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品管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2:14

护理品管圈论文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1

对照组共107例患者,均于2012年1~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此时间段本院尚未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2:45,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0.5±7.1)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3例、肿瘤47例、脑积水12例、其他5例。观察组共117例,为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同类患者,此时间段本院已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6:51,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2.5±6.8)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7例、肿瘤50例、脑积水1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案

1.2.1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按医嘱开展护理,配合开展基础心理护理、语言交流、行为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采取自荐及推荐方式,募集共11名成员,并以每月15号及30号为活动日,开展为期1h的品管圈活动;随后于活动期间开展头脑风暴,列举出上一阶段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护士长挑选本次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鼓励全体成员分析其发生原因,探究其解决方案;将获得的解决方案总结为具有实行性的项目,由全体成员深入实行;下一阶段活动中对改进结果进行再分析,探讨结果及不足。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以评价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要求填写,以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共出现7例护理不良事件:3例跌倒、2例不按医嘱用药、2例锐器划伤;12例并发症:7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共出现36例次护理不良事件:17例滑到或跌伤、8例不按嘱用药、4例锐器划伤、7例其他不良事件;41例并发症:31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顽固性呃逆、1例术后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2

选择2013年在本院实习的56名本科护生,随机抽取28名作为实验组,其余28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2组护生带教老师均由5年以上教龄的护士担任,实习临床科室相同,各科室实习周期为一个月。实习前采用自设问卷对56名实习护生进行摸底考核,2组护生成绩和职业认可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习前对

56名护生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普及,由各个科室总带教老师担任组长负责主持活动,各科室护士长作为督导员,负责对运用品管圈理念带教活动的监督和疑难问题的指导。每周利用闲暇时间召开至少一次会议,时间为30~60min,通过头脑风暴法沟通总结出护生反馈信息,对现存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宜护生的教学方法。从护生中抽出一名护生作为小组长,负责会议记录及资料总结。

1.2.2运用品管圈理念活动期

护生每到一个科室和带教老师组成一个圈,将品管圈的理念运用到带教中。临床实习是为护生提供获得感性思维、深化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实习阶段的正确引导,能使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1主题选定

实验组护生每到一个科室,与总带教老师总结各科室的专科知识特点以及带教老师历年的带教经验,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不同的问题,采用评价法选定主题。根据护生提出的问题总结得出4个主要的问题:①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薄弱;②护生沟通能力普遍不高;③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④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不高。带教宗旨就是对照问题不断质量改进,帮护生一一解决问题。

1.2.2.2活动计划制定

带教计划和考核方法的制定。第1周根据带教老师历年带教经验的反馈,对历年来护生薄弱的环节制定强化计划,对每个护生提出一个问题,让该护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晨间交接班在患者床头进行讲解,带教老师进行补充。第2、3、4周根据护生及带教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共同探讨发现问题,利用小会反馈问题,总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对带教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实践操作带教老师先做示范,为让护生有更多操作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所有的操作考核应为实体考核,不能用模型代替。实习中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出科时再进行一次理论考核。

1.2.2.3调查现状和目标设定

现在大部分护生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抗打击能力弱。加上护生在校教育模式和临床教育模式的转变,护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需求,易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导致护生自信心的丧失,从而对护理事业认可度不高。传统的带教模式中有些护理带教老师只知道完成护士长安排的指令性工作,对自己所带教的实习生缺乏热情,带教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善言辞,所以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不高。设定目标为:使护生对护理事业认可度提升,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

1.2.2.4分析原因

各个品管圈的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针对护生在各个科室实习期间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以及圈会反馈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双向反馈收集进行分析。从带教老师的原因、护生的原因、影响带教目标实现的其他原因进行分析。

1.2.2.5对策的实施

根据各个科室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结果,从带教老师、护生及其他方面进行整改。利用周会与护生进行心得交流,共同探讨最佳教学方案,在持续改进中进步。

1.3评价标准

实习结束前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以各个科室实习所学的专科知识和护理基础知识以试卷形式进行,技能考核以各项操作分解步骤的所得分值和为准。另自设问卷对带教工作的期望值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期望值和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习后2组护生成绩、职业认可度、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

3讨论

3.1护生是未来临床一线护士的后备力量

护生的培养是当前护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今的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开展品管圈带教活动能发挥护生的自主性,提高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护生自主学习意识淡漠,护理本科生及研究生下临床实习遇到的带教老师大多第一学历还低于实习护生,再加上在校教育模式和临床教育模式的转变,护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需求,易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长此以往,会导致护生自信心的丧失,从而降低对护理事业的认可度,影响护理队伍的素质,降低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水平。品管圈带教活动实现了实习护生临床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动态化管理。它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制定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带教制定,持续改进教学模式。2013年本院将品管圈理念用于临床护生带教中,28名护生在结束实习前对带教工作的期望值、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有明显的提升。

3.2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带教活动能培养护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了护生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水平。护生在临床实践中既要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也要向护理带教教师、护士继续学习,以获得今后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传统的带教模式中有些带教老师只知道完成护士长安排的指令性工作,对自己所带教的实习生缺乏热情,带教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善言辞,不善于与患者、实习学生沟通。有研究显示临床护理教师的核心能力(包括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对于护生在临床中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管圈带教活动能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改进带教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带教质量,并使每位圈员享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品管圈带教活动需要护生人人参与到教学品质管理和实施中来,这样可以提升护生的管理和沟通水平,进一步促进护生护理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改变和弥补以往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及资格论证中的不足,更好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本研究发现,实验组28名护生在实习结束时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都有明显的提升。

3.3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带教活动中健全了教学质量的监管及反馈机制

品管圈带教活动的开展由护士长作为督导员,负责对品管圈带教活动的监督和对疑难问题指导,这样健全了教学质量的监管。每周一次的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不仅增加了教与学双方的反馈机制,还激发了护生的学习意识,增强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责任心、创造性及科研意识,促进临床带教老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带教老师的人格魅力,起到了模范效应,实验组28名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3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长圈”,寓意手术室护士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共12人,圈长1名,负责组织开展圈内活动,监督圈内活动内容;指导员3名,负责护理技术指导、示范及音视频采制、多媒体制作等,其余为圈员,均为新护士。

2.2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视频教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采制最新的临床影像资料,配合既有多媒体技术资料,在品管圈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下,进行学习、培训与交流。

2.3活动规划

确定品管圈的活动周期、活动细则、工作职责、圈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等。品管圈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通过每周的圈会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总结和分析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

2.4现状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操作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等特点,护理工作紧张而繁杂,新护士在参加工作初期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品管圈活动的问卷调查,根据帕累托法,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序,列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前5项,分别为:术式复杂与医生沟通配合难;无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手术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准备不足;心理紧张,忙中容易出错,自信心不足;手术室环境布局复杂等。

2.5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拟定整改方案。定期开展品管圈活动,了解圈员的实际需求,在圈会活动中交流心得体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培训,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具体措施包括:①圈长和指导员方面,将手术室的各项专业操作技术拍成视频短片,制成多媒体资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分析异同点,使抽象的无菌化操作具体化,对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复播放,并指出其重点和难点;注意收集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引导,分享临床实践和思想的心得体会,注重圈员核心能力的养成;运用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对新护士圈员的综合考核及量表调查,评价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进展情况,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动向。②新护士圈员方面,培养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手术室操作的基础理论和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对照自身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改正;强化自身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在临床手术工作中的沟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圈会中积极提出临床遇到的困难,分享在实践中学到的好方法和心得体会,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压力,树立在临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评价

在品管圈视频教学活动前后,对新护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试卷形式,操作考核计算多项技术操作所得分数的总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等;通过向临床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与医师沟通配合能力的变化;通过发放自我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对自己工作水平主观感受的变化。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较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自我评价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的技术要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将现代化的视频影像技术应用于新护士的培训教学之中,有利于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指导人员的亲身示范讲解,并与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对比,从而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新护士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发掘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工作中的诀窍,再通过与其他圈员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品管圈的开展有利于指导员及时发现新护士的技术短板,把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剖析热点问题,并实时更新视频教学内容,就圈员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圈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医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员开放个性,增进护士及医师之间的熟识和沟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动得到了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大力支持,在视频的采制过程中,突出了手术配合的流程以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护间的沟通,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新护士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4

结果:护理文件书写的不完整率由实施品管圈前33%降到7.67%。

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降低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率,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 护理文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72-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1]。品管圈在日本和台湾等医院中开展广泛[2]。我院于2011年开始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管理中。本科室根据品管圈的特点,从2013年4-9月运用品管圈方法以降低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率为主题,在全科护士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护士16名,中级职称5名,护师3名,护士8名。选取2013年4月-9月在我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文件共900份,分三阶段随机抽样,每次随机抽取300份护理文件。

1.2 方法。

1.3 成立品管圈: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相关原则及方法,使护士对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以自愿的原则及能级分配组成圈员共12名,根据全员职称及能力,设圈长1名(由圈员投票选举),副圈长1名,辅导员1名(护士长担任),制表人1名,圈员8名。

1.4 选定圈名及圈徽:由圈员们用头脑风暴法[3]提出12个圈名及圈徽,最后用投票的方法选定了“朝阳圈”为圈名。

1.5 选定主题。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本病区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共提出9个主题,各圈员按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依照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依照评分项目进行评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改善的主题。选出了本次活动主题是“降低护理文件书写的不完整率”。

2 计划与实施

2.1 拟定活动计划。综合圈员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多次的讨论,找出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方案并制定本圈活动计划表。

2.2 现况把握及设定目标。2013年4月-5月,对在院护理文件随机调查300份,所设计的护理文件有:跌倒坠床评估表、疼痛评估表、外科计划表、体温表、压疮评分、表危重及大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交接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健康教育表共10项,不完整的护理文件例数为99份,现况不完整率达到33%。目标设定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率控制在8.45%。

2.3 要因分析:组织讨论,从“人”、“材料”、“方法”、“其他”四方面用鱼骨图说明护理病历书写不完整的因素见图1。

2.4 对策与实施。

2.4.1 学习交流:利用科室业务学习和开晨会、圈会时间,组织圈员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强化护理文件书写的法律意识[1];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存在问题讨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对护理文件中疑点、难点进行指导、总结经验,改进现存问题。

2.4.2 注重人员培训:要求每位护士加强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以提高护士素质[4]。低年资护士、新护理成员是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发生的主要人群,因临床经验缺乏,由高年资护士带教,定期培训正确书写护理文件的相关知识。

2.4.3 改变排班模式:完善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护士长采用弹性排班,保证责任护士能够根据病人情况随时完善护理记录,从思想上让每位护士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保证了护理文件的质量。

2.4.4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加强考核力度,强化环节质量控制,建立三级质量控制组织,做到个人每班下班前自查,科室病历质控员随时抽查;护士长随时抽查,使规范的护理记录和护理质量标准落实在工作中,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2.4.5 其他:根据科室特点设计适合本科室的护理文件;定点放置护理文件,文件缺如时及时补充等等。

3 结果

3.1 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使护理文件不完整率由改善前33%下降到改善后7.67%,护理文件质量有明显提高,见表1。

4 体会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率,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使跌倒坠床评估表、疼痛评估表、外科计划表等表格中缺漏项、病情记录不连续等问题有了很大改进,降低了护理文件的不完整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有了明显提升,并且把品管圈活动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本科室部分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同时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在圈会上圈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使每个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不仅解决了现存的问题,并且达到共同帮助与提高,既充分发挥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护理文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贤娜.品管圈在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护理细节优化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450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8-01

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院年轻护士较多,由于护士在学校学到的护理安全知识很有限,岗前、岗后未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而护士自我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学习途径少。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较低。为此,我院护理部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开展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认知度为题的QC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护士共135人,学历本科11人,大专83人,中专41人;主管护师42人,护师28人,护士65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了解运用于护理工作的程序、方法、目的和意义。

1.2.2 组圈护理人员自愿报名 有7名自愿者组圈,圈员讨论确定圈名“携手给力圈”,选出圈长,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由圈长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每周活动2次,每次1小时左右,讨论解决一个主题。

1.2.3 选定活动主题 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法讨论并确定活动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9名圈员分别评分,按照总分高低排序,将《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确定为活动主题。

1.2.4 调查方法 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方面查找存在的不足,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知识教育现状调查表及护理安全知识考核,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状,找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针对问题的主要矛盾,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找出具体应对措施

1.2.5 确定目标 2011年6月底全院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80%。

1.2.6 拟定具体计划,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之后,各QC小组成员在圈长的带领下安照完善的计划书着手计划的实施。QC小组每个成员一起收集患者安全相关知识,每月编辑一本护理品管简报,简报内容包括品管微博,资源共享,护理安全知识必知,安全知识相关论文,法律法规,安全试题及答案,QC小组动态,护理新动态等几大板块。各科品管圈圈员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做好对本科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护理部开展了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及晨会提问,科内考核等其他相关措施的落实。

2 结果 QC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见表1。

表1 QC活动前后护士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n=107)人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5-013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on improving accuracy of pupil observation for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urgency and circle capacity, and activity proposal was decided.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objective was set according to the focus on improvement and circle capacity.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feasible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Accuracy of pupil observ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QCC activity was compared, and the effec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was confirmed. Results As for tangible results, the scores of examination on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nursing practitioners was (83.11±4.55) before the QCC activity, and the scores were (90.59±3.57) after the activity, the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nursing practitioner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upil observation; Specialized nursing; Execution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是指由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神经外一科实际开放床位33张,配备护士18人,以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品管圈由8名护士自愿组成,均为女性,年龄26~39岁,平均(32±5)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3人;学历:本科5人,专科3人;护龄>10年2人,5~10年3人,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本活动采取自愿报名[2]的方法,要求圈长为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师担任,圈员条件不限。最终有8名护士自愿组圈,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负责督促指导QCC小组活动及协调工作。圈长1名,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及管理,圈员6名。采用投票的方式,选定圈名为“中枢圈”,即人类的大脑,神经中枢、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的集结地,命令的发出者,我们是中枢的守护者,在此,爱在无声中传递,生命得以延续。

1.2.2 确立活动主题 由圈长组织圈会进行讨论,采用脑力激荡法,圈员们提出了多个主题问题,并按照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3],采用5、3、1打分标准,最终确立以“提高瞳孔观察准确率”为活动主题。

1.2.3 现状把握 首先对全科护士进行一次关于瞳孔观察相关理论知识的测试,并对现阶段神经外科护士对瞳孔观察的现状进行调查,入选标准为医嘱需要观察记录瞳孔变化的患者,时间选择在晨交班或夜交班时,由辅导员及圈长(2名护士长)观察责任护士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是否存在缺陷来完成。对于瞳孔观察过程或结果不准确的均为瞳孔观察缺陷,如观察手法不正确、手电筒亮度不够、未正确评估病房瞳孔观察环境、未及时观察瞳孔变化、观察瞳孔大小不正确等,共调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20例,存在瞳孔观察缺陷的为63例,缺陷率为52.5%。

1.2.4 目标设定 根据收集的瞳孔观察缺陷的原因分布,按照“80/20”原则[4],最主要的原因是观察手法、标准不一致,执行不到位及观察工具、环境不统一。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52.5%-(52.5%×91.49%×80%)=14.7%,即通过QCC活动后,瞳孔观察缺陷率的目标值降低至14.7%。

1.2.5 原因分析 针对瞳孔观察缺陷的原因,圈长组织圈员进行分析讨论。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及其他4个方面,绘制出鱼骨图(图1)。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现况调查中的问题点,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拟定对策,严格按照PDCA管理工具[6]落实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员瞳孔观察手法及标准的培训: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培训要求,圈长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培训方案的拟定及执行。对全科护士进行瞳孔观察方法的统一培训,并将瞳孔观察的规范操作流程制作成视频,方便护士随时反复学习。同时制作瞳孔大小观察标准卡尺,粘贴于病床床头,并发放给科室护士,使观察测量标准达到统一。②统一瞳孔观察手电筒及病室环境:科室统一更换同一型号的手电筒,观察瞳孔时保持病房适当光线及温度,以免影响手电筒的亮度。③讨论确定眼睑肿胀患者的瞳孔观察最佳方法:组织医生护士,共同讨论眼睑肿胀患者的观察瞳孔方法。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对于眼睑肿胀难以观察的患者,在使用药膏促进消肿的基础上,可应用凡士林油纱及棉签将眼皮卷下再行观察,可提高护士对眼睑肿胀患者瞳孔观察的执行力及准确率。④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监督,定时观察:护士长定期强调护士定时观察瞳孔的重要性,提高护士对定时观察瞳孔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监督,将定时观察瞳孔纳入质控范围,主要由圈长对责任护士进行不定时监督来完成。

1.2.7 评价方法 主要通过QCC活动前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瞳孔观察准确率及圈员的成长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成组设计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QCC活动前后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成绩比较 QCC活动前后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2 QCC活动前后护士瞳孔观察准确率比较 QCC活动前后护士瞳孔观察准确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8名圈员的评分比较显示品管圈活动后8名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积极性、品管圈手法的运用能力及幸福感8个方面自我评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张和妹[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中来,使我们发现了在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及质控等方面的缺陷,并积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策略,进一步规范专科护理的流程、方法及标准,并积极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及整体素质。

无形成果方面,本研究结果与其他许多研究结果[8,9]相一致,即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成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等方面较活动前均有所提高。表明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共同参与管理[10]的工作模式,使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参与进来,对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使自己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导地位,可提高圈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可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谐度及幸福感,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位成员的潜能。

活动开展前,全科护士接受了系统的品管圈业务知识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又将品管圈手法应用于各个环节,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圈员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灵活掌握和运用品管圈的步骤与方法,使圈员学会使用品质管理工具来解决护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品管圈活动的理念[11]在科室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在定时观察并记录瞳孔大小变化方面,改善较小,这主要与神经外科的工作特点有关,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多为急诊入院,大多要求护士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工作,进行抢救,加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较多,工作繁重。因此,观察记录不及时,疏漏观察记录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患者瞳孔变化非常迅速,同时也意味着病情的变化,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的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瞳孔变化,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就会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品管圈成员应该继续分析原因,制定可行有效的对策,最终使全科护士做到及时、准确地观察记录患者瞳孔变化。

据有关报道,随着时间的延长,品管圈小组活动的效果和效益会降低[12],为保持品管圈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定期改变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及目标,另外还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绩效和竞争进行奖励。除此之外,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还需要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之前要得到领导的批准及支持,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时与领导沟通,保证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通过开展此次QCC活动,提高了全科医护人员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掌握了一系列品管手法,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 肖远莉,刘红,吴胜林,等.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29-130.

[2] 刘庆兰,郑文龙.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04-2407.

[3] 黄玉婷,王斐,陆敏,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18-120.

[4] 杜天平,李莉,王治霞,等. 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43-945.

[5] 李克佳,胡建军,于俊叶,等.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三查七对”正确执行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11(4):80-81.

[6] 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硎. 品管圈活动在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3,28(22):71-72.

[7] 张和妹,柯雅娟,许晨耘,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J]. 护理学杂志,2013,28(20):81-82.

[8] 校爱芳,冯国琴. 品管圈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10-212.

[9] 陈媛孀,王博,王戈,等. 品管圈方法减少神经内科病区呼叫铃声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2014,39(4):540-542.

[10] Lin-run Wang,Yang Wang,Yan Lou,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41.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7

O引言

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完善活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将QCC活动运用到护士长日常检查项目的改进中,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每位圈员也在参与工作中各有所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成立温心圈,由3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5名护士共12名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对象33个临床护理单元的检查标准。以一个月时间作为品管圈周期,每月进行一次讨论,每次时间在两小时左右,由圈员提出当前问题,全员讨论提出解决方法。

1.2管理方法

1.2.1活动实施周期为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由品管圈小组成员提出问题,通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来确定内容按照内容的重要程度、问题的特性、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主题为“日常质控检查项目不明确”。

选题理由为:

①护士长对检查内容理解不够;

②日常检查内容不全,易漏;

③影响护理质量和管理质量。探讨出以前检查护理质量偏低,诸如检查标准与方式落后,检查内容不够细化、不全面等。

1.2.2目标设定:

①护理质量考核扣分降低;

②曰检查项目细化,内容符合等级医院要求。

③提高护理质量。

1.3临床观察指标。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各项护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尸<.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要对人的因素给与高度的重视,一切管理工作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基础。2[]品管圈管理比较适用于护理人员的管理,可以对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进行有效提高,培养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管理意识,通过全院合作,共同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护理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效果的提高。3[]本次研究中,我院温心圈”,以日常质控检查项目”为主题,运用“品管圈”pO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完善日常检查项目,大大提高护理质控质量。在全院33个科室将原来的巧项护理质量检查项目细化为140项,护理质量检查错误发生率下降38%,护理人员任务按时完成率为75%,目标完成率为62%,项目表格应用率为85%,仍需要改进品管圈的存在率为65%,危重患者合格率为99%,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为96%,患者满意率为98%,表二尸<.0001、表三尸<0.018与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相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陈蜜蜂.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U].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246

【2】王龙凤.护理质控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67至2570.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32-03

品管圈是相同的工作环境或相关地区的人积极自发组成的进行质量管理的小组活动。通常一圈由5~6个人组成,从中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成员为圈长,大部分为顾问,主管部门或护士长来监督品管圈实施活动的效果[1]。该活动能够更好地调动圈中成员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护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4]。本院的品管圈活动在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56~89岁,平均(65.0±3.2)岁。入院检查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工具,通过圈内成员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应用PDCA循环,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5],实施方法如下。

1.2.1 组圈 由5~6人组成一个团体,推举一名组织能力强的人成为圈长,一般选组(护士)长;选择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做为辅导员,负责品管圈活动的指导和评价。圈内成员进行讨论,并且表述个人的意见,确定圈名。

1.2.2 学习方案 利用各种会议期间,圈长将圈内人员参与培训,动员所有人员学习活动实施计划、工作标准和流程,让大家熟悉品管圈,并进行控制质量。

1.2.3 PDCA循环的实施 首先计划活动,同时组织成员,此期间做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成立改进小组,确定当前的规范以及流程,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选取能够改进的流程。

1.2.4 质量改进 实施PDCA循环,提高品管圈的进程和实施,并且及时评价和检测影响,对改进过程进行总结。通过现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1.2.5 患者满意度调查 在每月月底,护理部门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通过多次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讨论,通过问卷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每月月底对两组住院超过72 h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大概由服务态度、护理和病房环境、管理技术、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组成。每个问卷涉及20项,每项5水平等,得到1~ 5分,总分100分,得分>96分的即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士长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1)。

3 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在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护理模式的提高,提升护士的积极性进行管理,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意见,积极提出办法,运用知识战胜工作困难,从而提高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6]。参与品管圈多为护理人员,熟悉病房环境和患者情况,能够提出可行的方案,能够加强患者和护士的交流,使用品管圈活动非常灵活,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品管圈期间,护士积极参与品管圈的知识培训,对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学习。成员参与圈名设计、数据手机、原因分析,政策的提出和实施,表现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护理文化的提高[7]。

3.2 品管圈活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时间增加,通信机会上升,他们不断地理解信息,为住院患者提供便利。因此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方面与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品管圈实施后,成员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了个人的护理管理水平。作为圈长的护士长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用其娴熟的技术,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了患者的需要。

COPD患者病程时间长和风险因素多。更重要的是,通过单一的临床治疗有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预后较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保障,所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迫在眉睫的目标为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品管圈活动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循环活动,将健康教育活动转型成为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活动,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士与患者关系的协调以及提升护理质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参与到品管圈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护理知识技能以及专业水平,其责任感和热情也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其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增强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护士对患者全程细心体贴护理,落实多种多样健康教育[9],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从而使医院的工作井井有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实践证明,品管圈用于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在保健的环节中,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取得不同的效果,从而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实施PDCA循环,实施连锁对策[10],提升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22(4):1103-1104.

[2] 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3):255-256.

[3]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4] 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1089-1090.

[5] 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6] 祝丹.品管圈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10(6):166.

[7] 吴玲俐,温斌.品管圈活动对老年患者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143-144.

[8] 卢佳美,曾小芬,黄梅冬,等.开展品管圈活动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2-93.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9

全面品质管理和“品管圈”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管理领域,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效果肯定。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品管圈活动己经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这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1、什么是品管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也称为品质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首创,后来在英国、法国及韩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通常为3-10人),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

2、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

2.1培训

对全体护理人员由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开展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重点在于强化观念和达成共识,达到想做、要做和会做的目的。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考试,对圈长、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实施应用能力考核,如资料的收集、问题的选定等,来评价培训效果。

2.2组圈

QCC小组一般由3-10人组成,人太少则达不到改进效果,人太多则对组织能力要求太高,同时也不利于统一意见和行动。QCC小组中角色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圈长,一种是圈员,一般由护士长或资历较深的护士担任圈长,其他护士作为圈员。

2.3实施

QCC小组活动整个过程分为选择课题、现状评估、设定目标、根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效果评估及成果总结7个步骤。

3 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

3.1护理质量管理

通过调查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人满意度由90. 5%提高到96.5 %,认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之前的94. 54%上升到97. 55 %,护士综合素质从90. 06%提高到93. 32%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90. 22%提高至97. 1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阶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完成基木操作,还要求其应该从患者角度出发,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我国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最早将其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后来应用于质量的范围不断扩展,均有显著效果,充实了临床护理文化,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相应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万,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目前,品管圈]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包括预防医院感染、加强护理操作技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3.3护士素质

以“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理论水平”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由52. 6%提高到100 %,取得了较好效果。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中的作用,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对疼痛评估技能优秀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89 % 。

3.4健康教育

为提高护士对神经内科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对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行之有效的,能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较少,如何用品管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

【2】工复苏.从台湾经典案例谈医院的全而品质经营管理田.当代医学,2002.8(9):22.

护理品管圈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159-02

品管圈(QCC)又称作品质管理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活用品管圈手法(QC新旧七大手法),来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工作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每位成员享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1]。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加之医院根据门诊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另外还有门诊护士的其他待遇问题,致一些高年资护士工作消极懈怠,责任心渐减,同时影响到新进护士的积极性。为进一步研究品质管理是否能助推提高门诊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作用,2012年7月我们尝试采用品管圈方式对两个相邻护理单元人员进行管理,成立了“积极进取品管圈”,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措施, 提高门诊护士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门诊护士工作消极懈怠的原因

1.1 特殊的医疗环境

在我国新形式的医疗环境下,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同时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护士提出更大的挑战。护士有唯恐被“抓把柄”、不是自己的问题能不管尽量不管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影响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1.2 护理问题

上级检查发现一些问题,医院往往把问题的重点放在护理问题上,让护士误解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避重就轻,总拿护理说事儿,没事儿找事儿,以致有了护理问题没什么大事儿这种思想,进而影响到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3 医院绩效方案

2012年1月我院执行实施了绩效改革方案,即:临床科室奖金分配比例调整为医院最高,门诊医技奖金分配比例下调后低于临床一线科室,后勤机关奖金按医院奖金平均分配,低于门诊医技。但是我所在科室肩负着在我市享受优诊的离退休老干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无法推行本单元绩效考核方案,所以被划入后勤机关的绩效管理中,奖金属全院最低科室,这样一来,科室护理人员月收入较低,同时也有吃大锅饭的感觉,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1.4 门诊护士待遇

门诊护士外出学习机会较少,年度优秀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所占指标比例相对较少,省级市级一些人才选拔和参与的机会也很少,职称晋升不占优势,所以门诊护士认为医院不重视她们,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班工作懒散,专科毕业不再进一步学习报考本科,存在严重低学历的状况。

2 成立积极进取品管圈

以上诸多原因,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某种管理模式去进行门诊护士的护理管理。2012年5月,我们采用了品管圈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护士长的倡导下,两个相邻护理单元的护士自发成立“积极进取品管圈”。

3 提高护士积极性的品管方法

3.1 QCC理论培训

先对护理人员进行QCC理论培训,让她们了解掌握QCC方法。

3.2 成立QCC小组

招募圈员,自动自发原则,共有13名护士参与组成,圈长由1名本科学历高年资护士担任,负责计划、组织活动中的协调工作;护士长作为组员之一,协助提供交流、沟通和情感抒发的平台,同时负责协调工作:即经圈长协调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余11名护士为圈员。

3.3 问题和措施

发现问题,列出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圈长和圈员对问题加以讨论、理解、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对策,圈长向护士长书面提交,护士长对发现问题和对策进行协商指导,支持圈长的对策,每周开品管圈会,倾听圈员的意见,支持工作,每月反馈总结修改措施。

3.3.1 改善门诊护理内部环境 改善门诊护理内部环境对培养门诊护士素质非常重要。圈长组织,讨论情商的培养、讨论护士职业自豪感的培养、维护心理健康、树立门诊护士健康积极的形象、提高业务技术;采用QCC头脑风暴法[2],对全体圈内成员通过多媒体形式讲授护士事业责任心教育课,并且始终把这样的内容和思想贯穿在平时工作和活动中。让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3],不能把物质、经济、工作和事业价值的体现等值衡量,从整体来提高门诊护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及修养。改变逃避责任、“只扫门前雪”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改变护理问题无大事的思想,让每位圈员乃至全体门诊护理人员头脑中始终坚信护理问题无小事,消除“吃大锅饭”的意识,从而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3.3.2 加强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门诊护士模式也要改变,门诊护士素质技能的培养必须打破原有的观念。不能简单认为门诊护士只是协助门诊医生做些辅助工作,而是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提高自身护理技能,以更高的技能水平要求自己。除了要掌握门诊护理基本技能之外,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并不断扩大和充实自己。在掌握了广泛的护理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语言等多方面的边缘学科[4];圈内成员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上的提升,讨论圈内成员如何学习,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学习,如何提升自己。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增强护士的凝聚力,充分调动门诊护士的创造性以及工作的热情,促进门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3.3.3 提高护士奖金待遇 圈员提出奖金问题,经所有圈内成员协商,圈长代表圈员书面申请,由护士长向医院反映,要求适当提高门诊护士奖金待遇。护士长申请、协调。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3.4 人性化管理 讨论实施护士长人性化管理,了解护士所需,尊重护士的情感。圈长代表圈员提出要求,由护士长向医院上级部门申请,适当增加门诊护士外出学习、培训、进修机会,同时争取门诊护士评优、先进个人、以及职称晋升的指标名额。让门诊护士得到医院的重视和关爱,消除自卑感,调动护士的潜能,换发圈员的学习、工作热情。

4 效果

(1)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品管圈方法的实施,在1年的时间已有明显的效果。护士工作懒散懈怠情况明显改善,情绪积极乐观,科室有了很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工作中没有了推诿,团队更加协作。(2)科室护士7人报了自学护理本科,1人已通过考公共营养师考试,1人准备报考在职护理研究生班。(3)护理投诉率减少,病人满意度增加。

5 讨论

品管圈是由点及面、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质量管理活动,其核心特点是“自发组织”[5],让护士从一个管理的旁观者变成了管理的实施者,主动出谋划策,不断的进行自查、自纠和自我完善。实践证明,品管圈的推行和实施,使门诊护士对自身工作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提升,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智慧,激发全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促进“品管圈”活动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

“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全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6]。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管理为主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积极参与、团体合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7]。在圈会上,“品管圈”成员脑力激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8]。品管手法从不懂到熟练应用,使全员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增加了自信。

通过和谐、自主、自发的活动,培养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具有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9-10],整体学历水平提高,从而提高了门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卢芳燕,江南,赵锐.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 -666.

[2] 邱国秀.发展品管圈持续改进优质护理质量[J].临床护理,2012,9 (44):260-261.

[3] 孙多妹,王玉秀.品管圈在舒心师范病房中应用初探[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9-100.

[4] 薛朝霞.干部门诊护士素质的培养及管理[J].当代医学,2010,16(14): 162.

[5] 章飞雪,王莲月,于燕燕,等. “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实践[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9(27):127-130.

[6] 蔡贤黎,王萍,徐建鸣,等.品管圈活动减少内窥镜诊疗等候时间[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4.

[7] 许晨耘,符林秋,陈克妮,等.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品管圈护理活动[J].护理学杂志,2013,28(13):4-6.

[8] 张健,白晓霞.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