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地方茶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5:26

地方茶文化论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1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2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茶文化;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概念合成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①重视心理感知,人们的概念系统是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形成的。②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语言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外语界和汉语界先后出版大量论著,形成了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分支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心理、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交叉学科的研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水融,语言是一种生物文化生态龛,是一种社会习俗,承载了文化信息符号,而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的文化管轨制约着不同的语言,语言具有民族性。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语言和文化结合,为茶文化的研究增加新的视角,拓宽研究范围。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物质层次

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隐喻理论不仅在语言里,也根植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隐喻投射是具体源域对抽象模糊的目标域的跨域投射,使抽象事物易于理解。认知转喻理论是“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连接。“穿越型连接”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连接,内向型是初始域,即事物的中心知识,③如“我买了本鲁迅”,“鲁迅”作为人的生理特征(身高、肤色、性别、国籍和职业等)属于认知转喻“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而“鲁迅的书”是外向型。概念合成是产生新义和概念压缩的基本心理活动,基本运行机制是在输入空间中建立部分匹配,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心理空间中,是形成思想和语言的必要条件。①文化的物质层次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具有获取功能和创造功能,是文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起源于中国的茶是茶树的叶子或芽,经过加工可用来泡制作为饮品。中国人爱茶、喜茶,日常生活用具和食品也与茶相关,如茶杯、茶缸、茶壶、茶瓶、茶炉、茶几、茶托、茶盘、茶匙、茶点、茶饭和茶碗等。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全局环境,生活用具隐喻映射了国人对茶的喜爱,茶的意义影响了整个民族。根据认知转喻理论,带有茶的用具已不再是单纯的盛茶、烧茶、茶水和点心、茶水和饭食的功效与含义,也不再是表示事物中心知识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茶杯、茶缸、茶壶、茶瓶和茶炉可以盛置或烧白开水,茶几、茶托和茶盘可以放置其他物品,茶匙已成为进食用或调饮料用的小勺,茶点已扩展为精致糕点的含义,茶饭泛指饮食,其含义扩展为转喻的“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人们生产出反映人类文化的人造物品,代代相习,其文化也延续下来。现实世界的事物是与文化观念联系起来,合并和整合成一个新的概念系统。②语言棱镜中的词汇观察到文化物质层次的种种景象,展示了物质文化的痕迹。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制度层次

文化的制度层次是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即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③古代对待茶相关的事物谨慎而严谨,且礼仪较多。

(一)茶文化对婚姻制度的影响婚姻制度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茶的端庄、典雅、和静与和美,隐喻映射婚姻的庄严、和美和忠诚的含义,茶的品质和精神隐喻映射婚姻的不同阶段。1.“受聘”隐喻为“吃茶”。古时称喝茶为“吃茶”,现代部分方言仍保留这种说法。“受聘”隐喻映射为“吃茶”的含义。如:(1)种芝麻,必夫妇同下其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种茶下种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明•郎瑛《七修类稿》)夫妇齐心协力种茶籽,收获多,隐喻映射夫妻对婚姻家庭应该忠诚或婚姻应“从一而终”,这是生活取得幸福果实的关键。独善其身的人种茶籽或颗粒无收或不能移植,隐喻映射没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活的幸福果实不易获得。所以,古时女孩子“受聘”隐喻为“吃茶”,茶的端庄和典雅表达了婚姻的庄重和忠诚的隐喻含义。(2)一女不吃两家茶。“不吃两家茶”隐喻“饮茶”应专心致志地品味一种茶的味道,隐喻映射女子要“从一而终”或“至性不移”之意。2.“订婚”“结婚”和“同房”隐喻为“吃茶”“定茶”与“合茶”。三茶六礼———古时订婚时隐喻为“下茶”“受茶”或“吃茶”,结婚隐喻为“定茶”,同房隐喻为“合茶”,茶的端庄、宁静、致远的品质隐喻含义体现在婚姻的不同阶段。

(二)茶文化对宗法制度的影响茶文化体现在中国宗法制度中,茶的精神和品性与儒家思想欣欣相应。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庄严和不可僭越,影响与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和举止。例如,古时喝茶,尊者坐左位,依顺时针旋转,卑者坐右位,长幼尊卑贵贱划分明晰。喝茶时,茶盏不要有响声,不要吹凉,不用茶勺,不可一饮而尽,应慢慢品饮。茶水不能满溢,七分满适宜,茶水是热的,满了烫手,对客人不敬。所以,俗语“浅茶满酒”,酒是凉的,斟满表示尊敬,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而体现在饮茶的仪式和规范上,也隐喻映射了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如“端茶送客”:古时,客人告别时,以茶送客,茶的“和敬”的品喻映射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对客人不满下逐客令,以茶送客,茶的“和”的品喻映射婉拒客人,而又不失颜面。下属拜见上司,须上司举手口称“请茶”,并由上司先饮,下属方能端茶品饮。倘若上司仅端茶而不饮时,即暗示“逐客令”,侍者随呼“送客”声。(裳《三十年见闻录》)茶的“敬”的品质隐喻映射了古时人们对地位尊卑的遵从,茶的“和”的品喻映射了委婉的“逐客令”。

(三)茶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茶马古道”———茶、马和古道三个不相关的心理空间以茶为穿引线,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使三个心理空间联系在一起,建构成新的心理空间。古时,藏族人主食牛羊肉,饮茶可以降解脂肪,缓解燥热,喻为“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但是藏族地区不产茶,汉族地区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需要马匹,而藏、川和滇地区产良马,茶和马通过概念合成为新的心理空间“茶马互市”,进而形成促进民族间贸易、迁徙和融合的道路,隐喻映射带有即时环境和历史特征的“茶马互市”为“茶马古道”,是贸易繁荣和文化融合的象征。明洪武年间颁布《茶马法》,严禁私人茶马互市,驸马欧阳伦私自倒贩茶叶被处死,茶文化在政治制度打上了深深的隐喻烙印。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心理层次

文化心理层次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等,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①

(一)茶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茶馆。喝茶、品茶的馆子,又称“茶楼”,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产物。茶馆始于唐、兴于宋、普及于明和清,发展为不同种类的茶馆,如清茶馆(不售酒的茶馆)、大茶馆(如现在大饭店)、书茶馆(讲评书的茶馆)及酒茶馆(售酒的茶馆)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个体部分组合成整体,格式塔着眼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仅限于分离、孤立的元素。②茶馆已不仅仅是喝茶水的地方,已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应把茶馆的个体部分整合起来,才能体会其文化历史韵味,如明清的茶馆演变为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演艺活动和行业聚会的地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体验客体,偏重人的需要,而不是从客体出发反映客体,客体认识寓于价值评判之中。茶馆是喝茶的地方,原本属于事物的初始域,即内向型连接,但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被转喻映射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象征、浓缩的小社会,已属于事物的外向型连接。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的特征不同,如成都的茶馆具有说书、打麻将、养生和艺术品鉴定等特征,隐喻映射了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北京的茶馆有京剧、评书和大鼓等曲艺演出,京韵十足,隐喻映射了北方人豪迈、爽快的性格和做事方式。2.人生如茶。中国人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主旨,以人对外界事物的体验为主,强调人生与境界的人生观。“人生如茶”隐喻映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如不同茶的味道,品味茶隐喻为体验人生。人生的初始之路是创业的阶段,艰难辛苦,犹如“苦茶”;人生的成功阶段享受回报,犹如“甜茶”;人生的总结阶段,回味人生经历苦甜的滋味,犹如“香茶”。吃茶的“一苦二甘三回味”是人生经历的写照。3.歇后语。人们的思维活动是隐喻性的,中国人的隐喻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民族性,歇后语即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前一部分是事物的描述,后一部分是形象的隐喻解释,幽默风趣。茶文化中也含有大量与“茶”有关的歇后语。如:(1)茶馆的火剪———倒霉(煤)。茶馆烧开水需要煤球,火剪夹煤球或捣碎煤块,“倒煤”谐音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情不顺利。(2)茶壶掉了把儿———只有一张嘴。茶壶有两个嘴,一个是壶口,另一个是壶嘴,掉了把儿意思是壶嘴掉了,剩下一个壶口,只有一张嘴隐喻映射“能说会道,没有真本领”。(3)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爆米花泡到茶水,变软泡汤了,隐喻映射“做事没有结果”。(4)玻璃杯沏茶———看到底。玻璃杯里的茶水透明清澈,杯底一目了然,隐喻映射“彻底了解人或事物”。(5)不倒翁沏茶———没水平。左右摇摆的不倒翁沏茶,没有平衡,隐喻映射“没知识、没能耐”。(6)茶馆搬家———另起炉灶。茶馆搬家重新开张,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3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NewRoman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著者.题名[EB/OL].***.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英文句号。

科学技术报告

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学术论文

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它应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绝对不允许重复、模仿、抄袭别人的工作。

范文赏析: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广西茶文化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并且逐渐加大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力度,然而,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其发展需求创新开发与建设方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策略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开发建设理念,根据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情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效率与质量,在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将茶物象作为载体,并借助这一载体的传播而实现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使茶这种实物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在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包含丰富的内容,具体涉及到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科学技术以及经济贸易等多个方面,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在长时间的研究历程中撰写了大量的茶叶文著作、谱写了众多文辞优美的诗歌,并且基于茶文化的特殊性,对茶文化与祭祀文化、婚礼文化、释家文化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茶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换言之,中国的茶文化已经不仅仅是茶叶的文化,更是茶、饮茶之人、产茶之地、传茶之路等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定义

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内涵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同样包含丰富的内容,如茗茶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茶文化所构成的历史遗迹和文学艺术韵迹、茶树地方特色文化等等,多种茶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共同构成了茶文化旅游。基于此,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旅游路线、经典遗迹茶文化代表物品的购买和餐饮、娱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以茶文化为良好的茶文化消费,切实满足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文化需求。

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意义

首先,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促进茶文化与茶叶经济效益的共同进步。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利用广西钟山县与三江县等的茶叶进行生态性开发,并且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建设,在促进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带领广西茶文化产业的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还能使一些与茶文化相互关联的景点景观、茶品购物等经济体系有所完善,促进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文化消费。因此,在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其次,对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促进种茶事业的发展。在山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茶文化的介绍,挖掘出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并且不断建设茶文化旅游经典,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这样,就可以引导种植人员树立正确的意识,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引进合适的品种,保证可以塑造出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在提高茶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力的情况下,改善种植业的销售模式,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提高茶农的经济水平,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再次,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培养出专业化与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游客在精神与物质享受之外,还需要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然而,当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专业人才较少,由此引发了教育人员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并且不断培养出复合性与专业性的人才,进而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最后,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可以有效丰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由于人们的旅游目的不同,对于茶文化的探索与体验需求也不同,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成为首要任务。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之下,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部门已经开始研究新的旅游产品,并且鼓励茶文化农户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增加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效率。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优势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其存在较多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广西茶叶资源较为丰富,并且茶叶特色突出。在广西地区,茶叶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因为广西的茶叶历史悠久,在唐代的时候就开始生产吕仙茶与象州茶等,迄今为止,中国传统茗茶与新创茶叶品种中,广西地区有三十多种。其中注明的红茶有:广西红碎茶。黑茶有:苍悟六堡茶。绿茶有:桂平西山茶等。花茶有:横县茉莉花茶与桂花茶等。另外,广西地区的早春茶叶采摘的时间较早,受到各类茶叶经营商的喜爱。由此可见,广西地区茶叶资源可以促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是其优势条件之一。

第二,广西茶叶发展环境较为良好,可以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广西省的山区较多,对于茶叶种植而言,具有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山区的日照时间较长,除了挂北等地区之外,其他山区的年平均温度都在22℃左右,最低的温度也不会低于7℃,可以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因为茶叶生长時间为十个月或是十个月以上,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影响茶叶质量。由此可见,广西地区的茶叶生长环境较为优越,适合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

第三,广西省政府对茶文化较为重视。近年来,广西省政府制定了茶产业规划制度,并且全面关注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在为其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使用的开发与建设质量。

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难以提高其开发与建设效率,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茶文化挖掘力度较差。当前,广西省茶文化的挖掘力度较差,不能更深层次的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受到抑制性影响。同时,广西茶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无法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特色不够鲜明。主要因为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开发建设制度,不能明确开发特色,导致出现影响其开发与建设效率的问题。

最后,广西茶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部门不能根据其需求开展宣传工作,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效率降低。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形象定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

五、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開发建设规划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开发建设效率。例如:重点关注广西红碎茶与早春名优茶的开发,发挥其在国家茶品牌中的优势,凸显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保证可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期间,必须要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保证可以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依据。首先,要求相关机构借鉴国外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经验,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其次,要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保证可以提高其发展质量。最后,要逐渐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方案的可靠性,保证可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设计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部门必须要重点关注形象设计工作,保证可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宣传工作,保证可以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例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等,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参观。

(四)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部门必须要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此时,可以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设计茶文化旅游指南、设定茶文化生态旅游主题,例如:民族茶礼区、民族风情表演区等,这样,就可以丰富茶文化产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五)培养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可以要求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茶文化课程,培养专业能力与技术能力较强的茶文化人才,使得旅游人才在全面掌握茶文化历史与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中。其次,要配置完善的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

六、结语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并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4

茶学: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1]。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的概念虽然笼统却一揽无遗。茶学概念在“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的定性上,毫无疑问比茶文化概念要狭窄得多,如果从概念范畴的大小出发排序,茶文化理所应该凌驾在茶学之上。但是,茶学概念在定性之后,又用例举的办法将概念具体化,而例举出来的相关研究方向远远超出了园艺学范畴。如果将这些研究方向分别放入所属学科分类里,对于茶叶经济活动的研究恐怕要列入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更何况最后还加上了茶文化,关于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埋下了伏笔。

文化概念有多重含义,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使用文化概念时很容易产生歧义。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包含人类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上面茶文化概念所依据的大文化观。第二个层面将文化限定在精神成果上,而第三个层面则进一步缩小到文学、艺术、音乐等范围,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使用第三层面来理解文化。从茶学定义的行文上看,最后所提到的茶文化与自然科学、甚至与社会科学也是并列关系,可见是指茶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最高雅的精神成果,是最狭义的理解方式。如果理解例举方法不可能周全的局限性,“茶学是关于茶叶的学问”,茶学与茶文化就成了完全同等的概念,只不过,前者以研究对象的茶统合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后者以各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茶。

茶学与茶文化的重叠冲突有一个过程,主要反映在茶学概念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上。在使用茶学概念之前,主要使用茶业的说法,王泽农[2]阐述其定义:茶业是为获得饮料茶叶而进行栽茶、制茶、茶叶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农业生产分支部门之一。为了发展茶叶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和制品,需要研究培育茶树优良品种、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措施,还要研究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和采茶、制茶技术及茶业机械,研究、制订茶叶审评和检验方法。对茶业政策和销售、消费等经济问题的探讨,兴办茶业教育培养茶业专业人员,都是发展茶业不可缺少的工作。

上述茶业的定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相距十来年后的茶学定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十来年,正是茶文化宣传活动最欣欣向荣的时期,结果之一就是引起了茶学的关注,呈现出统合茶文化的强烈意欲。可是新兴的茶学一方面明确学科性质为园艺学,另一方面却将学科范围扩大到整个围绕着茶叶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成果,不仅超出农学的范畴,甚至连自然科学也无法涵盖。茶学概念的这种矛盾表面看来是茶学界尚不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根本的原因是茶学是一个横向应用型学科,本来就具有在研究与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学科与其它应用学科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提出不同的课题,茶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主导学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序位变化或更迭,已经被普遍承认是茶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又想收编茶文化。

茶学对于茶文化的吸收非常积极,上述茶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茶学研究者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表现在一些茶学学者研究茶文化课题上,而且更主要的方式是在农学或者说园艺学的学科平台上培养茶文化研究生。同时,茶文化研究者对于茶学却体现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茶文化提起之初,王玲[3]就在《中国茶文化》中明确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种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就是说在拥有无所不包容的茶文化概念的同时,茶文化研究却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范围内展开,这个矛盾或者说差异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之上,而这个广狭兼具的思考方式也指导着茶文化研究者心态平稳地选择自然科学以外的课题。下面看一下《辞海》中的文化定义[4]: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狭义的茶文化除去了广义的前半部分,仅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茶文化学者拥有这两个茶文化概念,分别应用于认识理念与研究实践两个不同的层面。茶学学者中同样也有两种主张与实践,或积极参与茶文化研究,或主张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纳入研究范围。在提出进一步的意见之前,先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出发探讨茶文化研究的基本属性。

2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看茶文化研究的属性

按照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文化由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三个部分构成。落实到具体文化项目上面时,同样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这三类。拿茶文化来说,首先它是一种物质文化,种植加工技术是基础,同时,茶文化也拥有榷茶专卖、吃讲茶等制度行为文化和诗词歌赋、赵州吃茶等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丰富的内容。广义的茶文化涵盖所有的人类围绕着茶而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以上所说三个部分的文化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指的是后两个方面。茶文化的物质文化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以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为特征的文化项目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文化结构与人类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分类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性。

传统茶学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以单种作物命名的二级学科。广义茶文化中的物质生产文化的部分就是其研究范围,中国有着相对强大的科研、教学队伍。不过在一般所说的茶文化中不包括这一部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各种风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茶叶的经济、经营、近期尤其成为热门话题的绿色壁垒等法律问题属于制度文化。而围绕着茶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应用方式则属于行为文化。中国在饮茶习俗形成之初,茶就是一种经济作物,并且迅速发展成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中国,类似茶叶的商品并不多见。早在第一个高校的茶叶专业的复旦大学茶叶组,就把茶叶贸易列入主要课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各校茶叶系大多开有经济类甚至管理类课程,安徽农学院还设立了茶业经济贸易专修科,可见茶叶专业的学者拥有注重经济贸易的传统。但是学术背景是农学,相对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系统修养,二十多年以来,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这近二十年里,茶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在餐饮、旅游等行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既有的茶文化产品需要维护、提升,更需要开发量多质优的茶文化产品。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大多直接与茶文化产业相关。

制度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基础,行为文化则有社会心理文化的根底,两者组成精神心理文化。哲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了精神心理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隐藏在文化的最底层,由于远离经济基础,无形无色,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就是因为精神心理文化所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人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文化产业的源泉就在这里。要想开发一个成功的茶文化产品,要想提升一个茶文化产品,不把精神心理文化作为其出发点,恐怕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合格产品。在当今中国“科学主义”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真正认识到精神心理文化重要性的学者屈指可数,最普遍的现象是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毕竟是“文化人”,没有裸地否定文化的勇气。茶界更是以文化实用主义为理所当然的指针,把“文化为经济服务”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指导科研和教学。

从以上文化的分类与结构上可以看出,虽说是建立在狭义的文化概念之上,但是茶文化仍然包含了制度行为文化和社会心理文化两大部分,对于这些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茶文化学科的性质上看,可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茶文化研究作为横向应用型研究,在理论上可能使用所有的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视课题性质和研究者所属学科而定。因此,无法用现在通行的一、二级学科的分类方法为茶文化定位。

3从严密分工回到学科协同

茶学是中国学科分类的产物,是中国教学、科研的传统。茶文化则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审视茶叶,对于中国茶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认识方法。茶学学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在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吸收这些内容。而茶文化研究也同样意识到茶学基础的不可或缺,于是在茶文化研究中也在理念上将茶的自然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范畴。学科重组也好,学科内涵外延的扩展也罢,这些努力在理念上应该得到鼓励。然而,茶学与茶文化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在学术分工日益细致化的今天,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研究者个人,想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不说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因此,茶学可以在理念上包含茶文化,就像广义的茶文化包含茶学一样,在学术上关照茶文化,却不宜以现有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从事茶文化研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茶学的学科属性,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自然科学范畴是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茶学与茶文化也就成为互补的关系。

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茶学孕育了茶文化,因此第一批成绩卓著的茶文化研究者是茶学学者。“新学科在生长初期往往是寄生性的,其价值信念需要从其他较成熟学科领域里获取,并始终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5]

茶学学者提出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作为研究方向,从正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尊重与发展成果的肯定,觉得茶文化已经达到独立发展的程度,应该离开哺育他的茶学,因为他们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从反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批评与激励,茶文化研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与茶学平等对话的程度,通过分离手术培养自主能力,促使茶文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茶叶研究中专业的精细分工是茶叶研究成熟的标志,茶叶研究属于横向应用型研究,如前所述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在精细分工之后,各学科的研究将会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进而产生学科协同效应,可能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种效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即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6]

茶学与茶文化的相互关照已经为产生协同效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则上不存在观念上的隔阂,前提是茶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学术化,尽快建设到能够与茶学对话的程度。教育学学者罗云把学科协同效应分为三种类型,最后从这三种学科协同效应展望茶叶研究的未来,尽管展望得太远了一点,就看作一种激励吧,以结束本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5

蜀汉时期,文献上已有蜀地种茶、卖茶的记载。历经魏晋南北朝,茶树种植拓展到长江流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贸易初具规模。唐玄宗开元年间,已经出现茶馆的雏形,茶叶还大量流入吐蕃和回纥地区。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饮茶之习还流入北方。宋承唐饮茶之风,徽宗朝翰林图画院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生动地描绘了都城汴京繁华的市井景象,其中亦有大量茶馆和茶楼,当时的茶馆已具有喝茶聊天、品尝小吃、做买卖、谈生意等功能。到明清之际,饮茶品茗之风更加盛行,茶馆业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进入近代以来,茶馆在中国城市生活变迁中的愈显重要的角色,是非常理想的观察社会、经济、思潮文化和地方政治变化的场所。

一、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的创作

关于探讨近代茶馆的文著,主要以上海茶馆的研究居多,而对于近代成都茶馆的,却是比较少的。而作者在编写《街头文化》时不断发现成都茶馆的文献资料,这给作者萌发了撰写专著的念头。

文中导言部分叙述了茶馆(成都人称为“茶铺”)在20世纪前半叶成都这样一个城市公共空间里存在的“特殊性”和“文化解读”,分为“城市和茶馆”、“茶馆的攻击者和捍卫者”、“城市史视野中的茶馆”、“茶馆叙事中的地域论”、“茶馆的生态与环境因素”、“资料与文本解读”等六节,。贯穿此时城市改良和现代化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是国家和现代化加强时的地方文化削弱,二是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对国家权力和现代化的对抗。

全文主要内容分了四部分:

第一、茶馆与城市生活的社会互动,即茶馆的社会史。茶馆是成都市民公共生活的主流空间,市民就犹如茶馆里的血脉,成为日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章考察了茶馆中各种人物的公共生活,揭示了茶馆怎样成为人们社会化的地方,人们怎么样在那里建立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在茶馆中进行的其他各种活动。第三章讨论茶馆里的娱乐活动,作为地方戏和曲艺表演的场地,茶馆则提供了场地。从茶馆里表演的内容,这能够使我们看到一般民众得到什么样的通俗教育:大众娱乐使得那些缺乏教育的人们,被无意识地灌输了传统的价值观,这成为地方精英和政府力图改良和规范大众娱乐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章分析了茶馆的阶级及性别问题。茶馆为来自各个行业、各种社会集团和各个阶层的人们提供了空间。过去,妇女是不能进入茶馆里的,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逐渐开始接受妇女,20世纪初期妇女开始进入了这个男人的世界,妇女的参与使得茶馆的生意和运作有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慢慢的变化。

第二、茶馆与城市生活的经济互动,即茶馆的经济史。此部分着重考察了作为盈利性的商业机构的茶馆运作本身。第五章从经营角度分析茶馆,包括茶馆的数量规模、管理竞争、雇佣劳动、资金利润、环境卫生、税务负担等。还特别分析了茶馆“这样的小本生意”在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外加国家控制的强大干预下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第六章考察了茶馆职业公会(简称“茶社业公会”)在政府和茶馆行业之间扮演的角色,公会所发挥的作用,如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控制本行业等日常大小事务。控制价格和协调税务是公会处理的首要事务,同时也是公会和政府发生矛盾冲突的最经常的领域,但在控制茶馆数量则是公会与政府合作最为密切的方面。第七章集中讨论茶馆的雇佣(“茶博士”、堂倌、“女茶房”)问题,特别是劳动力、工作状况、性别冲突以及职场文化。茶馆工人必须应付各种人物和问题,他们的经历揭示了茶馆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因此,茶馆成为一个切入点,透过这个切入点可以观察小商业的劳动力和工作环境、性别冲突、大众文化、公共生活以及中国劳工阶层的另一面。

第三、茶馆与城市生活的政治互动,即茶馆的政治史。此部分考察了社会冲突、国家和地方政治是怎样影响茶馆、茶馆生活和茶馆文化的,以及茶馆怎样被政府和精英改良者所控制的。第八章探索了袍哥与茶馆的关系,揭示了茶馆这个空间充当了秘密社会组织的一个码头和公口,支配了地方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本章还分析了茶馆作为维持社区稳定的“民事法庭”,人们在那里解决纠纷和冲突,在社区治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九章讨论茶馆里及有关茶馆的冲突。由于社会动乱,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在茶馆里,民众为生存而奋斗,流氓横行霸道,兵痞毁坏茶馆财物,盗贼偷窃茶馆和顾客的财物等,形形大小事件层出不穷。第十章揭示了茶馆中的政治。茶馆里的“政治”分为三种,即大众的平民政治、改良者所推行的精英政治、政府统治下得国家政治。改良成为政府和精英的政治议程,随着政治的演变,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则五花八门。从晚清到民国,茶馆总是一个政治舞台,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和国家政治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抗战时期,茶馆政治更是达到顶峰,茶馆被用作进行全民动员和战时宣传的场所,日常生活与国家政治的联系之紧密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第四、结论为第十一章。对国家权力怎样影响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进行综合讨论,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地方文化对现代化所推行的同一性作出反应和进行抵制,考察了茶馆作为微观世界是怎样反映了大的世界的变迁,讨论地方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全国模式。作者还把茶与西方的酒馆和咖啡馆进行比较,分析中西方之间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异同。并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茶馆、茶馆文化、茶馆生活在多大程度上被改变了,但在多大程度上又顽强地幸存下来。

二、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的学术价值

第一,以小见大、从细微入手、折射出宏伟的历史画面。“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这句民谚一语中的,道出了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意图。此文是作者从新文化史与微观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一次实践。新文化史和微观史观是最近几十年来国际上的史学新潮,其研究主题包括物质文化史(饮食、居所、家具等)、身体史(性别史)、表象史、语言社会史、旅行史等,其研究方法是相对于宏观史学对一个人物、一种事件或一个组织或制度所做的考证、排比、叙述性的研究。作者以茶馆作为一个微观物体,力图再现成都的公共生活和文化现象,勾勒出在基层单位上公共生活的完整画面,并通过挖掘在成都茶馆中所发现的形形的大小事件,构建茶馆和日常生化的历史叙事和微观考察。

第二,序言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这个概念进行了具体讨论,认为它并非过去人们理解的总是一个与国家对立的社会和政治力量,而是指物质空间,并以茶馆为考察对象,诠释了在近代化过程中,“强国家与弱社会”这对力量对比关系是如何在茶馆这个这个“公共领域”得以体现的。

第三,关于“宏大叙事与日常取向”,即传统的政治或官方的史学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史学。作者认为:“地区和地方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普遍性知识。当我们把微观视野放在民众、日常、街头、茶馆等问题时,精英、国家、政治运动等也不可避免地纳入我们的讨论之中。这种取向使我们在研究微观问题时,也充分注意到宏观的历史事件。虽然微观历史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小历史’,但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解决大历史。”

第四,是档案资料的丰富与翔实,乃是中国第一部茶馆历史的成文书。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成都市档案馆藏关于茶馆的大量资料,这些有价值的记录散布在警察、商务、政府商业管理等档案之中。到目前为止,中外历史学家几乎未使用过这些档案。这些资料提供了大量关于茶馆的信息,包括经营、资金、利润、竞争、价格、征税等。发生在茶馆中的许多事件,像争执、偷窃、、走私、暴力、仇杀等,在警察档案中亦留下了大量记录。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和警察了许多了关于茶馆的规章,涉及公共秩序、秘密社会、娱乐控制、行为规范、政治规范、卫生标准、服务态度等各个方面。这些档案资料提供了可信的记录,为研究茶馆以及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此外,作者还使用了大量国内和国外的报刊、学者笔记、私人记录、文学作品等,例如《成都晚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华西快报》、《四川官报》、《国民公报》、《通俗日报》、《淘金记》等,其中不亚于上百种的英文和日文资料。文中还刊登了大量的漫画和大量国外传教士和国内游人学者在川时拍摄留下的真实照片,使得图文并茂、增强了视觉效果、加强了历史场景的作用。

第五,本文对于研究区域史、城市史、性别史(尤其是妇女史)很有借鉴作用。四川在中国古代以来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因素、地理和经济位置,一直以来是史学重地,因此,《茶馆》的成功,是对于近代以来四川区域史和城市史研究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突破。对于妇女史研究而言,抗战时期,妇女开始在成都茶馆谋生,被称为“女茶房”。1937年女茶房在成都出现是个新现象,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妇女进入茶馆充当女招待,在成都代表着一个重大进步,既是雇佣形式的变化,亦为茶馆生活和文化加入了新因素,改变了妇女的公共角色和性别关系等。文中第七章通过研究女茶房的不同生活背景、工作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遭受的各种性别歧视和骚扰,以及他们在公众眼中的各种形象的考察,可以了解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最后,作者还有意识地将中国成都的茶馆和欧美的咖啡馆、酒吧、餐厅进行了比较,这样既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框架,也使我们看到在不同世界和地区的人们怎样从事公共生活、怎样使用他们所建立的公共空间。

三、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首先,第一章(导言)和第十一章(结论)部分内容存在累赘重复的现象,即文中对茶馆研究的三个主题:茶馆的社会文化、茶馆的经济文化、茶馆的政治文化。导言部分已经将茶馆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总的概况叙述了两遍,但在结论部分又复述了一遍,我认为还是多此一举了。

其次,大量的英文和日文资料是由外国人汇编的,由于外国人和中国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其笔下的资料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就犹如1987年意大利的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尽管业内和业外对其的评价非常高,但此片带有“欧美人眼中的封建晚期的中国,显得神秘而恐怖”的色彩。

然后,尽管作者是以专题模式来撰写的,但是在“1900年到1950年”纵横半个世纪这样较长的时间段里描述部分内容,结构还是略显得凌乱了。譬如第十章(秩序),“千变万化的政治万花筒”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可以放到第十章开头部分讲解,或者放到第三章(娱乐)里的“娱乐控制”这块。“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的内容可以连着前面的内容继续写,但是标题可以省略。

参考文献:

[1]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6

关键词:

茶叶名称;英译;语用关联

1茶叶名称概述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随着国际间贸易合作的逐渐频繁,我国的茶叶先后出口到世界各国,从饮茶技艺到茶叶生产技术等都相继传到别国。我国的茶叶最早出口到土耳其。在唐代,茶文化发展十分繁荣,著名的丝绸之路中,茶叶被运往中东、朝鲜等国家,到了清代,茶叶大规模地出口世界各国,东方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茶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茶叶有着不同的饮用习惯,饮茶也逐渐融入当地的习俗之中,使各国的饮茶风俗彰显出不同的特色。茶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饮料之一,而将这种极具特色的茶叶名称翻译成英语,不仅是对茶叶品种的深入认知,更是茶叶推广的有效方式。由于茶叶名称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区别于传统翻译,只有使译语更加清晰生动,通俗易懂,才能受到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因此,要求译者要通过归纳常用的茶叶名称英译策略,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引导读者收获最佳的翻译效果。

2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最早于1986年提出,即其基本的假设源于人类交往与认知活动等都受到关联制约。关联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内在制约因素,在人们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已经遵循了关联原则,但是最佳关联则是交际双方要确定彼此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中找到最佳关联,获取语境的内在含义和效果,以达到交际的最终目的,这才是成功的交际。关联性与语境效果和认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语境效果大,认知力小,关联性则强。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并不是以最大关联为需要,而是最佳关联,即在不需要花费努力下就能够使交际双方获得语境效果,明白双方的交际意图,达到成功交际的效果。随着对关联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论述,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也得到明确,关联理论能够强调足够的语境效果,这种理论的研究使其与传统的硬性翻译相脱离,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范畴得到进一步开拓和提升。之后关联翻译理论也在中国得到发展,并提出了辩证翻译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语境效果和认知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翻译的方式,采取更为恰当的翻译方法,帮助读者在原文和译文之间提供最佳关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译者对内容需要进行相对取舍才能使读者和原作者之间的认知度达到相近,因为无论是读者还是原作者,在认知环境方面,例如语言环境、文化环境、语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可能无法得到读者的共鸣,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必须对原文和译语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评估,利用积极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读者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终实现翻译的目的。而寻求最佳关联是译者翻译的宗旨,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译文与读者之间要保持充分关联或者能够为此提供有效的语境效果;其次,读者能够在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读懂译文,这就要求译文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读者的需要。

3茶叶名称翻译与关联理论

茶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际行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与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茶叶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认知学角度来说,茶叶具有一定的交际价值,它能够使交际双方完成整个交际过程,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可以用最小的认知来完成最大的语境效果。由于茶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叶名称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茶性特征,饮茶者不会花费更多时间来研究茶叶名称,因此,茶叶名称英译必须简洁易懂,这样在双方的认知环境下才能更快地实现共享,而那些双方易懂的内容往往被忽略。对于那些共同认知环境的交际双方来说,由于文化差异较大,所以只能通过茶叶名称翻译了解双方的实际交际意图,这需要双方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彼此能够接受对方的交际意图。因此,译者在对茶叶名称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去除掉茶叶名称外在的语言层次的束缚,从卖方的交际行为中获得最佳关联,然后根据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从中寻找最佳的译语传递给买方,使其接受茶叶这一产品,最终实现双方的交际意图。从茶叶名称的翻译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3.1直译

当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没有太大差异,而且对茶叶名称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及认知度等方面都基本一致时,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茶叶名称,直接从交际双方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然后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认知环境中将内容传递给买方,双方的交际意图十分清晰,对于双方都明白的内容往往无须赘述。目前大多数的茶叶名称采用的都是这种直译方法,不仅易于翻译,而且对交际双方都十分方便易懂。例如茶叶一般分为不发酵茶、后发酵茶、部分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其中不发酵茶一般称为绿茶,可以细分为蒸青绿茶、粉末绿茶、剑片绿茶、银针绿茶等,这些茶叶名称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方法,交际双方都能够了解其含义,省去了中间环节。这些茶叶名称均采用直译方法,由于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不存在差异,因此直译也获得了最佳关联效果,原文的意境与内涵得以保留,茶叶的特性得到有效体现,可以将其看成是茶叶名称翻译的佳品。功夫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代表,无论是制茶工艺还是过程都十分讲究和复杂。由于中国功夫影片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因此功夫茶也受其影响,其翻译很容易被大家接受。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在认知语境中存在较大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功夫茶是一种制茶工艺和过程,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很容易将功夫茶与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尽管外国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功夫茶的名称,从中获得了最大关联,但对其本质含义并没有更全面的了解,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不算是最佳关联。在茶叶名称直译中,有的为了能够获得整体的翻译效果,往往需要选择最大关联而忽略了最佳关联,更加重视原文的认知环境,使消费者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理解,能够将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得到有效结合,最终了解其本质含义,对茶叶有更全面的了解。例如:龙井茶、洞顶茶等茶叶名称,在翻译时采用直译更加简洁易懂,而在译名中,并没有标明其名字代表的是中国某个地名。从汉语认知语境看,对茶叶名称的认知有一定的延伸,而在英语翻译中却无法真正体现这一点。

3.2意译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两种语言的认知环境也各有特点,存在较大差别,在这个时候交际意图与实际信息意图可能存在问题,很难达成一致,因此茶叶名称的翻译就要考虑进行相应的变通和增改。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翻译,红茶在英译时被译为BlackTea,这种译法正是由于中西方消费者的认知语境有所差异,中国人饮茶比较讲究其茶汤颜色,而外国人则更注重茶叶的颜色,译者如果能够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所在,就能够在翻译中稍做改变,以获得最佳关联效果。再例如茶叶中的青沱、青饼、熟饼、原形绿茶等茶叶名称,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其认知语境信息,因此,在采用意译的方法后,不仅能够充分体现茶叶名称的简洁易懂,而且译者也向消费者提供了更有效的认知环境,实现了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结合,是茶叶名称翻译的佳作。

4结束语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叶名称是茶叶加工过程和茶性特点的综合体现,具有极强的茶文化意蕴。茶叶名称的英译想要与原文相一致,并非易事。在茶叶名称翻译中运用关联理论,译者可以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对原文意图有更清晰深入的理解,对消费者的认知环境做出有效的判断和评价,以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使消费者能够理解原文意图,实现双方的交际意图。成功的翻译能够让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对其有最真实清晰的理解。由此可见,茶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在进行茶叶名称翻译时,并不能单纯地使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而是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中,对茶叶名称翻译进行有效运用和指导,使其获得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的有效结合,使翻译理论获得最佳效果。成功的茶叶名称英译不仅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茶叶和中国茶文化,而且对中西文化交流发展起得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鸿瑜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参考文献

[1]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4):51-54.

[2]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2)5-9.

[3]罗凌萍.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Vol.3No.1,Mar.2007.

[4]蔡荣章.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M].中华书局,2006.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7

今天,一个成功的茶叶经营者,不能只是拥有经营理论,认真做茶叶的买卖就可以,他 还必须要有茶叶的知识、茶具的概念、茶艺文化的涵养,举凡“选茗艺茶”、“鉴泉评水” 、“烹茶技术”、“茶具搭配”、“环境营造”、“茶艺体统”等等相关的知识,都需要俱 备有专业的修养。因此,成功的“茶叶”经营者,不是“茶叶”的经营者,而应该是“茶业 ”的经营者。

茶业的经营范围,包含着两大内容,一是茶叶经济;二是茶艺文化。因此,完整的茶业 必须是茶叶和茶艺文化同时经营才能成就事业。只有茶业才能带动茶叶经济的价值,也就是 说把茶叶赋予文化的诠释,才是茶业经营的茶叶的价值,茶叶高贵的经济价值也只有在茶业 的经营中才能彰显出来。所以,茶叶经济的发展是茶叶的生产销售和茶艺文化的推广,两方 一起进行的结果,这也才是茶业发展的方向。茶叶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茶艺文化的参与将是跛 脚的经济,是原始的经济,只是农产品买卖的经济,很难能发展成现代的经济。如果,茶叶 经济只是单纯的茶叶买卖,在二千年前就形成了,它的经济价值就是茶叶生产者将制造完成 的茶叶交由商家贩售,它的售价是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一般是达到以货易货的功能,满 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欲望而已。它的经济价值是:成本+利润(五分之三成本)=售价,这 种价值的算法一直是茶叶买卖的合理售价。但,当茶叶经济等于茶业时,那茶叶的价值就是 有相乘相加的效果了,它的价值计算是:成本+合理的利润+茶艺文化成本加减2,这时候的 茶叶已经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茶叶了,它是艺术的农产品茶叶,它是结合文化、休闲、保健、 生理需要和精神满足的产品。而茶艺文化的成本,一般是这样定的:2倍的茶叶进货成本=茶 艺文化成本。

因此,谈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至少具有四种地位:

一、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四种地位

(一)、继承优良传统的地位

茶文化是传统的优美文化,而文化需要靠经济活动才能发展成优美的文化传承下来;另一方 面,茶叶经济也需要靠茶文化的支撑,才能有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灿 烂多彩,在唐朝陆羽所着的《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 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2)

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王褒的《僮约》记载了“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规条。可 见,二千年前就有茶叶经济活动。隋、唐以降,饮茶风尚更广为流行,陆羽《茶经》提升了 茶俗的文化层次,奠定茶文化发展的基础,也因此,陆羽被称为“茶神”,在茶叶经济活动 中成为行业的守护神。同时代的封演在《封氏闻见记》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 效,并煎茶制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 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饮茶之风大为盛行,必然引发茶叶经济活动的广阔活跃。

宋、元、明、清,以至于现在。由于,茶文化的代代相继传承,茶叶经济活动才能历久 不衰;属于茶文化的茶道、茶艺、茶技的光芒万丈,照耀着茶叶经济活动灿烂辉煌。

(二)、实现广而告之的地位

茶叶经济活动不仅在于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所做的交易行为,更在于人们心灵的满足而 遂行茶叶买卖的活动。因此,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于茶艺文化的活动往往抱有更高的 兴趣,从唐、宋以来的斗茶比赛、茶歌、茶舞、茶诗、茶文等等文化活动,在在都吸引了人 们对茶的好感和遐想,这无非是茶文化广而告之地引导人们接近茶、喜爱茶的最好弘扬和宣 传。近年来,各地所举办的“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 评比会”、“茶王赛”、“茶艺电视大赛”等等,岂不是为茶叶经济活动热身吗?岂不是为 茶叶经济的活动广而告之吗?如果茶叶经济活动没有茶文化参与,是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的,也不容易把茶叶经济活动做大,不容易做出效益的。茶文化是为茶叶经济作先锋,茶叶 经济是为茶文化收战果的最好写照和最佳拍档,两者互相影响,茶叶经济为茶文化提供经济 基础,茶文化则是茶叶经济的最好广告。

(三)、诠释茶叶价值的地位

茶叶经济活动中,茶文化对茶叶的诠释可提升茶叶的价值。茶文化借着赋予茶叶优 美动人的商品名称,透过高雅的茶叶冲泡品饮技艺,举办茶叶大赛,授予种种头衔,如:金 质奖、银质奖、茶王等等荣誉称号。以茶文化来诠释茶叶,得到文化诠释的茶叶在经济活动 中,必然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加人们的兴趣和信任,茶叶的价值就从原有物质性的价值上, 提升到具有文化、精神意义的价值上,那它的价格必然可以增加到二倍以上,茶叶的经济效 益立刻就反映出来,所以,茶叶最后的真正价值是由茶文化诠释出来。经过成功的茶业经营 者概算出来,订定茶叶的价格是有一定的公式,茶叶售价应该是:售价=生产者成本+3/5生 产成本+2倍的生产成本正负2。明确的说法:茶叶零售价格=进货价格+3/5进货价格+茶文化 价格(2倍进货价格+-2)。

(四)、代表先进文化的地位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把茶文化发展和茶叶市场经济统一起来,进一 步的明确了先进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茶叶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也 唯有把推动先进茶文化的前进同茶叶经济发展全部结合起来,保证茶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健康 发展,才能创造性的推进茶叶经济活动的效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日益精 致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社会中的茶叶经营活动,提供与时具 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两个作用

至于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具体效果,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茶叶经济 活动中有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的演出,虽然有最传统的,但也可以有最现代的 舞台,歌舞、戏曲、民俗、杂技、茶艺、茶技操演等等多种形式的、多种样貌的表演,这些 茶艺文化都能和茶叶经济相结合。在这些茶艺文化的表演中,不仅满足人们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的欲望,也能在活动中以茶会友,增长智识。因此,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具 有二方面的发挥:

(一)、发挥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相辅相成的作用。近年以来,各地纷纷举办各项有关茶叶经济的活动,举凡是“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茶叶节”、“名茶比赛”等等,无不加入茶文化的项目,如茶叶博览会,势必配合茶业论坛或茶文化研讨会;茶叶节或名茶比赛也要有茶文化的活动才能吸引人们。更有喧宾夺主以茶文化做为主角,茶叶经济活动为配角的活动,例如举办十多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轮流在各地举行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等。也有各地方主办的,例如:云南昆明、西双版纳、思茅。四川雅安。广西桂林、横县。贵州贵阳。福建厦门、安溪、福安。广东广州。浙江杭州、新昌。江西庐山、婺源。安徽芜湖。湖南常德。河北赵县。河南信阳。山东济南。山西五台山。陕西西安。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天津市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以地方性的形式办,也有以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方式举办,10多年来,经济效益明显的发挥出来。不但,中国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地区,也是如此。这些有关茶的活动,无不以茶文化搭台、茶经济唱戏,一搭一唱的演出,一场比一场的演得起劲,一地比一地办得规模大,活动内容都包含茶艺、茶道表演,茶歌、茶舞演唱;至于茶诗、茶文吟诵和茶书法、茶对联,茶技、茶术,纷纷出笼的内容,也逐渐扩大,应有尽有,茶叶经济就藉此竞相展开积极的活动,各茶厂、茶叶公司、茶庄、茶行所安排的摊位拥挤,商务洽谈、零售叫卖,有关茶的周边商品也不落人后,茶壶、茶桌、根雕、茶器、挂饰、茶叶包装、保健茶等等琳琅满目,全国各地、甚至国际人士都来展场、各取所需。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相辅相成的活动,造就了今天茶叶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开拓了茶叶市场的新天地。

(二)、发挥了“以茶会友,广交天下”,茶人一家,不分你我他的作用。“茶是和平的饮料”,茶能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善化社会,文化世界,以茶结缘,广交天下朋友,茶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化解鸿沟,促进和谐与了解,把平淡的世俗生活提升到具有美感、价值感和充实感的高雅生活上。而茶可入道,这种以茶为生活的方向,为生活的道路的观念,把茶导入为生活的一部分,“茶是社会的君子”、“茶是良师益友”,在茶人互相鼓励、交流的影响下,让生活中有茶,可以广结善缘,结交高人、雅士的风气,促使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不一定是为了买茶而来的朋友,往往超过经营茶叶的人。因而,茶叶经济能在公平、和乐、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进行活动。

三、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三个代表意义

茶文化本来是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古老并不表示停留在久远的年代里,它可以运用各种媒体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可以让广阔的大众分享茶文化的美,透过茶叶经济活动,将茶文化的美延伸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传播到每一个家庭里。

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唯有与时代紧密结合前进的文化才是灿烂的、恒久传承的文化。理所当然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要应用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发展上,这才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因此,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具有三个意义,也就是三个代表的意义。

(一)、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心在东方,而东方文化的精华是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发达的时代也是代表着中华文化辉煌的时代,中华文化辉煌的时候,世界文化就灿烂。因此,茶文化的发展是人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龙头,引导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茶文化发展带动人民生活的方式和素养无论有形、无形方面的丰富和提升。于是,茶文化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茶文化也就是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为生活,生活为生产。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生活的发展,茶叶是古老的产业也是传统的产业,在农业社会时期,茶叶的生产力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了。之后,制茶工业的出现,也是社会工业化的代表之一,制茶工业是产业工业化的先导。早期的生产力靠大量的劳动力来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是取得大量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生产继续发展的结果,资本的集中控制了技术,有资本就有了技术,技术密集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时至今日,技术密集已经不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法宝;而是需要靠知识密集来赢得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物科技逐渐应用在茶叶生产上,这是很实际的项目。文化和产业相辅相成,茶业的生产力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久以来,广大人民的开门七件事,即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一直是广大人民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即使进入小康社会的阶段,广大人民重视的生活品味,也是离不开“琴棋书画诗酒茶”。广大人民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始终都离不开茶文化,也就是说茶文化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必须根据这三个代表才不会走偏锋,茶业发展才可恢宏,才可大可久的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茶艺文化的推动,以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使命;制茶工业的发展要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要求;茶叶的市场流通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茶文化与茶叶经济是一体的两面的关系,期许我们中华茶人都能做到这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中华茶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拓中华茶业更为辉煌的成果。

四、结论

中华茶文化之所以能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叶经济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论谈“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还是说“茶叶经济在茶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都离不开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谈茶文化不能没有茶叶经济,谈茶叶经济不能不说茶文化,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相提并论是中国茶业的特色,也是茶业发展的不二法门。お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8

作为陕西地方特色文化之一,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研究具有浓厚的文化属地性。弘扬丝绸之路的地方特色文化,开展陕西茯茶文化资源以及茯茶特色旅游文本对外推介的翻译研究,有利于扩大陕西地方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带动陕西地方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对陕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拟转变传统的文化理论研究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搜集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的文本资料,尝试为陕西茯茶企业建设提供宣传平台,对外推介陕西茯茶文化品牌,提升陕西茯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陕西茯茶文化的影响力。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相关研究

陕西茯茶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茯茶名字起源研究;茯茶发展历史;茯茶工艺和成分研究;陕西茯茶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茯茶名字起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官茶音变之说和附会茯苓之说。持官茶音变之说的研究者们引经溯源,认为茯茶是“附茶”“副茶”“福茶”的音变,取义“官茶之附属”,或者因其保健功能而取义“福乐安康之茶”。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茯茶含有类似茯苓的成分而得名(韩健畅,2015)。

研究茯茶发展历史的学者从自然条件、物质基础等方面分析了陕西茯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即在千余年前的茶马互市贸易中,由于咸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经济枢纽作用等原因,陕西形成了独特的茯茶文化(韩星海,2012;侯凯东,2013;张家琪,2016;李通,2016)。在历史上,陕西茯茶文化随着茶马交易的发展而久盛不衰。

茯茶工艺和成分研究的主力军是食品专家、微生物研究专家和茶叶成分研究者,他们从茯茶的制作过程,尤其是“金花”——冠突散囊菌的产生而带来的独特功效,以及成品化学成分分析、贮存时间与方法对“金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与研究(彭晓赟,等,2011;梁艳,2011;李适,2016)。

陕西茯茶的历史意义与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茯茶在历史上的经济作用——是茶马贸易的主要物资与交易对象;茯茶的独特的政治作用——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改变了少数民族的人口结构并缔造了少数民族城镇,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边疆治理途径(段继业,2010)。

这些研究从理论角度和工艺角度对陕西茯茶进行了分析,但是对于如何建立立体化的茯茶文化,以及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外宣传茯茶文化、促进茯茶产业发展的研究未曾提及。因此,该研究汇集整合陕西茯茶文化的各种文本资料,结合外宣翻译和宣传网页对外推介陕西茯茶文化。

2.2 项目研究的基礎条件

首先,作为咸阳师范学院“陕西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对外推介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指导老师在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积累了宝贵的材料与经验,对地方文化研究也颇有见地,有助于该项目的开展。

其次,项目负责人具有组织领导能力,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严格要求,善于总结、归纳、整理信息。成员们学习了英语翻译必修的基础课程,对翻译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例如专业课程《英语翻译教程》系统地讲解了英语翻译方法、步骤等理论知识,对汉英翻译实践很大的帮助。尤其重要的是,成员们对所研究对象有浓厚的兴趣,具备基本的创新研究能力,非常愿意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摸索和创新。

最后,项目组成员就此项目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收集了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文本部分资料,对已有的网络资料进行前期整理,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所用理论都很熟悉;具体的任务分配、实施步骤及恰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完全保证该研究的顺利开展。项目组成员将会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开展陕西茯茶文化资源以及茯茶特色旅游文本对外推介的翻译,宣传中华灿烂悠久的丝路文化中的关中特色茶文化,培养精通地方文化的翻译人才,积极促进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3  项目研究的意义

陕西茯茶文化的研究及其对外推介文本材料英译,将进一步促进陕西地区茯茶产业、茯茶文化的发展。茯茶文化带来的特色旅游及其所衍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旅游效益。

陕西茯茶文化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陕西地区茯茶企业外宣文本、茯茶小镇特色旅游文本、茯茶文化研究文章、政府和茶叶协会的相关活动、研讨会公告等。高质量的翻译文本可提高茯茶文化的宣传效果,加深国外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提升陕西旅游文化品牌,扩大旅游特色文化景区的知名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企业效益。

据统计,目前咸阳市共有茯茶生产企业40余家,销售企业53家,从事生产、研发、销售从业人员1万余人。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的研究与实践,使地方特色企业与高校科研创新力量相结合。地方特色企业得益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助力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品牌知名度的扩大以及出口贸易的发展。

此外,该研究团队将联系陕西茯茶企业,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陕西经济建设。这些对于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增强高校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项目实施方案

4.1 项目研究内容

(1)对近10年关于陕西茯茶及茯茶文化方面的文章逐一梳理,收集陕西茯茶文化的起源、陕西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点、茯茶文化的历史嬗变过程等文本资料,形成较为完整的陕西茯茶文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1份。

(2)实地考察,深入茯茶企业、茯茶小镇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包括茯茶工艺、茯茶文化、陕西地区茯茶企业外宣资料、泾阳茯茶小镇旅游推介文本等对各种文本资料,建设性地提供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

(3)整合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尝试建设陕西茯茶宣传平台,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促進茯茶贸易、实现产品价值,扩大陕西茯茶行业辐射力,推动陕西茯茶产业发展。

(4)研究茯茶文化推介文本英译时的翻译策略的制约因素,分别从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地域因素、文本用途、语用意义等角度探析研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4.2 项目组织实施

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通过网络等有效途径查阅语料库相关文献知识,并熟悉研究基本流程,为陕西茯茶文化的调查研究收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项目负责人与全体组员通力合作,进行项目实施。负责人全力把持项目实施具体过程,并确保组员安全和实践调研的顺利进行。各组员认真负责,及时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

(1)2018年5~7月:整理关于陕西茯茶文化的文献资料,分析陕西茯茶文化的特点与发展阶段等;阅读关于翻译策略的有关文献,确保项目组成员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2)2018年8~10月:初步设计好整体研究框架后,项目组成员对陕西的茯茶企业、茯茶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关于陕西茯茶的双语文字性介绍资料,获取茯茶文化研究的第一手真实资料与数据。

(3)2018年11至次年1月:整合陕西茯茶文化理论研究和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尝试建设陕西茯茶宣传平台。

(4)2019年2~5月:项目组及时总结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过程中的经验,开展基于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的英译策略研究,以实现其应用价值;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

4.3 项目训练预期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整理陕西茯茶文化的的文本资料,如历史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历史嬗变过程等,撰写研究报告1份。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9

茶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在于如何把社会学的学科方法与视域与茶产业、茶文化相结合,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构建一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所以其中涉及到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茶与茶文化的社会性以及学科产生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一)茶与茶文化是一种社会事实

自茶被认知和利用以来,中国的茶饮及其文化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出现并初步传播(秦统一之前)、向全国逐渐渗透与传播(秦汉至南北朝)、全国茶饮的高峰出现(隋唐五代)、茶业与茶文化的高峰(宋元时期)、茶业与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曲折进程(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等。可见,中国茶文化发展不是由哪个人来决定的,而是一种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陈文华在《中国茶文化学》中把广义的茶文化定义为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茶文化结构可由如下部分构成:物质文化层(茶生产活动及其实体)、制度文化层(行为规范,如茶政、税收、外贸等)、行为文化层(茶的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模式、茶礼、茶俗等)、心态文化层(在茶饮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艺作品、哲学观念等)。可见茶文化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领域,它超越了个体的层次,并以社会现象的形式凌驾于个体之上,形成了其体系内的强迫性与集体性。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事实(也称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学应把社会看作一个“事物”,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客观性)、集体性、强制性三个特点,根据这一特征,包括语言、宗教、道德、法律、文化、人口、农村、城市、动乱等等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茶及其文化当属社会事实,具备了以社会学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

(二)茶及茶文化具有的社会性

1.茶与茶文化体现了一种社会互动的关系

茶不仅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关系,即通过茶或茶文化体现出的社会互动。首先,茶具有社会仪式的含义。早在南北朝时已有了用茶进行祭祀的文字记载。传统社会中,以茶为祭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天、地、神、佛,甚至亡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这种祭祀看得十分神圣。作为祭祀品的茶也就被赋予了仪式的内涵,它传达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价值,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即“以茶接灵”,把世俗事物上升到神圣事物,茶成为了“集体欢腾”(涂尔干语)的重要媒介。所以,它直指向了传统社会的核心:集体整合。在传统社会中,集体的维系是一种集体的道德范畴,族规、仪式、制裁针对的不单单是内部的个体,更重要的是对集体的意义,以保证集体的有效运行,即保证社会成员互动的有效性、规范性及对集体的遵从性。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时提出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概念。前者指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依情感结合到一起,完成社会整合。后者指社会成员的紧密联系依据的是劳动分工。涂氏认为,后者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但他同时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分工的作用远不能完成现代社会的整合。所以,涂尔干在后期提出了“新型宗教”的概念。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这种“宗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汲取营养,以弥补科学的片断性。所以,他认为社会整体层次的精神与道德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社会中,茶文化自产生以来,贯穿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时期。通过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以茶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大量增加。茶在交际、待客中的普及,特别是中国茶元素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在世界各地的生根发芽,带动了范围更加广泛的文化互动,并有效地参与到了社会精神层次的整合之中。冲突社会学家科林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仪式连接起了微观与宏观,即有效的人际互动无限地延展下去就构成了社会。所以,行动者怎样创生、延续、扩充互动就成为了具有微观与宏观双重意义的命题。茶文化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宗教、文学、歌舞、书画等有了密切联系,茶文化也就随之嵌入到了社会互动的诸多领域。以此而言,茶已不仅仅是实体文化,而成为了一种动态的社会媒介。如茶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代表了“纯洁、坚定、多子(籽)多福”的意涵。所以,民间有“好女不吃两家茶”、“姻缘三茶”之说。在对茶文化的众多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把茶与茶文化视作一种社会关系与互动的纽带,如把茶文化视作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的纽带(卢祺义,1994)、都市文明的积极推动元素(徐永成,1997)、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朱云松、江平,2007)等等。

2.茶文化中的群体性与组织性

社会学把不同的人群聚合称作群体,如家庭、社区、乡村、城市、部落、民族等等。组织是有一定规章制度与纪律性的群体。茶的群体性指茶在社会中反映出的与群体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了初级群体与偶遇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对每个家庭而言,茶几乎都是必备元素,邻里之间的交往,如串门聊天,一般也少不了茶元素的参与。以茶为敬来招待客人和朋友自古以来几乎是中国家庭中不成文的律条。茶对儿童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指在家庭或邻里关系中)耳濡目染父母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茶有了一种熟悉,产生了一种社会化的印痕。偶遇群体指没有固定成员的临时组成的群体,或者说主要是以特定事件或工作为纽带组成的临时群体。此时,茶成为群体内对话的重要媒介。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之风随着社会互动量的几何态增长,也迅速传播开来。而且,以茶待客比起酒席宴请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更显庄重和高雅。所以,无论在商界还是日常交往中,茶被更多的人所推崇。组织具有正式性,所以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交往也具有正式的交际色彩。在单位内部,茶是必备的招待用品。单位具有科层制特点,韦伯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形式上可以应用于一切任务,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程度。(1)但韦伯也指出,科层制越彻底,越背离人的价值,或者说剥夺了人的工作幸福感与创造力,使人成为机器零件。现代管理学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排解掉压抑与不快,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科层制的负面效用。茶在科层中扮演了剂的作用。有学者这样评价茶:“杯中人性”(KakuzoOkakura,2008“thecupofhumanity”),英国首相格莱斯东也曾这样评价茶:“当你寒冷时,茶会温暖你。当你燥热时,茶会清凉你。当你失意时,茶会鼓舞你。当你得意时,茶会平静你。”所以,任何科层制组织中,备有茶水(或招待用茶)已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更是一种以茶道团结员工,弥补科层缺陷的重要手段。

3.茶在现代社会中应具有的“和谐”之音

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腐朽的现象会趁机大量滋生,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社会的变动性增加了其自身的可塑性。在此举几例说明茶与茶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可奏出的和谐之音。社会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塑造过程,主要依靠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低劣的文化或庸俗的社会风气会使个体走上歪路,社会化失败。而优秀高雅的文化与成长环境则会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人,从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毫无疑问,茶文化中传达的正是一种高雅、清淡、对人生品味与珍惜的思想,这在唐宋时期的茶诗词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余悦、陈玲玲,2010)。因此,茶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成功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象已十分明显,也愈发复杂。学术界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化趋势主要有四种观点:断裂化、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中科院于2001年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阶层间的流动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按理论界的观点,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理想状态。上层与中间阶层包括了除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半失业人员外的所有社会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经济收入以及休闲空间都为茶文化的开展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空间;反之,茶文化对中国阶层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也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优秀的传统、丰富的内涵以及高雅的意境等等。这就注定21世纪必将是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的世纪。现代化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状态与进程。实现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现代化,也包括精神文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要提升人的素质与精神文明,就必须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摒弃糟粕文化,抵制低俗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有益身心素质的提高,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益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备受推崇,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就此而言,物质文明越发达,越应该重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科必然性与产业必然性

郑晓瑛对交叉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985年4月,在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17个学会、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口号。交叉学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⑴科学发展本身自生的动力。研究一类问题的理论方法和体制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强迫性地逐渐形成相关的学科。⑵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⑶“界”间的交叉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2)余悦认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茶研究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子学科:茶学(自然科学类)、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和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他在《中国茶文化学论纲》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还是一门边缘学科、一门当代之学。(3)建国后,茶文化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发展。1984年茶产业内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茶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局面,相应分出了几个主要学科,而且研究的深入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新的与茶相关的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机遇。由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茶文化研究与其它学科产生的交叉学科是学科发展与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最大生产国之一的中国,尚未产生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品牌。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时中国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售2美元左右,比印度低40%,比斯里兰卡低60%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茶叶产品也仅仅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6%。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杨江帆等认为,中国茶业具有七大竞争优势:茶文化优势、品种最为齐全、内外的市场优势、区域资源优势(产茶区域广)、产业优势(历史的久远与从业者的众多)、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技术人才优势(人才培养的不断强化)。(4)但这些竞争优势并未在国际竞争中真正显现,在整合利用方面仍显不足。另外也要着重开发产业内策略,加快产品升级步伐,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注重广告策略与营销策略的应用,切实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把握时机研发新的茶产品,增强创新能力。除了这些茶产业内的举措之外,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外在推动力,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业界人士与茶学专家的认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推动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播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把茶所附有的高雅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再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结合,这是对现代中国茶产业纵深发展、良性发展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地方茶文化论文例10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一切音乐教育形式,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手段和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甚至已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达到了西亚和欧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不论是广义的音乐教育还是狭义的音乐教育,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能都与茶文化异曲同工,这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具有可能性。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在历史和当代都有特殊的意义。

1.1茶文化与音乐融合的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发源于周,兴盛于唐宋,历史悠久,兴盛不衰。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饮茶时听音乐能益茶德能发茶性,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说的“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茶与琴同在,是文人的情思所在。清幽的环境,古雅的音乐,都与茶文化的雅趣相吻合,茶与音乐相得益彰,使看似寻常的烧水煮茶喝茶达到了艺术享受的精神境界。茶文化在历史上与音乐相依相伴,真正达到了“融合”的境地。

1.2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的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6期《中国茶叶》杂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主张中国茶德用“理、敬、清、融”来概括,将中国的茶道融入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首先,茶中的“理”是指饮茶之人,气定神闲,和气明理。音乐教育同样要求学习音乐的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钢琴家演奏的时候表情是忘我的,他们仿佛完全融入到音乐之中了,这就是平心静气,心无旁骛的表现。同理,中国古典乐器演奏时那份从容淡定,恰如饮茶之人的气定神闲。就连流行音乐的歌手和乐器演奏者,他们在演唱和演奏过程中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他们的音乐分贝够大,他们的心却是专一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沉不下心,学不好音乐。这就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其次,茶道中的“礼”是指以茶为媒,以礼待人。不论是祭祖还是待客,甚至朋友聚会上级视察,端杯热茶都是必不可少的。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被赋予了礼节的含义。敬茶的人明礼,而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音乐教育也离不开“礼”的培养。只有心存敬畏,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学好音乐。音乐之所以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震撼心灵,是因为音乐的表现力能够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生活习俗的人产生共鸣。地域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却都能听懂同样的音律。音乐教育首先强调做人的教育,而为人处世,没有“礼”的底蕴寸步难行。这也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再次,茶道中的“清”是指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以茶代酒,曾是古代官员的清廉之举,如今,它也成为提倡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现在的很多重要会议上,与会人员每人面前清茶一杯,寓意不言而喻。“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茶的保健作用被人们认识已久,已故的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同样,音乐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虽然学习音乐不需要清心寡欲,但是古人操琴必先净手、焚香,正襟端坐,可见其清心健身的要求。即使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没有廉洁清白,清心健身的心志,也同样不可能学有所成。这同样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最后,茶道中的“融”是指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不论是茶话会上还是亲朋相聚或者团体协商,清茶在手,笑语欢声,其乐融融。这样的气氛同样有利于音乐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都有利身心,利于学习。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学习音乐不论目的如何,都要有平和的心境,否则事倍功半。这还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1.3音乐教育对茶文化的推动

1.3.1音乐教育能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其应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这一过程与品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产生苦闷、哀伤、希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又如欣赏《梁祝》时,学生们则会产生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正像绿茶的清冽红茶的浓重给人的不同感受。人们在烹茶、品茶的过程中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的逻辑思维、审美情趣和处事原则。这就是人们在品茶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茶艺时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但是大多数人眼里音乐的感染力是直接和生动的,茶的作用就隐晦得多了,懂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懂茶的人却成了“人中龙凤”,在音乐教育中提倡茶文化,培养茶文化,完全可以体现出音乐对茶文化的推动作用。

1.3.2音乐教育能启迪智慧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情趣,许多的民间史诗就是通过歌唱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尤其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歌唱几乎是他们学习本民族历史的最好形式。当然,不论对什么样的人而言,歌曲里的故事都是一种知识,唱歌对启迪智慧作用非凡。同理,弹奏乐器,使弹奏者手、脑、眼、耳并用,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与音乐形式相仿的是,茶叶从种植到采摘其乐无穷,从冲泡到饮用难点重重,品茶文化中的智慧与音乐教育中得到的智慧相得益彰,边唱歌边采茶是许多地方的风俗,博白客家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采茶戏茶腔音乐。

2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实践

2.1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

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是近年才开始的。中国的茶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由于近现代社会历史和人文经济原因,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由于相同原因,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出现了“西乐东进”的发展模式。音乐教育从德奥音乐到苏联音乐再到欧美音乐的模式几乎抹杀了中国的本土音乐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茶文化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都被重新提上日程。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要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只有积极开展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才有可能让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大众化。

2.2在音乐教材中适当引入茶文化

和所有的教学模式一样,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书上说”成为一种权威的模式。要想推进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必然要让茶文化在音乐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并不是说从此音乐教材不再印歌词和五线谱,而是说,让茶文化和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观点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

2.3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

单纯的理论研究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到底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还是要靠实践去检验。因此,必须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展开这一教学实践,或者鼓励社会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实践,建立相应的有音乐演奏条件的茶楼,或者在音乐演奏场合附近设立简易茶楼,让大众体会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意义,从而提高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认可度。总之,能够开展教学实践的方式很多,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推动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发展才是他们共同的目的。

2.4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

茶文化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又自成体系。民间懂茶又爱音乐的人或许有,但是这些人放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中就显得少之又少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认识到接受再到身体力行的过程或许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光是高举旗帜的倡导者,更需要身体力行的指导者。缺乏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茶文化分为理论上的茶道和行动上的茶艺,音乐教育也分为音乐理论说唱和演奏乐器,两者在知识体系上却有相似之处,同时,学音乐的人在数量上要多于精通茶艺的人,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师中选择可以胜任的人学习茶艺知识,用作师资力量的储备。

3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展望

3.1充分认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特别是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茶文化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唐朝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趋于完善了。作为炎黄子孙,传承茶文化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我们的民众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还不深刻。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传承茶文化能被广大民众认同,那么,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特别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将被大众认同,只有那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进度才会加快,国人的素质也将有大的提高。

3.2确立部分服务茶文化的音乐教育目标

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可以看作是茶文化与整体的音乐教育的融合,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必须完全地与茶文化融合。部分音乐教育可以适当地借鉴茶文化,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大量地吸收茶文化的精髓,部分音乐教育则可以完全为茶文化服务。比如说,可以适当地设立服务于茶艺馆的音乐教育形式。当然,这样的教育角色不一定要专业的院校来担当,民间教学力量完全可以量力而行。

3.3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

曾几何时,一壶清茶一张古琴,对月而坐,悠然自得是文人雅客的标配,茶与音乐几乎不可分离。这样的画面在当下已经可望而不可及了。其实,只要人们有足够的认识,茶可得,音乐同样可得。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并非遥不可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放慢匆匆脚步,听听心灵的声音,那时,茶文化的传承和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就触手可及了。

4结语

茶味有甘、苦之分,乐曲也有风、雅之别,品茶和音乐都是开放的艺术,都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今的音乐早已不是一千年前的音乐,当今茶叶的种植管理和采摘也都有了时代的特色,因此,只要无伤大雅,茶文化和音乐都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茶文化和音乐的融合曾经是古人的选择,只要它们的融合有益于我们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这种融合就会被现代人接受。当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康雪 刘旭东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