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3 22:27:13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1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又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阅读的一些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一些教育着作,感受颇多。

“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

热爱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我们知道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近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关系不融洽。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心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上我们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识。我们要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塑造你自己,不断进步!书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以后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倡导并支持我的学生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读教育名着心得体会(2):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条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再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发誓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远离家乡在遥远的河南,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大家都远离家乡都很不容易,因此,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记得当时,也是冬天,每天晚上,打开水很费劲,因为我的暖水壶是全宿舍仅有的两个之一。于是,许多人,都用我的水,到最后我总是只剩一点点,更多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可是,我每天还是排着长队去打水,但是豪无怨言。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42-02

作者简介:仲崇荣(1979―),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赣榆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一、现状――名著阅读落不到实处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在附录部分还附有阅读推荐书目。[1] (P.16)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初中语文课本每一册中都有“名著阅读与推荐”板块,推荐一本名著让学生阅读。为了进一步落实名著阅读,中考都有考查名著阅读的题目。

现实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基础并不扎实。有的有书,但阅读不得法;有的无书,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据笔者在两所学校对近三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80%左右的学生对阅读名著有一定的兴趣,但真正能完整认真地读完五本名著的学生不足5%,多数学生对重要名著只有一些浮光掠影的认识,阅读效果较差。

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面显得手足无措:只在学生面前强调要阅读名著,在行动上却缺乏指导,放任学生,没有对名著阅读方法的细致指点,没有对名著阅读过程的全程导控,没有对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坚持不懈进行培养。有的语文老师自己也不重视,以至于对名著阅读视而不见。这样,《课标》中的名著阅读目标就形同虚设,根本落不到实处。

二、反思――为何落不到实处

(一)来自社会层面的原因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电视、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形形的文化快餐,世人浮躁、急功近利,更注重物质层面的满足。

(二)来自教育层面的原因

教育,即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应该如平行的两根铁轨,共同承载起我们民族美好未来的希望列车。然而,现代教育犹如“独脚的跛子”一样,只有教书,教书,再教书!只重视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育已经异化!

(三)来自教师层面的原因

据笔者了解,多数教师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为数众多的一线教师中,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不多。教师不仅是先生,还应该是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而教师一旦不读书了,就没有了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就难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缺乏上进心,就失去了谦虚好学的姿态,言传身教的魅力将大打折扣。教师自己不潜心读书了,就很难教出爱读书、好学习的学生来。再者,那些被人类世世代代“淘”出来的“真金”――经典名著,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如果不用心阅读的话,是很难领悟其精髓的。教师自己不读书,是不可能真正引领学生去阅读的。

三、实践――怎样落到实处

(一)社会:营造读书氛围

江苏省积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专题系列读书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践行‘三创三先’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参加对象是全省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活动内容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群众中开展“三创三先”主题读书征文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大型主题读书活动。

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被笼罩在了浓浓的读书氛围之中。我们得感谢社会为我们营造了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得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我们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让社会因读书而更美好,让学校因读书而成为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诗意家园,让心灵因阅读名著而回归宁静!

(二)教育:回归育人本能

教育的价值旨归应当是 “人”,是“人的优化”。教育的视野中首先要有“人”,要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其最高追求,要以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为其终极目的。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应该强化教育的育人本能。既育人,就该以人为本。教育者眼中应该有“全人”,放眼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育人,就不该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育人,就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育人,就应该重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也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牢基础。而我们积极倡导的名著阅读,正是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三)语文教师:增强责任感

1.有职业追求,淡化功利性

教师应不仅仅把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和途径,还应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来干。在工作中寻求人生的幸福,这也是新时代教师的良好心态。语文教师更应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一旦有了对职业的执著追求,就拥有了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2.做一个书生,发挥示范性

教师是先生,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书生。

读书应是教师的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终身学习。读书和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最起码,要求学生读的书,教师应该先读完。只有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才能切身体会到名著的魅力,知道到底“名”在何处;只有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真正读进去了,才能有提高指导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育人的重任。

读前,选书、订计划

读前,首先要达成共识――名著阅读非读不可,而且得真读,得扎扎实实地读。达成共识之后,得选择合适的读本。

选好了书,就得做到人手一本。最好全班都是同一版本,便于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做到人手一本之后,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读中,指导、促进度

制定好阅读计划之后,就要认真执行。

执行计划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也是最能培养恒心和毅力的。学生要按计划读书:不仅要完成计划的读书数量,还要保证阅读的质量。教师不仅自己要真正阅读名著,还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读书: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旦发现有偷懒的,要及时提醒、督促。查书,查读书笔记,查数量和质量。对于长篇巨著,如《水浒传》,可以定期在班级举行读中交流会。

读后,总结、搞活动

走进名著之后,还要走出来。

按计划读完全书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可以围绕所读名著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手抄报等竞赛,当然,一场大型的名著阅读交流会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这些充实而又有趣的活动中,对名著进行消化、吸收。

总之,只要找准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就一定会落到实处。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28-05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它是“高等教育发展回归理性的表现,是对现行高等教育的改进,同时也表明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本科教育教学,是对过去单纯重视学校规模扩张、重视科研数量等现象的反思”。通识教育必须落到实处方可有所作为。为此,目前许多高校纷纷开展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载体。根据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名著课程型(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自由选修型(Free Electives)。近日,西南大学推出的“读名著拿学分”新规,正是在通识教育这一背景下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开设名著课程的一次大胆探索。

一、“热情拥抱永恒主义”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西南大学推出的名著计划特点较为鲜明:第一,西南大学开展的“名著选读”是大学范围的,而不仅限于某个专业;第二,教学方式是学生自学,而不是教师的单向讲授;第三,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将“读名著”与“拿学分”结合起来。在浮华热议的背后,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思考:为什么要开展名著阅读?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名著选读”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大“法宝”。这是因为,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塑造学生品格的任务和职责。从本质上说,西南大学名著选读是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反映。

永恒主义(Perennialism)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提倡复古的保守派,因其以古典实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艾德勒(Mortimer·J·Adler)、法国的阿兰(Alain)和英国的利文斯通(Richard Livingstone)等人。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永恒主义者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在他们看来,在世间万物的变幻流转中始终存有一些变动不居的内在逻辑与永恒法则,而这些法则的根本就是永恒的人性,它既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终指向。为塑造真善美的永恒人性,教育就要进行思维的理智训练以发展人的理性,进而抵制疯狂的物欲对人性的遮蔽、拒绝功利的社会风气对人性的侵蚀。这也恰恰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潮兴起和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为把握世界的永恒法则、获得永恒价值,永恒主义者强调永恒知识的学习。为此,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学习永恒真理或永恒知识,最终达致永恒人性的养成。这种理论成就在实践领域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赫钦斯自1930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开展的“名著计划”。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大学开展名著选读计划想必也是出于对名著永恒价值的“情有独钟”,那么名著的“永恒价值”或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遏制快餐文化洪水猛兽般的精神侵蚀。快餐食品容易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快餐文化则容易导致精神发育不良甚至扭曲,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调适、恢复。阅读名著可以使工具理性冲击下的那颗浮躁的心,在午后悠闲时刻伴着茶的清香、书的墨香慢慢沉静下来,获得片刻心灵的宁静。芝加哥大学艾伦·布鲁姆教授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也曾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使人忘掉他们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

其二,阅读名著是一种良好的理智训练。阅读名著就是在与智者展开一场“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察觉这个世界”,是开启智慧的有效途径。名著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的或是权威指认的。同时,名著在概念定向上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的知识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理智训练可以发展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三,阅读名著有助于陶冶个人的文化修养,进而砥砺品行。在理智训练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优秀的品格或德行才可以得以“分娩”。通常来讲,经典名著包含且揭示了关于宇宙世界的一般概念或观点,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或见解,以及发现世界、探明真理的思维方法,论及了人类永恒的伦理道德问题或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追问,对提升人的精神道德、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永恒主义始终强调的:真正的教育在于对人的理智训练,在于真善美永恒人性的养成。

其四,阅读名著有助于个体深刻理解当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行动。赫钦斯认为,名著是普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了解任何学科,也不可能理解当今世界。在大学四年里,阅读名著可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个人品位和批判精神,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明智的思考,并作出明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永恒主义的“复古”态度绝非回归原始状态,而是维持或巩固现实、指导个体理性行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概括起来,第一点是对现实社会境遇的一种救济策略;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教育的核心旨趣——一为理智训练,一为精神健美;第四点是教育价值的社会延伸。名著阅读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并促进学生成为“思想的理智者”、“精神的健美者”。

进一步来讲,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开展的,旨在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塑育学生的独立人格、规范学生的的社会行为。从这一角度来说,西南大学的“名著计划”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读名著与拿学分联系起来,这种加分阅读是否会因其功利性而失去阅读意义?在永恒主义者那里,他们更加强调的是教育目的的纯粹性,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对外在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于对人的内在精神自由的追求。由此,两南大学利用学分作为外在激励开展名著阅读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这一权宜之计也折射出了当前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其背后是社会浮躁与教育理性、学生(市场)需求与高教理念等的多重博弈。从长远来看,教育应当以人的永恒价值为目的,以人的理性的获得为根本。

二、“中国版的名著计划”

西南大学为有效推行这一名著选读计划,组织专家推荐120本(种)阅读书目,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艺术学、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科学和人物传记等11个大类。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其中,精读要求学生在所推荐的书籍中,选择本专业领域以外每个大类1-2本(种),共计10本(种)进行阅读;泛读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读完至少30本(种)所推荐的本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这就涉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名著选择的原则或者标准在哪里?

赫钦斯认为,“一本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斯科特·布坎南(seottBuchanan)提出了作为名著的五条标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拥有最多的读者,持续的解读最多,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必须是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也许在今天看来,这些标准有些严苛,甚至有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地方,譬如说“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的话,对此标准也就不难理解了。概言之,名著选择的标准理应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是历久弥新。一方面,名著都是经过长时间检验而获得经典地位的,其时间跨度较大;另一方面,名著中谈及的问题仍然是当下的或者仍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先秦时期的《论语》、《孟子》,古希腊时期的《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等都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得以凸显的,并且对当前社会仍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其二是广泛认同。一方面,名著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人们关切的重大问题,这是名著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或前提;另一方面,名著是经过广大群众的检验而获得广泛认可的。这一原则也就决定了名著不是依靠政治权威来获得自身地位的,也不是政治意志强加的结果,而是人们的自觉选择。

其三是思想深邃。一方面,名著读本阐述的都是人类社会中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或见解,对具体问题或事件具有卓越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名著所表达的思想往往具有深刻性,对它的理解或阐释具有多元性。这也就体现了名著在“一”和“多”之间所保持的特有张力,彰显了名著所散发的思想魅力。

其四是影响深远。与一般的读本所不同的是,名著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其对个体全面认识自我、体悟人生价值、参与社会行动等方面的理智训练与行为驱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或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溶化。

除此之外,选择名著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立足本土文化、恰当处理本土著作与外来著作的比例关系,名著编排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名著中选择的人物、事件或者反映的品质具有不重复性,名著选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等。我们暂且不论西南大学所选择的名著读本是否符合这些名著选择的标准以及编排的原则,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考量赫钦斯所领导的“名著计划”获得某些启发。

1929年,年仅30岁的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他针对当时科学技术泛滥、过度市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乱象,于1930年在莫蒂默·阿德勒等人的帮助下设计和开设了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原定20名的名额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增加到80名。在后来的名著运动中,以1937年开始推行的“圣约翰教学计划”尤为著名。根据该计划,圣约翰学院在整个大学四年中充分贯彻按编年史顺序研读西方名著的精神,安排一年级学生集中学习古希腊的名著,包括15位(篇)大思想家的传世之作;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后的名著为主,共计24本(篇);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17世纪的名著(包括《美国宪法》之类的重要文献),多达27种;四年级则侧重从18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共计24种。从1947年起,赫钦斯主编了54册西方名著丛书(1952年正式出版),该丛书选择了433本名著,罗列了2987个话题,涉及1792个观念、概念、名词,从中又进一步提炼出102个古今最重要的伟大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赫钦斯主持的名著计划不仅在名著选择上有着严格的标准,而且在名著编排上也是严谨有加,是在对一般概念、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编排而成的内容系统、前后一贯的系列丛书,而非古今名著的“大杂烩”。如果仅仅将一些名著的书目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而不对名著课程的内在属性加以认真分析,那么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促进学生理智发展的旨趣同样会幻化为“海市蜃楼”。

与此同时,是否应该根据名著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阅读形式上有所区分?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泛读?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具备鉴别能力的,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具备这种能力。当代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木心时提到,木心曾告诫他们:书并不需要全部精读。比如罗曼·罗兰和卡莱尔的著作不要深读,它们反映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年轻人容易被架在上面下不来。而《老子》则不能浅读,浅读容易使人老谋深算、钻营权术,而深读则可以修炼个人的内家功夫。这说明,在名著的选择、编排甚至是阅读方式指导等方面,教师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引作用,教师不能放弃自己所担负的职责。

事实上,在名著阅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典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以开放的心态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去“理解”、“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这也是意义逐渐自我生成的过程。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为读者的多元理解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理解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个体的体悟性或省思性知识。虽说阅读名著是个人的一种学习行为,但个人的认识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学习者就需要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不断地解读文本、交流心得来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某些确定的东西,而是在相互理解和解释中逐渐获得认可并固定下来的“事实”,这也就凸显出在阅读过程中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来说,学习交流也可以使读者获得一种自我确认感,这种确认感源于自己的观点被他人认可,从而也就获得了自我存在的精神意义,进一步燃发阅读经典的学习动机,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一来,开放性、建构性、体悟性、交互性则成为名著阅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在《规定》中,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方式是以个人自学为主,而较少体现出交互性的特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名著导读、经典赏析、专题讲座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不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交流,也就消解了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名著读本的选择、名著读本的编排、名著阅读的形式以及名著阅读的组织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或原则,但阅读名著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养成。为达致这一最终目的,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三、“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提升名著阅读的效果,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涉通识教育的实施状况,更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通力合作,绽放名著计划的美丽之花。

其一,学校需要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为积极推进名著选读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除了在名著选择、编排等方面遵循一定的标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之外,仍需要在组织方式和考核方法上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名著阅读具有体悟性和交互性的活动特点,这决定了阅读活动主要以个人自学和互相交流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开展,譬如采用“学术沙龙”或“读书会”的交流形式、定期开展一些名著导读讲座等,在交流中要求学生对名著开展批判式阅读、意义性建构。在考核方法上,名著选读应该尽量与应试教育保持距离,不将其纳入考试范围,而将“交流”和“反思”作为考核方法。由此,“读书会”既是一种思想交流、分享的平台,又是一种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等原创文本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量防止名著阅读的庸俗化和应试倾向。言之,名著阅读可按照“阅读思考一批评研讨一创作发表”的组织程序开展。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4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们都崇尚买文学名著读文学名著,收藏文学名著是一种时尚,阅读文学名著是一种享受。甚至有的大学生把文学名著作为神圣的生日礼物或毕业纪念品赠送同学友人。《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茶花女》、《飘》、《简爱》等中外文学名著是大学生们的精神滋养。琳琅满目的文学经典影响了一代学子。名著读多了,就感觉自己是个富人(精神贵族)。那时,本人在郑州大学就读,课余时间学校的图书馆学子云集,蔚为壮观。那是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很少看到电视机的时代。社会走过诸多繁华后,漫不经心地跨进了21世纪。当下,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触目惊心的变化,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新兴媒体的触角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有了,电视机、电脑、网络沿街串巷走进家家户户。以往安坐象牙塔的文学名著在新兴媒体声光色的辐射下,产生了微妙却深刻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严雅纯”的文学名著已经失出了昔日的辉煌,转而出现尴尬、遇到困境,时至今日,读名著的中学生、大学生越来越少了。提到名著,不少学生根本开不了口。电视网络充斥视听,读图时代、读屏时代的到来,使具有独特语言魅力的文学名著悄然消解。

其实,文学名著遭冷遇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商品至上的年代使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功利。广告、电视、电影、网络日益渗透和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视觉文化大潮的漩涡之中。面对一个全新的“读图时代”、“读屏时代“,面对中国社会步入全球化、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新媒体化、生态化的快速变迁时期,大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审美标准由原来的深层次向普泛化转变。审美情绪随社会的浮躁而浮躁起来。当然,极具高雅姿容的文学名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名著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中沦陷了。其次,我们的青少年缺乏社会、家长、学校之引导,再加上大部分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学习任务繁重,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对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可用于阅读的时间有限,精读文学名著更是天方夜谭。

二、迷失的精神家园――文学名著对青少年一生的重要影响

注重文学名著的阅读,应从青少年时期做起。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心理素质的重要阶段。经典著作的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青少年好奇心比较强,而且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受流行的、新鲜的事物吸引。

文学名著不仅在中学生中受到了冷遇,在大学生这里同样受到了冷遇,现在大学的图书馆已经越来越宏大,藏书是越来越多。而传统观念认为对人的综合素质提高颇有益处的文学名著,却被大学生们冷落了。

文学名著是文学的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和科学研究的起点。可以说,名著阅读是青少年学习最重要的智力背景,文学名著是经典文学,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有益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在感受情节、人物魅力的过程中,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在基于自己自下而上背景的审美感受中,接触并领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正是一个人发现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一旦投入到作品中的情感中去,会表现出独到的发现力和创造力。名著能起到澄静心灵的作用,劣质的读物则会腐蚀心灵。

而在当下,名著的这一引导作用以及其他教育功能,出现了严重被削弱的趋势。尽管教育部多次宣布减负,但是大家心照不宣:谁减负谁“吃亏”,谁都不敢冒减负的险。课程、作业依然繁重,现存的教育评价机制让学生们过度关注分数,难以分出精力,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去课外阅读。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看重应试教育,名著阅读常常被忽视。再加之市场经济时代的冲击,魔幻、言情、网络、科幻、侦探类小说的冲击。特别是一些格调低下、趋时媚俗的所谓“通俗文学”越扫越“黄”、越禁越行;文学名著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救救名著,救救我们的新生代,如何使特立独行的文学名著走出困境,使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发生根本改变,使名著中的审美意义、价值判断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重新产生重要作用,是文学及教育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三、惨淡的人性荒漠――漠视文学名著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青少年的文学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遭遇瓶颈的文学名著阅读状态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平等竞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等等新的观念、意识,而这些观念意识也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深刻变化。对于文学名著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冲击并打破其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平衡态势,比如人们大都忙于去挣钱,读书的人少了;这当然都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当然都直接影响到文学名著的生存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人文精神及审美素养却陷入饥荒和匮乏,使人文精神在文学价值标准的扭曲中失落,人文精神的沦陷就容易导致社会上出现不和谐音符,容易导致不少青少年出现许许多多潜在的社会问题。

四、美丽的理性回归――重新解读文学名著的审美价值

文学名著阅读对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培育有特殊的功效。文学名著的容量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文学名著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体验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今社会名著的生存窘境,面对我国众多的青少年阅读群体,面对人文精神的日益匮乏,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找回名著的合理位置,如何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答案。

第一,教育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的力度。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课外要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比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等等。可是,学生中专心读名著的人很少。和相对厚重难读的名著相比,轻松、幽默的卡通书和精彩、刺激的小说更受学生的欢迎,这些书一般印刷精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十分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其他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和教育部门携起手来,齐抓共管。文化部门应不断规范文化图书市场,新闻出版部门应不断规范出版物市场,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让我们的下一代迷失了方向。

第二,学校的正确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名著交流的平台。中学生开展欣赏交流课,大学生开设名著欣赏选修课或必修课,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如:定期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知识层次特点的文学名著去阅读、写读书心得,举办阅读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等。使文学名著的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

第三,家庭的正确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长在学前及上学以后对孩子良好的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文学名著是文化精品,家长在早期教育中,就应把这种精品意识根植在孩子的大脑中,孩子识字前可以以讲故事的方法传授一些简单的文学名著情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帮孩子选择读物时,一定要正确引导,让孩子从小就培养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爱好。

第四,社会的合力。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从自身抓起,自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图书经营、媒体宣传、出版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文学名著将不再受冷落,还会像以前那样释放出夺目的光辉。我们一定会重新找回那美丽的精神家园。

文学名著生存的惨淡与困惑现状理应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了解青少年课外名著阅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家长增强文学名著阅读意识,要先从学生入手,学生意识增强后,进而影响家长,最后使学生、家长的观念发生转变。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乃至全社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明确职责,家校合作,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努力营造浓郁的阅读文学名著的读书氛围。家庭从学前就要着手培养孩子阅读名著的早期阅读习惯,社会各媒体也要规范宣传,让名著的阅读成为广大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部分,使文学名著的审美元素重新渗透到国人的个体人格中,使我们的社会和群体因心灵的美丽道德的健康向上而活得更加和谐和睦。

*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创作的审美视界探询”(批准号:2011FMXO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学辞典》王世德,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2.《审美流变论》刘成纪,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张岩冰《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嬗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5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61-02

“名著导读”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教学,越来越被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经常为孩子购买名著,供孩子学习、阅读。教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列出适合孩子阅读的名著清单,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丰富孩子的知识。

但是“名著导读”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也存在一定的教学漏洞。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名著导读”教学进行透彻的分析。

一、“名著导读”教学的意义

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就是“名著导读”教学是配合语文教学开展的,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延伸的一部分;“名著导读”也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名著导读”的具体意义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课外知识,陶冶孩子情操。多读书、好读书,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积极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书是精神食粮,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名智者交流。书中渗透出的智慧,是营养最丰富的餐点。在学习之余,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转换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在另一个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的遨游。

2.拓宽思路,学习精神。不同的名著,给孩子的孩子教育也不是一个方面的。通过阅读名著,能让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不仅是在课外知识上,在情感上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西游记》,让孩子学习到得是坚持,也会让孩子懂得学习的历程也是如此。《童年》使孩子明白现在生活的幸福,与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值得珍惜。不同的名著写作角度是不同的,既丰富了孩子的思路,又让孩子学习到了内在的精神。

3.提高写作能力。书读的多,对文字就有了感受力,提高了文学素养,也提高了表达能力。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一个头两个大,不知从何下手,没有东西可写,又或者写出的文章没有重点,平淡如水。但是作为学生,提高了书籍的阅读量,增加名著阅读时间,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名著的魅力。对于字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优美词汇的运用,以及写作方法的运用,都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在自己写作方面也就形成了积累。所以名著的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提高孩子的感受力。

4.更好的了解自己。一本好的书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它赠与你的礼物也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说一本名著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是因为一本名著,你可以无数次的阅读,每一次的阅读都会让你有新的发现,能更好的认识内心深处的自己。名著是一盘美食,要你细细品尝;名著是一杯牛奶,赠与你独特的芳香;名著更是最好的心灵导师,让你发现不同的自己。

二、“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名著的好处多多,随着教育的改革,“名著导读”教学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对于教学现状作出透彻的分析,才能让“名著导读”教学的意义得到更好的发挥,“名著导读”教学才能协助孩子更好的发展。

1.只有口号,没有落实。由于“名著导读”教学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很多学校只是在表面响应这个号召,并没有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学校对“名著导读”教学有设置课程或作出安排,但是并没有重视起来。或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这门课程的安排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时间,没有脱离“应试教学”的模式。

“名著导读”教学是跟着素质教育的步伐,在新课改之后提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为了让教育教学更完善,跟上时代的步伐,“名著导读”教学的提出是要落到实处的。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划,并且可阶段性的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促进对于名著精神性的吸收与体会。

2.“名著导读”教学被传统化。许多教育工作者都为语文教学增加名著阅读这一改革举双手称赞。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名著阅读教学的反响并不是很乐观。现在的语文试卷以及各种辅导练习册都出现了有关名著阅读的题目,跟随着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把名著阅读给模式化了。说到底依然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不是让学生自己体会名著的奥妙,而是教师把名著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分析了,都描写了什么,从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模式化的教学再一次的禁锢了孩子的思想,教师把自己的东西传授给孩子,孩子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对于名著,孩子没有自己的领会,更没有体会到名著的奥妙。

3.没有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对于“名著导读”教学的改革,有些学校确实是响应了这个号召,也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推荐了适合的课外名著。但是对于阅读并没有进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部分家长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孩子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将书放置一边,不予理睬。

大家都知道,对于学习的知识都要经常性的复习和总结,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遗忘的现象。对于名著的阅读也是这样,时间安排的不合理,阅读时间间隔过长,会影响孩子对这本书的理解,为了应付完成任务,随便看看就结束了。一本书看完,和没看过一样,这就失去了名著阅读的意义。

4.“名著导读”的盲目性。很多学生放假的时候,都会收到教师发的“孩子假期阅读名著推荐表”,并且让孩子写读后感。从表面上看,名著教学是在进行,而且教师也做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仔细想一下,只是把作业布置给孩子,孩子(下转第93页)(上接第61页)理解吗?孩子时常会发出疑问:怎么写呢?孩子不会写,不理解。同时名著的字数较多,孩子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做没有从根本起到任何作用,只是走了一个形式。给孩子增加了负担,还没起到一定的作用,到最后,一无所获。

三、采取可行对策,改变现状

对于“名著导读”教学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大家忽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谈谈针对于名著教学现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1.将“名著导读”教学落到实处。相应教学口号是大家积极参与的第一步,要想使名著阅读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要将教学进行到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让“名著导读”真正的走进课堂,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安排出具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名著导读”的培养,比如对阅读方法、阅读时间的安排,以及阅读的课上交流等等。名著的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人文修养以及文化的内在精神,所以将阅读名著的教学落到实处,是教学的必经之路。

2.教师要做学生的带领者。由于“名著导读”教学是新课改的一部分,所以会有很多教师之前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自己对名著的了解并没有多少,所以在孩子的教学上,也是没有正确对待。教给孩子的是根据考试要求,对名著当中考的几率比较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孩子考试过关。

作为教师来讲,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孩子的榜样,要想使孩子做的更优秀,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自己真的在相应的高度,孩子才会以老师做榜样,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教授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一本名著的字数非常之多,现在的孩子更容易吸收的是快餐文化,所以这样的一本名著放到孩子面前,难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什么事情都讲究方法,这样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孩子正确看待名著,就要教授他们正确的阅读方式。这样既会减轻他们的压力,让孩子乐在其中;还让孩子学会了不同的文章,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合理这两个字非常重要,时间运用的合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不但给自己添加负担,更觉得身心疲惫。要使“名著导读”起到根本的作用,就要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名著的时间,不是时断时续的。只有合理安排时间,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名著的美妙世界,对名著的理解才会越来越深,对名著的精神文化和人文精神都有一个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5.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阅读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教师的正确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正确指导,能让孩子走出误区,理解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并不只是简单的用嘴发出声音,而是要和大脑的运转是同时的,“读”并“思考着”。让孩子告别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他们只有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名著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作为教授学生“种植”方法的教师肩负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学生只有自己学会“种植”,才能让孩子收获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这就要求教师告别“应试教育”,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才能让“名著导读”教育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6

一、 认真研读原著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文学名著到改编成影像,语文教育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那些古老的名著焕发出新魅力和新奇效。特别是我国四大名著虽然在民间通过图画或评书形式传到百姓中和语文教育中,但教育和普及功能有限。真正大幅度普及和扩大传播作品的手段还是现代影像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影像,通过影像运用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广大学生是百看不厌。四大名著先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学生教育成长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先后两次被改编成影像,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万人空巷的现象,全家老小围观电视,不能不说是影像给观众带来的奇迹,其巨大震撼力、深刻性和审美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给那些正在求学的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从日常生活举动到人生观的形成,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学习和提高,基础是研读原著,这个是根本功夫。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原著读好了,读熟悉了,背诵多了,写作多了,生活体验多了,见识广了,生活阅历多了,再观看经典影像,二者交叉结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经典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的精华。因此,阅读作品与观看影像不可本末倒置,不管视觉时代的影像多么发达,原滋味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不是整天陶醉影像的世界里。古人教育特别是发蒙教育强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开始,这牢固的基础正是靠下功夫背诵原著得来的,这些功夫付出之后终生受益,现代语文教育也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认真研读名著可以感知作家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精致刻画、精彩的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细节安排的合理巧妙,在一字一词中可以揣摩作家创作的艰辛劳苦。当今科技的迅猛发达,让我们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文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二、 观看影像需要从视觉原理去解读

从文学名著到影像生成后,这会发生不少变化,因为这里有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劳动创作,影像在视觉上更生动、更刺激和更形象。特别是当青少年还没能力理解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丰富内涵时候,通过观看影像,提前把读者带进文学经典的广阔世界里,现代影像打造出的逼真环境以及拍摄场景的大气魄,动作技巧的娴熟运用,影像作品呈现出的悦读性、审美性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效果。

·文化艺术蔡兆蓬:论语文教育与改编影像的关系 现代青少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一些优秀学子才会认真阅读原著,不少人是懒得去专研和阅读名著的。因此,通过改编的文学名著的影像,可以让那些不喜欢直接阅读的学生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影像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让读者提前对名著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比如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阅读作品,由于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读者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但通过张艺谋导演、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其中抬脚、颠轿动作、在红高粱地野合的镜头,唱煮酒歌以及打日本鬼子的精彩场景,影像具体而又生动,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性和审美效果,这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让学生认真去多读几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大部头著作,这是难以做到的。但观看电视剧,那读者就会有兴趣得多。影像来源于名著,但融入了导演、编剧、演员等集体创作成果,特别是生动的视觉图像,那些感人动心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六小龄童演艺的孙悟空形象,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经典案例。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黄盖、司马昭等从文学著作到改编成影像,成为广大学生议论和模仿的对象。文学名著《水浒传》里刻画了108个英雄好汉,改编成影像之后,广大学生也更喜爱了,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愤愤不平,对英雄人生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腐败险恶的痛恨,这都让学子深深陶醉在影像世界中。文学名著从高雅之堂走到大众生活,更贴近人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播更广泛、更深刻,我们更喜欢这些名著里刻画的英雄人物了。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7

名著具有普识性强,时效性强和影响巨大等特点,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感染着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然而时下快餐文化盛行、动漫产业兴起,加之学业压力其大,名著的地位日渐式微。尽管这一情况早就引起一线语文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应试策略与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自我概念是否成正相关?今后语文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应何去何从?以考定教的模式不改变以学定教从何谈起?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行研究探索的,这些问题还涉及到个人学习与其他行为的关系。因而本文基于自我概念单维理论,摘取部分关键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共和,涵盖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这些方面包括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自我概念的单维理论虽然笼统,但各成分间协同作用,开启了对学习行为进行元素分析的纪元。后来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的多维阶段模型理论表明,自我概念对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因而它对学生的阅读的元认知心理并非无关变量。八九十年代国内外的实证性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自我概念正确者其学业成就较高,自我概念不正确者其学业成就较低。可是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数学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宋剑辉、郭德俊等(1997)的研究发现,语文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高相关,数学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是负相关。成因在哪里?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就初中生整个名著阅读过程的心理活动中对当今中国的学习环境的自我概念进行分析,揭示教育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影响力,以及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间矛盾重重的关系。

一、教育体制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情况,以学定教,本人就工作的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的初中部进行抽样调查(见附录1),初中部共1165人,派发311份调查问卷,样本占母本26.7%。回收309份,回收率为99.36%,使用EXCEL和SPSS12.0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此问卷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对学生喜爱的阅读题材、阅读形式和教育共同体的构成进行调研,即詹姆斯 认为的社会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进行调查,其中一题关于初中生最喜爱的名著题材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表的数据是学生在准确解读题意的基础上作出的“心灵的选择”,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中90%以上注上了“玄幻”或“悬疑”的字眼,极个别写了“推理”、“恐怖”和“侦探”,其中男37个男生,62个女为女生。初中只有两个填“武侠”题材,剩下一个恶搞的填“同人”小说,5个学生不确定。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其偶然性,但足以证明,在信息发达的年代,孩子的眼光已不仅仅是限制在课本和考卷上。令人遗憾的是古今中外“玄幻”题材的名著被时人认同的凤毛麟角,《西游记》已在人教版的“名著导读”中绝迹,只在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试卷上偶尔出现,现代玄幻作品在当代文坛上尚未站稳脚跟,在教材和考卷里更是一片空白。有感于人教版等教材的编订过于注重工具性而忽视学习主体意愿的做法,这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关于阅读兴趣的自我概念表达了自己对名著阅读的美好愿景,揭露了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在教材编订上的遗漏和不合理性。

二、考核形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上,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改开展以来,“名著阅读”成为中考的一个必考点,其地位在初中可见一斑。

表格罗列的仅仅是历年中考大阅读中的必考部分,事实上在2006年语文中考卷里的《傅雷家书》、2008年的《〈水浒〉中鲁智深、武松形象的对比》和2013年综合性学习和实用类作品阅读中都增加了10分以上的名著阅读隐性附加题。从满分分值上可以反映广州市中考命题中心组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但中考年报的小题分的各项数据显示,该阅读板块历年的小题的难度在0.3~0.7(多为0.4~0.5),标准差维持在1到2之间,区分度在0.2~0.6间波动(多在0.2~0.4之间),这样试题的信度必然偏低,这说明考试内容未能科学地反映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这可以印证宋剑辉、郭德俊等在1997年的研究结论,能解释为什么数学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是负相关。而从得分率进行分析,历届学生的发挥是一如既往地稳定,这也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矛盾性。

这是另一道关于初中生最喜爱的阅读方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名著阅读方式为细读文本,“阅读书籍”选项的投票高达65.05%,只有极其少数选择了做题训练。这项关于学生对阅读形式的自我概念的调查结论,反映了名著阅读考试形式的不人性,它用不科学的考核方式决定学生要接受深恶痛绝的题海训练,最后给予学生的是一份“标准答案”和一个绝对性评价,再次揭示了学习者的学习理想和教育现实间日趋白热化的矛盾。

三、人际关系

上述是谈论的是整个教育体制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影响,回归到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主要学习环境:学校与家庭。学习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直接或间接左右着学生关于名著阅读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为此,本人还做了关于教育共同体各成员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的影响情况的调查。这项调查是由一组次序变量构成,每个项目有5个备选项,实测时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项,每项分值从小到大排列,分值越大说明影响越大。

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的自我概念中,对其名著阅读行为影响做大的角色是父母,其次是老师和同学。不难理解,父母作为学生阅读的启蒙老师,又是名著阅读行为的物质支持者,如果配上后团体奖赏效应,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玛什(Marsh)在1986年利用后团体奖赏效应设计了一系列的标准课程,用于改变个体的自我概念。研究发现,实施这种标准课程并配合父母的支持,将提高学业成绩较差的男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也有人采用相似的干预手段进行研究,正确的干预将有助于提高个体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水平。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受语文教学论中“对话”理论的影响,对话理论强调阅读过程是生本、师生和生生对话,忽视了亲子关系对学生名著阅读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性。

本次问卷调查是结合元认知水平量表一起进行的,内部一致性为0.92(见附录2),表明该问卷信度较佳。这次调查研究真实地展示了由教育体制造成的学生阅读名著的“恶劣”的学习环境,揭示了以考定教的教育现实与以学定教的教育理想之间尖锐矛盾,造成教与学严重脱节。铁铮铮的数据证明“以考定教”违反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加上考核形式不科学,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名著阅读作为学生习得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呼唤良性的学习环境。“以学定教”不应只停留在喊空口号,它是整个教育共同体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证研究的道路上能持之以恒,展望未来,切实在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理论的研究上能更上一层楼,努力寻求科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水平的可行之道。

注释:

①詹姆斯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自我概念可以分为身体和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和纯粹自我概念四个成分。

参考文献:

1.莫雷 教育心理学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39-250

2.徐玉琴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J].上海师范大学 2007.3

3.王彦 论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J].新疆师范大学 2008.5

4.杨敏 新课程标准下的名著阅读研究与策略 [J].辽宁师范大学 2010.3

5.任洁 上海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 [J].上海师范大学 2010.4

6.江瑞芬 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J].湖南师范大学 2010.5

7.李雪亮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和教学实践 [J].四川师范大学 2012.4

【附录1】

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节选)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这是一份关于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你的认真回答将为我们研究影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非智力因素提供科学依据,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项填写以下的问卷项目,谢谢你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一、你的基本情况:请按你的实际情况填写以下项目,部分题目请在与您情况符合的选项处打√。

1.性别:(1)男 (2)女

2.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名著阅读?

(1)做题训练 (2)阅读书籍 (3)影视鉴赏 (4)其它

3.你喜欢阅读什么题材的名著?

(1)爱情伦理 (2)历史战争 (3)社会百科 (4)其它

二、学生阅读情况(单项选择)

下面所列举的项目涉及到你在日常语文阅读中遇到的一些情况,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项目做出符合程度的评定,请在题后与你情况符合的数字处打“√”。请认真检查,以免漏答。

编 号

项 目 符合程度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基本符合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 我的家人有参与指导我进行名著阅读。 1 2 3 4 5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8

二、通识教育与经典名著阅读的契合

作为专用术语,“通识教育”虽是一种现代产物,但其精神却自古有之。在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LiberalEducation可说是通识教育精神的源头。LiberalEducation又译为文科教育、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高扬自我价值、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等观念,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着力涵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格修养、提升人格境界、实现个人价值、塑造理想人格,与永恒主义重“人”而轻“物”的价值理念可谓珠联璧合。人文学科的学习强调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濡染、环境的陶冶、知识的滋养、人生的体验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原典的精读,即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从上述对通识教育古典渊源的简单分析可见,永恒主义教育理念与之有着诸多契合之处。

第一,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通识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通识教育特指非专业教育部分,主要表现为专门的通识课程;广义的通识教育指一种教育理念,是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完成人的自我解放,与人所生存之自然、人文环境建立互为主体关系的教育,即指大学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既包括专业教育,也涵盖非专业教育。狭义和广义的共同指向是:通过完整的教育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学者把通识教育的内涵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树人”为目标,直接针对过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弊端应运而生。赫钦斯在提出永恒主义教育理念时,也有着同样的现实背景和理想诉求。他批评三四十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缺乏明确而合理的目标,以实用功利的追求替代了对知识的探寻、对真理的追索,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之下,大学教育滑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沦入了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泯灭了创造性精神,丧失了人类精神引领的作用。“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究,已经蜕化为一波又一波的经验主义和职业教育主义浪潮。”在学校课程体制上,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零碎,把原本统一的知识分割得支离破碎,“世界和有关世界的知识都不是像大学那样被任意地划分的。”针对以上问题,赫钦斯主张以通识教育对抗大学市场化、职业化的危机,恢复知识的完整与人的完整,以名著阅读重新寻回大学的精神价值。

第二,从通识教育的实施原则来看。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系列原则,如开放性原则、普适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基本性与精深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性是指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思想、知识与方法,是继续深造、提高的前提,如可把人类文化最初略地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在理解基本性上,关键之点在于要和精深性有机结合,否则易落入蜻蜓点水式的肤浅的全面性。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即很好地体现了基本性与精深性相结合的原则。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领域,分别从文化传统、理性精神、文明视野、科学思维、生存智慧、人文修养六大方面,授以学生人类文化价值的中心源泉。其中“文史经典”列为第一领域,集中以名著精读引导学生接近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与心灵。永恒主义教育观也强调,越是基础的东西越不会过时,也就越具有永恒的价值。面对美国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大潮,赫钦斯批评到:“如果工业能力是目标,则最好的教育就是科学的,而非职业的和技术的”,“适合人人教育的课程,应将事物的基本概念重新解释。而这些概念应该是普遍的和恒久的,不应涉及特殊与短暂的现象。”赫钦斯强调大学应该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巨著计划”为核心的通才教育和博雅教育即是一种兼顾基本性与深刻性的合理的教育,能够使人们应对工业化的科学和民主的社会。

三、在通识教育中确立经典名著阅读的核心地位

经典名著是历代知识精英千锤百炼铸就的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洗练的人类智慧的积淀,饱含丰富的认知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是引领人类精神成长的文化富矿,是充实个人知识宝库、丰富人格涵养、陶冶情操的必要手段。赫钦斯曾如是说到:“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的任何名著,我们如何能称他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认为,通过经典名著的学习,学生自然可以博闻强识、思维敏锐,培养真知、纪律和美德,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性。而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正是通识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可见,经典名著阅读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具有不可抹杀的重大意义,甚至认为它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也不为过。只有引入经典名著阅读,通识教育才能摆脱“大而全”的选修课的误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经典名著阅读课程,使之真正发挥传承文化、涵养智慧、塑造人格的作用,是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当务之急。

第一,就课程教学而论,教师无疑是评价教学效果优劣与否的第一要素,因此培养、选择优秀的师资,使之成为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有机学术社群,是开展经典名著阅读的首要任务。资深的专家学者教授是此类课程教师的首选。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具有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多由新来的资历浅的年青教师授课,低水平的讲授消解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财富、权力、美德”课程,就是由当时芝大的本科生院院长亲自上,主动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多达千人,占当时芝大本科生的1/3。为此,学校设置了20多个博士生当助教,每个助教带2个小班,每个班大约20人。因此,适当引入助教以协助资深专家教学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益之举。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9

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遍校园,也吹醒了每一位手执教鞭,立于三尺讲台的语文教师。近年来,教育部门有意识地将名著导读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为了切实落实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把文学名著知识列入到中考的范围内,成为必考题。201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强名著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初中生阅读名著,接受文学熏陶,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可是,针对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我们该如何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呢?根据笔者在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的拙见。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名著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先,学生阅读量不够。有一份在广州某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中,近5%的学生几乎不看课外书,6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看一点课外书,经常看书的学生只占30%。笔者也在自己任教的班上做了调查,在调查中让全班同学填写自己平时阅读过的书目,45%的学生经常翻阅中考满分作文,40%的学生青睐于动漫,10%的学生沉迷于各类杂志,也将近5%的学生从来不阅读,而对于名著阅读的人数几乎为零。以上的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出的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忽略,不能不让我们对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感到忧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900万字近似天文数字的阅读量,又该怎么落实到位?

其次,阅读的功利性导致名著阅读的低效性。虽然名著导读成为中考必考题,但由于名著导读在中考中分值不大,并且考题不够深入,大多表面化,模式化。加上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精力有限,大多数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看“名著简介”,或者将几本名著浓缩成几张材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压力,让许多语文教师歪解了教育部门设置名著导读的初衷,忽视了课堂上对名著的解读和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思想就更无从谈起了。

再次,阅读受到重重阻碍。很多科任老师和家长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以为读课文、写作业才是学习,而看课外读物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所以想尽办法禁止他们阅读。在这样的“残酷压迫”下,使得一部分原本热爱阅读的学生,对名著也只能束之高阁,敬而远之了。

最后,阅读的盲目性。近几年,受“读图时代”的影响,在偶像剧泛滥的今天,卡通动漫和言情类书籍风靡全校。一方面,这类书籍紧跟时代潮流,语言幽默,图画精美,情节简单,思想浅显,在享受视觉愉悦感的同时,又满足了阅读的。另一方面,文学名著大部分年代久远,加上语言深涩难懂,学生又缺乏人生阅历,很难读懂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那些名著也就无法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因此,中外名著在青少年中则备受冷落。

为了改变这些现状,有的学校甚至毫不留情地将图书馆中涉及言情,动漫的书全部下架,或是在班级大规模搜查没收,这些举措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接收不易于身心健康的书刊,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忽视文学名著阅读这一教育难题。

二、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名著阅读,爱“读”才会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及文化的一种方式,尤其应重视阅读的积累,在阅读中感悟经典,在阅读中洗礼心灵。

1、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可是由于初中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有限,对于年代久远的作品或者外国作品提不起兴趣。如,大多数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敬而远之,这跟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品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内涵都有很大的关系。那如何点燃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了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名著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改变学生对名著深涩难懂的印象,吸引学生对名著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介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著作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海伦凯勒是美国的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德克丽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这本书可以说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通过剪短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充满好奇,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影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如今,很多名著都已经搬上了荧屏,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著作。教师可以在班级播放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走进名著,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名著所蕴涵的思想。在观看过程中,也可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注意对比影视作品和原著的不同,通过设计各种疑问,引导学生回归名著文本。

再次,通过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纯粹的阅读是一项枯燥而沉闷的活动,而初中生尚处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年龄,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很难能潜心专注于阅读。可如果能将名著阅读和展示学生特长相结合,在玩中读,在读中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名著阅读将会呈现的会是另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如,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参加“我为名著配图”活动,而喜欢音乐的同学,就可以参加“名著电视主题曲”歌唱比赛等等。

2、创设阅读空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争取每周至少两节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另外,也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为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其次,在网络电脑普及的时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方便。网络藏书量大,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阅读需求,这种与时俱进的方式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找书的困难。

再次,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开展阅读从教师自我做起。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言行。“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只是学生,作为语文老师,也应养成手不离卷的阅读习惯。然后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学生去阅读。这种师生同阅读的做法,比起单纯的说教有着更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荐适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书籍

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安排两篇名著导读,但这达不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加上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文学审美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推荐不同的书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在七年级上册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要求的两篇名著《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外,还可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性,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鲁宾孙漂流记》、《聊斋志异》、《安徒生童话全集》等等,这些书籍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容易吸引初一学生的眼球。而在八年级的时候,可以推荐篇幅更长,思想内涵较深刻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海底两万里》等。到了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情节较为曲折复杂,语言深奥难懂的,思想深刻的书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或是《朝花夕拾》、《傅雷家书》、《儒林外史》等等。

在不同阶段推荐不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的书目,让学生的阅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也可防止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4、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为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必须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除了要让学生记下名著中的经典名句或精彩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阅读效果,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要求的篇目《童年》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曾经总是抱怨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总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但读了《童年》,了解了阿廖沙的悲惨经历,尤其是他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痴迷于读书的精神,让我既感动又自责。面对生活,我们应时刻心怀感恩:感恩生活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记忆,感恩父母的爱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感恩学习对于我们是一件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有同学写到:“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相比之下,突然发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温馨而幸福。虽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我相信,有阴影的地方背后就一定有阳光。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即使你眼前可能还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还有悲伤,但你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可见,阅读名著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相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更来的有成效。

5、注重读书方法,浏览、精读、泛读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精读是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精读略读相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

精读就是认真,精细的阅读。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番,就无法深刻领悟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名著中的重点篇目,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构思的揣摩,从而汲取名著的精髓。如在学习初三年语文教材中选自《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文时,就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了解书中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香菱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红楼梦》一书的主旨。

略读就是粗略的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籍好比仪器,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咽,只有少数需要咀嚼,细细品味。”要博览群书,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读全文,了解大意就够了。如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一大段的环境描写或者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略读可以使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见闻。

6、名著阅读的情感个性化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四项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里面蕴含的深刻内涵需要同学们自己深入去挖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也都应当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适当点拨,而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

在阅读完《西游记》这部名著书籍时,同学们针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书中的四大主人公,同学们褒贬不一,有的甚至针锋相对,都对人物的喜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孙悟空的性格时,一部分同学认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活泼,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有的同学却认为他高傲,自以为是,目无尊长等等。

7、阶段性的展示阅读成果

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积极性,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可以阶段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如可举办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

此外,还可以阶段性地举办“我读名著”征文活动、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等等,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从而有效地推动名著阅读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组织名著导读教学,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于漪老师说:“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在摸索中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名著的好方法,从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让我们引领着学生,驰骋在名著阅读的原野上,让优秀的文学名著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卷卷书香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只有学生心灵的沃土丰厚了,语文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例10

借助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蕴含的健康思想实施审美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学生思想、人格、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另外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思想容易对高中生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很少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一旦出现矛盾就不知道如何去化解,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缺失导致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渗透进行审美教育则是教育的必然需求。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渗透现状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面对着高考压力、教师的不重视等,使得审美教育的渗透并不乐观,其导致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渗透不够的根本原因是渗透的不够或者是不够重视。

1.审美教育中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模式有启发式、讲解式、综合式及对话式,有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导致出现了形式热闹的现象,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利用PPT将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在该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欲望和机会。

2.审美教育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考试,评价过分的分数,而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就会被大大的弱化了。这种教学评价就使得文学名著人文性和艺术美被忽略掉了。

3.文学名著学习目的导致了审美教育渗透不够。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对人物性格、名著的思想观念进行认识,那么教学中就会将文学名著进行肢解教学,最终导致名著内容教学不够深入,自然也就将审美教育忽略掉了。

三、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师进行审美资源挖掘的能力。

当前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当中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和人文内涵,代表着不呕吐那个民族、时代的审美要求、理念及情趣,蕴含着非常多的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这就组成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整体美学体系,那么作为教师则应该有能够进行挖掘文学名著中审美资源的能力,从而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更好的体验和领略美的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巧妙设计情境导入。

文学名著在课程开始之前,导入的设置应该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还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文学名著内容当中,这就需要教师设置精彩的导入语言。比如在《雷雨》导入过程中应该设置这样的导入语:

天边那沉闷的雷声,在淋湿往事的时候,可以穿越历史的苍茫,然后化作久远的哭声。

教师通过导入语不仅抓住了作品当中的悲哀情感,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审美教育渗透,教师利用复杂的情感引发出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当中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更好理解。

3.启发深入品析,培养审美能力。

要品味语言,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美。在高中文学名著学习过程中,通过品味语言,则可以深入了解的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如《前赤壁赋》中,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悲伤等复杂的情绪,这一作品将诗、赋、文有效融合在一起,而且凭借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在作品中,将叙事、写景、抒情以及议论有效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作者描绘了美好的月色以及江上饮酒的场面,从而衬托出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从而表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欢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入手,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对语言的精确、含蓄进行细细品味,从而感受苏轼语言作品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文学作品中的选词造句,往往能够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对语言的细细品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例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则是作者在写实景,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苏轼则展现出一幅半实半虚的场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以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则是描绘了一幅虚景。通过对这几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眼前的景色由实到半实半虚再到虚,从中体现了作者的内心由苦闷逐渐走向开朗。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细细品味作品中描绘作者心境的句子,进而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超越、自由和洒脱。

4.阅读教学中做好诵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