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认识建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2 02:26:27

认识建筑论文

认识建筑论文例1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是学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其中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相关性的探讨,主要从学科的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工作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讨论与经典的理解都局限于尺度、规模、过程等,笔者试图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根本目标与本质特征探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 关于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城市设计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设计的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他们个人的城市设计观,导致了对城市设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而言,在学术界要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已经有学者对中西方众多学者的城市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1.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1] “景观―视觉”、“认知―意象”、“环境―行为”、社会、功能、程序―过程、类型―形态七个领域。2.我国学者已开展的理论探讨主要有:[2]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政策论、全过程论、区位论六个领域。从以上中西方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城市设计概念、目标等认知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取得巨大的成果,但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层面未得到应有关注,或者说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从注重功能形式,到视觉感知,再到当代引入人的行为活动、社会学、类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公众与个人的关系,强调公共生活空间环境的塑造。本文认为城市设计的是以城镇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空间为主要对象,其本质目标与整体特征是致力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城镇历史、艺术、文化、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与城镇特质空间与城镇特色形象品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 关于建筑创作的基本认识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项基本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在其著作《建筑论》中论述“实用、坚固、美观”三项基本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强调通过基础科学(数学与几何)知识表达对美的理解;而我国伟大的道家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建筑的认识――“器”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就非常丰富而多元化了,大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如,有从强调功能角度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有的从侧重与环境的结合,提出“有机建筑论”(赖特),还有的主张把精神和愿望适宜的融入建筑空间的特性中,还有的从公共的角度,提出“市民建筑”的概念等等,其实关于建筑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怎么变,始终没有离开“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器”的本体论,无论从什么角度的探讨与实践,只是这个本体的一个变异或引申而已。换句话说,建筑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建筑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所蕴含和承载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

就建筑创作的概念而言,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看似人们个个能“耳熟能详”,但学术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基于以上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建筑创作是以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城镇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主要侧重于建筑物质形态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审美与时代品质形象的创作,在理性思维、原创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独具文化、艺术的个性化品质空间生成。

建筑的坚固、实用更多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求,寻求对身体的各种庇护;然而对当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物质空间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形象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区位空间特质性的精神与特色形象上,并以此指导生成独具特质性的个性化品质空间;而特质性恰恰又是当下我们在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中最缺乏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中抱有希望并且知道我们能做多少就可以了。

3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基于上文关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论述与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应从区位主体(建筑)所在城镇及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时代品质发展的区位空间特质性战略命题审视开始,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应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质与空间标志性的建构,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特别是建筑创作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具体而言:

3.1 建筑创作命题的确立,在现状与区位空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特质性进行城市设计战略命题的审视与把握,将建筑创作的命题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相融一脉。

3.2 建筑创作的文化意象的生成是基于城市设计命题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强调文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时空性,因为文化的本质与主流是发展,今天的创造即是明天的历史。

3.3 建筑物质形态空间的构筑,应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及其物质形态空间命题与空间形式的整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的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探讨,缺乏较为详尽的描述,仍是一个亟待探讨、完善与丰富的新领域,还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鉴于笔者相关的建筑、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文的观点必然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敬祈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61-64.

[2][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认识建筑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B036;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7―0020―07

一、马克思主义与建筑意识形态批评

建筑作为最具公共性的艺术和文化表现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表现“经济的世界中各种冲突和变化过程的许多手段”,是反映“阶级利益与阶级地位”的工具。由于建筑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性、矛盾性与特殊性,建筑成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哲学思考与意识形态论战的重要领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大工业城市”、“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中“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的社会现实,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对巴黎改建――近代两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最早探索――进行了意识形态批判 l853年,拿破仑三世委任奥斯曼制定巴黎扩建工程计划,史称“欧斯曼计划”(又译“奥斯曼计划”) 巴黎改建工程历时17年之久,在拆毁了25000座旧建筑的同时新建了75000座新建筑,建设了在今看来依旧高大、雄伟、美观的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街和星形广场。恩格斯认为“穿过房屋密集的工人街区开辟一些又长、又直、又宽的街道,在街道两旁修建豪华的大厦”,并“把巴黎变为一个纯粹的豪华都市”,将市中心“最不成样子的小街小巷”改造成大商场或街道,使之成为资产阶级“大肆自我吹嘘”的巨大成就的欧斯曼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街垒战难于进行”。但是“这种小街小巷立刻义在别处,并且往往是就在紧邻的地方出现”。南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我们的工人每夜都被圈在里边的这些传染病发源地、极恶劣的洞穴和地窟,并不是在被消灭,而只是在……被迁移”,所以恩格斯敏锐地指出:“同一个经济必然性在一个地方产生了这些东西,在另一个地方也会再生产它们”。因而得出“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的时候,企图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任何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都是愚蠢的”的论断,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住宅问题的办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西方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现实和理论的双重危机中被反思、探索和突破,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种努力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学等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建筑学领域更是异军突起,构建了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原创性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如曼夫雷多・塔夫里的《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建筑与乌托邦》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列菲伏尔的《对空间政治的反思》,詹姆逊的《建筑与意识形态批判》、《砖块与气球:建筑,唯心主义与地产投机》和《后现代主义的限制》,哈贝马斯的《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戴维・哈维的《(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城市中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设计》等论著,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建筑批评之间构建了一种如影相随的亲缘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建筑和空间进行了犀利而深邃的阐释。

当代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始于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学院。1969年,其代表人物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建筑理论家曼夫雷多・塔夫里发表了题为《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的长篇论文,将意识形态批评引入了建筑批评之中,以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转译为建筑批评。塔夫里对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生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塔夫里在《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一文中指出:“对建筑和城市的意识形态进行一种内在统一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就是揭示隐藏在艺术、建筑、城市等统一范畴背后的偶然的、既不客观也不普遍的历史现实。作为一种历史和客观的阶级批评,建筑批评必须成为关于城市意识形态的批判,并想尽一切办法避免陷入与处理资本矛盾的理性技术进行‘进步’对话危险之中。”因此,在《建筑与乌托邦》(1973年)一书的序言中,塔夫里声称要“用意识形态批评所提供的方法,来重读现代建筑史,用最严格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的术语,来理解现代建筑史”,以此构建一个参照体系,“以便进行深一层的检验”。例如,塔夫里用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解释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产生与衰落时,认为新艺术运动建筑如同“最有想象力的火焰,它点燃了希望之光,成为表达真理的工具”,就像是播下了种子,它使理想得到萌芽”。它是“上层中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反映,它标志着这个阶层企图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来适应各个阶层的需要”。“由奥尔布里奇、麦金托什、霍夫曼所创造的含有神奇色彩和颓废氛围的新艺术运动是对新兴资本主义社会反抗的表现,他们不愿看到金钱左右一切的现象在建筑艺术领域产生,他们企图用新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新的希望。但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那些墨守成规的新作品同样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他们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大量的新资产阶级不赞成这种主张,而新兴的工业化方法才对他们有吸引力”。塔夫里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出发,揭示了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动力的运作秘密。但是,我们从塔夫里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中可以看出,塔夫里认为建筑师和建筑批评可以有意识形态的立场,但建筑不可能是意识形态的,因此建筑批评应该坚决揭露当代的或历史的建筑意识形态。这种将意识形态视为“虚假意识”的否定性意识形态批判,毫不妥协地否认了意识形态对于建筑创造可能具有的积极肯定意义,导致了塔夫里对当代建筑创新努力的悲观主义态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是一个负面范例。尽管文化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却只是以新的方

式一遍遍复述古老的故事。

当代建筑的各种原则已经将伟大的语言学实验演变成了一场悲剧,以致错接与放弃,然而事实

上当代建筑基本上没有在它们的诗篇中赋予这些原则以一种中心地位。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未来

时,对传统的依赖越来越成为束缚。

建筑,就像俄狄浦斯,命中注定会因自己要实现单一的神话而必须同时要承担不同要求的惩

罚。

因此,在塔夫里那里,充满了对当代建筑的谴责与批判:菲利普・约翰逊的“学院气来自贪婪的搜 集欲,而不是来自浏览中冷静的、独立的态度”,他“暧昧不明的折衷主义终究不过是一场魔术表演”:詹姆斯・斯特林“徘徊于结构主义和未来主义之间,徘徊于对技术的敏感和对维多利亚的追忆之间”,“粗看起来它们虽然有一种反讽的味道,却没有提供解决谜题的方法”;路易・康“为学院派创造了一种缺乏表情的建筑。在这里,世界沉没消失”;文丘里和布朗的“势利态度为大量的美国神话涂脂抹粉。他们为费城两百年纪念活动的美化建议只是一种以特意幼稚的灯光视幻效果对大众社会用滥了的符号的再次使用”。塔夫里揭示了当代建筑的风格、形式与社会文化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悲剧性张力,其批评方法显然是意识形态的,正如塔夫里在其名著《现代建筑》的最后一句所指出的:

我们希望所追寻的足迹在今天会变得更清晰一点。我们试图显示的不是一条道路的历史,而是

许多道路的历史,以及它们是如何从特定的建筑作品中产生的――产生于现实和乌托邦的相互作

用。我们所关注的不是这些道路所制造的外在形式,而是隐藏在它们后面的思想。

美国建筑批评家弗兰姆普敦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1980年)一书的前言中声称自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影响:“和许多同代人一样,我受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但即使对本书最粗略地翻阅也会发现,书中没有引用马克思主义既定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我接受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却无疑帮助我润色了对整个历史时期的看法,‘并使我尖锐地意识到欧洲启蒙运动的阴暗面:它以不合理的理性主义为名,把人引入了这样一个境地,使他异化于自己的生产活动,也异化于自然世界”。尽管弗兰姆普敦否认其引用了马克思主义既定的分析方法,但从他关于人的异化的分析和充满辩证法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该书《第三版序》(1991年)中弗兰姆普敦指出:由于“所有的历史都无可例外地受到观察模式的限制,人们既不可能写一部绝对的历史,正如他们无能创造绝对的建筑”,因此在第三版中引入“反思实践”的模式,作为批判性建筑实践的基础,挖掘建筑作为一种批判性活动所具有的潜力。弗兰姆普敦对“十人小组(Team X)”在“他们的创作能量衰减”后其“作品仍能持续到现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指出它“不在于其建筑艺术的视觉形象,而在于他们文化批判的启示力量”。一个例子是,“十人小组”的成员之一,德・卡尔洛(De Carlo)认为建筑理论与实践“往往是为掩盖那个渗透在整个社会中的权势与剥削的网络服务的”,指出CIAMⅦ(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第7次会议)对城市中心感情用事的评议使传统城市核心遭到践踏,城市更新成为了迁移穷人的借口。这与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对19世纪中叶法国巴黎改造的“欧斯曼计划”所进行的批判具有一脉相承的批判锋芒。

德国建筑批判家克鲁夫特在《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1985年)中指出“建筑理论被政治上的意识形态搅得乱七八糟,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就变成了意识形态本身”,“在那些极权主义的国家中,就像20世纪已经显示的那样,建筑理论以一种标准与统一的形式,表现为某种堕落:‘一体化’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这些冒充的理论,是专用来为那些粗劣的艺术作品涂脂抹粉的。在这些社会中,艺术批评所能起到的重要的正确影响也被扼杀了”。

塔夫里、弗兰姆普敦和克鲁夫特等西方建筑批评大师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汲取丰富的营养,在建筑批评中展现出批判的锋芒毕露的精神。这一批判传统对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冯果川借用德波“景观社会”的概念,认为“鸟巢”、CCTV新楼等造型奇特的前卫建筑“被权力从建筑学的语境中剥离出来后置于新的意识形态叙事中,它们的先锋性已经被‘’,这些建筑不再是革命性的建筑而是枯萎成空洞的布景,成为权力装点门面的一尊尊‘门神’。王南溟则认为所谓“中国式建筑”只不过是意识形态及其全球化中的后殖民状况的体现,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和其他中式建筑是全球化文化霸权以及弱势文化的国际处境的表现,对这些中式建筑风格的赞美掩盖了很多需要讨论的文化政治问题。可见在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中,意识形态批判成为了建筑批评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当代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中犀利的批判传统,认为建筑形式是社会文化现实中主宰力量作用的结果,是反映意识形态霸权的上层结构,因此必须揭开笼罩在建筑形式表面的意识形态面纱,从而破除意识形态的迷雾获得现实的真相。在这种背景下,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成为对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意识形态的揭示、批判与否定,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的建构意义。学术界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批评立场和批评模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获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深度拓展。

二、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构建:多维与辩证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建筑理论家曼夫雷多・塔夫里引入了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将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关系转译为建筑批评。塔夫里对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生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开拓性。

――郑时龄

正如不可能存在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只存在针对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批判一样,我们也不可能

建立一种阶级的美学、阶级的艺术、或者阶级的建筑,而只能建立起一种针对美学、艺术、建筑和

城市的阶级批判。

――曼弗雷多・塔夫里

在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方法来进行建筑批评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既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又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与疑问。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关于事物本质与表现形式的隐喻,使我们在考察两者关系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对深度的挖掘――试图穿越形式表层进入深层结构揭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正本质,成为了建筑批评家们身不由己的本能追求;而另一方面,对这一模式的教条理解使建筑批评滑入了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反映论的泥潭,导致‘剥开’、‘揭露’、‘揭去面纱’之类的简单化的分析方法”大行其道,因而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与反击。

罗杰,斯克鲁顿在《建筑美学》中对建筑形式的经济决定论指出了质疑:“把一座建筑反射到它的经济环境中去,我们能够揭示什么‘含义’呢?”“当这种理论应用来作为一种评论工具时,它那‘反射’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比建筑艺术自身更能证明‘上层建筑’具有自发的生命力了,在那里各种风格的建筑、城镇都已使它们自己不依那浮动的经济环境而复活和不朽。例如看看从帕提农神庙到圣凯琳船坞的多立克柱子的历史”。因此当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伯齐小教堂进行评论时,我们并不知道15世纪佛罗伦萨独特的经济状况对评论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虽然斯克鲁顿的质疑似乎不无道理,但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看,他显然走入了歧途。当然我们研究的重点并不是斯克鲁顿们是如何被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反映论引入歧途的,而是要寻找如何走出歧途的途径。

事实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困扰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两者关系的本质,它所造成的疑问似乎无法分析。于是,根据威廉斯的观点,人们这才通过一些隐喻来解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差距,而反映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隐喻。”“所有这些暗喻――从对理想性整体的反映到对隐蔽物的揭露再到对物质生活多样性的呈现――都只不过揭示了对艺术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为什么如此千差万别?最直截了当的答案是:因为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缺口处搭起一座桥梁。换而言之,正是因为这个缺口才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暗喻。”长久以来,人们为解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诸多模式,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反映论和中介论。

1957年,理查德,沃尔海姆归纳了艺术批评中所采用的三种方法,即因果法、表现法和轶事法。因果法认为艺术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者是在整个的经济基础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台球桌上不同球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样,即使不那么明显但却是必然的;表现法认为艺术作品会反映某种文化价值或是文化危机,艺术作品和文化是一种平行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轶事法认为艺术作品和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阿尔都塞通过对传递因果关系模式和表现因果关系模式的批判,构建了结构因果关系的多元决定论分析模式。1965年,路易・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理论思考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对作用问题进行思考的模式:一种是伽利略和笛卡尔的传递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黑格尔从莱布尼茨那里因袭的表现因果关系”。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统一性包含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层次,这些层次“按照各种特殊的、最终由经济层次决定的规定,相互联系,共同存在于这种复杂的、构成的统一性中”。因此,“只有多元决定才能使我们不把有结构的复杂整体的具体演变看作是外界‘条件’作用于一个固定的有结构的整体而产生的偶然演变,而把这种具体演变看作是复杂整体内部的具体结构调整,每个范畴、每个矛盾以及通过结构调整得到反映的主导结构各环节,都在结构调整中起了‘本质’的作用”。

雷蒙・威廉斯和詹姆逊则另辟蹊径,提出了用“中介论”取代“反映论”的分析模式。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年)一书中提出,在讨论社会与艺术或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能指望找到艺术中被直接反映的社会现实,因为由于间接表达的缘故,这些东西经过中介后原有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现实被“投射”或“伪装”,要想还原它们就要返回中介过程找同它们的本来面目。

詹姆逊指出中介化是一种分析手段,是对诸如“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其社会根源之间,或国家政治的内部动力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确立”。詹姆逊将中介化分析模式应用到建筑批评巾,试图通过中介来确立建筑形式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寻找建筑风格变化的深层动因,对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经典案例是詹姆逊对“晚期金融资本主义”的建筑风格的分析。詹姆逊指出必须在经济层面和美学层面之间加上一个具有“新的活力的中介”,才能解释新的建筑风格涌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避免做出类似“地产投机和对日益增加的对建筑物的新要求开辟了新的建筑风格涌现的新空间”这样的简单粗暴的论断。詹姆逊的“中介”概念“存在于已经发展到被自身内在的法则和动力所控制的社会之中”的“半自律”领域。詹姆逊总结了当代建筑风格的所呈现的两个显著特征,即所谓“极端等距空间”和“含壳体积”。在解释其产生的动因时,詹姆逊在经济基础(地产投机、金融资本)和上层建筑(建筑的美学形式)之间加入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这一中介,使其分析更具穿透力:“极端等距空间”和“含壳体积”是晚期资本主义抽象化文化的结果,前者“迷恋均衡”,使“密斯(Mies)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逐渐变为现实”;后者追求“非物质化”,使建筑“减少了质量和重量,同时增加了空间和轮廓线――这正是砖块和气球之间的区别”。

“反映论”的分析模式直接而明了,但其分析框架过于严谨保守,缺乏阐释的创造性与灵活性:“中介论”的分析模式丰富而复杂,但其分析框架过于松散开放,缺乏解释的稳定性与方向性。我们试图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整合,建构一种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其基本框架是,在建筑批评中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或“本质/表现形式”模式中加入“社会文化”中介,构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建筑形式”模式。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坚持经济基础是建筑风格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对当代中国语境中社会文化实现与建筑形式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多维度的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意识形态在建筑批评中的作用。

在讨论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关系时,当代社会中文化所呈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弗雷德・英格利斯认为文化“变化多端,规模宏大,海纳百川,极富争议”;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由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新兴文化构成的不断运动的三角关系,在它们相互运动的动态关系中,物质现实由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而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布洛赫提出的“非共时性”概念则表明我们可以同时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各种文化可以在冲突中共存。阿摩斯・拉普卜特认为文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它是缓慢变迁的恒定因素与急速变更的变化因素的融合。现实社会中文化的多元共存理论为我们解释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多元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从多个维度来理解社会文化现实与建筑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维度代表一个单一而独特的分析方向,因此每一维度的分析都不可能全面地反映社会文化现实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每一维度中,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关系具有“因果关系”、“表现关系”和“疏离关系”等三种分析模式,显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由于每一维度不可避免地具有优势与局限、洞见与盲点,因此多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必须是辩证的:一方面通过各维度分析的相互观照以提供更富洞见和包容性的分析,并试图借此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而另一方面,借助威廉斯和布洛赫的概念,我们必须在“非共时性”的多元文化中发现主导的、新兴的或残余的文化维度,当然这种判断仍然带有意识形态色彩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具复杂、歧义纷呈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既“渗透着情感与幻想”同时又“关系到行动、合法性与权威”的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雷蒙・威廉斯归纳总结了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三种用法:特定阶级或集团所特有的信仰体系;虚假的信仰体系――即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对立的虚假观念或虚假意识所构成的信仰体系;意义与观念生产的一般过程。雷蒙德・盖斯在《批判理论的理念: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一书中区分了三种意识形态的类型:一是描述性 意义(中性和客观的)的意识形态;二是批判性意义(否定和批判的)的意识形态;三是积极意义(建构和创造的)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则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范畴内解释意识形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经济简化主义。在《保卫马克思》(1965年)一书中阿尔都塞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这就等于说,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象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是人类依附于人类世界的表现,就是说,是人类对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多元决定的统一。在意识形态中,真实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到想象关系中去,这种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志(保守的、顺从的、改良的或革命的),甚至一种希望或一种留恋,而不是对现实的描绘。”“正是在想象对真实和真实对想象的这种多元决定中,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本质,它在想象的关系中加强或改变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附关系。”我们正是受到威廉斯、盖斯和阿尔都塞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启发,提出了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建筑形式与多元文化现实之间“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辩证考察,揭示“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之间的多元决定过程中意识形态通过“想象关系,,强化、改变或异化“真实关系”的过程,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例如,当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讨论当代中国建筑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一种“真实关系”――中国现代建筑脱胎于传统并与传统血肉相连同时又逐渐疏离传统的现实,又存在一种充满矛盾的“想象关系”――对传统的坚守与颠覆、对创新的冲动与对复古的眷恋、对中国传统建筑文艺复兴的梦想和对建筑革命的期待等等。此时“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本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导致“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之间多元决定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坚守传统与颠覆传统两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以及两者之间为数众多的处于折衷状态的意识形态,通过矛盾与复杂的“想象关系”对同样矛盾与复杂的“真实关系”进行了有选择的、“能动的,,强化与改变,构建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想象性”的“真实关系”。当然。这时“真实关系”实际上已经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博弈下转变成为了“想象关系”。建筑意识形态批评通过对上述事实的揭示,破解了为什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除了建造出一些有着变了形的大屋顶、深挑的檐口、简化的斗拱、马头墙、柱廊、清砖加灰瓦等模式化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外,再也难以出现新的突破”的深层原因:因为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与当代中国文化现实之间只不过是一种被意识形态改变了的“想象关系”,它在当代中国全球化、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成为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注定是难以实现的。

认识建筑论文例3

引言:

建筑学科理论著作繁多,笔者在阅读建筑理论时总能看见其他学科理论:如建筑结构学常引用物理学,材料力学等学科理论;又如建筑空间理论常引用心理学,色彩学及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理论。出于对建筑学理论知识结构及其来源的好奇,笔者试对建筑学理论的原创性进行初步探讨。

1 何为建筑学理论

1.1 建筑学的定义

建筑学定义自古以来众说纷坛,这些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狭义与广义。

狭义上的建筑学一般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建造房屋这一活动本身的学科;广义上的建筑学一般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建筑行为相关所有事物的学科。

笔者更认同广义定义,在此将文中所提“建筑学“一词语义限定为此。

1.2 建筑学理论的定义

要定义“建筑学理论”一词,必先定义“理论”。一般认为,“理论”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1]。

“建筑学理论”一词的定义与“建筑学”一样没有定论[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建筑理论是判断建筑或建筑方案优劣的依据,而这种判断是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3]。

因此,笔者将本文中“建筑学理论”一词定义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建筑活动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1.3 建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如果自然学科关心的是“事物是如何的”,那么应用学科关心的是“事物应该是如何的”。

杨健认为,对于建筑师来说,他们首先要关心建筑是如何的,这是科学需要解答的问题;而其次他们要关心的是建筑应当如何,这是艺术需要回答的问题[4]。

2 建筑理论原创性初探

2.1 何为原创性

原创指最早创作;原创性指作品等具有的首先创作或创造而非抄袭或模仿的性质[3]。要研究建筑理论的原创性,首先要对建筑学的学科分类有清晰认识。一般认为学科分为两类,即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2.2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基础学科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3]。基础学科可以细分为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

与基础学科相对的是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指为了解决人类生活中实际问题发展而来的学科,如计算机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

由于建筑学是人类为了更好建造房屋而创建的,因此建筑学应属应用学科。

2.3 应用学科的原创性

所有学科之间就像雨林中相邻的灌木一样,无时不刻都在受其他学科的影响,无法独立生存。

比如,社会学,人类学及伦理学这三个学科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难免频繁交叉引用与类比,否则研究范围与深度将会大打折扣。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科都为自己的系统补充了新鲜血液。

2.4 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建筑学作为应用学科,其理论内容范围极广。笔者将从建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所处位置和建筑学科自身发展两个角度来探究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2.4.1 从现代科学体系看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要研究建筑理论原创性,必须清楚认识建筑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所处位置及建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钱学森所构筑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系统[5]。如图所示:本系统由两个轴组成:横轴为不同学科的名称――如美学,建筑哲学以及人学等;纵轴为学科的类型――如哲学、技术科学和前科学等。

首先,纵轴上部学科对下部学科产生重要影响:哲学影响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影响应用技术,以此类推。任何具体问题抽象到一定程度都会上升到哲学层面,建筑学也不例外:上层的建筑哲学指导建筑领域的前沿实践活动,而建筑师把实践中的经验再融汇到理论中去,从而指导以后的实践――这就形成了科学体系中纵轴方向的互相影响。

其次,横轴上不同学科也非完全孤立。学科间的互相影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比如,建筑结构学中需要大量材料学理论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构筑一栋基础坚实的新房屋;而一种新房屋结构的出现,也会被材料学作为案例收录,并推动材料学发展――这就形成了科学体系中横轴方向的互相影响。

2.4.2 从建筑学科发展看建筑理论的原创性

建筑学科的发展依托于建筑理论的发展。

先以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为例。作为建筑理论早期代表[6],十书在第一书中,作者借鉴了大量的生物学理论;在第一和第六书中,借鉴了大量地理学理论;在第二和第七书中,借鉴了大量物理学及材料学理论;在第三、第四和第六书中,借鉴了大量数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第八书中,借鉴了大量地质学理论;在第九书中,借鉴了大量天文学理论。

再以宋《营造法式》为例。作为国内建筑理论早期代表,《营造法式》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经验总结。首先,本书创新点之一“模数制”(材分制)确立了建筑材料与建筑等级的严密关系,对材料学理论应用频繁。其次,本书还涉及很多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因此对管理学的运用也不容忽视。

回到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对建筑学理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目前流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参数化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等手法都高度依赖计算机: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常用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建筑周围的环境;在参数化设计中,建筑师常用参数化软件来帮助获得不规则立面的尺寸;在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时,建筑师常用BIM软件实现建筑设计的全程数字化。

3 结论:

首先,从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看,建筑学属应用学科,难免受到上层学科(如哲学)的影响。同时,作为实践性学科,建筑学科必须受到其他实用学科的影响(如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7]。因此,建筑学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理论的内容。

其次,从建筑学科的发展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理论无一能脱离实践,因此建筑学理论必须引入建造行为相关的其他学科,如物理学、材料学和管理学等。

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各学科正在高速融合并互相渗透,在此背景下,建筑学必须要靠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推动自身的发展[8]。一言以蔽之,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依托于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因此,建筑学理论很难完全原创。

参考文献:

[1]魏建功.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11.

[2]许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杨健.建筑学理论形成方法――基于知识进化观的研究.重庆大学.2010.

[5]姜璐.钱学森论系统科学.科学出版社.2011.

认识建筑论文例4

1引言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听完课后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决,尽管学习了课本内容,但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并不能很好理解和自觉运用结构知识,即缺少基本的结构意识。作为任课老师,这种现象引起笔者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内涵和教学方式的思考。面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所授课程和授课对象两方面入手,研究“输入”和“接受”的认知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结构意识,而不是固守课本,照本宣科,沿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相关概念

2.1建筑结构。在汉语中“建筑”一词有多重含义。狭义上,最通俗的理解便是日常所指的房屋;另外,还有作动词用时指建设筑造之意。广义上,“建筑”一词有在哲学中“上层建筑”的使用,指得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有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1]“结构”一词用法也相当丰富。从微观的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到宏观的天体、宇宙结构;到社会生活中经济、家庭结构;以及撰写文章的结构关系、汉字书法的间架结构等等。“结构”一般是指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组织方式和相互的关系。如果把“建筑”和“结构”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那么它的含义便有了特指。建筑结构——建筑物承担外力的部分,以及它们的构造。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给出了“建筑结构”的定义:“组成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2]可见“建筑结构”是研究建筑物的承重骨架部分的组成方式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2建筑学专业与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学专业,对建筑结构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建筑学本科的学制可以达到五年,所学课程众多。主要包含了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两个大类,而建筑结构就属于工程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如果说建筑学课程体系是一条河流,那么建筑结构是众多源泉中的一支。由于中文的一词多义,对于“建筑”这个词可以借助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ion这三个英文单词来理解。Architec-ture的翻译是建筑学,其含义是人们对即将创建的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包含功能的布局、空间的组织、以及形式的美观等方面,可将其作为“上层建筑”,归为指导思想的层面来理解。Building的翻译是建筑物,其含义是一栋楼房,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将“建筑”的这一层次,理解为建筑的“本体物质存在”。Construction的翻译是建造施工、建设、结构,其含义是将建筑材料进行组合达到所需的要求,在这一层次“建筑”可以理解为“物质基础”。可以看出“建筑”的整个过程,是在“上层建筑”的设计和规划下,利用物质材料进行建造,形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建筑”一词的含义清晰的分为了三个层次。建筑学专业的工作侧重固然是“A”,但好的设计必须拥有对设计对象本体的充分认识,才能够是有源之水,否则只能是凭空想象;建筑师只有对建造的过程深刻了理解,才能设计出可以建造实现的建筑物;有了物质实现,这在建筑的艺术表达层面,也使美观和思想具有了实际载体,利用结构作为造型的手段也是当今建筑创作的潮流。所以建筑学学生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是必须的。

3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目标

3.1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早在古罗马时期,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安全”、“适用”、“美观”。从目前众多教材可以看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往往简单地把土木工程专业的多门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进行删减压缩,合并成一本教材。其主要的逻辑,是在“安全”的范畴内结合材料知识,进行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验证,属于相对微观层面的内容。而在宏观层面结构的“适用”问题,教材中却很少讨论,导致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概念,就进入到了无尽的公式海洋和计算中,继而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在“美观”这一原则中的内容,即结构所带来的造型能力,更是几乎没有提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结构进行认知,知道什么是结构以及常见结构类型;然后,从中观解决方案设计时的适用、甚至造型问题,学会在设计中对结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以及造型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最后,在微观层次能够进行简单的验算,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解决常见的工程问题。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应当是从宏观向微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对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来讲,如果遵循如此的规律,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3.2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主要的目标应该是认知,然后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最后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如今应用型教学指导思想下,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教学,重心应放在课程层次前两个方面——宏观认知和中观应用,学习的重心是为了更好的设计,而并非微观层次计算能力的过度训练。

4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再认识

对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进行了分析之后,很明确其是有层次的,那么教学工作便不能够只强化例如计算能力的一面,而应该根据课程的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来进行。4.1教学原则。4.1.1奠定理论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奠定建筑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结构意识和应用结构知识的前提。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应用结构知识进行设计工作,甚至完成结构的计算工作。4.1.2注重实际应用。学以致用,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实的意义就是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注重结构问题,在将来的实践中能够良好的与专业工程师沟通。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应用。4.1.3引入技术进步。新的技术是教学的有利工具,专业课程的教学要能与时俱进。在如今信息化新技术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的教学也要尝试将新的技术引入,教师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新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来。例如BIM技术,可以利用软件让同学们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的建造结构,加深对结构生成的过程的理解。4.2教学内容。根据建筑结构课程层次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基本结构的认知、结构的应用选型、结构的计算。基本结构的认知包含了结构的基本概念、当代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应用选型结合设计了解和掌握何种类型的结构适合何种建筑,满足其功能和造型的需求;结构计算,是在力学和材料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常见结构类型的计算能力。4.3教学方式。4.3.1讲授、考试。对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讲授法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信息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在结构课程中,有很多基础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所以这部分内容必须存在。进行考试又是检验和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它能够给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技能带来外界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建筑“安全性”原则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验证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有意义。4.3.2发言、讨论。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如果教师能够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课后自主研究,从结构的角度去认知和点评一栋建筑,并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进行介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结构课程,能够将课堂氛围变枯燥为有趣,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将过去的被动听课状态转换为主动的研究和探索。并且课堂的发言还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这点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方式针对建筑结构在建筑“适用性”的原则的学习比较有效,可以使学生达到自主认知和理解的目的,什么类型的结构形式适合什么类型的建筑类型,有什么特点,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4.3.3实践、应用。建筑学专业现在常见的授课模式是设计课和理论课分离。通常一门理论课授课完毕,学期末进行考试,整个课程就结束了。但理论课最终对于设计的作用却无从检验。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设计,将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中,这是基础课的最佳效果。在设计课中如果能够穿插结构知识的具体专题,进行知识强化训练,有助于同学们有意识将结构知识运用于设计中,而不是学习完了,就将书本放到一边,理论脱离实践。例如高年级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设计课程,就可以进行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专题的强化,将其模块化嵌入到设计课中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大块的知识进行分割,让学生在专题的设计中消化吸收相对比较小的知识点并付诸实践。

5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建筑和结构的内涵,肯定了建筑学专业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建筑结构课程,发现其内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内涵,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从宏观到微观,教师的教学也应该分层次进行,对于建筑学专业更应该注重被忽略的认知和应用层次的训练;最后,思考对于建筑学专业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应当多元化的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能够应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课程的再度认识带来的只是理论的想法,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检验。

作者:文博 单位:三江学院

认识建筑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高职高专教学领域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普遍提倡,工程造价《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囊括为两大模块: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下面根据其教学内容如何在任务教学的挖掘与任务教学的实施展开论述。任务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教学的运用,将某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任务,本文以某办公楼施工图为例进行说明。

1. 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教学的任务驱动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比较差,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无疑加大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应该充分挖掘出该部分知识体系中结构理论与识图知识相互结合的教学任务。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包括三个内容: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结构构件从外力到内力进行简要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力学理念的同时加深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我们可以选取办公楼中某单跨框架梁进行力学分析:第一步,把某单跨框架梁从办公楼施工图中脱离开来对其进行外力分析,分析其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任务是建立一个简化后的简支梁力学模型;第二步,假设该简支梁力学模型中的主动力为已知,任务是求出其约束反力;第三步,根据求出的约束反力和已知的主动力对该梁进行可能的变形分析,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求出其内力并作出内力图;第四步,根据该简支梁的内力图回归于该梁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对该框架梁的荷载、变形、内力和配筋进行概念性阐述。其中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有清晰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只要对学生稍加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学生便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下去。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建筑构造与识图》,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从图纸中选择结构构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也有助于他们对结构施工图的初步理解以及其与建筑施工图的结合。

建筑结构材料理论知识和识图知识也有很多的结合点,《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另一门先修课程是《建筑材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但对于实际应用却较少涉及,对于建筑结构基础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主要建筑材料性能的简单复述。建筑材料理论知识可以分为这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寻找办公楼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中有关主要建筑结构材料的信息,任务是列出主要建筑结构材料品种的清单,其中包括混凝土的等级、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等;第二步,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材料分析出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任务是总结出混凝土和钢筋产生粘结力的原因。通过通篇查找建筑结构材料信息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施工图的整体架构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建筑结构主要材料实际应用的理解。

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主要阐述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方法、抗震设防三方面内容,这里可以分解为两个任务:第一步,对办公楼施工图中某梁进行荷载分析,任务是计算出该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再结合荷载规范计算出可变荷载标准值;第二步,分析该办公楼的建筑高度和地理区域,任务是确定该办公楼的抗震设防等级,再和结构说明进行对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的任务驱动

纵观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当今工程的实际应用,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常选取框架结构作为本部分的教学案例,框架结构受力清晰学生易懂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框架结构包含的基本结构构件为柱、梁、板、基础、楼梯等,我们可以办公楼作为主体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将主体项目分解为若干独立又相互结合的小任务,通过识读结构施工图理解各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从而进行某宿舍楼基本构件的结构设计并制图。可以从构件截面认识与设计、构件配筋这两个方面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实施。

构件截面的认识与设计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然后自主进行界面设计:第一步,在办公楼结构施工图中寻找出有关构件如柱梁板截面的信息,任务是总结出截面与跨度的关系;第二步,给定已知条件如跨度以及结构材料信息设计结构构件的截面。学生在对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开始慢慢的深入到具体的结构构件,这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以及结构识图学习过程中,钢筋的计算和识读向来是重点和难点,配筋计算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方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讲难以把握),而钢筋的感官认识也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往往很容易混淆钢筋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老师不可能每堂课都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学任务:第一步,钢筋名称与空间的结合,根据给定的条件即文字描述把钢筋放置到给定的截面中,任务是作出基本结构构件的截面图;第二步,根据给定的基本结构构件截面进行配筋计算并配筋,然后再将配筋结果和结构施工图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到差距;第三步,从单个构件配筋的表达扩大到整个框架结构体系从而引入平法识图,任务是让学生更加深刻意识到平法表达的必要和便捷。

对于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讲,识图向来是比较难以突破的难题,如果在专业课程中穿插识图的任务,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肯定大有帮助。在教学任务的分解和实施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毫无工程经验的特点,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简化又找到彼此间的纽带。

参考文献

认识建筑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认识建筑论文例7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认识建筑论文例8

1建筑现象学

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让城市塑造出了居民的种种意识以及生活需要,如社交活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材料资源、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以及地方和民族的思想观点与意识形态,这样下来,城市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因此,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关设计师要力争将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建筑中得到体现,用自身的设计经验和先进意识,把隐藏在建筑实体背后的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空间的组成上刻上城市生活的烙印,让人们的思想、理念及情感得到发挥空间。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建筑现象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实体构造,还要结合建筑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作用,将其与生活环境相联系,体现场所精神。从广义上来说,建筑现象学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或人居环境现象学;从狭义上来说,建筑现象学是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提出的一种建筑理论。舒尔茨把建筑现象作为环境现象的反映形式,而环境现象则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和场所。舒尔茨建筑现象学将“场所精神”定为其理论核心。场所这一术语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不仅包括实体建筑,还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场所的精神内涵相比空间和特征而言,有着更为深远的精神意义,如何让建筑的外部空间同内部空间都具备一定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好坏的关键因素。场所精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并且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和延续场所精神是我们需要做的,但同时注意不能照搬原有的结构及思路,要将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进行综合性设计,既可以体现历史价值,也符合现代城市设计理念。

2行为建筑学

行为建筑学作为一种研究人类活动与建筑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适应不同时期人们的活动行为规律。只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间行为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同时符合社会文化习惯。在建筑设计中,要努力培养认知地图的能力和私人空间的构造意识,以及掌握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协调方式。认知地图的能力是指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周边环境的认知能力,建筑设计与城市构造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方位以及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手法,并深入群众中展开调查,了解人们的认知水平后,建立起合理的城市构造框架。人们对环境产生的意识由三部分构成:识别性、结构和意义,识别性是指环境中的建筑实体在其背景中具有图的性质,结构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彼此联系,意义则是指实体或者空间的本源性质。影响建筑与城市识别性强弱的三个因素有:形式、显著性、意义。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感是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师要努力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这些观点,才能促进建筑事业的长久发展。

3建筑类型学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建筑形式也随之产生。任何建筑形式的规律都不能脱离历史而存在,它必然能够在原先的建筑形体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建筑类型学理论中,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有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理念,建筑法则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体系以及城市构造之中,建筑类型学从根本上揭示了建筑的统一性和变化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类型选择、类型处理、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类型选择就是建筑设计人员创造和设计的过程,类型处理是对已有的建筑模型进行详细改造,并且挑选合适的模型进行下一步建设。从类型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来说,城市作为建筑集合的场所,也是新建筑形式的发源地,建筑构成了城市的片段区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建筑设计大师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类型,是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所在。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建筑物包含了人类生活需要的含义以及价值理念,城市是建筑的集合体,并且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建筑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在时间和场所上都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的形态,体现着人文主义价值观。类型的选择和处理方面,最终要达到城市形态的良好延续,城市发展的最终形态是建筑以及建筑组群,要想处理好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就要通过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完成。因此,建筑类型学是城市形态研究过程中重要理论依据,相关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类型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的方法上加以改进,研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形态。

4新陈代谢与共生论

新陈代谢与共生论的提出,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论植入到建筑设计中,力争做到技术、自然、人类三者协调发展。新陈代谢与共生论采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不是把城市和建筑看得一成不变,认为城市和建筑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提议在城市建设中引入时间概念,并且设置相应周期,以生物学作为该观念的基础,将城市和建筑视为有组织的形体。该理论重视关系而不是实体自身,着重体现建筑的整体性,并且强调历史性以及共时性。历时性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共存关系,共时性是融合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相关建筑学家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多理论,比如过渡空间、模糊性、矛盾心理以及多价性理论,为实现“共生城市”的建造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共生城市”是体现生命原理的一种城市观和建筑观,其涉及的理念有:新陈代谢、循环发展、信息化、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新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生理论”具有以下几种发展空间:历史与现实的共生、传统理念与新科技的共生、局部与全体的共生、人类与环境的共生、文化差异共生、个例与群体地共生等等。

5生态建筑学

将生态理念植入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将环境和气候因素掺杂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优化建筑空间构造,给人们带来更舒心的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生态观念,主动寻求突破和创新。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站在整体布局的角度上看待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人文关怀的相互发展和共存,既要强调整体的合理性,也要注意局部的独特性以及不可分割性。生态建筑学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旨在发现更完善的建筑理念以及方法,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得更加融洽,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对于建筑和环境这两个重要因素,生态建筑学提出了相应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在整体构造上,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自然环境和建筑的不同特点,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整合,制定出详细的建筑规划;同时,建筑设计人员要怀着循环再生的理念,对于建筑材料的挑选和使用要进行系统规划,以保护资源利用的平衡模式,尽量使用可再生、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建筑材料,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6新城市主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也在有序进行,旧时的城市中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针对类似情况,恢复旧市中心的核心功能,进而恢复旧城市的面貌是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新城市主义致力于恢复旧城区的面貌和功能,用现代化建筑理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观念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要保留旧建筑的尺度以及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新城市主义下的改造活动,城市得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中心地带。对于旧城市的改造,建筑设计人员要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新建和修饰,保留其传统构造,还要为其注入新时展的标志。新城市主义这一理念对于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工程有着极大的参考家住,为相关设计人员处理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建筑和城市相互关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是一项全新的发展模式。

7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采用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对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估,以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计划。通过对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体会到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差别,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改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安全舒心的场所,为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保驾护航。参考文献:

认识建筑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33-02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促发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思维。

1 认知教学

1.1 认知教学心理学

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已从孤立地研究学习转向研究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问题,把教师的行为、教学的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考察教学的实际情景,为改进教与学提供更清晰、更有效的理论依据。由此,出现了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论—— 认知教学心理学。

认知教学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和吸收;强调学习依赖于知识,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构建新知识;强调学习与产生学习的情景具有高度一致性。

1.2 认知教学

为了促进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现代教学论根据学习理论所描述的学习过程精细地设计教学,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认知学习理论,是把认知学习过程看作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获取知识、积累储存知识、改造整理并进行运用知识的过程。[1]

实践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即专业理论认知和专业心理接受,强调教师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保证学生接受并参与专业互动,强化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知教学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促发学生的专业教学的认知性和思维的开阔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式的学校教育,它的教学机制应是启发学生兴趣,增强专业认知力,它的教学实践活动应是学生通过专业对话与社会对接。因此,必须变单一传授教育为认知互动教育,变课堂教学为认知性实践教学,进而实现设立一个专业,充实一个行业,形成一个链条,发展一个行业的良性循环办学目标。

2 建筑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问题

建筑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实践结合得实际理论,通过对学生专业认知教学的推广,诱发学生的专业积极性,最终实现改变以往专业体系的独立式教学、预设式训练,形成充分适应建筑专业本质特征,符合实践教育的认识规律,多维立体交互式的实践方式。因此构建学生的专业认知力就尤显重要。

2.1 基础课授课单一与专业连接脱节

传统的建筑专业基础课与其他美术类专业课程开设的内容并无二致,对于理工类入门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所以许多学生对基础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并且脱离专业特点和要求,强调不切实际的同一性,在教学过程中与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上完全一样,缺乏针对性,导致学不致用。以至于学生很难理解课程与现学专业的衔接性。这样一来只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和积极性主动性。

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独立地运作,其间缺乏有机的整合与必要的互动,因此造成教学效果的脱节、重复和低效率。

2.2 专业课与基础课难以衔接缺乏实践

建筑学专业学习内容复杂,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贯穿始终的是—空间的理解、设计、使用与转换。在由低到高的“形式与认知”、“空间与环境”、“建构与营造”的学习阶段。但传统的建筑专业的专业类课程正是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学生在学习和设计阶段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和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设计,由此导致对于空间感、建筑结构的理解仍一片模糊。并且由于与基础课缺乏有效的衔接,纵使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绘图的技巧以及建筑的表现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功能、流线、造型、空间感等的认识仍然是一个门外汉。

2.3 缺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而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只针对课程理论或课程设计等教师单一传授,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形式,不能使学生对于专业兴趣的提升有自发性的引导。再者,在现有教学模式中,理论的讲授占据了80%以上的课时量,导致学生对于建筑结构的认识,建筑空间的理解,建筑设计方法的掌握一味的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设计思路狭窄,设计内容不符合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3 认知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

实践与认知的概念是一个长期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概念,站在心理学角度从本质而言,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在调动学习者旧有知识或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和推理实现更深刻的记忆。[2]因此,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技能,也是对知识深刻记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贯穿学习全过程的。

实践是深化知识的必要过程,验证理论的实验活动提供的刺激,为人们感知经验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起到特殊的、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3]在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那些比较系统的、重要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实现知识深化的重要学习过程。

3.1 认知教学在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运用

(1)基础课应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由认知到绘图。

在建筑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强调认知与实践的连贯性。并要掌握理工类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区别与一般普通类美术教学。

例如在三大构成教学中,教师通不能一味的介绍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介绍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形态以及产生的视觉感受,然后布置相应的练习。这样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模仿运用抽象的点、线、面去组构程序化的各种图形,由于这些图形都是抽象符号的组合,没有联系到具体的设计案例,没有联系到实际的生活现象去讲解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缺乏具体针对性、形象性和实用性,学生不明白这些构成形式在专业设计中有什么具体用途,觉得枯燥无味,难以接受。

建筑专业学生的对具象物体的理解优于抽象物体,在认知事物的时,学生往往是先从事物的表象开始,由表象诱发联想和想象,动之以情,后以情观形,情景交融,生发意象。故此,教学中应符合他们的认知要求,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如在素描课程中,加入建筑的体量关系的实例讲解;色彩课程中,对比真实建筑的色彩搭配;三大构成课程中展示建筑立面上的点、线、面关系,把实体建筑的形态、特征、透视关系、体量关系融入教学中,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改变以往学生机械绘图的缺陷,并让学生理解所学课程在专业中运用的方法,所处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空间感的培养,注重剖面的理解。

建筑基础课是建筑专业的入门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建筑专业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感,而建筑基础课是空间感培养的重要环节。空间认知是人们理解空间信息的一种思维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应该是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4]

在基础教学中,引入空间感的首要界面是平面。平面一直在设计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教师眼中,平面就是诱发一切空间形成的切入点。因为在在他们的经验里已经建立起基于平面到空间投射关系的空间构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空间认知依赖于空间意象经由思维空间再加工所形成的空间地图(spatialmap),空间地图是人们用来理解与记忆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的主要方式,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是组成空间认知结构的重要内容。认知的关联性在使空间获得真实客观存在的同时赋子空间以内涵,空间认知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概念化的空间构形,[5],或者说产生了一种基于可见部分对不可见部分推断的思维跳跃。由此可见,设计师和教师们的空间感是在长期的设计、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而刚刚接触建筑的学生正缺乏这样认知的关联性。所以,在空间感的培养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由平面想象空间,而要加入更为直观的界面,注重空间结构的培养,加强对以往未知界面—— 剖面的理解,结合平面,加深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的认知结构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认知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空间感的培养。

3.2 认知教学在专业课课程体系的运用

(1)注重手绘实践能力。

手绘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手绘训练学生脑、眼、手之间的协调能力,让学生“想画就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画出有创意的手绘图。手绘练习也是学生认知建筑、体验建筑的最佳途径之一。

建筑专业学生进入大二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建筑的一些专题设计,但在此时,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手绘能力,而把重心放在如何设计中去。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建筑专业学生的诟病“只会想不会画”,严重缺乏手绘能力,连最基本的草图都无法绘制。

手绘练习应最为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手段。在绘画的同时,学生能更具体、更仔细的观察建筑。同时,在手绘中学生能更多的掌握和学习各类建筑的形体关系、色彩表现等相关知识。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实习实践。

现有的教学模式只针对课程理论或课程设计等教师单一传授,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形式,不能使学生对于专业兴趣的提升有自发性的引导。具体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①增加互动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计想法、设计思路,增强学生积极性。

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取展示真实工作过程的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与校内真实场景再现学习训练交替进行的工学结合方式教学。

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在建筑设计课中,可选择一项实际工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设计。在这一实际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教师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步骤和内容完成相关工作,包括地形的勘测、建筑结构的设计、平立剖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制作等项目。教学中学生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果和提交成果进行考核。这种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职业能力都得以明显提高。

(3)从认识建筑到学习建筑。

建筑设计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里要提出的是学生调研和分析建筑能力的培养。不论对空间的感知还是对建筑功能的组织安排都要来源于生活与学习的体验。好的建筑师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的物质构成有敏感认识。优良的建筑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提高设计品位。

在教学环节中的建筑调研是不可缺少的,在专业课程中,每一项专题建筑设计教师要穿插带领学生前往同类建筑中进行学习和调研,并要分阶段进行,调研和分析要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不要单一的只在课程开始前进行,课程开始前学生还未接触到某类建筑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如若调研,也只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并不能起到学生认识建筑的目的。教师应该分阶段的提出每一个时期的调研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调研和分析,撰写详细的调研报告,为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4)模型设计应加入专业课课程体系。

模型制作本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模型制作对建筑设计教学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首先,建筑模型制作是通过自己的手去再现他人或创造自己的作品,它可以说是建造过程的模拟和重现;其次,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模拟着线、时间、肌理、触感、色彩、尺度等建筑基本要素,进行建筑墙体、门窗、柱子、屋顶、雨蓬等等主体制作,并完成建筑场地设计、道路规划、广场布局、配景设置等一系列环境模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建筑的构造,掌握建筑构造的特点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而深刻的感知,是理解和学习建筑设计的更深入的手段;再次,在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中包含了认识和创造的思维过程,而且认识和创造体现出一种辨证的互动关系。创造此部分可认知彼部分,进而认知整体。新的认知不断扩展,创造能力也随之增强。这也是一个元认知的的体验过程,通过对感知对象,思维、记忆、策略的自我判断,调整和调节设计和制作过程。[6]

(5)建筑认知—注重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布鲁那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而建筑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由此,在认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筑了建筑认知—注重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首先,由基础课程中通过手绘和理论结合认知模式的培养认识建筑,再由专业课程中调研、绘图与理论结合认知模式发现问题,最后经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实习实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构建以认知教学为主体的建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强化学生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学生互动平台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兴趣,创新意识;在教师工作平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实践领域;在校外实践平台扎实学生实战技能,专业水准,及创新能力;最终在交互教学中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大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长路.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 齐宏,王爱萍.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M].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

认识建筑论文例10

自从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并产生建筑现象学以来,建筑现象学在各种评论声中不断发展与成熟,渐渐地从一种纯理论的态度转变为一种以梅劳・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依据的,带有实践指向的建筑理论。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指导,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思路,以及指导。

1现象学的概念

现象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了胡塞尔的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现象学应用于建筑的实践

现象学建筑设计方法表现在很多建筑师的作品当中,如L・克里尔,美国“环境雕塑”设计组的设计手法也曾被认为是现象学式的。台湾的季铁男先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宝贵的尝试,他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方式,从现象学出发,给出了以下建筑设计的一些方法:第一,认真把握问题的本质。运用现象学方法,透过表面,展现问题的本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设问题有关的情境。根据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式,确立相关的存在情境。第三,建立一个整体的大结构。将情境转化为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应用的空间关系及状态。第四,增加和丰富生活内容。主要包括机能、物理以及社会行为因素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使设计与生活世界更加密合。

在最近的一个医院方案设计过程中,本人就运用了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方法去考虑问题。这个方案是重庆市璧山县的一个医院的投标方案。在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现象学中就是认为建筑应该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体验。本方案的总平面就是根据建筑现象学的所谓“场所精神”去思考。让建筑本身具有在这个特定场地的场所感。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相称。而真正的“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场所就是整体环境。让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从本方案的总平面可以看出,建筑和环境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整体,让医院这个建筑有一种归属感,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造型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现象学的设计过程去思考,从最初的医院建筑为最初的表面去发现其中的本质和意义。整个造型设计是从一个宏观的去考虑,然后再注意细节,本方案采用天圆地方的概念去构思整体造型,运用医院引申出杏林的概念,因为杏林很早就是中医的代名词,因此,在这里杏林的本质意义就是医院建筑。在这里运用了梅洛-庞帝的知觉论,因为知觉是不可以分解的,人们不可能将知觉分解为感觉的集合,因为在知觉中,整体总是先于部分,并且这种整体不是一种观念的整体。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应该先整体后细节。在本方案的细节方面也有很少多处理, 都是围绕整体而做的一些修饰。因此,建筑现象学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

3 对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现象学指引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设计的创作灵感

在开始一个方案的建筑设计,我们往往会先找资料,去了解类似的建筑,此过程虽能让我们认识到某种类型建筑的基本做法,但也往往成为以后做设计的一个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我们做建筑设计,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去寻找灵感。

其实,真正的创作来源于建筑本身,从现象发现本质,收集体验更多的现象,为的就是能抓住其本质,才能使建筑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正如苏州博物馆就是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其所在的场所定位

第二,增加对知觉感受的多重性了解

帕拉斯玛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 “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 的建筑学。在建筑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尤其依赖主体的运动,因此除了看,听,摸等途径,在建筑中游走也应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艺术的塑造者,建筑师不应仅仅执著于视觉符号,而罔顾身体对其它知觉形式的需求。

其实,我们对建筑的体验,不仅仅只是通过视觉,通过眼睛去了解现象,我们更应该通过听觉,声音去聆听建筑,通过触觉,身体去接触建筑,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回味建筑,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筑的现象,从而发现本质。正如 朗香教堂那样从外部到内部,我们可从视觉去观看其巨大的尺度,可以用手去触摸感受材质,也可以在教堂内部聆听去感受建筑的特点。

第三,对生活世界加以丰富

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一项使命就是要还原事物本身的丰富性,施皮格伯格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对多样性的无所不包的欲望”,现象学“与其说是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意识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多样性现象的感受性的尊重”, 因为这种丰富性并不是附加在事物身上的多余物,而是直接构成了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具有丰富感受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胡塞尔提出回到“生活世界”,构成这个“生活世界”的不是概念,定义等虚无的,被归纳的或被提炼的东西,而是真正能感受到的,能被认知的丰富的,真实的体验。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多方面真实的去体验建筑。建筑才能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正如拉维莱特公园那样从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建筑本身,使建筑表现更多的特点,最终还原成世界的丰富性。

结语

从建筑理论的研究到建筑设计的实践,出现了很多变换的风格,手法,使人无所适从。利用现象学的认识论知识不仅对把握建筑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会为缺乏创新的国内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论――那就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不应该过分的依赖图片资料和通常做法,而应该回到建筑的本身去寻找灵感。当然我们也要在现象学直接直观的基础上予以反思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在现象学的目光中重新认识既有经验,在学习理论之前先学会忠于现象,在借鉴他人的做法前应该先学会发掘自己的体验,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得到新的问题提出,最后也才能得到原则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知觉现象学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