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背景工作汇报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8 02:15:13

背景工作汇报

背景工作汇报例1

一、现金流量表和应收票据的性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二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三是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了解净利润的质量,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可以分类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延期付款的信用功能,实务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应收票据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内,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定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专家技术援助小组信息公告第七号,银行承兑汇票不属于现金等价物。但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与应收票据相关的现金流量列报尚存在一些会计准则没有明确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认为,应根据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及作用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必要时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补充说明,以便投资者正确理解。

二、与应收票据相关的业务如何在现金流量表中准确列报

(一)应收票据背书

1.商业承兑汇票背书。由于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在承兑人到期无法付款时,开票人需承担连带付款责任,且其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定义,因此无需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其发生额。

2.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虽然银行承兑汇票不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如果将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是否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体现现金流,目前实务中对此问题争议较大。笔者认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应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其主要理由如下:(1)银行承兑汇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存在和现金相似的支付功能,经过银行承兑后,其信用程度和现金不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较短,在年度内背书的票据到年底大部分已到期,且企业也可以随时通过贴现加以变现。因此,采用票据结算与采用现金结算,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实质及对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的影响基本一致。(2)如果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形成的销售收款以及背书付款不在现金流量表中体现,现金流量表将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而降低其使用价值,尤其是应收票据收支所占比重较大时,企业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将严重过低,与一同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缺乏相应的勾稽关系,可能使投资者产生误解。

例1:甲公司2012年初无应收票据,2012年1月份销售商品收到银行承兑汇票2 000万元,当月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500万元背书支付货款,另300万元背书支付给在建厂房施工方。假设甲公司当月除上述业务外,未发生其他业务。

如果不将上述应收票据背书发生额列报于现金流量表中,当月的现金流量表将无发生额,与真实发生的业务相背离。针对上述背书发生额,笔者认为应将800万元(500+300)记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将500万元记入“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将300万元记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

因此,如果不将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体现为现金流,将损害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性”和“可理解性”这两个重要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考虑到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及作用,需要将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列报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或“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

3.不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近年来,随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部分企业无真实贸易背景取得的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以及背书转让形成的资金往来也大幅度增加。在此种背景下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笔者认为不应列报于现金流量表中,以防止虚增企业的支付能力。

(二)应收票据贴现

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贴现率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的一种授信业务。由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外的付款人,其到期无法支付款项的风险较大,同时贴现人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业务实质为承兑人担保下的银行贷款,在现金流量表中可列报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

例2:乙公司2012年2月份收到客户一张1 0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期为8月,当月将该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支付贴现利息50万元,除上述业务外,当月未发生其他业务。

乙公司在编制2月份的现金流量表时,应将1 000万元记入“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将50万元记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8月票据到期时,乙公司应将1 000万元记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同时记入“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背景工作汇报例2

关键词:英语词汇;跨文化语用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45-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并且随着英语全球化的发展,对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新的发展目标,其主要原因有:英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英语教学旨在为国家输送大批的优秀人才,英语也在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在英语全球化的时展背景下,英语这门语言的掌握已经成为基础要求,它的掌握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跨文化语用学逐渐被教育者所关注,其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外友人进行交流沟通成为当今英语学习的一大挑战。同时,其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新的突破,与跨文化语用学结合学习成为其教学的热点。英语的掌握还需要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并在跨文化语用学的影响下开展英语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英语的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不断地进行英语知识的输入,才能较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词汇的教学应该不再单纯的只是对英语词汇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在结合文化的情况下进行理解,达到真正的英语词汇的学习,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解释了跨文化语用学的提出和内涵,并且重点指出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就当今时代背景下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学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实践中出发,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想法。

二、跨文化语用学的内涵

在提到跨文化语用学时,我们一开始的关注点可能是“跨文化”,对这个名词的理解可能就是不同文化下相关用语的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先认识语用学的内涵。在经过学者们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语用学被赋予了不同方面的含义,也体现出不同的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4]。语用学在语言方面的研究。Crystal对语用学在语言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主要研究了语言使用者在交流沟通时选择的语言和用语,同时针对语言使用者在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和用语对交流对方产生的影响展开对语用学的研究[1]。语用学在使用用语内涵方面的研究。Paltridger对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和用语时所表达的内涵进行了研究[1]。他主要是针对在不同语境环境下所表达的内涵的研究,这些语境环境主要是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交流情景等。同时他还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者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流时,会出现理解障碍,甚至是理解歧义,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跨文化语用学强调研究的是非母语语言使用者与母语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时,在不同语境下能够较好地使用非母语语言和理解非母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减少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者误解[2]。语言的学习旨在方便以后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学者何自然的研究中,他认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者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文化障碍是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重点[2]。在英语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对英语基础的学习以及对内容的掌握方面。因此,在当今的英语学习下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是有必要的[5]。基于英语词汇教学还停留在教师教授、学生跟读的局面下,如何将英语词汇的教学与跨文化语用学进行结合教授和学习是当今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

三、跨文化语用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起到的重要意义

在外语学习中需要词汇、语法和语音相结合的学习,词汇的学习是其他两项学习开展的基础,没有词汇的积累,则无法开展语法和语音的学习。River学者在研究生涯中就提出了掌握足够的英语词汇是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基础的观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是重中之重[3]。当英语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英语学习中开展听说读写的学习才会有效果。但是,英语词汇的掌握也是学生英语无法提高的难点之一。例如,在英语等级考试中,考试大纲就指出需要掌握多少个词汇是最低要求,但是很多英语学习者不能较好的满足其最低要求,导致在英语等级考试中屡屡失败。其主要原因还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些词汇的释义和使用是有差别的。这也就给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语境下的英语词汇的学习是有必要的,如此与跨文化语用学的结合学习就显得更为迫切。

四、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学的运用研究

从文中前面几部分中可以发现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三部分重点强调了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学结合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此部分重点分析和研究了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学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能够为以后的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1.教师的文化培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在具有跨文化语用学知识下,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英语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英语词汇的学习中。Bryam认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语用学的结合教学可能存在着教师本身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英语国家的文化的认识,其很难在教学中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培养是有必要的。教师应该自主提升自身的专业学识,与时俱进,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用语习惯等。只有教师不断进步,学生才会更好的进步。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新时代,学校之间的教师可以进行信息互享,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相互交流中,更能够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可以对症下药,也会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可以说,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等综合水平密不可分,只有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引进高质量人才,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优秀的引进政策吸引高质量具有跨国背景或者跨文化语用学知识的英语教师,让这些优秀的师资队伍带动年轻的教学工作者,同时还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2.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跨文化语用学习惯渗透到词汇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词汇时,可以将常见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导致的用语失误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源头上避免错误,为以后英语的使用打下基础,同时可以为词汇添加文化色彩,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原材料的课外知识,这些原材料可以让学生自身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使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掌握,并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英语原材料,调动学生跨文化语用学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英语学习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思想。学生有其自主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因此可能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语用学与英语词汇教学的结合对其自身没有较大的作用,或者无法接受外国文化,心理存在着抵触心理。教师在进行跨文化语用学与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保证知识正确性的前提下,增加文化学习的趣味性。跨文化语用学的学习不止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有影响,其主要还是影响着以后英语的使用。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使他们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体会不同文化的多元性。

五、结束语

社会还在进步,英语词汇教学的培养和发展也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如今对跨文化语用学的强烈关注下,学校该抓紧时间研究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要求还会不断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和水平,即使英语教学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可以紧跟其变化的脚步,与时俱进是教学发展的宗旨。文中的跨文化语用学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将方案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促进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丹云.跨文化语用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需求分析及教学建议[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25(2):84-85.

[2]栗香翠.浅析跨文化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通过对中西方称赞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212-213.

[3]刘红梅.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51-152.

[4]田颖.语用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33-135.

背景工作汇报例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News Listening Teaching Strategy at the Basic Stage of English Major

PENG Cui

(Chongqing Nanfang Translators Colleg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120)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tylistic construction, the vocabulary featur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English news and it points out some useful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news and to accumulate the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English news effectively.

Key words English news; listening; teaching strategy

中学教育对学生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应对解题和考试这一层面,这决定了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学生听力水平的基本情况:听力水平普遍不高,英语听力技能参差不齐。《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针对英语新闻的听力教学,指出:二级的目标是使学生“听懂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抓住主要内容”;四级的目标是使“学生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然而,英语新闻听力对相当多的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来说,无疑是大难题和大挑战。其实教师只要针对英语新闻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新闻听力水平。

1 英语新闻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英语新闻媒体众多,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能够收听到VOA慢速、VOA标准语速、BBC等新闻。这些新闻广播内容丰富, 语速标准,用词规范,时事性强,并且载有具体而现实的知识和文化,反映世界最新动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学生要掌握其听力技巧并非易事。教学中应先向学生讲述英语新闻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1.1 英语新闻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1.1.1 新闻结构特点及教学策略

新闻报道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倒金字塔法和时间顺序法两种。绝大多数的新闻都会采取倒金字塔法。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按新闻内容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全文段落:将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第一段,一般称为导语(lead);其次的放在第二段,依次排列,最次要的置于末尾。导语主要包括Who? Where? What? When? Why/How?它是一则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对新闻导语要给予最大的重视。教师需要找出各种题材的新闻,截取导语部分做成听力练习给学生收听,使学生首先能够听懂导语。练习的方式可以是:听第一遍,学生做笔记,然后让部分学生说出所做记录;听第二遍,学生再做笔记,让学生复述大意;听第三、四遍,做听写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顺序的调整或者删减,听力材料可以先易后难。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根据导语的特点做听力笔记,尽量多关注表达意义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及相关词组。

1.1.2 新闻播送特点及精听泛听策略

VOA慢速新闻语速约为每分钟90个单词,句式结构简明扼要。慢速新闻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难度又不会过大,适合收听。教师可把长度在5分钟左右的健康报道、经济报道、教育报道等做成听力填空(spot dictation)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完整收听两遍后填完10到15个空。之后,对新闻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课后记忆。教师要把新闻音频和原文发给学生,在课后阅读、仿读。只有学生自己能流利的朗读了,才能听得懂慢速新闻。

VOA标准新闻用正常语速播送,每分钟不低于140个单词,句子较长且结构复杂。大多数新生认为新闻中间的停顿很短,理解难度很大。标准新闻可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泛听练习,以及过了慢速英语关的学生用于精听。大学二年级时,教师让学生收听VOA标准新闻和BBC新闻,做精听训练。第一遍听大意、记笔记,让学生听完后复述;第二遍边听边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客观练习题;第三遍听,完成一些涉及细节的主观问答题。

1.2 新闻的词汇特点及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英语新闻所采用的词汇可分为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1)基本词汇构成。VOA慢速新闻用词浅显,较严格地限定在美国人最常用的1500个基本单词内,可在听力课堂之外,要求学生自习背诵并定期听写检查。而标准新闻词汇量在4000以上,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不断积累,教师也要把总结的词汇告知学生,以奠定基本词汇基础。(2)专有名词构成。新闻报道与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密不可分,因此人名、地名、国家、政党、组织、传媒机构、宗教、武器装备、缩略语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构成了新闻听力的巨大障碍。这些应该以教师归纳为主,作为辅助资料发给学生记忆,并要求学生增加日常收听过程中接触到的新词汇。(3)其他词汇。针对不对题材的新闻,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新闻,它们都有一个常有词汇范畴,但它们常常是一些领域的术语、专业词汇,这些词汇是学生最不熟悉,又最难掌握的。学生往往忽视了一点,这些词汇在同一类型新闻中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evaporation(蒸发),compost(堆肥)、estimate(估计)、military(军事)、launch(发射),平时注意积累,是完全可以熟能生巧的。

1.3 新闻背景知识的积累及教学策略

Stevens( 1980) 给背景知识下的定义为对某门学科已有的知识( P151) 。Biemans 和Simons(1996)给其下的定义更为精确: 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学习者所拥有的全部知识, 这种知识可为其获取新知识提供潜在的联系,特别是新闻热点问题。新闻热点问题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指各个领略内的焦点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能了解到社会热点问题,但对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教师可在听新闻前几分钟讲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或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课前讲解。狭义的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地区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以黎冲突、印巴问题等,往往涉及到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或事物背景。教师需要集中收集整理这些问题,通过课堂讲授或者分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有所了解。对于一些新闻中经常提及的热点问题,要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背景知识绝不是可有可无,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理清了新闻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能够知其根,就能学会分析事件的走势,跟上时事新闻的步伐,就能更容易的听懂新闻。另外,穿插讲解一些反复使用的英语词汇、句式,为这类热点问题的听力理解打下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

2 总结

英语新闻除了告知听众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还兼具传递英语语言知识的功能,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不可或缺的听力练习材料。教师要对各类新闻做好收集整理工作,选取不同体裁的新闻让学生收听,在听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怎样做笔记?怎样抓关键信息?怎样存储信息?在听之外,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或者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语言知识以及新闻背景。通过一段时间的补充积累,内化这些知识,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背景工作汇报例4

【关键词】: 词汇教学超级情景非英语专业 背诵

1.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更是人们传递信息的最大符号系统。在这一庞大的系统中,词汇居于中心地位,是语言基础的基础。学习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三大要素的学习,其中,词汇的学习是重中之重。对于非英语国家的人们而言,英语的教学是TEFL,即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不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更不是英语母语教学。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最大的难点,无论从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从老师的教学方法来看,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1 教师的词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从教的方面看,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在大学阶段,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已经学习了解了英语的基本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 因此词汇量的扩大和语法巩固是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教师一般不会再花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教学,而把重点放在语篇讲解,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词汇教学,教授学生怎样理解和记忆词汇,也就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学生学不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对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来讲,集中教授生词,引读──讲解──记忆──听写,仍然是最惯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学生经过被动的一阵风似的练习,而后在进行主体内容(如课文或对话)的教学中,似乎也“顺利”地完成了规定任务,但实际上“得来容易”的东西并不能在脑海中留得更长久。再者,教学中生词的解决,方法单调,平铺直叙,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还不能让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1.2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也给词汇学习造成障碍。首先,学生在平时听、说、读、写中依赖性强,每遇生词就查词典,没有养成主动钻研词汇的习惯,缺少办法,能力很弱,导致了学生在独立面对新的语言材料或生词时束手无策。其次,学生记忆词汇不得法。凡要记住生词,则必然机械地抄写很多遍生词。在这种记忆中学生往往不去思考、观察和发现,不讲究方法,这种孤立的、脱离了一定语境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外语词汇学习的因素以及影响学生外语词汇学习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的,也有内在的。就词汇而言,我们知道它不仅具有组词造句的句法结构功能,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使用者具有的民族社会文化特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核心内容的词汇自然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我们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东西带到英语学习中去,从而影响和阻碍外语词汇的获取。显然,学生在外语词汇学习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影响外语词汇学习成功的关键。由于外语学习中可能产生的这样和那样的制约因素,加之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很多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着问题。

2. 背诵文字是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之一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得到长足发展,为我们借助短文背诵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低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针对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作的超级情景背诵试验中,我们发现背诵短文语境比教材课文语境更利于这些学生的英语词汇积累 ,更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词汇提取和组织的语义启动( Semantic Priming)和语境效应(Contextual effect)证明 ,在有语义联系的语境中辨认词汇、 判断其语义比处理孤立存在的词要快;将词汇组成有意义的语群(Chunking)并与长时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结合( Elaborative rehearsal)能够大大提高工作记忆中的有限加工资源利用效率,超级情景背诵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正是基于这些理论而提出来的。

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要占用他们工作记忆中大量的加工( Processing)资源,因而没有为贮存( Storage)功能留下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前期学过的生词的语音、语义、拼写和语法性不能进入长时记忆,就会加大后续课文的理解难度,需要占用更多的认知加工资源,造成恶性循环。而超级情景背诵当中,我们利用单词编写而成的小短文、故事或对话的篇幅较短,但内含所要学习的生词,其余多数为学生已经很熟悉的词,句子结构简单,可极大减少句子结构与语义加工对记忆的负担,有利于词汇的习得与记忆。

背诵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短语、增强语感、提高口语、写作以及翻译能力,并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正比。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迁移论,研究者们已多次证实篇章背诵可以强化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效克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心理语言学的肌动理论(Motor Theory)认为,言语的感知( Perception)和产出( Production)之间是相关联的,语言的感知参照语言的产出而进行,即听者利用潜在的发音知识来帮助感知言语。神经语言学研究也发现人脑里负责言语感知和负责言语产出的区域紧密相联。因此,通过背诵式产出的方式,可以强化英语词汇、句子、语篇在长时记忆中的联系,强化语义启动效应,帮助语音语义的快速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 。

3. 情景背诵的基本原理

情景背诵理论是基于人的左右脑平衡原理、从形象到抽象的语言习得规律等原理而提出来的,属于一种情景认知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习者置身于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因为语言主要是习得的。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记忆单词、学习语句,还是背诵英文,当我们引入图像、色彩、声音、情感、潜意识等概念,创设英语情境,就能使学习者借助积极联想,能更快捷、有效地掌握这些内容。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景下,思维能力可以达到超常的发挥。心理学研究还认为“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另外,人类的大脑有左右脑之分,左脑负责语言、逻辑、顺序、分析、符号等认知领域,而右脑负责色彩、图像、空间感、节奏感、情感、创造力、想象力等认知领域。如果我们接受信息时,左右脑的功能同时得到发挥,那么大脑在吸收这些信息的时候就更轻松。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左脑模式的基础上。学生面对的往往是苍白、缺乏图片的教材;而课堂上,教师把更多时间花在分析语法、解析生词等方面,忽视了学生直觉、联想、情感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情境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情景,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丰富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让学习者积极地实践语言,并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老师的作用是在教学中创设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单纯地知识输入。

学习者只有在丰富的语言情境下,发挥主体功能,实际地运用语言,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脱离情境的学习是无效果的学习。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 i + 1 的语言输入理论,即假设学生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为i,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为i + 1,只有给学生输入的语言知识水平为 i + 1 时,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因此让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暴露在语言知识语境中,且要慢慢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学生才会很自然地提高语言的输出能力。

4. 情景背诵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我们在上部分中提到的左右脑平衡、从形象到抽象的习得、情景认知等原理,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超级情景背诵就是将所要教授和学习的新词汇编成一段朗朗上口的小短文、小故事或者小对话,再辅以颜色鲜明、形象生动的图像示意图(教师需将情景背诵图当中的各种图示、颜色以及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对学生加以详细的说明),让学生在大脑上完成一个“新词接触――词转图像――图像解说――去词背诵――应用输出”的词汇五步学习过程和语言习得过程。通过超级情景背诵中的这五个步骤,学生对新词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输入-记忆-应用-牢固记忆-输出的学习效果。

在新词接触阶段,教师要将所要教授的词汇给学生作一个整体性的展示,让学生在视觉上和大脑上首先对所要学的词汇有一个直接性接触。教师所作的展示最好是一次性将这些词展出,而不是一个一个地解释。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章主题设计出各种独特有趣的展示形状,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接触印象,并且使其在大脑皮层上对这些词留下整体而深刻的烙印。在词转图像这一步,教师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将课前设计好的与所学词汇有关的超级情景背诵图像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根据背诵图像上标有的符号及文字信息,自主地将图像所显示的内容编写成简单的小短文、对话或故事。图像解说是情景认知理论在超级情景背诵的词汇教学方法中的具体体现。这个步骤要求教师将步骤二中的图像进行分解,并将每一幅图像所示的正确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

语言的习得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在词转图像中,我们将所要学习的语言转化成了形象的图示,在去词背诵这一步骤里,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从形象图像到抽象语言文字的转化。这一步骤是超级情景背诵词汇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在这里要求学生将在以上三个步骤中积累于大脑里面的词汇语言信息在无任何文字提示的情况下从记忆中输出。教师可将步骤二中所展示的图像去掉所有单词及文字信息,仅仅呈现给学生一幅教师作过英文表达讲解的图像,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和记忆把教师在步骤三中解说过的英文句子背诵出来。情景背诵的最后一步是应用输出。这是一个对学生所学词汇精心检验的过程。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最忌讳的是哑巴英语,学生要把所学的输出并应用到实际中才算是真正学到了,为此,在最后一个步骤中,老师要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对学生的所学进行检验和考核。一方面,教师可以编写相关的词汇应用练习,在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并给予讲解;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背诵的超级情景短文或对话,老师可以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样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抽查背诵和学生集体听写 ,集体听写只是检查背诵的手段,因为时间紧缺 ,教师不可能检查每位学生的背诵。背诵和听写都是由教师念出中文 ,学生背出和写出英文 ,允许学生在不损害原文意义和大体结构的基础上作稍许变动,这样就帮助学生达到了巩固强化记忆的效果。

5. 结语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而在词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又非常重要。情境背诵的教学法所体现出来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 ,是对知识本位传统教学模式的超越 ,促进了学生个体认知发展机制的完善和进化。但在情境教学中 ,有两个方面是我们必需把握的 ,否则课堂教学容易会成为一盘散沙。首先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情境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在情景教学中 ,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师生共舞。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词汇教学的情景背诵设计无疑能给这个难点的克服带来诸多的方便,我们应在这方面多一点深入的探究,使词汇教学与情景背诵设计更好地结合,从而发掘出更大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教育学2情景与原理[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172.

[2]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 M] .London : Longman ,1985 :65278.

背景工作汇报例5

一是呼伦贝尔市的转贸易有别于正常情况下的转贸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根据调查,企业转贸易在收汇之时有些并不能确定是转贸易,随着企业的核销,转数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企业在开证付汇时填制正常付汇申报单,只有在核销时企业说明,外汇局才能确认属转贸易核销,但在收汇统计上已无法更改,转贸易的不确定性使外汇局难于准确统计转贸易数据。二是国际收支申报进核销项下单证合并后,新单证无转贸易一词,在申报中则申报为一般贸易,这为外汇管理部门准确统计转贸易数据带来一定难度。

(二)转贸易核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转贸易产品以低于买入价卖出,形成亏损,导致核销出现问题。根据转贸易核销规定收汇额需大于付汇额。核销时无法按规定要求办理。

二是部分企业转贸易以占领市场为目的,收付汇基本持平。个别企业利用在付汇银行取得的良好授信额度,存入低额的保证金,开出信用证,利用银行信用取得融资后从事转贸易,但往往只赚取微薄的费或收付汇基本持干,与收汇额必须大于付汇额的要求相悖。

三是真实的贸易背景难以确定。由于企业的进付汇只需提供贸易进付汇到货核销表、贸易进付汇核销单、银行出具的结汇水单或收账通知正本等材料,无进出报关单,而出收汇核销系统收汇仅凭银行出具的结汇水单或收账通知办理已收汇末核销数据的注销手续,银行在为企业出具结汇水单或收账通知时也无法确定其真实的贸易背景。

四是由于呼伦贝尔市转贸易类型大多数是先收后支转贸易,所以转贸易收入在出核报系统中滞留时间较长,滞留时间的长短与每笔业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催核成为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内容。

(三)转贸易国际收支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转贸易的收支在国际收支中均应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但实际上收入仅为转贸易的差额部分,造成国际收支实际数据不准确,尤其是近年该数据呈扩大趋势,更为外汇收支数据的分析以及政策的制定带来影响。特别是国际收支申报进核销项下单证合并后,新单证无转贸易一词,这为外汇管理部门准确统计转贸易数据带来一定不便。

二是银行在为企业办理付汇、收汇时无法准确界定贸易方式,造成国际收支申报不准确,有的申报为一般贸易,有的申报为转贸易,由于申报的不准确,导致不能正常办理核销手续。

二、政策建议

(一)国际收支申报及统计方面

背景工作汇报例6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除了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外,票据融资也将成为其重要的方式。我国票据市场在经历了1998~2000年的发展和2001年的规范整顿之后,逐渐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对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日益凸现。

一、票据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独特优

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的、由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到期由债务人无条件地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它除了具有支付、结算、汇兑、信用、流通、自动清偿等功能外,还具有短期资金(一般在6个月以内)融通的功能,即票据可以充当融资工具,促使资金在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流动,实现资通之目的。票据本身特有的功能,使票据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短期资金融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票据融资保证充分,可提升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促进企业之间短期资金的融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由于达不到商业银行贷款标准与等级,难以从银行及时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各商业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后,又纷纷出现惜贷现象。这样一来,就使得资金的需求和供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票据融资则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票据的承兑贴现将原来计划用于贷款却放不出去的资金不断输入这个较为安全的市场。商业银行在付出现金后可以拿票据向央行再贴现,或向总行以票据作抵押贷款。这样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再到企业的货币通路就打通了。另外,票据融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引进银行信用,将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由金融机构介入,担任票据的保证人或付款人),从而提高商业信用,增加中小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机会。

2.票据融资简便灵活,中小企业可以不受企业规模限制而方便地筹措资金。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标准主要是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标准设定的,存在着对中小企业的标准“歧视”,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因达不到信用等级标准而不能顺利申请到贷款。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融资,则基本不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可轻松地“用明天的钱赚后天的钱”。持有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中小企业若急需资金,可立即到银行办理贴现,利用贴现所得资金组织生产,从而创造高于贴现息的资金使用收益。

3.票据融资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利用票据融资,要比向银行贷款的成本低得多。如农业银行山东省德州市分行对中小企业开办全额、非全额保证金存款抵押和定期存单抵押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只要企业将一部分存款预先存入银行,就可以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这不但使中小企业解决了交易和支付问题,扣除办理汇票的手续费(我国目前汇票的手续费较低),还能从存款利息上获利。

4.票据融资可优化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双赢。采用商业汇票融资,一方面可以方便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通过办理票据业务收取手续费,还可以将贴现票据在同业银行之间办理转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从而在分散商业银行风险的同时,从中获取较大的利差收益。由于票据贴现的坏帐率只有千分之五,票据放款比信用放款风险小,因此票据业务也已成为部分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问题。现行的票据,不论是银行承兑汇票,还是商业承兑汇票,都只是交易性票据。交易性票据首先是一种结算工具和支付手段,此类票据的签发和流通转让的依据只能是真实的贸易往来。但是,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不依据贸易背景签发、承兑商业汇票,一些商业银行承兑、贴现商业汇票时未真正坚持真实贸易背景原则的不合规现象屡有发生。2003年,山东省审计部门发现,虽然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时履行了审查之责,跟单资料也基本齐备,但延伸追踪检查的结果表明,相当数量的票据不具有真实贸易背景。这种把商业汇票作为融资性票据使用,脱离贸易背景签发、承兑的商业汇票实际上是一种短期债券。由于《票据法》尚未对这种情况做出解释和说明,而且市场对这种融资性票据也没有相应的信用评级制度,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票据市场工具单一性问题。根据现行《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市场主体只能办理交易性票据业务,不能办理融资性票据业务。而目前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的比重又高达87%,商业承兑汇票所占比重仅为13%.这种近乎单一票据的市场限制了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规模和范围,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银行信用。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防范票据风险和保持票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3.金融机构对票据业务的内控管理问题。目前,票据贴现、转贴现是卖方市场,商业银行持有票据的意愿较强。一些金融机构为扩大承兑规模,规避承兑保证金管理制度,通过对办理承兑业务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用于其缴纳承兑保证金;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办理票据业务时存在无序竞争,故意降低票据交易跟单资料要求;有些商业银行为增加本行票据业务份额,以票据业务创新为由,降低票据交易利率,放宽承兑、贴现标准。比如:买方付息贴现业务将承兑风险和贴现风险集中在同一银行;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业务客观上造成收票人放松对出票(承兑)人资信状况的核查;同业间以打包和光票形式办理转贴现,实际是同业质押融资;个别银行为争得票源甚至搞逆向操作,先给予贴现资金后办理票据贴现手续,等等。这一系列违规违法的做法虽然客观上增加了银行的票据业务量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总量,但是,盲目扩大承兑、无序竞争的票据市场所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它所解决的问题。

4.央行对票据市场的有效调控问题。自2001年再贴现利率上调后,再贴现急骤下降。再贴现余额由2000年末的1256亿元下降到2003年8月末的31亿元,央行再贴现已淡出票据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票据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三、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未来政策选择

目前,承兑票据和贴现未到期汇票等渠道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多种资金来源,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提高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益,扩大了业务经营范围。这一业务将是今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新方向,是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为了更好地发挥票据融资的优势,引导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向更规范、有序方向发展,最终实现银企双赢之效果,近期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做出政策选择。

1.切实坚持商业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原则,加强对票据的合规性管理。坚持商业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原则,是现阶段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首选政策。票据市场的发展尽管尚处于交易性票据阶段,但企业签发、承兑商业汇票和商业银行承兑、贴现商业汇票必须合法合规,必须依据真实贸易背景。对违规票据行为,尤其是对虚构贸易背景签发、承兑、贴现商业汇票的市场主体,要通过建立通报制度、退出交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同时,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其分支机构的承兑授权管理,严禁发放贷款作为承兑保证金,控制承兑风险。

2.积极稳妥地票据市场工具,在重点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同时,开展融资性票据的试点工作。鉴于信用环境现状和票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应按照先交易性票据、后融资性票据,从以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为主、逐步推出本票(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业务的政策安排,发展票据市场工具。现阶段,票据市场要再上一个台阶,关键在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使用要有所突破,并使之逐步成为主要的票据市场工具。同时,可考虑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地区和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试办本票业务,为今后发展融资性票据摸索经验。客观地,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之所以禁而不绝,并大量流通于票据市场之中,是因为有市场需求:一方面有通过票据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的需要,另一方面,银行也有投资商业票据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的要求。严格的禁止,导致了企业想方设法以变通方式披上商业汇票的外衣,进入商业汇票市场进行融资,而银行只要没有偿付风险,甚至会帮助企业进行变通。因此,与其让融资性票据以变通方式存在于商业汇票之中,不如增加票据市场工具,适时推出商业本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商业本票进行融资。这样的政策选择,有利于剔除商业汇票市场交易中的非真实贸易背景票据,净化现时的商业汇票业务,同时也有利于为发展融资性商业票据探索经验,推进国内票据市场由单纯的商业汇票向多样化的商业票据市场发展,最终向国际票据市场看齐、靠拢。

3.尽快建立健全区域性的统一票据市场。应积极利用中心城市票据业务发展迅速和制度建设逐步加强的有利时机,通过降低再贴现利率,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并逐步取消再贴现的规模分配办法,由市场供求决定再贴现数量,增加票据在各地区、各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性统一的票据市场。

(1)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支持票据市场发展。首先,央行通过对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管,完善汇票业务管理机制,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改善市场环境,防止机构以降低利率等为条件的不正当竞争。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强内控,严把承兑关,保证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防范融资风险。同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中小企业办理承兑的条件,降低保证金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敞开银行承兑之门,增强企业运用票据进行结算的主动性。

(2)扩大对县辖商业银行的授权,加强县域票据市场建设。结合实际,对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可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商业银行要结合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实际,制定基层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弹性规定,在防范票据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大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增加自身中间业务收入的双重目标。

4.加强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措施。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是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票据融资产生的风险往往数额巨大,给金融业和社会的各方面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开展票据融资业务的基本保障,所有从业人员要认真金融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用票、按章审票、循规管票。第二,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如果仅靠道德意识来约束,可能会使守信者逐渐失去信用,不守信者行为更加放肆。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登记、咨询体系和严格的监督、执行体系,对社会行为起到制约和规范的作用。对票据融资行为而言,通过资信系统查询,企业能够主动地规避与信用差的单位或个人发生业务关系;同时也敦促自己,规范操作,不被列入无信用单位或个人的黑名单内,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第三,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系统。利用高手段加大对票据业务信息的建设,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联网的票据业务管理系统,以数据来替代企业的各种信息,包括企业信用档案、银行信用档案、企业经营及资产负债情况、相关信息披露、查询查复、业务监控等信息,利用高科技手段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票据风险之目的。第四,完善票据法制建设。《票据法》制订于1995年,实施于1996年,本身缺陷较多,司法解释又不能起到更明确的作用。单就转贴现这项业务而言,《票据法》的条文明显落后,票据业潜在风险最大的业务恰恰正是转贴现交易过程。有关部门应制定落实好《票据法》实施细则,把票据市场的主要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使金融机构办理票据融资业务时按政策办事、按标准办理。

[1]孙向忠,郑筱玮。我国企业票据融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2001,(4)。

[2]浅胡翊。议票据融资性功能的开发[N].金融时报,2003-01-10.

[3]赵晓强。票据融资:金融市场新热土[N].经济日报,2003-06-03.

[4]傅晓岚,师韶辉。商业票据融资———企业海外融资的好方式[J].对外经贸实务,1997,(10)。

[5]张丽。什么妨碍了票据融资[J].国际融资,2003,(1)。

[6]李伟利。票据融资为中小企业杀开融资血路[J].资本观潮,2003,(6)。

[7]郭涛,杨娟。票据融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J].当代经济,2003,(9)。

背景工作汇报例7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文化背景下学习英语,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语境有更好地理解。高职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这一环节存在的不足,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教学效果。

1 高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现状

随着英语在我国学校课堂的普及和英语教师的辛勤教育,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应付式地去学习英语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盲目地去练习听力、口语、答题技巧及翻译技巧等知识,对老师教授的知识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容易造成英语理解上的错误,形成文化上的脱节。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受英语基础的限制,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生活常识等方面不甚了解,知识面相对较窄,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错误和表达上的错误,比如在我国,对老人表示尊重习惯用“老”来尊称,但在国外,“老”则意味着老朽、没用,是对人的轻视,如果不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则容易产生误解。

此外,高职英语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引导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一些老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他们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英语教学主要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认为语法、句子结构、词汇比文化背景知识更重要,对学生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对学习的知识一知半解。总之,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2 文化背景知识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生活习惯、社会文化、各国历史、习俗礼仪等,这些知识的讲解比较有趣和丰富多彩,比单纯地传授枯燥的语言知识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自己去更多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去感受各国不同的习俗、文化、礼仪,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开阔学习视野,提升学习的信心。

2.2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学生在英语阅读时往往只看词汇是什么意思,看看句子是什么结构,然后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虽然有些英语词汇比较简单,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有时一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境里表现的意思不同。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活习俗、宗教礼仪、社会价值观念都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学生在英语阅读时,对国外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而是从国内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有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英语阅读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涵盖许多文化内涵,是一项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仅要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有着较好的把握,还需要对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掌握较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

3 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渗透、课外拓展等方法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1 课堂渗透

高职英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拓展,将涉及到文化内涵的部分做好标注,并进行深层次挖掘,对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对涉及到的风俗、宗教、婚恋等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进行专题介绍,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此外,在教授词汇或者语法的同时,对词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寓言故事、典故等)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3.2 课外拓展

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如果仅靠课堂时间让学生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举办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拓展知识面,鼓励他们多看有关的外文书籍,外文电影,以加深对国外文化背景的了解。这样,促使学生多渠道地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理解能力、交际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效果都会大大提高。

3.3 增加外籍教师授课

外籍教师本身拥有的文化背景、文化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笔财富,增加外籍教师授课,让学生多接触外籍教师,会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加深对国外文化知识的理解,修正自己的错误理解,掌握全面的外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含、杨元元.浅析英语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07(41).

[2]崔江涛.文化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2010(05).

背景工作汇报例8

不仅如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其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脱节。大学英语教材课文多以反映英美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学生在教师讲授、词典解释、教参注释及翻译的帮助下,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把英文语篇转换成汉语翻译语篇。二是学生倾向对语言要点进行分类或强制式机械记忆,从而割裂了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关系,把词汇、表达方式与汉语对应起来识记,忽略其语法范畴知识和语篇情景意义。由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阻碍。

首先表现在课堂口语复述和相关的阅读语篇练习中。学生不能用学过的、语义上相互连贯的词和表达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依据英文语篇的形与义的衔接与连贯规律再现原文的主要内容。词汇英汉对应式能记忆方式,导致语言应用中的“硬译”现象,出现汉式英语。

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的交际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生很少有应用英语的机会。不仅小班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如此,条件差的大班教学情况更糟,学生依赖的课堂英语交际机会十分有限。再加上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他们了解的大多是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和此背景下的高校生活。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材语言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背景知识的交际语境不协调。

其结果充分反映在学生的日常主题交际和写作中。在英语口语角训练中,学生谈论的范围有限。了解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知识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很系统,很熟悉,但专业性太强,需要大量的术语和逻辑较强的语篇结构,学生无法表达;另一方面,对每天通过不同的汉语媒体了解的社会和自己熟知的校园生活,无法从“英汉对照”的词汇库中灵活地再功和调用。

背景工作汇报例9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海外EPC项目多处在第三世界国家,其政治、经济环境都比较复杂,能否控制和处理好各种风险,无疑是关系到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2010年人民币加速升值,使工程建设企业受到了汇率风险的巨大冲击。如果企业不能积极、稳妥地应对汇率风险,随时有可能出现重大损失,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下面对海外EPC项目面临的汇率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使用外币结算合同收入和持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及负债,因汇率变化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价值变化,并由此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汇率风险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合同的结算币种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汇率变动;另一个是合同的结算币种与成本支出币种的汇率变动。针对汇率风险成因,企业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合理选择海外EPC项目的计价货币

选择项目主合同的计价货币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合同的结算币种要与成本的支付币种相匹配,最大限度地对冲以减少风险敞口;二是选择汇率较为稳定或者有升值趋势的货币。

我国企业应首先选择人民币计价结算。多数海外项目的成本支出主要来自于境内,例如采购国产设备材料,使用国内设计、施工队伍等。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用人民币计价可以理想地规避汇率风险。因为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具体操作时项目业主需要按照付款当日的汇率折算为美元或欧元付款。

以人民币计价适用范围有限,一般是中方投资或合资的议标项目或者政府援外优惠项目,更多情况下项目仍以美元、欧元等外汇储备货币报价。这些货币中具体使用哪个币种,则要与项目支出的币种匹配,切忌盲目选择预期将要升值的货币。例如有的企业看到2008年欧元兑美元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合同就全用欧元签订,而忽视自身采购渠道大多是人民币、美元计价,随后欧元的急剧贬值却让其后悔不及。作为承包商要通过项目管理提高效益,决不能以增加风险为代价追逐货币升值收益。

二、在主合同中约定硬货币保值条款

有时因资金来源、所在国外汇政策等原因,业主不能以美元、欧元等硬通货结算,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的价款以当地币支付。很多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短缺,财政紧张,当地币剧烈贬值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往往伴随着外汇管制政策的收紧,当地币无法及时兑换为外汇汇出。

承包商应和业主协商在合同中写入总价保值条款,防范当地币的汇率风险。多数情况下海外EPC合同中采用硬货币保值条款,如选用美元、欧元计算合同的固定价值,业主付款时将汇率导入调价公式计算当地币金额。

三、投标报价中充分考虑汇率风险

很多国际招标的项目,承包商只能接受招标文件规定,无法与业主协商改变计价货币。投标人员在编制项目报价时,要根据汇率远期变动趋势预测,结合项目现金流分析来计算报价,不能简单地以静态的汇率为基础,犯下“刻舟求剑”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投标报价要在报价中充分考虑汇率风险的补偿,因为汇率的变动很难准确预测,其实际走势往往出人意料,要通过不可以预见费用的形式来弥补可能出现的汇兑损失。

四、借助金融工具提前锁定汇率

企业还可以适当在银行开展远期、超远期(1年以上)结售汇业务,提前锁定汇率,实现项目预期收益,防止到期收汇时汇率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银行的远期结售汇报价实际与现时汇率相比已经有一定贬值幅度。为减少外汇收入贬值损失,企业还可以开展出口押汇、无追索权的福费廷和出口保理等贸易融资。

这类外汇贸易融资手续简便灵活,而且当前外汇融资利率普遍较低,融资成本远低于提前取得外汇收入结汇所规避的贬值损失。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贸易融资的收汇在结汇为人民币时,按照我国外管局规定要进行联网核查,检查贸易背景是否真实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可收汇额度,超出额度的收汇不能结汇,因此在做贸易融资之前要先了解可收汇额度情况。

五、合理选择分包、采购合同币种

在项目主合同计价币种确定后,企业应尽量把以主合同币种签订分包合同、大额采购订单,将汇率风险转嫁给分包商和供货商。这样可以通过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冲,减少汇率风险敞口。

背景工作汇报例10

不仅如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其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脱节。大学英语教材课文多以反映英美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学生在教师讲授、词典解释、教参注释及翻译的帮助下,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把英文语篇转换成汉语翻译语篇。二是学生倾向对语言要点进行分类或强制式机械记忆,从而割裂了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关系,把词汇、表达方式与汉语对应起来识记,忽略其语法范畴知识和语篇情景意义。由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阻碍。

首先表现在课堂口语复述和相关的阅读语篇练习中。学生不能用学过的、语义上相互连贯的词和表达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依据英文语篇的形与义的衔接与连贯规律再现原文的主要内容。词汇英汉对应式能记忆方式,导致语言应用中的“硬译”现象,出现汉式英语。

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的交际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生很少有应用英语的机会。不仅小班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如此,条件差的大班教学情况更糟,学生依赖的课堂英语交际机会十分有限。再加上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他们了解的大多是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和此背景下的高校生活。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材语言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背景知识的交际语境不协调。

其结果充分反映在学生的日常主题交际和写作中。在英语口语角训练中,学生谈论的范围有限。了解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知识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很系统,很熟悉,但专业性太强,需要大量的术语和逻辑较强的语篇结构,学生无法表达;另一方面,对每天通过不同的汉语媒体了解的社会和自己熟知的校园生活,无法从“英汉对照”的词汇库中灵活地再功和调用。

口语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四、六级作文和课堂作文练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方法和效率的问题。记忆词汇缺乏语篇联系性、英汉对译式存记、复用式词汇有限等。在正式文体中使用大量的口语和汉语结构表达式,说明其语言句式结构规则和词汇知识与规则的储存是相互割裂的。词汇和结构由于缺乏相关情景交际应用的巩固和内化,从而难以达到自动化的合理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