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数码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7 23:18:45

数码技术论文

数码技术论文例1

数码技术从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加工和运用多个角度,[3]对陶瓷工艺品进行科学详尽的规划设计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生产,数码技术从设计方案、艺术品外观、艺术品绘色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和数据计算,采用信息化手段,将正在设计和生产的陶瓷工艺品与其他相似的陶瓷工艺品,进行对比研究,高科技数码技术可以为陶瓷工艺品的设计加工人员,迅速采集大量信息资源,快速整合大量资料图纸,并以合理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明确清晰的设计加工方案,在数码技术对陶瓷工艺品领域信息资源的总结基础上,凭借陶瓷加工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传统工艺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对陶瓷工艺品进行整合加工。也可以对陶瓷艺术家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和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采取3D打印技术对陶瓷制品进行制作,3D打印技术具有喷色和挤压等多方面技术优势,对陶瓷制品的颜色绘制和外观形状构建具有重要作用,3D打印技术可以是陶瓷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对陶瓷工艺制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3D打印技术在陶瓷领域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为陶瓷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艺术创作提供宝贵的发展经验。

(二)为陶瓷艺术创新交流提供平台

数码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陶瓷工艺品加工制作和陶瓷艺术设计理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数码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欣赏空间,也为陶瓷艺术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性支持,同时,创造了巨大了艺术交流借鉴的空间,为许多陶瓷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交流机会。

(三)高科技数码手段提高陶瓷加工过程技术含量

数码技术可以在虚拟调价下制造出陶瓷艺术作品效果图,可以使传统陶瓷设计与加工工作,图片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高科技手段带动传统陶瓷工艺品创作思维的革新。新型数码技术,可以使静态的陶瓷工艺品呈现出动态的效果,这对于艺术家审视工艺作品的艺术理念,完善陶瓷工艺品艺术加工手段提供了可能。采用高强度技术手段,对陶瓷工艺品进行外观的改造与加工,将数码技术所具备的视频,图像等条件充分发挥,为陶瓷艺术品加工人员提供新型创作平台。利用数码技术,对艺术品加工提供改造的机会,工艺品加工环节中的任意部分,都要用数码技术加以更改,以数码技术的视频图像优势,为陶瓷工艺品加工提供更正机会,不断地拉近陶瓷工艺品与设计规划方案的距离。

数码技术论文例2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数码技术论文例3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数码技术论文例4

艺术创意是现代数码插图设计的灵魂,但技术是实现艺术创意的手段。李政道先生说过,技术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现代数码插图设计中,技术的运用是艺术表现的关键,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优秀的设计师与电脑互动共同创作出来的。我国现代数码插图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技术至上,技术与艺术的本末倒置。数码技术无疑给插图设计领域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不但拓宽了插图领域的发展,还作到了“把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想象中的东西,予以视觉表现,使抽象的思想、观念具象化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对于艺术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数码技术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弊端。特别是人们在享受它的方便,迷信它的功能时,会逐渐丧失对事物的敏锐性和批判性,变得懒惰,无暇思考。而且这已经发生在我国的现代数码插图设计师身上,他们过多地依赖电脑,狂热地追求新技术,不断的更新着最新的软件和插件,不论自己设计作品需不需要,都把最新、最炫的效果表现到自己的作品中,盲目的追求着自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在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一味地享受数码科技带来的方便,缺少现代数码插图设计者应该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力,最终导致创造力的丧失,制作出的作品也只是让观者惊叹作者作品中的技术含量。使作品中技术的视觉冲击力抢得第一眼,让观者的第一感觉看不到作品所要表达的目的。所以对于现代数码插图设计而言,技术固然重要,可并不是技术至上。当技术水平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即大家的技术水平已经难分秋毫,这时起作用的便是创意思想与艺术含量的多少了。然而,目前我国内的已经许多现代数码插图设计师已经走进这样的误区,把“手段”误认为“目的”,最后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艺术性,这也是我们当前所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我国现代数码插图存在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缺少理论支持。数码艺术与插图艺术,在美国、日本、韩国都有,很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在研究整理数码艺术理论,尤其是美国,基本在各个设计院校都设有插图专业学课程,为指导实践的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其在理论的研究下,国外现代数码插图己经跨越过了“在文学基础上的再创造”这样一个传统的含义,这使得现代数码插图的创造性思维更加具有独立的能动性。然而在我国却很少有这样的研究,并且只在很少的相关专业大学开设现代数码插图课程,但也由于没有适合的教材,并只是极少部分现代数码插图的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创作与对现代数码插图认识去教授学生,大部分课程还基本上是教授软件应用与技巧,理论上只是涉及片面。而现代数码插图在各个领域的日趋扩展和重要性,己经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现代数码插图与数码艺术的理论,并尝试对现代数码插图及数码艺术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对现代数码插图及数码艺术的研究仍缺乏系统、完整的实质理论性研究,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数码插图的发展。

数码技术论文例5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数码技术论文例6

就本体而言,任何一个画种都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所谓数码画艺术就是一门借助于数码技术手段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然而与数码画相关的技术到底有哪些,传统绘画的技术、机械复制的动画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关系如何?目前理论界尚没有做出明确和系统的回答,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什么是数码画以及数码画所涵盖的艺术类型究竟有哪些。本文重点从后现代性技术视野下对数码画的技术展开阐述。

一、后现代性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限定

界定数码画首先要对数码画艺术中的技术因素进行界定,这一技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前现代技术,机械复制的现代技术,我们把它定位在后现代性技术。在西方的艺术史长河中,技术因素是直到现代社会才充分重视起来的。

在现代之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和艺术相关的技术发展水平也一直比较低,所以在思想家的眼中艺术的本质更多地是和历史、理念、精神、信仰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人类进人现代社会以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品从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能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关于此,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哈佛大学的学者林赛·沃特斯这样概括本雅明的理论:“艺术作品中没有一个突然出现并能够解决一切难题的艺术创造者;相反,那儿却有一个机器,它与人一起创造了如电影和摇滚乐等一些思想高超的人宁愿其流产的艺术形式。这其中,隐含的话语是有一种技术(那是代表机器的技术)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中的技术自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人的“肉体”为基础的“技艺”,即艺术家制作艺术品的技能二是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系统”,前者是主体所具备的技能技巧,后者是指人类社会发明的机器所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扩张自己的技能技巧,它是独立于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技术体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被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动力就是科技进步)。或者说被“科学化”的技艺构成了数码画的技术系统。应该说,数码画技术的这两种含义是统一的,因为技术系统的功能应该是人类自身技艺的延续和拓展,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技术是人的延伸,人是技术的主人。因此在技术现代性的背景下,数码画的技术已非传统绘画的“肉体技艺”,而是包含了“机器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系统以及后现代的数字仿真技术系统,本文论述的重点不是前现代的“肉体技艺”,也不是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而是与数码画相关后现代的计算机的技术,它涉及到数码画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这些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数码画的制作(生产)技术,包括类传统绘画技术(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三维技术、动画技术等二是数码画的传播技术(网络等技术);三是数码画的接受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等)。

生产数码画的技术,数码画技术的核心是其创作(制作、生产)技术,即数码画的创作者在创作数码画时使用的技术,它能够直接造成数码画的独特艺术形式及类型。它实际上包含了接受环节与大众互动的技术以及在创作环节与其他画家或大众互动的技术,在创作数码画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到数码画的传播环节与接受环节对数码画创作技术上的限制。

1.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挑战。在视觉艺术领域数字艺术迅速成长和壮大,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以崭新的理念和多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迷人魅力,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在数字图形图像的研究和表现领域还存在着一种以模拟传统绘画风格为目标的技术和艺术,它在满足艺术应用领域需要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留恋之情。对传统绘画的数字仿真,专业名称叫“非真实渲染”,又叫“非照片真实感绘制”,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不具有照片般真实感,而具有传统手绘风格的图形的技术。非真实渲染以模拟传统绘画效果作为自己的目标,很自然的我们就会想将它与传统艺术进行比较,非真实渲染和传统手绘都是在二维平面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所呈现出来的视觉特征总体来说是一致的,而且,非真实渲染就是把模拟传统手绘的效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传统绘画的艺术效果正是非真实渲染技术所孜孜以求的。

2.基于三维建模的模拟绘画技术

传统绘画中由于透视规律的发现大师们创作出了在二维平面中描绘深度空间的杰出作品,数码画中的三维技术则虚拟性的统摄下创造了类似雕塑圆雕的全方位的空间效果,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数码画,这进一步拓展了绘画表现的空间,三维技术是数码画的一项主要专业技术,应用三维软件建模后再导入绘画软件,可以在三维的空间中实现模拟绘画的效果,或者在三维软件建模后直接渲染出绘画效果,目前在创建的三维模型上可以渲染出国画等画种的效果,至于渲染的其他更多更好的绘画效果有待于软件师和画家们的共同努力。

3.计算机动画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是指使画面由单纯的静止状态流动起来的的技术,包括二维、三维技术,一般来说,按电脑软件在动画制作中的分类,电脑动画有电脑辅助动画和造型动画两种。电脑辅助动画属于二维动画,造型动画属于三维动画。电脑动画的产生大致有这样几个程序:(1)关键帧(原画)的产生;(2)中间画的生成;(3)分层制作合成;(4)着色;(5)预演。传统的数字动画就是静图的连续播放,而新的动画技术允许通过各种特殊的插值技术产生动画系列,Flash动画甚至允许用户互动,动画给数码画带来了新的有别于传统绘画的面貌,数码画不仅需要动,而且动的技术是数码画的核心技术之一。

4.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数码画的素材可以包括数码化的传统绘画,也可以包括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绘制的图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些素材都可以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和重新布局。一般意义上,照片和电视扫描片等现有图片的修改或解释称为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 )。尽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有所重叠,但两种领域着重于不同的操作。计算机图形学中,计算机用来生成图形;而图形处理技术用来改善图片质量、分析图像或为机器人应用识别可视图案。然而,图像处理技术经常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也频繁应用于图像处理。数码画的生成和修改(包括构图)都经常应用到这种技术。这也是数码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就是说数码画不一定是“画的”或者说“绘的”,它可以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生成处理出来的,目前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数码画制作之中。

5.基于创作的互动技术及基于创作在接受环节的互动技术

(1).媒介的发展导致了媒介的革命。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伴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采用新的表现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类的视觉感官,挖掘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信息社会最大的科技革命就是人类对信息的接受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所以艺术创作主体、客体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艺术对象既可以是欣赏者,又可以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这就需要在创作环节互动技术的支撑,艺术家和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在创作上进行互动,艺术家必须预先考虑到艺术品在欣赏的时候与观众的互动而在创作时就把这种互动技术包含在数码画的作品之中。艺术对象与创作客体之间不再是被动的关系,而是互动的关系。互动比之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深化了艺术创作对象与客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如今的发展趋势来看,客体愈加智能化、人性化,它越来越渴望扮演人类的角色,从而与创作对象以及接收对象之间建构了一种人际关系。

(2).传播数码画的技术,任何数码画作品都还原成相应的艺术信息,最终是数码性,二元性,是0和1的组合,那么数码画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可以被还原成信息传播过程。所以,传媒技术对数码画这一艺术范式的形成具有革命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机械媒介将艺术的存在普及并强加在人们头上,因此越来越有必要研究传播对社会的功能和影响。

数码技术论文例7

目前,随着多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此,本文围绕计算机技术,对多媒体的内涵和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下列阐述。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1.1对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打个简单的比方,对文本文件或者动画文件中的相关元素进行综合处理,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总结,然后采集并处理这些内容,充分运用多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建立多种媒体之间的相关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机相互交流系统的一种技术[1]。这种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信息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实现和计算机交互功能的相互连接,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文字、图像在被看见的同时还能后满足听觉的信息需求,对这种新型材料进行制作,这个过程就是多媒体技术[2]。

1.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专业化是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所谓专业化就是多种媒体集中在一起的综合形态,能够同时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体信息进行交互的有效载体。数字信号是多媒体技术最基础的运行单位。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结合在一起。这也说明,多媒体技术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正是这种多样性,相互关联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传递,然后利用数字化信息来有效解决数据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问题。

2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2.1视频压缩技术

Shannon信息理论是传统压缩编码技术的基础。这一信息理论则是建立在集合论基础之上,然后利用统计概率的相关模型来对信息的来源进行描述。这种压缩编码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对信息接受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事件本身包含的具体内容、重要性、产生的后果等主要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因此,在Shannon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压缩编码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被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型。

(1)以照信息来源的统计特点为划分依据,该技术可以分为转换编码、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和神经网络编码等5种;

(2)将数据的视觉性特征作为划分依据,那么该技术可以被分为图像编码和以图像纹理和轮廓为基础的编码等两种;

(3)从图像所表达的景物特点来划分,图形编码和以内容为基础的编码是两种最主要的编码方法。其中图像编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数据统计为基础的,将数据的冗余去除,是一种层次比较低的压缩编码方法。第二阶段则是以内容为基础,然后将其中的冗余去除,鉴别其中的对象和方法,就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压缩编码技术。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压缩编码方法,既是一种新型的压缩编码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压缩编码方法。

2.2视频点播技术

采用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进行自然进化的过程就是多媒体的交互。多媒体服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视频点播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互融合是视频点播技术发展的技术。视频点播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视技术等,是一种将上述技术整合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充分发挥了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彻底改变了被动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收看电视节目,还能够随意播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点播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同时,视频点播技术中传递方法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学的模式,影音、广播、语音、发送消息、网络影院、远程教育和点播教学等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视频服务器是该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频系统完成功能和提高性能和质量的关键部分,所以在视频服务系统中是被重点研究的对象。视频服务除了要求保证端到端的播放质量之外,还需要观察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视频流编码压缩和传递技术、视频流调度技术、IP网与Cable网实现、存储和I/O调度策略、接入控制、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视频服务器体系结构等是视频服务系统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中的非格式化数据所占的比例较大,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归纳为三点,即对象的复杂性、数据存储的分散性和时空的同步性。其中关系数据库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多媒体资料的管理的质量依然不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对象数据库来管理多媒体资料并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因为基于对象是一个新一代数据库应用,它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数据模型的基础良好。这种基于对象的方法适合用来描述非常复杂的对象,结合了封装、继承、对象、多态、类等概念,所以能够对多样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清晰地描述。目前,多媒体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的相互结合,但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制定对象的统一标准。

2.4现实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信息技术行业少有的高新技术之一。该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技术,具体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网络设计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同时,虚拟技术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三维画面的合成,让用户获得逼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的体验。在虚拟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固定的设备,自然的参与到虚拟世界的体验中。现实虚拟必须通过计算机生茶,其基础必须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具体的感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身体四肢的正常活动和虚拟环境交互。除了上述四种技术之外,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还包括流媒体技术和音频技术等,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技术也必将在多媒体技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成熟和完善。为了切实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视频、视频会议、娱乐节目点播、军事等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视频点播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现实虚拟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码技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J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88-02

一、关于数码摄影教学的探讨与见解

照相机自1839年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18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近180年里,照相机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结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数码相机的出现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跨越,人们的影像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相对于传统银盐胶片摄影技术漫长的发展历程而言,数码摄影技术只有短短的50年历史。从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下的还不到30万像素数码照片,到今天1000多万像素CCD及几千万像素的CMOS,数码摄影技术可谓发展神速。摄影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数码影像技术将成为主流;二是摄影对拍摄者的技术要求将越来越低,人文艺术素养在摄影中的作用将越发明显。数码相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给各行各业提供便利之时,也给摄影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摄影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传统的摄影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数码摄影教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数码时代的摄影教育必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迎合时代的需要。

数码摄影教学经历了从传统的胶片摄影占主流阶段,数码摄影的出现及发展阶段,数码摄影逐渐普及阶段三个阶段,为了适新的要求,摄影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更新与探索。目前的数码摄影教学,一般仍把重点放在技术理论的层面上,花大量时间在器材的讲解与使用上,辅以经典作品解析。而实操练习在教学中占的比重比较小。从学生来讲,大多使用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进阶水平参差不齐;实操练习时间非常有限。这些根本达不到摄影教学的深广度。

数码摄影的优势:一是只需在机器菜单上进行设定,就可改变光板的ISO值;二是在比较专业数码相机上,一般都提供了直接输入当前色温及使用白色参照物进行校正等功能,这部分必须在实操联系中去比较正确与非正确的白平衡效果才能理解;三是感光板的像素取代胶片颗粒。这些优势为数码摄影教学提供很大了的便利。

数码摄影教学发展同时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而言,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对影像的解读能力与数码知识的接受能力都需要更大的提高,那些只停留在对摄影美学的认识基础上,只关注摄影技术层面的教师已经不合时宜。而对学生而言,数字储存加工处理技术、数字影像输入输出技术、数字影像网上传送技术等新知识、新软件的学习掌握与实操练习重要性的把握与实施也是肯花一番力气才能学会的。

二、关于实操练习在数码摄影教学里的重要性

数码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摄影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深化实践。但是要在摄影教学过程中掌握其实践的科学性。即做到实操练习的科学化。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最大化的做好实操练习是极其重要的。

(一)对数码摄影内容进行改革

数码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对摄影进行重新思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以器材为主的局面,要以摄影技术和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一幅摄影作品的好坏,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图和立意。因此在实操练习中要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字储存加工处理技术、数字影像输入输出技术、数字影像网上传送技术等,使学生尽早地接触数字技术带给摄影的优越性。

在数码摄影教学中,还应加大艺术摄影理论知识与摄影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教学力度,包括涉猎摄影史、摄影文化学、摄影心理学、摄影美学、摄影社会学、摄影评论学、摄影比较学、摄影传播学、摄影文学、民俗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现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和数码摄影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富有想法与创意的摄影作品出现。只有加强摄影理论教学,才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驾驭与评判摄影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多侧面立体的了解及运用艺术摄影独特的视觉语言,并将摄影理论与摄影实践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摄影作品。

(二)数码摄影实操练习的科学化

第一,在摄影作业的布置上,更多的强调各种摄影技术的运用。布置一些特殊技法的拍摄作业,通过这些实操性的拍摄,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技巧。

第二,多搞一些命题式的拍摄,把要教授的内容分解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不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清楚自己学习的任务,还能去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第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照片。在数码相机拍摄完成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摄影后期处理软件来调整和创作,从而调动其主动性。

第四,尽可能多开展摄影评论。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摄影评比活动。首先由本人阐述其作品的含义,其他人再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既要大家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也要看到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摄影创造能力与作品鉴赏能力。

第五,鼓励个性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鼓励学生去探索照片中的意境、构图以及审美方面的奥秘,让学生能生出推陈出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和观念,并积极引导他们把这种意识和观念运用到实操练习中。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抓住四季的变化和当地特色,用不同角度去拍摄自己周围的亮点。从而培养自己的摄影个性与创新思维。

(三)搭建“实战型”实践平台

第一,定期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来讨论数码摄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各抒己见,使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摄影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推广。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第二,与摄影公司、图片公司或影像输出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操练习活动。

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摄影创作室,没有条件可以和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摄影创作室。让学生在近似于实际的工作环境里训练,同时可以直接了解摄影行业的现状,有动力或压力促使学生学好数码摄影,自觉的进行实操练习。

(四)数码摄影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如QQ群、论坛、博客等。网络为师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也可以延续课程教学。能者为师,网络对学生的自我修炼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也可用网络教学资料、网友摄影心得、图片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汲取经验,在自我实操练习中提升自己。

三、结论

数码摄影教学的实操练习,既要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不断革新,数码摄影的观念和内容也会不断的更新,实操练习也会与时俱进。总之,数码摄影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一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实操练习在数码摄影教学比在其他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要重。

数码摄影教学具有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我们应当在进行教学过程和实操练习中有意识的去体现这种功能,最大化发挥这种特性,而不能把教学看作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面对风起潮涌的数码信息时代,数码摄影技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在数码摄影教学中体现时代的特点至关重要。我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在充分发挥数码摄影教学优势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才是数码摄影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未来数码摄影教学将朝着多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其实操练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数码技术论文例9

关键词:密码学;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数字签名

关于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为了保护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让软件数据、计算机硬件不会遭到恶意的更改和破坏,也不会出现信息的偶然泄露。其基本属性包括完整性、可审查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控性。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安全监控、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应急处理等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电子、通信、数学等多学科技术成果。毫无疑问,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是多学科技术的结晶。生活中,网络信息安全正面临多方面的的威胁,具有突发、无边界、隐蔽和蔓延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打破了地理、空间上的边界概念,让相关攻击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一、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

一般认为,当前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非授权访问。没有经过事先同意,就使用网络资源,即被视作非授权访问,包括:故意绕开系统,访问控制系统,非正常使用网络资源,或者擅自扩权,乃至越权访问网络信息。主要表现为以下现象:假冒、非法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或者合法用户在未获得正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操作等。

2.信息丢失或者泄漏。指无意或者故意泄漏敏感数据,比如"黑客"利用搭线窃听、电磁泄漏等方式,导致相关信息失窃。

3.破坏数据的完整性。非法窃得数据的使用权后,故意插入、删除、修改或者重发一些重要信息,目的是引发攻击者的大力响应;修改数据、恶意添加一些内容,目的则是干扰用户,使之无法正常使用。

4.干扰服务系统。它不断干扰网络服务系统,以使其改变正常流程,执行一些无关程序,甚至减慢系统响应,直至其最终瘫痪。这样,那些合法用户就无法进入网络系统、享受相应的服务。

二、密码技术

密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像身份证一样,密码只是应用程序或者登录系统的人,它们的合法性证明。打个比方,加密就是加了一道i,锁住那些不想外泄的信息或者资料。实际上,密码技术就是通过将重要数据转变为扰码(加密)来传送,之后再进行还原(解密)。对那些未获授权或未通过身份验证的人,则拒绝他们访问。密码技术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工具之一。通过加密变换,来保护信息与数据。

1.单向散列函数

在密码算法和协议中,单向散列函数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有效性。单向函数就是逆运算困难而正运算相对简单的函数。目前大部分无碰撞单向散列函数均是迭代函数,例如MD2、MD4、MD5 以及 SHA-1。其中 MD2、MD4、MD5 的散列值都是128bit,SHA-1 的散列值是160bit,RIPEMD是另一个迭代单向散列函数,是MD4的变种。

2.私钥密码技术

私钥密码技术比较传统,通信双方共享同一个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私钥密码加密和解密均使用一个钥,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可以简化处理过程。如果私有密钥未泄露,那么就可以保证机密性和完整性。私钥密码体制应用广泛的有:DES、两个密钥和三个密钥的 triple-DES、IDEA、Blowfish、SAFER (K-64 或 K-128) 、CAST、RC2、RC4、RC5,RC6 和 AES。

3.公钥密码技术

公钥密码技术,又被称为非对称密码技术,每位用户都有一对数学上有相关性的密钥:公开密钥与私密密钥,虽然它们成对生成,可知道其中一个却不能计算出另外一个。公钥密码技术既可以保证信息机密性,又可以保证信息可靠性。公钥密码技术能让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进行密钥交换就能安全通信,它广泛用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领域。公钥密码技术大多建立在一些数学难题上面,最有代表性的公钥密码体制是 RSA。

三、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密码技术当之无愧地成为信息安全技术之核心,主要包括编码技术、分析技术。密码编码技术就是寻找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有效密码算法及相关协议,以满足加密或认证方面条件;密码分析技术则反过来,利用伪造认证信息或者将密码进行破译来窃取机密或者实施各种破坏活动。他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共同推动了密码学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当前,密码方面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技术,它们包括VPN技术、PKI技术、密钥管理、身份识别、公钥密码、分组密码、数字签名等;另一类则不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技术,它们包括建立在生物特征基础上的识别技术、信息隐藏和量子密码等。

只有合理使用多种技术,才能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最终保障信息安全。

3.1加密保护

变换密码将明文转成合法者可以解读的密文,是密码的基本功能。主要分为传输信息加密和存储信息加密两种方式。对传输的各种信息加密,称为传输信息加密。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加密层次,可以根据不同的保密需要分别采用。而对存储的文件和数据加密,称为存储加密,又分为文件库加密和数据库加密。存储加密难度大,存在着加密和查询间的矛盾,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3.2信息完整性

为防止信息被篡改,可以采取密码技术运算相关信息,并生成一组数据,也就是信息验证码。接受方收到信息后,需要进行同样的运算,以检验新生成的信息验证码与接收到的信息验证码是否一致,从而对信息的正确性进行。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发现信息是否遭到篡改和伪造。

3.3 数字签名、身份验证技术的运用

数字签名是对电子消息进行签名的方法。无论是公钥密码体制,还是私钥密码体制,都能获取数字签名,当然,公钥密码体制更有利于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数字签名技术相关研究,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椭圆曲线数字签名、RSA 数字签名、有限自动机数字签名和E1Gama1数字签名等算法。它还牵涉到有关法律问题,各国纷纷制定法律予以规范,2004年,我国也颁布了电子签名法。

3.4PKI与VPN的运用

PKI技术提供了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其本质是解决网络公钥的分发问题,在网络上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PKI是公钥证书在创建、分发、存储和撤消的过程中,有关软硬件及策略的集合。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普及,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上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密码方面的技术只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方法,仅凭密码方面的技术是不可能解决安全方面的所有问题,要想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但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还涉及人、操作和管理等方方面面。类似于"木桶原理",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决定着安全系统的成败。但无论如何,密码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众多密码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信息安全将越来越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谢希仁,等.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数码技术论文例10

1、引言

在数字音视频技术体系中,最核心的技术内容是音、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算法和标准,即信源编解码算法和标准。目前,在数字音频领域中我国主要采用由国外大公司和组织制定的标准,如:DVD中采用了杜比AC-3, D丁S等音频编码技术,数字电视则采用了AC-3, MPEG-2AAC技术等音频编码技术,使用这些技术可能需要向国外相关专利权人缴纳大量专利费,从而制约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发展。考虑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积极开发、制定我国自主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成为了国内业界的共识。

“DRA标准”,即GB/T 22726-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是由我国自主开发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项数字音频核心技术标准,该标准于2008年12月22日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DRA标准具有压缩效率高、音质好、解码复杂低等特点,填补了我国数字音频产业核心技术的空白,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及推动我国音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际先进水平的编码质量以及较早的标准化、产业化布局使得DRA技术的产业化进展顺利:在数字电视产业中,DRA标准被选为数字电视地面接收机标准(目前处于报批阶段)的必选技术,并已有国内外多家厂商、开发商分别在其生产的前端播出设备、解码芯片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中纳人了DRA技术;在移动多媒体广播领域,CMM日信号已在全国300余个城市播出、覆盖人口达数亿(详见cbc.cn/Online/Index/),而CMMB信号中的声音广播部分采用DRA技术进行压缩编码;在CMM日终端方面,包括中兴、联想在内的200余家厂商的产品集成了DRA解码功能;在蓝光光盘领域中,中国华录集团已推出《梅兰芳》等采用DRA格式的蓝光碟片,并且已有多款支持DRA解码的蓝光碟机上市(详见hd .zol. com .cn/143/1437775.html)。

2、DRA技术标准化进展

尽管DRA算法本身已获批为国家标准,并在多个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应用,但在产业化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新的标准化需求:例如,如何规范化地以IEC 60958帧格式存储DRA数据;如何通过RTP载荷的形式传输DRA数据;如何使具有日DMI接口的设备识别DRA数据,等等。

为此,来自广州广晨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广晨数码”)、数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数维科技”)、及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简称"NELA")的技术人员对DRA技术及其预期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评沽,并在相应的技术方向上开展了标准化布局,其中近期颁布的标准/规范如表1所示。

2.1 IEC 61937-12标准

为了实现以IEC 60958帧格式传输经DRA算法编码的音频数据,进而以诸如HDMI接口的数字音视频接口来传输DRA音频数据,必须由IEC/丁C 100(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系统和设备技术委员会)为DRA技术分配专门的标识符,并出版相应的国际标准。

为此,来自广州广晨数码、数维科技、及NELA的技术专家按照IEC的要求拟写了技术提案,并于2008年8月通过国家标准委向IEC/下C100正式提出了新提案请求(100/1447/NP )。该新提案主要定义了如何将根据DRA算法编码的比特流存储为IEC 60958帧格式,并进一步限定了专用于DRA格式的标识符以及三种采样率模式。

100/1447/NP于2008年8月29日进人IEC NP的投票流程,并在2008年12月5日通过投票,正式立项;2009年1月,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荷兰的10位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PT 61937-12工作组;随后,工作组在100/1447/NP的基础上做了文字性和技术性修汀,并以修订文本作为委员会草案(CD),向各国国家委员会((NC)征求意见;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工作组根据反馈意见及IEC61937-1、-2标准的修订情况,对CD文本进行了再次修汀,调整了DRA标识符的配置,并于2009年5月的工作组会议(“慕尼黑会议”)后形成了新的修订文本;2009年6月,IEC/下C100以慕尼黑会议形成的修订文本为基础,正式向各NC发送了用于投票的委员会草案(CDV),并随之启动了ISO/IEC的询问阶段程序;2009年11月27日,CDV投票结束,100/1578/CDV以100%的支持率获得了通过;2009年12月,根据工作组的请求,IEC 61937-12进人了国际标准编辑出版阶段((IS),并随后于2010年5月19日由IEC官方出版,这也意味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接口技术标准—IEC 61937-12获得了IEC的正式认可和公布。

IEC 61937-12是我国在IEC/TC100的音视频领域中第一个获批的IEC国际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标准的获批使得另外几个数字音频接口规范(如,CEA861 . 1 , HDM}规范等)可以通过引用本国际标准而达到支持DRA音频数据的目的。

2 .2 RTP Payload Format和MIME media type

为了实现对DRA音频数据的网络传输,需由互联网协会((ISOC)下属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下厂)为DRA技术颁布相应的技术规范。为此,根据DRA数据网络传输的具体需求,来自广州广晨数码和数维科技的技术专家起草了技术规范草案《RTP Payload Format for DRA Audio》,并向IETF下设的语音/视频传输工作组(avt)进行了提交。

通过工作组内部讨论,提案起草人又进一步向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下设的IANA(互联网地址编码分配机构)提交了专用于DRA技术的媒体类型提案,并将IANA正式分配的媒体类型标识符加入到《RTP Payload Format for DRA Audio》提案中。最终,该修订后的提案作为互联网草案由IE丁F在2010年初进行了颁布。

此规范的颁布也意味着任何人均可通过官方途径获知如何通过网络环境、经由R下户载荷格式传输DRA算法编石马数据。

2.3 CEA标准

为了实现以诸如HDMI, DP等的高清接口传输DRA音频数据,除了需要获得上述IEC/丁C10。所颁布的正式标准外,还需要将DRA标识信息加入到CEA(消费电子协会)相关标准中。

为此,来自广州广晨数码和数维科技的技术专家起草了技术提案《An Uncompressed High Speed Digital Interface for Encoded Audio Bitstreams according to the DRA Formats》,并向CEA负责非压缩音视频接口的工作组R4.8 WG7进行了正式提交。随后,根据WG7工作组、分技术委员会R4.8的要求以及IEC 61937-12标准的申报情况,提案申请人又先后多次对该技术提案进行了文字和技术性修汀。最终,包含该提案内容(即专用于DRA技术标识信息)的CEA标准CEA861.1于2010年8月正式颁布。

此标准的颁布也意味着目前主流的各高清接口标准化组织可以通过直接引用CEA 861 . 1标准的方式,达到支持DRA技术的目的。

3、DRA技术知识产权分析

3.1主要权利人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种专有权利,因此在讨论知识产权问题前一般都需要首先确定权利人的主体资格—本文也不例外,在对DRA技术的相关知识产权进行讨论之前,首先对DRA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权利人(DRA技术核心企业)进行简要介绍。

广州广晨数码作为DRA技术的原创者,是DRA技术最主要的专利持有人;此外,它还作为申请人申请了包括“DRA”等在内的一批DRA技术相关的注册商标。

数维科技作为DRA技术最重要的推广与应用开发单位,也掌握了与DRA技术相关的一批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部级科研机构;深圳广晨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作为NELA在深圳市建设的依托单位,由广东省广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广晨数码以及数维科技共同发起组建。目前,NELA正在积极研发新一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算法,并以深圳广晨数码的名义申报相应的知识产权。

3.2专利

为了有效保护DRA技术原创发明人(即广州广晨数码)的合法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早在开发DRA算法之初广州广晨数码就针对DRA技术的核心技术模块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申请及布局。截至2010年10月,已有多件涉及DRA技术核心模块的专利在包括中国、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授权或获得了非常有利的实质审查意见;基于这些核心专利的一些分案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PCT申请等也基本都在上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过1—2次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官方程序。上述涉及DRA技术核心模块的专利及专利申请的总量已超过30件。根据目前的审查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DRA算法的新颖性、创造性已普遍获得了包括SIPO,USP丁O,EPO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地区)的认可。

为了实现DRA算法的产业化,来自广州广晨数码、数维科技和深圳广晨数码等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在音频技术的一些相关技术领域中进行了横向研发,从而形成了本文中称之为“DRA技术”的技术族群。这些技术族群以DRA算法为核心,向整个数字音频产业的几乎各个方面辐射。为了对上述横向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加以有效保护,上述权利人也就DRA核心技术之外的DRA技术进行了专利布局。目前,横向研发所形成的专利及专利申请的数量与DRA技术核心专利的数量大致相当,达到30余件。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专利(申请)进行管理,DRA技术核心企业还确立了灵活的专利申请分级制度,在公司内部专利委员会评审确认专利等级的基础上,对于不同优先级戴重要程度的专利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

在专利技术许可方面,DRA技术的各专利权人更多地考虑了社会公众的利益,选取了独立第三方,即北京紫润天地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作为专职授权许可公司,以不低于BAND的条件向国内外生产厂商发放专利许可。

3.3商标、著作权与技术秘密

自商标注册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注册商标区分产品/服务来源的重要作用。DRA技术的各权利人也不例外,自DRA技术开发以来,各权利人都十分重视本公司DRA相关品牌、商标的申报、管理和保护工作。目前,涉及DRA的商标申请或注册商标超过10件,分别由广州广晨数码、数维科技及深圳广晨数码持有戴申请,其中的“DRA”,“华音”等注册商标在业内也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尽管著作权的保护强度、赔偿额度等一般显著低于专利权,并且著作权不能延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但是由于其还具有不需审批戴审批流程短、保护期限长、侵权判定相对简单规范(特指经过正式登记的著作权)等优点,近年来这种特殊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也为众多软件企业所青睐。目前,数维科技已分别就DRA技术的源代码软件著作权和测试码流作品著作权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申请了著作权登记,并已获得相应的著作权证书。

除此以外,DRA技术的各权利人同样十分重视对DRA相关技术秘密的保护,包括DRA音频技术优化代码、技术优化分析报告等在内的多项技术秘密已基本实现了专人专顶保护,切实保证了DRA技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