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扶贫事迹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0 19:37:56

扶贫事迹材料

扶贫事迹材料例1

一、保持较高政治站位。

我作为扶贫专干,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坚持认真学习关于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和调研座谈重要讲话精神,做好笔记反复研读;认真落实冠以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党员靠齐,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结合我村脱贫“摘帽”工作安排,以高度的责任感到社到户进行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任务。

二、落实扶贫帮扶政策

扶贫期间,我主要负责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全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全部落实系列教育资助政策;主动帮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能上学的联系送教上门;及时向有就读职高、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的贫困户家庭解读相关政策,并现场教他们如何办理。

三、整理扶贫档案质料

扶贫事迹材料例2

是专业的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xx自20**年3月作为xx省科学技术厅驻xx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下派到xx村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围绕20**年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户持续增收、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高度重视、责任落实、统筹兼顾、刻苦钻研、以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各项精准扶贫工作。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认真学习x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精神,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真正信仰党的章程、纲领,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尊严,听从党的指挥,把党性观念扎根于内心深处,融入灵魂,形影不移,做到思想上不动摇,行动上不出错,永远跟党走。坚决拥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永远把人民的事情放在自己的心中,时刻维护群众的利益,与群众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站在党的立场上,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竭尽所能,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二、爱岗敬业,取得优异工作成绩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在把工作做完的基础上尽量坚持做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自20**年3月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

(一)严格遵守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

严格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严明纪律,规范管理,本着思想为先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吃住在村,坚决做到不吃请、不扰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长期驻村,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认真学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通过学习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掌握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纪律,严格遵守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搞好自身建设。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加强政治理论、精准扶贫政策等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通过扶贫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的利益。

(三)深入基层,抓动态管理,落实精准识别,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

多次走村入户,与村民零距离接触,了解民情民意,完成建档立卡户的资料收集。帮助村委会完善村档扶贫痕迹管理,实时更新,尽量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四)促项目进展,提升脱贫实效。

实地走访查看“民族贫困地区钢结构抗震安居房适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建设示范”、“贫困山区肉牛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xx县xx村新能源科技成果应用和能力素质提升示范”和“xx村石漠化地区安全饮水工程科技集成示范”等项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xx村从危房多到安居户建设、无水到通自来水、无硬化通村小组路到几乎全部道路硬化、无产业到肉牛养殖产业等全方位的改变。

2018年,省科技厅紧跟中央、省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导向,由扶贫一个村转向培育一个县的扶贫产业。结合xx县的产业规划和实际情况,2018年省科技厅将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培育xx县的黑木耳产业。期间,主要配合xx县的领导,完成黑木耳产业的项目申请和申报,通过扶持xx县的黑木耳产业发展,带动xx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实现xx村的村集体经济。同时,带领xx县黑木耳产业相关领导、黑木耳产业领头企业xx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和黑木耳种植大户赴蛟河市黄松甸镇、东宁市及北京市学习调研了黑木耳产业。通过学习调研,黑木耳种植大户学到了更多的种植经验,他们纷纷表示,对2018年的黑木耳种植产业信心满满。

(五)抓政策落实,摸民情、暖人心。

驻村扶贫工作期间,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百姓。一是为老寨村小组的杨开祥家安装节能灶。杨开祥1965年8月出生,患有大病,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位85岁的老妈妈罗仁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杨开祥平时的生活起居主要靠老妈妈照顾。20**年省科技厅领导为省科技厅挂钩xx村的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捐赠了节能灶,我们帮助类似杨开祥家里这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装节能灶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节能灶。二是主动带领村里老百姓打扫卫生。xx村属于少数民族村,以苗族居多,有部分彝族、瑶族和汉族,村里卫生习惯不好,我们主动去转堡村小组活动室、转堡街上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感染老百姓,带领老百姓打扫村内和自家卫生。三是为老百姓捐赠旧衣服等物资活动。20**年11月,通过微信朋友圈,组织开展捐献物资活动,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和转发,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热心人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为像贫困家庭的小孩捐赠过冬衣物的想法,并立即付诸行动。通过各种渠道,爱心人士纷纷自发的捐款捐物,收到了爱心人士捐款共计7XX元、价值XX元的书籍。许多不愿意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从全国各地寄出小孩衣物包裹。

(六)抓宣传教育,调动农户积极性。

驻村开展工作期间,深入xx村委会各村小组对省科技厅挂钩帮扶的XXX户贫困户的现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图片和视频拍摄,并对全村公共设施、道路、村容村貌和帮扶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拍摄。通过入户调查,对厅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住房、饮水、养殖、学龄儿童等情况进行再次核对,完成省科技厅精准扶贫app上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以便挂钩帮扶人更便捷掌握情况。设计、制作了xx村委会转堡村小组活动室外墙展板,将部分村规民约、厅扶贫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进行了展示,极大地宣传了xx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对群众进行了思想教育,调动了群众的脱贫致富积极性。

(七)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

积极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做好“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通过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xx村的贫困人群脱贫,广大老百姓发家致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坚持中央统一部署与基层探索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协调促成省科技厅机关、直属单位党组织与xx村7个党支部形成结对共建,并开展了多次“双推进一共建双联系”活动,包括座谈、上党课、看望老党员、民族文艺活动等等,赠送了相关书籍、购买乐器等。20**年10月底,xx省科技厅机关服务中心与xx村第三支部开展“双一双”支部共建活动。机关服务中心委托我们工作队带领xx村第三党支部部分党员到昆明参观学习种养殖项目。先后参观了楚雄市养猪龙头企业xx安友农场股份有限公司、部级龙头养猪企业xx神农集团、xx省畜牧研究院种猪性能研究所。期间,还带领党员到xx省科学技术馆举办的“砥砺奋斗的五年”脱贫攻坚展,参加的同志都深受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好党员和脱贫成效所鼓舞。xx党支部的同志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把这次出来参观学习的心得带回xx村,为带动xx村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了脱贫攻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除此之外,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给全体党员上党课,加强全体党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争取对全体党员进行基层党务培训,强调了持续有效的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了精准扶贫挂钩单位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进行了重温入党誓词,交流等等。按照关于基层党建提升年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全体党员提高认识,配合各村支部,持续有效开展好“两学一做”,抓好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对照四风找问题,严肃组织纪律,着力解决慵懒散问题,基层党组织按照规范落实好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基础性工作,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带动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这个陌生到熟悉的村庄,目睹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变化。从与老百姓打交道的那种陌生感,到每次去家里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欢迎与感谢;从我们带着老百姓打扫卫生,到老百姓主动打扫卫生的习惯、观念改变;从泥泞不堪的村内道路,到门前通水泥入户路的“阳光大道”;从老百姓“靠天吃水、靠车拉水”的无奈,到老百姓家通自来水后满满的幸福。这些点点滴滴,微小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看到老百姓灿烂的笑容,我们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老百姓满意了我们就满意了,老百姓过得幸福了我们就幸福了。愿xx村越来越好,愿xx村的老百姓越来越富有。

xx,42岁,中共党员,xx市xx县龙桥土家族乡蜀鄂村人,现任xx县鑫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守大山11年,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5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XXX万元以上,让绿色蔬菜成为高山乡镇的支柱产业。

“我只是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

8月27日,记者在xx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蜿蜒跋涉,终于驱车来到了深藏在大山里的鑫桥公司“菜蓝子”基地。

所行之处,记者就被漫山遍野的蔬菜所震撼了。“看,那些地里全是蔬菜,有萝卜、甘蓝(又名包包菜)、白菜等。”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成熟后,都将送到xx的公司里去,集中粗加工后再运向外地销售。

汽车在蔬菜园子里咆哮着奔跑了近二十分钟后,到达了鑫桥农业开发公司。刚下车,记者看到该公司门前的坝子里,十多个妇女背着背篓,围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讨论着什么。“那就是我们此行要见的人xx。”工作人员说。

“账单子拿过来我看看,你家里今年不错哦,两个月收入4000多。”xx数着人民币,微笑着跟对面的妇女交流着。

“这还不得感谢你,没得林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些菜早就进猪圈了。”旁边的妇女跟着附和起来,随即就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我们并没打扰这和谐的一幕,十多分种后,挨个数完钱,这些妇女们满带着微笑和收获离开,xx才注意到我们的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扶贫办的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xx说,刚刚那些妇女,都是周边零散的村民,自家种植的甜玉米吃不完,都是一背篓一背篓背过来卖的,只要能变现的农副产品,xx一律收下。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

1993年,xx高中毕业后,便远赴河南砖厂打工。但他对笨重的体力活儿没有兴趣,辗转来到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做经纪人,他敏锐发现其中商机无限,便将经纪人活动流程记录了下来,准备将来回乡创业。2002年,xx联系到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板,一边负责生鲜配送,一边学习观察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累积了经验。

2003年,xx回到家乡,依靠打工赚回来的经验和资本,结合本地特色,个人投资XXX万承包土地300多亩,利用龙桥乡1200至1800米的海拔优势,发展高山无公害反季蔬菜。

“根据在寿光和广州学回来的经验,一开始就施行‘订单农业’的模式,跟周边农户协作发展。”xx回忆说,那时候规模还不算大,所以一切十分顺利,农户赚了,他自己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时候他便想着扩大规模发展,于2005成立了鑫桥农业开发公司。

“成立公司的这一年,由于不懂种植、加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仅收获期的一个月就亏损了XXX万元,这一棒差点将我打趴下。”xx谈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还好当年打工时结识的广东老板听说后,派出3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了近两个月,救我于危难之时,在下一个收获期的两个月时间里,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更坚定了xx的信心,他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百姓发财,公司发展”的目的。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xx这样说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在xx的倡导下,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帮村产业带动责任,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产前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合同价回收”的方式,以“订单农业”示范带动龙桥土家族乡五个村2000多户村民,对所有贫困户交售给公司的蔬菜给予XX元/吨的额外补助。

“好多贫困户逐渐富裕起来了,都走出了贫困。现在公司帮带的村民中还剩下200多户贫困家庭。”xx说,这XXX户当中,有XXX户是深度贫困户,他把这XXX户当成重点照顾对象,采取“无形股”的方式进行重点帮扶,同时聘用到公司做帮工,加上土地分红等利好,xx有信心在一年时间里让这些农户实现脱贫。

为此,我们走访了深度贫困户黄思波一家,因为他也是领到提前分红的贫困户之一。从种植基地出发继续深入大山区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达黄思波家中,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

据黄思波讲述,在种菜之前,靠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一年收入只够家用,更别谈孩子的学费了,那一年两万多的支出,让农家汉子觉得十分无力。

在黄思波的蔬菜地里,xx带着技术人员将近段时间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特别传授。“一定要注意管护,对病变的菜要及时清理,需要肥料我先垫资你直接拉过来,把你女儿上学的钱先准备好。”xx知道黄思波的难处,主动提出欠款提肥,后期出产再支付,这无疑解决了黄思波当前的燃眉之急。

“今年在林总的帮助下种了20多亩蔬菜,大部分是萝卜,保守估计收入在6万元左右。”黄思波信心十足地说,今年完全不为孩子们上学的事发愁了,这得感谢xx的真心实意的帮助。

我们探究xx真心真情帮助贫困群众的动力从何而来,xx这样回答我们,“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我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的道理。”

xx将公司发展植根于家乡广袤的田野,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公司先后获得“xx县家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县优秀私营企业”“xx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xx市种菜能手”等称号;xx个人曾当选xx市第三届劳动模范、xx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被评为20**年xx市优秀共产党员、20**年xx市科普惠农带头人、xx市首届“十佳”返乡创业明星。

xx同志于20**年4月13日选派为xx县那能乡弄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2018年3月23日选派为那能乡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驻村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在做好弄亭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兼顾好本全乡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随时跟踪落实弄亭村和全乡的贫困户建房进度、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情况,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中很好地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了解民情干实事。自驻村以来,xx同志带领驻村队员走遍弄亭村委会XXX个村小组,实地掌握各村基本情况,把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各村情况和弄亭集镇搬迁工作共同开展,按照各户致贫原因结合“五个一批”制定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同时,对派驻单位县委组织部所挂钩的那能村委会那力、那了等村小组贫困户建房困难进行实地了解,并积极协调建房物资和资金,结合单位挂钩贫困户和村组实际情况认真起草各年度扶贫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建房、产业发展、党建促脱贫等工作思路。一年多来,xx同志和工作队员为弄亭村XXX户在建房贫困户申请各XX.X万建房补助和每户10吨建房水泥物资,那能村2户申请各1万建房补助和每户10吨建房水泥物资。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协调弄亭村XXX户(3户正在申请)、那能村4户贫困户申报易地扶贫搬迁。向挂钩单位争取为无力缴纳农合农保的贫困户共XXX人,解决了6XX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为弄亭XXX户、那能XXX户贫困户争取挂钩单位帮助缴纳人身意外保险每户XX元。针对山瑶3至6岁适龄儿童30余人,学龄前就学困难和语言融合难等问题,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沟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山瑶学前班在20**年9月份正式开班,解决了山瑶学龄前儿童就学难问题。针对单位挂钩的3个山瑶族贫困村无种植土地问题,结合各户劳动力结构和外出务工情况,在那能村周边多方走访了解土地流转情况和那能乡蔬菜销售情况后,动员6户山瑶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协调田地8.6余亩,帮助解决租金、化肥、种子等费用XX.X万元,激励一批山瑶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样板,激发大批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致富增收。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党员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挂钩单位争取帮助弄亭村解决了党员培训经费XX.X万元,为那能村解决了党员培训经费1万元。

无怨无悔争担当。20**年是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不仅要动员协调贫困户建房、落实贫困户农户农保缴纳、人身意外保险等重要工作,还要协调做好弄亭和那能2个村的动态管理工作。从进村入户召开贫情分析会、采集基本信息、审核上报、信息录入,到指导本单位和挂钩弄亭村的2个单位填写“四卡”等工作,始终与工作队员拧成一股绳,通力协作,着眼大局,不留怨言。在工作任务重、人员短缺的情况下,xx同志毅然提前结束护理假,回村迅速投入工作。白天进村入户,他以身作则挑选偏远无法驾车进村的村组进村开展工作,晚上录入信息到深夜,村里没电了,就带领队员到乡镇开展录入工作,2次动态管理中,他就熬了4个通宵。2018年更是全县争取达标脱贫的重要之年,为了让弄亭村千亩砂糖桔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村规民约加强村民自治等工作有序开展,他始终以大局为重,把工作摆在首位,家属生病了,他送到医院检查安顿好后,又及返岗投入工作。他说:“我亏欠家庭很多,但是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投身到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立足本职谋出路。为让全村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切实解决贫困户收入难题,xx同志经常组织队员讨论弄亭村产业发展思路,并对猪、鸭养殖、砂糖桔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行调研分析,于20**年底形成《弄亭村扶贫综合项目实施方案》上报乡党委政府,在产业扶贫上他始终努力思考,为贫困户增收不懈寻求出路。终于在那能乡400亩砂糖桔示范扶贫产业成功实施,通过市场等各方面综合考证成熟后,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弄亭发展千亩砂糖桔示范基地,弄亭村也迎来的产业扶贫的重要机遇。弄亭千亩砂糖桔产业启动后,他一直带领队员积极参与其中,从动员群众出租租地、测量田地、兑付租金、开沟挖坑、运苗种苗、设立管理机构、到具体生产管理各阶段会议等等,哪里缺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作为第一书记,他不但考虑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他还想到一直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任务繁重,几乎全职为脱贫工作而又工资微薄的村“三委”干部和村小组干部。为提高这类干部收入,更为让该产业顺利实施,确保效益,让贫困户真正受益,顺利实现脱贫任务,他与乡党委政府和合作社多次研究,让村“三委”干部和村小组干部参与合作社管理运行。

抓实管理促脱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驻村工作队员、村“三委”干部和各村党员的通力协作,作为第一书记,xx同志深刻认识到队伍管理的重要性。一是严肃工作队管理,按照工作队管理办法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八必须、八严禁”严肃要求工作队员纪律,严格考勤,按照程序严格请销假制度,按时报送工作队简报、工作日志、民情日记等。一年多来,xx同志以身作则,严肃工作队各项工作纪律,坚持驻村,编撰简报27篇,工作日志、民情日记200余篇,还草拟各类计划、总结、报告及典型等。二是加强村“三委”干部队伍建设。村级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短缺,几乎是多数基层一线面临的一个难题,弄亭村“三委”干部在20**年来就因身体原因等辞职了2名同志,xx同志及时和村干部讨论考察后备干部2名,并及时调整充实了村“三委”干部队伍,确保脱贫攻坚和各项村务有序开展。组织村“三委”召开会议,严格村干部值班制度,切实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党员队伍管理。结合自身业务知识,xx同志认真指导弄亭村各党支部正常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规范党建工作台账,抽时间带队员到临近村委会交流学习党建促脱贫工作。组织党员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集镇规划、贫困户识别退出评议等各项中心工作。他经常与党员交流讨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位党员,特别是村干部党员要率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自身干事创业热情,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发展致富。

在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xx同志始终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不断为群众增收致富谋出路,苦干实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不忘葆有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名组工干部的担当性。

xx,男,壮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休闲运动中心超市董事长、惠民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xx松林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xx启程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xx县洞波瑶族乡商会会长。

xx同志1986年至1988年在洞波瑶族乡那沙小学任教期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工作、责任心强、周末都为学生补课,以校为家,1987年被评为xx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88年至2002年在洞波供销社工作,工作期间积极配合领导做好农村服务工作,当时乡村公路未通车所有货物都靠人背马驮,条件非常艰苦但自己还要求到最艰苦的购销店工作,为了能让人民群众省工投劳,自己不知辛苦走村串寨收购农副产品,为了节省供销社的费用开支,自己把所收购到的农副产品背到购销店所在地,然后组织人民群众投工投劳修路,用人背马驮的方式把所收购到的农副产品运到乡供销社所在地,然后又把油、盐、等运到购销店满足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在供销社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文山州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和xx县先进工作者。

xx同志从洞波供销社改制出来后,为了让乡村公路通车,给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于2002年被当选为洞波瑶族乡洞塘村委会副支书,上任后积极发动人民群众投工投劳把洞塘到洞波这条乡村公路打通,同时还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慰问困难群众;为了让自己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于2005年8月自己下海经商,在xx开设超市,为社会解决就业人员XXX名;为了发展xx甘蔗种植业,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经济收入,2008年本人自主带头群众种植甘蔗500多亩,还获得xx县人民政府给予的种植大户二等奖,并被xx县人民政府评为xx十大创业明星之一;为了xx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成立了xx松林贸易有限公司,专门为xx的十二个乡镇和xx的重大工程供应水泥,为了能让困难群众都能建得起房子和解决重大工程能顺利完工,公司投入巨额资金,以零利息,零风险的方式赊销给各个乡镇和工地建材款高达贰仟多万,特别2008年洞波乡洞塘村民委会弄方小组,XXX户困难户建房全部赊销钢筋和水泥共计300多万元,有些群众到现在还没有还请;近几年来还给困难群众捐助物资和资金共计10多万元,如:洞塘建档立卡户何永亮,人民币10XX元、水泥20吨;为xx再祥养殖合作社免费提供80吨水泥用于厂房建设等。

xx担任xx县洞波乡商会会长一职以来,多次主持商会捐款和物资支助困难学生10多万元,给孩子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为了号召政府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地方传统文化,繁荣地方集镇经济,曾多次捐款捐物给地方文化组织,2018年4月份,洞波瑶族乡商会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举办了洞波瑶族乡商会2018年珑端节,为地方政府宣传精准扶贫、党的政策和种养殖业等做出巨大贡献,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和好评。

2018年,xx县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覆盖XXX个乡镇XXX个村委会,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XXX户实现总产值5XXX万元,共有1500余名群众靠种植食用菌实现脱贫致富。他们打心眼里感激把他们引上奔向小康路的带领人——云南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xx。

从零开始艰苦摸索

xx县气候适宜食用菌生产,境内野生食用菌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加上xx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广昆高速、富那高速及云桂高铁穿境而过,是云南的“东大门”和“出海口”,具有良好的气候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xx结下不解之缘,时值盛夏,街上小贩吆喝着卖野生菌,长期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他立刻感觉到了发展食用菌有巨大的机会,为此,20**年离家2000多公里,独自一人从海滨福建到边陲xx走村串寨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初步选择了适宜发展食用菌的村组。他说:“太困难了,刚到xx的时候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听不懂当地方言,交流是最大的障碍,只能聘请当地群众当向导”“几乎跑遍了全县XXX个乡镇XXX个村(居)委会,几个偏远的村委会我都去过,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增收缓慢、群众很纯朴、贫困面很大”。多年来,xx县主要发展以甘蔗、油茶、八角、罗非鱼、肉牛、养猪等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相对空白,对于发展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能不能增收,很多干部群众产生了许多疑虑。

理智思考勇敢迈步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对于不惑之年的xx来说深有体会。“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己摸索,之前这里的群众没有种植过食用菌,他们不愿意将土地租给我,担心拿不到租金。”xx说。他放弃了大面积租地的想法,找到了部分愿意尝试种植的群众,采用小规模合租试种的模式,先后在里达、木央等乡镇进行了香菇、巴西菇、黑木耳的试点种植,并相继取得了成功。群众看到了收益,参与种植的群众住进了小洋楼,同时也了解到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短平快”的特点,有群众主动联系我了,愿意参与食用菌种植。“xx县木央镇木杠村以前是全县有名穷村,为了能让群众摆脱贫困现状,20**年,木杠村党总支书记找到我,希望能够通过食用菌这一产业带领群众致富。他提出让群众在村委会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说公司提供生产菌棒给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并与合作社和种植户签订种植产品收购合同,全程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就这样,采用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运行模式的木杠村委会第一个食用菌合作社建好了。随后相继成立了永业、明哥、好伙伴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当年,该村贫困户均实现增收1万余元。”xx说。

多管齐下创收保收

为切实增强食用菌种植户的信心和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xx奔走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争取惠农政策支持。通过多方努力,20**年县政府筹集1XXX万元作为风险抵押金,撬动银行贷款资金1亿元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扶持适宜种植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贫困户发展种植1亩食用菌给予XX.X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贴息贷款不超过5万元,贴息期限为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使用贷款资金入股合作社,并到合作社务工,实现分红和务工双收入。农户种植黑木耳,给予菌棒补助每棒0.3元。种植农户每种植1亩黑木耳配套建设一个菌棒培育房,政府给予每个培育房和菇架补助4XX元。为提高种植户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公司还与种植户签定了《种植保险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由云南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投保内容主要是群众种植黑木耳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方面,给种植群众吃下了定心丸,解除了群众后顾之忧。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0**年云南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xx县成立,“又准备新栽多少菌棒?”成了群众田间地头谈论最多的话题。公司成立以来相继投入8XXX万元在xx县里达镇建立了1个食用菌研发中心和7个乡(镇)加工厂,完成菌棒生产中心厂棚搭建22000平方米,其中:菌种生产房4500平方米、菌种培育房9000平方米、菌棒加工厂房8500平方米;完成办公区和住宿区建设2380平方米;完成出菇大棚搭建1600平方米,共展示黑木耳出菇菌棒XXX万棒。注册成立了永业、明哥、月鑫、国昌景、兰响、众成、好伙伴、荣耀等10多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509亩,其中黑木耳1257亩、香菇30亩、巴西菇140亩、平菇37亩、竹荪种植45亩,带动了XXX个乡镇XXX个村委会100余个自然村1500余名群众参与食用菌种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占XX%),新增就业岗位1500余个,实现产值540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展望未来前景光明

对于如何使xx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xx思路清晰,信心满满。他说:xx食用菌发展布局以里达镇为核心示范区,新华、里达、木央、田蓬4个乡(镇)为种植核心区,辐射带动归朝、板仑、者桑、那能等乡镇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围绕核心区建设,建成集食用菌科技研发、育种、栽培、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食用菌产业向深加工方向推进,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十三五”期末,xx县以黑木耳、巴西菇、香菇、平菇为主推品种的食用菌发展规模达2万亩以上,栽培菌棒3亿棒,辐射带动150余个自然村1万余户农户种植食用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XXX户),带动群众就业5000余人,预计产值XXX亿元。让食用菌这一高原特色产业成为xx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xx又一农业领军产业。

xx村位于酉阳县可大乡的西部,距离酉阳县城97公里,全村有9个居民小组,有XXX户,2XXX人,有劳动力1XXX人,其中,有XXX户贫困户,XXX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30亩,其中,田2329亩,土3001亩,林地面积9423亩。

在xx村,干部群众对xx同志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大山养育的汉子,他不负村民们的厚望,不惧艰难困苦,带领全村群众,打起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履行代表职能,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谋求发展。

作为最基层的干部,xx同志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却操着整村的心。2007年当选村团支部书记,2009年团支部书记兼五组组长,20**年任选xx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荣获三次“优秀党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xx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看到本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野生油茶,他把野生油茶土地改造放在了工作首位,带动群众加强管理,扩大野生油茶面积,让xx村的贫困户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便于产业的发展,在他的申请下,村组道路畅通,农村的道路基本上也都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贫困农户彭昌平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村书记等人的鼓励下,他果敢勇为,他承头组织贫困户以”资源、劳力、政策、资金”等方式入股注册了狮岩油茶专业合作社。对重阳水库示范基地中2200亩野生茶林开展了管护改造,范围覆盖xx村3、5、6、9四个生产小组,建成全乡最大的示范基地。自成立以来,总共吸收本地农户XXX户XXX人(其中贫困户XXX户XXX人)入社,目前为止就有XXX户XXX人越线脱贫,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xx村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果,离不开xx同志的努力。在合作社运作初始,xx同志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争取合作社运营资金,政府通过商议,根据其规模,即借给合作社8万元资金,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壮大,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收、脱贫,提高贫困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在“改补为借、改补为贷、借贷融合”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出现,让xx同志异常兴奋,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他可得好好把握,于是很快就告知彭昌平等人,让他们不用担心贷款问题,勇敢地去干。此外,他还经常主动找其他贫困户谈心,作宣传,鼓励他们加入专业合作社,很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甘愿加入这个队伍中,渐渐地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人日益增多。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不仅有地效缓解了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让扶贫资金作用最大化,更是缓解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贫困户宋先权由于家庭条件很艰苦,一直苦恼于如何改变家庭情况,之前一直有想买牛养牛来支持家里的开销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也是无奈。在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开启下,xx同志主动上门找到了他,跟他讲解了扶贫政策,这下可把老宋高兴坏了。第二天,xx同志和帮扶人早早就开车带着老宋到龙潭镇渤海村活牛交易市场,一下子就买了10头牛,花了34XX元钱。短短一年时间,他的养牛规模发展到56头,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他的今天也得益于金融扶贫新模式,让村民们现在借款有门,贷款有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xx同志的带领下,在xx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鼓励下,在狮岩油茶专业合作社的影响下,全村以这种模式组建了由贫困群众为合作经营主体的彭荣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个,共改造野生油茶5000余亩,养殖黄牛、山羊、黑猪10000余头(只),青花椒栽植1210多亩,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全村有XXX户从事以上产业,其中贫困农户达XXX户、XXX人。为顺利实现20**年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xx同志努力向上争资立项,带领、组织全村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共修建村通畅、通达、产业路25公里,已形成公路网络化,修建人畜饮水水池5口;垃圾池正在规划筹建中;实现搬迁安置XXX户、XXX人,危旧房改造XXX户、XXX人,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扶贫事迹材料例3

闫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深入各村逐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720户、6696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全镇土地结构和川区、半山区、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他针对富康、八娘、唐家、铁池等川区村交通便利、中药材种植加工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以往的种植-贩运模式为种植-加工-贩运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目前,全镇家庭式中药材饮片加工模式在全乡川区村得到全面推广,正在逐步向半山区、山区延伸。家庭式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贩运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了贫困户脱贫主要渠道。目前,铁池、八娘等村建成了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长廊,在大坪等村建成1500亩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

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动富康村建成新型塑料大棚120座,新建8亩联动式日光温室一座,在八娘村新建退耕还林塑料大棚90座,带动贫困户85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投资221万元在团结、红古、南屏等3个村建成暖棚圈舍294座,引进基础母羊1270只;投资44万元在八娘、唐家川两村实施暖棚养猪户110户,引进籽猪330头;先后投资建成了富康村园区肉牛场、奶牛场和养鸡场,甫洞村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团结村永安养羊专业合作社,在红古村建成养殖小区2个,在长青村建成林小养鸡小区。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草畜项目带动贫困户400多户从事养殖。

近两年全镇七八月份降雨量集中,传统马铃薯种子抗病毒传播能力差,导致晚疫病频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他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积极帮助群众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邀请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培训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时协调发放晚疫病防治药品,有效防治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增加了群众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他还在唐家川、八娘村建成了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各800亩,推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以上。

为了将劳动力培训这项帮扶措施与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多、输出时间长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增加家庭收入,他和业务人员、驻村干部一道深入各村对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建立档案,做到培训对象摸底准确。他先后邀请劳务办、科技局、农牧局、卫计局等单位对前期摸底的960名贫困户培训了劳务知识、电子商务、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技术,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劳动技能。20xx年劳务输出6500多人,预计劳务收入在1.2亿元以上。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他还将县直各部门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像刻碟,在每一个贫困村组织群众进行观看学习,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镇党委、镇政府落实省市县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在项目落实上保质保量。20xx年配合完成婆婆庄至青山15.5公里通畅公路建设和24条46.5公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唐家川、甫洞两个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八娘沟、红城沟、中谷沟、结扎村等防洪堤坝建设工程,配合水务局实施北部饮水工程。完成 2960户灾后重建工程,完成2023户群众的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群众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到户。他组织镇扶贫工作站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贷款政策,督促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使所有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2015年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型370户、1850万元,自我发展型523户、1569万元。他经常与县扶贫办积极衔接,最大限度争取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在结扎等1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将大部分有自身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协会中来,通过互助资金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户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闫xx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村级精准扶贫事迹材料(二)

近三年以来,xx乡严格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真正落到了实处,采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办法,推动产业扶贫,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扎实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先进典型事迹如下:

xxx乡垄下村是国家贫困村,垄下村委会的田岭下自然村现有农户10户,人口45人,过去均无支柱产业,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全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贫困比例相对较高。

扶贫事迹材料例4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扶贫开发单位先进事迹材料(二)

xx区民政局是十x五扶贫开发重点村毛园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几年来,我局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一个中心,围绕两个重点,做到五结合的总体要求,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改善贫困地区面貌为目标,全力推进毛园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定为定点扶贫单位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定点帮扶小组定期地到村进行调研和指导帮扶工作,到目前为止,毛园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全村人民的认可,几年来共拨付扶贫资金20余万元,建设项目15个,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780元,比2006年人均增长2130元。

1、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该村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和抗旱能力较弱的情况,帮助该村完成了6.3村组公路的硬化工程,50口水塘,5条水渠的整修工程,1座病险水库加固。改变了该村村民行路难、抗旱能力差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投入7.6万元解决了38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结合新农村建设帮助该村选点、规划了两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完成组级主干道2.5公里的硬化工程,改房37户,改水改厕39户,现在两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整洁,绿树成荫,村民精神面貌焕发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景象。

扶贫事迹材料例5

【正文】

持续发力,助推脱贫攻坚收官战——政协委员2020年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李总的复合肥是纯天然有机的。李总不仅免费赠送我们肥料,还亲临田地指导肥料使用方法。今年,使用了李总赠送的肥料后,我的经济收益每亩增加了2000元”,威州镇麦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文礼心怀感激地说。

扶贫事迹材料例6

 

 

事迹一

基本村情

xx镇x村由原x村、西村、惠家环村合并组成。辖11个村民小组,698户2564人,贫困户23户47人。帮扶工作开展至今,在各级部门、热心人士帮助下,争取市县镇、企业、银行等各方力量,村党建、产业、环境治理、精神文明等方面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集体经济种植大棚建成运营、道路硬化全覆盖、主干道绿化提升、民宿项目持续推进,为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村里环境变化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

帮扶情况

我帮扶的贫困户叫吴娟,初去吴娟家,由于她年轻丧偶,婆婆年老,而且偶发冠心病,两个孩子都太小,全家生活的重担就落在吴娟肩上。看病、上学、生活花销曾让吴娟一筹莫展,一家人几乎生存条件艰难,婆婆甚至劝吴娟改嫁,让吴娟和孩子争取更好生活环境。那段日子,吴娟和婆婆常常以泪洗面。

吴娟善良踏实,但性格软弱、缺乏自信、眼界不宽,对待自家的发展过于被动。刚开始谈到产业时,她说:“要是不种庄稼,人不是饿死了?”谈到大儿子屈国栋教育问题,她说:“能上学就上,不想上就算了”……几乎任何需要费点心思的事,她都会拿出“没办法,那就算了”的态度。

去年8月中旬,我为屈国栋学费的事去找吴娟,等了一上午都等不到,电话也打不通,快一点左右她才回家,原来村里来了个卖杂货的人,有村民排队参加活动,可以抽奖领电饭锅,吴娟从九点多等到12点半,拿着一块香皂无精打采的回家,还对我说:“反正早上没事,香皂就香皂,反正白拿的”,我讲政策、分析形势、举例子,她听不进去,回了一句:“我家就是这样了,你要是觉得我没救,就别来了!”吴娟提出要一份桩基为现在16岁的儿子盖婚房,并为此事大吵大闹,我详细向她解释土地政策,根据她当前的经济、儿子年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理清思路,先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给老人看病,供孩子上学,同时打工并发展种植产业,用贷款扩大产业规模,一步步脱贫致富。

这两年她的顾虑逐渐被打消了,并从家庭卫生、村保洁员等简单的事做起,逐渐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同时我自己多次自掏腰包给其大儿子屈国栋车费、生活费,从市政协为吴娟的大儿子屈国栋争取到5000元教育资助,通过就业信息,介绍吴娟到镇街道饭店打工,每月1900元,争取到5万元贷款用于产业发展。每逢国庆、中秋、五一、春节等节日,我一定带礼品入户看望,开展扶志扶智,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长期坚持,让吴娟看到了干部的真心、政策的强大。

驻村成果

驻村工作可分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为民服务两大块。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种养殖及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很大,进展较快。为民服务主要体现在扶志扶智,即寻找村民贫困的思想根源,主要涉及态度和能力方面。做好扶志扶智,才能为一切工作打好根基,避免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我健全完善“一约五会”机构建设,完善制度、明确分工,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农家书屋积极作用。并积极联系市政协、西安航天小学、长安福腾汽车贸易公司、县文化局等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扶志扶智,为树立良好村风、民风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工作扎实开展,我指导村干部、帮扶干部对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思想引导,x村已涌现出吴娟、胡养红、赵香利、惠小权等思想先进、干事踏实、发展较快的贫困户脱贫示范户,群众思想、能力方面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能积极投入自身发展和集体建设,其中赵香利被评为县级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成为村里人学习的榜样。西安航天小学教师来村看望贫困户时,说话不方便的五保户张兆文激动的伸出大拇指说:“共产党政策好!”胡养红的儿子李朗去年6月毕业,到航空公司上班,每月打电话和我谈工作谈生活,并时刻关注村里发展建设。

在我看来,如何引导态度端正的干部进一步提升思想定位、增进服务水平,如何教育善良淳朴的群众打开视野、改变封闭观望的状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使得全盘工作有核心、具体工作有成效、发展建设有支撑,是需要不断摸索、总结的问题。

发言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此次下派到集贤镇六合社区的第一书记杨xx,受县委组织部及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的选派,2016年6月1日担任集贤镇立新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20xx年6月25日担任合并后的六合社区第一书记。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文管所,没有一点农村工作经验,更谈不上扶贫经验,对于此次下派工作,我是抱着学习和摸索的态度。因此,要说分享经验确实困难,只能借此机会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做了什么,以后还打算做什么。 

一、基本情况:

六合社区位于集贤镇政府驻地西南田峪沟内,全村耕地面积6254.56亩,林地面积67592.8亩,共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89户,1242人,其中五保户12户14人,低保户49户149人,建档立卡户368户1xx9人,稳定脱贫户17户72人,在册贫困户12户29人。六合社区群众主导产业为核桃、毛粟等杂果种植和中蜂养殖。

二、登门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在村“两委”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农时安排,参与村干部座谈会,参与村两委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民政救济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长、谋发展。走访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退休教师等,基本掌握了我们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

三、谋篇布局,做到履职奉献

为了使自己驻村有所作为,我给自身的工作定位是:出思路,出点子,对党务村务决不大包大揽;抓协调,抓沟通,对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拖延。凡是村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采取“一事一议”制度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达成共识。针对六合社区地理位置偏远、人员素质较差,外出务工人口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等现实情况,加强班子内部团结,交心通气、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是解决了办公场所,添置办公设施,并建章立制,制度上墙,支出1万余元;二是公开自己的工作信息,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自己;三是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四是到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多次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跑扶贫资金,培养村两委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能力。

四、稳步推进治安和信访工作

由于社区一直对治安和信访稳定工作高度重视,社区治安状况良好,没有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实现大事、小事不出村,保持零信访,确保社区内的和谐稳定。

五、培育产业,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变输血为造血,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联系福地牧业无偿为群众其提供36头猪仔,帮助其发展家畜养殖业,并与其签订回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多方联系企业帮助贫困户搞林业种植,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出资购买猪苓种苗2000余斤,无偿分给xx户贫困户进行种植。通过贫困扶助资金入股分红的形式,福地牧业2017年为28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40元。20xx年为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360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三合自然村积极联系发展效益好,稳定可靠的企业,以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入股分红的方式,为群众增加收入。

二是深入群众,访贫问苦。驻村伊始,我与工作组其他成员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向他们送去了衣物、被褥等衣物及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联系爱心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现有3人在绿泉木材加工厂上班,西安清心果品有限公司每到节假日为贫困户送去生活日用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期间,我还多方联系,为贫困户捐赠衣物1000余件。

三是鉴于六合社区位于山区,村民文化水平有限,尤其是青年学历普遍不高的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实现大学梦,实现智力脱贫,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四是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争取音响等文化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关爱弱势群体,积极与残联联系,为残疾人争取资助轮椅、助听器及生活必需品。

六是做好双向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县委及镇政府的要求,制定帮扶工作计划,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将服务群众、转变作风工作做到实处。

扶贫事迹材料例7

一、倾心尽力当好“引路人”,用真情实意让贫困群众立起脱贫志致富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XXX以“六月不知肉味”的执念熟练背诵报告,升华了对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理解,坚定了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传播者、践行者的决心。一是宣贯惠民政策扶起脱贫“志”。在深入调查滇西南贫困群众的实际后,发现个别贫困群众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XXX先后在临沧市邦迈村组织了2场政策宣讲会,5次深入重点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把党的惠民扶贫好政策送进群众心坎里,立起贫困群众的脱贫志。得知村民李扎崩偏瘫多年,看着自己曾经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左腿,XXX深刻感到身残致贫,最需要扶持的不是身体而是信心。为了让李扎崩重拾生活的信心,牢记习主席扶贫路上不拉一人的嘱托,XXX既向他耐心宣贯党的惠民政策、向他讲解身残志坚的道理,又协调各方给钱给物、培训养蜂技能,去年帮助他实现脱贫。村民们深深感叹“我们能够脱贫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人民子弟兵!”二是破解发展瓶颈打通贫困“梗”。针对临沧市中山村贫困群众发展缺技能、致富缺出路的现实问题,XXX看在眼里、谋在心里。他主动与临沧市挂包单位协调,举办家政、电商、竹编、外出务工、蚕桑养殖、长寿仁豌豆和火镰菜种植等培训15期,培训897人次,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人均年收入提升2190元。村里耕地少、山林地多,XXX主动联系镇农业农村站技术员,请他们帮助分析地质气候特性,充分利用占比近75%的林地,扶持村民种植板栗、桑葚、酸木瓜,发展经济林果,仅板栗种植就帮助村民增收150元。今年疫情期间,当XXX得知临沧市那招夹山村贫困户周文东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时,他当即想方设法托人送去了2000元现金和两只肥羊,打通了他生活的心“梗”。三是把准发展脉搏点准扶贫“穴”。多年来,对帮扶的贫困户,XXX坚持逐人逐户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盼,并将调研情况汇总分析,因人而异,精准合理确定脱贫项目,制定脱贫措施。对有养殖条件的帮助扩大规模、有种植经验的指导精耕细作、有劳力资源的安排外出务工,部队帮扶与贫困群众的一技之长紧密结合,使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生命力。离保山驻地78公里外的横山村村民黄庆张,有在沿海大型生猪养殖基地打工的经验,回乡创业受挫、几近返贫,XXX积极协调帮助他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崽猪喂养创收后,他自豪地讲“国龙兄弟既给我们盖好了猪圈,又让人教我们怎么养殖,让我们找到了发展致富的路、稳住了留下创业的心”。

二、持续用力写好“致富经”,用真招实策让贫困群众踏上富裕路小康路。

扶贫事迹材料例8

康**,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定西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科科长。2014年1月,康建国被选派到马河镇川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5年6月,又被选派担任川口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以来,他始终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队伍强素质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康建国重点抓了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川口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结合川口村实际,开展了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利用农闲时节或阴雨天,结合三到户和党员冬训等工作,通过远程教育播放、专家授课、技术员现场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社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了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6名无职党员设定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张晋东创办的空心砖加工厂吸收15名贫困群众就业,党员致富带头人焦志红创办的肉牛养殖场带动2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方面,他严格落实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驻村到岗、考勤签到等各项制度,用严的纪律促进了帮扶队工作顺利开展。

抓薄弱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水、电、路、房等基础条件简陋是制约川口村整体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整村脱贫的最大短板。康建国把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和帮扶的重点,先后争取到位各类项目资金723.3万元,有效破解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其中,争取资金70多万元,完成引洮工程灌溉管道延伸到川口村的管网建设,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新增灌溉面积500多亩;争取资金13万元,完成川口村7个社动力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争取资金227.5万元,拓宽及砂化道路17.6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村社道路实现了砂化硬化全覆盖;争取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48.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28万元,对居住在偏远自然村的20户农户进行了搬迁,对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争取资金70多万元,为川口、花园两社硬化巷道3000多平方米,栽种行道树1000多棵,安装太阳能路灯76盏,实现了村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

抓产业促增收

康建国认为,没有村级主导产业就没有精准扶贫。针对川口村没有特色支柱产业这一实际,他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由15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受益农户由14户扩大到100多户。组织发放扶贫贷款75户227.2万元,其中45户发展型农户通过专项扶贫贷款养牛88头,30户带动型农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分红资金45万元,带动发展养牛35。对所有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登记,并将落实情况逐一录入了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以便于查阅,跟踪落实。他着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组建种养殖农民合作社3个,引导农民种植柴胡1500多亩,实现了户户种柴胡的产业布局,户均增收4000多元;协调解决扶贫资金40万元,新增养羊户40户,引进基础母羊200只;建立标准化地膜洋芋种植基地一处500亩。他还联系引进临洮森源苗木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计划建立200亩云杉育苗基地,受益农户将达到100多户,目前已达成意向协议,今年上半年可实施,建成后户均年可增收1万元。

抓载体建制度

抓实载体健全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康建国结合陇西县开展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把川口村打造成全县基层党建、双联、精准扶贫示范窗口,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目标,坚持阵地建设与机制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建立健全了主抓书记促党建、紧抓双联助帮扶、重抓宣传引提智为主要内容的三抓机制。按照党支部第一书记直接抓、全面抓、协调抓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农户,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包贫困户的三包责任制,层层靠实目标任务。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的平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课堂,组织活动、丰富生活的舞台,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完善了便民服务室、配备了办公和食宿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依托联村单位的资源优势,多次争取各类帮扶帮带,着力促进了川口村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发展。他联系引进企业助学,积极为16名贫困户大学生提供跟踪式保障助学,每学年解决学费4000元;联系市委党校讲师和县农牧局专家,为川口村群众举办精准扶贫政策和种养技术培训班4场(次),受训群众达230人次;联系省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专家9人,深入到川口村和马河镇卫生院,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0多份。他结合入户走访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短信平台、宣传版面、QQ群和党务公开栏等方式,广泛开展精准扶贫、致富信息、基层组织建设等宣传,发送种养殖信息1600多条,全面的向贫困群众讲解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鼓励他们脱贫致富,激发他们的致富热情,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其中,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康建国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在群众的需求中丈量脱贫致富的步子、寻求精准扶贫的办法,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川口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展现了一名组工干部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

脱贫攻坚驻村队长帮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女,出生于1967年10月,***街道中国先锋队扶贫帮困志愿队队长,***村妇代会主任,曾二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市爱心女性。 ****同志政治觉悟高,思想纯正,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自加入巾帼先锋队以来,积极响应队伍的号召,主动摆正位置,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态度务实、求实、扎实,深入工作一线,关心联系群众,带领扶贫帮困志愿者开展各项爱心活动。曾多次被评为个人先进。

一、 用自身特长,为群众排忧解难

***不仅担任扶贫帮困队长,还担任村妇代会主任职务。对妇女工作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在法律法规方面自学的内容较丰富。村民有疑难问题,她总是热情相待,耐心讲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再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教问答,然后再进行解决。由于***办了奉金金具厂,所以她平时很忙。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妇女由于贪小便宜被骗了2000元钱,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放下手中活,向派出所报案。同时开车帮忙找骗子,在她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追回了2000元现金。村里左邻右舍都喜欢请她帮忙,她从无怨言,总是热心帮助。

二、 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做好巾帼志愿队的每一项工作

身为扶贫帮困队的队长,她总是以身作则,出色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过年、过节,她总是自己出钱出物,带领她的队员,一起慰问老年人,去年她为街道的敬老院捐助了3000元现金,同时还送去麦片、方便面等食品。她不但自己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还积极动员其他人员参与到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中来。她还带头清扫村庄的四周,爱护树木,劝阻别人不要毁坏树木。同时,她还雪中送碳,资助贫困学生。大堰镇董夹岙村贫困学生在苦读10年,考上一所美术学院,却因家里贫困拿不出学费上学,这将断送他的求学机会和大好前途命运。***闻讯后赶到董夹岙村,为她送去8000元的现金,并承诺读大学四年期间她包揽全部的书学费,她每年为董碧波提供1.4万元现金。她还资助在奉化技工学校求学的学生4000元,还资助丹寨学生三名,并每年寄去衣服、鞋、书本等物品,她好几次收到丹寨小朋友的信。目前,她共资助贫困学生7位,每年资助金额达 4万元。

扶贫事迹材料例9

康**,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定西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科科长。2014年1月,康建国被选派到马河镇川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5年6月,又被选派担任川口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以来,他始终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队伍强素质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康建国重点抓了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川口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结合川口村实际,开展了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利用农闲时节或阴雨天,结合三到户和党员冬训等工作,通过远程教育播放、专家授课、技术员现场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社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了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6名无职党员设定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张晋东创办的空心砖加工厂吸收15名贫困群众就业,党员致富带头人焦志红创办的肉牛养殖场带动2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方面,他严格落实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驻村到岗、考勤签到等各项制度,用严的纪律促进了帮扶队工作顺利开展。

抓薄弱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水、电、路、房等基础条件简陋是制约川口村整体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整村脱贫的最大短板。康建国把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和帮扶的重点,先后争取到位各类项目资金723.3万元,有效破解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其中,争取资金70多万元,完成引洮工程灌溉管道延伸到川口村的管网建设,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新增灌溉面积500多亩;争取资金13万元,完成川口村7个社动力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争取资金227.5万元,拓宽及砂化道路17.6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村社道路实现了砂化硬化全覆盖;争取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48.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28万元,对居住在偏远自然村的20户农户进行了搬迁,对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争取资金70多万元,为川口、花园两社硬化巷道3000多平方米,栽种行道树1000多棵,安装太阳能路灯76盏,实现了村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

抓产业促增收

康建国认为,没有村级主导产业就没有精准扶贫。针对川口村没有特色支柱产业这一实际,他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由15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受益农户由14户扩大到100多户。组织发放扶贫贷款75户227.2万元,其中45户发展型农户通过专项扶贫贷款养牛88头,30户带动型农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分红资金45万元,带动发展养牛35。对所有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登记,并将落实情况逐一录入了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以便于查阅,跟踪落实。他着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组建种养殖农民合作社3个,引导农民种植柴胡1500多亩,实现了户户种柴胡的产业布局,户均增收4000多元;协调解决扶贫资金40万元,新增养羊户40户,引进基础母羊200只;建立标准化地膜洋芋种植基地一处500亩。他还联系引进临洮森源苗木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计划建立200亩云杉育苗基地,受益农户将达到100多户,目前已达成意向协议,今年上半年可实施,建成后户均年可增收1万元。

抓载体建制度

抓实载体健全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康建国结合陇西县开展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把川口村打造成全县基层党建、双联、精准扶贫示范窗口,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目标,坚持阵地建设与机制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建立健全了主抓书记促党建、紧抓双联助帮扶、重抓宣传引提智为主要内容的三抓机制。按照党支部第一书记直接抓、全面抓、协调抓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农户,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包贫困户的三包责任制,层层靠实目标任务。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的平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课堂,组织活动、丰富生活的舞台,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完善了便民服务室、配备了办公和食宿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依托联村单位的资源优势,多次争取各类帮扶帮带,着力促进了川口村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发展。他联系引进企业助学,积极为16名贫困户大学生提供跟踪式保障助学,每学年解决学费4000元;联系市委党校讲师和县农牧局专家,为川口村群众举办精准扶贫政策和种养技术培训班4场(次),受训群众达230人次;联系省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专家9人,深入到川口村和马河镇卫生院,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0多份。他结合入户走访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短信平台、宣传版面、QQ群和党务公开栏等方式,广泛开展精准扶贫、致富信息、基层组织建设等宣传,发送种养殖信息1600多条,全面的向贫困群众讲解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鼓励他们脱贫致富,激发他们的致富热情,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其中,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康建国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在群众的需求中丈量脱贫致富的步子、寻求精准扶贫的办法,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川口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展现了一名组工干部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

脱贫攻坚驻村队长帮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女,出生于1967年10月,***街道中国先锋队扶贫帮困志愿队队长,***村妇代会主任,曾二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市爱心女性。 ****同志政治觉悟高,思想纯正,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自加入巾帼先锋队以来,积极响应队伍的号召,主动摆正位置,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态度务实、求实、扎实,深入工作一线,关心联系群众,带领扶贫帮困志愿者开展各项爱心活动。曾多次被评为个人先进。

一、 用自身特长,为群众排忧解难

***不仅担任扶贫帮困队长,还担任村妇代会主任职务。对妇女工作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在法律法规方面自学的内容较丰富。村民有疑难问题,她总是热情相待,耐心讲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再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教问答,然后再进行解决。由于***办了奉金金具厂,所以她平时很忙。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妇女由于贪小便宜被骗了2000元钱,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放下手中活,向派出所报案。同时开车帮忙找骗子,在她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追回了2000元现金。村里左邻右舍都喜欢请她帮忙,她从无怨言,总是热心帮助。

二、 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做好巾帼志愿队的每一项工作

身为扶贫帮困队的队长,她总是以身作则,出色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过年、过节,她总是自己出钱出物,带领她的队员,一起慰问老年人,去年她为街道的敬老院捐助了3000元现金,同时还送去麦片、方便面等食品。她不但自己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还积极动员其他人员参与到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中来。她还带头清扫村庄的四周,爱护树木,劝阻别人不要毁坏树木。同时,她还雪中送碳,资助贫困学生。大堰镇董夹岙村贫困学生在苦读10年,考上一所美术学院,却因家里贫困拿不出学费上学,这将断送他的求学机会和大好前途命运。***闻讯后赶到董夹岙村,为她送去8000元的现金,并承诺读大学四年期间她包揽全部的书学费,她每年为董碧波提供1.4万元现金。她还资助在奉化技工学校求学的学生4000元,还资助丹寨学生三名,并每年寄去衣服、鞋、书本等物品,她好几次收到丹寨小朋友的信。目前,她共资助贫困学生7位,每年资助金额达 4万元。

扶贫事迹材料例10

,男,藏族,人,1974年7月出生,1992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一、政治立场方面

同志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人民立场,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他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工作实绩方面

同志在扶贫战线工作十余年来,时时刻刻为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而心力交瘁,为改变县的贫困旧貌而呕心沥血,为增加农牧民收入而费尽心机。县的乡亲们总说道:“志刚夏列(藏译:兄弟)一年365天,几乎就有360天扑在工作上,有300天走窜在乡村”,县贫困村遍布他的足迹,对于全县各乡镇的贫困现状,应对措施,他心里有本明白帐。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他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扑在工作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应有的职责和担当。面对他对工作的态度,朋友们都说他疯、同事们嫌他傻,但他知道扶贫工作大于天,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往肚子里咽。然而正是他的“疯”和“傻”换来的是全县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春风化雨暖民心,点点滴滴都是情,同志满腔热忱地为民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事迹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州劳动模范”“优秀党支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组织的信任、群众的赞赏,他却坦然的说:“组织把我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我仅仅是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但我所做的工作与组织和群众的期望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唯有把成绩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这样才对得起养育我这片山山水水!”。

县是部级深度贫困县和藏区维稳工作重点县,全县发展、稳定、脱贫任务繁重而又艰巨。许多人望而却步,但同志却为能亲身参与这样重要的历史时期而深感自豪。他有着长期的基层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牧民疾苦,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冒风雨、翻雪山、与贫困群众敞心扉、同吃住只为掌握真实的一手的资料,以便“对症下药”;他也许学历不高、记性不好,但是他经常采取独创的“微信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将老百姓的困难诉求、将工作的重点要点通过发送给自己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他时常告诫身边的同志,在工作中不能只学历高、能力强,关键还要看心,只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解决问题的心,真抓实干的心,什么困难都不会压倒我们。在他的带领下,脱贫攻坚方面截止2018年末,全县累计完成了98个贫困村退出,2629户12476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贫困人口减至326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13%。他通过方方面面的扶贫措施,让贫困人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让县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今的大地上,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坦通达的水泥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繁花掩映的小洋房,广种薄收的田地变成了孕育财富的产业带……在的农村牧区,一幕幕跃动着希望的画面,描绘出这个贫瘠山乡在扶贫开发浪潮中发生的变化。这一切,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和奉献!

冰冷的数字,不能完全概括他那为扶贫事业倾注的热情,为了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他怠慢了父母,辛苦了妻子,委屈了孩子,也忙坏了身体。繁忙的工作,使他无法答应带年迈的母亲去旅游;工作任务重,家务事基本上全部移交给了妻子,妻子累倒生病,他也从未请假陪伴;他的孩子小,但他却不能给与孩子应有的父爱,孩子的学习他顾不上辅导,孩子的生活他无法关心,他整日的早出晚归,有时孩子连他的面都见不到。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扶贫开发局的同志们都以苦为乐,团结进取,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成绩,同志总是谦虚的说: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大家共同取得的,是全局干部职工、全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扶贫工作还任重而道远,要实现早日脱贫,还需要我们坚持党的宗旨,继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发工作,勇于担当,努力开拓县扶贫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