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模板(10篇)

时间:2022-01-29 00:49:11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增收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务求实效。通过带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帮扶救助等办法,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两年(2009年~2010年)的努力,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达到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业,有特色产业,有配套措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鼓励支持贫困农户加快脱贫进程

1、强化贫困农户劳动力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40岁以下的劳动力,村级要做好引导,与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动员其参加全市组织的免费“五包培训”(包技能学习、包鉴定发证、包食宿交通、包实习单位、包推荐就业),帮助落实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就业。

2、引导贫困农户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对有劳力、有技术、缺资金但信誉好的贫困农户,各村要落实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帮助其解决资金瓶颈,争取小额扶贫贷款指标,搞好配套服务,增加创收渠道。

3、结合村庄环境综合管护工作落实,安排贫困户中不能外出劳务,但服从管理、责任心强的劳动力,承担“四位一体”的村庄环境管护责任,通过负责任的劳动,增加工资性收入。

4、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贫困农户建设生产设施,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对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合作经济组织并签订帮扶协议的,按市扶贫办文件规定的额度,优先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5、凡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发放《贫困农户证》,对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在工商管理、税费减免、经营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6、落实镇、村干部、驻镇单位挂钩帮扶。对未享受低保、五保待遇的贫困户,全体党政负责人、机关干部及驻镇单位实行结对挂扶,帮助提供劳务信息,引导就业去向,解决生产经营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支持适当的资金困难,加快贫困农户的脱贫进程。

7、加大三农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力度,防止因灾、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经村两委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讨论,集体可支付每户不超过50元的家庭财产保险费用。

(二)推进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

1、对村组集体的所有资源性资产,要通过竞价发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可组织劳务中介,通过服务和经营,增加村级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开展土地置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归村集体所有和经营,增加村级收入;积极开展土地复垦、村庄河塘整治、扩大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性资产,增加村级发包收入;对二轮承包中预留的临时承包地,组织好清理公布,完善发包合同,抓好结算兑现,增加集体收入。

2、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能人、外地资本到工业园区落户兴办工业企业,凡村级引进的项目,实行财税分成,增加村集体收入。

3、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经济薄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对经济薄弱村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经济薄弱村正常运转。

四、加强组织领导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2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提高扶贫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要求,以增加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重点,组织实施“牵手致富”、“村企结对共建”两大工程为抓手,坚持机关定点帮扶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快“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进程。

二、目标任务

我委主要帮扶对象是阜宁县施庄镇路庄村。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从20*年开始,经过3-5年努力,对所帮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达到20万元以上,基本实现“八有”建设目标,年达标率30%以上,“一有三缺”(有劳动能力、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低收入农户达到有增收项目、有就业岗位、有稳定收入、有生活保障、有医疗保险,确保人均纯收入低2500元的农户基本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年脱贫率30%以上。

三、重要措施

1、全面实施“牵手致富工程”。采取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每一名参加帮扶的党员干部与需帮扶的低收入农户一一结对。实行单位包干、责任到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一定三年不变,并且实行帮扶包保责任制,不脱贫,不解对。发改委对所属党员干部所帮扶的对象负总责,统筹推进,落实到户,确保完成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的帮扶目标。

2、着力推进产业化带动扶贫。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经济薄弱镇村的资源开发、农产品精加工,引导和带动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培养和持续扶持一批能够切实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主导产品的加工转化、市场开拓,为贫困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村形成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贫困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生产中长期受益。

3、深入开展贫困劳动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积极开发劳动力资源,加大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实现以培训促就业,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每年培训不少于2次,确保低收入家庭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

四、考核奖惩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3

一、准确把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

 

(二)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各地发展改革、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信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准确掌握项目安排、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时间进度等信息,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三)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各金融机构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健全和完善扶贫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稳妥推进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融资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

 

(四)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支持。积极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增信措施,缓解贫困人口信贷融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问题。针对贫困户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有针对性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管好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扎实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金困难。

 

(五)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筹措信贷资金,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发放低成本、长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同时,严格贷款用途,确保贷款支持对象精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定期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报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等情况。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合作性金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安置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辖内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监测统计和考核评估,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放贷款。

 

(六)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信贷、债券、基金、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在信贷资源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可依法依规发放过桥贷款,有效撬动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

 

三、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七)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网络的应用,提升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巩固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地区乡村的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便利农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转账汇款、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其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在农民工输出省份,支持拓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融机构范围。

 

(八)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探索农户基础信用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的共享和对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贫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建立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电子信用档案。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鼓励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

 

(九)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强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公平、公开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环境。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

 

(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防范信贷风险。“扶贫金融事业部”业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加大对扶贫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十一)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完善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和优化县域基层网点设置,保持贫困地区现有网点基本稳定并力争有所增加。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委托贷款、批发贷款等方式向贫困县(市、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中国农业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县级事业部经营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要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功能建设,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各金融机构要加大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力度,从资金调度、授信审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有效支持。鼓励实行总、分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多种方式,针对贫困地区实际需求,改进贷款营销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二)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要依托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职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贫困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支持在贫困地区稳妥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十三)加强融资辅导和培育,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鼓励和引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强对贫困地区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育和孵化力度,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帮助更多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融资。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来源。支持期货交易所研究上市具有中西部贫困地区特色的期货产品,引导中西部贫困地区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区域集优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十四)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十五)引入新兴金融业态支持精准扶贫,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准扶贫。

 

五、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设立扶贫再贷款,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设立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合理确定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较长期资金来源。使用扶贫再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建立台账,加强精准管理,确保信贷投放在数量、用途、利率等方面符合扶贫再贷款管理要求。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改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

 

(十七)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继续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健全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精准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以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各类扶贫经济组织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各级政府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精准扶贫融资担保。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采取定向承销等方式参与债务置换,稳步化解贫困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各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银监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指导,推动地方债承销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十八)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优化银行机构考核指标。推行和落实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呆坏账核销效率。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贫困地区符合政策规定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适用相对较低的风险权重。

 

六、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各级行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提升片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水平。

 

(二十)完善精准统计,强化监测机制。人民银行总行及时出台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统计监测制度,从片区、县(市、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各层次,完善涵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信贷产品、利率和基础金融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动态跟踪监测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金融机构要按政策要求,及时、准确报送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二十一)开展专项评估,强化政策导向。建立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评估考核。丰富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将对金融机构评估结果纳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综合评价框架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银行间市场管理、新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等的重要依据,增强脱贫攻坚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4

(一)切实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成立“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其它分管领导任为领导小组成员。召开整改工作专题会议2次,全面落实部署全乡的“回头看”工作,努力推动工作落实,积极抓好问题整改。

(二)积极加强整改工作的督导调度。由局扶贫办牵头,对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实施台账管理,对照整改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对整改任务逐一剖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查找问题,梳理涉及进一步完善我局工作的具体问题,对各责任整改部门实行每周督查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狠抓反馈问题,确保整改落实落细落地。

2019年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4个方面19项问题,市委梳理出24项具体整改任务,我局认真对照检查,对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3个方面4项共性问题,制定落实了8条具体的整改任务清单,并逐一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分解任务、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建立了跟踪督查机制,通过压实责任,层层传导,狠抓整改落实,强力推进整改工作。2020年,根据巡改办〔2020〕5号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及时成立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意见及自治区党委第九巡视组对我市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于5月9日召开了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由我局牵头负责整改的关于中央第二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向纵深极度贫困地区倾斜不够,高速公路货运通行费每百公里高于周边4.5元/吨”问题已整改完毕,其他共性问题也按要求进行了整改。

三、打好深度极度贫困歼灭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5

对zzh的意见:1.抓产业帮扶力度不够。2、在跟踪问效、督促检查方面做的不到位。

对rdzx同志的意见1.是对全镇总体脱贫攻坚工作帮扶措施不多。2.一是重分管工作轻脱贫工作。

对jwsj同志的意见:1、对脱贫攻坚政策掌握不全面;2、对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监督执纪力度不强。

对djzr同志的意见:1、重分管工作轻脱贫工作:2、对脱贫攻坚政策掌握不全面。

对fzzh同志的意见:1、一是组织开展对全镇扶贫知识培训少:2、是对全镇总体脱贫攻坚工作帮扶措施不多。

对fzzh同志的意见:1.扶贫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完成入户任务,但实际扶贫效果不高。2、对脱贫攻坚政策掌握不全面。

扩展阅读:

一、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虽然组织制定了“一户一策”,但在对广大干部职工彻底抓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现象;2.对干部的压力和责任传导还不够到位;

XX:1.对《扶贫论述摘编》学习探讨抓得还不经常;2.对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掌握的还不够好;

XX:1.脱贫攻坚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够;2.在具体工作中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大;

XX:1.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2.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要保证个人自学时间,提高个人自学质量;

XX:1.对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2.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方面还有所差距;

XX:1.抓党建促脱贫力度还不够大;2.部门职能作用发挥方面还做的不够;

XX:1.对总书记扶贫论述学得不透彻,掌握不具体,研究不到位;2.对分管的帮扶工作在抓落实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XX:1.脱贫攻坚理论武装不够系统、不够全面;2.对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履行还不到位;

XX:1.抓脱贫攻坚的落实力度还不够;2.在准确把握总书记扶贫论述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上还有所差距;

XX:1.在个人自学方面还需要加强;2.思想上还没有把“脱贫攻坚”提升到了“务必打赢的攻坚战”的新高度;

XX:1.对脱贫一些列重要论述、重要政策还没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程度;2.对帮扶工作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XX:1.对部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激发内生动力不足;2.要持续加大对帮扶村的帮扶力度;

二、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机关党建与助推脱贫攻坚有力融合上还要再想办法,再出实招;2.促党建抓脱贫方面还有待改进;

XX:1.加强对《总书记扶贫论述摘编》的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2.在激发帮扶户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给钱给物多,促进帮扶户自己创业奔小康方面还有差距;

XX:1.要加强对帮扶村党建工作的指导;2.结合分管业务,充分用好用活脱贫攻坚各项好的政策,并抓好落实;

XX:1.继续加强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学习,更好的用于指导实践;2.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在脱贫攻坚工作抓落实上继续下功夫;

XX:1.在脱贫攻坚一系列政策上学习的还不够扎实、还不够深入;2.加强对帮扶村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措施;

XX:1.继续加强对分管口工作人员帮扶工作成效监督,充分调动帮扶责任人积极性;2.在下基层调查研究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学扶贫论述记学习笔记多,自己思考提出论点不足;2.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方面还需要加强,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还不够紧密;

XX:1.在学习扶贫论述、脱贫攻坚政策方面还不够深入;2.在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还做的不够好;

XX:1.对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还不够深刻;2.对分管口的帮扶人员压力责任传导还不到位,督促抓落实还做的不够好;

XX:1.下基层调研走访的次数还比较少;2.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建言献策还做的不够好;

XX:1.加强对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掌握和理解;2.对分管人员脱贫攻坚安排的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XX:1.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还有所欠缺;2.深入帮扶村了解实际情况次数较少;

四、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在理论武装方面还不够扎实、不够深入;2.在综合施策方面还不够精准,乡村规划编制进度还比较缓慢;

XX:1.深入到帮扶村和帮扶户进行调查研究还做的不够;2.对分管口工作助推扶贫方面还有差距;

XX:1.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性开展做的还不够好;2.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度还不够高,抓业务多,抓脱贫较少;

XX:1.进村入户有时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对贫困户情况掌握不够;2.在扶志与扶智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XX:1.向贫困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方面做得还不够好;2.走访调研还不够扎实;

XX:1.要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抓落实力度;2.结合分管业务工作实际,加大扶贫村规划编制力度;

五、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在学习脱贫攻坚论述上还没有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结合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在易地搬迁用地选址指导不多,使得用地报批工作相对滞后。

XX:1.在学懂弄通上还需要下功夫;2.对自然资源脱贫政策方面研究而的还不够透,做得工作还不够多;

XX:1.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还有差距;2.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

XX:1.在学用转化、学以致用方面还需提升;2.加强对分局干部职工帮扶工作的指导力度;

XX:1.针对帮扶工作抓实效方面还不够;2.基层走访次数少,对贫困户的需求还掌握不够;

XX:1.在加大责任传达、压力传导方面还做的不够好;2.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法措施还不够精准;

六、对XX同志的批评意见:

XX:1.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有所缺乏;2.在帮扶工作中纪检监察作用发挥方面还需要加强;

XX:1.针对扶贫领域的法律法规学习较少;2.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方面还需要加强;

XX:1.走访调研次数较少,掌握了解情况不够;2.对单位帮扶干部的督导、提醒方面还需加强;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6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按照“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标准、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街接”三个并重,聚焦已脱贫户和特珠困难户,紧扣“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机制,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切实巩固好全县脱贫摘帽成果。

二、目标任务

紧盯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短板,加强脱贫攻坚后续扶持。一是继续安排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强对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和公告公式。三是按照县级统筹,重点发力的原则,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到村到户,为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提供财力保障。四是为确保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据实足额保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经费。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县本级财力投入巩固脱贫成效。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为扩大脱贫成果,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我县年初预算安排投入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00万元,重点安排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贫困村和能带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致富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上。

(二)继续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公示。严格按照《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及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从资金流向、监管、效益发挥等方面规范资金使用。建立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机制,严格按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考核暂行办法》考核资金支出进度,支出进度低的项目应向财政部门提交工作改进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支出进度。

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公示公告。按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办法》要求,在每年的4月、8月制定《县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报省、州备案后,将整合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告公式。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60日内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严格扶贫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促和监督,严把项目验收关,加大对扶贫项目的监督监管。

(三)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各项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和州财政局《关于做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县2020年22个着力部门精准脱贫方案及资金需求,全面清理扶贫、涉农资金来源,提出涉农统筹整合方案资金来源,协助县攻坚办和县扶贫开发局完成统筹整合方案的编制和报备工作。

(四)足额保障攻坚战略专项工作经费。为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常规工作能顺利完成,及时足额保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经费。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7

xxx,女,汉族,现年38岁,大学学历,2018年4月任瓢井镇副镇长。一年来,她以坚强的党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意识,健全脱贫攻坚机制,拓宽脱贫攻坚思路,落实脱贫攻坚项目,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实际困难,为瓢井镇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秦枝青亲力亲为,无私奉献。为了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她与全镇干部群众一起发扬“白+黑”、“5+2”的苦干实干精神,充分调动了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抓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赢得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xxx同志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首要任务来抓,认真学习党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及省市有关扶贫政策知识,密切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加强思考,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秦枝青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落实,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是抓精准识别,找准对象明方向。自分管扶贫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上级扶贫部门的安排和部署,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识别标准,以精准扶贫“四看法”为重要参考, 认真指导各村组织群众评议,尊重民意,精准识别贫困户。2018年5月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采取“听、看、查、访、会”的“五步方式”(即:听农户讲述、看农户实况、查硬件设施、访周边反映、会见寨邻寨老意见),实行户户见面的“地毯式”走访,面对面与农户交流,听取周边群众反映情况,准确了解真实的贫困状况。结合入户调查评估情况,进行比、对、查,召开群众代表大会338次16545人参加,由村民民主评议确定贫困户。共组织开展入户(电话)访谈10个村(社区)5242户20803人,其中贫困户2557户贫困户9802人,非贫困户2496户11347人。重点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错评率、漏评率及错退率整改工作,督促指导各村对所有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对象精准。目前,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86户9768人,其中2014-2018年已脱贫2380户9070人,未脱贫206户698人。并要求帮扶干部认真分析每名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抓住致贫主要原因,科学制定脱贫措施。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户,精准帮扶不漏一人。

二是抓结对帮扶,精准帮扶落实处。在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领导下,依靠各村(社区)脱贫攻坚指挥所和帮扶单位力量,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市、县、乡镇三级共选派驻村干部积极性,带领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整合全镇200多名结对帮扶干部力量,深入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认亲交友,想法子、谋路子,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建立贫困群众家庭档案2557卷(盒)。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五个一批” 精准帮扶实现稳定脱贫。其中,发展生产脱贫1443户6265,易地移民搬迁脱贫191户853人,发展教育脱贫133户690热闹,生态补偿脱贫47户207人,民政兜底脱贫531户1070人,共2345户农户通过“五个一批”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发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对2015年-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清理,对已实施未报账的项目,及时督促收集报账资料进行报账,对未实施的项目督促进行实施,对不能实施的项目及时向县扶贫部门申请进行调整,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带动贫困户作用。二是根据县扶贫办的指导,积极谋划好近三年项目发展工作,抓好2019-2021年的项目库建设工作。三是积极申报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个,资金619.84万元,目前已全部启动实施并基本完成报账,通过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带动,基本实现所有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8

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国内各省、市、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2016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两个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这两个政策文件出台之前,已有部分省、市、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的意见、办法,制定了具体的归档标准和操作方法。

贵州省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山东省德州市建立《全市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规范提升标准》;江西省黎川县健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等等,在档案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坚实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脱贫攻坚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不到位,建立不规范、归档不及时、资料不齐全,内容信息不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成果转化不足、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只有密切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探索和实践,才能谋求脱贫攻坚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管理事关贫困村“摘帽”、贫困户“销号”,事关改革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部署要求,密切联系本地实际,突出抓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实施、资金投入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建档归档,全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档案资料精准完备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

脱贫攻坚档案是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顺利推动的重要基础和佐证依据,烟台市按照省级总负责、市级抓统筹、县乡抓落实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建档、谁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本级召开的会议、出台的方案、部署的任务、制定的文件逐一进行归档,对扶贫对象的总体情况、识别退出的动态管理情况、作战图、年度减贫计划、项目进展、资金来源及使用、金融推进、帮扶责任、宣传培训、督查考核、贫困户档案及配套资料等M行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人,分级归口管理,真正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档案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针对当前存在的建档立档范围不全、门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着力设置科学完善的框架体系,建议将下列基本内容纳入归档范围。

县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基础性资料、扶贫开发工作手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资料、产业发展项目档案、资金管理、社会扶贫、扶贫宣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扶贫协作等。

镇村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本级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数量及分布、贫困户数量及分布、涉及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等以及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主要情况);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资料;减贫成效;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重点村资料(省定、市级分类整理);贫困户档案;产业项目资料;金融信贷;社会帮扶(工商资本、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吸纳就业、捐资、捐建佐证材料)等。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9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监督检查意见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全面补齐短板弱项,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严谨的态度,把问题整改到位、改彻底,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整体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二、整改原则

(一)坚持压实责任。继续实行三级书记抓整改、党政同责,明确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倒逼问题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统筹推进。把监督检查意见落实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效。

(三)坚持以改促进。以落实整改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做、实里做,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补齐短板弱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三、责任分工

(一)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1.“软件”工作还不够“硬”。与道路、房屋等硬件设施建设相比,群众工作、文化建设等“软件”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扎实深入。基层一些干部对“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认识和落实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贫困群众脱贫的自觉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仍然处于“被动靠扶贫”而不是“主动要脱贫”的状态。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涉贫村

整改措施:

进一步完善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配,督促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安排设立公益岗位,建立健全管理考评机制,激发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脱贫攻坚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扶贫政策,加深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的理解,着力提高“群众工作、文化建设”等“软件”方面工作。

整改时限:12月10日前,长期坚持。

(二)致贫返贫风险和新的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1.警惕大病大灾风险。因病致贫返贫仍是造成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脱贫攻坚收官阶段需要应对的难题。一些监测户、边缘户尽管暂时摆脱贫困,但仍处在贫困线边缘,特别是常年患病的贫困户一般都没有劳动能力,遇有大病大灾极易致贫返贫。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涉贫村

整改措施:

认真落实《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吉医保发〔2020〕14号)相关规定,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全面巩固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利用各村广播喇叭、LED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医疗扶贫相关政策,确保贫困人口规范就医住院及特殊疾病门诊兜底保障至90%、32种慢病门诊兜底保障至80%等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整改时限:12月10日前,长期坚持。

四、推进步骤

(一)部署工作(10月21日—12月8日)。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对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对标对表,举一反三,研究认领问题。各相关科室、涉贫村根据责任分工,针对认领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进一步排查问题、细化措施,集中推进整改,举一反三问题须于12月10日前整改彻底。

(二)加强调度(10月21日—12月8日)。镇扶贫办按月向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整改情况。

(三)总结验收(12月9日—12月10日)。镇扶贫办及时对全镇整改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于12月1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将整改报告报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与整改措施、整改情况相对应的佐证材料一并报送。

五、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例10

进村后,“尖刀班”的“战士”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政策。然而,交通的滞后,恶劣的环境,封闭了村民们的思想,语言的障碍使利好的政策不能宣传到位,一轮工作结束后,竟没有一户同意搬迁。

村头大树下,杨素梅将“尖刀班”的“战士”聚到一起,汇总调查情r,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大家商定,以亲情为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之后“战士”们分头行动,联络从野猪塘走出去的村民,请他们回乡做乡亲们的工作。“尖刀班”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反复进村入户,与村民谈心交心,打开群众心结,让利好政策惠实于民。在“尖刀班”的多方努力下,野猪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不到半月,40户人家的野猪塘有30户签订了搬迁协议,同意搬出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大山。

五大战区领衔

打响“百日攻坚”

杨素梅率领的这个“尖刀班”,是活跃在黔西南脱贫攻坚五大战区战场中许许多多“尖刀班”中的一个。

黔西南州是全国最年轻的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348万人。现行标准下,全州还有43万多贫困人口需在2018年底全部实现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黔西南州以大党建为统领,以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探索实施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战区制”,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各县市组建脱贫攻坚突击团,乡镇组建脱贫攻坚冲锋队,村级组建以“五人小组”为主的脱贫攻坚尖刀班。各团、连、小分队的“战士”们立下誓言,不打赢这场硬仗,誓不收兵!

根据脱贫攻坚难易程度,黔西南将全州8县(市)和义龙试验区划分为“五大战区”,分别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及兴义军分区负责包保。五大战区各级分管单位纷纷签下军令状,并且在自己的辖区规划出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按图销号,强力攻坚。

2016年4月10日,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战区第一号令,启动第一个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从这天起,全州人不分男女,位不论高低,全社会全力以赴投入到了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攻坚战中。

到7月19日,第一轮“百日攻坚战”倒计时归零。100天时间里,全州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内搬迁对象52415户22275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543人)的精准识别工作;全州各级各部门干部、9000多名“五人小组”成员,深入基层与今年计划搬迁的7.8万群众共商易地扶贫搬迁,每户最少4次,多的20次以上;与44323人签订搬迁协议,占总数的85%。

第一轮“百日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迈好了第一步,为第二步、为未来的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一把手”领战

不脱贫不收兵

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攻。围绕2016年度实现10.01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4.3%以上、200个贫困村出列、12个贫困乡(镇)“摘帽”、确保年底前完成第一批43351人搬迁入住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7月25日,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战区第二号令。

二号令明确要求,脱贫攻坚必须只争朝夕,拧紧螺丝,钉牢钉子,久久为功。对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战场上有思路、有方法、干得好的,加快培养、提拔使用;对不履职、不作为、敷衍塞责的,年底完不成任务的,启动问责机制追究责任。

全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区二号令,把望谟、册亨、晴隆3个同步小康困难县作为重点战场,在一线重火力作战。

州委主要领导直接联系州委所负责战区的册亨县巧马镇、丫他镇和望谟县桑郎镇、麻山镇4个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所联系的巧马镇干部通过与群众开展19轮“共商”,激起2068户8404人的搬迁意愿。

黔西南州把脱贫攻坚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主官领战脱贫攻坚制度,明确各战区包保州领导、州直单位党委(党组)、各县市(义龙试验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是包保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对战区及所辖区域脱贫攻坚负总责,完善州领导联系战区乡镇和县领导包村、乡科级领导包组、党员及干部包户“三包”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立下军令状,身先士卒驻点拔寨,不脱贫不脱钩。

坚持选优配强镇村组织“一把手”和党建扶贫第一书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脱贫致富“领头雁”工程。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季度为节点、落实主体责任为目的开展“党建约谈・行动培训”,实施 “一季一考评、一研判、一约谈、一督查、一召回、一推进”,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全州共约谈各级“一把手”5584人(次),帮助查摆突出问题2758个,提出意见建议、办法措施3512条。

从上热下冷到

群众积极参与

“我早就想搬离开麻山了,只是没有机会,这次国家这样照顾我们,我家决定搬出麻山了。”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麻山镇76岁的尤崇举老人看完兴义市、义龙试验区考察安置示范点后动情地说。

他们渴望搬出深山,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干部群众齐心干。黔西南充分尊重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运用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五共”流程工作法,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帮扶领导、帮扶单位、镇村工作组、“五人小组”与当地群众召开共商会,把脱贫攻坚的政策、想法、措施直接与群众商量,倾听他们的意愿,并将群众的现实渴望、担心忧虑和意见建议逐一收集梳理,找准进攻方向,聚焦攻坚目标,瞄准靶心,集中火力,逐点击破。截至目前,黔西南州召开扶贫搬迁共商会23.25万场(次),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88216条,提出发展建议83327条,解决群众发展困难24430个。

在共商的基础上,与群众达成一致意见,帮扶单位、五人小组成员、村组干部在兴仁县摸清了2082户9390农村户籍人口的生活状况和层次布局,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的原则,形成帮扶措施1119条,通过发展猕猴桃种植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