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少先队组织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25

少先队组织建设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1

一、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特征

1. 少先队组织的系统定义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少先队在学校管理系统中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部分。从微观上说(操作层面),它是点状的工作,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道理,用各种实践活动支撑起就行;从宏观上说,它是块状部分,就是一个系统,每个要素都将影响着它所产生的实效。

2. 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特征

(1)少先队组织的整体性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少先队组织是教育实践的大讲坛,其所有的活动实践意义、教育意义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方式方法,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少年儿童成人成才。

(2)少先队组织的关联性特征。少先队组织内有两大群体,一为辅导员群体,一支队伍;二为少年儿童群体,又是一支队伍。两个群体内的每一份子就是一个个体,是构成了少先队组织群体的元素,每一个群体是构成少先队组织系统的元素。

(3)少先队组织的等级结构性特征。少先队是我们党创立并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全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是少先队组织接受管理的主要特征。团组织应在思想、组织、工作、队伍以及作风上带好少先队,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先队的工作是自上而下布置的,上至全国少工委,下至基层学校;工作对象由少先队员的良师益友辅导员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4)少先队组织的动态平衡性特征。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少先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先队组织要把握本质,敢于突破传统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的认知、意识、信念、情感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社会变革中发现和尊重当代少年儿童新的思维和行为特征,充分发挥新媒体和艺术、动漫、游戏、流行时尚等元素的作用,传播重要的思想内容,形成有效的活动载体。

(5)少先队组织的时序性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组织让红领巾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认真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深入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用少年儿童身边的鲜活事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种子播撒在少年儿童心田。

二、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理论依据

1.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思考少先队工作意义

积极教育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重视技能、态度、行为、交流风格等方面的教育,强化个体自信、自尊、忍耐、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积极品质,以此激励和促进个体和人类的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任务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比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炼、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只有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理想感召力。

2.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思考少先队活动内容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种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用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来研究少先队工作是新思路:关注到人的生命价值,从小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生命的珍贵和自我保护的重要,由此引起孩子规范自我行为,约束自我行为;用高级体验的情感让孩子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在与人交往中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在品德教育中保护孩子的成就意识是为孩子健全人格、正向心理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成就感需要在体验过程中经历“风雨”得到升华,也正是自我实现。

3. 从团体辅导—体验学习方式思考少先队工作方式

辅导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不仅助人成长自我,也助己肯定生命的价值。辅导过程主要运用体验学习技术来帮助师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控制自我,促进心理和谐,培养积极人格,开发头脑潜能,改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以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并辐射到社区,促进全人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助人自助、全人发展”是当今国外、港澳台地区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效果由此外显为:重礼仪、有教养、肯负责、积极向上的形象。深层教育意义反映为:不同教育机构、不同教育人共识教育理念,持久地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服务,影响一代代人成长。

由熊少严主编、江耀强编著《学生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首次提出,用辅导的理念与技术进行德育工作,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少先队员身上,重视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发展,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校园氛围,使孩子的潜能得以自主、能动发展,能自信地面对人生,适应社会、完成个性化、社会化的人生历程,即是德育辅导。

辅导的技术手段就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亲身经历、体验(行)——观察反省、内省(情)——总结领会、归纳(知)——积极尝试、应用(意),这四个进程其实代表学习过程中两个主轴的终极点。通过内省重整“体验”带来的学习和成长,也只有经历“内省”的过程,才可分析我们的实验与生活,反思内省是开启其中蕴藏意义的最佳途径。

少先队工作的基本途径是体验教育。把辅导—体验学习原理及操作方式引入少先队工作,为培养“人格健全,气质尔雅,社会有用”的人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为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从学会关心他人、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进而延伸到对广大人民的感情,认识到自身的生活和未来成长与国家紧密相连,在实践锻炼中形成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三、少先队组织的系统操作原则及策略

1. 系统规划,有效衔接

(1)创新组织机构,落实实施途径。我们前瞻性地改革少先队组织,创新建立了“双轨制”,即一为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中队组织,二为打破年级、以兴趣爱好为媒的雏鹰中队,每位少先队员都是两个组织元素的成员。两者的功能定位是:规范+发展。班级中队的首要任务是行为规范养成,抓好基础。班级中队每周开展一次中队会议或主题中队活动,每周轮流主持红领巾电视台和文明服务岗,每月更换一次中队墙报和红领巾阅读角的资源,辅导员还可以根据班级队员的情况,按照省少工委的雏鹰争章要求考取相应年级的雏鹰奖章。雏鹰中队的职责是爱好能力发展,让少先队员发展个性,培育群性,练就能力,树立信心,立足社会。

课程落实,常规、发展双翼并举。根据新课程设置要求,我们考虑使用两个课时满足“双轨制”中队活动需要:每周一的班队会课,以行为规范要求、少先队常规训练为主题;每周一节的雏鹰中队活动,由少先队员与辅导员共同制定活动内容,有固定少先队员召集人,按少先队活动固定程序(报告人数——出队旗——唱队歌——活动——呼号——退队旗)进行活动。

(2)辅导员队伍多元化,强化少先队组织意识。实行“全员聘任辅导员”。全员,就是全校专任教师都聘任为辅导员,分为班级中队辅导员和雏鹰中队辅导员,赋予每一位教师少先队辅导员角色,提高少先队组织在教师心中的地位,增强教师推进少先队组织建设的使命感。每学年开学随着班主任到位,班级中队辅导员同时产生;每年少先队建队日就是雏鹰中队辅导员诞生的日子,光荣而值得纪念。

辅导员培训上岗,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必修课。以“少先队基本工作要求、少先队活动组织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基本职责、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基本要求、团体辅导——少先队辅导员活动带领技巧”为课程设置,通过培训让辅导员重视少先队组织及工作,树立辅导员责任心和提升使命感,规范辅导员工作行为,掌握辅导员工作技能,为服务于少先队组织积累条件。

吸纳家长义工,充实辅导员资源。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分子,是学校工作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可估量的资源和特长,学校应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同时,我们也把家长聘为雏鹰中队辅导员,让家长重温少先队组织性质,坚定不移地支持少先队工作,使少先队组织形象扎根在新一代家长和少年儿童心中。

(3)以“雏鹰争章—晋阶”制为载体,记录成长。一方面,我们把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基础奖章和星级雏鹰奖章渗透到班级中队,设计了民族精神章、自理章、文明章、好朋友章、科技章等,利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班级中队辅导主题活动,以体验教育的方式,达到争章训练以及考章的目的。辅导员根据少先队员日常生活及学科学习情况,按各自年级的要求进行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另一方面,让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需要参加雏鹰中队活动,设有绳棒、心理剧、茶艺、无线电、航模、烹饪、阅读等中队,自己动手设计中队的标志雏鹰奖章,民主选举出最合适的,每一个奖章都包含着队员的集体智慧,40枚校本雏鹰奖章就这样诞生了。

2. 主题引领,分层实施

(1)一年级新生适应辅导。 我们把先修章与校园适应营地活动结合在一起,让新生在少先队领袖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步入校园,学习交往,了解少先队的知识,确立自己的目标等。通过认识环境、相互认识、团队建立、亲子辅导等营地体验活动,使新生产生对校园、对少先队的向往。创设一种团体氛围,让每个队员在团体活动中成长。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2

区少工委办公室在2009年的第一次全区辅导员例会上,将2009年少先队工作向全区的辅导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通报。在全区辅导员的大力支持下,少工委在2009年成功组织了多项大型活动:1、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少工委在全区辅导员中开展了第三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的推进和评选工作,全区广大辅导员积极参与,经过全体辅导员的民主投票,产生了10名“十佳”辅导员和11辅导员标兵。本次评选是第一次将评选范围扩大到中队辅导员,这也是少工委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此举受到广大中队辅导员好评。2、在2009年末成立××区少先队工作论文名最好的师指导团,召开区少工委四届三次扩大会议—暨××区第少先队工作研讨会。全委会上按照《北京市××区少先队工作学会章程》的规定,对××区少先队工作学会组织机构人员进行了调整,增补了区少工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同时还对2009年市、区获奖论文作者和××区理论研究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3、在今年11月少先队组织建设月中,少工委办公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少先队基础建设的调查研究。共发放5种调查问卷和登记表,共计针对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摸底调查。4、××区“希望之星”鼓号队在北京市鼓号队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三义里小学和琉璃厂小学分别获得大赛二等奖和优胜奖。同时鼓号队还代表××区少年儿童参加了多次公益性活动,受到好评。为了加强鼓号队建设,少工委办公室于11月底前对另外7支鼓乐队进行了年检,检查了各鼓乐队在训练、管理等方面的情况。5、为了展示少先队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2009年上半年××区少工委和××区“红读”活动办公室联合开展了少儿文明礼仪短剧大赛。6、少工委办公室紧密围绕两委中心和工作大局,把握两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两委“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推进礼仪教育。利用宣南资源,弘扬民族精神

。7、××区少工委结合宣南文化博物馆开馆的最好的\契机,在博物馆建立了××区少先队员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围绕着宣南文化和文明主题,继续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乐凯杯”绘画摄影大赛。8、2009年××区少工委办公室一共承担或协助组织了14个全国、市区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由于我们组织工作到位,所有活动均圆满完成。其中较为重大和产生良好效果的活动有:参与首都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游园会第三功能展示区的任务,这个活动受到团市委、市少工委的高度评价,这是历年首都庆祝六一儿童节工作中第一次由一个区县,全部由学生承担的展示任务;承办××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会;参与全国第五次少代会开幕式的有关组织工作;(三项活动共涉及19所小学,少先队员1300余名)。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积极寻找办法解决:1、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一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结合当前形势,整体规划和设计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队伍管理,形成并落实比较完备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格局,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二是少先队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少先队员特点,在继承和发扬以往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模式、内容,特别是有效而充分发挥组织建设的教育功能。2、少先队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一是要处理好少先队最本质教育内容(立队之本)和少年儿童实际需求以及两委工作中心和大局的关系。二是如何真正使基层少先队组织自转和活跃起来,让基层少先队组织结合组织教育特点、结合学校工作和少年儿童实际主动、自动、生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3、少先队理论研究如何有效推进。最好的对于少先队教育科研,少工委办公室没有经验,如何有效实施好“在中队中有效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功能的试验研究”课题研究需要解决好。4、进一步理清思路,结合形势创新工作,形成××区少先队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主要是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雏鹰争章活动,二是奥运教育活动,三是宣南文化教育活动。少工委将按照“勇于创新、把握主线、突出重点、深入基层、强化服务”的工作原则和“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

念,以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推进以《北京市少先队教育纲要》为基础的人文奥运为主线的少先队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少先队实践研究工作,稳步推进重要工作项目;开展好重大教育契机的活动;为把××区少先队工作继续推向前进而不断努力。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面对敌人的屠刀,不甘受屠戮,于“八七”会议上制定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

在策划和发动武装起义过程中,共青团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而隶属于团的群众组织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更是在武装暴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参加武装暴动外,少先队在保卫苏区、推进苏维埃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界关于苏区时期少先队的研究总体上比较薄弱,如李玉琦主编的《中国共青团史稿》对苏维埃区域的少先队活动做了较全面的叙述,但对苏区时期少先队的性质演变缺乏梳理。本文就少先队的性质演变脉络作一梳理,以求有助于推进少先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首先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举行武装暴动,以此来带动全国其他省份的暴动,创建革命的新局面。为配合中共实施的武装暴动的方针,1927年11月,召开扩大会议,指出共青团在农村的工作,应全力发动青年,参加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因此,决定在农村组织少年先锋队,作为共青团领导青年农民参加武装暴动,发动农民斗争的力量。并规定少先队员是由14-23岁之间的青年参加。[1]541

从最初组织少先队的目的而言,共青团将少先队的性质定位于青年农民参加的武装组织,作为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的有生力量。少先队建立后的主要活动是军事训练,经过训练后,少先队员应“勇敢的参加各地暴动斗争工作,与农军建立密切关系,并应当其加入农军”。[1]547武装暴动胜利后,暴动武装改编为红军,担负保卫苏区政权和扩大苏维埃区域的任务,在红军建立起来后,少先队员需要“经常补充红军,尤其在红军扩大的时候,注意多使少年先锋队的队员加入军队。”[2]94

在向各地发出组织少先队的指示后,各地团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建,不过各地少先队的发展局面非常不平衡。除了在红色区域内发展的比较迅速外,在其他地区的建设工作非常缓慢,甚至不少地方无法组建。例如,在广大的东北地区,1928年初团满洲临时省委报告:“除了牡丹口有一两个同志外完全没有团的组织,而团外青年农民的组织,当然也没有。”[2]110半年之后,各地少先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少改观。1928年7月,指出:“团在农村中的实际基础仍极薄弱,农民同志与少年先锋队之发展往往偏于少数农民暴动胜利区域(广东之琼崖、海陆丰、湖南之醴陵、衡阳等),有极大多数省份对于下层农民群众组织工作仍未切实进行。”[2]184

1929年至1930年,内部派系纷争日渐加剧,最终导致了中原大战的爆发。中共抓住内部混战的有利时机,相继在全国建立了十几块面积较大的苏区。随着各地苏维埃政权的陆续建立和苏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少先队活动的重点区域有所转移,除继续在统治区内发展外,其工作重心和活动区域更多放在苏区。因此,随着苏区这一中共割据政权的建立,少先队的性质与工作与前相比,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和根据苏区的情况,对少先队的性质与任务重新做了规定,苏区内的少先队“应当是一种带武装性质的青年组织,同时又含有民众普遍武装训练的作用”。[3]179这一规定与共青团最初确定的少先队性质相比,都是把少先队作为青年人的武装组织;不同的是,从出于动员广大民众保卫红色政权的考虑,将少先队作为训练民众的模范和表率,负有训练民众的责任。少先队的性质从最初单纯的武装力量一变为武装力量和训练民众兼而有之。

随着苏区的发展与壮大,各项建设日益繁重,为使少先队更好地服务于苏区建设,其性质与功能需要进一步转换拓展。1930年6月,少共国际指示,中国苏区的少先队作为“一个工农的广大武装群众组织”,应在青年团领导下,“积极参加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的建设,反对阶级敌人的斗争”。[3]577由这一指示知晓,少先队一方面作为青年群众的武装组织,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负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义务,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投入到苏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中去。这就意味着少先队的性质由单纯的军事性质逐渐向和平建设转移。

少先队性质与角色的转换因1930年下半年立三路线在中共内部的实施而被打断,致使少先队的名誉和形象受到比较大的损害,发展一度停滞不前。1930年6月至8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了全党。李立三认为,目前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来临,中共必须制定全国总暴动的计划,为统一指挥暴动,他将共产党、共青团和总工会合并,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要求红军攻打大城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暴动。李立三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共青团的独立系统和领导青年运动的功能取消了,团的工作与党的工作完全重合,这种做法使得共青团丢掉了领导青年工作的特色与优势,给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危害。

立三路线对团的工作最大的危害是使团失去了青年的信仰。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立三路线时期,由于苏区“盲目的扩大红军,大部分的青年团员都强派来当红军,使团在青年群众中失却信仰”。[4]446在鄂豫皖苏区更是要求十八岁以上的少先队男队员全体加入红军,“结果将少先队变成女少先队了”。[4]681

这种强迫青年参加红军的做法致使许多青年不敢加入少先队,使少先队规模和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由于“立三路线把少队集中到红军中去的影响,所以有些青年群众不肯加入少年先锋队,因为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就是加入了红军

的。”[4]468

1930年9月,中共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的错误,新的中共中央领导恢复了团的独立系统,少先队组织为苏区建设服务的性质进一步得到确认。1931年1月,团苏区中央局通过决议,明确少先队“进行文化的工作,进行争取青年农民的要求的经济争斗,帮助苏维埃政权来实现一切法令”;批评了那种只“认为少年先锋队是一种单纯的军事武装组织,只吸收劳动青年中的最勇敢的分子加入,而成为一种狭隘的武装组织,或青年红军”的认识。[4]131931年4月,团苏区中央局又制定了当前苏区少先队的工作大纲,强调指出,“少先队是青年工农及一般的劳动青年的群众的武装自卫组织,是团的辅助组织,是争取青年特殊利益的斗争组织——领导青年群众的单独斗争,及参加一般的斗争,同时是文化教育的组织,是武装训练的组织,是红军的预备队”;[4]162团苏区中央局指出少先队的性质是青年群众的武装自卫组织,也就是说,作为武装组织的少先队主要担负保护苏区后方,维护苏区社会秩序的任务,和作为正规武装部队的红军不一样,不负有与军作战的义务。之所以将少先队界定为自卫组织,是考虑到立三路线时期,少先队大批队员被强迫当红军,上前线作战,致使许多青年人不敢加入红军,影响了少先队的发展和声誉,为了重新吸引年轻人加入少先队,扩大少先队的规模,更好地为苏区建设服务。

团苏区中央局关于少先队性质和工作重心的重新界定与转移得到了其他苏区的认可、支持和响应。1931年6月,平江县苏维埃少先队总部指出,少先队作为一半军事性组织,应加强做好帮助苏维埃政权的各项工作,“少年先锋队是广大劳动青年群众的半军事性组织,所以应该团结广大青年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帮助苏维埃工作,巩固苏维埃政权”。[5]6541931年10月,赣东北团省委也指出,少先队的“性质是半军事性的,同时又是文化的组织”。[4]467

平江县少先队总部与团赣东北省委有关少先队武装性质的界定,相比团苏区中央局规定的武装自卫组织的说法而言,更明确的将其定位半军事性的,少先队不是青年红军,不是正规武装部队,一般不担负与敌人正规军作战的任务,它主要是一个“帮助土地革命,维持地方秩序保卫农民,领导一切青年群众参加一切革命斗争的组织”。[4]456尽管少先队带有武装力量的色彩,但在苏区,更主要的任务是帮助苏区政权进行各项建设。

在少先队的性质未转变之前,由于过去普遍将少先队视为武装组织,肩负参加红军和补充红军的任务,少先队对苏区各项建设的帮助较少,因此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还有些对立。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过去少年先锋队帮助苏维埃工作是很少的,特别是分配土地更没有争取青年分好田,反对富农分好田的斗争。同时苏维埃政府(特别是下级苏维埃政府)少年先锋队是不管的,对于少队工作一点也没有,苏维埃各种会上,少队工作从来没有讨论过”。[4]478

有关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对立的现象,平江县也一度存在:“查各区、乡苏维埃政府对于少年先锋队,不认为他是苏维埃政权下的群众组织,有的把他统统变为赤卫军;每次动员群众,一切费用苏维埃毫不负责,甚至一点都不顾及。认少队不在苏维埃的心目中,苏维埃与少队的关系成为对立的形式。”[5]640-641

在少先队的性质逐渐偏移朝向积极投身苏区建设事业的过程中,1931年1月,团苏区中央局就少先队和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作了规定,一方面要求少先队完全受苏维埃的政治领导,为创立、巩固、拥护苏维埃政权而斗争,少年先锋队的一切活动应与苏维埃政府的纲领相适合;另一方面也指出苏区政权应“经常地给少年先锋队以政治、工作上与财力上的帮助”。[4]181931年4月,团苏区中央局再次指出,少先队“在政治上应受苏维埃的领导,而苏维埃应经常的给少先队以政治上的指导(如派人出席少先队会议等),以及物质上的帮助。”[4]166

在团苏区中央局就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关系做出规定后,二者关系的处理有章可循,走上了比较正常的轨道。在反封建迷信、反腐败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少先队积极帮助苏区政权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当前少先队应该把反迷信、反封建作为中心任务之一积极进行。[4]470在反封建迷信活动中,少先队和儿童团表现十分积极,手段激进,“不顾农民群众宗教的传统心理,而去毁庙宇、掘祖墓、打菩萨”,如江西修水与万载苏区的“儿童及青年打菩萨、烧菩萨、禁止做道场,请巫医看病非常激烈”。[4]650经过多半年的努力,苏区群众拜菩萨、吃斋敬神等封建迷信现象消失了,少先队反封建、反迷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积极从事反封建迷信工作外,少先队还充当了苏区反腐败的急先锋。虽然苏区政权是红色政权,但由于处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受小农经济和落后文化教育的影响,苏区也出现了腐败现象。腐败是和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水火不容的,因此在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支持下,以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为骨干,组织了名为“轻骑队”的反腐败组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以肃清苏维埃政府中的官僚腐败现象。

轻骑队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监督检查苏维埃经济机关与其他机关内的浪费以及不关心人民疾苦的渎职行为。1932年上半年,中央苏区颁布了征收土地税条例,为了确保土地税的征收,避免发生腐败,1932年6月,团苏区中央局指示,要求各地普遍组织轻骑队,“以群众的监督与检查,消灭贪污舞弊,帮助苏维埃的税收”。[6]109

针对苏区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状况,共青团和少先队积极协助苏区政权兴办文化教育事业。1930年11月,团中央发出指示:“团要特别注意经过苏维埃政府兴办共产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广大的阶级宣传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打破迷信及旧礼教之一切束缚,发展广大的游艺、体育等事业”。[7]4161931年6月,鄂豫皖苏区团中央分局的一份报告指出,对于苏区内的文化教育工作,团需要“派一个得力同志去加紧工作”。[9]3221933年10月,共青团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签订了协助条约,由遣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到各级教育部门去工作,帮助教育部门进行扫盲工作,动员适龄儿童进入学校。[10]344

结论

苏区时期少先队的性质和定位始终不太明确,不断在变化,从最初纯粹的军事组织到后来的军事性逐渐淡化,变成半军事性和自卫组织,从初期苏区的创建者到后来苏区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尽管少先队在发动武装暴动、创建苏区和保卫苏区以及在苏区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少先队性质的不明晰使其处于共产党、共青团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夹缝之中,使得其地位处于一定的尴尬状态,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模糊起来。

少先队性质模糊的原因,既有先天设计的缺陷,也有后天环境的因素。共青团最初将少先队视为暴动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苏区政权成立后,保卫和扩大苏区的任务主要由正规武装力量红军担任,而少先队作为隶属于共青团的青年群众组织并不被认可为正规的武装组织。因而苏区成立后,少先队实际面临着一个从军事性向和平建设组织转型的问题。由于苏区政权属于割据政权,需要应对政府的军事围剿,苏区的和平建设不时被战争所打断。在这种战时和准战时环境下,并不完全具备和平建设的外部条件,因而少先队始终带有军事性,在武装力量与和平建设的两端游移,无法彻底完成从军事性到建设性的蜕变。尽管一段时期内强调少先队积极投身苏区建设,但作为红军预备队的性质始终未变。

少先队始终具有军事性还与苏区时期左倾路线占主要地位有关,无论是立三路线还是王明路线都错误估计形势和敌人力量,一味要求红军冒险向敌人进攻,使得红军损失很大,为了补充红军力量,受过军事训练的少先队员就成为了红军上佳的后备人选。

[参考文献]

[1]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3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2]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4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3]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7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4] 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9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5]平江县党史办.平江革命历史文献资料集[M].平江:无出版项, 1983.

[6]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11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8.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4

1.1.1 做好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大队委员会做好队员的队籍管理以及队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定期上好队课。每学年结束阶段做好队员和队集体的考核和表彰工作。

1.1.2 组织并协助做好少先队大队建设。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根据工作需要,设队长、副队长、旗手和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大队建设要做到有组织、有辅导员、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大队集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1.1.3 指导中队辅导员规范少先队中队建设。中队委员会由3至7人组成,由队员民主选举产生。根据工作需要,设队长、副队长、旗手和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中队辅导员由中队委员会聘请。中队建设做到组织好、活动好、阵地好。中队集会每月不少于一次。

1.2 礼仪建设。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誓词、鼓号音乐、队服、队干部标志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标记,按规范举行少先队大队和中队的队会、入队仪式、少先队检阅式、升旗仪式、列队仪式、离队仪式等。

1.3 阵地建设。辅导少先队小干部创建、使用和管理队报、红领巾橱窗、光荣榜、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等大队宣传阵地。指导并督促各中队办好板报、争章园地、队角等中队宣传阵地。大、中队宣传阵地建设要注重经常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建立并使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科技活动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少先队教育基地。

1.4 队伍建设

1.4.1 强化中队辅导员队伍管理。指导各中队委员会每学年举行中队辅导员聘请仪式,颁发聘书并献红领巾。召集中队辅导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学习交流,开展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指导各中队辅导员积极参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活动。做好对中队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工作,依据中队建设的要求,通过观摩评比、阵地检查等方式,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评,并视情况予以奖励或督促。

1.4.2 强化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按照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的要求,协助大队委员会按岗位标准做好队干部民主选举工作,大队干部每届任期为一个学年;督促各中队做好中队、小队干部的选举工作,中队、小队干部每届任期为一个学期。

2.开展大队各项活动

2.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上级少先队组织的整体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队员身心需求,每学期开展一到两项主题教育活动。

2.2 开展节假日活动。抓住契机组织队员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恰当的形式体现节假日的文化内涵,突出少先队教育特色,形成传统。

3.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

3.1 每学年初,通过培训使中队辅导员学习了解本年级少先队工作目标、内容、要求、实施方法等。

3.2 每学期初,指导中队辅导员结合中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思路,保证实效。

4.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4.1 参加学校行政领导会议,汇报少先队工作情况,规划少先队工作内容,推动少先队工作开展。

4.2 每学期末在学校行政领导会议上作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汇报。

4.3 配合学校从少先队工作角度对中队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及表彰。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5

1.是由队员自己创设或参与建设和管理,并经常活动和工作的固定场所。少先队的阵地建设要体现自主性。

2.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形式。少先队的阵地建设要体现教育性。

3.服务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少年儿童具有凝聚、吸引、影响等作用。少先队的阵地建设要体现服务性。

少先队阵地的分类

1.组织教育类:是为队的组织教育和组织工作服务的,重在加强队员的组织观念,增强荣誉感与责任心。一般包括:队室、鼓号队、值日中队、队长学校、少年团校等。

2.宣传教育类:是少先队组织进行教育宣传、信息传播、帮助队员增长知识的阵地。一般包括:队报、广播站、电视台、红领巾信箱、橱窗等。

3.兴趣教育类:普及和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创新技能的阵地。一般包括:少年科学院、红领巾气象站和各类红领巾小社团等。

4.劳动实践类:学习劳动技能和锻炼服务能力的阵地。一般包括:小苗圃、小餐厅、小银行等。

5.综合类:各种校内、外综合性活动阵地。一般包括:少年宫、夏令营、社区少先队活动基地等。

二、少先队阵地建设的重要作用

1.营造学校少先队文化的氛围,起到教育与宣传的作用。

2.加强学校少先队的组织建设,起到规范与发展的作用。

3.展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成绩,起到展示与交流的作用。

三、少先队阵地建设的内容与相关要求

1.设在大队的阵地:队室、鼓号队、广播站、电视台、网站、队画廊、队报、红领巾信箱、气象站、小社团等。

2.设在中队的阵地:队标、队角、队报(墙报、板报)、生物角、书报角、创新角、自理角、中队小家务、争章园地等。

3.设在校外的阵地:小队之家、各类活动基地等。

(一)队室

队室是少先队大队部的所在地;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干部学习和讨论工作的场所;是向少先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阵地;是展示少先队工作成果和荣誉的地方。

每个少先队大队部都应该有少先队队室。队室的面积一般在16平方米。队室的布置要庄严朴实,美观大方,富有队的组织特色,要体现儿童化。

队室的布置要素:

――组织类:队徽、队旗、队的呼号、队的誓言、队歌、队的作风、队的铭言、队史、队鼓队号(包括鼓号旗)、四代领导人讲话、勉言。

――管理类:大队委员会名单及职责,大队职能部及其职责、队干部值勤表,大队工作一周安排表、大队会议记录、大队日志、各类名册等。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6

一、服务新农村健设、少先队组织先行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占全国总数80%的少年儿童在农村,加强农村少先队工作,服务农村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团结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面准备,是少先队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以“服务和谐农村”活动为主线,以改变农村面貌为核心,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积极参与乡村和谐文化建设。重点组建“新农村红领巾小社团”,参与新农村环境保护、革除陋习、倡树文明等实践活动;开展“红领巾新农村文化行”活动,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开展“青少年环保六个一”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深受农民欢迎,大大推进了和谐农村的建设。

二、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农村少先队基础建设

健全、完善的组织,是搞好少先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校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明确“健全基层组织、落实二项工作、实行一个标准”的工作思路,努力培养新型农民的接班人。

1、组织建设。县少工委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第一,根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校教育教学计划,制订大队少先队工作计划,分年级制定少先队活动方案。保证学校少先队工作能顺利开展。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加强校内和校外辅导员两支队伍建设。学校大队配备了1名大队辅导员。各中队要配备1名中队辅导员。各特色小队(雏鹰假日小队)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或社会各界的技术人员为辅导员。更好地服务少先队工作,服务少先队员,每年度对各类少先队辅导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同时也呼吁学校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加强辅导员的管理,要求辅导员把少先队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2、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秉着“组织进来受教育”的原则,凡是年龄在6-14周岁的少年儿童,只要本人提出申请,愿意遵守队章,为人民做一件好事,经组织批准,都可加入少先队组织。编入相应的小队、中队、大队组织。让他们在组织中接受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知识,学技能,长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全面准备。

3、阵地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积极利用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沂蒙山区我的家”主题征文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共铸道德丰碑”扫墓等活动对少先队员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各少先中队组织继续发展阵地建设、拓宽教育形式,为队员素质教育服务。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队员特点建立了许多其他教育形式的阵地。如:绿色环保教育实践基地、素质拓展教育实践基地、农村科技小发明实践教育基地等。利用这些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队员们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格。

三、开拓创新、寻找农村少先队活动的新方法。

结合《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寻找适合我校少先队组织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有序开展。

我校少先队组织以“争当科技小能手”和“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为载体,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我校少先队机制建设,落实少先队组织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待遇,在评优、资源分配等方面侧重少先队组织。二是在提高我校入学率的基础上,提高我校少先队员入队率。三是发挥农村资源优势,组织队员开展参观、访问、走访、等农村课外实践活动。四是积极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和“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增强农村队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我县少工委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少先队工作。一是重视农村少先队工作队伍的建设。县少工委组织带动农村少先队组织大力营造抓好少先队工作光荣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抓好少先队活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给予优先考虑,提高全体教师参与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农村家长进行少先队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全县各级少先队组织通过家访、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开展好少先队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学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此扭转学生家长对学校少先队工作认识上的偏见,让家长理解少先队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大力发展,创建家庭、社会大力支持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针对农村小学学生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薄弱点、抓准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以各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我校开展以《爱我沂河》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特别行动、“优秀特长生评选”等活动。让他们了解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

四、整合资源、丰富少先队阵地活动。

1、围绕“生产发展”的要求,建设实践型活动阵地

建立多样的、小型的农村少先队科学技术教育基地。发动队员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开辟一块桌面田,作为实践基地。通过建立活动阵地,开展阵地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少先队员掌握农业基础科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从小培养他们崇尚科学、勇于创造的思想和能力,为将来成长为新农村建设者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2、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活动阵地

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型活动阵地。如图书室,宣传窗,红领巾广播台,文化艺术团、文明宣传队、乡村保洁别动队、环保宣传队、红领巾爱心小队,五保户家,敬老院也可作为小队活动基地。队员们在宣传文明新风,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得到净化。

3、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教育型活动阵地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的教育辅导目标是最终让队员在组织中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建立红领巾理事会,让队员在组织中自己管理组织内部事务;建立种类“红领巾社团”,让兴趣爱好相同的队员组织在一起,自主开展社团活动;以村委会选举为依托,成立选举服务队,从小感受民主选举的氛围;以烈士陵园、各种纪念馆等为阵地,通过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各种纪念馆,接受传统教育。

五、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客观环境的问题;一类则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

关于客观环境的问题,主要包括:

1、教育评价机制单一问题。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还未能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还不能全面地、综合地评价学生,一些地方仍然简单地通过考试,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优劣。导致部分领导、老师和家长片面地认为少先队工作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搞搞活动,无关大局,无足轻重。在这种压力下,直接导致了一些学校只强调分数而不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使得少先队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许多少先队员填写的调查问卷中都体现了该问题的存在。

2、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各级少先队组织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出现了活动经费少、教育阵地少、领导重视少的“三少”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一些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社会资源不足,甚至导致部分学校正常的少先队员手册、红领巾、队委标志,也不敢收费、不敢卖给学生。学生的红领巾、队标志等丢失了就在门口小卖部买。一些商贩为了利益,用一批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便宜变卖,损害了少先队形象。同时,经费的不足还导致部分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

3、社会力量分散,缺乏合力。少先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但在学校少先队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学校领导管、少工委管、教育局管,各个领导部门缺乏联动,各行其是,出现了浪费时间,忙于协调,疲于应付的局面,不利于少先队工作的开展。这个问题使辅导员无所适从。

主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1、辅导员身兼数职,分身乏力。农村辅导员大部分为兼职,在担任辅导员的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的骨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做好少先队工作有一定困难。应该说,教学任务的“量”与做好少先队工作的“质”是成反比的,教学任务的“量高”直接导致了少队工作的“质低”。

2、“以儿童为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辅导员并没有树立服务少年儿童的思想,相反,把少年儿童当作是搞活动的“道具”,设计出的活动假、大、空,不能满足少年儿童的需求。

3、少先队工作欠缺活力。当今的少年儿童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老套俗套的少先队活动显示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调查问卷中,许多少先队员希望组织开展一些特别的活动,不要总是老生常谈,这是我们今后面临了一个新问题。

4、工作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讲,农村发展的慢一些;少先队辅导员素质高的学校少先队工作发展的快一些,反之慢一些;领导重视少先队工作的学校发展的快一些,领导不重视的发展的慢一些。

(二)对策和建议

对策建议之一:矫正学校教育“指挥棒”的指向

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升学考试中既要考核学习成绩,又要考核思想品德养成,两个考核都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性的指标,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重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养。

对策建议之二:扶正家庭教育的成才观

家长重点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自来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家长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永恒的老师,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期加油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应当大力普及如何做父母,如何承担父母角色的教育,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孩子,而且应该也是最应该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

对策建议之三:整合社会资源,走社会化道路。

多年来,社会各界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但社会各界净化成长环境所做出的努力,还缺乏有组织的沟通和协调,相互还没有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为此,建议成立一个领导和协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权威性的机构,来统一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1+1>2的效果。少先队组织要主动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增强协作,深入挖掘人文、自然、经济、民俗等多种社会资源,全面吸引社会力量,建立项目化、市场化等有效机制。

六、对少先队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做好农村少先队工作是少先队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我我校发展情况,通过对我校调研情况的分析,应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开展农村乡土文化活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各地区的资源各不相同,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具有乡土气息、充满活力的农村教育资源,开展农村乡土活动。使农村少先队活动具有“土”气息,“农”味道。第一,组织队员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以实践为途径,雏鹰假日小队为形式,开展家乡环境、物产、风俗等调查活动,通过走访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了解家乡的过去,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今天。通过活动让队员了解和认识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激发队员热爱家乡的热情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决心。第二,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如学做家乡小导游、家乡物产名片制作等宣传家乡活动;童心呵护新农村、乡村保洁我先行等宣传新农村活动;小手拉大手,树立新风尚、劳动最光荣等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家乡,宣传新农村建设,践行新农村建设活动,让队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有了切身的感受,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第三,充分利用本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同时要体现“农”的味道。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7

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长期以来,我省少先队组织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带领下,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江苏发展实际,坚持实践育人途径,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弘扬三创精神,做新一代江苏人”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少先队活动,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年儿童,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年儿童,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年儿童,为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全省少先队工作,是服务“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发展大局,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二、当前少先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少先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对少年儿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体验教育,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少先队团结、带领和服务少年儿童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协调一致、共同努力的少年儿童工作机制,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少先队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我省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思想品德更高尚的新一代江苏人。(2)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打好知识基础,树立钻研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成为科学知识更丰富的新一代江苏人。(3)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进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成为眼界思路更开阔的新一代江苏人。(4)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培养创造思维,发展健康身心,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创业创新更有本领的新一代江苏人。

三、不断健全中小学少先队工作“三纳入”体系

5.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格局。要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中建立和健全少先队组织,确保少年儿童都能参加少先队的组织,接受少先队的教育,参与少先队的活动,受到少先队文化的熏陶。

6.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和管理范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之中,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与共青团组织的分管领导同志共同担任少工委主任。要和共青团组织共同在市、县(市、区)少工委设立少先队总辅导员,并给予与其工作职责相应的待遇。

要把中小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学校中层干部的标准配备大队辅导员并给予相应待遇,要选聘优秀班主任或优秀青年教师兼任中队辅导员。要认真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少先队业务培训,积极实行辅导员任职资格培训。

要把少先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建好少先队队室、鼓号队,积极创办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和少年军(警)校、少年科学院等阵地。

7.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少先队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每周有相当于两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还要充分利用晨会、夕会及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要支持少先队组织全面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独立自主地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学校少先队教育特色,开展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校本活动。

要把少先队教育科研纳入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倡导教育科研部门与少先队工作学会共同开展少先队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少先队教研员。

8.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范畴,作为学校综合性督导评估的具体内容。在评选“和谐学校”和示范学校时,要把学校团队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团委、少工委要定期评选少先队红旗大队和优秀中队;要严格按照少先队先进集体的创建标准,定期评选“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

把辅导员工作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之中。辅导员的工作量要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同等对待,并把它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选先进、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要定期联合表彰“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和“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辅导员应有一定的比例。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具有少先队特色的“雏鹰争章”活动的健康发展。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要记录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情况及收获,形成正确的素质评价导向。

四、积极建立全社会关心少先队工作的新机制

9.着力加强少先队活动的项目化建设。各级科技部门要支持少先队开展各种少儿科普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各地少年科学院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一批科技馆、科研院所等作为少先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各级教育、农业部门要对农村少先队“争当文明小使者”、“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各级体育部门要支持少先队建立红领巾体育社团,开展“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游戏活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少先队组织按照《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要求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认真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

10.积极推动少先队工作进社区。各级民政、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要与共青团和少先队密切协作,积极参与社区少工委的建设,共同活跃社区少先队的活动。各级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少先队组织建设;创造条件在节假日向社区少先队组织开放校内活动设施;鼓励教职员工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辅导员向社区报到”活动,参与社区少先队的工作。

11.不断壮大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要把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纳入志愿者的整体管理体系。各有关部门都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优秀青年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热心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人士中推荐、选派、招募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支持和协助少先队做好志愿辅导员的培训、使用、管理和考评等工作,力争实现城市学校每个中队、农村学校每个大队和每个城市社区都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

12.大力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各级文化部门要结合编制落实“全省未成年人文化建设项目”,加强校外少儿文化设施的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创作一批少先队文化作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对少年儿童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网络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和少年儿童上网环境。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要积极为少先队事业发展提供广泛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少年宫(家、站)、体育场(馆)、影剧院、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阵地等场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配合少先队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功能。

13.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少先队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必要的少先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学校必要的少先队工作经费要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五、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4.把少先队工作作为事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和指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要求,以少先队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支持少先队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8

二、主要工作

(一)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1、广泛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2.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进一步拓展“平安行动”的内涵,以主题活动、音像、漫画、宣传材料等有效形式为载体,开展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活动,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3.开展“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着重教育、引导学生从以下五大方面做起:革除随地吐痰的陋习,塑造卫生小标兵形象;革除乱扔垃圾的陋习,塑造环保小卫士形象;革除乱涂乱画的陋习,塑造城市小主人的形象;革除满口粗话的陋习,塑造文明小天使形象;革除乱花零用钱的陋习,塑造理财小能手形象。通过主题宣传活动、“革除陋习”大讨论、“革除陋习”承诺活动、红领巾“一带一”主题结对活动,促进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良好风尚。

(二)抓基层组织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能力建设

1、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我是少先队员”、“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为班集体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帮助少先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队章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少先队组织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明确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少先队的组织生活,引导少先队员以是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学校和班集体添光彩。

2、着力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责任感教育。全面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引导他们以自身优势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3、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促进少先队理论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三)努力构建少先队特色文化,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

1、选树先进典型,促进少先队文化的形成。先进的少先队集体和个人典型是少先队文化的集中代表。我们要大力挖掘、积极培育优秀的少先队集体特别是中队集体的典型和少先队员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并在少先队组织中和社会上广为宣传。通过“雏鹰奖章”、“十佳少先队员”和特色中队等奖励形式,推动少先队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认真做好“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表彰及上墙工作。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少先队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校广播站播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六一”以及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日,以及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举办歌咏比赛、书画展、征文等活动,举办演讲、座谈等主题队会,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进一步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重视互联网在传播少先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整合资源,主动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少先队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带来的影响。要从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大局出发,重视发挥《中国少年报》等队报队刊的作用。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

2、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3、组织好第一次升旗仪式。

三月份

1、组织好红领巾广播站的开播工作。

2、召开少先队辅导员及大队委员会议,明确辅导员及大队委职责。

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少先队主题活动。升旗仪式启动,总部分发宣传资料,班队会落实以上主题的优秀队会观摩,邀请相关领导

四月份

1、开展“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的四个节约活动。

2、利用班队会开展“我自护,我平安”主题教育活动

3.清明节组织扫墓。

五月份

1、召开少先队辅导员及大队委员会议。

2、继续结合“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活动,开展行为规范的教育,争做文明学生。

3、结合5·18第13次“全国助残日”相机与市福利院开展活动,各班开展相关主题的队会活动。)

4、评选表彰*年度红领巾示范中队、优秀少先队员

5、做好庆祝“六·一”主题活动的准备工作。

六月份

1、召开少先队大队委员会议。开展六一主题活动,表彰结果上墙公示。

2、以“我是少先队”、“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为班集体添光彩”为主题,利用班会课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9

二、主要工作

(一)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1、广泛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2.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进一步拓展“平安行动”的内涵,以主题活动、音像、漫画、宣传材料等有效形式为载体,开展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活动,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3.开展“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着重教育、引导学生从以下五大方面做起:革除随地吐痰的陋习,塑造卫生小标兵形象;革除乱扔垃圾的陋习,塑造环保小卫士形象;革除乱涂乱画的陋习,塑造城市小主人的形象;革除满口粗话的陋习,塑造文明小天使形象;革除乱花零用钱的陋习,塑造理财小能手形象。通过主题宣传活动、“革除陋习”大讨论、“革除陋习”承诺活动、红领巾“一带一”主题结对活动,促进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良好风尚。

(二)抓基层组织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能力建设

1、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我是少先队员”、“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为班集体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帮助少先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队章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少先队组织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明确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少先队的组织生活,引导少先队员以是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学校和班集体添光彩。

2、着力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责任感教育。全面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引导他们以自身优势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3、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促进少先队理论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三)努力构建少先队特色文化,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

1、选树先进典型,促进少先队文化的形成。先进的少先队集体和个人典型是少先队文化的集中代表。我们要大力挖掘、积极培育优秀的少先队集体特别是中队集体的典型和少先队员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并在少先队组织中和社会上广为宣传。通过“雏鹰奖章”、“十佳少先队员”和特色中队等奖励形式,推动少先队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认真做好“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表彰及上墙工作。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少先队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校广播站播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六一”以及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日,以及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举办歌咏比赛、书画展、征文等活动,举办演讲、座谈等主题队会,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进一步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重视互联网在传播少先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整合资源,主动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少先队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带来的影响。要从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大局出发,重视发挥《中国少年报》等队报队刊的作用。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

2、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3、组织好第一次升旗仪式。

三月份

1、组织好红领巾广播站的开播工作。

2、召开少先队辅导员及大队委员会议,明确辅导员及大队委职责。

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少先队主题活动。升旗仪式启动,总部分发宣传资料,班队会落实以上主题的优秀队会观摩,邀请相关领导

四月份

1、开展“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的四个节约活动。

2、利用班队会开展“我自护,我平安”主题教育活动

3.清明节组织扫墓。

五月份

1、召开少先队辅导员及大队委员会议。

2、继续结合“革除五大陋习、塑造五好形象”活动,开展行为规范的教育,争做文明学生。

3、结合5·18第13次“全国助残日”相机与市福利院开展活动,各班开展相关主题的队会活动。)

4、评选表彰*年度红领巾示范中队、优秀少先队员

5、做好庆祝“六·一”主题活动的准备工作。

六月份

1、召开少先队大队委员会议。开展六一主题活动,表彰结果上墙公示。

2、以“我是少先队”、“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为班集体添光彩”为主题,利用班会课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

少先队组织建设例10

少先队基础建设是搞好少先队工作的关键,我校少先队工作始终抓住这个“关键”不放。大队部遵循“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的少先队组织发展工作方针,基于“全童入队,先教育、再学习”的原则,建立了大、中、小队的组织机构。组织健全。少先队组织成功地实现了:

1、自己的组织自己建。学校在每年的建队日都会举行建队仪式,成立新中队,授中队旗,聘请中队辅导员。

2、自己的干部自己选。大队委员都是竞争上岗,实践证明,这些通过民主选举的大队委员,确实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各中队队干部同样实行民主选举,每学年一次。

3、自己的家务自己当。组织建设有许多“小家务”,大队委员,中队委员都各尽其责,分配好“家务”,安排好队干部职责表和值日表。所有活动,队员们都全程参与,真正使队员做好少先队的主人。

如今,在队员们的合作努力下,我们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已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格局,并将继续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二、少先队常规工作制度化

每成立一批新大队委,都先从建立规章制度,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将管理制度自主化,让惩罚制度人性化,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少先队干部管理制度。人人参与少先队管理,个个都是集体的主人,因人而异地给学生一份能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岗位,先进带动后进,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调整和更换,让每个学生都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体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少先队管理的有效渠道,有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再加上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少先队的日常工作进入了自动化状态。

三、育人环境特色化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员学习、煅炼、实践的用武之地,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激励争生创优的鼓励台,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队部十分注重阵地建设的规范性、特色化。

1、队室布置规范。队室是队员开展活动的指挥部和主阵地,我校拥有一间20平米的队室,布局合理,资料档案分类整理有序,实行大队干部轮流制,每日值班,每周打扫。大量少先队资料供队员参考,使队室同时也成为队员学习的场所。鼓号队组织有序,训练有素,承担学校大型庆典等地,在学校和社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队建设井然有序。各中队设有红领巾角、图书角、中队日志、好人好事登记簿、光荣榜等少先队小阵地以及《小学生守则》、名人名言等宣传标语;如今,在队员们的合作努力下,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将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3、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深受队员喜欢。在学校信息技术保障到位下,大队部成立了“翔宇广播”,活动由队干部自主承办。广播站开设有新闻直通车、国内外大事等,为师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深受到队员、家长的欢迎。

四、实践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少先队生命的所在,而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和安排的科学化、生活化、系统化又是实现活动教育意义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已不仅让孩子们喜爱,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具体表现在:

(一)手拉手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我们认为,对少先队员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理应是少先队工作的应有之义。推进生态思想道德建设,将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组织学生前往雷锋班参观学习,奔赴手拉手学校互助,启智学校献爱心等。

(二)校本传统教育节活动

1、读书节。每年全体师生全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通过读书活动,师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