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河北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1 16:07:59

河北

河北例1

2005―2009年间,河北省能源消费年均增幅接近7%。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河北省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河北省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对未来河北省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能源消费需求的预测方法

能源消费需求预测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消费现状和历史,归纳影响能源消费的各种因素,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机构提出了许多能源需求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回归法、技术分析法、部门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1982年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灰色系统的概念,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进行社会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费预测。

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能源消费需求预测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任何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幅值范围、一定时区内变化的灰色量,随机过程即为灰色过程。在处理技术上,灰色过程是通过原始数据的整理来求得随机型弱化,规律化强化新数列,此数列的数据称为生成数。尽管客观系统表象复杂,数据离乱,但它总是有整体功能的,总是有序的,它必然潜藏着某种内在规律,也就有可能对变化过程作较长时间的描述,因此有可能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能源预测模型具有所需样本少,所需参数少,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适合短期预测等特点,正适合本文根据2005―2009年5年的数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的能源消费情况。

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北省能源消费需求分析预测

根据灰色理论,文章以2005―2009年间能源消费数据这组综合灰色量为基础,对原始序列做一次累加生成,使生成序列成一定规律性,然后建立以解现行微分方程模型,求得拟和曲线对“十二五”期间各种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预测。

(一)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分析

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单一,主要为煤炭、石油(见表1)。统计期间河北省煤炭能源的累计消费量达116325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的平均比率为92.12%。石油消费占据第二位,占全省能源消费的6.97%。天然气、电力仅占0.822%,0.092%。可见河北省的能源结构一直以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为主,清洁能源的比重过低。文章对统计期间河北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并完成远景预测。

(二)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1、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需求预测

根据表1可知,2005―2009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近7%。对河北省煤炭消费量进行1-GAO累加、计算得出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河北省2010―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递增势态,但是其增长速度比2005―2009年下降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5.5%。

2、河北省煤炭需求预测

表1显示,河北省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且除2008年外均呈上升趋势,因此,未来河北省用煤量的增长也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依然呈逐年递增事态,而且年均增幅达7.27%,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其作为河北省主要能源的状况不会改变。(见表2)

3、河北省原油需求预测

表1显示,河北省原油消费呈稳定上升趋势。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量依然呈逐年递增势态。根据预测,2015年河北省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154.37万吨,为2009年消费量的2.29倍,年均增长13%,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测结果中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见表2)

4、河北省天然气需求预测

2005―2009年河北省天然气消费量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不足1%,但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26.7%。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消费量依然呈快速递增事态。2015年河北省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00.84亿立方米,为2009年消费量的8.7倍,其“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8.7%,远远超过预测结果中同期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见表2)

5、河北省电力需求预测

根据表1中2005―2009年河北省电力消费量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电力消费量在河北省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量依然呈逐年递增事态。根据预测,2015年河北省电力消费量将达到4923.23亿千瓦小时,为2009年消费量的2.1倍,其年均增长速度为11%,高于煤炭预测消费的增速,远远落后于预测结果中同期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其在河北省能源消费中占据较小份额的状况不会改变。(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依然呈逐年递增事态。河北省“十二五”主要能源的构成状况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依然是以煤炭、石油为主,天然气、电力所占比例较少,但从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天然气、石油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煤炭及电力消费需求增长较慢特别是污染较重的煤炭增幅最低。

参考文献:

①刘旖芸. 上海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C]. 复旦大学,2009(5)

②2005―2009年河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0年

③中国能源年鉴2010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④陈亚妮. 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结构与动态分析研究[C].北京化工大学,2008(5)

⑤刘卫星. 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能源战略研究[C].上海大学,2008(2)

河北例2

Gender bias hidden in Cultural Tracing ――Research on Northern River

ZHOU Ai-yong

Abstract: Zhang-Chengzhi is a writer of tracing literature. There is a strong color of cultural tracing in Northern River. In this paper it would be analyzed th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mbol imagination of tracing literature, and try to find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tracing.

Key words: Northern River;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ymbol imagination; Cultural tracing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学思潮,“寻根文学”发轫于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12月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以及韩少功等人的文学主张举起了寻根文学这面大旗。

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人类》等一批“寻根”理论文章奠定了寻根文学的理论基础,将其文学创作的视野固定在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基本范畴上。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和王安忆的《小鲍庄》等作品被评论界视为寻根文学的典范。阿城、韩少功、王安忆、李杭育、郑义、张玮等也被称之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然而,很少人将创作颇丰、成绩斐然的少数民族作家张承志称之为寻根文学作家。其实,张承志的作品从《黑骏马》到《北方的河》,到后来的《心灵史》都有着文化寻根的意味,然而,张承志却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作家,其许多作品也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作品。《北方的河》长期被视为浪漫主义文本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北方的河》是一个寻根文学文本,本文将从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和象征的意象两个角度分析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试图发掘其文化寻根的实质。

一、《北方的河》文化寻根的审美特征

袁文杰在《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一文中将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反映论”认知模式的叛离,其主要体现为主体注入、类型化对象、直觉与想象的审美方式三个方面;第二,用文化来表达文学;第三,价值冲突的二律背反;第四,浪漫主义的态度。

以上四点审美特征在《北方的河》中都可以得到充分体证。然而,《北方的河》在先有旗帜后有创作的寻根文学大环境中,不能像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爸爸爸》和王安忆的《小鲍庄》被评论界视为寻根文学的典范,而被视为寻根文学作家的作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北方的河》充分体现了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反映论”认知模式的叛离。《北方的河》在主体注入、类型化对象、审美方式这三个方面表现得都很明显。在主体注入上,作者对北方民族原生环境和文化充分地认同与向往。在类型化对象上,作者将小说的人物大致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拥有北方的河的品质的人,如文中的男主人公“他”、母亲、梦中的姑娘以及被北方的河哺育的北方农民等;第二类是背离或丧失北方的河的品质的人,如徐华北、海涛、报社小记者等。在审美方式上,作者注重直觉和想象,这主要体现在对北方的河(如无定河、黄河、煌水、永定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描写和对黑龙江的想象等方面。

第二,用文化来表达文学。作者立足于北方的河的叙写,对北方民族体现的古朴、粗犷、刚健且具有原始的力和美进行热烈地赞美与讴歌,对北方地区拥有的悠久文化文明进行充分的肯定与褒扬。

第三,价值冲突的二律背反。作者张承志也像其他寻根作家一样承受着原有价值失落而新的价值尚未确立的痛苦。作者感叹北方的河的品质、北方民族所体现的古朴、粗犷、刚健且具有原始的力和美在现代的都市文明中一点一点流失,最终不复存在。徐华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新疆插队时受到额尔齐斯河的哺育,拥有了北方的河的品质,然而,他离开额尔齐斯河回到北京,他的那种品质便逐渐蜕变,最终丧失了。作者认同养育自己的北方民族的原生文化,拒绝和排斥脆弱异化的现代都市文明。

第四,浪漫主义的态度。这一点在《北方的河》尤为明显。北方的河这一自然景物从背景走向前台,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角色。它不仅是作者描写的对象,更是有待去领悟的精神实体。作者通过对北方的河的人化,使得北方的河可解人意,与人心灵相通,使之成为了父亲、母亲,成为了主人公的血液,成为了主人公自己。

二、《北方的河》文化寻根的象征意象

《北方的河》一文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体,其文化寻根的审美特征主要通过以下二组象征意象来表现的。

第一组意象是“十二岁的小姑娘”与“梦中的姑娘”。

“十二岁的小姑娘”指报社小记者,在这里它象征背离或丧失北方的河的品质的人。报社小记者经历了十二岁时的那场惨痛和之后生活的艰辛,她最终选择寻找“一块石头”――一个强大的男人作为归宿。男主人公曾有过一丝想要与徐华北争斗,夺回报社小记者的念头。然而,他马上放弃了,他意识到:这不是他渴望的爱情,报社小记者不是他中意的人,她不具备北方的河的品质,缺乏粗犷、刚健的、原始的力与美。“他会找到一个中意的姑娘,就像无定河上的那个红脸膛的陕北小伙找到他的蓝花花,就像额尔齐斯草原的哈萨克巴郎找到他们的阿米娜或是帕丽黛,就像一个河上的年轻船工找到他的健壮红润的渔家女儿一样……她会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从一条河流跑向另一条大河,她有本事从人群中一把抓出他来,火辣辣地盯着他不放,她会在我们男子汉觉得无法忍受的艰难时刻表现得心平气和,而他则会靠着她这强大的韧性,喘口气再冲上去,她身上应当有一种永远使他激动和震惊的东西……”男主人公要寻找的姑娘具有北方的河的品质,拥有的古朴、粗犷、刚健且具有原始的力和美,是北方民族原生文化的象征,原始生命力的象征,也就是男主人公“梦中的姑娘”――“他也仿佛看见了一个活生生的姑娘:那是一个任何艰难困苦者不能把她打垮的、热情似火的姑娘。那姑娘正轻蔑地踩着河岸上丛生的荆棘,笔直地正对着他大步走来。”

第二组意象是“黄河之子”和“破碎的彩陶”。

“黄河之子”是报社小记者在男主人公横渡黄河拍下的相片的名字,也就是男主人公。他具有黄河一样的性格,他把黄河当成自己的父亲,把湟水当成自己的血液,把黑龙江当成自己的爱人。他粗犷豪放;他抱着一匹马的脖子渡过了刺骨的额尔齐斯河;他把整瓶烈酒灌进肚子,他两次横渡黄河;他像一条河流朝着既定的目标不顾一切的往前冲……他具有北方的河的品质,拥有的古朴、粗犷、刚健且具有原始的力和美,是北方的河的化身,是原始力与美的化身。

“破碎的彩陶”是报社小记者摄影的一张相片的名字,它被赋予了破碎的生活的意义。然而,“破碎的彩陶”更具一种文化的象征意义。男主人公和报社小记者在湟水沙滩发现了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彩陶。这种彩陶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一种非常古老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母系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典型的母系文化,距今约为四至五千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然而,这代表着母系文化辉煌与繁荣的马家窑彩陶经过时间的侵蚀,成了破碎的彩陶,这象征着母系文化的衰败与消亡。“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浅山,河床变成了高高的台地。雨水冲垮了山上的古墓,于是,顺着小沟,彩陶流成了河……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曾经辉煌一时的母系文化顺着河流一去不复返了。

三、《北方的河》文化寻根的实质

《北方的河》充满浓郁的文化寻根色彩,其文化寻根突出体现在对民族原生环境和文化的向往与认同,对原始生命力与美的讴歌与崇拜。然而,通过对以上两组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文化寻根归根结底是在寻找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之根,其实质是文化寻根中隐藏着性别的偏见。

以上两组象征意象都是互相对立的。“十二岁的小姑娘”与“梦中的姑娘”是对立的二元;“黄河之子”与“破碎的彩陶”是另一组对立的二元。

在第一组对立的二元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叙述者强烈的褒贬色彩,即明确地否定“十二岁的小姑娘”,极力地肯定“梦中的姑娘”。 叙述者放弃了这个经历了十二岁时的那场惨痛和之后生活的艰辛,最终选择寻找一个强大的男人作为归宿的姑娘,而选择了那个任何艰难困苦者不能把她打垮的、热情似火的、正轻蔑地踩着河岸上丛生的荆棘,笔直地正对着他大步走来的“梦中的姑娘”。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十二岁的小姑娘”缺乏而“梦中的姑娘”具备北方的河的品质,即古朴、粗犷、刚健且具有原始的力和美。“梦中的姑娘”是北方民族原生文化和原始生命力的象征,它是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十二岁的小姑娘”是北方民族善良、坚忍品质的象征,它是以女性为主导的文化。叙述者讴歌这种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否定与之相异的女性文化,体现了其文化寻根中的性别偏见。

在第二组对立的二元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叙述者两种不同的情绪,即对“黄河之子”的讴歌,对“破碎的彩陶”的叹息。“黄河之子”即叙述者,他具有黄河一样的性格,把黄河当成自己的父亲,把湟水当成自己的血液,把黑龙江当成自己的爱人。他粗犷豪放,抱着一匹马的脖子渡过了刺骨的额尔齐斯河,把整瓶烈酒灌进肚子,两次横渡黄河,像一条河流朝着既定的目标不顾一切的往前冲……他是北方的河的化身,是原始力与美的化身。作者对其具有北方的河的品质,即古朴、粗犷、刚健、原始的力和美进行热情地讴歌。“破碎的彩陶”代表着母系社会时期一种非常古老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然而,这代表着母系文化的马家窑彩陶经过千年之后,成了破碎的彩陶,这象征着母系文化的衰败与消亡,曾经辉煌一时的母系文化一去不复返了。文本中,叙述者对母系文化消亡的叹息是微弱的,而对“黄河之子”的讴歌是强劲的。对消亡的母系文化的叹息只是作为对现存的“黄河之子”所象征的男性文化的讴歌的铺垫和对照。从这讴歌与叹息中,不难看出文本中的文化寻根中隐藏着的性别偏见。

总之,作者探寻北方的河,也就是探寻北方的河、北方的民族所蕴藏着的古朴、粗犷、刚健的原始的力与美,也就是对北方原生文化的向往与赞美,对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美好道德品质的一声叹息。然而,在这一声叹息中却隐藏着性别偏见的异调。

参考文献

河北例3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河北例4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29-01

一、河北梆子戏独特的原创精神

(一)河北梆子戏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戏曲的发展

河北梆子戏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梆子戏的代表时装戏,这是河北梆子戏体现原创精神的代表作品,在我国现代戏曲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推动了我国现代戏曲的发展,也充分地展现了河北地区独特的人文艺术风貌。

此外,由于河北梆子戏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在继承传统戏曲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倡导戏曲的独立与自由,与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要求相互呼应,能较好地反映出社会的具体人文特点,是艺术反映生活的表现。最后,河北梆子戏还出现了许多艺术形式的创新,进一步体现了其独特的原创精神。

(二)演员的艺术表演推动了原创精神的发展

随着梆子戏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即由河北梆子戏著名的演员田际云通过多年的表演经验与登台经验所创造的河北梆子和京剧“两下锅”这种新型的表演方式。清光绪十七年,著名河北梆子演员、戏曲活动家田际云在其所主持的玉成班中,首开梆子、皮簧同班“两下锅”合演的先例。这种新型的表演方式很受观众欢迎,当时的许多戏剧班社都纷纷学习与效仿。一时间,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其他的地区,这种“两下锅”的表演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通过这种新的表演方式,河北梆子戏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与此同时,结合梆子戏的原创精神,“两下锅”还进一步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现了艺术的升华。

(三)演员的变更推动了原创精神的发展

在河北梆子戏中,随着戏曲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女伶,为梆子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女性演员在梆子戏中的出现,不仅使得观众眼前一亮,更使得戏曲的整体更为和谐与合理,为传统梆子戏的刚性结构注入了柔性的力量,使得梆子戏的表达方式更为多元化,展现了女性的魅力。

然而,女伶的出现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不合理,由于在进行表演时,过于强调女伶的作用,过度地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梆子戏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元素,导致梆子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构的失调,导致演出的内容与节目逐渐减少,影响了梆子戏的进一步发展。

二、河北梆子戏的文化缺失

(一)戏曲文本创作的文化缺失

在进行戏曲的文本创作时,河北梆子戏缺乏原创精神,导致了其文化的缺失。

这主要是由河北梆子戏的特点所决定的,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绝大部分的传统梆子戏都来自于民间,直接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其语言较为直白,缺乏艺术性。此外,河北梆子戏由陕西梆子戏发展而来,其特点在于表演者的发声较为直接,缺乏对声音的把握与音调的变化,造成了表演过程中缺乏细腻的艺术展现。此外,代表河北梆子戏的时装戏,在近些年来逐渐衰落,也是由于在进行戏曲推广的过程中,过度重视戏曲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利益,忽视了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只能迎合部分观众的需求,最终导致了时装戏也逐渐被抛弃。这些原因导致了河北梆子戏文化的缺失,其戏剧表演的自觉性相对缺乏,在进行戏剧剧本的创作时,要么直接源于生活,要么直接吸收外来艺术,艺术审美内涵较少,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二)河北梆子戏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地域特点

从河北梆子戏的发展可以知道,其绝大部分的戏曲曲目都来源于传统的陕西梆子戏,戏曲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情感等都继承了传统梆子戏的特点与精神。然而,河北梆子戏与陕西梆子戏由于地域性的区别,仍然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河北梆子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情感表达也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与陕西梆子戏应当具有较大的区别。戏曲进行艺术表达时,需要结合其生存的地域性特征,将其独特的地域精神融入到戏曲的表达中,深深地扎根在自己生存与生长的土壤,体现自己的特点。

然而,从河北梆子戏当前的状况可以看到,其缺乏相应的独立表达与独立展现方式。在接受陕西梆子戏的时候,河北梆子戏几乎是全盘接受,并通过外部的艺术实现其内部艺术的融合与完善,并没有立足于当地的人情风貌,而是被动地进行艺术的接受。这样只会导致河北梆子戏对外来戏剧的机械性学习与复制,不仅不能体现外来戏剧的特点,反而会丧失自身原本所有的地域特点与地域精神,造成当地文化的流失,最终导致河北梆子戏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河北例5

旧题材讲出新故事

70多年前,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上海向犹太人敞开了大门。从1933年到1940年,上海先后接纳了2.3万余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各国的犹太难民,虹口的提篮桥地区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这是《苏州河北》创作的重要基础,而传递中犹民族间的包容信任与和谐友爱是剧作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苏州河北》讲述了一个全新的虹口犹太人故事。女主人公仙娜(Shana)同时被一名日本军官和一名中国反抗军战士追求,她必须选择是追寻自己的内心还是牺牲自我去拯救家庭。相比以往的“寻亲系列”,《苏州河北》讲述故事的手法显然更加老到,从爱情再到亲情的情感诉求、从微观到宏观的叙事视角、从个体到群像的人物描绘,使《苏州河北》的叙事更具张力;精巧的情节编排和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让故事更具生动性、趣味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将观众带到了在虹口躲避“大屠杀”的犹太难民所处的时代场景中,也更能强化故事的情感和文化诉求。一段人人尽知的旧题材,讲出了曲折动人的新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新浪微博用户“Kelly_ZhengYin”因此发表评论:“昨天的音乐话剧感觉像买了张股票,没指望靠它发财,突然被告知它升值了。”

新表达带来新感觉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内的摩西会堂,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如今是许多犹太人士来中国的必到之处,也是海内外游客进入纪念馆参观时停留最久的地方。实景版音乐剧《苏州河北》的上演,把古老的“摩西会堂”变身为剧目的核心场景——一家上世纪30年代的犹太人开设的咖啡馆,门、窗、桌、椅都成了剧中道具,剧组精心选择的陈设家具及钢琴等舞台布景都贴合当时实际,演出现场煮制的咖啡香味氤氲,观众置身昔日的“咖啡馆”,零距离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一切细节都有了感染人的魅力。全剧融合了犹太音乐 “Klezmer”、上世纪初风靡上海的好莱坞音乐和老上海爵士乐,小提琴、钢琴和琵琶演奏以及清澈的歌声贯穿整部话剧,演员用中文、英文和希伯来语穿插表演,现场提供字幕,这样一部融合了音乐、歌舞、话剧等表演形式,同时激发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受的实景演出,演员专注投入,观众支持配合,演员与观众全神贯注于故事的发展,在彼此的默契中,艺术性地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片段,共同拥有了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并为跨越国界和种族的人类的大爱而感动。有观众感慨:“第一次看音乐剧需要穿鞋套,第一次看95%都是英语的音乐剧,第一次看一部中西演员各一半的音乐剧……演员的歌声很动听,喜欢仙娜的那首法语歌……整部剧是有些想法的”。

观众的新奇感受源于《苏州河北》丰富的文化表达形式,而这又源于剧作的跨界合作阵容。《苏州河北》的创作人员是支“多国部队”,分别来自中国、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多个国家。剧本原作者孙惠柱教授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副院长,在跨文化戏剧方面颇有研究;两位来自纽约的联合导演都是犹太裔美国人:Jeffrey Sichel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的永久代表,曾多次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作品;Michael Leibenluft是精通中文的上海戏剧学院客座讲师……演出制作的合作方既有海外极富盛名的犹太社区的成员,也有上海本土的演出制作公司,协作方包括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上海戏剧学院谢克纳人类表演学中心等机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作为出品方,邀请历史学家和有关专家对剧本进行审定。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跨领域的合作,使《苏州河北》更具跨文化传播意识,也更能够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受众的审美心理,注重从传播对象的立场、需求、感受和接受习惯对剧作各个环节和细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安排,使《苏州河北》的内容与风格贴近目标受众,并引导产生共振效应,实现优势传播。

新媒介引领新风尚

为适应目前多元化媒介融合的时代特点,《苏州河北》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以实现自己的传播目标,注重向海外优势媒体和网络社交媒体倾斜,覆盖和锁定目标人群。《苏州河北》的媒体合作伙伴包括CNN、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福布斯杂志》等世界知名媒体,同时与《Time Out 上海》杂志、《That’s Shanghai》杂志,《Smart Shanghai》杂志等沪上主要面向外籍人士的本土媒体广泛合作。2012年2月,《Talk Magazine》杂志刊登了对主创之一Michael Leibenluft的采访文章,对《苏州河北》即将启动的首演进行预热。首演之后,《环球时报》登出专访“As Time Goes By”,加拿大《Jewis Tribune》周刊刊登“Jewish Refugee Play Opens in China”,《Israel Jewish Scene》杂志刊登“Play Tells Tale of Jewish Refugees in WW2 Shanghai”,专门刊登以色列新闻、创意与文化的在线杂志《Tablet》刊登“A Chinese Shul’s Love Story”……海外集中宣传形成整体声势,本土媒体顺势跟进,《苏州河北》未演先热,且愈演愈热,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河北例6

河北省由于吸收外资的能力较弱,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的硬约束,资源的过度开发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弥补的破坏。同时河北省低水平的人均资源储备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承受着巨大压力,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不适于河北省经济发展。河北省必须寻找一种既能推动经济按照预期的速度和目标增长,又能节约使用有限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因此分析河北省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其存量的计算,对于分析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现状

经济学家测算,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远大于其它经济资源在经济中的作用。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通常达60%~70%,而河北省却主要由物质资本所提供。

河北受教育者人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因此河北各类人才的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河北省的教育质量。首先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原因,河北省名牌大学较少,历史悠久、治学严谨的中、小学及师范院校较少。加之改革开放后,大批教育系统的优秀人才流向京津地区,原先积累的一些优秀教师流失,使中学、大学的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从劳动力资源人文素质角度看,拥有众多文化素质较高、有各种技能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善于经营、勤于劳作、心灵手巧的劳动者群体是产生企业家的摇篮,是产生经济活力的源泉,是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方面。这是河北人力资源所极其缺乏的。

从人力资本流量状况看,河北无论是在世界的人才流动中还是在国内的人才流动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当前人才流动的总趋势是由落后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于离京津地区较近,河北省的生产要素不断向北京和天津地区聚集。河北每年考入外省的上万名学生,毕业后只有20%返回故乡。目前人才队伍仍然不稳定,结构不合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河北省经济相对北京、天津滞后,用人机制不灵活。近几年毕业后不愿回河北的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河北在人才流动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但不利因素显得十分明显,而有利因素没有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

目前,人力资本存量度量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受教育年限法。

首先,将劳动力即从业人员按学历层次分为五类。即: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以上。

其次,确定每种学历层次的受教育年限。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学年情况,本文设定以上五类的学制分别为:2年、6年、3年、3年、3年。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受教育年限规定为16年。因而各学历层次的受教育年限分别限定为2年、6年、9年、12年和16年。

由于资料有限,因而本文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各次产业中各种学历层次的就业人员数量所占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结合中国劳动年鉴中分地区的就业人员中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数比重为依据,通过内插和外推的方式,得到历年河北省不同学历层次人力资本的相关数据。

再次,利用公式(1)计算人力资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公式1)

用hi表示第i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用HEit表示第t年第i学历层次劳动力的人数。在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知的情况下,各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采用(公式2)计算:

(公式2)

ht表示第t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人力资本水平;Lt表示第t年的从业人员数。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测算出了1978年~2006年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见下表)。

河北例7

论文摘要: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河北民间武术具有多元性、兼容性、辐射性文化特征,并对形成该文化特征之成因从地理环境、社会民俗民风、政治军事诸方面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发掘民间武术这一文化遗产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武术学科理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渊源流长的中华武术同样也体现出不平衡性,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和民族特点。河北省作为中华武术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曾有 50余个拳理明晰的拳种发源于此,这种别具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的河北民间武术 ,是中华武术文化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方武术文化进行研究,从地区武术文化的特殊性中寻找 中华武术文化的同一l生,对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 了解武术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中华武术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对民间武术的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起点 ,决定着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正如先哲所云:“学问者乃天下之公器。”武术术语概念同样如此,它是武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先生认为:“民间武术是相对于军旅武术(亦称官方武术)而言的,在中国武术史学中,一般将古代军旅中传习的武术,称之为军旅武术 ,而将流传于军旅之外的武术,统称为民间武术。”从两者区别来看,军旅武术是“开大阵、对大敌”的格杀技术,强调 “列队而前”、“一齐拥进”的配合格斗 ,目的是杀敌人。民间武术是“场 中较艺,擒捕小贼”的对搏术,讲究“人 自为战”,充分发挥人的技能和体能,目的是打败对手、擒住对手,在演进历程中广泛吸取古代医学、导引养生术,朝着内容庞杂、功用繁多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将民间武术界定为:在人类生存本能的基础上产生的,长期流传于民间,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攻防动作作为基本素材,以提高个体攻防技击为主体价值 ,注重德艺双修、体用兼备的民族传统运动形式。

2 河北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特征 

2.1 多元性 

2.1.1 拳种构成的多样化 

河北省作为燕赵古 国,与其他地区相 比,历史文化积淀异常丰厚。早在小长梁人(遗址在河北阳原,距今约 170万年前)时期,萌芽状态下的武术已作为生产劳动技能寓于生产劳动过程中,而在与大 自然的抗争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简单、实用的攻防格斗技巧,并把它应用于社会实践与传说中的武事活动 ,如神农 氏伐斧、燧之战,蚩、黄涿鹿之战和炎、黄阪泉之战等,皆爆发于河北境内  。发展到宋代,民间武术结社在河北尤为普遍,苏轼出任定州时就曾写过定州民间武术结社盛况的专折奏于朝廷。 

时至今日,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 ,河北风格特点不同的武术拳种有:形意 、太极、八极、八卦、无极、八闪翻、绵张翻、鹰爪翻、翻子(长、短)、六合 、通背、燕青 (迷踪)、二郎、功力、明堂等五十多种 ,故河北有“武术之乡”的美誉。 

2.1.2 拳理拳法的复杂化 

就单一拳种本身而言,一个成熟的拳种应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及训练体系相对完整的技击性运动,即它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套路、器械,还需要有一定的拳理,在风格、劲力、练功方法等诸方面别具一格。另外,任何拳种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仅某一拳种某一套路而言 ,其发展动因涉及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术本身的社会功能等方面。 

2.1.3 人力资源的多元化

由古至今,河北曾涌现出大批的武术英豪 ,如,东汉时期赵云,系今河北正定人;东晋时期祖狄,是今河北涞水人,刘琨是今河北无极县人,此二人相交,“闻鸡起舞”,磨励斗志,被晋元帝封为奋威将军,北伐戎狄。涿州人赵匡胤,出身于四世的将门之家,盘龙棍扫平乱世,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另外,还涌现出“神拳”李洛能(河北深县人)、“杨无敌”杨露禅(河北永年人)、八卦掌传人董海jii(河北文安县人)等武术名家。据当地旧县志记载,河北人以武步人仕途者甚众,如,河北文安县,共取武进士 25人,武举人 128人。 

此后,河北民间武术家更是层出不穷 、驰名海内外,他们宛如熠熠闪烁的群星镶嵌在河北武术发展的史册中,为中华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如,1903年沧州武术家“神力千斤王王子平击败在沪摆擂的美国人沙利文 、英国人乔治、法国人彼得,名画家齐白石欣然书写“南山搏猛虎,深潭驱长蛟”贺联,赠予王子平。此外,沧州武术和邯郸永年太极拳于 20o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充分说明河北民间武术 的人力资源,无论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还是从所代表的拳种门派上,均体现出一一定的多元化特征。

2.2 兼容性 

燕赵故地的河北人民历来尚武,并传承不衰。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载:黄帝通过教武“振兵”、“习用干戈”,可见那时古代称之谓“大战之术”的武术,就在河北萌芽了。假如从西周倡导农民“一时讲武”起已达三千余年。在上千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河北民间武术不断汲取营养进行 自我更新,其在更新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兼容性特征。 

2.2.1 横向切合兼容 

武绍祖先生在《中国武术史》开篇序言 中提到:“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国粹 ,与文、史、哲 、理、医诸学科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同中医、气功等都是人体科学的一个不同侧面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河北民间武术亦然,其拳种理论渗透着文、史、哲、理 、医等文化精髓,如,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董海川传习的八卦掌 ,融周易之理,取象八卦;一代武学大家孙禄堂先生则将拳术的本质上升为拳与道合,并根据易经和丹经先后创立了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和以内丹修为为表征的拳学进阶理论;武术家郑怀贤先生,不仅在武术方面造诣较高,而且其骨伤治疗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曾担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著有《伤科治疗》、《正骨学》、《伤科按摩术》等教材,并曾给周恩来 、贺龙等国家领导人治过病。

2.2.2 纵向交流融合 

河北武术与全国各拳派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局面。1985年河北省民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汇编的《河北省武术拳械录》中,收集整理出近 70余拳械。在这些拳械中,除八卦掌、苗刀、八极拳、燕青拳、戳脚 、明堂拳等多项拳种来 自于河北省外,还有部分拳种系于省内或其他省份的拳种交流融合而来,如杨式太极拳,则是由陈式太极拳交流变换而来,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先后衍生出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形意拳则由山西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广为流传的大成拳;其他的还有 阴阳八盘掌 、六合 、太祖等等。它们在交流传承过程中,受河北地理、人文等环境影响,均能够历久弥新,各成体系,从而形成了多种流派并立的局面,究其奥秘 ,与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博大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不无关系。 

2.3 辐射性 

河北民间武术在兼容并收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营养,同时,又将 自己成熟的拳理拳法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对周边乃至海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朝野佥载》中载:“北齐稠禅师,邺人也(河北临漳一带)……,横塌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绕武劲……”少林言武勇者自北齐稠禅师开始,河北人稠禅师,开了少林武术之先声。民国时期,在孙中山“尚武精神”的倡导下,习武开禁,河北的拳技之风蓬勃一时,其中,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操学校”(后改为“精武体育会”),是 由河北沧州武术技击大师霍元 甲创建的,“上海精武体育会”不仅在全国许多省市设有分会,而且还派人到东南亚一带表演、传艺,使得河北的迷宗拳得以迅速传播。1928年成立的“中央(南京)国术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员,如武术名家张文广、温敬铭、傅淑云、刘玉华等。馆长张之江、副馆长李景林都是河北人。“中央国术馆”“武当门”的门长,由河北雄县的高振东担任;“少林门”的门长,由河北沧州的王子平担任。在馆内任教的河北武师还有佟忠义、郭长生等 2余人,传授包括了河北的形意、八卦、太极、八极、弹腿、燕青 、通臂 、六合等拳种。 

在该时期,河北人还参与创建其他省市武术馆,进行武术传播 ,如,1906年筹建的天津“中华武术会”,河北人李存义任副馆长,燕青门的姜容樵任拳师;河北沧州人刘振山等创建四川“万县国术馆”;在“湖南 国术馆”任教的有河北定兴拳师朱国祯;在山东“黄县国术研究会”任教的系河北沧州李书文。总之,应邀在外地授艺的河北民间拳师其人次累计以说数以下计,而来河北学艺的国内外友人更是举不胜举。以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河北民间武术向全国辐射的步伐。 

此外,面向海外同样不乏有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播纪实,如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河北武术选手温敬铭(蠡县人)、郑怀贤(安新人)等参加的中国国术表演队向各国观众和运动员三万余人 ,表演 了中国武术精彩拳种和器械,郑怀贤表演的飞叉 ,获汉堡市市长杯一只;1960年河北人王予平 与其女王菊蓉随周恩来总理所率国家代表团访问缅甸:1987年 10月 3日至7日,美籍华裔徐纪访问盂村回族自治县,考察八极拳法 ……如上所述,河北民间武术在全国武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北民间武术前辈为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3.1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l ”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从空间维度上讲,人们生活在不同地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模式。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正如博阿兹所言:“人类的文化生活在许多重要层面上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较大,地域文化绚丽多彩。河北民间武术文化便是在独特历史地理文化的 自然塑造 中逐渐形成的。据《禹贡》载,“燕赵”在l占时属冀州之地。《读史方舆纪要》中亦称燕京“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 ,居庸锁钥于北。幽燕形胜 ,实甲天下。”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 ,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就沧州而言,其环境与武术的关系尤为明显。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们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河问、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 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燕赵文化,同时也为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和充足的营养。正如金恩忠先生在其《国术名人录》序言开篇所言:“吾中华民族 ,故称强悍,任侠尚义之人,慷慨悲歌之士,盖得山川大泽雄厚之气,故其人性情亢爽,体力健壮,天府神州,地理之关系使然也。”再次说明了中华 民族之所以形成任侠尚义之风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3.2 社会民俗民风的影响 

燕赵故地的河北人民历来 尚武 ,从西周倡导农民“一时讲武”起已达三千余年,如从黄帝在涿州“振兵”教武、“习用干戈”时算起则已四千余年了。《汉书·龚遂传》说,渤海郡 (沧州一带)太守龚遂见人民尚武成风,担心农民遇机造反,就布告全郡“卖刀买犊,卖剑买牛”,弃武从农。《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的确,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将张飞;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 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 

当今 ,燕赵英姿更加焕发 ,全省城乡练武群众约有几十万人。如沧州地区仅在校学生习武的已逾十万人;深县组织了 6个武术辅导站 36个训练点,带动了 196村恢复了练武活动,并建立了自己县的“武术节”,举办武术学习班 ,献技、献艺 、献资料,积极挖掘整理武术套路、史料、名人轶事、口传秘诀等等。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所言:“从未有人 以原始的眼光看过这个世界。他看到的这个世界正是由一套明确的风俗 、制度和思维方式改造过的世界。” 

纵上所述,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事,强化了河北人民形成的尚武尚勇的社会风俗,这种风俗的延续不衰,促进了河北民间武术的形成和发展。直到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仍然保持着这种优良习武传统,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尚武习俗所赋予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不同罢了。 

3.3 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 

3.3.1 政治与武治息息相关 

近代以前,中国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主要来 自北方,尤以河北为急。自隋唐以后,中国国防形势有所变化,东北一带各少数民族陆续崛起,河北方面国防压力增大。唐以后南下中原的少数民族大都 自河北而人。河北北部山脉为抵御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屏障,中原政权出于保障安全 的需要,对河北的经营尤为重视。如,明朝以举 国之力、大兴土木修建的长城,在河北境内途经距离最长、修筑最坚固、建筑风格极具代表性。清代,承德成了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保定则是直隶总督署的所在地。这样,政治重心集于河北,是一种能把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与经济上的供给相对完好地兼顾起来的格局。

而国家政治与武术的关系前人多有论述,如梁启超在《新民说 ·论尚武》中引用卑斯麦之言提到:“天下所可恃者非公法,黑铁而已!赤血而已!宁独公法之无足恃,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 ,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 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孙中山在其《精武本纪 ·序》亦论及:“吾人初不以黩武善战策我同胞,然处竞争剧烈之时代 ,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于生存。”张之江先生在《中央国术馆成立大会宣言》中日:“国家所以衰弱,完全因为我们把与国同生死的武化忽略了。”金恩忠先生同样提到:“要其能驰骋大陆,虎视一世,屹立地球 ,无不恃其国民之实力,与尚武之精神而已。以上论述明确提 出了要使 国家强盛,其 民必须要具备尚武精神 ,深刻阐明了国家政治与武术的关系。 

3.3.2 军事战事为河北民间武术发展提供了大环境 

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 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汉代,河北被正式命为“幽”、“冀”等州。三国时期,河北成了各诸侯王国逐鹿中原、争夺地盘的主要战场。宋代 ,河北成为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辽金两国交兵的战场。河北境内战事的频频发生,无疑对作战方式、兵器使用、士卒身体素质、器械之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河北民间武术发展提供了大环境。 

3.3.3 农民起义频发 ,为河北民间武术发展提供了温床 

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的掠夺变本加厉,农民破产更加严重,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从而激起农民群众激烈的反抗。如,公元 184年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河北巨鹿人张角领导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张角领导下,“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百十万大军像暴风骤雨 ,对腐朽的东汉王朝展开了最猛烈的冲击。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隋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中的一支主要的队伍。刘六、刘七兄弟在顺天府霸州文安县率领的农民起义,是明朝建国后 1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的斗争层迭不止 ,其中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颜习斋和明朝兵部尚书孙承宗即是最好的事例。近代和现代,燕赵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抒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武术在农民战争中广泛应用,为河北民间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4 结束语 

民间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上下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在全世界积极开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推动下,对民间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无疑是加快开发中华武术文化资源的必然要求,对于中华武术文化全面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万春.河北武术[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2]郑勤 ,等.神奇的武术[m].桂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94. 

河北例8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忽必烈一举攻克南宋都城临安,至1279年消灭殆尽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最终实现南北统一。

统一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恢复发展的措施,经过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经受过战乱而长期荒废的基业终于重新走上正轨。大都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但是庞大的政治机构的运转,不是仅有元大都的经济恢复就可以轻易满足的。江南在两宋之后,依然是全国的经济富庶之地,而且在未统一南宋之前的至元十二年,元朝就开始从“江南运粮”①,现在就更是必须。但是海风无常,漕运船只时有被掀翻之灾;水陆两运,从杭州经江南运河、扬州运河、淮河北面入黄河,逆流而上改由陆运,经一百八十里陆路由御河以达大都,中间的陆路全靠人力、畜力,给百姓带来了巨大负担。为解决这些问题,开通运河则成为必然之选。

“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干万,民不胜其悴,至是皆罢之”。②这是未开通通惠河以前的状况,每年从江南运来的粮食,只能到达通州,而至大都的一段陆路,只能由劳苦民众辛苦跋涉搬运,遇到阴雨连天的时候,更是艰难,导致粮食无法及时运达。为了“以济漕运,而京师无转饷之劳”③,世祖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举水利建言:“疏凿通州至大都河……节水以通漕运,诚为便益。”④至此,南粮可以直抵大都,解决了物资之困。

除了通惠河,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山东临清到东平)和济州河(山东东平到济宁)的开通,使南方物资到达大都的路程比隋代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整整缩短了900多千米,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元代开通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南粮北运、南北互通货物,但是开通之后,对中国主要水系的沟通、控制南方以维护全国统一,尤其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船既通行,公私两便”⑤,“便公私漕贩”⑥,官方与民间的南北物资通过运河往来都被允许。但“江南行省起运诸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为其河浅涩,大船充塞于其中,阻碍余船不得来往。每岁省台差人巡视,其所差官言,始开河时,止许行百五十料船,近年权势之人,并富商大贾,贪嗜货利,造三四百料或五百料船,于此河行驾,以致阻滞官民舟楫,如于沽头置小石闸一,止许行百五十料船便”。⑦可知,运河开通后,随着南北货物运输的频繁,富商权贵甚至自造船只获利。南北商业贸易的交流使运河沿岸的大都、天津、临清、扬州、苏州、杭州及周边的上海松江、南京等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全国各地的富庶可见一斑。

船只往来频繁,并不只装载粮食物资。《元史·畅师文传》云:“及归,舟中唯载书籍而已。”看来,运河开通对南北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它对于杂剧重心的南移的影响又是如何呢?下面笔者将试着从作家群、表演艺人这两个角度探索运河对北杂剧重心南移的影响。

一、作家群由北移南

作家群由北移南分两种情况,一是元前期北地杂剧作家入南;二是元中后期南地创作杂剧作家群的崛起。两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没有元前期北地作家的入南,北曲南传、南北曲交融就很难实现,也就不会有南地杂剧作家吸收北曲进而大量创作之风的盛行。虽说宋代南方已有杂剧,但毕竟与元代不同。

元代戏曲作家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了中国戏曲最繁盛时期的元代的书会才人、名公士夫及散曲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目录。他原籍大梁(河南开封),后寄居杭州,看来钟嗣成本人就是一位由北入南的戏曲作家。钟嗣成依据自己的生卒年月(约在1279—1360年间),先将金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大致分成两类:一类为前辈(金代、元前期)已死名公才人;一类为方今(与自己同时期即元中后期)已死(相知、不相知)名公才人,然后再将这些名公才人的作品大致按乐府、小曲、传奇(杂剧)分类,其中对杂剧作品的名目列举最为详细。

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於世者”中列举了元前期以大都关汉卿为首的56位名公才人,他们几乎全是北方人,以大都、河北真定、山东东平/济南、河南安阳/洛阳、山西平阳居多。“元代灭宋以前,北曲杂剧的盛行就已经遍布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一带”⑧正是这一现象的很好说明。“1279年以后,随着元蒙军事和政治力量势如破竹地南下,北曲杂剧迅速推进到了南方,最初沿着今称京杭大运河的水路传布到了江、浙一带,占领了南宋旧都杭州,继而推及湖广……”⑨对于北曲杂剧是怎样通过京杭大运河不断推广至南方江浙湖广等地的具体细节,仅凭现有资料无法得知,但是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试着解释。

1.海路与陆路加水路,这两种到达繁华之地的工具,一种太危险,一种不方便快捷、尤其陆路十分艰难。只有京杭运河既便利又可以直达繁华的运河周边商业、人才聚集之地,何乐而不为。

2.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述元代商业交通,谈到京杭大运河的情景时,说道:“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正如前面所述元代开通的运河时说到的京杭大运河为公私并用,除了官府运粮、调物资,老百姓舟楫通行之外,豪商富贾造船运货更是繁盛,关键是船里装的肯定不止物资、粮食这些必需品,随着商业贸易频繁,都市经济文化的繁荣,满足其繁荣背后的文人、表演艺术家的南北来往交流的运载更是必然,且江南自古繁华之地,倾慕游历甚至寓居之南的元前期北方作家更不在少数。如《录鬼簿》所记载的元前中后期主要是前期北地作家的流动情况,如下表。

从表格看,北地杂剧作家入南的原因或游历或宦游或寓居,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说明运河开通之后,文人作家所代表的文化随运河走向的变化情况。

3.元代废除了科举考试科目,到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恢复科举,希冀读书入仕的文人志士只能屈居下僚,或粉墨登场或借文寄志,有些汉人虽谋得小职但终非要职。总之,元一代汉人都处于备受歧视的状态之下。既然读书无望,很多文人开始游历江南繁富之地,或结交友人曲赋愁肠,或留恋风物人才。这是特殊情境下文人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

如上所述,《录鬼簿》当中所记载的元前期北地杂剧作家,通过运河,或游历或宦游甚至因某些原因留在南地。总之,元前期集聚的几乎全是北地杂剧作家,56人中大都作家确知的就有16位,如此形成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北地杂剧作家群。

而到了元中后期,“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记述的杂剧作家却几乎全是南地作家,又以杭州人士为最多。如金仁杰、范康、沈和、鲍天佑、陈以仁、范居中、施惠、黄天泽、沈拱、吴本世等都是杭州本地人士,再加上由北入南的宫天挺、郑光祖、曾瑞等人,他们都创作杂剧。这些南地以运河终点杭州为中心,或南地本土或由北来南的杂剧作家,共同缔造了南地特殊的杂剧作品。

因此,元前期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随着元军占领南宋都城杭州,加之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批名公才人抵达南地,使得北曲南传(元中后期的杭州杂剧作家沈和被称为“蛮子关汉卿”{12})、南北曲融汇(“南北调和腔”{13}自沈和始)成为可能。北地作家文人对南地戏曲发生了影响,不仅促使了南北曲相交融,还增强了杂剧的艺术生命力,而到元中后期以运河终点杭州为中心的南地作家群,为何以杭州人士居多,不仅仅是因为杭州自两宋之后依然是繁华之地,且风景秀丽、才人云集,更重要的是大都直通杭州的运河的开通,使得元前期北地作家大量流入此地,文化交汇,最终促成元中后期以杭州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所以,运河是南北曲得以交融、杂剧重心转移至南的重要因素和环节,不可忽视。

二、表演艺人由北入南

《青楼集》一卷,为元明间散曲作家夏庭芝著,记录了从元初的珠帘秀到元末的米里哈等一批杂剧女演员的精湛技艺及他们与戏曲作家、散曲作家及名公大夫的来往酬赠。下面仅述擅长杂剧表演的艺人。

元前期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代表人物除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一些一流作家之外,还有很多当时大都最负盛名的杂剧女艺人如珠帘秀、顺时秀、天然秀、司燕奴等,同样璀璨闪耀。

顺时秀“杂剧为闺怨最高”、“精杂剧”的司燕奴、“闺怨杂剧为当时第一手”的天然秀。当中比较突出的当属珠帘秀,“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14}元代后辈艺人都尊称她为“朱娘娘”{15}。她与元曲作家关汉卿等相互间也常有词曲赠答,汉卿曾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16}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17}。更重要的是珠帘秀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她的行程当是顺运河而下。

到了元中后期,杂剧女艺人多为元前期显赫京城的女艺人的徒弟及遍布运河一线的江淮、金陵、江浙等地的杂剧名角。如“独步江浙”{18}的小玉梅、“杂剧为当时所推,自维扬(扬州)来云间(上海松江)”{19}的翠荷秀、“精杂剧……驰名金陵者也”{20}的平阳奴、郭次香、韩兽头、“旦末双全,江淮间多师事之”{21}的赵偏惜、“淮扬名妓”{22}李芝仪之女童童“间来松江,后归维扬”{23}、“善花旦杂剧”{24}的张奔儿之女李真童“十余岁,即名动江浙”{25},等等。甚至在“专工南戏”{26}的龙楼景、丹墀秀之后,不仅“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且能杂剧,尤为出类拔萃云”{27}的芙蓉秀的出现,说明艺人南北技艺兼具的才能,还说明南北曲在舞台上各取所长的潜力。

总之,这些驰名的杂剧名角顺着运河到达商业繁华的运河周边城市,用色艺双全的绝美技艺为杂剧的传播和南移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黄仕忠先生在《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中所说的,“杂剧的南移路线,主要是沿着大运河和长江水路,除杭州外,扬州、建康、苏州、松江等江南各域,也成为杂剧汇聚之地”。杂剧重心南移离不开运河的开通,更不要说元末,北方自然灾害严重,大量北人南迁,运河沿岸城市就更是他们希冀抵达的目的地了。

注释:

①[明]宋濂.元史(卷一六六)·罗璧传.中华书局,1976:3894.

②[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中华书局,1976:1589.

③[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中华书局,1976:1588.

④[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通惠河.中华书局,1976:1588.

⑤[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通惠河.中华书局,1976:1589.

⑥[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会通河.中华书局,1976:1608.

⑦[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会通河.中华书局,1976:1588.

⑧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二).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Vol2:8.

⑨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二).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Vol2:8.

⑩关汉卿.南吕·一枝花.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2.

{11}[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0-121.

{12}[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13}[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14}[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

{15}[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

{16}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0-701.

{17}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0-701.

{18}[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0.

{19}[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3.

{20}[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8.

{21}[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8.

{22}[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3}[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4}[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25}[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6}[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27}[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参考文献:

[1][明]宋濂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录鬼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85-274.

[3]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青楼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01-85.

河北例9

从“小人物”入手,紧扣时代精神,引导舆论、扬善抑恶

当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以致社会出现了“道德焦虑”。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纷繁芜杂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无法对其中的内容与价值倾向进行细致判断和取舍。有些媒体甚至走向了低俗和媚俗,影响了公众的道德感受。

在此背景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社会的观察者和前行的望者,媒体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主流价值观,传递向善的正能量。而党报更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为此,自2012年初开始,为配合河北省“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河北日报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扬善抑恶方面的作用,持续宣传报道好人典型,以真善美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通过发现“身边感动”,挖掘“身边好人”,紧扣时代精神,大书特写凡人善举,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众多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告别了“高大全”式的道德标杆宣传,把更多的笔墨、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中有闪光点的普通人。在河北日报“善行河北”报道中,更是把捕捉并“放大”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感动作为报道的首选。自2012年3月以来,河北日报先后打造“学习雷锋 善行河北”、“寻找身边的感动”、“志愿服务 善行河北”、“燕赵人物”等专栏,在一些版面的重要位置,推出了两百多位“平民雷锋”的事迹报道,基本做到了细水长流不断线,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生动事迹和高尚的情操感染读者,启迪人们的心灵。

对于重大典型,河北日报结合“走转改”活动,通过记者长期蹲点采访、与采访对象深度对话等方式,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与其典型意义的深度开掘,并进行突破常规、不惜版面的强化处理。自2012年5月16日起,河北日报派出记者前往邢台市平乡县特教学校进行蹲点采访,连续一周在头版或二版重要位置,对盲人校长穆孟杰自立自强、关爱盲人、奉献社会的感人事迹进行全方位报道。在2012年5月18日对“油条哥”刘洪安进行图片报道后,又连续以“新闻纵深”的专版、“纵横谈”栏目的评论、“热点开讲”栏目的深度分析以及动态消息等,进行了多形式、多角度报道,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精神特质,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诚信经营不吃亏”的主题,不断放大这位诚信好人的积极影响。

河北日报对“善行河北”人物规模空前的报道,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有效地抵消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推动受众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情感往好的、正确的方向发展,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

与此同时,报道还引发了一系列从个体示范到群体现象的社会效应。发生在滦南“爱心小院”的善行义举经河北日报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单位、集体和个人踊跃加入帮扶“爱心小院”的行列,为残疾孩子奉献爱心。在“油条哥”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各地纷纷涌现本地版“油条哥”、“油条姐”,其诚信效应不断向食品、餐饮、商贸等领域深度扩散。

契合受众心理,把握报道节奏,不断掀起报道高潮

从传播理论和受众心理规律分析,任何新闻事件或活动,都有它的黄金传播周期。这个规律,是不以媒体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件或活动进行深入报道时,要以受众为核心,精心研究受众心理,准确把握报道或活动的周期、节奏与规模。河北日报“善行河北”报道自去年初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如何契合受众心理,把握好报道节奏,显得尤为关键。

为此,河北日报紧紧抓住重要节点,结合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不断掀起报道高潮,加强报道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助推活动深入开展。

2012年2月25日,河北日报为配合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出台,先发出长篇综述《善如芝兰芬芳燕赵――写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启动之际》。2月26日,刊发“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启动的消息,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弘扬雷锋精神让互助诚信孝敬之风吹遍燕赵大地》;同日,二版头条位置刊出省文明委《“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方案》的详细内容,“学习雷锋 善行河北”专栏第一次同读者见面。接着,迅速推出全省各地和省直一些团体、部门作出安排部署的综合消息,这是第一个高潮。

第二次报道高潮在3月5日学雷锋日前后。这其间,先后刊发消息、通讯10多篇,并于3月6日推出六、七版通版,用书写体大字标题《50年,雷锋就在身边》,回顾了河北省学雷锋的成果;同时,突出报道了全省各地深入开展“学习雷锋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

第三次报道高潮是5月12日,河北日报在一版刊发综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写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之际》,再次推出了通版报道,主要内容是《弘扬善行义举 凝聚强大力量》,把前段时间涌现的重大典型事迹扼要地展示给读者,把省直单位和各市推动这项活动的主要经验总结出来,并发表对省精神文明办负责人的专访。这组报道承前启后,是把活动引向更深一步的助推之举。

第四次报道高潮是11月2日在头版重磅推出的万字通讯《铸魂》。为喜迎党的十胜利召开,该通讯以“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重点,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河北省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与总结,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善行河北”的现实意义。稿件刊发后,既受到读者的好评,也受到了省领导的赞扬。

在集中报道道德建设“青县现象”这个典型的同时,河北日报还在头版、要闻版、纵深版介绍了秦皇岛市评选“平民偶像”、沧州市举市建设“好人之城”、石家庄市倡导从小事做起学雷锋的经验。同时还发表一些城乡基层单位抓道德建设的事迹,做到了层层有经验可学、条条有榜样仿效。

统筹全局,加强协作,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

如何让重大系列报道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推动力?

河北日报多年来形成了部门间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的成功经验。在开展“善行河北”报道的过程中,河北日报不仅将此经验一以贯之,而且锐意创新,充分发挥报业集团多媒体、全覆盖优势,加强与省直有关单位的合作,努力形成“善行河北”报道的“大合唱”。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这次开展“善行河北”报道,河北日报编辑部各部、室积极参与,各施所长,锐意创新,共同唱好“一台戏”。理论评论部在活动初始,就在《知与行》版发表了两篇理论工作者的重要文章,阐述了开展这一活动的时代意义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专题部充分利用“新闻纵深”专版优势,不断深入挖掘“身边好人”的心灵感悟,深层解读基层典型经验做法。新闻摄影中心在这次实践活动的宣传中,不仅为消息、通讯配发图片,还不时地在《瞬间》版整版发表“善行河北”典型的摄影报道。

加强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合作。在全媒体时代,党报要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需要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影响各方舆论,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为此,河北日报充分发挥报业集团多媒体、全覆盖的优势,在报业集团层面成立了“善行河北”宣传报道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善行河北”的报道,特别是重大典型报道,均由河北日报编委会牵头,统一指挥调度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网)、河北新闻网等相关部室参加,确定重大报道节点及宣传主题,协调重大典型、重要策划同步刊发,确保形成报道规模和声势。其间,还充分运用好“善行河北”官方微博、微博河北、河北手机报、燕赵都市报手机报等新媒体,实现全媒体联动,通过网络交流互动、编发手机短信等,发动网民积极参与,积极引导群众由关注、热议向实际行动转化。

河北例10

1河北地秧歌的民俗文化历史发展背景

流行于河北唐山地区昌黎、乐亭县、秦皇岛市、滦县一带的民间舞蹈,又称“昌黎地秧歌”“河北地秧歌”“冀东地秧歌”等,是河北民间舞蹈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与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一起被合称为中国北方四大秧歌。

在昌黎民间艺术还有三歌,分别为“地秧歌”“吹歌”“落子”。作为三歌之一的昌黎地秧歌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被称为“秧歌头儿”的臭角至今带着的“裘帽”即是元代兵士的装扮。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昌黎县志》中有“十四、五、六日,名之元宵……夜则张灯演唱秧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的有关地秧歌的最早文字资料。清代地秧歌是以歌舞联体、角色繁杂的表演形态存在的,被称为“唱秧歌”或叫“跑唱秧歌”。在辛亥革命前后,地秧歌中的歌唱部分“莲花落”逐渐与舞蹈部分不可分,莲花落逐渐发展为著名的戏曲剧种评剧,舞蹈部分则脱离歌唱独立发展起来,成为如今的“出子秧歌”。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传统的秧歌分为过节秧歌、场子秧歌。过街秧歌是一种无情节、无内容走街串巷表演的舞蹈。场子秧歌是一种情节性逗趣的舞蹈表演形式。

河北地秧歌的动作多产生于田间习作,地秧歌中所使用的道具也处处体现着劳动的气息。例如,地秧歌中角所使用的“棒槌”就是从先人洗衣用的棒槌而来,可以想象由单单的一个洗衣棒子演变到在手中旋转自如的道具,其中所经历的是怎样一个智慧的伟大转变!昌黎地秧歌主要通过政府保护、对外交流演出、老艺人传承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期昌黎地秧歌比较火热,改革整理了大部分民间段子。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整理加工,去粗取精,吸取了东北秧歌的一些动作特称,地秧歌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更富有表现力和故事性。例如,《跑驴》等一些作品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近几年,昌黎地秧歌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昌黎地秧歌。地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秧歌头儿”的臭角至今带着的“裘帽”,即是元代兵士的装扮。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昌黎县志》中有“十四、五、六日,名之元宵……夜则张灯演唱秧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的有关地秧歌的最早文字资料。清代地秧歌是以歌舞联体、角色繁杂的表演形态存在的,被称为“唱秧歌”或叫“跑唱秧歌”。在辛亥革命前后,地秧歌中的歌唱部分“莲花落”逐渐与舞蹈部分不可分,莲花落逐渐发展为著名的戏曲剧种评剧,舞蹈部分则脱离歌唱独立发展起来,成为如今的“出子秧歌”。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

2河北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及风格特征

河北地秧歌具有欢快、风趣、幽默的特点。每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扭起秧歌。传统的秧歌分为过节秧歌、场子秧歌。过街秧歌是一种无情节、无内容走街串巷表演的舞蹈。场子秧歌是一种情节性逗趣的舞蹈表演形式。

河北昌黎地秧歌表演角色划分为丑、妞、、生四个行当。“丑”是地秧歌艺术的核心角色,没有丑就没有“逗”。在当地人看来:就像吃饭没肉不上口。丑在地秧歌表演中的分量最重,技艺要求也最高。丑分文丑、武丑两种,均使用扇子和手绢为道具。其表演特点开朗豪放,“应变快,着数多,浑身是戏最灵活,翻、转、钻、闪满场飞,逗得小妞无处躲”。

妞又称“包头”“上装”,是俊扮的少女形象。扇和绢为道具,表演含蓄轻盈,稳重怯,柔种俏,扇花飞舞,双臂摆动俏又美。其特色是扇花周身飞舞。综合地秧歌动作特点分上肢和下肢动律。下肢基本动律:自然步、别步、后踢步、碎步、吸腿拧步、颤拧步。

扇位:2位扇、怀扇、闪扇、左下贴扇、肩扛扇、右端扇。

河北地秧歌中“”类是戏曲中的彩旦,又分文、武两种,文“”手持团扇和烟袋,舞“”持棒槌。“”的表演是:“抖肩摆胯碎步颤,哪有逗就往哪钻,穿针引线哈哈笑,双臂一横把脸翻”。

生俗称“公子”,在传统地秧歌中,这一角色多扮成文质彬彬的书生。装扮类似戏曲中的小生,表演时左手握住长衫衣襟,右手持扇。体态轻盈,风流潇洒,含情脉脉。特点:酸溜溜,文绉绉,八字步,倒背手,一步三颤晃脑袋,眼神盯着和妞。

动作特点:身体上下起伏、左右挫腰、摇肩摆头。男性下肢:前踢步、蹲步、探步。手绢花:8字翻腕、撩手绢、掸手绢。

3突出河北地秧歌民俗文化特色,发展河北民间文化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麓,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河北地秧歌民间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河北秧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其表现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同时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历史上典型的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河北省素有北方汉族民间舞蹈之乡的美誉。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存共有一百零一种民间舞蹈,但有十九种长期不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昌黎的地秧歌、井陉的拉花、沧州落子、徐水狮舞、衡水凤秧歌、白马岗跑竹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