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1 16:54:52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1

(一)课堂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3、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4、认真做好笔记的习惯

5、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课后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

2、复习习惯

3、阅读习惯

4、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5、遇到问题多问的习惯

6、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写作的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一) 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习惯:进行“课前准备优秀班“评比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教师统一课前准备的要求(学习用品、准备姿势)

2、组长组织进行检查评分

3、班长维持纪律,科代表带读。

活动形式:

(1)第一周内各班教师对活动明确要求,并进行强化训练。

(2)第2周内备课组长对4个班语文课随机进行抽查,对课前准备做得好的优秀班级进行奖励。

2、认真倾听、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13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

1、明确倾听、思考、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要求,合理分好学习小组。

2、主要采用鼓励、及时评价、榜样示范的方式,利用班级博客及黑板报及时反馈每月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3、同级听课。

活动形式:

(1)利用3-6周进行班级学生“争夺小红花”活动,各班利用课堂进行优秀个人,优秀小组的“课堂优秀表现奖”的评比。

(2)利用7-8周进行“课堂评价”活动,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同级听课,对各班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进行评价。

(3)9-11周就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反馈课堂、反思课堂、整改课堂。

(4)12—13周再进行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同级听课,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

3、认真做好笔记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13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明确笔记的分类与内容、记在哪里。

2、规范做笔记的要求:结合运用上一年级的课题成果,教给了学生一套符号笔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及课后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篇、题目、标点、自己的疑惑处等的下面标上相应的直线、曲线、竖线、波浪线、黑点、圆圈、惊叹号、问号、三角、方框等,让每个人要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班上的符号系统基本一致;

3、小组长和科代表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活动形式:

1、利用3-6周进行班级“优秀摘录笔记”的评选活动,各班评选出优秀的摘录笔记,进行表扬。

2、利用7-8周进行年级优秀摘录笔记的展览,把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摘录笔记进行展览。

(二)课后学习习惯:

1、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多问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4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备课组长

措施:老师明确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的要求。对能自觉完成要求的实施小红花奖励。小组长检查等形式

活动形式:

(1) 第3周进行小组长的培训活动,让小组长能明确检查的方法、技巧。教师抽查,奖励做得好的同学。

(2) 第4周进行“作业小标兵”的评选。

2、阅读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5—15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备课组长

措施:1、教师明确要求,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对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

2、与班主任协商,利用主题队会或班会举行读书交流会或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

3、鼓励学生到阅览室借阅图书,交换所购买的书籍,分享体会。

活动形式:

(3) 第5周进行优秀书目的推荐,设计个人读书卡。

(4) 第15周进行“读书积极分子”的评选。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写作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13—16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或活动,在举行玩活动或游戏之后,马上让他们谈谈表现,记下心里活动变化过程,使习作贴近儿童生活。

2、充分利用展示栏 把孩子们的有个性的习作展示出来(让每个孩子的习作尽量得到展出)使他们充满自信心。

活动形式: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来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原动力。然而,课堂上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时间更短。教师过分强制性地要求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引起孩子的精神疲倦和心理厌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而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小学的说话、写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使孩子放松心态,并且饶有兴趣。

如在教人教版第二册口语交际四的《续讲故事》时,我首先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但是你有没有自己编过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续讲故事好吗? “续讲故事”就是继续讲故事。瞧,老师已经给这个故事开了个头。随即出示课件:今天天气真好。小白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忙向他走来。大家想一想,小松鼠这么急急忙忙地跑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借助课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看图和想象,并提供了一些词语让学生灵活运用,降低了学生续讲故事的难度。接下来学生就能轻松地续讲故事了。学生一个个兴致盎然,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许多学生讲的故事都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二、巧借多媒体释疑解难,疏通学生理解障碍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经过冥思苦想,仍然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极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启发、点拨。而有些难点问题,即使教师费尽唇舌,学生也往往如坠云雾之中,不能理解和认可。这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课文中一些凭空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充分感知事物,就可以有效地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生命桥》,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字字句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它用朴素的语言讴歌脆弱生命中的伟大,无奈中的神圣。可这有关生命的话题,对于阅历较浅,年纪尚幼的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光凭静态的、抽象的文字和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是不可能深入理解羚羊飞渡的场景,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课文的重难点。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对对老少羚羊飞渡山涧的多媒体动画及文章的配乐录音。当看到小羚羊在老羚羊背上一蹬,纵身跃到对面,老羚羊却葬身悬崖时,学生无不为之感动。听了孩子们面对特定情境的感受后,我顺势引导并用作家的话震撼孩子:动物小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人类社会。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动物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并更多地关爱它们,为它们创造自由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课件播放录音,同步演示文稿)。这样,课文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孩子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心灵,感悟了课文的深刻内涵。

三、巧借多媒体补充资料,丰富相关教学信息

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用来搜集信息、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极大的优势。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优势对阅读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补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拓展学生阅读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进行高年级经典诵读的组诗教学(《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我首先利用课件营造氛围,引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学习古诗的情境。然后借助课件提供的古诗范读、注释及背景介绍,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整体把握诗境,正确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接下来,抓住三首古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品悟诗情。由于时代相差太远,学生品读重点诗句、融情想象,必须借助课件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情怀。于是,与诗句内容相关的北宋、南宋疆域领土面积的比较,“遗民泪尽” “西湖歌舞”的画面对比,“汴州”曾经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清明上河图》),我都用课件展示。最后环节是全体起立,齐诵《满江红》(课件出示配乐词《满江红》),在浩气长抒的朗读中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升华了爱国情怀。

本堂课由于借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补充了许多相关资料,突破教材的局限,把学生带到古诗文涉及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因而课堂高潮迭起,学生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忧诗人所忧。显然,这种效果是传统阅读教学难以达到的。

四、巧借多媒体示范引领,教会学生做笔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3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能够保持注意的时间一般在10到20分钟左右。加之,他们处于从生活、学习都比较自由、随意的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期。所以,无论听课、完成作业、接受知识等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学习中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指导,否则,很难完成持久性的任务。低年级语文识字量大,教师一开始提出的课堂常规要求过于严格、苛刻或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乏味等因素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有趣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一、课堂语言要生动、有趣,贴近儿童认知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语言优美的教师不仅能使其人格魅力得到完美的展示,还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能使其课堂更具生机,更具活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所以教师要用极大的耐心帮着他们一步步学会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语言要准确、清晰、有感染力,谈吐风趣、幽默之外,课堂语言也要浅显易懂,善于运用具有童话性的语言来和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在教学识字课前,可以这样去鼓励学生:“听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聪明可爱。今天,有许多生字宝宝都跑来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做好朋友,并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和长相吗?”再比如,“心”字是历届的学生难掌握书写技巧的一个汉字,我是这样让他们记住“心”的写法的:“左点像是妈妈,她在摇篮边守护着她的小宝宝,卧钩像是个摇篮,第三笔是可爱的小宝宝,他舒服地躺在摇篮里,所以要写在卧钩上方的中间位置,最后一笔点像是爸爸,他也在摇篮边守着宝宝。如果把第一笔和最后一笔的点写到卧钩里面,那一家三口人就都跑到了摇篮里,摇篮就会被压扁了。”这样形象、直观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心”字的书写要领。

二、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设计新颖的导课,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好的新课导入如磁石般牢牢吸引住学生的心。比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童话故事导入课题:“大自然有四个漂亮的女儿,她们就像是神奇的魔术师!大女儿让小草变绿,花儿变红;二女儿让太阳变得火红火红的,晒得大家直冒汗;三女儿让枝头挂满果子;四女儿让大地变成雪白的世界。你们喜欢大自然的这几位女儿并和她们成为朋友吗?谁来猜猜她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这样的课前谈话,让学生能很快融入课堂,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运用具有实效性和趣味性的课件、教具、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把教师从单一、乏味的语言表述中解放出来。明丽的色彩、逼真的音质、活泼的视频动画无疑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两只鸟蛋》时,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演示鸟孵化出小鸟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小鸟是由鸟蛋孵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视频中直观、形象的画面和鸟的精美图片,让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对生命的珍爱。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4

下面谈一下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简笔画的一点体会,让广大在农村教学、没有现代化条件的同行们借鉴一下。

一、简笔画的特点和作用

简笔画简洁、快速、生动、逼真,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教学形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有效教学手段。课堂上边讲边画,视听结合,能够迅速地给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画面简洁,画法简单

简笔画是运用点、线、园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成的图画,教师可在几秒钟内完成。如讲授PEP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词,简单几笔画出各种小动物,孩子的兴趣有了,积极性高了,十几个单词很快记住了。 这一特点使简笔画具有简单、易学、易画、概括性强等教学优势。

2、随用随画,使用方便

教师不必准备教具,不必带教具进教室,用时只需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几笔就能画下所需要的教学图画。因此,教学简笔画一定是随用随画,这一特点是简笔画使用方便这一教学优势的具体表现。

3、与板书相协调

简笔画是整堂课板书的一部分,教师画画时必须考虑与其他画面或板书相协调,不得随意画。这一特点可使画与画之间的安排系统有序,整堂课的板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这样的简笔画才有使用率高、用途广泛的教学优势。

4、简笔画有其可参与性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直观性的事物和可操作性的事物,两者之间后者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小学生们也不例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简笔画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在自己的示范下还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参与绘画,并结合口语练习,在这种互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渗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简笔画形象直观地学习单词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否则听、说、读、写都无法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学生记单词是个难点,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地讲解和机械地记忆单词,会使学生感觉学起来毫无趣味。所以,帮助小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一环。而简笔画的引入恰好对学生理解单词、记忆单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如在讲授PEP三年级下册Unit 4水果单词时,教师先简单地在黑板上画出各种水果的轮廓,再呈现这些单词,然后让学生来认读单词、张贴图画。这样,既直观又形象,学生轻而易举地就理解、掌握了单词。此时,我们还可以进行教学延伸:Draw an orange.Colour it orange. Draw….Colour….简单几笔,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享受了语言学习的乐趣,更显示了简笔画对英语教学的辅助魅力。

三、利用简笔画再现情境,教授句型与课文

在生活中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起来,是一种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好方法。可是,对于外语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现实情况却并不那么乐观。首先,我们没有学英语的语言环境;有限的一些英语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只有极少量的学生才能参与。那么,怎么办呢?简笔画可以帮忙。

一幅幅简单的画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入课堂;加上一点想象力,学生就犹如置身于生活之中,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有时由于要操练的内容较多,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我们可利用简笔画快捷、易绘的特点,针对教学的需要灵活绘制,分解教学难点,化整为零,让学生一步一步扩大知识量,由浅入深地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84-01

一、高年段小学生作文内容具体化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内容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从目前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能达到课标学段的要求者并不多。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经历,在学生的作文上写上内容不具体的评语,可是学生却觉得写得挺好,并来询问老师为什么写得不具体。通过教学总结,发现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不具体的毛病以及原因:

第一,粗心大意式:叙事只有事情梗概,写人只有人物的粗略描写,读来让人印象不深,知之甚少。

第二,主客不分式:主要人物或事件记叙描写不多,把主要篇幅花在记录次要或者无关的事情上。

第三,流水记账式:没有重点的全盘记录,学生不会使用描写,虽然也知道要具体写哪方面的内容,可是技巧的缺失导致不会通过描写去把内容写具体。

在现行的课堂小练笔中,如果课堂小练笔设计目的不够明确,或是纯粹抒发空洞的情感,或是说一番大道理,就会使练笔流于形式。练笔后的评价不够到位,更使课堂小练笔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效果。

二、设计课堂小练笔的几个策略

(一)依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

1.有情可表时举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向学生传达着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达到和课文情感的共鸣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通过“举象”(列举生活经验中的具象)的方式抒发出来,形成具体的文字,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抒情。

2.精彩描写处仿写。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运用了多种描写的手法,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进行课堂练笔,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鉴把事物、把文章写具体的手法。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明确课堂小练笔要求,在课堂小练笔的设计中提出“内容具体”的明确要求。在开始练笔前,因势利导,结合课文的特点提示写具体的方法。

三、具体的课堂模式

学生在进行写作前应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头脑中要具备相关的主题知识、读者的知识、遣词、造句、谋篇的技能;二是明确写作任务,有写作动机。课堂前半段的教学,蕴育写作情感,形成、明确学生的写作动机,习得作文内容具体化的技能,获取写作主题内容,然后运用课堂小练笔表达成文,培养作文内容具体化的能力。通过实验修正,本课模式一般结构为:

1.生成练笔信息——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收集、获取与练笔有关的内容、素材。

2.激发练笔动机——酝酿情感。结合课文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深入品读,把握人物品质和课文主题,蕴育写作情感,形成、明确学生的写作动机。

3.写作方法小结——写法指导。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堂练笔的核心要素:通过具体的内容突出人物特点,深化主题的写作技能。

4.明确写作任务——提出要求。结合课文实际提出练笔的要求:注意运用使作文内容具体化的方法。

5.进行写作评价——练笔交流。运用课堂之前学结的写作技能,把自己的感情通过课堂小练笔表达出来。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教师适当调控开展自评、小组互评、师评,以及小练笔的交流。

四、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将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老师当学生完成小练笔后,要及时组织交流,准确评价,从而优化“练笔”的效果。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既要讲层次性,又要有针对性地评价练笔呈现的内容是否具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一)建立合作评改小组

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调查与测试以后,根据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四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推选一名组长,全面负责设计本组的评改活动。合作小组在活动时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型活动。

(二)运用分类评价方式

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或称五种结构,五种结构及其含义如下:1.前结构;2.单一结构;3.多元结构;4.关联结构;5.拓展结构。运用本理论对学生的课堂小练笔成果确定评价等级,以帮助学生和老师清楚了解学生通过课堂小练笔培养作文内容具体化能力的发展程度。

【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6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时展趋势。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将简笔画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将抽象的语言直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简笔画在汉语拼音及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1.拼音发音与简笔画

当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课堂学习时,对一些汉字认识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简笔画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拼音发音与简笔画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拼音,例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一单元《汉语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几个汉语拼音字母的简笔画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进行观看,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象形文字识字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对文字的起源进行分析,告知小学生可以通过象形文字联想的方法来进行汉字的记忆。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简笔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独自结合象形文字来进行汉字的学习和记忆。例如,在语文S版一年级第五单元《形象的汉字》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课文中的山和雨图片借助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掌握。

二、简笔画在课文重点、难点教学中的运用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是通过教师讲、学生读的方式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而借助简笔画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部分课文章节涉及的知识比较生僻,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简笔画教学,将难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从最初的“外洞”发展到“孔隙”然后到“内洞”,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的重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简笔画在古诗与说明文中的运用

1.情境、意境与背诵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所以我们要创新教学手段,以更好的教法吸引学会的注意力。在进行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的教学方式将古诗的情景内容描绘出来,从而更好地表达古诗的形象美,提高古诗的渲染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体会到古诗词的巨大魅力,提升自身的古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语文S版二年级第二单元《朝发白帝城》一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的形式将古诗发生的主要背景、时间和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他们对作者内心思想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说明文难点的理解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阶段,其主要思想就是借助一定的方式将说明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说明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通过说明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在说明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点,此时就可以借助简笔画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理念有所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赵州桥》一文的教W时,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的形式将赵州桥进行直观的描绘,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并使他们掌握一些方法以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简笔画在寓言故事和童话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和童话内容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寓言故事和童话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对《水滴石穿》一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描述一滴水是如何日积月累地滴在石头上,然后将石头滴出一个洞,从而告诉学生任何事情只要长期坚持,就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简笔画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出与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简笔画,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7

二、指导摘抄要有计划性。摘抄最好从三、四年级开始。因为低年级阶段识字量较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外学习主要以巩固生字词为主,所以很少有其它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抄背。而三、四年级开始,识字量逐渐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不需要埋没在字词堆里,就可以有时间阅读、抄写、背诵。另外,三、四年级开始,学生对字典的运用日趋熟练,也给课外阅读带来了方便。 摘抄的内容也不能完全任“天马行空”,这样对学生组织积累的语言没有好处。最好能根据教材及教学实情进行分学期、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如这一月摘抄写景类,下一月摘抄写人类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指导摘抄要循序渐进。如果摘抄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持续进行,那么在摘抄的数量、内容、形式上的要求都要有所变化,保持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笔者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分年级列要求如下:

年级数量内容形式

三年级30-50字优美词句抄写,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在旁边批注

四年级50-100字优美句段

五年级100-200字优美段篇抄写,批注生字词,赏析优美句、段

六年级200-300字抄写,批注,读后感

这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既使摘抄步步落实,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查字典,边读边想等。 四、指导摘抄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摘抄作为语文课外学习的一项内容,与课堂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它应有自身的计划与安排,另一方面它也应随时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助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考虑到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对于不大关心历史的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于是,提前布置预习时,我安排学生摘抄“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并谈感受。既了解了叙事的方法,又了解了课文背景,还调动了课堂情感,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从这一方面来说,摘抄也为课堂教学承担了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重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8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82-1

谈到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多数教师是避而远之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年级的孩子很难交流。甚至听到过有的年轻教师抱怨“再让我带低年级,就疯了!”真有这么恐惧吗?不经意中,掐指一算,笔者低段的语文教学时光恍惚间已十年有余。在飞逝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放慢脚步紧抓“趣”字这根线,不仅可以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巧设开篇切入点,让学生乘着兴趣起航

开篇是一堂课的起点。精心设计好精彩的课堂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可以达到先声夺人,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快速走进文本的阅读与体会中。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扁担》一课时,导入时从认识生字“记”入手,让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组词,当学生组“记号”一词时引导理解何谓“记号”?在什么情况下会做记号?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的扁担上也做了记号,猜猜这是为什么呢?自然过渡到文本的阅读与感悟中来。学生这时候就有了很强烈的走进文本阅读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演绎生成,让学生的兴趣点在生成中开花

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因此,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有“意外”发生。而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相对更容易让预设的精彩片段化为泡影。那怎样才能化失趣情境为有趣教学?转变方向,寻找“生成”点就显得尤为必要。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乡下的孩子》一课时,本是预设让学生看着画面体会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谁知学生对投影上的画面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兴致。从孩子那平淡的表情中,笔者突然读到,作为苏北地区一个落后县城的偏僻小镇上长大的孩子,他们本身就是“乡下孩子”的角色,投影上的内容只是他们真实生活中的部分写照,对他们来说哪还有半点新鲜与好玩的味道?此时笔者意识到,要想顺利完成本节课的预期目标必须主动构建“生成”。于是,关上电源,问:“孩子们,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说出来给老师听听?”突然间,一张张苹果脸上露出了小月牙,一个个兴冲冲地举起了小手,一双双期盼的眼神都投向了我……在这节课中教师的倾听就是世上最好的课件!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欣赏与学生心灵相融的境界,哪是课件所能演绎的效果呢?理智对待低年级课堂的意外生成,把“生成”当做一种化解危机的华丽转身,在精彩纷呈的“生成”中和学生一起在趣味盎然中享受语文的缤纷绚丽,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兴趣!

三、巧用文本插图,让学生兴趣在观察中成长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9

前不久,笔者拜听了一年级的一节语文阅读课――《春笋》。课上,教者采用了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CAI辅助教学手段。学生一看到美丽的春光就喜形于色,听到绘声绘色的范读就跃跃欲试;尤其是表演春笋娃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时,学生更是欢呼雀跃,教室里热闹一片。

相比之下,不禁觉得高年级的课堂似乎“寒碜”“冷”了些:一个问题抛出后,总是那几个“老面孔”亮相,其余的均是忠实的听众。

一、巧妙点拨,唤起表达的欲望

高年级语文课堂的训练内容之一是“阅读与感悟”。因为客观存在着这种能力的差异,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的收获也是或多或少。身心发展的特点左右了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感悟、表达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情愿当个无足轻重的听众,也不愿抛头露面,以免引得其他人的异议。因此,高年级的课堂经常是冷冷清清的。

如,在学习《轮椅上的霍金》这课时,笔者让大家谈谈课文留给自己的印象。一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学生举起了手,只低声说了句很简单的话:霍金在轮椅上坐了四十年。这个学生的出现令笔者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要抓好这个典型,尽管她说得是这么简单。随后,笔者就抓住这句话中的“四十年”大做文章:四十年是怎样一段漫长的时间?一般人能忍受得了吗?但是,霍金却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层深入,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末了,笔者郑重其事地表扬了这个学生,因为她为其他人感悟这篇课文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照一个六年级学生应具有的语文素养,再看这个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其实是肤浅的,甚至可以置之不理地任其坐之、站之。但是珍视弱势学生的这点感受,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和激励,又是对其他类似学习经验的学生的感召,唤起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种表达欲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如果能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巧妙引导,就能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价值,也包括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默读静思,等待表达的迸发

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一次评课中曾经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下册)也强调:尤其是在高年级段,更需要加强默读指导,引导学生“读”“思”结合,“随时运用思考和判断”。

如,教学《爱如茉莉》时,笔者不吝大量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默读课文小节,提醒学生从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乃至每一个标点中来感悟父母之间的爱,并作批注。

这样的潜心默读,是与文本、与作者的零距离接触,彼此进行了情感的交流,达到了心灵的融通,学生为精彩的动态表达做好了“喷发”准备。

定能生慧,文本的意义就是学生在静静的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这也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思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以写代说,激发表达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用笔来代言,可以给予每个学生公平表达的机会。用笔表达的过程,记录了学生思索的轨迹:它可以及时地捕捉、记录下学生在阅读中闪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的阅读个性得到张扬;而且,把“写”挤进课堂,体现了语文本体的回归,实现了语文教育的双赢。所以,教师应该寻找机会,让每个学生不遗余力地用笔来表达。可以随文批注,这样学生在交流时就有了十足的“底气”,有备而来,蓄势而发,不再是原有水平的简单重复,已加入了深入、缜密思考的元素;也可以用好教材这个例子,适时地仿写,打破少数即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垄断课堂发言权的局面。

四、恰当评价,保护表达的激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意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是孰非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把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好评价的“度”,不仅需要肯定、激励的评价,还要把艺术、巧妙的评价转化成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动力,使学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使学生表达的火焰不致于刚刚点燃即被掐灭。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例10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1.激发识字兴趣。古语云:“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电教媒体技术,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

2.正确识字书写。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在教学“鸟”字的笔顺时,第四笔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第四笔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一些易写错字,也可以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3.巩固识字教学。出示声旁,衍生新字。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记忆。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促使学生去探究。

二、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可以优化阅读教学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习前产生积极情绪。如一位教师在《咕咚》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先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说说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接着播放咕咚的声音,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声音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设疑:“小朋友们知道森林里为什么会有各种动物的叫声,还有咕咚的声音,森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样,教师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

2.生动直观,帮助理解

由于阅历浅,必然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运用电教媒体,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以往教育信息呆板、单项呈现的方式,在多维空间中自由地展现各种图像,帮助学生消除障碍,较好地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难点。例如,课文《回声》能否理解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成为理解回声道理的关键。基于二年级学生对投石激波、涟漪回荡现象缺乏了解与观察的实际,教师可在学生学课文、看插图联想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清晰、生动地展现水波纹扩散又荡回来的情景。这既避免了安排他们去河边实地观察的诸多不便,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谓一箭双雕。

3.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属性。学生由于受时代、生活经历、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情感难以沟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在《找春天》的教学中,为了让他们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选用生机盎然的画面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并以《春天在哪里》这首儿童歌曲为主旋律,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富有动感的童话世界中,为体验诗文的情感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