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8 17:00:23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1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高校管理者与指导教师必须把握时代精神,改进指导方式,吸纳更多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在线指导与互动交流体系,让负责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指导教师在线上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让获得个性化指导的大学生能准确把握个人的就业优势,选择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完善的就业规划。“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必须得到结构性调整,指导教师应秉承现代化就业指导理念,在社会实践中总结不同专业的学生积累的就业创业经验与反面教训,克服经费、场地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提升学生对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强化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分析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普及后形成的特殊媒介环境。21世纪以来,媒介传输格局与数据分析技术高度更新换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网络空间内部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产业形态,各类传统实业经济逐步与互联网技术融合,高技术含量的信息科技开始在多个社会生产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并逐步扩散到其他领域,这一过程被称为“互联网化”。云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演化发展改变了社会信息环境,降低了网民获取社会信息的难度,我国社会网络普及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性特征在于,网民能够使用成本较低的数字化设备中内置的云计算服务功能、数据处理功能,面向其他网络用户释放自身掌握有价值的社会信息,突破传统社会媒介网络的限制,构建全新的信息传播路径。而“互联网+”时代相比其他时期更为注重技术创新,在不同平台的虚拟空间中,网络设备的使用者能够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新元素、新技术,自行搭建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与资料分享网络[1]。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必须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在教学指导工作的不同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适应时展和全新的信息环境,顺应社会大环境中的就业市场变化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不同行业的就业信息与可利用的创业素材资料,让高校学生认识到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使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必要性[2]。

二、“互联网+”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中寻找自身感兴趣的工作岗位,查询行业龙头企业的用人标准,评估个人职业竞争力,从多个数字化招工平台上获取最新的高匹配的人才招聘信息。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能够获得更多容易把握的工作机会,基于个人在网络平台上搜集到的信息,制定较为严密、合理的阶段性就业计划与求职规划,寻找个别较为热门的朝阳产业所提供的管理型、技术型岗位,发现更多与互联网产业有密切关联的工作,在网络空间中与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深入互动交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得了更大的选择权与议价权,能够在线上与用人单位的领导、部门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并在遭遇困难问题时,向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多数与互联网产业有关的工作薪资待遇较好、能够满足部分高校学生的求职要求,受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欢迎。高校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抓住就业与创业的机会,汇聚多种可利用的创业要素,如与风投资金、技术供应商合作等,在网上申请创办各类互联网企业,锻炼个人的创业能力与经营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有关部门每年均会颁布针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层面减免营业税、印花税等税费,对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免费维护服务等,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条件。此外,高校大学生可以定期参加网上召开的互联网产业招聘大会,将自身档案录入数字化人才市场中,选择个人能够胜任的岗位投递简历,在招聘平台上搜集各个企业的资讯。就业指导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帮助,使之获得专业性的指导,积累个人工作经验,锻炼其信息搜集能力与判断力,并根据各类招聘网站上的信息来衡量企业的资质与发展前景[3]。

(二)负面影响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企业招聘资料的核查成本较高,多数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足,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无法自行建立配套的信息管理机制,很容易忽视辅导员与就业教师的指导,自行决定个人实习单位与创业方向。目前,我国网络人才市场的监管机制还不健全,部分不具备人才招聘资质的企业在数字化招聘网站上大规模投放招聘信息,误导了许多高校学生,使之浪费了时间与精力。部分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上的不实信息诱导,错误地认为所学专业不具备就业前景,难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因此逐渐丧失了参与就业创业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业进程处于停滞状态。多数高校学生并未接受严格、系统的求职能力训练,创业竞争力较差,无法与其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竞争,缺乏普遍性的工作经验,对自身的社会价值、工作能力强弱缺乏直观、准确的认识,容易被个别错误言论所诱导。指导教师必须依托客观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措施与创业能力训练计划,让学生在尝试性的创业训练中积累具备普遍性的工作经验,并搭建较为完善的创业团队组织框架,降低高校学生进入社会创业的难度[4]。

三、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缺陷分析

(一)高素质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多由负责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教务人员负责处理,此类教务人员并未在社会生活中积累大量可用的求职创业经验,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了解与准确认识,很容易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误导部分大学生,使之走向错误的就业道路。负责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职人员队伍中专职人员较少,多以兼职形式负责此项工作,专业性较差,导致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无法传授给高校学生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与经验。部分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不会使用复杂的网络设备搜集各类行业招聘信息,只能够依托理论教材讲解教学大纲中的知识与脱离社会现实的求职技巧,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无法在线上进行,大多在线下实体课堂上开展,教学时间较少,不具备可持续性,无法有效地发挥指导作用。新时代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必须选择线上工作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给予高校学生不间断的指导与帮助,以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工作风格、思维方式,明确高校学生的个人能力结构与能力发展趋势,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在线模拟各类求职活动,提高高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信息搜集能力[5]。

(二)未能建立完善的数据搜集与分析机制

国内大多数高校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搜集机制,对人才市场中部分用人单位针对工作岗位所提出的能力要求缺乏了解,只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定期填写个人就业信息,并未针对部分高速发展的行业,缩短不同频次的数据搜集活动的时间差,导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只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落后3年~5年的行业数据与就业信息,此类信息的时效性较差。高校的数据搜集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多数学生的信息使用要求。由于缺乏可用数据,指导教师无法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最近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与创业能力,不了解社会生产体系中对个别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较差,实效性不足。指导教师并未合理使用技术设备分析可利用的数据资源,未能认识到就业创业数据的使用价值,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与辨识能力较差,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符合学生的个好与认知方式,客观上阻碍学生正常就业。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优化教学环境

传统的高校职业指导理念已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应准确把握“网络+”的基本特征,创新职业指导理念,增加更多的职业指导实践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在职业指导的发展过程中,高校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行业发展现状数据,如就业率、行业平均工资、发展前景等。基于这些信息,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学习和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全面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的创新。通过使用网络技术和设计相关软件,学生可以构建一个具有模拟功能的创业环境,改进和调整项目计划。创业环境模拟是一种以创业为导向的实践活动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积累创业经验,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传统的创业指导理论相比,它可以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指导,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二)采用实用性信息搜集方法,记录各类就业信息

担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务人员必须合理运用各类信息化技术设备,在网络上搜集不同领域的就业资讯与数据。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必须选择性地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分析设备与网络设备,做好人才招聘信息的分类与加工工作,评估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的个人能力,如信息搜集能力、判断力、语言交流能力等。将学生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与网络上不同行业的人才招聘要求相匹配,找到最适合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工作,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学生主动使用各类技术,记录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就业信息与创业资料,找到于人才市场与网络劳务交易平台的用人信息,构建属于自身的个性化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模型。指导教师必须结合高校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找到学生能够理解的指导方法,让学生逐步树立正面、阳光的职业观。立足于互联网空间,指导教师必须给多数学生提供在线指导,定期询问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情况与求职进度,为其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线上完成个人能力评估测试与心理测试,鼓励学生结合个人求职需要,获得具备较强针对性的指导。

(三)建立虚拟化服务评价体系,搭建就业指导平台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强化作为指导教师的教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管理者必须集中资源,建立跨平台的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调整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基本参数,拓展高校学生表达自我的渠道。以学生反馈的个人意见作为基础评估指导教师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智能化意见反馈平台,让接受就业创业指导的高校学生在线评分,根据个人学习体验与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就业创业成果,评估教师所提供指导的实际价值。校方还应清退学生满意度较低的指导教师,奖励满意度较高、获得突出指导成果的教师。指导教师应主动与教务部门、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合作,进一步完善指导效果评价标准体系,为需要帮助的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质服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身能够胜任的理想工作。校方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要求,搭建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以便整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招聘信息,并将社会上大多数专业对口的企业所的招聘信息发送给学生。在智能化管理平台上,校方可以建立数字化社区,在网络社区中,让学生与指导教师深入讨论政府所颁行的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提升各类行业信息的传播速度,完善此类就业创业平台的基本功能,为其添加在线意见反馈、专家咨询、资料查询等功能。高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与求职意愿,搜集平台上汇聚的行业用人信息,而且,管理者可以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求职创业问题与问题的答案刊登在网站的求助界面中,并允许学生在社区中建立虚拟化的电子档案,记录个人求职经历,与其他网友共同分享个人经验,全面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校方应及时根据平台用户提交的意见调整平台的运作模式,争取满足所有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2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天市场经济对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恰好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现代大学生的创业,已不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出去做生意,而是需要以自身的专业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背景,决定了大学生必须以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宽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为依托。因此,应当积极鼓励在校生创新、毕业生创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鼓励学生中断学业,休学或辍学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具备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带动受教育者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内容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性;教育途径强调实践教学的作用;教育者除了学校的教师外,还应包括企业家、专业人士等;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项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有赖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大学科技园可以协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训练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人才,以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大学科技园内及周边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课外创新活动、可产业化项目研究, 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实践和项目研发。协助大学生在大学科技园相关企业担任助理或技术人员,实现学生和企业互动,知识的相互转移,使学生能了解社会需求、迅速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其次,利用大学科技园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未来创业提供指导,如:请创业投资机构介绍创业投资情况和创业融资手段,请知名企业经营者介绍先进的创业理念和管理理论,组织专家就如何寻找可能的创业项目等问题对学生加以指导,邀请创业有成的校友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总结,请政府分管部门介绍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再次,在学生掌握一定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邀请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强化训练,和学生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案例剖析、商业计划的构思和推销、搭建管理体系等,使学生直接面临近似实战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建立协作关系网络。

依托大学科技园 衔接创新创业竞赛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我国各级政府、各地区推出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例如旨在通过竞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培养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创新人才,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宗旨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各类电脑网络竞赛、物理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学术科技项目比赛;部分高校组织的以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学生自主选题的原则,突出创新设计理念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投身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术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应当是上下游关系,然而由于这些比赛、项目涉及学校不同的部门,因此仍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苦于缺乏项目,而部分具有市场化前景的SRTP计划项目及科技比赛项目没有朝应用和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利用大学生科技园平台可以形成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和“挑战杯”大赛上下游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中寻找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在大学科技园平台加以扶持,使之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参赛团队相结合,形成跨系科优秀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创业大赛,使学生创新活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使同学们的科学技术、系统理论、管理才智得到有机结合,使青年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对于所产生的一些能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小项目,可以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以技术转让方式,直接转移给企业,使科技创新者或团队取得一定的收益,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

现代社会已不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从一个设想到一项科研成果再到一份商业计划书,最后建立企业、开拓市场,这一系列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人来共同完成,一个创业者除了需要敏锐的头脑、坚实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因此,大学科技园可以首先通过优先支持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团队及“挑战杯”计划参赛团队入园孵化,并辅之以专业化的辅导,以培养学生现代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

依托大学科技园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3

工作室的创新创业模式已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热点,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学习与实践平台。工作室这种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第二课堂”模式有机结合,改善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动力不足、创业实践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可以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孵化”一条龙,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工作室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工作室制”起源于欧洲的艺术设计教育,是最早的由教师牵头建立学习小组进行教学与实践的模式,“工作室制”目前在艺术设计专业推广较为普遍。随着“工作室制”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也为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教学理念。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英国政府是在1998年正式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帷幕,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标志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全面开展,但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

二、工作室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

工作室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成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在于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交互作用,以求共同达到新高点。而以往的教育模式如创业孵化器受众人群仅仅为准创业者,缺乏对大众创新群体的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则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的传授关系更为平等,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学生融为一体、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学生融为一体。

工作室的定位在于不仅为学生提供普适性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融入社会、了解市场,培养潜在创业者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创业的一条龙指导服务,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有效途径,同时工作室类似企业化的运作模式规避了学生未来创业的风险。

三、工作室为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1.完善健全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长期化、立体化、规范化,必须依靠完善健全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工作室一般隶属于二级学院,采取院长责任制,组织架构应该包括专业指导教师、学生辅导员、企业创业导师与学生。工作室由专业指导教师牵头组建项目团队,直接负责日常教学安排、项目开展、联络校企合作等工作,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创业导师对工作室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预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果等予以纠正与指导。学生的结构层次也要有所区分,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双向选择,通过一年的基础平台训练后,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有侧重地选择进入工作室,工作室在招收本学院学生同时,按比例补充其他学院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有利于工作室后续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为进一步进行项目化培养与创业孵化创造条件。

工作室依托企业化、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工作室借鉴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室管理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立工作室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规章条例, 如教学管理条例、辅导学习条例、创新奖励条例、创新创业比赛条例、定期组会研讨条例、发明专利申报条例、工作室设备及相关设施的管理办法等。工作室严密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不仅有利于在工作室内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而且也有利于工作室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2.培育打造创业典型和原创品牌

以工作室为教育平台,培育和挖掘成功创业典型,在校内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关心创业、积极参与创业。培育、挖掘和宣传成功创业典型要全方位立体化:一是在工作室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先进的创业文化,宣传工作室学生的成功典型,分享成功创业案例,全面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将各工作室内有基础、肯创业的学生集中起来建立精英培养模式,积极提供帮扶与指导,具体包括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资金支持、学校场地支持、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把工作室创新教育的普适性转化为针对精英群体的个性化培养;三是通过工作室新闻中心、工作室宣传员、工作室简报等方式多种渠道宣传创新创业成功典型,邀请创业成功的大咖或校友来校开展创业教育讲座或经验交流,以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

3.建立创业教育孵化基地,⒍就业直通车

工作室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联合起来,切实做到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操作、与企业需求的统一。一方面,从学校的教学出发以企业经营的典型案例分享入手使学生更加的深入分析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以企业项目的实战经验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创业教育依托工作室平台,积极开辟利用校内外资源,在工作室基础上成立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启动就业直通车。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4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19-02

笔者一直从事自动化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外科技实践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深深认识到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能力和精神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验证与完善,下面介绍一下这些思考与实践及效果。

一、自动化专业特点与创新意义

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的学科,从专业发展过程来看,自动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核心是自动控制理论,是那些伟大的思维创新。而这些思想的有效性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自动化程度是决定工业、农业生产力高低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动化同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对于即将从事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学生,大学中创新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极大影响着就业、发展和成就的大小;对国家来讲,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关系到整个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也会对建设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产生重要影响。[1]

自动化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开发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因此,自动化专业教学必须依托各种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合作、坚持等优秀品质,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现状分析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不能立即投入实际的应用开发工作之中,由于“供过于求”,使得很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寻求其他行业的工作。而事实上很多企业却在感叹人才难求,逼不得已只好自己培养。大学生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杀”入高等学府的,本身素质都不低,却年复一年重复此现象,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生产”的这一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生产”出来的人才只是“半成品”。其实,包括业界知名的很多专家在内,几乎所有成才的开发工程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锻炼出来的,很少有真正的专家是通过课堂教出来的。

如果我们到市场上调查一下,现在已买不到新的8279、8255了,可是有的学生还在课堂上学习这些很早就淘汰了的器件,一个大学本科生读了四年大学连一个可靠的振荡电路都设计不好,那么让其从可靠性设计出发去设计产品就更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教材与教法违背了这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我们的大学一定要彻底地改变观念,要尽快地从“教育型”的阴影中走出来,迅速地转向“研究实践型”培养人才的正确轨道上来。

可喜的是,各个大专院校已经初步认识到这一点,在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明确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思路。以韶关学院为例,在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中全面开展了学科竞赛、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学生课题等实践活动,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的个人发展情况非常良好。可以预见,对于高校来说,如果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其毕业生必然很抢手,进而使更多的学生愿意报考,学校就可以挑选素质更好的学生加以培养,也更容易获得资金、政策的支持,使学校良性发展。

三、科技创新思路与途径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

找到一种或多种适合当代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形式;教学中时刻不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和意识;从众多专业方向中找到自己的特色方向;利用各种工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例如在学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开展教书育人和工程实践活动;在欠发达地区获得各种专业信息,克服地区局限性;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建立有利于学习、创新和交流的团体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实践基础并不会都很扎实,个人的研究范围有限,要使大家的水平都得到迅速的提高,必须共享知识,必须加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大赛带动实践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机械创新竞赛等;开展了各种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组织趣味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投身到专业实践的热情;竞赛指导教师在竞赛中表现出的强烈责任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必然感染着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同时也将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以后的指导过程付出更多,这样,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会逐步形成。[2]

3.为学生提供科技产品开发经验,因为实际的产品必须考虑应用成熟的技术,考虑最可靠的功能实现,所以很多经验要不断摸索,而且要尽量去找一些在实际公司工作的开发人员来介绍经验,开专题讲座。

4.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笔者亲自组织了自动化协会,把协会作为一个有效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有挑战性的、没有偏见的、大家分工协作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有助于不断学习和共享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所以,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科研、自主创新的原则[3]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

教师本身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言传身教中熏陶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只做一个知识的讲授者,要做一个学生成才的引路人。笔者在工作中同同事一起为学生建立了一个非常优雅、完善的学生“创新工厂”,学生自己掌握作息时间,可随时过来学习。玻璃桌整整齐齐,各座位全部连接互联网,工具设备非常完善,整体环境非常好。各个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教学经验,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意识。

教师还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做如下尝试: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组织模式;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和相互促进方法;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从实验室技术到工程应用的思路;建立工程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研究各种方法与途径;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各种方法和途径,验证有效性。

五、总结与展望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分步骤、有次序地推进下列工作:首先应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兴趣,现在大学生对各种实践的热情是很高的,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使学生把精力放在有益的事情上,要多向学生解析实际的、先进的电子产品和其他自动控制系统,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敬业精神,因为没有经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吃苦和没有一颗坚持的心,而且一旦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放弃,这种精神不但关系到现在能不能获得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密切关系到大学生以后到社会上能不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氛围,提供给学生一个专业工程实践活动的平台,组织各种科技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使之成为习惯,整体上塑造一个实干、创新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应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看作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但获得各种知识,拥有强大的实践能力,而且养成了敬业、协作的精神。总而言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让社会得到需要的人才。

[ 注 释 ]

[1] 王琴,缪仁炳,陈敏玲.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元素体系的构建及相关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2-13.

[2] 沈茜.从我系科技创新开展谈大学生的科创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230-230.

[3] 吴新开,王海华.项目驱动的创新实验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37-140.

[4] 武永乐,赵尚,王珊珊.过程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68-168.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5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大学生数量每年以增长20%的速度在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有限的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社会普遍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积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2.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大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虽然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使得众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各项就业方针与政策,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单一,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不强

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为就业指导课与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观念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认清现实的就业形势,了解各项就业政策,制定各自的就业规划,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提升其就业能力。虽然,目前国内的各大高校都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其成效却并不显著,存在许多不足,如由于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与调查研究,导致就业指导课程过于学院化;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面向毕业生,急于在短时间内帮助毕业生解决所有问题,过于急功近利;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较为浅薄,没有设计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及职业素养准备等方面的内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师生互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很多是高校行政人员临时担任,师资力量不强,缺乏专业素养,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未能满足实际需要;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缺乏,主要依附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模糊等。

就业指导讲座大多安排在毕业生毕业求职前,一般为每年的11月份左右,场次不多。而且内容精彩,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意义强的讲座更是少之又少,未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可见,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2)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过于抽象化、程式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介绍就业形势,解释就业政策与规定,求职礼仪、择业心理、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等内容来开展,内容过于抽象化与程式化,而且这些内容大多也只是进行表面的、浅显的说明与解释,空泛宏观的内容较多,实际具体的内容较少,总得来说,就是就业指导往往只宣传历届毕业生的成功就业例子,没有分析就业失败的经验教训;重点讲就业,忽略敬业教育;趋向于商业性指导,缺乏教育性指导;只重视传授面试过关的技巧,忽视了求职的排忧解惑;一味的提供信息,却忽视了观念教育;往往只针对毕业的年级进行就业指导,未能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集体训导式的就业指导较多,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图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向毕业生灌输既定的就业技巧,且内容年年重复,疏于更新,使得就业指导工作趋于简单化、程式化。

(3)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规划,系统性不强

基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使得社会上将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生源质量、学校名气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一现象促使不少高校盲目地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将就业率摆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上,通过大量地收集与就业信息,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的应聘技巧辅导,想方设法地将毕业生努力推向社会,在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生素质培养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功利性过强,急于求成,完全没有考虑指导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与职场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更不用说对学生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跟踪与服务。这种缺乏规划的就业指导,不仅使得就业率这一统计数据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与功能,不再是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有关决策的科学依据,而且由于缺乏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里辅导以及个性化指导,使得就业质量不高,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连贯发展,同时降低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诚信度,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埋下重重隐患。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不强,没有全面培养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过分强调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模糊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与内涵,造成就业指导工作的功利化与短期化,曲解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就业信息源较少,大学生择业定位不准确

由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源较少,对社会的职业状况、人才市场的动态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上未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择业目标,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能做什么,造成大学毕业生在离开大学校园到社会上去求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与职场,往往茫然失措,进而发现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许多大学毕业生为了顺利求职,四处出击,广泛撒网,求职简历、推荐表等四处发放,反复签约,人云亦云,在求职过程中整个人处于焦虑与困惑之中,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生的择业出现从众性与盲目性。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过于重视行业性质与薪资,过分地考虑职业与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否相符,而忽略了自身作为大学生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没有考虑国家的需要,往往造成既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无从就业,而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无人应聘的怪象,不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种种现象无一不在说明当前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急需进行改善。

4.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与对策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求我们创新与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的要求与对策有以下几点:

(1)创新就业指导的观念

首先,要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当前,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因而需要指导帮助大学生改变择业观念,只要付出劳动就是光荣的,没有哪种职业是低人一等的,要树立起劳动就是就业的观念,放下面子与架子,你会发现择业的机会多了许多。

其次,要指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的风险观念: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风险的社会,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工作就应当做好承担风险与竞争的心理准备,只有敢于直面风险与竞争,敢于承担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观念已然过时了,在就业过程中失业的风险随时存在,人们在经历多次的职业选择后,往往更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还要指导大学生主动维护自身利益,不能一味的依靠政府或学校的庇护,而应该主动追求并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

再次,要指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的机遇观念: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有些工作岗位虽然待遇不够丰厚,条件似乎也不是太好,但其发展前景却不可估量,在这样的工作岗位只有坚持不懈干下去的人,往往最后获得了美好的发展机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创造美好地职业前景,只有紧紧抓住机遇并在此基础上艰苦奋战,美好的未来就一定在前方。

最后,要指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高校应该以正确的原则与方向为指导,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特别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在服务领域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开拓新门路。

(2)创新就业指导的模式

创新就业指导的模式,就是要改变以往应急式的就业指导模式,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所谓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涯的每一阶段,并根据不同年纪各有侧重,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分布实施。具体而言,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大学一年级,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其大学生活,明确其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阶段为大学二、三年纪,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学业指导,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努力锻炼并提高其个人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质,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解决能力与素质方面的问题。

第三阶段为大学四年级,主要任务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择业、创业以及升学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提早适应社会,为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帮助实现其就业理想。

(3)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

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主要是指将讲座、授课、讨论、报告、调查走访以及实践、培训等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并努力对指导方法进行创新。具体的做法有:

首先,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能在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管理、咨询与研究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对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提高授课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与层次,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结合各专业特点邀请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家及校友到校园开讲座或举办专题报告会,指导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其就业进行积极的导向。

再次,做好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活动,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思想表现等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对各个专业的需求趋势,这些都是进行就业指导的素材,也是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改革的重要参考材料。

最后,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实践平台。高校可以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其整体择业能力;高校还可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的机会,使得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并加深对将所从事的行业的认识。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6

我国的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及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发展时期,就业指导内容较简单,指导对象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我们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高校对就业率都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就业率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和就业质量。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我们很难得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正相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才是正确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1.2指导对象狭窄,缺乏连贯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面过窄,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具体展开,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建立全程就业教育体系。实际上,这种就业指导通常存在一个观念前设: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是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将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会影响对理想工作的获取。

1.3就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教育不够系统、科学和规范,对就业教育工作研究得不够,就业教育没有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就业教育课亟待加强。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程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有待于调整。

就业教育的内容单调,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因而在开展就业教育时,以大量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深入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第二,重视技术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研究。

2.就业指导的创新研究

2.1建立以人为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一开始就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就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打破就业指导只面向毕业生的局面,将就业教育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状况、专业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课程教学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人士都要参与其中,即就业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2.3加强实践指导。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就业指导课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组织学生对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既可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同时,建立往届毕业生档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就业指导中,以实例教育在校学生。

2.4创业指导。

只有创业才能更好地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利己、利人、利社会的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对于创业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还是局限于为学生找个好的单位或企业就业。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时应主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对创业精神的指导。创业精神的培养,应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有新的理念,有新的作为。其二,对自主创业的指导。自主创业将越来越成为青年一代谋求职业的重要途径。创业具有挑战性,它更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灵活、恰当地和社会需求融合在一起,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更快地走向成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在就业指导中是个新的领域,也是一个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领域。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系重大,各大高校要不断探索就业教育的新思路,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司红.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J].北方论丛,2002,5.

[2]陆锦冲,陆恒.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与履待加强的就业教育[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6,(3).

[3]工俊杰.转制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当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3).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10-01

生物工程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工程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要求创新型人才[1]。大连民族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创新教育,组建了创新教育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课内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模块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育阶段的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课外表现为本科生科研教育、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综合教育环节[2]。自2009年起至今,又立项建设了149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

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对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1.1 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课程一般是静态的内容,往往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动向。而生物工程属于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且生物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存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在笔者的创新工作室,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知识融合,熟练萃取、电泳、离心、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微生物培养、化学修饰、紫外、红外、原子吸收等实验技术。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配制实验所需试剂、选择分析检测手段、实施具体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撰写论文,充分锻炼了创新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通过导师与学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导师的针对性指导,提高了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

1.2 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又能实现多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此外,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一般是几个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年级,这就要求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各自在解决一个综合的实际问题时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评价、互帮互学,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项目完成后的成功,会让学生树立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意识,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使他们终身受益。

1.3 增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完成项目,能够使学生较早的接触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中进行开发和设计,或在公司情景中学习,能够形成独特的“课题式、情景式、体验式”研究性学习方法,还能够学会尊重、沟通、合作,体会驾驭综合性的事物,体验专业与社会的连接,使学生主动找到社会位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较好的创业思想。

1.4 培养成绩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产出了大批成果,学生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竞赛、申请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甚至有些本科生已经发表了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笔者自2010年开始,依托“金黎明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太阳鸟”科研项目9项,学生以第一作者16篇,获批专利1项。学生获集中实践环节优秀学生作品评选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2012年度校级立项1项、部级立项1项,2013年度省级立项1项。笔者也连续三年获大连民族学院“优秀课外活动指导教师”。

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的成果,为其毕业后考研、就业、出国等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经过创新教育的学生,就业时手持多项专利、产品、证书等,就业位置和起薪非常可观。

2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工作室任务设置

大学生都有自己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学习任务,尤其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验课较多,课业负担较为繁重,不可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室上。这就要求创新实验室的实施必须以大学生实际为立足点,尽量不脱离其专业领域,选择难易适中且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课题。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出成果为辅。及时指导循序渐进,才能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

2.2 导师队伍建设

在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导师在团队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创新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这就需要教师继续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的创新素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导师队伍的建设。

2.3 创新工作室监管机制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自2009年实施以来的两年间,发现了部分立项不能按期结题完成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机制,做好中期检查、验收工作,对无故多次不能按期结题的工作室实行处罚或取缔,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极好平台,对学生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去对待,需要时间去经营,更需要精心设计、重点扶持。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8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大学生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的优势日益呈现出同化的趋势,如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大学生就业或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精神,才能够在优势不断缩水的今天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思路研究,应该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入手,应该确保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动。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校及高校毕业生而言,在自身条件没有太大的闪光点,自身条件大致雷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需要看用人单位的“脸色”,大学生创业同样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开拓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应该不断提升高校品牌,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一路无阻顺利通畅。从这点而言,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绿灯。

1.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注重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全面地培养社会性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应该注重转变方式,从封闭式人才培养转变为需求式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社会实用性。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能够保障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2.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的品牌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高校的品牌是一种虚拟的优势。很多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时,并非针对性地检验该学生的素质是否适合用人需求,而是首先将该生的毕业学校作为衡量标准。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弊端,但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为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应该看到这种社会弊病。如果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自己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反过来也会成为衡量学校的一种标准。如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够实现良好的就业率,与其毕业生的高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质量,还能够提升学校的品牌。

3.创新人才培养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起着关键作用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课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使学生在注重提升知识文化积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综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联动,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社会性。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后,用人单位除要考核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外,更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大学实践课程较少,只是在高年级寒暑假的期间,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期限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很难有效地保障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旨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够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的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适时调整,本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理论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素质”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选修课内容设计上,社会性的课程内容增多,如商务英语、职业素养等社会性的专业课程,让高校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等进行外延式,拓展式的学习。

2.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地进行人才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观念,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高校毕业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要因势利导地进行择业就业,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岗位,为社会创造财富。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将创新创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在高校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创业课堂的开设,通过丰富地创业活动来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思维的培养。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毕业生创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大学生的项目若可行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那么高校领导应该积极地支持,并运用高校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在创业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本着社会需求的角度,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及发展意识等。

3.建立完善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招生是入口,培养是通道,就业是出口,三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高校应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制度,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高校专业的设置要公开化,更要合理化,如果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科学,社会实践性差,社会需求较低,那么高校该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流向市场,那么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反之如果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具备社会性的属性,那么高校的毕业生在涌入市场后,社会需求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可以顺利地实现就业。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紧紧贴合社会实际,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来进行专业的优化,提升专业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于高校传统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要进行一定程度地微调,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某些就业率很差的高校专业,要进行相应的停招或减招。

4.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导向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运用这种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科学地评价自己。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却总是处处碰壁,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向了极端。造成这种社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在高校期间学生的评价激励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身能力评价不足,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盲目的自大情绪。因此在高校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评价自己,让学生知道自身的真实水平,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或创业。同时开展学生评价激励功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能够树立高校的品牌,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科学设置专业,科学进行评价激励等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二者的联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9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首先,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和政府的用人需求量减小,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变窄,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随着与国际市场不断深入的交流,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愈发明显,导致就业机构的不平衡发展。此外,随着经济的转型,企业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挑选理想中的人员,对应聘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的操作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我国高校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入学率提高,就业率降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数据表明,我国大学每年招生数量与规模都在扩大。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调查发现,我国在2012年―2014年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680万、700万与730万。相关机构对我国近年来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发现我国2012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1.9%,而2014年我国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这说明,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2.就业困难和人才需求量大的情况同时存在

尽管我国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知识分子在全国劳动力人数中所占据的比例很小,而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劳动力中占比较大的比例。所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只有培养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西方培养出的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远远高于我国的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首先,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水平下降;其次,我国大学生的毕业要求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造成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低。

3.就业分布不均衡

我国每一个地区的就业形势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人数要多于西部地区的人数,如表1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比例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就业比例很高,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比率很低。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城市等级的比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我国省会、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很高,有46.2%。其次是地级城市、县级城市,有33%,就业人数最少的是乡镇和农村,二者加在一起,仅有3.1%。

表1 2013年高校毕业生地区就业比例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58.2%\&23%\&18.8%\&]

表2 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城市比例

[省会/一线\&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农村\&46.2%\&33%\&33%\&2.5%\&0.6%\&]

调查发现,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毕业生愿意选择省会、一线城市就业,是因为这些城市的经济、文化等都比较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多,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能给毕业生带来的回报很可观。这些原因也导致我国省会、一线城市、东部地区的就业人数只增不减,加大了这些地方的就业压力。而乡镇、农村、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就业,导致了农村、乡镇、西部等地区的发展很缓慢,与东部、一线城市相比,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4.名校的噱头和独特专业效应越来越强

我国的高校都扩大了招生规模,每一个层面上高校的学生数量和质量都是差不多的,很多高校为了建立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就开创了一些特色专业吸引学生。高校的重点并不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想着如何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同时,我国很多企业招聘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毕业学校,降低了对其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这种情况在世界500强以及国企招聘中尤为明显,他们在招聘时规定,只招收重点学校毕业的学生。此外,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存在潜规则。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明确规定了录取的第一条件就是某某大学毕业,其他学校的毕业生一概不录取。这就导致那些低层次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没有展现自己的能力就已经被否定掉。

5.就业歧视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企业在招聘时,普遍对女性的要求要高,对其也存在很多的约束。我国很多的女性毕业生就业的机会要远远小于男性毕业生就业的机会,这样就导致很多女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或者是继续深造。其次,在报酬方面,女性往往要比男性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发的明显。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企业中,有66%的企业明确提出了对女性人员的招聘要求,例如在职期间不得生育等。通过采访得知,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只有少部分企业愿意招收女大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和规定,是因为女性在职期间的花费与成本远远要高于男性,因为女性有产假等带薪休假。同时,那些冷门专业的招聘人数和薪酬待遇都是比较低的,和那些热门的专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就业不仅仅是选择一份生活保障,很多的是大学生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择业的时候,一些大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在价值的天平上严重倾斜,过分关注自我。

2.大学生素质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在用人的要求上也逐步提高。但是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输,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很多毕业生空有知识而不会用。同时,随着扩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逐步降低,导致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下降,而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也就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无法顺利就业。

3.国家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国家的教育制度也会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为了保护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就业的公平,我国已经了很多的就业政策,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些就业政策已经不能很好地起作用。同时,我国宏观调控的力度也是有限的,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岗位保证大学生就业,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

4.我国企业的要求提高并且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企业招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员工的考核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的完善和创新

1.政府加强就业政策的保护,高校指导大学生学习教育政策

我国应该加强教育政策的实施和保护,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应该更好地学习掌握就业政策,以就业时可以很好地避开当地的就业壁垒,有效节省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大学生要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很多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他们在择业时,对工作的待遇、工作的环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大都是考虑自身的要求和利益,没有站在国家和社会的立场上考虑。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解决就业难现状的一个很好途径。国家政策应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鼓励大学生去支援西部地区。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学校或者工作时,常常发生不守信用的情况。如不按时偿还贷款,捏造假的履历,同时和多家公司签约等,这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基本道德规范。所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4.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的渠道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知识的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它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掀起了一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风潮。这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同时也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这种新型的就业模式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国就业的压力。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经济、科技的发展,科技、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才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就业环境下,就必须找到一条合适我国现状,解决我国就业难问题的创新道路。

参考文献:

[1]蒲建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5).

[2]朱跃.试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12).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例1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别需要鼓励、支持全民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实现新的发展。作为高知识群体,大学生有着创新创业的良好内在基础和条件,能够在全民创业中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比较低。2009年我省第一季度小额贷款3亿多元,而大学生贷款的只有9人,农民工成了创业的主体。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空间非常广阔。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创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就我省而言,2009年再加上前几年毕业了但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大概有40万左右,但今年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和提供的岗位数却在下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思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开辟多种就业渠道,鼓励和积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使大学生由单纯的就业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勇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在创业中成长成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养成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和意志;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增长实践本领,为成长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一系列鼓励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我们的大学生将在人生事业的征途上创造辉煌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如何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就业。这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责任。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全民创新创业大潮中理应要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要想创新创业,敢创新创业,善创新创业。想创新创业,就是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成才观,特别是要牢固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敢创新创业,就是要充分发挥年轻灵活、充满激情、创造力强的优势,敢闯、敢干、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参加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轻言失败,不轻易放弃,不轻浮自卑。善创新创业,就是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把握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和途径,学会理性面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创业。

其次要明确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责任。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一是要加强课程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大学教学计划,计算学时学分;既要开设公共类选修课,又要开设专业性创新创业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课程支撑;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二是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设置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准和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根据市场需要,对专业设置进行适度调整,既要保持专业建设一定的连续性,同时又要使专业适应市场需要。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要整合学工、教务、招生就业、团委、后勤等部门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力量,在经费支持、师资配备、技术指导、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再次是要明确政府和部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责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是主因,高校是主体,政府是主导,三者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但特别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需要社会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作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积极具体履行职责,通过围绕一个目标、抓好四个重点、采取十项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一个目标,就是要确保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同时结合江西实际,力争达到75%。四个重点,就是抓好学生、学校、社会环境和自身等四个重点,充分发挥好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职能。十项措施,就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教育引导,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作用,建立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院校三者之间的供需平台,启动“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支持高校加强校企对接和订单式培养,实施升学引导计划,推出中小学教师补充计划,对就业明显困难的专业毕业生实施培训转岗计划,调整和优化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等内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对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创业,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就业,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所作为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最贴近学生的情感,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上可以有所作为,也会大有作为的。

一是在唱响创新创业主旋律上要有所作为。这就需要辅导员结合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寓创新创业教育于活动中。要继续组织学生参加以“热爱江西、建设江西”为主题的省情教育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省情、国情和社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大学生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要通过班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组织宣传和学习各项就业政策和措施,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要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生党支部学习和党员教育活动,发挥好学生党员特别是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邀请他们为大学生举办讲座、联谊和论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意识。要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