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2 22:48:07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1

20xx年7月8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广南县20xx=9年中小学德育主任业务培训”的学习。三天来,我积极参加每一节课的培训,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本次我们一共听了五位老师的讲座,即刘老师的《师德教育论》、田老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玉老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讲座》、黄老师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韦老师的《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就像讲课的田老师讲到一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是因为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功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等等,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德育工作还包括有学校的安全工作等,而安全工作也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并且学校的安全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的。

面对如此复杂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不利于开展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是个艰巨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我们就避而不谈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呢?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正因为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才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来破除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也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让我得到了各位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在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学校的德育工作: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校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甚至了出现了学生杀老师的极端行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

 

,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2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3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就像讲课的 田 老师讲到一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是因为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功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等等,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德育工作还包括有学校的安全工作等,而安全工作也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并且学校的安全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的。

面对如此复杂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不利于开展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是个艰巨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我们就避而不谈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呢?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正因为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才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来破除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也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让我得到了各位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在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学校的德育工作: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校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甚至了出现了学生杀老师的极端行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4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爱动脑,声音响亮,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

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这样“中间生”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

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

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爱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其优点,找出爱的理由,用真心去爱他们,用热情去感化他们。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5

第一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理想完善的人格。

医德是医之根本,在传统思维方式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医生只需关注患者生的什么病、用什么药、如何治疗,至于治疗态度是否生硬、治疗动作是否粗暴、是否有不尊重病人或是漠视伤者伤痛之嫌,是其次于“病”的问题。如病人在医生面前必恭必敬,医生语气粗暴地命令患者“站着、躺下去、衣服掀起来”等现象早就见怪不怪。在临床医疗中,医者淡漠人性的表现还有诸如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患者心理需求;注重生物学手段的治疗,放弃诸如心理治疗等其他手段;拒绝对患者作必要的沟通等。这暴露出医界人文精神非常缺乏!

医术固然重要,然而古往今来,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大医如果缺乏医德的支持是难以成就的。也就是说医术到达一定程度,唯有医德才能使其继续得以提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医学道德理念,都把救死扶伤视为医生的修身之术。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本仁术”的理念世代相传。从古至今,医学对所有从医者都有着严格的医德要求,“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医学需要医德,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

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优劣。首先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医务人员要实现自己的神圣责任,必须深知自己对患者、对社会担负的责任;必须在工作中对病人亲切、同情、耐心、和蔼,不论职务高低、贫富、美丑、男女老幼一律同等对待。其次,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医生在工作中如主动与病人接触,服务及时,亲切温暖都会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减少顾虑,减轻烦恼,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会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由此可见,医生的医德是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医之根本。

第二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6

今年5月19、20日,我参加了区教育系统中小学德育与安全副校长培训班。培训班由区教育局陈焕鹏副局长组织。培训班首先由广州市律协教育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宇烈作《法律思维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其次分别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人事处处长毛国民作《学校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广州市新穗学校副教授石军作《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荔城二小三位校长作《安全、德育工作经验分享》进行培训。在培训班上,各主讲人通过深刻的理论阐述、生动的案例剖析,深入解析突发性事件的成因、基本特征和分级标准,明确指出了突发性事件、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之道,着重强调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我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突发性事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处置原则和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系统的认识。

现在,很多学校在安全工作上如履薄冰,唯恐因为伤害事故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即便如此,伤害事故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而在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学校及教师常常手足无措,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我认为应对学校突发事件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重“预防”。学校要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及的学习。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不仅要懂内容,还要让学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心如明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确保在出现学校突发事件时,表现得坦然与自如,而不是惶恐和无措。

二、日常强“管理”。及时了解老师工作状态,对的岗位用对的人,做对的事。还要将安全制度和措施考虑周全、部署缜密,坚持"只要是想到的安全工作就要落实好"的工作原则。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各类安全工作预案,在预案中明确教师的安全职责,为确保教师安全职责的落实,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应根据学校人员岗位变动情况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责任到人,强化每一名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处置要“迅速”。在学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处理快速,才会掌握主动权。否则,让事故当事人牵着鼻子走,就会使学校始终处于被动的境地。对于事故的处理既要避免急于求成,也要避免拖拖拉拉,否则,多耽误一天就会生出很多变故,让我们无法应付。因此,在事故发生后我们在积极着手解决的同时,要坚持有缺口就立即打开,及时的把事故的最新消息向上级汇报,坚持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

四、信息要“准确”

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真相。对待当事人、媒体要讲真话,要公开事件的调查过程。很多突发事件,正是由于开始捂住真相才酿成大事,只有把事实真相讲清楚,才能取得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涉及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好职责,深入调查,及时的把信息反馈给校领导班子,并及时的把已经了解和可以确定的事实真相及正在采取的措施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把用真相防止流言蜚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五、责任要“担当”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7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听取了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特色的建设报告,参观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和成都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了成都宽窄巷子的川剧文化精髓,学习了如何提高自己演讲能力和技巧的方法。但最让我难忘的事是登青城后山的野外拉练拓展培训活动,活动要求大家徒步从飞泉沟进山爬至白云寺,再从五龙沟下山回到出发点,全程近30公里。

活动开始,在带队的引领下,大家逐渐进入了飞泉沟景区,由于景区阴冷潮湿,路面较滑,有的山路很陡很窄,宽度只能通过一个人,大家互帮互助,你拉一把,他扶一下,一路欢声笑语,相互扶持着翻越一块块巨石,跨过一跳跳沟坎。一开始队伍还算庞大,慢慢地,由于体力原因,队友们渐渐地拉开了距离。在路上大家望着满脸的汗水和兴奋的表情,相互之间亲密的谈笑,使整个爬山过程中充满了温馨、愉快,大家相互搀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充分发扬了团结拼搏、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共同完成了爬山活动。有位老队员说:“登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给我带来了乐趣,愉悦了身心,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心情真是 特别舒畅。”

下午1点多,队员们陆续到达终点,圆满完成拓展培训。通过这次爬山活动,使队员既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又陶冶了性情,切实活跃了队员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有团队在,任何艰难险阻和挑战都能从容面对。一句话:只有奋勇攀登,才会一览无限风光。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范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必须经过两个场所、两类性质的培训,一元是职业学校的课堂,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学生在其中接受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学校与企业的教学不仅在时间上要相互协调,而且在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上也要相互补充。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颁布的《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定了国家课程标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要求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个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职业小类或多个岗位)的职业资格。

德国及欧盟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评价采用以职业能力为基准的相互认可的标准,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的考试制度,注重培养灵活、宽泛的职业能力,其能力要求反映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和课程中。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如图1所示),其中,内部监控主要由学校及教师进行,而外部评价则由外部专家(由雇主联合会、工会、行业优秀人员的代表组成)担任。由德国工商联合会(IHK)考试委员会负责组织考试、监考、评分及颁发证书,保证考试的客观性与独立性。考试由笔试、操作、口试三部分组成,记录现实的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完成状况,考核和评价包括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及应变能力以及关注经济、社会、生态、法律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和与考官交流的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

“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尽管“双元制”是世界著名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但由于制度、文化等诸多差异,在引进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应进行借鉴与创新。2007年6月,由太仓市人民政府、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AHK—上海)、在华德资企业、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建了“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简称“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学院依托“中德工程训练中心”,成功吸收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并运用到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德国职业教育架构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对各类课程的学业结果进行评价和认证,重点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德国工商行业上海办事处、德资企业、学院三方共同确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评价由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组织实施,按德国行业技能标准进行考核,实行教考分离。

学生在入学初期,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接受德资企业的挑选后,与德资企业签约,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具备了企业员工和学院学生的“双重身份”,企业和学院成为办学的共同主体,企业扮演了主导角色,决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在三年职业教育过程中,第一学年采用半天在学院课堂教学、半天在“中德工程训练中心”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并利用寒暑假到已签约德资企业进行技能训练;第二、三学年,在学院的“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和德资企业两个场所交叉轮换分阶段进行教学,每学期初在“中德工程训练中心”接受“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和职业培训,而后到相关德资企业中进行技能训练,然后回到“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学习一段时间,再到相关德资企业中进行技能训练,寒暑假学生不休息。在企业技能训练阶段,学生作为“企业人”必须认真遵守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岗位职责,服从企业管理,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在企业技能训练与在学校和在“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学习、训练的时间之比约为3∶2,突出“双元制”模式中技能培养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这种循环轮换的教学范式,使工学交替真正呈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成为职业教育有效的教育模式。表1所示为2007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安排。

从2007年成立“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后,已经连续招生4届,按照“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的机电类专业学生为400人,占总数的42.67%。

融入德国工商行会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参照德国工商行会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将培养的各个环节按照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一体化的目标进行设计和优化整合,改革以知识点为主的学科型课程,构建职业素质、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三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其中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塑造思想品德素质(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及生活在社会上所需要的行为能力——社会能力;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塑造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能力;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塑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专业能力。

在职业技能教育课程中推行“双证书”和“课证融合”制度,将德国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通过研学德国相应专业工种的教学大纲,剖析其内涵,将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细化、分解为多个教学环节,调整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学院、德国工商行会和德资企业共同确定教学计划,并保证得以实现。表2所示为对应德国工商行会机电一体化技工的职业技能标准形成的课程体系。

在职业技能课程中所有的技能训练项目均来自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典型实践项目,在德国培训专家的指导下,分别在“中德工程训练中心”及德资企业加以实施,其课程(学习领域)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排序设计教学情境,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教学过程之中,形成“做学教”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毕业考试、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养链条。通过考取德国工商行会颁发的AHK职业资格证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应地提升专业职业能力,做到既能完成课业,得到学历证书,又能获得欧盟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证融合”。

基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确立

改革学生的课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构建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的评价体系。“中德工程训练中心”设有教学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用例会制度定期进行工作交流。教学委员会负责教学计划的编制、培养过程的监督与培养质量的跟踪反馈;考试委员会(由对等数额的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人员、德资企业代表及1名学院教师组成)负责德国职业资格毕业考试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考核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工作。具体分工为:学院负责对教师工作质量、态度、理论教学的考核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德资企业负责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教师技能水平的考核;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采取德国职业技术工种的试卷和评审标准,实施德国工商行会AHK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毕业考试工作。可以机电一体化技工毕业考试1的实训项目“小型标准件电控输送工作台”为例,对项目的考核进行分析,具体评价内容如表3所示。

从表3的项目评价内容可以看出,学生课业评价的内容既包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也要有对学生行业内通用能力等标准要求的考核,以此对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出公正、科学规范的测量和评价,形成包括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这种由企业和学校承担教学、行业协会负责考证的制度,即教学与考证分离的制度,可以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提高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是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本质与精髓,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德资企业密集的区域优势,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并加以创新,以“中德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遵照德国工商行会的职业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和考试规范组织教学,在德国工商行会上海办事处组织的“机械模具工”和“机电一体化技工”毕业考试1(理论考试时间为3小时,实践操作考试为6小时)和毕业考试2(理论考试时间为6小时,实践操作考试为30小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7级的100名学生均独立完成了工艺设计、机械加工、情境对话、装配、调试的全部考核项目,通过率为100%,得到了德国工商行会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的高度赞许。2010年7月,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David Mcallister先生率70人的代表团参加了学生的毕业典礼,毕业生全部在德企中找到了工作,成为在华德企中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实践证明,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可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际的有效“融合”和“对接”,而建立规范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更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流程、方案及方法已得到众多高职院校的赞许和肯定,为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及人才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美、德、澳三国职业分析方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24).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9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使我深深体会到,爱每个孩子,这就是你工作的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除了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还需要我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好习惯,在幼儿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对幼儿教育事业尽心尽力。选择了幼儿教育事业,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认真设计每一节课,甚至一个小小的动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愿意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每一个幼儿。每一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要与幼儿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儿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把爱传递给幼儿把幼儿看重,幼儿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才会尊重老师喜欢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儿。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儿认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教法。

4、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幼儿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愿我的爱奉献在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拓展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家长《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关于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3月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车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坚定信念  为做合格党员奠基

党员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3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教师培训体会:点燃职业心情

2019年3月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例10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78-1

中学生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与中学德育形式单一之间存在矛盾,要破解这个矛盾,就要找到一种新路径,不仅能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感悟,同时又能得到思想道德教育。

拓展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它的过程又能让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并从中得到自我德育,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值得运用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去。当然德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拓展训练蕴含的中学德育思想也仅非以上几点,但只要灵活应用,找到结合点,可以解决中学生德育工作中简单的说教方式中的矛盾和尴尬,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中学德育的有效新路径,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起到了有效的补充,值得大力推广。

一、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参加拓展训练的每个项目都具有挑战性,并且都需要在团体努力下完成的。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学生不仅得到的是体验式教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很多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自觉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拓展训练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具有一定困难,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拓展训练的过程都是需要练习者付出意志努力的过程,因此具有较好的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特殊功效,拓展训练过程中,有障碍,有困难,有危险存在,训练者在自己和大家的鼓励下战胜恐惧,完成了有难度的动作时,他会有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觉。

(二)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他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来说,自信心是最为宝贵的,它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而他信心,也就是信任他人也是不可缺的。缺乏自信心往往表现为害怕失败、消极对待。缺乏他信心则往往表现为疑神疑鬼,什么事都不敢去做,更何谈成功。成功时,信心百倍,失败时,自信心同样不可丧失。拓展训练以其独有的形式,使训练者互相鼓励、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从而使训练者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建立在从事任何事时都要始终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

(三)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人际交往离不开互相信任,互相协作的精神。而今的社会,是个开放型的社会,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个人的成功必须依赖于社会的资源,团体的资源,众人的智慧,闭门造车是没出路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班级这个团体中,班集体意识尤为重要。拓展训练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团体进行的。

二、拓展训练的形式:拓展训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易于被学生接受、喜欢,训练过程都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乐此不疲。它虽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游戏,也不等同于体育运动,而是体验下的感悟,是学生自愿并且乐于参加的品德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的提炼和综合的补充,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这也是素质拓展训练区别于其它培训方式的最根本的特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发现道理;拓展训练的趣味性是为其教育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玩乐,而是在乐中德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教育。

三、拓展训练的开展

(一)利用当地的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拓展运动是一种时兴的、有效的培训模式,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包括以拓展训练为特色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学生踊跃参加实践活动,收效颇丰,社会反响很好,学生除了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加强了德育方面的拓展、提升,不用苦口婆心,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自觉地得到了思想品德的感悟、教育和收获。

(二)利用本校的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到实践基地毕竟只是一种补充手段,学校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训练才是长久之计。尽管部分拓展训练项目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并不复杂,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几个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参培教师对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也可形成本校的校本课程和资源。大部分中学教师经过专业的培训后都能胜任培训学生的工作,只要经过努力即可成为出色的“培训师”,普通教师就可训练学生。当然,拓展训练有部分项目需借助器材,学校可选择简单普通也容易办到的进行就地取材,训练场地可设在学校操场,有的训练项目可在教室里进行。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训练项目,还可以与学校德育处、团委、班主任配合利用学校全校性活动开展,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这样既有利于思想教育又有利于丰富学生生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中得到教育。况且对参加者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大部分训练项目,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受中学生欢迎,有利于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以加强中学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