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杜甫诗三首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9:00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1

学习这首诗,要把握在雄浑景象中流露诗人孤寂之情的写法,并联系时代背景,通过意象想象、问题探讨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象意境,品味作品中人物的心情,进而掌握诗歌的情感变化,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想象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通过想象感受秋江广阔的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孤苦的形象,从而深切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职校一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该诗之前接触了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的诗作,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并且之前初中的学习积累和课前充分的预习,对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鉴赏诗歌。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由于人生阅历不够,未必能准确领会,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暮年漂泊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意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欣赏写景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细节质疑法。

五、设计思路

职校新教材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倡“合作、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该诗的情感和艺术特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之前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学过李白的诗作,杜甫的诗歌风格与李白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此诗一是注重诗歌意境的理解,二是侧重诗歌的诵读,让学生用心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思路安排了“三个层次”,即:通过“整体感知——意象探究——揣摩情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充分感知诗歌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升华,从而深刻地体会全诗的内容情感和写作技巧。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教学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我们都曾学过“诗仙”李白的作品,他的诗作飘逸奔放,想象瑰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诗人,就是“诗圣”杜甫。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用诗来记录历史,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揭示民生疾苦、官吏暴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大家学过哪些诗作呢?(同学们自由回答)

看来大家都积累了不少杜甫的诗作,下面我们就通过比较杜甫最有名的两首诗作,一起走近杜甫,感受他的诗作风格。

(二)交流讨论

教师诵读《绝句》和《望岳》,比较两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

1.《绝句》景物描写,《望岳》先写景后抒情。

2.《绝句》句句写景,一句一景。

3.《绝句》感情含蓄,《望岳》感情直白。

归纳欣赏写景诗的方法:

1.把握形象

2.体味意境

3.把握情感

大家可以看到,杜甫的诗作情景往往交融,并且情感深沉,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学习他的代表作《旅夜书怀》,来感受他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朗读诗作,了解基调

教师安排2-3位同学朗读诗作,考虑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这是杜甫晚年所写的诗作,有人把此诗看成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沉郁悲凉。读时,一定要读得缓慢、深沉,才能把这首诗的丰富感情读出来。

当然,要想把一首诗读得准确,读出感情,是需要对诗作有深刻的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旅夜书怀》。

(四)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

师:“旅”,意味着什么?

生:“旅”有“旅途”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首诗歌会写作于旅途呢?

生:杜甫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二年,公元765年五月,好不容易在成都草堂安定来的杜甫,由于好友严武的去世,失去了依靠,而不得不举家迁回中原。这首诗歌就是他在返乡途中的有感而作。

师:诗中哪些诗句对应了题目中的“夜”?

生:与“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

师:“书怀”表明什么?

生:表明这是一首抒怀的句子。

师: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首诗写的是旅途夜间所见之景,并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作。那么作者到底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呢?

(五)含英咀华,体会意境

教师将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想象来描绘这两幅画面。

学生讨论,派代表来分别描绘。

生1:岸边瘦弱的小草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在广阔的江面上一艘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随波起伏。

师:这位同学描绘得很好,在这幅画面中,大家觉得杜甫给我们渲染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生:孤独、凄凉。

生2:星空低垂,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师:以上首领二联给我们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近处一叶小舟,远处寒星笼罩,月光照射之下,江水奔流而东。在作者的笔下,天地空旷,大江奔流,然而我们却能感受到细草的纤弱,孤舟的凄凉。这种写法也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领会情感。

1.教师提问:如何理解颈联?

学生讨论。

生: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的么?年老多病就应当退休不在为官。这两句诗中的“岂”和“应”字有另外的意思在里面。

师:如何理解呢?

生:颈联是反语,我们都知道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但是诗人的理想是安邦治国,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复,因此“岂”字,写出了诗人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的愤懑之情!“官应老病休”,从表面上看是作者的“”“自解”,但是我们看过杜甫生平就知道,杜甫年龄根本就不能称为老,诗人仕途坎坷,又岂是他年老多病所致。诗人素有远大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有一点声名竟是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师: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用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他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令人可叹可惜!

赏析尾联。

师:就在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他看到了什么呢?

生:天地间的一只沙鸥。

师:很好,茫茫天地间,那只在飞翔的沙鸥似乎就是杜甫自身的写照,诗人将自乘的孤舟比做一只空中飞翔的鸟。用天地之大反衬沙鸥之小,借以描绘自己的孤单失意,真是含蓄婉至,饶有余味。清人黄生说:“一沙鸥何其妙!天地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鸥,作者吞声,读者失笑。”

再读诗作。

采用个读、点评、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进一步的感受此诗的深沉情感。

(六)总结反思

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旅夜书怀》,这首诗歌传递给我们的是怎么样的艺术风格呢?有哪一位同学愿意来归纳一下?

学生回忆、讨论。

教师归纳:杜甫诗有“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指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旅夜书怀》这首五言律诗,内容上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无奈漂泊流浪的孤寂悲苦和愤慨之情。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旅夜书怀》正是在情景相生、互藏其宅下完成了诗人对生命的感伤与顿悟。

(七)能力延伸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起欣赏了杜甫的名作,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该怎样去阅读欣赏呢?从今天的课堂上大家可以得到哪些经验呢?

生1:阅读诗作首先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其次要朗读诗作,发挥想象,通过意象走进诗句描写的世界。

生2:欣赏诗歌还需要用心体会,咬文嚼字,在字里行间去体会诗人蕴含的情感。

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不过我还要再加上一条,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多读诗作,最好能熟读成诵,把经典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脑海和心灵中。

(八)布置作业、对比拓展

比较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在情感、写作手法、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九、教后反思

《旅夜书怀》这首诗在单元的编排上属于自读篇目,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决定整个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拨。上课的时候,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对于“读”的环节,还是稍显欠缺。从课件设计的角度,由于本诗中意象较多,描绘景象宏大,如果用固定的画面展现诗作内容,未必有让学生自由想象来的效果好,因此,本诗的课件设计仅设计了三页,起提示作用而已。从教学实施来看,效果非常好,“留白”这种方法是非常适合诗歌欣赏的。

附:板书设计

把握形象: 首联—近景—孤舟夜泊

颔联—远景—雄浑阔大—反衬

领会情感直抒胸臆—颈联—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借景抒情—尾联—比喻—自伤漂泊、孤独寂寞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2

一.《阁夜》尾联内涵之争

诗圣杜甫的《阁夜》是一首深受读者喜欢的著名七律诗篇。全诗如下:

《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尾联的注解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有些解释存在严重的错误。

人教版高中教材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徒然感到寂寞。漫,徒然、白白地。”。另外,我查阅了《新华字典》,“交游”为“结交朋友”的意思。

在阅读上述解释文字时,我感到特别困惑,因此开始查阅相关文献,也由此激发了我对科研探索的兴趣。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1673—1769)在《唐诗别裁》中给出的解释是:“[阁夜]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沈德潜1998]。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被誉为“汉学伟人”的萧涤非(1907~1991)等人在《唐诗鉴赏词典》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萧涤非等1983]。

《唐诗三百首》中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2003年,岳泽和在《语文月刊》一文中认为:“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是说,诸葛亮(卧龙)和西汉末年“跃马而称帝”的公孙述(跃马)这些在历史上曾煊赫一时的人物,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是化为黄土了吗?我们这些人又何必为自己的得失而挂怀呢?至于人事和音书,就任其寂静无声吧!”[岳泽和2003]。

2004年,仇桢在《语文教学之友》发表文章,对“漫寂寥”的两种解释也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仇桢2004]。他分析后认为,“漫”即“满”,引申为“全、都”,因此认为“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意思为“如今人事‘岑’寂,‘音书’杳然,一片虚无”。

2011年寒假期间,我通过网络版《全唐诗》查阅杜甫所有诗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杜甫的用词规律,并且根据这些规律对《阁夜》尾联进行了初步的解析。于2011年2月在《文学教育》上撰文,对“人事音书漫寂寥”作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人事”),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音书”),更是遁入无形空寂之中(“寂寥”)[曹天璞2011]。这一解释与其他作者的解释截然不同!

本文是在上述论文基础上,结合最近我的新的思考而写成。在本论文中,我进一步从《阁夜》写作的社会背景分析、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杜甫全诗用词统计分析等角度,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解析《阁夜》尾联的深刻内涵。

二.《阁夜》创作的社会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肃宗时,杜甫担任左拾遗。晚年曾入蜀,在友人的推荐下,杜甫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甫一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韩愈高度赞美杜甫和李白诗词的艺术光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元稹赞誉杜甫至极点:“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由此可知杜甫对当时诗坛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杜甫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56岁的杜甫在古时已经属于老年人,已经是穷困潦倒,体弱多病。这年是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的春末,他来到四川夔州。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766年冬天西阁之夜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超然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四川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诗人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仿佛听到悲壮的鼓角声;诗歌诉说了兵乱之中黎民百姓的悲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战乱的悲伤,表达了由武侯庙、白帝庙而产生的对历史变迁、贤愚同尽的感慨。

全诗虽有感时悲壮之情,也藏历史超然之愫。

三.从多重角度分析“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内涵

我首先分析“人事”一词。基本方法是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网址省略/)、在线版《唐诗三百首》(网址省略/)搜索含有上述词语的诗词,然后从中总结出《阁夜》中“人事”的内涵。

3.1 杜甫关于“人事”的基本内涵

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网址省略/),我发现,杜甫还有以下12首诗中使用了“人事”一词,参见表1。

*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根据上述表中的诗句,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第8行外,可以确定的是,杜甫在诗词创作使用“人事”一词时,其内涵基本一致,大致为“人世间的事情”!

作为补充,我查阅了在线版《唐诗三百首》,收集的含有“人事”的诗有王维《桃源行》诗中的“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中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上述两处“人事”都是“人世间的事情”的意思。

那么,能否由此确定《阁夜》中的“人事”也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而不是如人教版教材给出的含义“交游”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2 杜甫关于“音书”的基本内涵

下文来分析“音书”一词。除了《阁夜》之外,杜甫还四首诗使用了“音书”一词,参见表2。

从上表可以发现,杜甫和其他诗人在使用“音书”一词时有以下规律:除了《阁夜》外,杜甫的“人事”用法和其他诗人基本一致,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例如“静不来”、“稀”、“滞”、“断”等,形成“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而不是单独使用。并且,“音书”的含义比较明确——基本含义为“音讯、书信”之意。

那么,能否就采用上述基本内涵来解释《阁夜》尾联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3 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为了便于把握杜甫关于“寂寥”的基本内涵,我们先来探讨“寂寥”一词的起源及其基本内涵。

3.3.1“寂寥”的起源

“寂寥”一词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名论著,是我国历史上首部最为系统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来源。传说中,《道德经》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写,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共计81章。后人将前37章归为《道经》,后43章归为《德经》。

在《道经》第25章中,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上述断言的大意是:有一物混然而成,它存于天地形成之前;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阔,它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歇;它为万物的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取字为“道”,勉强给取名为“大”。…

从上述解解中不难看出,“寂寥”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寂”,无声;“寥”,无形,空阔。但是,“寂寥”在此毫无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

“寂寥”一词也出现于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编辑的《楚辞》中。刘向在《楚辞》中收录了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以及刘向本人的作品《九叹》,计十六篇。刘向编写的《楚辞》现已遗失。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对《楚辞》进行了增补、注解,形成了《楚辞章句》。

刘向的《九叹》中又包括《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忧苦》、《愍命》、《思古》、《远游》。

在《惜贤》篇中,刘向有诗句“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其中按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的注解:“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据此,“声嗷嗷以寂寥兮”可以理解为“[屈原]向这一世界大声呐喊,表述自己的高洁与忠贞,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回应,一律都沒有,就象在他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一样。”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用现代汉语解释,“寂寥”的最基本内涵有两点:(1)“寂静而空阔无形”,(2)“空无人民”。

另外,《四角号码词典》对“寂寥”也有“寂静而空阔”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寂寥”有“寂静;空旷”的解释。这些解释类似于(1)的含义。

在此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寂寥”的基本内涵中没有现代人们所说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现代人对《阁夜》尾联解释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3.3.2 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除了《阁夜》之外,杜甫在其它诗词中也使用了“寂寥”一词。通过对在线《全唐诗》的检索,我搜到了含有“寂寥”的诗,共计15首,最后整理成表3。

表3关于“寂寥”的含义是我查阅资料所得到,第10行《阁夜》中“寂寥”的内涵是本节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所以用问号标记。

*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阁夜》外,在杜甫诗词中,“寂寥”内涵共有四种:

1) 寂静无声;2)孤单空落;3)冷落萧条;4)死亡。

同时也可以看出,“寂寥”在杜甫诗歌中的演变十分复杂。这很可能就是导致众多学者对《阁夜》尾联下句给出不同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

3.3.3 从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以及诗友中寻找“寂寥”内涵

我们能否根据3.3.2节的分析认为,《阁夜》中的“寂寥”一定是表3中四个解释之一呢?或者说“寂寥”在杜甫的认知世界里还有其它可能解释吗?

直接回答上述问题是困难!本节试图通过“人物影响关系分析”的思想,从影响杜甫的前辈诗人和诗友的诗歌中获得线索。从诗歌发展的历史中,先前时代诗人的传世不朽诗歌对后世诗人具有重要影响,同一时代的诗友之间也有相互赠诗的“传统”。根据这一认识,我查阅了杜甫大量的诗词文献,从杜甫自身诗词中,我整理了可能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和同代诗友的列表。然后,再从这些诗人的诗词中找到出现“寂寥”的诗词,并且分析它们的涵义,以此来回答本节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图1总结了杜甫诗词中或赞美或讴歌的10位著名诗人的姓名,也给出了杜甫的相关诗词名(其实还有其它诗词,图1仅列出一首,其它部分相关诗词在下文中略有提及)。下面对这些诗词一一分析,并且分析诗词所提及的诗人的作品中出现的“寂寥”一词。

3.3.3.1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七

杜甫在叙述自己的作诗经验时,写下一首诗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其中,“二谢”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大诗人谢灵运和谢朓,“阴何”是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著名阴铿、何逊。该诗反应了“[杜甫]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石洲诗话》云)。由此可以看出,杜甫的创作受到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的极大影响。

事实上,我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获知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历史地位。

谢灵运(385—433年)为南朝宋代著名诗人。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从谢灵运开始,山水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脁(464—499年)为南朝萧齐文学家。出身世族,母亲为宋文帝第五女长城公主。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唐代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

阴铿(约511-约563年)为南北朝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写景见长,尤善描写江上景色。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指李白)有长句,往往似阴铿。”足可见阴铿对后世的影响。

何逊(约477—518年)为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出身贫寒,仕途很不得志。他诗情婉转,意境隽美,深为后世诗人杜甫等赏识。梁代天监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佳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何逊一身寂寞苦闷,寄情于梅花,杜甫有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以上四位诗人含有“寂寥”的诗句在表4中给出(参见第3.3.4节)。

3.3.3.2杜甫《戏为六绝句》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首联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足见庾信对杜甫的影响。

庾信 (513—581年)为南北朝诗人。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人。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是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直接影响着唐代的诗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唐诗的先驱。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表达了对庾信的赞美。

庾信对后人的影响也是至深。例如,宋祁的“庾信真愁否,仍能用斛量”(《秋日四首之一》),张耒的“已老冯唐犹不遇,思归庾信正多愁”(《归马二首之一》),黄庭坚的“庾郎三九常安乐。使有万钱无处著”。

庾信共有三首诗中含有“寂寥”一词,参见表4(请见第3.3.4节)。

3.3.3.3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讲述了与高适的友情:“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高适(约702—765)为唐代著名诗人。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甚密。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他曾游梁宋,躬耕自给,因此其诗歌反映的层面较广阔。

高适有两首诗出现“寂寥”一词,参见表4(请见第3.3.4节)。

3.3.3.4杜甫《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

杜甫在《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一诗中有诗句:“不见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无素书”,其中因岑参曾任嘉州刺史,因此他被世人称为“岑嘉州”。

岑参(约715—770)是唐代著名诗人。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渐困。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岑参写了不少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思乡之情的诗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隐逸思想在诗中多有体现。

岑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一词,参见表4(请见第3.3.4节)。

3.3.3.5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极深,744年(玄宗天宝三年),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曾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745年(宗天宝四年),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杜甫与同游,感情甚密。

杜甫写了许多反应与李白友情的诗篇。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写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情真意切。除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还包括《寄李白二十韵》、《赠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冬日有怀李白》等。

李白(701—762年)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有铮铮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他表现得目中无人,桀傲不驯。

李白有一首诗用到“寂寥”,参见表4(请见第3.3.4节)。

3.3.3.6杜甫《陈拾遗宅》

杜甫对陈子昂的复古革新主张和诗歌成就赞赏有加,在《陈拾遗宅》写到:“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杜甫本人的五言咏怀诗深受陈子昂《感遇》诗的影响。

陈子昂(约661—702年)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历任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现存诗共100多首,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继承学习《诗经》和魏晋时中原诗人阮籍《咏怀》诗的兴寄传统和汉魏风骨。陈子昂还有《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等100多首传世佳作。

陈子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参见表4(请见第3.3.4节)。

3.3.3.7杜审言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约645—708)为初唐杰出诗人。唐高宗咸亨进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查遍杜审言诗集,未见含有“寂寥”。

3.3.4 杜甫诗中“寂寥”可能内涵的总结

根据3.3.2和3.3.3的分析,我总结了一张表格,给出了影响杜甫的诗人以及他们诗歌中出现的“寂寥”诗句。

根据表4,我推断在杜甫诗歌中,“寂寥”一词除了四种可能的内涵外,可能还会有“寂静空阔”、“寂静空阔无形”的内涵。因此,结合3.3.2节的分析,我认为,杜甫在使用“寂寥”一词时,其可能的基本内涵有六种:

1)寂静无声;

2)孤单空落;

3)冷落萧条;

4)死亡;

5)寂静空阔;

6)寂静空阔无形。

这一结论为解释《阁夜》中的“寂寥”一词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阁夜》中的“寂寥”的内涵应该为上述六种内涵之一。下一节将详细分析“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深刻内涵。

四.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慢寂寥”新解

前面,我给出了杜甫以及其他诗人使用“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可能内涵。结合对《阁夜》全诗的人事,我对“人事音书漫寂寥”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我从关涉角度分析《阁夜》的整体描述特点。

在诗人的整首诗中,首联、额联、颈联写诗人所见、所闻,都是关于从感官出发,反映现实世界,属于“关于现实的”内容,并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尾联的上句写所忆,是写历史的,也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如果尾联下句“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内容,显得与整首诗不协调。因此,将该句理解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不够贴切,因为这种理解使得“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了。

第二,虽然“终”为副词,解释为“终归”,但是在“卧龙跃马终黄土”中的“终”具有“终成”的意思,因此“终”在功能上实为动词。因此“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漫”字应该具有动词功能。因此,“漫”作为“任凭”、“随它去”似乎不当,也与全诗完美的对仗性——“催-霁”、“声-影”、“闻-起”、“终-漫”——也不相称。

第三,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使用“音书”一词的上下文来看,使用“音书”的诗句前后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例如“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而不是单独使用。因此,“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音书”不是“音书杳然”的意思,也不是如“远地音书”的意识。

第四,根据从多重角度对“寂寥”分析的结果,“寂寥”在《阁夜》中没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点与大多数学者的注解完全不同。结合“卧龙跃马”一句,将它解释为“寂静无声”、“寂静空阔”或“寂静空阔无形”更加贴切。

综合上述四个要点,我得出以下结论:

(1)教材把“人事”理解为“交游”,似乎欠妥。“交游”意指“结交朋友”,内涵太窄,与“卧龙句”不相称。我认为,应该按照诗人杜甫的习惯用法,将“人事”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或者理解为“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愁和失意之事”。

(2)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的习惯用法,“音书”不具有“音书断绝”、“音书杳然”的意思,这与教材中的解释、《唐诗三百首》的解释、仇桢的解释、清代诗人沈德潜得解释等截然不同。我认为,应该将“音书”理解为“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情感”。这一理解更加准确。

(3)诗人在写出追忆历史的“卧龙句”后,似乎意犹未尽,需要由下一句的“人事音书漫寂寥”来对照、应答。而这种应答应该是一种宿命论式的断言。因此,紧扣上句的意思(即“贤人枭雄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人物同归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反映现实与未来。

(4)借助“卧龙句”可以看出,作者在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因此“人事句”应该对这种感慨进行回荡,从《阁夜》全诗可以看出,前三联的上句反应了现实的“阳”、“悲壮”和历史的“强人”等力量的一面,下句则回荡着现实的“阴”、“柔”、“弱”的一面。因此,我认为,“人事音书漫寂寥”的理解应该尊重这一对仗的规律。

终上所述,《阁夜》尾联中的“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本文从社会背景、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等角度,运用归纳分析、类比分析、相关分析和诗词对仗分析等思想,对诗圣杜甫名篇《阁夜》中的“人事”、“音书”和“寂寥”进行了详细剖析。我认为,“人事”指“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而不是“交游”的意思,也不完全指“人事变迁”),“音书”指“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而不是指“音书断绝”,也不完全等同于“朋友之间的慰藉”),“寂寥”指“无声无形”(而不是指“寂寞”)。

通过上述分析,我得出了“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即“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最后,通览《阁夜》全诗,结合“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我除了体会到诗人在那个不眠之夜,对现实的感慨,对百姓的忧伤,也体会到诗人对人、事、物无情历史规律的超然。

参考文献:

[1]沈德潜(清):《唐诗别裁》。岳麓书社出版年,1998年。

[2]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4]仇桢:“漫寂寥”别解。《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第10期,第33页。

[5]岳泽和:《杜甫律诗五首》注释辨误,《语文月刊》,2003年12期,第40-41页。

[6]曹天璞: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文学教育》, 2011年3月,第84-86页。

[7]《汉语大词典》 见 cd.省略。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杜甫的精神、情怀。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四川成都,有一处的文化圣地,千百年来,吸引的各地的游客来此瞻仰,这就是诗圣杜甫的故居,著名的杜甫草堂。曾有报道说:当地政府觉得杜甫草堂太寒酸,要把它重建的气派些,把它扩建成一个占地20万亩的旅游景点,所以得让居住在草堂附近的居民限时搬迁,如不搬迁将给予惩罚。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引发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因为这有悖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理想。而这句名句,就是产生于这间草堂。

杜甫身处陋室,却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写下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许多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零距离接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走进诗圣的情感世界。

二、检测预习

1.杜甫知多少

(预设: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获得“诗史”的美称,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2.正音、把握朗读节奏

过渡:我们之前已经利用早读把这首诗的读音、朗读节奏和大概的意思搞清楚了,这节课老师主要是想带大家来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挖掘诗歌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这首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对这样不朽的诗篇,不诵读,是很难品味出其中的美感。首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我们班的朗读功夫。(读)

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诗文赏析

(一)初读:理情景,入情景

1.题解

从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作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

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吗?

2.整体感知

诗人在这首诗里描述了几个画面?用短语给每个画面安一个小标题。

(板书: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

3.预习成果展示

挑战“诗圣”,各显神通。

过渡:看来,今天这堂课,不仅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我们所有的同学也做了充分的预习。其实,还有的同学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通过漫画和改写的形式向老师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为“诗”配“画”:

过渡:看,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多才多艺!让我们送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

化“诗”为“文”:

我相信大家除了用画之外,还能用文采来展示自己的才艺。我发现我们的学案里,有很多同学化“诗”为“文”,把两三句诗改写的特别精彩。

(二)细读:抓字词,品韵味

过渡: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所以诗歌中的每个字词都可能会有很深刻的内涵或者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下面我们就一起细读诗歌,到词句中去挖一挖,试试能挖出多少字面以外的东西。

1.赏析第一画面

(1)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三重”?

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三”指的是多,也从侧面反映了秋风的猛烈。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飘转”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沉”是“深”的意思,是形容词。

过渡: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锤炼功夫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2.赏析第二画面

(1)过渡:面对狂风怒号,茅草乱发的情景,茅屋内的杜甫是什么心情?

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板书:急

(2)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3)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短短的几句诗就把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表现的淋漓尽致。难怪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天公无情毁屋的无奈无助,幼稚顽皮的群童不明苦衷,明天的草堂该如何进行修葺,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3.赏析第三画面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下雨)

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无奈。作为父亲,却无法给孩子一个安乐的家,他是多么的痛苦啊。我们又可以再一次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4.睹“物”思“人”

过渡:又要进入到我们挑战诗圣,各显神通的环节了。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想象一下困境中,诗人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呢?你可以适当加入动作、神态描写把他的形象描绘一下。老师先抛砖引玉吧。

5.我“行”我“秀”

过渡: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我们的小演员就要把你们的想象搬上舞台。我们一起来欣赏

简单点评

(三)再读:悟情感,明主题

1.赏析第四节

过渡:通过同学的表演,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

夜雨湿屋,身处困境的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说明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明确:“忧国忧民”(板书)。自己――推己及人――天下寒士

小结: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我们眼前为之一亮。他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诗人进一步表示: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真是感人至深。

板书:现实――水到渠成――理想

2.时空连线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杜甫说,我们给杜甫打一通时空电话,把你此时最想对他说的话讲给他听。

3.上下五千年,感动中国人

我想,如果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次感动中国的历史人物颁奖典礼,杜甫一定就是其中一位感动中国的古代诗人,于是给他写了一段颁奖词。我想同学们肯定能比老师写得好,课后再来试试身手,把你对杜甫的评价也写成颁奖词吧!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4

中华诗国,诗人万千。伟哉杜甫,诗中圣贤。家世绵远,“奉儒守官”。席丰履厚,家学渊源。远祖杜预,名儒名臣。统一西晋,屡建功勋。杜甫仰慕,励志修身。“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祖父审言,沈宋鼎峙。确立律体,每多佳制。杜甫传承,龙吟虎视。激励儿曹,诗乃家事。 

    黄河赴海,篙岳摩云。生长中原,强记博闻。七龄咏凤,早慧惊人。九龄书字,笔扫千军。行年十五,阔步文林。读书万卷,下笔有神。年近弱冠,寻幽吊古。纵览吴越,振衣天姥。放荡齐赵,呼鹰逐虎。继游梁宋,复访齐鲁。李白并髻,高适继武。快意畅怀,九历寒暑。山水登临,烟霞吞吐。教化耳闻,风俗目睹。开拓视野,疏渝灵府。吟兴勃发,笔飞墨舞。望岳神驰,追踪尼甫。绝顶纵目,众山皆俯。 

    西归长安,理想超群。贤路宏敞,立登要津。致君尧舜,大展经纶。治国化俗,国富民殷。孰知盛世,危机日显。君主荒淫,酒色沉酒。奸相忌贤,大权独揽。蕃将骄横,恃宠谋反。仕进无路,十载沉沦。缺衣少食,茹苦含辛。幼子饥卒,邻里声吞。农村凋敝,赋税交侵。饿俘在野,肉臭朱门。洞察隐患,忧国忧民。发为吟咏,动魄惊心。《奉先咏怀》,传诵古今。 

    安史叛乱,诗人切齿。投主陷贼,谏君件旨。流亡放逐,一生九死。《月夜》《春望》,血泪满纸。《述怀》《北征》,无愧诗史。两京收复,官复拾遗。忠言逆耳,优谗畏讥。《曲江》二首,心痛陵夷。留春无计,感慨嘘啼。贬官华州,案犊繁忙。怀念亲旧,东访洛阳。陆浑小住,满目凄凉。《忆弟》诸什,手足情长。此时唐军,邺城平叛。决战溃败,生灵涂炭。西归见闻,心惊泪溅。《三吏》《三别》,长留史鉴。 

    君王自圣,华州弃官。栖身无地,陇右颠连。峻险道路,伟丽山川。苍茫关塞,幽邃林泉。名胜乌啼,古迹碑残。征戍不息,烽火屡燃。采药拾橡,晨馁夜寒。异境频写,百感毕宣。历时四月,杰作百篇。诗风不变,自辟新元。《秦州杂诗》,五律奇观。《同谷七歌》,泣鬼惊天。遣兴、咏物,感慨万端。纪行、怀友,历代盛传。 

去陇人蜀,艰险备尝。初到成都,借住僧房。友好资助,始建草堂。几行垂柳,一曲清江。白鸥戏水,红藻送香。陶情怡性,屡见诗章。热爱自然,善写风光。乌云乍涌,狂风态肆。卷茅破屋,冷雨继至。长夜难眠,厌乱思治。安得广厦,大庇寒土。天下皆欢,独甘冻逝。仁声雷鸣,爱心火炽。慷慨悲歌,震撼百世。此日西蜀,已非乐园。军阀混战,吐蕃寇边。放眼南北,遍地烽烟。安史未平,外患连绵。朝政昏暗,宦官专权。大唐天下,风雨如磐。草堂虽好,寝食难安。心忧国难,情系民艰。构思敲句,涕泪汰澜。四百余首,照耀诗坛。 

    客蜀五载,每念故丘。携家东下,暂寓夔州。老病交困,大愿未酬。江山信美,岂解百忧!家国迁变,人物去留。盛衰何故?荣瘁何由?抚今忆往,如续在喉。长吟短咏,瀑泻泉流。四百余首,美不胜收。众体兼擅,七律更优。《秋兴八首》,垂范千秋。 

    夔府孤城,两见菊黄。始出三峡,欲返故乡。江陵留滞,公安仿徨。以舟为宅,漂荡湖湘。身历眼见,百孔千疮。官厌酒肉,民少糟糠。税繁租重,卖女难偿。村无烟火,巷有豺狼。万方戎马,四海灾殃。天意难问,人祸未央。写实书愤,心瘁神伤。舟中苦热,蚊纳猖狂。饥渴困顿,病人膏育。犹存厚望,多难兴邦。文星邃陨,四野苍茫!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5

关键词 :语法 汉语史 句法 唐诗 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 如《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6

中国画中的册页,类似组画或系列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画幅不大,赏画者需要伏案细看,静下心来欣赏。在诸多如立轴、屏条、扇面、手卷等国画形式中,册页汇集是制作难度最大的一种,所以有“手卷易好,册页难工”之说。

1959年夏天,陆俨少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准备创作杜甫诗意画册页。此时陆先生经常去吴湖帆先生家看古画,一次,他携带已完成的杜甫诗意画册页25幅,去请教吴先生。吴湖帆在称赞过陆先生的画作之后,给他提了个建议,大意是说:历来有无数画家画过许多册页,惟独唐六如和华新罗超过了一百开,但他们的百开册页是集人物、花鸟、山水于一本之中,还没有看见专人画专一题材,专一画种的百开大册,这种一册之中,纯为山水,汇各家各派,面目独具,无有雷同,非大手笔不能胜任,你不妨试一试。

陆俨少欣然同意。

陆俨少绘制册页时,首先要取出小本子,将平时读诗的佳句摘录下来,重温杜诗原作,反复吟咏构思,化诗境变为画境,待胸有成竹之时,铺纸落笔,不打草稿,顺看笔势,随机应变。这种一气呵成的创作方法,可使画面达到最佳境界。这样持续画了三个多月才终于完成了100幅,平均每天一两幅的速度。

陆俨少将完成的百开册页首先在上海中国画院大厅里开了个小型的观摩会,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正好是画师们集中学习的时间,当时没有镜框,册页被摆放在桌面上,一幅一幅地供大家欣赏。大家看后赞口不绝,陆先生也作了适当的解答。

陆先生原计划在完成百开册页后,为向唐代诗圣杜甫献礼,将百开册页全部捐献给成都的杜甫草堂。陆先生委托其学生写信给成都杜甫草堂谈捐赠之事,但一直未见回音,因此捐献一事被按下作罢。据说,后来杜甫草堂醒悟过来,追悔莫及。

同年秋天,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先生看了陆先生的杜甫诗意画册页后,认为画、字、跋并称“三美”,决定聘陆先生在学院里兼职任教。于是,院方将百开册页在浙江美术学院的教学大楼走廊里进行了展示,一时引起国画系全体师生的注目,还引得其他系的师生们前来参观,甚至还有院外人士也闻风而至。

“”开始,各处都在破“四旧”,中国山水画亦被置于“四旧”之列。陆俨少只能将所画《杜甫诗意画百开册页》上缴处理,等待批判。经过反复“审查”,因杜甫诗画尽是以诗写景,以画配诗,看不出政治内容,实在难以批判,但又不能立即还给作者,随后交由上海中国画院资料室暂存保管。

“”后期,造反派头目金光渝向资料室借阅过百开册页,而到还回时只有65开,他说借时就是这个数,因为当时并未登记,亦无借阅手续。资料室最终将剩余的65开归还给了陆俨少。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7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31-05

杜甫曾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以下简称《咏怀》)一诗中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此言对了解杜甫禅宗信仰至为重要。但对于这两句话,历来争论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双峰寺”与“七祖禅”,主要有五种意见:一是认为双峰寺乃是曹溪双峰山宝林寺,七祖当是菏泽神会。杨伦、仇兆鳌等持此说,今人郭沫若等从之。第二种意见则以双峰寺指蕲州双峰寺,七祖乃是大照禅师普寂。这种观点由清初朱鹤龄发轫,当代以吕潋和陈允吉教授为代表,此外尚有孙昌武教授以及日本学者柳田圣山等。第三种意见则谓“双峰寺”在蕲州,而“七祖禅”则指神会之禅。此以钱谦益为代表。第四种意见则认为“双峰寺”在蕲州,而“七祖”为南岳怀让。清人浦起龙认为:“双峰有两,但曹溪不名双峰寺,定指蕲之双峰。且后文有炉峰转句,炉峰即在蕲南也……今考临济组系,自六祖能师而下,以南岳怀让为第一世,而不系以七祖之称,实即七祖也。让以天宝三年示寂,其嗣则为江西道一,俗称马祖,居南康龚公山。山中猛鸷驯扰,四方学者云集,此正当公作诗之时。而南康即庐山所在,下所谓炉峰时转者,正应指此。推其本师以立言,故尊之曰七祖。求七祖,即是依马祖也。”第五种意见则是最近学者张培锋撰文认为杜甫诗中的“双峰寺”乃是在潭州,“七祖禅”乃是南岳怀让之禅。

对于前三种观点,学界讨论较多。讨论文章主要有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吕潋先生的《杜甫的佛教信仰》,陈允吉先生《略辨杜甫禅宗信仰》,孙昌武先生《禅思与诗情・王维、杜甫与禅》,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实の研究》等。在上述文章中,郭沫若、吕潋等是在论杜甫佛教信仰时涉及“双峰寺”、“七祖禅”问题,尚未申论;而陈允吉先生《略辨杜甫禅宗信仰》则是对此问题首次作详尽的专题讨论。该文以对郭沫若《杜甫的》一文的评论为线索,详细讨论了盛唐南北两宗此消彼长的历史背景关于双峰寺与七祖禅等问题,得出双峰寺在蕲州而非曹溪且七祖为普寂的结论。此后,第二种观点得到学界较多的赞同。也有刘卫林等学者认为,吕潋先生认为“杜甫信仰之禅完全与南宗无涉”是可疑的,“杜甫便颇不乏直接或间接接触南宗禅禅法的机会,故此是否可以遽下定论,断然谓杜甫与神会一无关系,或与南宗禅之说完全无涉,而推论杜甫所信者为北宗禅,似乎便是个仍有待进一步商榷的问题”嗍而不宜定论。笔者以为,杜甫既然明言“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当时其心中之“双峰寺”与“七祖禅”必当确有所指,是不可能可彼可此的。

相对于前三种见解,后两种则所论者不多,故笔者拟先就此予以探讨,然后以杜诗为据作进一步考察。

后两种见解所异者在“双峰寺”之位置,而其之所以有异,是因为“七祖禅”不同。故“七祖禅”的归属乃是此问题之核心。

浦起龙所论与张培风先生《杜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新考》一文(以下简称张文)以怀让为七祖主要论据是杜甫欲至江西依马祖道一,杜甫因尊马祖而尊怀让为七祖。为了支持怀让为七祖的结论,张文推出南岳双峰寺。张文以为,杜甫在《咏怀》诗中表示要出峡去求禅,“根据他以后的实际行踪,其求法之地当为南岳的双峰寺”其实,尽管杜甫一方面打算求法,但现实生活问题不能是他不考虑的。他晚年的行程本来就充满矛盾,既打算南行依靠韦之晋等人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又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北归,甚至再回到朝廷做官。即使是隐居学道,他首先考虑的是他故乡襄阳一带:“汉阳颇宁静,岘首试考盘。”(《别董颈》)况且其弟杜观在荆州多次催他前往。可见他在夔州时未必定有至南岳的计划。他离开江陵,因生活无以为继。即便潭州在唐代确有双峰寺,仍然不能确定杜甫所归依的就是此寺。因为既名“双峰寺”,仍然当依蕲州双峰寺而立名,同样表示归命禅宗祖庭之意。“师粲可”的杜甫为什么身在夔州之时,不依声名显赫而以东山法门著称的蕲州双峰,却要归依名闻不彰的潭州双峰,似乎不大可能。怀让到嵩山时杜甫尚未出世,其告别慧能之后一直在南岳观音台,天宝初年辞世,也不可能与杜甫有任何交往。我们也很难说杜甫没有受到南宗禅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即使以南宗禅论,在盛唐与中唐之交,怀让也远远没有达到神会的威望,其学说尚有赖于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加以发扬光大。正如杜继文先生所言:“在道一知名之前,怀让其人鲜为人知……在早期的禅宗文献中,作为慧能的弟子,怀让和永嘉玄觉、南阳慧忠等人一样,是不见记载的。在道一之外,怀让也别无其他有影响的弟子”可见,怀让实际上当时并没有“远自粱益,近从荆吴,云趋影附,风至川动”的影响,其声名昭彰乃在于马祖及其后嗣者的推扬。很显然,联系杜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上下文来看,“双峰寺”意在兼指某个禅门,而不是强调土木结构的寺院建筑。迄今为止,未见任何文献说及怀让在双峰寺修道,并且使潭州双峰寺也声名远著,成为某个宗派的代表。张文又引《祖堂集》灵瑞和尚事,纵使确有其事,也是“出家受具即在双峰寺,后投马祖门下”,难说南岳双峰寺中僧人定是怀让一系。因马祖有一弟子与双峰寺有关便认双峰寺为怀让门下的道场,证据不足。即使是不闻于时的双峰寺僧人,也不能作为怀让一门的代表而令远在夔州的杜甫“身许”,而怀让门下当以马祖道一为代表。这样,南岳双峰寺若置于杜诗中便无着落。马祖后由福建至江西虔州南康,大历中方至洪州钟陵开元寺,乃因应刺史路嗣恭之邀。据两《唐书》路氏任刺史乃始于大历六年(771),此可证马祖至洪州在杜甫去世之后。故杜甫作《咏怀》涛时,马祖当仍然在南康。浦起龙认为地名切合,张文也以此为据,郭曾认为唯有地名符合,此皆是附会之谈。杜甫在诗文中常用庐山慧远来代指高僧,故庐山和慧远之称常用来虚指。如用“不见庐山远”来指夔州的大觉高僧,“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全用庐山事,而显指大觉和尚所在的夔州。“隐居欲就庐山远”是指公安太易沙门。故诗家笔法与史家笔法不当混为一谈。即使按史家笔法,地名也全然不合。浦起龙说“而南康即庐山所在,下所谓炉峰时转盼,正应指此”,可见他也认为马祖其时正在南康,但唐代南康绝非是庐山所在。明清时期的南康府位于庐山之阳,和唐时的南康完全不是同一位置。《太平寰宇记》云:“唐武德五年平江左置虔州,天宝元年改为南康郡,乾元元年复为虔州,后唐长兴二年升为昭信军节度,皇朝因之。”又据

《大清一统志》关于南康府沿革,知明清南康府在元代之前此地未有“南康”之称。至于马祖修道的龚公山,也在虔州之南康。故《寰宇记》记虔州南康县龚公山云:“龚公山,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其上奇峰翠,前后连延;萝木泉石,左右襟带。昔有隐士龚亳栖此,因以名焉。”两地一在彭蠡湖西北,一近于岭南,相距甚远。可见认为杜甫拥怀让、依马祖之说,应系误解地名并在此之上作出过多联想而所致。且此时湖南,是石头希迁传法道场,与怀让有别。杜甫如依马祖当往虔州,但没见他有此念。怀让在世时北宗正盛,未见他本人呼应神会拥护慧能为六祖。或许马祖及其弟子当年也参与法统之争,但其影响力总的来说尚不及神会。印顺法师说“韦处厚作碑,说到禅的分散,是代表洪州宗当时的意见……碑文虽不满神会门下的‘坛经传宗’,而称神会为‘得总持之印,独耀莹珠’,大有曹溪门下第一人的意思。那时的洪州门下,对神会还是表示尊敬的。”神会既然在贞元时被钦定为七祖,故在此之后,终有唐一代,也不大可能有其它人能公开称七祖了。故北宋时汾阳善昭等人出于光大本门的需要以怀让为七祖,并不奇怪。

况且一个人的观点形成当有一个过程,改变当有原因,杜甫不大可能今日奉普寂为七祖,明日又尊怀让为七祖。开元及天宝之初,北宗禅在两京地区在占据绝对优势,南宗在神会入洛之前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此时则两京地区士大夫普遍拥普寂为七代传人。张说称神秀“继明重迹,相承五光”㈣,已经为普寂作七祖埋下伏笔。李邕谓“达摩菩萨传法于可,可付于璨,璨授予信,信恣于忍,忍遗于秀,秀钟于今和上寂。”严挺之言“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属。大通之传付者,河东普寂与禅师二人,即东山继德七代于兹矣。”杜甫少年时喜欢和比自己年长者交往,结识严挺之、房等都很早杜甫作为严挺之、李邕、房等人之故交,趣味相投,理应和他们相近似。以严挺之为例,杜甫至晚在开元二十三年已经与他相识,并至其家。严挺之事义福、普寂多年,杜甫与他交往,当受其开导。严挺之开元中曾多年知考功贡举之事,热衷功名的杜甫利用世交的关系与其交往,本是自然之事。义福于开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晚坐化。“大智禅师葬于伊阙之北。送葬者数万人。中书侍郎严挺之躬行丧服,若弟子焉,又撰碑文。”此事是当时两京地区的重要新闻,更是严挺之一生中所遇重要事件之一,不可能不耿耿于怀。杜甫去年回东都,“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第二年往游齐赵。很有可能在义福去世时,杜甫仍在东都。作为严挺之的朋友,挺之或许把义福圆寂后所现祥瑞之状告诉杜甫,杜甫也当见过挺之所写的《大智禅师碑铭》,从而加深了他对佛教的信仰。杜甫《游龙门奉先寺》作于是年。从“云卧衣裳冷”来看,固然有佛境清凉之趣,联想到他曾说“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乃至“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对北宗禅的归依,义福圆寂葬于奉先寺北冈与杜甫游寺宿寺未必全然是巧合。杜甫游齐赵之前宿于此,或许是出于对义福的追念吧。

杜甫曾在《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中云“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此已明言所学乃惠可、僧粲之禅,粲可其后乃是道信、弘忍以来的东山法门。故就诗中标举“粲可”而言,当是舍东山法门别无他途。一般认为,东山法门侧重于守一、守本真心、守本净心。从五祖弘忍的后嗣者神秀与慧能来看,神秀一路重渐修,倡染净二心说,禅法相对继承较多;而慧能的顿悟说则发展较多。故笔者以为,杜甫一言“师粲可”,再言“双峰寺”,乃是对禅宗传统的强调,从而与菏泽一系的较为激进的改革保持一定距离。

学者或谓杜甫言“缚禅寂”乃是以学北宗为缚。既以北宗为缚,则倾向南宗可能性甚大。刘卫林先生认为,“杜甫在诗中自称‘身犹缚禅寂’,固然不乏自谦之意,然而杜甫自称修心至于禅寂的做法,事实上正属北宗禅法所追求的目标所在……杜甫诗中所称‘身犹缚禅寂’,亦即神会以上所述(笔者案:此指‘若修寂住寂,被寂缚,’)之意,由此可以杜甫对于南宗禅之说,其实颇通其理;然而杜甫又以学禅法而缚于禅寂自居,则可见其本人对南北两宗禅法俱有深刻体会”。笔者以为,这都是对“缚”字有所误解所致。“缚禅寂”,非是以禅寂为束缚,而是正相反,即缚系于禅定之中,是安于坐禅之义。至于神会偏重于慧,认为专心坐禅是缚,是神会的观点,不可因语辞而强加于杜甫。古人对于“缚禅”,多作安于坐禅来解。例如:上者根心猛利,应舍结,使缠缚禅定惠力,心得解脱,净身口意,出于缘务烦恼之家。(道诚辑《释氏要览》)字曰澄印,从云谷会公缚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疽发于背。(福善录《憨山老人梦游集》)以上两例皆出于佛教著作,皆以缚禅为安禅。又如古人诗文云: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陈师道《和苏公洞庭春色》)两石相逢已投分,何消引我为俦敌。与君倾盖便忘年,未害吾人缚禅寂。(冯时行《谢素师惠二石》)上举两例之“缚禅”,皆安禅之义,其中第二例“缚禅寂”与杜诗相同。可见,杜甫之“身犹缚禅寂”不但没有否定坐禅,而且也没有自谦,他是以此为基础强调与许十一的共性。从“谬引为匹敌”一语来看,反而恰恰是引以为自豪的。后来杜甫游慧义寺得句云:“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南北两宗,虽有相近之处,但北宗更强调心静,偏好幽静的环境,以求得心体之净;南宗则更虚无,重无念、无住、无相,不刻意求静而得静。观杜甫之诗,也可见其受北宗影响颇深。杜甫诗中好用“静”字。笔者统计其诗中“静”凡七十一用。他认为修养高深的人其心静,干脆以“静者”相称。“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他称赞赞公“好静心迹素”,其心“素”,正是勤于坐禅,是“时时勤拂拭”的结果。杜甫偶尔也爱热闹,有时奔走权门内心难免炙热,因而非常喜欢幽静的环境。从禅宗的角度来说,好静更符合北宗的趣味。他在秦州时,佛教的信仰更见加深,翻山越岭,寻找幽僻的环境隐居,醉心于“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的清净。他在成都时,裴冕等人投其所好,为他寻觅了浣花溪边极为幽静的地方:“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在生活得到安定一些的时候,他可能由于参禅的原因,表示对交游不感兴趣:“渐喜交游绝,多病也身轻。”他渐渐怕人来打搅他的宁静:“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畏人》)他表示要屏迹了:“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屏迹三首》)在夔州时,他的习性仍然未改:“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晚》)因爱好幽居,故杜甫诗中常用喜用“关门”。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杜甫初见赞公时,他意味深长地用了“到扉开复闭”,以状赞公内心清净不染尘俗。其它如:“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秦州杂诗二十首》)“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绝句漫兴九首》)“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三绝句》)“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日暮》)“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伤秋》)“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雨》)。这种排除外界干扰以求得内心安宁明净的方式和坐禅形式上不同,但实是相通。

北宗禅法重视静染两心的差别,在实践上注重观心、守心,破除染心;南宗虽然也说自性清净,但偏向于空寂而不着一念。杜甫也每每有保持心体明净免遭污染的观念。他在梓州所作《谒文公上方》诗云: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8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79-1

对古人的作品进行鉴赏,需要了解古人,了解他的时代。一位诗人或词人借助自己的作品,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鉴赏诗词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下面我就知人论世在诗词鉴赏中重要作用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知人论世”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旨

杜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取了杜甫的《兵车行》、《旅夜书怀》作为必教诗,《客至》、《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作为自学诗。在讲授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深层次准确把握这些诗的主旨,必须让学生走进杜甫所处的时代,了解杜甫的个人经历,才能聆听到诗人的心声,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同情人民,对他们的苦难有深刻的体会。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如鉴赏《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诗句时,我作了如下介绍:本诗作于诗人寄居长安十年的后期。那时,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生产力大大衰落。长安北渭水上的咸阳桥连接着通往西域的大道,统治者用暴力征发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正开往前线。他们的亲人追奔呼号,哭声遍野,震耳欲聋。杜甫亲眼目睹此凄惨的情景,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写下了《兵车行》。学生在了解了上述背景及诗人人生经历后,基本上能把握这首诗的主旨。

二、“知人论世”有助于探知选取意象内涵的寓意

《唐诗宋词选读》中杜甫的另一首必教诗《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所作。“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可说这首诗写尽了孤独无依之感。联系杜甫的生平就能对选取的意象“细草、独舟、沙鸥”等欣赏的更深入。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客旅漂泊中度过的,晚年流落四川,在成都时依托老朋友,后朋友去世,杜甫感到在此再无凭依,就率领家人往江南或家乡一带移动,诗中所写是月夜江中行舟的所见所感。这里写景不是空泛的写景,而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州孤舟一样寂寞。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他的孤苦伶仃。最后以沙鸥自况,抒发了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之感。

三、“知人论世”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要想深入体会作者通过诗词传达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我在讲解李煜的《浪淘沙令》时发现学生对这首词所传达的情感体会得很到位。因为学生对李煜很熟悉,高一时就接触过他的词。李煜的词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浪淘沙令》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下面就是对学生的自由赏析作的归纳“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从学生的自由解读中可见知人论世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9

把书合上,木木不禁感叹:“杜甫真是个高产的诗人啊,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我总共才读了百八十首,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惭愧,惭愧!”

“木木――”木木游离的魂被老妈的呼唤硬生生拽了回来,“晚饭做个汤,家里没有调味包了,到楼下的小超市买包回来!”

“得令!”木木如同奔赴疆场的战士,英姿勃发,精神抖擞,从老妈手里拿了钱掉头就跑,那架势就跟自己骑着赤兔马一样。可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木木失的不是手,而是脚。在家里那还算光滑的地板上,木木做了一个职业体操运动员都做不好的高难度动作――迎面摔倒。

在摔倒的那一瞬间,木木感觉整个世界都停止了,只有自己一毫米、一毫米地贴近地面。与此同时,身边的周遭在一点点、一点点地变化,沙发、茶几、防盗门⋯⋯悄悄消失了。就在自己即将与地板亲密接触的时候,他――又――穿――越――了!

待木木睁开双眼时,眼前一片荒芜,一座毫无生气的古城横在他的面前。这幅景象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此处肯定刚刚经历过战事。对照着这幅景象,木木开始从他那有限的古诗储存记忆卡中对号入座,脑中有点头绪,但那句诗溜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却不想一旁有人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就是这个!”这首诗正中下怀,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的心思被人一语道破,木木有种说不出的畅快,一时竟忘乎所以喊了出来。

“少年不知愁滋味!”见到木木喜形于色,诗人不禁摇头叹息。

见诗人一脸愁苦,木木才想到正事:这首五言律诗,杜甫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想到这,木木作揖道:“工部大人忧国忧民,堪为世人楷模。”

杜甫满脸讶异:“你认得我?”木木身子探得更低了:“晚生读过先生的诗。”

杜甫接着问:“这首诗如何?”

木木答:“这首诗既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又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前4句借景抒情,以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国家动乱不安,这时候百姓收到家书难能可贵。全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

木木娓娓道来,学起了语文老师的架势,杜甫也不插话,饶有兴致地听他讲。木木还打算调侃调侃他,四周却刹那间停止,斗转星移,万物变迁。“啊?这么一会儿就回去啦!我还没玩够呢!”木木心里是百万个不情愿。

可双眼睁开,映入眼底的不是熟悉的家中场景,而是盛春的一条小溪,四周围绕着层层农田。一阵阵浓郁的雨水掺杂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吟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处在此情此景,木木诗兴大发。他这边声音刚落,那边便有人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哈哈,又是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算得上尽人皆知,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的。据史料记载,当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种 ,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距上次相遇,时间过去了4年,杜甫看上去苍老了许多。杜甫一生体恤百姓,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上次相逢时,杜甫一脸忧愁;这次重逢,杜甫喜上眉梢。无论是忧是喜,皆因国、因民而起。

“先生,您的这首诗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喜。晚生佩服!”木木赞不绝口。

“咦,见你感到些许眼熟,莫不成我们在哪里见过?”

“先生还有印象,晚生荣幸之至。先生可还记得那年安史之乱长安城外⋯⋯”木木道。

“啊⋯⋯具体情形记不得了,只记住你这个后生很会解诗!正好,刚刚我又作了一首诗,你来给解解?”

“首先,您的诗赞扬的是春雨,抒发了对春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木木说得兴起,完全忘了眼前站着的可是“诗圣”杜甫。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潜’字拟人,写出了春雨来时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特点,颇具情趣。‘润’字传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重’字精准,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状态。”

“不错,不错,上次听你解诗,还以为你是误打误撞,今天算是讨教了!”杜甫脸上略带些歉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木木是毫不谦虚。话音刚落,一阵飞沙走石,时空流转。木木心想:这次班门弄斧圆满成功,回家再苦心“修炼”;咦,对了,穿越时我在干吗来着?

很快,木木从迎接他的地板那得到了答案。“通――”可怜的木木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

古乐府诗内容华丽无实,只用作配唱的歌词。新乐府诗内容则以写时事为主。

诗人高产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是南宋诗人陆游,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9000多首。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里借指战争。

杜甫诗三首教案例10

走过一路风雨,披挂两肩霜烟,他用生命品味着时代兴衰,用诗篇抒发着内心悲慨。翻阅着泛黄的诗卷,太多的句子让人一叹千年,思接千载。走近杜诗,便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他鲜明而深刻的人生四季,坐待云去云来,静观花谢花开。

放茄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坦白地说,这时的杜甫,还只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说他聪明,因为他天生早慧,七岁能诗,十五岁便与名士交游唱酬,扬名于翰墨场所;说他是个孩子,因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饱受祖父杜审言“诗是吾家事”的教诲,只知交结豪侠,舞文弄墨,尚不懂民间疾苦、世上疮痍。毕竟,生活的艰辛愁苦在他的世界里还不曾出现。

然而,这一时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万物肇始之时,自有其荒疏幼稚处,却不能因此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如此完美的春天,阳光明媚,普照每一个纵酒放歌、驰逐射猎的日子。此时的杜甫,就像生长在沃野上的小树,吮吸着祖传和外来的一切文学养料,伸展开日渐葱茏的枝丫,张扬而挺拔。

同时,在外游历的生活也增长了他的见识,培养了他的慷慨任侠之气,凭着“少年意气,交结五都雄”(贺铸词)的热情,杜甫先后遇到了李白和高适,三人一见如故,偕行游历梁、宋,经常举杯畅饮,酒酣时便一挥巨笔,随兴赋诗。“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由酒催生的诗必然有着一份火热的激情,这是年轻的呐喊,是壮心的燃烧。“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的诗句更是弥漫着不可一世之气概,丝毫读不出曾经洛阳应试落榜的沮丧。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年华似水,转眼间。已是春残花落之时,在诗与酒的陪伴下,杜甫走进了人生的夏季。这是一个紧张而繁冗的夏,没有榆柳的荫庇,太多的苦难像灼热的阳光直刺他黑白分明的眼眸。

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空有一腔功业抱负,却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狼狈不堪。为求仕进,他不断投石问路,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然而,直到前一个月,他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卑微的官职。在这个滚烫如火的季节,杜甫最终只能困居长安,偏寓城南少陵,穷困潦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幸与不幸只是人生的辩证法,就像硬币的双面选择,全靠投掷者的手法和运气。仕途蹭蹬使他更清醒地认识到统治者的腐败,饥寒交迫让他与同在苦难中挣扎的百姓成为坚定的盟友。于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诞生了,他用自己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百多首名篇相继产生且流传至今。

千年后的我们,读着《兵车行》《丽人行》中犀利的讽刺,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深刻的揭露,不得不对那个苦难的季节报以释然的微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安史之乱使大唐陷入一片混乱,同时,也改变了杜甫的人生轨迹。长安陷落后,他从州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中途被俘,沦落贼手将近半年,后虽冒死逃出,并得以继续担任官职,却终因上书搭救宰相房,被贬官外放,永别长安。

战乱最盛之际,可以说也是杜甫尽历艰危之时。命运的磨砺并没有使其麻木沉沦,反而让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加理性的思考。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因此逐渐形成,并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

秋风萧瑟,万木凋零,杜甫这棵孤单的树,又怎能抗拒秋的来临?个人遭际的不幸还在其次,最令他痛心的仍是百姓流离失所,难民无家可归。在辗转漂泊的过程中,大量的诗作从他笔下流泻而出,像满天飞舞的黄叶,每一片都写满他的游子苦闷、赤子情怀。没有浪漫色彩、没有奇想象的“三吏”、“三别”成就了真正的杜甫,在飒飒秋风中,他终于长成一棵参天的树,并结出累累硕果,永垂史册。此期也成为杜甫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那流传下来的二百多首诗歌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在这个悲凉的秋天,他骑一头瘦驴,迎风而去。漫天冷雨中,唯一没有失却温度的,是他知冷知热的心肠。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冬来秋去,逝者如斯。当年那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已步入人生暮年。此时的他,可谓老境堪哀。抛弃官位,远离故乡,他不得不将自己彻底流放,无论是浣花草堂,还是夔州居所,都未能停止他漂泊的步履。随着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从此居无定所,时间多在船上度过,直到去世。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他逝世前还在呐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其悲天悯人、忧时伤乱的情怀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