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9 03:16:52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1

审计假设(Auditing Assumptions),又称审计公设(Auditing Postulates),是审计人员根据已获得的审计证据和经验,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审计事项所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作出的推测性解释或假定的说明。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推导其他审计命题的逻辑起点,没有审计假设,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联系就失去基点,同时,其也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审计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假设建立的正确与否。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莫茨(R. K. Mautz)和夏拉夫(H. A. haraf)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审计假设这一概念,开创了审计假设研究的先河。随后,众多学者如汤姆・李(Tom. Lee)、尚德尔(Charles. W. Chandl)、大卫・费林特(David Flint)也纷纷就审计假设模式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我国对审计假设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日趋活跃,见仁见智,但仍未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中外审计假设研究的比较,指出其优缺点,以期对我国的审计假设研究有所裨益。

一、国外审计假设研究综述

1961年,美国学者莫茨和夏拉夫在其著作《审计哲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八条审计假设:①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②审计师与被审单位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③提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非常错误;④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⑤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运用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达;⑥如果没有明确的反证,对被审单位来说,过去真实的情况将来也属真实;⑦审计师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表达意见;⑧独立审计师承担的职业责任与其职业地位相称。

莫茨和夏拉夫是审计假设研究的先行者,他们提出的审计假设对完善审计理论体系和指导审计实践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随着审计环境的巨大变化,部分审计假设似乎已过时或值得商榷。①项是审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涉及审计对象及其是否可以验证两个要素,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膨胀,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范围扩大,纸质的审计线索被网络技术虚化,给知识经济下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该项只涉及财务审计,审计范畴相对狭隘。③项中若资料中不存在舞弊,审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实践证明,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化,使得会计舞弊案件频频发生,审计职业界已进入了“诉讼爆炸”时代。④和⑤项分别是关于内部控制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履行情况,假设的内容太过具体,抽象程度不高,不属于基本审计假设的内容;⑥项的依据是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但虚拟公司的兴起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⑧项未体现审计的特点,该假设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职业责任与地位都可以假设相称,故不应作为审计假设的内容。

1986年,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莫茨和夏拉夫所建立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条审计假设,并划分为三大层次,分别为:

基本依据假设:(1)没有充分理由信任所有欺目;(2)提高账目的可信性是审计的最基本任务;(3)审计是提高账目讨信性的最佳手段;(4)通过审计,账目的可信性是可以提高或验证的;(5)股东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是不满意的。

行为假设:(6)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并不妨碍审计的实施;(7)法律并不限制审计师行为;(8)审计师在精神和地位上是独立的;(9)审计师有承担任务的充分技能;(10)审计师能对其工作和意见的质量负责。

功能假设:(11)审计可以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并以适当形式在合理的时间与成本范围内进行审计;(12)内部控制的存在可使账目摆脱严重错弊;(13)公认会计概念与基础的适当和一致运用可以导致公允表达。

汤姆・李的审计假设第一部分分析了产生审计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第三部分分析了履行审计职能的基本条件。这种层次划分使得审计假设体系更加清晰、易于理解。与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假设相比,汤姆・李的审计假设不少是与其相同的,当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加了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假设,这是之所以需要审计的理论依据,得到了众多审计学家的认可。但是汤姆・李的审计假设也有受人非议之处,他所提出的一些新的审计假设是否成立也是个问题,如“对审计人员存在合理的法律约束”,这一命题,实际上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不能定为假设;又如“具有计量和反映年度会计信息的公认会计原则和方法”这一条似无意义,还不如莫茨和夏拉夫的“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更贴切、更有必要;(6)承认了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利害冲突,但(8)称审计师在精神和地位上是独立的,显然是一对自相矛盾的命题;各审计假设之间的独立性不强,如(1)、(2)、(3)、(4)、(12)、(13)项。

大卫・弗林特在其1988年出版的《审计哲理导论》一书中提出了七条审计假设:A.审计以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经济责任的存在为前提;B.经济责任的内涵非常模糊、复杂,解除经济责任非常重要,而这一切均要靠审计予以解释;C.审计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地位独立性和在调查和报告方面不受约束;D.审计对象的内容,如行为、业绩、成果、业务记录、经济业务或与此有关的事实或说明,都可通过证据予以证实;E.可以对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等判定责任标准并予以计量,然后对照标准作出判断;F.应明确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的意义、重要性和目的,通过审计,可对其可信性作出清晰的表述和传递;G.审计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弗林特的审计假设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一改过去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研究审计假设的做法,其不仅适用于财务审计,也适用于管理审计和经营审计,从而为建立广义的审计理论结构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基础。此外,他将审计理论同理论联系起来,首次提出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前提。但是,费林特提出的审计假设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部分假设过于抽象,其实用性、有效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A项和B项间的独立性不强,B项完全可由A项演绎出来;G项属于审计职能的作用,不应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二、国内审计假设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有关审计假设的研究相对滞后,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其中,较早提出审计假设的是杨时展教授(1985),他认为审计假设包括:会计责任性、会计责任可确定性、审计人员可信性、内部控制的质与审计工作的量,公认会计准则的采用情况与会计报告的真实公允的相关性、证据的效力差别性、无反证判定性。其中后三项审计假设侧重于审计程序方面,审计概念也主要使用的是财务审计领域程序内的,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关于审计假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谢荣教授(1994)认为,我国的审计假设体系可包括审计必要性假设和审计条件假设两个方面:一是从信息论和论角度提出了审计必要性假设(即原因假设);二是审计条件假设,包括:(1)企业递交审计的信息资料是可验证的,重大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是可揭露的;(2)审计人员具备职业所需的独立性和胜任力;(3)如果没有确切的相反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被认为是正确的;(4)完善的内部控制可减少欺诈舞弊的机会;(5)审计风险是可控制的;(6)一贯采用整体上适合于企业环境的公认会计原则,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7)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能确保审计人员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履行其社会责任。其中,第一、二条假设是对审计客体和主体条件的设定,是最基本的条件假设;第三条是与审计范围及审计责任范围相关的假设;第四、五条是对审计方法的作用的设定;第六、七条是对报告内容的意义的设定。

为避免审计假设过于细化,蔡春教授(1995)提出了五项基本假设:责任关系假设、可信性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可避免利害冲突假设。其中,责任关系假设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可信性假设的关键意义在于说明了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可验证性假设是审计标准理论、审计程序理论的基础;独立性假设确定了审计的本质特征;可避免利害冲突假设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基础。同时认为,有效性假设不能作为审计假设的内容,因为该假设突出了审计的独立性,与独立性假设重复;再者,该假设说明审计是有意义的,但这样的假设没有理论上的意义,套用在其他学科上,同样是有用的。

周友梅(1995)认为我国的审计假设体系由以下五项组成:(1)审计存在的基础假设,是审计存在的前提、审计存在的原因、审计存在的条件方面的假设,包括责任关系假设、可信性假设、可验证假设; (2)审计主体的执业假设,反映审计主体执业的地位、要求,包括独立性假设、胜任性假设、权威性假设;(3)审计对象的判定假设,是关于审计事项优劣作出判断的假设,主要包括错弊行为判定假设、会计资料判定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4)审计证据的质量假设,包括证据可靠性假设、证据重要性假设、证据充分性假设。

尤家荣(1995)认为,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假设应包含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人员假设和审计程序假设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构成我国审计假设体系。(1)审计必要性假设,包括:①会计信息是可以验证的;②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比未经审计的会计信息更有用、更可靠。(2)审计人员假设,包括:①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在工作上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②审计人员具备职业所需的独立性和胜任力;③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应的职业责任;④遵守审计准则能使审计人员实现审计目标和履行审计职责。(3)审计程序假设,包括: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减少差错或舞弊的机会;②一贯遵守总体上适合企业环境的公认会计原则,可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充分表述;③没有相反的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可认为是正确的;④审计证据因其形式和来源不同,证明力也不同。

三、研究述评

对比国内外审计假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1.不同观点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难以趋同。

从国内外审计假设研究成果来看,尽管众学者对其研究已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仍然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和结论,且国内外不同观点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无法像会计假设那样达到高度统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审计类型在目标定位、工作程序、报告方法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审计假设难以趋同;另一方面,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不高,由我国近年来此类研究文献较少可见一斑。

2.面临抽象概括与全面具体之间的两难境地。

随着在审计假设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界逐渐意识到,审计假设一方面要有综合性和代表性,即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审计行为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及各类审计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应具有全面性,即从时间上,适用于审计从产生起历经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内容上,既适用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又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审计。但要从繁杂的审计现象中提炼出最精练、最概括的审计假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纵观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假设模式和近年来我国在审计假设方面的研究,几乎均未能协调好抽象概括与全面具体之间的关系。到底应如何兼顾,仍是审计假设研究中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3.重理论轻实务,难得到审计实务界的认可。

目前,我国现有的文献对审计假设的研究太过偏向于理论方面,只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了审计假设的要点,即只提出假设,没有验证假设的过程。到底归纳总结的假设正确与否,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很少有人做过专题研究,这就很难使研究人员在理论上提出的审计假设得到实务界的普遍认同。

4.研究方法较单一。

在关于审计假设的研究中,规范性研究文献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有少数与实务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归纳法,从根本上引入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献几乎空白。事实上,规范性研究固然是审计假设的重要研究方法,但这类文献只能解释“应该是什么”,而没能注意到目前审计实务的真实状态“实际是什么”。所以,可以尝试引入其他研究方法作为补充,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使审计假设更好的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审计基本假设探讨[J].财会月刊,2009,(8).

[2]杨时展.审计公设刍论[J].财会研究,1985,(7).

[3]谢荣.论审计假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财经研究,1994,(2).

[4]蔡春.基本审计假设探讨[J].审计研究,1995,(6).

[5]周友梅.审计假设体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1995,(3).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2

2.观点新颖。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会计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专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论文(论著)不多、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没有一个明确的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存在很大关系。该书在深入分析审计文化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将审计文化目标确定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并以此为基点构筑的审计文化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审计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3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开始进行环境审计;80年代扩展到欧洲,而后亚太地区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审计;进入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也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审计制度。尽管如此,有关环境审计的研究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还只停留在对某一方面理论的描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对现行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回顾

1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对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虽然争议颇多,但多数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陈东,1999)、大循环成本理论(陈东,1999;杨芳,1999;薛岩张晓君,1997)、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和资源价值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是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人从审计产生发展的过程、开展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经济的管理职能和环境审计能够满足审计的本质要求等方面对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2环境审计本质

高方露和吴俊峰(2000)认为,目前对于环境审计本质存在三种认识,即“检查论”、“评价、鉴证论”和“经济监督论”。检查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适应于环境要求的有关经济业务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评价、鉴证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责任和环境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或鉴证;监督论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即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而他们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即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

3环境审计职能

王炜、王阳和雷东风(2000)认为,监督、鉴证、评价和防护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王学龙(1997)认为,监督、鉴证和评价是环境审计的三大职能,经济鉴证职能是环境审计的基本职能;姜彦秋(1999)认为,对大循环成本进行估算、监督与评价,是环境审计的重要职能;孟焰和王坤(1997)则认为,环境审计有七项职能,即符合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过渡审计、污染预防审计、环境负债审计和产品审计。

4环境审计目标

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有一元、二元和三元论。一元目标论(李学柔,1997)只是一一列举环境审计应达到的目标。二元目标论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二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高)目标和具体目标(陈东,1999;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1997;袁素琴,2000;靳永军,2000);三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赵春涛,1999;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梁森杨卉,2000)。三元目标论认为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张以宽,1997)。

5环境审计假设

(1)王学龙(1997)提出八项假设: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②审计人员与环境管理责任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③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④环境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可验证性;⑤环保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性、效益性;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⑦过去认为真实,将来仍然认为真实;⑧会计资料依据会计准则公允表达。

(2)张以宽提出(1997)六项假设: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审计监督和鉴证;②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需要评价的;③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是需要执行监督的;④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经过评价的;⑤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的支出和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的会计核算资料是需要鉴证的;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是有能力进行执法监督的。

(3)黑龙江省审计学会(1997)提出五项假设,与张以宽的后五项相同。

6环境审计原则

关于环境审计原则,学者们提出以下观点:①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③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④外部影响的内在化;⑤社会性;⑥法规性;⑦规范性与适度灵活性的统一;⑧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⑨重在事前的环境审计原则。

7环境审计准则

(1)靳永军(2000)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什么区别。

(2)刘力云(1997)也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应在《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和正在拟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增添环境审计方面的有关条款。

(3)辛金国和李青(2000)、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认为环境审计内容涵盖广、针对范围大、使用对象多,应该有自己的准则,并分别从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8环境审计程序(步骤)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环境审计程序应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审计前期准备;二是现场审计,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三是作出审计报告(审计完成)。还有学者认为,除以上程序外还应进行复审和跟踪审计。

9环境审计方法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同时,环境审计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10环境审计主体

(1)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都是环境审计的主体(陈淑芳李青,1998;包强,1998);也有人认为构成环境审计主体的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至少现阶段不应包括民间审计组织(陈东,1999)。

(2)专门从事环境审计的中介机构(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11环境审计对象

(1)被审计单位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按被审计单位分为3大类:企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包括环境产业)、国家和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承担环境保护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2)环境责任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陈东,1999;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靳永军,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经济责任(包强,1999)。

(3)经济活动论。典型观点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的事项,即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政策、项目和活动(黄友仁林起核,1997)。

(4)其他。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目标和环境管理责任(庄表峰林星火,1997)。陈正兴(2001)在其《环境审计》一书中从国家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三方面分别分析了环境审计的对象。此外,有的学者还研究了环境审计依据、分类、特点、功能、作用、任务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所以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对环境审计研究的评价

1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

(1)紧密结合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从70年代起,我国陆续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法》、《森林法》、《渔业法》等法规。1994年,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且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2000年11月6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见,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是随着这一进程而逐步发展和深化的。

(2)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除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对国家环境审计进行研究外,研究者们还对尚未开展的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将来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他们认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达到二者的统一,这样内部审计部门的介入成为必然。

(3)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对环境审计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环境审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所瞩目。中国审计学会于1997年初确定以环境审计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审计学会以实施环境审计的经验和问题为基础撰写论文,并组织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于当年6月在厦门市举办了环境审计研讨会;《审计研究》在1993年第3期,刊载了加拿大审计长丹尼斯所著《环境审计———九十年代的挑战》这篇论文,其后陆续刊登了多篇译著,为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主要服务于国家审计。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就目前而言,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我国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环境审计工作同样以国家为主。因此,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领域,这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

(5)吸收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在审计学的基础上,环境审计研究汲取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

(6)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广度。环境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经多方努力,其研究已深入到各个方面,包括对环境审计动因、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环境审计本质、环境审计职能、环境审计目标、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方法、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对象等方面的研究。

(7)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现已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观点;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陈正兴在《环境审计》一书中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在原有常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审计所要运用的特殊方法,并将其分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两大类;此外,有些学者对环境审计对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突出了环境审计的特色。

(8)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相互结合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环境审计大量运用了规范研究,并辅以实证研究中的调查、分析。

2环境审计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学者只注重环境审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环境审计理论是一个系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环境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其自身的组成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只研究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

(2)研究偏重于实用性。当前,多数学者只研究应用性较强的理论,诸如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技术与方法,而忽视了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等基础理论的探讨。一般认为,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是确立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要素的基础。在没有确立环境审计假设、原则等要素的情况下,研究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难免会出现偏差。并且,由于现有环境审计研究多数是对实践的解释,很难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作用。

(3)研究难以深入。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大多是在常规审计理论之前冠以“环境”二字,其内容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没有体现出环境审计的独有特色。当然,要挖掘环境审计理论与常规审计理论的不同之处,突出环境审计理论的特色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却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关键所在。

(4)概念界定不清。多数学者在论述某一理论之前,并不对这一理论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而是直接阐述其内容。实际上,不同的学者虽然使用同一个名词,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极大的分歧。这样极易造成理论研究的不一致,严重阻碍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5)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不够。在研究中,虽然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并从中吸纳了它们的优势。但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地把上述学科的内容直接移入环境审计,而没有使它们真正融合,进而形成一个充实而完备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6)实证研究成果偏少。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规范领域,而实证领域的成果偏少,在大多数问题上没有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

(7)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研究不够。虽然就现实的状况看,环境审计应以国家审计为主,但从长远的角度讲,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终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们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停留在国家审计,对内部和民间环境审计研究的不足将无法适应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

(8)研究力量不足。一方面,当前环境审计研究的任务繁重,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环境审计研究的人员不足、水平有限。一般来说,研究环境审计的人员包括教学和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者和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工作者。在他们当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能真正投入到理论研究中的人少而又少,难以集中力量对环境审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三、环境审计研究应处理好的关系

1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环境审计是集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医学、环境法学、社会学、统计学和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一门边缘学科。但是,它并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拼凑,也不是相关内容的简单相加。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体系和特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审计研究是一种开放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处理好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并使它们充分融合。

2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关系

环境审计运用了常规审计的基本理论,是对常规审计的一种继承;同时,它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向环境责任扩展后形成的,是常规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常规审计中包含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部分;环境审计同样也包含这三部分。在研究中,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是要挖掘常规审计与环境审计的相同之处,以资借鉴;二是要找出两者的区别,以突出环境审计特色。

3必须处理好不同种类环境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①环境审计按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当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以国家审计为重点,逐步带动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发展。②环境审计按内容和目标

可分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一方面,它们在对象、依据、目标、范围、报告内容和报告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环境审计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现。当前,我国环境审计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应尽快发展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

4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

环境审计理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它的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包括环境审计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二是环境审计应用理论,它的实务性强,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内容。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做界限分明的截然划分。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应用理论的研究;应用理论又可以促进基本理论的发展。当前,我国学者主要进行的是应用理论的研究,而对于基本理论却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在研究应用理论的同时,必须抓紧基本理论的探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理论

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定环境审计理论体系中应包含的要素,并对各个要素的含义进行界定,这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前提。对于究竟应包含哪些要素必须有一个统

一、规范的衡量标准,以保证理论要素确定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其次,要确定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环境审计研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确定研究起点是重中之重。实质上,上述过程就是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对环境审计理论进行具体研究之前,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合理、有效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6必须处理好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实证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有利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其理论性不强,没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难以指导和预测实践;而规范研究,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其正确性难以验证。因此,我们应把规范研究的成果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使规范研究逐步完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证研究的指导作用。环境审计研究应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使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新晨

7必须处理好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既要着眼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和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又要考虑各种新思维、新观点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冲击,考虑各种新举措、新变革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影响。既立足现实又适应未来,把现实性和前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和发展环境审计实践。

8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日益国际化,要求各国协调行动,以缩小各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差异。因此,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应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样才有利于环境审计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国际同步。但是,各国社会经济制度、法律环境、道德文明观念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的情况未必完全适合我国,我国也有许多自己特殊的问题,因此,创新精神是必需的。也只有不断创新,环境审计才能逐步完善。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东:《环境审计若干理论问题初探》,《财经论丛》,1999年第3期。

2杨芳:《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薛岩、张晓君:《试论开展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4武佳:《关于环境审计》,《经济师》,2000年第7期。

5张军:《试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湖北审计》,2000年第12期。

6高方露、吴俊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王炜、王阳、雷东风:《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构思》,《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第12期。

8王学龙:《也谈环境审计》,《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9姜彦秋:《论我国环境审计》,《F101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5期。

10孟焰、王坤:《浅谈环境审计》,《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

11李学柔:《也谈环境审计》,《广东审计》,1997年第7期。

12陈淑芳、李青:《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当代财经》,1998年第9期。

13陈汉文池晓勃:《关于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14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论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15袁素琴:《浅谈环境审计》,《陕西审计》,2000年第1期。

16靳永军:《略论环境审计》,《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7赵春涛:《浅议环境审计》,《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8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探讨》,《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19梁森、杨卉:《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山东审计》,2000年第8期。

20魏顺泽:《我国环境审计的探讨》,《现代审计》,2000年第5期。

21张以宽:《论环境审计与环境管理》,《审计研究》,1997年第3期。

22黑龙江省审计学会:《浅谈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23刘力云:《浅论环境审计》,《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24辛金国、李青:《环境审计准则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25陈正兴:《环境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4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独立性。

2.理论。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独立性的解释。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审计独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因此,就需要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5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始进行环境审计;80年代扩展到欧洲,而后亚太地区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审计;进入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国家也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审计制度。尽管如此,有关环境审计的研究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还只停留在对某一方面理论的描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对现行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回顾

1 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对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虽然争议颇多,但多数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陈东,1999)、大循环成本理论(陈东,1999;杨芳,1999;薛岩张晓君,1997)、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和资源价值理论(武佳,2000;张军,2000)是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人从审计产生发展的过程、开展环境审计的依据、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经济的管理职能和环境审计能够满足审计的本质要求等方面对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2 环境审计本质

高方露和吴俊峰(2000)认为,目前对于环境审计本质存在三种认识,即“检查论”、“评价、鉴证论”和“经济监督论”。检查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适应于环境要求的有关经济业务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评价、鉴证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责任和环境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或鉴证;监督论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即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而他们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即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

3 环境审计职能

王炜、王阳和雷东风(2000)认为,监督、鉴证、评价和防护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王学龙(1997)认为,监督、鉴证和评价是环境审计的三大职能,经济鉴证职能是环境审计的基本职能;姜彦秋(1999)认为,对大循环成本进行估算、监督与评价,是环境审计的重要职能;孟焰和王坤(1997)则认为,环境审计有七项职能,即符合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过渡审计、污染预防审计、环境负债审计和产品审计。

4 环境审计目标

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有一元、二元和三元论。一元目标论(李学柔,1997)只是一一列举环境审计应达到的目标。二元目标论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二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高)目标和具体目标(陈东,1999;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1997;袁素琴,2000;靳永军,2000);三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赵春涛,1999;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梁森杨卉,2000)。三元目标论认为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张以宽,1997)。

5 环境审计假设

(1)王学龙(1997)提出八项假设: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②审计人员与环境管理责任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③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④环境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可验证性;⑤环保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性、效益性;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⑦过去认为真实,将来仍然认为真实;⑧资料依据会计准则公允表达。

(2)张以宽提出(1997)六项假设: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审计监督和鉴证;②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需要评价的;③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是需要执行监督的;④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经过评价的;⑤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的支出和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的会计核算资料是需要鉴证的;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是有能力进行执法监督的。

(3)黑龙江省审计学会(1997)提出五项假设,与张以宽的后五项相同。

6 环境审计原则

关于环境审计原则,学者们提出以下观点:①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③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④外部的内在化;⑤性;⑥法规性;⑦规范性与适度灵活性的统一;⑧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⑨重在事前的环境审计原则。

7 环境审计准则

(1)靳永军(2000)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什么区别。

(2)刘力云(1997)也认为,环境审计与现行开展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应在《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和正在拟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增添环境审计方面的有关条款。

(3)辛金国和李青(2000)、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认为环境审计涵盖广、针对范围大、使用对象多,应该有自己的准则,并分别从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8 环境审计程序(步骤)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环境审计程序应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审计前期准备;二是现场审计,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三是作出审计报告(审计完成)。还有学者认为,除以上程序外还应进行复审和跟踪审计。

9 环境审计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同时,环境审计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10 环境审计主体

(1)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都是环境审计的主体(陈淑芳李青,1998;包强,1998);也有人认为构成环境审计主体的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至少现阶段不应包括民间审计组织(陈东,1999)。

(2)专门从事环境审计的中介机构(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11 环境审计对象

(1)被审计单位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按被审计单位分为3大类:企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包括环境产业)、国家和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承担环境保护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王炜王阳雷东风,2000)。

(2)环境责任论。典型观点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陈东,1999;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靳永军,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经济责任(包强,1999)。

(3)经济活动论。典型观点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的事项,即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环境审计的对象是环境政策、项目和活动(黄友仁林起核,1997)。

(4)其他。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目标和环境管理责任(庄表峰林星火,1997)。陈正兴(2001)在其《环境审计》一书中从国家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三方面分别分析了环境审计的对象。此外,有的学者还研究了环境审计依据、分类、特点、功能、作用、任务等等。由于这些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所以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对环境审计研究的评价

1 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

(1)紧密结合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从70年代起,我国陆续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法》、《森林法》、《渔业法》等法规。1994年,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且制定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2000年11月6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见,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是随着这一进程而逐步发展和深化的。

(2)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除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对国家环境审计进行研究外,研究者们还对尚未开展的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将来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他们认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达到二者的统一,这样内部审计部门的介入成为必然。

(3)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对环境审计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环境审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政府、审计职业团体及其他单位所瞩目。中国审计学会于1997年初确定以环境审计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审计学会以实施环境审计的经验和问题为基础撰写论文,并组织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于当年6月在厦门市举办了环境审计研讨会;《审计研究》在1993年第3期,刊载了加拿大审计长丹尼斯所著《环境审计———九十年代的挑战》这篇论文,其后陆续刊登了多篇译著,为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主要服务于国家审计。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就目前而言,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我国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环境审计工作同样以国家为主。因此,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领域,这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

(5)吸收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在审计学的基础上,环境审计研究汲取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

(6)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广度。环境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经多方努力,其研究已深入到各个方面,包括对环境审计动因、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环境审计本质、环境审计职能、环境审计目标、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方法、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对象等方面的研究。

(7)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现已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观点;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陈正兴在《环境审计》一书中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在原有常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审计所要运用的特殊方法,并将其分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两大类;此外,有些学者对环境审计对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突出了环境审计的特色。

(8)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相互结合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环境审计大量运用了规范研究,并辅以实证研究中的调查、分析。

2 环境审计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学者只注重环境审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环境审计理论是一个系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环境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其自身的组成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只研究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

(2)偏重于实用性。当前,多数学者只研究性较强的,诸如环境审计程序、环境审计技术与,而忽视了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等基础理论的探讨。一般认为,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原则是确立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要素的基础。在没有确立环境审计假设、原则等要素的情况下,研究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难免会出现偏差。并且,由于现有环境审计研究多数是对实践的解释,很难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作用。

(3)研究难以深入。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大多是在常规审计理论之前冠以“环境”二字,其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没有体现出环境审计的独有特色。当然,要挖掘环境审计理论与常规审计理论的不同之处,突出环境审计理论的特色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却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关键所在。

(4)概念界定不清。多数学者在论述某一理论之前,并不对这一理论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而是直接阐述其内容。实际上,不同的学者虽然使用同一个名词,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极大的分歧。这样极易造成理论研究的不一致,严重阻碍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完善和。

(5)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不够。在研究中,虽然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并从中吸纳了它们的优势。但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地把上述学科的内容直接移入环境审计,而没有使它们真正融合,进而形成一个充实而完备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6)实证研究成果偏少。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规范领域,而实证领域的成果偏少,在大多数上没有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

(7)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研究不够。虽然就现实的状况看,环境审计应以国家审计为主,但从长远的角度讲,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终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停留在国家审计,对内部和民间环境审计研究的不足将无法适应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

(8)研究力量不足。一方面,当前环境审计研究的任务繁重,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环境审计研究的人员不足、水平有限。一般来说,研究环境审计的人员包括教学和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者和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工作者。在他们当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能真正投入到理论研究中的人少而又少,难以集中力量对环境审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三、环境审计研究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

1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环境审计是集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医学、环境法学、学、统计学和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一门边缘学科。但是,它并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拼凑,也不是相关内容的简单相加。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体系和特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审计研究是一种开放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处理好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并使它们充分融合。

2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关系

环境审计运用了常规审计的基本理论,是对常规审计的一种继承;同时,它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向环境责任扩展后形成的,是常规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常规审计中包含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部分;环境审计同样也包含这三部分。在研究中,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是要挖掘常规审计与环境审计的相同之处,以资借鉴;二是要找出两者的区别,以突出环境审计特色。

3 必须处理好不同种类环境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①环境审计按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当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以国家审计为重点,逐步带动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发展。②环境审计按内容和目标可分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一方面,它们在对象、依据、目标、范围、报告内容和报告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环境审计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现。当前,我国环境审计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应尽快发展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

4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

环境审计理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它的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包括环境审计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二是环境审计应用理论,它的实务性强,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内容。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做界限分明的截然划分。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应用理论的研究;应用理论又可以促进基本理论的发展。当前,我国学者主要进行的是应用理论的研究,而对于基本理论却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在研究应用理论的同时,必须抓紧基本理论的探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 必须处理好环境审计理论

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定环境审计理论体系中应包含的要素,并对各个要素的含义进行界定,这是环境审计研究的前提。对于究竟应包含哪些要素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衡量标准,以保证理论要素确定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其次,要确定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环境审计研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确定研究起点是重中之重。实质上,上述过程就是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对环境审计理论进行具体研究之前,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合理、有效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6 必须处理好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实证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有利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其理论性不强,没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难以指导和预测实践;而规范研究,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其正确性难以验证。因此,我们应把规范研究的成果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使规范研究逐步完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证研究的指导作用。环境审计研究应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使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7 必须处理好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既要着眼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和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又要考虑各种新思维、新观点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冲击,考虑各种新举措、新变革对环境审计工作的。既立足现实又适应未来,把现实性和前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和发展环境审计实践。

8 必须处理好特色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日益国际化,要求各国协调行动,以缩小各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差异。因此,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应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样才有利于环境审计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国际同步。但是,各国社会经济制度、环境、道德文明观念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的情况未必完全适合我国,我国也有许多自己特殊的问题,因此,创新精神是必需的。也只有不断创新,环境审计才能逐步完善。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1 陈东:《环境审计若干理论问题初探》,《财经论丛》,1999年第3期。

2 杨芳:《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 薛岩、张晓君:《试论开展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4 武佳:《关于环境审计》,《经济师》,2000年第7期。

5 张军:《试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湖北审计》,2000年第12期。

6 高方露、吴俊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 王炜、王阳、雷东风:《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构思》,《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第12期。

8 王学龙:《也谈环境审计》,《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9 姜彦秋:《论我国环境审计》,《F101财务与》,1999年第5期。

10 孟焰、王坤:《浅谈环境审计》,《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

11 李学柔:《也谈环境审计》,《广东审计》,1997年第7期。

12 陈淑芳、李青:《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当代财经》,1998年第9期。

13 陈汉文 池晓勃:《关于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14 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论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15 袁素琴:《浅谈环境审计》,《陕西审计》,2000年第1期。

16 靳永军:《略论环境审计》,《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7 赵春涛:《浅议环境审计》,《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8 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探讨》,《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19 梁森、杨卉:《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山东审计》,2000年第8期。

20 魏顺泽:《我国环境审计的探讨》,《审计》,2000年第5期。

21 张以宽:《论环境审计与环境管理》,《审计研究》,1997年第3期。

22 黑龙江省审计学会:《浅谈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8期。

23 刘力云:《浅论环境审计》,《中国内部审计》,1997年第2期。

24 辛金国、李青:《环境审计准则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25 陈正兴:《环境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6

纵观国内外对于审计费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审计定价理论展开并逐渐深入的,也有少量研究关注特定因素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如新的法律法规颁布、事务所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从审计定价理论出发,审计费用包含审计成本、风险溢价和正常利润,可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审计费用。从审计成本角度出发,考察被审计单位以及事务所特征对于审计成本的影响,这些特征包括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存货、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经济业务复杂程度、控制子公司数量、行业类型、事务所规模、品牌溢价等。从风险溢价角度出发,考察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包括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率、盈亏状况、盈余管理强度、前年度审计意见、违规处罚事项、公司治理质量、内部控制质量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如公司所处位置、前年度审计意见、内审情况、非审计业务往来等。

一、审计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一)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资产规模越大,审计成本越高。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通过对我国2001年披露的590家上市公式的审计费用数据,利用Simunic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总资产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伍利娜(2003)、漆江娜(2004)、张继勋(2005)、王洪春(2002)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Simunic(1980)最早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费用的十大因素,发现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最关键的因素。Francis(1984)用修正Simunic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Firth(1985)、Taylor&Baker(1981)、Anderson&Zeghal(1994)、Krishnagopal& David(2001)等国外学者的研究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2)控制子公司数量子公司数量关系业务复杂程度,有关审计费用的实证文章中,子公司数量常作为解释变量被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控制的子公司数量越多,业务越复杂,关联方交易和舞弊可能性加大,增加了审计资源的投入。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的研究发现控股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在显著相关。韩厚生和周生春(2003)等国内学者研究都得到控制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的结论。Simunic(1980)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子公司数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Francis(1984)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控股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Krishnagopal& David(2001)也在其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但Firth(1985)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审计费用与子公司数量并不显著相关。(3)应收账款水平应收账款是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应收账款的虚构、坏账的计提与转回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因而,应收账款的核查是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需投入较多的审计资源,应收账款水平越高,审计成本越大。国内外大量研究结论显示应收账款水平与审计成本正相关。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的研究显示度量经济业务复杂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在0.01水平上与审计费用相关。张继勋、陈颖和吴璇(2005)在其研究中得到上述结论。Firth(1985)研究显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Simunic(1980)等国外学者在其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上述结论。(4)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水平与业务复杂程度相关,还与审计风险相关,故盈余管理水平既影响审计成本,也影响审计风险溢价。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审计所需投入的资源越多,审计成本也就越高;另外,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诉讼风险越大,也会通过风险溢价影响审计费用,本文将在审计溢价部分提及盈余管理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此处只阐述对于审计成本的影响。由于盈余管理水平本身不容易衡量,已有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结论。刘运国、麦剑青和魏哲妍(2006)借鉴Simunic的修正模型对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一定程度上,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注册会计师对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而伍利娜(2003)在其论文中得到不同的结论,认为处于“保牌”区间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并从审计双方议价、协商角度加以解释。事实上,在审计费用研究领域里面,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最热门的研究,众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难以详尽地加以归整,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些研究成果。另外,可能是研究方法、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方面的差异,某些方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相反,尚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事务所规模事务所规模差异往往代表了审计质量差异,不同的审计质量要求投入不同的审计资源。因而,事务所的规模会对审计成本产生影响。实际研究中,往往将事务所划分为两组——大所和非大所。伍利娜(2003)借鉴Simunic等1994年研究所运用的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有明显的影响,“五大”比“非五大”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2004)用2002年沪深股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比“非四大”高。其他国内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中,也考察了事务所规模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往往也越高。国外学者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Francis(1984)用修正过的Simunic模型考察澳大利亚审计市场,发现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Johnson , Walker 和Westergard(1995)在Firth的基础上研究新西兰审计市场,发现规模最大的五个事务所较其他事务所多收取24.1%的审计费用,即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Rubin(1988)、Mark DeFond(2000)等学者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但是,也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未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的系统性影响,并从事务所规模报酬、审计行业竞争程度的时期差异等角度加以解释,例如Simunic(1980)、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等的研究。(2)事务所行业专门化行业专门化是事务所基于对行业知识和行业审计程度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行业专门化战略可能为事务所提供总成本领先优势(Ratna,2005),也有可能为事务所带来产品差异化优势(Simunic& Stein,1987),这两种优势会对通过事务所行业规模经济与行业专长溢价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行业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经验曲线效应(Taylor,2000)等会导致审计成本的下降,进而影响审计定价,在不考虑审计双方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审计费用的下降。另一方面,行业专门化所导致的产品差异化优势,这种优势往往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有可能产生审计溢价,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国内外大量文献对行业专门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多数研究表明行业专门化与审计费用只看存在正相关关系。Craswell(1995)以1982~1987年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师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要多收取34%的审计费用溢价,并推断行业专长是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的基础,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体现。Defond、Francis和Wong(2000)对香港审计市场进行研究,发现“六大”事务所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多收取29%的审计费用。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特征,事务所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较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困难。已有关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事务所规模,因为事务所的规模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学者往往利用虚拟变量对事务所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研究。但是,也有少量学者关注到事务所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审计师特征、审计师行业专长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不对此类影响因素做系统的归整。

二、风险溢价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一)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研究 (1)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能够降低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而最终会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越高,其对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约束越强,因而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也越低,因此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潘克勤(2008)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公式治理质量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公司治理质量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高水平的公司治理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费用的发生。蔡吉甫(2007)也在其研究中得到同样的结论。(2)违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深证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简称“一会两所”)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处罚公告会产生明显的市场反应。被处罚公司再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公众关注度较高,且这类公司再度被监管部门审查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些处罚公告的后续反应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事务所对这些公司审计过程中,往往收取较高的风险溢价,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朱春艳和伍利娜(2009)通过研究2001年至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反应,发现处罚当年及以后年度被收取更高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未能按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和诉讼仲裁。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与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大,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审计风险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补偿。因而,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冯延超和梁莱歆(2010)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数据,考察诉讼仲裁、违规处分等法律事件对审计市场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陈小林(2007)认为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法律环境存在差异,法律制度完善、执行力度较大的省市,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大,审计定价相对更高。(4)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往往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度量,反映了企业对于负债的保证程度,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讲,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审计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多,审计费用自然越高。但是,实证研究中,对于资产负债率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利用Simunic模型实证研究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认为资产负债率对于审计费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Simunic(1980)最早在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中发现资产负债率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5)盈亏状况盈亏状况也是度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亏损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盈利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事务所而言,审计亏损企业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因而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带动审计费用的上涨。但是,实际研究中,并没有印合理论解释。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借鉴Simunic模型对590家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并没有发现盈亏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

(二)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1)SOA404条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s,以下简称SOA)404条款实施初年,美国审计市场审计价格上升。黄京菁、王禄河(2005)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费用上升的首要原因是执行SOA404条款的审计成本、风险溢价上升,次要原因是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审计成本上升是因为SOA404条款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要求对审计人员进行新条款培训;SOA404条款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更多主观判断,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将会产生更高的风险溢价);新条款的实施也增加了事务所的诉讼风险,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溢价要求。另外,SOA404条款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审计服务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SOA404条款的实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审计定价,导致了审计费用的上涨。(2)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事务所变更具有明显的信号效应,外部观察者对于事务所变更比较敏感,会猜测各种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研究事务所变更原因,认为事务所变更的原因之一是前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未能就审计收费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事务所变更具有系统性的原因吗?变更前后审计费用会发生变化吗?宋衍蘅和殷德全(2005)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继任会计师倾向于以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并为此要求较高审计费用;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会计师会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费用。李爽、吴溪(2004)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和诱导性审计师变更后的审计定价有所不同,诱导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高于自发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Lennox(2000)发现购买审计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收费增加正相关。(3)地区经济状况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同,审计市场可能有所区别,这些差异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导致被审计单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审计费用方面产生区别。实际研究中,有学者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探讨地区经济差异对于审计市场、审计定价的影响。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中国划分成四个区域,探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不同经济状况的区域之间审计费用存在区别,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审计费用更高。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2004)在其研究中,根据经济状况划分区域,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为一类,其余地区为一类,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4)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相对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来讲,前者审计风险更大。审计意见的区别,反映出财务报告质量差异,这种差异经过传递会在审计定价过程中得到体现,不同审计意见的审计业务可能收取不同的审计费用。国内外实证研究中,有学者利用虚拟变量探究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2004)利用虚拟变量将审计意见分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标准审计意见,研究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高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并认为事务所处于审计风险考虑调高审计收费。但是,伍利娜(2003)利用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未发现审计意见对于审计收费的系统性影响,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并没有系统性差异。Simunic(1980)在其研究中发现审计费用与保留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三、结语

经过国内外大量有关审计费用大量实证研究,积累了众多成果,理论界对于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审计费用领域已成为最重要、最成熟的审计研究领域。但是,结合我国审计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审计市场审计收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审计定价。理论是对现实的归纳与提升,但理论最终仍需回归现实。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结合我国审计市场实际情况,为监管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支持,是当下审计费用研究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蔡吉甫:《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审计研究》2007年第3期。

[2]韩洪灵、陈汉文:《中国上市公司初始审计的定价折扣考察——来自审计师变更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9期。

[3]黄京菁、王禄河:《SOA404条款引发审计价格上升对职业界的影响分析》,《审计研究》2005年第4期。

[4]李补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5]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审计研究》2004年第1期。

[6]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3年第1期。

[7]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8]潘克勤:《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NK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

[9]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10]宋衍蘅、殷德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1]王守海、杨亚军:《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费用研究》,《审计研究》2009年第5期。

[12]吴应宇等:《客户规模与审计费用溢价的研究:来自2001~2004年沪市的初步证据》,《会计研究》2008年第5期。

[13]伍利娜:《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分析——来自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会计研究》2003年第12期。

[14]余玉苗、刘颖斐:《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模型中的风险溢价及其内在化研究》,《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15]张继勋、陈颖、吴璇:《风险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的分析》,《审计研究》2005年第4期。

[16]张奇峰、张鸣、戴佳君:《中国审计定价实证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6年第6期。

[17]张旺峰、张兆国、杨清香:《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研究》,《审计研究》2011年第5期。

[18]赵敏:《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费用研究述评》,《商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13期。

[19]朱春艳、伍利娜:《上市公司违规问题的审计后果研究》,《审计研究》2009年第4期。

[20]Craswell, A. T., J. R. Francis, and S. L. Taylor. Audit Brand Name 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1]DeFond, M. L., J. R. Francis, and T. J. Wong.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2000.

[22]Francis, J. R.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Size on Audit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4..

[23]Johnson, E. N., K. B. Walker, and E. Westergaard. Supplier Concentration and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in New Zealand.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5.

[24]KrishnagopalMenon and David D. Williams. Long-Term Trend in Audit Fees.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1.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7

论文摘要:目前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普遍偏重对审计理论的讲授,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教育改革也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以传统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为切入点,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并构建审计案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后的实践教学,使审计案例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可能。

0 引言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体系中既包括审计的理论又包括了审计的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审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但由于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生看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对会计知识有较好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为提高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案例教学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1 审计案例教学实施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发现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仍有如下问题:

(1)审计案例的选用不恰当。

目前课堂教学的案例均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不够系统的问题。教师们在备课时所选用的案例多半都是国外的案例或者是上个世纪的案例,要么不能够有效的跟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么就是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很多只注重了会计实务的考核,反而忽略了审计的实务操作。

(2)师资能力不足。

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的学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不了解审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巧,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这是审计课程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学生不习惯、不配合。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不仅积极性较差,而且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气息更使学业也带上了某种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们学好一门课程通常有种种目的,或是为了拿到高分,或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导致学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案例教学的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2 审计案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2)科学设置课程,保证充分的课时。

目前,审计课程并没有象会计课程那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等不同级次,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而在实际中,由于课时、专业、学生层次等的不同,授课教师经常将同一门审计课讲成审计基础与原理、审计技术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建议独立开设审计学原理,以讲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审计基础理论,其课时应尽量压缩;再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其课时应充分保证课堂讨论的需要。两门课程之间应注意适当衔接。

(3)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提高师资能力和水平:①鼓励教师每隔二年或三年,即运用一学期时间到大型企业的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机构做兼职或脱产实践,以增强实践经验。这要求改变以往主要以课时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做法,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实践工作量。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或CPA考试,取得CIA或CPA资格。③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补充专业理论方面的新知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④适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审计实务高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审计案例教学有了好的“牵头人”、“领航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改变考核方式,获得学生认同。

传统审计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带有标准答案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形同虚设,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几乎决定了审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制度不能不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以我校为例,专业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而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出,学生之间分数几乎没有差别,根本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更没有包括审计实验、实训等环节。建议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专门给课题实践成绩一个固定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能力的重视,最终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倾心认同。

3 课堂案例教学建议模式

(1)课堂讲授方式。

以学生为讲授主体,教师进行总结。例如在审计理论课之后开设的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中,教师提供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审计案件,让学生以课程小组为单位,选取某个案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内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并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该案例的分析。教师对整个分析过程及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方式。

该种教学形式主要运用于审计实务部分的课程讲授。为使学生充分领会及掌握会计报表审计及审计意见出具类型等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编制不同内容的审计案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别编制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及会计报表审计等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审计实务案例。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力求既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又贴近实际的审计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在教学使用时,为节约时间,可以将审计案例提前发到学生手上,让课程小组先进行课下讨论。课堂上再组织案例讨论,然后教师抽选某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可以就关键问题或容易产生混淆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教师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就学生们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评。 转贴于

(3)案例情景模拟形式。

即借助模拟现实场景,通过设身处地、寓教于乐的教习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审计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主要运用于审计理论课程后的综合案例分析课程。在实际操作时,让每个课程小组编制一个5-10分钟的审计案例情景剧,在剧情中穿插一些违反审计准则的错误行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演示该案例。其他小组则以抢答方式指出情景剧中的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在案例考核时,可以从内容、表演、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表演小组予以评价,从抢答情况及指出问题正误方面对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模拟的案例情景涉及到业务承接、职业道德、货币资金审计、存货审计等诸多方面。角色涉及被审计单位经理、会计、出纳等不同岗位职员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等不同层次审计人员。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情景表演时小组全员参与,问题抢答时全班参与,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又在轻松的环境下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前述教学形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总结与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案例上,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总结,将案例分析的目的定位在对相应的审计理论的理解上,以及具体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的掌握上。

4 课后实践教学

(1)校内模拟审计。

模拟审计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对审计实践各环节的一次综合模拟。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极为方便的接触实际的条件,使学生无须走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体验到比较系统、全面的审计工作全过程,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专业理论和审计实务紧密结合。

校内模拟审计包括两个部分:手工审计模拟和计算机审计模拟。其中,手工审计模拟主要是结合审计学原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专业主干课的学习,重点模拟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审计模拟中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是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强调审计检查、计算、分析程序的基本功训练。模拟实习资料取材于公司的实务,并根据其大量真实的核算资料分析、筛选、增补而成。要求审计实习者完成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即从取证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直至撰写审计报告,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全部过程。学生的模拟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共安排8周的时间。这为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工作,对审计中的审查程序、专业技术方法、职能岗位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计算机审计模拟则是模拟操作相关审计软件,要求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整理任务,掌握相关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模拟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当然,这部分也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起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

(2)校外审计实习。

审计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在校期间阶段性的审计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及时了解课本理论与现实工作的差异,弥补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熟悉将来可能承担的工作,尽快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审计实习包括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主要是根据本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及兴趣取向,将学生分批、分期送入审计实践基地接触真实审计实务;毕业实习则是在毕业前(一般在大四上学期期末安排两个月时间)安排学生实习,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审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期内,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审计业务,从而切实提高其对审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8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的可喜的发展的同时,担忧仍不可避免,“做大”并不意味着可以马上“做强”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在注会行业发展过程中,只追求规模的扩张是远远不够的,审计质量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核心所在,事务所“做大”更要“做强”。规模扩大了,风险自然也随之增加,这就要求事务所必须关注风险控制的问题,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能为事务所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风险

1.1 与外部相关的风险

1.1.1 客户风险

客户风险指的是客户质量状况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法律政策的改变或者新政策的出台、客户自身经营不善、内部管理人员出现错误或者舞弊而引起的。这种风险并不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报告,而是被客户的不良经营而被连带成为诉讼目标。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已然遵循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了正确的审计意见,但是,在客户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倒闭时,遭受损失的投资人和债权人为了挽回一部分损失而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连带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不负完全责任,但是由于其与客户之间的特殊关系,加之具有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常常经济实力雄厚,所以往往难逃赔偿责任。如在2006年的“蓝田造假案”中,包括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8名被告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是会计师事务所在“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中承担连带责任的首例判决。

1.1.2 独立性风险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一条职业道德守则。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形式上的独立是一种外在表现,要求事务所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如果事务所没有坚持独立性原则,与客户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商业关系或者家庭私人关系、其他雇佣关系等等特殊联系,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为客户的意见所左右,导致客观公正性受损,难以发表正确的审计意见。

1.1.3 法律责任风险

《司法解释》中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产生的事由是不实报告。构成不实报告需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①违反法律法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②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1.2 事务所内部治理风险

1.2.1 人员管理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靠的是专业服务来盈利的,其资产体现在人员的品德、智力和专业知识上,这决定了“人”的重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要性,人员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比如合伙人的素质,决定了事务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务所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的传导等等;其他员工例如一般审计人员,无论项目经理还是审计助理,他们是审计业务、咨询业务、鉴证业务等工作得以开展的主力军,其能力和素质对事务所业务质量有重大影响,他们的决策能力、独立性、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胜任能力都会给事务所带来风险。

1.2.2 财务管理风险

与一般企业相同,事务所也因为资金的筹措、管理而产生财务风险。比如,财务机构设置是否得当、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收入与成本是否匹配等等。

1.2.3 文化管理风险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内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习惯、道德和信念等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能够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当文化与事务所的利益和价值发生冲突时就会对其发展起阻碍作用,形成所谓的文化风险。

1.3 审计职业风险

1.3.1 审计失职风险

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引起法律风险的原因,即审计人员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业务,导致审计结论偏离实际的风险。审计失职完全可以避免,但现实中许多事务所因为执业过程中没有对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产生失职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

1.3.2 审计职业风险

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具有过失的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按审计执业准则的要求来执行业务,但是,有时即使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偏离的风险。这主要与审计过程中运用的审计判断有关,审计判断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判断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受其会计审计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工作经验、处事习惯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难以制定出标准化的规范。在执业过程中,事务所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审计判断的风险。由于执业判断的运用,即使审计人员对审计准则“循规蹈矩”,审计职业风险也不可能完全被消除。

2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应对方法

2.1 固有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由于固有风险的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只能对审计结果提出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控制和防范固有风险应该加强对客户会计环境质量的要求,对客户财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进行深入了解,充分认识客户员工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操守,以对客户提供的内部资料的真实和可靠程度做一个摸底调查,扼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另外,要建立健全审计行业的规范体制,完善的法律体系得以让注册会计师有法可依,为审计创造出良好的职业环境,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也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稳定 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2 完善审计机构建设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风险,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是其应对之策。“人”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所以要想降低风险必须提高人员素质,高素质人才在执业中做出较为专业的判断,保持特有的职业敏感和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怀疑态度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这就要求事务所的合伙人应该重视吸引先进人才,以一套公平完善的招聘机制录用合格人选,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育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而且有着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优秀员工,打造高品质的审计团队。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有助于事务所提高核心竞争力、蓄养雄厚人力资本。原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在人才的培养时不惜大手笔投入,它鼓励员工参加CPA考试,不仅安排员工读书考试假,利用一带一的形式让老员工提携新成员,还给考试通过者设立相应的奖励,比如通过一门科目就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轻松平等的工作环境是事务所的特色,这与事务所所倡导的创新、高效而不失严谨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致同事务所每年在年审淡季都会给员工安排旅游,一方面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情,促进打造团结统一的优秀团队,另一方面给忙碌了一年的员工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是事务所的福利,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场所我们看到的是和一般事业行政单位所截然不同的工作气氛,员工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调侃,给埋头于表格、数据间的注册会计师们注入了热情和活力。

此外,在职责分工时要明确客户调查和风险评估职能。它们整合分析出来的客户资料和数据及时提供给审计部门,审计人员根据这些材料勾画出需要重点把握的审计事项、会计科目等基本情况,从而进一步制订出相应的审计计划,避免判断失误而引起的风险。

2.3 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

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得出合理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为了获得审计证据,必须采用合理恰当的审计方法。在审计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审计方法的选择,比如,对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储存的信息或者资产等采用检查;为了获取非财务信息可以采用询问相关管理人员的方法;而利用函证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在执行控制测试时常利用重新执行的手段;在对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就使用分析程序,以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让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审计的优势发挥出来。

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在思想上树立起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切实将审计工作转移到以风险为导向的模式上来。从思想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概念,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对审计程序进行规范、监督和评价结合的服务。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9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 录 3

引 言 1

1 审计失败概述 2

1.1 审计失败的意义 2

1.2 审计失败的本质 2

1.2.1 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 2

1.2.2 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效无关 3

1.2.3 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 3

1.3 审计失败的影响 3

1.3.1 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 3

1.3.2 对社会的影响 4

2 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5

2.1 审计失败的内部原因 5

2.1.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5

2.1.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5

2.1.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5

2.1.4 审计程序不妥 6

2.1.5 事务所内部的管理问题 7

2.2 审计失败的外部原因 7

2.2.1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7

2.2.2 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 7

2.2.3 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不健全 8

2.2.4 对客户的业务经营了解不够 8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10

3.1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10

3.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 10

3.3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11

3.4 改进审计收费制度,规范审计市场 11

3.5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12

3.5.1 大力推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12

3.5.2 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的合理设计 12

4 案例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中的会计审计问题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正文部分省略,如有需要可点击下方图标进行下载。)

参考文献

[1]李视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9).

[2]闫华红,张明.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10).

[3]杨桂宇.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理财.2010(9).

[4]史燕兰.审计风险与防范[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0(9).

[5]王兵,刘峰.安达信倒塌:研究发现了什么?[j].会计研究.2010(7).

[6]高嵩.审计委托关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0(7).

[7]王玉.我国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探讨[j].财政监督.2010(14).

[8]魏仁华.审计证据与审计失败的实务探究[j].财经界.2010(14).

[9]王潇明,王成龙,王青.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10]杨巧玲.我国审计失败中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0(10).

[11]王潇明,王成龙,王青.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9).

[12]赖丽娜.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5).

[13]孙妙娟.浅析财务审计失败的原因[j].财经界.2010(9).

[14]谢芳琦.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10(1).

[15]张扬.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j].公用事业财会.2010(1).

[16]兰艳泽,宾瑜.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基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视角[j].审计文摘.2009(12).

[17]乐菡.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9(12).

[18]付正昕.透过我国上市公司重大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审计失败成因[j].管理与财富.2009(11).

[19]陈晨.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j].中国经贸.2009(20).

[20]乔艳.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的最新演变及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

[21]曹细钟.金融危机:审计为什么也失败[j].中国市场.2009(32).

[22]郑美玉.浅议企业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j].商情.2009(24).

[23]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10).

[24]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9).

[25]李沛樱.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6).

[26]李平,王晓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1(9).

[27]余海宗,袁洋.财务报表舞弊、监管处罚倾向与审计师责任——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5).

[28]孙敬东.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9]孙谦,墙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j].会计研究.2011(8).

[30]施丹,程坚.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31]王杏芬.新合并浪潮下的时间压力与审计失败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8).

致 谢

--> 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四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阅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摘 要

审计失败是审计执业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责任的主要原因。审计失败是审计风险的极端情况,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信息使用者使用此审计意见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决策。并因此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最近,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揭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人们的严厉谴责。这一系列审计失败的案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时期。本文就审计失败成因进行分析,探索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审计失败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审计失败;审计责任;原因;审计风险;决策

abstract

审计原理与实务论文例10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分析

(一)委托理论的分析委托问题最早由罗斯提出,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论文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关系随之产生。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1976)认为如果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不会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转移。一般认为,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是委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完全是由于人的有限理决定了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所建立的主观模型也不一样。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可从时间和内容上加以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不对称,即逆向选择,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不对称,也就是道德风险。按威廉姆森的解释,机会主义即“欺诈性地追求自利”的行为,是委托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根据上述委托理论,在上市公司中的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人,人按双方的约定经营。会计信息是对人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也是委托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委托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会计信息,即便能够,每一个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同时,会计信息在人与委托人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作为人的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可能更多地想谋求自身的利益,虚列会计信息,粉饰经营业绩。委托人聘请外部审计师对企业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加以鉴定,正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标准的审计报告措词可以让委托人达成一致的理解,权威的信息鉴定又确保了所获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乐于让渡部分利益聘请审计师以规避投资风险。但经营者有自身的效用函数,为避免审计师察觉其舞弊行为后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很可能寻求审计师的合谋,或者以更换事务所相威胁,或以提高审计收费与长期业务往来引致的经济利益为诱饵,以便成功购买审计意见。

(二)契约理论的分析契约也称合约、合同,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或几方(至少两方)之间达成交易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包含以下原则:社会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互利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易宪容,1998)。契约有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之分。完全契约是指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不完全契约是指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事项的契约,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因而存在“敲竹杠”的问题,即一旦人们做出专用性资本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其投资贬值。审计契约是一项不完全契约,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并不清楚企业管理层的品行,企业所有权者即审计业务的委托者不清楚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也无法按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约束条件对审计师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以最小的资源耗费使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这显然背离了契约的理性原则。审计契约虽也旨在消除会计信息中的不确定性,鉴证会计信息,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但无论从审计实施过程还是审计结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不确定性。按现行的相关法律、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师只需“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这为审计师提供了意见购买的博弈空间。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审计师也可能受到“敲竹杠”之威胁。审计师的培养及其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事务所的专用性资本投资,也事关作为知识型组织的事务所的兴衰成败,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敲竹杠”的砝码。因此审计意见购买较易成功。

(三)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将其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同时,他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此后,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均对交易费用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研究结论从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看,审计意见购买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协调才能得以彻底防治。如(图1)所总结,它可从公司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即股东、债权人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经营者、职工、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师和审计信息提供者审计师入手,同时,它需要有相关行业协会和其他监管方的参与以及中介行业的发展(如个人或企业征信制)。防治措施中,首要的是审计委托权应当切实由不掌握审计信息剩余控制权的所有权人即债权人、股东职工来行使,由他们来选择审计师,因此审计委托关系应当从图右下角的由管理层来行使更改为虚线所指。其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构或机制来监督管理者,保护各类企业所有权者的利益。最后,对于审计活动的企业一方两个最重要的当事人———经营者和会计师可通过提高其违规成本来约束;另一方审计师可从执业行为和行业治理着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