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0 03:05:44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1

(一)建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统一,其关键的一步是分析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其转化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学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何谓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然后再分析、归纳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对工作过程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顺序即“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善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将工作过程解释为“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系统”,是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从开始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期间,在时间上是一个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在空间上有人和物的位移,在行动上有人操作和物体的运动,在这个“流动”、“位移”和“操作”中所运用的工作方式、采用的手段和使用的工具都是遵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有序的在运行,即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与环节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从表面上看,工作过程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同一个职业岗位其工作过程采用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对不同企业相同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发现无论工作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还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实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不同企业的同一种职业工作岗位其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是基本相同的。运用职业分析方法,就是要找到和发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共性部分、关键环节和固定结构。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在研究了大量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的基础上,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以企业某一职业岗位为例,对技术工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职业行动可以用“完整的行动”模式以及工作过程的四要素(四要素是指:目标、工具及辅助方式、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来实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本文作者结合我国企业生产过程的具体情况,参照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总结的职业行动的“完整的行动”模式,建立了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见图1)。即企业的职业岗位中,技术工人接受一个工作任务后,第一步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第二步对具体任务做主观的综合性的分析和归纳,即通过自身的能力寻求帮助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从外界获取有关信息,做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定;第三步对工作任务完成进行规划,制定工作任务的实施计划;第四步依据实施计划,协调工作过程的要素,包括工作目标、使用工具、工作对象和工作方法,协调好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来实施、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步检查和评价工作任务,出具书面检测材料,调整工作过程与操作方法。

(二)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获得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不是目的,还需要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即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意义上的研究和归纳,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为样本,参照企业中技术工人从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将其归纳成五个重要的阶段: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和评估工作任务。并对这五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论意义的设计,将其转换成适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形成“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决策与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估学习任务”这样五个步骤,构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见图2)。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的学习任务。为此,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一)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职业岗位中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1.典型工作任务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它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制定、任务实施、结果检查和评价等步骤。2.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表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内容和形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过程是一个将现实的、客观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主观标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过程。3.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在整个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即通过它能够理解该任务在员工成长发展中的内容、功能和意义。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职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是源于企业实践,是针对一个职业而言的。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获得的典型工作任务不能直接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即通过二次开发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1.运用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法,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要想把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需要职业工作系统(即企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与职业教育系统(即职业学校、学校中的专业课、实训教师、课程专家等)共同合作和开发才能实现。职业工作系统的有关人员要依据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职业学校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和技术要求变化通过调查、访谈、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方法,分析、归纳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设计和开发的依据和参考。职业教育系统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依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自身的结构和教学条件,将职业工作系统分析、归纳出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教学化处理的涵义是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有关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宗旨,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这样专业教学就可以展开了。学习性工作任务获得是需要将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2.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职业教育教学论是与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包括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以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问题等。鉴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教学。因此,需要把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但是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可以进行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而这种转换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再设计,这个设计过程需要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过程中要依据专业教学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要求进行,还要考虑到教学理念、办学机制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对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的影响。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一般由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为学生设计,要求设计出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应含有学习任务题目和内容、引导性问题、完成任务的信息和线索、对学习者或团队工作的指导、用于检测和评估的指令等等。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及影响因素(见图4)。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教学过程,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突出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专业教学过程应按照“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估”这样5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教学。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核心教材《数控加工实训教程》中的实训项目螺纹轴零件为例,将其作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课教学的中的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例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螺纹轴零件如图5所示[5]螺纹轴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指教师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确定和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基本的设想,清楚所采用的学习资源、途径和完成任务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对学习方式要有安排。通常需要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最终确定学习任务。本案例中,学习任务是螺纹轴零件的数控加工,螺纹轴零件为轴类结构,结构元素包括圆柱面、锥面、阶梯面、槽、螺纹等,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控编程加工的专业教学要求,要完成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学习任务,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中需要完成螺纹轴零件的“结构与加工技术要求分析”、“加工工艺分析设计”、“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操作”和“加工质量检验”等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需要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既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又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相符。

(二)收集获取信息学习任务确定后,需要学生独立收集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资料和解决问题的信息,主要途径有: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料;到现场进行参观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或提供一些资料。同时学习者应根据学习任务说明和学习任务的资料,设想出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行动的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条件。本案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要去学习和查阅有关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的知识,掌握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螺纹轴零件进行零件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尺寸与公差分析、加工技术要求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分析结果记录在零件工艺信息分析卡上,如表1所示。

(三)决策和制定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决策出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预测可能达到的效果。再按照决策的相应环节制定完整、可操作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计划,包括: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和学生自己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必要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本案螺纹轴的数控加工,在决策和计划阶段,有学生小组共同制订出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学习任务的工作步骤、所需工具清单、材料清单、人员分工(工作要求与工作目标)、经费预算、成本核算、工作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内容见表2所示。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2

我们自来水公司有职工xx人,*年出生xx人,怀孕xx人,出生率xx%,已婚育龄妇女xx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xx人,综合节育率100%。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xx对,计划生育率100%。

二、思想方面

多年来,本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计生工作实践,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学习方面

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制定的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使之能正确指导工作方向。重点学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省计划生育细则》;《xx人59号和秦人口职工2——4号》文件精神,组织计生委员和部分职工参加xx区计生局和辖区办事处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帮助妇女提高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

四、宣传方面

(1)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做好基层工作,我组织召开了部分妇女座谈会,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听取女职工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政策咨询。并进行一一解答。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以转变职工的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重大节假日宣传相结合。重点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

(3)通过刷写标语,办黑板报,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观看计生科教光盘,面对面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很受育龄妇女的欢迎。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到了实处。

(4)开展宣传教育。按照“婚育新风进万家”的要求,结合机关单位育龄妇女新观念,我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学习,专门组织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生条例等,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政策深入人心,计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我作为本单位的计生工作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生工作例,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在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发展观,努力工作,团结职工与计生战线的全体工作人员,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年圆满完成了人口计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们的好评,连续多年获得了海港区计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公司局级的先进个人称号。为了总结经验,排找不足,现将本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自来水公司有职工xx人,*年出生xx人,怀孕xx人,出生率xx%,已婚育龄妇女xx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xx人,综合节育率100%。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xx对,计划生育率100%。

二、思想方面

多年来,本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计生工作实践,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学习方面

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制定的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使之能正确指导工作方向。重点学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省计划生育细则》;《xx人59号和秦人口职工2——4号》文件精神,组织计生委员和部分职工参加xx区计生局和辖区办事处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帮助妇女提高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

四、宣传方面

(1)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做好基层工作,我组织召开了部分妇女座谈会,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听取女职工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政策咨询。并进行一一解答。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以转变职工的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重大节假日宣传相结合。重点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

(3)通过刷写标语,办黑板报,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观看计生科教光盘,面对面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很受育龄妇女的欢迎。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到了实处。

(4)开展宣传教育。按照“婚育新风进万家”的要求,结合机关单位育龄妇女新观念,我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学习,专门组织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生条例等,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政策深入人心,计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五、工作方面

(1)心系群众。善待职工,依法维护职工计生合法权益,想方设法,主动帮助计生特困家庭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送去关心,送去温暖,送去亲情。

(2)坚持原则。淡泊名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创新有为,扎实工作。

(4)业务精练。熟悉掌握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认真倾听女职工的心声,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热心和耐心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5)评选先进。积极协助领导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巾帼建功明星”和“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培

养职工的文明意识,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特意编辑了评选“巾帼建功明星”和“星级文明家庭”参评条件,并对条件的内容做了大量的宣传。由各基层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家庭入选并给予表彰奖励。。

(6)开展活动。在每年的三八节到来之际,我们都组织广大妇女职工开展跳绳、踢踺子、托球跑、文艺演出、奥运知识、计划生育药具知识竞赛抢答题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通过竞赛使广大妇女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药具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丰富女职工的业余生活和爱好,以达到增强体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群体意识,提高广大妇女树新风,带家庭,做贡献的思想风尚。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

(7)保证育玲妇女孕检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是计生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做好育玲妇女的孕情检查和妇女的病查工作,全年共为育玲妇女的身体检查两次。普查人数达1200人。参检率100%。坚决杜绝规划外怀孕,对患有妇女病的女职工得到了及时治疗。

(8)制作月、季、年度各类报表,做到了上报及时,数字准确无误。

六、纪律方面

(1)能够积极参加区机关组织的各项义务活动,不怕脏、不怕苦。

(2)能够参加海港区计生局开展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婚育观念,并发放 婚育新风宣传单若干份。

(3)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集体为主,不计较各人得失,做到不早退、不迟到,遵守区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七、药具知识

做好药具发放管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药具分配计划,建立药具总帐、分帐,对药具帐目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并对育龄女职工的避孕药具知识进行宣传,大力宣传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提高避孕方法的普及率、及时率、有效率,提高育龄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水平。同时根据个人差异情况,落实不同的节育措施,建立了节育药器库,供职工领取和使用,并做好了领取登记。

八、送温暖。

为了使育玲妇女安心的工作,我们及时为她们办理生育证和生孩子时的住院手续,看望产妇,探望生病的妇女,每年为落实政策发放独生子女费,送药具上门服务。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3

我们自来水公司有职工xx人,*年出生xx人,怀孕xx人,出生率xx%,已婚育龄妇女xx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xx人,综合节育率100%。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xx对,计划生育率100%。

二、思想方面

多年来,本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计生工作实践,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学习方面

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制定的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使之能正确指导工作方向。重点学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省计划生育细则》;《xx人59号和秦人口职工2——4号》文件精神,组织计生委员和部分职工参加xx区计生局和辖区办事处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帮助妇女提高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

四、宣传方面

(1)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做好基层工作,我组织召开了部分妇女座谈会,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听取女职工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政策咨询。并进行一一解答。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以转变职工的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重大节假日宣传相结合。重点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

(3)通过刷写标语,办黑板报,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观看计生科教光盘,面对面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很受育龄妇女的欢迎。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到了实处。

(4)开展宣传教育。按照“婚育新风进万家”的要求,结合机关单位育龄妇女新观念,我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学习,专门组织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生条例等,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政策深入人心,计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我作为本单位的计生工作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生工作例,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在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发展观,努力工作,团结职工与计生战线的全体工作人员,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年圆满完成了人口计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们的好评,连续多年获得了海港区计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公司局级的先进个人称号。为了总结经验,排找不足,现将本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自来水公司有职工xx人,*年出生xx人,怀孕xx人,出生率xx%,已婚育龄妇女xx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xx人,综合节育率100%。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xx对,计划生育率100%。

二、思想方面

多年来,本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计生工作实践,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学习方面

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制定的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使之能正确指导工作方向。重点学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省计划生育细则》;《xx人59号和秦人口职工2——4号》文件精神,组织计生委员和部分职工参加xx区计生局和辖区办事处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帮助妇女提高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

四、宣传方面

(1)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做好基层工作,我组织召开了部分妇女座谈会,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听取女职工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政策咨询。并进行一一解答。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以转变职工的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重大节假日宣传相结合。重点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

(3)通过刷写标语,办黑板报,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观看计生科教光盘,面对面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很受育龄妇女的欢迎。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到了实处。共2页,当前第1页1

(4)开展宣传教育。按照“婚育新风进万家”的要求,结合机关单位育龄妇女新观念,我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学习,专门组织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生条例等,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政策深入人心,计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五、工作方面

(1)心系群众。善待职工,依法维护职工计生合法权益,想方设法,主动帮助计生特困家庭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送去关心,送去温暖,送去亲情。

(2)坚持原则。淡泊名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创新有为,扎实工作。

(4)业务精练。熟悉掌握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认真倾听女职工的心声,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热心和耐心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5)评选先进。积极协助领导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巾帼建功明星”和“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培

养职工的文明意识,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特意编辑了评选“巾帼建功明星”和“星级文明家庭”参评条件,并对条件的内容做了大量的宣传。由各基层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家庭入选并给予表彰奖励。。

(6)开展活动。在每年的三八节到来之际,我们都组织广大妇女职工开展跳绳、踢踺子、托球跑、文艺演出、奥运知识、计划生育药具知识竞赛抢答题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通过竞赛使广大妇女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药具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丰富女职工的业余生活和爱好,以达到增强体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群体意识,提高广大妇女树新风,带家庭,做贡献的思想风尚。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

(7)保证育玲妇女孕检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是计生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做好育玲妇女的孕情检查和妇女的病查工作,全年共为育玲妇女的身体检查两次。普查人数达1200人。参检率100%。坚决杜绝规划外怀孕,对患有妇女病的女职工得到了及时治疗。

(8)制作月、季、年度各类报表,做到了上报及时,数字准确无误。

六、纪律方面

(1)能够积极参加区机关组织的各项义务活动,不怕脏、不怕苦。

(2)能够参加海港区计生局开展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婚育观念,并发放 婚育新风宣传单若干份。

(3)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集体为主,不计较各人得失,做到不早退、不迟到,遵守区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七、药具知识

做好药具发放管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药具分配计划,建立药具总帐、分帐,对药具帐目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并对育龄女职工的避孕药具知识进行宣传,大力宣传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提高避孕方法的普及率、及时率、有效率,提高育龄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水平。同时根据个人差异情况,落实不同的节育措施,建立了节育药器库,供职工领取和使用,并做好了领取登记。

八、送温暖。

为了使育玲妇女安心的工作,我们及时为她们办理生育证和生孩子时的住院手续,看望产妇,探望生病的妇女,每年为落实政策发放独生子女费,送药具上门服务。

九、存在问题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4

二、《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该门课程在传统的教授过程中还存在过于侧重生产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许多内容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等问题,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内容中着重讲的是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该方法是否就是企业制订生产计划时所使用的,更没考虑到学生毕业时能否靠这些技能打动企业。还有一些教师在授课中不按照教学目标授课,课程内容杂乱无序,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岗位需要何种生产管理知识缺乏认真调研、分析及论证。

第二,课程实训场地建设所需的教学资金紧张。《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很多实践内容都是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工作地的,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集中在仓储、配送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够资金来建设《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实践所需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室,因而教师们在讲授课程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授课。

第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当做生产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ERP、企业沙盘模拟等软件工具)。

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过于陈旧,评价面过窄。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大多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评价,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及行为的评价。教学考核的手段基本以试卷考核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效果的提高。

第五,教师缺乏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很多担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教师根本无任何企业工作经验,在课堂上通常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老师对企业缺乏感性认识,在案例分析中也做不到深入浅出,使知识变得生硬而抽象。这种状况往往会使学生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学心理。

第六,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生产管理类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都是纯理论性教材,并且知识过于陈旧。有一些高职课改教材往往是在教材内容中插入案例或习题等内容来凸显教材的实践性,没有考虑到该教材是否真正适用于企业,也没有考虑生产管理知识各个部分内容间的关联性,如编制主生产计划这一部分内容,仅仅谈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方法,而没有谈综合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如何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课程时缺乏系统性。

三、《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策

1.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在确定工作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生产计划与组织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由行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面向生产物流、生产管理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以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认识生产及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计划软件训练”的顺序组织教学,着重培养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软件的运用四个方面的关键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校内实训)、《生产计划与组织》(理论课程)、《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校外实训)三个教学单元。《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共40学时,此实习一般宜安排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前期。通过组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及相应的工作岗位和现场管理的情况。通过体验实训,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生产管理知识有初步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使学生对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具备职业的心态和素质,为该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生产计划与组织》共64学时,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组织,并按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为一些具体的任务,见附表。按照附表的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来学习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应的课内技能训练。课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进行教学,有效培养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生产管理知识、技能。《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共40学时,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企业生产实践两个部分。课程设计实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进一步熟悉企业的生产计划制订和生产过程组织控制的方法,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践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内外部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使他们对实习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方式等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并形成书面的实结报告。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课程的教学应主要通过建立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及电子课件、实训指导书、案例库、习题库等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来表现,有效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任务驱动法,按照课程的八个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以后从事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控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课程实行应遵循“工学交替”的思想,采用将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内设立真实仿真的职业情境,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内容,将学习内容整合到真实工作环境中,以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训、生产管理知识相关的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课程应采用行动导向法实施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教学、情境模拟、工作体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情境中的演练,掌握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生产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最后,课程中应注意综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教具及软件、ERP模拟软件以及企业生产实训模拟室,结合模拟教学手段以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网来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网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拓展训练资源库等在内的课程教学资源。

4.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岗位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甚至可以引入与生产管理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进行课程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能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准确度和教学改革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5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7-0064-04每个成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国家都需要有良好的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人才,新加坡就是其中的典型。新加坡独立建国仅50余年,就将一个贫困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一个发展神速的现代化国家,用新加坡人的话说: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既超前也现实: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但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人[1]。

新加坡“小国寡民”,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这同国家对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的高度重视不无关系。政府不仅重视中小学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国民的技能培养,投入大笔经费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增强国民的就业保障,并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提出的背景

新加坡于1965年立,当时的教育部长杨玉麟宣布:“教育计划必须伴随经济计划,为国民提供技术教育和训练必须被看作是取得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政府相信,帮助失业人群最好的方法不是为其提供财政资助,而是帮助他们增进自身技能来促进其就业。

1991年,新加坡工业与贸易局经济计划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战略发展计划,亦即在30~40年内将新加坡建设成为高科技、高工艺、高产值集约型产业的一流发达国家,具体目标是在203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赶上美国的水准。为配合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工艺教育学院代替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推行了包括“工读双轨计划”“产业训练者计划”“混合型学徒计划”“见习生计划”等在内的系列计划。实践证明,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加坡工业化启动的关键,是其经济腾飞的滑翔板。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资讯科技革命、环境变迁等趋势,为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新加坡政府于2014年9月成立了未来技能委员会(SkillsFuture Council),成员包括政府、产业界、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代表。委员会主席由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担任,劳资政学联手推动国民的职场技能提升。委员会的四大核心任务是:帮助个人在教育、培训和职业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应产业需求构建完整且优质的教育及培训体系;与雇主联合设计技能架构,依据员工个别潜能进行培训,以提升其职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文化。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说:“未来技能的目的不是告诉年轻新加坡人须在某个阶段就锁定某种行业,但我们得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强项与兴趣,选择教育道路时不是被截分流,而是在获知各课程与他们的职业发展机会后做出明智选择。”

二、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的具体内容

新加坡未来技能委员会自2015年起,陆续针对理工学院与工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在职员工以及企业推出不同专案,以协助其提升竞争力,包括: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未来技能进修奖、未来技能领袖培育计划、未来技能导师计划等。

(一)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

新加坡政府于2015年4月在物流、零售、食品制造业与餐饮4个领域率先推出“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学生通过面试与适合的雇主配对,获得在职培训机会。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并接受系统化在职培训与指导,同时还能修读获领域认可的课程。通过这项计划受聘的学生可获得5000新元的奖励。为支持企业在栽培人才方面所投入的资源,雇主也能获得最高15000新元的津贴。

在此计划下,学生毕业后加入所配对的企业,雇主须为对方提供在职培训与指导,毕业生则可边工作边进修,通过实习工作获得企业认可的技能,同时报读专科文凭、高级专科文凭等课程提升技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让1/3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参与这项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

(二)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

政府于2016年投入10亿新元推动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该计划将定期补助年满25岁的新加坡公民参与技能培训课程,预计超过200万名公民可获得500新元补助,且不限使用期限。该项补助可用于在职进修技能课程,亦可累积补助金额,用于未来更适合为技能增值的培训课程。

(三)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挑战,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鼓励40岁以上新加坡公民提升现有技能或学习新技能,以在就业市场上保持竞争力。40岁以上符合申请条件的员工将获得高达90%的学费补助。

(四)未来技能进修奖

有意进一步自我提升的公民,可以申请未来技能进修奖,奖项的目标是促进事业处在初期和中期的新加坡人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一个健康的技术生态系统。成功申请者每人将获得5000新元现金,协助其发展与提升专业技能。未来每年将颁发2000个进修奖,涵盖的课程从短期技术培训到博士课程,范围广泛。例如,为了鼓励物流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计划在2016年为从事物流工作的公民颁发50份未来技能进修奖,鼓励他们掌握这方面的深层技能。

(五)未来技能领袖培育计划

要使员工成为一个领导管理者,除工作经验与能力外,还需与区域或全球市场接轨,并担任关键职务。政府提出未来技能领袖培育计划,协助企业通过工作轮调或到海外工作等方式,培养具有潜力的员工成为企业领导人。为此,政府持续与企业合作,提供相关优质的领导管理课程。

(六)未来技能导师计划

为协助中小企业培养管理阶层指导下属的技能,政府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共享的未来技能导师人才库,使中小企业得以接触不同专业领域之导师资源。该项计划由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指派企业伙伴,协助感兴趣的中小企业招聘和管理导师。导师来源涵盖不同领域之技能高深且经验丰富的退休者,或具备高级管理经验的专业在职人士。

三、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的特色

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期望使国民不管处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发挥潜能,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作出贡献。

(一)以职业生命周期为主轴,为不同阶段的职业人士提供定制化服务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新手,或是人到中年的专业人士,以及银发苍苍的退休人士,都可以从该计划中受益,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提升技能。比如,“在职培训计划”使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将实习项目与工作配对两个环节衔接起来,促进学生的实习与工作匹配,并达到边工作边培训的目的;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则可以选择同技能需求相匹配的课程模块,申请课程研修奖金,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路线图。对于步入中年的职场人士,政府则提供继续深造技能的补助金,并为他们提供跨部门轮换或导师制等服务。退休人士则可以修读许多满足其个人兴趣的课程,以丰富其晚年生活[2]。

与此同时,该计划还提供了在线授课、晚间和周末课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选择。政府还推动各类机构对这些课程学分的认可,以使它们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并为人们进一步深造提供凭证。

(二)政府提供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支持,并确保人人受益

政府过去每年平均投入6亿新元用于技能培训,而在2015年至2020年间,政府将每年平均投入10亿新元,大幅增加培训开支。正是依托这些资金,修读课程的公民需要支付的费用不高。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政府和社会组织还会额外提供培训补助金,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并改善生活状况[3]。该计划的口号是“你的技能,你的资产,以及你的未来”,这极大鼓舞了每个人的⒂胍庠浮

(三)组织架构清晰,并鼓励多部门协同合作

目前,未来技能计划由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负责实施,但为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政府将在2016年底前成立“新加坡未来技能局”和“新加坡劳动力局”两个法定机构。其中,未来技能局隶属于教育部,承接劳动力发展局目前负责的技能培训项目,主要负责推动与统筹未来技能计划。劳动力发展局将重组为劳动力局,仍然隶属于人力部,负责发展劳动力队伍,与企业携手精简和优化人力结构。在政府部门之下设立法定机构,可以更灵活地招聘人员和使用经费,并使这项计划得到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政府谋划政策并提供资助,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服务,而雇主、雇员和学生享受服务。目前该计划提供超过1万门课程,种类达到57个,它们都是由政府认证的培训机构提供的。大学、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也提供种类繁多的课程。比如,律政部与教育部和新跃大学合作开设刑事和家事法律方面的培训课程,建设局与工艺教育学院合作推出计划以培养建筑人才。

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参与其中,比如人民协会在2016年1月推出了“未来技能@人协”计划。新加坡全岛15所民众俱乐部和联络所(类似于中国的居民委员会)参与该计划,共有超过200项课程开放报名,种类超过45个,包括插画、糕点、按摩、手机、社交媒体等课程。新加坡人可以使用未来技能培训补助,修读这些简单易用的课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并多管齐下,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助推该计划实施,激活了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参与和投入。

(五)政府将推出一站式网络平台

在未来技能计划下,政府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一站式网络平台,让新加坡人设立个人化的学习档案,为自己的技能培训规划方向和进度,最小的用户将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从小向新加坡人灌输持续提升技能的重要性。这将协助年轻人发掘并培养个人兴趣,掌握职场所需的重要技能,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人才,并将人的终身学习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劳动力大军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关乎未来竞争力的重点。无论是每年大批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各个城市流动的农民工,或是职场中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更新和提升,以赶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工作需求。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更加强调终身学习和技能培训,着力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打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和培训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可用之才。

(一)政策先行,加强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存在轻视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的倾向,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政策上向职业教育倾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职业教育:强化劳动准入制度,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成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评审机构,规范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同时提倡终身学习理念,重视持续教育和继续培训,解决人力和技能差距,以支持企业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引导人们认识到自身价值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等途径得到提升。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技能提升的持续性

在经费供给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还可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鼓励调动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资金和贷款来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借鉴新加坡征收“技能发展基金”的做法,向企业集资,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新加坡政府鼓励各种捐赠,凡是有捐赠的个人和企业,政府按1∶1配套,并且按1∶2.5的比例给予免税,比如企业捐赠100万元,政府将配套100万元,捐赠人同时可以得到250万元的免税单。

(三)鼓励职业学校为社会学习者定制课程模块、开放实训资源

充分利用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鼓励职业学校提供在职人士不断学习和终身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社会学习者设计模块化的课程,比全日制课程要更为紧凑,持续时间要短,开设时间要灵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块灵活地接受培训。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开放实训基地(实训室)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技能训练创造条件。

中职学校可提供兼职证书课程,修完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技能资格证书。高职学校可提供兼职文凭和后文凭课程。兼职文凭课程为成人有工作经验者提供更灵活和方便的提升机会。后文凭课程满足持有文凭或学位的在职专业人士,以迎合成年人寻求扩大和深化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或为成年人改行提供不同的专业培训。

(四)开发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提供网络课程

考虑到社会学习者业余学习的便利性,建议政府开发设计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鼓励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单位开发网络在线培训课程,政府认证后给予一定资助,扩大学习者的选择范围,为成人有工作经验者提供更灵活和方便的学习机会。

每个成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国家都需要有良好的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人才,新加坡就是其中的典型。新加坡独立建国仅50余年,就将一个贫困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一个发展神速的现代化国家,用新加坡人的话说: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既超前也现实: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但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人[1]。

新加坡“小国寡民”,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这同国家对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的高度重视不无关系。政府不仅重视中小学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国民的技能培养,投入大笔经费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增强国民的就业保障,并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提出的背景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当时的教育部长杨玉麟宣布:“教育计划必须伴随经济计划,为国民提供技术教育和训练必须被看作是取得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政府相信,椭失业人群最好的方法不是为其提供财政资助,而是帮助他们增进自身技能来促进其就业。

1991年,新加坡工业与贸易局经济计划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战略发展计划,亦即在30~40年内将新加坡建设成为高科技、高工艺、高产值集约型产业的一流发达国家,具体目标是在203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赶上美国的水准。为配合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工艺教育学院代替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推行了包括“工读双轨计划”“产业训练者计划”“混合型学徒计划”“见习生计划”等在内的系列计划。实践证明,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加坡工业化启动的关键,是其经济腾飞的滑翔板。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资讯科技革命、环境变迁等趋势,为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新加坡政府于2014年9月成立了未来技能委员会(SkillsFuture Council),成员包括政府、产业界、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代表。委员会主席由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担任,劳资政学联手推动国民的职场技能提升。委员会的四大核心任务是:帮助个人在教育、培训和职业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应产业需求构建完整且优质的教育及培训体系;与雇主联合设计技能架构,依据员工个别潜能进行培训,以提升其职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文化。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说:“未来技能的目的不是告诉年轻新加坡人须在某个阶段就锁定某种行业,但我们得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强项与兴趣,选择教育道路时不是被截分流,而是在获知各课程与他们的职业发展机会后做出明智选择。”

二、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的具体内容

新加坡未来技能委员会自2015年起,陆续针对理工学院与工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在职员工以及企业推出不同专案,以协助其提升竞争力,包括: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未来技能进修奖、未来技能领袖培育计划、未来技能导师计划等。

(一)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

新加坡政府于2015年4月在物流、零售、食品制造业与餐饮4个领域率先推出“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学生通过面试与适合的雇主配对,获得在职培训机会。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并接受系统化在职培训与指导,同时还能修读获领域认可的课程。通过这项计划受聘的学生可获得5000新元的奖励。为支持企业在栽培人才方面所投入的资源,雇主也能获得最高15000新元的津贴。

在此计划下,学生毕业后加入所配对的企业,雇主须为对方提供在职培训与指导,毕业生则可边工作边进修,通过实习工作获得企业认可的技能,同时报读专科文凭、高级专科文凭等课程提升技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让1/3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参与这项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

(二)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

政府于2016年投入10亿新元推动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该计划将定期补助年满25岁的新加坡公民参与技能培训课程,预计超过200万名公民可获得500新元补助,且不限使用期限。该项补助可用于在职进修技能课程,亦可累积补助金额,用于未来更适合为技能增值的培训课程。

(三)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挑战,未来技能中途职业加强津贴鼓励40岁以上新加坡公民提升现有技能或学习新技能,以在就业市场上保持竞争力。40岁以上符合申请条件的员工将获得高达90%的学费补助。

(四)未来技能进修奖

有意进一步自我提升的公民,可以申请未来技能进修奖,奖项的目标是促进事业处在初期和中期的新加坡人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一个健康的技术生态系统。成功申请者每人将获得5000新元现金,协助其发展与提升专业技能。未来每年将颁发2000个进修奖,涵盖的课程从短期技术培训到博士课程,范围广泛。例如,为了鼓励物流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计划在2016年为从事物流工作的公民颁发50份未来技能进修奖,鼓励他们掌握这方面的深层技能。

(五)未砑寄芰煨渑嘤计划

要使员工成为一个领导管理者,除工作经验与能力外,还需与区域或全球市场接轨,并担任关键职务。政府提出未来技能领袖培育计划,协助企业通过工作轮调或到海外工作等方式,培养具有潜力的员工成为企业领导人。为此,政府持续与企业合作,提供相关优质的领导管理课程。

(六)未来技能导师计划

为协助中小企业培养管理阶层指导下属的技能,政府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共享的未来技能导师人才库,使中小企业得以接触不同专业领域之导师资源。该项计划由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指派企业伙伴,协助感兴趣的中小企业招聘和管理导师。导师来源涵盖不同领域之技能高深且经验丰富的退休者,或具备高级管理经验的专业在职人士。

三、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的特色

新加坡未来技能计划期望使国民不管处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发挥潜能,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作出贡献。

(一)以职业生命周期为主轴,为不同阶段的职业人士提供定制化服务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新手,或是人到中年的专业人士,以及银发苍苍的退休人士,都可以从该计划中受益,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提升技能。比如,“在职培训计划”使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将实习项目与工作配对两个环节衔接起来,促进学生的实习与工作匹配,并达到边工作边培训的目的;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则可以选择同技能需求相匹配的课程模块,申请课程研修奖金,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路线图。对于步入中年的职场人士,政府则提供继续深造技能的补助金,并为他们提供跨部门轮换或导师制等服务。退休人士则可以修读许多满足其个人兴趣的课程,以丰富其晚年生活[2]。

与此同时,该计划还提供了在线授课、晚间和周末课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选择。政府还推动各类机构对这些课程学分的认可,以使它们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并为人们进一步深造提供凭证。

(二)政府提供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支持,并确保人人受益

政府过去每年平均投入6亿新元用于技能培训,而在2015年至2020年间,政府将每年平均投入10亿新元,大幅增加培训开支。正是依托这些资金,修读课程的公民需要支付的费用不高。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政府和社会组织还会额外提供培训补助金,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并改善生活状况[3]。该计划的口号是“你的技能,你的资产,以及你的未来”,这极大鼓舞了每个人的参与意愿。

(三)组织架构清晰,并鼓励多部门协同合作

目前,未来技能计划由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负责实施,但为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政府将在2016年底前成立“新加坡未来技能局”和“新加坡劳动力局”两个法定机构。其中,未来技能局隶属于教育部,承接劳动力发展局目前负责的技能培训项目,主要负责推动与统筹未来技能计划。劳动力发展局将重组为劳动力局,仍然隶属于人力部,负责发展劳动力队伍,与企业携手精简和优化人力结构。在政府部门之下设立法定机构,可以更灵活地招聘人员和使用经费,并使这项计划得到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政府谋划政策并提供资助,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服务,而雇主、雇员和学生享受服务。目前该计划提供超过1万门课程,种类达到57个,它们都是由政府认证的培训机构提供的。大学、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也提供种类繁多的课程。比如,律政部与教育部和新跃大学合作开设刑事和家事法律方面的培训课程,建设局与工艺教育学院合作推出计划以培养建筑人才。

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参与其中,比如人民协会在2016年1月推出了“未来技能@人协”计划。新加坡全岛15所民众俱乐部和联络所(类似于中国的居民委员会)参与该计划,共有超过200项课程开放报名,种类超过45个,包括插画、糕点、按摩、手机、社交媒体等课程。新加坡人可以使用未来技能培训补助,修读这些简单易用的课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并多管齐下,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助推该计划实施,激活了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参与和投入。

(五)政府将推出一站式网络平台

在未来技能计划下,政府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一站式网络平台,让新加坡人设立个人化的学习档案,为自己的技能培训规划方向和进度,最小的用户将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从小向新加坡人灌输持续提升技能的重要性。这将协助年轻人发掘并培养个人兴趣,掌握职场所需的重要技能,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人才,并将人的终身学习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劳动力大军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关乎未来竞争力的重点。无论是每年大批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各个城市流动的农民工,或是职场中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更新和提升,以赶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工作需求。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更加强调终身学习和技能培训,着力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打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和培训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可用之才。

(一)政策先行,加强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存在轻视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的倾向,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政策上向职业教育倾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职业教育:强化劳动准入制度,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成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评审机构,规范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同时提倡终身学习理念,重视持续教育和继续培训,解决人力和技能差距,以支持企业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引导人们认识到自身价值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等途径得到提升。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技能提升的持续性

在经费供给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还可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鼓励调动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资金和贷款来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借鉴新加坡征收“技能发展基金”的做法,向企业集资,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新加坡政府鼓励各种捐赠,凡是有捐赠的个人和企业,政府按1∶1配套,并且按1∶2.5的比例给予免税,比如企业捐赠100万元,政府将配套100万元,捐赠人同时可以得到250万元的免税单。

(三)鼓励职业学校为社会学习者定制课程模块、开放实训资源

充分利用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鼓励职业学校提供在职人士不断学习和终身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社会学习者设计模块化的课程,比全日制课程要更为紧凑,持续时间要短,开设时间要灵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块灵活地接受培训。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开放实训基地(实训室)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技能训练创造条件。

中职学校可提供兼职证书课程,修完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技能资格证书。高职学校可提供兼职文凭和后文凭课程。兼职文凭课程为成人有工作经验者提供更灵活和方便的提升机会。后文凭课程满足持有文凭或学位的在职专业人士,以迎合成年人寻求扩大和深化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或为成年人改行提供不同的专业培训。

(四)开发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提供网络课程

考虑到社会学习者业余学习的便利性,建议政府开发设计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鼓励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单位开发网络在线培训课程,政府认证后给予一定资助,扩大学习者的选择范围,为成人有工作经验者提供更灵活和方便的学习机会。

参 考 文 献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当前,国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可谓“见仁见智”,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是李曼丽博士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她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界定方法,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从性质上说,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说,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内容上说,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投资与理财得以广泛兴起,理财规划必将成为经济金融界的热门话题。《投资与理财》通识课程是投资理财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课程着重于专业技能实训,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初始岗位为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公司等行业的客户经理、理财规划师助理等一线理财工作。课程要求学生能熟悉各种理财工具的特点及风险收益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目标客户设计出理财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工作任务的仿真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对理财工具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理财规划能力。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实训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投资与理财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工作,投资与理财毕业生必需学习证券、金融、保险等综合理论知识,掌握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熟悉理财服务的基本规范和流程,并熟练运用理财技巧。在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投资与理财》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在推进案例分析和项目化教学的同时,将国家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知识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为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起重要支撑作用。本课程开设是在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的。《投资与理财》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理财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开设与前后课程连接恰当。

二、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投资与理财》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提供理财咨询、制定理财方案等职业能力为重点,满足一线岗位专业素质需要为目的,通过与行业合作,开发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考试紧密融合,注重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岗位素质能力和要求。主要理念和思路如下:

(一)以理财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本课程设计以完成理财规划工作为导向,将理财规划师岗位工作分解为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学习项目,在各个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学习领域,设计学生情境。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以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基本规范和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突出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分解融合到所选的理论知识中,做到“课证融合”。通过设计市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一线理财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二)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和设计

根据高职[16号文件]要求,在课程设计中,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项目课程方案设计及课件的制作,均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讨论分析,参考行业培训标准和理财规划师做业规范,共同开发《投资与理财》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校内模仿、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点考核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

(三)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

课程围绕一线理财及理财规划师岗位能力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安排紧密围绕工作内容和岗位任职能力展开。通过实时的经济时讯、依托国内外证券市场、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校内实训室模拟软件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学习创造接近真实的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氛围,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融资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教育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税收筹划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二)能力目标

具备现金需求分析、现金规划方案制定的能力;具备制订住房消费方案、汽车消费方案、消费信贷方案的能力;具备分析客户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规划方案的能力;具备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提供保险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收集客户资料、投资规划、提供各项投资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退休养老规划、分析需求、制订方案、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财产分配和传承客户状况分析、财产分配方案制订、咨询服务能力;具备分析客户纳税状况、制订税收筹划方案的能力;具备完成客户的财务分析报告、综合制订各分项理财规划具体方案的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个人理财的一般原则,熟悉和灵活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为以后的个人理财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些基础上,能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个人理财规划方案,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一)课程教学重点

与客户面谈沟通,建立合作关系的技巧;家庭财务信息收集、填写;客户住房目标设计、还货报表编制;教育目标的确定、编制教育投资;保险方案书制定;养老金筹划方案编写;养老金筹划方案编写;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组合方案配置;避税方案设计;理财规划方案执行等。

(二)课程教学难点

理财合同的设计、签订;具备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贷款还款方法比较、住房选择;教育投资计算;人险、寿险、财险的知识;养老需求分析、社会保障及法律知识运用;金融产品分析、收益率计算、投资组合;个人所得税计算、应纳税额计算;理财报告撰写等。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以理财服务工作过程为基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理财工作过程分为:建立客户关系――收集客户信息――财务分析评价――制定理财方案――实施理财方案――跟踪理财服务等组成。按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熟悉理财基本工作业务流程和要求―提供简单理财服务―提供综合理财服务。将理论知识讲解、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各项目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安排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按理财规划工作内容设计学习情境

将理财规划工作内容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整合到各学习情境中,在综合实训室,采用与工作过程高度仿真的模拟训练,边学边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强化四个环节的工作

岗位认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参观、交流感受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能力要求、岗位知识要求、岗位素质要求;校内实践教学,通过校内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社会实践,通过假期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了解产品,服务社会;顶岗实习,通过半年顶岗实习,实现工作真实体验。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方面,本课程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工作过程中所需知识、技能、标准为载体,利用校内模拟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一)“工学交替”

利用校内实训环境,结合理财软件应用,让学生体验《个人理财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实务操作,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训环境下不仅消化理论课堂知识,同时,对工作岗位有一个基本认识。

(二)“任务驱动”

以理财实际业务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将知识、技能有整合排序,以各项目驱动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以理财规划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最后又以综合实训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水平。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学习,职业能力将得到真实提升。

(三)“项目导向”

结合岗位能力要求提出项目内容,由主讲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理实一体化”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融“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边学边练。借助多媒体设备、PPT课件、专业教学软件进行理论讲解,然后通过分组进行实训操作。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和老师的现场操作与分组实训的结合从而实现“互动式教学”。从而让学生达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六、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名称:投资与理财综合实训室

条件:配置电脑50台,其中教师机1台,服务器1台,学生用机50台。内部组建局域网,与校园网互通。服务器安装有智管财务管理软件、用友财务软件、OFFICE软件、世华财讯金融系统及操作系统等软件满足专业教学。

功能:为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提供教学平台和模拟实训平台。理财规划、投资咨询、财务核算等。

实训项目:证券投资、期货实务、理财规划方案设计、理财软件综合应用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实训功能:实地考察、见习和顶岗实习。

实训项目: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理财规划、投资咨询等。

参考文献:

[1] 林双.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7

责任奖惩兑现大会情况的汇报

5月18日全县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之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于5月19日上午在机关学习例会上向机关全体人员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和××同志重要讲话,进一步重申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准备召开科所长会议,将县委会议精神和×书记讲话层层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为深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我局将根据工商部门在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与我局签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继续下大力气做好系统内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立足职能,结合工商部门工作的特点,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完善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规章制度,推动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首先进一步充实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各基层所调整充实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专兼职人员,建立完善的垂直管理体系。原创: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我局的重要考核项目之一,认真落实县局《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的通知》、《履行计划生育职责考核方案》、《关于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与各基层单位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半年对各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一次。同时,将积极参与联合办公、依法巡查工作,配合计划生育部门查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违规违纪案件,协助做好流动人口清查清理工作。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身份证》、《暂住证》认真查验,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加强宣传,措施到位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8

中图分类号: G4

1 引言

目前,工厂企业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侧重于他们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加看重他们是否能直接胜任所要求的工作。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由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来决定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其教学还是基于学校环境的,对学生的职场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厂、企业的工作环境,直接胜任相应的工作,就应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想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而制定一个基于工作目标的学生培养计划,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2 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计划内容

(1)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习目标;

(2)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时,能获得达到其职业目标所需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

(3)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这里的学习效果是要看通过实习后,学生向其职业目标靠近的程度。

学生培养计划应该说明全部基于学校的教学和基于工作现场的教学内容,并说明如何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计划中要清楚地规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先后顺序,以使学生通过现场实习后,能在所选择的职业领域中熟练地工作。另外,培养计划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现场实习的指导、对向学生分配工作任务的现场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现场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估的指南等。

3 职业教育中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

3.1 确定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基于工作目标的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首先就要对学生的职业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决定在所选择的职业领域中就业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为了使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能满足工厂企业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在劳务市场上最有价值的工作技能,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就必须被每一个职业群的企业所识别和承认。

要确定满足工厂企业标准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可以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即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企业员工在完成其工作任务时所采取的行动的相关信息,分析整个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在建立技能标准的时候,必须深入地考虑到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考虑到各个技术层次的经验和工厂企业对被招聘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对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可以由一个专家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列出在这个职业中的工作任务清单以及所要求的技能。在所有的技能标准确定以后,专业带头人就可以设计总课程和相关教学方法。

3.2 排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顺序

一个实用的学生培养计划,应使从学生比较简单的工作任务开始,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进步,最终完成学生职业目标内的所有工作。因此,工作任务的安排是相当重要的,对培养计划制定者来说,是非常费心思的工作,并且要求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任务应该以符合逻辑的顺序排列,保证上一个工作任务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是学习下一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3.3 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就是设计用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教室内的活动、教师的讲授以及在工作中的学习。一旦学习情境设计完成,课程就可以在学校教室和实验室、基于工作的学习现场、或两者相结合学习场地来完成。学习情境设计完成后,专业带头人和现场指导教师要在一起讨论,决定课程中的哪一节采用哪些学习情境、在哪一种学习场所中进行教学最为合适。可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传统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现场互相补充的学习情境为特征的,而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以及适当地将各个独立的学习场所串联起来。

3.4 设计工作现场培训计划

在前面的分析完成后,专业带头人和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就可以从已确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中导出工作现场学习的目标,并就这些目标与学生进行讨论。在以后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将由工作现场指导教师按照这些目标监督和指导学生。

3.5 确定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在培养计划中应该明确基于工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并对这些任务进行分析,在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培养计划进行讨论,找出在教室中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在工作现场完成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区别。

3.6 相关的理论――职业拓展

在基于工作目标的培养计划中,除了注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扩展学生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将从事的行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2)教授在职业环境中有效工作所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使学生具有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清楚的表达能力、正确地安排个人时间的能力等。

(3)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能力都应该写入学生培养计划中,并落实到基于学校学习的教学模块中。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地将这些技能都包括了进去,那么这种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在任何职业生涯中都非常有用的综合理论和职业技能。

3.7 制定针对学生的评估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定是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培养计划中不但要说明学生将学习什么和在工作环境中要做什么,而且还必须提供一个记录表,用以记录学生完成了什么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专业带头人和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必须能够考核和记录学生的相关理论和职业表现,以评定学生在工作现场取得的成绩;而且学校为了证明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记录学生的表现也是必需的。对学生的评估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掌握职业技能上取得的进步;

(2)工作态度和行为举止;

(3)学生个人的特点。

在很多情况下,评估是安排在学习情境中的,并且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评估过程都是很重要的。通常工作现场指导教师要完成对学生表现的书面评估报告,学生也要完成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估和对该学习情境的实用价值的评估。

教育培养计划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格式,但应该根据现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所以,教育培养计划的修订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9

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不同特点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员工价值品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是创新企业人才发展途径,解决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然选择

红河发电公司属于新厂新制下的新型企业,从目前人员构成看,人员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长期战略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员工队伍年轻化造成的经验缺失严重,导致判断和决策失误增多,应急反应处置不当,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二是高学历与低能力矛盾反映集中,特别是动手能力问题一直是困扰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虽然本科以上学历占到员工总数的66%,但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时间和实践,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际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三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难以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短缺急切需要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同时,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培训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成为红河发电公司面临的必然选择。

是员工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红河发电公司近年来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在公司战略规划和中长期愿景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年来,员工的培训参与度、意识逐步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指导性逐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基本形成。但是员工的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员工对自身职业发展通道和方向不清晰,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距,缺乏自主学习的方向和意识。

主要管理创新点

“学习地图”是指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每一个员工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路径图和全员学习规划蓝图。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其从一名最底层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学习发展路径。

创新点一: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学习地图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动态的能力标尺,便于员工查找自身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差距。根据差距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实操和理论培训计划,形成最底层的培训需求。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便可形成部门和企业不同层级的培训计划,如此循环反复可以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自主监督和反馈,使培训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双方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需求分析、目标制定、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训后评估各环节中都能展开充分研讨和沟通。同时员工对自身岗位差距有准确的了解,结合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更有动力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全面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培训的实施和员工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应用系统自动记录,便于统计出员工培训积分和进修学时,整个过程简而易得地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创新点二: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

学习地图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路径。员工可以直观地看到从一名入职新员工通往上级岗位、直至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学习发展路径。能力素质模型和评估系统为他们进行准确的定位,对发展通道中的能力和知识差距进行系统规划,形成后期培养和学习的目标。每个员工都能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轻松实现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

创新点三:实现员工价值品位的全面提升

学习地图对端正员工学习态度,激发工作热情和目标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对标挖潜,以事业为己任,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以自身成才和更长远的职业发展为方向,敬业奉献,积极向上,时刻践行“大唐大舞台,尽责尽人才”的人才理念,公司上下“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蔚然成风,员工价值品位得到全面提升。

项目的内涵和做法

学习地图的内涵

学习地图的内涵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搭建起员工岗位族间的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建立起与员工岗位和能力相匹配的能力素质模型,三是基于能力的学习资源库建设。构建的操作流程为:进行岗位族梳理能力素质模型设计岗位和能力进行匹配基于能力的学习资源库建设绘制“学习地图”。

(1)岗位族梳理。通过岗位梳理,合并工作职责相近的岗位,划定职位族,将大大降低课程库的冗余重复以及学习地图规划的复杂度。同时结合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明确各岗位族的职业发展通道。

(2)能力素质模型设计。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分析,能力分析的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工作实践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等。能力分析包括能力识别、能力分类以及能力分级三部分,结合红河发电公司实际,岗位能力经分析识别后分综合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三大类,对能力等级划分为N、S、E、M四个等级。

学习地图的优异需建立在良好的能力模型基础之上,基于能力模型的“学习地图”使得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发展不再盲目,而是紧紧围绕着企业战略层层分解下来的能力要求。通过能岗匹配,将能力模型与岗位层次一一对应,便建立起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3)学习资源库建设。学习资源库建设是学习地图建立的核心阶段,基本步骤包括:知识库获取、知识内容分类和分级、课程开发与设计。

①知识库获取:主要完成能力的学习内容映射,针对所建立的能力模型,一一建立对应的提升措施,可以是传统面授集中学习,也可以是在线自主学习内容,亦或是OJT(On the Job Training),即职场内学习。

②知识内容分类和分级:依据能力的分类与分级,相应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与分级,首先形成各岗位族的专业技能类学习内容和通用的管理培训类学习内容。其次,确定学习内容的听众对象、学习方式、进阶学时等,不同培训对象所需求的学习内容差别很大,例如面向管理层可提供一些抽象、深层次的理论阅读材料,而面对新入职的员工则应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的培训形式。再次按照岗位能力的分类与分级对知识点评估分为:L-了解;S-熟悉;Z-掌握三个等级。

③课程开发与设计:检索企业已有的培训资源,包括企业内部、合作伙伴以及市场供应,若已有成熟学习内容,则可直接购买;若无,则组织进行模块化课程开发与设计,组装形成所需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内容映射。

(4)考试和测评系统建设。能力测评系统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能力量化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该员工能否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能力缺陷是什么。考试系统可以满足员工对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自测和评价,通过岗位知识考试对员工岗位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出该员工能否满足岗位知识要求,知识缺陷是什么。

汇总以上的学习内容,根据员工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要求,将学习内容分为新员工学习内容、普通员工学习内容、管理路径学习内容、专业路径学习内容,并按照职业发展路径形成相应的晋级包,依据岗位核心工作要点形成轮岗包。经过系统的模块集成和展示,便可形成清晰完整的企业“学习地图”。

学习地图的实施与应用

(1)对标评价,找出差距。能力素质模型和知识框架模型为每个岗位建立了评价标准,形成了一把动态的标尺,在岗员工能否满足岗位能力和知识的要求,通过对标评价可以明确找出自身的差距。具体的做法是:

①每年初对全员进行一次能力评价,能力评价结果与现行岗位标准对比,便得出员工能力素质与现行岗位要求的差距。能力评价结果与拟晋升或轮岗岗位标准对比,便得出员工在现有能力基础上需要提升或拓展的能力。

②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专业知识测评,测评结果便于发现员工在现行岗位知识的缺陷。同时与拟晋升或轮岗的岗位知识模块对比,缺少与等级低于拟晋升或轮岗要求的,即为员工需要学习弥补的理论知识。

对标评价,找出差距是员工自我定位的第一步,解决了员工自我认知中“我是谁,我在哪”的问题,是为每一位员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2)明确方向,形成目标。职业发展路径图为每个岗位搭建了职业发展通道,公司现行人力资源状况与定员情况,员工职业性向和能力素质情况等共同决定了职业通道的可行性。缺员和职业性向引导员工往某一通道发展,能岗匹配度推动员工往某一通道发展,二者合一,共同组成了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具体做法是:

①将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在学习地图平台实时展现,缺员岗位列为补员计划,进行公开竞聘。

②职业发展路径图中的主通道作为员工晋升和轮岗正常渠道,引导员工沿着主通道需找差距,储备能量。

③学习地图为员工职业发展的每一通道提供学习的晋升包或轮岗包,明确了能力和知识的获取方向。

明确职业发展和学习的方向,形成目标,解决了员工自我认知中“我去哪”的问题,是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导航的关键。

(3)目标和差距汇成计划。员工能力和知识所达到的层次与职业发展目标所要求的标准形成差距,完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内容映射,一一建立对应的提升措施和项目共同构成培训计划。汇总员工个人培训计划形成制订部门级的培训计划的依据,同时汇总部门培训计划形成制订公司级培训计划的依据。

(4)自主学习促进自发成才。员工按照职业发展方向和培训计划,每月自主安排选择课程学习,通过能力评价系统实时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岗位标准进行对照,重新确认能力差距。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员工不断通过知识测试系统进行知识检验,对遗漏和未掌握的知识形成再学习计划,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学习地图搭建起一个企业对员工实施培训的系统化平台,创造最好的学习资源,营造成才环境,增强员工成才原动力。员工采用主动学习这种先进有效积极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顺利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将岗位能力、学习资源和职业发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学习地图,对于企业学习发展以及培训管理工作而言,不仅可以在运营层面上进阶提升,更可以在战略层面上发挥卓越的功效。透过学习地图方法,可以将公司的战略地图转化为能力地图,再将能力地图转化为学习地图,从而把公司战略发展和员工能力提升紧密关联。

项目成效

促进培训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学习地图促进培训工作的自动化管理,规范了培训工作流程,提高了培训计划编制的针对性和执行率,各项培训计划完成率比往年平均高出3-5个百分点。培训管理者从日常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规划中。借用学习地图可以使培训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展开充分研讨和沟通。同时,学习地图可以随时随地成为员工能力和知识评价的工具,在人才选拔上,比公司传统的竞争上岗考试更有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人才评价工作更真实可靠。进一步促进了公司培训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节约了培训资源,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学习地图的应用,让公司培训资源高度归集成为各岗位的学习资料,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学习地图让员工自我规划、自主学习,每个人都有量身定做的学习和进阶计划,超过二分之一的理论课程都通过员工自主学习完成,可减少近四分之一的外出培训花费大量的差旅费,节约组织大规模培训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中职实习工作计划例10

P键词: 双项目并行;课程;教学设计;优化

Key words: double parallel project;curriculum;teaching design;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02-02

0 引言

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是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与商务管理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执行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理论,具有较强市场营销业务水平与策划组织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1 高职院校双项目并行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定位是根据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相关专业的技能性人才。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有很好的专业理论做基础,更要有与之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企业实际工作为重心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一方面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进行项目化的操作与分析,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将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切入至专业化的教学工作中,以能够胜任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营销策划综合能力的实践能力。就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而言,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2 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点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学习内容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两张皮;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院到企业现场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准备教育的目标;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非常重要的职业意识和素质也得到有效培养。

3 营销策划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3.1 处理和获取相关信息能力

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营销策划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处理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才能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工作,才能使其制定的策划方案更加科学和可行。在这方面,需要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研究,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提高其工作技能。要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能在未知的领域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渠道。

3.2 创新能力

营销策划工作中,创新是营销策划方案灵魂所在,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方案,才能真正打动企业的决策者,才能使得营销策划方案在实施后得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那么,在高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活o轻松的教学氛围,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发散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进一步促使学生具备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达到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得更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同时又不脱离工作实际。

3.3 拓展知识能力

营销策划人员要想制定一份优秀的策划方案,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做为积累。而做为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一般都在学校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工作经验欠缺很多。为了弥补学生的此种能力的欠缺,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并对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的能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面的扩充,使其在未来的营销策划方案制定时,更加专业化和技巧化,为其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3.4 表达与写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的再完美,也需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其呈现给企业负责人,并获得认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实施。在这方面,就需要营销策划人员具备良好的表达与写作的能力,能够将一个营销方案以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能够针对本策划方案做M一步的详尽的说明与沟通。这就需要一个是文字表达,一个是口语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培养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是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

4 双项目并行的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

4.1 模拟项目+真实项目平台,达到“真学、真做”效果

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采用由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教学设计,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双教学工作。在营销策划教学中,教师采取由学生给出多个策划模拟项目,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取。然后,围绕该策划项目,由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制作PPT,在课堂汇报与演示。整个过程中,由学生整理资料,设计线路,宣传讲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授课目标。如在《会展策划》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上,教师在对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教学模式和方式。通过将该课程分为展会策划和展会实施两部分来进行教学实施。整个学期,学生分组策划了6个活动,经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最终选择比较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此次“学生策展、学生布展、学生现场管理、现场服务、教师现场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完全颠覆了以前由一纸试卷考核学生会展策划的基本知识、流程的传统考试。学生反映他们体验了前期调研、策划、办展会的全部过程,将会展策划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生们表示更有信心去策划、举办展会了。在《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上,教师将自己在企业从事营销工作的经验和企业资源带进了课堂。整个学期,教师将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相穿插,并将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学期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实践项目,锻炼营销素养,学期末以某一设计营销策略为主题,由企业介绍现状、营销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给出营销策略进行考核,由企业为主导对学生的营销策略给予点评、指导。

4.2 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实现教学过程化

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考核中,强调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导向。为了加强过程管理,将纸质作业比例降低,提高了课堂参与的分数比例,教师利用畅课(Tron-Class)平台,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发帖、点赞、互评以及陈述观点的准确清晰程度作为课堂成绩的评分标准,并通过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的问答、测试、练习题、实操训练等环节,全过程实时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在《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商务办公能力,课程教学主要以设计和应用为切入点,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过程考核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作业考核三个部分。教师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考勤、教学视频的观看、讨论的参与以及在线测试进行考核;学生互评是指学生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教学评价量规,对其他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过程考核借助Tron-Class教学系统完成,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系统中学生的学习轨迹得出。期末考核突出的是设计性和应用性,基于工作任务的开放式题目,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

4.3 标准精细化,教学成果可视化

课程《营销策划》以学生为中心,以营销策划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解构和知识重构,设计创业项目策划、广告创意策划、营销推广策划三个情境。通过项目驱动,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完成33份营销策划书,多分营销策划PPT简报的教学成果。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突出三个特色:一是评价贯穿始终。课程围绕知识、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课程培养目标,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对教学效果采取多元化全过程性评价。二是量化先行。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项目内容细化评价标准,设计教学量化表单,涉及多个量化指标。三是参与多维度: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程最后,教师利用“问卷星”对课程评价做了调研,学生也认为,这门课程是他们最忙碌、最有用的一门课,通过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营销策划能力、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

5 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提高高职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针对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而言,需要教师改变“理论教导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学模式,通过“技能本位”替代“知识本位”。而要实现这一教学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理论实践性,技能实战性,师生互动性,任务挑战性”的教改理念,针对不同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提高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考核方式的一系列系统的改革,以教学高质量来推动院校的教学力量的不断增加与教学品牌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曹深艳.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系统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2]潘春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J].学理论,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