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技能竞赛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5 15:05:02

技能竞赛论文

技能竞赛论文例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选择我校2010级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完成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正在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在该年级12个护理班级中整群随机抽样,抽出2个班,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共60名学生;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共59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习态度、生源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在护理学基础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2.2.1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法是在护理技术实训课前,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物,按程序上实验课,即教师组织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新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归纳总结—课堂反馈—技能考核。上课过程中强调程序精确、操作规范。2.2.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1)教师准备。教师在职业技能竞赛实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周密的课堂设计,包括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竞赛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或使用广西卫生厅出版的《护理技术操作55项》选择案例,复印后发给全班学生,提前7天做好引导预习。(2)人员组成。由任课教师、实验员及实验组学生组成。(3)明确任务。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向学生说明该项护理技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注意事项,围绕该项护理技术向学生提出环境布置及实验要求并设疑。如氧气吸入疗法技术中,哪些病人适合高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中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气吸入过量会出现什么症状?要求每位学生书写提纲,交给教师审阅,预习准备时间为7天。(4)划分竞赛小组。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情况及条件来划分小组,每组学生人数3~6人不等,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本小组的分工和协调工作。(5)场景布置。模拟医院布局,根据不同护理操作来设置,如急诊抢救室、住院部、治疗室等,环境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6)职业护理技能竞赛演示。以组为单位,组员轮流扮演竞赛者(护士)、病人(与病人进行沟通,但操作是在高端模拟人身上进行),其余组员当评委(负责评价本组护士及病人的优缺点);教师和实验员是总评委。(7)教学反馈。竞赛教学结束后,先由小组长汇总本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学生报告本组实验课的学习情况、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实验操作要点、沟通的注意事项并进行评估。(8)技能考核。根据实训课的学时及内容要求选择考核方式,如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疗法等每位学生必须考,分别选取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及实验员当评委;又如口腔护理抽一个组的一位学生操作,教师、实验员及全班学生当评委,成绩记为平时成绩,并作为本组其他学生的成绩。

2.3评价方法及统计学方法

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单项技能考核标准参照全国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如从用物准备、仪表仪容、案例评估、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分析和处理问题、操作流畅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本次主要选取两组学生氧气吸入疗法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将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包,计算均数和标准差,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检验,取α=0.01。(2)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医院护理专家(10人)、同行教师(15人)及学生评委(40人)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问卷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设计[1],共包含1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经统计汇总得出结果。

3结果

表1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氧气吸入疗法技能考核成绩高(P<0.01),可见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表2显示,竞赛教学法(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4.1.1有助于学生学到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新的医学护理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实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临床的现象,导致中职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及工作中很难适应临床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只有把护理竞赛内容引入实训教学,学生才能学到临床发展的前沿技术。4.1.2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护理技能竞赛将新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相结合,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不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现象。为贴近临床护理工作,技能竞赛引入病例分析,学生结合病例分析病人的需要,在操作中注重护患沟通,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这需要学生有判断、分析能力,需要护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4.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竞赛教学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语言交流与沟通,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及社会交往能力。4.1.4有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竞赛教学法通过创设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并通过角色扮演缩短了学生与病人、学生与护士、学生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距离,学生既学习到了相关的护理知识,又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其今后工作的开展与实施。4.1.5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竞赛教学法设定情境,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学生进入角色,发散思维,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想像力,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4.1.6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评判性思维是当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护理技能竞赛设定情境、模拟病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使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4.1.7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体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及临床实际,精心构思设计,在学生竞赛前、中、后期做好引导。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有利于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2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及对策

(1)在竞赛教学实施之初,由于学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时效矛盾”,即在预习时需要“浪费时间”查阅资料,对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教学的实施。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积极找出问题的关键,组织学生座谈,积极引导学生,详细解释竞赛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还有少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较被动,教师积极引导,后经不断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加大教学宣传力度,引导学生,使其逐渐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2)实施竞赛教学法时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应做好课前布置,如根据学校的设备、课时给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竞赛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且选择的案例、设疑都要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临床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引导不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奉献精神。

技能竞赛论文例2

2.实践教学设计存在较大的缺陷就实践教学硬件环境来讲,一些为节约办学成本投入较少的院校甚至没有电算化会计实训室等基本配置。有些院校虽然实施了实践技能课程,但由于实践设计往往与实际业务有相当差距,实习资料抽象且不系统,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导致实训缺乏实用性和有效性,所以执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3.传统教育意识制约职教的开放性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由师范类大学培养的,这类老师往往比较注重中规中矩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略显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大多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以致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呈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毕业生手拿着优秀成绩单,但动手能力差,上手慢,技能不过关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会计实践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脱节,以及与实际会计工作需要的不相适应性。面对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会计实践教学亟待变革与创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里提到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国际影响力,将学生比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可见国家对职业技能竞赛的肯定与重视。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纷纷组织并掀起了“学技能、比技艺”的赛事高潮。作为实践性极高的比赛项目,会计等经济类大赛近年来在狠抓岗位技能方面尤为突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已成各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二、职业技能竞赛在会计专业建设中的功能价值

(一)完善建立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因为技能竞赛内容往往围绕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和行业专业前沿技术来命题,所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各高职院校可以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找到抓手和切入点,发现现有人才培养的缺失之处,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会计技能竞赛也不例外,技能大赛中往往能折射出会计专业建设薄弱环节。纵览近几年高职财经类大赛,比赛的内容是大赛出题组调研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而设定的,反映最新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创新培养模式,借鉴和采纳会计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完善建立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有巨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我院为例,近几年财会专业紧密结合漳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认真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专业教学团队在广泛听取行业企业人士的意见基础上,结合近几年会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方向和考核侧重点,重新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岗位技能为主线,构建以通识课、职业基础课为基础,以职业核心课为中心,以实践课程为重点,以职业延展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二)以竞赛引领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动手创新能力的特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由于职业技能竞赛使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找到了切入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起到了极大的触动作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析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学的意义,包括引发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质量的反思。会计专业老师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窗口,从大赛项目内容、考评标准等方面入手,分析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促进教学目标明确化,建立和完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从而推进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项目里,分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进行竞赛,同时穿插岗位专项技能赛项目。竞赛要求参赛者向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提交相关的业务处理结果:出纳———转账支票、业务委托书、贴现凭证;成本会计———成本计算表、成本业务会计分录等;总账会计———非成本业务会计分录、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会计主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纳税申报表等。一些岗位模拟课程(如我院近年来开展的《主办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核算岗位模拟实训》、《出纳岗位模拟实训》等)实际上都可以参照省赛、国赛标准,尝试对某一具体工作环节、某一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细化,开发、设计更多的与技能大赛相关的教学项目任务,并逐步完善训练方案,通过设置激励性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会计类课程的热情,并以此来检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在会计实验室建设中搭建高水平竞赛和实训平台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里强调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重点提到“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会计实验室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引进实训教学软件、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实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纷纷热衷于探究案例教学法。经过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实现案例教学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现行的教学案例大部分又与实际会计业务相差较远,无法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引进具有丰富案例库的实训教学软件,赛、训、教结合,是迅速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参加近几年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我们确实领略和见识了诸如用友ERP财务软件和网中网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及其竞赛平台的强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应该为会计专业逐步配齐这类较为成熟的实训软件。如此,既能满足日常实训教学,又可作为参加省赛国赛等技能竞赛集训的基地,在会计实验室里就把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可激励和引导学生迅速提升职业能力水平。

技能竞赛论文例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出现白热化现象。众多高职院校对部级或省级、市级举办的,具有官方性质职业技能比赛给与过多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及实验设施,认为官方等级的荣誉称号分量重,有利于提升院校知名度,便于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等一系列目的,这种带有功利性竞赛心态,严重违背了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意义。因此降低行业企业竞赛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即使参与了业竞赛,认为获奖的荣誉分量轻,对院校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会在竞赛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降低支持力度,这种重视官方级竞赛,忽视行业企业竞赛的态度违背了高职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市场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这种缺乏企业行业竞赛技能型竞赛,会对校企合作产生诸多影响。

2、工业设计参赛的积极性低

院校学生在职业院校所有的学习科目、实训项目等都是为以后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能力,发现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培训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人员并无明显增加,甚至导致有些竞赛项目因参赛人员少等缘故,无法组队。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企业工业设计技能竞赛的深刻认识,不了解竞赛对于自身的意义,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热衷于各个项目,缺少参赛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利于选拔职业技能强、职业技能扎实的优秀人员;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工业设计竞赛不重视,抱着不端正的态度,不遵守比赛纪律,怕吃苦的态度,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乏。

二、参与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1、健全技能竞赛制度

把学生从对荣誉的关注度转移到对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的重视。对于国家举办或省级举办的官方性竞赛以及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给与相应充足的支持,结合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理念、学院特色有选择性的参与职业技能经常赛。以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来说,其行业企业竞赛更有利于职业道路拓展,通过这种形式,提前接触工作岗位,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目前,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企业加快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步伐,许多官方性质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不仅仅局限在了国家、省市单位,现如今逐渐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承办。因此,进一步促进了参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竞赛的积极性。

2、营造了学院学习氛围

通过对自身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为以后在岗位的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这一层面来说,对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技能学习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实现。

3、深化指导工业设计教师的专业性

许多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能力,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都有体现,这需要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当下就业形势及要求所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全面了解竞赛项目、规则、注意事项等做好赛前准备,这既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也是对学院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的考验,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面貌的形成。促进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与关注,为高职院校的技能人才给与高度认可和接纳。

4、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改革

学生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注重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融合的教学特色;在工业设计课程专业的选择方面,逐渐重视学科的应用型、岗位实用性;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技能竞赛论文例4

2.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在评判上还欠缺公平、客观。现在的技能比赛基本是请行业的专家和高校的教授来对项目进行设置,并作为技能竞赛的裁判参与技能比赛活动,所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就直接影响了项目设置的质量和评审的公平性。学校为了体现教学水平、求得社会地位、赢得生存机会,常常会动用身边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公关”,以获取较好成绩。技能竞赛项目在评判上不公开评分标准和评分结果以及参赛选手的扣分情况和原因,从而导致参赛选手在今后的比赛中会犯同样的错误,不利于参赛者在赛后对自己本次比赛作一个总结和反思。

二、建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中产生问题的相应对策

1.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科学合理安排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构建职业建筑类技能竞赛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查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

2.从个人向团体大赛转变,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形成“教赛一体化”让竞赛覆盖面更广。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是面向所有的中职生和专业教师,举行技能比赛的目的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仅仅针对几个选手,而是要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所提高。我们可以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相结合,让技能竞赛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技能竞赛要覆盖到每门课程,把技能比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及学生岗位证书等工作结合起来。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可以任意抽选每个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比赛,这样能体现一个学校普及技能教育的力度。

3.从基于培训体系办赛向基于实际工作办赛转变,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特点,让技能项目的设置更能贴近完整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不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训内容上都应按照实际就业岗位的工种要求,技能竞赛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契合就业岗位需求,促进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向实际工作办赛,比如工程算量比的是清单算量,这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具有综合性。所以,如果在项目的设置上能结合工作实际把计价综合进去,可以使内容更完整、更能胜任以后的工作。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

技能竞赛论文例5

为深化校园竞技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技能竞赛的决策、指导与仲裁,制定了《教学竞赛管理办法》和《技能节组织管理办法》等文件。自2009年开始在全院举办一年一届的技能节。技能节活动每年4月开幕,12月闭幕,项目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竞赛训练中采用微格训练法,形成了专业技能培养的“5L”模式(5个环节),即把实践教学过程细分为校内实验实训环节、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技能考证强化训练环节、毕业设计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严格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实施,使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实现了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方法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对接。

二、将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学院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是基础,技能是核心”的目标取向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采取逆推式方法,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认真分析,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等方法,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汇总,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把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传授、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培养、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无缝契合,使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实现竞赛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了“为赛而赛”,不能提升全体学生技能水平的问题。

按照化工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符合化工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技术,解决了教学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问题。

遵循“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把竞赛训练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解决了竞赛训练与实践教学分离的问题。基于校企合作育人和开放式办学理念,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创建开放式竞技平台,实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与价值追求,解决了校园文化与职场文化存在落差的问题。

用机制推动竞赛,用竞赛带动训练。学院构建了院系两级联动的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学院负责技能竞赛制度的制定与竞赛组织协调,系部负责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根据年度教学计划,结合院内外各种赛事安排,量身定制各种初赛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中,使每次实践课变成一次小的竞赛,通过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技能竞赛训练方法融入常规教学。技能竞赛、培训等经验积累,有力推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技能竞赛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46-03

技能竞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技艺展示舞台,是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随着技能竞赛的常态化,竞赛的范围越来越广,竞赛的项目越来越细,竞赛的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通过技能竞赛的开展,引导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促进了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技能教学质量。

技能竞赛是观念、技术、人才、经济的竞争,由于各个参赛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办学条件的悬殊不均、专业师资队伍技能水平的差距等,在技能竞赛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对竞赛的组织和训练带来了负面影响,是技能竞赛中的不利因素。基于多年参与技能竞赛的实践,笔者现分析和梳理竞赛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现状分析

(一)常规教学与竞赛训练的“双轨制”现象

技能竞赛的宗旨是参赛学校之间的“参与、交流、竞技、提高”,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当前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很多学校的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是分割管理,实行“双轨制”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技能竞赛项目及要求与国家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相比有偏差;二是技能竞赛项目及要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相比有偏差;三是技能竞赛要求与常规教学的要求不完全一致,技能竞赛的标准高于常规教学的标准。

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训练都是学校重要的教学工作,尽管宗旨和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三者具体的实施要求不同,学校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工作,必然会采取不同教学策略。于是,许多学校为了突出技能竞赛训练、提高竞赛成绩,购置竞赛专用设备,对参赛选手另起炉灶,进行专项训练,并将竞赛训练内容、竞赛人员安排、竞赛训练设备与常规教学内容、常规教学人员、常规教学设备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割管理。这就必然使得竞赛训练与技能教学形成“双轨制”,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也加重了参赛学校的负担。

(二)教学资源使用的不均衡现象

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使用不均衡主要因为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采取了分割管理,使得许多学校受资金、设备和师资资源的限制,将最先进教学设备用于竞赛训练,用最优秀的专业教师专门指导参赛学生。这就必然导致少数参赛学生占用了学校的最优质资源(设备和专业教师),而其他大部分学生只能用少部分资源完成教学任务,造成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使用不匹配、不均衡。

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情况更为严重,专业教师和教学设备总量本身就不足,根本不能同时满足竞赛训练与技能教学的需要。但是为了参加竞赛,学校只能将仅有的教学资源给少部分参赛学生使用,这就严重影响了常规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技能教学的训练工位不够、教学时数不足。另外,有些用于竞赛的设备并不适用于常规教学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连续参赛,每年的竞赛设备更新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这样必然会导致参赛设备的使用率和利用率降低。

(三)易导致中职学校培养出技能偏才

当前,有些中职学校在技能竞赛获奖的荣誉驱动下,育人模式出现了“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学校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专门用于技能竞赛选手的训练,从入校开始就选拔和培养参赛“苗子”,开设“技能竞赛奥赛班”、“应赛班”和“竞赛训练班”等,即采用“技能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技能竞赛为目标,以技能水平的高低来检测教育结果。由于训练内容单一、针对性强,仅局限于技能竞赛项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这种做法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限制了选手能力的充分发挥,使得选手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这种做法也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了“技能偏才、怪才”。“技能偏才”尽管技能水平较高,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面窄,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这类学生面对的就业岗位少、就业面狭窄,难以应对日后职业岗位的流动和变化,也即影响了竞赛选手未来的职业生涯,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对称”现象影响了竞赛的公平性

公正、公平是技能竞赛的基本原则,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所有参赛人员平等参加竞赛的集中体现。公正、公平体现在技能竞赛的方方面面,贯串于技能竞赛的全过程,是举办和谐竞赛的前提条件。

由于参赛学校覆盖面大、参赛人员多、参赛项目广,在组织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对称”现象并影响着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一是由于竞赛设备通常是大赛指定商家、指定品牌、指定型号,采用“一口价”的形式,价格普遍较高,在设备采购中只能采用单一来源的设备。这就为学校低价购置设备增添了很多困难,同时为商家高价出售增加了砝码,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无疑是一种负担。有的学校常常由于资金缺乏,购买设备困难,无法参加竞赛,使得选手失去了参赛机会。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参赛学校是不公平的,对参赛选手也是不公平的。二是在竞赛中,有的学校既是承办学校又是参赛学校,比其他参赛学校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比赛前获取了竞赛设备、竞赛场地、竞赛备料等与竞赛相关的信息,使得承办学校与其他参赛学校在信息上出现严重“不对称”现象。特别是连续承办多届竞赛的学校,其竞赛选手对于竞赛设备、竞赛场地、竞赛环境的熟悉程度及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些必然会导致竞赛的不公平性。还有个别承办学校利用竞赛中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出了不规范行为,这就直接影响了竞赛的公平性,影响了其他参赛单位的积极性。

建议

(一)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和选手选拔机制

要解决教学与训练的“双轨制”现象,必须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和选手选拔机制,即赛学结合,学练一体,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空间共同完成竞赛和教学训练任务,使得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共存共融,不分彼此,促进教学质量和技能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技能竞赛是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延续,是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示。离开常规教学谈技能竞赛缺乏系统性,离开技能竞赛谈常规教学又缺乏竞争性,竞赛成绩的背后需要良好的常规教学做基础,需要不懈的日常努力。应通过建立教学与竞赛常态管理机制,将竞赛的选拔机制融入学校教学改革中,将竞赛的标准融入到学校专业建设中,将竞赛的项目融入到教学训练中,将竞赛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技能竞赛调节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转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真正体现技能竞赛所倡导的“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知、以赛促建”的宗旨。同时,通过专业建设为技能竞赛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课程改革为技能竞赛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优秀选手,将竞赛机制引入到常规教学中,使竞争意识融入到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在教学中包含竞赛,在竞赛中体现教学,形成名副其实的“教赛一体化”。

(二)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

解决教学资源使用“不均衡”现象,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教赛一体化”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缓解教学资源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企业或社会各种资源为中职生技能训练提供支持和服务。

校企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中职学校技能竞赛是一个成就人才、发现人才的过程,应通过技能竞赛为企业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为校企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目的就是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发挥企业的设备和人才优势,为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其也是中职学校和生产企业合作的桥梁和有效载体。

政府应给予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和吸纳中职学校竞赛选手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增强选手对生产过程的感知,提高选手对技能竞赛项目的认知。中职学校要积极关注行业发展动向,主动与地方企业联系加强合作,广泛听取企业对实训基地提出的建议,与企业共建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吸纳地方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技能竞赛方案的制定、选手的选拔、训练的指导、竞赛对策的研究,共同分享技能竞赛的成果。要通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精心传授和指导,不断提升参赛选手技能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推动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建立参赛选手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总理在湖北思远信息技术培训学院考察时勉励学生们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技能;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既要学会生存,又要懂得做人。在对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和训练过程中,应全面体现温总理的讲话精神。从参赛角度来看,选手的成绩不仅受技能操作水平的影响,更多的还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及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建立中职学校参赛选手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重视选手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掌握技能的操作与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技能操作的掌握是以一定的系统理论知识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技能操作的深度掌握,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技能竞赛选手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注重选手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这充分说明国家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针对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更有必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解压,应针对不同的选手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引导和心理互动,以缓解、减轻选手的心理压力,消除选手的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增强竞赛选手的勇气和自信心,确保选手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得参赛选手在竞赛中控制好比赛节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序而沉稳地完成每一个项目和动作,不到竞赛结束,绝不轻言放弃,培养选手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培养选手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团队中成员之间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团队协作不仅要强调个人的成果,更多的是突出团队的整体业绩。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技能竞赛的开展,在近几年中,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在项目设置上越来越体现企业的生产实践,反映现代大工业、大企业的发展,并更加着重于装配制造、设备安装等行业的发展,设置了团体竞赛项目,突出了团队合作的理念。中职学校应将企业文化、团队意识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和竞赛训练中,努力培养选手独当一面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选手的职业素质和“三创”能力 职业素质是个体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中职学校要重视参赛选手的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将创新、创业、创优教育纳入竞赛训练中,激发选手的创新能力,关注选手的个性发展,培育选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按照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培养参赛选手的职业认同感、忠诚度、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加大对选手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规范等素质的教育,使竞赛选手不仅能够适应当前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还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革,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技能竞赛的赛点承办轮换或第三方承办机制

建立技能竞赛的赛点承办轮换或第三方承办机制,可以为中职学校提供均等的承办竞赛的机会,从而调动所有中职学校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减少竞赛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规范现象,改变承办学校的选手对于场地、设备和环境的客观存在的优越性,避免或者减少技能竞赛中的“不对称”现象,最大限度地确保技能竞赛的公平与公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技氛围。

竞赛的轮流承办能够为更多中职学校提供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能够成为承办竞赛,或者成功承办技能竞赛是学校的一种荣誉,更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能够争取专项资金,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校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可以说,技能竞赛是中职学校竞技“奥运会”,是选手之间技能的大比拼。竞赛承办的轮流制能够增加中职学校和选手对技能竞赛在精神层面的深度理解,弘扬大练技能和勇于拼搏的比拼精神,有利于中职学校展示风采和树立形象,有利于选手展示最佳竞技状态和发挥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22).

[2]吴承霞,马哲.以技能竞赛引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教育(下旬),2010(4).

[3]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203.

技能竞赛论文例7

一、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根据相关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由教育部或相关行业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职业竞赛的对象是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职业竞赛的目的是对参赛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查。适当的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将会对参加比赛的师生精神风貌进行充分展示,使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得到强化,对师生的职业技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影响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阅,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引职业教育专业构建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院校发展层面来说,专业构建是基础也是核心。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从项目设置及考评标准都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依据。职业院校通过观摩或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能够更加明确专业的市场需求,把握院校专业构建的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促进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在人才教育中比较注重实践操作能力、高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目前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相吻合,以最前卫的企业标准作为评判依据。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能够把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紧密联系在一起,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学理念的转换,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带进课堂,使职业院校的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3、促进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

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开展的如何,体现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实训基地为依托。职业院校要想成功的参与职业技能竞赛,首先应对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进行有效完善,从而使实训基地达到职业竞赛活动的要求。尤其是技能竞赛的承办院校,能够借机完善学校的实践基地和设备设施,提高院校实训条件。

4、提高学生素养和就业质量

职业综合素质是职业技能竞赛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判准则的核心,参赛者不仅需要娴熟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才能达到竞赛考核的标准。因此,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开拓参赛者的眼界,丰富理论知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职业素养。此外,职业竞赛活动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某些岗位的实际需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对学校的教学实力、学生扎实的技能的展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企业可以发现人才,可以对人才进行储备和引进,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三、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建议

1、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

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是文化交流,也就是说各参赛院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为交流平台,进一步探讨企业人才需求,研究职业技能标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职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参赛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所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重点不在于考核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学习新技能、新规范的拓展应用。尤其是教师在技能竞赛之后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将新技能、新工艺、新标准反馈到实际教学中来。

2、以技能竞赛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都是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在赛前通过平时的学习表现及简单选拔后对少数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只为所涉及专业的各别学生提供了学习及展示的平台。所以,为了提高整体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院校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营造技能竞赛的校园文化,在各系部、各专业适当开展院级技能竞赛,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带动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拔提供了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职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娴熟的职业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此,职业院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安排教师们深入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了解市场新需求,明白职业新动向,增加教师们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

4、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学习培养的基地,要对学生起到真正的职业教育的效果,光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练习,练习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当然,学校不可能对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设置实训基地,在资源配置短缺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与企业加强合作机制,带领学生到实体单位观摩学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技能的实体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总之,职业院校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促使学校的发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职业院校应该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中来,把职业技能竞赛的精神传递到日常的职业教育中。

【参考文献】

[1]石学云.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4).

[2]刘存明.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3).

技能竞赛论文例8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

1.分层次开设各类科技竞赛选修课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同学,使更多同学了解科技竞赛并参与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如面向没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一般120~140人左右,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而对于具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开设电子设计提高班,采用中班教学形式,一般60~8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另外,对达到电子设计提高班水平且有初步参赛意向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般为40~50人左右,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2.面向竞赛学生开设科技竞赛训练课

训练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训练借鉴“商品超市”和“菜单选择”的管理理念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信息处理、团队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实战训练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训练。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强化训练,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基础训练。集中训练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与集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最终参赛的选手进行所有模块的综合训练。

分散训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疑问或困难时,竞赛指导老师负责答疑指导。

3.合理安排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

竞赛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如在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中,可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教学。

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基础班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班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训练课侧重竞赛内容的强化和竞赛辅助技能技巧的训练。

除合理安排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外,学校还鼓励竞赛指导教师自编竞赛教材和讲义,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竞赛内容和经验,适当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使竞赛教育向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4.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应用于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100门网络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包含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外自学课件、课堂作业习题、课外综合习题、模拟考试平台、在线讨论(留言板)区、历届学生竞赛获奖成果等内容。目前已建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络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网站,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练习通过网络进行,模拟网上考试已通过测试,准备逐步推广使用。

针对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学校明确要求网站内容每学期必须有更新,特别是作业与试题每学期要有30%的内容调整;在线讨论必须经常关注,及时答复;每次竞赛完成后,相关内容应在4周内完成上传。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训练组织

1.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技竞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在整合、扩充原有竞赛网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兼具互动交流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包含竞赛种类、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等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教学研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统计、分析、撰写等竞赛技能知识介绍,在线提问与交流等,并能与学校相关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快速链接,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网站深受同学好评,成为学校科技竞赛的最佳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

2.加强训练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训练指导教师的培育与团队建设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训练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训练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训练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我们还采取“1+1”训练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即每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带一名新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指导作用。同时,“1+1”培养方式也保证了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3.加强竞赛技巧训练

学校通过开设训练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训练,在竞赛相关技巧训练中,有三个技巧特别需要重视和加强。

(1)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以及如何选择信息,却让很多学生头疼。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掌握的信息,建立信息评价标准体系,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将对竞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文撰写。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是科技论文(部分需设计作品),因此,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技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置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模版,对论文的结构安排、撰写格式、文法与表达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团队协作。每组参赛队设立一个指挥员,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各有分工。在设计策划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使整个竞赛有条不紊。

4.参赛选手培养程序

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学校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竞赛选手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竞赛选手在提高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提高班中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对其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组成竞赛班。通过竞赛班的实战训练,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的内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竞赛技能。同时,要求竞赛班的所有学生均需参加训练课的集中学习,但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关训练模块;空余时间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进行分散自学。参赛选手在竞赛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竞赛班中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参赛选手必须经过训练班所有模块的集中强化学习,组队时兼顾学生不同的技能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技能竞赛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112―04

投稿日期:2006-10-12

作者简介:王宏(1972-),男,山东青岛人,健美操国家集训队总教练、健美操国际级裁判,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通讯作者:田麦久。

目前,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理论界关于运动员自身竞技状态、参赛过程中竞技能力表现的研究尚多;对于怎样合理运用规则有效控制对手,以及比赛过程运动员凭借自身的竞技表现对裁判行为施加合法影响的研究和理论层面的升华尚属空白。

本文拟把高水平竞技选手在参赛过程的自身表现、对手表现、和评判过程等多元化因素加以解析,并对最终的参赛结果进行回归性认识,目的在于更有效的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参赛问题实施行为控制,从一般训练学理论的高度认识影响参赛结果的共性化问题,突出现代运动训练学在各单项最高竞技水平的训练和参赛阶段的应用理论指导价值,体现现代运动训练学在我国步入竞技体育强国阶段的学科价值。

1 体育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中,已经把自然界看为是一个整体,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阐明了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整体思想是现代系统思想的渊源。

体育运动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实践行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竞技体育逐渐与宗教、军事和生产劳动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运用系统的思想审视竞技体育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论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实际运用,将体育与其它社会文化现象并行陈列并予以横向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竞技体育训练和参赛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论升华,从而更有效的反馈到指导实践的行为过程中。

2 不同项目参赛结果的评定方法

参赛结果是运动员的参赛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结果,即胜负或名次。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

胜负或名次是反映参赛结果的重要标志,在许多情况下,其意义甚至超过了运动员所表现出的竞技水平高低。

对任何一个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而言,主要包括训练和参赛两大系统,训练系统是相对封闭的,参赛系统是相对开放的,不同评分类型运动项目训练和参赛系统开放度不同,形成了下述明显差异:差异小,参赛结果可控性大;差异大,参赛结果可控性小。

3 参赛结果的影响因素

田麦久在1988年提出运动员参赛的结果取决于三大因素。即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参赛结果的评定行为,首次揭示了运动员参赛结果影响因素的多元性特征。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除此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还受裁判行为的影响。裁判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参赛结果的评定方法,以及竞赛规则三个因素。

4 影响参赛结果三元因素的可控性分析

控制是人的目的,控制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信息和反馈。要进行控制必须了解对象的状态,发出指令及知道指令的执行情况,因而和被控制对象之间必须存在通信关系,而控制和通信过程的关键要求就是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系统的输出通过一定的信息变换返送到输入端,对输入信息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原来的输入输出关系,实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期目的。实施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系统的稳定状态和维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对于可以进行信息变换和反馈控制的系统成为可控系统,不能够进行信息变换或反馈控制的系统成为不可控系统。可控系统可以是通过长期训练建立起稳定的结构,例如: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构成落实训练计划的稳定模式、长期建立起的稳定人际关系、主观性评分项目中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顺序等;也可以是对参赛条件信息的及时掌握,通过认知过程转化为可控信息,例如:参赛秩序的安排、场地器材的性能、裁判职责的分工、主要竞争对手的参赛信息等。

对于无法转换的非可控系统无须浪费时间,避免扰动因素对可控系统的干扰,切实保障运动员参赛的可控过程。

4.1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表现运动员与教练员在长期的训练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可控性强的封闭系统,该系统在竞赛的特殊环境中突变为可控性减弱的开放系统称之为竞技能力表现系统。该系统在参赛时空中能够稳定地发挥系统功能,是提高参赛可控性的核心因素。

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的两个中心环节,而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又是这两个中心环节中的核心内容。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高水平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控制参赛的能力。比赛获胜不是看运动员自身超水平发挥比对手强多少,而是怎样让自己稳定的发挥,从而降低参赛过程中的失误率。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通过运动训练所形成的准备状态,是竞技能力在时空上的变化。竞技状态具有时相性、相对性与可控性的特征,不同项群的竞技状态有不同表现特征。

最佳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通过运动训练所形成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其目的是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发挥出本人的最高水平。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是长期艰苦训练及科学有效地安排训练的成果。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训练安排、运动员状态和客观环境,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控制,将有利于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最佳竞技状态只是一种准备状态,就准备状态而言是最佳的、最适宜的,但参赛结果是否能发挥出最高水平还要看比赛的对手情况、比赛的场地、天气等条件;即使表现出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能否获得好的参赛成绩,同时还要依赖于裁判员对参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技能力是竞技状态形成、发展的基础,没有竞技能力作

保障,不可能有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竞技状态的好坏则影响着竞技能力的发挥效果。要想比赛胜利,没有超人的竞技能力不行,而具备很高竞技能力的运动员不一定能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这是因为参赛结果除了取决于参赛队员间竞技实力的较量,关键时刻还取决于教练、裁判、观众及商业效果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4.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对手在比赛过程中有良好的竞技表现,是对自身竞技能力表现系统稳定结构的扰动因素。对于测量类和评分类运动项目而言,这属于影响运动员心理稳定的扰动因素;对于对抗性项目而言,直接成为影响自身竞技能力发挥的限制因素和自身制定战术方案的行为依据。

在远离平衡的状态时,运动员心理随意的一次非常小扰动或涨落,因为非线性相干作用,可以被放大成为巨大破坏结构的波澜。因此参赛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因素侵袭到自身竞技能力表现系统的内部。

4.3参赛结果的评定从美学角度来理解竞技体育,属于艺术美的范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既然如此,裁判员对参赛结果的判定过程中,势必受到裁判员自身心理活动的影响。综上而述,对影响参赛结果因素的可控性分析如下表:

4.4参赛结果的后续影响 由于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可重复性特点,因此使得运动员参赛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信息体现出延续性价值,即本次比赛的表现受到上次参赛裁判印象的影响,同时延续到下次比赛中去。这突出表现在主观评分类项目中,上届冠军只要竞技状态不下降,参赛时保持稳定发挥,本届的卫冕基本在裁判的思维中形成定势;对抗性评判项目中,两队再次交锋,势必会产生对上次接兵的回忆。

“系统的定向刺激缺乏连续性,从而会影响本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因此怎样充分扩大本次参赛的优异成绩对下次参赛的影响,在当今赛事频繁的竞技体坛中已经引起了关注。

不同项目的连续参赛问题,不仅仅要考虑运动员自身状态的准备,同时还应当考虑上次参赛时对的裁判和对手的影响,才能准确对参赛结果影响的因素实施有效控制。

5 施控对策

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发展的根本变化。当我们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回归到现实社会中时才发现,稳定、可逆、线性、平衡、永恒只存在于简单、封闭的少数系统中,在开放、复杂的系统中,不稳定、不可逆、非线性、非平衡和暂时性才是社会的主旋律。

对竞技体育系统,主要包括训练和参赛两大子系统,在与系统外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训练表现出系统的封闭性,参赛则表现相对开放的特征。因此讨论对比赛结果影响因素予以施控的问题,属于探索和研究参赛复杂性的范畴。

对复杂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有效方法是分形与分维,田麦久的项群理论是研究竞技体育复杂性问题的创始性标志。

5.1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表现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参赛时抗扰动能力的大小,教练员应具备在训练中人为干扰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意识,检验本系统的结构是否趋于稳定;运动员通过长期系统训练获得的竞技能力储备是竞技能力稳定发挥的保障。

参赛过程中运动员专项化知觉的内向集中为参赛细节的稳定发挥,教练员行为知觉的外张扩散为积极防御扰动因素是确保系统稳定发挥,加强对参赛结果可控性因素把握的有效途径。

5.2合法干扰和控制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及时获取对手信息,在比赛过程中合理运用规则,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对参赛对手心理上施加影响,使对手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的参赛行为,是确保完成参赛目标的必要条件。比赛过程中向对手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是确立自己的心理优势,使对手在心理上处于劣势。

自然界不同系统间进行能量交换遵循着由高向低的方式。运动员良好的参赛能力除了自身具备的竞技表现能力外,还包括了分析对手能力、抵抗干扰能力、整合外界资源能力和处理突发事变的能力等。干扰对手而不被对手干扰的控制论解答方式是,向对手发出干扰信息而不接受任何影响本系统稳定结构的干扰信息。

专项化知觉越清晰的高水平竞技选手,在参赛过程中越能够获得额外的制胜时空,在产生动作行为之前,将自身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和竞技表现环境进行动态最优化处理,然后合理、有效、稳定的完成参赛过程,是自身把握参赛结果可控性因素的最主动、有效的控制对手的表现形式。例如:乔丹练习移动步伐是在泳池中训练的,参赛时便能够轻松实施对对手的有效控制。

5.3对裁判行为施加合法的影响运动员凭借自身的竞技表现对裁判行为施加合法影响,将自身欲意表达的行为信息通过参赛表现为动作信息,并被裁判员感知为具备审美功能的有效得分信息。

对于参赛结果客观测量类的运动项目,由于严格使用测量仪器对参赛结果予以判定,因此裁判员的心理活动无法影响该类项目的裁判过程。

对于主观打分类运动项目而言,裁判员的评判行为属于主观性评判,过程中无时不刻的受自身心理活动的影响。

对对抗性评判类运动项目的裁判手段和方式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予以执行、同时还依赖于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准,作出对比赛过程的评定,产生比赛成绩和结果。

5.4对连续参赛的节奏实施有效控制 由于运动员参赛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信息具备延续性特征,因此对于本项目而言,每次比赛既是一次相对封闭的审美评判系统,项目周期内的全部赛事又能够体现出相互关联性特征。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评判行为由于受到审美心理的扰动,维持与前一次相同的评判结果。例如体操类比赛中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难度动作,再一次被该名运动员完成(本次完成与上一次完成相比有所缺陷),评判尺度瞬时有所放松,给到了与前一次相同的分数。

6 结束语

本文欲求进一步完善项群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并建立参赛结果影响因素的三元结构模型。在充分尊重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水平选手参赛结果影响因素的可控性解析作深入、系统的整体探讨,为高水平选手参赛过程中竞技能力发挥的施控对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与支持。

技能竞赛论文例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迁,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新要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培养具有竞争和科技创新活动意识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精神。所以,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与科技活动,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竞赛和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学习和深入理解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仅仅从书本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才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竞赛与科技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竞赛、科技活动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激励并指导大学生去深入的理解专业知识。

(二)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和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从资料查阅、题目分析到方案制定和作品的制造都会涉及团队合作。而80、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常常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分工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不断吸取在科技竞赛中得到的关于怎样和他人相处的方法,从而完善自己。通过相互磨合和协调沟通,充分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着力打造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竞赛与科技活动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竞赛题目还是实践过程,科技活动与竞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是多方面的。从竞赛的选题、分析到设计制作、完成作品直至论文撰写完成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缜密的研究才能完成,对于培养大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来自各地的学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较量,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一)根据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科技竞赛项目

1、利用已有科技竞赛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共享杯”科技作品大赛、“建筑设计”大赛等。针对每项竞赛,高校都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并制定有效使用和管理制度。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服务社会。高校要结合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规划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提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相关规划设计竞赛,评出优秀设计作品,并将获奖作品作为规划建议送达相关部门。通过这种竞赛,不仅让学生获得实践演练,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参加这种类型的科技竞赛,可以增进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的整体实力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了解,为下一步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二)加强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引导者,从选手培训到赛前辅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设立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选聘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建高质量的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对工作突出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同时,加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交流、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科技竞赛的职业化水平,为高校科技活动与竞赛提供师资平台。

(三)构建科技竞赛的物质保障平台

经费投入是科技活动与竞赛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建立科技活动与竞赛实践基地、相关实验室和竞赛报名费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实验、实习等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二是给予参加科技活动与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与科技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让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来源多元化,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活动与竞赛激励机制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除了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还要制订合理的科技竞赛评价机制,完善科技竞赛考评及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竞赛激励机制。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大学生科技活动与竞赛的重大意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铸科技素质、强学术氛围”的良好影响。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指导大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结语

总之,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与竞赛中来,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惠平,吕霞付,冯辉宗,王平,李锐.基于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