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牛昱涵; 施曼; 王心怡; 李江叶; 张维国; 陈金林; 高岩; 梁永超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京210014;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杭州310012

关键词:苏南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摘要:【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桃园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苏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年麦季(5月)和稻季(7月)采集研究区稻麦轮作田及由其改为桃园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丰度。【结果】当土地利用方式由稻麦轮作田转变为桃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与水旱轮作田相比,桃园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毛管孔隙度显著降低,而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更加紧实,pH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下降,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升高,有机质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相应地,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从春季到夏季,稻麦轮作田和桃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下降,稻田降幅较大。另外,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结论】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改变了土壤孔隙性,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降低了土壤pH,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土壤中氮转化酶活性,并促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最终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固碳潜力。因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应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要求:

{1}来稿请写明作者的通信地址、单位、姓名、邮编、电话、E-mail地址。

{2}凡不同意编辑修改稿件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3}文题:力求简明、醒目、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

{4}所有引文均需核实无误,文献版本应信实可靠。

{5}稿件摘要一般在200-300字、关键词一般3-8个。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