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5 00:25:44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1

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全过程。本次培训我在网上学习的时间一直没有间断。聆听专家的谈话,与特级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语文教学的知识、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获益匪浅。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校的同行们进行了探讨和讨论,同时按时认真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行们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在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特级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大量的先进材料被我一一阅读,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也被我一一记录。我更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科学的方法会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有信心。

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2

教授们给我们授课的内容有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教师的成长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桂林市七星去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为我们讲授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我们的学员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束手束脚的,难以开展不起来”时,蒋局长给我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怕老虎就不养猪了吗?”让我们明白,教改工作并不那么平坦和顺利,我们作为一线骨干老师,担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蒋局长叫我们在教学上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说,考试成绩并不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成绩,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上要学会 “不打吊马桩,不放栏栅羊”,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下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讲的《教师成长与教师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在教学这个职业上快速地成长;桂林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彭红老师为我们讲《面向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教学不要忽视生活,要我们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还原儿童的本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教授的《语文课程改革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让我们走进历代书法大家和历代帝黄的书法世界里,感受国学的魅力;年过七旬的黄麟生老老师为我们妙趣横生地讲《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他的教学里,我们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实训基地听四位导师的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四位导师的课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级各年段的教学特点。导师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的学习方式,激烈的竞赛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莺老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让我们深深明白“磨刀布误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级的王微老师夯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令我们赞叹不已;五年级的高婉琳激情地阅读教学让我们置身其中;六年级苏力勤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作文离不开生活实践……

在民主小学的一个多星期的实训中,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学生在这样优秀的老师指引下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收获

1、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以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

2、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理论层次,提高了学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本次的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渗透着导师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对于提高我们学科理论的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导师王微老师严谨治学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折服,以她多年的研究给我们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梳理,使我在字理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学习的查缺补漏,让我知道的自己往后的学习方向,感受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知识功底的紧迫性。

3、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能力。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3

二、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题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4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5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1.召开成果交流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6

摘要:本实验研究探讨了融合教师反馈、同级反馈、会谈式反馈为一体的整合反馈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整合反馈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能提供多角度的即时反馈,能提升反馈利用率,因此,比单一教师反馈更能促进学生作文语言形式和语篇层面能力的提升,在语篇层面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本研究能为从单一反馈模式向多角度、多层次反馈模式转变的教学改革提供实验支持和建议。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师反馈;整合反馈;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53—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反馈模式研究”(编号:11WX316)。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袁华(1982— ),女,安徽宿松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二语习得。

一、研究背景

“反馈是读者向作者的输入,它的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 [1]反馈按内容可分为微观的语言形式和宏观的语篇层面两类;按方式可分为教师反馈(主要包括会谈式反馈和批语式反馈)和同级反馈两种。本文构建的写作反馈整合模式将教师批语式反馈、会谈式反馈以及同级反馈,依据其不同作用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其能配合师生的认知规律,动态地顺应写作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写作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要求。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开始对写作反馈进行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反馈、同级反馈以及两者的对比研究。关于教师反馈的研究结果有肯定教师反馈总体是有效的,也有认为批语式反馈费时低效的。[2]关于同级反馈的研究认为,同级反馈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也指出了受学生水平限制等问题。对比研究发现,学生更重视教师反馈。[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也有学者开始进行写作反馈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传统教师批改式反馈的研究,[4]EFL背景下运用同级反馈的实践研究,[5]以及教师反馈、同级反馈的对比研究,[6]研究结论也基本印证了国外的研究结果。

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普适的写作反馈方式存在弊端,有学者提出了“可采取一种兼收并聚的反馈方式”。[7]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相关研究,[8]但是,这些研究或仅将两种反馈简单结合,或需依托于教学团队的支持。本研究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整合同级反馈、会谈式反馈、教师反馈三种方式,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来探讨此模式的有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如何?

2.相比单一的教师反馈模式,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如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西某大学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技术1班和2班,共151人。其中技术1班(77人)为实验班,技术2班(74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前测作文成绩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学生初始水平基本一致。

(三)研究过程

本实验持续16周,两个班均由笔者授课,教学过程一致,两个班均完成了6篇作文;不同的是,实验班采用整合反馈模式,对照班沿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

在实验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整合反馈模式的培训之后,将其分成11个学习小组,7人一组,确保小组成员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每次写作过程如下:1.学生在课后完成初稿;2.进行同级和会谈式反馈,下一周课堂上,小组成员间互相评阅初稿,在30分钟内根据互评表做出反馈,接着展开20分钟的小组讨论以交流问题,期间教师依次加入到各小组中提供帮助,然后返还初稿;3.课后,学生根据反馈修改初稿后上交第二稿;4.教师反馈,教师评阅第二稿后,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5.教师反馈,教师选择几篇有代表性问题的文稿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对照班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教师评阅学生初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修改后上交第二稿;教师对二稿做出反馈,学生再次修改后完成第三稿;最后,教师在课堂上点评几篇学生作文。在两个班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修改作文的次数相同;不同的是,在对照班自始至终都只有教师反馈,而在实验班则融入了同级和会谈式反馈。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1.实验前测与后测。在学期开始及结束后,笔者以国家四级作文考试形式分别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与后测,题目分别为2011年6月和12月的四级作文题。评分标准以四级作文考试15分制的总体评分法为基础,其中又分出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每份试卷由两位教师评分,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75,一致性较高,取其平均值为最后成绩。使用spss17.0对前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两个班学生的初始水平相当。

2.问卷调查。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问卷共发放77份,回收77份,回收率为100%。

三、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

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0个客观选择题和3个开放式问题。客观题涉及学生对整合模式中三种反馈方式的反应;开放式问题涉及对整合模式的评价和建议方面。

对于同级反馈,73%的学生反映反馈内容主要是语言形式的反馈(如词汇、语法);38%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很大帮助,41%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一些帮助;40%的学生会根据反馈修改作文;80%的学生认为评阅他人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对于会谈式反馈,62%的学生认为会谈式反馈有帮助;就其作用,54%的学生选择了“集思广益、开拓思维”,30%的学生选择了“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对于教师反馈,76%的学生反映反馈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篇章层面的(如内容、结构);81%的学生能认真阅读教师反馈并修改作文;90%的学生认为教师反馈很有帮助。

在3个开放式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进行评价”:76%的学生给出了积极评价,内容包括“能(较)全面指出作文中的问题”(52%),“能(较)明显提高写作水平”(70%),“能使自己更加注重对作文的修改”(80%);21%的学生评价中涉及到消极词语,如“增加工作量”(32%),“作用不大”(10%),“同级反馈有错误,不赞同其反馈内容”(69%)。第二个问题是询问学生“下学期要不要继续采用这种整合反馈模式的做法”: 91%的学生赞同下学期继续采用此教学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对此模式的建议”: 78%的学生提出“反馈中应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的要求。

由此可见,实验班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反馈和讨论,及时修改作文。

(二)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

前、后测的评分标准依据反馈内容的分类被划分成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语言形式包括拼写、标点符号、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问题;语篇层面指文章构思、内容和组织结构类问题。使用SPSS17.0对两班前、后测各分项成绩和总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推断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分项及总分的前测成绩平均值差异不大,均值差分别为0.0022、0.0407和0.0298,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分别为0.984、0.708和0.842,均大于0.05,显示两个班的作文基础水平无明显差异,表明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水平相当。分别对比两个班前、后测各项成绩均值发现,实验班两个分项和总分的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9416、1.0552和1.9838,对照班各项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2635、0.4628和0.7264,表明两个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语言、语篇以及总体上都有所提高,其中语篇层面进步更快。对比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发现,各项均值差分别为0.6759、0.5517和1.2276,并且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均等于0.000,小于0.05,呈现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班后测的各项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班,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各项成绩的提高幅度都远大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步。由此证明,在同等教学环境下,整合反馈模式比传统的教师评定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讨论

在整合反馈模式下,实验班学生各项写作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整合反馈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增加反馈量

整合反馈模式中的同级反馈使学生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去发现他人作文中的错误和长处,进而反思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会谈式反馈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拓展写作思路和视野。两者整合起来能促使学生参与互动,从而消除其在以往单一教师反馈方式中形成的依赖心理,促使其从不愿动脑去发现问题转变为积极地反馈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写作兴趣。

这三种反馈模式能涵盖作文中语言与语篇层面的大部分问题,而单一的教师反馈方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仅指出语言层面的错误就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因此,相比于单一教师反馈的有限内容,整合模式大大增加了反馈量,使每篇作文都能得到多角度的即时反馈。这种及时、全面的反馈能使学生更快地提升写作水平。

2.整合反馈模式能提升反馈利用率

在实验中,教师均要求两个班学生对文稿进行两次修改,结果迥异:在对照班,能根据反馈进行第二次修改的学生不到1/3,能按反馈进行第三次修改的学生更少,大部分学生只看不改;在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能按照反馈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且改动较大。通过访谈得知:对照班学生反映“老师批改时间过长,返还作文时自己已没有兴趣去修改”,不少学生还反映“不知道怎么修改老师指出的问题”;而实验班学生反映“及时反馈能使自己趁热打铁地去修改作文”,而且都认为通过生生、师生之间交流解决办法,“使得修改作文容易了些”。因此,在对照班中,教师反馈不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修改,当然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在实验班中应用的整合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反馈,使其写作水平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C.L.Keh.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

[2]J.Truscott.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

[3]D.R.Ferris.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Commentary on Student Revision[J].TESOL Quarterly,1997(31).

[4]叶绿青.作文评改及评改模式对学生作文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

[5]邓鹂鸣,岑粤.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究[J].外语教学,2010(1).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7

一、具体模块内容要素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模块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教师的教学需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以及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的。近年来,针对选修教材,从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直至现当代名篇名著都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不过,对各模块的研究并不平衡,其中讨论较多的是以下几个模块。

1.《唐诗宋词选读》模块

卢俊阐述了《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导言”部分设计特点。《唐诗宋词选读》中,“导言”是从诗歌史的角度,以优美的语言点出本专题的意蕴或鉴赏重点,能够调节学生的欣赏情绪,并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唐诗宋词“史”的观念。①

于扬对《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插图进行分类与评价,在肯定其丰富性的同时,指出了插图存在的不切实际、随意性强、简单浅显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增加贴切的诗意画、词意画;仔细斟酌人物画像;增添一些书影;每章前附图要慎重;推敲摆布位置;适当尝试“留白”与“补白”等。②

2.《唐宋家散文选读》模块

黄厚江对《唐宋家散文选读》的选文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大优点:(1)选文兼顾八家,风格多样。既大体符合家各自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又不拘泥于学界的分类,同时考虑到与必修教科书对有关作者已有选文的互补。这样既便于对这些散文大家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到风格多样的一流散文。(2)选文文体丰富,别具一格。唐宋家在以散代骈的同时,还用心于对各种文体的改造和创新。如韩愈的赠序,形式不拘一格,传记则融传记、寓言、传奇小说和杂文于一体。而柳宗元对寓言和山水游记,欧阳修、苏轼对赋体散文,都有开创性的发展。比较全面地接触和学习我国古代散文的各种文体, 是这门选修课程相对于其他同类选修课程的明显优势。③

3.《现代散文选读》模块

冯为民认为选修教科书中的“资料链接”可视为是对新课标有关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理念的形象诠释。《现代散文选读》的“资料链接”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对不少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关注度、重视度不够的有效矫治。它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程“个性化”特质,具有开放的态势和多元的风格,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为高效的“教”和实实在在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④

高中阶段选修教材存在的瑕疵。陈兴才认为语文教材选编在重视选文品质的前提下必须重视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的学情,而《现代散文选读》的选文却呈现出基于选编者个人喜好与情感体验,忽视教师与高中学生阅读需求的“强体验”与反经典倾向。这两种倾向不仅削弱了教材的可读性与耐读性,还影响了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传承功能。⑤

4.《〈红楼梦〉选读》模块

邓拓认为《〈红楼梦〉选读》注重介绍红学界的研究成果,如在第二部分的“解读举隅”以及第三部分的“资料链接”部分,编者列举了一些红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而这些内容占了本书一半以上篇幅。此外,这本教科书图片较多。在开头彩页部分,分别列出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书影,以及主要人物的画像,还有《大观园图》。在每一部分的大标题之下,都有一幅题有“通灵宝石,绛珠仙草”的插图。为帮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红楼梦》,在第一部分有三张“红楼图表”,均是来自周汝昌等红学家的著作。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恰当的配图,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⑥

5.《短篇小说选读》模块

邓拓认为《短篇小说选读》注重引导,而非知识积累。每单元的导读,只有简短的几百字,对单元主题作提纲挈领式的介绍,而不是把文学知识都编写进课本。该模块的选文难度较大,虽然不乏莫泊桑的《项链》和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易懂的选文,但大部分选文相对高中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此外,这本选修教科书在设置思考练习题的时候,过分强调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课后思考题采用的是“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等提问方法,而没有具体引导学生如何去鉴赏小说。⑦

6.《中外戏剧名著选读》模块

宗华认为《中外戏剧名著选读》模块在内容要素上存在两个问题:(1)教材选文、材料等不具代表性或不当。如“舞台上的时空”专题选入的《茶馆》,在结构上,与狭义的开放式结构有一定距离,现在人们一般采用的是顾仲彝先生的提法,将《茶馆》归类为人像展览式结构。(2)教材“资料链接”“活动・探讨”“名著推荐阅读”部分的材料、练习题和名著推荐等与其所在专题的中心结合得不够紧密。如“寻找与等待:现代派的新突破”专题,它后面的“资料链接”没有紧扣“寻找”和“等待”这两个主题来选择材料,仅仅在空泛地介绍《青鸟》和《等待戈多》两部剧作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⑧

7.《写作》模块

陈卫华认为《写作》“走进现场”、“活动体验”、“写作实践”、“资料链接”这四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写作实践过程。每一个板块都有文章阅读并配以思考题,将写作知识、范文例文和写作练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学习写作知识,通过实践获得写作体验,通过感悟提高写作能力。教材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写作实践提供了有效操作的平台。⑨

8.《〈史记〉选读》模块

朱兵指出为了使学生在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史记〉选读》的编者在课文旁作了精心的注解。这些内容丰富的注解,或是详尽的译文,或是批注,或是名家的评点等等,为帮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深入分析文本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作了有益的尝试。⑩乔德平则认为《选读》所选课文大致涵盖《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是原典教学的极好教材,但是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注释有立说失据、望文生义、当注不注等问题。???

二、使用研究

教科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教科书的使用研究对于改善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搜集到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多是广大一线教师和课程教材研究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所做的使用现状分析和教学经验总结。

1.使用现状研究

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使用现状,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出了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毕晓祥指出,实际上众多学校的选修课的设置安排上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单方选择设置选修课程,不够合理,难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部分学校不会考虑多角度设置课程,而更多的是从高考的角度来选择。高考语文卷上考什么样的题目,就设置什么样的选修课程。据一般调查,各学校选修《选读》和《唐诗宋词选读》的比例最大,而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和《现代诗歌选读》的比例最小。大部分的选修教科书被束之高阁。此外,选修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选修课程未按规定开足,难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陈亚认为选修课实际的教学受到现实的制约:(1)教师因为高考的限制而放不开手脚,既然是高考要考的,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刻意用考点复习的方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2)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和专业知识的薄弱影响了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语文选修教师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3)苏教版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但是开设时间不足一个半学期。这样安排较为仓促,学生很难高质量的完成选修课内容的学习。此外,集中时段开设的选修内容不一定能够与必修内容衔接紧密,可能会导致选修与必修内容之间的断层。(4)学生在对选修课选择上,普遍存在功利性。在班级编排上,也存在学校排课难、课程开设难、教师监控管理难的问题。(5)在学生评价方面存在模糊化、简单化、人情化、随意化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研究者为了选修课程能够更有效地实施,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1)对教材编写者而言,应当精简和重组教学内容,适当减少选修模块数量。结合高中学生学情,编写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的教科书,还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科书的衔接问题。(2)学校层面,一方面,学校应当灵活地设置语文选修课程,跳出高考的圈子,加大经费投入,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既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又便于学校教学的管理实施。另一方面,应当加大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素养,保证选修课程质量。(3)对教师而言,既要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要不断探求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要避免教学的学术化,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而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要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4)学生应当重视选修课的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在具体的学习中,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体验、合作和探究。

2.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除了对教科书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外,还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运用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提出了相关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在16个模块中,《唐诗宋词选读》和《选读》这两个选修模块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几乎成为了必修,很受重视。因此,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侧重于这两个模块,对其他选修模块关注较少。

刘敬珍结合自己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根据诗词的特点用不同方法导入新课的问题。包括以评论导入高屋建瓴,以诗词导入温故知新,以历史背景导入有理有据,以故事导入激趣生情等方法。???刘敬珍还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拓展背景知识、拓展相关诗词和拓展教学渠道三个角度探讨了《唐诗宋词选读》拓展性教学的问题。???司庆强在实践研究中构建了《唐诗宋词选读》对话生成的“一体双翼”教学策略,即以课堂教学资源优化为主体、唐诗宋词“再创作”为左翼、文本选编为右翼。???

张翼对如何进行《选读》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要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他们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张敏尝试了四个层面的指导阅读方法,即分别从文言文的角度,史传文的角度,文学作品的角度和研究性阅读角度来分析教材中文章,简称“立体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从传统的文学文本中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达到有效积累的目的。???石群英认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课程价值的重要手段。于是他在《选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五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研习鉴赏式、拓展探究式、活动体验式、论文指导式、氛围营造式。???黄艳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尝试编演课本剧是一种有利于引领史记文言教学走向互动,走向生活,走向智慧的理想的教学方法。她将课本剧编演的过程分为教师激趣――学生编剧本――学生排演――师生互评四个步骤,并对每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几点思考

经过本文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们主要运用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内容分析等方法,研究视角有内容和使用研究,也有编写理念、体系结构研究等。研究者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套教科书,既能客观地指出它的特色所在,又能保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揭示它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毋庸置疑,这些研究对于苏教版教科书的不断完善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细究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学术界对该教科书的研究还存在盲区。

1.对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理论建设欠缺

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首次规定“普通高中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2003年,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但到目前为止,对语文选修课程设置及教科书编制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选修教科书编制的质量和研究的水平。

2.对语文选修教科书的实践研究不均衡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语文选修教材与教学的实践层面的探讨上。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受高考和学校选修课程设置的影响,目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研究并不均衡。在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中,古典诗词、现代散文、文言名著为主导的模块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研究的重点。而其他模块的相关研究有的屈指可数,有的则被忽略,如《现代诗歌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当代语言学习》和《实用阅读》这五个模块没有研究者给予关注。

3.语文选修教科书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

从研究人员组成来看,多为个人的研究,其中在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占了一定的比重,缺少集体的研究,特别是课程教材开发与研究人员、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在总结和反思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之后,我们更真切地感到教科书的编写着实是一件艰难又复杂的工程,同时,我们也深信经过教科书编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科书一定会日趋完善。

注释

①卢俊:《浅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设计特点》,《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

②于扬:《让画意与诗情相得益彰――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插图》,《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黄厚江:《领略古代散文的美丽风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家散文选读〉编写思路及教学建议》,《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4期。

④冯为民:《谈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资料链接”》,《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

⑤陈兴才:《从“强体验”看语文教材选编的反经典倾向――就苏教版高中〈现代散文选读〉教材与编者商榷》,《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2期。

⑥⑦邓拓:《高中语文选修课小说部分教科书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⑧宗华:《〈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内容评析》,《新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

⑨陈卫华:《苏教版〈写作〉选修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现代语文》,2012年第1期。

⑩朱兵:《关注“旁注”――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建议》,《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8期。

???乔德平:《关于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若干问题》,《文教资料》,2012年第3期。

???毕晓祥:《论如何有效设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科学大众》,2011年第3期。

???陈亚:《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现状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敬珍:《〈唐诗宋词选读〉导入探究》,《文理导航(中旬刊)》,2011年第11期。

???刘敬珍:《〈唐诗宋词选读〉拓展性教学尝试》,《科技视界》,2013年第7期。

???司庆强:《“一体双翼”:〈唐诗宋词选读〉对话生成的教学策略》,《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1期。

???张翼:《浅议如何进行〈史记・选读〉的有效教学》,《文教资料》,2011年第19期。

???张敏:《〈史记・选读〉的立体教学法尝试》,《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7期。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8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讲究“题海战术”,重点集中在文章中心思想、古诗词、语法等方面,但这种教学方式对职业教育显然并不适用。职业教育类学校通常采用各自地区的教材,或根据自身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来应对各自学生群体需求。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其间的跨度是很大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语文基础通常不高,从“题海教学”到“按纲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状态突然间发生松懈,一步步对学习放松心态,甚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本着按大纲教学的基本原则展开教学活动,造成了学生不爱听、教师没动力的情况产生。另外,由于原有学习基础的限制和个别知识基础的欠缺,如果按照现有大纲继续进行语文教学,则会有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一步步放弃学习,进而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没有针对性的补齐“知识拖欠”的前提下,是无法按照教学大纲正常开展语文教学的。而且,虽然有校本教材作为弥补,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得知,教材内容的编纂、汇集、审核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情况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下,就造成了教学知识的滞后和学生需求的脱节。所以,即使是校本教材,由于课时、学生基础等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当下环境中,开设语文类选修课,有针对性的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特定语文教学,提升其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 开设语文类选修课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不是很高,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高,学习基础不牢靠,所以,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查漏补缺。另外,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在入学时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形成了职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天然的“自选性”、“自愿性”,所以,职业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这一特点,广泛的开设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辅助。以语文教学角度来说,经过对学生的广泛观察、调研,历届学生的语文入学成绩普遍不高,语文基础较差,那么如果要开战语文类选修课就应该对应这些特点并结合学生需求来开设。经过长期的选修课实践,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选修课程内容开设、修订、研发之路,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开展广泛的学生调研,了解学生希望学习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而后根据现有条件和可建设条件来开设对应选修课;而后让学生自愿选择,考察每门选修课的选课率,对选课率高的选修课进行大班教学、对需要校外活动的选修课安排车辆接送(如?v史遗迹考察、参观博物馆、绘画采风等选修课),而对选课率低的选修课则进行重新研讨,找到对应办法或果断取消。学生选择选修课的原则是自愿按兴趣选择,所以学习的欲望更强烈,教师在准备教案和各种资料的时候也自然更有针对性,所以教学效果也更好。

3 语文类选修课的特点和建设

语文类选修课在设置时,不应只关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既然是选修课,不妨将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如历史、地理、政治这些在职业教育课程中通常不会单独开设的课程都可以列入语文类选修课教学的内容当中,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另外,在开设语文类选修课的过程中应该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教学、强制灌输造成逆反思想,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一步步的通过教育主题的引导,教育思想的融入,教育方式的多样来逐渐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对学习知识的渴望。

3.1 选修课的开设

语文类选修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是弥补学生语文基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增进学生学识的有力补充,所以,选定语文类选修课的主题就尤为重要,以长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开学前基础教研室语文组会在开学前对上届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兴趣进行调研,对上学年选修课的选定率进行总结归纳,并开始研讨新学年的选修课进行研讨。在开设选修课之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另外,一些在职业教育中没有的学科课程也可以归属到语文类选修课当中。比如对应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开设《网络小说赏析》、对学生中广泛探讨的穿越问题开设《穿越的必备技能》、对在学生群体中有广泛受众的网络游戏开设《网络游戏发展历程》等广受学生欢迎的语文类选修课选课率普遍在40%(同年级学生群体的百分比)以上。所以,职业类学校可以根据各自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归纳总结、优胜劣汰,在不断革新中逐渐完善语文类选修课体系。

3.2 选修课的选择

选修课的设置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选择的注意必须是学生,这是选修课程的主要原则,而不是学生为了修满学分,随便选择几个好通过的课程。所以,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必须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欲望进行广泛调研,根据自身情况和教学条件有针对性的设立对学生有益的选修课程。由于在在学生选择的过程当中,不应该添加任何强制环节,在各学期、各学年选择选修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强制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学时、学年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每年如何选择),在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有针对性的调研后不断对选修课进行重新核定、对内容进行重新审核,不断对选修课进行改进。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9

文学语言研究,实际上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文学语言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文学语言应该是这样?怎样创造应该是这样的文学语言?在现当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文学语言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现代文学语言学得以创立,并初步具备了独自的理论体系。今后,根据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促进先进文化的目的,按照繁荣文学艺术的大众需求,参照外来文化的价值判断,现代文学语言学必须大力发展。为此,发挥文化反省机制和文化选择机制的作用,对文学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加以严肃而审慎的学术探讨和学术反思,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经过爬梳清理,笔者认为文学研究中至今存在的几个误区值得语言学界和文论界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协同展开检讨和评说。 一、观念误区 观念之一:变异是文学语言的实质;文学语言的最主要的特质是“变异性”。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变异的语言,是变异的语言艺术,变异是文学语言的阐释基点,是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这是关系文学语言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的根本问题,关系文学语言为什么是这样的根本问题。 文学语言,实际上就是文学文本的实际语言形态,进一步讲也就是文学语体的语言形态体系。笔者在拙作《文学语言性质综论》一文中指出:“文学语言是作家(或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使用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独特体验,从而实现文学的各种功能所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语态。简言之,就是民族共同语的文学的审美功能变体。”[1]这是笔者在分析借鉴关于文学语言的文艺学本体定位、修辞学本体定位、语言学本体定位的学理基础上界定文学语言的。根据这个界定的哲学思辨过程,笔者明确提出文学语言的本质应该是语言的、文学审美的,是语言型和审美型的双向融合。关于语言型,勿庸置疑,就是指文学语言这个极端复杂的语言形态体系存在本身。对此,我们既可从语言层面作多角度的静态考察,也可从言语层面作多侧面的动态认识。先看语言层面,文学语言是个构成极端复杂的语言形态体系,是个表达手段或者说修辞手段极端丰富的语言形态体系,是个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说修辞方式包括修辞格极端丰富的语言形态体系;再看言语层面,创作主体的文体创新意识造就的一部部(篇篇)作品的言语形态呈仪态万千的气象,创作主体对语言手段或者说修辞手段的选择创新造就的一部部(篇篇)作品的具体言语形式或修辞形式和言语意义或修辞意义呈千姿百态的风貌,创作主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方法或者说修辞方式、方法的选择创新造就的一部部(篇篇)作品的言语表达方式、方法或者说修辞方式、方法呈万紫千红的景观。而其中的组成部分——变异的方式方法,只是一点点抢眼的奇特的风景。[2]关于审美型,也勿庸置疑,这是由文学语言学的学科定位——美学语言学决定的。 从文学的整体功能看,审美的功能是文学功能的基本功能和主导功能。文学的功能是个复杂的流动系统,一般来讲,它由政治的、认识的、伦理的、审美的等功能构成。 这些功能都蕴含在文学作品本身之中,也就是蕴含在作为文学的美学形式之中。其它各项功能必须融合于审美功能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其它功能的实现都要通过主导的审美功能。由此而论,文学语言的审美具有表现和再现的功能,自然制约并服务于文学的审美功能。综上所述,文学语言语态是由多层级多个元素构成的复杂语态,具有语言性和审美性双重属性。如果把这个复杂事物的本质归于单级化即单一的层次,简化为单元化即单一的元素,是很不科学的。也就是说,对文学语言的本质,任何一种单方面的学科把握(不论是文艺理论的,还是语言学的、修辞学的、语体学的),都是片面的。如果不是由多层级多个元素构成的复杂文学语态作阐释基点,关于文学语言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就得不到满意的阐释。 因此,我们这样认识和把握,完全符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阐述的事物本质的多级原理,完全适应现代美学、现代语言学、现代修辞学、现代语体学的理论科研水平。[3] 再看文论界和修辞学界对文学语言本质的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断和看法。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是本新说颇多、份量颇重的高校文学理论新权威教材。该书中指出:“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一般说来,各种语言形态,如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以及文言和白话等,都可以经过作家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成为文学文本语言组织的组成部分。”[4]这是个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具有时代水平的界说,它建立在对文学语言形态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上,无疑具有较鲜明的科学性。知名修辞学者高万云在《文学语言的多维视野》中指出:“文学语言应是以言意并重的审美形态为主要目的,以情趣想象为主要构建方法,以二度规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话语。”[5]这里的话语,从书中前后行文看,指话语形式,又指功能变体,还指存在方式。这是作者在探讨文学语言的语言内核、逻辑基础、民族品格、心理机制、审美追求、修辞意识、个性特征、游戏旨趣等诸问题的基础上抽象概括的界说。由此可见,作者的学术视野是开阔的,学术积累是厚重的,这等学术胸襟和气魄,值得称道。知名文论学者王一川在《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一文中指出:“在我看来,这五十年文学在语言上呈现大致四种演化形态:大众群言(1949—1977)、精英独白(1978—1984)、奇语暄晔(1985—1995)和多语混成(1996至今)。”[6]这里勿需评论其概括的科学性程度,单就纵的历时考察看,视野开阔,根据充足,认为文学语态呈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总体看法是不可否认的。从纵横结合的学术背景看,以上引述的三家代表性界说和看法,对文学语言本质等的研究基本上都能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遵循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的哲学原理,采用超验和经验相结合的哲学研究方法,作总体的根本的观念把握和建构。#p#分页标题#e# 尽管它们也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不具备绝对的真理性,但对文学语言本质的认识和把握离真理是较贴近的。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把上述文论界和语言学界的四家的界说和看法加以比较、加以综合,绝不会得出“变异是文学语言的实质”的结论。 (二)文学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是变异吗 这是关系到变异在文学语言中的地位的大问题。 笔者曾对当代文论界和修辞学界关于文学语言特征的研究作了比较研究。总起来看,文论界和修辞学界概括的文学语言的特征不那么集中,主要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独创性、模糊性、含蓄性、美感性、精确性、变异性、口语性等十一个特征[7],再加上童庆炳概括的内指性、陌生性、本色化[8],合起来就有十四个。 显然,这十几个绝不会都是文学语言整体的特征,虽然都有各自提出的成为特征的依据。笔者在《文学语言特征的科学指数及其关系》一文中提出,从文学语言整体看,其特征依次应为: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独创性。这“五性”是完全跟文学的内容和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完全适应文学语言的总体特征和根本性质的,是将经验和超验结合在一起的,也是符合文学语言的现代性要求和发展趋势的。也就是说“五性”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部;着眼于整个结构层,而不是某个层。因而适应面广,抽象水平高,概括力强。这样的根据或者说条件,从经验乃至超验看,除美感性外(下面还要谈到)变异性等其他性是所不具有的,因而,变异性不会是主要特征。[9]这还以语用频率调查为据。以变异中的变异句为例,据笔者对现当代22位著名作家的24篇(首)代表性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手工调查,变异句总数约占调查总句数的3.5%。那么,主要特征是什么?主要特征应是形象性。著名修辞学家张静曾说:“文学语言的特征很多,像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精炼性、音乐性等。这性,那性,我看都离不开形象性。所以说,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总特点。”[10]这样的论断,文论家和修辞学家大都是赞同的,并极力加以阐发的。这样的论断,不会也不该质疑并轻易变更。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说的“五性”都应具有美感性。换句话说,美感性应主导“五性”,生成形象美、情意美、音乐美、丰富美、创新美,使文学语言构成以美感性为灵魂的“五性”有机统一整体,成为美感性以及“五性”的载体和本体的统一体。如前所说,这是由文学语言的本质所决定。因此,不宜单列美感性。 (三)究竟如何看待文学语言变异 这关系到文学语言变异的名分问题。 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本文所谈的文学语言变异是指文学语言的修辞变异。而有的论著中的文学语言“变异”的含义,大致有三个:语言变异、言语变异和修辞变异。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观念误区之一,可以说是跟“变异”的诸多含义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必要逐个清理。 语言变异和言语变异、修辞变异,是分属语言层面和言语层面的两类变异。语言变异,简单地讲,是存在于语言体系中的变异,主要有语音变异、语汇变异、语法变异以及文字变异等。言语变异,简单地讲,是语言运用过程中,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11]这两类变异往往成为语体和风格的重要构成要素,学者们称其为语体变体和风格变体,并把它们当作语体学和风格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加以研究。 如果把它们的运用跟语体特征和风格特征的生成联系起来,并认为它们是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阐释基点”,是有道理的,这叫“广义变异”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按照语体学原理,这两类“变异”也有跟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的语体特征相适应的,换句话说,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的语体特征,也可由两类中的相应“变异”来体现。那么,照此推论,语言变异和言语变异不也是这些语体的“主要特征”、“阐释基点”吗?可见,文学语言是一种变异的语言,变异是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的说法,也是不够科学的。如果言语变异具有明确的修辞选择的特征,它就是修辞变异,即有的学者所说的“狭义变异”。严格来讲,文学语言变异应该指修辞变异。这才是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如果把它当作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看作文学语言的实质,如同前面所论,人们是很难理解的,也是很难赞同的;如果把它们看作是构成语体和风格的鲜明要素,人们是赞同的。 总而言之,对研究对象的名分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直接关系到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观念之二:文学语言在本质上是反规范的。有人提出文学语言要挣脱语法的桎梏,扭断语法的脖子;有的大讲文学语言要“超越语法”、“突破语法”;有的鼓吹“变形”理论、“陌生化”理论、“疏离化”理论。他们认为非如此,就不会有“变革”、有突破、有创新。 观念之三:变异是文学语言的生命力所在,是文学语言的追求目标。有的学者认为“明白如话”、“朴实无华”没有艺术生命力,只有超常使用才能造成最佳的艺术效果;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变异,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就完结了。 对于这些看法的评析,见诸有关论著的颇多[12],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必再仔细地深入地评说。笔者认为只要通过探讨明确了文学语言的实质,这些误区定会消除。但笔者还想简要强调如下几个问题:其一,在处理变异与规范的矛盾对立关系时,应该时刻牢记规范是基础,规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自古至今的语频效应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异修辞与逻辑理据的关系应是既“无理”,又“有理”,也就是既背理又合理,具体地说,从显性语言表达看,是不合理的,但从隐性逻辑事理看,又是合理的。其二,文学语言的研究方向、追求目标,决不能脱离文学语言的文学审美功能,要遵循为充分实现文学的审美功能服务的规律;文学语言的生命力源泉在于文学语言再现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采用“陌生化”等手法创造的文学语言变异虽然具有变异美、具有生命力,但它只是刻意艺术加工之美,它的审美价值是有限的,如果过分追求,变异和“疏离”等过度,大众是不欢迎的。其三,思维的片面化、孤立化、绝对化不能不说是这些误解的逻辑根源。#p#分页标题#e# 二、语体误区和方法误区 这两个误区,跟观念误区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观念误区派生的误区。这里只作简要评析。 (一)语体误区:注重诗歌语言、小说语言,不注重散文语言、戏剧语言语体误区实际上是材料误区。这是专门研究文学语言的论著普遍存在的问题。请看笔者手工抽样调查的下列数据(按时间先后为序)。[13]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七章文学语言共举文学语言例43例,其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例分别占总例句数的62.8%、20.7%、13.9%和2.7%。冯广艺、冯学锋著《文学语言学》(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8月)共举616例,其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例分别占总例句数的50%、21.1%、16.8%和12.1%。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共举67例,其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例分别占总例句数的67.2%、19.4%、8.9%和4.5%。高万云著《文学语言的多维视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的开篇文学语言的规范之争、第一章文学语言的逻辑理据、第四章文学语言的审美追求、第八章文学语言的变异规律、结语文学语言的哲学思考五部分,共举158例,其中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例分别占总例句数的58.2%、31%、6.3%和4.5%。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编《文学语言研究论文集》(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3月)刊载文学语言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篇数分别占总篇数的47.4%、26.3%、26.3%和0。《修辞学习》编委会编《修辞学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度(1—6期)共收文学语言研究论文19篇,其中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篇数分别占总篇数的52.6%、31.5%、10.5%和5.4%。 上述两个系列的多组调查数据,足以说明在文学语言研究范围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偏枯状况,这不利于文学语言材料的广泛积累和全面整理,不利于对文学语言的总体把握和系统建构。固然,“小说是积极修辞手法使用的集大成者”,某些“诗歌语言有系统地违反规范标准的艺术变异”,投入足够的精力去研究是合情合理的,但对戏剧语言绝不能轻描淡写,甚至漠然置之。这里谈两个主要理由:戏剧语言的研究内容绝不是一个“个性化”所能概括得了,它的研究内容大有拓展的必要和可能,是大有可为的开发领域;戏剧语言主要是对话语言,难以数计的电视剧等的对话语言,跟大众的语言联系最密切,奋力研究它有利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提升,有利于为现代语用学提供活生生的实践材料。 (二)方法误区:研究方法钟爱归纳法的例证法,还喜欢频频采用分析法,其它方法很少使用,或几乎不用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方法同科学研究对象是互融的,是某种客观对象的内部各种关系的反映。它也是个系统,具有客观性、依存性、层次性和多样性。[14]既然文学语言是由多层级多个元素构成的复杂文学审美语态,就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要求,选择相适应的具体方法,或者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方法的过分单一,势必会产生公式化的“套板反应”等后果,给研究价值带来严重影响。再者,某些具体方法只适用于某个层面,或某个范围,功能是有限的。如果过分夸大它的价值,就会引出脱离语言实际的结论,比如,前面举的对文学作品中变异句的语频调查数据就证明,从文学语言整体看,变异不可能成为文学语言的主要特质。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26-02

辞格,又称为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辞学这门学科建立的基础。王希杰先生就说了:“把修辞格当作修辞学的中心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是修辞学的传统,也是深入人心的一种观念。”①虽然如此,人们对于辞格作为一个整体的特点的认识却并不深刻,或者说没有达成一种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辞格的定义

虽说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中心部分,但是要给辞格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什么是辞格?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唐钺先生的《修辞格》是我国最早讲述修辞格的著作,此书给修辞格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有效力,不用通常的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②

陈望道先生则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把词语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美丽。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肤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重视。”③

林裕文先生在《词汇・语法・修辞》一书给辞格下的定义是:“为了使说话生动有力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④

濮侃先生在《辞格的运用于分析》一文中说:“所谓辞格,这是具有特殊表达效果(或作用)的语言结构格式。”⑤

王希杰先生给辞格的定义则为:“顾名思义它是修辞活动中的一种格式,一种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手段。”⑥

骆小所先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了自己的定义:“我们认为,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⑦

从以上各位先生对修辞格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修辞格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再者,如濮侃、王希杰、骆小所三位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修辞格是一种格式,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此外,辞格的运用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否与语境相符也决定着它是否属于辞格,所以辞格应有切境性的特点;最后,辞格的使用与人的认知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所以辞格还应有认知性的特点。

二、辞格的特点

(一)变异性

所谓辞格的变异性,就是通过辞格的运用,对常规化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一种超常规的使用。我们都知道,修辞是对语言的一种超常规的使用,使语言变得清新脱俗,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修辞的这一特征也就使得辞格具有变异性的特点。

例如,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并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按常理来说,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但是在这里,这种移就的修辞方式通过对常规语言的变异使用,却使人感到新颖别致而又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浓黑的悲凉”中生动、深刻而又形象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当时黑暗社会统治者的痛恨。

再比如刘再复《奋斗之歌》中的一段话:

湍急的河流,扬起它的拳头,为自己开拓着前去的路。它日日夜夜俘虏着那些散乱的、轻浮的沙石,却打不倒扎根于河底、高昂不屈的头颅、屹立在中流的砥柱。

河流怎么会有拳头?怎么可能懂得开拓前去的路?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作家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河流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使得情境交融,写出来的文字充满了抒情的味道,也使得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显得生动活泼起来了。这也是对语言的超常规使用,体现着变异性的特点。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总的来说,像比喻、拟人、夸张、移就、通感……等辞格都体现着变异性的特点。

(二)稳定性

王希杰先生说:“辞格往往被认为是美化语言和增加表达效果的积极手段,其实它是偏离语言和语用的常规之后历史地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式。”⑧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辞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式,如果不够稳定的话,也难以形成一种格式了。

就像各语言要素一样,辞格也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说比喻,于广元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产生得很早,历代碑人们广为运用,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最常用的手法。”⑨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原始形态的比喻:“王曰乃若。”有人认为,“乃”是本体,“”是喻体,“若”是喻词,比喻的三要素完备。此后比喻被汉族人民长期运用,例如:⑩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史记》)

“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秦观《菩萨蛮》)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贯石云《双调・清江引》)

虽说现代比喻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变化多样,但比喻的基本语言结构形式却没有多大,例中的“若”、“如”、“似”等喻词在现代汉语修辞中依旧使用着。

(三)切境性

所谓的切境性就是说辞格的运用必须要与语境相符合,否则就不能算作是对辞格的运用。语境与修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着修辞的优劣,而有些修辞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则会使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莫名其妙。

骆小所先生认为:“修辞格的成立和语境有很大的关系,脱离一定的语境,它是不可能成为修辞格的。”例如:

这是一株早已凋谢的桂花。

这句话它只是一句一般的陈述句。但是它在下面的语境当中就不一样了:

香芝如今不同往昔了,她年轻的时候确实很吃香的。没有想到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老同学都说她,这是一株早已凋谢的桂花。

同样的语言单位,由于特定的语境,它却变成了比喻的修辞方式。再比如说:

炊事员同志放弃了春节休假,大年初一专门为我们包饺子,我们都十分感动:这一碗饺子里都浸透着炊事员的心血啊!

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来说会使用“包含了……心血”,却不能回说“浸透着……心血”,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真正的血,加上这里是形容饺子,有谁能吃得下这样的饺子呢?如果我们换一下:

彦虎从父亲粗糙的手中接过那3000元钱,心里感觉沉甸甸的,因为,这里面浸透着父母亲的心血啊!

这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就不会觉得“浸透……心血”会有什么不妥了。同样的句式也从一个病句变成了修辞。

(四)认知性

王希杰先生说:“每一种修辞格其实都是思维的方式,是人们解释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手段。修辞格也是构思和篇章结构的模式。”伍铁平先生的《修辞学在西方认知语言学中有跃居首位的势头》一文说的是整个修辞学,其实核心部分却正是修辞格。可见,辞格与认知的关系也是极其密切的。

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隐喻是我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它指用一事物暗喻另一事物,是用一个熟悉的概念投射到另一要表达的概念的结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隐喻的这两个概念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点与比喻、比拟等辞格是相对应的。例如: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为什么我们不说“老师是豺狼虎豹”?为什么我们不说“老师是初升的太阳”?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小孩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老师教育小孩就像园丁在浇灌花朵,老师和园丁之间具有相似性,我们常常把老师和园丁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转喻理论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转喻是相近和相关事物间的替代,如局部替代整体,容器替代内容等。我们的辞格其实也常常是转喻的表现。例如:

红领巾朝我们走来。

我们知道,这里用“红领巾”来代小学生,是典型的借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红领巾”表达的是“戴着红领巾的人”,因为小学生都佩戴着红领巾,所以人们就将“红领巾”作为一种认知的参照物,使人们将目标与实体概念联系起来。再比如:

鲁迅非常难读。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转喻,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鲁迅的作品很难读懂。在我们关于鲁迅的概念中,相对于作为作家的鲁迅而言,鲁迅的作品常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属于次认知域,因为我们提到鲁迅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是鲁迅这个人。例子中以鲁迅这个人来代替鲁迅的作品,也是一个典型的借代。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隐喻与修辞中的隐喻是有区别的,认知语言学里的隐喻、转喻只是在词汇层面进行研究,而修辞学中的隐喻则需要放在篇章、句法之中去研究。

总之,我们会发现,很多辞格的运用都是人类认知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辞格是具有认知性特点的。

三、结语

辞格研究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我们只有对辞格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为修辞学研究服务。我们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辞格具有变异性、稳定性、切境性和认知性的特点。修辞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辞格的种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多,有时候也凸显出一种混乱的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辞格特点的研究来制定一些确定辞格资格的标准,符合标准的,给予其辞格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则将其开除出辞格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修辞学健康、良性地发展下去。

注释:

①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②③④⑤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117-118.

⑥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⑦骆小所.修辞探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64.

⑧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⑨于广元.汉语修辞格发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6.

⑩陈炯.论辞格[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