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1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2000米,位于我国平原向山地高原、沿海向内陆、湿润向干旱、森林向草原、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极不稳定,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据粗略统计,这里水土流失的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70%左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16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资源,加剧了生态恶化,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自然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

一、动力因素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提供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动力。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700mm左右,每年7、8月份是该地区气温较高、蒸发较大的季节,受地形的影响,极易出现来势猛、历时短的短阵暴雨。据统计,山、陕一带平均每年暴雨有6~7次,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有时一场暴雨的雨量相当于多年平均值的数倍。同时,7、8月也是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至此的季节,可蚀性降雨(指侵蚀模数=1t/km2)强度也占到73%左右。可见这一时期是黄土高原降雨量大、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的季节,降水是侵蚀发生的条件,也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动力。它直接打击土壤,形成击溅侵蚀,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成土粒,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导致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和流动。同时降雨直接打击地面,产生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导致侵蚀和输沙能力增大,降雨量越大,可能侵蚀量也越大。可见,降雨量、降雨强度、雨滴大小等都与侵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降水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

二、地面状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降水提供足够的动力外,还与这里的地面条件有关。

1.地质活动

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复杂。陇西、陕北高原都属于盆地高原,山西高原基底是由西台背斜发展起来的准平原,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太行山、吕梁山作地垒式抬升,汾河平原作地堑式下落,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岗沙高原是中生代末期以来间歇上升的高原。总的来说,黄土高原处于不断地上升之中。资料显示,250万年来,约上升400~500m。地壳的升降运动为其严重的水土流失提供了位能条件。

2.地表物质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团,使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和戈壁。每年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散落在附近地区聚成沙漠,细小的粉砂和黏土向东南搬运,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阻挡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所以,黄土高原的地表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粗粉砂为主,黏粒及细砂较少,按尤尔斯特隆图解,粒径大约为0.08~0.5mm碎屑在水流中极易被起动,而黄土的组成正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黄土的抗冲性很差。其次黄土有机质含量少,对土壤起黏结和胶结的物质少,土壤团粒结构差,抗雨滴的溅蚀能力也差。另外,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特别是内聚C值较低,很容易产生滑坡、泻溜。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空隙度虽然大但空隙很小,绝大多数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不利于透水下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

3.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2

一、引言

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典型区。该黄土堆积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特殊,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陇东黄土高原现存的三个面积较大的塬面――董志塬、枣胜塬、长武塬的面积均明显缩减。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第一,造成了农田的跑水、跑土、跑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三跑田”;第二,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流,淤积河床,而且还加大了黄河下游的含沙量;第三,水土流失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居民日常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而研究水土流失的现状,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气候

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气候要素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或递增,同时兼具垂直气候变化特点。该区大部分气候干燥,旱灾频繁;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冷热季节明显,气温温差大,日照时数较长。

(一)光照

该区光照充足,太阳年总辐射为460.5―586.2千焦/厘米2,年日照时数1600―2700小时,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1300―2100小时,大于0℃的有效辐射在188.4―211.9千焦/厘米2。

(二)温度

该区属于暖温带,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实际温度低于同纬度地区,年均温在4.0―11℃。随海拔变化,气温呈递减趋势。在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8.0℃以上,六盘山区年均温在4.0℃左右。冬春时节多大风天气,气温随之降低。

(三)降水

该区年降水量为184―637mm,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极不均匀。具体分为两点:①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规律性递减,但是沿河谷、川道向山地随海拔升高而呈增高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在46%―71%之间,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而干燥度则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在0.7℃―3℃之间。根据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可以将全区由南到北划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地带性气候区。②时间上,该区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很少,仅占年内降水量的1%―3%,而7―9月降水量占到51%―68%。通过对平凉纸坊沟流域1995―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29.6mm,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1.5%。年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21,偏差系数为0.357。

(四)植被

该区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地表景观主要为稀疏草原。由南向北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天然林植被较少,分布零散,且多为旱生型和中生型,主要分布在陇山和子午岭等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近年来新植的人工林,面积较小,次生林造林率还较低。本区植被稀少,与水土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地区已经草原化,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等,灌木有柠条、枸杞、黄蔷薇等;草本植物有本氏羽茅、闭穗、白草及蒿类。

(五)土壤特性

本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黄土有着自己特有的性状和特征,在土壤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土壤。黄土在该区的特性主要表现有:①黄土具有多孔性和多洞性,孔隙度大,在40%―50%之间,具有很强的吸水和透水能力,故有“海绵体”之称;②黄土的透水性在连绵阴雨的情况下,有所增大,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可达2cm3;③黄土垂直发育,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④黄土具有沉陷性,由于黄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因而使黄土遇水不断地失陷、崩塌。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的交织下,该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在自然因子中,黄土的性质和特殊的气候是主要因子;在人为因素中,过度垦殖和滥牧滥樵是主要的因素。具体可以在两个大方面来看,在自然方面:①表层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地,由于黄土性状特殊,易导致沟头延伸,沟岸扩张;沙地松散、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等,都使得黄土极易被侵蚀;②该区大部分地区,沟深坡陡,地面起伏大,也易导致水土流失;③植被稀疏,覆盖率低,而且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强度大,是造成侵蚀的直接原因。 在人为方面: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形成恶性循环;②工矿建设与油田开采、传统的生产观念等,都是其原因。特别在畜牧业中,传统的养畜观念和习惯盛行,导致采食过度,践踏严重。现在该区植被覆盖率不足10%,而且破坏严重;③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达65%,林牧业脆弱。

陇东地区水土流失由来已久,其危害和后果主要有:①流失地区生产力下降,导致贫困,加剧了人地矛盾,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是其客观直接原因;②淤积下游河道,引发水旱灾害;③严重危害工况、交通、城市安全,影响农业生产;④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承载力下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3

引言

以前的西北黄土高原区,不仅塬面平坦宽阔,植被繁茂种类繁多,该地区的沟壑稀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耕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合理,加之黄土高原本身的地貌特点和半干旱气候,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多年来,对西北黄土高原区的治理从未懈怠,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党的十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而作为生态文明的关键理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是现阶段的时代特点和基本要求。对于西北黄土高原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较严重,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十精神,必须加强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西北黄土高原,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面积甚至已达70.3%(该区原有总面积为64万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以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其面积为14.65×104km2);剧烈水蚀(指年侵蚀模数在15000t/km2以上的地区)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面积为3.67×104km2)。现已形成了大量沟壑,光山秃岭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目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据统计,每年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而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这些泥沙大约1/4的会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使得下游河床严重高出地面,甚至有“地上悬河”之称,极易发生洪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现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m发展战略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21世纪以来,国家对自然环境越来越关注,如何搞好生态环境,在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势在必行。注重水土流失防治,保住绿水青山这一重要“环境生产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们生活富足,国家富强。以往,由于国家投资受限,对西北黄土高原区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一般只侧重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现有的治理方法并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很好的融合。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但要密切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还要对其粮食安全、土地生产率、污染现状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结合区域一体化管理,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2治理难度加剧

经分析,在西北黄土高原区,由于气候干旱、山高坡陡使得可耕种面积较少。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不高,大部分人口处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可以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群众生活贫困并存,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过度放牧、毁林造田,加上他们的乱砍乱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加剧了治理的难度,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3预防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防保护力度不够。目前,该地区虽然也针对水土流失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治理,但是,人们对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仍处于过度开发和肆意破坏阶段。本来西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就低,加上人们的植被破坏和随意弃土,生态环境恶化的没有得到明显遏制。这种边治理边破坏的处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面积广阔的中、轻度侵蚀地区的自我修复。人们预防保护力度的不足加剧了高原区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和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思路是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在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内,加强管理维护和封禁,主要以生态修复为主、治理为辅,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局部依托人工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1)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由于小流域是江河的最小单元,是产沙的主要源头,所以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办法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土流失,减少洪水的发生。在黄土高原区,可以将小流域治理作为本地农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的手段来做,采取集中治理和综合治理。

(2)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

多年来,为了能够加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人们尝试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比如: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木、修筑阶梯式沟坝地等。这些措施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提高了土地质量。

数据表明:多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旱区水利工程建设,甘肃建成水利工程,发展水浇地近20万hm?,使陇中地区的水浇地面积达到32万hm?。庄浪县坚持3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累计修成水平梯田6. 3万hm?,每年拦蓄降水4 185万m?,拦水效益达86%,拦泥沙433万t,拦沙效益达97%,庄浪县梯田化项目工程彻底改变了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取得高效。事实证明,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发展水利建设事业,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通过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沟底修筑阶梯式沟坝地,在田埂栽植经济林木,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3)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近些年,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再加上黄土高原本身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需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但是,单纯的靠人工力量还远远不能使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恢复,主要还需要依靠大自然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保持不同自然条件下生物和植被的多样性,促进植被生长繁衍。不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类的进一步干扰和影响,树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从而才可能推动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4)加强监测和监督,规范并完善相应法律制度

首先,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强化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水保意识,从法律层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都能够意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其次,要认清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相应治理工作进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测网络,积极开展环境检测评价,认真实施好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最后,就要求我们的水利部门要不断的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条例,比如,可以制定一些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规划,明确好水土治理工作思路和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从法律层面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明确责任,并辅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4. 结论

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这就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黄土高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新时期,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水土治理工作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区生态特点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力争在新时期,使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督工作,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指导水土治理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最终实现优化水土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国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若干问题刍议[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9):1-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4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文化发展

偌大的水土流失面积给黄土高原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挑战,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农业发展落后等恶果。在这些制约因素之下的黄土高原,经济快速发展缓慢,但却成就了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柔美,黄土高原的文化一直以来便有着一股豪放、粗犷之气,但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逐年改善,其文化环境也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迄今为止,黄土高原仍保持高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其中,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黄土高原总面积的一半还要多,这无疑给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沟壑也成了黄土高原的一大奇观。由于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黄土高原基本上会给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这也是造成黄河淤沙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土壤肥力低下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每公顷控制在2t以下,肥料流失量控制在45kg以内,是土地正常的水平。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土壤养分平衡,最终引起了土地贫瘠,作物减产,植物养分供应不足的后果。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决定着土壤中微量元素配比不正常,这无疑使土壤肥力下降情况更加严重。

(二)土壤结构变化一般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时间的推移,沙子是可以转化为可种植作物的土壤的。然而,水土流失改变了土壤质地,阻碍了沙子中的土壤细颗粒和团粒结构颗粒变为土地的过程,最终导致能够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荒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恶化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引发了水的利用率低下,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肥力下降,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最后造成了当地气候的不正常等多种非正常的自然现象。

(二)导致贫穷落后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恶劣的环境对植物、动物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当地种植作物以及饲养动物种类的单一性,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

四、黄土高原古老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黄土高原的文化现象又被称为黄土文化。由于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造就了独特的经济形式,独特的经济形式成就了当地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窑洞文化黄土高原由于常年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沟壑纵横交错,土地苍凉而贫瘠,且气候常年炎热,在长时间与大自然的激烈搏斗中,成就了那一批放荡不羁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十分具有陕北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黄土高原黄土的特殊特点为窑洞在黄土高原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此外,黄土高原特有的常年干旱、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以及植被覆盖率低下的生态特征造就了黄土高原窑洞文化源远流长的必然性。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居住形式,是居住在黄土高原地带的农民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二)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向来以粗矿、质朴的形象居于世人眼前。沟壑纵横,连绵黄沙,峁梁起伏的壮观景象为陕北民歌的出现特供了地缘基因。荡气回肠的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人们表达情感,亲近自然的特有的方式,是陕北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应,充分体现黄土高原人们豪放的性格以及不拘小节、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未来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

随着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如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呈逐年好转的趋势。当黄土高原的土地沙漠化没有那么严重,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也必定会走上新的征程。但是否会对原有的文化传统产生冲击,我们可以根据黄土高原现如今的治理情况做以下合理性猜测:

1、黄土高原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改变水土流失状况,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必然是绿色的。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从根本上治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就必须加大绿化面积,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系列操作,还应加强当地植物多样性,以健康的方式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经过治理,黄土高原可以变成“生态”的黄土高原,那么以后再黄土高原上兴起的产业也必定不会违背黄土高原“生态化建设”的目的。

2、黄土高原在发展新兴文化的同时,也必定不会遗忘旧时文化的发展,因此,未来黄土高原文化发展的多样的。随着黄土高原当地地理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兴文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原有的文化必然会掺杂新文化的元素,这就使得黄土高原未来的文化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六、总结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之间,其所在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由于受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黄土高原的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面特殊的旗帜。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面积、长久以来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同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黄土高原的有效治理会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必定会间接改变其文化发展的方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5

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这种危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类,个破坏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物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物被人类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就在这中长期条件下造成的,这还不都归功于人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么一天,不仅耕地没有,就连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那里。在经受人类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现在,又随着黄土高原的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6

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这种危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类,个破坏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物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物被人类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就在这中长期条件下造成的,这还不都归功于人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么一天,不仅耕地没有,就连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那里。在经受人类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现在,又随着黄土高原的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7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而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又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坏和影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1]。因此,在大力倡导“绿色环保工程”、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对保护当地生态、人文环境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在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即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支配和制约下,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潜在影响,通过人为生产建设活动的诱发、引发、触发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的各种形式是在不同条件下,当外应力的破坏大于地表土体打抗力时造成的,其成因及发展规律是及其复杂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2-3]。

1.1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

从黄土高原本身的生态环境来说,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高原地区本来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寒、干旱、原始和极其脆弱是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具体来说,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黄土高原土质松散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腐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

2)黄土高原的地形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地表剥蚀切割严重,且由于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所以极易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

3)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且暴雨侵蚀次数占侵蚀性降水次数的70%以上,因此,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4]。

1.2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是线性项目,对地面的扰动特点表现为多种多样,因此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黄土高原气候恶劣,适合公路施工的工期较为集中,而且高原地势起伏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面积的开挖、回填,弃土、弃渣量较大,而施工过程不可能做到土石方的完全平衡,这些不利因素都为水土流失的产生创造了条件[5]。

1)路基的开挖和填筑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是山地与丘陵,地形起伏,在该区进行公路建设,由于工程量大、跨越区域复杂、施工期长,路基采用“高填深挖”的情况比较多,路基填筑导致地形、地貌的改变,改变原有坡面的汇流条件,易造成水力侵蚀,使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改变为沟蚀,形成新增水土流失。

2)取土、弃土弃渣产生的水土流失

工程公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取土或弃土、弃渣,取土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底层土壤,土壤结构严重破坏,抗侵蚀能力降低,遇暴雨将会发生水土流失。工程弃土占压土地、自然植被及其它水保设施,降低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弃土为松散堆积体容易造成土体表面的冲刷,影响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

3)临时占地及土石渣料的水土流失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将对占地范围内的植

被和地表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也会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创造条件。如果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到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2. 高原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建设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及水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施工过程到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尽量使填挖方平衡,提高土、砂、石料的利用率,减少弃渣量,修筑时,应尽量减少破坏地貌及植被。由于公路建设的线型特点,加之公路建设对沿线原地貌、植被的扰动破坏面积较大,故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多采取分区分期防治: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防护措施相结合,以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防护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主体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有边坡坡率措施、护坡措施、排水措施等。在边坡坡率技术措施方面,对于路堤边坡而言,根据实际情况按边坡坡率采用护坡道。在边坡防护措施方面,主要有填方边坡防护和挖方边坡防护。在排水措施方面,通过采取开挖截水沟,拦截坡顶以上的雨水和坡面布设的纵向排水沟或急流槽排除坡面来水;在排水设计中,结合不同路段的地形情况,路基、路面排水统一考虑,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地表径流。

2.2取、弃土场的水土保持

取土场开挖时尽可能减小边坡高度,对于开挖形成的不稳定坡面,采取分级削坡方式,坡脚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取土场平台及边坡进行植物防护,主要是当地乡土植物,起覆盖和遮挡作用。此外,为防止雨水紊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取土场中间平台内侧和坡脚设排水沟,取土场边坡下面的排水沟可利用自然沟,但应保持水沟的畅通。

弃土场坡顶平台应压实平整,坡角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弃土场,应在坡角修筑挡土墙。平台及边坡采用植物防护,主要是栽植乔灌木并全面植草。为确保弃土场排水,坡脚处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连接自然沟并保证排水畅通。

2.3各类临时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便道主要采用简单的生物措施进行防护,在临时便道、填方坡面撒播草籽,形成覆盖层,永久便道还应栽植行道树进行绿化。边坡条件差时还应采取工程护坡措施。临时施工便道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排水设施修建应与便道路面同时进行。

4.结语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在给黄土高原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本文在对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最后总结了公路建设中各区域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同类型地区高速公路等线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骍.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问题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0),271~272.

[2] 王礼先,朱金兆.水土保持学[M].2005.

[3]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8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5.9万多座,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6%,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多吨,累计增产粮食670多亿公斤,综合经济效益超2000亿元,解决了2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黄土高原的主色调已由“黄”转“绿”,长城沿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生态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

黄土高原地区70年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都具有时代特征明显的示范样板和成功经验,对不同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水土保持科研:典型示范 成果丰硕

1951年10月,14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风尘仆仆奔赴位于董志塬腹地的西峰镇,组建西峰水土保持工作站;1952年11月,将陕西省绥德米脂水土保持站并入黄委在绥德成立的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3年,又将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1941年1月成立的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移交黄委西北黄河工程局,更名为陇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6年,三站同时更名为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水保站)。几十年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的定位清晰,典型意义逐渐凸显。

1943―1957年,天水水保站经过反复试验建设的地埂工程,可拦蓄十年一遇的暴雨径流,能有效防止坡地的水土流失,至今仍是最经济简便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当年,经爱国知识分子傅焕光从美国寄回的牧草草种,几经培育,至今还在黄土高原广泛播种,遍地开花结果。叶培忠先生培育的草木樨,被1955年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会议誉为西北的“宝贝草”。 如今在天水市西南的龙王沟水土保持种苗基地里,经叶培忠几十年前精心培育并栽种的“叶氏杨”现在已有两抱多粗,在夏日的骄阳下,“叶氏杨”挺着笔直的腰身,葱郁的绿叶迎风招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峰水保站东湖苗圃、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相继建立,开始了农林水牧果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研究和水文、气象观测;增设野外试验基点,加强了子午岭林区的观测研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建立了环县水土保持试验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丰厚回报,南小河沟小流域1957年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称号,1965年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样板” 称号,1982年3月被《人民日报》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现在的南小河沟已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风景区”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绥德水保站在开展试验研究的同时,培养了辛店试验场、韭园沟等综合治理示范基地。1954年,坡地水平沟耕作法在韭园沟示范后,被迅速推广到黄土高原广大地区。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试验成功,可使粮食亩产比坡地提高2~3倍。随着沟壑土坝、水力冲填筑坝技术的试验成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三道防线”的大面积推广,更加坚定了科技人员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仅韭园沟流域就修筑大小淤地坝110座,拦泥50多万立方米,粮食平均亩产比建坝前提高4倍以上。

群众高兴地说,“修坝如修仓,澄泥如存粮”“家有三亩坝,天旱也不怕”。

小流域治理:成就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新途径

1980年,中央在山西吉县召开了由13个省(区、市)参加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座谈会,总结推广黄河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

1984年4月,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共同研究提出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积极采取面上梯田、林草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同时,在沟道中增修一些治沟骨干工程,提高水土保持的防御标准的对策。实施“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防治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水土保持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从过去零散治理变为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治理速度和面积成倍增长,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山西省河曲县农民苗混瞒,1981年5月率先承包新尧沟小流域250亩的治理面积,2年间就治理了50%,人均收入超千元。这个经验很快在全县推广,带动全县三分之一农户包治5100多条流域,面积约4.47万公顷。1983年9月,黄委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户包”经验,很快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首肯和支持。党中央及时发了简报,明确承包期可以延长,可以转让,可以继承。从此,户包小流域如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推广。

沙棘种植:治理严重水土流失区的一剂良药

为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委沙棘办公室广泛宣传动员相关省(区)扩大沙棘种植面积,并从1986年开始在重点地区进行示范区建设。从1989年开始,先后选定号称“地球癌症”的内蒙古砒砂岩区、甘肃中东部残塬丘陵沟壑区、晋西北严重水土流失区、陕北盐碱滩地和风沙区、青海东部高寒山地、宁夏南部半黄土丘陵区、黄河口等沙棘试点试验区进行示范种植,5年内推广种植沙棘10万公顷。

在黄委沙棘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黄土高原地区沙棘资源建设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沙棘种植面积约占年度水土保持造林面积的10%左右。其中,“地球癌症”――砒砂岩项目区的沙棘种植获得较大成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92年8月,国家沙棘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高级技术专家及领导15人,对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砒砂岩种植沙棘试点情况进行了考查,初步认为,砒砂岩地区生态条件虽然恶劣,但是种植沙棘可改善环境,其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剂良药。

1993年9月,水利部在内蒙古东胜市(今东胜区)召开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推广沙棘治理砒砂岩示范区的成功经验。1994年9月,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甘肃镇原县召开“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沙棘示范区建设任务。

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黄土高原平均每年种植沙棘6万公顷,沙棘资源总面积已由20世纪 70年代的53.3万公顷 发展到目前的150多万公顷 。在沙棘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近 200项科研成果 ,沙棘加工业年产值已达数亿元。

淤地坝建设:拦泥沙 保水土 淤良田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最初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

20世纪80年代,针对淤地坝单坝规模小、中小型淤地坝数量多,遇到较大的暴雨洪水容易出现垮坝等问题,经科研人员探索,在沟道适当位置增建骨干坝,拦截沟道上游洪水、保证下游中小型淤地坝安全。该措施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多次洪水淤积、一次较大洪水连锁垮坝、洪水泥沙俱下的所谓“零存整取”情况。

自“九五”计划以来,为保证淤地坝的运行安全和充分发挥整体效益,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确立了“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骨干坝和中小型坝相配套,建设沟道坝系”的思路,建成了一批防洪标准高、综合效益好的典型坝系。这些淤地坝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对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共建有淤地坝5.8万多座,已淤成坝地140多万亩。如今,一座座淤地坝,如同一张张巨大的网,纵横交错地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并用自己宽广的胸怀,拦截泥沙,奏响了黄土高原的希望之歌。

世行贷款项目:对外合作的典范

2004年5月20日下午,美国华盛顿特区第19街世界银行总部。巨大的现代化办公楼12层大厅内灯火辉煌、气氛和谐而热烈,“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颁奖盛会正在这里举行。当满头银发的时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面带微笑向大家宣布,将世界银行的最高荣誉“杰出成就奖”颁给已实施10年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时,全场沸腾,掌声如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土流失防治项目。该项目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的组织协调下,黄委与陕、晋、甘、蒙4省(区)自1990年9月开始酝酿,积极立项申报世界银行贷款,并积极组织开展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国家同意利用外资捆绑式在以上4省(区),进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尝试。

黄委及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先后组织数百名技术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强化培训,走访或调研相近项目的成功经验,认真听取世界银行的咨询意见,起草完成了各类立项论证报告、项目区选择背景资料及相关文件。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和扎实的工作,1994年第一期世界银行项目启动,1999年第二期项目启动。两期项目先后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不仅在提高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改善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项目省(区)的48个县(旗、市)中的12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

在两期项目的实施中,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官员、项目管理与技术支撑相结合的“三元互动”运行机制。形成了融“规划、协调、示范、监督、科研、监测”于一体的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新格局,为我国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外资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时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一行,早在1995年9月考察延河项目区时,就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他们所见到的“最出色的项目区之一,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只有中国”。验收团在向世界银行执董会提交的项目竣工报告中,对项目情况和效益大加赞赏。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恩斯伯格先生,在二期项目竣工验收大会上,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项目区10年来的治理规模:“10年来,如果把所有治理面积加在一起,以宽度100米计算,便可以西安为起点,经旧金山、华盛顿、巴黎、莫斯科,再返回西安。也就是整整绕地球一圈啊!”

退耕还林还草:促进林草植被覆盖率快速增长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大水后,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16字方针,全面揭开了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的序幕。有关研究成果显示,2000―2008年,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净增加11.5%,黄河年均输沙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6亿吨锐减到退耕还林还草后的不足3亿吨。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比较典型的是陕西省延安市,该市通过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由33.4%提高到45.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25%提高到68%,年输入黄河泥沙量由2.58亿吨下降为1.96亿吨。2013年7月,延安市尽管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但是没有形成洪灾。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退耕还林工作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也明确要求,要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当前,中央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必将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黄土高原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彰显人水和谐新理念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黄委联合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原有水土保持项目基础上,通过调整和充实,于2001年3月正式推出和启动的一批流域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国家通过黄委下达投资而开展的各种水土保持项目。该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例如,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建设,是我国第一个流域性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坚持以“一川、两山、四景区、八条高效治理开发示范流域、三十个高科技示范点”为重点,通过5年综合治理开发,新增治理面积500 平方公里,建设治沟骨干工程7座,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基本控制了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二期项目建设于2007年实施以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5.8 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78.83 平方公里的103.9%,打造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先进、措施配套齐全、治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示范小流域。

2007年实施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砚瓦川项目,是西峰水保站继齐家川示范区之后承担建设的第二个水土保持治理项目。

在遵循“塬面径流调控、坡面林草治理、沟道水沙集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基础上,考虑项目区综合条件,提出了上游雨水径流资源综合利用固沟保塬区、中游庭院径流集蓄利用塬坡兼治区、下游河川径流综合利用沟坡封禁治理区的分区防治思路。建设期间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3.24平方公里。项目区综合治理程度由38.48%提高到76.75%,林草覆盖率由20%提高到47.3%。

砚瓦川项目是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双赢项目。在项目建设期间,西峰水保站5次荣获“支持庆阳发展突出贡献奖”,1次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按照“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水新思路,先后于2002年、2004年、2005年分3期启动和实施了33个项目。该项目涉及黄河上中游7省(区)62个地(市)的300多个县(旗、区),实施封禁保护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后监测评估结果表明:经过封育保护,各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提高幅度在25%~40%,多数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为50%~70%。

预防监督:不断拓宽依法防治新领域

面对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状况,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以1989年国务院启动的晋陕蒙接壤地区监督执法试点工作为起点,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始终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率先在全国启动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片)部级重点监督区、预防保护区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开展近240个县(市、区、旗)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7个部级生产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工程。

目前,在生产建设项目督查、重点防治区监管、预防监督信息化、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重点项目督查率均达到100%。仅“十二五”期间,黄河流域各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3万多个,开展监督检查近30批次,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3900多项,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多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超过16亿元,促进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240多亿元,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面积40多万公顷。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作为专门负责特定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自1998年组建以来,通过加强与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积极依靠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调动县级水土保持监督机构的积极性,主动开展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先后对30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500多个小型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专项检查、跟踪检查和水土保持督查,进一步促进了辖区内水土保持监督全面进入规范化轨道。

监测评价:助推智慧水土保持建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9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7407

1引言

黄土高原多年来的水土流失和风沙问题,一直困扰着当今中国,这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关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点问题。

1973年我国在陕西省延安市的安塞县建立了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终点站,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和科学依据。多年来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做出了巨大努力,曾与多国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为有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据《中国科学报》统计,截至2011年,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23万km2,从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流域土地植被覆盖率低于10%增长到约30%。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是西北地区最为棘手、最难治理的区域,它的困难不仅是由于涉及面积区域之广,更在于气候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差异。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关乎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2黄土高原区域地貌分析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区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流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横跨山西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河南省等黄河中游七省的50个地(市),317个县,全区总面积约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45.4万km2。黄土高原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t,是我国甚至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2.1黄土高原成因与分类

2.1.1黄土高原区域位置

黄土高原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特征。它是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青海日月山以东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面积约40万km2,海拔1000~1500 m。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 m之间,陇东、陕北厚达150 m,最厚的地方达200 m。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图1)。

2.1.2黄土高原历史成因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佣喑屎旎蚯澈焐,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第一段,浅红黄色段;第二段,棕黄色段;第三段,灰黄色段;第四段,褐黄色段。黄土颜色自下而上由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

更新世时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文物工作者和地质科技人员曾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证实,约在6000万年前,黄土高原被水所覆盖,现在的山峰则是当时水中的孤岛。

在距今6000万年前,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到了距今24万年前,六盘山、月亮山等发生剧烈的上升运动。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砾岩和黏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现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2.1.3黄土高原分类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 m。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

(2)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 m。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

(3)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 m,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

(4)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

2.2黄土高原地形地貌

2.2.1陕北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黄土高原由黄土丘陵、黄土台塬和石质山组成,地面地形破碎,地形落差普遍,一旦遇上大雨或暴雨,黄土受坡度的影响特别容易坍塌,故不利于水土保持。

从地形上来看,黄土高原北方是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面是华北平原,西边是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大面积地区黄土覆盖,境内形成了黄河中游重要的自西北向东南流向的黄河支流,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汾河。这些河流汇入到黄河,形成一些小平原,平原地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特别是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是黄土高原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2)气候水文。黄土高原的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之间,处在我国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暖湿气流向西北吹送的通道中,故气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为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向西北内陆干旱气候过渡的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干旱气候。

(3)土壤植被。黄土是第四纪以来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形成的,黄土疏松多孔,粉沙质,质地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因而易被冲刷,加之其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在年内降水高度集中,多暴雨,特别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广大的地面被长期冲刷形成众多的沟谷,沟谷切割地表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这几种黄土地貌的共同特点是黄土层的边缘被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不同之处在于黄土塬顶部平坦、黄土墚顶部狭窄成长条,而黄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黄土高原这种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这些粉尘相互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所以黄土具有多空隙、结构疏松的特点,并且垂直节理发育明显。

这样的黄土层比较透水,颗粒小又决定了黄土容易溶于水,黄土的这些特性,使黄土高原特别容易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地表光秃,缺少植被的保护。植被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大面积的植被覆盖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不足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原绝大部分面积是支离破碎的黄土,风沙漫卷,暴雨来临泥沙俱下,加剧了水土流失。

(4)资源基础。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人类的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破坏地表。黄土高原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特别丰富,开发煤炭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这些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破坏地表,甚至导致永久性的不可恢复。

2.2.2黄土高原人文地理概况

(1)人类活动。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并且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人地矛盾,人多地少,生a方式落后。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人类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开发。导致森林日益减少,土壤日渐贫瘠。

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总人口1.08亿人,其中农业人口7333人,占总人口70%以上。据 2008 年统计,国民总产值1.85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6元。人口密度为167人/km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2.9%,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2)河流交通。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大于1000 km2的直接入黄支流有48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对干流影响较大的支流有洮河、湟水、庄浪河、祖历河、清水河、浑河、杨家川、偏关河、皇甫川、清水川、县川河、孤山川、朱家川、岚漪河、蔚汾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无定河、清涧河、昕水河、延河、汾川河、仕望川、汾河、泾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32条支流,以及内蒙“十大孔兑”。

总的来说有的地方交通发展不错(如汾水谷地等),但是大部分地区交通不发达。西安、太原、宝鸡等地是铁路枢纽。

(3)民俗文化。黄土高原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北有横山、北于山,西有子午岭,东南有黄龙山,形成一马蹄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石器时期气候湿润,经考古发掘仰韶文化遗址内容十分丰富。相传少典族居住在陕甘交界处,与有乔氏互通婚姻,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居姬水,为姬姓;炎帝居姜水,为姜姓。他们中许多部落顺着河流移动,发展到黄河中游,后来称华夏族。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极具个性。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 “ 乐乐 ” 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图2)。

3黄土高原现状分析

3.1山体滑坡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山、塬、丘陵面积分布广泛,滑坡灾害较多。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50万km2,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 t/km2的严重土壤流失面积约14.5万km2,是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滑坡侵蚀发生,必须加强滑坡侵蚀的研究。

3.3.1滑坡形成原因

(1)大气降水、地表水、生产生活用水的入渗,河湖水倒灌,地下水等在山体内,增加了坡体重量,增加了下滑力。同时,浸泡软化易滑地层,使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而产生滑动。

(2)工程活动可以破坏坡体。在坡体上由于建筑、倾倒、填方、筑堤等增加荷载引起边坡超载,增加荷载使坡脚压力增大,使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质量而失去平衡,沿软弱面下滑。

(3)地震使斜坡承受的平衡应力发生改变,还会造成地表形变和裂隙增加,降低岩土的力学强度,触发滑坡的滑动和促进滑坡体的形成。

3.1.2滑坡预防措施

滑坡可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其防治原则是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对症下药;综合整治,有主有次;治早治小,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正确施工。

3.2水土流失

《汉书・沟洫志》对黄河水沙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记述。黄河年均输沙量为16亿t。世界上年均输沙量超过1.0亿t的大河中,黄河的年输沙量及平均含沙量均位居首位。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以及黄土自身抗侵蚀性弱等特殊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水土流失格局,水土流失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100 t/km2(图3)。

图3典型泥石流示意

3.2.1水土流失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这种区域分异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反映。

(1)地质与地貌因素。黄土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各类沟谷。在以黄土塬为主的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方式以沟蚀为主,沟蚀量可占小流域侵蚀总量80%以上。在以黄土梁峁为主的黄土丘陵区中,晋西、陕北等地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都很严重,但沟谷地的产沙量仍占主要部分。陇中地区谷间地面积较大,坡度较小,坡长较大,土壤侵蚀方式以坡面侵蚀为主。长城沿线和高原北部地区,间地、丈地、掌地、墒地等地貌类型分布广泛,它们目前正受沟谷溯源侵蚀影响,形成以坡间为主的独特现代侵蚀类型区。无定河上游及其以北的黄土丘陵区,地表有零星沙丘覆盖,沟谷中广泛出露中生代石砂岩和泥页岩,风蚀、水蚀和重力侵蚀很活跃。坡度陡峻是黄土高原地貌的又一重要特点。坡度的陡缓不仅决定土壤侵蚀的强弱,在临界坡度以下土壤侵蚀以面蚀和沟蚀为主,超过此坡度则重力侵蚀活跃,发生滑坡、滑坍、泻溜侵蚀。

(2)气候因素。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变化为200~700 mm,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黄土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大部分地区5~9月份的降水量占年总量的70%以上,其中又以7、8月降水量最多,可占年总量一半左右。该地区暴雨历时普遍较短。暴雨多发生在6~8月份,空间分布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特点。这些特点对土壤侵蚀特征的时空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3)土壤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最广的黄绵土,它常与黑垆土呈复式区分布。黄绵土是该区最主要的耕作土。黄绵土的形成过程一方面是黄土耕种熟化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侵蚀为主的地质地貌过程。目前除了少数地势平坦、侵蚀微弱的地点外,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属于侵蚀性黄绵土。

(4)植被因素。黄土高原的植被种类较多,现有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和岩石或土石山区,大面积的黄土地丘陵区和黄土塬区仅在村镇附近有零星的树木,非耕地上只有稀疏草灌。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黄土覆盖区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唯一地区,近几十年来同样遭到严重破坏。全区森林植被如此匮乏,土壤侵蚀剧烈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除森林植被外,该区的草灌覆盖度不高,天然草场的覆盖度只有25%~65%,其中,山区草地的覆盖率较高,黄土丘陵和黄土塬区较低。由于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滥挖(挖药材)等影响,大部分草场都向沙漠化方向发展。

3.2.2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人为破坏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陡坡耕垦;二是滥砍、滥伐、滥樵和滥牧;三是乱挖、乱堆、乱放。其结果是破坏植被,破坏土体结构和破坏原有地貌形态。

(1)陡坡开垦。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天然林、次生林的破坏和耕地的扩大。尤其是陡坡地的不断开垦也迅速加剧了该区的水土流失。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对振兴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但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侵蚀和河流泥沙将带来深刻影响。黄河中游大型煤田,地处多沙粗沙产区,又多处于暴雨中心地带,水土流失本来就非常严重,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铲除地表原有的稀疏植被,占用破坏土地,移动大量岩石土体,造成地表土层松动,地下砂岩性物质堆积地表,这些新翻动的岩土,在风雨作用下极易风化成碎屑,并伴以滑坡、崩坍等重力侵蚀,必将加剧水土流失。

(3)开发项目建设。随着区域工业化发展,人类活动强度增大,人为践踏、施工建设等,再加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管理混乱,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抗蚀能力减弱以及弃土弃石乱堆乱放,可动沙源增加,所有这些都加剧水土流失。

在道路建O的施工期间,路基填挖方、取弃土、软土路基处理和桥梁建设等是公路建设的关键工程。铁路、公路建设可能损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加剧地区水土流失;开挖坡度大或地质构造不良地段后,开挖面或填方处边坡,在雨水冲刷下易产生崩塌、滑坡而造成水土流失;施工不当或使用大量炸药爆破,造成地层松动,埋下隐患;以及施工过程中大量土、石随意堆放,在暴雨冲蚀下也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开发建设项目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水库,降低了水利设施寿命和防洪效率,加剧洪涝灾害。特别是近数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旱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人行步道和庭园中更应该增加透水铺面的设计,这样没有高载要求的基面我们可以更加注重美观性,利用许多石块、卵石、木头和许多绿色景观相结合,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更有优美的庭院意境。

(3)透水管路。在城市中我们往往没有办法单纯利用绿化和透水路面来供雨水入渗,此时就需要人工设施来加速降水渗透地表以下,目前常用的设施可分为两种:①水平式“渗透排水管”;将基地降水集中与渗透排水管中后,再慢慢往土壤内入渗至地表中,达到辅助入渗的效果。透水管的材料大多是蜂巢管、网式渗透管、尼龙纱管、不织布透水管等等,利用毛细现象将土壤中的水引导入管后,再缓缓排出。②垂直式“渗透阴井”。它是垂直式辅助入渗设施,不仅有较佳的储存渗透效果,也可作为“渗透排水管”之间的连接节点,可阻拦排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杂物,定期清除来保持排水通畅。

5.2.2城市水循环间接措施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也可称之为景观渗透水池,它兼具庭院景观效果和储集渗透两个优点的措施。做法通常是将水池分为高低水位两部分,低水位部分底层用不透水材料砌成,高水位四周可以用自然渗透土壤设计来做,下暴雨时可暂时储存高低水位间的雨水,然后让雨水慢慢渗透回土壤,水岸四周通常种满水生植物作为庭院景观一部分。当然,这些植物的选择也是有规律可寻,我们可以选择如美人蕉、香蒲等植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也同时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使雨水花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很好地将他们应用在净水和水的再循环利用中(图5)。

图5雨水花园做法结构

5.3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了解海绵城市的特点和建设方法。海绵城市主要解决保障水体和水质的循环和合理应用。传统市政模式认为,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而这样的传统“快排式”模式并没有考虑到水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较之与传统模式有以下4个优点: 排水防涝洪能力建设; 径流污染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水景景观营造。

5.3.1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是根据城市现状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内涝积水的问题,也改变以往城市“快排式”的水处理方式,增加水的利用循环,保障了水资源的节约与生态平衡。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增加水循环率,更加有效地减缓城市内涝。

5.3.2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且人口密集,而对于土地的开发也有些过度,“城市的规模像摊大饼一样的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强度也更大,因此修复就更难,代价更大。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避免几个误区,如“只重视地下不重视地上”、“只重视灰色不重视绿色”或“只重视绿色不重视灰色”。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应做好全局战略规划,应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

6结语

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损失。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

而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问题可以应用海绵城市概念及技术,将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并保持和谐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以往建设城市方案进行改进和借鉴,建设独具特色的“海绵”黄土高原。

参考文献:

[1]贾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雨水资源化的思考[J].大科技,2013,12(2).

[2]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张宝庆,吴普特,赵西宁,等.黄土高原水土资源化潜力与时空分布特征[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7(1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例10

一、努力实践新时期治黄新思路,调整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黄河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目前洪水依然威胁下游两岸;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为此,水利部党组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黄河治理目标。黄委通过对《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确立了水土保持在实现“四大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把治理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作为实现“河床不抬高”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并结合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确立了“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思路。这一基本思路的提出,对今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认真总结流域水土保持几十年经验,黄委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的发展战略。“两大目标”即实现千方百计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重点”即以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区为治理的重点区域,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沟道坝系为建设的重点措施;“两大转变”即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规模治理,由低标准平均安排向高水平重点扶持的转变。围绕这一新的发展战略,黄委组织编制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完成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近期正组织编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启动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形成了由重点支流治理、示范区、治沟骨干工程专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等构成的相互支撑的工程格局,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发展的新局面。

在这期间,各省区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把水土保持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狠抓精品工程建设,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驶入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

二、以“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水平

“数字黄河”工程是黄委为全力推进治黄现代化建设而启动实施的一项宏伟工程,它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治黄理念和技术创新。作为该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水保”工程,是全面实现水土保持管理现代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程。黄委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数字化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纲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规划》,提出了监测网络建设和数字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关键技术,为今后全面建设现代化监测系统和数字水保工程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宏观指导。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第一期)已正式在水利部立项。为了全面摸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础信息,历时三年,顺利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及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技术引进项目(948项目),获得一系列基础数据和成果,信息总量达206千兆,初步建立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库,为“数字水保”及“数字黄河”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据水利部要求,流域各省区也圆满完成了第三次遥感普查工作。山西省还启动了“数字水保生态”工程,完成了《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该工程目前已投资80万元,完成了硬件的配置,整个数字化输入工作已开始进行。陕西省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模上继续扩大,覆盖面更广,已建成市县级监测分站31个,泥石流滑坡预警监测点3个。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监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力实施封禁治理,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为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黄委在黄河流域和黑河、塔里木河等12个县率先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002年共完成封育治理面积79900公顷。同时在青海、四川两省启动了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有序进行,已完成了人为水土流失普查和“三区”划定等前期工作。水利部也在全国106个县(市、旗)启动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各地为了使封禁治理真正做到封得住、绿起来、能致富、不反弹,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山西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利益,采取了“以建促封”等五项举措,保证了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实行封禁治理的规定》。陕西吴旗县1998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经过四年多时间,境内林草覆盖率从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农民收入稳中有增,创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奇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积极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盖度也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31%,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基本解决了温饱。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流域全面开展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加快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以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水土保持“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等重点项目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成立了西安黄河监理有限公司,对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监理;颁发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对监理的有关程序及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山西省有11个地(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理机构,在湫水河重点治理区、国家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汾河上游项目中实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宁夏、内蒙、河南等省区也在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水土保持项目中推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制。

二是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中进行了招投标试点。山西在项目执行中,对于较大投资的治沟骨干工程大都采用招投标的办法,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定施工队伍。青海西宁市对谷坊、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技术力量强的工程队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青海互助县对水保治沟骨干工程还实行了议标制。

三是为强化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首次将黄委的西峰、绥德治理监督局作为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法人单位。五年来,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流域内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黄委和流域各省区业务部门在规范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全面规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四个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按此开展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项目。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从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和管护等都有严格规定。出台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和管理规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年度检查办法》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三是改革资金管理办法。为管好用好中央资金,黄委下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资金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资金报账账户,明确了资金报账程序。耤河示范区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率先实行了报账制;山西省在总结世行贷款项目和汾河上游重点治理项目报账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水土保持项目中全面推行了报账制。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的管理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

六、水土保持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开展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定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为下游防洪减淤、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组织开展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和《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等一批水土保持科研课题。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基础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在完成流域性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规划》和《黄河流域坡耕地治理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规划》等11条支流的规划报告。完成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榆林项目区可研报告》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前期工作开展,储备了一批项目,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

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在流域机构统一协调和督促下,流域内300多个县组建了监督执法机构,组建率达92%。230多个县(市)制定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政策,基本实现了预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全流域县级预防监督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并于2001年进行了全面验收。同时黄河上中游6省区开展规范化建设的10个试点地(市、盟),174个国家重点防治区的规范化县(市、区、旗)也全部验收合格。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也逐步深入,兰州市西固区、太原市、韩城市三个全国水土保持城市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验收。各级人大也加大了水土保持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难度愈来愈大。

二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明显加大。

三是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虽已开始启动建设,但还不能满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信息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信息的准确度难以核实、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规范的信息机制等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快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通过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由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屏障,为治理开发黄河,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治理的战略布局上,将以水土流失最严重、对下游淤积影响最大的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在治理的措施安排上,把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近期将认真落实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座谈会精神,抓紧完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积极组织协调流域各省区完成本省区淤地坝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后,全面启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同时启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稳定、效益突出、管理规范的示范小流域坝系,为黄土高原大面积进行沟道坝系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组织淤地坝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在广泛调研黄河流域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探索淤地坝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做好准备。

在生态建设中,继续抓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围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项目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机制体制运行等方面作进一步加强。近期着重抓好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重点支流治理项目的中期调整、耤河示范区建设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