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之间)。”大禹治水时,不仅发动了氏族先民,而且还传说有“神仙”相助,伏羲和其女儿助禹治水就是一例。《拾遗记》载:“禹凿龙关之山(即梁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千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今称猪),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今称狗),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即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又见一神人,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邪?’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这个神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禹治水得到伏羲氏“八卦图”启示的史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羲皇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禹和先民开山凿洞,使河水畅流的史实。相传帝舜将禹划的九州改为十二州,就是应羲皇之“十二”之数的。

二、女娲氏的遗迹

不论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妇,他们在全国各地的传说遗迹,往往都是联结在一起的。

1.平利县的女娲山

女娲氏部落在共(今河南辉县市)附近与共工部落发生领土之战后,共工归服。之后,女娲氏便和部分氏族先民西迁,沿汉水西上,沿武关(今陕西丹风)北行,折而向西,进入今安康。《路史・后记》云:“女娲氏工而迁于中皇之原(今陕西安康市平利县),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丽。”平利县位于安康市东南部,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接四川省城口县,处于大巴山北坡,凉亚热带气候,有坝河、黄洋河,在古代是先民生息的较好地方。近年,平利县已举办了首届女娲氏学术研讨会。

2.三皇故里蓝田县

女娲氏族在女娲山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北迁于母华胥氏的故地“华胥渚”(今陕西蓝田县)。《太平寰宇记》卷二六“蓝田县”条云:“西有尊卢氏(太吴伏羲氏后裔)陵,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于此。”《汉书・古今人表》、《帝王世纪》均记载:女娲氏亡后,大庭氏王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皆袭庖牺之号。由此可知,栗陆、尊卢氏为伏羲和女娲氏的后裔。《长安志》引《后魏风土记》的记载,与此相同。《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称,蓝田县始设于秦,以境内南山产玉石闻名,而次等玉石古称“蓝”,便取名蓝田。实际上,蓝田的得名有着更早的历史和含义,系“五帝”时代东夷(今山东)中蓝夷的一支迁居 该地后,以氏族之名“蓝”称居地为“蓝田”。其南部和东部是秦岭山地,北部有横岭,中部有川、原,气候为暖温带,距今约115万前的蓝田猿人就劳动、生息在这里。传说时代的中华民族的老祖母华胥氏又生活在这里,子太吴伏羲氏、女儿女娲氏等,皆曾迁居于此。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个县境内有“三皇祠”者,惟有蓝田县。因此,蓝田县不仅是西北地区猿人的故乡,而且也是中国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更是炎、黄的祖先故里,在中华古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至今出版的《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在《名胜古迹》内对此却一字未提。改革开放后,对华胥、伏羲、女娲、尊卢氏的宣传,对他们遗迹的开发利用,至今也未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人士的注意,真可谓身在“三皇”故里不识其历史价值!一块人间罕有的振兴蓝田经济之金字招牌,至今也还沉睡在黄土内!

3.临潼区的女娲遗迹

《路史・后记》说女娲氏又“继兴于丽。”丽、骊通用,秦朝时还称丽山。清乾隆《临潼县志》云:“丽戎国(今西安市J临潼区),古女娲氏,继兴于此。”另一说是女娲氏在骊山炼石补天,遂住在这里。《类编长安志》引《三秦记》云:“骊山巅有三皇庙,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道”,三皇庙“又呼人祖庙”。何光岳释:“因女娲氏被华夏族视作人类祖先,祭祀的为人祖女娲氏,元代以后讹为仁宗庙。今骊山最高峰有名仁宗庙,临潼县仁宗乡也以此而得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第42页)。《类编长安志》云:骊山有老母殿。相传唐玄宗时期(713--755年),陇西(今甘肃临洮)人、道士李笙(号达观子)在嵩山(今属河南)隐居,修炼道术。有一天,他在虎口岩石壁中发现了一卷用红漆写在白绢上的书,书日《黄帝阴符经》。为弄懂经的含义,他西行人关求师。走到骊山下时,遇到面对着火的树木而神色自若的老太婆闭目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大惊,恭敬地问:“老大娘怎么知道《阴符经》之语呢?”答日:“我得经已一千又八十年了,你怎么知道吗?”李笙跪拜,禀告了实情。老母遂收其为弟子,讲述了经的含义。讲毕,已到中午,老母取出麦饭,又取出瓢让李笙取水,归来后已不见老母,伤心而哭。宋敏求《长安志》云:“唐李笙于此遇骊山老母,说《阴符经》。传教即毕,令笙取水。笙乃携瓢就泉水汲水,已失老母,因泣,名咽瓢泉。”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相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殿内塑有女娲像,手持五色石,供人祭祀和瞻仰。李笙据老母(女娲氏)授的经义,潜心研究,后著《阴符经注》、《太白阴经》等道教经典传于世。骊山西麓今有女娲氏庄名(俗称娲氏庄),北麓则有女娲谷等。

此外,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及其他县还有俗称的娘娘庙,也是祭祀女娲氏的,以“送子”给无儿女的人而香火旺盛。临潼骊山流传有女娲造人、补天及与伏羲结为夫妇的故事。

4.潼关县的女娲陵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9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抓住课文题目提问,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时,引导学生首先针对课题用“看到这个题目,我想知道……”“……怎样……”“……为什么……”这样的句式进行质疑。如: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题目中的‘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她是我的朋友》为题?又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什么是生命桥?”“为什么会有生命桥?”“生命桥怎么能跨越茫茫的海峡呢?”再如:学习《女娲补天》一文,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女娲补天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最后补好天了吗?”“女娲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抓住了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了,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二、借助“对比”,进行质疑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手法,目的是强调对比对象意义上的相对,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若能抓住文本中鲜明的对比提问,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理解文章内容,挖掘文本的主题,品味文本蕴含的深沉意蕴。

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大屏幕欣赏小村庄昔日的美丽,到最后的消失。再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品读“甜润”“湛蓝深远”“清澈见底”……等词语来体会它的美丽,到文末的“什么都没有了”。读到此时,学生心头一种难过、愤恨、疑惑之情油然而生。看着他们写在脸上的表情,我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提问,通过对比,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要问呢?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说“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也有的说“什么都没有了?指哪些没有呢?”孩子们的这些问题非常有价值,一下子抓住了文章重点。又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学生通过了解黄河今昔对比后,头脑中出现了许多问题:①黄河为什么会从“摇篮”变成“祸河”呢?②黄河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③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④我们应该怎样治理黄河呢?一连串的问题,点燃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愿望,开启了他们智慧的大门,很快明白: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母亲河,势在必行。

三、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质疑

教学时,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提出问题了。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如:学习《七月的天山》一文,在学习雪峰这段时,我出示了一个句子“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呢?学生思考后,纷纷质疑:①作者为什么用“飞泻”而不用“流”呢?②面对从高悬的山涧,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你想说点什么呢?③这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雪水写具体的?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正是体现了学生已深入理解了课文。又如:学习《珍珠鸟》时,我强调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个学生读完后说:“我知道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了?从中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使小鸟如此接近他。”这些问题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寻找疑难,进行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如果能在文本的疑难处提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兴趣。一旦问题被解决了,他们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满足,同时对文本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

如:教学《自然之道》中,其中一句“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孩子们对向导的冷淡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向导为什么会这样冷淡呢?他真的见死不救吗?在这些疑点处学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同桌或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经历对课本的体验和感悟,对生成的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事与愿违。

五、针对拓展,进行质疑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例10

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积极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与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植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种子。

以下是《我不是弱小的》(苏教版第八册)的课文的教学实录。

师:萨沙听懂妈妈的话了吗?你们从哪里知道?

生1:“情急之下,萨沙朝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师:在萨沙的眼里,蔷薇花为什么是弱小的呢?

生2“滂沱的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师: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3:蔷薇花此时很弱小,毫无抵抗力。

生4:此时的雨下得很大。

生5:蔷薇花很无助,很弱小,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

师:你们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

生6:我从“低垂着头”“娇嫩纤弱”中读出来。

师:滂沱大雨来临之时,萨沙掀起雨衣盖在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又对妈妈说了什么?

生7:“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8:萨沙现在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师:萨沙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9:他很高兴。

生10:他很激动。

生11:他很有成就感。

在此过程中,教师善于因势利导,敏锐捕捉与课堂教学情境有关的课程资源,激发想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生成”是沟通课堂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生活的世界与符号的世界的一座桥梁。这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符号的世界就不再抽象了。

师:你们甘心做弱小者吗?生活中,你们又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呢?好好回忆一下,把你们保护弱小的真实故事写下来。

生1: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我就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连声向我道谢。

生2:有一次我在小区的花园玩,看见一个小男孩跌倒了,刚开始我不想扶,后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生3:(说得很坚定)我不愿做弱小者,我要变得勇敢强大。

课堂教学要从“问导”走向“导问”。目前的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问导”,对学生的“导问”重视不够;关注教师如何提问,很少关注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在这种“生从师问”的情况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是消极的、被动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提问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教师面对“生成”,以宽容的心态调整教学,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能使课堂变得有张力,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收到意外的惊喜。

二、精心引入“生成”,延伸课堂“触角”

教学《女娲补天》(人教版第六册)时,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我先让学生读题质疑,然后带着问题读书。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谁想汇报一下读书成果?

生1:女娲是传说中造人的人。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人是猿猴变的,不是女娲造的。

生1:书上说是女娲造的,难道你能说书上错了吗?

生2:书上的不一定全对。

生3: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人是猿猴在长期劳动中转变来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