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青藏高原东北隅马衔山断裂带及周缘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和构造变形历史

贺赤诚; 张岳桥; 李建; 李海龙; 孙东霞; 熊金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北京100037

关键词:马衔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北隅 断层运动学 古构造应力场 

摘要:马衔山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陇中盆地的腹地,分隔了北部的兰州盆地和南部临夏盆地,该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白垩纪—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马衔山断裂带的运动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层序列,建立了三阶段的变形历史。第一阶段近WNW–ESE向伸展作用控制了马衔山断陷盆地的伸展断陷和早白垩世河湖相沉积,在晚白垩世晚期—古新世早期(~80–60Ma)在NNW–SSE向挤压作用下,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活动,盆地挤压反转。该阶段的断层活动和盆地发育的板块动力主要来自亚洲大陆南部和东部陆缘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俯冲汇聚。第二阶段表征为古近纪(~60–23Ma)构造挤压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发育,晚古新世—晚始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宁盆地、兰州盆地、马衔山东南段等区域,在马衔山地区这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第三阶段为中新世(~23Ma–)时期。早期(~23–13Ma)马衔山北缘断裂以正断层活动为主,控制了断裂带东南段中新世红黏土沉积,引张应力方向为NNW–SSE。中新世晚期(~13Ma起)以来,构造应力体制转变为ENE–WSW挤压,其造成马衔山地区周缘山系的快速隆升。

地球学报杂志要求:

{1}中文题名不应超过20个汉字。并应译成相对应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仅仅第一单词的第一字母大写。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共用的缩略语。

{2}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来稿须所在单位进行内容审核及保密审核,须附单位介绍信,并声明未一稿多投。

{4}插图的数量:图应精心设计,力求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幅)。

{5}来稿如获得有关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务请列出基金名称及编号。对项目论文本刊原则上优先刊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球学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