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40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1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当管理面临着文化差异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只有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恰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方法,如“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体现了古人对如何用人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髓,学习古代“用人”的思想和艺术,对加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之道概述

1.为政之要,帷在得人

中国古人常用的重要方法为类比法,古代对于“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通过人与自然物的比较而来的,人们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的。从孔子的“性相近也”,到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后荀子更明确提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万物之灵”之说。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有知、有义,因此人们能够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能够驾驭万物。这是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任用贤能之士看做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三国时,诸葛亮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晋代葛洪认为:“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唐太宗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后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代先贤思想无不映射出了人才与国家兴亡、事业成败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古之贤者对人才作用的重视。

2.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选用人才贵在选贤知人,善任其能。选贤知人不容易,善任其能则更难。选贤指选择有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的人;任能指任用问题解决、为人处事能力高的人。知人,就是对人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善任,就是用人所长,做到物尽其责,人尽其用。选贤知人和善任其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荀子的“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的思想和伯乐与千里马的典故,说明了选贤知人的重要性和善任其能的策略。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对“知人”做出了一番探讨,比如诸葛亮就提出了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人,而刘助则提出“八观”“五视”的知人方法。总的来说,作为领导人或管理者,必须要独具慧眼,练就选贤知人的才能。“知人”,就要做到知人所长;“善用”,就要做到用人所长,切忌求全责备。如何使一个人的才能与其职位相称?管仲提出,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源也。”汉代王符认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在用人上,古人主张“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成为后来明智者的共识。

3.慧眼识才,德才兼备

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选用人才必须独具慧眼,具有选才识才的能力。所谓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是指在选择人才时,既要注重人的品质,又要注重人的才能。荀子认为选用的人才要智仁兼备,“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唐太宗提出:“今所用人,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在“德”与“才”两者的关系上,康熙认为如果重“才”不重“德”,“虽能济世,亦能败俭”;或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亦何裨于国”,所以“德”与“才”两者不能偏废。德才兼备亦成为我国历代“明君”用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人的“才”与“德”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品德与才能二者兼优,才有利于管理国事。对现代社会来讲,拥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的人,同样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对象。即是说,德才兼备仍是现代人才选用方面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是古代公认的道理。用人信任与否不仅关系国之治乱,也关系自身安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国自古以来就遵从的用人之道。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管仲曰:“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说苑·尊贤》)这种信任不仅要表现在思想和态度上对人才的尊重与信任;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其能力充分赏识与肯定。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信任都是相互的。用人不疑,对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能够增强人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向心力。而当被用者感知到用人者对其的不信任时就会产生归属疏离感、消极怠工等负面的行为,降低其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而这与用人之道的结果是背道而驰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猜疑确是应当制止,或者至少也应当节制的,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也扰乱事务,使人不能顺利有恒。”

二、古代“用人”思想对当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用人思想精髓,开拓创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途径,一直是人们如何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目的的诉求,也是追寻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目标的根源所在。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教育背景和良好素质的群体,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属于学有所长的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德才兼备”式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教师人力潜能量才施用,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十分重要。

1.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功能定位的多元化,大学逐渐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教师所在的大学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格完善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与“良心”。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与完善,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是大学领导人的必然选择。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把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管理活动核心以及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现代大学理念,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教师人力资源,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民主化、高效化。在继承古代用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潜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选好人、用好人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不同利益需求,对教师管理要做到合理分工,恩威并重。

2.慧眼识人,唯才是举—“德才兼备,式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

墨子讲“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兼爱)。选人、用人贵在知人善任。慧眼识人不容易,知人善任则更难。孔子十分重视知人。他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所以,高校必须独具慧眼以伯乐识千里马的眼界“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招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看重高学历轻能力的的现象,并且任人唯学、文凭至上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势头如不及时遏制调整,会影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引进来源质量。因此,重建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要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多样化的取向选拔人才。在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规划,及时引进与长远引进相结合。根据学校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科学核定进人岗位,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层次比例,多种引进方式结合,筑巢引凤式与优化环境式结合,“引智”与“引人”并重。二是引进之前加强对人才的科学考核。德才兼备者方可引进,对人才的考核不仅看重其以往的业绩,更要看重其发展的潜力。三是引人、用人与队伍稳定相结合。要使引进人才很快融入学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人才委以重任,提高他们对学校理念的认同度和对学校的归宿感。四是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待遇,身份与能力并重。“厚洋薄土”的差别待遇固然可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产生一定的激励效应。但仅看重人才的身份背景而忽视人才的能力,则可能助长新的“唯身份论”,挫伤能力强的人才的积极性,妨碍学校引进目的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27-0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始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不过20年的历史。随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念越来越被认可,人力资源管理这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师资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性和人才素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亟需复合型教师,复合型师资建设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的专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演变发展而来,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最初纯粹的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现在集分析、咨询、服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福利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涉及了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一级学科,六大模块自成体系又联系紧密,宽厚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理论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专业管理职能,要求专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技能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复合型“通才”。人才素质的要求就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呼唤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

然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现在还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状况有三大特征:一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最初多数是从事劳动经济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是新进入的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特点,以致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三是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1]。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单一,只熟悉某一个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未能涵盖多学科,专业视角狭窄。引进的大量新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新教师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以理论研究训练为主,新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却实践操作技能不足。这些是制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教师先行。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需以培养复合型教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构成

复合型教师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专业迁移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跨学科教学的初级教授,善于将学科知识联系到社会客观事物及其他学科领域,并经常总结自身教学、阐发教学思想,进而不断突破的教师[2]。复合型教师的“复合”体现在多种素养、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结合,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交融达到对原有素质结构的超越,实现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日益综合化,各门学科间广泛交叉、渗透,出现了综合门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和其它新型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管理学为直接的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劳动关系管理与法学关系密切,人力资源规划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培训开发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才素质测评使用的是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等。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常常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多项工作结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多学科的涉猎与研究有利于形成广阔的理论视角并深化对本专业的认识。

复合型教师应掌握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为多学科综合知识。只有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不善于融会贯通,则只能说是多才多艺,其知识结构是松散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对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又有交融在一起的多学科结合,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保持一致。以培训开发为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体验式培训课程又要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培训方案的整体计划还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开展需要,培训效果评估综合采用教育测量、社会调查、绩效考核、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

2.2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多学科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六大模块直接对应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实践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更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技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清晰深刻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实践,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如:熟练操作面试、设计并主持培训课程、有效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师,同时还是优秀的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EAP专家、劳动关系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

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论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结合实践问题讲授理论知识,有利于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理论。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验证基础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理论讲授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思路、步骤和基本方法,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广泛迁移到实践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同时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2.3 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结构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内在的态度决定了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与之相匹配的态度特征,具备了相应的态度特征才可能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责。作为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人师表。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引导、激励学生。而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有抱负,自信,注重效率,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有支配和控制的欲望。两种角色的态度有类似的地方,又各有侧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活动,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一方面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素养。专业素养是执教的起码资格,而教育素养则是教好学生的保证。为了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才,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的同时,还要把管理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企业管理者,以双重身份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有效途径。这两种角色应有的态度特征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态度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途径

师资是发展专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各专业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性,高校师资建设应以符合专业特性的师资素质为基础。根据上述师资素质结构,采用多途径建设符合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

3.1 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选用不能单单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科班教育背景,这种选用标准会制约复合型师资建设。以复合型师资的素质为基础确定师资筛选的标准,可以打破学历、职称、专业、经历背景等硬性指标的限制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可选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的硕士、博士,也可选用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作为专业教师。既重视教育经历的专业性,也重视知识结构的广博性。选用的教师既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乐教善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师资选用的源头上奠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基础。

3.2 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鼓励教师持续地学习提高。鼓励教师多渠道研习相关学科,涉足不同领域。如,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高校进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发展多方面的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角。接受职业培训,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并通过从事相关的业务扩充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兼职、进修,承担一些企业课题以充实第一手的教学材料,使自己具备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知识,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加入行业组织,建立业内合作沟通关系,加深对企业运作和行业发展的感知。与企业联手开展横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课题研究,既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管理咨询项目,通过方案设计、专项培训等丰富教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以示范、竞赛、经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3 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优化师资整体结构

优化每个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建设复合型师资的直接途径,但也不大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各项“全能”,在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实现整体师资结构的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由熟悉不同学科、掌握不同专业技能、有不同经验能力的教师组成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各自的经验体会,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学中发挥各教师的专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1] 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现状:一项文献述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41-148.

[2] 刘寅鑫.浅论复合型教师概念的缘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218,220.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3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中国的企业也像充满希望的幼童一样逐渐的成长。我国80年代的企业家往往靠着胆识,勇气或者人脉赚得了第一桶金。可是随着21世纪的来临,企业运行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体现在质量的竞争和广告的竞争等。那么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超越对手,而获得更多的客户,使企业经营更红火呢--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当今的市场如此重要,那么在大学期间,如何培养合格优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人才成为了相关老师思考的方向。

二、关于人力资源专业方向的特点分析

1.人力资源专业的性质和目的

人力资源课程隶属于工商管理的的科目下,它的结构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和管理;员工管理)和两项基石(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而这些内容不仅仅要求理论上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的把握。而人力资源专业运用到企业方面就管理行为,它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人力资源专业讲授模式的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人力资源专业内容的传授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书本理论的传授,更多的应是运用案例教学和思维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总结人力资源活动的规律,那么对其他的企业的管理活动同样具有示范意义。此外案例教学有逼真的模拟功能。他能设计出具体而又逼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增强了学生将来面临处理人力资源问题的自信心和正确性。此外人力资源专业有一个重要的管理项目称之为头脑风暴,这个项目其实是发散性思维的体现,而人力资源专业的学习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的任何一个真实的案例,都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多种联系,从不同角度和思维去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求新,独辟蹊径。对于老师那么就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来精心准备案例,和设计问题,通过巧妙的提问,诱导学生用人力资源有关的理论分析问题,逐步的接近答案,并有所反思。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现代人力人力资源和传统人事管理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本化管理。因为在当今人本化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控制和约束,更多为员工提供帮助和咨询,帮助员工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企业实行以人为本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当然人力资源做为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也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责任重大。

三、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强调理论和实际运作结合,积极参加实践

上文曾提到了人力资源专业讲授模式的特点,课堂讲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仅仅使学生认识到了理论,那么如何充分的消化理论,运用理论就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重点,解决这问题关键在于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本文后面有专门的介绍。此外要使学生积极接触社会,比如社会调查,它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比较有特点的经济管理部门,社会性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调研,了解实际运作部门的真实状况,并根据企业的真实人力资源运作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最后就是人力资源专业同学们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专业实习就是学生在自己联系的单位或系部介绍的单位体验真实工作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对于毕业论文,同学们通过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老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来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工作。专业实习和论文的撰写使同学们从真实和研究的角度进一步的强化了人力资源专业的实习,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参加地方人才交流会,或参加模拟公司招聘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2.强化相关其他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推行 “双师型”制度

众所周知,现代人力资源的知识是产生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以人力资源的知识和管理学的很多知识息息相关,比如人力资源战略则和战略管理有关,人力资源成本则和会计学,财务管理有关。招聘模块则和组织行为学有关,人力资源的一些公式则和数率统计有关。对于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还要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或提前对上述其他学科的学习,才能很好的理解人力资源。

此外因为人力资源知识的实践性强和知识面广,所以对老师也有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要求。我们现在高校里面的老师大多数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往往有很系统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可是人力资源的实践知识日新月异,就有可能使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所以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的老师应积极地接触社会,接受实践锻炼。那么院校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社会中去实践,开展研究。从而获得最新最结合实际的人力资源操作知识和操作模式,然后带入课堂。比如现在有些高校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通过规定的教育项目网站,找到特定的项目研讨会和项目培训课程的信息去参加来提高实践能力。再比如有些高校为了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内部推行“双师型”教师制度。这样,制度给了高校教师要考证要实践的压力。从而带动学生理论化学习和技能化学习相结合。在教学方面,老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站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要备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课和并进行加工为高浓缩的信息量,这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3.注重课程实验和沙盘模拟

(1)课程实验,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训练,比如通过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拟软件操作来设计和模拟人力资源各业务环节,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环境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那么对于实验室来说,各个设计模块要逻辑性,合理性,实践性强。此外实验室功能齐全才能为学生真实的模拟或观摩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场景和合理处理问题提供有力的保证。但是实验教学也有相应的问题,比如说实验内容的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录用和薪酬管理课程的有关实验操作中会重复。这就要求整体的各个实验模块要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整体协调进行做到有的放矢,而减少实验成本。

(2)注重沙盘实验,沙盘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笔者通过接触沙盘实验认为,沙盘教学是最能提高学生实际真实性商战能力的一种课程实验方式,最大限度的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训练课程综合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学生参与性很强,商战的气氛非常浓厚。沙盘模拟克服了课堂满堂灌纯理论复杂,刻板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了解真实商战和理论学习的不同。此外沙盘模拟训练不仅仅限于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沙盘要用到企业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分析,SWOT的竞争优势分析等等。从而训练了学生对HR的整体统筹规划能力。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练习了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的运行规律。以及实际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能力,进一步学生要通过管理团队来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个团队,如何团结聚拢推动一个团队,使之有序快速的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而通过沙盘实操也修炼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

4.对于人力资源的考核模式有待进一步变革和加强

目前高校对于人力资源水平的评价都是采用以考察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考核体系。这种评价机制仅仅能反映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性,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进行评价,所以考核过于片面。实际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书面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相结合。而实践分数可以由课堂实验的评价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人力资源的问卷设计分析,沙盘操作等打的分数构成。通过考核模式的推陈出新来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另外除了人力资源的考核模式外,激励机制的变革也很重要。

教学模式的变化带来考核模式的多样化,因为目前的高校的人力资源的教学模式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这种以集中,统一为主导的教学形式随着人力资源课程的推广应该进行变化,其实人力资源专业对于各种层次的教育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教学体系实行的学分制,则教学组织形式就会出现多样,灵活的特点:课程模块化学习,进行讲座讨论,系统讲课和自学相结合。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延期学完学业,建立网络教学体系,实行“课堂”到家。而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讲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教为主”变“以学为主”,从而考核模式也有了考核方式学分制,考核形式网络化,考试时间弹性化等特点。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供不应求,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却属于稀有资源,但是我国高校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基本上模式都是一样。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处于研究能力不足,操作能力也不足尴尬状态。而现在的现实的要求是,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从大的方面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从小的方面讲必须适应企业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和未来的就业体制相适应,和未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竞争力的新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才是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育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2010.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4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结合我校2009年以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毕业论文选题问题。如选题的范围、难度过大,导致论文工作量过大,论文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选题偏易、重复、陈旧,工作量不足;或者选题偏离专业方向;或者课题研究无理论或应用价值;或者课题的名称不规范。

(2)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如缺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不合理,缺少理论分析和深度,没有联系实际,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错误,论文题目和中文摘要的翻译错误等。

(3)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如论文抄袭严重,论文结构混乱,文题不符,无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编写不规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篇幅过短等。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说过“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没有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或关键控制点)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主要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文献综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②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流于形式。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如前导课程设置不当,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等。

(2)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是对学生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教师方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②教师指导能力的欠缺:如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时间不充裕等。

(3)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不重视,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大;②学生急于找工作或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充足的时间;③学生自身能力欠缺:如专业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4)环境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内部环境:如学校教风和学风较差,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②学校外部环境:如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科研论文弄虚作假等。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具体质量问题,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基于标准化原理,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对毕业论文主要过程中成熟的重复性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完全可以制定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对不成熟的重复性事项或临时事项,可以制定为管理制度或管理规定。如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标准或奖惩制度、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毕业论文编写规定、毕业论文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最终检查制度、毕业论文评阅和盲审制度、毕业论文资料归档制度等。

(2)认真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有关标准或制度。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组织毕业论文有关标准或制度的宣贯和培训,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有关标准或制度的意义、内容和相关要求,并严格按标准或制度实施。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应以应用性研究课题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限定在企业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规、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3)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或监督。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如我校以开题、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归档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基础,对毕业论文进行前期、中期和最终检查。检查的主体是学校督导团和院系两级主管部门。

(4)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水平。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培训等,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

(5)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是在大一到大三阶段,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为毕业论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主动应对环境压力。

一是为应对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学生时间不充裕的状况,毕业论文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如我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但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至第七学期中期进行,甚至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进行。二是为了防止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可以利用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防抄袭的抽查检测。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5

 

引言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体现为人才竞争。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第一战略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所有发达国家无疑都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考察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的内在原因,就足以说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的本质属性,而人才培养以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从教师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来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高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区高校与内地知名高校比较,师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教师在高校中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不相称。改革开放后,经过历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的人事工作在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理念、方法上还比较落后,未能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度进行理念和方法的深入探讨及应用,亟需加强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 

 

1.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涵义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是知识型组织中,核心员工队伍建设的策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问题,其理论基础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指高校以其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引,对高校教师资源的获取、整合、管理、运行等实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最终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的全过程。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核心任务是为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优势。高校通过与其总体发展战略匹配、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系统,以达到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保持和获取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该实践系统在支撑和保证实现学校发展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就具有了“路径依赖”,因此也具备独有的、难以模仿、难以移动的特点,因此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点 

(1)全局性。高校发展战略的要点在于获取竞争与发展优势,教师人才资源是高校核心资源,必然成为各高校竞争实力的焦点。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着眼于国内外竞争环境和国内外高校发展动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锻造学校整体竞争优势,从全局性高度来组织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 

(2)整体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职能涉及各个层面,主要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领导层,以及各级各类相关部门或组织。事实上,师资队伍建设绝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学校所有与教师管理和服务有关的组织或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其实践系统,将其理念、方法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过程、各个方位,集中各方面有力因素帮助学校实现其发展目标。 

(3)系统性。传统人事管理更多体现为事务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各个实践活动体现出被动执行的特点,相互联系程度低。而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践系统的各个环节是有机结合的,相互之间的系统化程度较高,能够发挥出正向协同效应。 

(4)方向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多的是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的师资需求,师资规划的制定必然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参照系,因而表现出明确的方向性。 

(5)竞争性。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发展结果。高校面对内部和外部竞争环境必须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持久保持。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必将匹配于学校发展战略,方能使教师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使用,方能使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保持并不断提升。 

(6)针对性。在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伴随着理念的转变和职能的转移。一般事务性管理职能重心适当下移,而关注焦点上移至战略层,置师资队伍建设于开放、竞争的系统环境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活动针对各种环境变化的有效应对能力。

实施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缺乏战略导向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1)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引,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一般事务性管理阶段。在高校事业发展格局中教师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未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应有尊重,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师人力资本的积聚和有效整合因此滞后,延缓了高校人力资源优势的形成步伐。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如以人为本理念、竞争和开放理念等;其运行模式需要变革,向基于战略导向的师资管理模式转变。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与高校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较多的计划手段,划定教师编制,确定教师岗位,赋予岗位职责和任务,教师的使用强调稳定性,教师的管理体制上多用静态封闭管理,难以打破“部门所有制”,这种体制恰恰忽视了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的特征和学术创新任务客观上需要,以及一个开放、知识共享和促进合作的体制对教师成长和绩效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基于教师岗位的个体绩效管理客观上带来的“离散性”倾向与构建教师创新团队这一目标之间的背离。因此,缺少灵活性,条块管理过细,统得过死的体制,将使高校内部存在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难以得到有效化解,人才合理流动受到阻滞,教师人才配置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调整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状况面临较大难度,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难以充分发挥,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动态、有效匹配。 

(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效能与其“战略性”不匹配。在管理学领域,机制意为管理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结合,并通过相互制约与影响使管理机体运行和发展的作用过程或作用方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否能够体现出效能,符合其“战略性”特点,与其运行机制关系密切。多年以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受制于宏观管理体制,难以根据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充分的战略性调整,同时因为发展的历史阶段的限制,在微观管理制度、微观运行机制方面还未能达到系统协调和规范有效,制度不配套的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联动机制未能形成,有时表现为政策上的矛盾和运行上的冲突。当前,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全员聘任和分配激励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微观机制问题,比如考核评价、竞争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不配套等。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模式创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需要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从思维理念上不断更新,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操作层面上不断调适,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使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这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实践活动到战略高度,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教师资源配置、教师人才使用、培养与开发。对高校师资队伍实施战略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其关键是要在实施战略性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其实践系统的建设,而实践系统本身具有的与高校特定环境相匹配的特征,将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得到实践系统的强有力支持而不断提升其效能。因此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是高校人才战略的应有之义。 

3.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高校的发展以人才的发展为轴心,高校的发展战略也以人才资源战略为重点。由于教师资源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处于核心战略资源地位,因此能否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为高校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决定知识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问题研究的最佳理论框架应该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因此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和模式创新就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然选择。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有待破解,这其中就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应用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就此作了一个探索性的思考,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提出了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命题。本人通过研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能够对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教师人才战略保持与大学整体战略的动态匹配;高校可以借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6

 

引言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体现为人才竞争。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第一战略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所有发达国家无疑都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考察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的内在原因,就足以说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的本质属性,而人才培养以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从教师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来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高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区高校与内地知名高校比较,师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教师在高校中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不相称。改革开放后,经过历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的人事工作在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理念、方法上还比较落后,未能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度进行理念和方法的深入探讨及应用,亟需加强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 

 

1.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涵义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是知识型组织中,核心员工队伍建设的策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问题,其理论基础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指高校以其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引,对高校教师资源的获取、整合、管理、运行等实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最终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的全过程。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核心任务是为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优势。高校通过与其总体发展战略匹配、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系统,以达到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保持和获取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该实践系统在支撑和保证实现学校发展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就具有了“路径依赖”,因此也具备独有的、难以模仿、难以移动的特点,因此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点 

(1)全局性。高校发展战略的要点在于获取竞争与发展优势,教师人才资源是高校核心资源,必然成为各高校竞争实力的焦点。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着眼于国内外竞争环境和国内外高校发展动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锻造学校整体竞争优势,从全局性高度来组织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 

(2)整体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职能涉及各个层面,主要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领导层,以及各级各类相关部门或组织。事实上,师资队伍建设绝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学校所有与教师管理和服务有关的组织或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其实践系统,将其理念、方法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过程、各个方位,集中各方面有力因素帮助学校实现其发展目标。 

(3)系统性。传统人事管理更多体现为事务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各个实践活动体现出被动执行的特点,相互联系程度低。而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践系统的各个环节是有机结合的,相互之间的系统化程度较高,能够发挥出正向协同效应。 

(4)方向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多的是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的师资需求,师资规划的制定必然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参照系,因而表现出明确的方向性。 

(5)竞争性。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发展结果。高校面对内部和外部竞争环境必须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持久保持。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必将匹配于学校发展战略,方能使教师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使用,方能使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保持并不断提升。 

(6)针对性。在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伴随着理念的转变和职能的转移。一般事务性管理职能重心适当下移,而关注焦点上移至战略层,置师资队伍建设于开放、竞争的系统环境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活动针对各种环境变化的有效应对能力。

实施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缺乏战略导向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1)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引,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一般事务性管理阶段。在高校事业发展格局中教师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未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应有尊重,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师人力资本的积聚和有效整合因此滞后,延缓了高校人力资源优势的形成步伐。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如以人为本理念、竞争和开放理念等;其运行模式需要变革,向基于战略导向的师资管理模式转变。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与高校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较多的计划手段,划定教师编制,确定教师岗位,赋予岗位职责和任务,教师的使用强调稳定性,教师的管理体制上多用静态封闭管理,难以打破“部门所有制”,这种体制恰恰忽视了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的特征和学术创新任务客观上需要,以及一个开放、知识共享和促进合作的体制对教师成长和绩效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基于教师岗位的个体绩效管理客观上带来的“离散性”倾向与构建教师创新团队这一目标之间的背离。因此,缺少灵活性,条块管理过细,统得过死的体制,将使高校内部存在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难以得到有效化解,人才合理流动受到阻滞,教师人才配置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调整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状况面临较大难度,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难以充分发挥,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动态、有效匹配。 

(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效能与其“战略性”不匹配。在管理学领域,机制意为管理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结合,并通过相互制约与影响使管理机体运行和发展的作用过程或作用方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否能够体现出效能,符合其“战略性”特点,与其运行机制关系密切。多年以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受制于宏观管理体制,难以根据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充分的战略性调整,同时因为发展的历史阶段的限制,在微观管理制度、微观运行机制方面还未能达到系统协调和规范有效,制度不配套的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联动机制未能形成,有时表现为政策上的矛盾和运行上的冲突。当前,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全员聘任和分配激励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微观机制问题,比如考核评价、竞争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不配套等。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模式创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需要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从思维理念上不断更新,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操作层面上不断调适,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使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这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实践活动到战略高度,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教师资源配置、教师人才使用、培养与开发。对高校师资队伍实施战略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其关键是要在实施战略性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其实践系统的建设,而实践系统本身具有的与高校特定环境相匹配的特征,将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得到实践系统的强有力支持而不断提升其效能。因此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是高校人才战略的应有之义。 

3.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高校的发展以人才的发展为轴心,高校的发展战略也以人才资源战略为重点。由于教师资源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处于核心战略资源地位,因此能否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为高校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决定知识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问题研究的最佳理论框架应该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因此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和模式创新就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然选择。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有待破解,这其中就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应用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就此作了一个探索性的思考,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提出了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命题。本人通过研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能够对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教师人才战略保持与大学整体战略的动态匹配;高校可以借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7

一、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核心

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将其定义为: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教师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也就是在教师努力实施高校战略的过程中,影响其行为的所有管理活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为组织构建智力资本优势。

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核心,主要由以下核心论点构成。

1.高校教师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是支撑和保证学校发展战略的实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或者说潜在的惟一资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不再是简单的资源,而是成为一种对组织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传统模式下,高校确立竞争优势或实现办学水平跨越式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行为。从政府行为或者政策中获得若干特许权或优先权,是学校在发展中抢得先机、抢占制高点和确立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与主要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正在得以理顺,高校之间公平竞争的机制与环境正在慢慢建立,教师资源的巨大战略价值也正在得以显现,教师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将成为支撑和保证学校组织发展战略的实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主题是教师,高校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的学术劳动力。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及其先进的管理制度,谁就能得以确立一定的竞争优势。目标的实现与优势的确立,最终都落在教师身上,由教师来完成与体现。确立了教师资源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确立了教师资源在学校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这是人力资源哲学中组织文化和价值的确定,即如何看待和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前提或者原则,人力资源开发与实践,是以这些原则为指导的。

2.人力资源管理新角色的确立:从注重个别教师的绩效和满意程度等微观问题,向协助学校最高管理层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教师贡献最大化转变。人上升为一种对组织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开始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战略伙伴、职能专家和员工的支持者。这种转变在管理目标、内涵及其方式方法等方面表现得很明显:一是目标不同。不再是个体的表现与满意程度的评判,而是整体优势的确立。这一变化体现出一种管理的整体性,目的性也更趋合理。二是考核方式方法上的不同。比如“由考核教师个体向考核教师团队转变,由考核评判教师个体过去表现与满意程度向考核评判教师团队持续竞争优势转变,由注重教师满意程度向实现教师潜力开发与贡献最大化转变”,等等。三是重视教师内在潜力的开发与释放。强调整体性的同时,辅以教师内在潜力的开发和个性活力的提升,从而形成互补。所谓开发教师内在潜力,就是实现教师贡献的最大化。实现员工贡献最大化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个很高的境界,它不仅要求员工完成预设岗位职责规定的绩效,还努力使员工个体与整体潜力或所有能量的充分释放。

3.在学校和教师两个层次都考虑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高校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匹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双层双元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在企业和员工两个层面既要考虑个人发展,也要考虑企业发展。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相匹配。

这一重要原则,同样是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相应地,战略匹配成为理论的中心概念,实现战略匹配的主要手段是整合。

传统人事管理,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完全割裂与对立起来,教师是被管理对象,教师个人行为必须完全服从组织目标的要求,其直接后果就是制约了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效率低下。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则试图建立这样一个理念: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一样重要;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

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是知识工作者,从事的是学术劳动。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学校的发展目标。高校学术性劳动的特征,恰恰成为学校目标与教师个体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一致性的依据。与企业组织相比,高校把满足教师(内部用户)的发展需要确定为主要目标,并与学校目标相匹配,反而更容易实现。

认可并高度重视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是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如何通过整合,使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资源战略保持完全一致性,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如果说企业员工可以通过股权或高额报酬分享企业成功,以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目标的话,大学教师更多地则是体现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与实现上,需要学校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帮助、支持教师取得成功,使教师在学校工作过程中增加人力资本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从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目标。是否有足够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其重要性往往超过

金钱。沟通、共识、信任、承诺、尊重、自主、服务、支持、创新、学习、合作与支援,同样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准则。

知识经济是一个人才时代。“双层双元原则”,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进一步体现。随着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市场机制人才竞争、人才流动的特征,教师也成为客户,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就是向教师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作为组织确定目标、制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因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与教师关系的新模式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更加集中于激励,重视组织核心文化建设,并以此来加强组织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仍然秉承并进一步凸显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特征,那就是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人才激励的创新过程,来达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并进而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更加集中于激励就是拉大分配差距,对成绩突出、取得重大创新成就者予以重奖,就是要对教师实行分层管理。所谓分层管理,就是依据不同层次教师对学校发展贡献的大小,尤其是在学校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建立相应的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价值分配体系,以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包括职权、机会、薪酬、福利的分配等,从而实现有效的激励。这与国内外一些着名高新企业采用“二八定律”组成精英团队,形成比较稳定的人力资源结构相比,异曲同工。

其次,通过评价体系、价值分配体系等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整合、培育和发展组织核心文化。一个组织的文化类型强有力地影响着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的行为与实践将会随着组织文化的变化而改变。文化整合就是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立足实际,将核心文化整合到吸引、培养、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资源的实践中去。比如精神驱动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创造一个激励员工的环境,以此促进释放员工的无限能量、创造力和热情,来实现或达到竞争优势。这也就是所谓组织的核心文化与吸引、培育、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在一起。核心文化整合的理念及实践活动同样适合高等学校,构成高校氛围和环境的核心部分。

5.在组织结构上,要求建立扁平化、网络化学习性组织;同时要求组织具有柔性。具有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为组织提供快速、便捷适应不断变化环境要求的能力。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组织已日益变得扁平化、开放化、组织层级在逐步减少,充分授权、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等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出现。”在高校中,网络化组织的基本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以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的学术团队,或者共同承接科研项目的课题组,成为学校重要的基层组织,系、教研组这种传统的组织中间层次,正在逐渐被校、院和学术团队这种扁平化、开放式的具有网络化组织特征的组织结构所取代。这正是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求的。

同时,由于组织外部环境要求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教师资源流动、资源全球配置与开放式办学等所体现出的开放性,管理制度越来越有弹性,组织变得具有柔性。适应性和柔性对组织效率都是必要的。这是组织在不稳定环境中,使教师和组织能适应竞争优势的变化的根本途径。

6.战略匹配贯穿于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战略匹配又分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外部匹配指的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完全一致,和组织的发展阶段完全一致,同时考虑组织的动态性并与组织的特点相符;内部匹配则是指发展和强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政策的实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这可以通过将若干互补的人力资源活动一起开发和执行,保持内部一致性,并达到相辅相成来实现。

从以上这些核心论点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和特征:(1)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的有机紧密匹配、整合和强调组织与员工个体共同发展,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与人事管理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最显着的区别;(2)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组织效率和业绩,组织和教师个体特殊能力和潜能的充分开发,以及管理变革;(3)进一步突出“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更注重教师权益的保障,尊重教师个人发展以及相应组织文化的塑造,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和“人校合一,共同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理念的整合及与实践的一体化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再在高等教育实践上引起巨大的变革。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百家争鸣,百花放齐”,但这却给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在应该选择和体现哪一种或哪几种理念上,带来一些困惑。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对象人本身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方式上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是一种哲学、一种理念和一种策略。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极其困难的,它具有“路径的依赖性和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过程,因其社会与历史根源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是不能按照工程方法测式出来的。再次,我国大体上是从传统人事管理和早期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跨越了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阶段,而直接进入人力资本营运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阶段,跨度很大。

因此,新时期我国高校人事制度与师资管理改革实践,应该选择和体现哪些理念,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基础,改革才能得以顺利推进,同时学校又保持和谐发展的氛围,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北京大学教师聘任改革方案为例,其规定之一是不招聘本校应届毕业生。就是这么一个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举措,国外大学已经实行了许多年而且确有成效,但现在北大提出来却招来一片反对声。因此,理念的整合及与实践的一体化非常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理念,同时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外其它领域的理念与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再整合理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改革创新之路,从而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8

 

正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选取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案例,或者模拟出一种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里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

1.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所描述的情景是真实的,即使为了教学效果的需要,局部作了些调整,但其内容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反映的是“客观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模拟,把零乱、含蓄,甚至不完全或多余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了透过复杂管理来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对于没有直接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和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互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积极、自主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案例进行通盘设计,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交流;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讨论争辩、质疑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这样,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有效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以及信息的传播与反馈。

3.问题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或非常典型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者已经被较好的解决了,或者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法,现在通过任课教师或其他学者的去“粗”存“精”和巧妙组合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已得到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评价其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并探讨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老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既能提出问题也能解决和评价问题。

4.生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离不开案例。这些案例是从实践中搜集并经过筛选而提炼出来的,是与组织中实际工作相联系的,是学生乐于接受和探讨的案例。它能准确、形象地反映实践活动的情境,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生动性——时代性、实用性、形象性和鲜活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生动性的案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思考,增强了教学双方的互动,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本土化案例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民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说它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而目前国内高校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材直接应用国外教材。论文参考网。这些教材中的许多案例直接来自于国外,其中哈佛用过的案例占了相当比例,甚至许多国内学者编写的案例教材也大量应用国外的案例。即使国内学者应用的本土案例,也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的深度,泛泛而谈,深深地打上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的烙印。这难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2.课堂案例盲目堆积。许多老师在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课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案例教学的深刻含义,大量地罗列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其中一些案例,老师自己还没有搞懂或者没有深刻理解和分析,就拿到课堂上来讲,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时老师为了进行理论教学,也盲目地应用案例来补充说明。甚至有的老师为了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引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案例以博取学生的一笑和好奇来提振大家的精神,错误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案例越多越好,根本没有做到对案例的精挑细选,根本没有认真思考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受中国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课堂上习惯了懒洋洋地听老师的讲解,哪怕你讲得再精彩,他们只是漫不经心地竖起耳朵听一听,即使被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来发表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中有关问题的看法,为了应付提问也只是泛泛地、笼统地谈谈。老师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费了九牛二虎之一的力气。论文参考网。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全怪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因为案例设计不好,学生难以回答;或者因为案例与实际脱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是因为社会过多重视文凭不重能力,学生懒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4.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相对西方落后很多,很不成熟,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学术造诣深的学者十分匮乏,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老师在课堂上引用的案例大多出自于别人之手,缺乏自己的深度思考。另外,许多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就来到高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没有从事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他们的生活工作圈子除了学校还是学校,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是半路出家改行过来的,专业功底不深,这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带来极大不便,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

5.案例教学条件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手段、相关设备、班级规模、各方角色定位的落实,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还不完全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需要一些模拟演练,相关的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等必须配套,但许多高校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实验室。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班级的人数不能过多,否则教学过程难以设计,互动难以实现。许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或者为了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懒于对学生分组进行案例教学。另外,案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和老师充当导航、导游、导演角色没有很好落实,学生还是被动接受,老师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全程表演。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1.精选案例。案例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根据教学目的不同,既可以选择为配合系统知识理解而设计的细节俱全案例,又可以选择为讲解某个知识点而挑选的短小精悍案例。所选案例应具有启发性、针对性、新颖性,它是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或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产生的,通过老师的组织、点拨和学生的思考、发现、辩论,能够得到启发,从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或加深对某些理论的理解。在案例设计的过程,老师必须反复思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所见、易懂、能激发他们兴趣和启发他们思维的例子,通过去粗存精、巧妙组合再呈现到课堂上去。有时为了案例教学的需要,老师很有必要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取可靠材料。论文参考网。

2.提高师资力量。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的师资相当薄弱,为了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如下措施:首先,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周边的资源等提高理论功底,达到“不出门知天下事”的功效;其次,高校要多和企业联系,在企业中建立老师挂职人力资源管理职务的基地,与企业进行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合作,同时也给它们提供一些咨询,这样就为老师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的平台。再次,高校之间加强人力资源教师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例如进行教师短期的工作互换。另外,教育部也可实施重点大学对地方高校在这个领域教学的对口支援,接纳地方高校的老师进修或做访问学者。

3.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鼓励学生不怕讲错、不怕丢人现眼,敢于首先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打破课堂的沉默,起到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为此,学生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认真收集资料并对他进行必要的分析,预测老师和同学会提哪些问题,自己将作何回答,课堂上抛弃传统的被动学习方法和观念,积极思考,正确推理。与此同时,还要敢于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挑战,在争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战能力。

4.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里的“导”指教师是整个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到导航、导游和导演的作用。教师要像一个导航员一样,要把握案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深度,心里必须明白这次活动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些问题,以及要学生能力如何提高,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了解学生的知识范围和专业功底,把握案例的深度和范围。作为这次活动的导游,教师要提前发放案例材料,详细准确清楚地叙述案例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早作准备,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在关键时刻点拨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的方法和结果,对学生的回答不提供“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作为这次活动的导演,教师要提前准备案例教学纲要,设计好每个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答辩积极性,实现各方人员的互动。

5.注意与其它学科、其它教学方法的互动。人力资源管理是融合各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逻辑学等一系列的学科门类。在案例教学活动中要鼓励老师和学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制定一个广泛阅读的计划,平时多收集各个领域的知识,做到案例教学活动中信手拈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并不与传统教学方法矛盾,它们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传统教学法中相对案例教学法而言,便于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案例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6.加强案例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案例教学软硬件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是资金不足。首先,整合校内资源,例如,可以和校内其它院系共建实验室,共同使用多媒体教室,还可以与这些院系进行师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其次,努力寻求上级部门的财力支持,例如,积极向上级部门陈述案例教学中硬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列出一个详细的购买清单,要求下拨资金购买一些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同时积极申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项目寻求资金支持。再次,加强与社会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例如,获取社会捐助,或者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合作,学校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培训,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从而得到一些资金。

参考文献:

[1]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9

 

正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选取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案例,或者模拟出一种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里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

1.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所描述的情景是真实的,即使为了教学效果的需要,局部作了些调整,但其内容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反映的是“客观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模拟,把零乱、含蓄,甚至不完全或多余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了透过复杂管理来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对于没有直接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和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互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积极、自主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案例进行通盘设计,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交流;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讨论争辩、质疑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这样,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有效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以及信息的传播与反馈。

3.问题性。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或非常典型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者已经被较好的解决了,或者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法,现在通过任课教师或其他学者的去“粗”存“精”和巧妙组合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已得到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评价其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并探讨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老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既能提出问题也能解决和评价问题。

4.生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离不开案例。这些案例是从实践中搜集并经过筛选而提炼出来的,是与组织中实际工作相联系的,是学生乐于接受和探讨的案例。它能准确、形象地反映实践活动的情境,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生动性——时代性、实用性、形象性和鲜活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生动性的案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思考,增强了教学双方的互动,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本土化案例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民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说它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而目前国内高校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材直接应用国外教材。论文参考网。这些教材中的许多案例直接来自于国外,其中哈佛用过的案例占了相当比例,甚至许多国内学者编写的案例教材也大量应用国外的案例。即使国内学者应用的本土案例,也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的深度,泛泛而谈,深深地打上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的烙印。这难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2.课堂案例盲目堆积。许多老师在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课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案例教学的深刻含义,大量地罗列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其中一些案例,老师自己还没有搞懂或者没有深刻理解和分析,就拿到课堂上来讲,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时老师为了进行理论教学,也盲目地应用案例来补充说明。甚至有的老师为了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引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案例以博取学生的一笑和好奇来提振大家的精神,错误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案例越多越好,根本没有做到对案例的精挑细选,根本没有认真思考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受中国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课堂上习惯了懒洋洋地听老师的讲解,哪怕你讲得再精彩,他们只是漫不经心地竖起耳朵听一听,即使被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来发表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中有关问题的看法,为了应付提问也只是泛泛地、笼统地谈谈。老师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费了九牛二虎之一的力气。论文参考网。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全怪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因为案例设计不好,学生难以回答;或者因为案例与实际脱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是因为社会过多重视文凭不重能力,学生懒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4.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相对西方落后很多,很不成熟,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学术造诣深的学者十分匮乏,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老师在课堂上引用的案例大多出自于别人之手,缺乏自己的深度思考。另外,许多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就来到高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没有从事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他们的生活工作圈子除了学校还是学校,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是半路出家改行过来的,专业功底不深,这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带来极大不便,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

5.案例教学条件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手段、相关设备、班级规模、各方角色定位的落实,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还不完全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需要一些模拟演练,相关的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等必须配套,但许多高校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实验室。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班级的人数不能过多,否则教学过程难以设计,互动难以实现。许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或者为了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懒于对学生分组进行案例教学。另外,案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和老师充当导航、导游、导演角色没有很好落实,学生还是被动接受,老师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全程表演。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1.精选案例。案例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根据教学目的不同,既可以选择为配合系统知识理解而设计的细节俱全案例,又可以选择为讲解某个知识点而挑选的短小精悍案例。所选案例应具有启发性、针对性、新颖性,它是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或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产生的,通过老师的组织、点拨和学生的思考、发现、辩论,能够得到启发,从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或加深对某些理论的理解。在案例设计的过程,老师必须反复思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所见、易懂、能激发他们兴趣和启发他们思维的例子,通过去粗存精、巧妙组合再呈现到课堂上去。有时为了案例教学的需要,老师很有必要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取可靠材料。论文参考网。

2.提高师资力量。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的师资相当薄弱,为了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如下措施:首先,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周边的资源等提高理论功底,达到“不出门知天下事”的功效;其次,高校要多和企业联系,在企业中建立老师挂职人力资源管理职务的基地,与企业进行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合作,同时也给它们提供一些咨询,这样就为老师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的平台。再次,高校之间加强人力资源教师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例如进行教师短期的工作互换。另外,教育部也可实施重点大学对地方高校在这个领域教学的对口支援,接纳地方高校的老师进修或做访问学者。

3.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鼓励学生不怕讲错、不怕丢人现眼,敢于首先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打破课堂的沉默,起到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为此,学生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认真收集资料并对他进行必要的分析,预测老师和同学会提哪些问题,自己将作何回答,课堂上抛弃传统的被动学习方法和观念,积极思考,正确推理。与此同时,还要敢于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挑战,在争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战能力。

4.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里的“导”指教师是整个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到导航、导游和导演的作用。教师要像一个导航员一样,要把握案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深度,心里必须明白这次活动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些问题,以及要学生能力如何提高,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了解学生的知识范围和专业功底,把握案例的深度和范围。作为这次活动的导游,教师要提前发放案例材料,详细准确清楚地叙述案例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早作准备,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在关键时刻点拨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的方法和结果,对学生的回答不提供“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作为这次活动的导演,教师要提前准备案例教学纲要,设计好每个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答辩积极性,实现各方人员的互动。

5.注意与其它学科、其它教学方法的互动。人力资源管理是融合各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逻辑学等一系列的学科门类。在案例教学活动中要鼓励老师和学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制定一个广泛阅读的计划,平时多收集各个领域的知识,做到案例教学活动中信手拈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并不与传统教学方法矛盾,它们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传统教学法中相对案例教学法而言,便于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案例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6.加强案例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案例教学软硬件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是资金不足。首先,整合校内资源,例如,可以和校内其它院系共建实验室,共同使用多媒体教室,还可以与这些院系进行师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其次,努力寻求上级部门的财力支持,例如,积极向上级部门陈述案例教学中硬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列出一个详细的购买清单,要求下拨资金购买一些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同时积极申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项目寻求资金支持。再次,加强与社会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例如,获取社会捐助,或者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合作,学校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培训,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从而得到一些资金。

参考文献:

[1]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9702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希望人力资源管理在提供智力资源、培养组织核心竞争力、支撑和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既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的提出恰恰顺应这一要求,而在情境构思设计中,影视又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1 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的涵义和类型

1.1 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的涵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知识不应仅仅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而应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的辅导或是同伴的帮助,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必要的辅助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教学恰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平台。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要具有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通过内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境,培养学生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具体情境创设流程可包括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情境呈现阶段,总结评价阶段,即教师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情境构思设计,动员学生和布置任务;在情境呈现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或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和讨论发言;情境呈现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以加深学生理解和反思,领会主旨。

1.2 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的类型

1.2.1 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情境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创设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更深刻的体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丰富的影视资源为多媒体情境创设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素材。

1.2.2 角色模拟情境

角色模拟情境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模拟工作场景,指导学生担任其中角色,进入角色情境中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技巧。

1.2.3 实践体验情境

实践体验情境指让学生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与体验,直观感受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业务活动,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1.2.4 案例教学情境

案例教学情境指教师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决策,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研讨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2 影视在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理论等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知识学习。很多影视资源为人类资源管理情境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凭借其呈现的场景、动作、语言、声音、色彩、光线,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效果,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影视画面的强烈感染下,学生产生了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自觉的心理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培养了当代大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3 影视在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情境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录像、视频、电影或电视节目等相关影音视频材料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精彩视频穿插课堂,形象、生动,在该情境中,学生听、看、想、评、讨论和教师引导、点评融于一体,有助于全方位刺激和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3.1 围绕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影音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才测评》等,相关影视资料非常丰富,如《绝对挑战》“中国年度雇主调查展播”适合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和全面薪酬体系时播放;《绝对挑战》、《职来职往》、《上班这点事》等电视招聘类节目可以在讲授员工招聘与甄选时播放;《心理访谈》节目中的许多案例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讲授中;音像教材《海尔真相》,可以让学生感悟海尔的绩效管理模式,体会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严谨性等。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料时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接受与理解能力,基于此,影视资料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3.1.1 目标性原则

影音资料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能盲目追求“好看”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如果教师选择的影音资料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关联性不强,会扰乱学生正常思维,造成学生放松懈怠、注意力分散,难以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效率也会大幅下降。

3.1.2 适切性原则

影音资料内容要切合学生年龄、心理素质和认知水平特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影音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笔者在为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出国班学生讲述《组织行为学》中“影响知觉形成的因素”内容时,设计就“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对知觉造成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结和该班学生英语优势和较强的国际化视野,笔者选取《刮痧》影片中法庭辩论片段,充分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以此为话题,热烈展开讨论,效果很好。

3.1.3 诱发性原则

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并在强烈的求知欲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困惑,获得知识。所以选择的影视资料一定要内含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问题,在教师导引下,能够将学生带入一种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3.1.4 启迪性原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应仅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所以在影音资料的选择上,除了关注其中蕴含的知识技能外,影视材料最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能够启迪学生思考未来、思考人生;能够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指导意义。如笔者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章节时,播放了《艺术人生》关于杨澜的访谈节目,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职业生涯阶段和职业锚相关理论,又以此为契机,用杨澜的个人经历鼓舞青年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给学生以深刻启发。

3.2 选择恰当模式展现影音资料

授课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授课过程就像呈现给学生一件艺术作品,影音资料的展现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选择影音资料的播放时机就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感觉到此时的视频插入恰到好处,不生硬,授课过程流畅。在展现影音资料时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问题伴随”式,即在播放影音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边观看边思考,边点评。如在讲授员工招聘面试、情景模拟这一部分时,笔者选取了《绝对挑战》“空中网招聘”这一期节目,该节目内容是对应聘空中网“首席手机游戏设计师”职位的三位求职者进行甄选,分为“实力作证”、“压力面试”、“职场九宫格”三个环节,最终一位求职者胜出,这三位求职者都非常优秀,个性特征鲜明,表现引人入胜,节目可视性很强。笔者首先让学生掌握空中网“首席手机游戏设计师”招聘条件,然后让学生边观看边对每位求职者的表现进行思考,每一个环节结束,笔者暂停播放,由学生进行点评并预测哪一位求职者会被淘汰,接下来和视频中招聘考官的评价进行对照,由此向招聘考官学习招聘甄选技术,这也就通过影音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员工招聘情境,学生可以在此逐渐领会和掌握人事测评甄选方法和技巧。

第二种“例证总结”式,即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后,用影音资料中的事例情节作为例证,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组织行为学》中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时,笔者在讲授相关理论后,播放了《心理访谈》节目中的真实案例,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案例中人物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讲授《薪酬管理》时,笔者也节选了很多影视资料如《商道》、《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关于企业薪酬管理方面的案例,作为例证,很生动,很有代表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创设的特殊环境,影视资料的恰当选择和展现,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主动进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去,积极思考,自由探讨,相互启迪,共同成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中,影视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化人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教育思路。当然在影视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环节的设计及运用上还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仍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以获得更大突破和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厚本.基于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4951.

[2]高正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临沧市第一中学初中部为研究对象[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3]王爱军.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影视教学模式[J].教育评论,2010,(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