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1 02:13:32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1

从历史上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还是指以英国为代表的十九世纪欧洲一批文艺复兴作家们搞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和方法,主要就是以批判社会中的丑陋、揭示现实家庭社会的阴暗面、突破宗教教条杂规、对传统生活的批判和无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批判但却没有建议,对新生活和未来没有肯定意义。 

二、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 

十九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工业发展让英国的文学发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主要的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核心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狄更斯,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其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和贡献巨大,通过对狄更斯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认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十九世纪的大概情况。 

狄更斯最擅长的就是对底层人物的刻画,从小处入手,从生活中最细微的点滴描绘起来,尤其在刻画贫穷和痛苦时的对象选择,具有其自成一派的特点,从人物刻画上,对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整体写作风格有深远而生动的影响。在底层生活的描绘上,狄更斯更倾向于对小孩子的刻画。狄更斯从小群体的角度出发,因为群体的特征更具有一般性,把群体的社会生活刻画得悲惨万分以突出社会的黑暗和阶级的矛盾是狄更斯的拿手好戏。他擅长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现实批判,其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雾都孤儿》都是针对社会底层人物悲惨生活的重点描绘和现实写照。 

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中,狄更斯选择了一种长篇小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控诉现实的渴望,而十九世纪的文学圈子里,小说其实并没有很流行,尤其是用小说来写照现实的做法,更加是少人问津,一方面是长篇小说不好控制内容和故事的走向,另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的描绘尺度不好把握。但是狄更斯偏偏要选用這样的方式,因为小说才能大胆的表达,因为长篇小说才能写出他内心的不忿和激动。在《雾都孤儿》中,主人公是一个孤儿,正如后面我们看到的许多长篇小说一样,主人公的生活是悲惨而孤独的,在他的周围到处是犯法和黑暗。狄更斯对社会底层里的人物刻画简直是深入骨髓,每个坏人都是有自己坏得不可救药的样子,哪怕是面对一样悲惨的人生也不会有一丝丝同情和拯救,相反的是更加自私的迫害和抢夺。这就是社会的样子,顶层社会的人和人之间是嬉皮笑脸的阴谋,底层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威胁和自私。但是主人公的善良是狄更斯的一种渴望,就是社会之光一样,狄更斯渴望社会有正义、有善良、有公平、有希望,所以主人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向任何势力屈服,而是顽强的做自己,最后成长成熟为一个善良的人。这样的故事当然有作家文学性的夸张和天真,但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对比和矛盾也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写实。 

狄更斯的作品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表现出来的那种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批判以及对社会公义、善良的追求、渴望,也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之所在。现在的世界文学可能再也回不去十九世纪的文艺复兴思潮及批判现实主义时代了,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对现实的批判思考来审视当今社会的问题,思考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良心是否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1]苑新法,杜小梅.浅析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 长城.2010(08):125-126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2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76―03

引言

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学派之一,该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并没有过时,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学说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为此,他们高举起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旗帜,越出了抽象的思辨王国,积极关心社会问题,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特有的 “社会批判理论”。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一批判理论直接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却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片面强调了它的批判性而否定其科学性,因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现实批判的锋芒被他们所钝化。为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西方社,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两者间的批判理论进辨析比较,具有必要性。

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非科学性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对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做了正面分析和负面分析,弘扬了人类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不懈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主要是从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来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在他们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的方法日益显示出生命力,而他在《资本论》中所采用的批判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用剩余价值理论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似乎是一个“矛盾消失了的世界”。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本质上说是伦理的而非经济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要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要回到马克思早期的轨道上来,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把批判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摧残作为重点。他们提出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认为,虽然马克思为如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了方向,但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规定是“含混的”、“肤浅的”,忽略了对人心理的研究,因此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压抑人性时,它缺乏具体的标准。因此,他们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文明起源于对本能的压抑的观点,将人道主义及异化思想合在一起,提出人的本质是“”的思想,并从分析个体人的生物的、心理的和非理性的生存状态入手,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强调高度发达的科学和物质文明对人性严重的压抑乃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所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第二是现代科技文明与环境人化的矛盾。法兰克福学派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批判对象,其目的是暴露该社会对人性的全面压抑。他们通过对该社会的人性异化所作的全方位扫描,激烈地抨击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机器操纵人,机构驾驭人、物欲奴役人的非人道的现象;如实地揭示出人处于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生活优裕、心理失常的异化状态;深刻地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所有这一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的否定无疑是坚决的、彻底的,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诸领域各种异化现象的揭露也是全面的、无情的。但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这种否定、揭露只是站在抽象的人道主义立场上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声讨,而不是立足于科学基础上的剖析,因而,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只能是一种价值悬设的道德批判,因而在根本上是非科学的,是与马克思的科学批判精神背道而弛的。

二、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是形而上学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所以,它是作为一种否定一切的理论出现的。否定的辩证法是该理论的哲学基础,其特点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同一或统一辩证法的核心理论,主张从同一性转向非同一性,阿多尔诺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而他之所以突出“非同一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否定与肯定的辩证统一,反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他看来,肯定与否定不能有任何联系,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凡是肯定的地方没有否定;反之,否定则是不包含任何肯定因素的绝对否定,是否定一切的全盘否定。阿多尔诺主张用非同一性代替同一性,用绝对否定代替辩证否定,用矛盾的不可解决性代替矛盾的对立统一,这种态度和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倾向。由于绝对否定是“存在的最高原则”,否定的结果必将使一切归于虚无;在否定的过程中,一切对立物相互吞噬,相互消灭,“运动的结果回复到它的开始阶段,将它宣布为死亡”,一切归于崩溃,所以“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崩溃的逻辑”。借助这种逻辑,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当代西方社会时得出一些激进的结论:它批判肯定的“实证思维”与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崇拜事实,不能区分本质与现实,不能理解否定性,并由此导致顺从主义、保守主义;它指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采用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政策,成功地压抑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该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因而,它强调要揭露矛盾,揭露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人的新型的控制与奴役,猛烈抨击西方工业社会是“病态社会”,并号召人们起来拒绝资本主义的一切。从这点来说,无疑人有反对资本主义的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否定的辩证法”只强调了“非同一性”,而避开或不提“同一性”,甚至认为“同一性”是虚假的,因而就陷入片面性,其结果往往会导致“打倒一切”的简单化的极左倾向。这种简单化的批判仅限于在批判的对象上面打上一个负号,简单地把对方肯定的东西变成否定的东西。结果,从形式上看来是否定了对方,而在实质上不但没有克服对方,反而常常遭到客观逻辑的无情报复。显然,法兰克福学派的这种充满着极端虚无主义的绝对否定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实质上是一种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是抽象的批判

把理论研究的主题从社会政治经济转换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从20世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经过20世纪50年代马尔库塞的《与文明》,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成”的技术和科学》,都贯穿着“文化=意识形成=操纵性工具”的典型模式。他们认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发达工业文明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们的统治,已经转向一种技术性统治,并达到高度“合理”,这种合理性的实质就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直接成为统治阶段的意识形态工具。据此,他们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极权主义看作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极权,而造成这种极权主义性质的主要不是恐怖与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造成一种“控制的新形式”。今天,在西方工业社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使外在的统治、压迫日益内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直接阻止了人的真正自由发展。因而,他们主张将批判矛头直指西方社会的现代文化,以及技术文明所造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并由此展开了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等文化批判主题,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与此同时,针对日益发展的科学理性、社会文明对个人的压抑,他们还进一步强调现在要进行的革命已不再是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意识革命”、“文化革命”;未来的理想社会也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各尽所能、按需要分配的社会,而是一种“心理健全”的、以“”为中心和以人的本性的彻底解放为根本目的的社会。

然而,该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貌似激进,但实际上是把社会批判局限于抽象的意识批判。

首先,他们倒转了马克思本身的思想发展轨道,注意的焦点由经济基础转移到哲学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批判意识的基点,因而导致其社会批判误入歧途陷于偏颇。他们社会批判的基本方向跟马克思、恩格斯截然相左。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批判坚持把上层建筑的批判归结为经济基础的批判,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却背离了马克思学说的唯物主义基础,他们无意去批判西方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不愿去具体考察现代西方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经济特性,而只去批判西方社会的现代文化。因而,尽管他们一再声称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早已不是象马克思本人那样,针对着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现实矛盾,而是针对着它们在文化和意识形成领域的反射和回声。所以,这种批判充其量只是一种浮在社会现象表层的道德说教,它决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否定最终只能陷入乌托邦式的幻想之中。

其次,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显然也消解了马克思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虽然他们看到了科学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某些联系,看到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阶级宣扬技术统治意识,把科学技术变成统治或奴役的新工具,这具有合理之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意识形成所特有的阶级性或政治偏向性。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技术统治”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表现,它完全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资本主义式的利用所造成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抛开特定的社会背景,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对理性影响的消极性,甚至把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意识形成,用对文化技术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这就把人的现实的政治解放简单地看成了物性的解放。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引导人们对技术文明的彻底怀疑和全盘否定,而且还会消解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最后,他们的社会批判仅是一种纯理论的批判,而不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批判。从该学派社会批判的总体视角来说,他们都是以先验的“应该”范畴为理论内核的,并且都把理论观点投向现代社会与文明的冲突,把研究兴趣放在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上,甚至还一步把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归缩为意识形态的批判,主张进行“文化――心理”革命。这显然是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而马克思的批判强调不再是使用远离现实的、随意选择的尺度来评判现实,而要求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造成自己的实现性的实践活动的客观逻辑和科学的价值观出发,对自己的社会存在持一种客观态度,并通过科学地再现现实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现实的矛盾,深刻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超越现存,“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正确途径。可见,马克思强调的是付诸于行动,即通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来“改变世界”,而不仅仅是“解释世界”。法兰克福学派,尽管他们批判一切,但批判的矛头实际上只是观念、思想和概念,因而,他们的批判仅仅是一种不触动现实的批判,最多也只是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解释。他们既是深受西方启蒙精神熏陶的理想主义者,又是实践上的无能者,但他们却经历了精神上的“奥德赛”漫游。他们批判现实,憧憬未来,却又始终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阶级基础、物质力量和现实道路,于是,“乌托邦” 便成了他们抗议现实和躲避现实的理想之路,他们的批判精神也成为昨日风中摇曳不定的旗帜,偶而让人回首瞩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法兰克福学派尽管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继承者自居,且他们的“批判”理论也一度成为现代西方思想的流行,但由于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背离了马克思的科学批判原则,进行的是一种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的人本主义批判,因而在根本上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是对立的,这种不同的批判理论,不可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3

强调社会实践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解决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间题,是至为重要的关键间题。然而,强调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贬低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的意义。恰恰相反,着力探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目的正在于要充分发挥学术理论研究对于文化发展和变革的促进作用。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而在于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内在契机几在这方面,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责无旁贷和不可低沽的神圣使命。因之文化研究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认为文化建设“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他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卜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J”毛泽东高度重视革命的文化人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同时又指出,“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一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在原则匕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人要真正承担起“各级指挥员”的责任,就必须使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建设性的,即真正承担起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光荣使命。但是,这种创造不是凭空“创造”,好比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为了实现这种创造,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n科学地对待本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2)科学地对待近现代、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产生的新文化;(3)科学地对待一切外来的文化成份.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4)科学地对待当前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对于这四个方面。都需要科学的态度。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真正的科学态度。必然是批判性的一坚持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文化建设才能是建设性的:

然而’‘批判,,这个词在今天某些人那里的命运,和“‘革命”一词一样.正在从’‘褒词”变成’‘贬词”、经过“’文革”,’‘批判”一词在人们心目中已不那么“光彩”。不少人一听“批判”,纵使不毛骨惊然,也要退避三舍。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带上不同的感情色彩是不奇怪的,可以理解J不过应当看到,在对于.‘批判1’耿耿于怀的I}们中。须区分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对革命,批判本身持否定态度,有的人则是因为没能科学地对待历史教训而产生某种误解。例如,在1989年春的政治风波以后,有人就认为主张二全盘西化”、策动政治动乱的“精英”们是所谓“批判意识过强,建设意识薄弱’1。似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仅仅是因为‘’批判意识”太强。若谓此看法还有一定道理,也只是在这种意识上:极少数对现实持激烈.‘批判1’态度的人,的确没有提出切实可行令人振奋的建设性意见二但是,这种诱导无建设性的政治态度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吗了这些人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诱惑和挑战面前,还未交锋就败下阵来,成为资产阶级思潮的俘虏,这不是批判意识过强:显然,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批判意识的强还是弱,而在于划清批判和非批判的界限,在于弄清:根本没有建设性的“批判”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性了

列宁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品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在此还专门注释说:“、请注意,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唯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就是把政治、法律‘社会和习俗等等方面的事实来同经济、生产关系体系,以及在一切对抗性社会关系基础上必然形成的各个阶级的利益加以对照。”「2〕这即是说,在批判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心主义的所谓“批判”,本质上是非批判的。如,随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瓦解而涌现出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所撤起的“‘批判狂潮"’,80年代“.文化热”中坚持所谓“‘政治激进主义”立场的全盘西化论者对现实的“‘批判",90年代.“文化热”中转向到“.新保守主义”立场的、’精英”对辛亥革命等事件的.’批判”,都是唯心主义的““批判”。这种所谓的”批判”,其特点是:在激烈的形式和言词下,攻击真正的革命变革,不是揭露矛盾而是粉饰现实,对陈腐事物作可怜的、软弱无力的辩白,把“·个人所遇到的现实矛盾变成了个人和自己的观念的矛盾”,把由于精神上的走私、精神上的虚假生产、原料掺假‘制造精神膺品、买空卖空、空头支票等所引起的斗争美化为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这种所谓“批判’‘,是一种封闭的意识中的意识中的纯粹精神上的”造反”,只不过是对于完全没有自我批判精神的“陷于贫困中的可怜的无能的灵魂的一点安慰,不过是唯心史观走向衰败和死灭之前的一种回光反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性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彻底的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理论表达。它“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a]这种辫证法的革命批判性,是实践的批判和理论的批判的辩证统一,并且始终贯彻着批判者的自我批判精神。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既然不是历史之外的某种神秘力量,也不仅是个别人物的观念造成历史运动,那么,历史就只能是世代相承的实践活动构成的。这种活动的每一种形式,以及它所创造的文化的每一种形式之所以都是暂时的、在其肯定中内在地包含着否定,并以否定为媒介而不断地向新的更高的形式转化,是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又必然引起社会的变革。要使世界发生真正无愧于人类本性的变革,归根到底要靠实践的批判。任何真正有革命变革性质的社会运动,并不听从那些自命不凡的‘脱离实践的民众的..无兵司令”的指挥、能够对社会进步、文化进步起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批判,理应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固有客观逻辑而展开的现实生活矛盾性的科学体现二

因此,理论的批判必须以实践的批判为基础,必须把实践的批判作为自己的内在环节二这样的理论批判,不是使用远离现实的.随意选择的尺度来评判现实,而是从造成自己现实性的实践活动的客观逻辑和科学的价位观出发,科学地再现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现实的矛盾,通过对现实矛盾的科学分析,尽可能准确地顶见其发展趋势,在科学的理论形态上表达体现着趋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指明实现这种利益的现实途径.诚然,理论思维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置身于实践之中.充分理解实践批判对理论批判的客观要求.同时让理论批判随时接受实践的批判〔实践的检验),

理论的批判以实践的批判为基础,实际就是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作为理论批判的目的与任务,有的学者提出文化建设要实行综合创造转化的主张。这虽有一定道理.然而综合创造转化若脱离实践、脱离现实问题去研究和回答,仍将一事无成.真正的文化创造,同时也应是为实践排忧解难作出的贡献_.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吸收、抑或是新文化成分的普及与提高、都只有结合着现实的急迫问题的研究1回答和解决,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往往以危机的形式出现因此,真正的批判不能不伴随着深沉的危机感我们应当牢记列宁的提醒“对这种危机所引起的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行的企图用空谈来回避这些问题、是最有害的‘最无原则的J”5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理论批判的任务、这意味着理论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建设性的工作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4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76-02

“批判性”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大特质,“批判性”意识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转折和深化。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反映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在“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逻辑线索。

一、“批判性”意识形态:一条永恒的主线

作为一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必须放在西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背景下进行,必须放在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背景中去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有着独特理论特质但同是又观点各异、流派众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思潮。这一理论思潮“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我们必须理解这一思潮的共有的理论主题,“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学术传统。”在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批判性”始终是一条永恒的主线。“批判性”意识形态贯穿与各个流派之中,不同流派对于“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有着不同的理解。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倾向就是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这两种倾向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逻辑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是科学主义阵营的主力,而且在“批判性”意识形态转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意识形态始于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一论文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和葛兰西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和意识形态理论,深刻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批判性”意识形态最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带上了批判性反思的道路,“即从起点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走上了一条反‘正统’(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非‘俄国式实践’(列宁以及此后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在总体上决定了它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特色。

“批判性”意识形态在方法论上批判了实证主义倾向,强调主体性逻辑,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理论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论问题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因为一方面列宁领导的革命胜利实现了不发达国家迈进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了当时理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革命纷纷失败,无产阶级逐渐失去了其革命性和先进性。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无不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批判性”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唤醒和塑造无产阶级意识,取得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这一时期,“批判性”意识形态理论力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纷纷失败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仅依靠暴力机关,而且还利用了市民社会取得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施行了从肉体到心灵的无孔不入的全面控制。资产阶级统治方式主要转向了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更加突出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批判性”意识形态这时自然主要集中于对文化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

二、“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向:现代性与科学主义的兴起

“批判性”意识形态转向的现实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我把这一新发展称为新现代性和新理性主义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微观统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盛行,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资本流通和金融贸易全球化加剧;社会生产和生活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分工结构方面,工人阶级自身产生了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分化。由于国家调节和技术资本的作用,产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一方面也获得一定的利益保持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这样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更加淡化甚至冷漠化。早期卢卡奇寄予很大希望的主体意识逐渐丧失。

第二,微观控制和消费主义。一方面,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和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更加严密和苛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资产阶级通过媒介等意识形态载体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把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带到消费领域,让他们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进一步被消费主义价值观异化。这些极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第三,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凸显。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同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贫穷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主义没有真正解决人的价值追求,造成了现代人的心灵空虚和存在意义危机;由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本性,对自然的控制进一步加深,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社会现实的改变同样带来了理论转向,“在理论逻辑上,……以《启蒙的辩证法》为标志,法兰克福学派把‘理性’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据进行批判时,实际已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批判资本主义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理论家兴起了科学主义思潮。一大批科学主义倾向的学派崛起,他们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意识到无产阶级受到全面控制的危机,力争把无产阶级从这种全面和深入的控制中解救出来。在意识形态批判上,把科学技术、资本、社会物质载体、现代管理制度和消费主义文化等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重点,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消费主义等。“批判性”意识形态从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批判。在这一转折点上,阿尔都塞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其科学主义特征的具体体现。阿尔都塞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是个体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表象关系。而且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永恒存在的。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意识形态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实体形态。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 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之中,而意识形态机器规定了由物质的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实践则是存在于全心全意按照其信仰形式的主体的物质行动之中。”在批判意识形态的同时,他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科学( 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 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 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 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起来的, 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说, 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的分析,客观反映了社会现实,为“批判性”意识形态研究转向提供发展方向,阿尔都塞之后,西方马克思理论家不仅仅注重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而且将重点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这种批判方式,可以说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不难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这次转向有着其独有的品质。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不是停留在抽象批判的层次上,而是始终围绕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这一主线,始终以如何使无产阶级摆脱被异化、剥削和控制的境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的精神,推动了“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

三、“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深化: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解读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契合之处。“批判性”意识形态始终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向度,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析意识形态的特点、本质和运作原理;另一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消费主义、生产制度和大众文化开展批判,揭示其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无论是那一个方面,阿尔都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必须从承前和启后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解读是承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阿尔都塞认为人本主义尽管积极开展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阿尔都塞这无疑加剧了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化和人道主义化。尽管阿尔都塞显得与人本主义不同,但是其都站在同样的层次研究和分析问题。可以说,“这种来自己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深层哲学逻辑的历史性反拨,严重冲击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加快了人本主义的瓦解”。但这并一定是坏事,因为人本主义的倾向忽视了时代变化和社会新情况,批判转向是逻辑发展的必然,阿尔都塞开启了这一转变的方向。

第二重解读就是启后。阿尔都塞第一次把意识形态批判指向了科学、微观和理性的道路上,尤其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阐述直接引领“批判性”意识形态深化转变到对资本主义制度、消费文化等意识形态批判上。阿尔都塞之后的理论家进一步分析指认了科学技术和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这种新型意识形态实现了对社会广泛深入的干预,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的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沿着这一思路,理论家们拓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路子。一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人的总体异化;二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批判,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剧了控制的一体化和程度;三是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证明了现在剥削的程度是不是减小而是在加剧;最后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异化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产生了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阿尔都塞面临时代变换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反思,这些“现代性”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遇到的,深刻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发展和时代脉搏,对于我们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5

作者简介:王成华,安徽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安徽 芜湖 241000)

对于“批判”概念,依从不同的维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大致说来:a.依从主体,有个体的批判,群体的批判,社会(国家)的批判,人类的批判;b.依从客体(对象),有社会现实的批判,观念、意识、知识的批判,人的行为—实践方式的批判;c.依从主客体关系,有单向式批判,双向式批判(或互批判);d.依从性质,有合理的批判,不合理的批判;e.依从层次(深度),有生活世界的批判,经验科学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等。本文所诠说的“批判”,是“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是最深层次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于批判这一概念,应当从其本来的哲学涵义上理解和使用。

通览哲学史,我们发现,批判概念或思想,各家哲学无一例外地都富而有之。批判概念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有了,并且在近现代哲学中凸显为一个核心的、主导性的概念,其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批判概念的涵义一直晦暗不明。不但如此,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在实践中造成了极为有害的恶果。人们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尚懵懵懂懂。而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因此,我们应当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以发挥其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因而诠说、理解和把握本来的哲学涵义上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理解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明乎以上,我们就来诠说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涵义。

1. 首先需明确,哲学的批判与非哲学的批判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哲学涵义的批判蕴寓于其他非哲学的批判中,后者则又体现、贯彻前者。具体说,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涵义渗透于人类的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学科中,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学科中的批判又蕴涵着前者的涵义和精神。人是生活在意义世界里,而意义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批判才显现出来。这种批判有多种形式。哲学的批判是批判的理性形式,它具有根本性或终极性。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指向的是人的存在与发展、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哲学的批判表达或体现着人的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理想的终极关怀。这种批判在广度尤其深度上,是其他任何批判所不能及的。

哲学批判是一种总体性的批判,哲学的这种总体性的批判视角,决定着其批判向度的多维性、无限性。一般说来,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因其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观照视角的单一性,其批判的向度也相对单一;即便是某些具有综合与交叉性质的学科,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照,也同样不具有总体的性质。哲学是以探寻人的生存的合理方式为出发点,去观照与审视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

2. 不同于其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是一种源始性、基础性或根本性的批判,一种前提性批判,是对一切批判对象的前提、根据、合理性、存在的方式及意义等进行的诸如“是什么”、“如何是”、“为何是”、“是否成立”、“何以成立”等的无穷无尽的追问、发难、盘诘、探寻、求证。哲学批判直指人类生活由以建立和遵行的一些最基本的前提(或假设)。人类的一切趋于理想的活动都是有理性支撑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机体的运行,是需要有一些最基本的信念、理念、前提的。事实上,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就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信念、理念、前提,人类生活没有须臾离开过这些东西。没有了这些前提性东西,将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前提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的,久而久之,它们就被人们视为当然合理的东西而深信不疑,并在日常生活中践履之,或者说认为没有必要对其存有怀疑之心。而问题在于,如果对这诸种前提作批判性的考察,就会发现,它们远远不是那么可靠,也远远不是那么合理,它们往往是有问题的。这样一来,正如英国哲学家I.伯林所说,“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运用智慧,激励想象,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1 ] (4)问题很显然,要使人类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思想认识不断发展、社会充满活力并持续前进,就必须对这些前提性东西进行追问、审察、检验,就不应将它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接受下来,简言之,就必须对种种假设质疑,向所有前提挑战,对一切信仰批判。这正是哲学的天职,也是哲学的宿命。

首先,这是哲学的学科性质使然。哲学天性不满足于既有的东西,总爱对一切既有的东西、现行的东西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哲学之疑,哲学之问,哲学之思,既不同于经验学科,也不同于日常生活,而是对人和世界的最一般、最源始、最根本或最前提性的问题的所疑、所问、所思。其次,是由哲学的思考特性使然。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这种对思想的思想,就是哲学的反思。哲学的反思,实质就是哲学的批判。因而反思性作为哲学的特性,是与批判性密不可分的。再次,是由具体科学的深度发展对哲学的呼唤所决定的。各门具体科学,其深度领域都必然会越出自己的学科界限而进入到哲学的领域。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具体科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它便不得不呼唤或求助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深层次所关涉的形而上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及对各门具体科学的边缘性问题进行总体性或整体性的追问和深究,这正是哲学的看家本领。哲学并不是对各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具体问题指手划脚,而是对具体学科知识最一般的理论预设、理论前提的考察、质疑和批判。

哲学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重大问题,它要不断地对人们业已存在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反思、拷问与批判,对人们现有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及种种前提进行理性地怀疑与诘问。

3. 哲学的批判根源于人的批判本性。(1)人天生不会满足于形而下的既定状态,总是要否定和超越形而下进入形而上的高度,完全可以说,人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 [2 ] (163);黑格尔则更直截了当地说,“作为一个能思维的存在物,人是一个天生的形而上学家。” [3 ]人的形而上性,意味着人的批判性。(2)人又是不满足于现存和追求理想的存在。不满足现存,就必然会批判现存和追求超越现存的理想。在理想的视野里,一切既存的事物都是不完满的,因而都是应该被批判的,绝没有不可批判的神圣的东西。所以,人的理想性存在决定了人的批判性。(3)人的进化史表明,人不是一种先天既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即无限性的存在。人的存在的无限性,使人不会拘泥于眼前既定的状态,而必然会不断地改变和超越既定,走向茫茫的未来。这种超越既定的批判禀性与生俱来,且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

哲学的批判指涉或隐喻的是人的批判。从笛卡儿到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的理性批判,以及20世纪以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无不为一定时代人之批判性的表征。通过批判,人们不但可以不断地揭示人的形上存在,而且可以不断地超越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并不断导引人走向理想和无限的境界。

4. 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的有机结合是批判活动的依据。批判是人的批判,是人对万事万物的批判。批判主体(人)与批判客体(物)二者发生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批判活动现实发生的客观前提。因而,人的内在尺度(或主体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或客体尺度),自然就是批判所依据的尺度。任何现实性批判都是主体依据自己的尺度和客体的尺度并将此二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活动。只依据其中一种尺度而舍弃另一尺度的批判,不是现实的批判。关于批判的主客体性、批判的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和物的尺度(客体尺度)的思想,不少哲学家均有言说,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事物的尺度”,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支配世界”,费尔巴哈的“物质先于思想”,叔本华的“主体是一切客体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 [4 ] (28)等,但以马克思讲得最为明确和科学。马克思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5 ] (274)。即人的活动既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又遵循任何对象的尺度从事,而且人懂得把人的尺度运用于外在对象。马克思的两个尺度思想 ,既是对人类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的基础性和本质性活动)特性及全部活动历史的揭示,又是规导人们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尺度。因而人类活动的这两个尺度就具有普适性,它也就成为人类批判活动所依据的两个尺度。马克思两个尺度的思想,揭示了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则。具体到批判这种主体性活动,我们看到,一切批判都贯注着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因而一切批判又都是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愈自觉、愈和谐,批判也就愈合理、愈有价值。

5. 哲学的批判既蕴含着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又蕴含着科学性和科学精神,是人文性和科学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人的活动存在着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和物的尺度(客体尺度)的内在矛盾,根源或决定于这一内在矛盾,批判活动要遵循这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因而真正的批判是人文性批判和科学性批判的统一体。首先,批判要依据人的尺度(主体尺度),因而批判具有人文性。哲学的批判必然是从人自身出发,并以人为尺度的,人的内在尺度在批判活动中自始至终起着规导、检测作用。哲学对人、人的世界及二者关系所持的是一种批判态度,它要对现实对象及人们关于现实对象的“前理解”进行应当—不应当、合理—不合理、善—不善等的审视与追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对象进行新的批判性的重建与超越。此中,融入了当下时代人们的理想、价值、诉求、情感等,以及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亦即融入了人的尺度。内涵着人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等内在尺度的哲学批判,浸润、体现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人文精神是构成人类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它渗透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当然也渗透于批判之中。富涵人文精神或人文性的哲学批判,实质乃是一种向善的行为。其次,批判要遵循物的尺度(客体尺度),因而批判又具有科学性。哲学的批判既是向善的行为,又是求真的行为,它既图向善,又要求真,并且求真是向善的必要保证。既要求真,就须遵循物的尺度。哲学的批判是否遵循着物的尺度以及遵循得如何,这是其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也是其是否属于科学性批判的前提。不遵循物的尺度的哲学批判,自然就无科学性可言。换言之,哲学的批判不能与科学相悖逆;批判的结论如果与经验科学相■牾,它就不能使人信服。因此,当哲学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对象时,无疑应将科学性和科学精神贯注其中。正因如此,哲学的批判既浸透着人文精神,又灌注、体现着科学精神。

分析可知,哲学的批判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只有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文性与科学性、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的批判,才是合理的批判。如果一味地追求二者中的某一方面譬如物的尺度、科学性而忽视人的尺度、人文性,批判就势必沦陷为如霍克海默所描述的“人变成了哑巴,只有科学在讲话” [6 ] (179)的畸形“批判”。

6. 哲学批判的对象有客体现实(对客体现实的批判)和主体自我(对主体自我的批判)两方面。(1)对客体现实的批判,也就是以哲学为“批判的武器”对外在现实事物行之以批判,具体表征为哲学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及一切精神生活,以及常识和经验、思维方式、各经验科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既定秩序、生活样式,等等,进行批判。无疑,哲学对现存事物的批判也包含着对其合理性的论证或肯定,但这种肯定是否定前提下的肯定,是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因而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而不是盲目、褊狭、非人性或非人道的批判。哲学批判是改变世界(人的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揭示出并力图克服社会现实和社会精神方面的各种疾患,使社会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一句话,哲学批判就是为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终极关切之思、人文品格之魂和安身立命之所。这便是哲学批判的真义所在。

在古代,哲学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哲学在自己的童年时,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自身以外的对象事物。哲学之思既投向自然,又关注社会,还指向人自身。古希腊哲学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征。

(2)哲学的批判又是对主体自我的批判。一是对主体用以批判的哲学理论自身的批判;二是对运用这一哲学从事批判的主体自身的批判。在现实的批判实践中,对自我的批判的这两方面是难以黑白二分的,二者实际上是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相互关指的:对哲学理论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运用这一哲学从事批判的主体的批判,反之亦然。康德将这两种批判概括地表述为“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 [7 ] (5 )。哲学对自我的批判是哲学批判本性和批判精神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一切批判活动都是针对人类自我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总是十分自觉、严格地进行自我批判,他们从来都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说。那种以非批判的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本性相悖的。

哲学的自我批判在近现代哲学中获得了突出的、富有成果的发挥:其一,新哲学的创立,大多是通过对哲学自身的批判来实现的,自我批判成为创立哲学的重要契机。其二,哲学家们破天荒地喊出了“哲学的终结”的时代之声,并积极从事着“终结”、“消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工作。毫无疑问,哲学的否定自己,意味着哲学的自我批判。主张拒斥、消解哲学,无非是从前门推出去旧哲学又从后门请回新哲学而已。正如一个以色列哲学家说的,哲学史是“哲学死了,哲学万岁”的永久呼喊。 [8 ] (90)这实际上是哲学自我批判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其三,在持续的自我批判中,衍生出后现代哲学这一当代新形态新范式哲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客体现实对象还是批判者自我,都逃脱不了批判,乃至“批判”本身同样需要不断地接受批判。在当代,我们应充分发挥哲学在批判现实、批判自我中的独特功用。

7. 哲学的批判所遵循的主要方法有: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否定方法和怀疑—提问—建构方法。(1)实事求是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对现存客体进行批判时,应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和掌握批判客体的基本状况及其规律性;在将批判成果(观念形态的理想模型)付诸实施、改变现存客体时,应尊重现实,充分考虑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因地因时地施行,力戒不顾客观条件的为所欲为。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 [9 ] (288)。他认为,要发挥理论的批判、指导作用,必须具体了解、研究所要批判的对象;为此,就要把握对象的总的客观的联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以实际生活而不是观念教条为批判的出发点,就是坚持批判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2)辩证否定方法。从整体的观点看,一个完整的批判活动就是“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否定过程。肯定即承认批判对象的客观状况,并以此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否定就是对客体对象进行审视、批评、发难、扬弃,在此基础上在观念中建构出一个改造原客体的相对理想的模型,在观念中否定了原客体;第二个肯定即是将观念模型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原客体,转化为现实,改造原客体,创造新客体,达到新的肯定,完成批判的一个循环。哲学的批判首先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但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富有内容的、积极的否定,是立足于创新的否定,目的是创造出理想的客体(由理论的到实践的)。马克思关于“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命题,深刻揭示了批判与辩证法(辩证否定)的内在关联。辩证的否定作为批判的基本方法,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批判都不应采取绝对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应取科学分析、批判继承的态度。富于辩证否定的批判被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取代。实践证明,不理解或丢弃了批判的本真内涵,或者肆意歪曲、误解和误用批判,必然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十分有害的影响。(3)怀疑—提问—建构的方法。I.怀疑:哲学产生于对问题的疑惑,它与生俱来就有怀疑的秉性。哲学的怀疑是理性主义(或笛卡尔主义)意义上的怀疑。理性的怀疑是进行任何批判的起点,它要追寻事物存在的充分的原因或根据。因而这种怀疑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我们没有任何预设的观念。马克思就将“怀疑一切”作为自己喜爱的座右铭。 [10 ] (215)II.提问:怀疑的产生,就意味着对事物的存在打上了问号,就是把事物转化为问题,继而对之追问。因此,哲学的批判总是围绕着问题,以追问的方式进行的。哲学的提问是最前提意义上的追问:它既是针对疑问产生的原初处——作为主体的人为何会产生疑问的追问,又是针对客体的事物存在的追问。一般来讲,哲学批判的提问方式有三种,即本体上的追问、方法上的提问和因果关系的追问。III.建构:就是在思维中建构出优越于现存客体的、拟付诸实施的观念形态的客体模型。这是批判的观念成果,它是最终实际地改变现存客体的观念模型或实践蓝图。

应当看到,对于一个现实具体的批判来说,由于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各不相同,主体的知识、认识和批判能力有高有低,以及客体本身的复杂性,因而批判自然就有正确的、合理的与错误的、不合理的差别。但无论如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批判方法,对于保证批判活动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具有关键作用。

8. 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的相互结合,是批判的基本内涵。人类是不断趋向进步的,向善的;而要为此,就必须使人类自己不断得到矫正,并不断扬弃自己,不断地趋向真理。因为人类是容易犯错误的,而哲学批判“可以减少错误的危险,而且就某些情形而论,它使得错误小到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程度” [11 ] (127)。这样一来,哲学批判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念的层次,还必须同时进行实践领域的批判。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12 ] (11)。“思想成为现实”与“现实趋向思想”,思想、观念的批判与现实、实践的批判,二者你来我往,须臾不分,相得益彰。无论是观念的批判,还是实践的批判,都是对人类生存中各种矛盾(如现实与理想、实践与理论、个体与类、人与自然等矛盾)的永无止境的追究和探解。

9. 哲学批判是批判主体之间的批判与反批判(对批判的批判)的双向批判或相互批判,这种双向批判以平等、开放的对话、讨论和思想交锋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展开为相互的质疑、追问、盘诘、辩证等,并自始至终贯注着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以善意的、友爱的心态对待和从事批判。哲学批判某某,不是因为仇恨他、与他为敌而恶意地诋毁他、抑或彻底地否定掉他的存在,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哲学关怀他,爱他。正因为关怀他、爱他,才批判他,其目的是使他更好。 比附日常生活的话说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批判你”。或“你/他之所以批判我,是因为你/他爱我”。恨铁是为了使其成钢。在宽容自由的思想学术领域,将某人(某学派)及其思想学说设定为批判的对象及对之批判本身,就预设或承认了对象的价值。因此,真正的批判是没有个人偏见和私心杂念参与其中的。对批判的这种理解,既是哲学批判的本义使然,又是吸取我们民族在这方面曾经有过的深刻教训,因而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哲学的批判以“哲学之爱”体现了哲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伟大情怀。对此伟大之爱(大写的爱),我们没有理由拒之于千里之外,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它、接受它。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我们真正地善待自己!

批判与反批判不可分离,乃是根源于人类认识及实践的有限性。其一,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无限性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活动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把握具有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与近似性,即相对性。在认识史上,康德最先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作了缜密的反思和批判性考察,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主体认识的范围、界限和有限性。这表明,哲学批判首先是针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因而实际上首先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的批判。其二,实践对人类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有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通过“证实”和“证伪”这两种主要方式实现的。就此而言,实践既是证实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证伪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然而,证实和证伪二者又都具有局限性。波普尔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反驳、批判、证伪与知识的增长、科学的发展的关系,倡导科学研究中的批判、否证、试错。他主张,理性或知识应向批判开放,随时接受批判和进行自我批判。并指出,是否“自觉地采取批判方法”,是知识的前科学增长与科学增长的主要区别 [13 ] (158)。

因此,任何批判者均应抱以开放的心态,虚怀若谷,在批判他者的同时,随时接受来自他者的批判,并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力戒惟我独尊、话语霸权和单向独白式批判,在相互批判中促进各方发展。

10. 渗透于哲学批判活动中的内在精神,就是哲学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就是一种理性怀疑精神,一种辩证否定性精神(或否定性辩证法精神),一种不故步自封,不囿于前见,不受已有的经验、常识、观念、理论、知识和视域限制自己追求新知以及不被外在的权威泯灭创造的超越性精神。这种精神不承认任何绝对、永恒、神圣的东西,它总是对已有的观念、事物以及人们的行为进行反思,发出疑问,深入审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批判精神并非倡扬一种纯粹否定,并非倡扬对已有的东西进行无根基、无根据、无来由的随意抵制或拒绝,而是蕴涵怀疑、否定(扬弃)和超越的一种内在的“人类精神”,是辩证法的灵魂。作为人类精神和辩证法灵魂的批判精神,其深层根基在于人类自身及人类实践活动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本性。作为在者的人类及其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内在地蕴涵着基于自身的此岸性和外部现实的彼岸性的张力。这种张力使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人类实践活动将人与世界的多重矛盾关系一一展现出来。寻求这些矛盾关系的合理解决,既是实践的要求,也是批判精神存在的缘由和基础。哲学批判精神是浸透和弥漫于哲学批判之中的活的灵魂,它像一种流动的普照光,照耀着批判的途程,映示着批判的路标;批判精神堪称与人俱来、伴随人类始终并使人之为人的人类的“绝对精神”,它是人类的一种“类精神”。

综合诠说,我们可以将哲学的批判概念界说如次:哲学的批判是一种根本性和前提性的批判;它根源于人的批判本性;其依据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及二者的结合;因而是人文性和科学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融合的批判;其批判的对象不仅是客体现实,而且包括主体自我;哲学的批判不是单向独白式的批判,而是批判主体间的双向式的批判;基本内涵是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的统一;批判的主要方法是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否定方法和怀疑—提问—建构方法;贯注于哲学批判中的内在精神,乃是蕴含辩证否定性和超越性的理性的批判精神。哲学的批判是一项无止无尽的寻根究底的活动。

“定义乃是把概念引入科学体系的最重要方法。” [14 ] (384)以上之诠,大致廓清了批判概念的基本的哲学义域,这为正确运用批判概念提供了初始前提。还要将诠解基本明晰了其本真涵义的批判概念,纳入哲学学科及其概念的系统中,并被其所统摄,而不能游离于哲学学科及其整个概念体系之外。否则它就会被扭曲变形,甚至被误用、滥用。惟此,才能在批判概念本来的哲学的涵义域,正确运用批判概念从事批判活动。这既是学科规范的需要,也是反思历史教训之使然。虽然如此,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哲学家们往往热衷、专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论证、说明现存世界。我们要说的是:重要的是批判现存世界,发现理想世界(“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15 ] (64));问题是在现实中建构理想世界。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麦基.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周穗明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 康 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G.W.F.Hegel,Werke 8,Frankfurt an Main:Suhrkamp Verlag,1986,s.207.(转引自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4]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 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汝伦.思想的踪迹[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瓦连京·奇金.马克思的自白(彭卓吾译)[M].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11] 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赵月瑟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6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它的前提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手稿》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石和主导框架。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是从价值悬设的伦理冲击到社会历史的现实解放以及使“应有”服从“现有”、“未来”服从“现实”。马克思通过《手稿》确认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地位,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打破了其“人本异化史观”的逻辑框架,标志着它逻辑的一个整体框架的转换,进而建构起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物质生产实践作了理论上的提升,对社会关系作了历时性的强调,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使“实践”更具有现实意蕴。

物役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它的第二个重要逻辑层面,是从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投射的隐性批判话语。它构成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批判话语的一个核心驱动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这一批判最深刻的内容,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社会批判首先在于: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规定中,真正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矛盾,体现在以下双重矛盾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内在环节的相互矛盾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分工和财产造成的界限与鸿沟(以“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普遍性整体相冲突的文化矛盾”为例)。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建构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从打破唯心主义思想中心论的唯物史观出发,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 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 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并展望了未来社会,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得到全面展现。他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在政治学上,批判形形的“社会主义”思潮,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引出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马克思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由此建构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逻辑体系,体现在《资本论》当中。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不足是分析方法抽象不够以及现实的分析与批判的浑沌结合形式。今天,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该以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过程为参照系,应当始终将自己的思维触角深入现实生活,从某一侧面、某一层面或某一事件中去提出更多的更有现实价值能引发人们深思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理路与方向。研究者不仅要理解被研究的社会对象,而且重要的是要对支配研究的形而上预设进行批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们应该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二、其中的人学向度

(一)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丰富和发扬,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他们面对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以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致力于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意欲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震颤,启明在西方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惨境中吟痛的心灵,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在本世纪,新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文化层面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它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以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有助于人类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建构更为和谐与完美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哲学表述为“否定的辩证法”,夸大了事物的否定方面,割裂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因为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所以它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带有浓厚悲观主义、浪漫主义、保守主义色彩的激进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它极力抬高价值理性而贬斥技术理性,是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形式是“后现代主义”。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代西方社会正走向后工业文明阶段,这一时期的到来标志着人对一种永恒承诺的失效。人类对生命价值、内心潜在的精神追求变成了后现代消解式的语言嬉戏。况且已经再没有什么东西仍需加以摧毁了,只有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和肯定的生活。后现代抹煞一切深度模式,一切都处于一个平面上。非理性完全以其本真的状态存在着。表面上后现代人完全沉浸在形而下的愉悦中,然而在实质上,后现代人是极其痛苦与完全绝望的。他只能以损害自身、以自身的无价值消极地来抗争现实世界中理性的压力。因此,我们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正是批判意识被人们以极偏颇、极激进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由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是把人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他要通过人的问题的解决来解决许多其他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非人性进行的批判,是与对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揭示相联系的。当然,马克思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在《手稿》中,其主导逻辑还是人本主义的。因此,马克思最终把异化的扬弃归结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也涉及到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但由于没有科学的阶级分析作基础,这种对立明显地带有人本学的色彩。马克思后来通过科学地分析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真实地位。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正确的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进行的人的解放的道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是其途径之一。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7

这是其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指出:“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测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同时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批判性和革命性,当然列宁也是站在马克思的立场上赞同这种说法的。所谓批判就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这种批判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批判的目的也不是打倒一切,而是使事物不断完善,最终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因此在看待批判性的问题上,不仅指出其它事物需要批判地对待,更强调对自身理论体系也需要进行批判。

(二)批判性的表现时代在发展

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当然也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不能因为被称为科学就停滞不前,而不对自身进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着的哲学,它用批判的精神审视自身。在创立之初,马克思就批判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创立之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学说,积极与时俱进,批判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在批判继承中壮大自己,吸取新的实践成果,因此它反对教条、僵化。

(三)批判中成长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是一部分意识超前的人群所信仰的世界观,发展为现在一个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自身,通过外部世界了解自身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不懈追求,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在批判中不断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思考的启示

批判的实质就是“扬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论是对其他哲学思潮的批判,还是对自身的批判,都是秉持一种“扬弃”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思想文化的批判

不论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禁锢还是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历史上统治者为了实现大一统,不仅从政治上控制人民,还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禁锢。出于阶级立场和时代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做到对所谓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和学说的包容与批判,我们也不能太过于苛责前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我们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只有辩证的否定,主流价值观才能在各种批判斗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提出了“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儒家思想进行全盘否定。当时正值思想界尊孔复古逆流之际,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因此运动所呈现的口号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消灭儒家思想就是对封建统治的摧毁。但是这种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做到恩格斯所提到的正确批判的方法,历史证明这种批判并没有限制了儒学,反而在当代甚至兴起了一股“儒学热”思潮,表明儒学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因而客观地看待儒家思想,批判地继承发展,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总之,对旧思想文化的批判、否定,要用辩证的方法。辩证的否定,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积极向上的成分,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8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 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 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 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 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 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 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 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 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 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 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 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 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 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 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 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 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 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 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 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 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 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 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 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 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 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 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 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 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 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 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 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 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 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 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 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 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 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 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 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 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 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 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 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 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 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 ;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 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 。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 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 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 ,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 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 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 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 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 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 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 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 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 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 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 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 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 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 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 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 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 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 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 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 的。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 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 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 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 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 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 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 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认 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 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 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 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 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 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 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不是通过 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 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 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 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 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 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 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 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 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 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 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 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 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 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 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 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 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马克思主义 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 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 论。

五、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 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 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 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服务于现代社会,学界有如 下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传统的思维 方式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寻找终极的和绝对的实体来作为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如自 然、逻各斯、上帝、理性、技术、绝对理念等等。而在近现代的历史演进中,人们赖以 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术等支柱相继坍塌或动摇。因此,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特征 的批判意识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 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政治机构、失控和自律发 展的技术等异化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 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无疑具有十 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克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做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片面解读,实现了对实证科学 与人本主义的内在整合与超越,并在新的基点上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 辩证统一,这一新的基点就是社会实践。这种从社会生活中生发出的社会批判力是其他 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一种观点认为,批判意识的发扬无论是对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新危机,还是对处在文 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均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 足于生活的现实;用批判的眼光,指出现实的弊端,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 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 灵得到安顿;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实 现人的自由、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那种深刻的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凯 尔纳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深刻挖掘马克思 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发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 化的背景下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 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奎良.跨世纪的哲学回响[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世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孙麾.批判性论辩的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1997,(6).

[8]仰海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J].哲学研究,1997,(8).

[9]车玉玲.从社会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1996,(4).

[10]卞绍斌.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J].理论探讨,1998,(6).

[11]赵泳.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4,(3).

[12]程家明.社会自我批判与超越[J].江汉论坛,1995,(6).

[13]李亚宁,王仲士.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1995,(4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9

随着帝国主义的新的发展,尤其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全球性扩张的条件下,帝国主义批判亦产生了它的后现代形式,即深受瞩目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一、后殖民文化批判兴起的背景

詹明信指出,在我们的时代,“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已经重新出现了的问题.这是指帝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时代—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全球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失去了国界—这一惊呼是对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简洁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概括.为全球资本主义推进的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但它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病疾扩展到全球范围,20世纪后期爆发的数次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都是教训惨痛的实例.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加剧了贫富分化等全球性问题.

2)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全球化或者说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当下文化全球化表现为: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特别是美式大众消费文化模式的全球化.许多学者忧虑地指出,今天经历的文化全球化道路与百年前的殖民化过程一样,正在趋于破坏各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抹杀各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这就必然招致更多的文化冲突,表现为世界范围的种种文化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等思潮和运动的泛滥.

3)规制主义和政治全球化.面对冷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美国人提出“规制主义”新概念,以建立起符合美国安全观和根本利益的全球新秩序.这种规制主义是霸权主义、孤立主义、民主主义、经济主义、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组合.从冷战时代的遏制理论到今天的“规制主义”,证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谋求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还意图实现政治全球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卖力地鼓吹和输出自由市场经济,加强美国价值观的推广;另一方面频频展开人权外交,干涉别国内政.在必要的时候,则动不动诉诸武力,科索沃战争就是其政治全球化的赤裸实践,而执意发展NMD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诚然,从其客观性看,全球化是一种由外在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交往等构成的自发的、自然的、客观的过程.但从其主观性方面看,当下的全球化进程显然浸透着西方主观意志,全球化的格局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平等状态.这样的现实不能不激人思考:如何来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格局?在原先的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以后,它们与原先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又该如何改变?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梦总是难圆?后殖民文化批判思潮就是这种反思的理论成果.

二、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主要特征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一种立足于文学、文化领域的理论话语,但它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而是更为侧重分析新形势下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第三世界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和政治参与、关于种族/文化/历史的“他者”的表述等充满政治性的主题.面对当下帝国主义的统治形式越来越由外在的转向内在的、掩蔽的;殖民手段越来越由直接的、强硬的趋于间接的、软化的;从非殖民化、现代化到全球化,西方允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谎言”,后殖民文化批判把全部精力投人到颠覆帝国主义权威表达,挑战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斗争中去,致力于建构拆除帝国主义的科学.后殖民文化批判首先指出,必须用“后殖民状态”取代带有西方中心色彩的“后现代状态”概念,以描绘当下新的世界格局,即以第一世界通过国际资本主义对第二世界的压迫和控制来把握当今的世界秩序;然后他们认为在后殖民时期,西方的文化霸权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内容.同为文化批判,后现代批判主要是在西方社会文化范围中的内向自省,而后殖民批判则从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后殖民理论之所以引起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也主要在于它被视为消解帝国中心话语,弘扬民族文化的理论武器.当然,作为产生发展了“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与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妨把它称作“后现代的帝国主义批判”.其主要特点是:

1)从批判对象看:后殖民批判把后现代看成是一个持续的帝国主义结构的时代,即它批判的是“后现代的帝国主义”.后殖民文化批判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一种认识框架.赛义德说,“帝国主义就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帝国的过程或策略.在我们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已在很大程度上完结,然而我们将看到,帝国主义仍以其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实践中的特有形式,在普通文化领域中徘徊.换言之,后殖民批判所理解的帝国主义有着广泛的殖民与被殖民、压迫与被压迫的形式.它体现为对包含在任何不平等的差异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之中的压迫形式的对抗.因此他们认为:①保守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仍然遵循着帝国主义开辟的同样的轨迹;②发达国家内部的文化倾销现象也视为文化帝国主义,即帝国主义也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此外,在后殖民批判家看来,原先的帝国主义批判,重点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战争,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压迫和剥削反而被掩盖了,因为殖民化的他者被隐形不见了.因此,后殖民文化批判要把原先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为批判的中心.

2)从批判角度看:后殖民文化批判是一种以文化、文学为阵地的批判理论.后殖民理论家基本上都是从文艺、文学批评人手来展开批判的,而在其内部,也通过对彼此文本的论争,形成一种富于戏剧性的理论张力.在后殖民理论家们看来,帝国主义的本质正藏匿在貌似公允无辜的西方文本当中.正是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他们读出了构成帝国主义的密码,而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构,他们则完成了对帝国主义的解构.因此他们把自己的任务定义为解除心灵上的殖民状态、捍卫民族文化.这也就体现了后殖民文化批判独有的斗争方式的选择.

3)从批判主体看:批判主体从帝国之外转为帝国之内,乃至同时既在又不在帝国的内外(他们自认为的游离于任何国界).后殖民批判主体的状态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是边缘性和流亡性.即由于少数民族或性别及侨居身份的原因,他们在西方主流话语圈看来,还是属于边缘的.边缘性和无身份归宿的流亡性被认为是后殖民批判家的优势,因为流亡学者往往学贯东西,兼收并蓄两种文化传统的长处;而其边缘地位不为直接利益所迷障,所以能够做到旁观者清.第二种是游离性或灵活机动性,如斯皮瓦克可以随论战的需要,随时选择自己的首要身份—马克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解构批评家、印度裔少数民族等.还有一种是第一世界身份的批判者,他们身处第一世界,其关怀却是第三世界的,如詹明信.

4)从批判方法看:后殖民文化批判的方法呈现出纷纭的复杂状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坚持批判理论传统.②力倡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后殖民文化批判要解构西方文化霸权、女性主义要解构男性霸权、边缘要解构中心—一句话,他者要解构主人叙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彻底摧毁基础主义,破除元叙事,主张文化叙述的多元化.所以后殖民文化批判不但大力倡导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还大量引用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语言.③综合性和开放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后殖民文化批判的行列,其方法也越来越变化多端,探讨的领域更为宽泛和多元化,④政治策略和变通性:这是后殖民文化批判获得普遍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后殖民文化批判对帝国主义批判的发展

1)后殖民文化批判对帝国主义的文化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到后殖民阶段的新特征,发展了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产生标志着对帝国主义的全面批判的开端,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个层面上展开对帝国主义的批判.

列宁曾经指出他对帝国主义的定义是经济上的概念,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定义.事实上,仅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考虑不能解释更隐性层次的压迫,即精神、文化的压迫统治,也无法解释帝国主义新的经济形式、各种各样的不平等与压迫,因此这样的批判仍是未完成的.

后殖民文化批判首先指出文化在帝国主义形成中的共谋关系.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皇家海军、开司米,它还是维多利亚小说,而后者正是帝国所倚重的合理合法之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稍后形成的荷兰、英国和法国的霸权,也是通过无以数计的文化形式,通过文化象征层面上的炫耀和展示,才得到肯定、认可和合法化的.而文本作为帝国权威的一种载体,在一定情况下就是行使占有权的具体行为.当殖民者在日记中对新开地进行描写,或是他们在树木或石板上刻下自己姓名的首字母,宣布他们安家立业和开始新的历史篇章的意愿时,往往就是意味着要将那一地区人们迄今为止的生活记录全部抹去或部分地抹去.所以书写也是一种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它不仅帮助建构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权威,而且把帝国主义的残酷暴行给掩饰起来.从这一意义上说,帝国主义从一开始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后殖民文化批判还揭露了帝国和殖民主义制度消灭之后的文化帝国主义的种种表现,指出文化全球化实质依然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在西方的话语霸权统治下,第三世界的文化和知识不能不处于屈就和边缘的地位,自然也就无法伸张与西方话语平等的合法性.结果是,第三世界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知识形式和历史的时候经受着深深的无力感,陷人失语困境—说的用的督是西方话语,连批判西方的武器都是由西方提供的!而这种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混生的情况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中更加复杂而深重.由是,帝国主义批判任重而道远.

2)后殖民文化批判深人揭露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论基础和文化根源,向对非西方世界起意识形态霸权作用的西方现代观念及其表现(如东方主义)展开猛烈攻击.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基础、以西方的科学为标准、以西方思维为运思方式的关于东方的话语一一它反映并表现企图制约“东方”世界的西方帝国主义阴谋.从类似的角度出发,波林·洪托希的《非洲哲学:神话和现实》,莫定比的《发明非洲:灵知、哲学和知识秩序》等分析了西方怎样建构一个非洲主义.艾勒克·博埃默则指出西方19世纪后期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从根基上支撑了帝国主义的诡辩.这些分析和批判其实都集中于一个焦点,即西方的知识文化传统是帝国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文化根源,在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的背后是西方道德、文化和种族优越性等意识形态以及欧洲文明与生俱来的扩张性传统的支持.

从文化根源来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殖民主义作为一种体系已经消灭,但又会不断演变出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来.因为它的思想根源并未消灭,而是获得了新的形式和新的论据.尤其是美国,早先曾有过被殖民地的历史,更使其自认为是反殖民主义的斗士,是世界正义的化身.因此,美国的文化自信更是不得了,普济主义情结更是根深蒂固,美国文化的特殊性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人以为自己就是普遍性,以为美国便是历史的终结.今日的美国流淌的仍然是帝国的血液.当年罗马人修建大道,英国人修筑铁路、铺设电话电缆,而如今美国人则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列宁曾分析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对帝国的意义,在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对于企图长期占据世界霸权的美国来说,也是同样的意义).无怪赛义德指出美国正把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叙事带人21世纪.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例10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语境,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经验为基础的。众所周知,法兰克福理论在其初期的形成过程中是以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为主要经验资源的,作为欧洲法西斯的受害者,法兰克福学派见证了德国纳粹如何使用大众文化工具来奴化人民接受其法西斯文化和社会的统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晚期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批判实践,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从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批评是非常深刻的,但并不全面,它的片面性在于忽视了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法兰克福学派把文化简单地分为高雅和粗俗的二分标准值得再商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评,认为批评、颠覆和解放特征仅局限在高雅文化的“特权”产品中,认为所有的大众文化都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和同一性的特征,产生欺骗被动的大众消费者的效果,这也同样会遭到文化发展的事实的否定。

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把研究的重心越来越转向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西方社会的统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压迫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统治,即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使工人阶级认同资本主义的文化秩序,而西方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则主要是由近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所造成的。由此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具体考察,不难看出这一理论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一)批判的激进性和彻底否定性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所做的批判是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种。除本雅明以外,他们几乎自始至终地贯彻了彻底的激进否定立场和坚决拒斥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大众文化的产生与扩张湮灭了文化艺术追求崇高、反抗现实的自由超越精神,使之不仅堕落为一种庸俗的、平面化的商品性文化消费,而且成为一种维护不合理社会的意识形态工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大众文化与资本主义现存社会的极权统治具有共谋性关系。

(二)鲜明的社会政治批判意向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固然属于明确的文化研究取向,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和经济批判的理论传统而言,的确进入于文化领域,并将批判直接指向了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现实,然而这种批判并不是断然出离于、超然于政治和经济领域之外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旨趣:一方面,它严厉指责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商品化以及消费主义倾向,批判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与共谋;另一方面,它痛斥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指责其成为极权社会不合理统治的帮凶。而法兰克福学派之所以切入文化层面进行理论反思,正是欲使文化批判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实践力量,使大众、使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唤醒他们的反抗和批判精神与阶级意识。

在严格的意义上,大众文化批判与其说是一种文化批判,毋宁说是从文化视角切入的政治经济批判。而这是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始作俑者卢卡奇以来,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共同的理论特点和理论寻求。与此同时,这也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不同于非马克思主义式的大众文化批判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后者主要是从生命哲学、人本学、文化学以及美学等角度进行的一种非政治意义的批判,如德国生命哲学家尼采、法国结构主义者罗兰·巴尔特以及英国文化批判者立维斯、豪哥特等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三)批判的内在差异性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基本的立场和观点上体现巨大的分歧,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视大众文化为启蒙精神的自我摧毁的具体表现:大众文化是启蒙理性为自身树立的耻辱柱,因而对现代性表示了完全的、彻底的怀疑。而对于哈贝马斯来说,大众文化则意味着另外一种不同的现代性缺陷,即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交往理性的缺失,因而哈贝马斯并不一般地否定现代性。而更为主要的分歧在于本雅明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之间。本雅明同样以浪漫主义的精神批判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并表示了对传统的现代艺术中“灵韵”丧失的感伤与怀念。然而,本雅明并不一般地否定大众文化,而是相反地承认甚至主张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和历史意义。在本雅明看来,一切艺术作品原则上都是可以复制的,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在历史发展上具有必然性,艺术形式必然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缺乏灵韵的平民化的大众文化与艺术(如电影艺术、照相)的产生与发达正是技术发展的文化结果。本雅明不认为大众文化只具有消极作用,因为大众文化如电影同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眼界,从而引起人们的感知方式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机械复制艺术能够并且应该承担改造社会的革命功能。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则由于看到艺术被经济集团和政治力量所操控而沦为大众消费的庸俗化商品,彻底地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功能丧失了信心,并且给予了毫不容情的激烈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当代意义。但如果我们站在新世纪的理论高度,回首过去一个世纪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乃至艺术的发展,在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的敌对关系为各种商业关系逐渐代替的今天,把这些问题放到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法兰克福学派自身的若干理论缺陷:

(一)法兰克福学派准确地认识到了真正的艺术应当追求理想和崇高,应当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展开批判,这是艺术的真正精神之所在。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对大众文化的商品低俗化和消费主义倾向给予了坚决的、彻底的批判和否定。然而他们没有真正做到从历史的现实发展上、从艺术本身的动态变化中准确地揭示和分析文化的自身发展规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过多地停留于对经典艺术的怀恋和伤感,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济世情怀。文化本身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技术手段在艺术发展中的应用是历史的必然,这将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走向。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人们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大众文化都是挥之不去的社会存在。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将理论的锋芒过于集中地指向文化商品化的现象形态。他们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基本上将大众等同于被动的客体和接受者,没有看到或低估了大众本身的批判性和主体性。实际上,大众本身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也是不能否定的。在这方面,西方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似乎看得更加准确。依据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对传媒理论的研究,大众对大众文化的解码、接受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异质的过程。一方面,“冲突、矛盾、甚至是误解也就经常在主导与职业意义之间及各自的符号代码之间有规律地发生”,另一方面,大众又“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大众接受和欣赏大众文化,其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大众文化的经济本质和政治本质,其结果也并不一定导致大众对大众文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完全认同,从而接受其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文化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不完全取决于意识形态的倾向,还要受市场与宏观环境变量,包括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法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影响。显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市场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另外,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固然重要,但认识消费者是如何使用文化商品以及使用方式则更为重要。

(三)法兰克福学派把文化简单地分为高雅和粗俗的二分标准,这种简单的二分模式认为它不同于“真艺术”理想模式,认为批评、颠覆和解放特征仅局限在高雅文化的“特权”产品中,认为所有的大众文化都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和同一性的特征,产生欺骗被动的大众消费者的效果,这也同样会遭到艺术发展的事实的否定。人们应该立足整个文化领域的批评和意识形态,而不应仅把批评局限到高雅文化或把粗俗文化看成具有意识形态性。人们也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即批评和颠覆特征不仅存在于文化产业的产品,而且还存在于现代派高雅文化中。

2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繁荣与危机并存。20世纪人类历史清楚地展示了人类在基本文化模式上的悖论、焦虑和危机,历史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形。在完全是自己的文化创造物的属人世界中,表面上是自由的,实质上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私人生活均受着无形的异己的文化力量的摆布。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为我们全面理解20世纪的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最好的范例。针对现代人这种文化困境,法兰克福学派超越传统阶级分析和政治革命的视野,开始从文化层面切入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对现代性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从总体上看,法兰克福学派在现代性的批判中深刻挖掘了现代性的积极的、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的潜力和内涵。我们认为,现代性的危机是可以克服的,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解决现代性危机,纠正那些使我们偏离航向的负面因素。我们要把现代性的追求内化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法兰克福学派提供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参考文献:

[1]衣俊卿.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哈贝马斯,郭官义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