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8:46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1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6、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7、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9、(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0、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11、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3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和河流:由于距海遥远和山岭阻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4、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5、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2)优良畜种有三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动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农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县级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4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B,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A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5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藏族的传统服装 藏袍 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 皮 厚 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 身 健 ,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

低 ,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 雅鲁藏布江 谷地,东部的 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 温凉 ,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 青稞、小麦 生长。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2

1.基于情感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讲演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情感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七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的讲演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在七年级分步推进的第一阶段,我们将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大多数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大胆自信等;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姿态端庄,注重礼仪礼貌,能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讲演;内容上做到有逻辑性,层次清楚,有条理。第三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为讲演做准备,如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讨论;在内容上做到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四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为讲演撰写发言稿(详稿)、发言卡片(简稿);在内容上做到能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五阶段目标是学会使用PPT辅助讲演;内容上进一步做到针对性、逻辑性、辩证、多角度,并强调语言的精炼与概括。第六阶段目标是讲演时在内容上进一步做到具有感染性、独创性。第七阶段目标是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的讲演。第八阶段目标是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演练、学科讲演。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时政播报、演讲、点评同学的发言、讲述事例、表演小品或课本剧、根据情境回答问题、辩论、课堂讨论等是提升初中思品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是教学点评的重要方式。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和布置不同任务,优等生要求独立讲演,声情并茂;中等生鼓励独立讲演,声音洪亮;后进生可以找人合作。

2.基于认知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解决认知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八年级学生,我们倡导

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阅读教材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教育学者布卢姆认为“记忆过程促进学习的保持,其他五个过程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我们将八年级第一阶段目标定位为:以课本的前言和目录为载体,了解课本构成,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了解整体知识结构;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某节或某段的中心意思。第二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载体,训练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地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第三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节与节、目与目之间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因果、条件等)。第四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框与框之间的关系,表达方式可以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如画结构图)表达。第五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能够详尽地写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结构图,知识点概括全面。第六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画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结构图涵盖重要知识点,体现自己对知识的思考,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七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精炼地构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体现宏观性。第八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构建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突出重点,体现对知识的宏观和整体性把握,体现系统性思维。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发现建设小组、教会学生认识单元题、课题和框题、学会用相应的符号、动手实践是提升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定读书卡、合格证等是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

3.基于动作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中学课堂更需要解决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问质疑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欠缺的九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我们将九年级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为:能培养大部

分学生敢于提问,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方法,能从认识事物的一般性逻辑思维过程来提问。如: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怎样承担责任?

第二阶段目标是: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思维层次的提问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一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二类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类的问题。如: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阶段目标是:部分学生能对教材、教师、社会现实提出有独创性、批判性思维的质疑问题,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讨论及课本阅读解答问题。如: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吗?第四阶段目标是:学生能对自己的提问能力做出回顾总结。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提升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明确问题价值判断的标准:有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其中对于学生提问中的优质问题给出了评判的标准:答案不是现成的,需要经过自己加工归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来解答的,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

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资源平台建设

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教学新思维的实施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查阅、存储、提取、整合、提问、鉴赏、交流、探究、实践、创新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思想品德学科能力,我们着力进行了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

在2012年暑期期间,面向全南京市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就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课题研究为主要培训内容,我们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教师培训资源。《新课程自主学习与评价》是全南京市学生配套教材使用的学生用书,每册书每个单元都有单独的一个栏目属于我区开展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阶段实施内容,这也使其成为一份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3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一)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

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二)前几天,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并且,还有几个女生,在平时,这几个女生学习还很好,甚至出现了在教室里打扑克、下棋现象,在宿舍里晚休时间说话,对此,作为班主任,我万分恼火,狠狠的批评了她们。之后,看到她们脸上倔强的神情,我真的不理解。只好静下心来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明明是犯了错误还感觉不到呢?以前她们可不是这样的。我心平气和的和她们谈心,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在她们这个年龄,逆反心理特别强,你越是不让他们干的事,她们越是去干。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再想想在上学时期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竟然和老师对着干!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

对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管理八年级的学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仅仅用强硬的办法去管理她们,也许收不到好的效果。那就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自从新学期开学到现在,总感觉学生的学习气氛不进状态。要么课堂气氛沉闷,要么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4

三、市属单位和区、县属单位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经市劳动局或市人事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由市计划委员会批准下达到各区、县、局、总公司,再由区、县、局、总公司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分配到各基层单位,不得突破。

中央在京单位、外省市驻京单位(包括成建制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外省市与本市联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执行其上级主管部门核定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

四、年度工资总额计划下达前,各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可以参照上年度同期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预批月或季度工资总额控制数,年度工资总额计划下达后,再正式核定所属单位本年度工资总额计划。

五、各单位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由其上级的劳动人事部门核定登入《手册》;市、区、县的党、政、群机关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由同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会同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登入《手册》。

银行根据各单位《手册》上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监督支付工资基金。突破《手册》上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支取工资基金的,银行不得支付。

六、企业、事业单位因经济效益提高增发奖金,突破本单位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先缴纳奖金税,凭税单到主管区、县、局、总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办理年度工资总额调增手续。

七、经批准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由市劳动局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核定下达,并登入《手册》。因经济效益变化,需要调增或调减年度工资总额的,由市劳动局审核批准。上年度的工资基金结余,可以转入下年度《手册》。

八、经批准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建筑企业和实行吨煤工资含量包干的煤炭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由市劳动局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核定,逐级下达。年终根据实际完成的产值、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由市劳动局调增或调减其年度工资总额。上年度的工资基金结余,可以转入下年度《手册》。

九、各单位在劳动计划内接收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毕业生和退出现役的军人,以及招工、招干,均由其上级的劳动人事部门按实际接收、招收人数,在《手册》上调增年度工资总额。

十、各区、县、局、总公司之间,因行政隶属关系变更而成批(或成建制)调动职工的,由市劳动局按调动职工的实际人数,调增或调减双方主管区、县、局、总公司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本市所属单位从中央驻京单位和外省市成批(或成建制)调入职工,必须经市劳动局批准,并调增有关区、县、局、总公司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各单位非成批(或成建制)调动职工,调出和调入单位之间不划拨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指标,由各单位在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内自行解决或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在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内调剂解决。

十一、各单位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项支付,不论现金或转帐,均列入《手册》,通过银行支取,不得从库存备用金中支付或从收入款中坐支。

各单位在银行支取工资总额组成范围以外的津贴、补贴,必须写明领款用途;支取工资总额组成范围以外的奖金,必须凭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工资总额以外的奖金领款证明》。不符合上述手续的,银行不得支付。

经市建筑安装、市政工程合同预算审查处(以下简称审查处)批准注册并实行包工不包料的外地非成建制进京施工队的生活费,由用工单位凭审查处开具的生活费核批单,到开户建设银行支取。

十二、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当年有效,本年度一月份支取上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内的奖金,仍使用上年度《手册》,自二月份起,上年度的《手册》停止使用。

十三、区、县、局、总公司所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全民所在制单位中的集体所有制职工的工资基金管理,由各区、县、局、总公司参照本规定,自行编制下达年度工资总额计划,通过《手册》由银行监督支付,并报市劳动局备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5

不断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整合目的和作用,我们展开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辅整合

这种整合出于理解和思维的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总会遇到可能是共同的、也可能是个别的困难和障碍。从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扫除这些疑难和障碍的目的出发,教师引进一些能起辅助作用的时文进行阅读与讨论,这样的课文与时文的整合往往是很必要的,是有实效性的。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的教学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狼的狡诈、贪婪、凶残,认识到狼也有令人感动的伟大的母爱,也认识到狼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等。但谈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观点时,学生半信半疑,我们及时引进《与狼共舞》、《师从与狼》(《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参》P374)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与古代狼群的一代代的共同生活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狼群能帮助人类进行大型的狩猎活动,以及人狼共生的故事――罗马城的起源。人类还从狼群里学会了许多和社会学有关的知识,如领地意识、等级制度、人类社会最初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等。这些都是人类种群能够在无情的自然选择面前战胜其他物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引进这些时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狼”。又如,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高尔基《海燕》时引进郑振铎的《海燕》,高尔基的《海燕》借“海燕”这一黑色精灵的形象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但在郑振铎的《海燕》中“海燕”这一形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的无穷的思念、眷恋之情。同样是“海燕”这一意象,作者寄托的情感却完全不同。通过这一整合,让学生明白咏物抒怀类的文章中的“物”已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的物了,它已经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即所抒之“怀”,一定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等因素。

二、补充性整合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内容了解得更全面,我们适当引进课外时文,对课文教学进行补充。这种补充性的整合也是很常见的。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引进《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77页《向沙漠进军》。通过整合让学生认识到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前者重在说明“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唯物主义观念”这一道理,后者则是通过沙漠如何危害人类的说明,阐述怎样向沙漠进军的科学道理。两篇文章尽管同一题材,但因写作目的的不同,所写内容截然不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沙漠,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沙漠。又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济南的冬天》时补充《济南的秋天》(网上下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山水的美,真正读懂“上帝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句话。在教《小石潭记》时补充《钴姆潭西小丘记》,作者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的优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这样一补充,学生理解《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就完整多了,容易多了。

三、对照性整合

课文与时文有机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应在整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窗》时,引入《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17页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在激越的思绪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6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

①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要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4.仔细阅读下表,它反映的是( )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贺胜桥战役

5. 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6.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朱德

7.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 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 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国共第二次合作

9.“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0.西安事变与重庆谈 判都是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每年的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长征的胜利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抗日战争

13.抗日战争中,李宗仁指挥******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嫩江大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团大战”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团大战的

A.背景B.时间C.指挥D.意义

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6.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7.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七七事变的爆发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国歌的名字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我爱你,中国》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该战役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21.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 --《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3.在该斗争中,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时至今年7月已有60周年。它应该是( )

A.肃清******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4.“……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25.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华中 D.北平

26.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起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下 列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是 (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③台儿庄保卫战 ④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

⑤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27.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①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②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③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④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① B.② C.③ D.④

28.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卢沟桥事变 细菌战 B.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C.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细菌战

29.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推广与商秧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

③军机处设立与封建皇权加强 ④七七事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二、填空题

30.抗战期间,南京被日本占领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

31.1938年,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八路军在 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 利。

32.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3.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三民主义。

(2) 1936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

(3)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_______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三、问答题

34.(8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

(1)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驶什么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3分)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3分)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3)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 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摘自《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中新网4月23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3年4月23日,正在中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的中国海监51、23、46船编队发现,多艘日本船只在我钓鱼岛海域活动。

材料三2014、01、21台湾名嘴汇 2014再见甲午年 中日关系风云诡谲就2013年12月26号,安倍晋三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顾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家反对,参拜了供奉有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发表评论。

当前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12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海军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2分)在该战争中面对日本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1分)

(3)列举古代中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1分)近代,日本侵略者屡次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列举一例。(1分)

(4)当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2分)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路军在山西开辟敌后抗日战场的相关内容。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延安,不是山西,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抗日敌后战场的开辟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勿忘国耻,爱好和平。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的关键是“1937年7月8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

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材料中“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中日双方代表在芷江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1945年,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40年8月”、“华北地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彭德怀在1940年8月,在华北地区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抗日日军,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场战役。A发生在1937年7月;B发生在1937年8月;C在1938年初,由李宗仁指挥******军队取得。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西安事变”、“时局”,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中共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口头上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9.C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第一次全民族”、“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也由此开始。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已被蒋介石软禁,他并未参加重庆谈判,而重庆谈判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①④排除,所以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1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所以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的胜利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在1911年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知识点。嫩江大桥战役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进行激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仔细阅读资料卡片,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由彭德怀指挥,这次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故答案为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标志;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后的1937年8月;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故答案为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结合课本所学,1936年由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知识点。A、B、C、D四个选项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或者背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扩大,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结合课本所学,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使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故答案为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内容。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台儿庄战役2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反映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由于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方针,导致东三省很快沦陷。这幅漫画主要讽刺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

2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后来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以这里的“统一”是指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安事变

2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 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D不属于反侵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1953年7月,至2013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则是1945年8月15日,计算可得201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日寇的铁蹄不断踏向中国大片的领土。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逐渐团结起来,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四万万同胞的全民族抗战,最终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起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华历史的伟大转折。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达30万人以上,因此,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南京。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2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六个史实中,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不 能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只能反映美国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因为日本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37年12月31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大事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商秧变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军机处设立是封建皇权加强的表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因果关系,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归不作亡国奴

30.重庆

【解析】

试题解析: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31.李宗仁;(1分)彭德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指挥官。1938年,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

考点: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2.(1)鸦片(2分)

(2)五四(2分)

(3)西安事变(2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2分)

(5)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形式上仍是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但实际上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等。

(2)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的事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因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两党关系逐渐朝着合作抗日的方向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5)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这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33.(1)民报;民族、民权、民生

(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3)扫荡、百团大战

(4)商务印书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跟共产党合谋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第(4)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文化事业,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34.(1)决定权。(1分)

①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维护民族尊严。(2分)(其他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理由每条1分,人物每个0.5分。(3分)

毛遂——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共工——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3)甲午战争。(1分)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常务会的职权。考察的是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的识记能力。“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说明全国人大行使的决定权。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我国设立纪念日的目的。根据两个事件“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国家是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民族尊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给的事例可以分析出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所以学生不管选择那个人物,只要答出跟抗日战争胜利相关的原因即可,要自圆其说。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还可以选择“屈原”,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3)此题是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周年的计算能力。这是2014年中考题,题干“距今120年前”,就是2014—120=1894,也就是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学生确定答案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问解决了,第二小问就没问题了,就是问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记忆答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5.(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2)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3分)

(3)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派遣唐使来华;日本留学僧和留学生来华等(一例即可)。(1分)

旅顺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只要符合史实即可)(1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5)正视历史,珍爱和平;提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反对军事结盟,遵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合作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当前大陆对台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甲午中日战争和邓世昌。洋务运动时,19世纪70中期——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120年前的甲午年即1894年,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无所畏惧,英勇牺牲。

(3)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日的友好交往和日本近代惨绝人寰的屠杀。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和佛教等等;近代以来,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占领大连旅顺后进行了大屠杀;九一八事变后,对东三省实行殖民统治,还进行人体活体实验;七七事变后,在南京进行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被杀。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7

把学生按性别、性格、成绩等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学生以6―8人为宜,并且安排好组长,便于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再由教师把本节要学的知识分成两到三个自主学习主题,板书到黑板上,每个自主学习主题下面再分述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小问题(也可多媒体出示)然后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学习这些问题。对于主题的学习要一一进行,一个主题学完后再进行下一个主题,自主学习能解决的简单、易掌握的问题,由小组中下等学生展示解决或在组内由组长引领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则由组长组织小组交流解决。期间,组长要做好简明的记录,以免展示时条理不清,耽误时间。这样的疑难问题,哪个小组解决了,就给这个小组加分鼓励。如果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加1分的话,这样的问题就加2或3分,每个学生的得分将计入小组总分,周末进行评比,给优胜组发奖状鼓励,给每组得分最多的学生发奖品表扬。这种计分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形成了人人争优、不甘落后的学习气氛;他们踊跃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看到一个个疑难问题被学生各个击破,老师剩下的只有点拨和收获的喜悦。

二、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一课结束时,我向学生提问:“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结合以前所学的问题“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什么会在短短三年内战胜”总结的方法,学生就从战争性质、指挥官、作战方针政策、作战部队、是否团结、人心向背等几个方面很快就总结出了正确答案,并且记住了类似问题思考的角度,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有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一课时,讲到“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有的学生就问:“为什么向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而不是别的城市?”考虑到本节时间紧、内容多,实际上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是广岛、长崎而不是别的城市,于是,我把这个问题留到课下分小组自己查找资料解决。后来同学们找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美国从便于投掷的角度考虑,考虑到伤亡的程度,战后恢复等几个因素,最后选定的是广岛和长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总结整理成书面材料并且到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的过程,无疑就是大胆质疑、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养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多方面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丰富历史教学手段

历史课程资源很丰富,有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图书资料,校外的有寻访文物古迹、社会调查等,下面我主要从用好身边的历史图册来说起:

历史地图册向学生提供了准确清晰的历史地图,便于学生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提高识图用图能力。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我让学生边自主学习边看地图册25页《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讨论解决“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仅凭书上的文字说明,学生很难理解“九一八事变”和“柳条湖”有什么关系,但是一看地图,就会发现“柳条湖”距“北大营”很近,“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除了便于进攻北大营之外,还有为侵略制造借口”这一事实便不言而喻。从《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上,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日军长驱直入侵占东北的过程和东北军撤退关内的过程”,从而深刻领会到“的不抵抗政策是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原因”;“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培养民族责任感”这一情感目标便在看地图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四、 整合教材,与其他教学素材相联系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8

一、学习者因素

分析学情共性和差异性才能在教学中选择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意识形态、生理状态上都跟小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用问卷调查、音乐素质测试、谈话等方式对每班的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例如:笔者对Y校6个班级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两项分析:第一项进行总体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思考合唱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方面是需要强化训练?合唱教学应当怎样分组?学生是否具有开放式教学的潜能等。第二项可以进行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能力水平的系统差异性分析。

例1是针对音乐素质测试卷结果好、中、差的三个班级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分析。

例1:

Y校抽样三个班对音乐课学习状态调查分析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

调查显示,58%的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为了娱乐,至于学成什么样并没有太多要求;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唱教学;38%的学生认为合唱教学是有意义的。

(二)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适应音乐课本的歌曲;16%的学生认为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与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相比,难度加大许多,歌曲不好听,不想学习。

(三)音乐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85%的学生参与演唱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68%的学生愿意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活动; 30%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认识乐谱;10%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活动;76%的学生有小组合作的意识,愿意于他人配合合作。

(四)合唱学习经验调查

调查显示,35%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合唱或者从未有过合唱经验;63%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阶梯性的合唱训练。

(五)课外学习音乐方面

曾经或现正参与课外音乐学习的学生比例高达44%,其中多数是以乐器学习为主。这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例1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已奠定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乐于参与,对不感兴趣的音乐极不情愿参与。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现有音乐知识结构、音乐学习习惯、音乐学习兴趣、合唱学习经验等方面调查分析,激发合唱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高效且有针对性。

二、教学者因素

(一)教师的学习背景直接影响着合唱教学的过程及方法

教师的学习背景指是否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学过合唱指挥、是否有很深的专业积累、专业学习是哪个类型的音乐学习。例如:高校学习声乐专业的老师会比学习器乐的音乐老师更加注重科学的演唱;曾经经过专业合唱梯度训练的教师,会有意识的在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对合唱歌曲进行系统的规划教学,由易到难,会更加注意音乐的和谐。教师的合唱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与其就职前的专业知识获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合唱教学的组织与处理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经验等。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生成的策略调整,教学经验则影响教师对学生和音乐作品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因素

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笔者对2012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教学歌曲进行分析分类。

(一)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基本情况列表

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茉莉花一》、《我和你》、《念故乡》、《欢乐颂》。

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彩云追月》。

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愛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

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

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光三叠》。

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二)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分类

1.根据情感、速度分类

(1)属于曲速稍慢抒情类的有:七年级上册《我和你》、《念故乡》;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

(2)、属于曲速中等至稍快抒情类,赞颂某种事物或者美好情感的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欢乐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

(3)属于欢快活泼,体现青春活力的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八年级下册《踏浪》;九年级下册《骊歌》。

(4)属于中国民族调式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我和你》;七年级下册《杨柳青》、《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赶圩归来阿哩哩》;九年级下册《阳关三叠》。

教师们可以根据歌曲的音乐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二声部教学的目标。

2.根据演唱难度分类

(1)属于音域跨度超过一个八度的歌曲: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彩云追月》、《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獻给老师的歌》;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骊歌》。

(2)属于节奏复杂或者有变化音的歌曲: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

3.根据二声部创作类型分类

(1)复调模仿式。苏少版的教材中的采用复调模仿式的二声部歌曲中都是采用严格完全模仿的同度卡农形式,即模仿声部的音乐材料跟导声部的音乐材料完全相同,只是模仿声部追随导声部先后出现。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是以轮唱的形式出现。属于此种创作类型的二声部歌曲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杨柳青》。

(2)复调对比式。复调对比式是歌曲的两个声部旋律各具独立个性,旋律完全不同。复调对比式可以有好几种形式:

第一种,主题旋律与二声部旋律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旋律,各不相同或是以卡农形式出现的不同旋律的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九年级上册《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以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为例(例2),歌曲上下两个声部旋律节奏、旋律各不相同。

例2:《彩云追月》

第二种,主题旋律可以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中交叉出现。例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前半部分,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一声部,后半部分从让我来把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二声部。

第三种,加花形式。即在主题旋律的长音拍子上加入第二声部旋律。加花的旋律可以是主题旋律的重复、变化重复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旋律。

第四种,混合式,即将以上三种形式混合出现的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上册《我和你》。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出现在第一、二乐句。第一乐句采用变化重复主题旋律加花式,第二乐句则是完全不同旋律的复调对比。

复调对比式这种二声部音乐保持了主题音乐的风格情绪,起到烘托与增强音乐趣味的作用。这种二声部的演唱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教师选择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加练习。

(3)固定音型式。类似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种以固定的节奏不断重复为特点二声部,常用在具有活泼跳跃、舞蹈律动性格的歌曲中。例:八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乐曲的二声部是以固定的节奏型,不同的和弦分解进行的。

(4)双音同步型。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二声部形式,它的特点是两个声部的节奏整体划一(局部可以有微变),二声部完全是主题旋律音的下方三度、六度、四度、五度音程。音响效果能体现出音程协和的特点,较单声部具有较饱满的音响和声效果。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9

关键词:歧视性语言;思维;教科书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the sexism in English textbooks in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nd gen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still exists in the textbooks.

Key words: sexist language; thought; textbooks

一、引言

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英语教科书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科书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里讲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研究发现,世界著名的报刊有时也难免出现歧视性语言,本研究对于今后我国教科书编写及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性别歧视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就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而言,潘建(2001)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高月琴(2008)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来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

曾天山(1995)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后发现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李晓惠、周民(2004)对《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都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却没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次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七年级及八年级上册课本主要以对话为主,因此选择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内容方面,统计了男女作为主角、杰出人物在课文标题、内容及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在语言方面,对课文的语言使用是否有歧视进行了统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次数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 合计

男性 9 11 20

所占比例 75% 78.57% 76.92%

女性 3 3 6

所占比例 25% 21.43% 23.08%

表2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次数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 合计

男性 94 116 210

所占比例 68.12% 58% 62.13%

女性 44 84 128

所占比例 31.88% 42% 37.87%

在语言方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如:women police officers,women doctors,actress,policewoman,waitress;he或man来通称男女两性。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好多次,如:

He also thinks that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n’t a bad way because he can watch the actors say the words. (Unit 1, 3a;第九册)

The waitress brought you the wrong food. (Unit 7, Section B 1a;第八册)

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A solider must do his duty. (Unit 1, 3a;第九册)

He who would do great th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hem all alone. (Unit 5, Self Check 2;第九册)

It might be a man riding a horse. (Review of Units 1-5,2a;第九册)

英语词典编纂家Samuel Johnson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本身不会歧视,正是因为有歧视女性思想的存在,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从而是语言也就加上了歧视的色彩。反过来,如果教科书中有大量歧视女性语言的存在势必会强化人们女性歧视的观念,也会影响学生们对性别认知的发展。

五、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科书担负着语言学习与文化输入的重要责任。这套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较前人的研究有明显减弱,但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歧视现象,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编写质量高,内容丰富,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参考文献:

[1]高月琴.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 语文学刊(高教 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1).

[3]潘建.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4]于国华. 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

八年级下册地理总结例10

第二阶段是结合能力培养,进行专题复习,本阶段主要从“考试题型”入手,以把握题型技巧为目的。

第三阶段是在模拟测试之后的查漏补缺,本阶段主要从“答题要点”入手,以准确高效答题为目的。

在三个阶段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复习的保障,第二阶段是复习的关键,第三阶段是强化运用。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以课本为依托,严格按考纲要求,对知识能力点进行全面归纳梳理。由于这阶段要进行新课任务,所以本阶段的复习只能穿插在新课的学习中,找准固定的时间,制定好本阶段中每天、每周、每月的具体任务目标。根据课本的编排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如古诗文的复习,从七年级上册到八年级下册的所有内容,都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每天安排课前5分钟,默写1~2首古诗,欣赏1首小诗,这样每天坚持,一个学期可以把七八两个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循环默写欣赏两到三次;每周安排好1~2篇的古文复习,一个学期也基本上能完成七八两个年级古文的复习;每月安排一册书的复习,如9月要求学生复习好七年级上册的内容,10月要求复习七年级下册的内容,11月复习八年级上册的内容,12月复习好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这样,有计划地进行,一个学期就可以轻松对七八两个年级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梳理,重新强化积累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为本阶段还在进行新课程,所以本阶段的复习在时间上是零碎的、散乱的,但只要每天、每周、每月坚持有计划地进行,日积月累,就能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另外,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语言风格、作家等几方面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加强了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中的《渔家傲 秋思》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上复习一些关于秋天的古诗,如八年级学过的《天净沙秋思》《秋词》;从写法上,找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写法的古诗词,如《使至塞上》,分析借景抒情的写法;从语言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精妙;从作家看,引导学生复习范仲淹的作品,如《岳阳楼记》,结合作家的不同作品,了解作家的思想及风格,进一步掌握作品表达的中心主题。如果,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长期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新旧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阶段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题复习,从考试题型入手,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由于语文知识的庞杂,各类习题放在一起训练耗时费力,效果不佳,所以,分门别类地进行有序的全面的专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根据试卷结构,可以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大专题。每一个大专题又可以根据题型分小专题,如在“积累与运用”专题中,可以再分语音、字型、词义等小专题。在专题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考试题型,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切忌搞题海战术。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选择典型题目,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进行全方位复习。可以按照字、词、段、篇由浅入深的层次,设计专题。如可以设计以下专题:语音、字型、辨析词语、语病、语言的简明得体连贯、仿写、图表表述、语言的综合运用等专题。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可以设计如何鉴赏诗词专题,指导学生分类鉴赏,引导学生从字词、修辞、写法、意象、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鉴赏;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设计如何分析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标题、分析语言特色、分析写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结构等专题:还可以从文体知识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戏剧等专题。写作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审题、拟题、选材、立意、结构、开头、结尾、详略、如何紧扣题目等专题。

本阶段,教师要仔细地有计划地设计专题,避免杂乱无章,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做题目而做题目,重点要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答题心得、答题技巧。如在句子衔接专题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了10条一致原则:句子前后主语要一致,前后对象要一致,词性要一致,近义、反义要一致,前后语序要一致,修辞尽量一致,前后表达的主要意思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境、内容要一致,风格要一致。学生根据分析总结,答题的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按照“目标定向”“复习内容提示”“方法指引”“精选训练”的复习模式设计专题复习。有些题型可以引入数学的教学方式,如先给公式,再给例题,最后实战训练。

第三阶段主要是根据模拟测试查漏补缺,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点、盲点,及时补救。可采用筛网式的复习,强化重点、弱点,找准热点。教师要分析历年的中考试题,发现考试的最新动态,重视模拟题中的新题型,帮助学生掌握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考试做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