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长征诗歌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0 12:00:59

长征诗歌

长征诗歌例1

风云变天时, 大地恩怨仇。

难堪非常期, 情伤痛人愁。

无奈海上飘, 他乡苦何求。

长流点滴恩, 老水终回潮。

古国春秋史, 活现传神话。

点滴滿山河, 五千载华夏。

儒牛耕黄土, 深根阳光下。

道引三江水, 一水贯中华。

根源起炎氏, 孕育出黄亲。

脉传舜道连, 根糸尧运生。

长河南北分, 水流至古今。

历经山河故, 依然两岸分.

逐流经常时, 浪湧浊又清。

几多黄河颂, 今古皆高昂。

曲曲动心胘, 章章荡迴肠。

好曲已成音, 未奏调先扬。

合奏华夏曲, 高歌成绝唱。

可歌吾民族, 地大人品良。

可泣炎黄子, 饱经风和浪。

春秋轮列国, 诸雄层七强。

鲁地儒门深, 神州道普行。

道常世无常, 乱世枭雄狂。

百郡遭秦并, 焚书把儒坑。

治久成暴君, 社稷欠泰安。

外族常侵忧, 生怕恶梦长。

长安惊世举, 苦筑万里墙。

一朝阿房宫, 夜夜惊梦常。

楚河分汉界, 基业定鸿门。

鼻隆汉高祖, 眼下三姓人。

两姓各东西, 一家据京城。

长此常争战, 不休谁言胜。

霸业终难圆, 何易司马姓。

朝朝留战史, 代代难安宁。

胡人关外偷, 满蒙关内坐。

一坐数百年, 朝顷未三载。

八贼蹂大地, 割据不平约。

灰烬圆明园, 根苦深土热。

孙辛亥, 革命毁不平。

建立新中华, 腐清庭。

致天下为公, 主博爱精神。

新政换旧朝, 军阀各自立。

私心独天下, 为公欲己谋。

虚存一国党, 实亡各派糸。

折志孙文逝, 从始无帝制。

时在乱世间, 疯狂起东洋。

求荣甘为狗, 卖国贼认父。

铁蹄践三省, 撗刀残百姓。

热血男儿醒, 勇敢将贼抗。

力抗足八载, 内争又三年。

弃甲落孤岛, 下野空饮恨。

隔海勒马啸, 两岸气云腾。

冉冉太阳昇, 神州东方红。

大地露署光, 从始黑暗除。

一切时已证, 有景应势现;

良辰艳阳升, 强邦开昌盛。

长征诗歌例2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78-03

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流派最初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辞海》中对其的解释是:“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诗的目的在于暗示这种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要求用晦涩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诗的象征便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它的代表诗人有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等。《简明美学辞典》中说:“他们厌恶资产阶级现实,而用艺术家的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自由’来同这个现实对立。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个人的感受上,集中在创作中表现这些感受的形式上。”

韦勒克在《文学史上的象征主义的概念》一文中,曾对象征主义作过如下界定:象征主义是1885年至1914年之间以法国为中心向外辐射同时在许多国家造就了伟大作家和诗歌的国际运动。显然,这场文学运动的余波也影响到中国。五四时期,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被介绍到中国,并引起许多文学者的注意,而真正形成广泛影响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初期象征派和30年代初的现代诗派,即取法象征主义的诗歌流派。

中国初期象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等为代表,李金发、王独清先后留学法国,穆木天在日本攻读法国文学,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法国象征主义影响。

李金发于1925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微雨》,诗人在《导言》中说:“虽不说作诗是无上事业,但至少是不易的工夫,像我这样的人或竟不配做诗!我如像所有的人一样,极力作序去说明自己做诗用什么主义、什么手笔,是大可不必……中国自文学革新后,诗界成为无治状态,对于诗的体裁,或使多少人不满意,但这不紧要,苟能表现一切。”由此可以窥见诗人不顾诗歌体裁,意欲“表现一切”的态度,表现“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李金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把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曾评价李金发:“讲究用比喻,有‘诗怪’之称;但不将那些比喻放在明白的间架里。他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这就是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许多人抱怨看不懂,许多人却在模仿着。”

20世纪“人”上升到思想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学艺术也转向人对自身的关注,象征主义诗学便以个人情绪体验对诗人的社会属性进行了强烈的否定。李金发诗论反对诗人的社会倾向性,“我绝对不能跟人家一样,以诗来写革命思想,来煽动罢工流血,我的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是个人陶醉后引吭高歌。”只注重个人的感受,这正是象征主义的一个特点。正因如此,诗人在1925年出版的诗集《微雨》里的《弃妇》写道:“长发披遍我的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丑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鸭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装饰。”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正如马拉美所说的“文学完全是个人的”。与此同时李金发说:“诗意的想象,似乎需要一些迷信于其中,如此它不宜于用冷酷的理性去解释其现象。”他在这里认为诗歌创作重感情、重想象、重感性,但又不能排斥理性,应该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有看不清的万物之轮廓,恰造成一种柔弱的美,因为暗影是万物的服装”这是他对诗的朦胧美的追求。他的《弃妇》诗的主题内容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历来也是为人讨论的,有说“‘弃妇’并不是一个被丈夫抛弃了的妇人,而是因为丈夫抛下她而死去才成为一个‘弃妇’。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了,抒情主人公也痛不欲生,所以她才劈头散发,终日奔走呼号于荒野之上,而内心充满了战栗的情绪……‘为世界之装饰’,是说世人好事,对她并无同情,而将她的不幸与悲哀当成一种笑料对待。”但也有人认为:“从表面上看,这首诗里写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痛苦与悲哀。诗人代她向社会的歧视与压力倾吐了自己凄苦与幽怨的感情……诗人在这个悲剧性的象征形象里,抒写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不平。”李金发论诗的文字并不多,但已表明了象征诗学的基本特点:个人性、内向性和朦胧性。当然还有他未表述而以他的诗充分显示的象征性。中国现代诗歌从表现生活到表现个人,从外向视角到内向视角,从铺陈比兴到象征,这显示了诗歌史上的巨大变化,它造成观念上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自象征主义诗歌出现后,其对诗歌发展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出现。李金发对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

李金发之后,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穆木天、王独清。朱自清同样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提到:“王独清氏所作;还是拜伦式的、雨果式的为多;就是他自认为仿象派的诗,也似乎毫胜于幽,显胜于晦。穆木天氏托情于幽微远渺之中,音节也颇求整齐,却不致力于表现色彩感。”在此朱自清先生,肯定了王独清、穆木天对象征主义诗歌意境营造上的贡献。1926年穆木天、王独清在《谈诗》和《再谈诗》的通信里,提出了“纯诗”主张。

王独清认为诗的四要素是情、力、音、色。他认为拉马丁所表现的是“情”,魏尔伦所表现的是“音”,兰波所表现的是“色”,拉法格所表现的是“力”。他要将这四者统一起来。王独清也很赞同穆木天的观点,认为“纯诗”的主张是由“音”与“色”构成的。粱宗岱解释“纯诗”说,所谓“纯诗”,便是摒弃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构成它形体元素――音韵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的感应,超度灵魂到极乐的境域。王独清说,我很想学法国象征派诗人,把“色”与“音”放在文字中,用在语言中。同时他还提倡“色”“音”感觉的交错。如,“在这水绿色的灯下,我痴看着她/我痴看着她淡色的头发,/她深蓝的眼睛,她苍白的面颊,/啊,这迷人的水绿色的灯下!”这是一种“音画”效果,读来给人以优美的视听感受。

穆木天提出“纯诗”口号:“我们的要求是‘纯粹诗歌’。我们的要求是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我们要求的是‘诗的世界’。”他主张的“纯诗”主要强调去掉非诗的即散文的成分。法国象征派诗人瓦莱利将“纯诗”作为象征主义的理想,要努力使诗歌“纯粹到如同物理学家说纯净的水那种意义上的程度”。纯诗是“排除诗中的散文因素而得到的诗”。穆木天所说的“纯诗”与瓦莱利的主张相一致。但是,诗中要完全排除散文的因素,似乎是不可能的。强调诗之为诗,去掉非诗的因素,从艺术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与“纯诗”想联系,穆木天提出“诗的思维术”,“诗的逻辑学”。他认为,要创造“纯诗”,就必须“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直接用诗的思考法去思想,直接用诗的旋律的文字写出来:这是直接做诗的方法。”

另外,穆木天还强调诗的“暗示能”。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理论家马拉美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指出对象无异要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的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这些看法对中国象征主义诗派是有影响的。穆木天说:“诗的世界是潜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的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这些理论丰富了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也为他们的“纯诗”理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也开了中国现当代朦胧诗论的先河。

由李金发到穆木天、王独清,他们在移植西方象征主义诗论的时候,并非全盘照搬,而是有所吸收、有所扬弃。李金发在诗集《食客与凶年》的《自跋》中说:“余每怪异何以数年来关于中国古代诗人之作品,既无人过问,一意向外采辑,一唱百和,以为文学革命后,他们是荒唐极了的,但从无人着实批评过,其实东西作家随处有同一之思想、气息、眼光和取材,稍微留意,便不敢否认,余于他们的根本处,都不敢有所轻重,惟每欲把两家所有,试为沟通,或即调和之意。”他在此提出了中西沟通的设想,也说明了,象征派的开创者们的诗论,不仅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的理论,穆木天等人还力图把“纯诗”与“国民文学”沟通起来,也使他们的诗作带有了中国化的特色。

20世纪30年代初期象征主义诗歌因为其语言晦涩、难懂等弊端很快就消亡了,被新兴的现代派所代替。所谓“现代”派,是因为戴望舒与施蛰存、杜衡曾创办过《现代》杂志,施蛰存又说过:“《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所以称他们为“现代”派。现代诗派是在反驳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诗风过程中走上诗坛的,对“作诗通行狂叫,通行直说,以坦白奔放为标榜”的倾向“私心里反叛着”。而且因为初期象征派诗歌的晦涩难懂,使人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一派诗风的优秀来”,所以现代诗派的诗人们又为了纠正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弊端而进行了努力。

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也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承前起后的人物。诗人初入诗坛时,“带着我国旧诗(特别是晚唐诗家)、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以及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影响步入我国新诗坛的”(《戴望舒全编》梁人编)。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诗集《旧锦囊》里,如“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夕阳下》);“在这世间寂寞,/朝朝只有呜咽”(《生涯》),诸如此类写个人忧愁、伤感、孤苦和寂寞,甚至颓废的情绪在诗集里随处可见,但是这些诗歌也展示了戴望舒初期象征诗的特色。

到诗集《雨巷》时,诗人歌咏希望,徜徉在爱河之中,或者臆想亡魂之游,叹人世之迟迟,想象富有活力,情绪渐渐舒朗,象征手法多样,反映诗人对音韵美、意象的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有意识的追求。虽然只有6首,但却显示出具有雏形的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这与大革命失败后戴望舒大量接触波德莱尔、魏尔仑等象征派作家的作品有关,这也帮助他建构起他自己的象征主义。而这一时期的戴望舒却没有流下诗论,但他的名篇《雨巷》却展示了他象征诗的成就:“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中走出这位撑伞姑娘,象征着作者倾心追求的美的感受,亦可视为作者内心意绪的外化,“冷漠、凄清、又惆怅”,“哀怨又彷徨”。它“既体现了魏尔仑亲切深情、音乐性强的特点,道生式的委婉的情调,又蕴藉了‘丁香能结雨中愁’的古诗意象和‘香草美人’式的传统象征,成为一首真正融中西艺术于一体的象征诗”。由此也标志了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进入了稳固的阶段。

从《我的记忆》开始,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日趋完善,在诗歌理论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诗论零札》。从他的这篇著作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情绪”的强调。他认为诗人所做之诗,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要表现“情绪”,即,诗是“以文字来表现的情绪的和谐。”

他在创作初期,曾受到“三美”理论的影响,但诗风转变后,又反对“三美”理论。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但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他虽然反对格律派的形式理论,并不是不重视形式。他说:“每一首诗应该有自己固有的‘完整’,即不能移植的它自己固有的形式,固有的韵律。”这也就是说,当美丽的辞藻、铿锵的韵律妨碍“诗”的时候,应该驱除他们。在诗的韵律上他更注重情绪的韵律,即诗的内在韵律。他说:“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适自己的脚的鞋子。”在这里诗人以自己的情绪赋予了诗歌灵魂,在活的、流动的、有意识的情绪带动下,去主动营造诗歌意境,也这是戴望舒对“纯诗”的追求。

而戴望舒对“诗”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他做了如下的归纳:“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诗不是某一个感官的享受,而是全感官或超感官的东西。”;“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种笔触又必须是活的,千变万化的。”很显然,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建构的现代诗体既克服了初期象征派晦涩的弊病,也使隐喻、象征、通感、暗示这些艺术手法得到了最充分地诗性发挥,获得了一种有朦胧美的独特审美效果,同时也冲破了“三美”理论的束缚,使诗人充分地获得自由抒感的创作心态,更促进了“中西沟通”。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至现代派发展成熟。

综上,中国象征主义诗歌从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到30年代的发展成熟,短短几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据重要一席。尽管象征主义诗歌在当时不能归为主流,和他们在诗体,及对“纯诗”的追求上有关系,但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理论的开拓和丰富上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导言[J].诗刊.1988,(1).

[2]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A Study on New Poetry Composition Theor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ymbolism Poetry Theories

YU Ping

长征诗歌例3

象征是历史的缩影,一般都要有较长的时间堆积和历史的渊源,如长城能成为中国的象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有几千年的历史.。布鲁克林大桥成为美国的象征是因为它的雄伟壮观体现了美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自由女神像被看成是美国的另一象征是她包涵了美国的建国的基本理念。

象征还有它的独特性,如袋鼠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是因该动物只能在澳大利亚看到和袋鼠本身的特性;而有些象征被全人类所认同,如玫瑰象征爱情;万寿菊象征长寿等。这类象征不分民族、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认同是一致的。但有些象征就只能象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部人或事物,如国旗、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地方小吃等。有些象征还为一些个人所独有,如叶芝使用的象征和艾略特使用的象征就为两位诗人所独有。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与诗歌同存,也正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诗歌充满魅力和吸引力。只要有诗歌,就有象征。英美的诗人,如哈代、弗罗斯特、迪更森、罗赛蒂、蒂斯代尔等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着一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运用象征手法,彭斯写出了动人心弦的《红红玫瑰》A Red Red Rose;拜伦写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她走在美的光影里》She Walks in Beauty;雪莱写出了叫人婉惜的《颂一朵凋零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和催人奋进的《致云雀》To a Skylark;惠特曼写出了悲壮有力《啊,船长,我的船长》O Captain, My Captain。诗人克莱恩写下的《致布鲁克林大桥》To the Brooklyn Bridge就使这座大桥迅速成为美国的象征,也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这座大桥象征着美国已迈进世界强国之林。叶芝和艾略特将象征在诗歌中的运用推向顶峰并因此双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和艾略特的创作生涯都在象征形成一种文学流派时期。他们在诗歌中大量使用象征使他们的诗充满了魅力和神秘。叶芝所著的《乌辛的流浪》The Wanderings of Oisin就充满了象征,连作者本人都难以一一说明。但也正是这些象的使爱尔兰的人民回忆起了他们过去的历史和民族的存在,使他们为曾经的历史感到自豪,使他们看清了眼下民族的痛苦和国家灾难都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这些象征使人民恢复了民族自信心,为爱尔兰的民族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象征唤醒了民众。

叶芝因他的爱情诗而闻名于世。他曾用“玫瑰”、“海伦”、“天鹅”和“凤凰”来象征他所钟爱的毛德・冈Maud Gonne。在那么多的动人诗篇中,读者找不到一个毛德・冈的名字,而毛德・冈的美丽身影在这些诗中却又无处不在。读者通过象征认识了毛德・冈,目睹了她的十全十美,感受到了她为爱尔兰民族独立而战斗的坚定决心。

叶芝用四十年的光景写就的《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感动了世界一百年。诗中的象征和象征成分让全世界的读者产生无限美妙的联想。该诗百读不厌的效果就是通过象征的运用来达到的。

艾略特因诗歌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写的《荒原》The Waste Land被看成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一块丰碑。艾略特的影响延伸到现在和将来,而这样的艺术效果也是通过使用象征得以达到的

叶芝和艾略特两位诗人被看成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诗歌中,象征不计其数,可以用“象征的森林”来形容。叶芝和艾略特对人类的未来担忧失望。叶芝在冥想中想象出了象征人类美好未来的“拜占庭”,而艾略特却用“火”来象征人类根本没有未来。两位诗人都想挽救人类。叶芝想到的办法是用“艺术”去感化“恶人”,而艾略特却认为人类要想得到拯救的唯一方法是信仰宗教。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叶芝和艾略特都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永生。叶芝想象自己在艺术中永生,他用“金枝”,“金鸟”“唱歌”来象征自己永远在“拜占庭”进行艺术创作。而艾略特却希望在“火”中永生。

象征主义作为一股文流发端于十九世纪末期,兴盛于二十世纪前期。这股文流有自己的纲领和宣言,诗人众多,名家倍出,名篇传世,影响深远。虽然随着诗人的离世,该文流慢慢退去,但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将与诗歌共存。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an. Literatur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Second Edition. Pensacola Christian College, 1997.

[2]Chen Jia . English Literature,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2.

[3]Whitman, Walt. Leaves of Grass. China, Harbing Press, 2004.

[4]候维瑞 《英国文学通史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

[5]李贵苍 编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6]姜 涛 《 美国诗歌赏析 》武汉:版社 , 2006 。

[7]黎志敏 《 走进剑桥 二十世纪英美诗歌精选 》,广州 ;广东音像出版社 ,2002

长征诗歌例4

开启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的画卷,我们会在其中看到亚历山大·勃洛克这个伟大的名字。亚历山大·勃洛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赞誉“勃洛克的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时代”,而杰出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更是称赞他为“二十世纪的里程碑”,由此可见勃洛克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勃洛克的诗歌作品中象征是最主要的写作元素,他的诗歌拥有丰富的象征形象和完整的象征体系。在诗人思想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的象征形象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解析勃洛克诗歌中象征形象所涵含的意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勃洛克的作品精髓及其创作内涵。

勃洛克在1911—1912年整理出版了三卷本《诗集》,它是诗人把自己的抒情诗当作一部统一的作品,根据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梳理出的“三部曲”。根据这三本《诗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勃洛克的三个创作时期的风格与特点。

一.第一个创作时期的象征解析

第一个创作时期主要是在1898年—1904年期间,这一时期勃洛克的抒情诗代表作品就是《美妇人诗集》,而“永恒女性”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勃洛克通过诗人索洛维约夫的作品,萌生了一种对“永恒女性”的崇拜信念,勃洛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女人性”,在他看来女性是尘世间引导人类的精神力量,是“真善美”的化身。为此勃洛克在《美妇人诗集》中塑造了一个集美丽,神圣,纯洁,善良于一身的“美妇人”形象。

在这一时期勃洛克的象征主义特点是以“永恒女性”为主,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诗人所运用的象征含义具有隐藏性和不确定性。他偏好用蔚蓝色作为象征手法,寓意着女主人公的出现,或是象征着理想和希望的到来。在《美妇人诗集》中蔚蓝色是永恒女性的主要特征,象征着神圣与圣洁。除此之外,在勃洛克的诗中蔚蓝色还作为一种背景,借助于它诗人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这一时期,“彼岸”和“霞光”的形象也是勃洛克诗歌的主要象征之一。在勃洛克的诗歌中“彼岸”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爱情、真理、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梦想。而在《美妇人诗集》中“彼岸”的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象征着一种神秘的独立性。而诗人运用“霞光”表达象征含义时则有两种不同的运用手法,要么是指自然界真正的霞光,如用“红霞升起”代表“永恒女性”的出现;要么就用“霞光”(Заря)表示诗歌中女主人公的名字,起到隐喻的作用。

二.第二个创作时期的象征解析

第二个创作时期主要是在1905年—1908年期间,这一时期勃洛克的诗歌以组诗《意外的喜悦》和《雪面具》为主。这一时期勃洛克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现实,开始创作社会和革命题材的诗歌。主题由“永恒女性”变为了对现实社会不安与不满,为新生活而斗争的主题。

相对于第一个创作时期象征含义的隐藏性和不确定性,此时勃洛克的象征含义则充满了具体性。其中“城市”形象是本时期最重要的象征性形象。在勃洛克的诗句中,“城市”不是孤零零地出现,而是经常与街道、马路、餐厅、广场等同时出现,以此来塑造一系列现实的景象。诗人运用“城市”表达两种含义,一是表示人们所生活的场所,此时的“城市”具有社会性;二是诗人赋予的象征含义——表示世态的丑恶。诗人勾勒出的城市具有自相矛盾的双重性质,是美与丑,和谐与不和谐的结合体。在诗人的作品中“城市”形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象征对照含义:如城市—蛇的巢穴;城市—墓地;城市—公共房屋; 城市—地狱……

此外,勃洛克在这一时期还喜欢用“灰尘”作为象征对象,在诗歌中“灰尘”是肮脏的、邪恶的、罪恶的城市象征。诗人借助“灰尘”这一象征手法使读者生动地感受到城市变成了到处弥漫烟尘、充满邪恶的灰色世界。此外,在有些诗中“灰尘”还代表着过去。

勃洛克在这一时期著名诗歌《陌生女郎》中,用“酗酒者”、“蚂蚁王”和“神秘女郎”表达了三个最重要的意象。其中“酗酒者”是弥漫于沙皇社会的颓废庸俗的象征,“蚂蚁王”是神秘力量的象征,而“神秘女郎”则寄寓着诗人的美好理想。反对沙皇专制社会及自身的庸俗、同情苦难的人民和对美好的向往是这部诗的主题思想。

三.第三个创作时期的象征解析

第三个创作时期主要是在1908年以后,这一时期伴随着俄国革命的影响,勃洛克的诗歌投向了“俄罗斯”主题,开始思考祖国的命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艺术家的命运。

《十二个》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既是勃洛克创作的巅峰标志,也是诗人献给十月革命的一份厚礼。诗人以其娴熟的技巧和天才的思维,简洁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被革命风暴笼罩着的城市图画。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广泛地使用了象征写法,整首长诗就是一个象征,其题目“十二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圣经》中十二使徒追随耶稣的故事,“十二个”象征了赤卫队员是新信仰的捍卫者。贯穿通篇的风、雪、旋风、暴风雨等形象是破坏力量的象征,同时又与主人公的心灵感受相呼应,象征了主人公内在的精神骚乱和狂躁。诗中用“火”代表末日审判之火,象征死亡;用“黑色的夜”象征黑暗的旧世界;用“白色的雪”寓意光明的世界;用“癞皮狗”指代旧世界;用“白玫瑰花”象征净化、复活和纯洁无暇等等。

四.惯用的象征形象

在勃洛克的诗歌中有些象征形象是贯穿不同创作时期的,如“女人”、“颜色”的象征形象总是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

在勃洛克的象征世界中,“女人”形象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勃洛克而言,“女人”形象不仅是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还是根植于诗人心灵深处“永恒女性”的信念象征。在第一个创作时期,“女人”形象就是神秘的美妇人,她象征着真理、理想和爱情。在第二个创作时期,“女人”形象象征着激情和内心力量。第三个创作时期的“女人”形象是祖国的象征,也就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象征。

在勃洛克的诗歌中色彩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借助于色彩诗歌展现了与主题相符的氛围。首先,红色在勃洛克的诗歌中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含义。在诗人的眼中,红色或是象征悲惨,或是象征惊恐与不安,或是象征生病,或是象征热情;蓝色表示欢乐、深远和圣洁;金色象征成熟和灿烂;粉红色表示爱情;黑色象征痛苦、不幸和压抑;黄色象征秋天和衰败;白色象征圣洁与希望。

五.结语

勃洛克作为俄罗斯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在诗歌探索和革新历程中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从而使自己跻身于不朽诗人之列。本文通过分析勃洛克诗歌中的象征形象,解释其诗歌中的象征含义,使读者更加明白诗人运用象征的寓意,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诗人的作品,分享诗人独特的创作意境。

参考文献:

[1]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李毓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长征诗歌例5

新诗在初中课本(人教版)中入选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何其芳的《秋天》,牛汉的《华南虎》等等数十首新诗作品。新诗作为时代的先声受到教材编选者的高度重视。高中除了必修一第一单元涉及新诗外,就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新诗部分了。新诗在整个教材架构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固然这与新诗不是高考考察的内容容易受到忽视有关,但更多的原因则关涉到教师自身对新诗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诗显著的形式特征:韵律

首先是诗句的节奏。节奏往往是由音尺(音步或音顿)来决定的。每一个诗句都有着大致相当的音尺时,节奏感自然而然地就突显出来了。以臧克家的《老马》第一诗节为例:总的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我们看到每一句大致为一个或两个音尺,每个音尺的长短略有差异,这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其次,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形成复沓的音韵效果,比如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13个诗节,几乎每一诗节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大致相同,加之呼告手法的运用,自然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起到震撼人心的抒情效果。反复的修辞手法在抒情诗中被广泛地运用,正是其形成的韵律受到了诗人的青睐。

二、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

首先,我想说诗歌必须有成为诗歌最为本质的东西。诗人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都无法回避诗歌的抒情性,抒情可直接显现,也可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是需要我们通过领悟去寻找罢了。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抒情,简洁明快而又情感真挚,但古典诗歌更多的还是“梧桐更兼细雨”这种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而意蕴悠长。再以罗伯特彭斯《旧日的时光》为例,这首诗就胜在情感的直接抒发,在深情的回忆中展现那“旧日的时光”,时而在山坡游荡,时而又漫步溪上,虽为重洋所阻,但阻不住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贵真挚,意在隽永,这正是这首诗的显著特征。

其次,诗歌要有诗人独有的风格。彭斯长期生活于苏格兰乡村,诗歌多表现的是自然的乡村风景和人们之间朴质无华的情感。它的脍炙人口的诗作《一朵红红的玫瑰》《致山中雏菊》都属于此类。从彭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诗的美不在于技巧的纤细入微,而在于情感的真诚奔放。借助于一批这样的诗作,质朴明快也就成了当时彭斯诗歌的名片,同时也形成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诗歌品质。

最后,无论中外,纵看古今,诗歌与抒情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诗贵在领悟诗情,只有沉入到诗人诗歌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才能切实领会到诗的趣味的真,诗的淳朴的美。

三、新诗别样的结构特征:回环

在新诗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诗歌结构现象:戴望舒的《雨巷》首个诗节和最后一个诗节都是“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仅有一处词语的更改。无独有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首诗节与末诗节大致相同,互相呼应又蕴含着变化。这种诗歌中首节与末节(或者首句与末句)大体一致的诗歌结构形式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回环。

回环也称回文,古已有之。前秦人苏若兰写的《璇玑图》,可以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都能成一首新的诗,堪称回文诗的典范。由于受制于古典诗歌字数、声韵和意蕴的严格要求,回环诗在古典诗歌创作中并不多见,且多停留于文人的文字游戏中,其产生的艺术影响并不大。但从新诗打破古典诗歌字数与结构的藩篱之后,回环结构的运用深得一部分诗人的喜爱,回环所特有的复沓与往复的节奏效果也给新诗增添了不少神韵和风采。

新诗,特别是新诗中的抒情诗,不少采用回环的结构。探究其作用当有以下几种:其一,在情感上,他构成一个圆环,来回往复,意蕴深沉,细细品之又觉回味悠长。《雨巷》中首节的“逢着”与末节中的“飘过”正好构成一个心灵邂逅的完整过程,再加之婉约的意象,低徊的情感很自然地就在回环的结构中弥漫开来,从而获得读者的心音共鸣。其二,在节奏上,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采用回环结构的诗歌节奏都较为舒缓,似水流的回旋又蜿蜒流去。这种舒缓的节奏,便于吟诵,更便于识记,能够激发读者诵读的兴趣。其三,在形式上,首节与末节的高度相似性,能为读者所注意,继而推动其去辨析两节细微的语词差别和表达效果。这种差别正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情感的潜流,继而帮助我们去领会诗歌的主旨。以《再别康桥》为例,首节“轻轻的我走了”与“悄悄的我走了”情感表达有何不同,“轻轻的招手”与“挥一挥衣袖”能不能互换位置?对这些问题的仔细思考,必能给新诗的学习带到一个新的深度。

长征诗歌例6

费密(1625-1701),明清之际重要的学者与诗人。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人,诗文集《燕峰集》有诗二十卷,现存诗集((燕峰诗钞》有诗三百余首,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费密年轻时曾在蜀中参加明军,组织武装对抗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失败后流寓于扬州、泰州一带,绝意仕进,以遗民身份著书立说。所交往者多为当时名士,如钱谦益、屈大均、冒辟疆、王士镇、龚贤等,自己也渐至名动一方。但由于长期以来费密以儒名世,诗歌散佚较多,再加上诗集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方全面问世,是以学人大多关注他的儒学思想,而对他的诗歌未能全面涉猎。实际上,费密诗歌重视法度,追求气格,有着明确的诗歌美学追求,他的诗歌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既能博学众家,又能自成一体,情感真挚深厚,风格清疏雅健,长于五律,诸体皆工,在有清一代诗歌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浓重的地域特征

费密一生足迹所至一十四省,笔下的诗歌大量表现各地的山水、人文景致。但与费密一生联系最紧,对其诗歌创作影响至深的核心地域却只有两个:一是费密故乡所在地蜀中地区;二是费密流寓东南时的扬州、泰州地区。这两个地区无论是对费密诗歌创作的主题与内容,还是对费密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蜀诗情怀

蜀中生活在费密的内L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费密虽而立之际便已离川,但蜀中故事却影响费密诗歌创作始终。对于费密来说,蜀中地区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费密一生命运浮沉皆源于蜀中,遗民身份也始自蜀中,其家愁国恨凝结于此地;二是蜀中乃乡园故地,乡园之恋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情感。“物有不平则鸣”,蜀中地区的生活使得费密的诗歌创作大放异彩,费密诗歌代表作《过朝天峡》《北征》等都是在蜀中背景之下完成。蜀中地区山水奇险独特、人文景物丰富,这些都给了费密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影响:从主题上看,费诗较多歌咏蜀中山水并借以书怀,如《过朝天峡》《栈中》等,也借歌咏蜀中人文物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过成都草堂寺》等;从风格来看,其慷慨阔大、旨意深远的风格在蜀中业已初步定型。费密在出川以后直至流寓扬、泰生活的前半期,足迹遍布一十四省,笔下歌咏的山水、人文景物范围更为广大,直接反映蜀中景物、人事的诗歌已不多见,但究其主体风格却仍属于蜀中时期诗歌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同时,费密诗中的思乡主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诗人的年纪越大,离家越久,思乡的情感就越为深厚,思乡主题贯穿了费密大半创作生涯。这些都给费密的诗歌打上了深重的蜀中印记,即使费密的大半生是在东南一带度过,但在地域上来讲,众多学者都认同他为蜀中诗人,费密年轻时即被冠以“西南三子”之名,《清国史馆儒林传》称“至今谈蜀诗者,推费氏为太宗”a},孙桐生则评之曰:“吾蜀诗人,自杨升庵先生后,古文凌替,得费氏父子起而振之。其诗以汉魏为宗,遂为西蜀名家。”

(二)东南遗风

费密出川后流寓东南,身世浮沉不定,总体上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生活了四十余年。清初,扬、泰一带为明末遗民集中地之一,遗民氛围浓厚,遗民诗人群体性诗歌风格特征较为明显。费密作为遗民诗人,参与了较多遗民之间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如王士镇红桥修契、孔尚任扬州汇聚遗贤;冒辟疆水绘园诗会等。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其诗歌创作受到扬、泰之间地域诗风总体特征的影响较大:首先,“扬泰遗民诗人们在创作中将目光投向现实,关注现实人生,言苦之作极多。或抒自己之悲苦人生,或言友朋之苦况,或道民生之疾苦,大都真实而具体。;i,}费密诗歌的主流基调是以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人生境遇之苦,与这一特征正相符合;其次,在诗学取向上,清初泰州遗民诗人多以杜甫为取法对象。明清易代之际,东南一带对清的反抗情绪最为强烈,人清后东南遗民情怀最为压抑和悲愤,诗人群体效杜陵诗风的特征尤为明显。费密在出蜀时诗作便渐至成熟,诗歌讲求法度与字句的锤炼,表现出学杜倾向。人扬以后,诗歌创作受到这种大氛围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明显,费密五言律诗宗杜特征最为明显,王士镇在扬州盛赞的《过朝天峡》“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之句,便有强烈的杜诗风格;再次,东南一带的反抗在清初较为强烈,这一区域所面临的政治环境极为冷酷。人清以后,遗民们不愿与清廷合作,有意识地追求孤高冷峻的人格,加之遗民的身世际遇大都以凄凉哀伤为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群体性的“严冷”风格。费诗主体风格与之大同小异,表现出“清冷”特色;最后,扬、泰地区的遗民诗风还普遍具有隐逸的的特征。明遗民大多不与清廷合作,但又碍于严密的文网与冷酷的政治环境,既不能积极投身反抗,又不得奋笔疾书、直抒胸臆,还要保全自己的人格与民族气节,最终的选择几乎只有归隐一途。扬、泰地区人丁茂密,有水无山,隐遁山林不大可行,诗人大多隐遁乡野之间。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田园生活的相近,陶渊明式隐逸诗风便得以大行其市。费密身晚年幽居野田,以诗书自娱,生平创作有大量的田园诗,以述幽隐之志,与这一特征完全相合。

二、鲜明的宗唐特色

清初,遗民诗人在诗歌风气上以学习唐诗为主。费密诗歌内在气质与当时的主流遗民诗风相通,整体上表现出宗法唐诗的特点,但在创作风格上受到杜甫、孟浩然诗歌的巨大影响。费诗宗唐并非是针对有唐一代的诗人、诗歌风气而言,对于唐诗气格,费密有所褒贬,他指出“自沈、宋定近体诗,声韵铿锵,文采绚烂,有气有格,亦古亦今,固诗中之杰作,可以垂法后世者也。然繁音促节,错彩镂金,质淡消散,古瑟渐稀。时移风转,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五言四韵,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沟文章之能事也”o}(卷二)。费密以为中、晚唐诗歌风雅渐丧,渐至于“小近卑寒”,气格低下,不值得效仿。而初、盛唐诗人中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或精丽典重,或舍雅自然,或高华悲壮,都是有气有格,可以垂法后世的。费密长于近体诗创作,尤其是五律,在诗歌效法对象的选择上,他摒弃了中晚唐的“小近卑寒”诗歌风气,而主要以初、盛唐诗歌作为宗法对象,追求诗歌的气格之美。并且在取法对象上,费密并非局限于一两人之间,而是博采众家,专取所长,这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有明显的表现。

费密的一些小诗,在风格上往往做出多种尝试,如七绝《宿汉王城》:

烟霭风清紫琴洲,汉王城下系扁舟。

涛声夜半随明月,流到潇湘下石头。

此诗可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做比较。与李诗相似,费诗连用“紫寥洲”、“汉王城”、“潇湘”、“石头城”地名。在诗句承转的手法上,也极似李诗,尤其是后两句,李用“向”,费用“随”,一为“下渝州”,一为“下石头”,承转手法如出一辙。在意象的运用上,二者也较为相似,除了地名之外,同用了明月、江水、舟船、夜等意象。在总体风格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费诗的学习痕迹。

又如费密的《洋县二首》:

春山青复青,春水绿复绿。

花开不见人,何处沦浪曲。

微风度城上,满城花尽开。

闲携一壶酒,花落满苍苔。

费密的这些小诗数量较多,语言风格清新自然、隽永舍雅;意境则境界深远,颇有空灵清幽的“画意”。相对费密所言“王维之舍雅”,效法王维诗风痕迹明显。

费密诗歌虽然效法对象众多,但在主体风格上却是以宗杜为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占据费密诗歌创作主流的感怀诗以五言近体居多,风格沉郁,情感悲凉,写景抒情往往境界阔大,讲求字句的锤炼,语言精工凝练,含蕴深刻,颇得老杜晚年律诗的神韵,费密的代表作《过朝天峡》即属此例。二是费密述事诗,这一类诗歌都是古体诗,数量较少,但创作成就非常高,以长诗《北征》《易樟行》为代表。费密的这一类诗歌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把个人、家庭的命运和严峻的社会形势联系起来,成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乱世诗史。此类诗歌直接承继了杜甫述事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将费密代表性长诗《北征》诗与杜甫《北征》诗相比较,艺术风格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与继承性:首先,从背景上看,杜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杜甫从肃宗所在凤翔县奉命回解州探亲,一路上民生凋敝,满目疮咦,费诗则作于蜀中张献忠之乱中,当时费密为避蜀中战乱,偕同戚属杨氏、赵氏离开成都仓皇北上,两首诗歌背景绝然类似;其次,从创作内容来看,杜诗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状民生之敝、抒时事之见。费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以自己的家庭为缩影,反映清初蜀乱时社会种种乱象,现实主义风格强烈;再次,从诗歌情感基调上来看,两首诗歌沉痛悲郁,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怀;再次,从体制上看,杜诗全诗共七百字,是杜甫五言古体中最长也是最有名的巨制,费诗也为五言古体,全诗共}so字,俱属体制恢宏;最后,从形式上看,二者俱属述事诗,叙述手法与表达方式极为接近。实际上,《北征))并非古题,而是杜甫自己所创,费密将自己的这首诗歌直接题名为《北征》就已经说明了他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重视与学习。

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清初遗民诗较多隐逸情节,多学陶渊明田园诗风。费密田园诗数量较多,风格自然、淳朴,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很大,但仔细甄别,费密的田园诗虽对陶诗风格有所继承,却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首先,费诗没有陶诗中蕴含的深刻人生体悟。费密尽管绝意功名,却也多次人幕,交游颇为广阔,诗中没有陶诗的从容之气;其次,费诗对田园生活的领悟角度不类陶诗。陶诗中有着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费诗更多表现乱世之中对平静生活的渴慕,费密虽隐遁乡村,家庭贫困,但自己并未真正的投身耕种生活。是以费密的田园诗风虽受陶诗影响,但内在气质与陶诗有本质别。费密较多的是以渴求平静的心态去领略田园生活的自然、淳朴之美,尤其是费密晚年,社会承平已久,费密幽居野田从事著述,更是带着一种文人士大夫的闲适心态去看待田园生活。他的这种创作心态与陶渊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倒是更类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费密在盛赞唐代诸公时指出“孟浩然之自然”。在“自然”这一点上,费密的田园诗更多取法孟诗之“自然”,而非陶诗之“自然”。

三、深厚、和缓的美学追求

费密以儒名世,诗教观念亦以儒为宗。费密子称费密:“教诸门人及不肖诗文法最精严,不轻许可,……诗文有法度”,“……为诗则以深厚为本,以和缓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新之语,故浅于诗者即不能知考之诗矣。”阎9(卷二)综合费密的创作来看,费密诗歌极为看重法度,整体上追求深厚、和缓的美学风格。费诗之深厚,体现为诗歌内容深重厚实,不为虚言;费诗之和缓,体现为诗歌的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

(一)深厚

费密诗歌中的“深厚”主要表现为诗歌的内容。费密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有充实的内容,杜绝虚假矫饰的情感与无病呻吟的内容。分而言之,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内容要“深”,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泛泛而谈,而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情感内容要“厚”,要追求情真意切的效果,不能无病呻吟,故作矫情。费诗内容的深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费密诗歌的内容源于作者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费密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发自内心的思想态度。费密云:“吾著书皆身经历而后笔之,非敢妄言也。,>[g}8(卷二)诗歌作为文学艺术允许个人的想象、生发空间的存在,当然不必拘泥于“皆身经历而后笔之”,但也应该来自于白己真实的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触。费密《北征》类述事诗具有乱世诗史特征,感怀诗则情感厚重、真挚,费锡瑛评价其父时云:“考与论经术及古文诗词,言必本之人情事实,不徒高谈性命为无用之学也。‑[see(卷二)正印证了费密诗歌的特点—唯有务实,诗歌的旨意方能深厚。

其次,费密诗歌追求内容、情感的真实,但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并非说是直白式表白,相反费诗极为重视表情达意的技巧和方法—“以善寄托为妙”[5]9(卷二)。费密诗歌中经常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物、意象、人、事中去,充分发挥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增强艺术抒情的效果。费密的感怀诗大都是关于自己身世际遇及家国沦丧的情感抒发,诗歌在表现这些情感时,或移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如“大将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过朝天峡》)中的景物利用:大江孤艇、残春暮色,这样的景物描绘出的阔大境界与作者的感伤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生悲情显得更加辽阔久远,可谓景情相生,水乳交融。也正因为其情感抒发波澜起伏而又真挚浑朴,费诗方表现出情深意厚的特征。

再次,费诗内容深厚,还表现为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费密认为,为诗应重学识:一方面应该博闻强记,遍习古书,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另一方面,则强调诗人丰富的识见,须抛弃杂说,宗于儒术。有深厚的学问与丰富的识见基础,诗歌方能免除轻浮溜滑之弊,表现出中正肃穆、味旨深远的特点。当然深厚丰富的学问与个人识见并非旦夕之力所能够轻易达到,那需要诗人的循序渐进的勤苦学习,日积月累方能有所成就。对之,费密授徒时有形象的描述:“……(张子昭)甫事密焉,乃以文辞来请。数年子昭合户坟册,尽弃所为诗歌,依止于古,清婉秀洁篇章大殊矣。夫诗之为物,若灵花异果,味甘芳远,然时蓄之勤,非旦夕之力,晚节渐于诗律细往品己。如此,子昭既决志古学,不为杂说所惑也。; [a7saz(卷四)当然费密强调深厚的学识基础,并非是要求在诗歌创作中去刻意显现自己学识的广博,或去卖弄奇字僻典,或故意去翻新出奇,这样只会导致诗歌估屈葺牙,导致诗歌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的结果大坏。反观费诗,大多具有平白晓畅之美,用典较少,生僻字更是全无。费诗正是有了深厚、丰富的学识基础,避免了清滑浮躁之病,诗味自然醇厚。

(二)和缓

费诗的“和缓”主要是就诗歌的风貌而言。从费密中正平和的儒学诗教观出发,费密诗歌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气格庄重典雅,语言文字朴素淡雅,无雕巧快新之弊。

首先,费诗的和缓风貌主要表现为诗歌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流畅而从容不迫。从费诗总体来看,诗歌风格宗唐,尤其是初、盛唐诗歌。费密推崇的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但大多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气势流畅。他的诗歌创作则实践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代表费密主要成就的感怀诗与田园诗,非常重视诗歌的情感特征,丝毫不事议论和说教,情感浓郁强烈,气韵自然流畅。

其次,费诗气格庄重典雅,大气而不陷流俗之弊。费密以儒为旨归,处世庄重持平,在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上则追求“大气’,—要求诗歌达到有气有格的境界。费密以为:“……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 (q}sa(卷四)中晚唐诗歌或轻便导致滑俗,或艳丽浮华陷于庸俗,或炫奇巧而致怪癖,在气格上“小近卑寒”,不够庄重典雅。费密所认为的“大气”标准并不单纯,在他看来,如“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f41}(卷四),这些诗歌气格方都是“询文章之能事也”,都是值得追求诗歌气格。在费密的诗歌中创作中,各种气格可以说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表现出的最强烈特征便是庄重典雅并偏于悲壮。在诸种诗体中,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最适合表现费密在诗歌气格方面的追求,因而反映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五言律诗的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与这种诗歌气格追求相适应,费诗语言既不过于浅白,也不过于富丽繁华,更不奇巧怪癖,而是注重语言的锤炼,使用凝练深刻、古朴淡雅的语言来进行诗歌的创作。

从总体上来说,在诗歌创作上,费密有着明确的诗学追求。他的诗歌承袭了儒家诗教观念,并受到地域环境诗歌风气的影响。在学习前人优秀诗风的同时,并未陷于案臼,而是博学众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清人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征略》所说:“王士正盛称其诗文不涉王、李之摹拟,亦不涉袁、钟之织仄,奇矫自喜,颇有可观。(s(在明代前七子的模拟诗风以及竟陵派的故作幽深孤峭的诗风之间,费密的诗歌取其中庸,既能博采众家所长,又能结合自己的情思抒发真情实感,强调诗歌内容的深重厚实,不人形式主义之流弊,于清初诗坛自成一帜。

附录:

《辞海》费密生卒年辨误

长征诗歌例7

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散思维,甚至鼓励学生对诗歌的自主理解,会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但是对我国传统诗歌所表达的正面的传统文化和积极的人文精神,是应当引导学生去领悟,去体会并潜移默化接受的。例如,高中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传统语文教学中简单地理解为封建家长违反人性,封建礼教对自由的压迫。当然该诗作,这样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焦母确实行为极端,不近人情。但是这样的理解也会留下很多疑问,教师在鼓励学生们自由地对诗作多义性解读时就会得知学生们的疑问,难道焦母狠心逼死儿子,狠心让儿子婚姻不幸福?不愿意让儿子人生幸福吗?显然这样的理解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应当发动学生仔细研究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积极思考,自由解读,找出焦母为什么执意要遣走刘兰芝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焦母觉得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止专自由”因而看不惯她的做派;有的学生会从诗中“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认为刘兰芝的家世背景不如自家,焦母心生羁绊。但是经过对诗作的分析,笔者认为焦刘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孩子,诗中“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就是证明,这在封建社会,这是非常迫切的头等大事,虽然可以采取纳妾的方式来延续香火,但是焦仲卿的“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态度,让焦母感觉刘焦二人感情深厚,更加激起了焦母的危机感和反对情绪,于是焦母愤慨道“: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也是应当让学生们注意到的一点,也就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从该诗的学习中应当了解人情世故的分析。焦母的做法也不全为恶举,也有为了儿子前途和名誉着想的一面。然而后来刘兰芝听从家人的建议要改嫁,焦仲卿闻之,哀伤至极,见到刘兰芝,说了些带有埋怨的话“: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刘兰芝回道“: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后续的发展就是双方相继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这种结局,教师应当让学生们自行思考,两人的态度和做法是否妥当。有的学生会赞许两人的做法,有的学生可能会不赞同,多义性解读教学本身是要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语文教学不仅要熏陶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非常不赞同孔雀东南飞焦刘的做法,即使婚姻破灭了不能在一起,也并非到了自杀这样的境地,爱情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生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况且两人的悲剧也不能简单地怪罪于焦母,离婚再改嫁也不能算是对原有爱情的背叛,笔者认为两人的悲剧有一定的原因,例如两人一直要不到孩子,必然会遭到那个时代家长的反对,还有两人不在一起便求死的想法很极端,也可能由于两人感情深厚。无论如何,自杀总是错的。在高中语文学习这篇课程的时候,应当提醒学生们虽然这样的结局给文学作品本身带来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但是极端行为的不可取和负面后果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有个清醒的认识。

高中古代诗歌中多义性解读的教学运用

1.对诗歌的词示义,应当注意抓住其修辞手法。我国古代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委婉,多采取比喻、双关、象征的手法,在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教师要注意提醒他们注意诗歌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多义性。我国古代诗歌多采用双关和象征的修辞方法来表达诗中的词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利用词的同音和多义特点,让诗句有了多重含义,达到言此意彼得效果。教学中,如果注意到双关的修辞方法,并注意在语境中双关的运用,学生们还是不能达到对双关的理解。而象征修辞手法,则是借以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理或人物,来表达深远的寓意和真挚的情感,这种借物寄情喻理的手法为象征。在诗歌中,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意义往往无必然关联,但通过诗人对所要象征的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刻画,会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领悟到诗人所表达的寓意。所以对象征手法的识别,要从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或联系入手,在具体细节中寻找。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去掌握象征的这些特点。

长征诗歌例8

刘勰对建安文学的评价集中在《明诗》篇、《时序》篇、《乐府》篇中: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此其所能也。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戌:志不出于,辞不高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下面,结合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刘勰这些评定的得与失:

刘秘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得”

刘勰成功抓住了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诗风“慷慨悲凉”,结言端直精简,诗意昭晰明显。下面我们从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这些特点的表现:

一、“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建安诗人身处乱世,其建安诗歌大多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实情实景,描绘了丧乱的社会图景和人民的灾难,堪称现实主义文学。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豪强据地相争,从初平元年(公元180年)董卓之乱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出现了连续十九年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建安诗人此时的诗作大多对当时的社会景状有着全面、真实的反映。曹操以政治家、军事家的阔襟,对当时的战乱有深刻的体认,他的诗没有停留在再现人民苦难,反映社会乱离这一层面,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出致乱之本源,因之其诗享有“诗史”之誉。如曹操《薤露行》、《蒿里行》,被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语)!《薤露行》不仅把何进谋诛宦官,庸才误国,董卓暴虐,专横入京作乱的事直接摄人笔端,而且对洛都的被破坏、人民遭受掠夺表示了无限的愤慨和悲痛:“贼臣持国柄,东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则描写了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内部因为利害关系而发生内讧联军不成的事:还刻画了豪强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可与曹丕《典论、自叙》中的“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相印证。此外.建安七子中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大量此类的现实主义作品,孔融的《六言诗》其一写道:“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百姓凄凄心悲。”再如王粲《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璃的《驾出北郭门行》、曹丕的《上留行》、曹植的《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徐干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等等,皆从不同的侧面丰实了“诗史”的内涵,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辉,摹写出一副副生灵涂炭、万物调凌的社会图景。即如刘勰所说的“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

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慷慨”作为对建安文学美感特征的揭示,本是刘勰从建安文人的作品借用而来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玄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曹植《杂诗》其六),“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曹植《箜篌引》)。这里的“慷慨”或和“忧”相联系,或和“悲”相联系,或和“柔”相对立,指高亢激越而又沉郁顿挫的声响。建安作家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巨大力量正是通过这种声响呈现出来。在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曹植《薤露行》);有诗人的雄才大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宏境界:有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其五)是带“罪”蕃王的呐喊,“我独何人,能不靖乱”(曹丕《黎阳作》)是少年天子的追求。这些诗,无一不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而呈现出崇高的美感。

同时,建安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多直抒胸臆,“磊落使才”:曹操《却东西门行》“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不仅写出战士长期行役中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诗中也浸透着华年流逝、乡关不得的悲凉:“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长。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顾瞻恋城阙,引领伤内情”(曹植《赠白马王彪》)是与挚友别离时的无限依恋,透露出眷恋、感伤的心情。

总之,建安诗人的希望、眷恋、哀伤、叹思、热爱、憎恨等思想情感,在其诗歌中直率而强烈的表达出来,体现了刘勰所说的“慷慨”、“磊落”特征。

三、“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简洁明快,端直精约。刘勰概括的建安诗人语言古朴质直、浅显明畅、诗风自然通脱的特点在三曹尤其曹操、曹丕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这一特点在曹操的全部诗歌中都能体现出来,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完全是朴质自然的语言,而又浑厚苍劲,不加雕饰.读来清新悦目。曹公诗歌语言“质”而不“野”的风格前人多有评价,如“古直”(钟嵘《诗品》),“魏武太质”(胡应麟《诗薮》),“真朴”(东方书时《昭昧詹言》)等等。再如曹丕部分诗歌语言通俗自然,明显具有民歌特色。如“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崖”、“富人食稻与梁,贫子食糟与糠”、“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语句通俗自然,如同口语,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很相似。

总之,建安诗歌语言大多质朴、自然、简约、明快,正如刘勰定义的一般:“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

刘勰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失”

从诗歌艺术风格看,三曹与建安诗人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仔细分析建安诗歌,可以看到刘勰的确抓住了建安诗歌中的主 要特点,对一些主要特征作了精准的概括,但他对建安文学的评价也有不当之处。

下面结合建安诗人的具体作品分析刘勰评价的失当之处。

一、建安诗歌的整体特征应该包括感情阴柔、诗风婉约、音节婉转的一面。三曹和建安诗人诗中的题材涉及了山水、田园、农事、民生疾苦、功业、游仙、游宴、女性姿容、爱情、友情、亲情、赠别、悼亡、分情、闺怨、边塞咏史、哲理、朝会等不同的意象。具体而言,曹操诗歌多苍凉空阔之悲境,曹丕诗歌多缠绵悱恻之忧境,曹植诗歌多深惋委屈之哀怨境界。刘勰主要抓住了曹操等人昂扬向上的诗风特点.而忽视了曹丕诗歌清新婉丽,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丽,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的特征。具体而言,曹丕的诗虽也涉及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更多的取材是“间里小事”,特别注重对游子思妇感情的描写和抒发,具有明显的文士气、女人气,如《燕歌行》。全诗旨在描绘思妇对远游丈夫的思念,抒发悲苦之情,诗人选择了萧瑟的秋风、荒漠的原野、南翔的群雁、皎洁的月光、流动的银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星等典型景物.把思妇的情感流动描摹的不断起伏跌宕,缠绵悱恻,摇曳多姿。曹植诗歌艺术风格在建安诗人中发展得最充分。就具体诗篇而言,其游仙诗如《五游》、《升天》等“词藻宏富,而骨气苍然”(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当来日大难》“和媚款曲,缠绵低外”(钟惺《古诗归》卷七)《赠白马王彪》“体既端庄,语复雅炼”《杂诗》“清迥纯净”(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清人宋征壁论述曹植、王粲诗歌风格说:“沈休文云‘子建、仲宣,莫不同祖《风X骚》皆以气质为主。’盖兼江左之清绮与河朔之气质。”(《抱真堂诗话》)既精美华丽,清新可诵,又道劲刚健,质朴明朗。又云:“凡诗丽则必靡,秀则必弱。兼厥二美免此二憾,其思王乎!”

从整体来说,在建安诗人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雄浑、壮丽、悲怨、劲健、旷达、缠绵、绮丽、清秀、奇崛、明朗、飘逸、苍凉等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不能像刘勰一样以“慷慨”、“梗概”加以概括。

长征诗歌例9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让一堂课的开头就吸引学生,不妨尝试用经典的诗词歌赋来开路,效果会很好。用经典诗词歌赋导入新课,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经典诗词往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诗词的句里行间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歌赋导入新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比如,在教《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时,笔者引用李白的《古风》之三的前四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歌颂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功绩。这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 ;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第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然后就此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秦始皇是如何一统天下的。

用诗词歌赋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固然很好,但在用它作为历史课导入语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所用的诗词资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还要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第二,特别要求诗词导语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启迪性。第三,导入时间一般在两三分钟左右为宜,导入时间过长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这是不可取的。

2.诗词歌赋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材语言的生动性不够,理论性较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进经典的诗词歌赋可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亲切感和美感。在讲授“台湾人民反对割台斗争”这一问题时,笔者采用的是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台湾人民在得知台湾被割让后的悲愤之情,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进而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

在教《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时,笔者发现的经典诗词随处都可以引用,诗人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在讲“工农红军长征”时,笔者引用的是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询问学生:“红军长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长征途中发生了什么?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何意义?”由于学生被这首诗的意境吸引和感染了,所以他们听起来很有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3.诗词歌赋在结束新课时的应用

长征诗歌例10

【中考回放】

例1.(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附加题)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节中两个加点的词。

① 涉足:_______________ ②萋萋: 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现代诗歌阅读理解能力。1题考查了词语解释能力,做好本题考生一定分析该词语前后语境,选择恰当意思解释即可。2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题目中的“路”的理解,做好本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时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不是指自然界的路,而是象征了人生之路。3题考查了对本诗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着手:⑴从诗歌背景入手。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从而为主题找寻社会生活的依托。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⑶从诗歌的感彩入手。体味写景的词句的冷暖色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欢快欣喜,还是忧愁悲伤等。

参考答案:1.①涉足:指进入某种生活环境或生活范围②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2.“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3.提示:诗人通过叙述对森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意思相同即可)

例2.(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青春寄语

佚 名

孩子,你们的眼眸里

青春在哗哗作响

流向那等待开垦的时光

这是你们的早晨

黎明的歌声多么嘹亮

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

你们的梦想

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

风一吹,一粒粒绿色的青春叮叮当当

孩子,从现在起

你们要学会仰视,要学会自强

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

青春美啊

美在热情

美在力量

美在自信

美在坚强

美在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

孩子,青春是一支动听的歌谣

它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起航

人要活,就活得热烈,活得充实

要活得像一团火焰,把周围照亮

任凭千里冰封,鸟兽藏迹

你们也要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本诗有删改)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现代诗歌的赏析能力。诗歌赏析可以从语言角度赏析,一定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把握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通过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方法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可以从意境上赏析,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它来表达的。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或者雄浑开阔,或者苍凉悲壮,或者清新明丽等。还可以从思想感情反面赏析,赏析时,可以从感受诗情入手。在具体分析中,考生如果能正确把握作者的喜忧、爱恨之情,就能正确判断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痛斥什么等问题。最后还可以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现代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所以要全面深入地欣赏诗歌,就必须感悟诗歌的表达技巧,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考生从以上任选一两个角度,用凝练语言赏析即可。

参考答案:1:全诗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明朗而耐读,积极而又生气。诗歌以一个未出场的“长者”对青年人喃喃细语的口吻,娓娓道来,塑造了这位仁慈亲切,充满智慧的尊长形象。“长者”在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人要抓住青春的时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梳理远大的理想。“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 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 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 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这一句句谆谆教诲,营造了一种情与理有机统一的深广意境,表达了“长者”对青年 的激励鼓舞和殷切希望。2:全诗就语言而言,明快有力、辞义畅达,有些诗句哲理性强,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如:“你们的梦想,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叮当作响”,写出了青想的青涩,还需要阳光的普照,时间的考验;第三节连用五个“美在……”的句式,是“长者”在对青春的礼赞,更是长者经过生活的积淀,岁月的雕刻后对青春的一种理性认识,五个“美在……”高度概括了青春的特点――“热情”“力量”“坚强”还有“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明快有力,淳厚精警。3:全诗用第二人称的口吻,亲切自然。或排比――写“青春美在热情、力量、坚强”,或比喻――写“人要活得像一团火焰”,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意味深长,既写出了青春活泼而有生气的特点,又写出“长者”寄予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值得细细咀嚼品味。此外,全诗押ang韵,韵律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全诗情真意切,气贯长虹,动人心弦,引人共鸣。就像一首青春之歌,催人奋进。

【解题方法】

1.品味意象,体会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一般来说,意境都是由现代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创设出来的。因此,考生在鉴赏现代诗歌时要善于品味意象,从而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果不能体会其意境,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进入诗歌所创设的审美世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面对康桥的自然风光,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诗歌中被作者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些典型的意象勾画出了康河的妩媚动人。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题技巧⑴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景物的氛围⑵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意象,把握主旨

许多现代诗歌在感情表达上秉承了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作者往往是有话不直说,有情不直抒,而是通过具体意象进行委婉曲折的表达。而现代诗歌的主旨就是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总结等。无论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含蓄还是直露,都与诗歌的意象有密切关系,所以领会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要立足诗歌的意象。如艾青的《礁石》就是借“巍然挺立”的礁石形象,表达诗人对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暴力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颂。 现代诗歌思想感情解题技巧⑴指出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⑵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3.立足意象,分析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领略诗歌的深刻含义,品味隽永的字词语句。

4.体会意象,分析技巧

掌握现代诗歌阅读的表达技巧,⑴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叙事与抒情的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⑵从诗歌的标题入手。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诗歌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诗歌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⑶从诗歌的重点字词入手。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捕捉到诗歌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理解诗歌的钥匙。⑷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入手。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涵及表达技巧。⑸从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入手。留心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⑹从诗歌营造的意境入手。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⑺从诗歌的手法技巧入手。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有助于披文入情。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选自《梅绍静诗集》)

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