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0:51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1

一、

公司形象

1、

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管理结构,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情况。

2、

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3、

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4、

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劝阻,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

5、

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6、

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

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8、

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

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2、

作息时间规定

1)、夏季作息时间表(x月——x月)

上班时间

9:00

午休12:00——13:00

下班时间

18:00

2)、冬季作息时间表(x月——x月)

上班时间

9:00

午休12:00——12:30

下班时间

17:30

3、

员工上下班施行签到制,上下班均须本人亲自签到,不得托、替他人签到。

4、

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员工如因事需在工作时间内外出,要向主管经理请示签退后方可离开公司。

6、

员工遇突发疾病须当天向主管经理请假,事后补交相关证明。

7、

事假需提前向主管经理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休息。

8、

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的权利,公司不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如公司要求员工加班,计发加班工资及补贴;员工因工作需要自行要求加班,需向部门主管或经理提出申请,准许后方可加班。

1)、加班费标准

公司规定加班费标准为10元/小时;

2)、加班费领取

加班费领取时间为每月24日(工资发放日)。

三、

卫生规范

1、

员工须每天清洁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确保地面、桌面及设备的整洁。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2、

员工须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发现不清洁的情况,应及时清理。

3、

员工在公司内接待来访客人,事后需立即清理会客区。

4、

办公区域内严禁吸烟。

5、

正确使用公司内的水、电、空调等设施,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闭空调、电灯和一切公司内应该关闭的设施。

6、

要爱护办公区域的花木。

四、工作要求

1、

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

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三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要按月进行考评。详见《员工试用期考核表》。

3、

公司内所制定的《员工日程表》是衡量员工完成工作量的依据,要求员工每天要认真、详尽的填写,作为公司考核员工工作量的标准。

4、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5、

加强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将施行签到制,出席记录和培训考核也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部分)。

6、

经常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并参与部门的业务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7、

不得无故缺席部门的工作例会及公司的重要会议。

8、

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效率地工作。

9、

员工在任何时间均不可利用公司的场所、设备及其他资源从事私人活动。一经发现,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辞退。

10、

员工须保管好个人的文件资料及办公用品,未经同意不可挪用他人的资料和办公用品。

10、员工要保管好个人电脑,按公司规定进行文档存储、杀毒及日常维护,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综合管理部,由公司安排修理。

五、

保密规定

1、

员工须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妥善保存重要的商业客户资料、数据等信息。

2、

管理人员须做好公司重要文件的备份及存档工作,并妥善记录网络密码及口令。并向总经理提交完整的网络口令清单。

3、

任何时间,员工均不可擅自邀请亲朋好友在公司聚会。

4、

员工及管理人员均不可向外泄露公司发展计划、策略、客户资料及其他重要的方案,如一发现,除接受罚款、辞退等内部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人员管理

1、

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管理,包括职务的分配及工作内容的安排。

2、

员工须尊重上司,按照上司的指导进行工作并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3、

员工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须及时向部门主管或经理反映,听取意见。

4、

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意。

5、

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运作,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6、

管理人员应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好员工队伍,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策划顺利进行。

7、

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应团结互助,为公司发展做出努力。

七、

物品管理

1、

办公用品的日常管理由综合管理部专门人员负责定期购买;

2、

每月10日之前,个人将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填写在公司【购物申请单】上,由管理部专门负责人提交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由专门负责人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发放。

3、

若急需某类办公用品,也应先填写【购物申请单】后,交由专门负责人,经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购置。

4、

新进人员到职时由综合管理部门统一配发各种办公物品。

八、电脑管理:

1、使用者应保持电脑设备及其所在环境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机切断电源。

2、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应严格按照要求妥善存储在网络上相应的位置上。

3、未经许可,使用者不可增删硬盘上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4、严禁使用计算机玩游戏。

5、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数据,由公司资料管理员至少每周备份一次;重要数据由使用者本人向资料管理员申请做立即备份。

6、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不得在公司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

7、使用者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严防被窃取而导致泄密。

九、网络管理

1、

工作时间内禁止浏览与自己工作岗位或业务无关的网站。

2、

工作时间内不允许在网络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如:上网聊天),也决不允许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

3、

严禁在公司网络上玩任何形式的网络游戏、浏览图片、倾听音乐等各种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4、

禁止利用公司网络下载各种游戏及大型软件

5、

公司网络结构由网络工程师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结构,个人电脑及服务器设备等所用IP地址必须按网络工程师指定的方式设置,不可擅自更改。

十、奖惩办法:

1、员工奖励分为口头表扬及物质奖励;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2、员工惩罚分为口头警告、罚款及除名;

3、有下列事迹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奖励:

A、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被公司所采纳者;

B、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保护公共资产,防止事故发生与挽回经济损失有功者。

4、下列事由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惩罚:

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B、泄露公司经营管理秘密的;

C、私自把公司客户介绍他人的。

5、公司将设立年终全勤奖(未有迟到、早退现象及病事假),奖金为1000元,于年终考评后一次性发放(以每个月的考勤统计为依据)。

6、在公司服务满三年(不含三年)的员工,将给予一周的带薪休假(休假期需提前和公司协商,以不耽误工作为前提,得到许可后方可休假)及2000元的一次性旅游补贴。

7、在公司服务满五年(不含五年)的员工将给予300元/月的住房补贴,发放办法从第六年度合同期开始,本年度合同期满时一次性发放;无论何种情况,未履行满从第六年度开始签定的本年度合同期的员工将不享受此项福利补贴。

十一、

经费管理

1、

因外出购物或出差需向公司借用备用金时,应首先填写公司【借款申请单】,交主管经理核准、审批签字同意后方可借款;借款后必须在一周内报销销帐(出差人员在回公司上班一周内);借款未冲平者,不允许再次借款。

2、

员工报销已发生费用,首先需找主管会计领取并填写公司【支出凭证】或【支出报销单】(由主管会计负责提供、审核);主管会计签字后,到借款处填入【借款申请单】中的报销日期,方算完成报销手续。

3、

公司员工因公外出办事,交通工具以公交车为主,特殊情况需要乘坐出租车时须向主管经理请示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4、

公司薪金发放日定为每月24日。

十二、

出差细则

1、

员工出差前应填写【出差申请表】,主管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借款手续。出差期限由主管经理视情况需要,事前予以核定。

2、

出差途中除因病、遇意外灾害或工作实际需要经请示主管经理批准延时外,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除不予报销旅差费外,并依情节轻重论处。

3、

出差费用的报销:

3、1)、

交通费:

a、总经理、副总经理可乘坐飞机,费用实报实销。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b、其他员工出差原则上乘坐火车(硬卧);特殊情况需乘飞机时,必须经主管经理特批,否则不予报销。

c.、出差地交通费,总经理、副总经理实报实销,其他员工交通以公交车为主、原则上尽量少乘坐出租汽车,实报实销。

2)、

住宿费:

a、总经理、副总经理实报实销。

b、其他员工住宿标准为:一般地区120元/天/人以内,上海、深圳等地区200元/天/人以内

为基准实报实销。

3)、伙食费:

a、总经理、副总经理实报实销。

b、其他员工伙食费标准为:一般地区50元/天/人以内,上海、深圳等地区80元/天/人以内为基准实报实销。

4)、出差补助:

a、乘坐火车路途补助50元/晚/人。

b、在外补助100元/天/人。

4、

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按标准报销,超标自付,欠标不补。

5、

出差回来后一周内填报【出差费用结算单】,办理报销手续。

6、

员工出差旅费,应据实提出收据,核发之,但如发现有虚报不实之事,除将所领追回外,并视情节之轻重,酌予惩处。

十三、培训管理

1、新员工培训内容及管理

1)、培训内容

a、公司文化(概况、成立历史、公司理念、团队品格、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

b、公司规章制度

c、新老员工认识;

d、办公设备的使用;

e、指引工作地点区域设施(洗手间、就餐处、乘车处等)。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2)、培训注意事项

a

、新员工到岗时,公司全体员工应表现出热情、礼貌的态度,营造欢迎的气氛;

b、培训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执行,涉及到各部门业务时,部门负责人要有所准备,予以配合。

2、在职员工培训内容及管理

1)、培训形式

a、公司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包括座谈、讲座等;

b、员工业余时间自学。

2)、培训考核

a、培训活动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采用签到的形式记录考勤。(出席记录将列入到公司的绩效考核范围)

b、培训考评由培训讲师负责考评,其成绩列入公司绩效考核范围。

十四、名片管理办法

1、总则

为使公司名片统一规范化,强化对外公关形象的塑造,特制定本办法。

2、名片格式

公司名片格式统一化,由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企业形象设计。

三.名片印制程序

1、根据工作需要,需要印制名片的员工需首先向主管副总经理提出申请;

2、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会通知综合管理部门;

3、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印制名片的印刷业务,印制完毕后发给当事人

四.名片使用

1、名片使用须恰到好处,不可像撒传单般滥用,掌握使用范围。

2、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印刷或使用未经公司批准的名片。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本

3、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严禁再使用公司原有的名牌从事任何活动,如若发现,公司将追究其责任,并予以支付人民币壹拾万元的经济损失费,同时对于造成甲方任何重大损失者,甲方保留以估算的损失额向有关机构提起诉讼的权利。

公司员工守则

第一条

本公司员工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秘密。

(四)爱护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客户的合作。

(九)严谨操守,严于律已。

(十)全休员工必须时常锻炼自己的工作技能,达到工作上精益求精,以期能提高工作效率。

(十一)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吵闹、斗殴、搭讪攀谈或互为聊天闲谈,或搬弄是非,扰乱秩序。

第二条

本公司员工上下班均应按规定打卡。打卡均应亲自为之,不得托人代为打卡或代人打卡。违者依本规则的规定论处。

第三条

本公司员工除规定的放假日及因公出差或因故与其他正当事由外,均应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任意迟到或早退。

第四条

各级员工每日应办事务必须当日办清,如不能于办公时间内办妥应加班赶办。加班发给加班费,其标准另定。

第五条

各级主管就其监督范围以内所发命令,其属下员工有服从的义务,但对其命令有意见可随时陈述。

第六条

各级员工对于两级主管同时所发命令或指挥,以直接主管的命令为准。

第七条

本公司员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除办理本公司业务外,不得对外擅用本公司名义。

(二)对于本公司机密无论是否经管,均不得泄漏。

(三)未奉核准不得擅离职守。

(四)非因职务的需要不得动用公物或支用公-款。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2

本文作者:曲志强刘宇刘强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规章制度的编写。规章制度编写应坚持以顶层设计,强化统一管理为原则。国家法律、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其所属单位编写规章制度的首要依据。规章制度的草案应对起草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职责分工、管理程序、管控环节、具体要求、责任追究、执行监督部门、解释部门和施行日期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如果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与其它现行规定不一致的,应在征求意见时说明理由,并在附则中注明废止现行规定有关条款。新的规章制度代替原有规章制度的,应在草案中写明自本规章制度生效后废止的原规章制度名称及文号。承办部门应提出规章制度征求意见稿,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意见;涉及下级单位的,可以征求下级单位意见;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应当公开征求职工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应在公司主页上公布规章制度征求意见稿。规章制度承办部门应当切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各项管理要求应包含操作部门、操作条件、操作程序、期限等要素,避免使用“定期”“、及时”“、一般”“、原则上”等用词。规章制度格式按章、节、条、款、项、目结构编写,不允许采用其他格式,规章制度应当体例规范、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简明、标点符号正确。规章制度三要素。我们将职责分工、流程、奖惩称为“规章制度三要素”,即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三要素都应具备,否则制度的执行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职责分工指“由谁履行”,职责流程指“如何履行”,奖惩指“履行不好怎么办”。

规章制度的协调性。规章制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系统,其效能取决于它的协调性,制度之间相互冲突的规定,将严重影响制度的执行力。首先,公司业务职能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各职能部门围绕公司总体目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整和约束这些职能的规章制度也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各职能部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公司规章制度建设以公司战略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职能部门以及职能部门内部各管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规章制度进行一体化设计,拟定一整套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规章制度。在具体规章制度制定起草过程中,首先要检索草案与现行有效规章制度是否冲突,还要广泛征求其他部门、基层单位等各方的意见,必要时,可以同制度涉及部门召开协调会议,专题解决制度协调性问题;在制定部门履行审查会签程序时,各会签部门应将制度的协调性作为审查的重点,如发现有冲突的可能性,应指示制定部门送相关部门会签;公司在规章制度执行效果评价时,应将协调性作为重要指标,在制度修订时,要重点考虑是否存在协调性的问题。1.5规章制度的生效和效力依据。规章制度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总部规章制度等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规定程序制定,以公司和各单位文件形式的规范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文件。规章制度生效后会对所有员工产生约束力,约束力产生的基础有两方面基础。一是法定的效力基础,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在性质上属于企业的一项经营自,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都规定国有企业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二是约定的效力基础,企业同员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一般约定“员工应当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这里约定的规章制度不但包括现存的规定办法等,还包括后续制定的各类管理制度。在劳动者具有意思自由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意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愿放弃自主行动的权利,企业从而获得了管理的权利。

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且危害巨大的问题,由于制度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规范管理并没有有效实现,同时也客观上使企业形成了不讲实效、注重表面的工作作风。对此,我们提出采取以下解决措施:培养员工规范意识。员工规范意识是规章制度能够切实发挥功效的基础,只有员工形成令行禁止的工作习惯,只有将习惯上升为稳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规章制度才能切实落实。缺少员工规范意识的企业,上下级之间往往出现上下级的“相互博弈”,员工之间也容易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不良现象。因此,通过各种方式让员工学习和掌握法律和规章制度,开展树立规章意识的教育活动,尤其应重视对新进员工、晋升和转岗员工、高风险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培训。明确对员工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到“违规必究”。培养员工良好的规范意识,使员工从被动遵守转化成主动执行。宣传规范意识创造价值的理念,强化规范意识与公司效益的联系,规范意识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增加利润,但是在规范意识指导下的企业活动,能为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并增强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以信息化为手段推动规章制度落实。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将执行职责的流程固化,强化和规范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公开性、强制性的特点。所有被授予权限的人员都可以查看到管理流程中各个节点的情况,违规情况易被发现;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强制承办人必须按照顺序,全部通过流程的各个节点,才能办结该项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这两个特点能有力推动规章制度落实。建立规章制度查询信息系统。建议以北大法宝为模版,创建面向公司所有员工的规章制度智能搜索信息系统,实现所有员工均可方便查询所有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目标,智能查询包括双向超文本链接相关规章制度条文、法规条文和相关案例、裁判文书、法学文献等信息,以利于员工对规章制度及法律的学习和遵照使用严肃考核,强化奖惩。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是对制度执行过程的跟踪。企业建立了全面覆盖职责的规章制度,还要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实践证明,没有相应的考核体系或者考核力度不够,制度执行力将会衰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使员工即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3

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第一个三年目标中提出,将规章制度建设融入法制工作。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法制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国务院国资委更是将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企业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与评判标准,明确提出了强化规章制度法律审核与法律管理,形成全面有效的规章制度链条等要求。因此,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系统化,从法制建设角度是尤为必要的。

一、规章制度与法律规范的相通性

从法律规范视角谈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目的在于从理念、技术、内容等方面,使规章制度体系内容更加向法律规范体系内容靠拢,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与科学性。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任务是认清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有哪些相通性,这是本文研究的前提。

(一)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规范

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均指示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准则,国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调整全体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与行为规范,调整企业员工的行为,总体说来,二者在其效力所及的时间与空间内范围普遍适用,并在其各自调整的领域内居于最高的规范地位。

(二)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企业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一样,以权利义务为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动机,指引员工以此开展工作。可以说,法律定义中的权利在企业规章制度中表现为“职权”,而义务则表现为“职责”。

(三)程序性、公开性的行为规范

无论国家法律,还是企业规章制度,从制定到施行都必须经历一定的程序,对程序的尊重,是对规范作用的保证,是公正、客观与科学的体现。同时,法律与规章制度还必须是明确而公开的,若要在某一范围内成为普遍行为准则,就必须以其在该范围的公开和被知悉为前提条件。

二、规章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规章制度是国有企业实施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作为“企业内部法律”,以规范性为其核心价值体现。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员工行为合规、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保障实现企业整体及局部业务运作的有序化、规范化。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规章制度呈现出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广泛存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综合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运营、后勤保障、检查监督等各个业务层面。一方面,规章制度设置员工权利义务及责任,明确其行为准则,使其能够预测、判断自己的行为及相应结果。另一方面,在规范企业管理方面,规章制度能够防止管理的任意性。如果暂且抛开管理行为不说,仅从法理学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关系以及员工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四个方面。

首先,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普遍指引作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相比国家法律而言,规章制度调整企业内部关系,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二者均以一定范围内主体行为的规范规则为己任。具体说来,可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划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即告诉企业员工可以做或不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必须做或不做什么,而这样的规范内容正是指引作用的体现,是对企业范围内员工的普遍性指导。

其次,规章制度是对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评价尺度。它将一切员工行为纳入评价客体之中,针对已经实施的行为,判断何种行为被企业所允许,何种行为违反企业规定并应给予否定评价。

再次,规章制度预测企业员工相互之间将会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这种预测作用可以使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地开展工作,防止不可预见的后果出现。因此,这种作用在于提供给员工一种行为模式,使员工符合规定的从事工作,并使员工能够预测自己和他人将会如何行为,一旦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后,后果将会怎样。正是规章制度的预测作用,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种稳定的运营模式。

最后,规章制度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强制力对违反规定的员工作出强制性要求。这一作用体现在后果与责任的设定上,若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评价是否定的,那么,实施该种行为的员工则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关于责任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当然,在行为后果可以挽回或补救的前提下,规章制度还对员工立即停止某种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有着强制性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呈现出系统性不强、制定内容效力瑕疵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阻碍了规章制度规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章制度数量多、质量低、系统性不够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03-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可见,建设学术委员会已经成为推进依法治教战略、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工作之一。当前,高等学校在探索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学术委员会决策、审议和咨询职能发挥不佳,因此,十分有必要根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制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用以指导、规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工作。使该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与法治化。

一、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是由教育部在自身权限内的教育规章,是依据宪法、法律及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规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立、运行、管理与监督的准则,也是指导高等学校制定、审议、修订、核准与备案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准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不同于高等学校制定的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从文件的性质来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是教育规章,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而高等学校制定的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是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重要内容,只在本校范围内具有约束力。从制定机构来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是由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特定教育管理事务;高等学校制定的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是由学校决策机构制定颁布的管理制度,仅将本校的教育管理事务作为适用对象。从规范的作用来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一方面用来规范全国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设立、运行、管理与监督工作,另一方面用来指导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制定、审议、修订、核准与备案工作:而高等学校制定的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则只用来规范本校学术委员会的设立、运行、管理与监督工作,并且其本身的制定审议、修订、核准与备案等事项要遵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结构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按照总则、分则加附则的体例设计,以“章一节一条一款”的形式予以展开。总则部分为第一章;分则部分包括二到六章,分别为: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术委员会职责、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附则为第七章。《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共计七章、三十九条、十五款。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核心内容包括七项:一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政策与法律依据;二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三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规则;四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规则;五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职责规则;六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规则:七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工作规则。这种内容结构设计主要基于政策法律与理论双重依据。

从政策法律依据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28部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均将学术委员会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责范围、运行机制等问题作为主要的政策法规调整对象,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现状与任务,进行了不同的规定。本次起草的规则也将这些关键问题作为主要的规范内容。此外,本次起草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还参照了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二者在结构设计方面有类似之处。

从理论依据来看,七项核心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其设计与编排也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首先,建设学术委员会的前提是对学术委员会进行准确的定位,说明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因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明确学术委员会的性质是逻辑起点,是指导方向的标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如果将大学的本质确定为自由性,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就是决策学术事项的机构,其组织机构就应当单独设置。其工作职责就仅限于决策,其组成人员就应当为单纯的学术人员,而工作都应围绕学术自由的理念而不是行政理念来开展;相反,如果将学术自由和受控性统一作为大学本质,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就是复合型的学术事务机构、其组织机构就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工作职责也将扩大到决策、审议和咨询,构成人员就不仅仅限于纯学术人员,工作过程也应兼顾学术、行政等取向的平衡与协调。可见,明确了定位,才能决定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机构、职责、组成人员与工作规程,这是一种应然的递进逻辑关系。

其次,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推进学术委员会建设工作。学术委员会及其管理属于具体的现代大学内部制度,其建设需要遵循和依托现代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逻辑与体系框架。现代大学内部制度体系由学校章程、学校机构制度、学校人员制度和学校工作制度构成。学校章程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规定工作性质、任务及其他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保障工作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形成机构制度;工作的各项目标都通过人的活动加以实现,因此还需建立人事制度:各个机构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工作制度规定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规程。我们在起草《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时候,采用了这一思路。

在明确学术委员会的性质的基础上,首先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则。章程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基本纲领和行动准则,是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根本性规章制度,用来规范本校学术委员会的设立、运行、管理与监督等各方面工作。实践证明,学术委员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大学本身的本质属性,以稳定的发展路径和机制为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健全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一方面能够将将反映大学本质属性、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学术委员会建设观念、体制、机制和活动的具有稳定性和约束性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能够凝聚高校内部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群体的共识,为学术委员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因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将有关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内容放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政策与法律依据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等内容之后加以规定。

此后,围绕机构制度、人员制度和工作制度编排规则内容。学术委员会建设首先要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这就需要规定学术委员会体制,明确如何设定学术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分支机构、监督机构和常设机构,并规定各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学术委员会工作都是由人完成的,所以必须依据学术委员会组织的特点规定与之对应的人员制度,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的资格标准、选举方式、任期、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纪律等:在机构和人员配备完成之后,还要对学术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进行规定,包括学术委员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等内容。“机构一人员一工作”的逻辑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逻辑,有助于通过确定机构的权责关系,规范组织中个体的行为,进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能。

三、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内容

(一)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总则的内容

总则部分一共包括四条,分别规定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立法依据和适用范围,界定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性质及其建设原则。

1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立法依据

至今,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相关的政策文本共28部,但最直接、最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该设立学术委员会,并强调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是《教育规划纲要》(另见本课题组的《我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政策研究》部分)。从法律法规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直接对学术委员会进行了规定。

《教育规划纲要》在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部分的第四十条中强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部分的第四十二条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课题组这次所选取的这三十所大学所制定的学术委员会章程也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作为最主要的章程制定依据。

2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适用范围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适用范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通过规则指导我国公立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规范学术委员会的设立、运行、管理和监督等工作;二是为公立高校制定本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提供范本,并规范章程的制定、审议、修订、核准、备案等环节。通过制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进一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而推进依法治教战略的实现。

3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性质

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内部对有关学术事项进行决策、审议和咨询的组织机构。大学是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统一。[1]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体制下的学术委员会,它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完全的民主,但也不能完全受控于行政权力,而丧失民主参与决策的权力。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是在高等学校内,由专家学者代表组成的,在审议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与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中发挥审议、决策、咨询等作用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从概念上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参与学校学术事务民主决策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学校政策制定方面享有的决策权只是限于某些学术事项,而不是全部学术事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学术委员会所做出的决策,除了具有决策权的那些决策外,仅具有咨询权的那些决策最终要想成为学校的政策,还需经大学具有决策权的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的最终决策。[2]

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原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原则有两个落脚点:一是通过学术委员会建设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提高高校的办学效能;二是倡导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据此,我们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原则表述为:学术委员会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应完善学术管理体制,遵循“教授治学”理念,以学术为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二)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分则的内容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分则是本规则的主体部分。共包括五章、三十一条,围绕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和职责、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等四项内容编排内容,遵循了现代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逻辑。

1 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第二章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则,共有七条,包括:章程必要性、章程结构、章程内容、章程制定程序和章程规范等立法点。

从国内外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具有学术委员会的大学都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国外大学多以“handbook”形式对本校的学术评议会进行详细说明,国内多以“章程”形式对学术委员会进行解释。制定章程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单独设立一条强调这一必要性:“高等学校应依据本规则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依据章程制定学术委员会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规范学术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

从结构体例来看,通过对国内30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分析,发现章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按照“总则一分则一附则”的体例编排设计。因此,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在体例上应包括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按章、节、条、款的形式予以展开。从内容角度来看。通过对国内30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分析,发现内容方面基本上围绕着组织机构、职责、人员的组成、工作制度等内容展开(另见本课题组的《国内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文本研究》部分)。在国外的几所代表性大学的章程中,一般是先指出人员、职责、权限,然后指明组织机构,最后指明生效时间和解释机构等(另见本课题组的《西方大学评议会的比较借鉴》部分)。

总则部分,建议解决学术委员会定位的问题。因而章程总则应重点说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和依据;规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规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宗旨、理念和原则等内容。分则是章程的主体,建议围绕机构、人员和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规定。说明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规定学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学术委员的选举方式、学术委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学术委员工作纪律等内容;规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条件、经费保障、工作监督等内容。附则应包含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解释机构、生效时间、修订程序及其他不宜在总则与分则中说明的事项。

章程制定程序重在规范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形成过程。根据目前各校章程附则部分对于章程制定主体、修改和解释程序的规定,大学章程的通过机制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校长办公会模式,一种是学术委员会模式。

基于本研究所选取的国内30所高校制定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基本经验来看,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制定和生效过程应当坚持党的领导、行政负责和民主参与的原则。强调党组织在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的领导地位并不等同于学校党委会应当是通过章程的权威机构,而是应当发挥党组织在章程制定和生效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调行政负责的原则并不等同于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系统负责章程的起草和审议,而是发挥行政系统的组织优势,成立章程起草委员会,组成人员既要有学校的党务工作者、行政工作者,还要有学术委员会成员,同时注意吸收国内外教育、管理和法律专家等参与,在保证章程充分反映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保章程体现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以及章程的规范性。强调民主参与的原则并不局限于由学术委员会会议或者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章程这一形式,而是强调章程制定过程中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充分讨论,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会、意见征集座谈会等形式吸收民意。由此,现阶段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程序应归纳为:学校专门成立章程起草委员会,形成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草案,面向师生员工公布草案征集意见,党委会或者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等对章程进行审议和审定,校长提交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最后,对章程的规范性做出规定,要求用语应当准确、简洁、规范,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 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和职责规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和职责规则。第三章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而第四章则侧重于规定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机构设置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二是学术委员会的领导机制。

(1)机构设置。组织结构一般由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和立体多维结构等几种形式。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评议会的组织结构各有不同,设置灵活多样,最主要的形式是事业部制,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并且有较大的自,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快速反应;分成若干事业部,便于组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比如董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中决策,学术评议会对其下设的各类委员会进行分权管理,实行委员会制,其具体职能由下设的委员会来执行,各委员会的管理职责明确。国外大学几乎都将其下属委员会进行说明,并且有的多达十来页,对下属委员会的委员任职资格、任期、选举及其职责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国外的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的具体实施都是由各专门委员会对各领域进行的。

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下设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应当设置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师聘任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等若干专门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还应当下设秘书处或办公室,负责处理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此外,各高等学校应当按照需要设置二级学术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规则应当在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组织机构中或章程外以附录形式加以详细说明。

学术委员会的领导机构是主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组成。为了保证机构效率。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的人数不宜过多,建议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以及秘书长的选举必须经过民主、公开、透明的选举程序。要求主任、副主任由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秘书长由主任委员会提名,有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表决通过。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任期和校领导任期保持一致,均为5年。学术委员会领导机构的工作方式采用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在主任的主持下开展工作。必要时,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有权聘任校内、外专家就有关学术事务进行独立调查研究,为学术委员会决策提供依据。

(2)职责。对于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多数研究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的具体规定出发。对其进行论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相关的28部政策文本中,我们发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职责具体表现在职称评定:教材的编写;科研项目;研究基地建设;学科、专业设置;教师评审以及学术道德等方面。国内各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中一般都是围绕这些职责进行表述的。通过对高等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性质的认识,以及国内外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中职责的规定的收集和整理,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当包括以下几项职责:

一是学术决策。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功能体现在六个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科研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教师学术道德规范:评审学校自主设立的各类基金。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奖项。

二是学术审议。学术委员会的审议功能在各高校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审议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议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审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审议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审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审议教学培养方案:评审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监控教学质量:审议学科与专业设置方案及经费资助方案;评价与考核申请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教师:考评对引进人才合同期内的业绩与学术水平:裁决学术纠纷,对学术失范行为进行认定。

三是学术咨询和建议。关于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咨询和建议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党委行政决策学校重大事项提供咨询和建议: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位点申报和学科建设方向提出咨询意见;对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业务考核,向学校党政领导提出考核结果: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人选;向外推荐申报奖励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建议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学术前沿信息并与学校沟通。

3 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规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第五章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规则。重点内容包括:学术委员的资格、选举方式、权利与义务以及纪律要求。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型的,一种是混合型的。从目前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属于混合型的。

在对国内的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高校的30所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分析中,发现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职务要求基本上是十分相似的,都必须是教授,具有正高级职称。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人数从15到64人不等。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委任制。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选举制。从国外大学评议会章程来看,校级的学术委员会一般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而各分委员会存在委任制的情况。国内绝大部分的学术委员会成员由行政任命产生,即使是学院推荐的委员,多数也是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等。另一种就是自下而上的选举制。自下而上的选举制是指通过各院系提名、选举产生,有二级学院的学校由二级学院中推荐选举产生一级学院学术委员会。此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通过自上而下的委任制,委员会产生的效率最高,工作时的意见基本一致,这是因为校领导对本学校的情况基本熟悉。能较快地选择合适的人员。但是,这样产生的学术委员会更易于倾向对校领导负责。[3]通过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委员有独立的人格,能代表自己学术领域中大部分学者的意见,保证了学术的公平、公正,而且也防止了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扰,形成行政与学术共同治校的格局。[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应符合道德、职称、能力和年龄等资格条件,学术委员会委员应学术造诣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坚持原则;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参与学术议事的热情和能力;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履行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责,原则上在法定退休年龄前能够完成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院士和资深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从人数比例上来看,学术委员不得超过全校正高职人员总数的20%。从选举方式上,建议采用“推荐+选举”的模式,首先由各学院教授委员会推荐,然后经全体教师无记名选举产生。各院系推荐名额的比例可以依据两种方式确定:一是按照教师和注册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二是根据各学院所具有的学科数量及其质量确定。选举方式应该公平、公正、公开,学术委员会委员选举须全校教授2/3以上参加方可举行。得票过2/3以上的教授可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如得票过2/3者超过学术委员会人数限额,得票多者当选。委员应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4年,除学校学术性工作负责人以外的委员最多可以连任两届。

学术委员应当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应尽力履行学术委员义务。其中主要权利有三项:参与学术委员会会议,参与学校工作的决策、审议与咨询;学术委员会各项决议表决权;对学术委员会工作的建议和监督权。主要义务有四项: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学术委员会章程,执行学术委员会决议:参加学术委员会会议及有关活动,推动学术委员会工作。学术委员还必须恪守学术道德和工作纪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因违法行为或学术不端行为,损害学校声誉或权益的,经学术委员会开会讨论,取消其学术委员会委员资格。

4 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规则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的第六章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规程,主要包括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两个方面。

从工作原则上来看,民主集中制的传统需要传承与保留。因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会议应当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需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时,赞成票数须达到应参会人数的1/2以上方可通过。

从工作方式来看,国内外大学一般采用例会制。例会一般可以分为定期会议和特殊会议。学术委员会大会一般定期举行,规模较大的学术委员会一般每学年举行1-2次。如:波士顿大学评议会在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分别召开评议会大会,密歇根大学评议会每年秋季或者冬季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加州伯克利大学每年两次。特殊会议一般情况下由评议会主席、评议会执行委员会或者一定数量的评议会成员联名提议召开,就某一事项或若干项重要事项进行集体商议。如波士顿大学评议会章程规定,特别会议由评议会主席提议召开,或由全体评议会成员的5%联名通过书面形式提议召开。每次会议开会前,评议会秘书都要安排以书面通知形式告知每位成员。日常会议的议程表一般由评议会主席负责确定。若会议由评议会成员提议召开,则评议会成员在提请召开会议时,须一并将会议的议程表提交给评议会。如弗吉尼亚大学评议会要求会议通知由评议会秘书至少在会前1周时间内将议程表送达评议会所有成员。

鉴于国内外大学的有益经验,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方式应采用定期会议与特殊会议相结合的方式: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当实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全体会议,由秘书处组织召开,主任委员或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全体会议应当有2/3及以上委员出席才能举行;而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提议,可以临时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商讨、决定相关事项。对于会议的决议应当公示,在异议期内如有异议,须征得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可召开全体会议复议。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不再复议。

(三)关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附则的内容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附则包括四条,分别规定了学术委员会所处情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学术委员会及其章程的调整与修订问题,学术委员会工作监督问题,以及规则的生效时间。其中,学术委员会所处情势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高等学校发生分立、合并、终止;二是名称、类别层次、办学宗旨、发展目标、举办与管理体制等重大事项发生变化。同时,本规则要求新设立的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定章程,以及原有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与本规则不符,均需依据本规则进行制定或者修订。

对于附则部分是否规定学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实践中,国内有几所大学提到了活动经费,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活动经费在学校年度预算中单列,遇重大事项可另行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则要求校学术委员会日常活动经费在学校行政经费中统一列支。我们认为,各高校经费保障途径和方式差异性较大,不宜由本规则统一规定,可由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决定,以鼓励各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5

[ Abstract ]: lab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employer under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management has the power, is the " labor contract law "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t the same time, enterprise lab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s a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combination of tobacco enterprise internal lab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construction, discusses how to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lab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improve the execution of the system, play a system oneself efficiency,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 Key words ]: tobacco enterprise; lab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ecutive power; enterprise culture;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化管理

企业管理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随机化及制度化管理模式等几种类型。企业的发展如同人成长一样,会经过创建期、成长期及成熟发展期,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度之一,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烟草企业把管理当作企业永恒的主题,重视抓好制度管理,提高制度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发挥制度管理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职工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行业扎实推进了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对理顺行业内部用工关系、规范分配行为、构建和谐烟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国家局党组提出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变化和调整,不断跟进,完善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制度。2011年12月,国家局在全国烟草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研讨会上,印发了山东省局研究制定的《烟草系统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示范文本》,共分12章344条,涵盖了人事劳资培训等各个方面,要求各省、市级公司参照此示范文本开展本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及意义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定内容,即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及社会保险等。二是非法定内容,即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的包括员工选聘依据、考核标准、晋升条件等。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员工及员工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建立和完善本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法律制度的延伸,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权益的契合点,是国家法律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是劳动者权益的具体体现。第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企业加强劳动管理,规范员工劳动义务并保障员工依法行使劳动权利的行为准则。第三,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依据国家局下发的行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示范文本,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对企业进一步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使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更有效力,充分发挥好制度的作用呢?三、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有效执行

1.合法、科学、实效是制度有效执行的前提

(1)合法。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不是法律,其效力来自法律的赋予。劳动规章制度发生效力,一是内容合法,二是程序合法。企业虽然有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但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宪法和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得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内容相冲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审查,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内容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奖励与惩罚的结合。程序合法要求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要广泛听取劳动者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和修改完善;对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清楚的了解制度内容。

(2)科学。不具有科学性的制度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一是制度要实用,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在法律法规普遍性制度的指导下,多考虑自身的特殊性,紧密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进行细化、量化,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执行力。二是要系统全面,合理预测制度实施可能遇到的阻力,尽可能考虑到各方面可能的情况,做到有章可循。

(3)实效。制度出台后要相对稳定,避免朝令夕改,但是也不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同样存在与时俱进的问题,企业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确保制度不脱离实际,真正提升制度执行力。

2.学习、监督、文化是制度有效执行的保障

宣传学习。劳动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并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应加大内部规章制度在本单位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得规章制度人人知晓。遵守制度的前提是要学习制度,把制度吃透,入心入脑,内化为一种习惯。烟草企业领导干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自我提升执行力,作制度执行的表率,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职工群众言行。

过程监督。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增强制度执行过程的公平性与透明性。规章制度既然以全体职工为约束对象,那么对规章制度执行结果进行公示,增强规章制度执行过程的透明性。

(3)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尽管劳动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员工行为,但是制度是硬管理,它只强调管理中直接、量化的一面。而文化管理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的开发,注重协调人际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境界。为使劳动规章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应使劳动制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形成一种制度文化氛围。

结束语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是一个以终为始,与时俱进的过程。烟草企业要以贯彻落实国家局工作要求为契机,建立和完善起完备规范的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并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发挥制度作用,为用工分配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企业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名宗.劳动规章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6

邮政储蓄银行回头看警式教育心得范例一

为增强邮政金融业务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我行于今日举办了银行风险合规警示教育活动。邮政储蓄事业的成长离不开合规经营,更与防控金融风险相伴。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我行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保证。通过参加本次“风险合规警示教育活动”的学习,使我对合规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合规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在全行范围内确立全员合规、合规从高层做起、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的合规文化氛围,这次学习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经营对我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经营,案件高发的危害性。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的保证,更是金融企业自我发展自我保护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才能确保我行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我行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是预防经济案件的保证。为此要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根据我们一线柜员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各岗位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是预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本岗位的自我检查与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自查、上级检查、交互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对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内控与制约。此外,我行还要求收集、整理了一些基础管理工作的台帐内容,我们主要负责整理了职工花名、考勤登记、奖金分配等台帐,这是加强基础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

银行号称“三铁:“铁制度、铁算盘、铁帐本”。正因为有了银行的“三铁”,银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赖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一线柜员而言,从内部讲要做到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执行,那也将走向它的反面。

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不仅干扰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社会信誉。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是新时期防范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这几年银行职业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趋势,其中重要一条是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时只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限于既要进行正面教育,又要坚持经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加固思想防线,经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而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自觉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银行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相应的处罚机制

正向激励措施是保证各种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必要措施,但是一定的处罚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成为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的保障。

通过此次合规教育活动,使我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找准了工作立足点,增强了合规办理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入学习,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识别和控制业务上的各种风险增强能力,积极规范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树立对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信心,增强维护邮政储蓄银行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真心希望此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邮政储蓄银行回头看警式教育心得范例二

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法律与合规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2021年“合规回头看”活动合规教育警示片,让全行员工接受了一次直观、深刻的合规教育。

警示片从“教育篇”、“案例篇”、“忏悔篇”三个部分,警示片通过曝光近年来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的严重违规案例,详实介绍了有关责任人的处罚情况,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警示片告诫了所有员工,一定要将合规理念铭记于心,切实做到合规经营、按章办事,从而更好的为邮储银行事业做贡献。

为进一步强化员工依法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为全行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11月6日晚上7点,邮储银行崇义县支行在县支行会议室组织开展“合规回头看”警示教育片学习。

为确保全员覆盖,该行严格执行签到制度,全行共40余人员参加。教育警示片分为领导讲话篇、案例篇、忏悔篇,讲述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警示片中当事人愚昧的犯罪行为,后悔莫及的忏悔,凄惨悲凉的处境,引发了全行员工对合规的深度思考。该行要求会后各单位要组织辖内员工进一步学习、讨论,并写心得体会、观影感受。

此次警示教育片的观看活动,给全体员工上了深刻的一课,使合规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该行员工纷纷表示,要以此为鉴,做到警钟长鸣,做到“依法合规,从我做起”。

邮政储蓄银行回头看警式教育心得范例三

9月21 日,在我行领导悉心组织及安排下,让我有幸参加了南充市邮政银行“警示教育”这个意义重大的培训。此次培训共分三个部份,1、讲师现场讲解,案例分析,发人深省;2、参观南充市监狱,了解服刑人员生活状况,感触良多;3、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警钟长鸣。本次培训使我受益良多,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具有直观性和借鉴性,在认真观看的同时,我深刻反思了这些现实案例所折射出的人生观、价值观。

经过一整个上午讲师图文并茂,详细的案例讲解,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辩别是非的能力。中午稍作休息后,我们就向南充市高坪监狱出发。踏进监狱的大门,面对高墙电网,心情感到压抑了许多。狱警带领我们在监狱参观了服刑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些犯罪人员,他们曾经有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经济收入、幸福的家庭,曾经做出过突出的工作成绩、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而被委以重任,却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随后我们聆听了经济型罪犯在改造中的反省和感悟。伴随着他们沉重而真切的叙述,警示的钟声在我们耳边敲响。综观逐年呈上升趋势的金融犯罪案件,其表现出来的共性是个人对权力的欲望和对金钱无节制的追求。犯罪主体往往以内部工作人员或内外人员勾结为主,这是由于银行从业人员熟悉银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这一系列案件, 不但给我行造成了重大资金风险和损失, 损害了我行形象, 而且对每一个涉案人员及家庭造成的伤害也是惨痛的。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不一定能成就惊天伟业,但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无愧于良心, 无愧于这份工作,我们拥有自由, 拥有做人的尊严.不论创造价值大小, 只要是通过合法正当途径, 就会获得大至国家给予的尊严, 小至个人给予的尊严。接下来我要做的分为以下三点:

1、恪守职业操守,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照章办事,端正言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自身的合规经营意识和制度执行力。常怀律己之心,常修职业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执行各项从业禁止性规定,防范案件风险,争做优秀员工。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用知识武装自己,只有知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境界高尚了,才能正确判断假丑恶、真善美,看问题才能更透彻,才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7

要想实行规范化的管理,首先就要有一套可以遵循的规章,来对企业内的员工行为做出规范。而且并不是所有先进的规章制度和经验理念都可以吸收,规章可以不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是最合适的,要适应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而且物业企业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存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人民的生活出现问题,也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名声的双重损失。政府在这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企业需要遵循的规范进行了规定,使物业企业能够提供合理的服务,并重点在收费这方面进行了标准制定,不允许存在乱收费的情况。企业在进行本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时,要以政府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基础和模版来进行完善和提升,对每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规范,这项工作要细致到部门进行活动的每个环节,甚至精确到什么样的员工应该做什么工作并负起什么责任。而企业的员工也要熟记企业制度和了解企业的情况,依照规章办事,为百姓办实事,为避免出现因为员工舞弊或者疏忽而造成的损失,对每项工作和每个员工都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员工所进行工作的每项环节进行校核,确保办实事。而制度的制定原则是删繁就简、适用易行,抓紧对于企业中繁重、错误的制度的改、废、立工作,确立实用的工作标准、业务流程并完善基础资料。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建立以班为单位的执行队伍,并选择熟知企业制度、表现良好的员工作为班级的班长来带领班级进行工作,同时班长也要对所进行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负责。除了人员管理外,还要对现场管理进行关注,完善现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现场管理进退有致、细致分明,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吸收先进的服务理念

在企业管理规范的制定中,企业可以对其他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进行借鉴吸收,选取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部分进行消化。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最终确立的规章制度必然是条例一大堆,但总的来说都是以一条原则或者思想进行扩展的,它是以让企业盈利和让用户满意为标准的。或者可以说它是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氛围,在这之下企业的员工都能够以这条思想为中心进行工作。而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企业规章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这时候就要以企业的中心思想作为参考来进行办事,保证办事效率和企业口碑。对于物业企业来说,主要是要在服务这方面下功夫,将服务人民和企业发展作为规章的中心。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进行完善细致的制度的扩展,也可以依托这条思想来开展各种活动,如深入社区开展零距离服务、努力保证小区的绿化和清洁、创建文明服务榜样岗位等,通过这些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8

Abstra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s the "law", i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products is a long-term, need more regulation to guarantee. This "yardstick" leave regulations, building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o orderly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employees, not to mention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ness, realize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T279.23

一个建筑企业通常有许多子系统组成。从投标、预算、施工、建筑成品、结算以及后勤保障,每一部分作为一个单元,在经营过程中,其运作是相对独立的,能够把每一个部分贯穿起来,就是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制度保障,建筑企业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可以说,建筑企业内部各单元的密切衔接,首先是规章制度的衔接。规章制度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处于“基石”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顶层设计作用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的最高利益所在,是建筑企业的核心命脉。如何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始终围绕这个中心来转?惟有规章制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靠制度办事,而不是靠人办事。只有规章制度,才能够统筹建筑企业内部各单元、各要素、各层次,才能解决全局性、系统性的根本问题,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稳定性、持续性、发展力。企业成立目的在于发展的更大、更强,前期公司的经营由于成本上的制约会发展的较慢,但随后公司的人员会不断的增加,经营水平不断的提升,必须采取正规化的管理。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大都走上了“法治”轨道,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运作企业,以保持企业的生命力。“无规距不成方圆”,从这个意义上说,规章制度在建筑企业里发挥着“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的作用,是解决建筑企业最根本、最核心问题的根本出路。实践证明,越是搞得好的企业,规章制度越完善、越合理、越具有可执行性,反过来,规章制度完善的企业,落实的好的企业,基本上在经营上也不会搞的太差。要想富先修路,建筑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得先立制建章。路修得越好车跑得越快,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优良的规章管理制度。

当然,当今世界左右建筑企业命运的是市场,而不是规章制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二、基础保障作用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规章制度对于建筑企业管理来说,它是建筑企业的“法律”,是建筑企业进行管理的依据。离开规章制度这个“准绳”,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就难以有序有效开展,难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更谈实现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这种基础保障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建章立制,是企业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其核心是就是规范程序、明确方法和途径。对建筑企业来说,离不开劳动者、原材料(半成品)、机械装备这三个要素,也就是说,只有把劳动者、建筑材料与机械装备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建筑活动。而建筑活动又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结合,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履行一定程序,按照事先的设计和一定的工序,通过采取一定的建筑工艺、充分发挥丰富的施工经验优势,才能最终形成合格的建筑成品。就建筑施工过程本身来说,投入多少人力和资源,按照什么工序,使用什么机械装备等等,都不是随意而来的,都有各自科学、严格的技术规范,或者说是规章制度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明确每一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避免建筑过程中的随意性,来满足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条件。否则,建筑活动就无法进行。二是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依据。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既有宏观层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又有微观层面的协调、施工、控制。无论哪一个层面的东西,都是以一定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和前提的。企业管理不可能由着管理人员随意去管,而必须遵守“依据”,按照程序办事,有的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建筑企业内部根据自身需要所设立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建筑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既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也要按照自身设立的规章制度办事,而且这种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要求每一个员工一体遵行。从某个角度讲,企业管理人员只不过是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作出裁判,加以纠正,而不是另设规章制度,改变游戏规则。

三、规范激励作用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9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17

[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国家学术性机构,图书馆规章制度是指导图书馆运作和规程、协调图书馆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的规程。为了规范图书馆系统运行、确保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适应社会各界需要,图书馆不断创新其规章制度。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统一规范,大多数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或修订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图书馆不断完备其规章制度,持续进行创新改革,伴随着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为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就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展开研究。

1 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比法与逻辑分析法,研究研究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2 调查与分析

2.1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图书馆内部管理及队伍的建设,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管理改革,图书馆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如在办馆模式管理下逐步引进合同制、聘用制、承包制等现代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就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来阐述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于1980年成立,当时隶属教务处,由教务处一位副处长负责图书馆工作,馆藏中文图书只有万余册,期刊几十种,阅览座位20余个,工作人员7人,根据工作性质分为采编、阅览、流通三个组。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在规章制度在经过多重改革下才逐渐完善,以至于图书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从1995年自动化建设开始,伴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也在逐渐提升自身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整个图书馆系统已经从手工操作逐步变为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

2.2 传统式管理制度和新模式的比较

从目前的发展可以看出,周口师院图书馆现在采取的科学管理制度与最初采取的馆长负责制相比更加完善和健全,在表2中笔者对这两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通过对比可知,现代图书馆规章制度在人性化和个性化下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逻辑性,不论是对图书馆内工作人员还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更实用。

3 对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的讨论

3.1 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方法与原则

为了让图书馆各项工作统一化和标准化,所以需要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相关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管理和使用。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首先,必须遵守相关领导机构有关图书馆工作的政策和法规,若是违背则应废止。其次,由于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不同地方的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再次,规章制度要在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配套协调、种类齐全、形成系列,应具备易懂、易读、易记的特点。最后,制度的建立还要方便读者,在保证重点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

3.2 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书馆的发展要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首先,其规章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是图书馆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的创新必须与图书馆内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再者,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图书馆内部管理改革层次,也在促使整个图书馆事业由陈旧的传统模式向规范化的现代模式转化;再次,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既可以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也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岗位细则,对促使我国图书馆模式的转变,促使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管理工作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图书馆各种工作岗位人员的协调合作精神更能发挥出来,也会促使图书馆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3.2.1 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规章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在各种管理工作中,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都是缺一不可,相互协同存在的,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作为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静态管理是综合馆内的诸多管理要素,结合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形成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图书馆各种管理要素的最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馆内各项制度的优势,促使图书馆的发展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一切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的保证。

3.2.2 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其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图书馆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有机体,各项工作终究还是动态可持续发展的,为了保证图书馆工作持续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一定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为了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督导职能,只有不断地进行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从而最大化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效用。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原有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出符合时展的新的举措,才能实现图书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3.3 图书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图书馆规章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规章制度不完善

据统计大多数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只是规范了读者行为,也就是大多数的规章制度是制约读者的,但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却很少见到。从图书馆大厅和图书馆网站公示的规章制度来看,大多数规章制度的适用对象是读者,如读者借阅规则和读者借阅须知等,适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制度的缺失体现了目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虽然有一些图书馆也制定了规范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行为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图书馆认为作为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的内部规范,和读者关系不大,也没必要公示给读者。其实这种公示制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监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也很难被规范,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3.2 规章制度缺乏前瞻性

据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传统借阅服务的规则约束上面,面对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的更新跟不上图书馆服务手段发展的脚步,更不用说具有前瞻性的规章制度。例如:在新时期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了自己的电子资源(随书光盘、电子书、数据库等)和电子阅览室,这就要求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然而很多图书馆没有制定相应的电子资源使用规则,对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也很少有制度的保障。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只有1/3的图书馆制定了相应的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则,极少数图书馆用制度规范了电子资源的下载和使用,除此以外,多数图书馆制度建设还处于真空状态。

4 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发展会有新的方向,读者也有新的要求,其规章制度也要有新的内容。因此,应根据图书馆发展、读者和管理需要等不断完善其规章制度的内容。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①增加图书馆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发挥图书馆各个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增加文明读者公约,维持图书馆正常工作秩序;③增加病毒检测和预设办法,保证数据不被入侵和删除;④健全员工考聘制度,提高馆员创新能力;⑤增加参考咨询工作,规范及深化读者服务工作;⑥制定图书的修补规则,保护图书馆文献资源;⑦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全力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

5 结 语

通过研究发现,图书馆规章制度作为图书馆工作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类型、各个系统的图书馆怎样实现优化管理,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各图书馆只有立足本馆实际,博采众长,通过不断的质疑和沟通,才能使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断趋于科学合理,适用于本馆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制度,才能适应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戴维民,孙瑾.论信息共享空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

[2]张学福.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3]王世伟.当代全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4]陈光祚.论网络时代的个人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05(6).

[5]沙勇忠.维基百科: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情报资料工作,2006(4).

[6]王维香.政府投入是改善图书馆现状的关键[N].人民日报,2006-01-13.

[7]谢鸣敏.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中的尴尬与困顿[J].图书馆建设,2006(2).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例10

一、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背景

企业管理离不开规章建制工作的保驾护航,这项工作对于企业管理框架的构建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同时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也是企业员工在工作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既为员工行为模式设定了框架和规范,也保证了员工权利和行为安全。一是规章制度应当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容,牵涉范围较广,管理层级交错,关系复杂,存在一定的沟通协调难度。二是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与时效性冲突。企业经营管理是灵活的、适时调整的,但是规章制度为了保持严肃性,同时修改具有程序性和谨慎性,决定了规章制度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就可能出现规章制度与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脱节问题,时效性保持难度较大。三是规章制度内容受起草制定职能部门的主观认识形态以及企业专业技术部门的职能分工影响,因此可能存在职能规范交叉或者相互冲突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健全企业管控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开展规章制度建设

1.建立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是规范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规章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横向匹配也要进行纵向的层级建设,按照制度关系,建立若干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制度集合,即制度树。通过对制度树的梳理,做到既不能重叠冲突、也不能遗漏空白,从而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企业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前瞻性地与企业战略、目标定位、主营业务、管控模式相适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规章制度的实用性和协调性。因此在制度树培育过程中,要做好统筹工作,力求顶层设计先行,建立金字塔模式制度树,并从顶端开始启动。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任务职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内容。规章制度体系的设计作为公司层面一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设定目标、管理原则及体系层级时必须要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匹配。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规章制度建设只有与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2.确保规章制度与战略匹配的及时性。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约束企业及人员行为,也反应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双向作用。当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适用性,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时,其能对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当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经济发展状况或者企业战略目标不匹配,如过于超前或者滞后,则会制约企业的发展,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保障规章制度与战略目标的匹配度,及时制定和修改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节奏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对于违背社会发展节奏规律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度,要及时调整废止;对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战略调整,应当及时出台规章制度予以推动保障,确保企业活动能在制度的框架内完成,由有科学性的制度予以保驾护航。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组织保障

1.要高度重视企业制度建设,实现统筹管理。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管理行为及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具有极高的严肃性,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建设,把规章制度建设置于“企业立法”的高度。第一,要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明确制度立改废的职能部门和相关的制定、审核以及批准程序。要加强制度审批的层级感,设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审批流程,以保证规章制度的高层认可度。第二,要保证规章制度体系的同一性,避免相互冲突。规章制度涉及企业管理方方面面,制定制度的牵头部门往往为具体业务部门,而具体业务部门因业务领域范围限制、主观认知程度差异或者权责私心等,可能对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同一性构成冲击。因此,应明确专门职能部门对规章制度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负责规章制度体系的总体策划和日常管理工作,实现规章制度建设的统筹管理。第三,各个职能部门行使对本职能领域规章制度的垂直监督与管理职能,定期对本职能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2.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能动性。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依靠企业员工共同实施的。因此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征求各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保障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