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0 10:09:4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1

曾祥芹先生不仅是文章学专家,而且是语文教育学专家。他致力于用阅读学、文章学指导语文教学,“新概念阅读”就是其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新概念阅读”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旨在对低质量、低效率的传统阅读观念和传统阅读教学陋习进行大力改革,使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阅读教学产生大的变化,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前瞻意义。

一、“新概念阅读”的观点

“新概念阅读”强调阅读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思维性,意在对传统阅读所造成的“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局面进行匡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实现由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概念阅读”的基本内涵。曾祥芹先生认为,“阅读过程”,包括“披文得意及物”三个阶段,包含意化和物化的双重转化;阅读过程有“感言辨体”、“入情得意”、“运思及物”三条基本规律,并可分别派生出“语境定义”、“意会神摄”、“经验汇兑”、“遵路识真”、“阐幽发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类化迁移”、“切己体察”等九项阅读原则。因此,曾祥芹先生提出,“新概念阅读”重在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一面摈弃“阅读无学”的偏见,把阅读看做是从文字作品中获取知识、信息的一门科学技术。一面改变“被动接受”的旧习,将阅读视为读者对读物主动重构、加工,借以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生产过程。

第二,“新概念阅读”的技能方法。曾祥芹先生从阅读时效的角度,把“新概念阅读”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这个阅读技法补充和发展了“读法只有精读、略读两种”的旧说法,强化了阅读的效率意识。精读法,即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90%以上;略读法,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快读法,用视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在60%―70%。为训练精读、略读、快读这三大读法,曾先生提出了经验汇兑法、不求甚解法和一目十行法来具体指导阅读,以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经验汇兑法是指通过读者与作者的经验交流达到对文本及其深层意义的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法是指不拘泥于一字一句,而是整体感知,先扩大知识面,搜集所需信息,只抓取基本思想内容,以达到对文本主要精神的把握和体会;一目十行法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在保证阅读的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把握文本的主要精神。

第三,“新概念阅读教学”的内容。“新概念阅读教学”,就是自觉用阅读学来指导阅读教学,把阅读科技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生产力。针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偏颇,曾祥芹先生提出:在阅读教学目标上,要打破“语文纯工具论”的迷信,克服“阅读纯技术论”的偏颇,真正实现阅读教育的人文价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纠正纯粹吸收的单程阅读论,坚持内外互动的“双重转化论”;超越“止于得意”的“半程阅读论”,坚持“披文得意及物”的全程阅读论。在阅读教学策略上,应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的人文精神必须渗透在阅读能力训练之中,要把随意被动、违背阅读规律的教学盲点,变成自觉主动、符合科技原理的阅读教学亮点。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班级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在阅读教学媒体上,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调模式,突破单纯从纸本书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格局,进而学会从电子读物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本领。在阅读教学测试上,其内容不应局限于阅读知识和能力,而要兼顾阅读知识、能力、态度、情感诸方面;其形式不应局限于书面,而要采用书面、口头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其题型不应让标准化试题主宰,而要降低客观性试题的比重,确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二、“新概念阅读”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曾祥芹先生的“新概念阅读”在阅读教学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一,曾先生所创设的“新概念阅读”开拓了阅读学领域。传统的阅读学大多是教师对文本进行一字一句的解读,肢解课文的讲读模式、“尸体解剖”式的课文形式分析,使本应充满人文情趣的范文教学索然寡味,且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新概念阅读”恰恰针对传统阅读的弊端,提出新的补充,开拓了阅读学的领域。阅读课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不能用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必须引导大家一起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实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三统一。

其二,曾氏“新概念阅读”是对阅读学规律的总结,对阅读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语文阅读教学表现为“文―意―物”的过程。具体说,即从课文作品的语言文字出发,沿着句、段、章、篇依次前进,回环解释,整体辨识其体式,逐级理解其情意;再跳出文外,延及作者主体和事物客体,深思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最后将阅读汲取的精神营养,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才算达到阅读的终点。

其三,曾氏“新概念阅读”对阅读教学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但是在具体的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中,写作因有迹可寻被注意了,而与写作同等重要的阅读,却因比较难以捉摸而被忽视了。直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仍是以写作指导为主,从课文预习、讲读到最后的练习,都着重于理解课文的“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在深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而提高鉴赏及写作的能力。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应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语文教学总要秉着语、文合一,以文为主的精神,坚持写作以阅读为基础的原则,遵循以读、写带动听、说的训练方略。因此曾先生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一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创新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2

1.教师的重视度不高。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语文和英语需要阅读,而忽视了数学的阅读,因此早晚数学阅读的安排是无法涉及的。受传统教学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教师只是讲解数学概念,公式等考试内容,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导致学校的数学课本阅读气氛沉闷,学生的数学课本阅读意识薄弱,目的性不强,只是泛泛而读。

2.学生数学课本阅读兴趣不高。数学课本是由数学符号,数字,文字,及图表等构成的。由于理解数学符号、公式、概念等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小学生懒于动脑,阅读意识模糊,对数学课本阅读兴趣普遍不高,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急于求成,采用机械的死记硬背等方式阅读。有些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力求读懂,不敢质疑,没有深入探究,深入思考。也存在不良阅读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等。遇到文字多,不理解的数学公式,读不懂的数学概念,不愿意主动思考和脱离教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家长要求严格,教师布置作业多,数学阅读时间少。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课本阅读教育的措施

1.更新观念,重视数学阅读教育。教师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适时适机地引导学生阅读。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引导阅读,设置阅读提纲:

①同学们每天早上是几点起床的呢?

②你会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④你知道什么是整时吗?日常听到别人说过吗?

⑤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说说你此时在做什么?

合上书课本,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整时”的意思表达出来吗?学生平时吃饭、睡觉、上课都按时间进行,对时间已经有初步认识,教师可以结合ppt展示有关钟表画面,逐渐深入提问,引导小学生阅读思考,初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2.激发兴趣,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是必须的。增强小学生的数学阅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阅读活动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思维,提升其提炼、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开展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活动(数学故事会、数学趣味竞技、数学发展史的演讲比赛等),开展数学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补充数学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也可以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图形的认识,掌握其特征。ppt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观察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其概念,并且自己画出三种图形。最后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三个图形的概念,防止对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3-01

一、现状调查

利用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缺少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习惯。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少对题目进行阅读。有很多书本上出现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我们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但是不会系统地教育培养。

二、适时点拔,让数学阅读有“法”可依

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系统地进行方法指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全时段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能时时使用,耳濡目染学会阅读。

1、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亦就预习,主要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初步获取认知的过程。俗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少老师使用阅读提纲,孰不知这就像一根“拐棍”,牵引学生去读哪里,读哪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拘束学生发展。我们可以仿照语文预习,将数学语言中包含的多种元素分开,提供阅读方法。

(1)术语的阅读

语文的预习,会要求识记生字理解词义。数学新知识的呈现会伴随些许术语的出现。例在学生对“棱”较陌生,数学的课前阅读,应事先理解数学术语。可以查字典,可以看模型了解它们所在的位置,可以上网搜索阅读相关资料等。

(2)概念定义的阅读

概念定义就相当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不仅要理解透彻,还要熟读背诵。课前阅读时应划出当中的重点字词,反复阅读理解意思,加批注作记号,思考概念定义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如何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能否增减或更换字词等。

(3)图形的阅读

数学书本中有很多图形,是对文字信息的补充,不能一带而过,可以让学生在读图时,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写下来。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以达到数形结合。比如下面这个线段图,由题意得航模小组为单位“1”,结合线段图,航模小组是4份,美术小组就是5份,可以容易地让学生理解美术小组是航模小组的。

2、课堂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机,在课堂当中要无形渗透阅读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的数学阅读中去。

(1)斟字酌句

数学用语抽象,简洁,概括,是知识的高度凝练,一字一词都值得起反复推敲。在阅读时,要体会数学语言的特点,其中重点字词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数学定义、公式等的理解。比如四年级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2)对比阅读

有这样的两道题目:“一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铁块,可重新熔化铸成一个长6cm,宽4cm,高多少的长方体?”,“一根铁丝做成棱长为6cm的正方体铁框,若重新做成一个长方体,长6cm,宽4cm,高多少?”,这两道容易混淆,可以同时呈现进行对比阅读,它们区别和联系在哪?进行辩析发现,一个铁块是体积不变。另一个铁丝是棱长总和不变。

(3)借助实物

数学当中有很多概念,单看字面难以理解,需要借助实物,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积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升,让学生选择平时洗澡用多少升水。2升?20升?还是200升?老师会拿一升的立方体教授“升”。可是我们可以借助脸盆,一个脸盆(不装满)放5L水,再有这样的4盆水,这样够不够你洗澡呢?学生们一想,确实我在家就是这样用水的。这样的阅读也更高效。

(4)图文对照

数学当中的图形也是语言之一,意义甚至超过文字。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要将文字叙述和“圆变成长方形”的图片结合起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变化过程,更容易理解公式地由来,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利用图形来增进对数学魅力的感悟。

(5)手脑并用

所谓阅读心到才是真正的阅读。手脑并用这个方法,让不会动的字动起来,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手部的动作。

3、课后阅读

课后的复习阅读不单单只是语文英语的事,虽说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不能依靠“临时抱佛脚”。课后阅读不能局限于概念定义等类的识记,而是要学生进行及时反思,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习质量。

数学有很多概念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中记忆,但是根据遗忘曲线,很有必要让学生及时去消化和巩固。重要的概念定义等,必须要求学生阅读识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4

数学阅读常要求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定义或定理等。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要注意数学课本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

1.对课本插图的阅读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很多教材的呈现是以图的方式出现的,尤其在低年级课本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些图中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例如:第一册数学课本的第一课就是完整的一幅图,阅读图后得知有1个滑梯、2个秋千、3个旋转木马……学生们通过阅读能将图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时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依次数出,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和遗漏。

2.对重要句段的阅读

数学语言比较简练,往往很多教材是一幅图配一句话,那这句话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道题,首先出示一幅图,告诉学生各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紧接着出现一句话:“按照同样的速度,从公园到小民家需要多少分钟?”在这句话中,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按照同样的速度”,导致解题错误。教师可以针对“同样的速度”请学生多阅读几遍,再交流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学生就知道“同样的速度”指的是第一次行走的速度。对重点句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揣摩。

3.对教材中公式、概念的阅读

从中年段开始,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概念性的话语,如什么是平行、垂直等等。这些概念往往是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学生们在阅读这些数学语言时,要学会抓住概念中十分重要的关键字词,教师也要从旁帮助学生自己理解概念。如“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这句话中要牢牢抓住“同一平面”“永不相交”“直线”“互相”四个关键词语,从而透彻地理解平行的概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用笔勾画关键字、词,加深理解。而在一些公式的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一些字母公式转化为语言文字。如S=a×b这样一个简洁的公式,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会理解S在这里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4.对教材中“你知道吗”的阅读

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你知道吗”,主要是介绍一些数学知识的拓展,比如古代的人如何计数、埃及金字塔上的角度、大自然中的轴对称图形等。这一部分内容通常配有图片,比较生动。同学们可以从欣赏和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去阅读,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了解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实,阅读课本不能单方面地看图形,或者只看文字,应该将文字、图片、符号结合在一起阅读。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

1.反复推敲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已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素数(或质数)”。这里就要抓住“只有” ,如果仅仅是一个“有”字。那描述成“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或质数)”那就不对了,除了1、0以外自然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绝大部分自然数都是素数,岂不是没有合数了,所以这里要反复推敲“只有”二字。又如,教学 “轴对称图形”时,师生讨论得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概念的阅读理解,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找出关键的词语再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2.理解归纳

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表达出来。例如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首先让学生通过相同分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推理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自主阅读,推理出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最后归纳出分数乘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3.融会贯通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学生阅读学习时,要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言语停留在肤浅层面,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首先回顾整数乘法,再将计算法则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找出不同点,从而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又如在教学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们阅读后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先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再过渡到两步计算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5

一、影响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词汇量的多少

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阅读,词汇量小是制约部分学生阅读提高的根本原因。词汇量对于阅读非常重要,如果将英语阅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垒起大厦的块块方砖。目前学生词汇记忆中存在误区,学生往往拿来一本英语词汇手册,然后照着背,对于词汇的用法很少去追究,有的词汇手册甚至连单词音标都未标注。这样记住的势必是一些死的单词符号,对于阅读帮助不大。学生记住的必须是词意灵活、具有相当的语意张力和理解张力的单词。

(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理解即读者在M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了解文章相关场合,便无法理解语篇。学生在阅读与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学作品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常用本民族文化知识去理解,往往找不出上下文的关系,体会不到文章的内涵,严重影响对文章的准确理解。有时即使句中没有一个生词,也会令人感到费解。因此,在阅读课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

(三)学生的阅读习惯

(1)心译。心译就是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先将英文译成母语,然后再通过母语去理解所读内容。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按英文的思维模式去全面审视文章的有效阅读,这也是引起英语阅读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视幅小,脑反应慢。造成阅读质量不高。还有出声阅读、手指阅读及摇头阅读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及对全文的理解。

(3)依赖词典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逐词理解,而不是逐句、整段、整篇的理解。当句子中出现生词或理解不了的词时,他们就毫无办法,只能依靠词典进行逐词翻译以求理解,结果跟不上作者的思路,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更不能根据文章的体裁、脉络与结构分析语篇大意,这就是速度慢、理解不准确的原因之一。其实,有时即便是查了字典,如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意判断其词义,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如“It is hazy outside”中的“hazy”一词许多学生不认识,但通过上下文即可猜到和理解这一句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二、须采取的具体对策

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老师角色的转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探究、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为此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进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老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下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新的英语阅读涉及广泛的科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必须对科学、知识等的本质有清楚的了解,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明了的系统把握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知识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还该明白学习活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

2.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的时代,新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习主题要求老师必须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加强学习。改变过去的传统的看法。新的,适合不同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1)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积极思考是积极的阅读必然具备的特征。发现式思考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去发现、挖掘,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它强化对课文理解,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自身感悟,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在阅读内容中发现问题,并且能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概念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概念图”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JosephD,Novak博士根据Ausubel的学习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出来的一种教学工具,它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我们可以把概念图作为用图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组织信息和表征知识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Ausubel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换言之,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Ausubel的另外一个主要观点是概念有不同的深度,可以非常笼统,也可以非常具体。

三、结论

只有立足于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清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才可以得到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6

1.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的理论依据

1.1 概念图的提出。概念图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说是概念图的理论基础。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指通过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联系而掌握学习内容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本质性的联系,即非任意、非字面的联系,因而它与死记硬背的学习有根本的不同。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据此,概念图也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构建,着重考察学生是如何组织知识和理解知识的。通过创作一个视觉关系图,学习者可理解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图是用视觉再现知识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1]。

1.2 概念图的特征。

(1)直观鲜明性。概念图是利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和箭头代表概念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图,从而形象地呈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它可使学习者利用自己的空间组织能力,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将一种隐性知识显形化、非结构化知识结构化。它能以直观鲜明的图形结构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技能的反思、理解和提升[3]。

(2)系统整体性。概念图的层级性和交叉连接的特征,使概念图不仅能反映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能反映不同领域知识的内在关系,使学习者能够从系统上、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的结构,增进对概念的理解。

(3)简约再生性。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就会不断地加深和改变,所以概念图就会不断地被修改和完善。

1.3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诺瓦克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而广义上说,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概念图策略最重要的优点就是以清晰的方式表明思维逻辑性,在教学中,它可以把学生内心活动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把在阅读时头脑中激发出的思想和过程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可利用和辅导的因素[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能够理解某个概念的含义,但是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了,只能够凭猜测或者盲目的尝试。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机械的记忆了某些概念,但是这些东西在头脑中只是一些无序排列的符号,不能形成系统的有意义的认识。只有将学习过的知识及时的总结,形成有序的结构,找出各个概念间的关系,才能在运用的时候游刃有余,而且从中可以"创造"新的知识[2]。概念图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作用,它将原本存在于头脑中的概念知识摆在面前,我们可以通过彼此的位置、连线等观察到知识的联系。

在教学中,概念图有以下作用:(1)帮助学生记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情况下他们习惯于简单的机械记忆,这种机械的记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遗忘。借助概念图,将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先根据概念图的流程复述、记忆,不仅是以语言的形式而且也包含了图象的因素同时引入脑海,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即使有遗忘,通过对概念图的回忆也非常容易将遗忘的部分重现出来[5]。(2)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概念图的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以便给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 。(3)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2.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的教学实践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11 蝙蝠和雷达》的阅读教学为例,笔者摸索出概念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通读全文,绘制概念图,理清脉络;品读语句,绘制概念图,突破难点;研读文章,绘制概念图,学会积累;立足文本,绘制概念图,拓展文本。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概念图这种直观的工具,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达到可视化的目的,使师生间的对话更有效。

2.1 通读全文,绘制概念图,理清脉络。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概念图,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段落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学会根据概念图概括主要内容。而编者选编《11 蝙蝠和雷达》的意图,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作品(见图1、2、3、4),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绘制的,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间的差异和思维的方式。另外,这些概念图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复述课文,学生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复述,这时,概念图就起到了良好的协助记忆的作用。

2.2 品读语句,绘制概念图,突破难点。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概念图的绘制,突破重难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领悟作者将蝙蝠的探路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表达方法。这是《11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并让孩子们小组讨论后填写表格(图5)。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填表(图6)。

(2)研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一同绘制概念图板书如下(见图7):

这部分概念图的出现,形象地、概括地展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用箭头、图示形象而逼真地标明蝙蝠怎样探路夜飞,使学生能看出蝙蝠的嘴能发出超声,耳朵能接收超声的这种特殊本领,从而进一步明确"配合"的重要。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一步进行补充,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不仅仅知道了前面有障碍物,而且能够清除的知道其大小、位置及性质。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捕捉飞蛾的?学生看着这部分概念图,能够清楚地说出蝙蝠捉虫的过程,加深印象,从而起到了帮助理解,加深理解的作用。

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熟悉运用上面所学到的知识规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也能夜间飞行,老师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部分是:雷达工作的原理。并且让学生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学生能迅速根据自己的思考,学以致用,画出概念图(如图8)。

2.3 研读文章,绘制概念图,学会积累。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孩子们在读中学会感悟,还要学会积累,概念图的绘制,更加可以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既内化了知识,又启发了思维。例如,科学家是如何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的?学生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后总结出主要靠做试验。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起来探路的。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从而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并且学习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把文中的重点词、说明方法补充到概念图中(如图9),丰富概念图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4 立足文本,绘制概念图,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因此,让语文课堂学习由课外促进课内,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事实证明,学生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即通过文本的拓展教学来促进课文文本的理解,加深拓展文本的印象,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更多的文字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这节课上,老师让学生明白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后,就进行拓展阅读,联系课后提到的仿生学,引出更多的例子,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发明更多从动物身上学到的东西,并用概念图表现出来(见图10、11、12)。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消化好课内东西,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3.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的实践思考

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笔者对实验班的34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阅读时绘制概念图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的选项,100%的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与以前的学习方式相比,更喜欢在阅读时绘制概念图的方式;88.24%的学生喜欢一起讨论并用概念图来记录阅读收获;当对课文的理解有不同的见解时,85.3%的学生会说出来添加到集体完成的概念图。针对学生绘制阅读概念图的体会和习惯的选项,100%的学生觉得绘制概念图容易;73.53%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会使用概念图的方法;97.06%的学生喜欢在概念图上画图形;94.12%的学生希望老师以后还采用概念图教学。针对概念图是否促进了阅读写作的选项,91%的学生觉得概念图能帮助自己更容易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和分析出文章的结构,9%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没有学生认为没帮助;97.05%的学生认为绘制概念图可以更直观地记录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理解过程;100%的学生认为通过绘制同类型文章的概念图,对自己的写作有启发;100%的学生对本学期阅读过的文章内容与结构比以前清晰。

由此证明,概念图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使用概念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用它来辅助学习的乐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的决定性因素,这对"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的促进与构建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说,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具备以下优点:

(1)概念图能够适应小学阅读的教学,它运用可视化的手段,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默契,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观念,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绘制概念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主探索和自我评价,其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得到训练和强化,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3)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易于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突破重难点,化难为易。

(4)学生运用概念图在阅读中学会概括、分析和总结,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语言表述能力得到提高。

(5)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学生制作的概念图都代表了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或逻辑思维方式。整合概念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表达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具体化和明确化。学生通过共创概念图,使各自的思维得以延伸、扩展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呈互动状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得以顺畅进行。学生在此活动过程中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并回答他们在制作概念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和自主性。

不过,笔者从中也进行了反思,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以下问题:

(1)运用概念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了解、使用、掌握概念图是循序渐进的,教师使用概念图为他们搭设支架的示范与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7

培根在《谈读书》里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文学名著具有普识性强,时效性久和影响巨大等特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以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新课改开展以来,“名著阅读”成为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其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它是1890年由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他在代表作《心理学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自我概念”的单维理论模型。美国社会学家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共和,涵盖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这些方面包括生理结构、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自我概念的单维理论虽然笼统,但各成分间协同作用,开启了对学习行为进行元素分析的纪元。后来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的多维阶段模型理论表明,自我概念对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因而它对学生的阅读的元认知心理并非无关变量。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就初中生整个名著阅读过程的心理活动中对当今中国的学习环境的自我概念进行分析,揭示教育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影响力,以及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间矛盾重重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如下具体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字数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要求少了110万字(初中阶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但名著总数多出两三部(初中阶段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言下之意,新课标要求初中生阅读平均约80万字以上一部的经典名著,在高中实行“减量增篇”,要求变为20万字左右一部的文学作品。而在附录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就列出了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经典著作清单。

此外,普通高中语文课表还提议在这么矛盾的要求下“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内容横跨古今中外,体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体以及文化论著等,在课程目标中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作出了严格的区分,在必修课程中提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等阅读与鉴赏的建议;在选修课程方面则提出“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

二、考核形式

新课改开展以来,“文学类作品阅读”成为广东高考的一个考点,2007年至今为选考点,其地位不言而喻,具体情况如表1:

从上表的数据显示,选考文学类作品阅读的考生人数在2006年至2010年急剧下滑,2011年以后语文高考的文学类作品为中国作品,选考人数有所上升,但得分率却是逐年递减。经本人访谈了解,近几年高中生文理分科后,某些学校学生在科任老师的明确指示下全体放弃文学类作品阅读而全体选择实用类作品阅读。种种迹象表明文学类作品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领域情况不容乐观。成因是什么?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应以什么为指挥棒?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本文就样品校中对270个高中生进行最喜爱的阅读方式的调查(如表2),其中21份为空卷,有效案例为249例。数据显示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名著阅读方式为细读文本,“阅读书籍”选项的投票高达6305%,只有极其少数(3.21%)选择了做题训练。这项关于学生对阅读形式的自我概念的调查结论,反映了目前文学类作品阅读考试形式的不人性,它用非自愿的考核方式决定学生要接受深恶痛绝的题海训练,事后还给学生的是一份“标准答案”和一个绝对性评价,再次论证了学习者的学习理想和教育现实间的矛盾日趋白热化。

三、人际关系

上述是谈论的是整个教育体制对高中生文学类作品阅读的影响,回归到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主要学习环境:学校与家庭。学习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直接或间接左右着学生关于名著阅读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表3为样品校高中生关于教育共同体各成员对其阅读行为的影响情况的调查。这项调查是由一组次序变量构成,每个项目有5个备选项,施测时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项,每项分值从小到大排列,分值越大说明影响越大。

调查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中,对其名著阅读行为影响做大的角色依然是父母,但均分较初中(3.01)有较大的下降;其次是同学,较初中(2.24)有微弱上升。究其原因,在高中阶段,阅读水平的个体和性别差异变化日益加大。在问卷里关于本次文学类作品阅读研究目的的问题中,高中生选取“提高自己语文阅读认知水平”的选择比例高达93%,较初中(79%)明显高出14%。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参加训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独立型日益增强,所谓的教育者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高中生已经普遍有能力通过和同学、老师进行沟通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甚至是学习成绩。

本次问卷调查是结合元认知水平量表一起进行的,内部一致性为0.92,问卷信度较佳。这次调查研究真实地暴露了由教育体制造成的高中生在文学类作品阅读中较为“恶劣”的学习环境,揭示了以考定教的教育现实与以学定教的教育理想之间尖锐矛盾,造成教与学严重脱节。铁铮铮的数据证明“以考定教”违反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加上考核形式的科学性具有争议性,这些对学生的阅读添加了沉重的包袱。文学类作品阅读作为学生习得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呼唤考核形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以学定教”不应只停留在喊空口号,它是整个教育共同体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证研究的道路上能持之以恒,展望未来,切实在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理论的研究上能更上一层楼,努力寻求科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水平,创设良性阅读环境的可行之道。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 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

[2] 莫雷,张卫.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203.

[3] 莫雷. 教育心理学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41.

[4] 王彦 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J].新疆师范大学 2008.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8

一、多读

数学概念的表述是严谨简洁的。教师如果只是口头解说术语,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通过多读来领悟。有的概念是借助关联词来表述的,如“如果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b≠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作为教师,在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推导、概括概念的同时,要对它进行多读,将抽象的语言、复杂的含义进行反复阅读,在脑子里产生数感;数感越清晰,对该概念的感知、理解就越能收到效果。

有些数学知识在刚开始学习时,也需要多读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刚开始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对2.6和2.60,如何让学生理解呢?20.02这个小数中的两个0怎么读?48.362这个小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读成“四十八点三百六十二”,怎么办?当语言形式成为一个障碍时,应该进行大量反复地读,通过多读来加深感知,体验数学,增强数感,减轻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

二、巧读

数学作业上的有些题目,学生总是不会做,原因之一是他们连题目本身的意思也没有弄明白;有些意义,学生只会死记,不会应用,原因之一是他们对概念本身不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准内容,抓住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出效果;通过找有代表性的、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内容多读,体会句式,读出数感来发挥作用,收到效果。这样,通过巧读来理解题目,再进行解题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读比较

以读比较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从而掌握数学知识,使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以读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培养。

五、以读释疑

以读释疑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从而通过读来解决疑问。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六、个性化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89-01

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其实数学中的阅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只要认识数学课本、数学题目中的汉字及符号,就代表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相反,在实际的数学阅读中,经常有学生明明认识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但是读完之后却心中茫然,完全不知道从哪条线索开始着手解答题目。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探讨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达到“会读善思,领悟提升”的效果。

一、数学公式的准确阅读

课本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材料和重要依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教师不需要填充太多的课外知识,至多是整理课外题目给学生练习,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教学中的“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就是课本,一切的教学和测试都是围绕教科书中的内容展开的,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

而小学数学课本中的重点难点,无疑是数学公式、定理,对于这些公式和定理,有些是需要记背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背诵,没有多大的解释理由,只需要学生加强背诵,做到倒背如流就可以顺利计算较复杂的算术题。而对于很多公式,如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c+b×c=c×(a+b),a×c-b×c=c×(a-b);除法性质:a÷b÷c=a÷(b×c);减法性质:a-b-c=a-(b+c)。虽然这些数学公式的学习也只需要记忆,但是学生必须在认真阅读,对这些运算方法产生质疑并独立思考后,才能理解公式的实质,明白这些运算法则的由来。只有这样,学生在运用这些数学公式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

二、数学概念的准确阅读

数学课本中的概念,通常来说都是一句简单且严谨的定理性话语,这些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也不容易理解。但这些数学概念都是必须掌握的,所以很多学生迫于学习压力,只能硬性地、机械地背诵下来,不过在实际的解题中,学生往往想不起来自己学过哪些数学概念,导致解题时寸步难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因此一旦数学题目中出现了两个以上的数学概念,就不知道题目的意思,更不知道怎么解答了。

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分层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此外,数学概念(即数学学科中的专业术语)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征,数学题目通常是由这些数学术语组成的,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并理解了术语的意义之后,才能弄明白题意,正确解题。

三、数学题目的准确阅读

在解答数学题中,准确阅读题目是前提。所谓读题,就是通过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意思,弄清楚题目的问题是什么。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不认真阅读题目,稀里糊涂就开始解题,所以教师也就经常看到学生答题时答非所问,当问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副懊悔的表情,表示没有读完题目就想当然解题了;还有一部分学生说,题目要素太多,漏掉了解题要素,所以导致了解答的错误。由此可见,准确读题是很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和方法。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题目时,要做到规范领读题目,不漏字不添字,不错误断句,不错误读字,读题时语速比平常语速稍慢,训练学生读题时边读边想的习惯。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把题目朗读转变成轻声读题,并逐渐让学生自己默念题目,培养学生默看题目、了解题意的能力。而对于小学较高年级学生,在训练学生阅读题目时,可以通过逐字逐句地推敲,逐步读透每个字每句话的意思,尤其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更需要逐字逐句的读题。在读题中,弄清题目中蕴含的所有条件,再弄清题目的问题,排除已知条件中的“垃圾条件”(对解题无用的条件,这种条件是出题人设置的障眼法),并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过渡条件,找到解题的线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例10

(一)小语课堂概述

课堂化的小语,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1]

叶老的回答,就这一句,二十个字,多么简洁有力,多么准确而质朴。这就是不变的真理。静态地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八个字,静态地提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涵义,即“语”和“文”之并列,是语文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航标。动态地看:“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八个字, 动态地诠释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要求,即“文”于“语”之渗透,是语文学习向着正确方向引领的北斗。重点地看:“故合言之”四个字,重点地说明了一个“合”字当中的,“语文教学”之于教师,“语文学习”之对于学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的教与学的过程。

“阅读心理学主要研究阅读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及规律,就是研究从书材料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活动。”[2]所谓文本阅读自主概念,即指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对象、阅读过程、阅读意愿中建构的阅读心理活动。不同的阅读个体,建构的阅读活动是不一样的。所谓言语主体的认知水平,即指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水平,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的心理活动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视觉与语音技能在语文阅读获得和发展中的相对作用。第二个特点是语文结构意识及其与阅读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言语主体的认知水平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素:阅读视觉、阅读听觉、阅读理解、阅读注意、阅读思维。[3]

(二)语动于感理论

感受理解,判断生成,视听阅读,注意思维是建构在文本之上的。“字、词、句、篇”即文本,是语感舞动的基础。语感基于文本,始于理解,扬于表达。脱离了文本,语感就失去了依托,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也就无从谈起。那么,面对文质兼优的文本,以及文本中情感、形象、条理、语言等构成要素,教者要怎样从情感和态度的角度,引领学生成为积极的“言语主体”?教者怎样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言语?

(三)课堂实践探究

可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遵守循序渐进,从实践中去学,从事物的观察开始,“入乎耳,箸乎心”如下是也:

1、 读――自学质疑。

“请你把这一句小声慢慢读三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在引导生做笔记,用横线划出自己最喜欢哪一处后,又组织学生读句子,整体感知语句的内容,试着理解意思。紧接着用“抓你读懂的关键词,能不能提几个问题帮助没读懂的同学理解?”启发生指出不懂的地方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去感受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成为语文学生的言语主体。

2、 画――置身情景。

“请同学念这一句,你们边听边想,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看看自己能不能明白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看到句子所描写的景物?”

学生质疑问难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把句子描写的景色和体现的画面在自己的脑海里绘出来。显然教师认为这样还不够,继续引向深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时,老师请两个同学把看到的景物画到黑板上。)”这样,学生就把自己脑海中的图像又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又把语言文字的载体,转化为线条颜色的绘画。这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3、 议――读议释疑。

“你们看,这两位同学画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没有一字一句地去“教”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而是巧妙地从图画入手,引导生通过图文对比“看画得对不对”。生自然会将文本紧密结合“画”,一点一点地去感受对比,使句意语境和情感更加自然而精确地呈现出来了。

4、 感――感悟情意。

写景状物,都是缘情而发,描写中倾注作者的思想感情。“画”“议”已经把学生引入了情境,此时启发生由感受文字的语境进一步感受美,感受作者的情感,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5、 评――判断继承。

“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得美吗?”

作者这一句写得美吗,为什么?学生因为有前面几个层面的品读积累,很自然地评议到“静态”“比喻”“色彩”,学生自然而然感悟到遣词造句的奥妙!

当然,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时,不同的年级,让学生的语感舞动,语味洋溢是有层次区别的。但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提法,正是新课标对语感舞动,语味洋溢的精要概括。即,让“读”――读字,读词,读句,读篇,“入乎耳,箸乎心”是一致的。

一、 技能性的阅读,文达于品

(一)阅读技能概述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得意义的过程。” [3]从阅读的这一定义可以看出,阅读这一概念应该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过程是阅读活动的表层结构,结果是阅读活动的深层结构。在表层结构上,阅读是对读物“阅”与“读”的结合,即读者通过自己对读物的感觉和知觉为起点的。如果说阅读仅仅是“看书”,那它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具体而言,中文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中文阅读自主概念的发展程度对应的学生中文认知水平的心理活动。

中文阅读自主概念,即指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对象、阅读过程、阅读意愿中建构的阅读心理活动。不同的阅读个体,建构的阅读活动是不一样的。阅读对象包括了字词认知、句子认知以及篇章理解。阅读过程包括阅读过程的心理特质,主要是中文阅读过程中眼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对文字符号获取的特点,文字符号含义的形成及其理解,阅读中注意力及情绪,读者记忆的特点等等。

(二)文达于品理论

叶圣陶先生说:“看书读书其实就是听他人的话――用眼睛从书面上听他人的话,作文其实就是说自己的话――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读和听是同一回事,写和说是同一回事,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光管读和写。认清了这一层,语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对学生真有益处。”所以,“读听”是理解,是一回事,“写说”是表达,是一回事;理解表达是双向的,是合一的。建构学生的理解和表达,“听读”“说写”的生理学、心理学特点,决定了“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的合理性。

(三)课堂实践探究

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教育经验进行有组织,以使之相互强化[7]。如上环节,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模拟情景想象,自主发现,活动教学,“布乎四体,行乎动静”――激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生活的联系。有了体验,有了感情,所以在描述“有说不完的情趣”和“操纵自如”的情感和语义时,水到渠成,学生自然愿意表达,表达也精彩,语味也练达。

二、 语动中的文达,教之于学

(一)教与学的争位

汪潮老师的讲座《解读生态课堂》中提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来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

确实,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获得,就如同游泳能力,骑车能力的获得一样,从来不是老师 “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这里的“学”,我想就是指让学生面对知识和技能时,要让孩子们在“模仿和实践”中去内化建构,而不是让老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

“教学的直观原理”,很准确地说明了让孩子们去“学”中模仿和建构语文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本质要求。但是,我们的某些课堂,我们的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基本的要求,教学时“自以为是”地想把语文能力“教”给学生,违背习得原理,效果不好。

(二)教与学的正位

小语课堂,对于文本解读,技能掌握,教师的“教”,学生获得的只是知识、命题或概念,只是“理解”;要将理解的文本和知识,转化为态度和技能,就必须让学生有操练的机会。必须在各种情境场合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学会。杜威主张“从经验中学”,“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所以,泰勒强调:“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结 论

“课堂活动中,教师组织教育经验应对学生文本阅读自主概念发展程度与言语主体的认知水平差异,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的做法就是语动于感,文达于品。语动于感――“字、词、句、篇”是语感舞动的文本基础;“入乎耳,箸乎心”是语感舞动的实施方法;文达于品――“听、说、读、写”是语味练达的教学工具;“布乎四体,行乎动静”是语味练达的表现形式。如是,“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入”“箸”“布”“行”是动词,之对于“语动于感”之“动”和“文达于品”之“品”,或聆听思辨、激活想像,或情动于衷、激于言表,或动情诵读、静心默读,或圈点批注、摘抄书作,或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等等――在于其动法的恰当与变化,从知识解读型走向技能掌握型;而这恰当与变化,于感是也,于品是也,合之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