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5 01:56:56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1

1.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为指导,引导学习者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学习。由于教材设置中理论课只占1/14,本课是省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教学内容是不同类型信息在计算机中传播的方式,信息输入和输出所使用的相应设备。涉及到的知识及操作内容主要有: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常见信息类型,认识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掌握不同信息对应的输入、输出设备,使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信息输入、输出操作练习。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关注学习者的讨论、交流、质疑等,要他们会动手做,还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使用电子白板交互平台,在向学生展示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学习的操作平台,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得以体现。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分类;动手操作、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

信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但不能概念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形象化地举一些实例加以讲解。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请教书本和帮助材料的好习惯。

1.知识基础

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情况,能够初步使用鼠标和键盘。

2.认知能力

学生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

3.学习动机分析

小学生对计算机兴趣浓厚。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并巩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通过学习《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使学生巩固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为掌握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4.信息素养

学生已具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理论知识分析处理能力欠缺,协作意识差,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已布置的任务。

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来认识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区别,否则,学生就不易区分输入与输出设备。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

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室。

2.教学媒体设计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媒体的设计分两个层次:

(1)展示课题,有关背景图片、文字等要集中把握的内容,目的是明确目标。在情景导入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白板交互平台:学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进行连线游戏,激发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实施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出问题

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讨论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2.激发兴趣

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

(1)上学期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视频。

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导入新课

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二)课堂讲解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递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

(2)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3)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4)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5)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到“输入、输出设备”。

(2)教师使用白板出示学件(如图1)。

图1 输入输出设备Flash学件

(3)请学生到白板前试一试、连一连。

要求:(1)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 显示器 是 输出设备(如图2)。

图2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在白板上连线(如图3)。

图3 学生正在和电子白板互动

(3)面向全班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最后,齐读由孩子们自己实践连线的结果(如图4)。

图4 学生完成的作品

(三)学生练习

向全班出示“想一想 练一练”学件(如图5)。

图5 练习题“想一想 练一练”学件

要求:(1)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2)在白板上输入答案(或使用键盘输入)。

(3)面向全班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空。

(4)在白板上点“自查”按钮,看看是什么结果:“笑脸”表示正确;“哭脸”表示“需要再动脑想一想”(如图6)。

(5)全班共同检查正确后,齐读。

图6 学生正在自查结果

三、课后反思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2

由于地区的差异和受学校教学条件及家庭条件的限制,有的同学可能是初次接触这门课,有的则在前些阶段已有一点基础,还有的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已相当熟练,所以每年的新同学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总是不齐的。要学好它需要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出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计算机很神秘、很深奥。事实上我们所要掌握的只是如何使用计算机,而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的专业人才。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来说并不深奥,关键是要敢于去尝试和使用,一旦学会操作就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另一种是觉得计算机除了打游戏、上网、打字没什么大的用处。实际上计算机已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工具。还有一种是认为计算机简直就是全能的,什么都会。这种看法也不对,我们只能说计算机在很多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但绝对不能代替人。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这几个误区,认真地对待这门科学。

二、理论基础要扎实,上机实践更重要

大多数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会认为多上机就可以学好电脑,学一些理论术语没什么实际用途,误导一些同学上机时聚精会神,上理论课时无心听讲。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无论其操作性多强,都不能离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有的同学在电脑面前可能弹指如飞,但一些常见常用的术语名词他却未必能说明白,也就会在理论测试这一关上大打折扣。但我们又不能像学习语文、数学那样去学习“书本上的电脑知识”,因为这些理论大多数还是针对实际中的电脑操作而设计的,对于中学生如果不上机实践可能无法看懂那些文字的意义,有时看完一大段教材可能需要几十分钟,但在电脑上操作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学电脑就如同游泳一样,不下水的人永远也学不会。

三、明确学习重点,不要什么都学

由于计算机课程国家现在没有统一的教材,让学生使用的教材不断地在变换,有当地编写的,也有从外地邮购的,所以所教的内容也千差万别;有的学校整天让学生练习指法,从“智能全拼”到“五笔输入法”,好像在培养打字员,而学生自己也盲目地认为不会打字就不能进行计算机操作;有的学校总是让学生学习古老的DOS系统,这样的计算机课只能永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比较主张初学者不要什么都学,要抓住学习的重点。比如在现行教材中,Windows的基本操作是基础,也是重点,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软件都是在Windows系统中运行的,如果连鼠标单击、双击等都不明白,如何能进一步掌握软件的操作?有的同学什么内容都想学,其实这也很难做到,计算机知识范围很广泛,其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换,我们的教材知识选取了几类有代表性的内容供大家学习,目的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基础。我个人认为,在不明确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得时候,就多参考教材要求进行。不要去问“现在学习程序设计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学Windows2000/XP而要学Windows98?”软件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只要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学生就可以自学更多更新的东西。有很多同学向我提出“怎样才能对计算机快速入门?”我觉得除了多看书多实践以外,最好的老师就是电脑本身―我指的是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可以说我们要学习的各种软件都带有相当详细的帮助系统。(有的甚至比教材详细得多),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和不善于好好利用。在什么都不会之前,建议一定要学会使用帮助,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专用名词弄不懂时可以问问老师或其他同学,还有就是要学会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要学会从网络上寻找答案,所以还要学会使用网上搜索引擎。

四、善于自己设计任务并完成

在对电脑有了初步了解后,在课堂上要对老师所讲的操作进行一次模仿并不复杂。为了更透彻地理解操作步骤,老师可能会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实际上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如果对老师设计的任务不感兴趣,也可以自己设计。比如,学习文字处理(WORD)时可以自己考虑设计一份报纸,或者完全模仿某份报纸的版面自己尝试一下;学习电子表格(EXCEL)时可以把某次考试的成绩用电脑来分析;学VB程序设计时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计算器。这些都可以强化你所学到的操作,有时还会激发你找到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技巧。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3

一、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存在的问题

1.知识的有效性问题。由于IT技术发展迅猛,导致计算机课程传授的知识也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适时更新,这是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重要不同。举例来说,在2005年的时候,“计算机维修”课程讲解CPU知识的时候,是以Pentium4作为主要举证对象,以主频作为衡量CPU性能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仅仅两年后,就必须针对酷睿来讲解,以核心数作为衡量CPU性能的主要参考指标。也就是说,许多计算机知识是会迅速过时的,因此,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把知识的时效性纳入考量范围。教师对此类计算机知识进行适度前瞻性讲解,是可供考虑的对策,但是首先,技术进步的方向不能完全预定,前瞻性讲解可能面临预测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预测必然是有限度的,因而只能缓解这一问题,而不能取消这一问题。

2.知识的歧义问题。作为新兴科技,计算机技术的许多领域并没有实现标准化,导致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许多知识有歧义。例如,在不同的应用中,分区(Partition)的定义就存在着歧义,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许多分区软件中是这样定义的:Windows分区由主DOS分区(Primary DOS Partition,即C盘)和扩展DOS分区(Extended DOS Partition)构成,扩展DOS分区中划分逻辑驱动器(Logical Drive,即D、E…盘)。而一些其他软件(如常用的系统备份/恢复软件GHOST)中,分区(Partition)却又被定义成了磁盘卷(Volume,也即盘符指代的磁盘空间,主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C、D、E…盘)。一些中文译名也存在问题。比如Cluster一词,在不同应用中微软官方就出现了两种译法:“群集”和“集群”,两者含义究竟是相同,还是有所区分,十分不明确。因为存在着这种歧义,所以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同时掌握知识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对于计算机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存在着估量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适用范围的重要问题。

二、问题的基本教学对策

事实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对于教师而言,只需要教师在传授“是什么”、“怎么办”的同时,提供知识的来源或依据,做到“言有宗,事有君”即可。简单的说,要说明“根据什么”或“为什么”。从计算机知识学习的角度看,这种依据的重要性几乎和被传授的知识本身同等重要。不妨假定一个学习者在以后的职业岗位实践中,发现某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出了问题,如果这时他只记得这些知识来源于教师或教材,那么通常教师已经不在身边,教材已经过时,也就是说,他将找不到可供追溯的权威渠道,要弄清这种知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要大费周章了。但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实施中,要想使学生记住知识的依据,却要克服一个障碍:从小学到高中,多数情况下,学生一直在从教师那里接受毋庸置疑的知识(也即所谓陈述性知识),并未养成记忆知识来源的习惯。显然,这就需要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形成一种记忆知识来源的认知策略。

三、学生的认知策略设想

既然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许多知识相对不可靠,那么其学习方法显然不能以对知识的全盘接受为起始,应有所不同。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学生要把知识学习三个阶段(习得、巩固、应用)的“习得”阶段分割成两个子阶段:“质疑”和“评估”。

1.质疑。学生对于教师和教材传授的知识,首先要持怀疑态度,这一点上要颠覆完备技术“没有理由不怀疑”的学习态度,转变成“没有依据不接受”的逆反心理。质疑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或教材的论断,而是为了建立追问依据的内在学习动机:碰到一个论断,首先在心里问一句,为什么这样说?质疑的收获可能有三种,第一种情况:此论断在课程甚至专业范围之内,无法回答“为什么”,只能回答“根据什么”,因此学生将收获到“规定”,指论断的依据是某种概念或定义,比如由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设备的操作流程或书籍作者自己做出的定义。例如:论断“USB A型4PIN接口引脚定义为VBUS、D-、D+、GND”,根据什么?根据是USB-IF(USB设计者论坛)制定的机械规范。当然制定这样的标准一定有理由,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无法且不必向学生传授其理由。第二种情况:此论断可以在课程范围之内,可以回答“为什么”,也即学生可以依据公理或自己的原有其他知识,通过运用智力技能,推导得出这一论断,因此学生将收获到“原理”,指论断的依据是逻辑推理。第三种情况:此论断的依据不是某种理论知识,而是某些操作技能的归纳总结,因此学生将收获到“经验”,指论断的依据是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内在体验。不同于前两种情况,由于此种论断不能通过显式的回答“为什么”或“根据什么”,因此必须通过操作经验的积累才能得到巩固。当质疑取得了预期的收获(教师或教材提供了依据,或者学生通过自学找到了依据),就进入了下一子阶段。

2.评估。显然,有依据并不等价于论断成立,依据本身也要接受评估。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考察其权威性、可靠性,如前所述,还要考察其有效性以及适用范围。对于质疑阶段取得各种收获,其评估策略和对象也应有所区别。如果收获是“规定”,主要评估的是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公信力及其定义的时效性;如果收获是“原理”,在推理牢靠的前提下,主要考察的是推理依据的信度和有效性;如果收获是“经验”,由于缺乏外显依据,则首先要对其可靠性存疑,并期望以后有更多的体验支撑(或)这一论断。完成了这一阶段,学生就能够大体上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可以进入“巩固”、“应用”的学习阶段。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

显然,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想使学生能够实践上述认知策略,仅凭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在教学方法这一方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常用的诸如“案例”、“项目”等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但还不足以支撑上述学习策略,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在“项目”、“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借鉴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启发引导教学法——“WPHB教学法”。WPHB是(Why-Principle-How-Best)的英文字头缩写。此种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W:Why(为什么)。以一种典型案例为基础,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质疑”。P:Principle(原理是什么)。给出这些问题的权威解释,或引导学生运用智力技能推导其原理,提供给学生“评估”。完成了这两个阶段之后,可以认为学生对知识已经“习得”。H:How(怎么办)。在学生掌握了案例原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到的原理,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演练,掌握所需的操作技能,实现这一案例,使学生能够初步“应用”。B:Best(怎样做到最好)。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应用需求,思考怎样更全面、更有效地实现案例,做到最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最终“巩固”和灵活“应用”。

虽然上述讨论主要针对计算机课程,但是我们认为,凡属于技术发展迅猛的其他类技术课程也或多或少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这里提出的认知策略和教学方法对其他课程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4

一、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目录

众所周知,撰写毕业论文是各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毕业之前最后的一项学习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综合使用在学

院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讨论实践中的话题。它主要考查大家掌握知识、结合实际和表达的能力。 ............... 1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 2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二、计算机毕业论文所需资料

在确定了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了。此时收集相关的参考材料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就是“分析建设系统”。无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参考材料来提供信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是绝对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核心。既然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师”,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在论文的“系统分析”内容部分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呢?因此,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准确分析一个单位的工作与业务,

就必须搜集该单位的相关工作资料,比如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规章及单据、报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材料可以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个单位,准确做出分析。

由于“系统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将来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时,系统分析部分也是评委们关注和考查的重点,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资料收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系统分析阶段。在后面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中,相关的资料也会为你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相关的参考书会成为重要的依据,书中汇集了众多程序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从中借鉴,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

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用词准确、要用术语(不要用俗语)。计算机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文章应具备自己既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这样便于统一交流。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包括内容提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在正文中,应注意一些公认的格式规范,比如“图”要有图号(按章编号:章-号)和名称要写在图的下方,“表”的表号(按章编号:章-号)名称要写在表的上方,即“图下表上”原则;应注意一张图或表与其名称不能分开在两页上,应当保证整张图、表及名称打印在同一页;注意各段落开头空两格,行距要适当等等。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用语应当准确规范。例如“数据流图”(DFD)不要写成“数据流程图”,这样的“笔误”会暴露出你概念不清。在答辩评委审阅时,看到你在文中连基本的格式、概念都不懂,十有八九会影响成绩。因此请同学们记住:书写毕业论文,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的过程。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文档

“软件=文档+程序集”——根据这个公式,同学们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软件,包括文档和程序两个部分,那么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同学来讲,应当重点着手准备哪一部分呢?综合本专业的特点,同学们应当着重书写文档部分。

如前所述,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的成果就是文件——分析报告。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必须准确表达绘制出来,它们可以说是单位工作的“照片”,是下一段论文设计、实施的基础,也是最后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绘制得“天衣无缝”,确保图例符号正确、逐层分解准确、布局合理、命名规范。否则,对于你的毕业论文成绩来讲“后果是严重的”。对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要强调大家多多关注文档,是因为总有一些同学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想尽早尽快地着手进行最后的程序开发,不注意前面的文档撰写。对此必须明确:现代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作坊式生产(黑客除外)。而这个开发软件的集体,包括分析、设计、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所应当承担的角色是“分析人员”,即要分析出系统应当“做什么”( What to do),写出文档。至于“怎么做”(How to do)那是程序员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这一点,就对这里所说的“着重文档”有所理解了。

整篇计算机毕业论文文档篇幅规模不能太低,基本上不能少于6000字,否则不容易将一个系统描述清楚,更不用说准确设计、实施了。这也是

前文提到“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定规模”的原因。

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络

在整个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进行交流、探讨,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正、改进论文,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些同学因为是业余学习,平日里工作繁忙,有时无法按时在约定的日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为此应采用其他方法与老师联络,如电话、传真、E-mail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参加老师约定的见面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确保自己的毕业论文沿着合格正确的方向进行。

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论文成绩是很有发言权的,其中包括你平日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成绩。因此,不要给指导教师留下你对毕业论文漠不关心的印象。

比如个别学生只是在最后论文答辩的那一天才来见一见老师交毕业论文,这样的做法应当竭力避免。

正文结构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正文一般有8个部分,一般要求6千字。

1、概述或引言。这个部分相当于大纲,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背景,使用的软件工具、环境,最后达到的效果,自我在里面的贡献等;

2、需求分析。从用户角度来看,软件有哪些功能,处理那些数据和性能等;

3、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主要是对里面每一部分的详细论述,使用的是什么技术,为什么使用。从专业角度详细的模块分析或遇到的难点是怎样解决的等;

4、具体的实现过程(用的控件、技巧和方法),从系统中截取图(少量);

5、测试。介绍自己开发软件实际达到的效果;(网站的特点)

6、总结。介绍自己开发软件的体会,或自己开发的成果使用情况,有什么评价,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7、致谢;

8、参考文献。

另外,还可以加一个“附录”部分。正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例如有重要的代码、图表,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需要解释的等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5

“计算”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数学概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平常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概念,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起源和发展的。但是,真正能够回答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应该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可计算、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问题。30年代中,由于哥德尔、丘奇、图灵等数学家的工作,人们终于弄清楚了计算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计算的和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根本性问题。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数学分支——递归论或可计算性理论。在此我们就是以这一理论为背景,概括出计算的本质,并阐明其他一些根本性问题。

计算首先指的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其次则为函数的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等等;另外还包括定理的证明推导。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比如说从符号串12+3变换成15,这就是一个加法计算。如果符号串f是x•x,而符号串g是2x,从f到g的计算就是微分。定理证明也如此,令f表示一组公理和推导规则,令g是一个定理,那么从f到g的一系列变换就是定理g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翻译也是计算,如f代表一个英文句子(由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组成的符号串),而g为含义相同的中文句子,那么从f到g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些变换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计算?

为了回答究竟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可计算性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是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数理逻辑学家相继提出了四种模型,它们是递归函数、λ演算、图灵机和波斯特系统。这种种模型各不相同,表面上看区别很大,它们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的。但事实上,这几种模型却是等价的,即它们完全具有一样的计算能力。在这一事实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如今著名的丘奇—图灵论点: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或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或都是λ演算可计算的,或都是波斯特系统可计算的)。这就确立了计算与可计算性的数学含义。这一表述过于抽象,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所谓计算,就是从已知符号串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符号串,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现已证明:凡是可以从某些初始符号串开始而在有限步骤内计算的函数与一般递归函数是等价的。这就是说,所有可计算的函数都是通过符号串的变换来实现其计算过程的,即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1)

与计算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是算法。从算法的角度讲,一个问题是不是可计算的,与该问题是不是具有一个相应的算法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算法就是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也就是一系列计算规则或程序,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今却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

我们认为,人类最早把计算作为一种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而不仅是一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有关领域的研究中,是一些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做出的,尤其是在后来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倾向。由于纽威尔、西蒙、福多、明斯基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心灵的表达计算理论,心脑层次假说等相继提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思维就是计算(认知就是计算)。他们明确主张: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亦即计算过程,这种计算就是指某种符号操作或加工,指在能对其提供语义解释的符号代码的形式表达式上所进行的受规则制约的变换,如问题求解这种思维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初始态空间进行操作,直达到目标态空间。有人更进一步主张:心灵有一套程序或一组规则,类似于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思维是一种包括对单词在内的符号的操作。(2)

除了思维、认知可看作是一种计算,一些研究视觉认知理论的学者把视觉也看作是一种计算。这主要是来自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计算理论层次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由三种内部表象表征:描述图像光强度与局部几何结构的要素图;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可见表面的朝向、轮廓线、深度及其他性质的二维半图;识别和理解物体的三维表象。这个理论把视觉过程理解为功能模块(像元空间、图像空间、景物空间)的变换。这意味着视觉计算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表象。3在此基础之上,后来人们又提出了视觉拓扑计算理论等各种视觉计算理论。其共同点是均认为视觉过程就是一种计算过程,但是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还存有较大分歧。

在对认识、思维、视觉等内容进行计算主义研究的同时,人们确立了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信念:大脑的生物结构是其硬件,大脑的运作规律是其软件,大脑的(广义)思维过程就是其计算过程。20多年前的“计算机能否思维”的问题已经演化为当今的“人脑是否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就是计算”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而且已成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科学假设。人们早已从科学意义上探究思维的计算本质,计算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基础观念和研究方法,人们试图从计算的角度揭示出思维、意识以及整个大脑的全部奥秘。

把计算作为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另一个范例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生命科学、遗传算法理论和dna计算机等新型学科的相继涌现。这些学科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以计算作为自己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主张生命就是一种算法,一个程序,一个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自我构造和自我进化的算法。人工生命的基本信条是:生命的特征并不存在于单个物质之中,而存在于物质的组合之中。生命的规律是一种动力形式的规律,这种规律独立于45亿年前地球上形成的任何特定的碳化物细节之外。即生物体的“生命力”存在于分子的组织(软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分子本身。人工生命就在于用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探索生物学领域中的奥秘。把生命与计算机类比,似乎是19世纪机械论在当今的延续,看起来有背于时展的潮流。但人工生命的奠基者朗顿认为,答案就在于进一步的伟大洞见之中:生命系统这台计算机具有与通常意义上的机器全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生命的系统几乎总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及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工程师自上而下设计的那种机器。朗顿强调说:“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中突现出来的”。4这就是说,生命包含着某种能够超越纯物质的能力,不是因为有生命的系统里被某种物理和化学之外的一种生命本质所驱动,而是因为一群遵循简单的互动规则的简单物体能够产生永远令人吃惊的行为效果。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生化机器,只要启动这台机器,而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即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便具有了“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算法。算法对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以过程或程序描述代替对生物的状态或结构描述,将生命表达为一种算法的逻辑,把对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算法的研究,特别是把对真实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人工生命的研究。

1994年11月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在《科学》上公布的dna计算机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就是算法,进化就是计算的观念。5dna是生命的基石,任何生命类型的所有特征都以严格的规则编码在其dna序列上,不管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信息库或数据库。另外,dna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程序化、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程序库。无论它是作为信息库还是程序库,dna都具有基本的计算特征。而生物体中所有现象的基本形式都是dna的复制、切割、粘贴,这一事实深刻表明,生命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或算法组成的。生命系统就是一台以分子算法为组织法则的多层次生物计算机,dna计算机就是对生命这种自然计算机的一种表征。从前,分子算法,如自复制自动机、胞格自动机、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全都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dna计算机概念的出现是分子算法的化学实现的开端。这种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无疑更加有力地直接地表明了生物现象与过程的计算特征。正如有人所言:dna计算宣称数学处于生命的核心。

运用计算、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认知问题和生命系统,有着深刻而普适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们是人们运用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其他自然现象或自然系统的两个有益的重要范例。如今,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深入到宇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计算、算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普适的观念和方法,人们的科学实践,已经使计算、算法上升到哲学性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我们以为,把计算、算法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正式提出并引入哲学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而且还有着更深层的学理:生命、大脑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代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整个自然界也是按算法构成的,是按算法演化的。现实世界之万事万物只不过是算法的复杂程度的多样性。从虚无到存在、从非生命到生命、从感觉到意识、思维,或许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自然界就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硬件),任何一种自然过程都是自然规律(软件)作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或信息过程(计算过程),其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的计算和算法特征。生命系统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系统,它也就是形形的自然计算机中的一种。这或许就是人工生命与dna计算理论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哲学道理。

把计算、算法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还有着哲学史上的渊源关系。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在25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曾向世人宣称:万物皆数。今天,我们何以不能说:万物皆算法。严格地说,当年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数”这个重要范畴,并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性范畴,而是一个从数的角度寻求世界万物之本原,考察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由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相互融合的过渡性范畴。这种观念在近代和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这说明,哲学范畴在其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总要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发展程度、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规定。这或许可以称为哲学范畴的数学规定,正因为如此,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毕达哥拉斯的“数”向前推一大步。毕达哥拉斯哲学在当代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含。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已经泛化到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计算、算法这个概念,完全具有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哲学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示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的联系的表征。哲学范畴对各门具体科学都具有普适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今,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用算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正表明计算与算法的一种范畴性吗?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要改变当时的哲学范畴,有时甚至是直接把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移植到哲学中。当今计算机科技对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这正是有人所说的哲学范畴的科技命运。因此,及时总结和概括当代科技成果,把最为精华的人类理念上升为一种哲学范畴,不仅是哲学范畴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各门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只有渗透着时代最主要、最有效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之精神,成为时代之主流。

参考文献

(1) 莫绍揆.递归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邱仁宗.当代思维研究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6

近年来,以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在高职学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地融合,很多高职院校都对实践条件进行了改造,例如,我院在于2012年暑期对传统机房和教室进行了重新改造,建设了理实一体教室、软件开发室和“校企联合开发室”等实训场地,为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被分院确定为理实一体课程。那么,什么是理实一体课程呢?理实一体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文献论述较多的是课程体系设计。而对于课程开发中的微观设计—课堂设计论述较少。本文以“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教学中的“Shell脚本”教学单元为例,探讨理实一体的课堂设计。

一、课堂设计中的一些理念

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一次理论课,一次实训课,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训课是学生操练为主。实践证明,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要求,主要原因是理论课与实训课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理论课上了然、实训课上茫然的现象。相当多数学生即使在理论课上听讲了,也不会深入思考,更缺少主动学习和拓展训练。因此,在理实一体的实践条件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实施理实结合、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认识到以下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课堂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中的重点。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每一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高职教师应充分利用理实一体的实践条件,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教、学、做、测”等教学环节。

其次,要认识到课堂设计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做起来、动起来”。有些高职教师认为课堂设计就是用PowerPoint、WPS等工具软件做电子课件,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幻灯片上,把原先在理论课中讲授的课件搬到理实一体教室讲。在理实一体的实践条件下,高职教师要改变这些阵旧理念和传统教法,把原先以“讲授为主”的课堂设计,转变为“以练为主”的课堂设计。

最后,要认识到需做好师生两个角色的教学活动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我为主,只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在理实一体的实践条件下,除了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还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进程。

二、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Shell脚本设计”这一章时,在理论课中应首先介绍“Shell脚本”的学习目标,然后讲授脚本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在实践课中让学生设计调试一些的“Shell脚本”。实践表明,由于学生一开始接触的就是枯燥的概念与语法,很难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那么理实一体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呢?

首先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自己做”。如何让学生跟老师做呢?首先,教师要选择好情境教学中的载体。载体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单元的载体可以是案例或项目。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Shell脚本”,笔者精心挑选、设计了一些脚本。Shell脚本是Linux网络管理的范畴,案例一定要具有实际意义。然后,教师把脚本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编辑运行这些脚本,即所谓的“跟我做”。这里不是先教脚本的概念与语法,而是让学生直接应用脚本,使学生首先建立起对脚本的整体认识。脚本与脚本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部分,运行产生了结果,对比引发了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其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Shell脚本设计”这一章的实践性比较强,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如下所示:这些脚本文件有哪些共同之处?bin/bash有什么作用?echo命令有什么用,类型于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什么函数?read命令有什么用,类型于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什么函数?Shell脚本的变量需要先定义才能用吗?如何定义用户自己的变量?如何读出变量的值?等等。这些问题由老师精心设计,层层推进。实践表明,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提炼。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操作、上网查询、团队讨论、分析思考这些问题。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调动和启发了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在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显得进度流畅、气氛活跃。可见,“问题驱动法”可以很好实现“学做一体”,培养学生思考、探索的能力。

最后是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己做”。通过前面的训练,学生熟悉了“Shell脚本”,那么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编写脚本了。首先,教师可以给小组布置一些编程任务,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思考、讨论,一起商量、共同编写脚本。教师要适时分析、引导和点评。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随后,教师再给每个学生布置一些编程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脚本编写,这就是所谓的“自己做”。教师也需要做好巡查、指导和点评的工作。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训练,多数学生学会了通过编写脚本来解决网络管理问题。

理实一体的实践条件下,由于对“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等问题做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跟着老师自己做、带着问题自己学、带着任务自己做”,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弱化“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深入思考“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灵活的方法,不断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陈辉.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实施的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微观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2011,(10).

[4]王慧.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J].知识经济,2011,(18).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7

2、必须“尽快终止”程序设计的教学吗?

最后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中学计算机课程要以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性操作为主,程序设计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 。在时间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并尽可能早地在计算机课中安排一些程序设计内容,但内容和深度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特点做精心的安排。

当前关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一个争论焦点是计算机课程中要不要有“程序设计”的内容,如果有,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下面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澄清几个概念

1.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语言

在一些教师的脑中和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书中,常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例如一本全国范围发行的计算机普及读物中写道:“为了和电脑交流信息,也要通过语言,……,由于电脑语言就是用来告诉电脑按次序干什么事情的,所以电脑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可见这个问题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加以澄清。

什么是计算机语言?“①狭义的指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机器语言。②广义的指一切用于人与计算机通讯的语言。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各种专用的或通用的命令语言、查询语言、定义语言等。”[1]现在一般采用后一种说法。

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泛指一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包括汇编语言、机器语言,以及一般称为高级语言的完全符号形式的独立于具体计算机的语言。”[1]

上面两段引言很清楚地说明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计算机语言是外延较大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只是计算机语言下的一个属概念。“我们和计算机打交道,就要用计算机语言”这句话是对的,但用计算机语言与计算机打交道,不一定要用程序设计语言。我们用DOS命令,就是在用计算机语言棗命令语言;我们用鼠标单击某一图标,让计算机执行某一操作也是一种计算机语言。但它们都不是程序设计语言。当然这些命令语言,最后都要翻译成机器语言去执行,但这是计算机内部运行机制的问题,绝不能以此为理由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否则也不用区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了,因为它们最终也都要翻译成机器语言)。

弄清了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一些说法的正确与否也就不言自明了。例如有人说:“人们交流要通过语言,人要和计算机打交道,也要通过语言,所以要使用计算机必须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前半句话指的是计算机语言,而后半句话指的是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偷换”了概念,推理不合逻辑,结论也就不可靠了。当然说这句话的人,我相信绝不是有意的诡辩,而是由于概念的混乱,自己欺骗了自己。 我们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打交道,一定要学习计算机语言。我们学习DOS命令,学习Windows操作,就是学习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语言。我们学习某种应用软件的操作,也是学习计算机语言。总之,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计算机语言,一直是通过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打交道,但这不是程序设计语言。也就是说,学习使用计算机,一定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但不一定要学习程序设计语言。

2. 学习程序设计≠学习程序设计语言

在讨论中另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把学习程序设计和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混为一谈。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马希文教授写道:“用一串符号把一个计算机过程描述出来,就是一个程序。……要制定一些严格的规则,以确定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样的程序。这些规则的总和就叫做一种语言。”[2]

马希文教授又接着写道:“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1)要把程序的功能描述清楚。……(2)用程序语言把预定的计算方案书写出来。这是程序设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简单的计算可以直觉地进行程序设计。复杂的计算往往可以由简单的程序按照各种模式搭配而成。然而,却没有一种机械的办法可生成各种程序,换句话说,程序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3)证明程序的正确性。……(4)在实际工作中,试算和修正是不可缺少的。” [2]

从上面两段引言中可以看出,语言是“严格的…规则总和”,我们学习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学习这种语言的规则,即学习语法、语义、程序及其他一些规定。这里涉及的是严格的定义,严格的书写方法,没有任何的创造性可言(一个字母一个标点都不能错)。而学习程序设计是学习“设计过程”,内容主要是描述功能、书写方案、证明正确性和试算和修正。程序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当然学习程序设计一般应选用一种语言作为工具,学程序设计就必须学程序语言,学习时两者是不可能绝然分开的。但问题是各自的地位是什么?以哪个作为重点?我们中小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程序语言呢?还是把程序语言作为一种载体,一种学习程序设计的工具,而把教学目标和重点落在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上?这就是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的带根本性的分歧点。目前很多计算机教师在进行程序设计教学时,往往把很大的精力,甚至是主要精力放在语法和语义上,他们不自觉地把程序设计的课上成了“程序语言”课,违背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区别清楚程序设计和程序语言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二、程序设计是中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基本内容吗?

1.一部分人明确地提出计算机课中必须有程序设计内容,理由是“它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内容”。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程序设计是否是核心内容;二是中学计算机课程是否应该按计算机学科专业要求来设置内容。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大学计算机本科教学计划《计算机教学计划1993》中列出了计算机学科主科目有九项,而“程序设计”仅是其中一项[3]。为什么在9项中只选择了“程序设计”这一科目为核心科目?为什么不选其他科目?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根据是什么?

对于第二个问题早有定论,中学是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课程应该主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设置,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科本身的需要。提出上述看法的人,不自觉地受到了“学科中心论”的影响,其理论基础就是错误的,因此论点也就不能成立。

2.有人认为,选“程序设计”内容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论点在一定条件下说是正确的。我国十几年来在国内外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人才,这些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程序设计锻炼确实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进入大学后的表现也证明了这点。 但研究任何问题不能脱离实际抽象地论证。我们这里谈的不是竞赛,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课外活动,而是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即素质教育。目前我国计算机课一般在高一开设,总共只有60-70学时。在这几十学时内要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还要学习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这样留给学习程序设计的时间至多只有30多学时。在这样少的课时内,能学多少程序设计的内容?全体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多大提高?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至少需要40以上学时大部分学生才能学会初步BASIC程序设计,80以上学时才能进行真正的程序设计(算法设计),这时候才能真正谈及能力的提高。

另外,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一些小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千百万学生的大问题。因此结论必须有比较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只凭个人直觉和的经验是不够的。提出这一结论的人能拿出什么比较可靠的科学的依据证明这一点?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而国外一些实验却对这一假设作出了否定性的结论。美国的玛霞·林和她的同事在1985年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在普通学校,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时,一般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低的组,最后程序设计语言成绩评定也低。能力高的组,最后成绩也高。”[4]美国银行街的柯兰德等人的报告也指出:“要成为程序设计的专家,至少要有500小时以上的上机时间,而大部分只有10-12台微机用于程序设计课的学校,上机时间很少,即使一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对他们最后程序设计能力的测量,效果并不显著。”[4]虽然我国与美国相比有很多特殊性,美国的结论不能照搬到我国来,但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 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的程序设计课,能否使大部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3.有人提出学生学习BASIC程序设计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懂得“计算机能做什么,是怎样工作的?”

这句话如果是在70年代或80年代初讲的,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那时计算机软件还很不丰富,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还必须使用者自己编程。并且在编程时必须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过程。但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功能、数量和质量极大发展的90年代,还拿来作为学习程序设计的主要理由,似乎有些过时了。目前在简单的BASIC程序设计和具有强大功能的应用软件之间已产生了一道鸿沟,两者之间差距非常大,要通过简单的BASIC程序设计学习来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犹如“瞎子摸象”。在应用软件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计算机能力,在简单的BASIC程序设计中很难得到。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块操作和排版功能,超文本链接功能,在简单的程序设计学习中就很难体会到。反之,通过应用软件学习所能了解的计算机功能却大大超过简单程序设计中的功能。例如应用软件中的打印功能已大大超过BASIC中PRINT(打印)语句所能了解到的功能;输入功能也大大超过INPUT语句所能提供的信息。

马希文教授也早就指出:“我们研究程序设计时,可以选用一种适当的语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只研究用语言书写的程序,而不去过问这种程序在具体计算机上到底是怎样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就是一种抽象的计算机。”[2]也就是说学习程序设计,特别是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了解的是抽象的计算机。什么是“抽象”?抽象就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程序设计中的抽象,马希文教授在上面这段话中已说得很明白,即“只研究用语言书写的程序,而不去过问这种程序在具体计算机上到底是怎样实现的。”。既然舍弃了“在具体计算机上是怎样实现的”内容,怎么能通过程序设计来懂得“计算机能做什么,是怎样工作的”呢?

当然上述说法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可取之处。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被看作是由硬件和软件按层次方式构成的,每层表示一组功能和一个接口。每一层都在一定深度和范围反映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工作状况[5]。学生们学习应用软件的知识和操作只是从最高层面上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工作状况。而学习程序设计则是从更深一层面,即语言处理层面来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工作状况。因此我认为如果上述说法改为“学习程序设计是从更深的层面,从语言处理的层面上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是怎样工作的。”就无可非议了。

三、必须“尽快终止”程序设计的教学吗?

1997年国家教委收到了两封信件,一是联合国(UNDP/CPR)首席技术顾问大卫·艾伦写的;另一封是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传播技术级电脑中心主任黄哲操写的。信中他们对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也以美国为例对我们发出了警告:“尽快终止中小学作为普遍的教学要求的计算机语言课”“如不彻底改变方向,一切证据表明中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将面临最大的灾难。”

对于这样严厉的警告,我们应如何看待?当然应当认真地研究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吸取其中有用之处。但我认为,最了解中国的是我们自己,中国和美国相比较,在经济发展上,在文化传统上有很大的差别。在美国是好的经验,在中国不一定是好的;在美国行不通的、失败的办法,在中国可能会成功。我们已经有了十几年的计算机教育经验,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来决定我们的政策。

我国的一些教师也有以上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计算机学科没有必要学习程序设计,只需要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和一些社会上流行的软件使用就可以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程序设计,到社会上完全无用,仍需从头学起”的说法。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软件涌现,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和功能大大提高,一般的应用都有现成的软件,不必要自己编程。因此上面看法有其正确的一面。过去的计算机课教学,由于各种原因以BASIC语言教学为主,忽视和根本没有实际操作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不论是普通中学还是职业高中,无一区别都是一个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非所用的结果,特别是对准备毕业后立即就业的那部分学生。

但上述说法从基本点上、从理论上说是不正确的。首先,这种说法指导思想是受了“社会中心”论的影响,即当前社会上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是一种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做法。

我们不反对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考虑课程的设置,不但不反对,而且要提倡。我们也不反对学习一些实用的应用软件,而且赞同在新教材中增加一些应用软件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在初中的计算机教材中,实用部分可以占全部内容的 70%到 80%)。但在这里,我们和持这些观点的人有一个根本上和原则上的区别:我们不但考虑社会当前的需要,而且更注重社会长远的需要。我们不但着眼于学生当前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终生教育的需要。出发点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在教材的安排上,以及在教法上,就会有根本性的区别。 上述观点第二个错误是混淆了不同教育的性质。普通中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它与职业教育不同。上述观点把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等同起来了。

就是职业教育,上述观点也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力。这就不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汽车的基本原理也能开车,但绝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同样道理,如果只会一些具体应用软件的使用,不懂得有关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应用人员。我很赞同下面一段很有哲理性的话:“必须坚持技术基础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兼顾,... 如果不进行技术基础教育,就缺乏后劲,难以掌握高技术;如果不学习当地的实用技术,就不易起步,难以把最基本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按照布鲁纳的知识迁移理论, 扎实的技术基础教育,有利于学生去掌握实用技术,起到举一反三作用;良好的实用技术教育,有利于扩展和提高技术基础教育,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6]而且将来的社会职业的变动将是很频繁的,一生中职业变动四五种是常事。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学生的长远着想,注意基础知识的教育,注意能力的培养。

四、程序设计方法尽可能早学习

我认为计算机课程还是应该安排一些初步的程序设计的内容,而且越早越好。为什么要安排一些初步的程序设计内容?我的理由与上述的几种不同。

第一个理由是,计算机学科有于其他学科很不同的特点。关于这一点,当代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唐·依·克努特(D.E.Knuth)在他的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巧》中有很精辟的论述。他写道:“能把问题的解法表达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一种明显形式(这些机器没有普通的感觉;它还不会‘思考’。但它能准确地不折不扣地去做让它做的事情。当一个人初次试图使用一台计算机时,这是最难以掌握的概念)。”[7]。但是这个“最难以掌握的概念”又是真正学会使用计算机所不可缺少的。怎样来掌握它呢?经验告诉我们,学会计算机的初步操作,学习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初步了解这个概念。但是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学习程序设计是一个较好的途径。程序设计要建立数学模型,要进行算法设计,这些就是克努特所说的“把问题的解法表达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一种明显形式”;在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时,就要了解有哪些语句,它们的功能的什么。这些实际上就是了解计算机“能准确地不折不扣地去做让它做的事情”。

第二个理由前面已说及,即学生们学习应用软件知识和操作只是从最高层面上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工作状况。而学习程序设计则是从更深一层面,即语言处理层面来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工作状况。

第三个理由是程序设计虽然不是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但它是一个基础课程。计算机学科的其它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除学习一些理论外,很重要一项就是在计算机上实验,这些实验大部分要编程序,也就是要会用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相应的程序。所以大学计算机专业都把学习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如果在中学就给学生打下这方面的基础,就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那些在中学已学会了程序设计的大学生回来的反映,很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基础教育任务之一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后备力量,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小学打下程序设计的基础,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的深造和就业以后的继续教育。

为什么要“尽可能早学习”呢?在计算机普及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只要内容和教法适当,程序设计入门,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容易,甚至高年级小学生比初中学生容易,最困难的是成年人(这里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大多数人来谈的,即从统计的角度来谈的)。这种“怪”现象如何解释呢?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头脑中的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或简单地存储着的,而是有一定的结构,即认知结构。学习就是科学的逻辑结构和人的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和转化。“当儿童认识一种新事物时,总是先用原有的图式(即认知结构)去同化(即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如获成功,便得到认识上的平衡,否则就进行异化,调整原有图式或创造新图式,直至取得新的平衡为止”[8]。

程序设计是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它与其他学科的结构,如数学知识结构、物理知识结构等,有很大的区别。唐·依·克努特的论述中提到“这是最难以掌握的概念”,为什么“最难以掌握”?就是因为这种知识结构与以往人们学习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当一个初学者学习程序设计时,在把这种新的知识结构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同化)时,由于结构差别太大,就会遇到原有结构的“顽强抵抗”,必须创建新的认知结构。而在这种新的认知结构的创建过程中,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越牢固,创立就越困难。一般地说,年龄越大认知结构就越牢固,越不容易改变。这就造成新的结构建立成人比高中生困难,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困难的现象,而小学生头脑像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早地学习“程序设计”这种知识,就会减少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当然这种“程序设计”知识结构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它的内容多少,它的复杂程度的高低应该是不同的,应该有层次、有区别的。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委托国际信息处理学会(IFIP),编写了指导世界各国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文件《中学信息学课程》。其中有一段话,对于我们每个从事计算机教育的人会很有启发。现摘录如下:

“这里所指的程序设计非技术性的程序设计,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把‘你自己做的事情’转变成‘别人能做的事情’。这就要求能详尽地描述完成任务的过程,以便其他的人或其他的设备能准确地重复这一项工作。

这种完成任务的‘自动化’就被称作程序设计,有时也称作算法程序设计──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使用复杂或先进的软件工具(如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甚至文字处理系统)时,用算法的思想来思考或解决问题是必要的。

程序设计是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经验的一种快速、明确而适合的途径,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小型的程序员’,而是使得学生能用程序设计的方式进行思考。本着这个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掌握‘必须了解’的,至于程序语言中的独有的特点和假设就不是很重要了。教师必须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设计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9]

儿童心理学中有一个“关键年龄”的说法,即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某一种技能或能力在某一特定时期最易获得,最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效果就会差些。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等。[10]那么,儿童青少年学习“程序设计”的关键年龄是在哪个时期?这是值得心理学家和计算机教育专家研究的课题。

五、初步结论

在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中究竟要不要安排“程序设计”的内容?我完全赞同《指导纲要》的提法:“中学计算机课程要以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性操作为主,程序设计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 [11]。在时间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并尽可能早地在计算机课中安排一些程序设计内容,但内容和深度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特点做精心的安排。

我个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学高年级可以学一些LOGO语言的程序设计,其主要内容是“海龟绘图”,通过LOGO学习一些几何知识,而在程序设计上只起到“熏陶”的作用,即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阶段可以安排一些介绍什么是程序、什么是程序设计的简单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能编程。高中阶段可以较系统地学习一些程序设计知识,了解程序设计过程,能编简单的程序,但在算法设计上只要求了解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开展以算法设计为主的课外活动和选修课,给那些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书目】

[1] 王攻本主编:《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辞典》1993年,405、404页。

[2] 马希文:《程序设计学》科学出版社,1985年,1页。

[3] 《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93》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9页。

[4] 陈琦:《中学计算机教育文选》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145页。

[5] 孙钟秀等:《操作系统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2页。

[6] 郭福昌:《试办农村综合初中,势在必行》《课程研究》1994年4期,7页。

[7] 唐·克努特:《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巧》第一卷前言,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年。

[8] 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8,31页。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8

计算机是当今最为伟大所成就之一,而计算机领域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学校计算机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

为使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很多学校均把计算机课程设为基础课之一,甚至大部分学校还有计算机专业。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大、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正处于低谷中;计算机教育教学上都不尽人意:学生说没有学到本领,用人单位说学生掌握的技能不够。那么,到底应如何做才能解决学校、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冲突?要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增强竞争能力,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内心喜欢使用计算机

一说喜欢,可能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会说:喜欢。但是我说的喜欢是真正意义上的喜欢,是不是比上网聊天还要喜欢?是不是比玩游戏还要喜欢?可能大部分同学说的喜欢主要是针对这两个—网络和游戏。对于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喜欢度能不能赶上网络和游戏。这一点是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喜欢计算机专业技能。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喜欢去网吧泡网,往往半天一天的呆在那里。我们先不讨论他们在网上做什么,至少一点很明显,吸引他并且他喜欢,这很重要。学生学不好计算机专业,他们的理由都很多,比如学习比较忙,下课后又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总之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学不好计算机,唯一没有想的是否从内心喜欢去学、去用计算机。目前学校里大部学生,都有要想学会计算机的操作,轻松地使用它的想法。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先喜欢它,要从中找到乐趣,要找到吸引学生的东西,哪怕从游戏开始,因为很多教师受学生逃课上网吧玩游戏的影响,总以为游戏总是有害处的,其实也未必。如果你找到了有吸引学生的切入点,它可以慢慢的把学习拉进去,促使学习去学,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学生想要的东西,甚至是更多的东西。

二、老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目的性

曾有专家统计过,学习计算机20%(即计算机专业人员)是为80%(即计算机应用人员)的服务的。此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大多是培养的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是中职学校,培养更是一线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而不是从事计算机开发、设计等方面的人员。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上要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用什么就教什么,不要讲究“大而全”、“系统性”、“理论性”。不一定要教会学生知其然,甚至是知其所以然。我认为好的方法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目的、实际的需要,参考一些有具体案例又是图示教程,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教材(目前上网也能获得这方面的教程);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帮他解决问题,与他交流,探讨。这样可能比进行以往传统的系统教学来得强得多,当然如果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员是要靠系统的培训来进行。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正学计算机心态

很多学生刚学的时候,可以说是满腔的热情,雄心勃勃,心理的期望值很高,大有不光要学会它,而且觉得不久就会变得也来也精通,面面俱到。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无论在教学的“硬件”还是“软件”上,不说一流,至少绝对合格。但是培养出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不是很高。有些学生既使认认真真学了,有时也仅仅是入了个门。毕业后实际一操作,这也不会那也不懂,用计算机想做一个具体的工作,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一下就没信心了。所以要把正心态,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知道一期学习能让你入门并由此为你打开了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大门,实则上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半,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只有你有恒心,平时多动手,慢慢地一点一点的积累,逐渐地你会发现人家还在楼底,你已经在楼上了。

四、学生学不会时,老师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学生有好有差。肯定有学生学不会的时候,这时,不能一味的怪学生,觉得是学生理解能力差,领悟能力不够,或是归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好等。首先老师应先找找自己的原因:如是不是讲得不透切,演示得是不是不清楚,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难度是否偏大等。注意应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找准原因后,再想办法补救。这样一方面会避免师生对立,另一方面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会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不应当把教师或以前学生学习经历照搬到现在学生身上。不能说自己学过什么就要求学生也要学什么,以前的学生怎么学的也要求现在的学生怎么学。我们要为现在的学生考虑,替他们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计算机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跑他们。

在为学生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要提倡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就以POTOSHOP这门课为例,很多学生对它很有兴趣,但是也是很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热情就消退,原因就是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大量的系统讲各种工具、滤镜等的设置、使用。不要过多的讲那些,就讲PS中如何抠图,把MM脸上雀斑却掉等这些实用的操作,保证学生学起来更有劲。

有人说过:“只有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的人才是明白人”。学生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才能真正做到。

以上是我对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如有不当处,敬请谅解。也愿我们的教师能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把计算机教育搞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黄陈容,袁宗福,杨晨宜,廖雷.《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5,(6)

[2]鲍丽薇,冯建华,胡事民,蔡莲红.《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实践教学》,计算机

[3]陈观林,杨起帆.《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计算机教育,2005,(8).

[4]郑光勇,徐雨明,眭仁其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2007(10)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不仅仅面向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都会涉及到一定的计算机教学。由于社会各行业发展中对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以来程度较高,因此,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从目前而言,很多高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对对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概括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实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人本思想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从目前而言,在教学的目的性、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的理论性偏重

理论性偏重一直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整体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学理论性偏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教材的依赖性较为严重。严重的教材依赖性是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禁锢在教材当中,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第二,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当前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但是,在教学中内容和方式的传统化使得这些新技术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从而缩小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认知,对于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二)以结论性教学为主

与数学、物理等学基础性学科不同,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工具类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各个技术的使用方法、原理等。但是,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通过某一特性的例子,告诉学生经过计算或者编程之后得到的结果,而忽略了为什么会得到这一结果,怎样才能得到这一结果。这种结论性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固定思维,导致学生在遇见实际问题时无法更好的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而是通过固定的理论思维去判断能或者不能,使得计算机应用的创新能力降低。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单一

通过有效地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基本为理论考试+上机考试的固定模式。理论考试主要包括学生基本计算机理论的知识的考察,上机主要是对特定的教学题目的考察。从教学考察意义上,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生能够反应教学的效果,但是,从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上,这种方法则不能真正衡量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例如工科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教学,针对特定的模型进行上级考试,考察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固定模型的认知,而不能反映学生综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这种方法仅仅从表面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能从根本上体现教学的价值。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向

针对上述的三类教学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提高教学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一)实践性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是计算机教学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开展实践型的理论教学。例如,某一特定的实例为主体,从开拓性的角度让学生自我突破去实现实例。从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实例的特点、实现的过程等从理论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时间能力,同时还能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计算机教学的过程性

结论性的教学对于高校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特定的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第一,是什么。首先让学生对于问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其组成结构、编码的基本意义等,在这一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第二,为什么。这一问题为什么能够通过这样的语句进行实现,它实现的前提、过程是什么,如果改变其中的变量它是否对于结果产生影响;第三,怎么办。怎么办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这是从条件到结果的实现过程,是过程性教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过程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实现计算机教学应用性培养的目标。

(三)教学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

从根本上,评价手段单一并不是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而是评价手段考察的内容对于计算机教学应用价值的体现不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因此,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方面要求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中其内容应当是多元化的,不能以固定的内容作为考试的参考标准;第二,考察方式的学生主体作用。在考察过程中,应当不能单一地从教学的层面出发,应当着重从学生群体的期望层面进行考察,使得考察方式能够更多地体现应用能力的考察。

参考文献:

计算机是什么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92-02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

1.计算机基础教程: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进制及转换等;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indows xp的特点、软件的安装与删除、系统的设置和维护等;

3.Word软件的使用:文档格式化、文档图文混排等;

4.Excel软件的使用:工作表的编辑、数据计算、管理,图表的建立等;

5.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幻灯片的建立、编辑、放映等;

6.计算机病毒:病毒的概念、传播媒介、种类,病毒的预防、检测、清除等;

7.网络基础知识。

二、关于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的几点建议

1.课程的安排,以上机为主、讲课为辅。因《计算机机基础》课要求掌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需实操,所有应该多安排一些上机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做上课的主人,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上理论课时,备好课。教师应该慢速的阅读《计算机基础》书本中的内容,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在书本中做标记,然后快速的阅读课本两遍,把漏掉的内容做标记,在写电子教案时,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还要参考至少两本课外书籍,反复推敲,这样的教案内容才会更加清晰明朗,内容才会更加丰富,知识面才会更广。编写的教案内容应该细分到每次课,而且这次课的所讲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堂总结是什么,以及讲完后课后感想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上理论课时,教师应当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word中的图文混排效果时,老师应该事先做好一个图文混排的word文档实例,如图所示:

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知道,什么样的效果是图文混排,在这个图文混排实例中包含需学习的知识点是艺术字、插入图片、分栏、文本框、页眉页脚、水印等等,这些知识点的意思是什么,以及以实例中的文字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操作步骤达到最终的效果。

4.在上上机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实验的内容。在上机时,老师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和原理。要求学生做出实验的效果,及时对所做的内容进行检查,指出需改正的地方,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写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处理与分析等等。

5.附加题。虽然一批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免修,但剩下的同学基础还是有差异,在上机时,老师既要顾大体,又要顾个体,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能完成任务,也能让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能吃得饱。所以,老师准备实验内容的同时,应该还有附加题,让那些先做完的同学有时间再做附加题,使他们有事可做,也不会影响速度慢的同学。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首先上课时应严格考勤。很多学生都是有惰性和侥幸心理,每次课,老师都应考勤,多次旷课和多次迟到的同学,找他们单独谈心,问原因,做思想工作,说清问题的后果。通过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其次,对于上课睡觉的同学应及时的叫醒他,让他站起,清醒头脑,最后对于上课讲话的同学,应及时制止。

7.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管是年轻老师,还是老老师,都应本着学海无边、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不断地去听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学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等,把它记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于年轻老师还应该经常参加培训班学习,或者深造读硕士、博士等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好的育人。

8.及时下班辅导。老师每周应该定个时间到班上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有疑问的内容,给他们耐心讲解,对于普遍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上课时讲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应该对他个别辅导,直到明白为止,使学生每周学的内容,每周都能消化,反之,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后自暴自弃,一点都不想学这课了,会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教学目标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