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2 15:21:57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1

中图分类号:X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59-01

1概述

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计划管理业务整合涉及公路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养护计划管理系统、国省干线投资计划管理系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等。需要整合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基础属性数据、地图空间数据、养护基础属性数据、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建设计划业务数据,初步实现各类固定资产建设计划、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普通干线公路养护计划等各类建设和养护计划数据的联网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提升计划工作效能,促进计划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整合资源,实现各类计划数据与中心数据库的定期同步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更好保证计划数据安全性;完善各类计划数据的检索查询及分析服务,为交通运输建设和养护计划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2需求分析建设养护计划管理相关业务系统分为四个层面:

1)公路GIS数据采集层。主要进行底层GIS基础数据采集,包括普通公路GIS公路与桥梁数据管理系统、普通公路GIS桥梁数据系统更新维护系统和普通公路GIS桩号系统。

2)普通公路及桥梁基础属性数据采集层。该层包括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和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系统,该层系统利用GIS基础数据进行普通公路及桥梁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并能为建设与养护计划等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公路养护与计划业务管理层。该层系统包括普通公路计划与养护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各系统在充分利用上述GIS、公路与桥梁两类数据采集层的系统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养护与计划等业务管理,同时,该层产生的业务数据作为业务基础数据提供给“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4)业务统筹整合层。该层的系统为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整合平台,该层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上述三个层级系统产生的数据,实现规划、计划、统计三大核心业务“三位一体”。一方面进行相关的业务管理,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上述四层个层级业务系统相互支撑、相互关联,一方面对计划系统得基本业务进行了有效管理,有效地规范和有序地促进了公路养护、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等管理工作。同时,采集和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对提高计划管理工作效率与精细化、资金使用效益、养护与计划分析决策起到有效的推进和支撑作用。业务层次详见图1。

3应用平台整合方案

通过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各个投资计划系统进行整合,形成覆盖路面、路基、桥梁、隧道的公路建设计划与养护计划的综合性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系统)。综合性系统将在保留原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新开发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综合管理系统”,以便于业务人员能更方便快捷地对全省公路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的查询汇总。综合系统将借助4A平台,实现用户和系统入口的整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见图2:

4数据资源整合方案

根据应用系统建设方案,综合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公路及附属设施基础属性数据库、公路及附属设施地图空间数据库、养护计划基础属性数据库、高速公路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普通公路路面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业务数据库、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计划业务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等8个部分。其中前三个为基础数据整合库,后六个为业务数据库。其中第四至七个数据库是已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为已建设好的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为综合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将从四个业务库中汇集投资计划数据,是需要新建设的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2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31-02

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医院管理要求也明显提高,传统的经验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医院的各项工作[1-2]。为满足时代对医疗服务提出的要求,系统化护理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大疾病[3-5]。但是,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该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报道研究尚所见报道甚少。本研究将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在收集资料前,尽量统一主管医师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说法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GCS评分、治疗方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来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出院时填写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1.2.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快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安排合适的,开放性伤口的急诊护理等。B组患者则给予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之前,先对门诊急诊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知识培训,组织门诊急诊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和具体实施细则,领会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精髓。具体措施如下:①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手册:根据对患者的评估情况制订,内容包括:目前患者的诊断、各项检查的异常值和治疗方案等;②加强健康宣教 向患者家属进行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相关知识宣教,给予患者家属相关影像资料如VCD,直观形象将相关治疗和康复措施呈现给患者家属,还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等形式发放相关知识宣传资料,设立热线电话等,帮助患者出院后做好家庭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6-7]。重型颅脑损伤作为其中严重的分型之一,具有病情危重、凶险多变、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8-9]。众所周知,患者预后不仅与医师高超的技艺有关,还与护理人员周密细致的护理服务息息相关。为此,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

本研究总结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经验,制订一系列系统化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发现: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短(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相关知识培训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的了解,领悟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的精髓,将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贯穿于对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工作中,能够对既往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改进护理缺陷,规范护士的护理操作和护理行为以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评价,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②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让患者全面了解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内容,护理人员采用定期集中授课方式向患者家属进行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相关知识宣教,让患者家属明确家庭护理干预在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明确了解作为家属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干预,明确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减少患者家属盲目性,患者家属与主管医师和患者家属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息来交流经验,协助患者做好院外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Kanold J,Halle P,Paillard C,et a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ISO 9001 in a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 oncology[J]. Arch Pediatr,2008,15(2):122-134.

[2] 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

[3] 邓琼,丽华,汉华,等.门诊系统化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5-907.

[4] 陈燕玲,罗宋.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284-185.

[5] 江华容,廖健敏,彭敏,等.压疮系统化管理框架的建立与运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66-1168.

[6] 徐航.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预后的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06-2408.

[7] 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70-1772.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3

目前美国护士学会(ANA)已经认可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如下:

1.1NANDA护理诊断分类系统。

1.2lowa 的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1.3Saba(Georgetown) 的居家健康护理分类系统。

1.4Omaha 的社区护理分类系统。

1.5Ozbolt's的病人护理资料分类系统。

1.6手术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其中,社区护理分类系统和居家健康照顾分类系统,应用于社区和居家护理的护理实务领域。NANDA 的护理诊断和Iowa的 护理措施分类(NIC)和护理结果分类(NOC)则较多地在医院护理中应用。上述1.3、1.4、1.5、1.6的每一个护理实务分类系统,都包括了护理诊断分类、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

Iowa的护理措施分类(NIC)有基本生理、复杂生理、行为、安全、家庭和健康服务系 统这6个范畴,下属27个类别,共计433项护理措施。Iowa的护理结果分类(NOC)已经建立 了190个评价项目,是一个对在护理作用下的病人结果的综合分类系统,每一个结果都描述 为一个可以测量的动态概念,包括定义、测量表和参照基准。NIC和NOC都是已经相对应地和NANDA护理诊断进行联系的,使这3个分类系统可以相互接连,成为统一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由于不同护理实务领域中的服务对象不同,所出现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也就不同,因此 ,护理诊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群集”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包含了不同的护理诊断及其分类。例如,在美国的社区护理机构常应用的Omaha分类系统分为4个范畴 ( domains ),下属44个病人健康问题;居家护理机构常使用的分类系统HHCC分为20类,下属147个护理诊断。

2.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CNP)

国际护士会(ICN)认为护理专业需要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以求统一;1989年开始组织“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ICN P ) ”的研究和发展。ICNP是包括护理现象分类( Nursing Phenomena Classific ation ) 、护理行动分类( Nursing Actions Classification )和护理结果分类(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的统合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目的是用护理的专业语言叙述和记录临床护理实务,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的基础,同时它本身作为一套护理专业语言和分类系统,也便于将护理资料纳入当今健康服务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护理现象分类目前主要是指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现象是一个外延比护理诊断更大的概念。人类之所有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现实领域。疾病诊断和护理诊断这两个分类系统,分别描述了该领域中不同的健康问题,而且都处在发展的进程中。ICN认为,现有疾病谱尚未涉及的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属于护理现象,正等待着世界各国临床护士和护理科学家继续探索性和开拓性的科学认识。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4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147-01

林地是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手段。通过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图斑落界工作,实现我省森林资源监管手段的重大变革,促进森林资源监测、规划等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保障《全国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统一管理林地数据,实现林地年度动态监测,全面掌握林地变化状况,全面提升林地管理为林业改革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加强林地数据的采集与管理研究工作。

一、数据采集

1、空间数据采集

本工艺采用软件的原则是:效率优先、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图美观。空间数据采集绘制基本图,通过扫描仪进入计算机或野外GPS数据直接传入计算机成图。基本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的关键,主要强调了空间信息的准确性,对空间特征的描述性信息要求较高。要求界线清晰是基本图最起码的要求,场界、林班界、小班界清楚;起始点、终止点必须明确;邻接的地区必须标注清楚。作为林班界、小班界的单线河流、道路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对基本图矢量化时,图像都转化为灰度图像,单线河、道路与小班线相似,易混淆,必须标出。依据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和县级政府确定的后备林地资源,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将林地及其利用状况数据采集出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已有二类调查数据库与遥感影像套合进行判读区划,依据影像对界线进行调整,则以遥感影像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数据库的建立是以县(区)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对采集的每一块林地地籍小班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逐地块小班录入调查记录,并对林地地块小班的图形数据和小班属性的表单数据进行属性联结,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林地地籍档案数据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存储各类林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每一块林地地块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开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数据组织与管理、栅格图像处理、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质检、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分发、专题制图、数据维护和三维分析等应用模块,并在以上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定制各种专题应用系统。系统采用组件式开发,将各应用模块简单地集成到一个可扩展的应用框架,通过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入库、管理一体化流程,实现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空间数据管理;将数据管理、地图表现、制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制作各种比例尺标准图以及根据用户自定义模板,制作各种专题图。

2、控制点注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通常是按照实际的地球坐标存储的,地图上地理特征的坐标与真正的地理位置相对应,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在基本图扫描进入计算机之前,必须标记好控制点,用以图像配准和矢量文件坐标变换。布设控制点的原则是:布设在公里网交叉处,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图幅,至少布设四个,在实践中布设九个控制点基本满足要求。

3、属性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库建立:每个小班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每项调查因子为实现属性库与图形库的联结及对应于图形库中的关键字,在小班数据库中增加了一个数据项ID;文件以乡(镇)或林场名称命名。

平台提供丰富的图形、属性编辑工具,如节点编辑、同名点移动、线连接、线打断、线延伸、要素合并、要素分解、线分割、面分割、局部修改等诸多快捷的图形编辑工具及空间赋属性、自动编号、半自动编号、关键字赋值等属性编辑工具,此外还专门提供跨图层拓扑、局部拓扑、公共边自动处理和同名点编辑等图形编辑手段。

二、林地档案数据库管理开发

1、数据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数据检查、数据转换与导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更新和元数据管理等功能。数据检查包括数据的整体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检查、空间定位准确度检查、属性数据准确性检查以及对检查结果评价与处理等功能;数据转换与导入包括格式转换、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数据导入等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包括数据错误的自动修改、矢量数据编辑处理、栅格数据处理和属性数据编辑等编辑和处理功能;数据更新是系统可实现对空间数据、元数据、表格数据与其他数据的更新以及对历史档案数据管理与回溯;元数据管理主要包括系统支持元数据的入库、浏览查询、统计汇总和输出与打印等管理功能。

2、数据浏览查询与制图输出模块

包括数据视图管理、数据图层管理和实现数据的三维表现等功能,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快速浏览,支持常见的遥感影像数据格式直接读取及浏览,可通过定制开发和扩展支持更多数据格式空间数据的读写及浏览。系统还应支持范围内遥感影像以及空间数据的浏览。制图输出包括符号库管理、制图模板管理、专题图制作和成果输出等功能。数据统计系统支持生成林地各地类面积汇总表、林种结构现状统计表、林地及森林面积动态变化表、林地按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等汇总表;数据分析是系统可以根据定制的数据分析规则,如林地利用结构分析、年度变化分析等。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5

1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土地管理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因此建设地籍数据库也就势在必行了。我国数据库的建设一般都是基于KQGIS平台的,因为KQGIS平台是一款完全国产的平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操作简便,系统稳定性比较强。

2 数据库的框架结构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为了保证平台的功能需要分图形库和属性库两步进行建设,其中图形库主要是存储经过处理的数据,内容有房屋、宗地和地类图斑等信息;属性库主要是储存报表、证书和专题图件等主要内容是宗地属性、统计报表和专题图件等。详细的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

3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流程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一般分为六步,它们是整理源数据、转换数据、检验处理数据并附属性值、数据入库、维护数据、输出报表和专题图件等成果。具体详细的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4 基于KQGIS平台数据库建设的详细步骤

4.1 数据的转换:将源地籍图数据修正整理后经过转换软件变成SHP 格式的数据,SHP 格式的数据是通用的格式,然后在将SHP 格式的数据经过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转换成一一对应的实体数据。但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数据中含有中文而出现乱码的现象,对于这些没有转换的中文,我们一般是将这些数据归类提取,最后与同类型的数据一起入库。

4.2 检查和处理数据: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功能包括检查微小的地物、图形常规检查和单层检查,为了保证得到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我们一般会应用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一般要按照精度比较低的数据服从精度比较高的数据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无缝的原则。

4.3 数据层赋属性:数据层经过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后就要对数据层进行赋属性了。首先我们要把街坊层的管理区单位的属性赋给所有其他数据层的管理区单位,然后就是根据软件对各个数据层检查出来的查错,对各个数据层的属性值进行完善和修改。例如当房屋层中标注“砖”“、混”的结构处在了房屋的边线外侧,这个时候就无法对这些结构进行赋值,我们就要把房屋的结构标记显示出来,通过手工操作赋属性值。

4.4 地类图斑层的生成:地类图斑层主要包括了宗地层和街坊层还有一些线状和面状地形,又因为涉及到了草地、林地和耕地面积的统计。因此为了得到地类图斑层,我们首先应该先封闭的处理面状要素,因为地类图斑层只能在封闭的面状要素的条件下才能生成,然后在输入地类图斑代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根据数据实体的要素对代码进行分类并且要注意不能输入错误或者打入空格。

4.5 数据入库:因为在后面的数据维修中,系统会生成界址线层和宗地界址点,因此数据入库之前我们应该用原始界址点和原始界址线代替宗地界址点和宗地界址线。并且注意数据以非捆绑的模式入库。

4.6 维护数据库: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有很多种数据维护方式,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宗地拓扑维护。当我们进行宗地拓扑维护的时候,由于系统会生成新的界址线和宗地界址点,并把原来的界址点和原来的界址线的属性赋到新生成的界址线和宗地界址点中去,因此我们就要把界址线、宗地界址点与宗地层设置为捆绑模式。在我们完成宗地拓扑维护后,还要维护地类图斑的椭球面积和平差面积、属性库和图形库的关联性以及建筑的容积率等。

4.7 成果的输出:在对数据进行维护完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后,通过相关的软件输出打印宗地面积汇总表和楼层面积汇总表等一些列的统计表以及各种图件。

5 应用

新疆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就是基于KQGIS平台建立的,该系统是以B/S和C/S的方式结合了用户、数据库和服务器并通过绘图仪器等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局域网络。

目前该系统的运行良好并且带来的统计表和图件已经被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本系统可以管理、查找、录入和输出地籍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打印和计算关于街区的统计报表。这些成果可以作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规划利用和决策分析的依据。

6 结语

本文主要从设计到实际应用中探讨了基于KQGIS平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分析说明了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步骤,涉及到了维护数据的注意事项、检查数据的技巧和数据的转换方法等方面,同时结合了新疆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的现实应用论证了基于KQGIS平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表现良好,让我们看到了国产KQGIS平台在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光明前景。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6

小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护理风险较高,儿外科护理技术性强,更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加强护理管理非常必要。人性化护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将其用于儿外科病房的管理,强调以患儿为中心,根据小儿的护理特点,制定护理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科室从2016年2月,开展一次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改进活动,成效显著。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2月~12月,儿外科共开展手术195例,其中男102例、女93例,年龄1~14岁,平均(5.6±1.4)岁。其中外伤清创42例、急腹症与异物取出45例、腹股沟疝与脐疝等手术71例、耳鼻喉部手术24例、其他14例。2015年2月~12月,在开展一次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改进活动后,开展手术214例次,其中男110例、女104例,年龄1~13岁,平均(5.5±1.2)岁。其中外伤清创43例、急腹症与异物取出50例、腹股沟疝与脐疝等手术82例、耳鼻喉部手术25例、其他14例。

1.2 方法

1.2.1 改进前 改进前,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病情监护、并发症护理等。

1.2.2 改进后 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进行质量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轻患儿的躯体不适,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督导确保操作规范性尽,减轻操作对患儿的刺激,集中开展基础护理,避免反复操作,打搅患儿休息,重视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指导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注意力转移工作,对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护理,也需做好家属的指导,提高自护的质量[1];②强调“以患儿为中心”,做好角色陪伴,从细节之处体现出对小儿的尊重,如采用儿童式的语言进行沟通,多采用肢体语言,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征求意见;③鼓励采用亲密的动作拉近与患儿的关系,减轻患儿的不适感,据小儿的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善用激励,善于引导,如在喂食时,护士做出张口的动作,④做好环境管理,创造儿童式的住院环境,改造病房,张贴一些色彩丰富的动画海报,增加床?g隔帘、儿童涂鸦板等设备,若条件合适,鼓励家属陪同;⑤在小儿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可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开展护理,在娱乐中学习基本的注意事项,在娱乐中实现锻炼效果,如在鼓励患儿下床活动时,可以地面活动的遥控机器人吸引患儿下床,患儿心情舒畅的度过住院时间;⑥每位护士最多承担8人的护理工作,每个患儿尽量由1名护士承担主要护理工作;⑦做好家属的沟通,为家属照料创造便利,要求家属在照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床边陪伴、喂食等基础工作,适当开放护士的权利,让家属参与侵入性治疗操作,如在进行穿刺时,家属需做好安抚,让家属做好非药物止痛工作;⑧为患儿的康复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管理、体位、康复训练措施,针对小儿的临床护理需求特点护理,如对于疼痛,采取Wong-Bake面部表情法为主的方法评价,可采用口服甜味剂、音乐疗法、口服12%~24%浓度葡萄糖有助于减轻疼痛[2]。

1.3 观察指标 由家属评价满意情况,包括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采用VAS划线法,10分为非常满意、8分表示满意、6分表示基本满意、5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不满意、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愈合不良、严重不依从、意外伤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满意度评分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采用检验组间比较,以P

2.结果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7

基本农田划定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确定基本农田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的全过程。将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图件、基本农田责任状、保护标志牌、统计表等图表册全部放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更新,可以全面掌握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等级,为基本农田管理提供评价、统计、查询和预测等服务,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一、基础平台的选择

本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mapgis为平台,采用.net技术开发,C/S体系结构。

当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形成了诸多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软件,基本农田信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库,不仅包含基本农田的属性信息,充分借助GIS空间分析与属性查询的交互式操作进行数据变更和统计,是一般软件所不能及的,利用GIS软件管理地理信息数据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另一方面,在运行环境上,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基于b/s体系结构的方式取代了c/s体系结构,用于无序下载客户端软件即可浏览并进行基本的GIS操作,提高了系统升级维护的便捷性。

广西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均采用MapGIS软件系统,因此,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基本农田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需求同时具备广泛试用性。

二、县级基本农田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实现基本农田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主要实现如下6个方面的主要功能需求。

(一)占用预警

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互动。通过导入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范围线,分析项目范围内占用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现状地块情况,统计占用的基本农田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的细化情况,在地图上标出预警区域,建立预警档案,为新增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本农田动态监测

一是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互动。采用卫星或航拍影像数据监测基本农田变化。根据影像特征,对比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各地类的变化情况。二是及时分析。巡查人员在巡查项目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基本农田占用情况,通过拍照片、用GPS采集坐标信息,上传到土地部门。数据库管理员把巡查员传回的坐标数据导到基本农田数据库,利用占用预警分析功能,分析出该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情况是否合法,如占用合法,则进行基本农田补划;如占用非法,则移交执法部门执法

(三)智能补划

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中自动选取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范围内的满足补划条件的耕地地块(或可调整地类地块),显示补划地块信息和位置。在查找结果中,根据实际补划面积,提供最优补划方案,保证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

(四)数据变更管理

通过对基本农田图斑、保护块等的新增、分割、合并等变更操作,根据日常的业务需求,可以实现对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灾毁等实时变更。

(五)数据入库检查、综合统计分析与图表输出

数据入库:衔接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基本农田占、补划数据库等的录入。

数据检查:要求系统具有强大的检查功能,对入库的数据建立数据入库核查、检查机制,检测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图形拓扑(包括单个图层内和图层间)、逻辑关系等。对于检查出来的错误可以直接在图上定位,并能形成检查报表。

汇总统计:对基本农田现状面积以及变化,数量、地类、质量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制图、制表。同时要求在指定区域、指定时间点统计分析。

图表输出:输出相关表格图件。土地利用地类面积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基本农田保护图专题图等。

(六)数据共享、安全和维护

数据共享要求:建立健全与各级数据信息管理相一致的基本农田数据标准体系和成果规范体系,要实现耕地保护系统其他相关业务职能部门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保证各级数据的一致性、格式的通用性。建立数据的多级访问权限机制和数据保密机制,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数据维护要求:要求系统接口开放,能根据各类规程及政策文件要求变化,对系统功能和算法进行调整 ,及时调整维护各数据库数据。

三、系统总体架构

此总体框架由三大体系:安全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个层面: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构成。

基础层是系统的运行保障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硬件设施。硬件层为系统提供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

数据层主要是系统的数据支撑层,包括了系统的数据资源及数据资源管理功能。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二调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利用分等定级数据、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基本农田数据数据库数据。数据层为系统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支撑层主要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由各种中间件、服务组件和接口组成,主要包括工作流中间件、GIS服务组件、位置服务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安全中间件等组成。

应用层主要是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基本农田业务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更新、维护管理等。

四、系统功能设计

基本农田信息系统分为建库子系统、成果监管子系统和WEB子系统。

建库子系统:提供了建库工具和数据检查功能,辅助用户快速建立信息齐全、图属无误的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同时提供初步的统计汇总功能,满足建库单位上报成果进行检核的要求。

监管子系统:结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的日常管理要求,提供了信息查询浏览、建设占用地块范围统计分析、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的输出和管理、以及调整补划等功能,使相关人员能够对 数据库进行全局把握并维护现势性,达到长效更新和永久保护的目的。

WEB子系统:在同一局域网内,实现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图属和信息的有效共享。由数据库管理员统一维护,针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职能权限,使客户端人员只能在分配的功能范围内调用自己辖区的数据,做到互不侵犯,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五、应用前景

目前以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图、农村土地权属和基本农田四个数据信息成果为基础,集成了土地、矿产、海洋等数据库,与电子政务系统紧密结合,完成了“一张图”工程构建,解决了办公信息系统与GIS的无缝连接。因此在广西建设开发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采用信息系统管理也是今后发展必然趋势,使用该系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国土系统,实现基本农田的动态高效管理。本系统设计思路符合实际运用需求,可为各地区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8

第二阶段:到了八十年代,晶体管继电保护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由南京自动化设备厂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成功运用在葛洲坝500kV线路上,这代表着我国继电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功。

第三阶段: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起主导地位的是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例如:由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所研发的集成电路工频变化量方向高频保护,便起到了巨大作用。

第四阶段:九十年代初期之后,继电保护在我国呈现了高速的发展势态。其中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是在一九九一年通过鉴定的,它是由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则是在1993年通过鉴定的,它是由天津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发而成的。当然,原理不同与机型不同的微机线路及主设备保护,均有着各自的优势,它们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性能及质量优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在微机保护装置的致力研究背景下,基于微机保护软件及算法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理论成果。显然,自九十年代后,我国继电保护技术所呈现的发展趋势是微机保护。

2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结构分析

在此系统当中,将专家系统引进电气CAD当中,所使用的语言是编译型TurboPROLOG语言,同时还采取了另外两种语言与交互的方式编制引入电气ICAD系统,这两种语言即为:AutoLISP语言和FOR-TRAN77语言。如此一来,便能够使各类语言本身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使程序的编制更加简便。在用户菜单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而使系统提供的能力得到了有效补充,并将无功功率补充专家系统,进而以嵌入的方式到达CAD系统当中。通过用户菜单,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选择。该系统具备的显著的特点包括:简洁、直观且容易被用户接受等。还能够让用户在短时间之内对操作方法进行充分掌握,对相应的子模块极为便利地使用。另外,还降低了设计的成本,使设计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设计者的负担得到很大程度减轻。

3数据结构的改进探究

专家系统对设计的数据结构及类型知识的描述,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为过于简单化,不能使系统的通用性与扩展性得到充分满足。因此,针对这方面的不足,提出通用的知识表示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基于宏观层面分析,电气设计属于一个正向推理的过程,使部分初始数据来驱动推理机,进一步实现规则匹配及冲突的解决,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继电保护系统设计,这些初始数据便是一次系统当中的结构及参数对保护系统的设计要求。对于一些主设备的继点保护的初步设计而言,如变压器等,所使用的以此系统初始数据参数种类使用关联组元进行表达。其中,关联组员表达形式为:(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它与孤立对象属性概念的描述相适应;关系谓词表示形式为:(主体对象名,客体对象名:谓词属性名=属性值),在对事实等一系列知识进行表示的情况下,不但具备对象实体的属性,而且也具备多个对象间所维系的关系。对于一个变压器保护系统框架的主要构成,主要包括:系统级、保护方式级以及故障类型保护级等。对于每一级的框架,都拥有相似的结构,同时每一个框架都归属于一个更高级的框架。为系统当中一个电流继电器框架的具体描述过程。此框架表示的对象实体是CR继电器,系统编号是56,归属46号低压过流保护方式框架。其中最为简单的属性槽是“相数=1”,它的属性值在设计推理中的赋值是由规则以直接的方式决定的。能在推理过程中以直接的方式赋值的是“Iset=”,或者,在需计算的情况下通过ISETO的调用对赋值进行计算,另外还能够对定值列表Ilist有用户进行调出,然而以自行的方式对赋值进行选择。位于框架槽的是“型号=DL233/6”,它能够对具体继电器DL233/6进行引出。框架所表现出来的嵌套关系能够对整体保护系统的描述发挥重要作用。此框架系统形成了具有复杂特性的语义网络。当中的子框架能够对父框架的槽值约定进行更改或继承。如此一来,不但能够使表示的信息能够节省,从而降低数据冗余;而且还能够非常简单地使信息的一致性得到有效维持。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9

一、研究经济法法域属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经济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完善法制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 、社会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门法所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它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经济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出现为界限线,以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划分将法分为传统法和现代法,传统法是以占有能力权的维护为宗旨,是维护人类的既得利益,而现代法则是以创造能力权的激励为宗旨的,维护的是人类发展的权益。维护既得利益的法制仍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要维护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靠保护人类创造能力权的法律,所以维护发展权益的现代法在当今时代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确立经济法的现代法属性,可以更加科学的定义经济法,更好的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经济法的完善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有利于维护人类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发展权益

民法、商法是调整财产关系即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这种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式基于对已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是一种原始的归属和流转,主要维护人的财产权、生存权等,传统的私法,根源于分工、私人占有和个体小生产,用于确认保护人们对财物的权利,着重存量利益的保护并缓解人与人之间争夺存量利益的所有权冲突,维护人们对财产从占有、流转到继承的运动秩序。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的细化,人们发现将自身固有的劳动能力与已有的物质条件结合,不但可以保存原有的财产,而且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增量利益,这是人们常说的创造财富能力。而经济法定位于私法就是突出经济法调整劳动创造财富,竞争实现财富,生活消费财富中的增量利益关系,即调整劳动力自益关系,突出体现人维护经济发展的权益保障。

二、经济法属于现代法的论证

经济法作为现代法,不同于传统法(包括以民法为核心的私法和以行政法为核心的公法)的切分标准就在于其现代性。

(一)经济法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法律现象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法律部门,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法律现象,属于现代法。(这里标脚注)例如,公司法和劳动法是有关劳动创造方面的经济立法,有关公司的最早立法可以追溯到1673年法网路易十四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商事法律--《商事条例》,1807年9月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商典法――《法国商典法》,英国于1856年颁发了世界上第一部单行公司法,即《合众公司法》,1908年颁发了世界上第一部统一的公司法,而最早的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于19世纪,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1802年英国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现代劳动立法的开端,1864年英国颁布了适用于一切大工业的“工厂法”,1901年英国制定的《工厂和作坊法》,对劳动时间、工资给付日期、地点以及建立以生产额多少为比例的工资制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从1802年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国家的劳动法逐渐成为独立部门。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大都相继颁布了劳动法规。又如,反垄断法和反不当竞争法等保护竞争实现的劳动创造的利益的相关法律,也是在近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是1890年美国颁布的的《谢尔曼法》(Sherman Act),而1883年《巴黎公约》第一次对不正当竞争定义,1896年德国推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再如,近现代确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产品质量法等,是在生活消费领域中,最终个人实现劳动创造的利益,使个人消费利益得到保护。可见,经济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具有现代性的这些新的法律现象是传统的公私法部门无法解决的。

(二)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现代性

过去所有的法律都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存量利益关系为依归的;而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增量利益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财富的共同创造、市场竞争和分享关系,以及财富的共同创造、市场竞争和分享的再循环关系。微观经济法调整人们社会化生产中增量利益的生和初次分配关系,宏观经济法调整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增量利益的实现和再分配关系。这是过去个体小生产时代以来都不曾有过的、新的经济关系。

传统刑法、民法及行政法等保护既得利益即存量利益,与保护创造财富没有直接关系,现代的经济法保护发展利益即增量利益,则与保护创造财富有直接关系。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竞争实现增量利益,共同分享、消费增量利益的新的社会关系,现代法才出现与保护既得利益不一样的保护发展利益的法律,因此,经济法正是调整增量利益关系、保护增量利益的法律,具有现代性特征。

(三)创立时间法域论来确定经济法的现代性

古罗马法学者D.乌尔比安首先提出了对公法、私法的划分,把法律分属于私法和公法两大法域,创立了法域论,我们把它称为法律空间论或空间法域论。[1]这对于经济法法域的划分是可行的,但是仍有其局限性,应在此空间法域论的基础上提出时间法律论,即传统法与现代法的划分问题,从而把作为现代法的经济法和作为传统法的私法(民法)、公法(行政法)区别开来,这是现代法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经济法属于私法的论证

(一)法学界对经济法属性的研究状况及评述

许多经济法学者把经济法看作是国家干预、管理和协调试产经济的法律,在传统的公法与私法的理论影响下,对于经济法与公法、私法的关系以及经济法的法域属性问题上,国内外法学界的观点有二:一是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非平等主体,经济法规范属于公法规范,所以经济法属于公法的范围,主要代表是北京大学的杨紫@教授,这种观点以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这种经济关系属于公法所调整的服从关系的范畴,突出了社会整体利益本位和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2]二是认为,经济法属于第三法域或第三法域(社会法)的组成部分。[3]他们分别指出:“经济法是超越公法、私法之外的一个独立的法域”。[4]“经济法律、法规,往往是公法规范与司法规范并存,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人们很难把它们简单地归入公法或者私法任何一类中去。应该承认这是在传统公法与私法之间形成的第三法域,而经济法就是这一第三法域的典型代表”。[5]“经济法的性质既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传统私法的范畴,而是带有两种法律的混合形态特征的法。经济法这个新的法律部门已经处于社会法的一部分的地位”。[6]“如果将法部门按‘私法-社会法-公法’三元结构划分,经济法宜纳入社会法法域,作为社会法的一个部门法”。[7]“经济法与社会法是同属于第三法域下的两个并行的法律部门”。[8]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对于经济法法域属性的定论都存在缺陷:一是,没有从根本上说明经济法属于现代法方向的内容,其现代性特征没有体现出,文中第二部分已经论证了经济法的现代性特征,它调整的是发展利益、增量利益关系,与传统公私法所保护的既得利益不同;二是,定位于公法范围未说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实质内容,乃是政府与市场主体进行合作,来可持续地增进和共享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这种合作表现为政府运用其劳动能力进行国民经济管理劳动与市场主体运用其劳动能力从事生产经营劳动的合作,而不是市场主体单纯的对政府管理的服从。

(二)分析经济法的私法属性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市场竞争化的发展下,各国都是一个竞争体,国家机关所为市场管理主体,同时也是竞争主体,增量利益依靠劳动力自益得到发展,国家也通过劳动创造利益,增加社会总资本的利润,总资本增值而提高效益,这是非直接生产产品的增值,同样是为了增加收入和分配,属于劳动力自益。经济法调整的是劳动力权利益,属于私法,是非直接社会公益。经济法调整国家与市场主体的劳动能力结合关系,此时国家不是依赖行政权力来获得孳息,而是通过运用其劳动能力,以提供经济管理劳动的方式与市场主体合作,直接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与市场主体来共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利益,以实现其财政收入的最大化。[9]

经济法是以维护整体经济利益为媒介,最终以维护个体增量利益最大化为内容,促进增量利益的最大限度生产和实现,最终是个体利益在质与量上得到扩充。经济法以私权来确认和保护人们以整体经济利益为中介的增量利益。确认和保护人们对其自身劳动力的权利,着重独立的增量利益的保护并缓解人与人之间通过整体经济利益为中介而争夺个体私益的剩余权冲突,这一私法性质适应与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四、结论

将空间的公私法划分和时间的传统法与现代法的划分有机整合,即空间法域论和时间法域论相结合,产生时空法域论,这是现代法制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这种“时间法域论”的划分标准把现有的民法、行政法、刑法及其相关诉讼法划为传统法,而把新兴的经济法、社会法等划为现代法范畴。传统的公私法划分继续保留,确立经济法是现代私法的属性,在理论上是一重大突破,更加科学的定义了经济法,同时有利于建立系统的经济法理论,对于经济法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0.1

[2]杨紫@:《经济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3]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何勤华:《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5]刘文华:《经济法本源论》,《载经济法治论坛》2003年12号

[6]日)丹宗招信、厚谷襄儿编:《现代经济法入门》,谢次昌译,群众出版社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例10

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但由于婴幼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没有发育完全,在治疗中的配合度较低,因此需要护士耐心细致护理,并且由于儿童皮下脂肪较厚,血管较细,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1]。有研究表明,若?纱尉猜龃滩怀晒Γ?患儿会产生明显的恐惧,加之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较差,会直接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2-3]。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细节护理在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各80例。其中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5.6±0.7)岁;呼吸系统疾病25例,消化系统疾病20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神经系统疾病12例,皮肤科疾病10例。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6.6±0.2)岁;呼吸系统疾病29例,消化系统疾病21例,泌尿系统疾病14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皮肤科疾病6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择光线明亮、舒适的环境进行操作,备好穿刺物品,及时观察患儿有无输液反应,并及时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包括:(1)构建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医院门诊的人流量较大,环境嘈杂,会造成患儿内心的恐惧,因此儿科门诊需要构建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可以张贴生动、趣味性的贴画,制作丰富多彩的宣传画册,或者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和歌曲,以稳定患儿的情绪。同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适当抚摸和赞扬患儿,掌握运用肢体行为和语言稳定患儿情绪的技巧,多与患儿进行沟通,用患儿可以理解的鼓舞性话语,使其产生荣誉感。也可应用玩具、糖果等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配合治疗。(3)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指导干预。增加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告知其输液的必要性,以获得家属的理解和认可。(4)加强患儿输液中的护理。患儿由于年纪较小,自制力差,加之血管情况不好,无法主动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选择易固定和看护的血管,尽量选择神经分布较少、血管粗直的区域,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同时加强巡视的次数,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指导家属进行正确看护,并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及时更换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依从性、护理差错事件及家属满意度。其中3次以内穿刺成功即表示为穿刺成功。依从性参照标准:患儿能够主动伸出手臂,自觉配合护理工作,无反抗行为表示为依从性高;患儿拒绝静脉穿刺,或哭闹等反抗行为,表示为依从性差。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为本科室自制,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以上表示满意,60~80分表示一般,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及护理差错比较

观察组患儿3次以内穿刺成功74例,成功率为92.5%。依从性高的患儿为70例,依从性为87.5%。护理差错事件为2例,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为81.2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257,P

3 讨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如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对患儿的伤害,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儿科工作的重点[4]。在儿科静脉穿刺过程中,导致护士穿刺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1)儿童的血管较细,皮下脂肪较厚,不易被触及,腹泻、发热等疾病造成患儿血管充盈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穿刺的难度。(2)患儿的依从性较差,反抗行为过于激烈,不能配合。(3)患儿家属不能正确看待穿刺失败,容易情绪激动,并作出过激的行为,影响了护士的情绪增加了穿刺失败的几率。(4)年资较低护士的临床经验不足,临床应变能力较差,穿刺技术不熟练。(5)穿刺后护理不当,导致针头脱出、液体外渗等,严重影响了穿刺效果。(6)治疗室的光线、亮度等都是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