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3 14:33:41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1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现在倡导的是高效课堂。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老师们要从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及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方面努力。一堂好课,在课堂上师生都能入情入境,教师教得好,学生表现得好。但不难发现,那些课上说得好的学生,作业、考试时却往往不理想。难道是课堂不高效吗?笔者认为,这些学生的不理想是由于不善于及时总结和复习,课堂上思维的火花只是一时闪现,没有留下印记。新知识是要不断复习巩固的,而语文知识更注重积累与运用。因此,高效课堂包括及时总结与复习。

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走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身心俱累,有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从而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从大量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的思维导图是最好的方式。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总结个人对知识点的思考方式,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以后只要稍加复习就能保证高质量的回忆。明智的老师会让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图形,只要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它记下来,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复习变得轻松有效。怎样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呢?通过大胆尝试、反复实践研究,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课前做简易的预习导图

语文的课前预习很重要,根据我校自编的“语文预习本”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要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做简易的预习思维导图。

在预习过程中,教学生以课文题目为中心主题,发散出“主干、小树枝、树叶”,沿着分支写下关键词或符号。他们会选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画上独特的图案。一张预习导图就是一幅初步的创作。如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预习导图中,学生把课题做成会飞的一颗心,理解得很深刻。整幅图以音符和飘动的线谱为符号,连接各个相关联的内容,非常符合肖邦这一人物的特点,充满艺术气息。预习中把自己的理解分为三个板块:肖邦的个人资料;肖邦被迫离国、深情送别;一个装满泥土的银杯。通过这样的一幅思维导图,达到预习的目的,虽然是简单的关键词和图画,却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是在创建他们自己的思维导图,是独一无二的。

二、指导学生课堂上在预习导图上做醒目的标记(记忆参照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做笔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喜欢的颜色、有个性的图形,对所记下的内容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记下关键词,而不是几句话,因为“单个的词汇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和灵活性。当你使用单个关键词时,每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1];画出自己能理解的图形,因为“每一个图形相当于1000个词汇。假如你的思维导图仅有十个图形,却相当于记了10000字的笔记”[2]。这样学生就会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下来。比如教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课堂上学生理解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后,用一幅图记下了诗的解释:湖面上是一条小船,天上是翻滚的乌云,紧接着是密集的雨珠,打在一条风雨飘摇的小船中。此时,所有语言描绘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想每当学生看到这幅图,或者想到这幅图,这句诗就已经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组内共同完成一幅思维导图。小组自行决定怎样用最少的信息,制作第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表,发挥群体的力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三、指导学生课后做系统、完善的思维导图

语文课后的作业是做一张重新整合过的思维导图,把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图形。制作过程就是复习过程,把完善的图形保留下来,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贴在餐桌旁,甚至是洗漱间,每次简单而快速地浏览一个思维导图就是有效的复习方法。

在做复习导图时,可以参照预习时的思维导图和课堂上记下的内容。因为预习时的思考是学生的第一印象,直觉相当重要,灵感往往来自直觉。课堂上记下的内容,就是预习时不曾想到的,或是不太理解的,或是很重要的,抑或是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做复习思维导图时不能丢掉。

另外,在做复习思维导图时,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参考都不需要,一张白纸、一些彩色笔、一支细钢笔就可以。先构思好思维导图的框架,开始动笔,由课题出发,主干树枝代表重要主题,小树枝为小标题,树叶是细节。沿着分支写下关键词或符号,一条线一个。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表和颜色,会使思维导图显得与众不同,体现学生独特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

四、指导学生做单元思维导图

一个单元结束后,带领学生总结梳理所学内容,制作单元思维导图是最有效的方式。以往我们会用画表格的形式整理一单元内容,事实证明,这种刻板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思维导图解决了这个难题。

以上四点介绍了思维导图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运用,虽然思维导图的制作很费时间,但是减少总体学习的时间,以后稍加复习就能保证高质量的回忆。下面我介绍一些思维导图的作用。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对于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一节课的复习往往容量大,学生笔记整理几页,很难快速复习。一张思维导图在手,丰富的图像,紧凑的内容,一章内容四五分钟便可搞定,大大节约学生复习的时间。同时若借助电脑软件Mind Mapper5.0将知识结构逐层展开,则学生的记忆将得到改善。

其次,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普遍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讨论的中心话题上,这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也是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一,它体现了集体思维的成果,使学生在讨论中进行问题的整合和理解。同时,这种讨论是自我学习和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

最后,制作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两样使学生受益匪浅,并且终身受用,这是思维导图给学生所带来的长远持久的影响。

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那么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学生在刚做思维导图时,常常随便画,有的在画图画,在“像与不像”、“漂亮与不漂亮”上做文章,浪费大量时间;有的在画表格,看上去很刻板,实际上是束缚思维;有的是大量的文字,甚至是抄写整段的文章,不会用关键词。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只是帮助自己学习的一种工具,美与丑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关键字只起提醒的作用,如果整段地抄写就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失去做思维导图的意义,不利于自己的复习。

第二,在指导学生做思维导图时,容易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学生模仿力很强,教师画“树形图”,学生也画“树形图”;教师画“爆发式”,学生也画“爆发式”。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很多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用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且,不断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创意。因为“思维导图总结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因此不能够妄加评论”[3]。

第三,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一件事,就是思维导图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存在理解与否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鼓励学生,保持他们制作的热情和兴趣。

第四,在集体讨论中,当知识结构建立之后,学生如果发现有关某一个中心新的话题,教师需要及时展示学生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地完善和补充,这就大大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复习中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深入反思,及时总结,使思维导图更好地服务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75-01

思维导图是一种虽然简单但效果却非常出色的革命性思维工具。19世纪60年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进行大脑力量和潜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大量的使用了图画、符号和连线。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也许就是达芬奇能够拥有超级才能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东尼・博赞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它能够让我们更有效地把信息放进大脑,或是把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从整体上看思维导图的图形呈放射性结构,与我们大脑的放射性思维模式相一致,符合了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理结构,同时也符合大脑记忆的原理和机制。一个思维导图从外形上看就像是你所要掌握的知识组成的一张学习的地图。我们运用箭头和符号来进行表示和连接知识点和不同分主题之间联系。通过阅读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结构做出整体性的认识和了解。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中的主要效果

1、在高中生物复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地促进理解和记忆能力。比如在复习某一知识点,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抓住了关键词,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们就会积极地有重点地去听老师讲课,努力抓住重点,不断加深认识与记忆。

2、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就不会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内容上,因而可以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看到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我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系统有效地的整合所学知识,加快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因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而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就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不断地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思维导图符合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能够使我们的思考与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现出来。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总是要经过从已有知识到新的知识的过程,而思维导图能够把新的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强化了知识的记忆,提高了运用知识的速度与效率。

二、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时制作思维导图的实践

我们以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为例说明在复习时如何针对某一章节做一张思维导图。

第一步:浏览整节内容,画出中央图形。浏览本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内容,把握住对全节的“感觉”。然后取一张大纸,从白纸的中心开画一个中央图,把该节的主题词“神经系统调节”写上去,可以使用图象。

第二步:放射主干分支,标明关键词语。从中央图开始,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线条,代表关于对本节内容的主体认识,包括浏览本节时得到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在每一个分枝上,清楚地标上“基本方式”、“结构基础”等关键词。关键词会使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清晰,当你想到这个关键词时,与之对应的内容就会立刻从大脑里跳出来。

第三步:连接主次分支,联想记忆要点。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所有大脑都是通过联想来工作的。把分枝连接起来,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要点。我们可以一边读书复习一边做思维导图。不断扩大的思维导图也会让我们注意到理解水平,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做思维导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制教材内容,而是要根据我们自己的知识、理解、解释和具体目标来组织和综合课本知识。思维导图甚至可以包括我们的评论、想法或理解。

第四步:定期复习导图,持久保持记忆。记完了思维导图笔记以后,应该定期复习所记内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复习时不要简单的把原图看一遍,而是要再次快速地做一次思维导图,然后再次回过头来与原图进行对照检查,调整一下不符合的地方,并强化任何回忆不恰当或回忆模糊的地方。另外要注意定期复习。对总量大约是一个小时的学习内容,最佳的复习间隔和每次的时间为:l小时后复习5分钟,24小时后复习2分钟,1周后复习2分钟,1月后复习2分钟,6个月后复习2分钟,1年后复习2分钟。经过这样的定期复习这部分内容从此就进入长效记忆存储起来。

三、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生物复习的注意点

1、每天做一张思维导图,对一天所复习的知识整理和梳理,这是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仓储式管理的最好方式。

2、每周完成一张思维导图,将知识分类汇总,高效率强化复习。通过周末完成总体思维导图对一周的知识进行消化和沉淀之后,做进一步的汇总整理。这样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加有效的进入我们的大脑,记忆会更加的深刻1

3、每个月底把四周的所有思维导图整理成一张更大的思维导图,并且把这张图贴在卧室里或者书桌前,每天看几遍。思维导图上墙,会给我们不断地带来视觉的刺激,增强我们的记忆。

4、建立个人知识小金库,收集整理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把它们整理成多张思维导图,及时复习巩固。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3

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巨人苏醒,这就是“思维导图”, “革命你的思维,改变你的世界。迈出思维一小步,导向人生远景图。”这就是思维导图所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就从几个方面细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开发学习者的思维潜力、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就是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画出来。我们可以把要学习的主题画个圆或者方框来代表,然后以此为中心,画出多条放射状的曲线,而在每条曲线的末端,又可以像枝桠一样伸出更多的曲线,我们可以在这些线上任意发挥,写上自己所能想到的对学习对象的任何认识,并且可以用一些关键词和各种图像来标示,也可以将这些枝枝桠桠随意勾连……这样,你的整个思维经过发散、扩大之后,就被一张色彩斑斓、呈网络状的、宛如沟回纵横的大脑的图像所代替了(见下图)。

二、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相对于原来线性笔记所带来的效益,好处多多,可以总结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需要记录课程中相关的关键词,这样可以节省学习时间。

2.查阅笔记的过程中,因为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也可以节省时间,因为在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

3.学生更易于记忆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4.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会鼓励和刺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三、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探索

1、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

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这成为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现在可以利用有关软件,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总结概念结构,这种方法学生十分愿意接受,我们有以下一些做法:

A、教师制作出模版,学生按照模版完成内容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或者面对比较复杂的概念结构。学生根据模版总结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关系,并在文本输入区将各个概念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当然,如果学生有新的想法,可以在模版中进行改进。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概念网络。

B、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作品

由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操作简单,所以学生非常容易掌握。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造概念图。如图所示是学生在学习完压强一章内容之后总结的知识结构图,在这里不仅列出了各个知识点,而且每一部分都在相应的文本区中写出了对该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探讨问题,捕捉讨论中的灵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灵感容易显现,所以将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一定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成果。思维导图和相关的软件在这里能够扮演重要角色。

A、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

备课是重要教学行为,如何才能提高备课的效果呢?除了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之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大家共享。然而在通常的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现在我们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整理,就避免了上述情况,如图是在一次集体备课中讨论"多彩的光"的教学时最终绘制的思维导图。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负责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

B、学生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同样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

3.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实验

有些学生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没有仔细认真记下重点及注意事项,或记得不全面,自己做实验时就不能正确操作,经常求助其他同学或老师,实验后又不很好地总结,结果实验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更不能理解此实验的意义。如果让学生把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论导出,做成思维导图将改变学生对物理实验不严谨的作风,切实认识到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思维在复习实验时更明了。如图就是经我整理的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The Beauty of Using Mind Maps to Learn Mathematics

FAN Yue

(Hua Luogeng Middle School,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how to use th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has become learning and thinking skills. Again, this is also accompanied by the skills students learn in the classroom. The use of mind mapping approach to effectively use the student's brain learns to become "effective classroom" a learning strategy.

Key words mind mapping; elementary functions; mathematics

1 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学习和接受,如何使复杂的思维变简单?让思维充分地发散、有效地收敛,特别是数学领域中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灵活应用。

一般的思维导图,我们要求色彩,以便加深印象,也可以让整幅思维导图看起来很美观,更好记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大多会注重色彩和美观,而对内容的理解记忆不重视,所以我在应用时,只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引导,也没有提及“思维导图”,只是用这种框架方式让学生理清脉络,更快地回忆已学内容。

2 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应用实例

图1 初等函数复习(1)

笔者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给高一年级两个不同的班各上了一节初等函数的复习课。当然,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一些A3或A4大的白纸,1支笔。一开始上课,就在电脑展台上将最大的主题 = 写打在最中间1。然后用大括弧在左边列出两个分支;“定义”和“性质”。

边讲解,边将函数定义的关键词“一一对应”,写在连接线条的上方。而函数的性质可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请学生协作回答,将所有性质列出,如图1。

到这里,学生对这些的理解还是很抽像,接下来,要求学生在思维图的右边补上各种初等函数,如图2。

图2 初等函数复习(2)

图3 初等函数复习分支

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对其中一个初等函数进行复习。

指数函数,将左边的六个性质列出,要求学生模仿这种框架结构,在纸上,把这些具体的性质回忆列举出来,如图3。

实际上学生在做图的过程中,对指数这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整理。下面为一学生补充内容图例(图4)。

通过这十几分钟简单的教学,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自己思路,对所学的所有初等函数进行联想总结!之后就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了几个小组,把剩下的几个初等函数性质列出。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在前面的引导后,之后的初等函数,学生们花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有大部分学生需要翻课本参考。我希望通过这种简化的思维导图方式,使学生对此内容更有记忆、参考、提示和启发价值。

图4 指数函数复习

3 利用思维导图方式梳理数学知识的结果

实际上,这节课是一堂让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将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梳理的课。其主要目标是让他们平时能画出复习框架结构,可以随时用简化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达到记忆的效果。

学会这种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思维导图方式之后,还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风格,按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用思维导图(框架简图)列不同内容的大纲。并且特别说明:可以有个人的风格,画得快,自己懂就行。

笔者希望学生们“成倍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学生能快速地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地表达沟通等等!”

经过一个月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概念理解上有明显提高,但学生解题能力提高不明显。我有点失望,难道这种方式不见效吗?但是提问学生时,对课本内容已非常熟悉。也就是说通过导图把课本内容都记住了,但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

原来解题能力没有提高。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把握知识结构辅助的手段,大量的实践、练习、做题也要跟上,以熟练把握知识,维持知识热度。

接下来,还是坚持在课后让学生对单元内容的复习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并且附加上相关内容的几道习题。在三个月后的期末测试中,发现总体解题能力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学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4 利用思维导图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总结这段时间的效果,认为思维导图方式在高中数学应用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对于高中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不要把时间放在画图上,那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当然有这样的兴趣,喜欢用色彩来加强思维记忆的效果,老师是要鼓励的)。而且绝对不要画得复杂,而是越简单越好,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要跟大脑运作一致,它绝不是拿来好看的,越简单越好,自己懂就行。(2)思维导图虽然有用,但是会画导图了,不一定能出成绩,后续动作更重要。数学必经历“学习理解―做题巩固―总结归纳”三个阶段。导图在“学习理解”“总结归纳”比较容易操作。这二个阶段导图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梳理记忆脉络。而解题能力提高,必须还要学会对题型进行总结,前题是在做过大量题目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为老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做一些有关题型的思维导图引导学习。(3)画思维导图反复复习比一次复习花很多时间要好。老师要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学生对前面内容再用思维导图梳理,再进行一次知识点框架式记忆。

5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个大脑学习的工具。导图其实只要知道基本原理,有个好的工具,基本可以自由运用了。深入的应用,要靠自己领悟,实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色彩对比强烈的思维导图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发散式的思维是思维导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五册.中信出版社,2009.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5

初中生以抽象为主的认知方式离不开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的协助,在英语复习教学中,思维导图正好起到化繁为简、促成理解与记忆的作用。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以主题为主干,其他信息为分支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些关键的图形或关键字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最终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树状结构。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思维模式往往也是发散性的,会受到已有知识体系、生活经验及思维定式的影响。因此,思维导图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思维,化平淡为神奇

语法本身就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图表法、公式法、典型题例法、学生自编体系法等精讲方式展开复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再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复习,就会将难点简易化,枯燥无味趣味化,抽象文字说明形象化,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初三英语教学中,定语从句的教学是一个重点、难点,但由于知识点零散,教学周期长,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网络,往往会出现边学边忘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复习定语从句时,我先有意识地以猜谜导入,如 It is a book that can tell you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when you study English.等呈现大量带有who ,that, which ,(where when )等句子让学生感知关系词的用法,再我利用Mind manager制作了下面的思维导图:

带领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总结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和记忆变得非常容易,很快掌握了定语从句。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定语从句talk about people, talk about things等进一步巩固检验所学。可见,这种敢于打破旧模式、实施艺术性的教学新突破,不但将所教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苦为乐、变被动为主动,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足见利用思维导图分类,胜于言语的讲解。

二、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语法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搞不清楚时态。尤其是在写作中,经常乱用时态,这成为了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思维导图是促进全脑思维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法讲解,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也更科学、有效。比如:我们在复习时态时,先易后难,通过时间轴让学生回忆简单的三个时态: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为后面的其他时态复习奠定基础。于是我制作了如下图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三个时态的关系。

它既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促进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时态,越学越糊涂的现象。

三、制作思维导图展现自我潜能,化考点为能力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 比如:学生在制作“代词分类”这张思维导图时,既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无限制地使自己原来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得以重现,又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拿出来与别人进行共享、交流,进而进行反思、总结,从而使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 可提升思考技巧,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四、利用思维导图改变学习方式,化接受为反省

初中英语总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更大程度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时应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良好学习习惯。

1.注意课堂学习与课外巩固相结合。

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搜集整理信息的操作量大、耗时多,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可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整合的途径,让学生将导图带回家,自己整理分析,随时翻阅,有助知识的强化而形成能力。

2.注意自我努力与横向联系相结合

由于思维导图和传统的文字信息有着不同的排列次序和模式,所以学生最初绘制的导图会显得混乱,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而且差异性较大。对此,教师应该避免提出简单的整齐划一的要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即思维导图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然后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对差异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修改或重绘思维导图,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

3.注意短时记忆向长效记忆转化

学生的记忆风格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有意记忆的能力不强,对事物的记忆缺乏目的性,短时记忆能力差、遗忘快。教师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纠正。让学生记完了思维导图笔记以后,应该定期复习所记内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东西的记忆。下面是一些要点:(对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内容,最佳的复习间隔和每次的时间限制如下所示)

五、结束语

世界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告诉我们,不管记什么,最好的记忆方法都是:用最丰富的想象做出最有效的联结。传统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仅仅使用了左半脑,思维导图通过充分开发左右脑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大脑对词编码和联想记忆的威力,把关键字、颜色和图案有效联系起来,即把一长串枯燥的语法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像。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关联,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来加深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尝试与提高。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75-02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全程复习的基础阶段,是对高中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回顾以及查漏补缺的最好时机。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应该以课本为主,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但回归课本并不意味着重复课程,而是在这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思维导图恰好能够实现这一复习目标,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高中第一轮复习过程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助益。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分析

思维导图是一种相对高效的笔记方法,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其强调的是以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通过思维导图形成一个简单而形象化的知识结构体系,调动学生大脑各项功能,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角度出发,摆脱传统死记硬背学模式束缚,以更加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模式进行理解和学习。思维导图和传统笔记模式最大区别点是思维导图将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从文字到知识点网络图形上,利用网络图形去展示各个知识点内容。思维导图主要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所以其基本构成是由一个总的标题向中央四周发散,不同分支对应不同主题,以此将中心标题的内容细化,此外,思维导图还局别很强的联系性,网络图形的各个层次对应不同的分支,围绕整个中心开展学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完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应用

1.让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要想在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有效的应用思维导图模式,首要工作是要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简单物质性质、用途等方面为主体,引导学生构建简单的思维导图,例如在进行氯气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从氯气的存在、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通过应用连线将所有内容展现出来,教师给出一个大致的是轮廓,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每一个分支上的内容进行填写,让学生自己完善网络图表内容,此外,在引导学生对氯气内容进行简单整理之后,还以从氯气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进行总结,教师给出总体的脉络,让学生自己去总结,通过上述两种总结形式,让学生对氯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复习,将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详细情况见图1所示。

2.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

在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学生的图示呈现出来,让大家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学生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展示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在对氯气工业制法研究过程中,工业上会应用到交换膜,教师要引导学生这个交换膜的作用是什么,有的学生提出是避免氯气和氢气混合发生爆炸,还有的学生认为交换膜能够保证氢氧化钠的纯度。通过提问引导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一步对展示的思维导图进行大胆质疑,对图示中的试剂、反应条件和装置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也是联系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大胆质疑,碰撞出思维火花,让学生头脑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3.课后帮助学生巩固思维导图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模式,教师应该在课下为学生布置关于思维导图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卤族元素中溴、碘、氯的化学性质、制法、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实验要求、实验现象等内容作为复习内容的重点设置成中心主题,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应的思维导图,并及时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为了提高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在班级内还可以开展思维导图竞赛活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长期的练习之后,就能够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成功感受,通过课下练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为学生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升复习效率。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适合知识总结,知识梳理、知识拓展的高效复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第一轮复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复习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万智贤.化学复习中如何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温向前,毛玲.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沈吴.化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哲学思想教育[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7

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主要是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作为基础的,思维导图的原理是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汇用关节点进行连接,形成一种图像、颜色与文字结合在一起的网状图形。思维导图在现代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直观的图形,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是中学信息技术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教学环节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老师所讲解的内容[1]。例如,老师在讲解到运用信息程序绘图时,将重要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能更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图形在绘图中能提高绘图的准确度,使绘图更加美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师运用多媒体将思维导图展示主来,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操作将信息技术的操作步骤熟记于心。另外,思维导图能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之中产生对话,而不是一直以老师口述,学生听讲的模式完成全部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复习环节

思维导图在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思维导图能将繁琐复杂的知识用一种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复习时能利用思维导图将旧知识和新知识穿插起来,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另外,思维导图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式特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查缺补漏、修改以及完善,将文字知识转变成一个网状的系统记在头脑中。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记忆知识的过程,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生将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还能帮助学生在做题时更好的选择合适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二、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新课程的导入。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将新课程导入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老师可以将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标注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将课程的具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思维导图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连接到一起,不仅能让学生将旧知识复习一遍,还能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其次,新课程的讲解。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颜色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按知识点的难以程度以及重要程度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例如,老师在讲解到用word软件编辑文字时,可以将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思维到图上用红色表示出来,学生就能马上抓住学习的重点。第三,课后知识总结。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总结,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例如,老师在讲解PPT的制作过程时,将知识口述出来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老师在总结时将知识都用一个思维导图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记忆。

(二)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的思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时形成一个清楚的学习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学习思路也是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将课程的内容形成学习思路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方向,不至于毫无头绪。其次,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非常零散,很多知识会重复出现或者存在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就将知识点忘记了。思维导图能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一个电子文档,学生在制作电子文档的过程也是加深知识点记忆的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生在总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时,需要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来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中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涉及到很多自主探究的内容,很多内容单靠一个学生很难完成,老师应该按照课程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首先,小组成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学生在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时,第一步就是将小组内的成员按照任务的内容进行分工,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完成任务的步骤、内容以及探究的问题清楚的表示出来,小组中的成员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了一个制作介绍家乡的PPT的任务,小组的成员可以按照家乡历史、交通情况、地理位置、民俗文化这几个方面制作思维导图,让成员可以明确自己的任务。其次,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例如,学生在合作运用Excel软件制作一张课程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思维导图表示出来,这样的模式方便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选择哪一种制作方案。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思维导图模式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融合,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用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杨保华 单位:洛阳市电化教育馆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8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⑴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⑵能够加强记忆,因为在图示中通过使用关键词,既可以积极地听讲,又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⑶激发右脑,因为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其实,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于做笔记,还在制定计划、组织讨论等方面有用途。例如讨论问题时,可以由一人担任秘书工作,把整个讨论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如图2所示)

对于每一个新的观点,秘书决定应该加在哪一个分支的下面。每个讨论者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符号框图(或颜色)。利用这种方法,首先使每个观点都可以在图上根据它的位置而判断出其重要性。其次,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讨论正在向哪个方向发展,可以使参与讨论的人员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而避免跑题。再者,通过每个人使用不同的符号框图(或颜色)可以显示出是否有一两个人正在控制整个讨论过程,而刺激其他人员多发言。

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在企业届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波音公司在设计波音747飞机的时候就使用了思维导图。据波音公司的人讲,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设计波音747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要花费6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他们的工程师只使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波音747的设计!

2.实现思维导图的手段

2.1.纸+笔

准备:几张白纸和不同颜色笔。

步骤:

⑴是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⑵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

⑶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⑷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2.2.计算机

计算机已经在许多方面取代了"纸+笔",在制作思维导图上,计算机也以它的操作快捷、图象形式多样和容量大的特点显示了比"纸+笔"工具的优势。现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personalbrain、brainstorm等,这些软件互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图3是利用不同软件制作的本文结构图,从中可以比较出它们的表达方式的特色。这些软件都非常容易掌握,因此不仅是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也可以使用,为学生学习又提供了新的工具。

3.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探索

3.1.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

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概念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求学生总结概念结构,但是往往由于检查不及时等原因,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现在可以利用有关软件,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总结概念结构了,这种方

法学生十分愿意接受,首先利用计算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其次,不同学生的作品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他人那里学习到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以下一些做法: 教师制作出模版,学生按照模版完成内容。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或者面对比较复杂的概念结构。例如:在进行完电场的教学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掌握电场的概念结构,我们利用mindmanager制作了下面的模版,(如图4所示)学生根据模版总结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关系,并在文本输入区将各个概念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当然,如果学生有新的想法,可以在模版中进行改进。

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作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概念网络。我们特别在高三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作品

由于实现思维导图的软件操作简单,所以学生非常容易掌握。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造概念图。如图5所示的是学生在学习完磁场一章内容之后总结的知识结构图,在这里不仅列出了各个知识点,而且每一部分都在相应的文本区中写出了对该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也使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之目的。

3.2.探讨问题,捕捉讨论中的灵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灵感容易显现,所以将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一定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成果。思维导图和相关的软件在这里能够扮演重要角色了。

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

备课是重要教学行为,如何才能提高备课的效果呢?除了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有关资料之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大家共享。然而在通常的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现在我们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利用inspiration软件记录备课过程,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就避免了上述情况,图6是在一次集体备课中讨论"库仑定律"的教学时最终绘制的思维导图。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负责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这在inspiration中做起来非常方便),分别复制给各位教师,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这种方式特别对青年教师适用,这样可以使他们尽早的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同样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在教学中,我们一般是首先筛选探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值得讨论,有些讨论的价值不高,在这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进行筛选。在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至少一台计算机,一个学生作为小组的书记员,记录大家的讨论结果,因为考虑到mindmanager十分便于快速记录,所以我们在这样的课上多使用这个软件。图7就是高三学生在进行"测量电阻"专题复习时一个小组的课堂讨论记录。

在上述讨论中,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测量电阻"问题从各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性研究,并且在每个栏目的"记录"中都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还绘制出了电路图。当小组的讨论完成之后,在通过校园局域网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总结公布,这样相互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教学效果,特别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师生都受益匪浅。

3.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理念,可以单独举办综合课程,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或者学科进行,如果将这种理念和网络教学联系起来,就产生了WebQuest。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研究性学习的生长点,以WebQuest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思维导图为指导手段,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非常受学生欢迎。思维导图在其中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探究步骤和探究内容。如图8所示,是结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开展的WebQuest中思维导图主体图。

学生根据图中的内容,选择学习和探究方式,其中有的部分是必须要学习的,如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部分,还有一些是学生进行选择的,可以进行课题学习(一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的形式),还可以进行探究学习,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部分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后进行的小课题研究。

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探究物理教学网"(.cn/,/,

/)上的详细教学过程。思维导图在其中的起到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选择,了解学习进程的导航作用,同时理顺自己所学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等。

4.应用展望

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和教师积极地对话,另外,它还非常有利

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所以我们认为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是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资料:

1.吴栋炯:让你事半功倍的笔记工具--思维导图

/education/gb/node/edu_url_jykb.htm/

2.动态与创造社区 /bbs/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9

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建的。本文根据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这节课的内容和特点,把思维导图与这节课的教与学加以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促进这节课的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思维导图的本质

思维导图是指人们将一定领域内的知识要素依照其内部关系而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种视觉语义网络,这种视觉语义网络会使学习者对于特定的知识结构进行自己的主题建构。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人左脑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形象地把所有的信息都放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每一个分支都是由不同的关键词构成,并添加颜色、图像和线条。因此,思维导图可以在刺激人的两个半脑的同时,让人的思考、分析、记忆发挥出所有的灵感与潜能。可以说思维导图符合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使我们的观点自然地在图中表达出来。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不但能够提高记忆力,同时,还增强了思维速度、广度、深度以及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生物学科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整个生物群体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生命结构层次角度有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细胞。简而言之,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层层相依,有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每个系统又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内部与系统本身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和系统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系统由大、小系统组成,许多小系统组成了大系统,大系统又制约着小系统;生物体各器官系统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不能仅限于去掌握局部的知识点,而是要从系统的角度把知识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思维导图就是把生物学知识构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系统,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对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过程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出概念的本质、原理及规律,对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加工、整理和处理,把这些小的系统集成到一张张思维导图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多层次的视觉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辅助教师进行教案准备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基本过程,进而取代传统的教案格式。同时,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素材库,把每节课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资源汇总起来,这样一来,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还可以时刻对其内容进行更新。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摆脱了传统固化思维模式的束缚,增强了教师的思维水平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图1是以光合作用这节课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二)辅助教师进行新课讲授

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讲授新课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教学材料,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使用关键词加以链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既向学会传授了知识,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了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而且还使所教的知识更富有层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辅助学生进行复习

在一个学习单元或整门学科课程的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把学习的成果以及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复习。学生可以把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画出来,并与之前所画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记忆,还可以把以前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加以强化,进而达到自我检测的作用,如图3。

思维导图自我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4-0054-02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儿童缺少的就是想象力,极大一部分学生根本找不到通往想象空间的道路,而是一味地模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打开孩子们的想象大门呢?笔者认为,我们的孩子不是不想创作,而是没有真正找到学会创作的方法。在儿童画的教学中,笔者经过实践发现,以问题驱动教学并正确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驱动教学法与思维导图的结合

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多想、多说、多问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设置问题性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反思拓展应用问题、评价总结诱发新问题”的教学路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学科思维的提升。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有益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是大脑发散性思维的外部表现,它依据大脑思维发散性特点,利用色彩、图画和代码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最终人们关注的焦点会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得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

在儿童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儿童画创作的主体内容写在黑板中央或以图案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中间(主体内容要清晰),然后根据这一内容进行提问,在学生的配合下,教师完成分支或者分支图(分支要详略得当)。绘制时,要使用美丽的曲线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再连接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等。分支内容可以使用关键词、符号、颜色和图画等,而且要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描绘,可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名词作图,方便记忆和使用。

思维导图在儿童画教学中的作用

在儿童画的创作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大学时代,一位设计老师曾用思维导图和我们做了个游戏,“通过一个词或一个字展开联想,把你所想到的词或字以其为中心展开书写,以此类推,把你所想到的内容都写在黑板上,最好是在头脑中最先踊跃出的词或字”。后来我们发现根本写不完。现在想来,才深切体会到当时设计老师的良苦用心,思维导图对于做设计的人来说确实管用。于是,笔者将其引入课堂,经过教学实践,效果显著。一天,笔者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通过一个字创作一件作品”。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鱼”字,让学生通过这个字展开联想,把所有与鱼有关系的词或字都写出来。学生起初认为这个作品很简单,许多孩子不假思索地在图画本上画了一条鱼。可想而知,这样的作品并没有新意。于是我应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当孩子们看到黑板上这么多通过鱼联想出来的词语和字,一时间好像都从睡梦中醒悟了,争相举手发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说:“我想画一个小男孩抱着一条鱼,站在瓶子里……”有的说:“我想描绘一条大鱼,放在一个大盘子上,然后在鱼的肚子里画水藻、乌龟……”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

思维导图引入儿童画教学中,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想象的空间变大了。许多孩子都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法结合思维导图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和小组探究的方式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孩子们正逐步朝着多元化的艺术趋势发展。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学习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完成对客体的认识。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学生缺少的就是促使他实践操作的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力”。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其想象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并且使他们的想象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那么,思维导图在儿童阶段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有利于其大脑完整地发育。第二,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不仅是一个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习惯。

使用思维导图需注意的问题

1. 学生应该择优选材、组织画面,不可面面俱到

学生在画完思维导图后,应该学会从中汲取精华,挑选对画面有用的素材组织画面,不能把思维导图下所列素材一一画出。如,前面谈到的“鱼”的思维导图,学生应该学会主动挑选自己画面所要表达的事物。当然,每位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教师不必担心作品雷同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同一主题、作品类似、缺乏新意”的现象。

2. 教师应适时指导、构建思维导图,以学定教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思维导图的构建,则应该处理好“预设”与“实际”的关系,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喜欢课前预设一套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的思维导图有所不同。这时,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该适时引导,在学生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的学习导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