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2:45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1

(一)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计生工作,着力抓重点、攻难点,取得一定成效

*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对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狠抓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认真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争创活动,着力解决人财物等难点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层层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在每年“两会”期间,都专题召开由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根据省里下达的指标和要求,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十五”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对县(市)区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把实现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完成省市下达各项指标列入其中,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年初,市分管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各部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2、切实开展计划生育争先创优活动。根据“苏中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计生工作要走在苏中前列,7个县(市、区)都要通过努力,在“十五”期末创成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围绕这一目标,我市一方面分解争创任务,层层组织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争创群众满意的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合格村(示范村)、计划生育红旗乡镇等争创活动,形成争创体系;另一方面突出争创重点,紧扣服务主题,从服务能力建设、系列服务工程的深入实施、法治服务体制的完善等方面向争创指标努力,组织各方面力量,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实现管理的目的,达到争创的要求。

3、着力解决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难点问题。市、县、乡三级财政都努力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所必要的各项经费,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照顾或特别关照。市财政投入计生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并优先将计生部门作为财政预算改革单位,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全市没有发生因经费不到位导致群众计生权益无法维护或计生工作不能开展的严重问题。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充实加强市计生委、市计生协会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县、乡、村计生队伍建设,在机构改革、税费改革过程中,充实加强计生部门的工作力量,严格按省要求配备到位。

(二)各相关部门恪尽职守,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有效运转

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市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管理与服务并重,计生工作与本职工作互通。不仅有效地运行了齐抓共管的机制,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计生工作与各部门工作有机结合的问题。

1、将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有效地融入各部门的本职工作。在考核和互利的双重推动下,我市各部门近两年对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普遍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有分管领导问事,有职能处室管事,有经济条件办事。市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卫生局等单位每年年初都与下属单位专门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任务。

2、将依法治育融入依法治市的框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颁布前后和实施期间,市人口领导小组组织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月活动。相关部门抓住机遇,合力推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行为的法治化。市司法局把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及省条例”作为“四五”普法的重点之一,做到在培训计划、学法手册中有体现,在送法下乡、12348专线咨询、普法考核时有内容;指导市计生协会成立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站。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在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中安排必要的计划生育经费,力保法定的免费服务资金基本到位,并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以各部门力量为依托,以学法、用法、执法为主题的依法治育体制在我市已初步形成。

3、将生育文化建设融入文化**的建设体系。相关部门坚持把生育文化看成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宣传、党校、广电、教育、报社等部门对培育和形成新时期文明进步的生育文化倾注了极大热情。市委宣传部将人口与计划生育作为文明城市创建、“两大教育工程”和“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不仅抓部署、抓落实,而且有考核、有表彰;组织相关部门在真州镇滨江村、虎豹集团、锦旺社区和梅岭中学开展了婚育新风进村组、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召开了现场会。市广播电视局、日报社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全年刊播计划生育新闻450多件次,此外还配合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性宣传报道,在《**日报·星期三》专刊开设了“婚育家庭”专版。市教育局配合市计生委实施了“三位一体”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项目。目前,干部群众关注人口素质和结构,重视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支持新形势下的计生工作,已经形成氛围,文明进步的生育文化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风尚。

4、将计划生育服务融入社会服务的范畴。相关部门齐心协力,为实行了计划生育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技术服务,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相关的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市卫生、计生两大系统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成立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列工程。市工商、药监等部门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市场的监管,支持计生部门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药具服务。市民政、农工、农林等部门大力开展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活动,或纳入低保对象,或帮助改造危房,或出台优惠政策,或送钱送物上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弱势群体的关心。市交通、工商、经委等系统都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地计划生育服务之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计划生育宣传、技术和政策服务;市劳动部门、工会、妇联把下岗女工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落实她们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帮助她们实现再就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利用基层计生工作网络推行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保险。

5、将计划生育基础建设融入公共基础建设之中。市计委和广电、电信部门将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帮助建成了计生系统局域网,开通了**生殖健康网站和**人口网。市公安、民政、卫生和统计部门定期与计生部门互通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市民政局在社区建设中高度重视计生工作,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明确了工作职责。市农工办在村组建设中重视配齐村、组计生工作专兼职队伍,加强了计生协会建设。

二、计生工作进展情况

进入“十五”以后,全市各级计生部门围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这一目标,以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为抓手,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即:基础建设、依法治育、技术服务、社会合作、项目促进。

1、抓基础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主要是巩固和完善五个基础。第一是责任基础。层层明确争创计划生育示范县(市、区)、计划生育红旗乡(镇)、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群众满意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目标、责任,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各尽其职,服务争创。同时,突出以服务为主题,坚持以服务保争创,以争创促服务,形成了“抱成一团抓争创,扎扎实实搞服务”的良性机制。第二是村级基础。以完善村级工作网络,规范村级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开展合格村、示范村建设活动。指导宝应、高邮、江都等地将村级计生工作规范为以定期上门提供系列服务为主题的“十上门”、“八进户”等模式,富有成效。第三是社区基础。抓住城区区划调整和社区建设的契机,全面启动了以实现属地管理为主的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在理顺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信息传输体系、社会协作体系和宣传服务体系。目前市区的80个社区居委会基本做到了人员、机构和经费三落实。四个县(市)城区的88个社区居委会都配备了1-2名专职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社区与驻地单位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计划生育居民公约为载体的社区计生工作责任得到明确。与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共同发文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共享进行了规范。以计生协会为主体的社区计生工作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相当一部分社区落实了以驻区医疗点为载体的社区计生服务机构。第四是组织基础。通过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对市、县、乡、村四级计生工作网络逐步进行了完善。一批有文化、会服务、善于协调方方面面关系的同志被充实到计生领导或管理岗位;通过向社会招聘,向卫生部门聘任等方式,基本配齐了县、乡两级卫技人员,初步满足了服务站以及中心服务站对卫技人员数量的要求。坚持分层、分类开展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各级基层计生干部的法治素质、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整体上都有所提高。努力以行风带作风,以典型带队伍,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市计生委在*年万人评议行风活动中名列第7位,*年跃居政府口第3位;江都、宝应、高邮的行风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通过争取,由市委发文,明确有一定年限的计生助理可以享受副乡级待遇,村计生专干工资报酬不低于村主要负责人的70%,乡镇卫技人员一般应按事业人员工资标准兑现工资,为基层创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政策条件。第五是信息化基础。基本建成了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开通了两个公众网站,即以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为主的**生殖健康网站和以政务新闻和网上政务处理为主的**人口网。市计生委机关和各县(市、区)计生局机关全面完成局域网硬件建设任务。

2、抓依法治育,坚持依法行政,执法维权。突出在三个方面推进依法治育。首先是计生部门自身的依法行政。认真组织了对各级计生工作者的学法培训活动,并进行了学法考试。向社会公开了计划生育收费标准,认真查纠了计生系统的乱收费情况。全面取消了一孩生育行政审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没有发生重大的违法行政现象。其次是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行计划生育职责。依法对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进行了调整,逐一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有效的考核。第三是群众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目前全市有80%的村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社区居委会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自治活动以及依托协会开展的学法活动和“两为”活动,群众依法争取自身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在集体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建立了各有特色的计划生育激励机制和互助机制。

3、抓技术服务,实施系列工程,促进群众生殖健康。目前,知情选择服务工程和随访服务工程全面推开;全市有近30万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RTI综合防治服务;出生一级干预工程全面启动,宝应和市区的出生缺陷二级干预工作进展顺利;男性生殖健康工程与RTI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全市首家青少年生殖健康活动中心已经开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性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阶段。全市19个中心服务站软硬件建设基本达标;计生与卫生合作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4、抓社会协作,资源共享,拓展计生工作的内涵。*年建立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努力运用用中心模式聚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其中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依托计卫联合形成的资源优势和专家指导机制,重点做好对技术服务系列工程的指导,具体实施市区及附近乡镇的系列服务。中心下属的生殖健康俱乐部的运作趋于成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以“一报两台”和互联网、声讯台为基地,依托宣传、广电、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办好每周一期的“婚育·家庭”专刊,办好生殖健康网站提供网上咨询服务,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建设幸福家庭活动,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计划生育药具发展中心在拓宽销售渠道,健全销售网络,多层次、全方位满足育龄群众对计划外药具的需求上狠下功夫,*-*年完成计划外药具销售额近二百万元。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依靠专家力量,启动了**新世纪前20年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5、抓项目推动,科学运作,提高计生工作质量。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根据**工作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立足做好“十五”后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在市里项目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还从各自实际出发,自创了一批项目。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项目。一是基础建设方面。主要有信息化建设项目、统计改革项目、考核评估项目、城市社区计生工作项目、服务队伍建设项目等。二是法治服务方面。主要有村民自治项目、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项目、政策服务项目、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项目、弱势群体救助项目等。三是宣传服务方面。主要家庭幸福促进项目、咨询热线项目等。四是技术服务方面。主要是系列工程实施项目、县乡计卫合作体制项目。

三、计生工作绩效情况

(一)**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省政府与我市签订的《“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指标,我市*-*年度计划生育率、期内综合避避率、合格村(居)委会率完成情况较好,避孕节育与生殖保健服务率基本达到省里要求,财政投入有较大差距。详见附表一。

(二)各县(市、区)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

*年以来,各县(市、区)以争创为抓手,狠抓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五项主要指标,除人均投入指标有差距外,五县(市、区)基本完成年度目标。详见附表二。

(三)五县(市、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详见附表三。

(四)育龄群众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获得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我市育龄群众已经基本享有了较好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详细情况见附表四、附表五。

(五)各地争创示范县(区)有关指标完成情况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2

(一)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继续在全区计生系统学习普及《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局党组中心学习组和机关正常学习内容,努力加强法律实施的培训工作,培训计生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公民依法生育的合法权益。组织全区计生系统公务员、行政人员及卫技人员参加了市计生委举办的计生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班,全面提高了全区计生干部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深化宣传,普及新型生育文化。

我们努力完善融理论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于一体的框架体系,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以环境宣传教育为抓手,乡镇新增公益性宣传广告牌60块,各街道、社区场所建立了计划生育宣传专栏,完成了青年北路生育文化一条街的公益牌广告宣传和计划生育漫画走廊的立项施工,利用“5.29”纪念日,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街头宣传咨询服务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努力培育进步的生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生育知识,养成文明的生育行为,形成健康的生育氛围、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同时,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结合省青少年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宣传项目,创新开展有益的工作和群众性的活动,编印防治艾滋病折页11000多份、预防艾滋病知识链接200份,印发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300多份,将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防治艾滋病宣传融入市8届和区15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分别参加市文峰点、区江洲社区、西郊其林村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接待咨询数百人次。区计生协会根据省编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防治艾滋病教案,结合我区情况进行乡镇、街道二级师资培训并深入到街道社区进行宣讲,受到基层和学校师生好评。

(三)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一是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认真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完善各级计生服务机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文书、工作台帐及手册的填写。严格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加强对技术服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提高技术服务管理水平。

二是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功能。实施计卫联手,发挥计生服务阵地的功能作用。区指导站在开展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基层技术服务的指导,结合开展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乡镇中心站发挥区域内技术辐射优势,带动一般乡镇服务站围绕系列工程开展综合服务。一般乡镇服务站切实转向以知识普及、知情选择、随访服务、咨询指导、筛查转诊为主的健康促进工作。村(居)“二合一”服务室,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途经,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保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药具发送;开展咨询服务和指导;协助妇女主任进行常规随访服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做好母婴保健和常见妇科病、计划生育并发症的查治服务。

三是继续推进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促进系列工程。拓展知情选择内涵,形成“全过程、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作,保障广大已婚育龄妇女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询问、检查、处理入手,规范随访服务工作,提高随访服务质量,使避孕节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得到规范化监测和防治。积极普及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科学知识,引导现孕妇女和相关人员服用营养素,接受TORCH检测和染色体检查等服务,减少病残儿的出生。规范开展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全面开展城区RTI综合防治工程。街道重点抓好宣传发动、组织上站工作,确保参查率。指导站重点抓好检查治病、资料整理及后续防治工作,确保治疗率、治愈率。截止5月底,城区RTI查治人数已达2500人。各乡镇结合3月份集中性管理与服务的时机,组织医疗队伍对未参加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的已婚育龄妇女和已查出有疾病但未治愈的妇女进行了后续防治,全区参加后续防治的育龄妇女达15370人,患病率已由2002年前的62.94%下降至31%。

(四)抓好计划生育中心户整建工作。

我们认真总结去年计划生育中心户整建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抓住关键,规范运作,并在各乡镇全面推动,一是理清思路抓整建,明确整建的目标、要求,原则和方法;二是把举荐户长作为整建中心户、发挥作用的关键来抓。努力把计划生育中心户建成宣传教育点、信息采集点、村(居)民议事点、邻里互助点,筑牢乡指导、村服务、户落实、民自治“网底”,达到“户长发挥作用、服务每位群众、促进村(居)民自治、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目前整建合格率已达。

(五)改革统计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初步建立城市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机制,规范信息统计工作,将原由系统上报的信息改为群众本人报送到居住的社区,由各社区统一上报基础信息数据,保证了源头信息的全面准确。继续抓好源头信息的采集和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校对,做好统计质量的核查和信息的督查,统计信息的准确率和及时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规范信息管理工作,积极参与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促进系列工程的信息收集、开发和利用,使统计信息在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中的引导和评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六)推进综合改革,提升城区计生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工人社区的先进典型引导作用,在全区建立和完善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强化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增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自治能力。推进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整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居民自治率达90%。落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履行法定职责,共同参与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街道与辖区内所有单位《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内所有单位《计划生育双向管理服务协议书》签订率均达85%以上。整合资源,打造计划生育社区服务新平台。各街道、社区根据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社区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努力把计划生育服务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整合社区文化宣传资源,建立新型生育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促进社区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育龄群众的知识普及率。整合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融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机制,运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时做好新婚、现孕、产后等对象的随访服务。整合社区社会化服务资源,建立计划生育综合服务融入到社区综合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七)突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坚持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法定职责,明确和落实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在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并按规定把流入人口纳入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和总人口基数。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系,加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工作,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各项服务,《婚育证明》办证率和验证率达80%以上。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统一考核。

(八)探索社保机制,努力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一是维护群众权益,兑现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优惠政策。针对全区双下岗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无法兑现的实际情况,切实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制定了具体办法,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即将付储实施。二是在市计生委的领导下,对全区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特困户、独生子夭折特困户、计生干部病故特困户和计生结扎后遗症特困户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在全区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打下基础。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在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扶贫开发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利益导向,增强计划生育工作凝聚力。

(九)加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争创示范区活动。

1、切实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深化队伍素质。抓住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契机,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选聘一批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年轻同志充实到社区计生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乡镇计生服务站在编不在岗和在岗不在编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腾出岗位,拟与人事局配合,在全区公开招聘。初步制定了在乡镇计生服务站实行“竞争上岗制、绩效挂钩制、工作考评制、学习待岗制、公开招聘制”的五制改革方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不求全责备,选人不拘一格,用人所长。

二是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两个务必”主题教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切实加强能力建设。通过学习和实践,重点加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即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优质服务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

四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贯彻区委、区政府今年机关干部大会精神,认真执行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努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广大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树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象。

2、扎实开展创建“十五”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活动。

一是认真总结“十五”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中期评估工作的得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

二是以创建活动为突破口,争取党政组织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明确和落实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4月20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争创工作大会,各系统部门、乡镇、街道均与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研究人口与计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改革和发展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实现示范区目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融理论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于一体的框架体系,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努力形成进步的生育观念、科学的生育知识、文明的生育行为、健康的生育氛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2、着力推进优质服务系列工程。以全面提高避孕节育服务和生殖健康促进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前提,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推进优质服务系列工程。积极探索系列工程融入实施、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实现以项目促工程、以工程促服务、寓宣传、管理于服务之中的要求。

3、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改革。按照社区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管理职责,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增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自治能力,力争100%的社区实行居民自治。

4、加快中心服务站建设。按照省、市要求,把乡镇中心服务站作为计生工作的“品牌”精心进行打造,力争房屋、设备、人员、内部管理、业务开展等方面全部达标到位,基本达到“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要求。

5、启动乡镇计生服务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清理乡镇计生服务站在编不在岗人员,腾出岗位与区人事局配合,在全区公开招聘乡镇计生服务站卫技工作人员。选择一个试点乡镇,全面推广“竞争上岗制、工作考评制、学习待岗制、绩效挂钩制、公开招聘制”的五制改革方案。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3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8(C)-0063-01

引言:计划生育问题一直是国内普遍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问题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能否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因此,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1、新形势下城市计划生育的发展方向

1.1、促进家庭健康是城市计划生育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计划生育发展战略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的同时,使育龄夫妇享有优质的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服务,从而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一模式的发展是计划生育目标的重大转变,反映了人们对人口、计划生育和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化,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的新渴望。与计划生育一生殖健康观念转变相伴的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提供服务(即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服务);强调社区及家庭加入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网络、关注弱势人群。

1.2、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城市计划生育工作较理想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一种新的“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开始显现。这种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体现了“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融合、资源整合;共同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是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城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使计生服务阵地建设融入社区阵地建设,计生工作网络建设融入社区组织建设,宣传教育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优质服务融入社区卫生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融入社区综合治理。

2、新形势下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2.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当前,一些地区的人口生育水平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反弹。局部地区超生现象严重。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对低生育水平盲目乐观,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出现投入严重不足、机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工作滑坡。因此,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政策推动施惠于民,不断推动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运行模式,丰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引导广大群众更加自觉的实施计划生育。

2.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工作。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形势、新任务,人口问题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难以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需求。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计生工作长效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新时期为公民和社会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城市计划生育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新观念,注重群众的合理需求,注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要由以行政处罚手段为主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转变。由仅仅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向推行知情选择、关心群众生殖健康转变,由重点做少数人的工作向为大多数人提供优质服务转变。在工作思路上,由把育龄群众作为管理对象向把育龄群众作为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通过全面实施以技术服务为中心的生殖健康服务,促进广大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形成新型的生育文化。

2.3、创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口计生工作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谋求发展。宣传计划生育工作,要积极探索计生宣传工作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正视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新的运行机制为活动载体,形成领导重视、因地制宜、群众参与、部门联合、以人为本、服务到人的宣传格局。计划生育工作要发展,宣传教育的理念要创新,其核心就是要确立这科学发展观。确立这一新的理念,才能在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中创新内容、形式等,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确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推动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4、重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鉴于流动人口自身的特点以及城市社区的发展,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依托社区,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样有利于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以及其他社区服务融为一体,实现资源的大整合;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参与和相互监督,提高居民自治水平。

一方面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机制;另一方面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建立起部门之间联系、协查、配合、通报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务责任区、出租屋管理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三是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坚持持证用工制度,实行流动人口上报制度,实行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联系制度,落实计生、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制度,采取联合巡检、综合执法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市场、出租房等地方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暂住证等证件,对无证人员及时补办相关证明,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流动人口和房主、雇主(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作者简介: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4

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就是把管理者、被管理者应履行的权力和义务,通过诚信承诺的形式约定下来,并依靠双方的信誉去保证承诺的兑现。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群众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往工作模式,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摆到同等地位,相互承诺、相互约束、双向互动,真正体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是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激活群众参与、关心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自己的事业。二是实事求是,转变工作作风。社会和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力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管理者的权力是被管理者的义务;被管理者的权力又是管理者的义务。从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带头做到有法必依,有诺必行,有行必果,否则必然影响政府的信誉。三是推行居民自治,提高群众自我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的进程,引导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干部、群众自觉践行承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呈现出政府与街道之间、街道和社区之间、社区和居民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的和谐氛围。

二、做实内容,推动建立诚信计生网络运行模式。

区、街、社区和居民分别制订社会诚信书,层层建立奖励与制约机制,即政府与街道之间、街道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属地单位、会员小组之间,彼此签订书面协议,实行双向承诺,承诺的内容依据法律、法规,从群众的需求出发,避免承易避难,承虚避实,力求承诺内容可量化、可考核、可监督、可落实。从而在全区形成区政府与街道之间讲诚信,街道与社区之间讲诚信,社区与会员小组、属地之间讲诚信,会员联系户与育龄群众之间讲诚信,育龄群众与育龄群众之间讲诚信,家庭与社会之间讲诚信,真正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性的诚信网络运行模式。

三、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诚信计生全面铺开。

1、抓试点,树典型。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试点单位具体步骤是:第一步为宣传发动阶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的认识,以达成开展这项活动的共识;

第二步为制订“双向承诺”的具体条款阶段,社区居委会要发动协会会员和育龄夫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参与讨论和制定“双向承诺”的具体条款,在充分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三步为建立“诚信档案”阶段,此阶段是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的关键阶段,街道和社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指导。社区居委会和群众签订《管理与服务承诺书》,并将《管理与服务承诺书》的具体条款通过不同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和监督;育龄夫妇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计划生育诚信书》;育龄夫妇所在地协会小组必须从工作需要的角度,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计划生育诚信书》的内容和条款;会员联谊户要掌握所联系的育龄夫妇签订《计划生育诚信书》的内容。第四步为创建的小结阶段,实事求是的总结创建的基本做法、采取的形式、干部群众的反响、协会会员作用的发挥及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效,为全面推广此项工作提供做法和经验。

2、点带面,全铺开。200*年各街道在上半年结合试点单位的经验,各自抓好2个社区的试点,下半年全区普遍开展“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活动。

3、抓评估,促实效。200*年为评估验收诚信型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效果。诚信型计划生育评估验收内容:有创建诚信型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和规范制度;层层签定双向诚信承诺书,对社区、对居民的承诺率达90%以上;社区居民自治率达90%以上;有检查评比,干部、群众参与率、满意率达90%以上;根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诚信档案。

四、完善措施,努力为和谐**创新诚信计生的品牌。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5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为重点,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与增进群众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切实转变作风,以优质服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群众的事业。

二、工作目标

*年为我区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基础年,*年争创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年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具体做到“六好”:

(一)领导重视好。各级党委、政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人员、投入、措施三到位。

1、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实现街、村(居)委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包括技术服务人员)、编制、报酬“三落实”,街计生办、服务所要配足相关人员,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素质高、业务强的计生管理和服务队伍。

2、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到位。计生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年人均事业经费投入符合中央和省的要求。

3、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4、建立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工作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履行职责好。

(二)政策导向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依法治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要求,制定、完善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社会经济措施和具体的奖励、优待办法,提高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三)依法行政好。基层经常性工作得到加强,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和工作制度,计划生育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四)服务质量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程序科学规范,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育龄夫妇普遍享受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

1、公民获得规范的避孕节育服务和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

(1)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节育率达85%以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80%以上,年度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2%以上,及时率达91%以上,意外怀孕率不超过1.5%。

(2)当年术前咨询、术后随访及药具随访服务率达95%以上。

(3)应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95%以上接受检查,80%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每两年一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

(4)育龄妇女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达80%以上。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当年无计划生育手术事故发生。

(6)群众满意率80%以上。

2、积极开展以“三大工程”(即安居、成才、致富)为重点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区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

3、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1)“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

(2)新婚期参学率达95%以上。

(3)计生干部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4)宣传品进村入户率95%以上。

(5)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五)民主管理好。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到实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及其它群众组织独立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各项活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1、90%以上的村(居)委会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公约。

2、开展计划生育合同管理。80%以上的育龄夫妻与所在村(居)委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3、100%的村(居)委会建立计划生育“三栏”(居委会要求二栏),按要求将有关的计划生育情况向广大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队伍作风好。基层计划生育机构稳定,有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数量合适、结构合理,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管理服务队伍。

三、创建措施

为确保我区达到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目标,要落实好以下八项创建措施:

(一)认真贯彻执行“一法四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1、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增强全区广大育龄群众依法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

2、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认真执行国家计生委制定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七个不准”(即不准非法关押、殴打、侮辱违反计生政策人员及其家属。不准毁坏违反计生政策人员的家庭财产、庄稼、房屋。不准不经法定程序规定将违反计生政策人员的财产抵押计划外生育费。不准乱设收费项目、乱罚款;不准因当事人违反计生政策而株连其亲友、邻居、群众。不准对揭发举报群众打击报复。不准以完成人口计划为由而不允许合法生育。不准组织对未婚青年进行孕情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简化生育审批手续,废除限制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不合理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及各种计划生育保证金和抵押金。按有关规定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实行政务公开,广泛开展群众评议计划生育工作活动。

3、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和社会抚养费的规范管理,确保财政经费每年对计划生育工作投入的逐年提高。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程序,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每年组织一次以上的计生财务专项检查。

(二)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建设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观念。

1、召开计生、文教、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计生宣教工作协调会,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促进计生宣传工作的大联合。

2、健全党校人口理论学习制度,把人口理论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普法学习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3、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关爱女孩”、预防爱滋病等宣传为主题,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与生殖保健、常见病防治、避孕节育、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等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倡导男女平等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4、把计划生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让生育文化与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相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口与计划生育新观念。

5、健全人口学校、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和宣传品发放制度,让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宣传品进村入户。

(三)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增强服务技能,规范服务程序和质量标准,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

1、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我区面临分街,按照省、市“一街一办一所”的要求,新街成立时要及时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并配足、配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满足经常性计生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同时优化整合社会资源,区不设计划生育服务站,部分要求较高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让实力相对雄厚的开发区医院承担,如每二年一次的育龄妇女的“三查一治”工作、病残儿鉴定工作以及“四术”业务等,为育龄妇女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系统、高效的服务。

2、健全各项制度,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健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建立定期随访和定期服务质量分析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新技术、新产品,保持较高的综合避孕率,提高避孕措施的及时率和有效率,大幅度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差错、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出生缺陷、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开展预防爱滋病的宣传咨询和培训,健全避孕药具发放网络。

3、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要确保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育龄群众做到“四个知情”。技术服务人员“四个知情”是指:服务对象的知情程度;服务对象的生育调节意愿和选择;服务对象的婚育状况和健康状况;自身能给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育龄群众“四个知情”是指:自身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避孕方法的种类、适应症和禁忌症;本人在避孕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实际需要;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和获得的渠道。在*至*年两年时间内,力争全区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率达到90%以上。

(四)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1、落实对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户的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和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采取多种形式落实计划生育养老保障。

2、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幸福工程”和“少生快富工程”,引导和支持妇女参与发展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3、对独生子女和符合政策生育的子女落实优先入园、入学、招工政策。

(五)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和统计工作。

1、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建立科学、简便、易行的考核指标和评估办法。

2、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区、街、村(居)三级人口与计生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六)规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严格执行市人口计生局推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三一三”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重点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向男性和未婚女性提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咨询。

2、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范围,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与户籍人口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落实“一证先行,无证否办”,把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七)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依托社区开展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格局。

1、各村(居)委会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实行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

2、发展壮大基层计生协会,探索协会工作新机制。如在工厂企业和一些重点人群中成立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将一些热情较高、素质较强的志愿者充实到协会队伍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服务活动,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八)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1、由于区人口计生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开展,在开展中进步,因此,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加强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计划生育业务,创造性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2、区面临分街,新街的计生干部配置应优先安排熟悉计生业务、到位后能立即开展工作的人员,或临聘从事过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来帮助工作。对于村改居后计生专职人员的录用,区、街计生部门应提出指导性意见。

3、区人口计生局、区党校坚持对新上岗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组织在岗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活动的顺利进行,管委会成立“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领导小组,组长由管委会副主任谭可诚担任,副组长由区人口和计生局局长杜暖根担任,成员分别由区人口和计生局副局长龙月欢、区公安分局政委赖天荣、区卫生局副局长黄建良、区药监分局局长肖汉发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文件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计生家庭创业工程”“三大”工程,全面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调控体系、管理体系、宣传体系、利益导向体系、服务体系和考核体系,不断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为核心,针对综合改革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构建以人为本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解决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区基本方略相适应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确保年达到市级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单位标准,年达到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单位标准。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将“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更名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提出要求,协调解决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大出生性别比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信息联通、管理联接、服务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打击“两非”及流动人口专项治理和清理清查活动,形成合力,做到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三个一”机制,继续坚持镇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责任制和村(居)两委会责任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现重大失误,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

(二)建立完善科学管理机制

加强人口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间内在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村、后进村治理力度。对重点村、后进村实行领导包抓,重点帮扶,不断规范帐表卡册,建立重点村、后进村计生专干定期集中培训机制。对重点村、后进村整改不力、措施不到位、问题仍然突出的,严格实行“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以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村(居)示范活动为契机,夯实基层计划生育协会机构和人员职责,健全以村(居)两委会、村(居)计生专干、协会秘书长成员为主,吸纳致富能手和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分子为协会会员的组织网络机构,解决村(居)群众自治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监督村上的公共事务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落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全省流动人口“一盘棋”文件精神,以流动人口先进社区创建为载体,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社区计生协管员;强化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开辟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窗口,实现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公安、工商、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定期通报流动人口信息情况,真正构建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

切实加强人口数据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充实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更新人口基础数据库,建立村级全员人口档案和全员人口信息报告单以及计划生育专用邮箱,联合公安、统计、卫生等部门开展出生实名登记工作。以四镇(镇、窑店镇、底张镇、北杜镇)为试点,在全区逐步推行“三查”指纹验证系统,探索“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机制,提高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水平。

加强依法行政。深入宣传《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加大干部职工和农(居)民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定期开展集中执法活动;法院成立计生“特别法庭”快速受理违法生育案件,对“钉子户”、“难缠户”依法强制执行;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立区、镇、社区三级便民服务大厅,推行各部门联合办公,简化办事程序。

(三)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建立以区财政为主要渠道的资金兑现支撑体系,及时足额拨付免费婚检、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独生子女保健费等资金,全面落实现有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项法定政策。积极推动计生政策与部门职能的衔接,农林、水利、民政、教育、工商、卫生等部门在落实普惠政策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在子女入学、父母养老、生产生活、扶贫建房、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出台优惠、优先和扶持政策,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实际困难。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和“三夏”帮扶、春节慰问活动,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送温暖,关怀女孩家庭,逐年提高考入高等院校的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女孩升学助学金幅度;采取社会捐一点、企业拿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设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救助金,对全区出现意外情况的计生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对工作十五年以上计生专干办理意外保险。

(四)建立完善宣传引导机制

以计划生育“三新”建设为抓手,将人口阵地建设纳入到全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媒体宣传,在三秦广播电视报朝雨版设立人口专栏,加强人口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新闻通讯报道奖励通报机制;实行计生系统通讯员定期培训机制,提高人口计生稿件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镇、村人口学校阵地作用,做到按需施教;组建计生文艺宣传队,用说唱的形式寓教其中,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开展婚育文化园和村(居)计生文化大院创建活动,在湖设立融知识性、宣传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人口计生生育文化园,在全区“三新”村建立富有特色的计生文化大院,促进人口计生宣传新机制的形成。

(五)建立完善优质服务机制

加强区、镇两级计生服务站建设,加大对基层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装备水平。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为镇办招考副科级服务站站长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镇办服务站技术人员队伍;区计生与卫生部门联合,组织技术专家采取轮训、进修的方式,提高基层技术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和“计生家庭创业工程”三大工程,推进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项目活动,推行远程诊疗,实施免费婚检,实行孕前优生监测和孕期跟踪服务,做好计生家庭创业项目的选择和镇村人员的筛选工作,切实使各项惠农工程给群众真正带来实惠。

(六)建立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将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减少考核次数,实行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建立季考核、年总评的考核机制,认真落实“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区计生局要认真调研,总结以往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出台《区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把创建省、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与正在进行的其他各项改革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各部门、各镇办深入调研,结合实际起草适合本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实施阶段

各部门、各镇办要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抓出的新亮点,新特色,既要注意重点解决好影响工作发展的难点问题,又要通过重点突破,带动综合改革整体推进。9月份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一次综合改革现场观摩促进会,促进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三)自查评估阶段

对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查漏补缺,做好考核评估,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积累好经验、好做法。

五、领导机构和职责分工

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努力构建党政领导、社会动员、多方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了顺利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任务,区委、区政府成立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副区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是今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镇办、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台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方案,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部署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相关部门要站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高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7

以为XX社区居民营造绿色、温馨、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借助区政府和XX办等各部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辖区内单位、双报到挂点单位和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分头实施,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建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专干、社区单位主管精神文明工作的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工作。制定规划。按照创建文明社区的标准,结合社区实际,认真制定创建规划。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检查创建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块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检查落实,确保创建质量。编制创建简报,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创建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理事会和居民联席会的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创建活动。

2.狠抓环境建设,优化社区形象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传播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制造一个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气氛。社区以楼为单位,由楼长、小组长负责楼道,地下室、宅楼前后卫生,社区设专人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二是加强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以提高居民住宅小区绿化特色为重点和绿色家园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居民小区的绿化品位。

3.坚持以法治区,确保一方稳定

降低刑案,保持社区良好治安秩序。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管理。一是强化外来人口管理,严格证件化和动态化管理,严格执行外来人口综合管理的有关规定。二是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积极配合派出所、工商、行政执法队等执法部门对社区内的店铺以及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三是加强宣传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四是化解矛盾,积极维护社区稳定。切买抓好帮教对象的转化工作。

4、依法管理,推进社区法治建设。

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发展培育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使法律服务向家庭和弱势群体扩展。实施“四五”普法工作,继续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学法用法培训,进一步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开展法律、道德、治安防范、见义勇为等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

三关心弱势群体,搞好社区服务

1、做好老龄服务工作。一是要以实施“社区老年云家庭服务计划”为抓手,提升社区服务设施。要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使地区内有居家养老要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就近、便捷、专业的照料和服务,使服务内容从单纯的生活照料扩展到精神籍慰等方面。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2、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要从医疗为主转换成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功能。规划调整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布局。加强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查和监控,深入社区开展预防和保健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要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积极为社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优质服务。

四.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8

 

 

计划一

为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有效地把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定以下计划:

一、落实责任制,强化管理

社区维稳综治工作站要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把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开展平安社区建设活动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依靠发动社区组织和广大居民群众提高社区治安防范能力,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网络。积极开展综治各项工作,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社会治安工作责任书,对多发案部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改,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综治工作,夯实社区安全稳定工作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普法工作

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每月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每季度出一期专刊,用综治宣传图,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群众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并分发防火公约,增强“四防”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切实做到依法办事,民主自治。

三、认真做好调解,帮教工作

社区要建立、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努力化解矛盾纠纷,限度使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解决在社区,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群体上访事件,防止邪教活动,切实维护社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社区成立帮教小组对辖区内的矫正对象采取每月定期上门走访,了解思想动态,掌握一手情况,使他们走上正道,服务社会,

四、做好群防群治,巡逻工作,保一方平安

积极组织社区治保力量,配合管辖区单位开展重点打击入室盗窃,偷盗抢机动车,路面“双抢”等多发性案件,严格按照“以人为本、以物为基,防管结合”的要求全面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力保辖区平安。

五、做好出租房,流动人口管理

充分发挥好计生专干作用,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社区的出租户要100%签订治安责任书,要推广出租房代管制,辖区内出租房流动人口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六、做好防火安全生产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防火安全生产工作,同辖区各单位,居民签订综治防火安全责任书,防火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人,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决清理火灾隐患,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发“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及时上报,杜绝恶性事件发生。

我们将创建“平安社区”为动力,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思想学习,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社会治安任务日趋繁重的新形势下,开拓创新,推动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全面提升平安社区创建水平。

计划二

一、继续推进“平安社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街道工委、办事处下达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二、继续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

三、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

四、不断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整治社区及社区周边治安环境。认真做好特殊群体的重点防范工作,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同时加强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五、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社区综治工作,不仅是维护社区秩序的需要,而且是保一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大事。

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平安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具体措施,认真做好社区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切实维护社区的稳定。

计划三

为进一步推进新形式下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加强社区工作,构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镇政府关于创建平安社区总体部署,特制订201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制

将综治维稳工作纳入日常议程管理,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组织体系,配套完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并建立综治、维稳档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完成。

二、夯实基础工作,突出搞好综治工作常规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和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基础工作,特别是要认真搞好常规管理,增加工作责任心,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完善组织体系

按照责任书、工作目标、运行机制、组织系统开展工作和各项活动,做到活动有记录、责任有岗位、管理有细则、奖惩有制度、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

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居民守法意识

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好法制学习和法制宣传,提高居民法制意识,增加法制观念,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全年无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人口管理

建立健全常住人口管理台帐、流出人口台帐、劳务输出人员台帐、重点人口台帐、门面及出租房台帐、违法违纪人员台帐、*人员台帐、两牢人员管理台帐等,力争无重新犯罪,特别是*及其他邪教人员要严控严管到位。

六、组织开展好辖区单位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

七、落实好消防安全工作消除一切不安隐患

有组织领导,有专人主抓,有制度有规划,有活动记录,全年无一起火灾、无安全事故,对危险行业、危重部位每季一检查,对隐患漏洞100%按要求整改到位。

八、加强横向联系,形成联防严控共识。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9

2014年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目标是:

1.稳定低生育水平。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100%,“新人”计划生育率98%以上。

2.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世代服务”的理念,品牌机构建设的标准,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拓展服务功能,实现镇村社区服务体系100%全覆盖。

3.加强“新人”计生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95%以上。

4.切实加强孕情管理和孕期服务。孕前优生优育保健率95%以上。

5.继续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为契机,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实现人口文化新景观进村入户。

6.避孕节育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数达标。

7.实施新一轮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围产期保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优生优育疾病参保率,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8.认真做好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生殖道综合防治(含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早期筛查)当年普查率50%以上;

9.全面推进阳光计生行动。100%的村(社区)政务公开达标;依法行政规范落实率99%以上,避孕节育随访服务率98%以上,群众满意率98%以上。

10.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人均(含新人)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30元,镇级投入15元。

为实现以上工作目标,2014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争先创优活动力度

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市“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考核验收镇迎检工作。2014年是市“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考核验收年,作为城关镇的镇是必查乡镇。根据市计生委的统一部署,我镇的各项迎检工作必须在6月份全面完成,7月份开始接受省、市联合验收。做好镇的迎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要求全镇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把做好迎检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要严格按照创建指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我市“十一五”创建工作在我镇不失分,少失分。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我镇在全市考核中取得优秀。三是年底将召开全镇表彰大会,对在2008年度--2014年度人口计生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2014年迎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

二.进一步提升人口文化建设影响力

2014年要继续开展好各类人口文化活动,扎实推进两级人口文化园(室)建设,全面启动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

(一)继续创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主题。2014年“婚育新风进万家”主题确立为“和谐,幸福你我”。要围绕主题,城乡联动开展人口文化系列活动;要侧重“关爱”对象,突出关爱女性、关爱流动人口、关爱青少年、关爱女孩、关爱更年期对象等;要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广场咨询、建立青少年基地、成立“红枫叶”之家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

(二)举办《公开信》发表三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今年是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三十周年,也是计生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要深入企业、村、社区广泛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扩大社会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三)推进人口文化载体建设。2014年是人口文化载体三年规划建设的最后一年,要着力完善、拓展好镇级人口文化园,做强一个村级人口文化园,做精一个社区人口文化园。要抓住政府打造城北文体中心的有利契机,高档次建好镇级人口文化园;要把姜巷村打造成村级人口文化园的精品;要在城北街道火炬社区建成集“爱心超市、人口文化室、世代服务室”三位一体的社区人口计生多功能宣教服务室。通过镇村(社区)联动、示范带动,推进各街道在年内完成“一街一品”的人口文化园布点建设工程。

(四)全面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结合镇妇联、宣传办等部门的“五好文明家庭”和“幸福家庭”创评活动,以庙灯村、姜巷村作为示范点,全面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年内村创幸福家园参与率达80%以上,户创幸福家庭参与率达70%以上。主要举措是全面实施“两个提供”、“五个推进”。两个提供即: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优生优育、健康咨询等公共服务;为群众发展生产、移风易俗等提供支持和帮助。五个推进:即着力推进农村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建设,推进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推进农村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通过争创活动,真正使广大家庭成为富裕家庭、健康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和幸福家庭的“五星”家庭。

(五)创办镇人口计生网站。深化宣教平台,拓宽宣教渠道,自行制作人口婚育、世代服务、科学育儿网站,打造数字宣教服务的新模式。

三.进一步夯实人口计生基础管理基石

镇将2014年定为基础管理年,就是要围绕孕情管理这一目标,加快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加快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根据信息标准化建设要求,在镇人口计生办建设信息标准化机房,明确机房制度,完善机房设置;2014年镇要结合村社区特点,依靠市计生委的技术力量,率先开发适合村社区使用的全员人口信息应用软件;规范简化美化包括基础管理、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各类工作台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工作压力。

(二)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2009年城北街道海峰社区实行计生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2014年全镇社区要全面推行现居住地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力量,创新社区管理手段,将人口计生现居住地管理与以房管理相融合,以社区全员人口信息为目标,认真疏理辖区人口信息,做好重点对象的信息跟踪和管理服务,夯实基础管理。在不断探索“以房管人”新模式的进程中,2014年要以实施《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为契机,协调物业管理企业积极“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和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社区居委会要与物业管理企业积极沟通,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补充有关计划生育条款,及时掌握信息,将基本国策落到实处。形成社区管理为主,物业公司为辅的以房管人的新模式。

(三)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信息化两级操作技能培训,开展信息操作练兵活动。同时完善信息管理各项制度,加大信息准确率、及时率的奖惩考核。

四.进一步优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

(一)完善计划生育两级“世代服务”体系。2014年镇世代服务中心站将全面开始运作,按照品牌机构建设的标准,中心站将开展B超、妇科检查、孕前指导、青春期指导、更年期指导等功能服务。同时要不断提升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态度、人员素质、服务技能等软环境建设,为社会提供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要做好世代服务向村、社区的延伸服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世代服务室,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做好公共型、倡导型服务。做好围孕期保健各项工作,大力普及“两癌”筛查及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男性健康促进服务工作。要全面推进新一轮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努力提高“五率”,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2014年要创新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工作,制作使用IC卡,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信息储存在电子卡中。镇的育龄妇女在市指导站、镇世代服务中心、市三院设立的检查点都可以进行检查,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

(三)做好科学育儿中心的运作指导工作。镇科学育儿中心将采用政府指导市场运作模式在2014年6月前投入使用。运作后育儿中心将为社会提供每年两次大型亲子活动、孕育培训课程、母婴保健课程、婴幼儿探索体验课程等公共服务产品。

(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全面实施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的均等化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制度的实施意见》,落实免费技术服务政策。

五.进一步巩固阳光计生行动质量

(一)创建市“阳光计生”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对照示范镇创建标准,2014年,确保100%的村(社区)政务公开规范达标;镇行政服务中心人口计生政务公开规范、完整;镇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办事公开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度95%以上。对照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确保村、社区建有规范的计生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措施。实行首问负责制,告知便捷的办证服务、避孕药具发放、咨询电话、接待人员等事项。

(二)建设规范化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继续按照镇执法队和街道执法分队的机构设置方法实行分级执法。在人员装备的配置上也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计划生育执法标志,配置执法监察专用器材,如照相机、录音笔等。要明确职责,建立制度,确保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办案有程序,监督有制度,检查有办法,过错有追究,促使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在执法队的运作上实行定期执法与集中执法、常规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在生育管理中,要针对不同育龄对象,采取非强制方式,征得育龄对象的配合和同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推进便民服务新举措。要按照方便群众获取人口计生知识信息、方便群众办理各种证件、方便群众获得服务的原则,推进便民服务新举措。全镇所有的村社区有便民窗口的均要设立计划生育便民窗口,方便群众获得服务。今年上半年要集中对06年以来的服务对象开展服务群众“四上门“活动,即上门发放知识折页,提供宣传服务;上门便民服务,如帮助办理独子证、帮助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帮助办理流动人口生育联系卡和服务卡等;上门奖扶服务。上门调查登记各类奖扶对象,并按时兑现,做到不漏一户家庭、不缺一个对象;上门关怀服务,整合社会慈善资源,通过计生“爱心超市”平台,使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得到救助。要充分利用镇科学育儿中心提供的公益早教服务项目,特别是城区的街道社区要广为宣传引导,组织吸纳居民家庭参加培训活动,为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提供前卫、贴切的服务。

(四)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首接责任、逐级报告、登记办理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有访必接,文明接办,接办及时,办结必复,程序合法,台帐规范,确保工作结案率100%。坚决杜绝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效抑制重复上访,努力打造和谐计生。

(五)深化计生协会自治工程。要推进生育关怀行动,街道计生“爱心超市”运作正常,村计生“爱心超市”以片区为单位实现全覆盖。使全镇范围内492户低保独子家庭享受爱心援助,创全乃至全省乡镇之首。建立一个生育关怀基地,探索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贫帮困的有效途径,加大生育关怀救助力度。要扎实推进基层协会组织建设,积极争创市计划生育协会示范镇、村、社区建设,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和企业员工自治,促使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落到实处。

六.进一步探索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路子

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程是2014年的重点工作,其工作的好坏、成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镇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在体制上要力求创新,在措施上要强化抓手。

(一)搭建流动人口集宿地计生服务新平台。在流动人口集宿地、大型企业、大型市场建好一个人口文化宣教载体,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建好富士康“育婴之家”,为公司的产妇提供一个哺乳的场所,并进行孕前、孕期、产后避孕等知识的宣传和心理咨询辅导。建好信谊陶瓷公司计划生育“温馨家园”,将世代服务与计生协会相结合,开展计生服务、计生指导,创新员工自治、以外管外新模式。建好同富公寓计划生育“流动人口驿站”,实行同住同管、以房管人、登记建册的全员管理模式,与阳光计生行动相结合,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公示各项便民维权措施,优化和规范各项服务。通过上述努力,力争镇流动人口集宿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创出好经验,创出新品牌。

(二)探索流动人口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在总结前三年流动人口集中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在全镇范围内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专项集中整治;各街道执法分队开展一季度一次的综合治理(包括配合卫生部门的打击“两非”),一月一次的定期执法检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即时执法;坚持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例会制度,进一步加大婚育证明的查验力度,形成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继续开展有奖举报活动,多渠道掌握孕情信息;加大《管理服务卡》发放力度,使更多的外来人员纳入到“同管理,同服务”的范畴,享受到的公共服务。

(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要依托我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镇、村(社区)两级计生流管信息网络,逐步建立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交换、应用体系;要加强部门间流管信息共享工作,加大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反馈的速度,缓解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双向交流难的问题。

社区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例10

××同志在全区年度人口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人口目标责任奖惩兑现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表彰先进,兑现奖惩,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开创全区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全区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两种生产一齐抓,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以综合改革统揽全局,以村民自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完善以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全区共出生9277人,出生率为10.33‰,自然增长率为2.51‰,计划生育率、统计质量合格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均达到100%,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6.61,流动人口发证率、建档率、发证率均达到98%以上。4月份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现场会在我区良庄、房村镇召开;10月份全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倡导暨研讨会在我区满庄镇召开;11月份顺利通过了省人大的执法检查。去年我区被评为全国法制建设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百强县,并再次获得全市人口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艰苦努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计划生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是我区人口形势异常严峻。目前,进入婚育期的妇女逐年增多,全区人口出生呈现出结构性回升,特别是自去年10月份实行新的婚姻登记办法以来,我区去年结婚对数比上年同期增长41.80%,晚婚率只有61.33%,比上年同期下降38.67%;加之大量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将会进一步抬升我区人口出生数量。据预测2008年我区出生率将达到17.07‰,比上年增加6.64‰,并呈逐年增加之势,全区人口出生将出现新一轮的高峰期。市下达我区的人口出生率是14.50‰,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就会突破人口计划目标,造成一票否决的后果。 二是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年将有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实施,《行政许可法》7月1日正式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将全面展开或逐步深化,对城乡居民不同的生育政策、奖励政策和技术服务免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依法行政,又要做好衔接配套工作,确保人口目标的完成。 三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还有较大的差距。部分领导干部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还存在着三个认识不足和三个不重视的问题,即:对人口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认识不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关键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单纯重视经济发展速度,不重视人口分母效应;只重视控制人口数量,不重视人口目标的多元性;只重视考核结果,不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导致工作难到位。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部分群众的生育愿望、思想观念与现行政策仍有较大差距。乡镇、村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全区还有32个计划生育后进村,占全部行政村的4.77%;非法同居、非婚生育的现象有所抬头。一些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失业和无业人员及婚外人群管理还存有空档,去年3例计划外生育全部是流动人口。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科技素质、管理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五是部门齐抓共管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个别部门对齐抓共管、履行计划生育职责的认识还不到位,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大局意识淡薄,本位主义严重,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六是经费投入不到位。区、乡计划生育事业费缺口较大,个别乡镇存有先拨后抽、虚拨实缺现象,乡镇计生干部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对严峻的形势,各级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国策意识,增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决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把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一同部署、一起用力、一并落实,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今年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严格执行国家一法三规和省《条例》,进一步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坚持抓落实、求实效、抓创新,求突破、抓典型、促提高,加快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进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觉、自主、自治进程,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坚持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对薄弱村的整治。积极组织开展整治薄弱村回头看活动,认真排查后进村,落实帮促责任制,力争年内全区非村民自治合格村降到5 %以下,努力构筑村两委、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的村级管理体系,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二是要加强城区社区计划生育建设。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之中,进一步健全社区自治网络,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措施和服务制度,全面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落实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按照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和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统一、协调、规范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健全单位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现居住地为主的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人口流动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到哪里。四是依法加强管理。以一法三规和省《条例》为准绳,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群众的婚育行为为目标,积极探索双向约束、双向规范的有效途径。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和有奖举报制度,健全区、乡、村计生执法监督网络,把计划生育工作真正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建立起群众自觉守法、干部公正执法、社会广泛监督的依法治理的新格局。 (二)大力加强晚婚晚育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针对我区结婚人数急剧增加,晚婚率大幅度下滑的实际,平抑出生高峰。一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切实把教育、引导工作做早、做细、做实,让广大婚龄、育龄青年自觉地实行晚婚晚育。二是要把晚婚晚育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之中,作为计划生育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三是加大对晚婚晚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区、乡考核方案要拿出一定分值,奖励晚婚晚育好的乡镇和村。四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晚婚晚育的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适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多管齐下,合力攻坚,努力提高晚婚晚育率,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会后,各乡镇都要尽快对本单位的晚婚晚育、人口计划指标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制定出加强晚婚晚育工作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宣传、激励等措施,千方百计与未怀孕的育龄群众协商签定推迟怀孕的协议书,不能突破责任书下达的人口计划。区民政局要与计生部门有机配合,密切协作,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晚婚工作,为计划生育工作再做新贡献。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要以三级联创(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创建计划生育模范村)为载体,大力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系列化优质服务。一要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依托人口文化大院等主阵地,通过光盘进家、宣传品入户等形式,广泛开展双进、双建活动,推动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构建新型生育文化,提高人口文化的品位。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按规定配齐配强、培训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切实提高计划生育专业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要积极探索改革计生服务站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专业技术人才,依靠名医效应创名站、增效益。三要明确服务重点。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卫生、计生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咨询服务,通过采取免费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继续加强婚检工作,坚决把好第一道关口。要加大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要在做好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三大工程,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殖健康需求,推进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目标的实现。 (四)强化政策推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依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区、乡、村相配套的政策体系,确保优先、优惠、奖励、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政策的落实到位。特别是制定和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计划生育社区服务及属地化管理、生育保险、计划生育贫困户救助等政策。要在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对计划生育家庭要给予优先照顾。在开展农村最低生育保障和养老保险时,要把终身只要一个女孩的户优先纳入范围,真正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创新。要按照在深化改革上作文章、在扩大领域上下功夫、在提高水平上见成效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一是要继续抓好村民自治的完善、规范、提高工作,加强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把群众自觉参与情况和实际效果,作为衡量村民自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村民自治的内在质量。二是要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逐步完善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管理体制。三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开展计卫联手、三大工程、关爱女孩、关爱母亲等项目,用项目链接改革的任务目标。四是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本着立、改、废的原则,进一步改革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提倡和鼓励首创精神,把转变队伍的思想作风和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把强化为民服务与综合改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基层专职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年,是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转折的关键一年,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落实国策,加强领导,提高水平,推进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严格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优先提拔重用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干部,对工作失职的要坚决落实责任追究。 第二,要重视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按照抓龙头、强班子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基层计生队伍四制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切实做到稳定机构、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搞好服务。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知识竞赛活动,着力提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各级党委、政府对计划生育干部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认真落实好基层计生人员的报酬、待遇,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建设,配齐配强协 会工作人员,为协会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更好地发挥其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作用。 第三,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要善于算大帐、算全局之帐,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投入。要认真落实十五期间分年度、分级次投入方案,逐年提高经费投入和总体水平。要确保落实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基本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工资报酬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流动人口管理经费到位,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要加强对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 第四,要巩固和发展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局面。区委、区政府从今年开始,对区直部门履行计划生育职责和包村工作作出突出成绩的,年底将给予表彰和奖励。要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坚持以法行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积极地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的检查,建立完善系统垂直负责体系,做到有领导、有位置、有措施、有贡献,切实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造福全区人民的长远大计。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要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为加快强区富民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