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31 10:24:12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1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三、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 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比如《如鼠》一文,作者为了抓住松鼠的特征,即从思想上把松鼠分解为外貌、习性、性格三个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松鼠外貌的特征是“漂亮”,习性的特征是“驯良”,性格的特征是“乘巧”,然后再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即文章开头所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乘巧,很讨人喜欢。”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综合。 比较,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体与同类的比较,或异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像《松鼠》中说:“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和四足兽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到它与其它四足兽的不同即在于“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这就抓住了松鼠不同于其它四足兽动物的特征。《松鼠》中还说:“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松鼠与山鼠同属鼠类而不同种,是并列的两类事物,这样一比较,就把松鼠不同于山鼠的特征区别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相近的事物就越是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常常是对事物一边进行分析,一边进行比较,看事物之间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要教学生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还必须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 从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情况看,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往往看到的是事物外在的一些现象,而且说得很笼统。这说明学生还处在一个不能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不善于通过比较来鉴别事物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说明文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就要抓好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比较,就不难抓住事物的特征。 分类,是在上述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征进一步分门别类的方法。为了把事物说清楚,在说明文中常常需要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像《万紫千红的花》、《食物从何处来》、《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课文,就都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通过分类,便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特征,以及种与属之间的关系。分类实质上也是一种分析、比较和综合,不过它是在更高的思维层次

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因此,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关键在于能够让他们科学地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对事物进行类别上的分析、比较和区分,再把各类的特征综合起来。 抽象和概括,是指为了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出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则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彼此是紧密联系着的。概括须依赖于抽象,而概括又是抽象的必然发展。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2

1.把握作品描写人物的方法,简要概括人物形象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2.请结合文章,简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

3.简要分析第×段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你认为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作者描写这个形象有何用意?

5.文中刻画的“××”和“××”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解题攻略

面对高考语文试卷中鉴赏人物形象题,考生要注意掌握如下方面:

一、一般技巧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阅读题中,分析欣赏人物形象是其中一项重点的考查内容。要想既省时又高效地解答此类略有难度的题目,有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两联”、“三抓”、“多维”。

“两联”是指同学们在分析欣赏人物形象时,要注意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身份、地位来思考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身份特征,其鉴赏作答的着眼点及其用语范畴有很大的区别。

“三抓”是指抓住文章的结构层次的安排,抓住曲折波澜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及文章中出现的议论评价性语句。

“多维”是指考生要擅于多向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欣赏人物形象,也就是既要从多方面对人物的思想情操进行概括,也要从多个角度对人物的本身性格特点进行赏析。

二、基本思路

具体鉴赏人物形象时,要把握好如下基本思路:

1.使用简洁的语言,从总体上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2.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画出作者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通过描写环境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特征的语句。同学们在明确了作品中列举的相关信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再具体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还要在了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或社会环境,依据画出的句子,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也要善于在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努力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变化,探究出寄寓于相关物象或环境中的思想情感。

4.用准确精练的词汇,概括出人物性格特征,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和意义,总结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3

           我校马树兵老师在公开课上运用小组合作方法进行教学,课文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评课时有一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在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时,马老师让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这样每个小组只能认识一个人物形象,而对其他人物形象就缺乏深刻认识。     马老师当时作了解释,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小组对各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充分展开讨论,虽然每个小组只讨论分析一个人物形象,但小组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都能有机会认识其他人物的形象。小组之间的分工有利于深入透彻分析人物形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共享对各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但这位老师仍未消除疑虑:虽然通过交流合作能够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认识各个人物形象,但小组讨论时由于只分析一个人物形象而没有涉及其他人物,导致小组同学对其他人物形象的认识容易在以后的学习中淡忘。     对此,马老师当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下午放学时候,在教务处遇到马老师,便闲聊起来。马老师说,他在课堂上把评课老师的疑虑请学生谈了看法。不少学生说,他们在课堂上虽然只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却由此掌握了人物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分析人物的能力。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分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为了死死地记住人物形象,重要的是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     我真是感到吃惊,学生居然能够得出这样精彩的认识!我对马老师说,学生的认识和老师的疑虑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观念不同啊。老师想的是如何让学生全面掌握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应付考试,学生想的则是如何在分析人物形象中真正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因为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将来能比自己更有出息,但老师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却日益成为学生发展的桎梏。毫无疑问,就某一门学科来说,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肯定比学生高出许多,但是一个人如果被落后的思想观念所禁锢,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只能为落后服务,。     观念支配行动,态度决定高度。由此可见,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老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关键。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4

2.培养需要:学生学会文艺鉴赏尤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易引发青少年思辨的方法,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

教学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并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是谁都有份的。”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但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

二、诊断病文,对症下药

1.明确概念和写作要求:

一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

二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

2.诊断病文:结合《相识数十载伤别离》这篇文章来为这篇病文诊断: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

问题:(1)赏析角度(观点)不明确;(2)观点和具体赏析内容不相符;

(3)赏析评论过程过于笼统,没有深入文本;(4)语言不充实、不完整,表述过于简单。

3.策略总述:观点和鉴赏角度要明确清晰;(审清题意)细节赏析要充实:

三、教授技巧,经典引路

技法一:简洁概括人物形象

ü 抓修饰人物的形容词

ü 抓人物描写进行概括

ü 抓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ü 抓其他人的评价(侧面)

【小试牛刀】

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形象鲜明,请你通过文中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包括人物描写),赏析总结出人物形象特点,填写表格。

技法二:结合文本分析

......细节体现了........

......语言(神态、心理)传达了......

......事件表明了......

两点法:在具体赏析部分,主要抓住字词句细节或是文章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主旨,文章细节抓两点。可选择:字词+字词、字词+事件、事件+事件。

(这个技巧主要针对写作无法、不会下笔的学生,是一个技巧参考,具体赏析过程时细节把握也可选1点、3点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小试牛刀】

根据表格内容将《秋天的怀念》人物描写细节总结成一段赏析性文字。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和完整性。

经典引路:

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出去,她深深理解儿子痛苦,能够包容儿子暴怒,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并没有让“我”看到泪水,她要给我信心,使我坚强;“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是动作描写,表明了了母亲为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而手足无措,传达了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以及她希望“我”走出阴影,勇敢面对生活的急切心情。

技法三:总结人物形象

精炼点出人物给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文章情感的简单总结,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

例:这样一位虽然眼盲,但是心地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母亲,让人为之动容,心生敬佩。

作者受父亲启发,考上大学的感恩与对父亲的敬爱,也字里里行间尽显了。

【文不厌改】

对比之前对《相识数十载伤别离》文章的赏析,结合我们课上的写作技法,对之前的病文进行修改。组内交流展示,选出优秀篇作,班级展示。(教师总结示范)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5

意象的历史源头

意象,传说中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其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其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书不能把话说清楚,说话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样的话,智者的意思,难道就不能表达出来了吗?智者是用事物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

意象的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则出现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其云:“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之象”来象征某某侯爵威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从它的“示义取名”的目的看,已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意象。相传我国在汉代以前,意象说已名实俱备,十分成熟:把意象理解为“表意之象”,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渗透着诗人主体情意的客观事物的具体之象。

形象

所谓形象,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也就是说,形象本身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其主观性是由于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是主观的,是人对事物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印象、认识、反映及评价;其客观性在于形象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具体形状或姿态,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的。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形象”是指文学上的形象,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艳遇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的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形象既是主观的产物,又有客观的根据。

在中西文论中,意象一词所涉及到的泛化意象,就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既然形象是具体的形状或姿态,那么,由于具体现实事物本身的干差万别,形象的内涵表现也就极为生动、具体、复杂多变;由于诸多事物都会引发人的思想和感情波动,也就产生了人们对诸多事物的印象和评价,使形象的外延极为广阔。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味觉形象、嗅觉形象等等,视觉形象是人视觉上所感知到的客观事物,由此类推,上述的几种形象都是人从不同感官上感觉到的客观事物,读者从而可以领会感受到诗歌散文中的魅力所在。

观念意象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意即意思,象即景象,也指事物。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圣人们用象征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但是这个仅仅是从古代的意义上分析,也只是中西文论中意象一词的其中一个意义。用今天的话来分析意象就是意与象的统一,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好的做作品,必须要营造一个好的意境去让读者了解当中的所包含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以及作品自身的韵味,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必须要借助意象。而意是组成韵味的多种因素之一。而韵味则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即意境的审美特征。要得到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这样的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必须要做好“象”的准备工作。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就是一些从侠义的角度分析得到的意象,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要分析意象一词并不困难,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意象只是在中西文论中所提及到的四种意象之一的观念意象。大概我们现当代在分析诗歌散文所用到的用语“意象”就是指这种观念意象吧。但是如果要涉及另外一种意象即西方文论中所提及到的,也是我们古时候的意象――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的话,就必须明确区分清楚这两者的定义。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6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

2.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5.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怎样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悬念;总领全文。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2.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5.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种类:按内容分(一)人物描写(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衬托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按描写方式分(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2)侧面烘托(间接描写)

16.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1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18.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以小见大、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1)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9.修辞方法及作用

答题格式: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的语境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0.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1.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22.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 承接上文; (2) 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 承上启下(过渡);  (4) 为后文作铺垫

2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

词(如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4.一句话中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原文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想一致,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2)该词与上文……相对应。(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不能互换。如“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等

二、议论文阅读技巧㈠、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通过引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④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6)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㈡、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㈢、论证(怎样证明)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4)、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5)、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6)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

(摆事实、事例论证)

作用:说理更具体、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道理论证什么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让人信服。

3.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

作用: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

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答题思路:从什么和什么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一、体会文章表达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等)。

二、修辞的作用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理解。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强调对+对象+特性的认识。

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⑥反复:强调了……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三、概括段意和归纳中心

(一)归纳段意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归纳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法的作用

1、读出描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

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

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7

引言:语文教学的内容正是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文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进行一番审视。其中文艺学就与语文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艺学的一些理念、观点与当今语文教学重视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的改革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且语文教学的内容恰恰正是文艺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物形态分析

与我们常见的文学作品中各种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不同,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占主导地位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宗旨进行选取的。所以,它的构成常常是以比较简单的,符合语法规范的短篇文章为主,以培养中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对文学的欣赏。所以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先用简洁流畅的记叙文、小说为重点课文,其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分析的重点之一。

(二)正面形象较多

中学语文课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实践场所,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不仅要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而且还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正面的宣传引导也就非常必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语文教材中正面形象占了绝大多数。

(三)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居多

文艺学中的“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最大优点就在于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参与进去,和作者共同完成人物的塑造,所以圆形人物是不定型的。所以,中学语文教材常常选取一些性格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来作为学习的重点。即使是圆形人物,如阿Q、林黛玉、葛朗台等,在课文中也常常被简化为单一性格。

二、人物塑造的技巧分析

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进行角色塑造的分析,从而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要发掘作品语言的潜台词

不放过人物的一举一动和片言只语,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发掘其中的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性,领略到无穷的审美乐趣。

(二)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来看,他们常常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直线式的思维,就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结果:第一种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生硬理解,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变,缺乏创造和发现能力,这恰恰是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大忌。我们必须从各人独特的个性出发,抓住人物本质特征,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人物。

第二种是对写作技法的绝对化。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局限。如果我们在分析人物时只是注意了它的长处,忽视了它的局限,那就容易曲解文学作品,甚至会使学生在写作中滥用各种技巧,反而失去了真实性,显得生硬做作。

(三)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

由于中学生容易犯教条化和绝对化的错误,我们在分析人物塑造的技巧时就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不断替换练习,把高超的技巧和一般的语言运用加以对比,这样能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作品中所用艺术手法的巧妙。

三、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

创造人物和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目的不在人物本身,而在于通过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真实性判断

人物的真实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生活真实,指实际存在的一切具体的生活现象的真实;另一种是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加工和变形,是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主体根据自身的个性、气质、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媒介的特性。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教会学生辩证地掌握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既不能把艺术中的人与事照搬到现实中来加以模仿,也不能用现实中不存在为由来否定艺术的真实。

(二)道德判断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又要如何进行人物的道德判断?

⑴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

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赞美,使他们牢固树立善的观念和对善的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恶行的揭露批判,使学生产生对恶的痛恨和厌恶感。逐步教会他们如何辨别真假善恶,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

⑵ 摆脱简单的是非判断标准。

一些圆形人物人物大多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和现实中的人物一样,他们也是善与恶的多重组合。对于,这样的人物必须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⑶处理好理智和情感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区分欣赏和批评。当我们在对文学作品作一般欣赏时,我们可以把天平倾向情感,可以毫无理由地爱或恨某一个人,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渲泄和补偿。而当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时,就应该让理智占据上风,对人物进行客观分析。

(三)审美判断

美的人物形象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⑴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作为作品核心的人物形象更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创造,蕴含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如“润土、刘兰芝、孔乙己“等这一个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都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

⑵人物形象饱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

文学是以情动人的,只有从心灵上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满足了读者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

⑶用艺术的形式将真和善的东西表现出来。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美不仅仅表现在漂亮潇洒的外表,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人的心灵。一般来说,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人常常表现正义的力量,能给人崇高的美感。

⑷化丑为美。

描写丑的事物也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在现实世界中有种种暴行恶行的人,是人们否定的对象,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然而,当他进入了文学作品后,通过作家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却具备了审美因素,具有了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内容中,丑的形象是非常多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这些丑的形象也能给人审美感受。

四、小结

文艺欣赏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艺术魅力的感受,因为文学艺术是人生的知识,它涉及社会人生的一切领域。文艺作品作为社会人生的某一境界的整体展示,必然是一个多维多向的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8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不同文明在处理方法论问题及进行相应的逻辑关系演绎时,探索总结出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并将其构造在具有文明特征的社会关系框架中,从而形成了现实世界和历史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和局面。因此,对现实世界和历史世界进行全球视角的考察时,考察不同文明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方法论原点,不仅是研究和分析世界文明史和现实世界(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较好视角和方法,而且是探求其文明内在构造机制和文明运行机制评价的恰当角度。

在本文中,探索了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2】的原点,以及各自认知世界原点选择的视角、考察对象的界定、逻辑关系的演绎和时间序列的处理等问题,同时又阐述了两个方法论体系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对各自文明构造和文明运行机制形成的影响。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犹太-基督教文明在文明构造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本文在阐述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和华夏文明的方法论问题时,附带说明了犹太-基督教文明的相关方法论和逻辑关系处理问题。

关键词:视角 方法论 概念 逻辑 时态

一、楔  子 

   在人类文明史的演化中,所有存在重大差异的文明之间,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上存在的差别【3】,如本文中涉及的具有古希腊文明特征的西方文明,具有华夏文明特征的华夏文明圈,具有犹太-基督教文明特征的宗教文明等等。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不同文明的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差别,作用于各自文明的构造机制,形成了不同文明构造范式的差别。在文明史的演化进程中,这一差别被进一步融入到各自文明发展运行的内在机制中,形成对应的独具特点的社会现象特征和社会运行机制。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些现象特征和社会运行机制,与文明构造的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体系密切相关,所以在涉及不同文明间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运行机制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的差异。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差异的存在成为了不同文明间冲突的根源,并且自这一差异产生时开始,文明间的冲突就已产生,并伴随了文明史演化的始终。近现代广泛引起关注的文明间冲突和文化冲突问题就源于这一差异。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冲突也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因此,回顾历史,方法论范畴衍生的问题,是一个伴随了文明史演化进程的问题。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方法论构建和应用问题伴随了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始终。

今天,我们面对世界文明交融、不同文明间方法论体系相互渗透的时代背景,进行相应的方法论比较和诠释,厘清其方法论本源问题的认识,澄清其沿革路径上的种种误区,有利于对许多本质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以诚实务实的态度考察分析,要做好这一工作,逻辑的起点仍需要回归到文明起源,从文明起源的基本问题上入手介入相关问题的分析。只有这样,拨开历史掩盖的真相和学术探索的歧义,还原相关问题的本来面目,中国文明的方法论和中西文明的比较等历史性质的问题及困惑,才有可能逐渐清晰起来。 

二、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和考察问题的视角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人类必须面对和处理两大基本问题。其一,人类必须处理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问题(人类个体生存的特定地理空间内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问题)。其二,人类必须面对和处理特定社群内的人与人关系问题。这两大问题是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在人类处理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时,人们需要观察、演绎、诠释这一特定地理空间内的自然现象和物像,探索和自然环境间相互适应与协调的方式方法。如怎样认知特定地理空间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四时节令)及其气象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风以及干燥和潮湿),怎样从所处的特定地理空间环境中取得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如何适应气候物候的变化,保持身体的健康等等。

在人类处理社群间人与人关系时,人们需要探索如何同社群中的其他个体处理关系。如血缘的和非血缘的关系、经济利益的关系等等。在文明进化到国家层面时,人类还要处理社会个体和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在人类的演化史中,这两大问题是人类探索与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一前提。

如何考察和认识、演绎和诠释特定地理空间内自然现象和物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任何考察和认识、演绎和诠释特定社群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协调相处以及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协调的基础对应了人类文明的起点。

在文明史的沿革中,现实的问题是如何选择考察的视角?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因为不同的视角选择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界定以及不同的逻辑演绎方式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认知结论。更有意义的是这些结论和结果延伸到对自然界各种物像和现象关系的解释,会作用和影响人类对于自身和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并影响人类社会个体间相互关系的评价和处理方式。

从现实可考的人类文明史演化轨迹出发,本文选择对现实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古希腊文明、华夏文明和犹太-基督教文明作为分析和考察样本,考察其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差别。从文明演化的路径这一角度,考察不同文明在构造机制上蕴含的文明构造范式的差异。【4】

就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演化过程而言,古希腊哲学在发展之初,古希腊先哲做了一个自然界构成的假定,即假定自然界是由微观结构——元素和原子构成的。古希腊哲学家这一自然界微观构成的假定,及其探索自然世界的目的——自然界构成的本源和原理,确立了古希腊文明考察自然界的视角。在阿娜克萨戈拉和柏拉图将这一探索自然界的视角,引入社会问题探索后,成为古希腊文明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视角。【5】

和古希腊文明确立的考察世界的微观视角不同,华夏文明先哲确立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世界的视角。华夏文明确立的这一视角和古希腊哲学确立的微观视角的差异在于,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视角在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问题时,突破了古希腊哲学范畴的考察视角过分注重考察对象的微观层面,即从微观层面界定考察对象——样本,从考察对象演化轨迹中确定样本选择和选择样本时间序列的方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将影响考察对象演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因素纳入考察的范围内,注重相关因素对于考察对象现实状态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因此,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确立了其考察方法的整体性和现实性。二者相比较,华夏文明的方法论视角选择,恰好克服了方法论演绎中的现实条件性的桎梏,这是注重在历史轨迹中选择样本和时间序列的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难以逾越的。

和古希腊哲学的考察视角与华夏文明的考察视角都不同,犹太-基督教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视角是界定在宗教(神性)上的。犹太民族的先祖在其文明演化之初,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其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上,将考察和设定职能赋予了上帝,并归结在上帝的创始设定中。在《圣经•旧约》的开篇,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设定了自然界万物间的关系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后的诸约中,上帝又设定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太-基督教文明的这一视角,在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省去了需要考察者弹精竭虑探索思考的过程。在具体的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犹太-基督教文明设立了神职人员来协调这一关系。【6】

三、中国古文字中的视角、概念、逻辑和时态

——以“事”的文字解析为例的古希腊哲学相关比较

在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知的演化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问题的知识是从具象到抽象渐次进行并取得的,并且这种认知的取得基本上依照考察对象的确定、考察对象的研究分析、考察对象的认知形成和考察对象的认知检验等环节。在具体的考察工作中,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要确定一个具象的考察对象,首要的工作就是对考察对象进行界定和描述。

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考察对象的界定和描述需要相应的语言或文字工具来展开。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中,语言或文字的构造及其应用规则,也被打上了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烙印,蕴藏着许多内在的机巧。这是因为,其一语言或文字的结构构造和应用规则,受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选择的影响与制约;其二,语言或文字是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的载体。因此,在世界观设定及取向和方法论演绎展开和语言或文字的运用中,二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共生关系。

因此,在具体的考察对象界定和描述中,考察对象的界定过程和结果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其一是考察对象的视角,其二是考察对象界定和描述时所应用的语言或文字选择和构造。考察对象的视角影响考察对象的界定和描述的原因在于,考察对象的视角存在差异时,对于被考察的问题而言,其被感知的层面和状态就会存在差异。如观赏山水时,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观景,会看到不同的景色,既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现实问题的考察中,这一现象也广泛存在。

在对具体对象进行考察时,除考察视角之外还会涉及到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涉及到考察对象的界定、涉及到考察对象的运行过程(样本选择和时间序列),及其考察对象的描述。

在进行具体对象的考察中,相关问题的阐释比较抽象和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下文的展开中,尝试以古文字“事”的文字结构解析为例,辅助解析这一问题。

1、“事”文字结构及其解析

“事”在华夏文明的文字结构体系中,“事”是一个复杂的文字结构,其文字结构中包含了数个相关的文字结构和概念关系及相应的时间序列问题。同时,“事”的文字结构表述概念内涵的实指和虚指,涉及到了前文表述的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表述及其相应的方法论范式问题。【7】

“事”,《说文解字》中说:“事,职也。从史,之省声。”许慎的这一交代表明,“事”的文字结构和“史”、“之”相关。“史”,《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许慎的这一交代表明“史”的文字结构和“又”与“中”相关。“又”,《说文解字》中说:“又,手也,象形。”“中”,《说文解字》中说:“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也。”“口”,《说文解字》中说:“口,回也。象回币之形。”“丨”,《说文解字》中说:“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毛卤;引而下行,读若退。”

这里顺着许慎的《说文解字》梳理了“事”的文字结构。其实在“事”的文字结构中还有一个字和其密切相关——“吏”。在“事”的文字结构演化中,“吏”和“事”【8】的文字结构和概念语义具有承起关系。“吏”,《说文解字》中说:“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如此梳理下来,可以发现,在“事”的文字结构中,蕴含有以下具有完整意义的文字结构:(1)口;(2)丨;(3)中;(4)史;(5)又;(6)吏;(7)一;(8)事。在“事”的这些相关文字结构及其概念内涵的逻辑演绎中,每一个文字的结构都有其完整的概念内涵,“事”的文字结构和概念内涵由这些相关的文字结构和概念演绎导出。

“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作“回也,象回币之形。”许慎以回币之形释“口”,许是借鉴古钱币外圆内方之型。外圆内方是华夏文明方法论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圆”的寓意是天,“方”的寓意是地。作为“地”的“方”,有四方的语义,是一个空间概念。

具有空间概念的“口”和表上下的“丨”构字,形成了“中”字的文字结构。许慎释作“中,内也。从口、丨,丨上下通也”。从文字结构的具象和抽象考察,表四方的“口”和表上下的“丨”结合构字,其语义怎么会衍生出许慎给出的“内也”呢,其“内也”的确切含意又是什么呢?“口”表示的四方之型,如果将其边界缩小,小到可以将其划在一个器物上,那么“口”表示的就是一个平面。在一个平面中有一个表示上下的“丨”贯穿其中,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再将为了形象化而缩小的平面扩展,还原回其四方的观念中,其实在“中”立体空间概念内涵中,包含了可观、可感、可思、可冥想的天上、空中、地上、水中、地下的万物。所以许慎释“中”曰“内也”。【9】

按照许慎给出的“中”的文字结构的释义,近现代运用的“中”字的字意,应是取意于“中”字的文字结构所表示的立体空间的交点。【10】

在“事”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的逻辑演绎中,“中”字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的阐发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研究工作做的不好,将影响“事”的文字结构解读、逻辑关系推演和语义阐发,从而影响到本文阐发的主体。

按照《说文解字》中“事”的文字结构解析,分析了“中”字的文字结构和语义,接下来应该分析“史”的文字结构和语义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史”作“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在“史”的文字结构中,前文已经交代了“中”,而“又”是“手”的变体。

在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中,天地间万物经过了行为主体“人”的活动,由“人”的手(又)去加工、去塑造、去美化、去劳作,留下的轨迹就是“史”。在考察对象的表述中,其实“又”的动作执行的时间序列,并不仅仅是“史”——轨迹涵盖的内涵,还包含有“又”的动作执行的状态和发展趋向的内容。从文字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演绎及语义的沿革考察,许慎表述的“史”的语义“记事者也”,应是“史”的文字结构和逻辑关系演绎中其“轨迹”被记录的部分。

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范畴中,天地间万物的运动都有其特定的约束。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范式体系中,将这种约束归结为“道”。所以,在由“中”和“又”构造了“史”的文字结构后,古人开始考虑考察对象(被“又”操持和把握者)运行轨迹约束的表述问题。

对于考察对象运行轨迹约束的表述,古人造字时在“史”的文字结构上加了一个“一”,构成了“吏”字。

“一”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方法论范畴的“道”密切关联。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一”:“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一”和“道”构成了他们思想体系的联结点。其实,在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视角和方法论体系中,“一”是华夏文明先民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协调和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归结,是天地间万物存在、繁衍生生不息的道的承载。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吏”:“吏,治人者也。”将“一”作用于“史”,即“一”对于考察对象(史)的约束释作“治人者也”,应是交代了许慎释“吏”时考察问题的视角。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比拟华夏文明方法论系统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演化。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吏——政府官员实际控制着人类社会运行的轨迹、状态和发展趋向。

从“吏”的文字结构和逻辑演绎考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的“吏”的释义,缩小了“吏”字的文字结构和逻辑演绎中应涵盖的范围。

前文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础,解析了和“吏”有关的文字结构、逻辑关系演绎过程及其语义。下文以此为基础解读“事”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问题。

在“吏”的字型结构中,其“史”字字型结构中的“又”,还有一种变形“”,这样就演化出了一个“吏”的变体字“”。

在“又”作用于考察对象的时间序列中,“史”是“又”作用于考察对象留下的轨迹和痕迹,在时间序列的时态分布中属于过去的状态。当“又”作用于考察对象时,“中”的文字结构中的“丨”从“又”(手)中穿过,预示着考察对象还在人手的握持和操持状态中(在时间序列的时态分布中属于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态)。于是,在文字的字型结构演化中就有了“事”的文字结构。

2、“事”的文字结构取向及概念和古希腊哲学相关问题比较

从“事”的文字结构解析可以发现,就“事”的文字概念和语义而言,“事”的文字结构包含着以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a、“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包含的对象是天地间(中)存在的万物。b、“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可以是具象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对象。当“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是具象的对象时,其“事”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是考察、分析和操作(又)的具体的对象(事或物)。当“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表述的对象是抽象的对象时,其“事”的概念内涵和语义泛指天地间和人的行为(又)有关的所有对象(事或物)。c、行为主体——人,对于考察、分析和操作(又)对象的动作过程,要受到天地间运行的大道“一”的约束。d、“事”和“史”之间具有路径关系,“史”是行为主体——人考察、分析和操作(又)作用于对象——“事”留下的轨迹或痕迹,“事”是“史”的具象演化过程中每一时点的状态。

“事”的文字结构分析和概念、语义演绎表明,华夏文明的文字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考察问题的取向和构造方法体系的视角,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法论取向和视角相一致。

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其考察问题的微观视角设定及其自然界构成的“元素”、“原子”论假设,决定了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在界定考察和分析对象时,必须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及物像的分类和分割,因为不同的类及其分割部分,可能源于不同的元素组成或原子结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分类、分割工作不能完成,其相关的研究考察工作就难以展开。

在现实的工作中,要完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分割和分类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假定中的元素和原子构成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和物像,其元素的构成和原子的结构极少表现在其现象和物像的表象中,所以相关的分类和分割只能通过现象和物像的某些特征及其运行轨迹中的某些痕迹分布来实现。近现代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在世界的科学实践,也体现了这一特征。

对于考察对象的分类界定——概念而言,相关的问题还表现在概念表述的文字或语言构造上。华夏文明的文字构造因其和方法论体系同源,具有象形和会意的属性,从而蕴含了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属性。同时,文字结构组合中蕴含了文字结构的概念关系和时间序列问题,所以文字结构中还蕴含有逻辑内涵。

就考察对象的表述——考察对象的概念界定而言,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表述选择的是拼音语言。在拼音语言的选择中,字母构造和字母组合已经脱离了其表述对象的具象和抽象。所以,就其字母组合的概念表述而言,不得不用字母组合的相关词汇给以说明。这是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自产生之初就构造有明确的概念要素的原因之一(解决考察对象的表述问题)。

同时,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是从微观视角选择考察对象的。在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和分析时,由于考察对象的微观结构——元素和原子在其表象中常常难以直接表现和体现出来,因此为了研究的方便,不得不对其表象特征进行假定前提下的分割和分类,归结考察对象的现象特征(确定样本属性),并以此设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归纳演绎考察对象的“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但是,在具体研究工作的展开中,由于考察对象现象特征的相关分割和分类的界限和边界确定,不同的研究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至于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必须要明确考察对象现象特征的的界限和边界,并给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包含和相容,然后相应的研究工作才能进行。这是其方法论体系中必须构造概念要素的原因之二(解决考察对象的界限和边界)。

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中,在概念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逻辑属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范式形成的过程中,考察对象的确定是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和物像的分割和分类中进行的,考察对象被分割和分类后,还必须考虑这一对象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整体及局部间的关系问题,考虑其间的相容和包含关系。在古希腊哲学史的演化中,这一相容和包含关系演化出了古希腊哲学范畴方法论体系中的逻辑问题之一(概念间关系表述)。

同时,在考察对象运行状态的表述中,也是由于选择的语言字母构造脱离考察对象的具象和抽象的原因,不得不构造出特定的句式结构来处理其运行状态的时间序列问题,并产生了相应的句式结构中的时态,形成了句式结构的逻辑。这是古希腊哲学在产生之初就有逻辑要素存在的原因之二(时间序列表述)。

前文的研究分析表明,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二者之间,由于方法论体系的介入视角和文字或语言构造不同,对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表述也不相同。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法论体系介入视角下,考察和分析对象及其运行状态的表述体现在文字的构造中,文字结构中蕴含有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概念和逻辑要素,所以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没有独立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存在。而对于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其方法论体系介入的微观视角和拼音语言构造,使方法论体系的展开不得不创造概念要素以使相关工作能够进行,并同时衍生了其方法论体系中的逻辑问题。

四、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中的认知与操作状态的衔接

——以“是”和“政”的文字解析为例及相关比较

前文说明了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考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又以“事”的文字解析为例,分析了这两个方法论体系相关的概念界定及表述、逻辑演绎及其相应的时间序列问题。但是,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具体分析过程中,方法论体系设定的视角如何展开、“事”的认知结果如何和操作过程“又”进行衔接,以及如何实现操作过程“又”的社会效果评价等问题,仍然是一些现实的问题。

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演化过程中,这些工作又极其重要,因为对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理论),只有实现了与其操作状态(实践)的衔接,才能体现整个考察和分析过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如何实现这些工作、这些工作的实现又如何表述呢?

1、对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及其与操作状态的衔接——“是”

华夏文明在文字上构造了一个判断的结构“是”,将考察和分析对象取得认知——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与操作状态进行衔接(即近现代概念范畴的理论和实践衔接,或者通俗的说“从理论到实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是”:“是,直也。从日,正。”在“是”的文字结构中,许慎给出了“日”和“正”两个结构。“日”是太阳的象形,在概念内涵和语义上没有进一步解析的必要。

“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一”是一个特定的概念(释义参阅前文释“一”)。“止”《说文解字》中说:“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芷,故以止为足。”其实在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中,“止”就是“足”的象形。【12】

在文字结构的取象中,“足”是站立和行走的工具。其抽象的语义可以延伸为行为。人的行为合乎文明体系方法论范畴规范的“一”(或“道”),就是“正”。“正”的判断能够暴露在阳光下,人人都可以观察得清楚明白,就是“是”。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是”,用甲骨文中眼睛象形的文字构造——“直”来释“是”:“是,直也”。【13】

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取得的认识和知识——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是关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知,并且这一认知在时间序列中属于“史”(过去)的范畴,要实现认知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操作的状态(现在)的衔接,“是”的判断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了认识和知识与考察对象在操作状态中的各个变量(诸环境条件)变化的综合判断后,才能实现认识和知识与考察对象的操作状态衔接,指导规范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操作过程。如图:

但是,在具体问题的考察、分析和操作中,作为社会个体的具体的“事”的参与者,由于生活环境、个人阅历、知识结构和水平、考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任何一个特定的社会个体在考察和分析一个既定的对象时,对考察“一”的认知和把握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判断都是存在差异的。这一差异的存在产生了对“事”的演化过程的认识的差异,并形成相关的判断“是”的差异。

就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考察和分析过程与操作状态的衔接,需要复杂的概念间关系和时间序列的逻辑演绎过程。在这一逻辑演绎过程的处理中,由于不同的处理者对考察对象的分析有不同的分类或分割方式(即不同的概念界定边界),所以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界定到“某些原理及原因的知识”,再到“某些原理及原因的知识”与考察和分析对象操作状态的衔接,如何处理概念间的相容和包含问题困扰着自古希腊以来的研究者。如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直到现代流行于西方世界的现象学派和解释学派。

对于“事”的演化过程和操作状态判断形成的差异问题,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将其归结为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范畴,并衍生出其他的一些相关学科。

2、社会行为之于操作状态认知(“是”)的校正——政【14】

在社会现实的问题中,社会个体的行为作用于特定的考察和分析对象,其行为过程受相应的“是”的判断制约。由于社会个体存在着资质及对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识和知识理解解读的差异,从而形成了社会个体对于特定的考察和分析对象及其运行状态判断——“是”差异,并且这一差异的存在作用于其行为(“又”的动作),形成社会个体社会行为的差异。

在处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时,对于特定考察和分析对象而言,社会个体行为差异的存在,如果具有了普遍性并且产生了社会效果,会导致社会个体行为与方法论体系设定的“一”的失调和失范。在社会的演化中,这一失调和失范的存在会危及整个方法论体系构造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和人类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协调。因此,这是一个必须给予社会关注和社会校正的问题。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演化中,这些相关的问题及其社会处理方式方法,被构造在一个文字结构——“政”的内涵中。

“政”,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前文已经交代了“正”的文字结构和语义,给出了“正”的概念解析和界定。

“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作:“攴,小击也。从又,卜声。”前文在“事”的文字解析中交代了“又”是手的一个变体。“卜”在甲骨文的结构取象中是一个带叉的树条。【15】“攴”字意的“小击也”本义就是手中拿了一支树条实施轻轻得打击。因此从“政”的文字构造考察,“政”就是当“正”出现了非“正”的状态时,用手中拿的树条去实施轻轻得打击(注意:不能是大力的打击,打击得力度过大会产生矫枉过正),将非“正”校正到“正”的状态,从而实现方法论体系构造的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和谐。

就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而言,社会个体行为的校正问题被分割和归结到“正”的求证——法理、“正”的规则设计——立法、“正”的实施——司法审判、“正”的实施机关——政府等相关问题中。

在以古希腊哲学为方法论范式的西方世界,自古希腊柏拉图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社会个体间关系的处理,以利益博弈的“正”(正义)求证为基点,指导和规范着相关问题的展开。近现代的西方社会也继承了这一精髓,并凝聚为西方社会的精神。

其实如前文交代所言,人类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的生物属性决定了人类具有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需求和七情六欲。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存在以其他个体的生存和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取得只有在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才能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取得。只有实现了社会个体间的和谐,人类的种群才有可能发展到较大的规模。

其实这是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考察视角的预设,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将其割裂成不同的学科范畴进行研究。但是自古希腊以来,学科范畴的分割并没有实现整合。

五、笔者对华夏文明古文字的几点认识

1、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在演化路径上的关系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方法论体系的构造和文字结构的构造是一体的。华夏文明经典文献的五经之首,《易·系辞下》中交代:“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构造中,八卦是方法论视角“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起点,也是古文字结构构造的起点。关于这一点,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做了进一步的交代:“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接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与古文字结构构造的初始路径同源,是华夏文明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华夏文明史的演化中,方法论体系的视角和逻辑演绎被应用于文字结构的构造,同时这种文字又被用来进行方法论体系的表述,从而形成了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关系的一体化。

2、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中文字结构演化简史

再追溯华夏文明的沿革史,其实这一一体化也有一个发展过程。甲骨文的发现使这一过程的梳理有了起点。

传说中源于庖犧氏八卦的文字起源,造就了华夏文明以象形和会意为主体的文字结构构造。如甲骨文以象形和会意为主体的文字结构。在甲骨文的部分文字结构中,已经可以发现前文分析和演绎的“一”在一些文字构造中的应用,如“正”、“吏”、“是”、“政”等文字。

商周之交,武王克殷,问政于萁子,萁子叙《洪范》,言治国大道。于是,周公制礼。华夏文明史的这一沿革,《尚书》和《史记》等文献中都有明确的交代。其实,在华夏文明史的沿革中应该还有重要的一幕,就是商周之际对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文字结构构造的重新梳理。

对于历史文献的梳理,反映在《礼》(《周礼》、《仪礼》和《礼记》)中,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商周之际对于文字的整理,则体现在商周之交后,文字的结构由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变成了周时期的字型结构。许慎作《说文解字》时参照的古文,近现代整理的春秋战国时期简帛、金文、陶文文献说明了这一判断。

从华夏文明史发展的脉络考察,近现代整理的简帛、金文、陶文文献文字结构的差异只可能形成于商周相交之际。这是因为,其一,商周之交武王用萁子之言,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形成了蔚为大观文献,如三礼,相关文献的形成与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间具有衔接关系,与萁子在《洪范》中的约定一致。其二,商周之交后的文字结构沿革和甲骨文的文字结构间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所以现在研究甲骨文仍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线索。其三,文字结构和方法论体系间的密切衔接,需要与文字结构构造相衔接的社会学术范围和生活环境。其四,春秋以后纷乱已起,各地诸侯为了书写得方便或其他原因,纷纷变更部分文字的结构,至此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已经混乱,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现象和学术氛围,不可能再存在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的结构衔接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其五,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选择的文字的字型结构,依据的是以孔子壁中书为基础的春秋文字、大篆、小篆,并以秦小篆的文字结构进行其六,秦小篆的文字结构承袭于大篆,大篆承袭于甲骨文和商周之交文字。

秦汉之交,文字隶变,文字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文字沿革史上,这一变化奠定了其后文字的基本结构,汉以后两千多年文字的结构再也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文字被名为汉字)。所以汉武帝时得孔子壁中书,几乎无人认读,并导致后世的古今文之争。

许慎师从贾逵治古文(孔子壁中书等春秋文字),解析古文字的结构与文字语义的关系,希望减少由于匿猜文字的语义而导致先秦经典文献(尤其是儒家文献)的误解和误读,引发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评价和继承问题。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交代的文字结构的构造,源于以孔子壁中书为主体的春秋文字,借助秦小篆的字型结构进行解析。【16】在许慎的文字结构解析中,以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视角为起点,以文字结构取象和取意为逻辑展开的初始路径,还原文字构造中文字结构和语义的关系。因此,在汉以后的华夏文明史沿革中,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了解读先秦经典文献和精神文化资源的钥匙。

自许慎以后,《说文解字》的研究家辈出,对《说文解字》进行解读和注译。从笔者接触到的有限的相关文献考察,后世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和注译,往往过分关注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的具体文字的释义,忽视了文字结构构造和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间的关系和衔接。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一忽视的存在造成了方法论体系演化路径的模糊不清(方法论体系中的概念和逻辑要素缺失),以及相关精神文化资源分析和比较的困难。

3、笔者在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古文字结构研究中的发现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以古希腊哲学为基础的方法论体系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学术领域成为显学,促进了我国学术界思考自己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构建和沿革问题。

这一思考发现,我国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除了考察和分析视角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有重大差别外(宏观和微观),在表述和表达方式上还有重大差别,既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要素。

在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没有独立的概念和逻辑要素,形成了形式上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概念和逻辑要素的缺失。对于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方法论体系而言,这两个要素的缺失产生了方法论体系梳理和其它方法论体系比较上的障碍。而解决这一障碍的探索过程,促进了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和文字结构衔接的探索。

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的课题研究中,发现了古文字结构中的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的概念和逻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概念体系的构造和逻辑框架的展开。

但是,由于《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涉及的是一个文明史演化中的制度与经济关系问题,所以本文涉及的问题在书中只是提到,没有展开。在此,本文涉及的主体,算是进一步的交代。

六、结语

任何一个文明的构造和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方法论体系支持,选择考察和分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视角,确定界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方式方法,指导考察和分析过程的实现及结果的表达,是一个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在文明史沿革中,一个特定的考察和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视角、以及界定考察、分析对象的方式方法和考察分析实现的过程及结果的表述表达,构成了一个文明特定的方法论范式。在文明史的演化中,这些特定的方法论范式构造了相应文明的特征,构造了相应文明处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的方法和态度,构造了相应文明的制度和经济关系。因此,存在较大差异的文明间,向上追溯都可以发现其方法论体系构造上的差异。

本文在逻辑体系展开中涉及的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和华夏文明如此,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和古希腊文明如此,前文提及但没有在行文中展开的犹太-基督教文明也是如此(在犹太-基督教文明的方法论体系中,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个体间的关系,设定在神职人员——拉比和上帝的约定中,因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和物像关系的处理中,犹太-基督教的方法论体系省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微观结构的界定和相互关系演绎的过程)。

因此,不同文明间的比较需要从其文明构造的方法论体系入手,否则可能难以把握其文明构造的内核,不能把握其文明构造的内核,要评价其文明甚至将其作为至宝的精神文化财富配置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则会出现文明间的衔接问题。我国百余年的社会实践已经为此做了说明。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这一历史和文化传统源自于华夏文明特定的方法论体系的构造。当今世界,文明交融,需要对当代不同文明的方法论体系及其相应文明的运行机制进行诠释和评价,并配置到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但是,在华夏文明史的沿革中,华夏文明的方法论体系的构造缺失了,并且在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中造成了传统精神文化资源解读和评价方面的困难,造成了文明交融中和其它文明方法论体系进行比较的困难,造成了解读其它文明运行机制的困难。

这种局面的存在,既不利于国家为社会的长治久安配置人类文明的一切精神文化资源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为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采取的文化发展战略。

在历史的演化中,许多仁人志士为华夏文明精神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工作。尤其是近现代,许多志士在多学科研究的背景下做了许多有益的基础工作,为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构造的还原和解读奠定了基础。

目前,随着多学科研究的发展和文明交融中方法论体系比较的探索,为华夏文明方法论体系还原和解读的工作做了铺垫,许多基础的工作大体铺就。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为了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志于此道者开始这一工作吧!

注释: 【1】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提出相关问题。但是由于《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主体研究的是制度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所以本文有关的问题没有展开。在中西文明交融和一体化的背景下,笔者感觉这些问题有进一步梳理的必要,以便于相关问题的澄清。刘涛著 《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2】 哲学是和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方法论体系联系的概念,所以在涉及不同文明的方法论体系比较时,回避统一使用哲学这一概念,以表明其中的差别。

【3】 这是笔者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研究中构造的概念,用以搭建不同文明间衔接研究的平台。相关研究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文明史研究范式的探索历程及其社会价值─写在<文明史演化的逻辑>发行之后》(见哲学网站:孔子2000)。

【4】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导论、第一章。

【5】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第一章的相关内容。《理论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理论——中西文明方法论述评》中也有相关的表述。参阅哲学网站:孔子2000。

【6】犹太-基督教文明的这一视角选择,由于简略了考察分析对象的界定和相关逻辑的演绎过程,所以在本文的行文中,也不涉及相关的分析,只将其作为文明史演化中一个方法论视角的存在,做一交代。

【7】相关的研究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中重要概念的界定,《文明史演化的逻辑•试论政》。《書和書字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哲学问题》哲学网站:孔子2000。

【8】在《汉语大字典》简编本中,将“史”、“吏”和“事”归结在一起,解为同一个字。在文字结构的演化中,这一归结忽视了三个文字间结构和语义演化的关系。见下文。

【9】这一立体空间表示的六个方位,也被称作六合,六合有时既指天下,也指万物。

【10】 在当代的文字学文献中,常常将“中”释作旌旗的象形。笔者认为或许表示旌旗象形的“中”有聚集和召集人集中的意思,但和“史”和“事”的文字结构有关的“中”,应与表示旌旗的“中”有差别。

【12】参阅《甲骨文大字典》释“止”。徐仲舒主编 《甲骨文大字典》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年版。

【13】在甲骨文的字型结构中,“直”是眼睛的象形。见《甲骨文大字典》释“直”。

【14】在1996年笔者成曾对“政”进行了尝试性的解析,形成了《试论政》一文,并对后来《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一书的体系构造产生了影响。参阅《文明史演化的逻辑•试论政》。

【15】参阅《甲骨文大字典》释“卜”。

【16】参阅《说文解字•叙》。

参考文献:

刘涛著《文明史演化的逻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1991年7月第1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 1996·北京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 1997·北京

[法]查理·斯托非《宗教改革》高煜译 商务印书馆 1995年·北京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北京

高明著《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北京

胡奇光 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上海

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 1997年·湖南长沙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1989年·北京

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北京

[春秋]老子《老子》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年·沈阳

冯达甫撰《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上海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年·西安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7年10月版

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年·成都

《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年·上海

金良年撰《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上海

王凤阳著《汉字学》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9年·长春

黄巽斋著《汉字文化丛谈》岳麓书社 1998年·长沙

李敏生著《汉字哲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北京

李圃著《甲骨文字学》学林出版社 1995年·上海

詹鄞鑫著《汉字说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沈阳

臧克和著《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南宁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北京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贵阳

[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北京

[奥]鲁道夫·哈勒《新实证主义》商务印书馆 1998年·北京

 [汉]司马迁著《史记》岳麓书社 1988年·长沙

倪永宏著《汉语部首详解》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年·北京

班固著《汉书》岳麓书社1993年·长沙

 [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北京

[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义证》苏兴撰 中华书局 1992年·北京

李天祜著《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1年·兰州

陈克明著《群经要义》东方出版社 1996年·北京

杨幼炯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 1998年·北京

尹黎云著《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北京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 马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北京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王容芳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柏杨著《中国人史纲》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北京

徐芹庭著《细说易经》中国书店1999年·北京

[英]罗素著《宗教与科学》徐弈春 林国夫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

胡适著《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上海

胡适著 耿云志导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上海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1963年·北京

黄凡著《周易——商周之交史实录》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汕头

何怀宏著《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北京

王宇信 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北京

郭霭春主编《皇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年·北京

【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著 《亚里士多德》 中华书局 2002年•北京

【美】约翰•英格利斯著 《阿奎那》 中华书局 2002年•北京

【美】马歇尔•米纳斯著 《霍布斯》 中华书局 2002年•北京

【美】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著 《休谟》 中华书局 2002年•北京

【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著 《胡塞尔》 中华书局 2002年•北京

[英]卡尔·波普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 邱仁宗译 华夏出版社1987年·北京

余建华《早期犹太文明五大宝库及文化价值》、《欧亚观察》1998年2期

陈明明《西方政治发展的逻辑》、《欧洲》1997年5期

周弘《欧洲文明溯源》、《欧洲》1998年4期

吴弦《欧洲经济一体化产业的历史渊源和条件》、《欧洲》1997年2期

吴强、梅文革《难以超越的历史——从康德到当代的民主和评论者》、《欧洲》1998年5期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9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因此,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应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例10

一、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

语文教学要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以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小说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正确地运用小说教学法,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小说主要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中心,通过故事描写和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更充分地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小说设定的线索引导他们去做人物分析,从而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并结合小说写作特点试图理解小说的语言运用和具体环境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分别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是贯穿小说整个文章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加强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环境更多是起到渲染作用。根据小说自身的的特点,笔者认为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应采取三个步骤:即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接着进入人物分析,最后在两者分析基础上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因此,在阅读小说时,不能急于进入小说主要情节,要先通过与学生讲解课文体裁,让学生先了解小说概念特点,最后解决课文后的主要问题。

二、重视分析,把握故事情节

一般情况下,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三部分,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事件发展过[(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是小说的看点。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要塑造典型人物,因为这是小说的灵魂,也是反应生活的手段。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物间复杂关系,以及矛盾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分析情节能力,因为分析好故事情节,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了解了故事情节便可以让读者产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头绪,了解了事件发展脉络,这样便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兴趣,以便学生对文章更好理解。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性格,所以分析矛盾冲突也是分析人物性格,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从中获得喜悦感。因此,在阅读小说时,首先要考虑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小说,熟悉的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三、通过描法来分析人物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经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有些人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某些品行的代名词,比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阿Q的落后愚昧;猪八戒的好吃懒做等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物的魅力,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作品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外貌、心理、行为,同时结合情节、环境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认识到人物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描绘来分析人物,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在探析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分析乐趣,在对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到美的感受。人物实质上是小说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所有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都是围绕着人物展开的,因此,在小说教学法中要使学生们走近小说人物。

四、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实践活动

一味的理论知识讲解并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实践活动的辅助。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鉴于职业高中学生的自律性普遍不强,而能动性却普遍较高的现象,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小说语文教学法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教材中的某一关键语句进行讲解时,可能会引发学生们的不同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们在仔细了解课本原文的条件下,开展辩论活动,使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辩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对于课本的学习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于知识的印象,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另外,教师[(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还可以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学生们喜欢的课文或相关情节进行情景演绎,引导学生将这类情节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们去排练表演。在表演学习之后,写出个人的感想,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小说教学法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辅之以有效的指引,要求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进行职业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新奇想法和观点不应随意抹杀,而是根据其性质或是进行适当的鼓励指引,或是进行合理的指导改正。相关的教师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努力去掌握小说教学法的精髓,强化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