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7 23:11:30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1

根据《关于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和缴纳的通知》(矿司[2005]105号)精神,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比例定为企业职工核定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五。基层各单位要按照规定比例及时足额提取;其中,基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使用;集团公司本部按照集团公司职工工资总额的1%提取,由集团公司统筹使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

1、开支范围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主要包括:

⑴培训(养)费。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安全技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业务短训和业务进修培训费;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品行习练费用等。

⑵兼课酬金。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

⑶开班费用。指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薄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

⑷评审、鉴定费。指集团公司在职职工晋升工人技师、工人高级技师所需的评审费,工人技能等级鉴定费等。

⑸公务资料费。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编印费等。

⑹设备购置费。指购置职工教育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

⑺学员生活补助费。指各类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的脱产培训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补助费。

⑼职工教育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兑现奖;国家、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

⑽其他必须由职教经费支付的零星开支。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

⑴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

⑵学员个人学习用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有学员个人自理。

⑶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列支。

⑷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

2、调整部分经费标准

⑴教师讲课费: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高级职称者每课时30元,中级职称者每课时25元,初级职称每课时20元;外聘兼职教师,特聘国内外名教授、名专家,授课费用根据市场价格协商决定。

⑵班主任津贴:短训班(教学时间两周内),每期30~50元;长训班(教学时间两周以上、一月内),每期60~100元。

⑶出卷、阅卷、监考费:出卷费每份50~100元(视试题数量和难度而定);阅卷费每份0.8~1.0元;监考费每人每场50元。

⑷培训教材编写费:按每千字30元核算。

⑸学员生活补助费:一年内,职工脱产培训(含函授面授)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按每天每人15元予以补助;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教育班学员补助按原规定执行。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应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编制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有关程序列入同级财务部门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2、坚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节余结转”原则。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职教经费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使用专帐,并做到“专款专用、节约使用”,当年度节余费用可结转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职教经费。

3、强化两级教委对职教经费的管理。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分别负责职教经费的管理工作;两级教委主任负责职教经费的审批;两级教委办负责职教经费使用标准的审核。

4、加强职工外培费用管理。职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须经集团公司和基层党委会研究同意,培训费、资料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职教经费支出,住宿和差旅费由其他渠道支出;个人私自外出参加的各类培训所发生的任何费用,均由个人负担。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2

为适应徐矿集团创业创新形势的发展和市场价格体系变化的需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职工教育经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根据《江苏省职工教育条例》(2004 年4 月16 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财企字[1981]212 号)、《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财企字[1982]37 号)等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使用和管理作出如下规定。 一、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 根据《关于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和缴纳的通知》(矿司[2005]105 号)精神,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比例定为企业职工核定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五。基层各单位要按照规定比例及时足额提取;其中,基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使用;集团公司本部按照集团公司职工工资总额的1%提取,由集团公司统筹使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 1、开支范围 主要包括: ⑴培训(养)费。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安全技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业务短训和业务进修培训费;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品行习练费用等。 ⑵兼课酬金。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 ⑶开班费用。指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薄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 ⑷评审、鉴定费。指集团公司在职职工晋升工人技师、工人高级技师所需的评审费,工人技能等级鉴定费等。 ⑸公务资料费。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编印费等。 ⑹设备购置费。指购置职工教育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 ⑺学员生活补助费。指各类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的脱产培训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补助费。 ⑻《徐煤教育》编辑稿费、印刷费。 ⑼职工教育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兑现奖;国家、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 ⑽其他必须由职教经费支付的零星开支。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 ⑴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 ⑵学员个人学习用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有学员个人自理。 ⑶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列支。 ⑷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 2、调整部分经费标准 ⑴教师讲课费: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高级职称者每课时30 元,中级职称者每课时25 元,初级职称每课时20 元;外聘兼职教师,特聘国内外名教授、名专家,授课费用根据市场价格协商决定。 ⑵班主任津贴:短训班(教学时间两周内),每期30~50 元;长训班(教学时间两周以上、一月内),每期60~100 元。 ⑶出卷、阅卷、监考费:出卷费每份50~100 元(视试题数量和难度而定);阅卷费每份0.8~1.0 元;监考费每人每场50元。 ⑷培训教材编写费:按每千字30 元核算。 ⑸学员生活补助费:一年内,职工脱产培训(含函授面授)时间不超过3 个月的,按每天每人15 元予以补助;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教育班学员补助按原规定执行。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应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编制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有关程序列入同级财务部门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2、坚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节余结转”原则。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职教经费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使用专帐,并做到“专款专用、节约使用”,当年度节余费用可结转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职教经费。 3、强化两级教委对职教经费的管理。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分别负责职教经费的管理工作;两级教委主任负责职教经费的审批;两级教委办负责职教经费使用标准的审核。 4、加强职工外培费用管理。职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须经集团公司和基层党委会研究同意,培训费、资料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职教经费支出,住宿和差旅费由其他渠道支出;个人私自外出参加的各类培训所发生的任何费用,均由个人负担。 5、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发放、统计管理工作的规定》(矿司2005[40]号)的要求,加强工资(劳务)费用的统计工作。对聘请集团公司内部兼职教师的讲课费,由相应教育部门报工资部门备案,对审稿费和班主任津贴一律由工资部门按工资审批规定办理。 四、附则 本规定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本规定解释权归集团公司。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3

根据《关于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和缴纳的通知》(矿司[XX]105 号)精神,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比例定为企业职工核定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五。基层各单位要按照规定比例及时足额提取;其中,基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使用;集团公司本部按照集团公司职工工资总额的1%提取,由集团公司统筹使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

1、开支范围

主要包括:

⑴培训(养)费。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安全技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业务短训和业务进修培训费;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品行习练费用等。

⑵兼课酬金。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

⑶开班费用。指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薄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

⑷评审、鉴定费。指集团公司在职职工晋升工人技师、工人高级技师所需的评审费,工人技能等级鉴定费等。

⑸公务资料费。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编印费等。

⑹设备购置费。指购置职工教育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

⑺学员生活补助费。指各类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的脱产培训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补助费。

⑻《徐煤教育》编辑稿费、印刷费。

⑼职工教育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兑现奖;国家、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

⑽其他必须由职教经费支付的零星开支。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

⑴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

⑵学员个人学习用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有学员个人自理。

⑶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列支。

⑷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

2、调整部分经费标准

⑴教师讲课费: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高级职称者每课时30 元,中级职称者每课时25 元,初级职称每课时20 元;外聘兼职教师,特聘国内外名教授、名专家,授课费用根据市场价格协商决定。

⑵班主任津贴:短训班(教学时间两周内),每期30~50 元;长训班(教学时间两周以上、一月内),每期60~100 元。 【1】

⑶出卷、阅卷、监考费:出卷费每份50~100 元(视试题数量和难度而定);阅卷费每份0.8~1.0 元;监考费每人每场50元。

⑷培训教材编写费:按每千字30 元核算。

⑸学员生活补助费:一年内,职工脱产培训(含函授面授)时间不超过3 个月的,按每天每人15 元予以补助;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教育班学员补助按原规定执行。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应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编制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有关程序列入同级财务部门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2、坚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节余结转”原则。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职教经费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使用专帐,并做到“专款专用、节约使用”,当年度节余费用可结转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职教经费。

3、强化两级教委对职教经费的管理。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分别负责职教经费的管理工作;两级教委主任负责职教经费的审批;两级教委办负责职教经费使用标准的审核。

4、加强职工外培费用管理。职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须经集团公司和基层党委会研究同意,培训费、资料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职教经费支出,住宿和差旅费由其他渠道支出;个人私自外出参加的各类培训所发生的任何费用,均由个人负担。

5、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发放、统计管理工作的规定》(矿司XX[40]号)的要求,加强工资(劳务)费用的统计工作。对聘请集团公司内部兼职教师的讲课费,由相应教育部门报工资部门备案,对审稿费和班主任津贴一律由工资部门按工资审批规定办理。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29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Part-time Teachers Construction in Tax System

――Take Hubei Tax System as an example

WANG Jie

(Hubei Provincial Office, SAT, Wuhan, Hubei 430071)

Abstract Recentl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ork", proposed to hiring str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oretical high level leading cadres, business managers, experts and advanced models, outstanding grassroots cadres as part-time teacher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art-time teachers. "2013--2017 National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n" requirement, the following cadres 2017 by Municip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constitute gradual transition to part-time teachers based. Part-time teachers in the tax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how to build a strong political thinking,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ax business skills, practical experience, love tax education part-time teachers, is placed in the national tax system an important topic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 in front of and long-term task.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works part-time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actice, Hubei tax system, for example, the tax system of part-time teachers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am elaborate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argeted.

Key words tax syste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art-time teachers construction

1 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1.1 基本情况

从全国税务系统的实践来看,早在2005年四川、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国税局便出台具体措施,探索在系统内开展选聘兼职教师工作,积极鼓励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2006年,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函〔2006〕863号)印发,总局层面加大对各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与指导,各省级税务机关也将该项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当前,各省级税务机关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兼职教师队伍,地市县级税务机关该项工作的进程则相对缓慢。除总局、省局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的师资库外,业务司局和业务处室在实际工作中也以“人才库”形式培养使用了一批承担教学任务的税务干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税务系统现有兼职教师3000余人。

从湖北省国税系统的实践来看,省国税局教育处于2008年选拔培养第一批系统内兼职教师55人,2013年第二批46人,现省局兼职教师库规模已超过100人。该批兼职教师由省局教育处负责管理使用,主要承担初任公务员培训教学任务。省税务干部学校于2015年2月选聘系统内部兼职教师77人,由省税校负责管理使用,主要承担省税校主体班、业务班有关教学任务。

1.2 授课情况

由图1省局第一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可见,2008年入库的第一批兼职教师中,授课时长在1~50个课时的有8人,占该批兼职教师总人数的15%;51~100个课时的有3人,占5%;101~150个课时的有1人,占2%;151~200个课时的有3人,占5%;200个课时以上的有5人,占9%。课时最多的是讲授税收基础知识的张某某(京山县国税局),达844课时;其次是讲授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的张某(钟祥市国税局),达280课时。至今未授课的有35人,占64%。

由图2省局第二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可见,2013年入库的第二批兼职教师中,授课时长在1~50个课时的有8人,占该批兼职教师总人数的17%;51~100个课时的有3人,占7%;101~150个课时的有2人,占4%;151~200个课时的有1人,占2%。课时最多的是讲授会计基础知识的何某某(京山培训中心),达200课时;其次是讲授税收征管的周某某(谷城县国税局),达136课时。至今未授课的有32人,占70%。

图1 省局第一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饼状图

图2 省局第二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饼状图

1.3 评估情况

评估一般采取在培训结束时发放总局《质量评估测评问卷》方式开展。从统计结果来看,受训学员对培训的效果环节非常满意,测评优秀面高达90.20%;对教学环节比较满意,测评优秀面为83.53%。单项指标来看,优秀面最高的依次为获取知识(92.94%)、分享经验(91.76%)、师资水平(88.24%)。表1省局兼职教师授课评估结果可见,湖北省国税局兼职教师能较为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师资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受训学员的广泛认可,教学方法还可改进。

2 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湖北省国税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窥见,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国家税务总局加强师资库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使用不均,资源存在浪费

从统计的兼职教师课时考评情况看,湖北省国税局选聘的兼职教师中,原有授课经历的较少,聘后实际承担了省局教学任务的更少。表2省局两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对比可见,湖北省国税局两批兼职教师中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比例均在1/3左右,累计授课分别为2956课时和772课时,实际年人均授课时长不足10课时。加上省局主要根据经验和习惯使用兼职教师,教学任务长期集中在少部分兼职教师身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问题。

2.2 培养不足,能力有待提升

税务系统兼职教师往往是税收业务的骨干,是专业化和应用型人才。作为行家里手,他们与学术专家有明显的差异,知识与技能结构缺乏系统性,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在教学中易发生案例教学丰富但理论拔高不足的问题。同时,普遍存在对成人教育的规律性认识研究不足,对新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够,过分依赖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实践中,除少数兼职教师有机会参加总局和省局相关培训、会议外,其他大多数难以获得培养机会,以上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反映在评估情况中就是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2.3 支持不够,环境亟需改善

主管部门没有提供集中备课的时间和场所,兼职教师多是利用工作之余零散备课。讲授同一门课或相关课程(如税法与会计之间有必要就税会差异进行集中备课或沟通协调)的教师之间,教师个人与主管部门之间,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几乎都是“零沟通”,呈现出明显的“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特征。

另一方面,正负激励手段的缺失,没有解决税务系统兼职教师“讲与不讲一个样,讲多讲少一个样,讲好讲坏一个样”的问题。部分口碑好、业务精的兼职教师承担了较重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本职工作与兼职教学之间的矛盾,所在单位不能主动支持其承担教研工作。

3 加强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管理制度,盘活人力资源

一是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完善任教资格标准,严把入口关;制定解聘办法,疏通出口关。遵循“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原则,放开进与出两个通道,促进师资力量健康流动。二是建立符合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将兼职教师个人的授课时长、学员评价、科研成果等指标量化打分,作为续聘和评优的参考因素,对聘用期内从未授课的教师考虑解聘。三是建立教师自评互评体系。现有的评价机制着眼于学员对教师的单向评价,忽略教师的自我评价。可通过说课、试讲和评讲鼓励兼职教师对已完成的教学任务进行思考和改进,追求精益求精。

3.2 加大培养力度,促进能力提升

一是借鉴领军人才培养方式。对兼职教师划分专业类别,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一定的年限为周期,开展中长期培养计划。二是借鉴数字人事分级分类思路。对兼职教师按照年龄、税龄、岗位、职务、专业、课时等进行分级分类培养,把握不同级、不同类兼职教师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兼职教师挂教制度,为教学能力强、教学热情高、教学任务重的优秀兼职教师提供到税务培训机构挂教锻炼的机会。

3.3 健全激励机制,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深化兼职教师工作范围,提高其权益,使其从临时、被动接受教学任务,转变为日常、主动参与教育规划、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制定。二是实施多元激励,打好正激励与负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组合拳”。探索建立兼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拓宽技术职称评审渠道;开展“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支持科研项目等奖励措施。三是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包括硬件设施保障及组织资源保障,如组织专兼职教师结对互助、兼职教师集中备课等。四是探索兼职教学与绩效管理挂钩机制。对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考核其支持教学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兼职教师工教矛盾;对兼职教师个人,考核其教学科研的情况,给其注入压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5

作者简介:康华(1978- ),男,山西大同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创新研究;王鲁平(1963- ),男,山东单县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司治理研究;康健(1981- ),男,山西大同人,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082-05收稿日期:2012-03-27

引言

研发活动往往会带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它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和生产效率。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如何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而重中之重则是如何选拔和培养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CEO。

Hambrick等(1984)认为,高管团队的组成特征能够反映高管的认知、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而影响组织的战略选择与绩效。因此,CEO的年龄、任期、工作背景、教育背景等都会影响到研发活动(Barker et al, 2002)。同时,国内学者也注意到CEO的股权激励(康华 等,2011)和任期(刘运国 等,2007)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性分析CEO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两职合一和政治关系等特征对研发活动的影响。

一、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研发支出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投资,具有高风险、易失败的特点,所以CEO会依据自身利益和业绩考核的需要来决定研发支出;加之CEO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Green, 1995),所以CEO的特征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其次,CEO是企业战略的主要决策者,他们甚至可以控制企业战略制定委员会(Zahra et al,1989),因此CEO对研发支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最后,CEO自身特征会影响其对研发支出风险和收益的判断,从而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综上,我们认为CEO的特征会影响企业研发支出的水平。

1.教育背景

不同的教育背景意味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程度(Hitt et al,1991)。较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较好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也意味着较为容易接纳和吸收新观点、新事物,从而增加支持研发和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CEO具有相关知识和战略眼光,更容易把握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也更可能支持研发支出。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CEO的教育背景与研发支出正相关。

2.工作背景

Dearborn等(1958)发现,有特定工作背景的管理者往往会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分析和解读信息。Barker等(2002)发现,从事过研发、技术和销售工作的CEO喜欢通过新产品或新市场来实现增长,所以具备这类工作经验的CEO更易采用创新战略。同时,财务、生产、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多将研发支出看成酌量费用,他们一般倾向于减少研发支出。所以,CEO具有研发、技术或销售工作背景的企业,其研发支出多于CEO没有这些背景的企业。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H2:与其他工作背景相比,CEO的研发、技术和销售类工作背景会增加企业研发支出。

3.两职合一

Anderson等(1986)认为,CEO兼任董事长确定了公司领导核心,会产生更清晰的公司战略和使命,因此两职合一会使公司经营更加稳定且可持续。Lipton等(1992)指出,CEO最熟悉公司的情况,因而CEO担任董事长更为合适。管家理论也认为,总经理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所以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自由(吴淑琨 等,1998)。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CEO的两职合一与企业研发支出正相关。

4.政治关系

转型经济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其中包括政治不确定性和行政管理不确定性(Guthrie,1997)。熟悉和了解政府运行的特点和情况,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所以企业家需要且有动机建立政治关系。另外,政治关系能够带来财政补贴(陈冬华,2003)、税收优惠(吴文峰 等,2009)、融资照顾(Claessens et al, 2008)和产权保护等好处,降低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风险和门槛,保证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H4:CEO的政治关系背景有助于研发支出的增加。

二、研究设计

1.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择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剔除没有研发支出的上市公司;(2)剔除经营现金流为负的上市公司;(3)剔除经营毛利率为负的上市公司;(4)剔除CEO任期小于1年的上市公司;(5)剔除相关数据和指标缺失的上市公司。之后,我们得到的样本共计806家上市公司。同时,为了剔除异常值(outlier)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1%的Winsor处理。

剔除经营现金流和经营毛利率为负的上市公司,是因为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或利润以保证企业的研发活动。剔除CEO任期小于1年的上市公司,是因为这类企业的CEO无法影响企业当年的研发支出。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部分变量则是通过逐一阅读上市公司年报而手工摘取的。

2. 研究变量定义

(1)因变量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采用研发强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作为度量企业研发支出的指标。

(2)自变量

教育背景是指CEO的基本学历状况。根据CEO学历状况的不同,我们将CEO的教育背景划分为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5种,分别对应1、2、3、4、5。

工作背景是指CEO曾经从事过技术、研发或销售类的工作岗位。Barker 等(2002)的研究发现,具有技术、研发或销售类工作背景的总经理比较关注数量(销售量),而具有财务、法律和管理工作背景的总经理比较关注质量(盈利水平)。由此,我们将曾经或现在从事技术、研发或销售工作的总经理的工作背景定义为1,从事其他类型工作的总经理的工作背景定义为0。

两职合一是指CEO兼任公司董事的情况。实际上CEO除了兼任董事长外,往往还会兼任公司的董事和副董事长。借鉴吴淑琨等(1998)的研究,我们将CEO两职合一的状态划分为3类:CEO兼任董事长为1;CEO兼任副董事长或董事为0.5;CEO不兼任的为0。

政治关系是指CEO以前或现在是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行业组织成员(罗党论 等,2009)。如果是,那么这一变量定义为1;如果不是,则为0。

(3)控制变量

借鉴已有研究,我们选择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水平、员工素质和税收优惠政策、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CEO任期和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更好地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

表1主要变量及具体定义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计算方法具体内容和数据来源因变量研发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研发费用主要来自于现金流量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细项,包括研发费、研究发展费、新产品试制费、技术开发费等,以及管理层讨论中披露的研发费用自变量教育背景学历状况CEO的学历状况。高中到博士分别为1~5工作背景工作背景在成为CEO之前的工作部门。具有研发、技术、销售工作背景的为1;其他工作背景的为0两职合一虚拟变量按照兼任状态分为:CEO兼任董事长为1;CEO兼任董事或副董事长为0.5;CEO不兼任为0政治关系虚拟变量企业CEO以前或现在是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类行业组织成员,则这一变量为1;否则为0控制变量任期任职CEO的时间连续作为CEO的时间地理位置Location将企业的工商注册地所在省份作为其地理位置,并根据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2009》中各省的得分确定各公司的基本得分人力资源技术和研发员工/

员工总数控制员工基本素质的影响。来自于年报的基本内容税收优惠有为1,没有为0控制创新活动税收优惠,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减免、国产设备的技改设备抵税、新产品退税等。来自于报表附注中的“所得税”负债水平资产负债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控制企业规模的影响。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盈利能力经营毛利率控制盈利水平的影响。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控制董事会规模的影响。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独董比例独立董事/董事会人数控制独立董事的影响。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三、实证分析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均值为1.37%,标准差为1.7%,与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研发强度十分接近,说明研究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2)从自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看,我国上市公司CEO在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两职合一、政治关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3)控制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差异相对较小。

表2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矩阵

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矩阵研发强度0.01370.0170年龄46.496.1941工作背景0.3620.481-0.0041政治关系0.1950.396-0.023-0.097***1教育背景3.4240.861-0.299***0.105***0.081**1任期4.4402.4630.235***0.05000.005000.065*1两职合一0.5470.2430.151***-0.104***0.085**0.02900.105***1地理位置8.8041.9690.036-0.01000.077**-0.0370-0.02200.104***1人力资源0.1330.09700.0510.120***-0.05100.087**0.071**-0.005000.076**1税收政策0.4840.5000.071**0.05500.069**0.065*0.01600.0520-0.01000.143***1负债水平0.4610.170-0.025-0.00500-0.121***0.074**0.129***-0.0140-0.060*-0.090**-0.161***1企业规模21.351.0070.0350.064*-0.05300.135***0.172***-0.0520-0.082**-0.089**-0.04900.419***1盈利情况0.2370.138-0.0370.090**0.082**0.0440-0.109***0.04100.02600.207***0.186***-0.394***-0.252***1董事会规模2.2050.2000.0220.0580-0.109***-0.0290-0.0110-0.00200-0.127***-0.00300-0.04500.109***0.235***-0.097***1独董比例0.3570.04840.0460.01000.04700.0510-0.065*0.0530-0.0160-0.02900.02100.009000.0480-0.0440-0.205***1注:*、**、***分别代表双尾检验在10%、5%、1%水平上显著。

我们分析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及置信水平,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远低于0.5,所以可以基本排除共线性问题。

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TATA11.0,通过分析2005年~2008年806家制造类上市公司Pool数据,研究了CEO特征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回归结果

因变量: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教育背景0.00142**〖6〗0.00131**(2.26)〖6〗(2.09)工作背景〖3〗-0.00334***〖6〗-0.00296***〖3〗(-3.18)〖6〗(-2.81)两职合一〖4〗0.00763***〖6〗0.00633***〖4〗(3.65)〖6〗(3.02)政治关系〖5〗0.00340**0.00255**〖5〗(2.66)(1.99)年龄0.00007570.000000251-0.000002880.000001630.00000398(0.86)(0.03)(-0.34)(0.20)(0.45)任期-0.000544**-0.000455**-0.000562***-0.000506**-0.000591***(-2.52)(-2.12)(-2.62)(-2.36)(-2.76)地理位置0.00132***0.00130***0.00120***0.00125***0.00119***(5.12)(5.08)(4.68)(4.88)(4.67)人力资源0.0287***0.0315***0.0307***0.0310***0.0318***(5.35)(5.90)(5.79)(5.80)(5.98)税收政策0.00427***0.00454***0.00429***0.00430***0.00413***(4.14)(4.43)(4.19)(4.17)(4.05)负债水平-0.00863**-0.00834**-0.00875**-0.00757**-0.00833**(-2.50)(-2.43)(-2.55)(-2.19)(-2.44)企业规模-0.00382***-0.00352***-0.00349***-0.00366***-0.00358***(-6.64)(-6.19)(-6.15)(-6.44)(-6.30)盈利情况0.0291***0.0307***0.0289***0.0292***0.0291***(7.14)(7.55)(7.12)(7.17)(7.20)董事会规模0.002260.002490.001600.002550.00268(0.85)(0.94)(0.60)(0.96)(1.02)独董比例0.004100.006680.003060.004730.00217(0.38)(0.63)(0.29)(0.44)(0.21)常数项0.0624***0.0629***0.0638***0.0647***0.0572***(4.62)(4.70)(4.77)(4.83)(4.28)观测值806806806806806F值33.16***33.82***34.24***33.42***28.61***Adj-R20.3050.3100.3120.3070.324注:*、**、***分别代表双尾检验在10%、5%、1%水平上显著。

上述OLS回归模型的F值都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而且各模型的AdjR2>0.3,也处在较好的水平,说明已有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同时,各自变量的系数表明:

(1)模型1中CEO的教育背景的系数为000142>0,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CEO的教育背景与研发活动正相关,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

(2)模型2中CEO的工作背景的系数为-0.00334,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CEO的工作背景与研发活动显著负相关,其结果与本文假设2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因为具有技术、研发和销售工作背景的CEO更了解相关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风险,因此对研发投入更谨慎,从而导致研发活动的减少。

(3)模型3中CEO两职合一的系数为000763,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CEO两职合一情况与研发活动正相关,本文假设3得到支持。CEO兼任董事可以增进其与董事会和股东的沟通,并增强其权威,从而有助于增加研发支出。

(4)模型4中CEO的政治关系的系数为000340,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CEO的政治背景与研发活动显著正相关,本文假设4得到支持。CEO的政治关系带来的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研发阻碍和降低研发风险,从而促进研发活动的开展。

(5)模型5中CEO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两职合一、政治关系的系数分别为0.00131、-0.00296、0.00633和0.00255。由系数绝对值来看,对研发支出的重要性依次为两职合一、工作背景、政治关系和教育背景,这为我们选择创新型CEO提供了决策依据。

四、结论

高阶理论认为,CEO的个人特征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支出。由此,我们采用2005年~2008年80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CEO特征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CEO的教育背景、两职合一和政治关系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而其技术、研发和销售工作背景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陈冬华.2003.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9):15-21.

康华,王鲁平,王娜. 2011. 股权集中度、CEO激励与企业研发战略——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软科学(25):17-21.

刘运国,刘雯.2007.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J]. 管理世界(1):128-136.

罗党论,刘晓龙.2009.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5):97-106.

吴淑琨,柏杰,席酉民.1998.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J].经济研究(8):21-28.

吴文峰,吴冲锋,刘晓薇.2009.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J].经济研究(7):130-141.

ANDERSON C A, ANTHONY R N. 1986. The new corporate directors[M]. New York:Wiley.

BARKER V L III, MUELLER G C. 2002. 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J].Management Science, 48(6): 782-801.

CLAESSENS S, FEIJEN E, LAEVEN L. 2008.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 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88:554-580.

DEARBORN D W C, SIMON H A.1958. Selective perception: a note on the departmental identifications of executives[J].Sociametry, 21(2):140-144.

GREEN S. 1995. Top management support of R&D projects: a strategic leadership perspective[J]. IEEE Transaction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42(3):223-232.

GUTHRIE D. 1997. Between markets and politics: organizational response to reform in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logy, 102: 1258-1304.

HAMBRICK D C, MASON P A. 1984. 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2):193-206.

HITT M A, TYLER B B.1991. Strategic decision models: integrating different perspectiv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5):327-351.

LIPTON M, LORSCH J W. 1992. 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J]. Business Lawyer, 48(4): 59-77.

ZAHRA S J, PEARCE J A. 1989. Board of director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review and integrative model[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2): 291-334.

(编校:沈育)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Characters and R&D Expenditure

Based on Upper Echelon Theory

KANG Hua1,2,WANG Luping1,2,KANG Jian3

(.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Process Control and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6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26-03

一、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对各高校的调查数据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11年对各高等学校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普查情况显示,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数为2145名,专职教师1625名,兼职教师520名,专兼比例约为3.13∶1;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897名,占41.8%,专职教师845名,兼职教师52名,专兼比例约为16.25∶1;思想品德课教师1248名,占58.2%,专职教师780名,兼职教师468名,专兼比例约为1.67∶1。

1.职称结构:教授195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2%;副教授611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7.6%;讲师546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3.6%;助教273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6.8%。

2.学历结构:博士10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硕士50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1.2%;双学位13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0.8%;学士62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8.4%;无学位37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2%。

3.年龄结构:30岁以下者338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0.3%;31~35岁者312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8.8%;36~45岁者76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6.1%;46~50岁者78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7%;50岁以上者169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2%。

4.性别结构:男性49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0.4%;女性1131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9.6%。

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构成对比情况(见表1、2、3,以专职教师为例)

总之,通过上述资料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就其整体来看,不仅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而且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和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譬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支教师队伍的发展不太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需要;各个高校之间、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教师队伍的状况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部分教师缺乏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信念,导致教学主题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

二、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职教师数量结构性不足,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的教学负担较重。近年来,尽管河北省多数高校都在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不同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有些高校的师生比例高达1∶410~650),特别是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结构性缺编问题较大,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人数与定编人数相差很大。从总体看,专兼职教师比例也不尽合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专兼职比例16.25∶1,兼职教师比例过低;思想品德课教师专兼职比例1.67∶1,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高。这种情况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超负荷工作,难以参加进修学习,补充新知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外,为了效益和弥补教师不足,大多数高校现在都采用合班授课,一名教师面对几百名学生上课,很难在授课时师生互动,只能单向输出知识,这种状况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缺乏。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其学历结构与高校其他专业课教师队伍相比,平均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少。这不仅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制约了对一些高深难科研课题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在职称结构与梯队建设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队伍,还是思想品德课师资队伍都不尽合理,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教授和助教人数少,分别为12%和16.8%,尤其缺乏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而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高,形成了“瓶颈”。因此,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过程,要想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上台阶,就必须走教师高学历、专家化的道路。上述这些情况在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中更为突出,例如具有博士学历的仅占3.3%,73.4%的教师没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正高职称教师更少。

3.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年龄结构是优化教师队伍的一个基本要素,反映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的现实状况,也预示着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河北省高校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一度存在断层、后继乏人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在青年教师中学历和职称偏低,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表3中可以看出到,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平均为39.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36.9%,思想品德课为41.3%,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不尽合理的“年轻化”倾向。同时,在今后的职称晋升、学习进修、福利分配等方面,同一年龄层次的教师之间有可能形成激烈的甚至不合理的竞争,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从36~4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来看,36~45岁的教师占54.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58.1%,思想品德课为50.8%),比重偏高,而46~50岁的教师仅占4.7%(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6.2%,思想品德课为3.2%),比重太低,说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年富力强、教学及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相对缺乏。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组织机构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合理。根据“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检查情况登记表”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很不统一,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设置了独立的组织机构,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工作,但仅占所登记高校的21%,且机构名称不统一。第二种,只是在学校的某一个学院或系设置相对独立的机构,负责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机构名称更是复杂多样,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占所登记高校的64%。第三种,没有组织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散在不同的专业院系,甚至有许多教师作为第二职业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所登记高校的15%。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比较混乱,名称五花八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和边缘化甚至是瓦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势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活动不规范,经费不足。资料显示,由于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组织管理薄弱等问题,因而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或者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学时不能完全落实。另外,还有许多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按照本科院校不低于每生每年20元,专科学校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的专项经费。致使许多学校教师难以参加学习进修、社会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更难以设立专项经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理顺组织管理体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新形势下,各有关部门、各高校首先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尽快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的现状。因此,各高校应当尽快把分散在不同专业院系的思想政治课组织机构和教师剥离出来,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统一管理,规范机构名称。其次,各高校党政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它作为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机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应当经常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督查、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到课堂听课,共同探讨改进措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这应成为常规,坚持不懈地进行。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建议通过以下的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①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核定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总量缺编和结构性缺编现象,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兼职教师,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专兼职比例不协调的状况,更好地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②在职称结构中适当提高教授的比例,鼓励支持那些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尽快地晋升为教授,这样既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增强力量,还可以缓解副教授比例太大的超饱和状态,同时还能够调动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③加快学历教育的进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一方面,对于新进入、新上岗的年轻教师,应当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在岗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努力提升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对此教育部今年6月25日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高校应当抓住这一时机,争取每年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80%以上,具备博士学位的达到30%以上。④高校应当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边工作边提高,使他们有充足的机会和条件进修深造,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3.强化教师队伍管理,规范教学活动。①要严格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的,不得聘用。新任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的,不得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②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教科部”教研组织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听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研讨以及导师制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③高校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严格控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人数,保证每班不超过100名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小班教学,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切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减少或变相减少教学时数。④高校各部门应积极协调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资源保障,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获取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⑤为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其教学活动,应当建立专门的省、校、系(学院)三级教学督导机制,健全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大省、校两级精品课建设的力度,努力建设部级精品开放课和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加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把科研搞上去,在学术上有所研究、有所创新,增加课程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因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进入学科建设,尽快找到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方向,明确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任务,通过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建设成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思想政治坚定、教学业务精湛、师德修养高尚、结构合理、“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

[2]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S].教社科[2011]1号.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7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还指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可以看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补充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工学结合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共同点是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学交替”。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企业、融入社会而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是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予相应考核成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采取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时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企业又为学生实习搭建很好平台。它的意义在于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知识可以传授,而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本质要求。

(二)工学结合对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

要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两个特性恰恰是企业一线专业人才所特有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需要得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为较好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聘请企业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指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尽快较好的掌握岗位能力,提升未来的就业能力。教高[2006]16号文中也指出要加大兼职教师聘请力度,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从本质上讲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在聘任、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注聘任,忽视建设

由于市场需求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状态。由于专业设置数量多、涵盖面比较大,涉及到多种行业、多个企业,仅凭高职院校或某一个系(部)很难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缺乏对相关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了解;而且国家行业协会体制尚未健全,现有的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固的联系,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客观上给选聘兼职教师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聘用的兼职教师,仅仅为解决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这一燃眉之急,较少的从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去考虑聘用问题,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由于聘请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来自企业,虽然他们具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较难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较难有效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关注使用,忽视管理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基本上能够按照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认真按时地完成授课任务和实践教学任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各企事业单位,都是各单位的技术、管理、业务上的骨干,平时的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避免不了和兼职授课的时间发生冲突,有时也会出现漏课、迟到、上课匆匆忙忙等现象的出现。由于兼职教师的身份特殊,高职院校很难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由于缺少督导的监督,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也成为了问号。 转贴于

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是来自生产、建设、服务的第一线,带来的知识和技术都是最新的、最前沿。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和授课任务的,缺乏的就是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发展的动态和情报,兼职教师上课后就离开院校或者就在企业上课,专职教师较难和兼职教师进行沟通,这就失去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机会,这也说明很多院校在专兼结合方面还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没有做好衔接和组织工作,不能给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经费缺乏保障

兼职教师属于学校编外人员,国家财政没有相应经费支持。学校自筹经费聘请兼职教师,给学校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规模的背景下,经费均较紧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

三、构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办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师资力量,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中不乏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他们的实践课教学贴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很受学生欢迎,并可通过他们促进学校专职教师知识的更新,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学校在制定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时要根据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工学结合改革进展情况,分析现有师资、预测未来师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要结合专职教师队伍的状况,考虑兼职教师的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学历、性别和年龄,达到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目的,使兼职教师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真正起到充实、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作用。

(二)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

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兼职教师来源方面,建议通过主动与行业协会、企业联系来不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高职院校各教学管理、教学主体部门可主动寻求相关专业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请他们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推荐行业内实践能力强、教学能力相对较好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候选对象,以此来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还可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等深层次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培养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与合作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实践性课程教学均聘请合作企业业务骨干担任主讲教师,对于条件成熟的合作企业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企业不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

(三)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

学校人事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教学主体部门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了解兼职教师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技术能力、教学能力等,择优确定拟聘用兼职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相关管理部门应将拟聘用兼职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称或职业资格、学历、专业工作年限、业务水平等级、从事兼职年限、从教专业、讲授课程等信息存档,建立完整的“兼职教师信息库”,充分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以便快捷地进行检索和查询兼职教师的个人档案,有效避免聘任兼职教师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临时抱佛脚”、“拉郎配”的窘况。

(四)加强兼职教师岗前培训

尽管兼职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但欠缺教学技巧,不能很好的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聘用兼职教师时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技巧等,提高兼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授课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好的将丰富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创新兼职教师工作模式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8

抓实职工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各级领导的共识。整合全兰州铁路局教育培训资源,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培训而成立兰铁职工培训站(2006年3月成立,下称培训站),是兰州铁路局、路局党委做出的战略性决策。随着兰州局职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2012年7月,培训站退出复退军人专业学历教育,转型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转型后的师资队伍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是培训站当前面临的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目前,培训站从事干部职工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函授学历教育专职人员和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人员共12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共105人(专职教师60名,兼职教师55名)。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分别如表一~表四。

2 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资质结构和专业结构上分析,面对当前中心工作的转移,教师队伍与当前新形势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

2.1 队伍整体老化 从年龄结构看,全站专兼职教师105人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只有8人,而46岁以上教师达51人,分别占专兼职培训总数的7.6%和49%,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就有13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上升趋势。这种队伍严重老化现象,势必严重影响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铁路专业师资短缺 从职称结构看,虽然中级以上职称兼职教师达74人,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70%,工程系列职称专兼职教师57人,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70%,但全日制大专学历仅有44人,这其中不全是铁路主专业毕业。从专业结构看,由于长期从事学历教育,机械、工程建设、计算机、财经、卫生、师范及其他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就有68人,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65%,其中师范及其他类居多。而铁路主专业的运输、机务、供电、车辆、工务、电务专业合计37人,仅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35%,除运输专业(多为后取得学历)较多外,机务、供电、车辆、工务、电务专业专兼职教师十分短缺。

2.3 缺乏知识更新 铁路运营组织的变革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给职工培训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给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铁路改革发展前沿的知识、信息、技能,才能胜任当前职工培训工作。但由于培训站近5年从事复退军人专业学历教育工作,在教学组织上按照高等、中等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专兼职教师既没有充电的时间,也没有充电的机会,对铁路高速发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规章等知之甚浅,对我国铁路改革的前沿信息、发展动态知之甚少。

2.4 现场经验缺乏 培训站专兼职教师绝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培训站是2006年3月整合而成,师资来源于原兰州分局职工培训学校、运输学校,武威分局职工培训学校、党校,银川分局职工培训学校、党校),无现场工作经验。还有一部分从原分局教育管理机关转岗到培训岗位,现场经验十分缺乏。加上近5年从事复退军人专业学历教育,到现场实践机会和次数都较少,因此,教师队伍现场经验缺乏。

2.5 工作热情缺乏 105人专兼职教师中,一半属兼职,来自于培训、特培、函授、综合、劳人等科室管理岗位,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承担相关的授课任务,在悉心钻研培训工作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部分人员绝大多数没有取得企业教师职业资格证。专职教师因缺乏约束激励机制、队伍老化,致使工作动力不足,他们很少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现场调查研究,丰富课题,挖掘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培训教材,影响培训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依据兰州铁路局人才培训建设项目“到2015年末,将职工培训站建成国家或铁道部重点支持的人才培训基地”要求,根据当前工作转型的形势,务必快速行动,探索实践,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培训理念、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掌握现代铁路技术知识和现代化培训手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1 立足现有师资,选准突破角度,推进教师队伍快速转型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9

共青团和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团结带领青少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肩负着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神圣使命。中小学团队组织作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在整个团队事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也是党的事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以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1.坚持和完善中小学团队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各学校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的历练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采取公开选拔方式,把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志于从事团队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上来。要重视做好团队干部的转岗安排,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干部要纳入教育系统的党政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要将中小学团队干部从事团队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实绩和受表彰情况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范畴。团队干部的职称评定根据其本人意愿可列入中小学德育教师职称系列单列进行评审。

2.落实中小学团委、少先队大队部专岗设置和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相关待遇。要把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作为中小学校内设部门单独设置,中学团委书记、小学总辅导员作为学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在职期间享受相应待遇。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8个教学班以下的中学,学校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七年级、八年级8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设专职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可兼团委副书记),接受同级团委领导,享受学校中层副职的相关待遇;小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兼任学校教工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要配备1名大队副辅导员。团委书记、大队总辅导员符合条件的可兼任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或列席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议。于11月7日前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支部书记)调整到位,并将登记表报局616室 。

3.加强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并享受相应待遇;要在聘任考核、学习培训和表彰激励等方面激发中队辅导员的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将中小学团队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要保证团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新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1年内必须参加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岗团队干部(团委书记、大中队辅导员)每三年应参加不少于1次的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轮训;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聘任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中小学团队组织建设

1.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团队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团章》、《队章》要求,在小学和初中普遍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大、中、小队建设。发展红领巾社团,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把红领巾、队章等队务用品配备和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等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范畴。要完善中学少先队组织,坚持全团带队,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由全体少先队员选举产生大队委,设立队长、队委。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教师兼任,在各中队应选举产生中队委开展少先队活动。

2.突出“六个一”团建项目。学校团委要将“六个一”团建项目作为近期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以“入团第一课”为核心,系统构建中学中职团员意识教育体系;以“青春五月”为统揽,全面打造中学中职共青团活动氛围;以“共青团辅导员”为关键,有效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基础力量;以“团员成长教育室”为重点,扎实建设中学中职共青团有形阵地;以“班级团队角”为依托,大力构建基层支部教育管理展示平台;以“学生团员成长档案”为抓手,促进形成记录学生团员成长印迹的有形载体。

3.建立健全团队活动阵地。要逐步在各类场所建立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把团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团队活动室、鼓号队、广播站、红领巾书屋、中队角、少年军(警)校等设施和载体,大队队室的室内陈设布置形式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校特色,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将学校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鼓号队等纳入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

四、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共青团要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的彩虹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唱响“三爱”教育主旋律,少先队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寻访”“红领巾与雷锋车同行”和创建“李四光中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列入教育部门的教研内容,进入学校的课程表,切实保证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中队活动时间,不得被其他教学活动挤占,大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队会,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列活动,每学期面向全体队员至少组织一次知识讲座,每年至少组织全体队员参加一次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少先队活动课兼职教研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兼任教研员。加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力度,将少先队工作纳入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在全县构建一支少先队科研队伍,建立少先队工作名师工作室。

3.规范中学中职团员发展工作。要做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工作,要建立“推优入团”的良好机制,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不断为共青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共青团的预备队。学校团委要加强对本校团员发展工作的统筹,制定年度计划,严格规定团员发展标准和发展规范,认真执行团员发展程序,要按照团章有关规定,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1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无条件发展、不按程序发展和突击发展现象。入团后,所有团员应该坚持执行戴团徽、持团员证,参加团日活动时要唱团歌。

4.大力推进团队网络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在推广普及中小学团队活动和辐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推动团队信息化建设,建立团队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创新探索利用网络管理、服务青少年学生的有效方式,学校校园网要开辟专门的团队工作栏目和园地,不断扩大团队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

五、建立健全中小学团队工作的督导检查机制。对学校团队工作考核纳入教育局对学校综合考核整体范畴,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等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中小学团队工作督导考核机制。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各项要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学校落实本文件以及《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把团队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五、初中实行“团队一体化”建设

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主要归纳为“八个统筹”:

1.统筹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基本原则,统筹各个层面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学校建立由党委(总支)、团委(总支) 、大队部共同组成的“团队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2.统筹队员和团员教育:注重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感情,将少先队队员教育和共青团团员教育进行统筹,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考评,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3.统筹团队活动: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将少先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和共青团的责任意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统筹起来。

4.统筹团队仪式:抓好队员、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入队、入团仪式教育。通过仪式营造庄重的氛围, 让初中少先队员充分体会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组织神圣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组织的热爱和拥护。

5.统筹基础队务团务规范:将队务规范制度与团务规范制度相互统筹起来,做好有序衔接。少先队辅导员要严格执行“三个不准,一个杜绝”要求,中学团委要改善重团员发展、轻团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少先队与共青团协同一致加强基础队务、团务规范管理。

6.统筹队员团员评价体系:做好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评价标准有效衔接,统筹两套评价体系标准统一、方法贯通、前后一致、一以贯之,将对少先队员的评价结果作为团队表彰和推优入团的参考指标。

7.统筹阵地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整体统筹,少先队和共青团阵地建设将达到强强联合、整体提升的效果。

8.统筹表彰激励机制:对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评奖评优工作进行统筹,将评价标准、表彰项目、推选规模和评选办法等方面打通,使得学生既是队的优秀,也是团的优秀。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

六、工作要求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例10

共青团和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团结带领青少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肩负着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神圣使命。中小学团队组织作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在整个团队事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也是党的事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以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1.坚持和完善中小学团队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各学校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的历练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采取公开选拔方式,把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志于从事团队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上来。要重视做好团队干部的转岗安排,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干部要纳入教育系统的党政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要将中小学团队干部从事团队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实绩和受表彰情况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范畴。团队干部的职称评定根据其本人意愿可列入中小学德育教师职称系列单列进行评审。

2.落实中小学团委、少先队大队部专岗设置和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相关待遇。要把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作为中小学校内设部门单独设置,中学团委书记、小学总辅导员作为学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在职期间享受相应待遇。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8个教学班以下的中学,学校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七年级、八年级8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设专职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可兼团委副书记),接受同级团委领导,享受学校中层副职的相关待遇;小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兼任学校教工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要配备1名大队副辅导员。团委书记、大队总辅导员符合条件的可兼任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或列席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议。于11月7日前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支部书记)调整到位,并将登记表报局616室 。

3.加强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并享受相应待遇;要在聘任考核、学习培训和表彰激励等方面激发中队辅导员的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将中小学团队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要保证团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新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1年内必须参加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岗团队干部(团委书记、大中队辅导员)每三年应参加不少于1次的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轮训;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聘任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中小学团队组织建设

1.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团队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团章》、《队章》要求,在小学和初中普遍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大、中、小队建设。发展红领巾社团,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把红领巾、队章等队务用品配备和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等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范畴。要完善中学少先队组织,坚持全团带队,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由全体少先队员选举产生大队委,设立队长、队委。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教师兼任,在各中队应选举产生中队委开展少先队活动。

2.突出“六个一”团建项目。学校团委要将“六个一”团建项目作为近期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以“入团第一课”为核心,系统构建中学中职团员意识教育体系;以“青春五月”为统揽,全面打造中学中职共青团活动氛围;以“共青团辅导员”为关键,有效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基础力量;以“团员成长教育室”为重点,扎实建设中学中职共青团有形阵地;以“班级团队角”为依托,大力构建基层支部教育管理展示平台;以“学生团员成长档案”为抓手,促进形成记录学生团员成长印迹的有形载体。

3.建立健全团队活动阵地。要逐步在各类场所建立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把团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团队活动室、鼓号队、广播站、红领巾书屋、中队角、少年军(警)校等设施和载体,大队队室的室内陈设布置形式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校特色,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将学校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鼓号队等纳入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

四、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共青团要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的彩虹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唱响“三爱”教育主旋律,少先队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寻访”“红领巾与雷锋车同行”和创建“李四光中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列入教育部门的教研内容,进入学校的课程表,切实保证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中队活动时间,不得被其他教学活动挤占,大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队会,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列活动,每学期面向全体队员至少组织一次知识讲座,每年至少组织全体队员参加一次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少先队活动课兼职教研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兼任教研员。加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力度,将少先队工作纳入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在全县构建一支少先队科研队伍,建立少先队工作名师工作室。

3.规范中学中职团员发展工作。要做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工作,要建立“推优入团”的良好机制,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不断为共青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共青团的预备队。学校团委要加强对本校团员发展工作的统筹,制定年度计划,严格规定团员发展标准和发展规范,认真执行团员发展程序,要按照团章有关规定,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1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无条件发展、不按程序发展和突击发展现象。入团后,所有团员应该坚持执行戴团徽、持团员证,参加团日活动时要唱团歌。

4.大力推进团队网络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在推广普及中小学团队活动和辐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推动团队信息化建设,建立团队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创新探索利用网络管理、服务青少年学生的有效方式,学校校园网要开辟专门的团队工作栏目和园地,不断扩大团队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

五、建立健全中小学团队工作的督导检查机制。对学校团队工作考核纳入教育局对学校综合考核整体范畴,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等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中小学团队工作督导考核机制。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各项要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学校落实本文件以及《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把团队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五、初中实行“团队一体化”建设

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主要归纳为“八个统筹”:

1.统筹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基本原则,统筹各个层面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学校建立由党委(总支)、团委(总支) 、大队部共同组成的“团队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2.统筹队员和团员教育:注重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感情,将少先队队员教育和共青团团员教育进行统筹,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考评,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3.统筹团队活动: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将少先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和共青团的责任意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统筹起来。

4.统筹团队仪式:抓好队员、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入队、入团仪式教育。通过仪式营造庄重的氛围, 让初中少先队员充分体会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组织神圣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组织的热爱和拥护。

5.统筹基础队务团务规范:将队务规范制度与团务规范制度相互统筹起来,做好有序衔接。少先队辅导员要严格执行“三个不准,一个杜绝”要求,中学团委要改善重团员发展、轻团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少先队与共青团协同一致加强基础队务、团务规范管理。

6.统筹队员团员评价体系:做好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评价标准有效衔接,统筹两套评价体系标准统一、方法贯通、前后一致、一以贯之,将对少先队员的评价结果作为团队表彰和推优入团的参考指标。

7.统筹阵地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整体统筹,少先队和共青团阵地建设将达到强强联合、整体提升的效果。

8.统筹表彰激励机制:对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评奖评优工作进行统筹,将评价标准、表彰项目、推选规模和评选办法等方面打通,使得学生既是队的优秀,也是团的优秀。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

六、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