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3:22

小学管理论文

小学管理论文例1

聚焦课堂,开展有效研究

“专题性”研究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提炼,形成研究专题,教研活动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围绕专题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语文组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英语组的《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等,以解决实际问题,共同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同课异构”研究同课异构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学研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转化的是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与行为,不是做课秀。将新课程的精神与理念融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实践中,让教师群体自我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而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课堂行为进行反思。“跟进式课例”研究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先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大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讲授,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仅能够提升教师个体的业务水平,而且为教研组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积极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小学管理论文例2

二、抓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创造一个适合本学校师生教学的办学模式。学校办学的目标、思想、价值、风格和文化等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衡量学校教学与管理好坏的标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尽可能的发挥自主办学的权限。学校管理必须依据区域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数量和素质,使学校的办学方向、目标、教学方式符合实际,形成特色。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把握办学的指导思想,创立独特的办学模式。教与学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积极引导师生和要求各部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强化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建立多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切实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备、讲、辅、批、考”五项基本环节工作。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达到乐学、好学、善学、会学的教育目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为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好基础,如果基础教育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夯实基础教育,就是要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上下工夫,进行严格的训练。

小学管理论文例3

作为校长,在管理的观念上应做到“三心二意”,即忠心、诚心、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创新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带头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积极实践教育教学创新,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制度为保障,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真正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一贯以严谨治学、教学质量高、德育工作扎实著称,几年来,我在学校里始终倡导“自信、合作、坚韧”的精神,突破狭隘的办学思想,走出知识本位的条条框框,“三心二意”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课程中和活动中,以创新的气息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管理方法——“冷思考”,融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体

在以往的管理中,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班级及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管理难度相当大,用传统的行政指挥式管理已无法适应适应较大规模的学校管理,作为校长,应围绕近年来学校发展的有关制度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冷静思考,深刻反省对校长职位的认识,研究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学校的管理。

(一)实行“单元式”管理,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层次都在思考”

哈佛杰出的管理学教授克里斯坦森告诫我们:“规范的管理是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越是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规范管理,越是无法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作为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因而在管理模式上应实行“单元式”的分层次管理模式,即把学校分为多个板块,分别实行管理,单元式管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让管理趋向扁平化,最终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比如:将小学划分为一二年级级部、三四年级级部、五六年级级部和艺体级部四个级部,每个级部有3个管理核心,由级部主任和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主任担任,学科主任对本学科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主任对班主任工作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可自行组织本级部的教学指导工作,有相对独立的经费支配权和人事权。

通过实践证明,“单元式”管理是适应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到级部,可以很好地处理调代课的问题、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并能促进管理者队伍的迅速成长。

(二)“以人为本”,成为学校文化管理的行家。

小学管理论文例4

二、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方法

1.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农村小学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农村小学在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时刻做到以人为本。财产可以再生,而生命一旦失去将无法挽回。当财产安全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同样受到侵害时,我们首先必须要选择的就是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第二,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事先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果没有事先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更无法有效应对。第三,遵循综合治理原则。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治理。诸如,学校的火灾隐患、偷窃事件、食堂食品安全以及校外人员的校园入侵等。对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2.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做到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对农村小学来说,要想真正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之后,学校安全管理的各级人员才能够真正用心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上至校长下至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对学校的安全负有安全职责。因此,建议有关学校安全管理的各级人员必须要签订安全责任状,担负起自身应有的安全职责。一旦学校发生安全管理事故,相关责任人必须要负全责。诸如,如果班级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班主任必须要负全责;如果学校发生外来人员偷窃事件,学校保卫人员必须要负全责;如果体育课堂上学生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体育教师必须要负全责。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我们的相关管理人员必定会恪尽职守,严防可能发生的安全管理事故。目前,国内很多农村小学均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效。因此,这种做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第二,增强安全管理教育。实施安全管理教育是增强农村小学安全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农村小学过分注重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对于安全教育却鲜有涉及。有的农村小学虽然订有安全教育课本,但是却把它束之高阁,仅仅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是不合格的,有待完善。事实上,农村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在每周一的全校师生大会上,我们可以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我们农村小学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安全教育讲座,对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还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对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对于我们的师生来说会在内心深处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一旦发现相关的安全隐患也会立即警惕起来。这对我们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第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农村小学要想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提高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诸如,可以建立完善的门岗值班制度。对门岗守卫人员必须要求他们二十四小时值班。对不是该校人员进入该校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有任何可能侵犯学校安全的隐患存在,必须要严格禁止相关人员进入校园之内。又如,学校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校园巡逻制度,巡逻人员主要由学校保卫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每天必须要定时和不定时对校园进行巡逻,一旦发现有任何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再如,学校必须要求各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严密观察班级内可能发生的安全管理隐患,一旦发现必须要及时进行上报和处理。上述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一把利器。因此,我们农村小学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对相关的制度必须要进行细化,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增强硬件设施建设。事实上,由于处于农村地区,我国很多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硬件设施都是非常不完备的。因此,我们的农村小学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管理硬件设施建设。如在学校围墙、大门口以及校园的各个角落必须要安装一定数量的摄像头,供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全方位对校园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解决。又如,很多农村小学连围墙都没有,这些学校必须要尽快砌围墙,以防出现外来侵犯校园的安全事故。再如,农村小学可以为相关的保卫人员提供一些必备的安全管理设备。例如为保卫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强光手电和警棍等,从而保证校保卫人员更好进行安全管理。除此之外,上级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对该问题重视起来,加大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硬件设施的投资,不断提升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五,打造学校安全文化。除了上述几点,打造学校的安全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小学可以在校园的各个醒目角落张贴巨幅标语,如“校园安全,人人有责”,“让安全隐患远离校园”等,时刻提醒学校的师生要注重学校安全。另外,学校还可以打造一个长期存在的安全管理宣传专栏。在该专栏内可以宣传学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相关内容,可以宣传国内最新发生的学校安全管理事故,可以宣传学生自我保护的相关方法等。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演讲和辩论活动,通过演讲和辩论活动让师生明确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重要性。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学校师生的整体安全意识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提高我们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我们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文化的打造上多下工夫,在校园内建立一个优秀的安全文化。第六,增强学校之间交流。为了做好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学校还应该积极做好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交流双方优秀的安全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诸如,校际之间可以经常举办安全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安全管理实践演习。在演习的过程当中学校双方积极献言献策,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供双方参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经验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学校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

小学管理论文例5

(一)语文教学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有制度方面和人文方面。制度方面可以由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个方面构成。成文的制度指所涉班级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基本规范形式的要求,是常规方面的管理;而不成文制度指班级中传统的、舆论的、风气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内容,它有不成文的特点,属于约定俗成方面的非常规性的管理,这个非常规性的制度方面也会影响着常规制度管理方面的管控程度以及效果。而且一个班的班风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核心凝聚力、士气精神等方方面面的氛围。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体现我们所倡导的真善美。语文的工具性通过知识的传达让学生更加聪明、能干,这些又是认识以及创建一个班级文化氛围的保证;语文的人文性能在班级内体现出教育公正的思想,它是作为那些不成文制度最有力的保证;语文教学具有着活力、创造力,又有它的欣赏价值,而这方面又使班级文化能够具有生命力。

(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课堂软性环境

课堂软性环境,主要是指课堂中占主体的情感方面的氛围。一般包含着师生的精神情绪、感受等。课堂氛围的好坏又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解答是否满意,教师对工作的环境与现状是否满意,教师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和谐的等。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尽情享受文化大餐。

二、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融合,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语文教学里的许多文章都是用情打动人的,这些也是大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比较喜欢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能够借鉴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做到用情去打动学生。教师无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要时时刻刻地做到关爱学生,去公平地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不管哪科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或班主任,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二者存在的关系,在教学和管理上相互融合,通过自己的教学去启发和带动自己的班级管理,就能在语文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实践中,让语文教学同班级管理产生良性的循环,实现语文教学对班级管理的管理功能,同时,又能促进语文教学效果。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在班级开展一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欢度国庆”的活动、“知识就是力量”的主题班会、“美化我们的校园、保护地球的环境从我身边做起”的实践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宣传报的创办活动等。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顾不上教育与关爱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缺乏了父母的关爱,有的性格孤僻,厌恶学习,有的叛逆。班主任要关爱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提高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那么,班级里也会充满温情,班级管理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语文教学活动与班集体活动完美结合可以增强凝聚力

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语文活动等一些形式,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团结一心。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可以让全班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同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探讨,可以启迪他人,拓展他人的思路,培养他人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认识、帮助,可以促进彼此全面发展,使得班级管理更加优化。教师积极地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小学阶段更应要重视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加强基础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好的语文方面的学习习惯。例如要规范书写汉字,让学生广泛涉猎群书,积累阅读方面的经验,可以开展小组知识竞赛,如汉字书写、中华古诗词、成语接龙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识记能力,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同时,教师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班风都大有裨益。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价值,使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彼此理解、彼此尊重、互相帮助,让班集体好似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应该是和谐、融洽的。

小学管理论文例6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新时期乐学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其思维模式比较活跃,只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就可以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发展,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学教育在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的过程中,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否则,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依然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新时期下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所以,加强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增强学生、教师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能够主动学习,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小学管理论文例7

新时期,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主,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平等,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但是,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多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情况来看,管理总体比较乐观,在各个教育部门的大力敦促和宣传下,新时期教育改革在小学中已初步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很长时间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尚存在很多问题问题:1.师资队伍水平建设不够完善。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偏远些的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还存在缺陷。不论在专业水平还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方面上,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教师在教学上没能跟上教学变革的脚步,年轻教师对小学教学还比较迷茫。2.传统教学方法,应试教育观念。部分小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能同步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就是考试成绩,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3.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育界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很小学教育却还是一直坚守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未能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本教育。4.教学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学好语数就够了,没能满足新时期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没有制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新时期小学管理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革小学教育管理管理模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重点。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次,对老教师多提供教学技能提高的培训,对年轻教师开展技能加强的培训。此外,多注重教师个性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来提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来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学校应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观念,小学教育应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态度。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因此学习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教师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最主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深刻地认识新时期人本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和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制订相应的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3.选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的发展。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在符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多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善。教学方法的制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的。4.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一来可避免学校花时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上走弯路,二来能更快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交流,一来可以相互学习彼此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二来可以相互敦促共同进步,使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落到实处。5.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安全、舒适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和周边的绝对安全,师生之间,保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浓浓学习氛围的学习环境。如果说校园环境是个一个大的环境,那么生班级才则是学生每天置身其中的小环境。学习积极开展和谐班级的建设,开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加强和谐班级的建设,有学习氛围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强班级秩序的管理,精心布置班级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采用切实可靠的方法去应对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小学教师要根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同时,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积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为更好的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殷明 单位:甘肃文县石鸡坝学区哈南小学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07).

[2]周多喜.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甘肃教育,2015,(06).

小学管理论文例8

由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得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对新的管理方式采取默认、抵触的态度,这也就致使新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造成管理目标不明确,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盲目性,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出现瘫痪现象。

2.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封闭。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采用封闭式管理。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被抄袭,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无法引进。学生、家长、教师是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不仅仅能维护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更能促使系统不断地向前发展。正是这种封闭的管理,使得该系统没有发展动力,无法引进新的理念和发展,以致墨守陈规,徘徊不前。

3.教师角色转换困难。

新课改的提出要求班主任是课堂的设计者,是知识的学习者,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的引导者,是课外活动的外交家。然而,这种角色的转换出现了困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文化理论水平较低,对自身角色的转换有心理落差;二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三是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教师没有时间更没有经历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因此也就无法完成角色的转换。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

1.更新观念。

班主任教师仍然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参与者,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刻地认识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和内涵,把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自己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学生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

2.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新课改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上工作日程,作为日常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能够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教育教学发展计划,符合新课改对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教师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把他们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位置上,使日常的教学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系统。

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不仅能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热情,更能有效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还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与社会有机地结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对于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方式,可以采取听课的办法,组织学生家长来学校听课,并积极献言献策,同时可以公布学校公开电话,随时听取社会上的意见。

4.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保障,浓厚的校园气息和良好的硬件设备更是构成校园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必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良好的人文气息。另外,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也十分重要。由于校园环境是个大的环境,班级才是学生每天都必须置身其中、与之打交道的小环境。有浓厚学习气息的班级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班主任要精心布置班级环境,加强课堂秩序的管理,以便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

小学管理论文例9

学校领导目标作为学校共同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体现着学校组织成员对理想的教育状态的价值追求,“让人知晓学校正往何处去、为什么、怎么往该处行进”。作为组织化了的教育机构,学校中的任何活动包括学校管理活动都不能偏离教书育人这一主旨,都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并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机。学校领导目的的实现往往要通过诸如知识教学、制度管理等工具性价值的运用。但是,在当前的中小学校领导与管理实践中,工具性价值取代了目的性价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学校忘记了学校最本真的目的和使命,更多关注直接的教与学,关注与升学相关的科目,以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和教师,盲目追求升学率成了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学生反而成了实现高升学率的工具,学校领导的目标价值严重异化了。“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是‘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当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其结果就是强调把事情做正确,而牺牲做正确的事情。

(二)过分倚重科层化的官僚制度和规范

科层制的实施对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规范学校组织成员行为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但当科层制度惯用的统一要求、量化的数据、指标、形式化的条文等方式开始在学校被滥用时,学校便陷入了科层化管理的误区。科层制度的特征就是强调规章制度和规范,突出的表现为中小学校的整齐划一的要求、对教师的无视个性的强制性约束、对学生的标准化加工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俨然一部机器,而教师、学生则是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毫无自我个性可言,淹没了师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师生的创造性。众所周知,作为专业人员,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较大的专业自。然而,在重制度讲标准的“科学管理”下,在单向的“命令—服从”的关系中,教师的工作被限定为一种近乎机械、刻板、程式化的活动,他们把自己的大脑交给了学校领导制定的规章制度,丧失了个体的主体精神。更可悲的是一些校长不是靠制度去调动人的积极性,而是作为约束人、限制人的有力工具。作为一种组织,学校必须具备健全的规范制度,以保证机构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专业组织,总是要给予组织成员一定程度的自主控制权。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的冲突(也有人称其为行政与学术的冲突)。萨乔万尼曾说过:“越是强调专业化,对领导的需要就越少;越是强调领导,专业化发展程度可能就越低。”正如张新平所说:“目前,我国教育管理正处在一个十分复杂、困难和要紧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很多必备的基本制度、法律规范尚未确立起来,另一方面制度、规则、组织等又严重地束缚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当前的学校领导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科层取向的过分强调淹没了专业取向微弱的声音。

(三)学校领导主体单一,强调人格胜于理念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活动,校长被视为当仁不让的唯一的领导主体,领导权力集于校长一身。当学校的专业化发展程度还比较低时,的确需要强有力的教学领导,指点方向、进行监督、提供反馈等,以促使教学工作恰当地开展。但是,这必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容易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职工管理方面,大多数学校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等教学问题以及专业发展、学生管理等非教学问题上,很少征询或采用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造成教师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不同的现象。在学生管理方面,重他律忽视自律,不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致命的问题忽略学校共同体的愿景和共同信仰和价值的领导。校长被视为单一的领导主体,实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而学校是结构松散的组织,校长不可能依靠制度和个人权威去监督师生的所有活动,需要象征式的领导,即通过构建一种紧密结构的革新价值观和信念来把教师们团结在一项共同的事业中。这种理念式的愿景领导使学校领导活动获得了重要性和意义并为学校领导提供了明晰性和凝聚力。在这时,校长、教职员、学生同样依从于学校理念、价值观和承诺。

(四)重视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

目前的中小学校领导实践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教师被视为受经济利益驱使的经济动物,教师的教学活动旨在获得物质利益,学校领导者就是要以经济利益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等都与其在学校中的表现尤其是升学率挂钩。物质激励主要是外部奖赏。这使教师对工作的回应变得狭隘,越来越受奖赏控制,阻碍教师成为自我管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群体的疏离,是造成教师只顾自己、不愿分享教学经验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很多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对教师而言,几乎没有超过来自与学生相处和来自工作本身的奖赏激励着他们。尽管教师在学校中遭遇种种困难,诸如低收入、缺少尊重、发展状况不好、缺乏行政支持、不必要的科层要求、有限的自以及管理决策缺乏发言权等等,但使命召唤、职业承诺已足以支撑教师。因此,学校既要重视教师的外在物质利益,更要重视工作对教师内在激励。

二、原因简析

(一)科学主义对学校领导的消极影响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关于学校领导理论是经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以及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因而具有预测性和普适性的特点,人们相信在任何领导情境中,学校领导者都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并且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领导中确实存在一些线性因素,但绝大部分都受非线性因素的制约,以教师激励为例,在某一时间阶段、某一情境下奖赏教师可能会提高其积极性,但是在另一时间阶段、另一情境下,同样的奖赏对教师可能会因其意义、价值不同而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激励效果。由于科学主义学校领导观忽略和否认了学校领导实践中的非线性影响,学校领导和管理的低效便在情理之中了。

(二)对学校组织的性质的认识不全面

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事实上,科层组织并不是学校全部、唯一的属性。首先,作为学校的主体,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较强的道德自觉性、职业使命感和自我领导能力,因而学校属于专业性组织、学术性组织。其次,学校也是一种道德的共同体,包括教师、学生、学校行政领导者在内的组织成员,基于一定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分享各种教育资源并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念,完成共同的任务。作为一种专业组织和道德共同体,学校不能仅仅通过一种事先详细制定好的规则来管理,需要通过树立目的进行领导,使人们透彻地理解学校组织的根本使命和目的。“我们必须能够为我们所做的工作赋予意义,”“要让人们知晓学校正往何处去,为什么、怎样往该处行进。”从某种意义上,学校是松散结构的,单纯的规章制度等工具性控制在很多方面是难以达到的,比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都是难以监督的,这需要学校领导提供一种共享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进而唤醒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责任心,允许组织成员以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做决定。

(三)学校领导体制固有的缺陷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几多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委员会制,一是一长制。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学校的权力集中于校长一人。校长为了便于领导和管理学校往往会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当这些规章制度和规范文件无法与师生实际联系的时候,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对抗。校长负责制受校长个人素质影响比较大,容易产生遇到专断式领导,致使民主议事机构形同虚设,不利于学校内部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同时也会使学校监督机构消极疲软,易造成权力膨胀、等恶果。

(四)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当代我国的学校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使学校管理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另一方面又明显地忽视了个人价值和独立人格,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表现出服从的行为方式,被管理者自己也被这种“沉默文化”所淹没。对人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压抑,滋生了人的依赖意识、服从意识和奴性意识。这种对人性的压抑和对领导者个体的强调,使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形成了“集权”管理意识。这种“集权”式管理,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上表现为学校组织缺乏办学自,无法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进行改革创新;在学校与教职员工关系上就是,教职员工没有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力,被动接受着学校领导的管理。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正确理解学校组织的使命,遵循“对学生来说是好的”的决策

对学校组织使命的正确理解,是做好学校管理与领导的前提。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在管理决策中要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在面临冲突的选择中,应当考虑学校本质上是一个育人机构,考虑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学校最为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致力于学生发展、身体、社会需要的一切事情,学校领导者对任何妨碍学生学习的环境,无论其缘起何物,都应被视为问题加以解决。

(二)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领导应当尽可能是“去控制”式的

教师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教育组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教育使命,即促进未来一代人全面成长发展的组织。但进一步说,作为一个专业组织,学校也是一个教师不断成长的地方。因此,学校领导要将学校工作目标与教师的自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工作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自我实现看得同等重要。尊重教师的需要,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并唤起其参与学校领导事务的责任和义务,以实现个体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松散组织更具备非线性结构的特征,表现为动态的环境、多元的目标、不确定的行动后果等,应当具有相对自,特别要由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来支持的。这就要求学校应当是由愿景、理念和专业规范来引领的,应当是去控制式的。作为专业人员,出于对学校理念的信奉、对学校愿景的追随、对教与学一系列信仰的承诺,而不是遵守规章制度、物质激励等这些外部因素,教师会全力投入工作中去的。在学校领导实践中,校长应更多关注学校理念的建设,用理念去领导教师。

(三)完善学校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的历史功绩是社会公认的,由于责、权、利的统一,增强了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能。但是,也存在不少弊病,比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薄弱。此外,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有法律赋予的权力,但是对校长权力的范围并没有作具体规定。根据吴志宏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校长仅在执行国家计划中对学校内部有比较大的决策权、指挥权,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机会不多,学校决策参与机会则更是微乎其微。这项研究同时指出:虽然我国的中小学校都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它们并没有在学校管理中起实质作用,只是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这些都说明,必须改革和完善校长负责制。领导应是学校所有成员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某人扮演的一个角色。

(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小学管理论文例10

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思想、努力学习先进的实验室管理、实施符合学生的创新型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学仪器按及各类装备,不仅要管理得有条有理,而且使用率要高,科学课上所涉及到的实验,尽可能的确保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在确保学生安全顺利的进行实验的同时,尽量避免损坏现象出现。作为科学教师除了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外,还要积极学习更多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实验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热情。也只有搞好了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室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学科资源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般的实验室只是在学生上科学课时利用一下,导致实验室大量的学习资源使用效率极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作为科学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及探究欲望。观察和实验则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没有办法真正感受并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此时我们应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注重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猜想,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实验,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沉与浮》一课时,给每个小组准备好工具箱,先让学生从工具箱中自由选择各种材料,然后及时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材料在水中会下沉?哪些会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可见,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我们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科技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创新教学----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环境。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就在身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倾向十分强烈,并善于乐于模仿,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取得符合的器材,那么不妨发挥一下教师的想象力,就地取材,设计教具。如:教师事先做好有科学依据的教具,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学做,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探究,并得出科学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变掌握了概念,且不易忘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具的配备还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就是配备的教具不理想,实验效果不明显。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经济、实用、直观的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又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