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胸外科护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9:22

胸外科护理论文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1

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对120例胸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作为观察组,以实施优质护理前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主要疾病类型为肺癌、食管癌、气胸、胸部外伤等。对照组男76例,女44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2.6±8.3)岁;观察组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8±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全面提升常规护理服务标准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语言规范、服务态度、健康及药物宣教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与尚可均归入满意标准;存在争议的情况以护理检查和质量检查记录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四个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调查问卷情况

两组患者共发放240例调查问卷,收回240例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语言规范、服务态度、健康及药物宣教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服务在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与患者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直接感受对于和谐的医疗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作者在胸外科从事护理工作数十年,对于胸外科的护理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尤其是近年来本科将竞争机制引入日常工作,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护理工作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将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和一些经验认识总结如下:①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护理和医疗一样,其中心都是患者,因此要摒弃以往的只是简单的基础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不只是机械的从事技术操作,也不只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关心患者的病情,从心理上给予安慰。责任护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时是一种心理上的依靠,在护理人员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作为责任护士要用好这份特殊的信任,使患者从入院开始就给予住院指导、住院护理,直到最后的出院指导,在各个护理环节都要照顾到患者的需求。②修订岗位职责,优化排班方式:重新修订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对于其中的不合理内容要进行改正;要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召开科务会进行强调和改进。优质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精神,因此改革排班制度,制定合理的休息和上班时间表至关重要。为了保持护理人员的体力并且使护理工作更有连续性可在原有班次的基础上采取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③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素养:现代护理认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娴熟的技术操作一样都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可是要定期举行知识讲座,熟悉本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治疗原则和常见的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得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能够及时识别一些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定期进行护理查房,在全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护士自身的素质建设对于良好的沟通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护士要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我,除了资深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关注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④引入竞争机制,奖励与惩罚并举:将竞争机制引入工作,使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同事时刻保持竞争性和危机感,促使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动性、责任心,有助于保持护理队伍的活力,护士之间也可以相互鼓舞和激励。并且将护理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于护理出现问题较多的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而对于护理工作较为突出的则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评选“护理明星”等方式。⑤加强药物与健康宣教:研究证实,对住院患者实施药物与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也有利于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对所有住院患者均要进行健康与药物宣教,使其对于自身的疾病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输液时要告诉患者输液的名称和药物作用,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要告诉患者不能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引起患者不适。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2

胸外科术后感染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1],同时它也是评价胸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2]之一。我们从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对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718例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监测,加强胸外科护理技术。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胸外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3.15±7.29岁。其中男性为232人,平均年龄64.17±7.21岁。女性为221人,平均年龄62.43±7.3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1.2.2入院护理

对胸外科患者加强常规护理,及时进行入院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症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1.2.3调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在手术室进行空气和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在手术室询问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观察记录,在病房察看病历、床旁调查和询问主管相结合;在病案室收集有关资料。

1.3术后护理

1.3.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在监护室对患者实行监护,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1.3.2观察伤口敷料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以及干燥,防止引起继发感染。

1.3.3引流管护理

规范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麻醉苏醒后,需要取半坐卧位,术后每l~2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1次,应做好记录,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 小时后可拔除。

1.3.4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以后,可给予患者少量流质饮食。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应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5心理护理

有许多胸外科术后的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担心手术后遗症,所以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消除患者的担心,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争取尽早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拟分析的研究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情况

表1 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率

表2 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构成情况

本次调查共查胸外科患者718例,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其中男性412例,感染17例,感染率4.13%;女性306例,感染13例,感染率4.25%;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没有显著者性差异(p>0.05)。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见表1、表2。

2.2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为分析几种可能的因素与胸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性,首先将所要研究的因素进行量化与分级,最后将各种研究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结果显示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见表3、表4。

表3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量化情况

表4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胸外科手术大部分是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感染率较高。因而缩短住院日是减少胸外科术后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胸外科术后感染与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种类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术后如发生切口的感染,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种类会有所增加[3]。因此,在该资料里,术前、术中抗生素的使用,可反应合理使用的程度。该资料中,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抗生素使用种类均高于普通手术患者,今后应加强对胸外科术后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尤其是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控制和监管。大量资料报道[4],抗生素滥用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的生态压力,增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危险性,随着使用种类的增加其感染率也明显的增高。近年不少胸外科医师过分依赖抗生素来防治术后感染[5,6],不论手术大小的性质,盲目大量联合使用新型昂贵的抗生素,陷入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更换新药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本次通过对我医院胸外科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胸外科护理技术、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等是影响胸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人员不按时间程序洗手、手术室空气消毒达不到规定标准也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些方面加强管理是预防胸外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才能提高医院的手术质量[7,8]。

综上所述,胸外科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所致[9,10],因此我们工作中不仅要熟悉掌握一般临床手术基本功,还要掌握无菌操作相关护理技术及其院内感染基础理论。同时预防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11],严格按照护理操作安全措施,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监管,可有效降低胸外科院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9(8):17-21.

[2] 邹烂辉.胸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17 ( 6 ):126 -127.

[3] 魏燕红,张利军.胸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 4 ):444-445.

[4]李红,黄小民,韩燕茹.116例住

院患者ⅰ类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241-1243.

[5]阎玉矿,刘辉,李德宁等. 胸外科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70-872.

[6]刘丁,陈萍,陈伟.医院感染监测10年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9,33(8):1153-1154.

[7]宁蛲莉,候莹,吕会,等.胸外科医院感染病原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6):634-635.

[8] 刘丽华,魏全珍,张惠珍,等.胸外科手术后感染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 8 ):1091-1092.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3

胸外科术后感染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1],同时它也是评价胸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2]之一。我们从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对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718例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监测,加强胸外科护理技术。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胸外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3.15±7.29岁。其中男性为232人,平均年龄64.17±7.21岁。女性为221人,平均年龄62.43±7.3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1.2.2入院护理

对胸外科患者加强常规护理,及时进行入院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症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1.2.3调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在手术室进行空气和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在手术室询问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观察记录,在病房察看病历、床旁调查和询问主管相结合;在病案室收集有关资料。

1.3术后护理

1.3.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在监护室对患者实行监护,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1.3.2观察伤口敷料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以及干燥,防止引起继发感染。

1.3.3引流管护理

规范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麻醉苏醒后,需要取半坐卧位,术后每l~2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1次,应做好记录,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 小时后可拔除。

1.3.4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以后,可给予患者少量流质饮食。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应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5心理护理

有许多胸外科术后的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担心手术后遗症,所以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消除患者的担心,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争取尽早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拟分析的研究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情况

表1 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率

表2 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构成情况

本次调查共查胸外科患者718例,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其中男性412例,感染17例,感染率4.13%;女性306例,感染13例,感染率4.25%;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没有显著者性差异(P>0.05)。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见表1、表2。

2.2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为分析几种可能的因素与胸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性,首先将所要研究的因素进行量化与分级,最后将各种研究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结果显示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见表3、表4。

表3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量化情况

表4 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胸外科手术大部分是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感染率较高。因而缩短住院日是减少胸外科术后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胸外科术后感染与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种类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术后如发生切口的感染,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种类会有所增加[3]。因此,在该资料里,术前、术中抗生素的使用,可反应合理使用的程度。该资料中,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抗生素使用种类均高于普通手术患者,今后应加强对胸外科术后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尤其是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控制和监管。大量资料报道[4],抗生素滥用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的生态压力,增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危险性,随着使用种类的增加其感染率也明显的增高。近年不少胸外科医师过分依赖抗生素来防治术后感染[5,6],不论手术大小的性质,盲目大量联合使用新型昂贵的抗生素,陷入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更换新药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本次通过对我医院胸外科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胸外科护理技术、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等是影响胸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人员不按时间程序洗手、手术室空气消毒达不到规定标准也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些方面加强管理是预防胸外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才能提高医院的手术质量[7,8]。

综上所述,胸外科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所致[9,10],因此我们工作中不仅要熟悉掌握一般临床手术基本功,还要掌握无菌操作相关护理技术及其院内感染基础理论。同时预防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11],严格按照护理操作安全措施,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监管,可有效降低胸外科院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9(8):17-21.

[2] 邹烂辉.胸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17 ( 6 ):126 -127.

[3] 魏燕红,张利军.胸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 4 ):444-445.

[4]李红,黄小民,韩燕茹.116例住

院患者Ⅰ类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241-1243.

[5]阎玉矿,刘辉,李德宁等. 胸外科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70-872.

[6]刘丁,陈萍,陈伟.医院感染监测10年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9,33(8):1153-1154.

[7]宁蛲莉,候莹,吕会,等.胸外科医院感染病原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6):634-635.

[8] 刘丽华,魏全珍,张惠珍,等.胸外科手术后感染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 8 ):1091-1092.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4

doi:10.14033/ki.cfmr.2017.2.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44-02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医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连接点[1]。临床实习效果直接影响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以后的就业及工作能力,因此,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是实现预期教学计划的关键。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即老师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笔者所在科采用“一对一”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学习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实习的8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本科生18名,大专生46名,中专生16名,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78±1.76)岁,试验组平均年龄(20.65±1.79)岁,实习时间均为6周。带教老师均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三年以上带教经验。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带教的教学方法,护理实习生入科后,教学组长或护士长介绍科室环境、科室制度及注意事项,然后分配给各临床带教小组成员,带教小组成员与护理实习生按教学目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实施。

1.2.2 试验组 采用“一对一”模式的带教方法,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实行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之间“一对一”模式的全方位带教,师生班次相同[2]。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2.1 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实习效果,是临床实习质理提高的关键[3],一个合格的带教老师,除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还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4],笔者所在科选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能力、医患沟能能力强的护士,具有护师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及本科以上学历老师为“一对一”模式临床带教老师。

1.2.2.2 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 (1)实习初期,主要以适应为主,要求实习生熟悉胸外科班次的编排、各班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在带教老师严格指导下,进行简单基础护理及治疗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及无菌观念[5]。(2)实习中期,以熟悉为主,在强化基础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胸外科专科知识和技术水平操作,包括了解胸外科常见病的种类,疾病的诊断、病因、临床表现、患者术前常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健康指导等,掌握胸外科专科患者的护理要点、专科病历书写规范,培养胸外科专科知识的健康宣教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协调能力[6]。(3)实习后期,以巩固和提高为主,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了解胸外科常用仪器的性能、用途和操作,如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微泵的使用,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的全面考核,对照实习计划及目标检验实习的达标情况,考察护理实习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1.2.2.3 带教方法 (1)言传身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工作及学习态度,因此,带教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态度认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严格尊守护理操作规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真诚对待患者,尊重患者权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正规的操作方法,还要让学生熟悉操作规程、操作要c及注意事项,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2)采用灵活的临床带教模式,例如护理查房、科室的业务学习、床边交接班、参与医生查房、进行操作示范讲解等,将临床路径模式灵活运用于“一对一”的护理带教模式中[7],培养实习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不定期对实习生进行操作的理论考核,发现不足,及时更正,并分析、总结,以巩固实习知识。(3)带教的双向评价,即带教过程中,除了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也应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老师从学生思想素质、接受能力、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独立操作的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学生从老师的带教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8]。通过双向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带教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可以了解带教老师带教能力,教学进度,找出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和完善带教方案,从而保证带教质量[8]。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及操作考核评价 两组学生在入科时及出科前1周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考核项目相同,理论考核为胸外科专科护理知识,操作考核为吸痰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3.2 问卷调查 实习结束1个月后,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实习结束后就业率及对工作的满意度,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在胸外科实习初期及出科前理论及操作考试比较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入科初期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前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就业率、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就业率及对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夯实医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最终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阶段。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带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带教方案,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及时评价教学质量[9],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还能增进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更快进入角色,增进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实施“一对一”模式的带教,满足了学生临床学习的需要,体现了教与学的最佳效果[10],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增.关于提高胸外科临床带教质量的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71.

[2]徐文仙,饶和平,徐勤容,等.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1):66-68.

[3]张伟英,沈美芳,孙燕,等.胸外科护理示范基地带教老师的遴选与培训[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02-104.

[4]冯荃,苏慧.胸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7):302.

[5]王辛,张清宇,王淑琴.胸外科实习护士临床带教经验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03-104.

[6]黄春燕,俞苏苏,徐晶晶.基于临床路径的胸外科护理带教措施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48-149.

[7]李.胸外科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626-628.

[8]刘向英.师生双向测评在胸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82-783.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5

1.1对象

199204/200503收治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P)患者105例,治疗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ida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66(男52,女14)例,年龄29(15~74)岁;常规开胸手术39(男32,女7)例,年龄32(15~78)岁.

1.2方法

双腔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 常规开胸组在第五肋间后外侧做切口. VATS经第七肋间腋中线做一直径1.5厘米切口置入胸腔镜,在其指引下另做两个直径1.5 cm操作孔,多在第三、四肋间腋前线,少部分病例采用在第四或五肋间腋前线辅助以3~4 cm小切口作操作孔. 对于肺大疱VATS均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EndoGIA)进行切除,常规开胸组采用手工缝合. 无论肺部有无病变,关胸前均行胸膜摩擦术.

2结果

VATS和常规开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44%和7.69 %,两种手术分别有1例和3例术后持续肺漏气超过3 d,经负压吸引处理分别在术后4,5和8 d后停止漏气,拔除胸腔引流管. 两种手术情况有一定差异(表1),随访别为6.5(3.0~9.5)年和5.8(0.3~13.0)年,均未见复发病例.表1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情况(略)

3护理和讨论

3.1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重点是专科护理[1]. 术前术后护理按常规要求,做好每一个护理细节. 专科护理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第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利排痰;鼓励患者深呼吸,增强肺泡张力和肺活量,促进肺复张,尽快排除胸腔残余气体;第二是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由于VATS 手术的切口小,放置的引流管较细,易被压迫,扭曲或阻塞,发生胸腔积液或积气,应保持引流管连接及通畅. 第三是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还应防治并发症和进行出院指导. 转贴于  3.2讨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气胸是最佳选择之一,它减少了开胸手术对患者活动和呼吸的影响,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和术后住院日短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2-3]. 自发性气胸分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首次发作后约有半数复发,其中继发性气胸复发率较特发性气胸更高[2]. 本组继发性气胸、复发性气胸在所有患者分别占80%和74%. 手术是自发性气胸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术式为肺大泡切除术和胸膜固定术. 我们对于VATS和常规开胸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电视胸腔镜手术低于常规开胸手术[3-4].

【参考文献】

[1]蔡焕英,李杰. 电视胸腔镜术治疗难治性气胸26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4): 335.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94-01

电视胸腔镜是一项现代外科的微创手术[1],目前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国内临床对确诊的初发自发性气胸病例,尤其是年轻心肺功能好的患者,直接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3,4]。虽然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术后仍存在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对124例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的患者加强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2007年8月~2009年6月期间采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24例,其中,男80例,女44例,年龄18~72岁。以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及胸痛为主要症状,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3 ~6 个月后随访无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对较大的大泡行切除结扎或缝合结扎术,术后常规留取胸腔闭式引流管。

1.3护理

1.3.1 加强护患沟通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气胸类型,传统的治疗主要有胸腔穿刺、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或采取外科治疗。前者复发率高,后者创伤性大,并发症多。由于对胸腔镜手术缺乏了解,患者易产生紧张情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5]。向患者详细介绍电视胸腔镜的开展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建立信心,通过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1.3.2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要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6]。

1.3.2.1术后给予24~48 h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需要给予吸氧。

1.3.2.2 血气胸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定时挤压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水柱波动及引流管口渗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3.2.3 疼痛护理术后采用放松训练,分散患者注意力及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方式进行疼痛干预,通过实践以上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组患者中只有1例术后应用了药物止痛,其他患者恢复良好。

1.3.2.4 肺不张的护理: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多以单侧肺通气,术后患者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极易导致肺感染或肺不张,全麻清醒后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避免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采用吹气球等方法,增加肺活量,尽快排除胸腔残余气体。

1.3.3健康指导及随访术后随访

术后6 h患者可做床上活动,拔管后第2天可离床活动,避免过劳。嘱患者定期随访,加强营养,避免感冒,加强锻炼,劳逸结合,如再次感胸闷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排除自发性气胸再次发生。

2结果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124例,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无心律失常、血气胸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措施有效。

3讨论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因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疗效可靠、美观、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作为一项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新技术,患者的认知提高需要时间和过程,由于对本组患者在术前通过沟通及心理护理,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由于疼痛感不明显,患者对一系列护理工作才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配合,有利于做好肺部护理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更好地配合新技术的开展,需要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心理护理作为综合干预的重要内容,配合完善的护理计划,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彦国,王俊.从交感链切除术简史看外科微创化艰辛历程[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1):43-44.

[2]陆春姣.经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10):24-25.

[3]马国栋,邹卫,许栋生,等.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78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5(2):156.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7

【关键词】

胸外科;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临床中胸外科手术具有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加上患者住院、手术时紧张、焦虑的心情,容易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人性化护理模式是护理科学发展的必要结果,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主要强调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2]。下面对我院胸外科62例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其对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6-84岁,平均(46.5±3.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81岁,平均(46.7±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合并有严重精神障碍、糖尿病患者排除在外。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胸外科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把护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保证各项护理措施有效执行。在接诊过程中做到热情、大方、体贴,为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环境,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在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的清洁、干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做好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相关检查注意事项及术前、术后的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和肺功能训练,为手术留置引流管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发生曲折和逆流等现象;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通过语言和动作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手术后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工作,做好呼吸道护理;做好患者手术初期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各种生活护理;手术后做好患者各项功能锻炼指导及床上活动指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疾病恢复。

1.3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满意22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满意14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3.3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服务理念,是指护理人员在具备人性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和关照,其服务过程以病人为本,为患者提供精神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使其享有知情同意权、保密权、选择权及平等权[3]。胸外科患者病情有一定特殊性,其治疗及护理较复杂,在对胸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要根据胸外科特点,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改善护患关系,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治愈创造有利条件。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胸外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不但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对患者治疗效果有提高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师娅 单位: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8

结果:48例胸外伤患者,在我院接受一系列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护理、休克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在上述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均得到控制,病情显著好转,最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病情观察、护理、休克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护理,可以实现有针对的全面护理,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胸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4-01

临床中,胸外伤患者的出现常常源于意外事故,比如锐器伤、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挤压伤。患者在胸外伤形成后,肺部、胸壁血管与大血管等处因为受伤会引发血气胸,引发咳嗽、胸部疼痛、呼吸急促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导致创伤性湿肺、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等高危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因而,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对于患者急救与治疗有着重大意义。为研究与分析针对胸外伤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份到2011年4月份收治的48例胸外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我院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探析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后的康复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48例胸外伤患者,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17-75岁,平均年龄:45.7岁;胸外伤诱因:16例挤压伤,11例刀刺伤,13例摔伤打伤,8例交通事故伤;31例患者合并血气胸,35例患者伴随多处/多根肋骨骨折,44例患者的伤势涉及到两大机体系统。

1.2方法。我院在收治48例病患后,积极进行急救。护理人员在治疗的同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具体分为病情观察、护理、休克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方法为:

1.2.1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初,询问其受伤史,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查看体温、意识、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反常性呼吸、肋骨骨折、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同时,应确定患者胸部是否出现开放性伤口,进行X线、诊断性穿刺、B超检查、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检查。护理人员严格防控并发症,针对伴随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多头胸带或胶布,将骨折部位固定。此外,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进展,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时外凸、吸气时内陷,查看是否出现明显紫绀与呼吸困难,在发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2。

1.2.2护理。因为胸外伤患者一般伴随多处机体损伤,因而在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的合理。针对颈椎损伤的患者,需使用颈托,针对脊柱损伤的患者,需选取硬板床;针对颅脑外伤的合并病例,要将患者头部偏到一侧,取头高脚低的。

1.2.3休克护理。胸外伤患者易于并发出血性休克,因而护理人员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我院选取静脉留置针操作,针对7例危重病患建立了三条静脉通道,及时进行药物滴注,挽救了患者生命。此外,需留取患者的血液标本,并进行CVP监测,进行扩容治疗、抗休克处理,并及时补充患者的体液与血液。在上述操作的同时,应控制输液速度,密切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出现。

1.2.4呼吸道护理。胸外伤患者易于并发呼吸衰竭,因而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的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气管内部的血液、分泌物、渗出液易于导致呼吸道阻塞,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与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进行氧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依据血氧饱和度的高低决定面罩给氧或者鼻导管给氧。在患者出现显著紫绀、呼吸困难等重度症状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3。在呼吸道护理中,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1.2.5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引流管情况,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避免出现扭曲、受压、阻塞、滑落等现象,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进行拔管操作时,动作应迅速,拔掉后立即进行包扎固定。

2结果

48例胸外伤病患接受病情观察、护理、休克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等一系列的临床护理,疾病症状均得到控制,病情显著好转,最后均痊愈出院。

3讨论

各种意外事故极易引发胸外伤,导致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果未能进行及时抢救与治疗,极易引发窒息、失血性休克与呼吸衰竭等,严重时导致死亡。胸外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且病情进展很快,因而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观察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病患,经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病情观察、护理、休克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可以实现有针对的全面护理,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升.负压胸腔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外伤合并血气胸的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2010(12):143-146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9

胸外科手术为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在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伤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即患者手术后到患者出院之前的这段时间,正确、及时、准确、完善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是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对于整个治疗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胸外科患者术后多会出现术后疼痛,极易发生并发症,所以,正确、及时的疼痛护理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8例胸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48例患者,年龄在19~76岁之间,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普通胸外科手术28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2例,心脏外科手术5例,大血管外科手术3例。

1.2方法 对48例患者均进行以下护理:

1.2.1健康教育 术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减压,让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减轻患者对手术本身、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等的种种恐惧与焦虑心情,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1.2.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术后有较为严重的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降低了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加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所以,必须重视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为了让患者有效配合,同时也让患者学会如何去缓解疼痛,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合理使用止痛药、对疼痛的判断和描述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放松,有助于缓解疼痛。

1.2.3饮食调理、增加营养 对于胸外科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嘱咐其合理饮食,让患者了解日常饮食与手术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可忽视。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进食时不要大口吞咽,要细嚼慢咽,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对于需要忌口的食物,一定要谨遵医嘱,尽量不吸烟,以免刺激呼吸道,影响手术效果。

1.2.4术后疼痛护理 首先鼓励患者在心理上战胜疼痛,让其了解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个体因素、管道刺激、手术因素等,护理人员要细致、耐心、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医疗上的心理疏导[1]。其次,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手术后镇痛是胸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镇痛可使病人安静休息、减少代谢、改善呼吸、使患者不会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同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有的患者情绪紧张,疼痛难忍,要求服止疼药者,排除消化道疾病后可给予止痛药,告知疼痛时服用。对于剧烈疼痛而不能入睡,甚至出现精神症状时给予杜冷丁等强痛定,或适当给予安定类药物口服。

1.2.5康复护理 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看看书等转移注意力,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床整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开窗通风,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入睡环境,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同时也注意锻炼身体,患者不需终日卧床,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每天上、下午均活动2~3小时,可做深呼吸运动、短途散步等等。

2.结果

本组48例胸外科术后疼痛的患者,经过优质的科学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高,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病情也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和控制。

3.讨论

疼痛是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疼痛的原因很多,除手术创伤、管道刺激外,环境刺激、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疼痛加重,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引起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拒绝翻身拍背,咳嗽咳痰,而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2]。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临床上给患者解决疼痛时通常是选用止痛药物,但等药效消除完毕后患者又面临疼痛的折磨。探求如何将患者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是医护人员最头痛的问题。

总而言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胸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医疗过程的质量,也会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基础。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加以指导,给予有效护理,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

胸外科护理论文例10

随着外科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因此人们对医护工作的质量要求不再是传统的护理工作,胸外科手术的护理工作更加显得格外重要[1]。传统的胸外科手术切口大,患者手术后疼痛症状明显,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循环、内分泌、呼吸以及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2]。因此,对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展开个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极为关键。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术后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4例胸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6.7±15.8)岁;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年龄(45.4±15.3)岁;其中胸外科手术42例,肺癌20例,肺结核手术13例,肿瘤5例。两组患者的手术都选着了胸廊成形术、全肺叶或者肺叶部分切除手术、纤维板剥落手术以及肺部的修补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1)基础护理:对患者的个人护理分析:患者入院以后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原发病的诊断和各项检查指标,患者的生活、学历、工作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进行了解评估,有计划的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准备护理材料。(2)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手术氛围,保证病房干净、空气清新、环境舒适,同时还要为患者的病房放置电视、冰箱以及患者喜欢的植物,给患者营造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多进行心理辅导,密切注意患者的情愫变化,并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和指导,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疑虑,多关心自身健康,同时还要配合好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3]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身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病种、文化程度、性别、年龄、自身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社会家庭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措施,从而使护理模式充分显示出人文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护理模式[4]。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伤口疼痛,还包括手术后置留管道刺激疼痛和术后疼痛。由于胸外科手术后经常会置留很多管道,如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尿管,是引发手术后早期疼痛的主要原因[5]。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整个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期,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负责、高业务高水平的工作态度以外,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怀必不可少,为患者在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起到积极而明显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及其效益,为医护工作整体质量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和个性化护理(观察组)对于胸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身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于胸外科术后患者具有显著优越性。

综上所述,胸外科术后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楼. 解析个性化护理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4): 635-636.

[2] 胡月霞. 个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9): 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