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职业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4 10:10:03

护理职业教育

护理职业教育例1

(二)加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的主要地方。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项就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让没有工作的人找到工作,让有工作的人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所以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非常广。随着人力资源战略的提出和医疗体系的发展,护理人才非常紧缺,而且护理人才的就业范围也变得更广。所以对现代护理的职业教育来讲应该要以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实际的教育。首先,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高等护理职业教育中,要对办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对办学的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和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培养出的护理人才成为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三)提升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护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护理的实践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中,尽量做到对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该要将现代护理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在实际的教育中不能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脱离的模式,这样才能去满足现代护理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务必从技能训练开始,加强对护理的操作技能教学的进行,逐渐树立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双重教学观。此外,安排专业课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应该要灵活。例如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小组讨论、家庭访问、临床指导以及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让自身的业务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有效提升。最后,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快速的进入到自己工作角色。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再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起现代护理的职业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护理职业教育例2

【中图分类号】G712

中职卫校是为社会医疗服务行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校培养的护生能不能成为适应行业发展的真正“人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医院已从公益事业向着盈利事业转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医患之间的关系逐渐变为服务与消费的关系,其中的护患关系更是每一所医院实现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赢得患者对护士乃至医院的信任与尊重。我们对中职护生的培养也要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

1、现状

本人曾开展过一次各级医院对本校实习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质评价调查:

在100份调查表里,较差、一般、好的票数分别为,护患沟通能力为45、27、28;同事之间沟通能力为20、24、56;医德素养为20、29、51;敬业精神为36、22、42;服从精神为21、35、44;团队精神为46、36、18。

从调查结果发现,医院认为45%的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较差,医院认为46%的实习护生的团队精神较差,而服从精神、敬业精神、医德素养的“一般”和“较差”的比例都超过55%。

2、护生特点

“90后”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护生绝大多数为女生,都是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强,对于在学习医学知识、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因而形成的素质基础较差。

许多中职教育学者都认为:中职生这一群体在行为心理上可以用“青涩、多变、可塑”来概括。青涩指情绪的未稳定性,多变指易受影响性,可塑指易于引导的特点。因此这一群体在专业能力的形成、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具有“循序渐进,稳步形成”的特点。

3、教材的局限性

3.1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教条、脱离实际、缺乏说服力

中职采用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教材虽说明了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重要性,也有较少的事例,但却依然“口号”,缺乏更多有血有肉的事例去应证,同时也缺少对事例的深入分析,如:从企业的目的、个人的需求等角度去剖析。

例如“诚实守信”,在严重缺失诚信的现实社会里,置各种频发的非诚信的社会事件、道德滑坡于不顾,一味的要求学生诚实守信,不仅上课的教师“心虚”不已,学生也会对此置若罔闻,就算是有了教学的效果,那也是培养了几个不能适应社会、幼稚的学生。

3.2相对护理专业,教材缺乏针对性

在所有中职各专业中护理专业有其特殊性,它所直接面对的是人的健康,而非产品,因此,严谨与责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本校在内的各中职学样大都采用的人教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从类型上看应属综合类教材,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内容十分匮乏。

4、改进教学思路

4.1注重护患沟通、服务意识、服从精神、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4.1.1培养护生具有四种素质的重要性

1、护患的有效沟通是医疗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流[1],是护患之间联系的纽带,亦是护士的基本技能之一。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有助于护理工作者对患者顺利地实施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和减少医疗纠纷[2]。中职学校在培养护生的过程中注重有效沟通技巧与研究不仅对现今有待改善的护患关系有推动作用,也为将来护生们进入临床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服务意识

现阶段就医环境对护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护士服务意识决定着护理服务品质。护患关系更是每一所医院实现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赢得患者对护士乃至医院的信任与尊重。医疗卫生行业特别是各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所面临的现状是:硬件设备能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软件却不尽如人意,很明显的表现在许多从业人员特别是作为医院“窗口”的护士服务意识参差不齐。中职卫校是为社会医疗机构培养一线服务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是培养护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护生成长的关键塑形期。学校培养的护生能不能成为适应行业发展的真正人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而受种种现实状况影响,中职入学护生的对道德的认识还是处于较低水准。因此,上述现状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时,更应加强服务意识这一职业素质的教育。

3、服从精神与团队意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生产劳动就更加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任何团队都是以追求效益作为它的最终目的的,而实现效益的的基本途径就是“发挥领导作用,实现工作高效率”,那领导作用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实现呢?那就是纪律和因服从而产生行动的执行力。如果大家的服从意识很淡薄,那么一盘散沙的一群人何来执行力,结果,效益就是句空话。现如今的各级医院大多已从公益事业转变为盈利性机构,医院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当然也追求着效益,所以,医院里的每一个科室就是一个团队,每一名成员都应保持高效的执行力。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讲,服从就是一种美德,只是许多人都误解了,对“服从”两字很不服气,以为“服从”就会有损尊严,有损个性。于是,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加以引导,使我们的护生从意识上转变,并愿意去实践。

4.2改进教学方法: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采用自编教材的形式适当增加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四种职业素质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护患有效沟通三要素,有效沟通的前提基础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方法是主动,同时设计好护患沟通应用场景实例,要求护生在课前对课程里的应用场景做好前期准备:“想一想,自己该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等等”

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与讨论,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设计好的以下应用场景:假设今天是12月的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岁的孩子来门诊输液,当值护士怎样实现沟通与服务。护生们首先应有所准备,以5分钟为一个扮演片断,其后的5分钟进行展开式讨论,并如此循环。笔者的课堂中,护生们曾为“给孩子盖一张医院里的小毛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中,护生们学会了关心,知道了主动,于是,这一课堂就会深深地刻在她们心里

通过几年的实践,护生们都能感觉到原来职业道德课可以做到如此生动,在这样的教与学中,我们能深深的体会,课堂应该是护生们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住教育的走向。

护理职业教育例3

近年来,医患纠纷的种种案例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因医患纠纷导致的惨案,令众多见者唏嘘不已。医患纠纷的出现,具有众多原因。

一、在护理学职业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护士是被称为“天使”的职业。相比较医生而言,护士接触患者的时间更久。因此,护士的职业性质,要求护士应当具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在对待患者时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患者的不同需求,照顾患者的主观感受。对待不同的患者,要有不同的沟通技巧,要有较强的洞察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患者之间的冲突,尽可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二、在护理学职业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是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并不断努力学习,终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的护理人才。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医患纠纷的案例,仔细分析产生医患纠纷的原因,并了解其中存在的法律法规、医德医风等问题,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其次,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三,可以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让教师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总之,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方式很多,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的自觉学习,努力提高,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

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两大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在护理的过程中,尊重患者的需求和隐私权,懂得为患者保密,注意观察细节,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纳入教学计划,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输入大量优秀的护理人才。

3.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护理职业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职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在给患者提供服务时,还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规范,注重各种细节。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模拟医患纠纷的案例,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扮演患者,一组扮演护士,让学生充分站在患者和护士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护士的不易,也理解患者的不易,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面对问题更加客观公正,而不是主观激化。

4.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学的学生除了接受理论教学外,还要经历较多的临床实践、实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直观重要。学生的临床实践,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接触患者的过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许会面对不同的患者,也可能会遇到刁钻的患者。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教育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患者,都应当有平和的心态,在护理的过程中,做到轻言细语,严肃认真,学会关心和理解患者,消除患者的疑虑,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5.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在护理专业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近年来国家发生的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客观分析导致医患纠纷的具体原因。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患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做?这样,学生可以分别站在患者的角度和医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换位思考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患者,更加的客观和公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总之,在目前我国的护理职业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护士是天使,也是接触患者最多的人。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细心,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避免和患者的直接冲突,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职业教育例4

1.中职护理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如何自觉地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当前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中职护理的经济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反差较大。导致他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职业道德发生了偏差。护士献身护理事业的思想不牢固;护士忠于职守和敬业意识淡薄;护士学习护理业务的气氛不浓。

2.社会发展需要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条件下,公民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这正促使医学教育理念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深刻的转变,在人文素养、医学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领域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当今不断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亟需提高中职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实施路径

对中职护理学生采用全面职业道德培养方案,以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培养德能兼备现代中职医学生,形成四阶段立体职业道德培养方案,即入学教育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外活动阶段;社会实践阶段。

1.入学教育阶段

(1)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们认热爱自己的专业,初步树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逐步引导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使班级成为刻苦学习、互相帮助和良好道德风貌的集体,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锻炼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强的意志品格。

(3)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客观、理性的评价自我,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课堂教学阶段

(1)课程开设: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是职业道德品质形成的理论基础。自身具备了扎实的职业道德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理论的认识,进而提高职业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提高对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所以要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应当首先从明确认识开始,可以开设《医学生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等课程。

(2)教学方法:第一,丰富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如讲授、自学、角色置换、示范、电化教学等,以适应学生不同需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德育、智育相结合:将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体系。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校企融通,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涵,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学过程控制要点:第一,扩充知识要点:更新护理观念;倡导人文关怀,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勤奋学习,不断提高护理理论、业务水平,精益求精;加强护患沟通,避免引发矛盾;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第二,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护理专业我们主要强调服务意识、人道主义精神、责任感。第三,深化教学内容:为促进理论向道德能力的转化,教学内容中及时提供典型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判断、决策,增强其在模拟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教学阶段

社会实践阶段是中职护理职业道德实施路径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邀请实习基地人员到我校讲座: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来我校介绍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坚持“学用统一”,摒弃“坐而论道”,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2)派学生出去参观实习:学生到医院、社区、老人服务中心及幼儿园等地参观和实习。注意培养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环境变化,使之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3)假期专项实践活动:到医院见习至少10天,并需填写见习评价表。组织社会调查,主要是学生所在社区人群医疗卫生现状及人们的健康意识调查。通过此活动使学生了解居民需要什么样的卫生服务,明确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对提高民众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小结

总之,对于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要博采众长,形成以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自我道德教育能力为目的,适合我国特点的职业道德培养途径。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与技术能力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综合集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人们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604页.

护理职业教育例5

护理人员是战斗在临床一线,直接与各种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面临发生医院感染因素较多的人群,随着国家对医院职业防护的重视,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护理实习生刚步入医院临床实习阶段,由于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职业防护教育的欠缺,导致发生职业损伤的事情频频发生.因此减少护理实习生的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当今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笔者对2007年1月至7月在医院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与2007年随机抽查6所基层医院348名护理实习生,其中大专生277名,中专生71名,均已经实习6月。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学校涉及到职业防护内容的比率;护士带教过程强调职业防护比率;医院岗前培训率;自学过职业防护率;实习过程中职业伤害率.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率等.发放问卷348份,回收335份,回收率96.2%.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率学校为22.5%,医院为26.4 %,护士带教为39.5%,自身为10.6%;其中物理损伤因素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6%,知识掌握率是63%,其次为化学损害为63%,知识掌握率是39.4%;操作姿势不当引起的损伤占43%,心理因素损伤占14.6%,有双重损伤的占总人数的39%.见表一。

2.2 物理损伤中主要是针刺损伤为47%,其次为安剖划伤为33.9%,噪音损伤为6%,射线损伤为4%,其中有双重物理损

伤的占22%,无损伤的占8.6%.见表二.

2.3 实习护士对发生了职业损害后的态度:发生职业损害后能够按正确方法处理的占25%,能够找带教老师帮忙处理的占27%,自己处理但方法不知道正确否的占41%,不处理的占7%.

3 讨论

3.1 学校方面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普及,将职业防护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相关的专门课程.使学生集体接受防护知识和防护技能的培训.

3.2 医院方面

3.2.1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管理纳入医院的职业防护管理中去,确实做好实习生的职业防护.

3.2.2实习前院方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多媒体授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知识测验等.授课内容:让学生详细了解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各种职业性感染损伤,各种污染的方式与途径及危害性,掌握正确自我防护措施.掌握常见容易发生职业损伤的护理操作的正规程序.掌握各类消毒剂的正规配置方法.掌握发生损伤后的处理措施.

3.2.3在护理带教过程中严格带教,不但教会学生护理知识,还要教会防护知识及处理知识.如:教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教会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及抗肿瘤药物的配置方法和防护方法;教会在实施放射治疗时的防护方法等

3.2.4推广使用有安全性与有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改善环境,有利于职业防护.

3.2.5更新观念,要求护理实习生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体液过程中带防护用具.

3.3 实习生个人方面

3.3.1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自身学习,学会正确处理伤口.

3.3.2做好个人防护,实习前接种乙肝疫苗.

3.3.3实习过程中加强各项操作的练习,严格按正规程序操作.

3.3.4出现职业损伤及时报告医院主管部门,按正确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切不能存在饶幸心理.

总之,护理职业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到管理均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培养与职业防护技能的训练形成常规,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12 (8) : 109~ 110.

护理职业教育例6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

[5]赵润平.论运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J].科教文汇,2013.11:88-89.

护理职业教育例7

1.1学习态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在入校时,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较差,学习欠缺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大。在课堂上,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听课时各种小动作较多,违纪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的课目上,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注重专业课和基础课,忽视文化课。

1.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团结协作精神较差,欠缺勤劳节约的美德,盲目攀比。

1.3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

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力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在我校做过的调查中,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态度。

2.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调整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生入学后,应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老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学使护生的学习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这就意味着护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化,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从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实现角色认同,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引导学生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同时教学中注意高层次需要的培养,把自我需要与护理职业要求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与护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和情感品质。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2]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

[3]吴雅文.护理情感教育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210-211.

护理职业教育例8

一、科学定位护理专业学科

在定位护理学专业时,要求在基于提升整体护理学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工作性质、职业特征以及社会需求来进行研究,将其与教育层次、就业岗位区别开来,并实施合理定位,具体可由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科性质具有文理特性。人是护理专业的直接服务对象,由于人不但具有生物、自然的特性,并且还有着社会学、人文学等特性,所以护理专业需要同时具有文理学科的特性。第二,工作性质具有知识、技能以及技术等综合素质。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护理学、治疗学、疾病诊断、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同时要要求能够具有较强的技能,确保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第三,职业性质具有服务性。护理工作相较于其他职业而言,其具有更强的服务性,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细心观察患者的身心状况,并能够主动热情的提供服务。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需要具有爱心、耐心以及包容心,能够主动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不但要将相应的护理方案落实下来,同时还需要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来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且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护理工作是一项对于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态度具有较高要求的积极主动服务的工作,所以在定位护理专业科学时需要具有一定特色。第四,医院是其主要就业途径。护理专业除了一些高层次教育人才毕业后进行教学之外,其就业途径主要是到各类医院与社区保健机构当中,生理或心理上存在异常的患者则是其服务对象。所以,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对自己负责的性格、心理以及病情各异的患者进行有效管理,还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观察与掌握。第五,工作具有独立性与配合性的特点。医生与护理人员都是医疗服务中有机统一体,护理人员要求能够有效配合医生的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协作能力。不过护理工作同样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工作侧重各有不同,互为补充。护理人员可能不需经历医生开颅破腹的惊险,不过护理人员能够激发患者内在力量,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帮助患者维护健康。所以,护理人员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而且还要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方可将工作的特殊性、独立性以及工作价值体现出来。

二、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分析

(一)在整体上提升护理学专业学历层次护理工作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护理专业学习层次不高,而且工作内容是辅助附属于医生,学科特色不明显。所以要想有效转变该种现状则需要提升护理专业的学历层次,形成医护人员为相同目标由各个角度开展工作,平等、互相促进的局面。

(二)实施不同层次培养在对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当要采取分层次培养的方式,确保不同社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第一,需要重视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打造出优秀的教学科研型人才。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护理学的师资队伍进行充实,提升其科研能力,打造学科特色,将护理专业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差距减小。第二,合理发展专科与本科教育。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可以对护理专业的办学合理放宽,不要将其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许可采取相同办学标准。不同层次教育定位不同类型的学生,技能型、管理型与科研型人才培养的区别开。

(三)发展特色护理教育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功能多样,所以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应当要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应当要结合实际社会需求来培养出各类专项护理工作的特色护理人员,例如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危重病人特殊护理等。每个院校均需要结合其教学条件与师资情况来打造自身办学特色,切实将护理专业教育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专业教育,将护理学的学术影响提高。

护理职业教育例9

护理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职业,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程度直接影响她们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1]。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则决定了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及医患关系的大背景下,护理管理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护士进行职业人格培训,使护士自身人格缺陷逐步得到补偿和纠正,从而接近或符合护士职业人格[2]。我院妇产科率先在全院实行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发生在科室护理人员本身的典型事例,结合职业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引导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精神意识。

1.2 护理缺陷分析 每月召开1次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公布本月的护理缺陷,将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频次及类别进行分类处理,找出共性及差异性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1.3 典型病案讨论及分析 对科室重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护理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及专科护理水平。

1.4 责任护士查房经验总结交流 科室每月组织2次责任护士查房,并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首先由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其他人员提出护理措施,最后护士长做出总结。

1.5 自我管理考核 建立自我管理考核体系及自我管理考核内容,护理人员每天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重点总结本班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形成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质量改进体系。

1.6 职业礼仪培训 聘请职业礼仪培训专家从护理人员的坐、立、行等方面规范日常的护理行为。

2 结果

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与管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提高至98%,护理缺陷由10%降至5%。

3 讨论

3.1 职业化素养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白:职业不应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可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培训要让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意识、职业化行为、职业化精神,引导她们树立敬业上进的职业心态,懂得责任比职责更重要。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维持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护理查房、责任护士经验交流、典型病案讨论分析、本专业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专科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3.2 进行职业化行为管理 有利于使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有效管理自我情绪,善于与他人沟通,懂得换位思考[3]。同时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言行和工作态度不仅代表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代表医院的行为。只有拥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才能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3.3 职业礼仪培训 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特征和外在魅力的以强化。完备的现代职业礼仪,能够充分体现对病人的尊重。护理人员优雅大方的仪表,规范的行为举止,健康得体的谈吐,能够更清晰的展现职业形象。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拓展自身资源的内涵,开发职业发展空间,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是防范医疗纠纷的良好途径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护理职业教育例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34

Abstract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needs of students, but also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oday'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particularly tense situation,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It permeates from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requirements, students self-education capac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views.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pecific embodiments start on.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

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 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 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 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 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 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 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