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8:50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1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1、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强化会计从业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培养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

3、提高员工认识,进一步顺应我行内部改革需要,。

4、建立一种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基于考核基础的、能够真正体现岗位和贡献差异的分配激励机制。

5、加强部门领导、主管、一般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建设。

第二条 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市分行会计结算部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全体会计前台工作人员和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工作人员。

2、本办法中的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在出勤、优质服务、核算质量、内控管理、业务学习等方面进行日常记录、定期综合评定和根据员工综合评定结果对员工除按上级有关政策直接发放到指定个人的基本工资、奖励、补贴等性质外的所有货币化收入进行强制再分配的过程。

3、其他有权部门依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绩效考核办法。

第三条 考核依据

根据会计从业人员在被考核期间的出勤、优质服务、核算质量、内控管理、业务学习和其他工作表现情况为依据,会计结算部领导、营业机构主管对所属员工平时工作情况随时记录,严格考核。

第四条 考核原则

考核要求客观公正,有权考核执行人对所属员工的考核,尽可能用客观指标来衡量,尽量避免因各类弹性考核指标的不当运用而对员工工作实绩和能力出现考核结果失真,造成不公平现象。

第二章 岗位系数确定及绩效工资分配原则

第五条 机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系数

根据我行现阶段会计工作运营和劳动组合模式,结合各岗位工作性质、业务量、核算内容难易程度和内控执行要求将会计本部及所辖机构进行了共3类机构级类划分和6级岗位系数确定。

机构级类

所含机构

岗位职别

人数

岗位系数

涪城支行 营业部

会计主管

2

1.60

网点柜员

1.10

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

业务负责人

4

1.60

开发区支行 兴达办事处

会计主管

2

1.50

网点柜员

1.05

科学城支行 临园路分理处

平政桥分理处 火车站分理处

游仙分理处 剑南路分理处

富乐路分理处

会计主管

7

1.40

网点柜员

1.00

会计结算部本部机关

一般员工

1.00

第六条 综合积分的组成及扣减原则

1、

会计人员综合积分分别由以下几个考核项目按不同的积分权重关系共同组成:①、出勤情况 ②、优质服务 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 ④、业务学习情况⑤、其他

2、

会计人员绩效考核按季进行,每个被考核人员当季各考核项目初始分值均为100分,各考核项目积分按一定的不同的权重关系共同组成员工的季末综合积分。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有权考核人将对其所属员工的日常实际工作情况,按考核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和及时记录,并根据实际记录情况按季进行员工季末综合积分的折算统计。

3、

本考核办法中所涉及的员工项目积分统计一律实行“单一扣减制”和分值“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单一扣减制”是指所有考核项目积分分值只减不加;“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是指当某项考核项目核定分值不足扣减时,可按顺序(①、员工出勤情况②、优质服务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④、业务学习情况⑤、其他)在下一考核项目中进行等值扣减,以此类推,直至当次需扣分值得到足额扣减。

第七条 会计绩效分配原则及流程

1、会计绩效工资总额=市分行当季拨付会计部可分配绩效总额

2、单位系数值=会计绩效工资总额÷∑(某类岗位人员人数X岗位系数)

3、某营业机构绩效工资总额=单位系数值X ∑(该机构某类岗位人员人数X岗位系数)

4、营业机构单位综合积分绩效工资对应值=该营业机构绩效工资总额÷该机构所有岗位人员当季综合积分总和

5、某员工当季绩效工资实际分配额=该营业机构单位项目积分绩效工资对应值X岗位系数X该员工当季实际综合积分

第三章 绩效考核内容、实施方法及标准

第八条 在区分不同工作岗位性质和业务属性的基础上,对各业务执行组及各会计前台营业网点的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日常监督和持续考核。

第九条

本办法中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①、出勤情况 ②、优质服务 ③、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 ④、业务学习情况 ⑤、其他 等5个方面,在对不同工作性质和业务属性的岗位进行考核时,上述考核项目中的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整体考核权重也有所不同。本办法将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会计本部业务负责人、会计本部核算岗位人员、会计本部稽核岗位人员、会计本部业务检查岗位人员、会计本部ATM及现金出纳人员等几个不同层面对绩效考核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定义,如在各层面未提及内容均与其他相关岗位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条

对会计前台网点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

出勤情况(5%):网点会计主管负责对网点一般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迟到、早退、中途溜岗(含上下班、会议和业务学习等方面)等在2次(含2次)以内,且单次在10分钟以内者,每次扣减员工项目积分1分;2次以上(不含2次)且单次在10分钟以内者,将每次扣减此项积分3分;迟到、早退、中途溜岗等单次在10分钟以上者,按每分钟扣减项目积分1分扣减员工项目积分,分值不足扣减时一律按“跨项目透支扣减原则”执行(下同)。②、原则上不允许请事假,如遇特殊情况员工需请事假,且在不影响所属部门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度的情况下,经会计部经理同意批准后准予休假,但每天须扣减员工项目积分0.5分;病假请销假一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并酌情扣分。

2、

优质服务(10%):由网点负责人(行长、经理)和会计主管负责考核网点员工优质服务质量,其中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各占5分考核权重。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优质服务分对外优质服务和对内优质服务,对外优质服务实际是指柜面优质服务,对内优质服务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其他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受理柜面业务或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客户或内部员工对其工作服务不满而受到投诉的,每次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无投诉记录,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人员的临时性查访或业务检查人员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岗位员工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0%):岗位员工此项得分情况直接来源于会计部事后稽核人员对该柜员会计凭证审查监督结果和业务检查组各类业务检查统计结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通过日常对会计凭证的事后稽核和各类业务检查等手段来检验岗位人员的核算质量和规范前台操作流程,以达到严格内控制度,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①、事后稽核部门对本岗员工发生的业务差错进行逐笔分类登记;其中一般差错每笔扣减经办柜员项目积分0.1分,重大差错每笔扣减经办柜员项目积分0.5-1.0分,违规差错每笔扣减项目积分1.0-5.0分;②、凭证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会计事后稽核人员对凭证的装订和稽核的,每次扣减柜员项目积分0.1分; ③、会计稽核人员和会计业务检查人员在回访或日常检查中发现岗位员工未按要求对各类差错进行及时整改的,每笔扣减项目积分0.2分;④、在会计结算部业务检查人员(或内外部其他有权部门工作人员)对网点进行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一律按当次综合检查通报中所列示的扣分标准对被通报员工进行等额分值扣减。

4、

业务学习情况(10%):业务学习情况分为业务学习组织落实情况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业务学习的组织落实主要由各营业网点会计主管(会计本部由业务负责人)承担,包括业务学习的纪律性和学习记录的完整性,此项除直接考核参加学习的员工外,还将纳入对网点会计主管(会计本部纳入对业务负责人)的绩效考核项目中;学习质量是指会计结算部针对学习内容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考试(包括笔试和现场口头抽问答题)得出的员工成绩。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员工明知学习计划安排,无故缺席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1.0分;②、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在参加会计结算部组织的各种形式考试中,未取得合格成绩或考试过程中有作弊现象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0.5分(会计主管或业务负责人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2.0分)。

5、

其他(5%):除上述4个考核内容外,其他经会计结算部研究决定需纳入考核并进行积分扣减的临时性事项(如:未按规定及时向会计部报送相关报表和未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赋的其他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等),扣分标准由会计结算部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第十一条

对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

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及网点负责人(支行行长或分理处经理)负责对网点会计主管(本部业务负责人由会计结算部经理直接考核)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5%):会计结算部经理及网点负责人(支行行长或分理处经理)负责考核会计主管(本部业务负责人由会计结算部经理直接考核)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80%):会计主管及本部业务负责人此项得分情况直接来源于会计部事后稽核人员对会计凭证审查监督的综合排名和由各类业务检查形成的检查通报结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会计主管应在日常工作中督促网点员工加强业务学习,对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和核算质量要及时做出评估,对一些错误操作和业务差错要进行实时规范和责令限期整改,以提高网点整体业务水平和核算质量。①、事后稽核部门对网点柜员发生的业务差错进行逐笔分类登记,并按整体差错率的高低将全辖所有网点进行综合排名,每次综合排名为后3名的网点,其会计主管将扣减综合绩分1.0分;②、凭证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会计事后稽核人员对凭证的装订和稽核的,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1.0分; ③、会计稽核人员和会计业务检查人员在回访或日常检查中发现柜员未按要求对各类差错进行及时整改的,每笔扣减会计项目积分1.0分;④、在会计结算部业务检查人员(或内外部其他有权部门)对网点进行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一律按当次综合检查通报中所列示本网点通报人次进行项目积分扣减,按每人次0.2分扣减会计主管的项目积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业务学习情况分为业务学习组织落实情况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业务学习的组织落实主要由各营业网点会计主管承担,包括业务学习的纪律性和学习记录的完整性,此项将直接纳入对网点会计主管的绩效考核项目中;学习质量是指会计结算部针对学习内容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考试(包括笔试和现场口头抽问答题)得出的员工成绩。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网点会计主管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未及时通知需参加学习员工当次学习时间、地点及相关学习内容的,造成员工缺席或学习资料准备不齐等情况,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0.5分;②、网点会计主管无故缺席或未按原计划组织员工学习并做好相关学习记录的,每次扣减会计主管项目积分1.0分;③、会计主管在参加会计结算部组织的各种形式考试中,未取得合格成绩或考试过程中有作弊现象者,每次扣减其项目积分2.0分。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二条 对会计本部核算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5%):由核算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此岗优质服务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本部人员及其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业务处理和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本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关联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且造成一定后果的,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未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和造成一定后果,但在本部或其他有权部门人员的查访或业务检查时发现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80%):内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4、

业务学习情况(5%)内容:内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检查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0%):由检查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此岗优质服务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各工作环节中与本部人员及其会计前台网点人员之间的协作态度和能力。①、在业务处理和与内部工作人员协作过程中,确因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本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关联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且造成一定后果的,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②、虽未影响到本岗或其他岗位员工工作完成进度和造成一定后果,但在本部或其他有权部门人员的查访或检查时发现有未按“优质服务手册”进行操作和服务的,根据其影响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给予每次0.5-5.0分的积分扣减处罚。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5%):主要是指通过接受上级行或其他有权部门(包括本部稽核人员)的内外部检查审计,检验其检查职能的有效行使能力和对各岗位业务核算质量及操作流程的规范、监督、检查效果。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是否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对所辖网点及相关岗位进行了有效监控和检查;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书面通报,是否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回访;③、是否对各被查单位进行了规定范围内的仔细检查,有无应查而未查现象;④、是否对各项业务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是否根据需要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必要的业务培训,有无效果。以上各项如未切实履行,视情况每次扣减相关岗位员工项目积分0.5-5.0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包括本岗员工自身业务学习和对业务人员进行适时业务培训。容和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除未按要求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次扣减本岗相关员工项目积分0.5-1.0分以外,其他考核内容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稽核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0%):由稽核组业务负人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本部检查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5%):主要是指通过接受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及本部业务检查组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对其日常稽核进度、稽核质量、业务稽核通报的完成质量的整体能力进行全面考查。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①、每周部门分管经理将对其稽核进度进行抽查,发现未按规定进度进行稽核或稽核进度严重滞后的,每次扣减岗位员工项目积分0.10分;②、部门经理或业务检查组在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该岗员工存在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问题,每笔一般差错扣减员工项目积分0.2分,每笔重大差错扣减员工项目积分1.0-2.0分,违规差错每笔扣减员工项目积分2.0-10分;③、是否对当期各类业务差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书面稽核通报,通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如存在此类现象将视通报质量进行酌情扣减项目积分。

4、

业务学习情况(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5、

其他(5%):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 对会计本部ATM及现金出纳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1、出勤情况(5%):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负责对本岗员工的日常出勤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2、

优质服务(15%):由会计结算部分管经理负责考核本岗位员工优质服务质量。

具体考核要求及标准:与会计前台网点人员考核内容及标准一致,请参照执行。

3、

核算质量及内控管理(70%):徐处正在整理中

4、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2

(一)勤俭节约思想与成本核算观念相对淡薄

由于《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实施的时间不长,很多医院根本就没有形成成本核算的观念。各项费用的核算仍然停留在军队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上,成本核算管理的观念淡薄。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实不彻底,医疗服务收入以及支出的确认标准混乱。医院领导及广大职工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有偿服务收入,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相比之下,对于支出增长、节约的内涵却很少有人问津。许多科室,不问投入多少、只问收入多少。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资源浪费。比如,地方病人入院到出院,到底消耗了多少成本费用,在账上得不到体现。如何降低科室的水电消耗,人员经费怎么控制,减员增效是否落实,都直接影响着医院成本核算。

(二)队伍素质存在差距导致成本核算规定落实不力

《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了,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军队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业务,而且要掌握地方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业务。然而,目前很多军队医院的会计人员是从其他岗位上转调过来的,没有接受正规的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科班”出生的会计人员很少,他们对成本核算业务不甚了解,对军队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业务也不是很熟悉。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整体比较低,导致成本核算的各项规定难以落实。

(三)成本核算责权不清导致成本核算秩序比较混乱

现阶段军队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由院务部下设的财务科和医务部下设的经管科负责,各医疗科室不负责医疗成本的核算。由于财务科与经管科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二者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的业务划分不是很明确。谁都想自己的核算范围更大,因此出现抢业务、重复核算的现象。同时,由于各医疗科室没有成本核算的责任和权力,医疗科室医疗成本大、没法控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机构设置的不科学,成本核算的责任、权力划分不清,导致各项会计工作运转不畅,核算程序混乱,经费浪费严重,经济管理效率低下。

(四)军地医疗、药品管理费用分摊不够科学合理

军地医疗、药品管理费用主要核算军队与地方就医人员共同发生的医疗、药品费用。月末结账前应进行计算分摊,合理分配到“军队人员医药”、“地方人员医疗”、“地方人员药品”各成本科目中去。目前,管理办法规定以军地人员医疗、药品收入为分摊依据,按各自的比例计算分配。这种分摊方法过于简单,没有抓住费用发生的真正动因,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军地医疗、药品管理费用中血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费等不同明细支出费用发生的动因是不同的,不应该统一按军地人员医疗、药品收入的比例分摊。

二、对加强军队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按照《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医院的任务以及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地方医院成本核算的经验,加强军队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军队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学习贯彻管理办法,牢固树立成本核算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军队医院同样如此,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全院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核算的观念。会计人员不仅自己要认真学习《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严格按管理办法的规定确认、计量、记录发生的各项医疗收入和费用,而且还要组织全院其他工作人员学习管理办法。由于实施成本核算对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有医院各级领导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全体医疗服务人员的支持以及全体后勤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各医院还应根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医疗保障任务实际和对外提供有偿服务的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管理规定。

(二)注重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针对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的特点,医院领导在任命会计人员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和工作经历,尽量任命“科班”出生、有会计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单位会计工作。同时,要注重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定期聘请军队和地方的专家教授给单位会计人员讲授成本核算的相关知识;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地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先进方法;根据地方和军队会计政策变化的实际情况,输送会计人员到军内外相关财经院校学习,使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理论,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实行军队医院责任会计,建立院科两极核算制度

实行军队医院责任会计是完善成本核算,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实质性措施。根据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划分责任中心,确定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通过对医院医疗成本进行细化,按照成本可控原则将成本归属于不同的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谁易控制谁负责,特定的部门负责特定的成本核算,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建立院科两极核算制度,在医院各职能部门、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指定专人任专职或兼职核算管理员,作为科室核算责任人,负责科室成本核算工作。主要负责本科室的支出等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工作,为会计核算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核算网络和成本控制网络。同时,医院财务门部作为院级核算门部,要制定的成本核算总体目标和各责任中心成本核算分目标,根据各科室提供的资料和上报的责任报表考核其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对整个医院的各项医疗成本进行核算与控制。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3

当代,各个行业中企业都面临着残酷竞争,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领先。企业的产品、工程、管理应当设置为成本项目,按项目组织高效益的生产、施工、管理流程,达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实现项目成本最小化和项目质量最优化,最终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意义

1.1能够更新管理层的成本管理理念。

大部分企业管理层与劳动层相分离,企业的基层所获得的成本资料一般在当期生产完毕以后,由成本会计人员根据生产出来的情况计算分析提供,既全部都是事后信息。建立的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能够将成本预先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管理层能够在成本发生之前,将预先设计好的成本任务落实,并在成本发生过程中加以控制,最后查看项目的实际成本和预算之间的差异。这种将项目成本预算、并核实、控制的过程,能够更新企业管理层的概念,由事后成本控制转向全面的过程成本控制。

1.2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节约意识。

当前,在严峻竞争压力下,许多企业已经严格资源使用,力求在同行业中寻求成本领先,但在具体落实措施及效果上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资料主要由会计部门负责成本工作的会计人员完成,将产品、工程、管理的成本资料完整计算并及时提供,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成本核算与管理。

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将成本任务分项目、分步骤层层分解到具体的部门、人员,每个部份都各有各自的成本任务。从普通生产一线员工来看,对每个产品生产出来耗费的材料、工时等都有一定的定额;对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人员来讲,每个作业员工对工程物资的消耗和工程进度都有定额;对管理部门来说,对部门任务、费用消耗都有标准。各部门对自己实际耗费与分配的定额或标准相对比,就有利于各级人员对自己的成本控制项目明确差异,增强人员节约意识,将消耗定额降到最低。

1.3有利于成本责任的分析与考核。

将企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项目化,具体落实到部门、人员,有利于进行成本分析与考核。如材料供应部门,采购员根据定好的采购计划,对每件材料采购价格、负担的采购费用,及时组织材料、辅件的供应,保证生产或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防止停工损失。单件材料负担的实际采购成本力求最低。如果某企业同时有若干个采购员,将其采购成本与预算制定的材料成本核对、采购员彼此之间核对,差异立刻显现,避免了采购过程中的浪费行为。企业对超支的员工,应当视为未完成项目成本任务,给予一定的惩罚;反之,对于节约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

1.4有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普通日常财务核算以外,要求对企业生产、施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熟悉每一个生产环节或施工领域。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将企业的成本项目具体进行预测、分析,对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的成本定额进行制定,对过程中的成本按预算及时计算差异,落实成本控制,最终计算出项目成本及差异并进行分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自由普通的财务核算人员向企业管理人员转变。

2、以项目为导向成本核算与管理对当代会计专业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2.1更新观念,由核算者向管理者转变。

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推理要求我们会计专业大学生更新观念,要求自己以管理员的身份关注企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应当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换位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实时分析,特别是关注以下问题:(1)作为未来的会计,关注对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合理?(2)项目成本节约的弹性空间能否继续拓展?(3)项目的定额是否应当进行修订,如何修订?(4)企业的成本能否进一步压缩,是争取成本战略还是技术优势?(5)会计模拟实训过程中的成本报表分析,能够从中发现的企业成本管理漏洞是什么?(6)压缩成本使企业的利润是否有拓展空间,是否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2.2拓展视野,由单一会计向经济类综合人才转变。

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要求我们熟悉企业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作为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能够胜任出纳、稽核等会计岗位,对采购环节、生产施工环节、销售环节,都要有全方位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学习会计知识,对物流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营销知识、行业知识及相关的税收、国际贸易、统计等领域都要涉及。这样,我们才能做好项目涉及的每个环节的成本预测、决策、分析与工作。我们应当由一个专门的会计人才向具有各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2.3利用计算机,向会计电算化人才转变。

当前,企业已经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我们在校期间,应当努力学好计算机基础、财务应用的学习。大部分高校学校都购买了模拟企业财务软件,如我们所在的沙洲职业工学院会计专业就购买了行业较为通用的金蝶、用友等财务教学软件,我们应当珍惜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离校之前熟练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并拓展ERP、供应链、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学习,结合模拟企业实训,成为具有综合应变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

此外,由于现代商务逐渐向网络化发展,我们对网页作、FLASH制作与应当得心应手。目前,社会在职会计人员在这方面都比较欠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全面提升自身价值。

2.4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

由于各行业之间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差距较大,要求我们会计专业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在校期间应当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首先,应当关注行业会计。在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学习任务中,我们绝大部分接触的是工业企业,学习的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工业企业会计。我们平时应当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了解银行会计、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外贸会计等专业会计,熟悉各个行业成本的发生项目及发生情况;其次,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有针对性地下行业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了解各行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应当注重公关礼仪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培养。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专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作为新时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当充分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我们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全义.关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思考 [J]. 齐鲁珠坛,2008.(2)

[2] 邵宏.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几点建议[J], 齐鲁珠坛,2004.(4)

[3] 雷永红. 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项目成本核算[J]. 辽宁经济,2009.(9)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4

引言

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兴起的新教学思路模式,其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进程中的行动来指引学生,并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学与做”的结合运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学习能力。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作为职业会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学生今后的岗位工作提供实战锻炼与巩固技能学识的教育课程。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德国职业教育活动中,其指的是指引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同步运用心、脑与手做学习探究的一类职业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方法通常以具体的职业活动为目标,基于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成长为本位开展教育活动。具体的教学活动与项目涵盖模拟演示、角色扮演以及本位引领等手段,其作为新时展趋势下各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也逐步引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并成为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的主流运用手段。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此类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求学热情与主动性,通过师生共同研究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高效完成课程教育任务。

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思路与措施

本文以成本会计课内实训中的成本核算实训为具体实例,对其课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策略与教育步骤做研究阐述。成本核算本身是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学识做实践训练的关键内容,对其知识技能的锻炼实训将有助构建起学生成本会计知识框架,并带动后续对采购、销售等方面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课程教育目标

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成本核算环节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引领学生有效理解成本核算活动及实施步骤,并准确认知其核算原始凭据,并能运用账户做细致、合理的计分录编制等工作。在这环节的实训教学进程中,成本核算以及账户运用知识是该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而其原始凭据作为开展企业成本核算的关键依据,也是本环节课程教育的重难点知识。

(二)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步骤规划

对成本核算业务的实训教学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其核心的运用思路是在课程教学中设计相应教学任务,并以任务为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在“做与学”中强调出职业实训教学的操作实践性特点,并以此实践学习方式逐步锻炼、发展学生的会计专业意识与岗位业务处理能力。

在具体的课程实训教学进程中,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对会计成本核算设计三个教育活动步骤:首先教师可为教授成本核算业务的基本流程、方法,以及相应业务原始凭据的填制方法,以此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会计成本核算相关知识概念以及操作处理手段。其次在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会计成本核算业务知识后,教师就可开始指引学生进行企业生产成本的归纳总结,并相应教导传授成本费用账户的概念以及编制方法。之后依据当前会计从业资格考核标准的要求,使用各类具体、生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活动,将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各个折旧、人工业务做补充教学,以此全面拓展学生的会计成本核算业务知识面以及运用方法。

(三)具体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运用步骤与措施

1.课前准备环节。在开展会计成本核算模拟实训课程之前,教师应首先自行钻研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确定所要教授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业务所运用的原始凭据种类,例如各类领料单、工资单、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凭据。并以此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练习填写业务原始凭据并熟练掌握其编制方法,同时也使用此类原始凭据开展学生正确识别凭据种类、自行书写各类原始凭据所体现的企业经济活动的课程实训项目。教师依据课前的教学知识内容准备,还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实训学习小组,由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企业中的财务、仓储、销售等部门,并由各小组成员自行探讨、填写本部门员工的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卡片,以此锻炼学生对企业各类成本核算业务原始凭据的填写、掌握能力。此外教师也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自主调查、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并思考、探究其中的业务流程与原始凭据的传递方法,为模拟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实战锻炼打好基础准备。

2.会计账户的教学。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均需要运用会计账户做记录反应,因此在成本核算的实训教学中,学生还应相应理解、认知会计成本核算业务运行所需的账户分类及其各自用途,例如企业的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账户等。通过教师的教授讲解,让学生清晰理解各类会计账户的概念以及具体作用,不同会计账户的用途差异决定其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具体运用范围。学生只有准确、完善地理解掌握各类会计账户的作用区别,才能在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业务处理中,避免发生弄错账户用途,进行错误的成本核算操作等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专门指引学生注意,制造费用账户跟生产成本账户同属于成本类账户,与其他的损益类账户存在较大区别。同时还应教导学生准确了解各类会计账户的结构框架,对不同账户内容与款项的含义以及运用方式,有一个清晰、详细的认知体系。

3.引入案例做行动导向教学。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教师可模拟引入工厂从材料入库、领料、加工生产以及最后的成品入库的整体生产过程案例,来划分各类企业部门的具体生产经营职责,并为学生提供各类生产流程中的成本核算图表数据。比如仓库领料数量、产品制造分配费用、工人工资以及车间生产所需的水电消耗等数据,以此通过具体的模拟案例带动学生开展会计成本核算的实训操作活动。

4.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实训学习。基于所给的实例数据,教师还应安排学生对工厂各岗位角色做扮演实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工厂岗位员工,模拟其进行原始凭据的填写与传递训练,以此有效锻炼学生对会计成本核算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整个班级学生进行工厂岗位角色扮演训练的操作流程可设计为:先由工厂“仓库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产品生产业务的对接处理,在“生产人员”填写完领料单后,由“仓库人员”依据领料单逐一核对确认后将其传递到财务部。之后工厂“生产人员”开始进行产品的制造活动,并由工厂“生产主管”对整个生产进程的工作进度、工作量做全程记录管理,并与工厂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核查“生产人员”的工作具体状况。依据所核查情况由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整理制作员工的工资单,并将其交由财务部的“财务人员”审核批准,将工资发出。最后工厂的“生产主管”还应与行政部“工作人员”一同核查企业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水电费用,以及规定资产的折旧状况,并由行政部“工作人员”填制请款单交送到财务部,在“财务人员”核查批准后进行付款。

5.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依照教师在课前所划分的实训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应基于案例角色扮演经验与实训情况,进行小组内交流探讨,并指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观念意见。通过将各小组意见的整理汇总,令全班级学生了解到工厂生产进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最后一个步骤均是将该业务原始凭据交给财务部,以此强调会计业务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进程中的重要反映与监督作用,之后教师还可引领学生对课程中所训练的会计成本核算业务过程作回顾复习,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岗位原始凭据的填写处理,并尝试运用已学的会计语言来描述整个工厂的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流程,之后由各个小组合作探讨本次实训教学所运用到的所有会计账户种类,并相应填写工厂的生产会计分录。

(四)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反思研究

经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发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者角色,其发展为学生会计知识模拟实训学习中的辅助者与指引者角色。而学生也从原本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程学习主体,相应的教学活动也完全为其做组织实施,并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在师生的角色转换中,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氛围摆脱了过往枯燥、乏味的情况,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变得热烈活泼,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同时在这一进程中班级内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学生不再是教师教学的附属者,而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实训课程的教育知识内容,进而在实践操作中有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职业操作能力。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5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22 . 038

[中图分类号]f23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22- 0079 - 03中国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信息化后的电算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在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要求上都有较大差别。如何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值得会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下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的分析,提出了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00年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从本质上看,“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在系统地位、目标、功能范围、层次、技术手段、信息输入输出、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关键是一种观念的倡导,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 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 促使会计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 对会计工作岗位分工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工作的不同内容进行划分,相应地配备会计人员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原先由会计人员分工完成的许多内容都由计算机集中自动地完成,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因此组织分工和人员配备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当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企业内部传统的部门界线、数据处理职能分隔将越来越模糊。届时,企业会计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组合。

二、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数据的来源与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工作流程与手工会计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必须对原有的手工会计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岗位工作制度。信息化下的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信息化后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手工会计岗位分工已不能完全适应电算化工作的要求。根据电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企业的会计岗位分工应由传统的以账务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日志记载情况。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及时输出打印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由于系统操作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操作员岗位并进行权限设置和分工。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满足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理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如进度、成本、费用等)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后,应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环境下的基本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除了某些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如出纳和数据审核员),由不同的人担任外,电算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前提下交叉设置。

转贴于中国

三、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主要工作岗位,我们可以构建出电算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框架(见表1)。

四、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 明确会计信息化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不同地区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的高校应根据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及信息化水平,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省的地方高校为例,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当的会计软件实操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的学生。中国

(二)根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改革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的,追求的是以“学科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培养能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电算会计的工作流程,以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工作过程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3部分组成。整个课程体系要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而专业核心课应该是基于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开发出来的。表2是根据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框架开发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以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在传统的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根据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基础课可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除了讲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为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再如成本会计实务可以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erp系统中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把手工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 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确定了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后,还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明显不利于学生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会计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不断变革课程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电算会计技能,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实验中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各课程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案例。其中案例的取得可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教师可设计一个大案例,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始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设计一个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基于手工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货币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筹资、投资业务等会计核算工作。然后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以同样的经济业务,基于电算会计工作过程,上机操作初始化设置、建账、凭证处理、记账、结账、报表输出等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对比,让抽象、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承担会计工作。例如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可以根据电算会计下的不同岗位: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设置对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这种仿真的角色体验、真实的财务软件操作,营造出仿真度高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电算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 工作过程导向法

工作过程导向法即按照企业会计工作的过程设置教学顺序和内容。例如“成本会计实务”,可按照“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成本会计工作过程,按顺序开展课程教学,每一个工作过程设置一个小案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把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实际会计工作技能。

转贴于中国

4. 设错教学法

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尽力避免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使学生在理想的实验操作环境下按照老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种方法看起来能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但学生一旦遇到实际工作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电算会计技能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设错教学法。教师可有意在学生经常出错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设置一些问题案例。鼓励他们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索和分析,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发生的原因并自行设计纠正错误的方案,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中国

5. 实战演练教学法

在每门课程实验环节或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中都可以应用实战演练教学法。如校内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可借助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利用财务软件独立完成创建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

(四) 制定电算会计技能考核标准

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标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不够重视。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电算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在手工会计下,即使总账和明细账对账不平衡,会计人员仍可进行期末结账,但在电算化环境下,如果总账和明细账的对账结果不平衡,系统将会拒绝用户的结账操作,会计人员必须认真检查软件内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调整错账后才能正常结账,这对会计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只对理论知识考核而忽略对电算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难以全面审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一个电算会计技能考核的标准,可根据表1的电算会计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对学生是否具备完整的电算会计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由老师自行命题考核,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课程实验作品并结合口头答辩的方式,还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后参加面向社会的一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方式。如鼓励学生课外学习考取用友及金蝶erp财务管理专家认证、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参加各级会计职称考试等。

主要参考文献中国

[1] 王振东.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探讨[j].山东经济,2006(5): 112-115.

[2] 赵建新. 高职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163-165.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6

2000年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从本质上看,“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在系统地位、目标、功能范围、层次、技术手段、信息输入输出、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关键是一种观念的倡导,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促使会计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对会计工作岗位分工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工作的不同内容进行划分,相应地配备会计人员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原先由会计人员分工完成的许多内容都由计算机集中自动地完成,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因此组织分工和人员配备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当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企业内部传统的部门界线、数据处理职能分隔将越来越模糊。届时,企业会计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组合。

二、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数据的来源与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工作流程与手工会计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必须对原有的手工会计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岗位工作制度。信息化下的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信息化后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手工会计岗位分工已不能完全适应电算化工作的要求。根据电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企业的会计岗位分工应由传统的以账务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日志记载情况。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及时输出打印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由于系统操作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操作员岗位并进行权限设置和分工。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满足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理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如进度、成本、费用等)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后,应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环境下的基本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除了某些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如出纳和数据审核员),由不同的人担任外,电算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前提下交叉设置。

三、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主要工作岗位,我们可以构建出电算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框架(见表1)。

四、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信息化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不同地区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的高校应根据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及信息化水平,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省的地方高校为例,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当的会计软件实操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的学生。

(二)根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改革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的,追求的是以“学科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培养能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电算会计的工作流程,以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工作过程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3部分组成。整个课程体系要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而专业核心课应该是基于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开发出来的。表2是根据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框架开发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以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在传统的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根据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基础课可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除了讲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为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再如成本会计实务可以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ERP系统中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把手工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确定了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后,还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明显不利于学生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会计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不断变革课程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电算会计技能,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实验中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各课程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案例。其中案例的取得可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教师可设计一个大案例,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始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设计一个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基于手工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货币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筹资、投资业务等会计核算工作。然后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以同样的经济业务,基于电算会计工作过程,上机操作初始化设置、建账、凭证处理、记账、结账、报表输出等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对比,让抽象、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承担会计工作。例如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可以根据电算会计下的不同岗位: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设置对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这种仿真的角色体验、真实的财务软件操作,营造出仿真度高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电算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工作过程导向法

工作过程导向法即按照企业会计工作的过程设置教学顺序和内容。例如“成本会计实务”,可按照“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成本会计工作过程,按顺序开展课程教学,每一个工作过程设置一个小案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把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实际会计工作技能。

4.设错教学法

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尽力避免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使学生在理想的实验操作环境下按照老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种方法看起来能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但学生一旦遇到实际工作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电算会计技能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设错教学法。教师可有意在学生经常出错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设置一些问题案例。鼓励他们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索和分析,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发生的原因并自行设计纠正错误的方案,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

5.实战演练教学法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7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

1.1 建立规范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统一、规范的责、权、利相并存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应在建筑企业内建立,在规范、统一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指导下形成成本管理制度。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独立实体。工程项目的全体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所以,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权责范围必须加以明确,同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使人尽其能;坚持责任到人的权责管理模式,权责逐级下放,每个阶层的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权责义务,这样才能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并逐渐形成责、权、利并存的管理体制。

1.2 加强成本核算的监管力度。成本核算是建筑工程

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及依据,没有有效的成本核算,就无法正常开展成本的计划、分析、控制和考核等工作。企业经营管理的核算部门要善于激发自身潜能,尽职尽责,专注于成本核算工作,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正确意识到。不仅工程的生产进度及安全质量要重点抓住,项目工程的成本核算管理也应被重点关注。对目前关于成本核算员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统筹全局,有计划的派遣核算人员负责各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还要定期组织学习、考核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提倡岗位竞聘制,对核算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构建正常有序的项目成本管理程序,将成本核算员的切身利益和工程项目区分开来,从而加强成本核算的监管力度。

1.3 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定期组织未通过考核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另外,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有效约束员工行为,同时奖励先进工作人员或团体,为成本核算人员的职能发挥提供保障。对施工现场中与项目成本有关的变更项目,成本核算员应及时进行整理,定期性的向企业管理部门递交审核报告,并对此办理相应的签证手续,了解项目施工的进展状况,便于企业及时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防止工程完工后结算导致过多的损失。加强项目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项目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应以身作则。整个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将受到施工人员职业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所以,建筑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应加强提高,尤其是项目工程中主要负责人的整体素质,组织领导者的内部交流与学习,互通有无,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水平。

1.4 成本管理的合同条款应不断完善。

各类经济活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均是根据合同协议展开。若工程项目的合同条款不严格,则易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制定周详的合同条款应必备的条件有:一、加强经济合同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二、应有专门并精通有关经济合同法规知识的管理人员。三、制定固定的合同标准规格。应由技术、财务、工程、成本及合同等部门共同参与定稿,共同审核后,才能进行各种合同款项的订立,使合同的各条款内容清楚,紧密细致。工程项目的合同主要有购货、委托加工、劳务、租赁合同及技术服务等形式。

1.5 加强施工团队的组织建设。拥有一个高效合作的

管理团队是建筑企业获取最高项目绩效的关键。应根据动态及优化原则,来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青年职工是项目施工管理的坚实力量,其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此外,项目经理部应实施综合教育的培训工作,企业还应大力开展全方位的员工教育培训,使各阶层的人员均掌握合同标准的要求,以符合项目工程对专业管理人

2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加强项目部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意识。项目成本核算制在“两制”建设中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各项目成本核算员由公司集中管理,实行统一委派,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并竞争上岗,建立核算工作网络程序与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

2.2 认真履行经济合同,抓好成本预测、预控。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应该搞好预测预控。合同签订以后就应编写成本计划、施工预算和施工任务单,同时合理安排好机械班组,充分了解当地的人工、机械和材料的市场价,准确预测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做好成本预测后,公司和项目部才能正式签订承包合同。

2.3 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

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管理人员要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加强成本控制和核算制度的学习,各司其职。负责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完善并上报审核项目施工中有关于施工成本的手续和资料。另外,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要全面提高。

2.4 认真选择劳务分包方。必须选择合格的劳务合作队伍,以满足项目的劳动力需求,并定期考核、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劳务分包方,做好动态管理。项目部每月对劳务队伍已完工作量进行核算,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并及时汇总上报,施工管理部门及时核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变更而产生额外的劳务费用支出,且不具备经济签证的,公司一概不予确认。

2.5 严格控制材料进出。材料成本的控制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原因,施工预算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同时也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应做到现场验收有凭证,在保管中不变质,在发料时附质量证明。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8

一、以人为本抓管理,夯实基础促工作。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年初我们制定了科室学习计划,坚持正常的科室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财经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建设“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学习型科室。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工作需要,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引导科室人员团结一致、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踏实工作、加强品性修养,做一个高尚而有品位的人,树立良好形象。

2、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

根据省局党组提出的三化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今年财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任务,财务科制定工作岗位责任,明确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月月有工作计划,周周有科务会,强化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同时促进了财务人员合作与团结,从制度上奠定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础

二、围绕目标抓落实,扎实工作出成效。

1、上半年财务收支情况

全系统实现收入103万元,占年度预算26%,比上年增长-44%;其中:市局收入40.5万元,占年度预算21.3%,比上年增长-80.2%;

全系统实现支出593.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60.5%,比上年同期增长38.2%;其中:市局支出220.9万元,占年度预算61.3%,比上年同期上升41.4%;县级局支出272.3万元,占年度预算43.2%,比上年同期上升29.6%;

2、规范财务管理,年初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对县级局的预算定额执行标准,认真编制了全系统的财务总预算和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为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今年对全系统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大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都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3、加强报账员队伍建设,组织报帐员进行了微机应用技能培训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下基层指导工作,提高了报帐员办公室自动化应用能力和工作效力。

4、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全系统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年度预算和全系统事业发展需要,及时调度资金,保证了全系统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5、对全系统固定资产进行了核查登记,组织下发了国家局配备执法车辆和办公用电脑、快检装置、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并组织安装调试,使全系统的办公条件又上了新的台阶,对全系统往来款进行了清查,为迎接省局的检查做好了准备。完善了固定资产台账,为下一步全面资产清查打下了基础。

6、积极整理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组织全科室人员对XX年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会计档案归档工作。

7、完成了两个县局的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方案,现正在办理有关手续,预计今年年底能动工新建。

20XX年下半年工作任务

认真与省财政厅、省局对好帐,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

认真编制好全系统的财务总预算工作;

认真做好20XX年度财务总决算工作;

认真清理XX-20XX年度的财务会计帐目和往来帐款;

认真做好每月的财务报表和帐务处理;

认真做好财务档案的整理;

认真完成好省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认真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总结二:财务科半年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结束了上半年年的工作,迎来了20xx年下半年。上半年我财务科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加强学习,积极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意识,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及学习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学习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我财务人员在公司领导的号召下,积极进行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多做贡献的思想教育活动。工作中时刻不忘强思想教育,践行家事理念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自觉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对待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周到,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另外,我们认真学习领导讲话,深刻体会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集体讨论等形式,努力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体会,我们深刻领悟到企业和我们是一种荣辱与共、共生共存的鱼水关系,它的兴衰成败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的要时刻将思想言行和公司统一起来,做到有损企业形象的话不说,有损企业形象的事不做,用认真的干好本职工作来回报企业。

二、工作方面。上半年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根据集团公司安排,协助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制定20xx年度经营计划指标。

2、根据财务制定设立了各项账簿,健全了公司财务核算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完成了各项核算工作。

3、根据公司安排,做好公司变更工商、税务登记、资源综合认证变更及申报注册工作。

4、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部分销售管理规定。

5、认真做好月度财务分析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准确数据。

6、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财务人员服务意识,为公司生产销售提供优质服务。

7、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8、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在学习方面,能严格按公司的要求,深入学习公司的各项文件,并深入领会文件精神,贯穿在行动中,使内部每位员工的言行能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

通过学习,加强了思想教育,结合本职工作,提高了服务意识,转变了工作态度,为构建和谐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尽了应尽的义务。

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是业务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三是工作中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针对以上不足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做到: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家事理念,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二是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严格按公司规定处理业务,确保所反映信息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财务核算和监督作用;三是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诚信待人,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公司保持一致;四是热情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深刻查找不足,改正缺点,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的批评,将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层次。

六、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1、继续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做好财务核算、资金收支等各项工作。

2、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好公司成本考核相关制度。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总结三:财务科半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财务科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和谐理财。”的工作理念。在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资金紧张的困难情况下,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及时与局领导沟通,从经济上保障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将财务科逐步由单纯的核算化部门转向管理化、核算化并举的现代财务管理部门。在全科同志的一致努力下,我们高质量地完成了2011年上半年的《“管理、服务效益提升年”工作分工表》中有关财务工作的部分,并积极协助配合其他部门搞好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主要工作成绩

(一)狠抓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1、把控好财务预算内外及城维费预算的编制工作。年初,根据市财政预决算核算体制新特点,我们及时主动地与财政进行反复沟通、对接,争取财政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切合实际地完成了20xx年财务预算内外及城维费预算的编制工作,强化预算的刚性管理。

2、完成全局20xx年财务收支基数的核定工作。将全局企事业单位三年财务资料深入地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2011年度财务考核思路,在反复征求相关单位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经党委会批准,4月中旬下达财务考核指标至局属各单位。今年的财务考核改变了往年以理论数据为基数进行考核的方法,采取以三年实际发生支出、利润来核定考核基数的方式。考核更切合实际,为促进增收节支,保证全局财务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顺利地完成税务报税工作。按规定缴纳了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税款,完成20xx年度企业所得税清算汇缴工作。

4、按规定完成了全局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的年检工作;按国资局要求完成企业国有资产登记;顺利通过了局属单位的物价收费检查及《收费许可证》的年检,通过了企业税收检查,通过了劳保站财务检查工作。

5、为全局工作人员大规模调整工资2次,按规定办理了职工公积金、养老金转移手续,重新核定了社会保险缴纳基数,完成住房公积金个人信息采集工作,为有关人员办理了医疗费的报销业务;按财政严格要求,精细化归集、整理、上交财政票据;上半年共审核原始单据1万余张,退回不合理报销事项30余次;圆满完成了对统计、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烟台建设局、人防办等各部门有关资料的汇总申报;准确无误地出具了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报表、年度资产报表等各类会计报表。

(二)加强财务管理,为全局中心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1、配合财政部门衔接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2、按省财政厅统一部署,搜集基础资料,建立起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

(三)以服务大局为目的,积极配合其他单位、科室开展工作。

1、为确保企业营业执照年检的顺利通过,财务科组织相关企业进行了营业执照年检资料的准备,并协助浩正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招标公司的验资工作。

2、为配合局属各部门做好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财务科按要求提供了会计资料。

3、配合局审计科完成局属9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支出过程中,无预算、无资金来源项目的支出,给我们工作造成较大困扰。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营造和谐的理财环境。争取各部门对财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减少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磨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9

引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落实新财务制度,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弥补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还能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减少不必要损失,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79.

[2]孟祥霞.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4):120-123.

[3]牛怡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5):45-48.

[4]高志妨,毛婧.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4):79-81.

[5]饶培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造纸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6-59.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例10

从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模式来看,核算模式不科学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中小型电力生产企业来说,生产成本核算的模式和方法不够精确和完善,不能完全适应电力企业生产的实际要求,核算结果也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电力生产企业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技术人员,对于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1.2成本核算模式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利影响

在传统管理体制下,电力生产企业隶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十分深刻。近年来电力生产企业纷纷进行改制,开始采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而许多企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实施成本核算的主动意识不强。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电力价格制定机制联系不紧密,没有能够成为电力价格最终定价机制的有效参考。

2改善电力企业核算管理的措施

2.1强化成本核算观念

电力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构建科学的成本核算观,且不断地优化核算机制,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管理,为成本核算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条件在企业内部宣传成本核算对于经济管理的作用,包括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强化基层人员的成本核算观念,使之能够积极配合成本核算的各项工作,或者全员均参与到成本核算的工作中,使得成本核算各种更加顺利。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管理层也需要完善管理制度,使得核算工作能够按照制度进行,并保障相关规范制度的落实情况。另外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相应的考核及监督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对于相关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激励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后要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模式对电力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成本核算方式要坚决予以摒弃,适当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和电力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构筑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并相应承担宏观调控的功能,有效缓解电力资源供给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规范核算过程

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成本核算的方式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包括经验法、核对法、验算费用法等,核算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而其核算过程的规范性也直接关系到其结果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因此需要强化核算过程的规范管理。具体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重视成本核算问题。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员需要明确电力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重视经济管理,更加需要重视成本核算过程中包含的相关内容及问题,使之能够在监督中进行;

②严格审核成本核算过程及结果。对于电力企业核算过程和结果均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缺陷及潜在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保障核算结果数据的真实性。

2.3提升专业人员的素养

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核算标准,并提升专业人员的素养,保障核算的准确性。在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需要按照企业产品的销售及运用情况。并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也合理选择成本核算的标准,最后将成本及利润进行对比。这就要求成本核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企业应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学习内容不仅需要包括成本价核算的基本理论、原则、方式、方法、实践经验、工作技巧等,还需要包括基本的思想教育,使得成本核算人员及财务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成本核算中更加有负责任,且财务人员对于经营情况的合理分析能够为决策人员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