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管理重要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8:37

管理重要性论文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1

现代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就是对人的管理,做好人的管理工作,让所有工作人员能够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减少企业资源内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另外一方面,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知识的综合体和结合体,更需要企业做好核心人才的培养以及关机技术的储备,而关键就在于人的成长,现代企业环境复杂,促成人的科学成长、可持续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关怀显得举足轻重。

一、人文关怀必要性分析

现代企业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企业和谐氛围构建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迅猛发展,现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展,经营深度不断加深,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发杂。另外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员工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员工不能正确处理好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间关系等,工作不在状态,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增加了企业资源的内部消耗。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关心到每个具体员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了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关系,能够有效构建企业和谐工作环境。

企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难度很大,管理维度高,管理宽度广,管理深度深,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关系到企业的管理部门。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无论是错误还是优秀事迹,都是人做出来的,因为只有人才具备主观能动性。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促成员工价值观、世界观、工作观以及人身观与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以及管理文化的高度契合,能够有效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优质管理、和谐管理。

企业员工成长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关键知识和关键技术,设计到管理、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工作最终还是需要人来完成的,需要优秀、优质的人才。另外一方面,现代企业员工也注重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能够在工作中迅速成长,增强个人能力是每个员工必须考虑的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员工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不断突破。

打造健康企业文化的迫切需求。21世纪以来,现代企业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职工文化、管理文化、生产文化、经营文化的综合体,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大潮中始终位于不败之地的软实力。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助推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文的关怀。有人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慢慢长河中,人文和科技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企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促成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最后的受惠载体必然还是企业和员工本身。

二、当前人文关怀工作存在的不足

业主和管理人员不重视。很多企业业主(尤其是私营企业)和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始终追求直接经营效益和短期经营效益,没有认识到员工的成长才是真正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人文关怀停留在表面。很多企业的人文关怀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开会时偶尔提一提,领导班子讲话偶尔说一说,而正真落实的时候,却没有任何行动。久而久之,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把人文关怀抛在脑后,依旧我行我素。

没有将人文关怀结合到具体工作中去。有很多企业很重视人文关怀,但是却没有真正结合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去,而人文关怀几个字始终都是一个概念,没有落到实处,很难起正真的效用。没有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人文关怀工作必须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才能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生活中去。

三、加强企业人文关怀的措施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要提高企业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组织更多的人文关怀活动;打造与人文关怀思想向契合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以及管理文化;要将人文关怀思想和具体的工作细节结合起来,真正关心和爱护到所有基层员工;要重视对员工的岗位再培训、知识技能再提升。做好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就可以在做好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结语

越来越多的企业业主和高级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人文关怀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剖析了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企业管理工作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水平有限,文笔疏漏,敬请指正。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2

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现状

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各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顶工作。随着国际投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日益成为各个国家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及内容来看,各项准则环环相扣、衔接有序,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但是,在我国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如:

(一)管理模式僵硬。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地位缺失。

一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重视会计工作,造成会计部门的不健全和会计工作的杂乱无章。这使得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被忽视,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完整、及时、真实地被记录。事实上,会计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影响到会计信息差异的大小。会计地位的受控性越强,受控制人的支配越具体,越容易受到非会计因素的影响(如控制者利益驱动的影响),会计信息差异就越大;控制会计的权力主体越多,会计的公正性就越高,会计信息差异也就越小。会计委派制、记账制提供的信息质量要高于会计企业身份制,因为支配会计的权力主体多元化。但总的来看,当前会计工作处于受单位负责人控制的地位,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控制会计核算向非会计规范转变,大大削弱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扩大了会计信息差异。

(三)意识淡薄。

意识淡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的意识淡薄。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能按时报送出会计报表,完成报送任务就可以,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建不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为了局部利益远,迫使或诱导会计人员说假话、报假数,以显示其“政绩”,取得“政治荣誉”,或逃避税赋,使会计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遇。以至于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缺乏统一、规范的领导。二是会计人员的意识淡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会计约束机制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的约束等几部分构成。正式约束是指经济法规,会计准则制度等法律约束;非正式约束是指人们在长期经济活动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对会计信息差异的影响来说,突出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会计诚信度差等方面,当然会计职业道德匮乏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社会不正之风和党政人员腐败对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意识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使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不能规范进行,导致会计信息差异增大。

(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表现在:

(1)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还不够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还有欠缺、会计岗位设置还不够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

(2)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机构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企业中表现好的、技术全面的会计人员往往被分流,安排他职,从而因为岗位的变动,影响到会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一些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并不是向社会广招人才,公平竞争,而是把一些文化水平低、不懂业务、“听话”的人安排在会计机构,这些人不懂会计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只为了讨好领导,惟命是从,不按规矩办,记帐随意,手续不清,资料不全,任意伪造。在是非方面,不坚持原则,对违法违纪行为不敢于制止和揭发,影响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二、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一个企业的企业管理工作涉及许多不同的部门,其管理成效的优劣不是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企业若干部门共同执行的结果。由于会计部门和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发生广泛、直接、连续的关系,因此,会计部门在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部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只有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会计工作,就没有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具有复杂的内容,它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等。它涵盖企业人财物、销每个方面。这些内容,错综复杂,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其中,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则是处于基础性地位的,这是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对会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分配劳动,以节约劳动时间。要科学地管理经济,就必须要进行经济核算,而经济核算的中心是会计核算。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劳动分工和协作更细,更复杂,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广,因此,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各种有关数据和资料,才有可能组织企业经济的综合平衡,才能对社会生产进行反映和控制,做出科学预测,以指导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监督职能越来越重要。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和目的。会计监督是加强企业法规、制度的需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是企业经济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三)会计工作更具有政策性和科学性。

企业的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企业长远目标的引导、约束、规范下进行。而企业的各项决策,又绝大部分直接地或间接地落实在会计工作中。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强化会计部门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中的最大的效益,也就是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荣誉,并且还会实现各个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都是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而反映出来的。会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对企业的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不但促使企业决策者可以很快的了解当前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和欠债能力的高低,而且还可以发现企业风险的大小,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使决策者在企业运行的很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最小的风险、最健康的财务状况来实现最好最大的利润。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必要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些相关依据。

四、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在很多人看来,一般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会计报告,不具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工作,也是财务经理们的事,其实,会计除以报表方式为其他管理人员提供公司经营信息外,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管理之中,无论是进行成本核算、报账、记账,会计是企业预算执行第一个知情者和监督人,从材料采购到销售回款,通过预算、比较价格、信用管理、指标对比等,会计无不履行着监督的职能,无不参与于企业管理之中。

会计工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具,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进行,并采用较多的专业术语和专门方法,然而会计其服务对象并不是会计专业人员,其存在的宗旨除自身通过控制与监督有限地参与管理外,更多是为企业相关管理服务的,而这些管理人员并非都能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全面、真实、及时与可比,还要求对此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有用,则除自己能读懂外,还要求所涉及管理人员、相关利益者都要能读懂,如果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较专业的信息,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解释,使其他管理者能从会计提供的信息中读到其所需的相关管理信息,只有这样,会计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发挥更大的潜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者能够更方便的读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参与决策等,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管理环节来使用,作为履行此项工作的会计人员自己应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职责。

五、会计资料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会计体系由五个分支组成:(1)财务会计,主要功能是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管理会计,主要功能是对内部管理者提供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3)成本会计,其功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以合理确定存货价值及计算损益,二是为管理会计提供决策分析中的基础信息。(4)税务会计,主要功能是依据税法计提税金,订立税务规划。(5)内部审计,主要功能是维护企业会计体系的客观性和安全性。

这些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在企业管理中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参考资料。对会计信息的会计分析既是制定计划的前提,又是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反映工作成绩、提出改进意见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所进行的会计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二是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

六、会计主管是企业领导的左膀右臂

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会计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每个单位都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经济建设,必然与社会发生多方面的联系或多种形式的经济往来,这些经济关系需要会计主管人员来处理。从内部经济环境来看,每个单位都要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尤为重要,需要会计主管人员认真细致地研究生财、聚财、用财等理财之道,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广泛,要求更加规范,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对企业决策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决策者就不得不借助于会计主管的工作和帮助。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应该坚决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者服务,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服务,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平稳、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旗:《浅论如何强化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8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圻葳:《试论会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7期;

【4】陈永波、羊芙蓉:《浅议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和现状》,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2期

【5】黄新生、赵晓文:《商业时代》,2006年第25期;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3

【论文摘要】 文章就目前采区队组在材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加强区队组的材料成本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 煤炭企业; 材料成本; 全员成本意识; 节约挖潜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加入WTO以后,煤炭价格完全放开,并推向市场,煤炭行业的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煤炭企业还要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使得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足,要想经得起考验,就必须加强日常的经营管理,尽可能地以最少的资金和最低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成本核算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成本核算,便越发显得重要。据测算,在原煤成本结构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一般约占总成本的20%,如此高比例的费用消耗,如果不能扎实地做好区队组材料成本管理工作,其漏洞是可想而知的,推行严格的材料成本管理制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此,加强区队组的材料成本的管理,在采区队组管理中的地位必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必须卓而有效地加以控制和管理材料。 一、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独有的特性 在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的特点不同,产品成本的特点也不同。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它产品相比,具有它独有的特性。原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八种主材、辅助材料、配件等材料的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都不构成产品实体,可以多次进行维修、回收和复用。这些材料回收、复用次数的多少,取决于煤炭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管理得好,复用的次数就多,成本就低;反之,复用的次数就少,成本就高。这一特点的存在,说明了煤炭企业材料费用中蕴藏着较大的可控潜力。 二、当前采区队组材料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大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逐步分解成本,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各采区指标的完成,单纯依靠采区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各队组,尤其是队长、书记及班组长,职工是生产单位的基本细胞,是材料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技能、责任心直观地体现在材料的浪费与否上。因此,采区队组在材料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区队组材料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队、班组,直至岗位上的职工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着各队组每月不能严格按照采区下达的材料指标领用材料,没有做到事前预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队干部节约意识仍很淡薄,仍存在浪费现象。例如:掘进队挂隔爆水袋本可以用旧的顶锚,却使用好的顶锚;采煤队的高压管乱扔乱放致使管有破口;锚杆不能及时上锁等;工作面仍然存在乱扔乱放材料的现象;材料的堆放不能准确挂牌管理;小物件被煤埋的现象仍随处可见等等,没有做到事中控制;事后也不能对工作量与质量进行考核验收,验收不合格,很可能造成材料的二次浪费,没有做到事后分析;造成奖罚出现不公平、公正的现象。 (二)区队组人员素质偏低,加之队组对政策宣传不到位,材料计划贯彻力度不大 一部分职工不能正确认识材料成本与工资收入关系,致使在运送材料使用过程中发生丢失以及浪费现象。因矿井一线人员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素质偏低,区队、班组,直至二线后勤服务岗位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的构成性质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有相当多的农民合同工(占到采区人数的30%~40%)来到矿上并成为煤炭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只片面地认为有产量、进尺就行,而忽视材料的消耗,甚至对材料的浪费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使材料的成本往往超出计划;指标计划到队组又没有很好的宣传,到班组就可有可无,到岗位职工那里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材料计划的贯彻程度就可想而知。 (三)队干部对材料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4

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个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是否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的论文频道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介绍了大量的论文材料,下文是介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如下: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作。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指吸引、激励、保留、开发人才为企业所用。具体说是指把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组织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组织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获得人力资源的高效率的利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在企业管理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内容上以人为中心;管理形式为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管理方式采取人性化管理;管理策略上注重人力资源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管理体制上采用主动开发方式;管理层次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企业的计划与决策。 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突显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个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是否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的论文频道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介绍了大量的论文材料,下文是介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如下: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作。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5

关键词:自主型     安全    文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企业生产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生产质量、成本的控制只是当前企业生存的基础。但凡是要生存长久,健康成长发展的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更是凸显到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安全文化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企业自主型安全管理文化的创建,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让员工“要我安全”真正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观念转变。

2. 什么是自主型安全文化

从网络上搜索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如果非要把文化简单比喻的话,中国百姓都知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也是一种默认的文化,大家都知道这么做,而不会相反。所以文化具有一定的 传承性,体现大家公认的一种习惯。自主型安全文化就是基于文化的基本特性而提出,它以依靠职工自行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识别并控制现场安全风险,最终形成大家共同遵守并自愿执行的安全工作准则。如有违背准则,就如是端午吃月饼,中秋吃粽子,除自己难以启齿外,也不会得到公众认可。自主型安全文化对传统企业安全管理中基层员工的定位进行了颠覆,形成了现场安全人人管、人人抓、遵者荣、违者耻的价值观。

3. 企业自主型安全文化发展的作用

自主型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

目前企业在安全管理各种活动中一直在强调基层员工参与率,如何能有效让员工参与到企业安全生产策划中来,提高活动效果,一直是困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版在本次标准修订的时候重点强调了基层员工参与,这也侧面印证了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活动对支撑整个安全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前期宝武集团工会正在开展《员工岗位安全风险描述活动》,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员工自己书写提交身边存在危险源。这一活动方式,除了让职工自己主动去辨识作业危险并采取措施防范外,更让员工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危险预知管理方法。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活动成果得以显现,一个个原先没有认识到的危险源浮出水面,它们中很多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作业过程中动态产生,这对我们日常静态的安全管理辨识模式而言是根本无法想到的。其实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对安全工作的认知还仅停留在依靠让小部分人去完成,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企业创建自主型安全文化建设,能有效弥补现有存在的管理缺陷,只有让员工自主参与管理,企业才能将安全的大网织密织牢。

发展自主型安全文化有助于消化职工对管理者的依赖性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基层队伍中职工依赖心里逐渐加强,工作中体现在自我了断能力不强,各种问题寄希望于他人来解决,辅操依赖主操,主操依赖班长现象并不偶发。如果说员工在生产、质量过程活动上的依赖最多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外,那么员工在安全上的依赖将直接威胁员工的健康。应该说现在形成的这种问题与我们日常管理思路也是有一定关系。安全管理在日常一直以“被”的工作方式进行,员工安全意识靠强制被灌输、被检查、被考核形成,职工日常主动的安全活动空间逐渐减弱,逐渐形成了安全管理上职工对管理者的依赖局面,认为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的事,既然事不关己,也就高高挂起了。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互动空间得到压缩,而现场部分问题靠管理者一时的检查往往是无法及时发现的,致使很多现场隐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得以消除,事件的根源就是我们在管理上把最基层的职工主动力量给忽视了。创建企业自主型安全管理文化的必要性就是要建立以员工为核心的安全网格,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将以往安全管理上员工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员工的主动行为。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6

论文摘要:阐述了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安全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进行的几项有关安全的工作经验,最后提出了对安全监控的几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论文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尤其是巨型水电建设项目,其全部施工任务由某一家施工承包商独立承包已不可能,而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独立或组成联营体分别承担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考虑到不同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共同组合成联营体在一起进行土建、机电工程施工或业主授予的其它工作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矛盾。为了给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 (1)完善监理机构自身建设。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我们在监理机构三控制一协调的职权范围内,又增加了一条安全控制。为此,特别增设了一名安全监理,并授予他可以在施工现场发口头停工令的权力,并由其负责协调承包商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电网建设部和华中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出版的《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安全评价; (2)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从承包商一进场,就督促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凡属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除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外,还着重加强了承包商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材料供职工学习; (4)开展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劳动条件、隐患治理和职工上岗培训教育等情况的检查。同时还规定,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安全监理人员有权停止承包商的现场施工; (5)加强伤亡事故统计和事故批复结案工作。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者,坚决进行罚款并令其退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者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安全活动 (1)安全月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安装进度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变化,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和我们分别进行了如下主题的安全月活动:①消除隐患,遵章守纪,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而奋斗;②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加强法制。 (2)安全周活动。 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流动吸烟、查高空作业中的违规违纪等。同时,现场安全和施工监理人员每周分别到有关班组参加安全周会和安全活动,以促使其安全活动制度化。 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协助承包商开展了如下主题的安全周活动:①遵章守纪、杜绝三违;②勿忘安全、珍惜生命;③治理隐患、保障安全;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⑤加强管理、保障安全;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⑦安全、生命、稳定、发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7

0引言

项目团队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一种重要的团队形式,运用项目团队来完成任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项目团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高素质的团队呢?接下来就着重探讨一个高素质的项目团队需具备的素质。

1团队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对项目的管理即是对人的管理。因而团队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尽管成功的团队管理不一定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失败的团队管理必然导致项目的失败。

项目经理在进行团队管理时要以团队成员为本,从团队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很快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的效率。其具体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保证按时、按质交付项目的前提;②有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③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和创造性;④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⑤有助于增长开发人员的知识、见识;⑥增加成员间的彼此了解,让成员坦诚相见;⑦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交流。

2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

每个项目团队都必须有一个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领导者,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及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终用户之间、开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的关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作为项目经理应具备以下一些领导素质:①有领导能力。项目经理要带领和指挥整个项目团队去实现项目目标。他的领导能力决定了团队成员是否愿意服从他的指挥,同时也决定了项目的成败。②有决断力。在团队成员间出现意见不一致,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及时做出公平正确的决策;当项目遇到困难时,需要项目经理能正确而迅速地做出确定。③有表率作用。能积极的带动团队、引导整个团队工作。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主动承担最困难的工作,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其他成员去做呢?又怎么带领整个团队去工作呢?④有坚强的意志力,不怕困难。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甚至会使人认为无法实现项目目标。此时,作为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这种意志力是提高团队士气最重要的因素。⑤知人善任、真诚对人。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知道该把这样的人才放在什么位置上;并真心诚意,以诚待人开诚布公,言行一致,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并且善于协调。通过沟通,项目经理可以将项目目标传达给每个成员,使其对团队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进而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奋斗。项目经理也可深入了解每个成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更有针对性的重新进行更合理的工作分配;并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识别项目团队分歧的根源、协调士气低落的现象等。⑦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加强成员间的情感培养和交流,贯彻团队思想,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⑧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知识面宽广,考虑问题比较全面。⑨能跟踪任务,有很好地日程观念。

总之,作为项目经理应该真诚待人、热情友好,善于与人交往;遇事沉着冷静,不盲目、冲动;思维敏捷,反映迅速;做事锲而不舍,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自信心强,勇于创新;灵活而又不失原则等等。做到上面这些,就可以使得人心统一,成员间同心协力,在应对变化的各种情况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出现那种项目问题被成员隐瞒、拖延、延误的问题。

最后,作为项目经理,要时刻检讨自己,不要忽视了自身的作用。只有团队齐心协力才能按时完成项目开发工作。

3团队成员应具备的素质

项目团队不仅仅是指被分配到某个项目中工作的一组人员,它是指一组互相依赖的人员齐心协力进行工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项目成功需要一个高素质的项目团队。而在这个项目团队中,有各种不同的人员,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特长,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要把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目标,这便是一个问题。何况各自有着自己的学习、事情等去做。像这样一个团队,如何使得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发挥能够与项目目标保持一致,便是项目经理在管理项目团队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管理好这个团队,建立一个高素质的项目团队。我认为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3.1项目成员间高度信任、高度合作互助、相互依赖。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全体成员具有统一的、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具有平等的关系,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工作并且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承认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3.2项目成员间善于沟通,相互帮助。项目团队通常要进行开放、坦诚和及时的沟通,成员愿意交流信息、想法及感情。项目成员间的沟通,有利于在团队内部创建一个团结信任互助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成员的集体归属感,有效提高项目的效率。他们不以寻求其他成员的帮助为羞,成员能成为彼此的力量和源泉。他们希望看到其他成员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并愿意在他们陷入困境或停滞不前时提供帮助。

3.3项目成员应能清楚地理解项目目标。对于要实现的项目目标,每个团队成员必须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的项目成员才能正确、认真、主动地去完成项目。

3.4每位成员角色和职责有明确期望。把任务和职责明确的分工,只要团队成员重视彼此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项目目标所付出的劳动就能得到肯定。每位成员都承担职责,有利于提高成员间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3.5以项目目标为行为导向。只有项目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强烈希望为完成项目目标去付出并以身作则积极热情地为项目完成付出必要的时间和努力。

4结束语

在项目管理中,人是最具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因素,项目和人的关系形同舟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团队能产生大于个人的力量,能获得大于个人所产生的效益,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效益与潜力。项目经理要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高素质、具有责任感的成员。在实际项目管理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可见一个成功团队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团队合作已经成为项目完成的必备保障,团队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项目经理来管理好这个团队,当然一个好的项目团队除了靠项目经理的才能外,其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项目团队,实现一个高效的项目团队。

参考文献:

骆珣等编着.《项目管理教程》,机械工程出版社.2003年8月.

赵晓东.《谈项目管理中的高效团队建设》,(陕西唐华四棉基建管理处710038西安).

郑红梅,佟仁城.《IT项目的团队管理》.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8

论文摘要:通过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及现状的分析,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实现企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塑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行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一系列应对及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发展;双赢 1 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1 保险主体的增加使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为行业人才带来了莫大的机遇。保险市场新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的“人力资源争夺战”越来越激烈,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也开始与国内保险公司一起“逐鹿中原”,已经成为国内保险业这场争夺战的又一支“主力军”。外资保险公司诱人的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较高的薪酬,对保险业内人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调查显示,保险业已成为金融人才流动最频繁的行业之一,这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稳定人才队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保险业经营环境变化对队伍素质提出挑战 政府人力资源观趋于全局化和结构平衡。未来政府将以更加全局的方式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源发展和投入。保障弱势群体并限制垄断部门,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中寻求公平与正义。以《 公务员法》 和新《劳动合同法》 为代表,政府为推动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正在加紧建章立制。未来政府将为各方利益主体提供一个公平且规则明确的博弈空间。在此背景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从内部制度建设到外部法律规范的转变。在“法制管理时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理解等能力。同时在现行的保险教育观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等有待实现根本性转变。 1.3 人才竞争向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竞争趋势发展 其特点有二:一是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市场竞争必然使经济、管理的技术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发展本身也朝专业化方向提升。二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朝高新科技信息、保险营销、精算、理赔、保险法律等专业转移,使人才专业的门类更加齐全,专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才向一专多能发展。据调查,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大概有120 万人。但就全国而言,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险行业的精算、核保、投资、理赔、展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近几年才起步的。目前,我国各方面的保险人才都严重不足,尤其是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市场严重缺乏高学历、懂管理、重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2 保险公司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1)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各级领导干部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人力资源观念及人力资源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公司仍有部分领导干部还停留在把人仅仅视为成本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重事不重人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在管理上多采用“管、卡、压”的方式。 公司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在人力资源层次方面,若以塔型来形容保险公司人才队伍的结构,那么目前公司不仅缺乏构建“塔尖”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而且需要大力加强铸造“塔基”的多类型、素质优良的整体人才队伍。一方面,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做强做大战略需要的低层次员工却形成了较大的冗余。在员工岗位结构方面,管理岗位员工远远多于业务岗位员工。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的现象并存,管理、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9

(一)把握特点,对症下药。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既有矛盾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就要求人们,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和矛盾。毋庸置疑,每一位后进生身上,都有所有后进生的共性,但导致每一位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却大相径庭。只有找出每一位后进生后进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辩证施治。

本班学生吕某和张某文化课学习上都缺乏上进心。但经了解,吕某是由于父母过于溺爱致使孩子缺乏责任心而懒散,张某是因为报考艺术类院校,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对此我开具了不同处方:吕某,通过负“重”治“懒”:压担子,让他带钥匙负责每天开教室门,并担任体育委员。

承担了责任的他逐步告别了懒散,纪律观念增强了,学业成绩稳步提高;对张某则重点纠正其错误的认识:向他例举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因文化成绩低而落榜的事例,讲清搞艺术离不开综合文化素质等道理,使该生逐步转变了认识,提高了文化课学习的自觉性。正可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二)理清头绪,善抓重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因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这一观点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学会抓关键和要害,忌眉毛胡子一起抓。

一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二是有钢不用在刀刃上,费冤枉力。班主任必须通盘考虑后进生的致后的各种因素,找出其致后的主要因由,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本班张某,父母离异,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家庭负担重,无暇照顾孩子生活,更不用提学习和情感。导致该生经常自艾自怨,迟到,学习忽冷忽热,还迷上了爱情小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面对该生,我进行了冷静分析,抓住该生缺乏家庭温暖一点,第一步实施“温暖工程”。我约见她父母,建议其父亲按时给孩子生活费,其母亲多抽时间陪孩子,告诫她,孩子健康成长比挣钱养家更重要。第二步实施“监督工程”。将她从后排调到前排,安排学习委员与其同桌,监督其课上和自习课学习,及时提醒。第三步实施“补课工程”。与任课教师协商后,安排她利用自习课补课。经过一个学期努力,该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习进入了正轨。

管理重要性论文例10

1.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进行相当数量的资金筹集,一般有三种形式的筹集方式:首先是企业经营者自有的资金、其次为银行贷款所得的资金、再次是通过向金融市场以负债的形式进行融资。首先,企业自有资金融集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股票,因此必须要了解股票的性质和作用,了解股票发行的时机和价格,以及遵守股票发行的法规等。其次,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资金,企业必须要了解银行信贷的方针和政策,以及贷款的原则、期限、利率等问题。最后,企业以负债的形式融资,企业需要懂得股票发行与买卖的方式。如果以上的资金筹集不能顺利进行,那么企业的金融管理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2.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比如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的方式进行投资,或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的方式投资,再或者以信托的方式进行投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各种有价证券的收益及利率变化,适时买卖,避免因为决策的失误而造成资金的损失。

3.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想要顺利的生产和经营,就需要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来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该严格遵照我国国民经济有关金融管理的规定进行,做好现金管理以及结算管理等金融管理工作,协调好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4.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使企业经营不顺畅,产品滞销、物资积压,或者证券投资失利等,甚至出现企业亏损或者倒闭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要增强企业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能力,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企业通过购买保险,按照保险要求的方式进行管理,当然保险管理又是金融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提高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的主要措施

1.企业的金融管理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和专业的管理人员。由于企业的收款工作任务比较艰巨,因此企业的贷款回收应该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比如在一些食品类的企业应该设置专业的金融管理科,并招聘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明确责权利务,观察其资金的债务比率以及资金周转的比例,检查其流通自己的运转是否正常运行。针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分析表,将企业负债超过信用期的原因以及将要采用的回收方式都写清楚,坚持稳健的原则。

2.规范企业的预算以及编制的工作。预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企业未来的一切活动,是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预算编制问题重视。一是要加强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比如调查取证,预算编制的基础必须要有客观的依据,要真实有效。二是一旦预算编制做好就不能随意的更改调整,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调整修改,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遵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调整,加强预算对资产管理的约束能力。三是对于一些虚报或者谎报预算的应该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绝不姑息。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公平公正、透明以及中立的立场进行,不能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四是预算要尽可能详细地记述,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企业各部门的考核,还有利于对企业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形成对下属部门的约束,从而调高企业资金管理使用的有效性。

3.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建设,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进行统一集中管理财务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积极推广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建设不仅是企业探索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措施,而且是目前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的改革并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对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风险,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引入企业的管理中,摆脱传统企业管理中复杂的工作量,将财务人员你的主要工作重心转向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中,为企业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做好准备工作。

4.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的财务部门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深入调查与研究,确定将要购货单位的产品质量、品牌效应以及资金运行状况、社会担保能力和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等,并对这些企业或者单位进行等级的划分,作为下次经济往来的参考,防止盲目的信任与赊销,杜绝贷款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