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7:17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1

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高原高寒的“魔鬼路”上唯一为冬季牧场送医送药的医生,他忙自家顾大家,始终心系牧民,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让我自觉惭愧不已。

李前锋--大浪村55年来第一位医生,在大山深处,身患重病却翻山过河为村民送医送药,一根扁担一个药箱,随叫随到,为的是不让村民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看上病,他的身影,他的步伐,让人如此心酸却又让人如此感动流泪。

邓前堆--一个怒族的汉子,一个铁钩一根溜索,28年溜索在江水汹涌的怒江上,溜索过江地为村民看病, 他的坚持与无畏,让我深深地震撼和佩服。

王布和--“有钱没钱咱都看病”一句最能温暖人心的话,他一看就是29年,并为此欠债50多万,他的仁心仁术,无不让人感叹不如,他简直就成了当地人的"活神仙"。

钟晶--一位年轻的80后女医生,与丈夫、家人两地分居,留守农村,温暖了乡村老人空巢的心灵,陪伴她们度过快乐的暮年时光,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爱大美,让我为之动容、落泪。

还有周月华夫妇,每次都是丈夫背着妻子出诊,一步一个脚印 ,18年相扶相持,他们夫妻的坚持与相守,更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坚不可摧。还有洛松江村“生命的守护神”,谢爱娥的“生命之舟”。

…… ……

每个故事都是真的很感人很温暖,就如陈竺部长所说“他们是用生命守护生命,就像一股暖流融化了冰雪严寒温暖人心,他们是最美的人生写照,是乡村中国的骄傲。”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感动,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沐浴。让我有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感,一种让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切为了生命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2

英雄与平民一体。在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中,那些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村官、消防队员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们不是官员,也不是精英,但他们在同类中首屈一指,具有英雄的闪光点。他们或者像英雄那样,一旦遇到危难,就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如“寻找最美消防队员”中的原平消防大队的阳军,赴汤蹈火救人;他们或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忠于职守,长期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做一个不图名不图利的无名英雄。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的位于中缅边境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28年来坚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怒江为少数民族群众治病。

在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中,英雄原型的传统意义随时代变迁而变迁。他们不再是高大全的完美英雄,而是来自民间的、有自己喜怒哀乐和忙于生活琐事的、并有其性格缺陷的平民英雄。英雄不问出处,英雄与平民一体。

祖国与家园共立。“寻找最美系列”中的平民英雄,没有过去英雄那种“胸怀祖国,放眼全球”的豪迈气概,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为家园做奉献,如何改善父老乡亲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如“最美基层干部”中的传奇村官吴栋材,他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的党委书记,一心考虑如何发展家乡的经济,秉持“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在家乡兴办钢厂等企业,使父老乡亲的生活越过越好。

“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不像过去表现英雄那样,更多地从国家的角度来表现英雄,而是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更多地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来表现,展现他们为社会建设,特别是为百姓民生所做的贡献,如他们在文化、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勤勤恳恳的工作状态。在平民英雄看来,国家由社会构成,有了社会才有国家,社会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社会进步了,国家才能发展。为家园作奉献,就是为社会做奉献,也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在平民英雄心中,国家与家园是共立的。

传统与现代共生。“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中,表现的平民英雄不论年龄大小。“自古英雄出少年”。重庆忠县最美孝心少年吴材香,家处逆境,外公手断,外婆瘫痪,母亲癌症去世,他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照顾外公外婆饮食起居,一片孝心感人肺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百善孝为先,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中。孝也是一种英雄品格。“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将传统的孝文化与现代的赡养父母长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排除了孝文化中的封建糟粕,让孝心从小就伴随少年成长。

在“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扶危济贫、拯救苍生、侠肝义胆、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与当代的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见义勇为等现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平民英雄的叙事策略

世俗传播策略。过去,对英雄的报道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的宣传策略,这种叙事视角往往从宏观着眼,从世界、国家、社会等视角来审视和叙述英雄人物,叙事的目的性往往过度政治化,主流意识的表达过于单一和直截了当。“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中的平民英雄,采用了世俗叙事的策略。世俗叙事,又称为日常叙事或生活化叙事。这种叙事的视角一般从微观和细节着眼,从对所从事的事业、所处的区间位置来考察和表现平民英雄,叙事的目的在于突出平民英雄的奉献与百姓的评价,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传播的平民英雄有个性,有血有肉,有亲和力,能引起百姓强烈的思想共鸣,可学度高。

多元话语策略。以往对英雄的宣传,常常使用单一的宣教话语,这种话语抽象书面,空话、套话、大话、假话充斥其间,常常使用“我们”“大家”“群众”等复数,以“齐声称赞”“众口一词”等群体话语形式出现,强调理性话语、宣传和公文话语。“寻找最美”系列报道使用的是平民英雄的话语,经常是多元话语,既有媒体的叙述话语,又有知情人的话语,还有平民英雄本人的话语等。这些话语感性、口语化、生活化,真实可信,媒体的话语体现国家意识而又实事求是,知情人的话语往往就事论事,满怀深情;平民英雄本人的话语朴实无华,实实在在。

媒体命名策略。央视作为部级大台,它的命名更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它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大赛和活动来命名,如CCTV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时装模特暨服装设计大赛以及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寻找最美”系列报道属于媒体举办的活动,关注是命名的前提,“寻找”和“报道”是关注的手段,然后引起观众的共鸣,最后举行颁奖典礼命名。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于2013年1月12日举行颁奖典礼,授予居马泰等10人“最美乡村医生”称号,马云飞等10名乡村医生当选为“特别关注乡村医生”。英雄本是由国家和政府命名,而平民英雄则可以由媒体命名,命名典礼是一种仪式性传播,也是一种传播策略。比如最美乡村医生的命名,它以医者仁心、最美医德的新名词,不按传统的医生职称、医术高低排序,而以最美医德指认排序,命名的传播策略效果彰显。

“寻找最美”系列报道的启示

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报道,实际上是寻找各行各业平民英雄的报道。央视的报道使我们认识到平民英雄报道所载荷的意义,央视的报道对全国媒体起到引领作用,寻找平民英雄促进了记者走基层。

首先,平民英雄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迹、建立丰功伟业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我们共和国的大厦,主要是靠各行各业的平民英雄来支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当前,全国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平民英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实践者,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这一点已经为各级政府所认识,从基层发掘和推荐平民英雄,政府认定和表彰平民英雄。如杭州就已连续几年评选出“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并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媒体则应将平民英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引领社会共同发力,实现中国梦。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3

黑德昆很健谈,他兴趣广泛,很多话题都津津乐道。聊起青联,黑德昆更是怀着深深的感情。他说,不能说自己为青联做了工作,而是青联给了自己实现价值的机会,也让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进步和成长。

加入青联

黑德昆出生在北京一个非常教门的伊斯兰教家庭。从小在家中就经常见到马松亭、安世伟、陈广元等大阿訇。也有机会在长辈的带领下结识文化名人、学问大家。他现在还珍藏着小时候侯宝林先生送他的名片,上面写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年少的他经常问道于赵朴初、费孝通、程思远、王光英等老先生,甚至和他们成为“忘年交”;他和季羡林先生更是保持了长久的友谊,经常到先生家求教拜访,他叫季先生“爷爷”,先生则称他为“老友兼小友”……有缘亲近这些老先生们,他们的人品、学识与精神境界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让他获益匪浅。

2001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工作的黑德昆加入了全国青联。第一次到青联开大会,即使是从小见过“世面”的黑德昆,也感到有些眼花缭乱。坐在他旁边的是同在体育界别的蔡振华、常昊、邓亚萍、伏明霞,其他各个界别的委员也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群体真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中流砥柱,都是榜样,和他们相比,自己望尘莫及。”

加入青联这个大家庭后,黑德昆外向、活跃、热心、好学的性格在这里如鱼得水。在青联组织里,他不仅获得了进步,收获了友谊,更完成了一项项优异的工作。

青联有大爱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时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处长的黑德昆,正在四川省雅安市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地震发生时,他恰巧回到北京汇报工作。得知地震发生后雅安受灾严重的消息,他立刻投入了抗震救灾工作。当时,记者曾经在北京采访他,他红肿的双眼和沙哑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得知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买票回雅安,“那是我工作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我要和大家在一起”。但是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到四川的火车和航班都已经中断了。无奈之下,他在北京开始了为四川、为雅安马不停蹄的奔走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灾区的情况,知道灾区的人们最需要什么。

在无数个不分昼夜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青联组织最让他感动,是青联的兄弟姐妹最快向他伸出援手,给予他最多帮助。

“地震发生后,我联系上的第一个青联委员是中国地震局地震网络工程部李丽,请她协助雅安建立起一个迅捷的沟通通道。地震发生当天,有100多位青联委员给我打电话、发短信,询问雅安的灾情,问我需要什么帮助。这段时间,我所能替雅安和其它灾区筹集到的资金和物资,大部分都是在青联委员们的支持下完成的。这种大爱之举无数次令我泪流满面。”

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时任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祥委员马上召开公司紧急会议,决定为雅安灾毁学校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和一辆应急吉普车;康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刘建华委员急购了一批美国电解质注射液支援雅安灾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雅安紧急划拨了价值100万元的两所板房学校,批准了四所灾毁学校重建……

虽然灾难过去距今已有6年了,但点点滴滴仍然让黑德昆记忆犹新。他说,很多青联的领导,像时任全国青联安桂武秘书长、时任中直青联吴佳松副主席、国家机关青联张璐副主席及很多委员们都给予了整个灾区和雅安地区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虽然我是一个人在北京为抗震救灾、为雅安灾区而工作,但正是因为有青联这个团结、进步、爱国的青春组织才使我并不孤独。青联委员们这种心手相连的精神,在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黑德昆说,自己从没有像那段时间一样哗哗地掉眼泪,这其中有许多眼泪是为青联、为青联委员们而掉的。“是他们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从他们身上真正地体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榜样形象,我很自豪地说,在灾难面前,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我们担当得起全国青年榜样的光荣称号!”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2010年,黑德昆调任中国红十会基金会副秘书长。如何做好红十字的工作?是他认真、迫切思考的问题。

此前,黑德昆参加全国青联组织的“长城计划”代表团赴日本友好交流活动。活动期间,黑德昆和全国青联委员、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聊天 。他们聊起了“乡村医生”这个话题。赵亚辉说起,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最想宣传的是乡村医生。中国一百多万乡村医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既是农民又是医生,行使着医生的职责,却没有享受医生的待遇。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都是靠乡村医生来守护他们的健康,平均每一个乡村医生要服务1000人,工作量非常大。但他们从医环境艰苦,房屋设备简陋,收入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学习、培训的机会缺乏,亟需社会的扶持和帮助。”

这番谈话让黑德昆很受触动,他一直深深的思考着,如今自己调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工作了,红会作为一个人道组织,正应该做这样的工作。乡村医生是值得尊敬的人,也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组织一次摄影活动,通过摄影家的镜头,来捕捉乡村医生的最美瞬间?之后,他便开始着手策划“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摄影活动。在他的多方努力和推动下,活动邀请到了贺延光、王文澜、刘雷、于志新、黑明、雷声、惠怀杰、汪永基、郭建设、赵亚辉、孙自法等11位国内知名摄影家。

11月2日―16日,由摄影家、媒体记者、中国红基会工作人员组成的六组摄影团队,从北京出发,分赴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七省区,行程数万公里。摄影师们顶着寒风雨雪、高原烈日,踏着崎岖泥泞的路,在基层一线与乡村医生们同吃同住,在两周左右的寻访拍摄中,摄影家们通过镜头和眼睛去捕捉这些质朴乡村医生的感人故事,去发现他们的“美丽”,共拍摄了上万张照片。

2010年11月25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新华社中国图片社等共同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摄影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展,展出了经过遴选的113幅精品图片,并出版了摄影集。镜头记录的乡村医生中,有湖北省“优秀乡村医生”许玉甫、湖南土家族乡村医生田蕊,广西“草药神医”谭良志,也有“茶陵县三八红旗手”颜红艳、身患残疾坚持行医的蔺文辉……由著名摄影家贺延光所拍摄的云南怒江“索道医生”更是成为令人动容的感人瞬间。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摄影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被称为“2010年度公益界、新闻界、摄影界的一次盛举”。谈起这次活动,黑德昆说,自己同样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全国青联冯军委员,‘爱国者’的赞助让这次公益活动有了最好的冠名。感谢这些摄影家们,没有任何报酬和稿费的情况下,他们不辞辛苦地投入这项活动。我也要感谢我的团队,是他们很多天没日没夜的辛苦工作,才有了这个活动的成功。”

在公益摄影展之后,黑德昆仍然在工作中持续着对乡村医生的关注和扶持。2011年3月7日,红基会组织了来自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100名乡村医生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接受医疗技术培训,还和中央统战部合作设立了“同心・红十字天使计划”,“同心・博爱民族地区培训计划”,专门为民族地区乡村医生提供培训,以促进民族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培训班先后共为云南、宁夏、广西、甘肃、新疆、等地区的乡村医生提供近千个机会来到北京接受最先进的医疗培训,在中日友好医院许树强、任在方委员的支持下还为受训乡医们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直接受益人口达百万余人。

我中有他,他中有我

在乡村医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朴素而崇高的群体,那就是乡村教师。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黑德昆也非常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师缺乏,很多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都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课一人兼,所以我想,对他们进行一些多方面的培训,丰富他们的文体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他积极推进携手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景山学校等单位发起了“民族地区优秀青年乡村教师文体培训班”、“民族地区小学校长培训班”,黑德昆是主要的负责人和执行者。

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云南、贵州等地的200位优秀青年乡村教师和小学校长来到北京接受了培训,培训课程内容异常丰富,有教育学、心理学、国学,还有红十字急救课程训练、民族教育……

在这项工作中,黑德昆又一次发挥了他超强的“凝合力”。在他的邀请下,很多全国青联和中直青联的委员们及数位好友都来到这次公益活动中奉献爱心。除体育大学的教授为培训班授课外,青联委员们纷纷无私奉献了他们的拳拳爱心。海霞、郎永淳、小鹿姐姐、王筱磊为老师们进行普通话培训;泳坛公主郭晶晶和乒乓女皇邓亚萍、世界冠军牛剑锋、游泳健将张健、奥运冠军陈中、篮球运动员王治郅为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上体育课;著名画家刘中为老师们进行美术培训……

很多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和小学校长们都是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他们没想到自己能接受这么丰富全面的培训,也没想到能与这么多明星零距离面对面,接受他们的指导。老师们说,十几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自己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把这些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去,教给孩子们。

对于黑德昆来说,以上的几项工作只是短短的缩影,在青联组织的很多大大小小活动中,都有他积极奔走的身影。也因为出色的工作,他先后荣获了、国家民委、全国青联颁发的“第五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优秀奖,首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中国民主同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雅安市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4

几年前,医药卫生报社对读者群进行调研,发现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乡村医生,他们把《医药卫生报》的一个专版(《基层实用诊疗・临床荟萃》)当做必读版面。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基层医生阅报后把实用的“诊疗技术”、“单方验方”、“临床经验”、“防病治病”等栏目文章分别归类,剪辑装订成册,作为经常查阅的资料长期保存下来。

受此启发,《医药卫生报》又借鉴其他传媒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于2009年创办了《医药卫生报・乡医特刊》。运作一年多来,效果良好,取得了“三赢”的效果:①报纸发行量上升了30%,广告收入增长了50%多。②乡医受益很大,特刊成为他们的必读报纸。有效阅读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很受乡医欢迎。③卫生行政部门大加赞赏,认为创办的《乡医特刊》,符合政府对加强乡医政策法规、业务水平提高培训的大政方针。省卫生厅决定拨专款予以扶植(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在创办《乡医特刊》的请示报告中批示:此举甚好)。

办报要锁定目标读者群(特定读者群)

特定目标读者群属于传播学上“窄读者群”的范畴。①

目前,传统媒体、电子媒体充满市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各有分类,有时政类、生活服务类、健康保健类、文体娱乐类、行业类等;按学科分类,又可分为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细分又可分为文学类、青年类、女性类、各专门学科类。

现实告诉我们,媒体已进入了一个目标读者群细分的时代。往往是读者定位越窄,读者越多;定位越宽,读者越少。时下媒体的内容和定位日趋同质化,没有鲜明独特的读者对象。如果一种媒体面面俱到,没有自己的特色,就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媒体面前盯上自己。“千人一面”,没有独特的“长相”,很难让人记住。美国有个《鞋带》媒体,专门给不同品牌鞋带需求的人服务,发行量增至100多万。河南的《大河报》除主报以外,另分别夹有大河财富(财经)、楼市、汽车、IT、丽人、家居、文体、健康等专刊,几乎囊括了经济、社会、人文、信息、健康、娱乐等主要行业,覆盖了河南县级以上城市及周边省市,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成为企业进入中原市场的首选媒体。它(大河报)集“广播”与“窄播”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0年初,签订广告协议已有3亿多元人民币,是大众传播与行业(目标读者群)传播完美结合的产物。

河南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有50多万人,其中注册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有12万多,占全省卫技人员的五分之一;现有标准化卫生所(室)6万多个(政府配备硬件和软件,即房舍、常用医疗设备和卫技人员)。

由河南省卫生厅按成本核算给予拨款,医药卫生报社承办采编、排版、发行,通过邮局免费发送给每个村标准化卫生所(室)一份《医药卫生报・乡医特刊》,共计6万多份。

医药卫生报根据国家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新农合的政策规定及乡村医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访、编辑、出版发行特定读者群所需要的内容。《乡医特刊》每周一期,对开四版,每周四出版。目前,开辟有政策快递、政策解读、乡医现场、人物(介绍优秀乡医)、乡村视角、互动・心声、杏林撷萃、健康与预防、临床经验交流、妙招共享(单方、验方、有效疗法)、提醒(健康教育)、病例讨论、合理用药、名医风采、疾病防治等十几个专栏。根据疾病流行规律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季节变化,适当调整栏目和内容。

特刊免费随主报发行6万多份,实际有效阅读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次。办刊以来,我们下乡调查与召开部分乡医座谈会,从收到的反馈信息看,深受乡医的好评与欢迎。他们称赞乡医特刊为政策法规传递者、专业技术传播者、防病治病交流者、大医(大医院医生)与小医(乡医)沟通者、大医院与村卫生所联系者、农村防病治病保卫者。

《乡医特刊》已成为乡村医生的“政策工具书、业务参考书”。

办报要培育“可持续读者群”

“可持续读者群”是指媒体一直稳定递增的读者群体。读者群是个静态的集合概念,包括不断争取的潜在新读者,也包括始终如一的老读者。可持续是个动态的变化概念,其意是不断发展着、增加着、丰富着和完善着。

“可持续读者群”这一概念是报纸进入理性化、成熟化的必然产物。②当同类同质的报纸越来越多时,当报纸促销手段越来越丰富时,当各家报纸争相打出“服务”旗帜时,报纸的促销大战逐渐走出单纯化的低俗促销方式、短视化的吸引潜在读者和恶劣化的打压对手的误区和怪圈,将更加注重读者群的可持续性培育。这是报纸竞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一方面表明人们认识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事物规律的客观推动。

《乡医特刊》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乡村医生读者群体的庞大。据中国实用乡村医生网消息,2010年2月22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③:目前我们国家乡村医生已经近100万人,占全国600万医务人员的六分之一。近几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已经有近10万名乡村医生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下一步在改革当中,要通过有效的各种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医改方案规定,未来3年内将对乡村医生进行总量达137万人次的培训。

河南省卫生厅2009年9月12日已下发文件,决定从2010年起,全省所有乡村医生都要培训,每年培训3万人,2013年前完成培训任务。据介绍,这次培训对象为河南省所有村卫生室注册在岗的乡村医生(标准化卫生室,承担公卫任务)、执业(助理)医师。

如果包括村卫生所其他人员(如司药、医疗设备操作者、护理人员等)和个体开业行医者,其人数可能是注册乡医人数的2~3倍。那么,对于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来说,有12万多注册乡医,潜在的、可持续培育发展的读者群也在10万~30万。

国家对乡医读者群体的帮扶日益加强。解决农村看病难一直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河南信阳推行的“平桥村医模式”,以村卫生所建设和村医培训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村级卫生服务网。信阳平桥区采取财政以奖代补、乡医自筹、成功人士和企业家捐建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在全区所辖216个行政村都建起“别墅式卫生所”④,全村最好的房子是村卫生所。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报道后,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亲自批示:推广“平桥村医模式”。省卫生厅在平桥召开全省农村卫生大会,宋璇涛副省长到会讲话,全国各地不少省市到平桥参观。

平桥区与郑大一附院签订协议,郑大一附院分期分批为平桥村医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以提高村医的专业技术,破解“看病难”难题,此事曾成为全国新闻界与卫生界关注的热点新闻。

乡医是媒体读者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室),一般订有1~3份报纸、2~3份专业杂志。记者走访不少村卫生所,一般订1~2份专业报、1份地市报、1~2份学术期刊,比起城市读者面对的庞大的媒体群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只要他们选订的报刊,一般读得很仔细,甚至有用的内容要剪辑,装订成册,非常珍惜。他们可以称之为“有效阅读者”,对报刊的阅读率是很高的。《医药卫生报》原是《河南卫生报》,在此前通过政府行为征订时,乡医已接触多年,已有认识,但还达不到必订程度。再者,乡医发表文章很难,如果能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他们往往看得很珍贵,拿着报刊向患者展示。

所以,2009年报社把“乡医”这个特殊群体纳入可发展读者群视野。在网络媒体中,虽有中国实用乡村医生网(省略/indes.asp),但许多人还不知道,村卫生所能够上网还不普及。此网现开辟有新闻、政策、医药、培训、人物、杂志介绍,内容尚不比《乡医特刊》可读、实用。

媒体与读者互动,激活读者群⑤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传媒时代,电子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传统媒体,尤其是行业媒体,如何能留住固有的读者群,发展潜在的读者群,吸纳周边的有关联的读者群,形成“可持续的读者群”,成为传统新闻媒体亟待研究的课题。以往的传播大都是由传播主体对读者对象的单向传播,现在多是双向的互动的传播。对此,河南大学王振铎教授写了一本书《编辑学原理论》⑥,详细阐述了读者、作者、编者三者之三圆环环相套的关系。

在文化产品的创造过程中,作者是主体。先有作者的作品,然后才有编辑的选择与加工。编辑工作的杰出与伟大,在于对优秀作品的发现、选择、加工和对文化产品的整体设计。读者是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读者的需要客观上在推动作者的创作活动,决定编者的选择方向,决定市场的多种定位,决定新闻出版事业变革的进程。编者的选择正确与否,最终要由读者检验。读者的意见是编辑过程中反馈信息的来源,编者能否及时了解这些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后续工作,是传媒成败的关键。⑦在电子传媒中,网络的信息、知识,作者与读者的双方互动,读者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加突出,如在线网络访谈、博客、视频交流等。⑧

传统媒体近年来也加强了互动的力度,如刊登“读者来信”、“编读往来”,记者的实地采访就是活的互动,有的报纸干脆就设置了“互动”栏目,使读者、编者、作者进一步加强沟通,如《京华时报》的“互动”栏目,读者形象地称之为“透明”版。⑨

《医药卫生报・乡医特刊》从筹备到办报的过程,始终注意三方(读者、编者、作者)的互动,多次召开乡医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到各地村卫生所(室)调研。邀请医学专家释疑解惑,撰写文章。现在,许多有技能又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乡医读者已成为“特刊”的作者群体,每天都能收到不少乡医撰写的稿件,每期都刊出一些优秀的乡医文章。他们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发表文章者都非常高兴,成为特刊的大力宣传者和推广者。他们往往把发表自己作品的特刊赠与亲朋好友,成为医药卫生报拓展潜在读者群的有力帮手。

特刊对那些有影响力的村医和乡卫生院院长文章的发表,成为推动本报扩大30%发行量的主要推手。特刊设有县卫生局局长、乡卫生院院长、名老中医访谈栏目,每期都有访谈内容刊出,激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读者。

本报发行量2010年上升30%,主要来自基层;2009年广告收入增长50%,预计2010年广告收入可增长1~2倍,原因就是创办的《乡医特刊》带来的经济效益。由于新农合的实施,国家、地方财政和个人投入的增长,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不断增长,大病报销可达3万~6万元。许多省、市级医院都成为新农合的定点医院。所以,2009年我省已有部分省、市级医院成为本报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到目前为止,郑州的十几家省、市级医院与本报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本报的合作伙伴。他们投入的目的是为宣传医院形象、专科专病、名院名家、特色医疗、大型医疗设备诊治疑难杂症,为吸引广大农民病友到医院诊疗。于是,乡医成为这些大医院瞄准的对象,可以为这些大医院联系推介病例,增加医院收入,实现双赢。农民看病有目标,不再难,大医院收入增加,欢迎他们到医院诊治。我省6万多标准化卫生所(室)及12万多名注册乡医,成为本报的有效读者发展资源。

乡医这个读者群体,以前其实并不为媒体看好。他们收入低,消费能力有限,许多媒体都把眼光投向大、中型医院,这些医院实力强,资金雄厚。从中央到省市级传播媒体,党报、都市报、晚报、地方报、专业报,都把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作为主攻对象,为大、中医院和医护人员服务,并不看好“乡医”这个医务界的“弱势群体”。

目前,除本报办有《医药卫生报・乡医特刊》之外,只有卫生部主管的《健康报》从2009年开办有《村医特刊》试刊,仅在甘肃、北京、安徽3个省市试办专刊,总发行量不足1万份(也是免费赠阅),影响力尚不大。

办报要探寻特定读者群

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媒体以广播(广泛传播)到窄播(锁定特定读者群)传播趋向,大众媒体也注意到广播与窄播的有效结合。不少综合性媒体也加大了对经济、卫生、科技、法律、维权等范围的覆盖优势。“广”与“窄”相互弥补,以求读者群覆盖范围的最大化。而专业媒体如何从1998年和2003年的两次报刊整顿阴影中走出来,除了积极提高质量,办出深度之外,在市场占有上,也要积极探寻传播受众中被“忽略”(或叫空白)的领域,走出媒体同质化的误区,以求走出困境,寻找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尤其是专业媒体,在大众媒体覆盖后剩余空间不多之时,把眼光放低一点、放长一点、放专一点,对广告、发行存在可插入空间之“领域”,而又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比如,《乡医特刊》中设置的县卫生局局长、乡卫生院院长、名老中医访谈专栏,刊出对他们的访谈文章,往往会带动一个县卫生系统、一个乡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所(室)报纸的征订。

《医药卫生报》原来采用两条腿走路,即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后因自办发行往往由于当地投递网络不健全,造成漏投或时效性差等缘故,从2010年全部改走邮局发行,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今年发行量却上升了30%。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是2009年他们下大力气培植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报发行网络的组织者(局长、院长、名医)及发行人员和县卫生局办公室、乡(镇)卫生院院长、村卫生所(室)所长积极配合,广泛宣传,有效征订的结果。《乡医特刊》的免费发行,也带动了主报的征订与发行(自愿订阅)。增加的发行量大多来自基层,《乡医特刊》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大、中型医院借列入新农合定点医院之契机,对全省12万多乡村医生宣传的投入。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小医(乡卫生院)向大医(大、中医院)介绍、推荐,使患者和医院双方受益。作为一家行业媒体,在专业报行情不景气的形势下,他们寻找到一条发展壮大之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他们还准备逐步向周边省份辐射。

注 释:

①彭潮:《目标读者群与内容服务的一致性》,《新闻前哨》,2006(1)。

②赵雅文:《报纸促销要培养“可持续读者群”》,《新闻战线》,2006(12)。

③中国实用乡村医生网:《卫生部陈竺部长关于乡村医生待遇等相关问题的回答》,2010年2月22日。

④卫生部网站:《河南信阳“平桥村医模式”破解看病难》,2009年9月10日。

⑤任晓雯:《互动激活读者群》,《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9)。

⑥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5

笔者认为,“最小说”“最漫画”的命名方式,并不符合汉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按照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形容词和副词前面是可以加程度副词的,比如“最美中国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在形容词“美”前面加程度副词“最”,这是可以的。而名词前面一般是不能加程度副词的,比如“桌子”“工厂”“报纸”是名词,你总不能在它们前面加上程度副词“最”“很”“比较”“十分”,说什么“最桌子”“很报纸”“十分桌子”。同样不符合语法的,还有山西卫视的一个叫作“7点最新闻”的栏目。“新闻”是名词,怎么能在前面加“最”字呢?

特殊情况是有的,我想起早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春节联欢会上台湾歌星凌峰出场时说的妙语:“我长得很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当时台下一片掌声。据说这两句台词很快就成了一些中学生的口头禅。这年春节后不久,凌峰从外地拍片回到住处又对别人说:“我很中国,不光指我的长相,更是指我的内心。”

按照语法规则,名词(中国)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很”,可是凌峰讲的“我长得很中国”同样是在名词前面加了程度副词“很”,人们却感到一种新意。这是为什么呢?不仅是因为人们能够理解言语信息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我”的面孔是典型的中国人的脸型和黄种人肤色,“我”的面孔与中国地理有某些相似点(如高高低低、有皱纹和纹沟等),还因为言语接受者与这句话产生了同频共振,情感的审美趣味再次起了决定性作用,严格的语法已暂时“退居二线”。言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了具有审美价值的临时变异、随机变异。如果在“中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名词前面加上程度副词,别人就会莫名其妙,如“我长得很杂志”“我长得比较学校”“我长得稍工厂”,显然都不行。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6

代 表 作:《王首先的夏天》

编剧:李薇

代 表 作:《我是一条鱼》

摄影指导:王昱

代 表 作:《苏州河》《紫蝴蝶》《吴清源》

美术指导:全荣哲

代 表 作:《横空出世》《冲出亚马逊》

录音指导:李学雷

代表作:《刮痧》

李四平扮演者:李杰

于雪雁扮演者:沈佳妮

故事梗概:

80年代初的西干道,一个封闭的小城。朴素的家庭里父亲是部队的军医,妈妈是农村来的随军家属。哥哥李四平整日旷工不上班,躲在他的秘密领地,偷偷接收遥远的国外电台。方头11岁,内向、自卑,在学校总被同学欺负。他总是沉浸在奇妙的世界里……

旷工的事被父母知道了,严厉的母亲打了哥哥,命令弟弟方头每天负责“押送”哥哥到工厂后再去上学。

18岁的雪雁出现了,这个平静的小城一切不再寻常。李四平开始迷恋和暗地里试图接近这个大城市来的美丽姑娘。雪雁被当地人歧视、欺负。四平用他特有的方式开始帮助雪雁。青春的爱情已开始在心底涌动,他们彼此已经再也不能分开。

一次被人发现,他们成了当地人眼里的流氓,谁也没有想到两人从此竟是生离死别……

故乡《西干道》

童年的李继贤曾跟随当兵的父亲走南闯北,去过沈阳、湖北、河南等地。“西干道”是他在河南读小学时对河南的印象。东干道,西干道,是他心中一块抹不去的风景。

李继贤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时就想把那段童年经历写成电影剧本。直到1996年完成剧本,2006年影片拍摄完成。

从剧本完成,到找投资,到拍摄,李继贤说写剧本是最过瘾的阶段。当时他有那么一股冲动,每天能支撑着他带着暖壶,吃着干粮去创作。有时候一天开着电脑十几个小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可等到要关机的时候才灵感一闪。这时即便是写个三五百字也是最大的幸福。

剧本完成之后,期间又经过了数次修改。李继贤说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剧本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二是中国电影也出现了很多风格类似的作品。他想寻找一种真正的、中国式的、纯粹朴实的电影。

《西干道》是李继贤童年时对河南的印象。因此选景时剧组首先去了河南。现在的河南变化都很大,和当年印象中的记忆大相径庭。李继贤和摄影师王昱又去了安徽外景地。安徽很美,在视觉上会比原先设想的更好看,但要改变影片的风格。在安徽芜湖宾馆里,李继贤拿不准主意到底要在哪儿拍。一筹莫展的他又去了山西长治。

山西长治离河南新乡很近,那里完全是李继贤童年记忆里的感觉。相比之下,安徽的景好看,但因为气候的关系,即便是在冬季树木也有绿色,因此在视觉上容易出味道。而山西的场景很狂野。在这里他找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印象,一个在影像上很独特的故乡。这里既不是农村,也不是城市,而是城乡结合部;这里有很多的烟囱,铁道线穿过乡镇,有山洞、隧道、沟壑、水泥厂、电石厂、钢厂……这些都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年代氛围。

营造一个逝去的年代

李继贤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时,曾经跟过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美术组。以往做美术师的经验使他决心在《西干道》的服装上要下很大功夫。

剧组在北京选了很多服装,但都不符合标准。等到了山西拍摄的时候,整个剧组上下都去附近的村庄搜集70年代的衣服。剧组还让当地军工厂的居委会帮忙搜罗。有时候一天能收集几十件,甚至好几百件。这都是村民压箱底的,衣服基本很干净,准备工作就是在开拍前做旧。

李继贤说,当时剧组人员在铁路上抱着收获而归的衣服走在冬天旷野的雾气里时,他真的感觉到了身处西伯利亚的味道。

在《西干道》中,服装这方面一直在寻找一种错位感,而不是完全去拷贝年代。所以剧中人雪雁穿的衣服其实是90年代的服装,不是80年代的。

《西干道》里有很多火车上的戏份。这个火车车厢其实是一个大货车改造好的。实拍的时候,剧组的老老少少就拉着大货车跑。拍摄地的铁路沿线两边的电线杆子都不是水泥杆,而是过去的木头柱子;铁路也是内部火车线,每天只有一次火车开过。这些都为影片的年代氛围增色不少。

《西干道》的另一个主要场景是仓库。和搜寻服装一样,剧组一到长治就东奔西走地寻找仓库。经过再三筛选,导演最后圈定了一个废弃的大车间。车间里的金属锈迹斑驳,门窗都破烂了,被风一吹唰唰响。车间很大,无论是摄像机的调度还是演员的调度都会非常便捷。车间里有个操作台,美术部门因地制宜,把它设计成主人公李四平的桌子。

在声音方面,录音师用了一些俄罗斯歌曲,加强了影片的年代氛围。

影片在鹿特丹电影节放映时,国外观众很喜欢。虽然他们对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的理解有距离,但是影片所营造的那种独特的氛围打动了他们。

启用非职业演员

在《西干道》中,除饰演于雪雁的沈佳妮是专业演员,其他都是非职业演员。在开拍前,李继贤看了很多的专业演员,发现他们受训练太多,抹掉了身上纯真的优点。为了寻找剧中12岁的小男孩方头,副导演到各个学校让男同学都起立站成一排,集中用DV机器录下来。李继贤看了足有2000多名小孩,基本上都是在他眼前一划而过。只有一个叫张登峰的小男孩很像李继贤脑海中的小方头,孩子眼神比较纯洁,符合《西干道》的感觉。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7

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在保持原生态文化和自然风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嬗变、救赎与跨越。大批大学生村官树立起超前的意识,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反哺着乡村,引领父老乡亲勤劳致富,美丽乡村因此如虎添翼……

农家书屋工程,给美丽乡村增添新的活力。2012年中央财政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由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与乡村教育公益机构,承担着传统乡村文化传承和延续的使命,让美丽乡村充满时代的自信和希望。

最美的身影

2012年,《先生》是“最美”的一部纪录片。制片人邓康延选取了陶行知、竺可桢、晏阳初、梁漱溟等十位民国先生进行光影讲述:胡适出生于安徽,受过9年私塾教育,他的人生和教育体系中,带有浓厚的乡村传统文化气息;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翟城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教农民识字,指导农民卫生保健,引进优良品种,建立村民自治,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陶行知特别重视农村教育,认为在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他与晏阳初一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和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梁漱溟虽出生于北京却一度过着农村生活,在河南、山东等地长期从事乡村教育,发动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争取自身的利益……

在乡村,“先生”是农民对文化人的尊称,在陕西蓝田,关中大儒牛兆濂是当地人敬畏如神的“牛才子”。他读书教学的老爷沟芸阁学舍,则是其曾孙牛锐致力重建的希望,牛锐希望以此延续乡土文脉。无论是最美乡村,还是最美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都充满了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2012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所评选的人士,就是实际的行动者,同样新近揭晓的最美乡村医生,他们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出乡村人文的终极关怀。

乡土故事

2012年,乡村人文通过荧屏银幕和文字大放异彩。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2012乡土盛典”,让诸多乡土人物走上了舞台,其中有创办民间私家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有挖掘整理103项民间文化资料,成功申请1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覃保来,还有马头琴艺术大师宝力高、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和切、陕西凤翔泥塑大师胡新明、江苏南通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杨洛书等。“从土堆里把老祖宗的东西刨出来,让它绵绵不绝地传承下去”,乡土盛典的光影稍纵即逝,但给人的记忆是永恒的。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荧屏上呈献了一场乡土盛宴,诸多地方美食制作者,是我们熟悉的亲人和故旧;而制作美食的原材料,则来自山水之间的天然之物,那是自然的馈赠,将其制作成美食,则是一次次灵感的转化过程,是物与神的和谐共融,是宗教和哲学的精神洗礼,《舌尖上的中国》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滋味,与我们的味觉记忆相关的是浓郁的乡情。乡土美食,是地域的,也是世界的。

这是真正的乡村价值所在,它是乡村岁月的积淀,凝聚着乡村沉重的历史沧桑。2012年导演王全安等饱受煎熬和磨砺,推出了中国最难拍的电影《白鹿原》,影片中的华阴老腔,成为实心目中的乡村摇滚,而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电影《一九四二》,是2012年银幕的另一重头戏,它讲述了河南大旱时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故事:大难当头,而人之本性以及尊严得以呈现和张扬。

莫言因创作东北高密乡村为背景的系列小说,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人们称之为“寻根文学”,“将虚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作品的艺术风格。”在获奖仪式上,莫言讲述了他母亲的故事。“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莫言成了世界上将乡村故事讲得最精彩的中国人。

出发和回归

乡村蕴藏着诸多历史记忆。冯骥才曾说过,我国1300多项部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都在村落中。

2012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月份由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了180多项“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的丰硕成果。陕西凤翔彩塑、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浙江仙居无骨花灯,还有西部哈萨克花毡工艺、江南陶瓷制作工艺,以及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呈现了乡村中国的丰富内涵。

但让我们感到忧患的是,我国大批古村落正濒临消亡边缘,据冯骥才介绍,我国10年内已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每天消失100个传统村落。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务工,村庄渐渐荒芜,有的甚至成了“一个人的村庄”或“无人村”。

不过,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发现现存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经评审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形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此消息则让人感到欣慰。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8

2.搭建服务平台,开展就业帮扶。一是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根据全国、省、市、县关于春风行动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县妇联从2月上旬至3月联合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送岗位”活动。2月26日,2015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在县绿洲广场举行,31家企业现场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有614名女性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农村妇女213人。二是扎实推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实施以来,县妇联一直注重加强与财政、人社、合作银行等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扎实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半年,为35名妇女获得贴息贷款279万元,有效地支持和帮助了妇女创业就业。

3.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进一步推进“巾帼建功”活动向纵深发展,引导和激励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培树了一批技能标兵和文明窗口,引领城乡妇女“服务创一流、巾帼展风采”。今年3月,县人民医院护理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这支优秀的护理团队秉承“仁爱、敬业、奉献、创新”医院精神,紧扣医院中心工作,践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女性奋发图强、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巾帼风采!

4.关爱妇女儿童,抓实民生项目。一是积极开展“温暖微行动.彩虹行”活动。自2014年12月份活动启动以来,县妇联、县邮政局向全县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发起“爱心邮包”捐赠倡议,得到了县国税局、县公路局等爱心单位和许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1月28日上午,全县首批“温暖微行动彩虹行”爱心包裹发放仪式在县__镇第一小学举行。汇集爱心单位、爱心人士捐赠的176个“彩虹包裹”通过邮政系统传递到__镇第一小学留守儿童中,为176名贫困留守儿童送上了冬日温暖。二是做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联合县妇幼保健院继续开展妇女疾病普查普治和“两癌”免费筛查普治工作,上半年在__乡、关峡乡、黄桑乡三个乡开展了妇女病免费检查,检查妇女1874人。三是持续开展贫困妇女儿童帮扶救助行动。积极为两癌贫困母亲争取“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公益金,为两名“两癌”贫困母亲争取到中央专项公益金20000元。积极争取市妇联贫困妇女儿童帮扶救助行动,为两名贫困母亲及两名贫困儿童争取到困难救助金4000元。六一”节,麻塘乡桐油冲村吴美玲等3位贫困儿童各获得市妇联贫困帮扶金1000元。同时,县妇联到县机关幼儿园看望慰问了10名贫困儿童,送出慰问金2000元。四是开展了“同一世界足球”捐赠活动。6月18日上午,在县民族小学举行了“同一世界足球”捐赠仪式,县政府办、县妇联主要负责人代表捐赠方向该校学生捐赠60个爱心足球,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同时,__十中也被纳入受赠范畴,受赠足球20个。

1.开展道德模范和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协同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首届道德模范、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1月20日晚,全县首届道德模范暨优秀志愿者颁奖典礼在县影剧院隆重举行。共评选表彰了10名道德模范、2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0名优秀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弘扬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在全县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三八”纪念活动。一是举办了庆“三八”首届中老年妇女门球大赛。3月6-8日,县妇联联合县民政局、县

体育局、县老年体协成功举办了首届以“与门球为伴,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老年妇女门球大赛,来自县直机关的14个代表队共161名中老年妇女参加了此次活动。二是召开了第十二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省十二次妇代会精神,总结回顾了2014年全县妇女工作,研究部署了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表彰了__乡妇联等10个妇女工作先进集体,__等26名妇女工作先进个人及沈红梅10户__最美家庭。同时对获得省、市荣誉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授牌。三是举办了__县本土民族歌曲合唱比赛。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县民族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3月19-20日,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举办了 “飞歌__唱响__风情”本土民族歌曲合唱比赛,全县共有22个代表队参赛。一首首__原创歌曲,让全县广大观众尽情享受到了一场场精彩动人的视听盛宴。同时,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唱本土歌曲穿本土服装的热潮,积极推动了我县民族文化发展,以及文化与旅游事业的深度融合。 3.开展寻找“最美”活动。一是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2月6日下午,全国妇联召开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专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会议精神汇报,并积极与县委宣传部门、县文明办、县网络信息办对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发了《__县2015年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3月17日,我县举办了2015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启动仪式,对寻找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截止目前,共收到来自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及群众推荐的最美家庭候选户46户,经过层层举荐与认真考察,从候选户家庭中推荐了9户市级“最美家庭”,10户县级“最美家庭”提名候选户。其中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__家庭被评选为2015__省“最美家庭”,参加了2015中国______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最美家庭”的颁奖。二是开展了寻找“最美__姑娘”活动。 由__省妇联、__市人民政府支持,__传媒/今日女报主办的2015__最美__姑娘网络评选是今年____四月八姑娘节重要活动之一。评选活动自3月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我县广大优秀__女性的热情参与,经初选全县共有37名优秀__女性入围网络投票环节,经过专家评审,我县杨钰、钟杏月、黄婷三位__姑娘入选__“十佳最美__姑娘”。5月25日,在2015年中国______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上,举行了__“十佳最美__姑娘”颁奖仪式。三是开展了寻找“最美儿童”活动。为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展现儿童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美好情操。“六一”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寻找最美儿童,传承良好家风,争创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全县共有38名儿童参与评选,经过资格审核和实地考察,__中心小学__等13名儿童被评选为__县“最美儿童”。县__二小__、__、县实验中学__、__学校__、__学校__5位小朋友被授予__市“最美儿童”荣誉称号,6月1日参加了市妇联庆“六一”暨“最美儿童”表彰大会。

4.参与__四月八姑娘节活动。一是做好了妇联系统相关领导的接待工作。做好了迎接全国、省、市妇联来我县调研指导的前期协调工作和最美家庭、最美__姑娘的接待服务工作,以精益求精、灵活机动、细致周到的服务获得一致好评。二是精心组织最美家庭和最美__姑娘的颁奖仪式。为宣传__妇女“勤奋、孝顺、感恩”等传统美德和以“和”为核心的现代家庭文化,今年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上进行了最美家庭和最美__姑娘的颁奖。县妇联在做好前期对接工作的同时,对颁奖仪式进行了严格的彩排,把好每个细节关,确保了开幕式颁奖环节的圆满成功。三是组织开展了迎宾礼仪人员的集体培训工作。组织全县90余名迎宾人员参加了__四月八姑娘节礼仪培训,礼仪服务人员用精心、贴心、热心、细心、耐心、全心的“六心”服务在__四八姑娘节期间为嘉宾们提供了优质的酒店管理式服务和旅游管家式服务。

5、开展健康温暖庆“六一”活动。一是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县各级妇联组织抓住“六一”儿童节的有利时机,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尊重儿童、支持儿童、引导儿童、快乐儿童”的先进理念,动员全县各级都来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为组织好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结合市妇联工作要求,县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__县庆“六一”暨“寻找最美儿童,传承良好家风,争创幸福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制定了详细活动方案。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宣传《儿童发展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保护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宣传我县儿童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儿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典型,为儿童的发展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二是开展了形式多样庆祝活动。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庆祝活动。县电力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20人在“六一”节当天,来到__乡学校,给偏远山区贫困学生送去慰问金1万余元,发放文具用品30份,给学校师生、家长宣讲安全用电知识,并与学校师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6月2日,__市__书店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县__乡飞蛾学校与留守儿童欢庆儿童节,并给贫困学生发放节日慰问金,给学校捐赠了文体用品。6月1日,县妇联开展了庆“六一”暨“寻找最美儿童 关爱儿童成长”评选表彰活动,对13名“最美儿童”进行了表彰,对10名“贫困儿童”进行慰问资助。__镇一、二、三、四小、县

粮贸幼儿园、__镇商城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庆“六.一”活动。各乡镇也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庆 “六一”文艺汇演及走访慰问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关爱儿童、重视儿童的社会氛围,既丰富了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儿童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受到教育。 1.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3月17日上午,县妇联联合县司法局在__镇__社区举办 “家庭律师社区(村)‘妇女之家’行”活动启动仪式,开展了三八维权周暨“家庭律师社区(村)妇女之家’行”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妇女维权宣传资料1000余份。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为与会的县直机关妇委会主任、__镇、__乡妇联主席,__镇社区部分女干部及居民代表人员上了一堂以“在离婚爱建财产分割中妇女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主题的普法讲座。同时,对今年的“家庭律师社区(村)‘妇女之家’行”活动进行了安排。

2.开展综治大走访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公众安全感,了解掌握群众对社会治安工作的真实反映和要求,5月7日,县妇联积极响应县综治办的号召,到联系点__镇朱砂塘社区深入开展了大走访活动。每名党员干部都联系了社区的2户群众,上门上户,深入群众,积极主动宣传我县为提升工作安全感采取的各项举措,热心发放综治民调宣传资料,征求群众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和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同时还结合妇联工作实际,向妇女群众宣讲了妇女维权保护等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

3.开展两个规划终期评估督导工作。按照市县妇儿工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两个规划终期评估督导工作。4月28日,县妇儿工委办组织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__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15年)终期监测评估工作的通知》,将监测统计数据下发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了责任和义务,使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4.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和反活动。6月26日上午,联合县禁毒委、县禁毒协会等禁毒成员单位及25个乡镇宣传队在县绿洲广场启动了“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在全县范围掀起禁毒宣传高潮。启动仪式后,组织禁毒妈妈联盟深入江口园社区,通过发放资料、入户走访等形式,多角度、多方式向群众宣传禁毒知识,让群众在家门口随时可以接受禁毒教育。同时,联合县防范办、团县委集中在全县范围内联合开展了以“珍惜生命,远离”为主题的反现场日活动,下发反宣传材料3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39幅,悬挂横幅4幅。进一步宣传了的危害,增强全县广大青年识邪、拒邪、反邪的意识和能力。

5.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与司法局联合加强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便捷的免费法律援助。充分发挥“__县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和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作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半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30起,办结率100%。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参与陪审案件7起,其中涉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4起,为维护我县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深入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深入开展以服务为主题的党建带妇建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总格局。4月,联合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创建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的意见》(绥组发[2015]2号)文件,在组织部的支持下和指导下实现党建、妇建同步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2.扎实推进“妇女之家”创建工作。因地制宜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现在场地建好、用好、管好“妇女之家”。积极申报关峡乡花园阁村和黄桑乡上堡村两个 “妇女之家”为市级示范“妇女之家”。5月24日,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来我县视察工作,先后深入____侗族乡和黄桑坪__乡考察了当地旅游的发展情况,实地察看了解了黄桑坪上堡村妇女之家的工作开展情况,对该村妇女之家的工作开展情况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搞好妇女之家,充分发挥妇女的优势提出要求和希望。

1、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大讲堂。

2、进一步推动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和“两癌”检查。

3、创建1个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召开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

5、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温暖微行动 .彩虹行”活动。

6、评选一批县级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9

雪山下意外震撼:善良女孩粘连的五指何时如雪莲花开?

2004年7月12日下午2时多,经过几天艰辛跋涉,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韦斯买勒・詹姆斯和两名美国同伴,终于抵达中国新疆的喀拉库里湖。

“哇,看到了,终于看到了……”被人们誉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雪峰神秘的巨大身影倒映在湖中,仿佛静静地等待这几名曾经成功登上世界几十座名山的登山狂热者。明晃晃的阳光下,这座海拔7546米的雪山不时释放一次又一次的雪崩和流雪,阵阵银色的烟雾营造出夺人心魄的神秘。

正当他们出神张望的时候,骄阳下有三头高大的骆驼张着夸张的鼻孔悄然而至。惊喜之中,他们看到骆驼身边有一个当地少数民族打扮的、年近50岁的牧民。

“哈!”牧民友好地打招呼,然后指了指慕士塔格雪峰,说出“向导”的英文单词。由于这个名叫艾力克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只会“你好”、“是”、“不是”、“向导”、“美元”等几个单词,双方无法用英语交流。

艾力克比画了半天,然后说出单词“美元”,又用食指在詹姆斯的手心写了“200”的字样。詹姆斯则在对方的手心上还价“150”。最后,双方击掌成交。

又一阵手势后,美国客人的帐篷等物品全部上了骆驼背,他们兴致勃勃地向着慕士塔格雪峰进发。

不料,刚刚行进了一小时,暴风雪毫无预兆地降临了,一行人不得不折回去。

艾力克带着三名客人回到自己温暖的帐篷时已是深夜时分。帐篷里,烛光微弱却跳跃着热情,艾力克的妻子拿出十几种水果、烤羊肉和马酒盛情地款待异国客人。

当天晚上,受到冰雪袭击的詹姆斯患上重感冒,全身发冷,头疼加剧,不时发抖。他很担心自己历尽艰辛的旅程会因体力不支而前功尽弃。

艾力克仿佛看透了客人的心思,他对客人做了一个友好的手势,示意让詹姆斯伏下身去,然后用力拍打詹姆斯的后背。这是当地人御寒和治疗感冒常用的土办法。

伴随着一声声有力的击背声,那两名疲惫不堪的同伴很快进入了梦乡。

此时,主人的女儿小古丽被吵醒了。小古丽对詹姆斯微笑致意,然后双手端着细细的蜡烛轻轻地走过来,将蜡烛放在病人的附近,好让父亲击背时看得更清楚。她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稚气的面容有些消瘦,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清澈的眸子没有一丝杂质。蓦然,詹姆斯联想到圣洁的雪莲花。顿时,一股亲情的温暖涌上异乡人詹姆斯的心头,他由衷地说:“谢谢你,小朋友。”小古丽笑了笑,学着父亲的样子,用稚嫩的双掌交替击打詹姆斯坚实的脊背。

父女俩的击背声一大一小,就像詹姆斯白天听到的柯族舞蹈的鼓点那样迷人。不一会儿,他感觉到全身的血脉都在后背的击打下淋漓畅通,便感激地回过头去看了一眼小古丽父女。这时,小古丽还在专心地为他击背,长时间的击打使她的面庞沁出汗珠,那汗珠犹如喀拉库里湖的露珠那样晶莹剔透、纯净无比。

詹姆斯已经40多岁了,曾游走过世界许多地方,遇过许多不同肤色的人,但眼前这对父女自然而亲切的举止,让他心灵深处有了最强烈的震撼:这是多么友善的一家人啊!再壮美的风景也抵不上人类美丽的心灵。

渐渐地,詹姆斯的头部、全身相继被汗水湿透,寒冷、头痛的不适感觉慢慢消失。继而,击背的节奏变得越来越慢,直至詹姆斯带着异国的温情甜蜜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当帕米尔高原的阳光照亮帐篷,詹姆斯醒来了,他觉得浑身轻松惬意。热心的艾力克夫妻卖力地为客人准备早餐和行装。

出发前,为了表达对艾力克一家人的感激,詹姆斯拿出几张百元美钞表示答谢,却被对方用不满的手势拒绝了。于是,詹姆斯做了一个拍照的手势,让牧民一家三口站在一起。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詹姆斯惊愕地发现:小古丽右手的五指竟然粘连在一起!而这只残疾的小手治好了他的病啊!他心里猛地一颤,快步走上前去,心疼地捧起那只可怜的小手掌。

詹姆斯用笔在小古丽的掌心画了一个圈,又在圈子里面画上一个十字图案,问:“怎么不去治呀?”他哪里知道,两年前,艾力克曾带着小古丽去过乌鲁木齐,但手术费用需要几万元,贫困的他们只好绝望而归;随后,艾力克便做登山向导,拼命挣钱为女儿筹备手术费……

语言的障碍使艾力克夫妇很难讲清这段伤心的往事。艾力克做出掏口袋的手势,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詹姆斯明白了:小古丽无钱治病。

艾力克带着三名美国客人朝慕士塔格峰进发了。一路上,詹姆斯显得心事重重。

几小时后,他们到达海拔5400米的雪线,遇到了几位返回的登山发烧友。那些人告诉他们:“这山很危险,又有一名外国人永远留在山上了……”詹姆斯的脚步更加踌躇。

再向上行进不久,詹姆斯突然停止了脚步,宣布自己取消登山计划。詹姆斯一向乐观、勇敢,没有什么艰辛能阻止他攀登的脚步,为什么他要取消登山计划?两名同伴很不理解,却劝说无效,气得发起火来。詹姆斯说:“我暂时不去冒险了。等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完后,我再来这里登山!”

第二天,一直在雪线等待的詹姆斯与登顶成功的两名同伴随艾力克回到家里,他将一朵在雪线上采撷的雪莲花郑重地放在小古丽先天五指粘连的右手上。小古丽格外兴奋,双眼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她明白,这朵盛开的雪莲代表着异国叔叔多少美好的期盼啊!

三次跨洋往返寻医:百转千回后却难寻苦命小雪莲

半个月后,詹姆斯回到家乡。他来到弗吉尼亚州立医院,将中国小姑娘古丽的右手照片交给整形科的医生。他说:“我是气象预报员……这个善良的中国小女孩用这只残手和她父亲一起用土办法治好了我的感冒。当初我还以为是巫术,没想到真的非常有效。这可怜的小女孩手指不能分开,不能单独抓任何东西,但她默默地用自己的残手去帮助我这个陌生人。她的家非常贫穷,没钱做手术治疗,我想出钱把她接来……”

医生仔细看了照片后说:“这小女孩得的是先天并指畸形,应该是这类畸形中最严重的。一般的并指畸形,只发生一两根或两三根手指粘连,像这样五根手指全粘连在一起的极为罕见。而且,一般的并指畸形,指与指之间会有一定间隙连接的肌肉,可她的指与指之间却紧紧地粘连在一起。这种情况,我们从没有遇到过。”

几名医生细心研究后对詹姆斯说:“这小女孩的病症太复杂了,我们没有十足把握,你还是去其他医院看看吧。”于是,詹姆斯又到了其他两家大医院,而那两家大医院同样以“难度太大”为由,拒绝接受病人。

同一时刻,身处世界之巅的中国小姑娘古丽,正将那朵枯萎的雪莲花花瓶,幻想着它能重新绽放。她没有想到,远在世界另一端的詹姆斯正在为她彻夜难眠。

詹姆斯放不下如雪莲般善良又美丽的中国小姑娘古丽,好多时候,小古丽富有节奏的残掌击背声久久地回响在他的耳畔。找不到愿意给小古丽治病的好医院,詹姆斯心绪黯然至极,他经常到教堂的耶稣像前,虔诚地为小古丽默默祈祷。

詹姆斯不愿放弃。那天,他终于在网上找到能做畸形手掌分离手术的两家大型医院。半个月后,他专程到纽约的整形医院咨询。医生看了小古丽手掌的照片后说:“指与指之间连接得太紧,手术有可能造成个别手指供血困难,最后导致个别手指坏死。我们不敢冒险。”

詹姆斯又跑去华盛顿,可那里权威整形医院的医生告诉他:“这种手术有很大风险,尤其是跨国手术。我们有些担心。”

之后,詹姆斯又找了几家医院,结果同样让他失望。

一天,心情格外沉重的詹姆斯在咖啡馆向一个多次到中国的朋友讲起这件伤心事。朋友说:“詹姆斯,你不太了解中国了,其实中国的许多外科手术比美国还要先进。这小女孩的手术在中国也许能做,就像你讲到这小女孩和她父亲的土办法能治好你的病一样。如果你在美国吃感冒药的话,至少得几天才能好呢。”

詹姆斯听了朋友的话心里一亮,但他有些为难:“我不会中文。”朋友为他的行为所感动,慷慨伸出援手,答应帮忙在中文网站上寻找能治小女孩手疾的医院。很快,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中国的两家大医院:南京的鼓楼医院和杭州的整形外科中心。

不久,詹姆斯雇了一名专职的中文翻译,通过越洋电话与杭州整形外科中心的医生取得了联系。该院的叶红医生很热心地建议:“这类手术虽然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做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小女孩在新疆,我建议手术就在那里的自治区人民医院里做。我和那里的整形外科主任郭智龙多次在全国学术会上见过面。他们那里的技术力量应该是足够的。”

几经波折,詹姆斯终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智龙取得联系。郭主任从电子信箱里看到小古丽的右手照片后回电说:手术确有较大难度,这种五指粘连在一起且粘连如此严重的,我们也从没有治疗过。这种手术在我们国内也是难题,但我们有信心攻克这一难关;医院领导对詹姆斯先生的善举非常重视,准备召集全市的专家进行讨论……

两天后,乌鲁木齐市16名整形外科专家从五家大医院汇聚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过几小时的论证,最后定出了一个完整可靠的手术方案。

2004年10月22日,郭主任给詹姆斯的翻译去电话:“我们有十分的把握做好这个手术。术后,小古丽右手的每根手指都可以活动自如。”

听到这个消息,詹姆斯兴奋地对翻译说:“我马上准备行装尽早去中国。我一定要找到善良的小古丽一家,尽早让孩子康复!”

11月2日,毅然辞去了工作的詹姆斯飞越大洋来到北京,又匆匆转乘飞机去喀什。然而,当他和翻译风尘仆仆赶到喀拉库里湖畔的时候,却发现小古丽家的帐篷早已撤离,再也找不到这家人的踪影了!

生命的雪莲花开了!圣洁的爱心绽放在地球之巅

詹姆斯没有气馁,因为与艾力克一家分手时,细心的他没有忘记留下这善良一家的户籍所在地。当时,语言是无用的,詹姆斯用了好多手势才找到艾力克的居民身份证,然后拍了照。艾力克夫妇没有想到,这个外国人的举动是为救助他们的女儿作准备,他们更没有想到正是为了救助小古丽,这个美国朋友才取消攀登慕士塔格雪峰的计划……

第二天,詹姆斯和翻译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小古丽的家乡――几乎与外界隔绝的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纯朴的牧民们热情地款待外国客人。听着柯尔克孜族当地的土语,翻译似懂非懂地听到这样的信息:两年前,擅长登山的艾力克为了治好女儿的手疾,毅然辞去村长职务,带着妻子、女儿去了慕士塔格雪峰做登山向导,至今还没回家乡……

听完翻译的转达后,詹姆斯落泪了:“真对不起。当初我还站在他的骆驼前与他讨价还价……他们治好了我的病,我要给几百美元感谢他们,他们却坚持不要。他们真让人尊敬……找不到他们,我绝不回美国!”

一位老牧民感动地说:“雪山难不倒我们柯尔克孜人。难得您这么好心。我这就发动全村人帮你去找艾力克一家。”很快,村里集中起32条汉子。老人说:“走遍几百里的慕士塔格雪山,也一定要找回小古丽一家!”

一声呼啸,硬汉们策马出发了。

詹姆斯和翻译都被牧民们的真诚感动了。翻译说:“我找一下当地政府部门,让他们一起想办法。”第二天,阿克陶县旅游局在县里的指示下,向慕士塔格雪峰下的各个登山队及旅游景区和喀拉库里湖旅游景区发出紧急寻找小古丽一家的启事。

一天、两天、三天……半个月过去了,人们寻遍了慕士塔格雪峰和喀拉库里湖旅游景区,始终没有找到小古丽一家的踪影。一名牧民不甘心地说:“人家美国人正在等候消息呢,我们不能让他失望啊!”有牧民提议:“几十公里外的公格尔山是更高的雪山,虽然到那里当导游更危险,说不定他们一家急着用钱,会在那里。”“对,即使踏遍青藏高原,也要找到小古丽!”32名壮汉又朝公格尔山疾驰……

“得得得”的马蹄声不停,执著的硬汉们冒着风雪,从山脚下开始,在几十公里的路线上进行拉网式搜寻,仔细排查每一个帐篷,向每一个登山归来的陌生人打听。第四天,在搜寻又将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终于在雪线下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小古丽一家……

一直守候在公格尔山脚下的詹姆斯听到好消息,激动得跳了起来。此前,心急如焚的他一再提出要和硬汉们一起上山寻找,但大家担心他对复杂的公格尔山地形不熟、语言交流不方便,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当地人在山下支起一个帐篷,让詹姆斯和翻译留在那里安心等候。

詹姆斯急急收拾行囊,上山迎接小古丽一家。在半山腰,他远远看见了几个匆匆奔走的身影,其中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衣服,那一定是小古丽!詹姆斯操着生涩的中文狂喊:“古丽!古丽!”小古丽飞快地奔跑下来,火红的身影在荒芜的山野间像一团跳跃的火焰……

几天后,全村出动了16人的马队护送詹姆斯和小古丽一家直达喀什机场。喝下村民们敬献的上等马酒,詹姆斯与小古丽一家登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

到了乌鲁木齐,詹姆斯马上预付手术费5000美元。

2004年12月1日上午,由郭智龙主刀的手术开始了。根据专家们的既定方案,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只分开二、三指和四、五指,第二期再分开一、二和三、四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即使手术创面的血管死亡,每根手指至少能有一个侧面的血管保持供血。为了稳妥起见,他们还做好了微细血管的连接准备,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医生小心翼翼地切开了二、三指粘连处的皮肤,刀口转来转去,被细细地切成多个曲折的锯齿形,然后剥离;之后又切开粘连的背面,再剥离……在皮肤完全处理好后,开始小心地切开粘连的肌肉组织,又开始复杂的血管止血和修复处理……把供血的血管处理好后,取皮机从小古丽的腹部取下一块约3×7厘米的皮肤,然后对一、二指的手术创面进行植皮手术。再后来,医生又开始四、五指的分离和植皮……

手术整整用了四小时。术后,各项体征表明,第一期手术非常成功,植皮成活状况良好。

詹姆斯放弃了一切活动,一直陪在小古丽身边,直至半个月后小古丽的手拆线并确认手术效果很好,他才肯返回美国。回到美国后,他惦记着小古丽,又给她寄来一些玩具和礼物。

2005年4月,医院决定为小古丽做第二次分指手术。詹姆斯于4月26日飞抵喀什,几天后,他再次陪着小古丽一家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5月9日下午,小古丽的第二次分指手术顺利完成。

5月26日下午,护士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拆去缠在小古丽右手上的厚厚纱布……渐渐地,一只稚嫩鲜活的小手、一根根手指完整无缺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至此,小古丽右手的每根手指终于活动自如,可以随便抓东西了!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例10

《草原》观后感1“搏击吧,草原上的雄鹰们。”也许是有感而发吧,看完《狼袭草原》这部电影后,不禁脱口而出。

《狼袭草原》这部电影介绍了可恶的日本军屡次破坏草原上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迫使勇猛的蒙古人民不得不把这群野狼赶出草原。于是展开了一个激烈的斗争。

故事中的主人公陶克——草原上的最出色的勇士。我佩服他,因为当日本军侵袭时,他没有退缩,没有慌张,没有恐惧,没有孤军奋战。而是冷静地思考,勇敢地面对,并且巧妙的使原本作恶多端的乌日根与他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我佩服他,因为他的智慧——冷静,他没有在困难时错失方向,迷乱方寸;我佩服他因为他的智慧——勇敢面对,没有在困难前退缩;我佩服他,因为他的智慧——团结一致,他懂得团结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在今天,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而言,我想现在的我们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像陶克一样在草原上与敌人斗争,但是我们需要这种智慧——冷静、团结,因为我们脚下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成功。

由于日军的势力,勇猛的蒙古人不得不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去找“红军”。随着灯光的暗下,不知不觉影片已经结束。我很想知道他们的命运,是好是坏?但是我深信邪不压正,也相信蒙古人民在总结草原斗争的基础上,会团结更多伸张正义的人们,一起奋斗,蒙古人民一定会赢,中国人民一定会赢,一定会把侵略者赶出草原,赶出中国。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孩子们,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一望无际的草原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这是陶克的父亲说的。不知为什么,看完影片后,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句话。希望我们能像陶克——草原上的龙鹰一样在草原上飞翔,顶着风,迎着雨,越飞越高。

我们就是雄鹰,我们要挑战困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草原》观后感2由饶晓志监制,新人导演徐磊执导的荒诞喜剧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正式曝光终极海报,电影中的主角“大爷们”深陷线索迷潭中。黑白的笔触下,绝尘而去的汽车、被撞飞的草帽、洒落在一旁的钞票,使整个案件的走向扑朔迷离。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于上周在北京举行“以小见大——以小人物见大时代”主题对谈活动,鬼才导演宁浩、文艺女神李梦、资深影评人沙丹、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著名媒体人洪晃、知名主持人王屹芝、喜剧演员杨迪、脱口秀演员张博洋等大咖均到场力挺——“用黑色幽默解构严肃现实是一种高级的电影叙事手法”、“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最真挚的友情的模样”、“开创了中国从未有过的电影类型”等赞美之声层出不穷。而究竟《平原上的夏洛克》有何魔力使人深陷其中?电影中的两位乡村侦探的探案冒险之旅又能否成功?让我们11月29日,拭目以待。目前,影片预售已全面开启,多个城市的点映活动也已同时启动。

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讲述了超英翻盖新房,占义、树河前来帮忙,没想到树河却因意外车祸入院,司机肇事逃逸,超英和占义化身“平原侦探”,踏上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追凶之旅的故事。在今日曝光的终极海报中,肇事逃逸案件的线索被显露出一二。超英、占义二人神情迷惘盯住黑板,细碎的字画间,投射出一段错综复杂的冒险探案之旅。而在黑白的画面中,一抹红色片名字脱颖而出,两种颜色形成了强烈的化学反应,为海报增添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柔软气质,同时仿佛在暗示着观众——正是因为有了这道正义的色彩,才让这个暗色的世界显得愈加浪漫动人。

影片自定档至路演引来已引起广大影迷的强烈期待,“这或许就是中国式的罗曼蒂克!”、“年底贺岁档的一股清流”、“黑色幽默中夹杂着对社会的反思,这部宝藏电影我pick了。”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以轻松俏皮的叙事笔调勾勒出乡村与城市之间宏大的隔阂,用浪漫动人的基调剖开了中国的一处现实缩影,在这个物欲并行的浮华时代,导演徐磊将镜头对准这群小人物,让观众在这场荒诞冒险收获快乐的同时,感受到最温暖的人性之美。

《草原》观后感3一位农民在替朋友去集市买菜的路上被车撞了,躺在医院昏迷不醒。他的亲戚打算不报警,因为可以负全责的肇事者很难寻找,而谎称是农民自己不小心出的事故,就可以走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70%的医药费。被撞农民的两个老哥们心有不甘,决定自己找到肇事者,他们开着电动三轮在城乡之间穿梭。《平原上的夏洛克》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朴实的故事,而所谓的“夏洛克”,其实是柯南·道尔笔下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与那位足智多谋、西装革履的大侦探对照,眼下奔走在华北平原的两位老农民,就仿佛来自另一个倒退了几个世纪的时空。

他们的破案技巧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运用迷信寻觅肇事者所处的方位。我问徐磊“如何看待农民破案请神婆的局限性”。他反驳道“不相信神秘主义,就是你的局限性”。关于神秘主义,中国的教育是让我们祛魅的。在当下社会,我们总是用既有的观念与超前的意识,去看待尚不理解却自有一套逻辑的事物。徐磊的做法是为我们增魅。神灵与凡人,前世与今生可以沟通,是乡野千百年来一种原始而富有灵性的生活哲学。它们之间的勾连,或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但是却代表了对未知恐惧的祛除,体现着终极关怀的维度。近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心迷宫》、《北方一片苍茫》、《吾神》、《hello树先生》、《中邪》多少都反映了这一维度。与此同时,它们也或多或少地呈现出同一种风格,魔幻、荒诞、夸张。

从这几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农村生活的情感样式、社会诉求、人际关系、生存逻辑等等,仍与1947年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的描述有着顽强的相似性。而乡土之外的社会却在一刻不停地飞速发展着,城市文明正在横切进乡村。在富强梦与衣锦还乡之间,在集镇的熙攘与农村的沉默之间,有什么东西正在生长。城市居民对它们不熟悉,也就解读成了魔幻、荒诞、夸张。可是对于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而言,这不过就是眼前的生活,是现实主义。徐磊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些现象,也有意识地编排进了《平原上的夏洛克》。“拼贴的荒诞感无处不在。这些东西就在那里,比如你常常能看见老农民在田头解手,背后是迪丽热巴的大广告。还有人们车上同时挂着的十字架和佛像,信仰无比混乱。”

徐磊虽用城市的好奇眼光来书写乡村,但他毕竟是农民子弟,对父老乡亲脾性的理解不同于生在城市的知识阶层。20--年安徽碧山村启动了碧山计划,一群艺术家、作家、诗人跑到乡村扬言重建,但是过于智性的艺术交流建立的并非是有效的对话。碧山计划不但没有给村民带来什么启蒙,还被诟病“文化殖民主义”。反观《平原上的夏洛克》,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彻底脱离了知识分子的高端趣味,带着浓浓的乡野土味,冲击着虚伪的现代文明。

它的“野”,对于受过文明教化的城市观众来说,竟有些粗俗。比如对话的编排偶有不堪:“我家的狗怀了崽子,原来是你家的狗日的”,“我老了,弄不进去了”。又或者,那个自带喜感的呆萌农民占义,他在城市里随地吐痰被罚款,转头又忘记,嘴里含着一口痰不知道吐向哪里,最后干脆抹在了身上。这一幕不但狂野,甚至有点恶心。不禁好奇,这些段落仅仅是为了制造廉价的喜感吗?徐磊为什么要拍得那么野,在粗鄙上做文章?

我在“土味”里似乎找到了答案。自打城市建设以来,农村就成为“土”的代名词,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甚至连农村人自己都以农村为耻。“土气”成了一个充满了否定的贬义词。但是恰恰是这些农民性情中的鄙俗,在城市文明不许随地吐痰、不许私闯民宅等等的表象“礼俗”对比之下,凸显出一个个讲究忠义道德的形象。全片高潮段落,超英戴着草帽,骑着骏马,经过没有人的街道。几片树叶作为前景,一个英姿飒爽的掠影打马经过,让人联想起古代的侠客。

再来谈谈“土”的意味。沉默卑微的田野地面滋养着世代的农民,“土”也因此成为庶民的生活姿态。不管发生什么,他们也不愿忘却土地。影片里,被撞农民树河梦见炎炎夏日的浮瓜沉李,一着急在医院苏醒了。哥仨从医院驾着突突的电动三轮回家,路上树河一直牵挂着在医院躺了这么多天,地浇了没有。这个情节源于徐磊的亲身经历,“我姥爷去世之前,我们把他从医院接回来。他的病情是只要回了家,可能就再也出不来门了。我们问他最后想去哪,他说想去地里看看。我们就开车直接到地里,算是作为他对世界的告别。”

采访当天下午,在徐磊所住的小区门口,蹲着几个穿着橘色环保马甲的工人。他们饶有兴致地在一小块被水泥围起来的土面前捣鼓植物。这一幕让我想起徐磊的话“对土地和种植的热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草原》观后感4张村,地处华北平原,是河北深州下的一个小村落。徐磊的祖辈都是农民。当被问道“您选择拍摄农村题材,是否出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相当熟知”时,徐磊否认了我的预设。“我小学之前在北京长大,初高中回老家走读,大学在石家庄,毕业后一直在北京”。他对张村的记忆只停留在捉知了、捕青蛙的童年时期,对乡土人情、人际关系、价值理念完全不了解。“我是抱着好奇心开始的,和你一样,也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察”。

张村距离北京250多公里,不算远,徐磊闲着没事就回家。常常上午在繁华的国贸附近咖啡馆与人谈事,下午就行走在尘土飞扬的河北农村。他用两个比喻形容在城乡之间切换的疏离感:“北京的生活像偶像剧的世界,回到农村就身处在一个5D全息纪实美学的时代。又好比你一个演员,上午在演琼瑶剧,下午去演小武,能适应吗?”

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兄弟俩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来回奔波。格非将这种境遇称为“互相关照”。在城里,用农村的眼光看待城市,回村后,又用城市的价值观打量乡村。“用农村的眼光来看,就觉得我在北京挺苦的,天天吃不上饭,饥一顿饱一顿。同样,我也不明白村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累,自己生病了,还去给别家帮忙出殡、张罗结婚。我们现在的观念都是为自己活着,他们怎么这么好面子。我看他们,就觉得他们生活得很累很落后,很想去了解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行为”。

纪录片的拍摄大多要求创作者隐退自身主体性,把话语权交给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而剧情片则可以更为自由地彰显创作者的思辨能力和艺术技巧。徐磊大学时喜欢读西方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毕业后去了北京一家国企上班又很快辞职,之后所从事的工作编导、摄影师、编剧等都与影视相关。当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拍摄《平原上的夏洛克》时,之前西方哲学、文学、电影的习得,以及北漂多年带来的身份改变,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家乡他寻找到了一种适合华北平原的银幕美学。2.35:1的宽画幅将上下的空间切掉,把更多的信息聚焦在人物表演上。“平原的纵向上下没有信息,不像南方有山有水的重庆。”另外,宽画幅可以在一个画面里并置不同的东西,尤其是中国乡镇,是农村与城市多种元素复杂性的叠加,与徐磊想要表达的荒诞感是贴合的。

徐磊既想要张扬自我,实现艺术创作的欲求,又渴望为越来越不可辨认的乡野文明做一次记录。他在北京漂了20--年,未来的规划是在城里建设家园,不再返乡。然而作为农民的后代,他似乎受到了某种责任感的召唤。“我从来没有觉得农村的消亡是多么坏的一件事,城市是进步的,但那种珍贵的人际关系和乡村文化还是值得大家关注和惋惜的。”他的下一部作品依旧拍摄乡镇题材,是一个类似于“小镇杜月笙”的乡绅故事。“我也很喜欢商业片,但是就像还债一样,先把该拍的拍了,再开开心心地拍其他电影”。

在电影开拍的前一天夜晚,剧组成员们在县城疯狂地寻找消失了一整天的徐磊,最后得知他在老家院子里帮母亲种胡萝卜。与其说是局外人,不如说徐磊是凭着乡土久违的气息引导,在田野渐次荒芜的尽头,意外地找到了归家的路口。

《草原》观后感5在今年FIRST上看到《平原上的夏洛克》的感觉非常亲切,它能激起几乎所有影迷的情绪共鸣,作为一部荒诞喜剧,拍好了最难驾驭的黑色幽默元素,同时又带着现实主义的内核和思考,在院线片里,这样喜闻乐见的作品,太少了。

喜剧和恐怖片向来是不好驾驭的电影类型。如果不幽默不好笑,会被认定平庸。如果段子恶俗元素堆砌众多,会被诟病低俗缺乏艺术性。而《平原上的夏洛克》拿捏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